孩子好习惯与家长息息相关

2024-05-10

孩子好习惯与家长息息相关(精选7篇)

篇1:孩子好习惯与家长息息相关

孩子好习惯与家长息息相关-随笔

说到孩子习惯的培养,家长的榜样作用极其重要。对于孩子出现的坏习惯,跟家长是息息相关。

前些天,我和两岁多的女儿在小区里散步,刚好碰上一个邻居带着她一岁多的孩子也在散步。当时,她给我的女儿一颗花生吃,我提醒女儿说谢谢。吃完了,她又给了几颗花生给我女儿吃,女儿每次都说谢谢,邻居很奇怪,小孩子嘛,干嘛那么客气。我告诉她,正因为是小孩子,更需要在这样的.情境中训练,将来她就学会感谢别人,懂得以礼待人。邻居看到我女儿一直把剥下来的花生壳攒在手里没扔掉,邻居又说了,干嘛不把这壳扔掉了,又不能吃。我跟她说,因为女儿已经习惯了,没有看到垃圾桶是不会乱丢的。事实上,在女儿更小的时候,我已经培养她把垃圾丢到垃圾桶的习惯,现在我还想慢慢地教她分辨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我有理由相信,她将来也会懂得善待我们的生活环境。邻居开始有点羡慕地对我说,哎!我这孩子,总是乱丢。说完,随手把剥下来的花生壳丢到了地上,然后她的孩子也跟着把吃剩的花生乱丢到地上。

我们总抱怨孩子习惯不好,事实上,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慎行,一定要敏感,因为,好多的好行为只要我们稍为注意一下,培养一下,孩子就可能有众多的好习惯与他相伴一生。

篇2:孩子好习惯与家长息息相关

A

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质要从细节做起,而细节就是我们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当这些行为慢慢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时,就是我们常说的“习惯”。所以我们家长要从生活细节入手,重视自身的榜样作用,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说,细节决定着成败。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加加林为什么会成为人类第一个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他原来只是个替补。在几位候选宇航员参观飞船时,只有加加林在走进飞船时脱去了鞋子。飞船的总工程师认为他最爱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便力推加加林。可以说,就是因为这个细节,使他获得了成功。

因此,我们要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不妨从生活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小事做起,只要我们能持之以恒地从细微处要求,一定能达到“促其思、晓其理、激其情、导其行”的教育效果。

B

先哲荀子在《劝学》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觉得对于孩子来说,任何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是很重要的。我的孩子现在快一岁半了。我从他出生开始就很注重让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睡觉。一开始他喜欢含着奶嘴入睡,拿出奶嘴就会哭闹。我觉得这样不好,决定帮他纠正过来。我先用颜色鲜艳的玩具吸引他,然后放一些轻快的音乐,用手轻轻地安抚他。等他情绪安定下来了,再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如催眠曲之类的。这样前几次会比较累,孩子也不一定能够安静下来,但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了这样入睡。等孩子大点了,我就陪他念唐诗,讲童话故事,唱儿歌,说说白天的见闻,让他在安静的状态下静静地入睡。现在,孩子困了,就会要求“睡小床”,然后只要我跟他说说话,就会慢慢入睡了。还有吃饭。我看到很多大人为了哄孩子吃饭,吃几口换一个地方,有时甚至跑到街上去吃。我觉得这样很不雅观。我特意为他买了一个儿童椅,告诉他吃饭时就要坐到饭桌边吃。慢慢地孩子就养成了好习惯。现在我一说吃饭了,他就会要求妈妈把他抱到宝宝椅上去。C

我是这样培养女儿的良好习惯的:

1、故事熏陶

由于小孩子最喜欢听故事,为此我经常讲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潜移默化地对她进行教育。如《手捧花盆的孩子》、《孔融让梨》、《七色花》等等经典故事,还教她一些儿歌、歌曲,如《互相帮助》、《有玩具大家玩》、《弟弟摔倒我扶起》,《让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2、身体力行

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其一言一行都对孩子品质的形成、行为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记得有一次,我们3口人去动物园。坐车的时候,我抱着孩子坐一个座位,她爸爸坐一个座位。车到了某站上来一位老人,她爸爸马上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了老人。我利用这个好时机给孩子讲:“要照顾老人,因为她年岁大了,站着累,车晃也容易摔倒。你今后看到有老人没有座位也要象爸爸一样啊!”后

来在我们又出去的时候,她会主动把自己的座位让给老人和抱小孩子的人。每当遇到这种事情,我都会及时表扬她是最棒的!

3、从点滴小事做起

好的品质和行为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我对孩子的要求从一点一滴做起。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教育的机会,都不放松。如不乱扔果皮、不折花踩草、和同伴友好相处等。孩子每做对一件事,家长要马上给予肯定和鼓励,切记置之不理。孩子是喜欢表现的,当他的表现得到鼓励和认可,他会更乐于去表现。时间久了,就会变成一种好的习惯了。

教师说

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比知识的获得重要得多。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并进而影响他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可以说,习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第一,为幼儿树立好榜样。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言传身教。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我和其他的两位老师也要按照这些要求做。见面有礼貌地问好;吃完饭擦桌子、漱口;他人有需要协助的事情主动帮忙;在教室里尽量小声说话、轻轻走路等等。让幼儿知道,好习惯是每个人都需要养成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集体生活中,同伴也为幼儿提供了相互模仿的对象,影响幼儿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所以,我经常在班级中表扬能按要求做好的幼儿,让其他幼儿模仿学习,发挥同伴间的榜样作用。户外活动回来小便洗手后,有的幼儿进教室时总是跑跳打闹,我就会在教室门口轻轻地对他说:“请你看看,教室里的小朋友坐得多好!他们安静地等待吃饭呢!”吃饭的时候,第3组的小朋友爱讲话,我就会说:“第1、2组的小朋友吃饭安静,是文明小餐桌。”幼儿有了学习的榜样,就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如何做,马上就会改正。角区活动结束后,我会对收玩具好、遵守游戏规则、与同伴谦让协作的幼儿提出表扬,也让幼儿互相说说,他们认为哪些小朋友做得好。总之,用幼儿良好的行为榜样去影响、鼓励其他幼儿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使之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第二,正面鼓励,耐心引导。我发现班里有几名幼儿做事拖沓、不遵守纪律、任务意识欠缺、自我管理能力不强。比如卿卿上课时小动作太多,做值日时贪玩。龙龙倾听习惯不好,做事不认真,午睡时影响别人。班级中这些没有养成良好常规习惯的幼儿不仅让老师格外费心,而且还会对其他幼儿产生不好的影响。因为他们经常犯错,挨批评次数多。但我感到,对这部分幼儿过多地用批评的方法,其教育效果并不佳,更好的办法是运用正面鼓励,积极引导,在幼儿良好行为出现时及时表扬。前一阶段,男孩站队时特别乱,爱吵闹。但有一次,我让全体幼儿在门口站队,发现龙龙很自觉地站好,动作迅速。我马上表扬了他。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都向他学习。那天早操龙龙做操、站队都非常棒,我又表扬了他。那天上课时,龙龙也格外遵守纪律,积极回答问题。及时地对幼儿表扬鼓励,哪怕是一个赞赏的眼神,都会使幼儿产生要更加好好表现的欲望,也就是产生了“良性循环”的效应。卿卿有一段时间特别散漫,各项活动总落在别人后面,经常与同伴争抢玩具、打闹。老师总说这不好,那不对,时间长了,他好像也充耳不闻

了。有一次午睡,卿卿很快就脱完衣服躺好了。我马上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起床穿衣服时,我又到他跟前悄悄说:“今天午睡真棒,我相信你今天穿衣服也会很快的!”这次,卿卿没有故意在寝室里磨蹭。我认为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自控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更加耐心,善于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多用正面强化,以幼儿的某一“闪光点”,带动整体行为的改善。

第三、让幼儿明确自己的不足,逐步改正。有相当一部分幼儿会在某一具体行为方面出问题。如,有的是不讲礼貌,有的是午睡习惯不好,还有的是吃饭挑食……这就需要针对具体问题来解决。尧尧对老师讲话有时会不加称呼,经常是“你帮我看看我的画”,“你要带小朋友出去玩了”等。遇到这种情况,我都对尧尧的话不予理睬,使他没有礼貌的话得不到老师的回应,让他得到不讲礼貌的“惩罚”,以此提醒他改正。阳阳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但做事总爱磨蹭,拖拉。个别交流中,我给她指出:“你上课回答问题很好,也很守纪律,如果做事再快一点,那就更好了。”

此外,只有让幼儿做到在家与在园一个样,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所以,教师要引导、发动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的要求,做到家园教育的同步,以期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什么是习惯?

1、习惯是一种行为方式

2、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3、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

二、习惯的分类

习惯可以分为良好习惯和不良习惯

三、为什么要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

1、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习惯就是素质,习惯影响人格。

2、儿童期是培养好习惯的关键期:培养开始于父母,养成开始于家庭,关键在于幼儿园和小学。

3、加强德育,提高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应该求真务实,从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开始。

俄罗斯著名的思想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人的好习惯就是在银行里存入了一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象欠了别人的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是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这个比喻非常好。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就是父母留给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

篇3:让好习惯伴随孩子成长

一、渲染氛围, 营造“一个场”

在室外环境创设中, 我们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同学生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 张贴在教室内、各种设施旁边, 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 随时随地地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墙壁处用一只活泼可爱的卡通形象提醒学生不乱涂乱画;在学校花坛、草坪等处设置显目的“绿草茵茵, 足下留情”等温馨提示标语, 让孩子回归自然、感受自然的美, 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儿歌激趣, 架起“一座桥”

一年级学生是从幼儿园踏入学校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虽说现在很重视幼小衔接, 但是学习方式、学习环境、生活等等各方面的改变, 还是让一年级的新生有诸多的不适应。很多的该怎么做与不该怎么做, 让一年级的小学生顾此失彼, 应接不暇。因此, 我经常使用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比如在新学期开始, 我就给每位家长学生致一封信, 附上的还有一张养成教育的儿歌, 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有教育孩子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有事有病先请假的《上学歌》;有教育孩子使用礼貌语言的《文明礼貌歌》;也有《写字歌》《读书歌》《上课歌》《下课歌》《放学歌》等等。适时选择相应的儿歌, 提醒他们什么时候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应该怎样做, 很快学生就在生动易懂的儿歌中不知不觉地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以身作则, 打开“一扇窗”

观察、模仿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孩子的心中, 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 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说:“这是老师说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 学生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学习榜样,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因此, 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 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为学生树立正确榜样, 在积极的师生互动中为学生打开“一扇窗”, 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早上来校时, 我热情地迎接孩子, 主动向孩子问好问早, 逐个进行指导来校后该干什么, 并适时地对孩子进行讲礼貌和关心、爱护他人的教育。现在我们班的孩子都能够主动地向老师问好。

四、坚持不懈, 筑起“一道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并不容易, 一项研究证明, 一个坏习惯的养成有时只需一天时间, 但一个好习惯的养成至少需要21天的时间。特别是小学生, 他们由于年龄小, 自我控制能力差, 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反复, 出现波动。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经常抓, 时时抓, 反复抓, 抓反复, 筑起一道坚固的好行为好习惯墙。例如:开学初, 孩子们每天早上来到学校不知道该做什么?我就一一告诉学生, 应该先干什么, 再干什么并结合儿歌“清空书包, 拉好拉链, 挂在椅背, 上交作业, 整理物品, 大声朗读”进行教育。但总有一些孩子不是在玩, 就是慢吞吞地整理东西。对此, 老师不能急躁, 多给孩子讲讲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并常常提醒孩子, 对于做得好的孩子要及时给予表扬。从点点滴滴的细节入手去帮助孩子, 引导孩子, 经过长期的努力, 现在班上的孩子基本都能做到迅速有序地整理好自己的物品, 进行早读。

五、以点带面, 呈现“一片绿”

1. 树立榜样。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 在行为习惯上存在着很大的可塑性, 所以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方式就是为学生提供榜样, 让学生模仿。在日常工作中, 我们老师一方面要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作学生的表率。另一方面要大量发现学生中的佼佼者, 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

2. 奖励机制。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曾说过:“儿童都有希望获得被认可的天性。”面对学生的点滴进步, 老师都要以欣赏的态度来对待。我结合学校“福娃争星”用设立“文明礼仪之星”、“物品摆放之星”、“文明就餐之星”、“文明休息之星”等, 发现学生的优点, 具体细致地指出他们的长处, 使这些同学更加努力, 保持自己的优势, 促使其他同学更用心地学习, 努力争取上光荣榜。这样经常性的激励, 使全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家校协作, 构建“一张网”

学生的时间大都是在学校与家里度过的, 两者就像是一条线条的两端, 家长与老师只能各了解一端。两者如果能经常联系, 各自反映在自己一端了解的情况, 就能比较全面的了解孩子, 会让我们的养成教育有效而快速。

正因为秉承这样的理念, 所以我非常注意做好这个工作, 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 通过家庭与学校相互沟通和配合, 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报到第一天的致家长的信, 让新家长感受养成教育;家长会上的发言让家长理解支持养成教育;平时更是利用电话、校讯通、便条、建立QQ群等多种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 要家长在家积极配合, 做好孩子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篇4:孩子好习惯与家长息息相关

一开始走上相对正确的路,当然需要智慧,更需要家长的自律。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与孩子互相伤害的时间,因为路走对了,大人和孩子才可以不急不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徐乐文妈妈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一个有福气的人,生了—个从小就有上进心、让自己省心的儿子。

徐乐文入学时比同龄孩子小两岁,学习成绩却一直在前面,硕博直读时,导师看他学习能力强,建议他提前一年毕业。乐文妈妈说,不用急,慢慢来就行啊。

乐文妈妈这样说,在外人看来是谦虚、低调,但另一方面,因为乐意为孩子付出,付出是心甘情愿的,所以并不觉得辛苦和委屈。乐文妈妈是一个性格温和的人,为人处事大气,上学时不与同学争执,婚后也不与丈夫争执,节省了很多情绪和时间,用来做应该做的事。

因为从小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长大,乐文妈妈知道,她的父母是想看书而没有书看。她上了大学,来到城里,就抓紧一切机会看书学习。是啊,天天看电视,是无法解决孩子成长中的问题的。在书里,她看到:语言的学习对孩子影响很大;孩子天生是爱学习的,只是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和选择合适的工具……她把这些话都抄在本子上,记在心里。

她来自农村,但她并不过度迷信乡村的朴实,她也看到了乡村的局限性。每次回忆起爷爷讲的故事,她都会笑出声来。爷爷说:“住在京城里的大官肯定很幸福,还不天天吃花生米、喝香油?”因为没有见识和也没读过书,穷尽想象力,也只能想到所谓的好日子就是吃花生米、喝香油。

后来大家都知道了,天天吃花生米喝香油并不舒服,也不幸福,可是由于没有读书,没有经历,想象力就受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所谓的想象力,一则受限,二则可笑。

所以她明白:想让孩子学得好,学得相对轻松,就不能让孩子一味玩耍,学习的确辛苦,可是不学习的孩子更辛苦。

行万里路毕竟是有局限的,所以读万卷书十分重要,乐文妈妈经常带乐文去书店,家里最多的也是孩子读的书。而且从乐文两岁起,她就一直给孩子读睡前故事。孩子小时候对爸爸妈妈,尤其对妈妈天然地依恋,无论读什么,孩子都爱听。乐文上小学时,已经能够快速阅读没有图画书的故事了。

当别的孩子5分钟还坐不住时,乐文能够一坐一上午也不嫌枯燥;当一些孩子不停地问“玩什么,有什么玩的”时,乐文随手拿起一本书就能看半天;当别的同学还借助拼音读数学应用题时,因为他读题没有障碍,秒杀答案。

乐文妈拿出当年自己读书的劲头来培养孩子。她并不觉得辛苦,而是觉得乐趣多多,她惊奇于孩子的理解力和看问题的角度,越发觉得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成长。

因为乐文一直努力,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即使是考得不好,相对于别人来说也是好成绩。其实成绩的好坏对于乐文来说并不太重要,考好了,会有继续努力的动力,考不好,因为努力了,成绩再差也差不到哪去,没有做对的题让他更有动力。

如果考不好,乐文妈的反应是什么?她从不放大糟糕的事,凡事都用一生的眼光来衡量。快高考时,乐文一直拉肚子,高考的前一天晚上一直没有睡好。妈妈对乐文说:“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相比较来说,你在学习上一直比较顺利,但也得大气,尽人事听天命,一考定终身是我们那个年代的事,这个时代多元而且机会多,不用担心什么。”

篇5:专家:家长正在抢走孩子的好习惯

“我们在全国各地接触过成千上万的家长,这些家长从来没有坐在一起开过会,可是,他们却都会对孩子说相同的一句话:‘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都不用你管。’我很想反问家长:‘凭什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近日在天津青少年素质教育促进会成立大会上向广大家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他表示,家长们过于热衷成绩,不仅让孩子不快乐,也让孩子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渐渐淡漠了,因为他们心里会想:“不论我是不是有礼貌,是不是有好习惯,反正也没用,学习好就行。”

根据孙云晓在全国做的系列调查研究,91.7%的中小学生父母希望孩子获得大专以上学历,其中54.9%的父母希望孩子读到博士学位。83.6%的中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前15名。76.4%的小学生父母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在90分以上。家长们把精力都放在孩子的成绩上,至于孩子们的习惯是不是好,家长们总认为是“小节”,没必要为这些事耽搁学习的时间。

孙云晓提醒家长,在少年儿童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一系列基本的做人、做事和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养成良好习惯能促进少年儿童基本素质的提高,养成良好习惯是少年儿童能力的重要生长点;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某些人格特质有促进作用,这些良好习惯的积累、泛化、整合、升华,将对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爸妈否定 “吓”跑孩子好习惯

孩子在学校培养好习惯,放学回家:“爸爸,你好!妈妈,你好!”可是有的父母就不习惯:“你叫唤什么呀?”孩子说:“爸爸,我回来了!妈妈,我回来了!”爸妈说:“回来就回来吧,喊什么啊。作业写了吗你?”这孩子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孙云晓提出:培养孩子的习惯是非常困难的,最大的困难在于父母甚至爷爷、奶奶,也包括老师本身就有很多不良的习惯。我们可能也不完全知道什么是好习惯,有时还要否定孩子的好习惯,这样当然不行。作为成熟的父母,应当善于与孩子沟通,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当孩子做出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事情时,父母应平心静气地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经过这样的思考,父母就容易了解孩子,就能慢慢地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篇6:孩子好习惯与家长息息相关

第一:读书的习惯,孩子从上小学起,李老师就培养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到了四年级周老师又给孩子准备了些必读书本,这些激励措施让孩子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女儿回家只要有时间她就拿着本书津津有味的读,而且乐此不疲,不管早晨起来她醒了,还是中午吃完饭,还是周末闲暇时间,她只要在家有空就读书,老师们给她养成的这个好习惯,现在就有了回报,有时说句话也文绉绉的,写篇作文有时也很成熟,特别是有几次期末考试的作文,因为有字数限制,所以她也写的特别用心,无论是语言还是布局谋篇都很成熟。喜爱读书会受益孩子一生的。我们当家长的也要配合老师,让孩子多读书,多读有益的书,让孩子在书本中汲取营养。

第二:预习的习惯。预习是获取知识的第一步,让孩子预习前置,听课时便有了针对性,不会的地方注意力就能高度集中,我以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从最近我们学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我充分的意识到预习的重要性,预习不仅能使孩子上课有针对性,而且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她会了就喜欢展示,经常的展示自我不仅能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也随之提高。我女儿的英语我感觉就特别明显,每当课本发下来我就跟她一起看看这册书从哪些方面学习的,平时不经意的就一起把书本中提到的话题跟孩子交流下,当然这些也是辅助手段,英语老师的课堂效率高,课堂密度大才是获取知识的最主要的途径,所以我们还得配合老师让孩子养成认真听课的好习惯。预习了,课堂效率高了,孩子回来做作业,就会很轻松,基本不需费多久的时间孩子就能掌握好当天所学的知识。

第三复习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孩子做作业时,给她检查下才能发现孩子的不足,然后跟孩子一起来解决存在的问题,这样孩子的学习障碍就会少了,免得不会的多了累积起来就成了拦路虎。越不会孩子越不想学习,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我们只要有时间就挤出点时间跟孩子共同进步,只要付出了并能坚持下来就一定会有回报的。孩子们会还给我们一个又一个的惊喜。

再就是建议大家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学习尽管很重要也不要只关注孩子的成绩,毕竟小学生,他们是天真烂漫的年龄,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耕耘中收获,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童年。

篇7:孩子好习惯与家长息息相关

教会孩子合理利用时间,有计划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人都是有惰性的,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拖拉是学习的头号敌人。很多宝贵的时间就是在拖拉中白白流走的,很多想做的事情就因为拖拉一直来不及做。所以,要制定每天学习计划,并认真落实。今日事今日毕,绝不拖到明天。家长可让孩子根据作业量制定每学科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完成了学习任务,孩子可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要命令孩子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学习上。这样的命令只会造成孩子“软抵抗”。把读书、玩耍、休息的时间还给孩子,让孩子学得踏实,玩得轻松。

明确责任,培养自我管理和约束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工作。家长只需要对孩子讲清楚要求、明确责任,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催。孩子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如果因为没有及时认真地完成任务而受到责罚,那就让他尝尝苦头。而如果孩子学习上有了进步,家长可有意将其中重要的原因归结为孩子努力学习的结果。让孩子认识到努力就有收获,从而增强自觉学习的意识,渐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上一篇:人生价值观的选择下一篇:win7和xp在PPT演示时看到自己的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