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学院学生会2011—2012年度工作计划

2024-05-08

历史与社会学院学生会2011—2012年度工作计划(精选8篇)

篇1:历史与社会学院学生会2011—2012年度工作计划

2011-2012年度高三历史复习计划

一、情况分析

1.学情:

7、8班为重点班,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较高,但是,灵活性不足。

5、6班为普通班,积极性相对差一些。9班是法语班,灵活性很强,但是严密性差。

2.考情:本年度开始参加新课程高考,考题已经从最初的相对简单演变成与老高考差不多难度,部分试题超过老高考题,似是而非的试题很多,难度很大,尤其是学生闻所未闻的知识进入考题,绝大多数试题是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对我们的学生是很大考验。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作为复习的主要依据,以人教社教材作为主要依托,第三阶段参考其它教材进行复习。

以落实基本史实、基本结论为主,抓属于教材知识的考题的得分,然后注意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解题规律的教学。

三、资料使用

1.《优化方案》为第一轮主要复习资料。2.选订一套单元试卷,单元复习用。3.周考题、综合练习题自己编选。

四、时间安排

1.7-8月,逐课复习必修二。

2.8-9月,逐课复习必修三。《时事与历史考试》讲座。

3.9月8-9日,武汉市调考前编制《历史知识浓缩精华》一张、适应性考卷一套(25个选择题3个主观题)。

4.9月11-17日,试卷讲评半周,必修三第三单元。参加武汉市九月试题分析会议。

5.9月18-24日,必修三第四、六单元,周考。

6.9月25-10月1日,必修三第七、八单元。历史知识记忆方法讲座。

7.10月2-8日,必修一第一、二单元。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复习,基本模式是1-3节课记忆本单元基础知识,1节课做单元练习,1节课讲评练习。周考。

8.10月9-15日,必修一第三、四单元。

9.10月16-22日,必修一第四单元。周考。

10.10月23-29日,必修一第五、六单元。可能有月考。

11.10月30-11月5日,必修一第六、七单元。可能有月考讲评

12.11月6-12日,必修一第八单元、年表。周考。

13.11月13-19日,必修二第1、2单元。

14.11月20-26日,必修二第2、3单元。周考(可能是月考)。

15.11月27-12月3日,必修二第4单元。可能月考讲评。

16.12月4-10日,必修二第5、6单元。周考。

17.12月11-17日,必修二第7、8单元,年表。历史选择题答题方法讲座。

18.12月18-24日,必修三第1、2单元。月考。

19.12月25-31日,必修三第2、3单元。讲评。

20.1月1-8日,必修三第4、5单元。周考。

21.1月9-15日,必修三第6、7单元。历史主观题答题方法讲座。

22.1月16-22日,必修三第7、8单元,年表。月考。

23.1月27-2月5日,选修。

24.2月6-12日,选修。武汉市二月调考前编制《历史知识浓缩精华》一张、适应性考卷一套(12个选择题1个主观大题2个选修题)。

25.2月13-19日,选修。调考讲评。

26.2月20-26日,选修,年表。周考。参加武汉市二月试题分析会议。

27.2月27-3月4日,中国古代通史讲授,综合练习一。基本模式是揉合必修选修,按通史阶段讲述,注重时代特征。

28.3月5-11日,中国古代通史讲授,综合练习二。

29.3月12-18日,中国近现代通史讲授,综合练习三。

30.3月19-25日,中国近现代通史讲授,综合练习四。

31.3月26-4月1日,世界近现代通史讲授,综合练习五。

32.4月2-8日,世界近现代通史讲授,综合练习六。武汉市四月调考前编制《历史知识浓缩精华》一张、适应性考卷一套(12个选择题1个主观大题2个选修题)。

33.4月9-15日,武汉市四月调考,讲评。

34.4月16-22日,回归教材复习,综合练习七。参加武汉市备考会议。

35.4月23-29日,回归教材复习,综合练习八。

36.4月30-5月6日,回归教材复习,综合练习九。

37.5月7-13日,回归教材复习,综合练习十。历史高考展望讲座。

38.5月14-20日,回归教材复习,五月考试。

39.5月21-27日,回归教材复习,高考猜想试题一。

40.5月28-6月6日,回归教材复习,高考猜想试题二。

五、其它措施

1.尽可能当面批改作业,及时指出该生问题。

2.每班注重培养前8人作为种子选手,带动中间分子。

3.适时找学生交心谈心,指导历史学习方法。

4.学生多做题,老师多讲解题思路,学生多反思。

5.二月调考后综合练习编选注意题目类型训练,即至少连续两套选相类似试题,让学生在讲评之后巩固。

6.随教学进程适时调整。

高三历史备课组

庞小兰、杨理新、张书林

2011-8-16 2

篇2:历史与社会学院学生会2011—2012年度工作计划

一、应用角色扮演的优点

众所周知当代初中教育面向的已经是思维活跃独立个性极强的90后, 他们有着极大的信息源, 对新事物掌握快反应快。但另一方面, 由于大多数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 他们的团队意识及合作意识还有待加强。那么, 应用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 可以增强其协调性, 让学生在讨论和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会历史也学会和他人相处。角色扮演直接将学生带入他人的生活, 久而久之可以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其次, 中学历史与社会 (浙教版) 有很多实际应用的问题, 学生怎么学会用, 学会用之后用到何处?似乎在曾经的教学过程中鲜有思考, 而运用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在假定的环境里以假定的身份出现, 去解决眼前的困难, 便激发了学生思考的欲望, 提高其探究的能力, 让学生在一个模拟场景中学习解决问题, 待到回归真实的社会遇到类似问题, 便可以更好的解决。再次, 不得不指出, 在初中教育中, 历史学科并不是主导学科, 作为一个辅助学科, 角色扮演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而历史学科, 故事性强的学科特点又让角色扮演找到了最大的可以发挥的土壤, 教师在运用角色扮演法时, 能更多的激发学生兴趣, 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感情, 从中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最后, 角色扮演法可以使学生将社会现状引向历史层面, 结合二者, 增强对历史记忆也扩大学生课外知识量。譬如神州七号的成功发射, 学生们将自己模拟成航天员去回顾中国航天技术发展的历史, 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体现了一个多维度的立体课堂。

二、角色扮演法应用举例

历史作为一个故事性强的学科, 可以极大的发挥它的娱乐性, 让学生在如同听故事般的教学中理解历史事件, 分析历史故事, 告别单独乏味的学习过程。当代学生可以接触到多种新鲜事物, 这也降低了其对书本的兴趣, 但如果能把历史事件作为故事情节, 综合利用角色扮演法, 让学生以小话剧等形式展示其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便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表现力进而激发其主动性。譬如在学习《我的家在哪里》一课要求学生学会地图三要素, 教师可以将一面小旗子藏在班级的某一特定位置中, 然后给出小旗子在班级里的坐标, 让同学们分小组合作, 分别扮演成武侠小说中的不同门派, 先找到旗子的小组获胜。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地图三要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地理坐标等。又如在学习世界三大人种时, 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其他种族人类, 如非洲黑人等等, 利用课前时间查找资料, 在课堂上举办一个联合国聚会, 学生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生理特点饮食喜欢等等进行介绍, 大家彼此了解, 相互学习。

让学生在角色里充分体会别人的心情, 学会换位思考, 学会探索事物原由, 同时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 我们必须注意到,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信息的年代, 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手段激发学生主动性也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网络无疑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拉近历史, 社会与学生的距离。又如在学生学习海洋及陆地时, 老师可以开设一个论坛让学生跳出课堂, 在网上搜集资料后在论坛里展示自己喜欢的地方, 学生们相互展示相互学习, 而查找资料的过程又加深了其对历史与社会的兴趣, 开发学生对本科的主动性。

重要的是, 在一切的模拟与展示中学生可以联系到实际, 这也真正的做到了即学即用。而教师在这一环节必须做到的是把握课堂尺度, 引导学生思维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当代初中生大多数是90后, 有着极强的独立思维, 但合作能力较差, 教师应在历史课堂上结合历史事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以一历史故事联系到现实社会, 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现实社会中为人处世。

三、扮演法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 教师在应用角色扮演法时针对的都是属于90后的初中生, 此刻, 正处于人格塑造期的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价值观, 对外界诱惑还没有很好的抵抗能力, 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不高, 故此, 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向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不能过于任由学生在扮演角色时天马行空的想象, 而不加以方向性的引导。其次, 虽然当代初中生大多数活泼外向, 但不乏一些胆小害羞的学生, 在应用角色扮演法时需要比较大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现欲, 对于害羞的学生如果听之任之放任不管, 则会使其丧失锻炼和学习的机会, 教师要在平时的认可中发现这一类学生并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并适时的在课堂上给予其表现的机会。

教师必须清楚中学教学课堂没有金科玉律拿来照搬照抄, 但总有规律可循, 在课堂中多观察学生, 在课后多思考学生心理特点, 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

四、结语

学生把握着国家未来的命脉, 所以他们要了解历史。而历史是深厚沉重的, 教师断不能在学生接触历史的早期便使学生对历史失去兴趣, 并且更应该利用历史教育此阶段的学生如何向更好的发现发展, 角色扮演法虽然在目前的课堂上并不被十分推崇, 却真的可以让学生与课本对话, 与知识探讨, 真正的让历史生活在学生的课堂里甚至学生的身边, 让学生带着历史所给予的营养走进社会。

参考文献

[1]谢利民;课堂教学生命活力的焕发[J];课程.教材.教法;2001年07期

篇3: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激励学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 激励 需要 动机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没有不上进的学生”,因此,对学生而言,教师最大的作用在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探索求知;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在主体意识的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激励教育开始为理论界所关注,逐渐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手段上升成为一种教育理念并成功用于实践。广大教师将激励的教育理念、方法融合于具体的学科教学之中,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风格,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激励会点燃演的激情,促使他们的学习动机更加强烈,让他们产生超越自我和他人的欲望,并将潜在的巨大的内驱力释放出来。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激励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完善个性,发展自我呢?笔者认为:

一、遵从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学材料:教学材料力求“新”;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力求“变”

激励理论的基本思路,是针对人的需要来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激发动机、鼓励行为、形成动力。激励教育的切入点是满足学生的正当需要,激发学生的正确动机,提高其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遏制其不正当的需要和动机,使学生向正确方向发展。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在教学中,采用各种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学习材料,经常变换使学习任务更有趣的教学方法,是引起学生内部动的重要手段。

1、创新教学材料,教学材料力求“新”

《历史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开放的综合课程,因此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不仅要充分的发挥教材功能,还要尽可能开发、利用校内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教学资源开发上,如何实现教学材料的创新呢?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扣教材观点,引入时政热点。新课标要求教师平时应该关注时事,对社会问题有较敏锐的观察和正确的判断,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根据教学需要,撷取热点时事,有利于优化历史与社会课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帝国新政》这一内容中有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现经济繁荣的政策措施时,教师可引入我国近年免除农业税、实行农业生产补贴的政策措施。

(2)根据教学需要,“细化”“亮化”教材。根据学习的需要,在教学中教师经常对教材进行“深加工”,教师对教学材料进行“深加工”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其中包括对教材某一内容的“细化”(教学材料具体化)、“亮化”(突出展示能引起学生兴趣的精彩内容)。如在学习《帝国新政》这一内容中有关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实现经济繁荣的政策措施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的具体史料,以吸引学生兴趣,扩大学生视野。

(3)根据教学需要,补充相关的同类学习材料。为了达到加深学生对“唐太宗重视农业生产”这一政策措施理解的、增强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我国历代开明君主重视农业生产的事例。

2、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求“变”

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变换教学方法,使教学任务富于变化和有趣味性才能吸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统一考虑。万能的方法是没有的,只依赖于是一二种方法进行教学无疑是有缺陷的。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得法、如何求“变”呢?有一条很便捷途径——借助网络。现代信息网络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吸纳百家之长、促进教学水平发展的广阔平台。通过网络渠道,教师可以采集所有能浏览到的教学方法信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取舍、加工,集百家之长而后来应用于教学之中。基于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在教案设计时,通过借力网络上的广阔资源而实现求“变”的目的;课后反思中,及时总结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成功与不足,同时给出改进建议。

二、遵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还学生自尊,送学生自信,给学生积极期望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按其满足的先后依次排列成一个去阶:生理需要、安全或保护的需要、对爱、感情、归属等的需要、尊重、价值或自尊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较低级的需要满足以后,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就成了驱动行为的动力。一个健全的个体自然有各种正常的心理需要,包括自尊的需要、渴望成功的需要、自主的需要、受人鼓励、赞美的需要。从人本主义的动机出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心理需要,如尊重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鼓励、赞美学生,从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1、还学生自尊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人人都有被尊重的心理需要,都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尊重。激励教育基于尊重。激励教育的本质是主体性教育,而主体意识的培养基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尊重,培养自尊是激励教育的前提。哲学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就是尊重学生。”美国教育家艾玛逊提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这既是对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也是对学生的爱。

尊重学生,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讲,就是要建立现代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特点及差异、情感与不同程度的学习成就。经验丰富的教师告诉我们,当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教师如果能够适度适时包容学生、帮他们解围,让他们能够体面地下台,不仅可以维护学生的自尊,还可以帮他们树立自信,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影響学生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一个角落——自尊心。”

2、送学生自信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通常自我评价过低,对成绩的提高缺乏信心,这是造成他们成绩不好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如果学习主体缺乏自信或对未来不抱希望,个体不可能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首先要考虑如何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积极的反馈或评价有利于让学生建立自信。了解到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及时发现和肯定学习的每一点进步和成功,促使学生发现自己,看到自己的力量,体验成功,不断增强自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这从另一个侧面应证了“鼓励与赞美能使白痴变天才”的判断。

在一次试卷讲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学生的非选择题全部是空白,而上课时他很少抬头看老师或黑板。事后,我打听这是一个学困生,其他学科的学习情况也是这样。在多方了解他的全部信息后,我有试着帮他逐步建立一些自信的想法。在课堂上,总用眼神关注他,把回答简单的问题机会让给他;在层层解较难的问题及提供各种引导帮助让他体验成功;总是用激励的语言、亲切的肢体动作鼓励他。课前提醒他上课要注意的问题,课后询问上课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等等。作业批改后,提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批改的意见。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个学期下来,他的学习态度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虽然从考试成绩上,只有小小的进步,但在学习态度、师生交流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

3、给学生积极期望

给学生积极期望,也就是通过教师有指向性的心理预期,来主动、积极影响学生的课堂行为。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研究成果——自我实现的预言效应表明: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教师期望的核心是教师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感应性影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自己对学生积极的较高的期望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避免自己的期望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常用的暗示方法:语言暗示激励、情景暗示、眼神激励。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表现的学生,教师所采用的暗示方法是不同的。有这样一个学生,综合成绩较好,学习态度也不错,但在九年级第一个学期几次考试中,《历史与社会》考试成绩总不如人意。得知这一情况后,我是用这样的语言与她交流的:“以我这么多年的经验预测,你的成绩在最后的中考中肯定能赶上来的。”“我都相信你能行,难道你自己还不相信自己么?”“如果你细细分析一下你自己,就不难发现,只要你多花一点点时间,你的成绩很快会有较大的改观的。”“如果你能继续努力,你的成绩一定是稳步上升的。”结果不出意料,在平时上课时,她比前表现得更加积极,课后与老师的交流探讨的频率更加多,每次考试前后还特别关心这一学科的情况。最后的几次考试中,渐入佳境,终遂人愿。

将激励理念应用于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实质是根据学习的心理需要来激发学习的学生动机,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每个教师应当会恰当地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教学方法、策略,表现出自己的教学艺术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张莉,李波.名师最有效的激励细节[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

[2]管向群麟.中国教师最需要的新理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171.

[3]吴庆麟麟.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06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241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56.

作者简介:

篇4:历史与社会学院学生会2011—2012年度工作计划

一、信任是种大胸怀

对于历史与社会学科而言, 学科知识庞杂, 涉及人文地理、历史、政治等多门学科。在复习阶段教师总是担心知识讲不到位, 讲不透, 学生记不清, 结果课上教师唱主角、学生被动接受, 而且顾此失彼, 抓了知识、忽视了能力;课后学生又疲于应付作业, 没有学习的主动性。长此以往, 学生成了记忆的工具、教师的附庸, 教师和学生都很累, 而且学生的成绩很难拔尖。

导致以上现象的原因就是教师没有充分信任学生。为此教师应当革新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在了解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 组织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信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达到高效复习。

二、放手方有大境界

“懂得放手, 是教师的大智慧。”尤其在复习的过程中, 教师如果懂得放手, 让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 那么我们的课堂必将是另外一番景观。放手是在信任学生的基础上, 结合本校本班学生的学情, 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不同的学情决定不同的复习方法, 唯此才能使复习达到高效。下面就对我所使用和历次教研活动中学到的复习方法加以总结提炼, 以资抛砖引玉。

(1) “学生出题”回归课本, 紧扣知识点。在一单元结束后让学生自己结合课本中的知识点出题。出题可以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易错题, 通过易错题的出题加深学生的纠错能力;另一部分是创新题, 通过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出题, 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整体把握知识点的能力。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 大大提高复习的效率。

(2) “手抄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手抄报”是新课结束后, 学生自己梳理总结知识点, 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 如画简图, 画图是学习和理解历史的一种有效方式, 通过画图让学生更好地将古今、史地联系起来。给学生一周左右的时间段, 利用课外时间, 让学生充分构思、编排。最后进行评比, 优秀的在班级间“巡回展览”。将知识或者是作业以“作品”的形式呈现, 适合学生的心理, 减轻了学生复习的疲劳感。

(3) “小老师讲课”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学生的能力水平, 将课堂让位于学生, 由学生主讲, 学生评价, 学生反思, 教师则担当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

在复习阶段, 教师要将全册课本内容按课时分配好, 把全班学生按两人一组分成若干组, 分别接受不同的内容。每一组的一个学生负责在课前做好完整的课件, 另一个人就负责在课堂当“小老师”来讲解课件内容。学生在讲解过程中若有遗漏或讲解不清楚的地方, 老师及时补充、点拨。学生讲述完毕后, 再由老师来引导其他学生对学生的课件、讲述进行详细的评价, 明白以后自己做课件和讲解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然后是“主角”——讲解者自评。整个课堂经历了学生讲解、老师点拨、学生互评、学生自评四个环节, 老师充当“导演”, 学生才是“主角”, 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此外, 通过每周评选一次“最佳课件”“最佳小老师”, 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性。

(4) “合作—竞争”为复习课注入生机和活力。合作学习是指将学生分成小组或团队, 确立共同的学习任务, 采用小组加分等激励方式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生积极参与, 使得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过程, 而且还是交流的过程, 激发了学生合作竞争的现代意识。竞争通常是一种激发自我提高的动机的活动形式。在这种活动中, 个人为了取得好成绩与他人展开较量。引入竞争的课堂往往能为学生学习注入新的动力与热情。

(5) “探究型”复习课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型复习是以教材中重要知识点的选择和确定为研究主题, 在复习过程中创设一种研究的情境, 学生通过自主总结、独立思考、合作讨论、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 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发展的学习方式。实际上这是常态教学下的研究性学习。

篇5:历史与社会学院学生会2011—2012年度工作计划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培养;质疑;质疑能力

素质教育就是要调动全体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丰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获得主动发展和全而发展。教师重视学生的质疑正是调动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所谓质疑,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令人疑惑难解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情绪的心理状态并由此形成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新课程特别强调质疑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质疑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拔,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情绪,并由此引发学生积极思维,最终形成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一眯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就是要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就是要突显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除质疑障碍

消除学生质疑障碍是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最重要的一环。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包括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教得民主,学生学得认真才是理想的课堂状态。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和调控课堂,让学生形成大胆质疑的胆量;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允许学生质疑时的错凝和不足;教师要允许学生提出节外生枝或异想天开的问题来,允许每个学生敢于给其他同学甚至教师的教学进行挑剔指责;教师在回答学生的质疑时要保护学生自尊,哪怕是“离题”了,也要认真对待保护其积极性,尽量发现其闪光点;教师要用信任期望的语气给予学生的质疑以鼓励。只有民主平等的学习环境,学生质疑心理障碍才能逐步消除。

《文明中心——城市》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了讨论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的特征后,探讨了宁波与上海的距离,探讨了宁波的一些情况。并提出了要建立国际大都市这一想法。学到此,我看到一位同学欲言又止,我想,这位同学一定有问题要问,我让这位同学大胆地问,但她并不愿意说。我以此为契机,向全班同学说道:“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问题是正常的,有问题就应该弄清楚,即便是不成熟的问题或者不恰当的问题都代表了闩己的一种思考,可以大胆地提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同学们说对吗?”我的这一段话让同学们放开了手脚,消除了障碍,同学们大声说:“对”。此时,这位同学就前面的问题质疑道:“老师,我认为,宁波与上海不管从历史特点还是现在的情况都无法与上海相比,因此,很难成为国际大都市”,此语一出,不但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也出乎同学们的意料之外,这简直是对文本的一种质疑,但我想,这种质疑或许就是这堂课的亮点,我赞赏地点了点头,对这位同学能提出这么有价值的质疑表示了真诚的赞赏,然后让她说说琊由。这位同学说道:“从交通来看,宁波固然发达,但无法达到上海那种发达的程度,不具备国际大都市的特点;从国际交往的角度看,上海已经得到了国际的认同,宁波要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除了需要自身的大力发展外,还需要有文化和历史的机缘……”我越来越感受到这位同学质疑的价值来,于是引导全班同学就此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从商业,国际地位,文化,历史等等方面对此作了阐述,使这堂课的学习达到了高潮。我看到同学们兴高采烈的样子,我明白这堂课将会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宽松课堂气氛的营造,用一段话语重心长的话消除了欲质疑的学生的质疑障碍,学生就会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这堂课上,学生的这一质疑成了这堂课成功的关键,它使这堂课的教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讨论高潮。我想,一方晰是因为学生关注宁波,另一方而也是轻松的氛围所致,并且学生的这一质疑本身就能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都关注一下这种质疑的学生,都想法设法地去消除他们的质疑障碍,课堂一定会精彩万分。

二、给质疑机会

给学生质疑机会是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保障。一方而,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必须依据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在每个环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创设条件,给予学生尽带多的质疑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关注学习主体的学习状态,给学生留足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质疑尽可能地得以释放。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文本和思考的时间,学生的质疑才能“深思熟虑”,从而避免提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师要照顾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照顾优生的质疑,更应多给中下生质疑的机会;教师要允许学生有疑就问,不懂就问,不要怕打乱原来的教学程序。

《多元文化的交融》的教学中,讲到“城市文化特色及多元文化交融”时,按堂规的作法是设置问题,但今天的这堂课由于是公开课,我改变了作法,我让学生就这一知识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质疑。首先我让学生花一定时间阅读文本,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对上海的了解以及自己关注的关于上海的事件提出一些问题,即便是对课堂的质疑也行。学生经过充分阅读和认真思考。有一位同学质疑道:上海中博成功真的是因为上海这座城市比其他城市好吗?我没想到这位同学会这样问,这可是我以前没遇到过的,我缺少这方面的准备,显得有点紧张。但我迅速冷静下来,发现了这一质疑的价值所在,这个质疑不正好能在讨论中让学生充分了解卜海这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吗?不正好能让学生深入理解多元文化交融的内涵吗?于是,我让学生结合对上海的了解和对文本的理解,从城市文化与多元文化交融的角度展开讨论。

生1: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一直位居全国第一位,卜海已于2000年实现人均CDP突破4000美元,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生2:从未来市场发展潜力来看,上海作为中国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和人流、物流最集中的特大型城市,又地处经济发达、市场消费有很强的示范带动和宣传效应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海外生产商、经营商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选择。

生3:上海是中国的经济贸易中心,会展业的发展更是近些年来迅速崛起的。统计数字显示,去年上海举办的国际展达到284个,上海已发展成为亚太地区会展行业的重镇之一。

生4:卜海有强大的经济辐射能力、旅游资源,并且基于中国这个地大物博的土地上,这些都是极其吸引投资商的,有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以及强大的办展资源,上海的经济地位和综合能力都是世界瞩目的。所以,卜海发展会展业的前景是十分令人看好的。

生5:上海具有明显的地理区位环境,上海是我国乃至全世界较为重要的海空大港和交通通讯中心,交通及信息环境发达的交通条件是国际会议市场形成和发展的依托。

生6:上海会展场馆设施环境,会展场馆设施环境是举办大型会展活动的基础硬件。上海现有7个大型展览中心,附带会议设施的星级酒店超过300家;从事会展组织、场馆经营以及相关服务的专业公司达100多家。

讨论还在继续,但学生的这一质疑给课堂带来的无限生机已经让我惊异。我认真反思,学生的这些丰富的资源远远超出了文本之外,我们平常的课堂却没能将学生的这些知识调动起来,没能让这些知识在课堂上充分展示。我更没想到,一次充分的阅读和思考,一次机会的给予会引发学生的质疑,会引发学生的讨论,我想这本身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一个典型范例吧。

三、教质疑方法

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是在历史与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手段,是质疑能力形成的必经过程。古人云:“与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强调了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为重要。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质疑,教学中教师应教给质疑的方法,使学生的质疑为教师的导学指示方向,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引导学生思索文本结论,验证文本结论形成质疑;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结合自身实际质疑文本;可以引导学生父注社会,关注人生,以社会现象质疑文本;可以就知识点质疑,可以就阐述的现象质疑,可以就形成的结论质疑;还可以针对教师的教学和同学的回答质疑……

在《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教学中,学生提了很多问题,但是所提的问题要么质量不高,要么是没经过认真心考,我想传授学生质疑的方法在此时应该显得特别重要了。于是我就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分析重点引导学生质疑,并且要同学们在质疑的时候解说自己的方法。

生1:怎样阅读教材?

师:这个问题显得太抽象,并且也不太适合这一丰题,你想一下怎样针对这一主题进行提问。

生1:为什么会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呢?(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共同决定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既用了疑问代词,又能从材料的原因角度设问。

生2:当口本侵略中国的时候,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推行什么政策?他为什么要推行这样的政策?(国民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是}_}=i其阶级本质决定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不错,有疑问词“什么”“为什么”,又能针对抗U统一战线政策形成的过程提问。并且提问富于层次。

生3: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个政策的推行助长了日本侵略者的侵略气焰,同时也造成了红军革命根据地的困难局面。)

师:这个问题提得不错,用了疑问词“怎样”,同时针对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中的各方面反应提问。

生4:“如果让你作为当时的中共领导人,应该怎样处理西安事变?怎样处置蒋介石?

师:这个问题有新意,通过假设能够引导答题者解读党的政策。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

学会质疑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解决问题很重要,提出问题更重要,它代表了学习阶段中的主动学习精神。这堂课我感受到了学生提问上的问题,因此,以教会学生质疑为重点,设计了以上环节,形成了以卜案例,通过教帅的每一次评说,学生最终能够明白,提问必须有疑问代词,还必须围绕所学进行全面的局部的提问。

四、重释疑过程

注重释疑过程是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最关键的环节,没有这一环节,所谓培养质疑能力将是一句空话。“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学生发现,提出了问题,怎样解决?这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对待学生质疑,要高度重视,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过程要精心设计,注重方法,如果释疑的方法不妥,将影响质疑问难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笔者认为,正确的方法是: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更不能轻易否定,要想方设法把问题交给学生去讨论,老师仅起组织引导作用,由学生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结论,只有这样的释疑方式才会产生更深刻的效果。

《在社会中成长》一课教学结束后,我让学生就文本的学习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一位同学提出了一个质疑:在具体的实践中如何才能正确认识白已?因为时间关系,我将这个问题作为课外延展作业布置下去了。第二次课堂学习时,我没有对这个问题作一个解释,因为我认为这一个问题可以从文本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正当我准备进入新课的学习时,这位同学举手说道:老师,上一节课我问你的问题你还没回答呢?我想,这不是作为一个作业了吗,这位同学怎么会这么问,当我看这位同学时,他满脸期待,我灵机一动,这节课就将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吧,一方面是对这位同学的一个回答,另一方面也是对上一堂课的复习。于是我让同学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提问的那位同学首先站起来:“我曾经让我的父母,我的语文教师,我小学的同学写了一份对闩己的评价,但他们评价的重点都不一样,并且与我自己的评价有所区别,这引起了我的反思”“你反思了些什么”“我想到他人的评价与自己的评价有差别时,我应该怎样评价自己”,这时,很多同学加入了讨论的行列。有的同学说,我们可以以他人的评价作为客观标准来要求自己,毕竟他人的评价比自己的评价来得客观,有些是自己没注意到的;有的同学说,我们可以把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与他人的评价之间进行充分的对照,从而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改正缺点,发扬优点;有的同学认为,他人在评价自己有差别时,我们要客观冷静地思考这些评价是否含有感情成分,如,父母的评价往往侧重于缺点,其他人的评价侧重于优点;还有的同学认为,要正确认识自己,可以把自己的优缺点列举出来,然后让他人作一个评价,这样就能结合自己的评价与他人的评价中的客观成分,充分认识和了解自己…………

学生的一次质疑在学生看来是如此重要,这是我以前没想到的。学生是一个有主见有想法的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问题一旦提出来是需要得到老师的回答的,如果没有这份回答,在他们看来就不完美,因此,释疑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篇6:历史与社会学院学生会2011—2012年度工作计划

一、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历史与社会》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离不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从明确课程目标的要求、把握该学科教材体系、调控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引导:

明确历史与社会课有哪些课程目标要求, 是发挥教师教学主导作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以现行课程来看, 它除了规定该课程总目标外, 在具体每节课程的教学上, 还需要实现诸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这些分目标。

把握该学科教材体系就是明确《历史与社会》课是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 并不是原来中学历史、地理教学内容的简单相加。它具有其完整的学科体系, 有独特的学科性质, 只有从整体上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历史与社会课的知识体系, 才能体现历史与社会课的学科特点, 达到历史与社会课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若出现教师“放手活动”, 学生就“乱堂”, 而教师“控制”课堂, 课堂气氛就出现“沉闷”的现象, 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调控好课堂教学。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 还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 当学生过于兴奋, 进入误区时, 教师要及时调控、及时纠正。

例如, 教材中引用了丰富的历史图片, 除了人物肖像图外, 大量的文物图片以直观的形式反映了历史事物的原貌。教师不能只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利用, 而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其所蕴涵的历史信息, 并将该事物与现实联系起来, 让学生追溯其渊源关系。如, “秦砖汉瓦”与建筑材料, 昭君出塞、张骞出使与当今交通, 农事图、图农具与现代化农业, 铜镜、瓦当、筒车的作用与当今生活, 丝绸之路中的商队与如今的中外运输, 运河的古今变迁等等。在这些问题的设计与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

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1.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创设一个民主、宽容、和谐的教学氛围, 建立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宽松愉快、合作互动的教学氛围, 这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基本前提。在教学中, 教师应通过亲切自然的教态、诙谐幽默的话语、肯定鼓励的评价、平等交流的口吻等方式来主动营造, 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个性特点, 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学生的关爱, 从而引起师生间情感的共鸣, 建立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2.教师要注意设疑引趣, 激发学生参与,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无意义、痛苦的学习。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中的思考因素, 引发学生质疑问难的参与兴趣, 让学生的脑动起来,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

3.要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亲历体会

创设学生需要学习的情景, 教师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 把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处理, 变成学生想学的内容, 使其产生对学习的需要。因此, 教学中应善于从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 通过生活展现、实物演示音乐渲染、语言描绘和计算机模拟等方式营造出一个能导致知识迁移的学习环境, 使学生更明显地体验到学习的“使用价值”。

如参观“翁同龢故居”, 把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科举制度延伸到了社会实地。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排队跟随故居负责人来到翁同龢故居陈列馆, 最后到达翁同龢书、画展览大厅, 在鸟语花香中听负责人介绍了翁同龢当年在这故居闭门不出, 日夜苦读经史书籍和习作八股文章, 打下扎实的学问基础, 也由此确立了“学而优则仕”的做官道路。继而, 学生提出疑问:

学生:翁同龢是怎样跻身官场的?身居什么官职?

故居负责人:科举考试, 当时考试内容是“八股文”经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翁同龢是一路过关斩将, 最后高中清咸丰六年 (1856年) 状元, 在朝四十余年, 先后为同治、光绪二帝老师。

学生:翁同龢被革职的政治生涯结局意味着什么?

故居负责人:翁同龢积极帮助并加入维新行列, 最终触犯了封建顽固集团的根本利益, 引起慈禧太后的嫉恨, 最后被逐出政治舞台, 这是新与旧的斗争, 显示了古代封建政治的黑暗。

三、创设学生主体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要以人为本, 要改变一切从“教”出发的教学方法, 突破课堂设计的程序化、时间的封闭性、师生交流的单向性, 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的重心, 让教师的教去适应学生, 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学, 从而通过活动中的学习来形成对问题的感悟。

1.在阅读与观察中体会

阅读即多读多说, 即鼓励学生大声朗读, 大胆陈述己见, 展开讨论, 以开拓思路和活跃气氛。学生准备发言的过程, 就是思考、运用、巩固和拓宽教材知识的过程。

教师可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的内容, 引导学生对周围环境、周围的人和事进行观察, 并提供观察条件, 把观察引进课堂。例如在《水乡孕育的城镇》的教学中, 可引导学生进行三次观察:数一数太湖流域有多少河流和湖泊;数一数太湖流域有多少城镇:观察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与众多的河流湖泊有什么关系?通过观察, 使学生形成对知识的感悟———认识到太湖流域城镇的出现和发展与密集水网的关系。

2.在竞赛与研讨交流中体会

教学中适时、适度和适当地组织一些竞赛活动, 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增强教学的效果。开展竞赛活动的形式可以组织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知识知多少”的竞赛;可以结合自学纲要, 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点的掌握为主进行抢答赛;可以结合小组合作学习, 搞组与组的学习竞赛等。

而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能有效地改善人际关系, 增强学生的交往能力, 培养其合作精神。在研讨交流中, 要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 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研讨交流形式可采用自学交流, 或同桌互议, 或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交流研讨。

3.在情景体验活动中体会

通过活动情景的创设, 让学生身临其境, 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 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 或体验某种道德情感, 获得关于实际的真实感受,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如八年级下册第三课《旧体制与新探索》的“活动区”要求:分成两组, 分别收集资料并扮演“洋务派”和“顽固派”进行辩论。我们采用历史剧式的角色扮演:

学生A (李鸿章) :我大清朝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变局, 我李鸿章忠心耿耿, 却屡受倭仁他们攻击, 说我要毁了大清, 天理何在!

学生B (顽固派) :李鸿章, 你也是读圣贤诗书之人, 怎么老要向洋鬼子学呢?办了个同文馆不算, 还要设天文算学馆。要我们“读孔孟之书, 学尧舜之道, 明体达用”的子孙, 学那些西洋的奇技淫巧, 岂不是“重名利而轻气节”。

学生A (李鸿章) :你们这些迂腐无用之辈, “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 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 以为不能学”。“重名利而轻气节”, 说得好听, 可能救大清朝于水火之中吗?

学生C (顽固派) :为何一定要向洋人学呢?以我天朝上国之大, 何愁找不到通晓天文算学之人?

学生A (李鸿章) :你们动辄“以忠信为甲胄, 礼义为干”, 夸夸其谈, 对我百般攻击, 真对江山社稷有用吗?

学生C (顽固派) :你眼里还有江山社稷吗?你们要洋人, 早已惹怒上天, “久旱不雨”、“阴霾蔽天”、“大风晦”、疫病流行, 这都是上天对你们的警告啊!

学生A (李鸿章) :你们简直强词夺理!

学生B:你们还要造火车, 洋人的火车在上海轧死中国人, 你难道忘了吗?

学生A (李鸿章) :也不能因噎废食啊。

学生C (顽固派) :怎么叫因噎废食, 那火车本来不是好东西, 开起来地动山摇, 撼动我大清万年基业, 李鸿章, 你担当得起吗?

……

历史剧式角色扮演类似于舞台剧演出, 本案例中, 课堂气氛热烈, 扮演李鸿章的同学被“顽固派”辩驳得说不出话。情景再现式角色扮演是教师设置情境来调动学生情绪, 全体学生处于同一情境中共同思考。学生发言类似于内心独白, 更多展现人物的内心思想。

四、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要求教师的讲解少而精, 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问题的余地, 让学生在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上展开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促进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和理解知识、形成能力。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措施的施行来实现:

1.设立小组:教师应根据学生智力水平及能力的高低、身体素质的强弱、情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组, 每个合作学习小组4~6人为宜。

2.明确目标:开展合作学习前, 各小组应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3.相容心理:小组间的成员应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信任、相互支持帮助。小组间的心理相容是团结的基础, 也是实现目标的保障。

4.智能互补:在小组内, 不同学生在知识基础、智力能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同学间应共同协作、取长补短, 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

5位法, 根据教学需要, 或围成半圆形或组成马蹄形, 或全班围圈坐等, 使学生既能面对老师, 又能面对同学, 不仅通过言谈, 而且通过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等, 沟通信息, 交流思想。

6.开展活动:在教学中可用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式, 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让他们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交流各自的看法, 相互启发。也可采用竞赛方式, 对于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有促进作用。因为个人与个人的竞争易挫伤一方的积极性, 而小组与小组间的竞争, 更能促使小组成员相互团结, 使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 2003, (5) .

篇7:历史与社会学院学生会2011—2012年度工作计划

课堂的导入就犹如戏曲中的“序幕”,起到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好的导入,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状态投入课堂。此时的课堂就如一块磁石紧紧地吸引着孩子们。初中生处在儿童期向青年期过渡的阶段,一般好动、喜新、好奇。针对这种心理特点,就必须从学生最感兴趣的话题着手,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触动他们的情感之弦,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在教《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时,一上课我就故作神秘地说:“同学们,你们见过千斤重的萝卜吗?两头毛驴都拉不动呢!”同学们听了哈哈大笑,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了,课堂似乎一发不可收了,但这时学生紧紧被吸引到课堂上来,这样一个简短的导入起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我接着说,这确实是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一个典型例子,然后让学生翻开课本看插图。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对社会主义在探索中前进有了感性的认识,同时学生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枯燥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在同学们的笑声中开始了,这样的课堂,让孩子们想说不爱也不容易。

二、联系生活实际,激活情感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联系生活实际,就是让学生在生活的体验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课堂中学习的理论去重新认识自己生活的社会,当学生发现自己生活中看到的一些现象与课本上学到的知识不一致时,要引导学生以乐观的态度去审视我们的社会,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时间,我们的社会将从不完善走向完善,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将逐步消失,我们要努力与不合理的现象作斗争。历史与社会课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在生活中更提高了认识,并通过历史与社会课上学到的知识去指导生活,去改造生活,激活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日常教学时,我每讲到一个内容,都要求学生从自己的视角来关注一下社会生活,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价值的事物或人物与学生共同讨论。历史与社会课的外延是无限的,只有在这辽阔的社会空间中,我们的课才有了源头活水。

三、采用多种形式,拨动情感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处于乐观的情境中可以产生愉快的情感。伴随着愉快的情感,学生的兴趣也会油然而生。在课堂中,我们的教师成了课堂的独裁者,或是就在那唱独角戏,这样的课堂,学生当然不会感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做一个智者,为课堂教学增值。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讲故事、玩游戏、辩论赛、参观访问、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度过愉快的课堂,学习热情在课堂中升温。在学《盛唐气象》一课时,我们讲到著名的三个皇帝,武则天是其中之一。因为受电影、电视塑造的艺术形象的影响,有些同学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正面作用产生了怀疑。我就布置了个作业,通过网络、书籍等全方位地去了解这个人物,然后通过班级辩论赛来让学生认识这个人物:武则天是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发现了武则天统治期间,重视发展农业;发展科举制度;开创了殿试和武举;善于发现人才;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学生不仅认识了这样一个人物,而且知道了评价历史人物要侧重从历史发展所产生的作用出发。

四、巧设探究活动,享受情感

探究性学习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科学家施瓦布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提出的,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是一致的。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也倡导在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事实也确实证明我们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率低,更提不上学习兴趣。探究活动成为学习的主流,已被大家所公认。巧设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学习,更收获了一份成功的喜悦,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兴趣放在首位,让我们的历史与社会课堂由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

篇8:历史与社会学院学生会2011—2012年度工作计划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教学,科学素养,培养策略

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较量日趋激烈的时代, 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国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我国也不例外, 正在实施多举措、通过多渠道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而中小学教育仍是目前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主渠道。在义务教育阶段,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应由数学、科学等自然学科来承担, 与文史类学科无关。笔者认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虽然侧重人文素养培育, 但在教学中只要实施合适的策略也可以培养科学素养。下面就此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科学素养内涵的理解

现在国际社会对科学素养的内涵有许多不同的理解, 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国际上普遍将科学素养概括为三个组成部分, 即对于科学知识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达到基本的了解程度。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 (2049计划) 对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作了如下的描述: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组成部分, 是指公民了解必要的科学知识, 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 以及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判断和处理各种事物的能力。尽管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对科学素养内涵有不同的理解, 但我们从不同的描述中可知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价值、科学思维方法等基本要素。

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育科学素养的策略

1.挖掘教材内容, 渗透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结晶, 包括科学术语、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科学观点等, 在科学素养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现有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材虽不像科学课程直接而系统地呈现科学知识, 但包含有丰富的科技方面的内容。因此,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 寻找教材内容与科学知识的交汇点, 在教学中根据内容特点采用合适的手段有机地渗透科学知识。如在教学八年级《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家园》一课时, 结合半坡和河姆渡遗址房屋复原图, 联系现代的地理位置, 介绍一些自然地理知识;结合思考题, 让学生先讨论小口尖底瓶的构造原理, 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小口尖底瓶汲水的过程, 领略隐藏在现象背后的重力平衡原理。再如在九年级《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一课中, 因教学的需要, 教材引用了一些如克隆、温室效应、因特网、基因等科学术语。“克隆”这个术语虽然是常见的, 但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范围, 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人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手段向学生展示克隆的含义及应用, 让学生既理解了克隆这个术语, 获得科学知识, 又能更好地理解“科学也有负面影响”知识点。

2.开发事迹资源, 熏陶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有其丰富的内涵, 简单地说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 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和捍卫真理, 具体的说科学精神包括求实精神、创新精神、怀疑精神和宽容精神等几个方面。科学精神是科学家在科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精神, 是历史和社会学科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中, 虽对科学精神没有具体阐述, 但要通过挖掘教材中科学家的事迹或补充科学家的事迹来让学生更好地感悟科学精神,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材中有居里夫人发现镭故事, 在教学时就不能停留在讲述或复述故事层面, 而要设计“你从哪些地方能看出居里夫妇研究条件的艰苦?”、“看了‘手工处理了8吨沥青油矿渣, 提取了0.1克纯氯化镭’这句话后, 你有何感想?”、“谈谈从居里夫人身上学到了什么?”等问题, 引导学生感悟探索追求真理的求实精神。在教学布鲁诺捍卫真理时, 教材中只提到他的学说和一张图片, 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要补充布鲁诺与教会斗争的故事并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让学生在倾听和思考中感悟捍卫真理也许要付出生命。

3.联系社会生活, 感受科技作用。

历史与社会是综合历史、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学科领域知识的学科, 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的阐述, 该学科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 从而认识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意识。为让学生更好地认识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除了挖掘教材中的科技史进行教学外, 还要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让学生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影响。

如在教学九年级《科学技术的力量》一课时, 让学生从开始的时间、主要的国家、标志性的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来对比这三次科技革命。通过对比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的进步”, 帮助学生树立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意识。同时要利用好专题探究材料, 让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享用的科技成果并带来的便利。这样既从学生生活出发, 容易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又能在生活体验中理解观点, 从而认识到科技发展会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科技在给我们生产、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 在教学九年级《“君子后德以载物”》一课时, 列举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如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造成的环境问题、克隆带来的伦理道德或法律等问题,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也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了事物的两面性。

4.开展探究活动, 训练科学思维。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明确指出历史与社会课程目标是让学生“会用多种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的过程, 也是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的过程。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会收集、保存、处理和评价社会信息的重要途径, 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思维的很好途径。因此,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 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落实新课程理念, 开展探究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抽象、概括、归纳、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思维方法。如教材中的插图蕴含着丰富的信息, 我们运用插图开展探究学习活动, 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复习教学中, 比较相关历史事件、地理事物异同的活动中可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在分析信息的基础上, 通过提炼知识点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此外, 还可组织社会调查、制作手抄报等课外实践活动综合培养学生的搜集、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总之, 在历史和社会教学中根据内容组织不同形式的探究活动, 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又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能力,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综上所述,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是社会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虽然历史与社会是一门侧重人文素养培育的学科, 但在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 历史与社会学科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上一篇:望江南诗歌赏析下一篇:大学日语课程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