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2022-09-11

第一篇:中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2014年历史与社会中考模拟命题

2014年初中社会思品学业评价考试模拟试卷

命题人:陆稚虹宁波市明楼中学

考生须知:

1.全卷共二大题,18小题,满分为6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开卷形式。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须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卷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A.一B.二C.三D.四

2.嫦娥飞天,玉兔奔月。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发射升空,执行我国航天迄今难度最大的任务。

A.嫦娥一号B.嫦娥二号C.嫦娥三号D.嫦娥四号

3.与下列图①相对应的地形立体图是

C.

A.图②① ②

B.图③C.图④③ ④ D.与图②、③、④都不对应

4.“空气如此糟糕,引无数男女戴口罩”,受中国大范围雾霾天影响,前一段时间,宁波等多个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宁波数个监测点PM2.5实时浓度突破500.为此我国政府应当: ①.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杜绝污染物排放 ③.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④.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大节能减排力度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正式开幕,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组成的“伞形集团”在会上不接受《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据此回答5--6题。

5.“伞形集团”不接受协议的行为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①公平性②多样性③共同性④持续性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6.材料从一侧面说明:

A.保护环境会阻碍经济B.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C.资源争夺影响世界和平D.不公正的国际秩序没有改变 7.找出图示中对我国社会发展过程描述错误之处 ..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8.下面是小杨同学摘录的四张历史知识卡片,卡片内容正确的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9.下列历史事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打倒列强铲除军阀——北伐战争②生死攸关历史转折——遵义会议

③分田到户实现温饱——土地改革④一国两制洗雪国耻——港澳回归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决定,这表明我国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做到了

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 11.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将第五十六条第一款修改为:“讯问、审判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询问未成年证人、被害人,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通知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其他人员到场。”这一修改有利于实施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12.图五警示我们要

①理性分析社会现象,明辨是非 ②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公众素质 ③加强科普宣传,提高科学素养 ④注重科技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图五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48分)

13、(8分)材料一:下表为浙江几个城市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数据。

材料二:12月2日是第二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为“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根据去年的交通事故统计分析,浙江因为各种交通导致死亡的人数超过3000人。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的目的。(3分)

(3)列举一条交通陋习(材料中出现的除外),并说说如何“摒弃这一交通陋习”?(3分)

14、(8分)2013年,有两只“兔子”备受人们关注:

【兔首回归】2013年,6月25日晨,两尊兽首安全运抵北京。28日,圆明园青铜鼠首兔首被正式归还中国。在国外漂泊150余年的文物终于回归祖国。

【玉兔奔月】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在月面展开工作,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的国家。跨越38万公里的茫茫太空,中华民族古老的“奔月”梦想成为现实。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

(1)兔首在150多年前如何“漂泊到国外”的?(2分)

(2)“玉兔号”月球车奔月成功的原因有哪些?(3分)

(3)“兔首丢失”和“玉兔奔月成功”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1分)

(4)【兔年展望】中国农历的下一个兔年是2023年,请展望一下这一个兔年的景象。(2分)

15、(8分)材料一:见图一11月23日,中国宣布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覆盖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大部份东海海域,要求在区域内航行的航空器得向中国通报飞行计划,对不配合识别或拒不服从指令的航空器,中国武装力量将采取防御性紧急处置措施。

材料二:11月26日,美军两架B-52远程战略轰炸机在进入中国新设立的东海防空识别区,并且飞越中日有争议的东海岛屿,这次飞行任务事前没有知会中国。此前美方曾经声明,不承认中国的东海防空识别区,也不会向中方提交飞行计划。

材料三:近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连续抛出挑衅中国的言论,荒唐鼓吹“中国威胁论”,并以此作为其“强军”的借口,大力推动解禁集体自卫权,进而准备修改和平宪法。 (1)美国防空识别区最早在1950年就设立了,日本比中国早了44年设立防空识别区。如今我国能设立防空识别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地图看钓鱼岛位于浙江的什么方位(2分) (2)结合材料二,从世界主题角度说说美方的这种做法有什么危害?造成这种危害的根源是什么?(2分)

(3)面对日美的挑衅,从自身角度说说我国政府最根本的应对措施是什么?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我们青少年应履行怎样的基本义务?(4分)

图一

16、(8分)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从未放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接踵而至,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被迫签订,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世所罕见。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绝不会将自己的命运任人摆布,更不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无动于衷。在西方列强入侵下随之而兴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的提出。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不懈探索奋斗,但都失败。真正把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是中国共产党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另一场梦的破碎”开始于何时什么事件?(2分)

(2)请列举19世纪末体现“中华民族遭受的屈辱与苦难”和“无数仁人志士曾经的不

懈擦索奋斗”的史实各一件,并简述它们之间的关系。(4分)

(3)请你简要说说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

三、四十年代带领中华民族为实现“中国梦”

所作的努力。(2分)

17、(8分)材料一:今年12月,我国多地遭遇雾霾天气,中东部地区几近“全军覆没”。多地连续发布霾黄色警报。雾霾围城,雾里看花、海市蜃楼的景象牵动着无数老百姓的心。

材料二:“借我一双慧眼吧!”不少网友在微博上感叹,想在雾中把城市看清,更想明白雾霾原因所在。专家分析雾霾形成的几个要素:其中之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疏

松的土壤质地最易生成颗粒性扬尘微粒。二是车流量大造成扬尘。例如,道路中间花圃下雨或泼水后若有泥浆流到路上,一小时干涸后,被车轮一旋就会造成大量扬尘,即使这些颗粒性物质落回地面,也会因汽车不断驶过,被再次甩到城市上空。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什么环境问题?从环境重要性角度说明雾霾天气引起百姓关注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们可以为改善这种现状采取些什么措施?关键靠什么?(3分)

(3)材料说明我国实行哪项基本国策具有必要性?老百姓为抵抗雾霾可以在吃住行方面做些什么?(3分)

18、(8分)2013年11月9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与三农有关,农村、农民、农业注定再次成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注的焦点。

材料一:对于此次会议,农民们提出了自己的期待。一是期待推进新型城镇化,二是期待成为市民的农民有稳定的生活来源,三是期待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材料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农民”,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了农民更多的保障权利,其中牵动着亿万农民神经的最关键一点就是土地问题,农房农地能抵押能担保,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1)、“中国每一次重大改革都与三农有关”,请你列举两项建国以来在三农问题上的伟大变革?(2分)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请说说党和政府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以促成农民们期待的真正实现?(3分)

(3)请从我国的人口国情这一角度分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农民”?试分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土地政策颁行的意义?(3分)

2014年初中社会思品学业评价考试模拟试卷参考答案

1——6CCBCCD7——12DABADA

非选择题答案

13、答案:(1)浙江几个城市大多数非机动车和行人能遵守交通规则,依法出行;但是也有

一些非机动车和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缺乏安全文明意识。(2分)

(2)我国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可以提高公民交通安全意识,文明出行的意识;

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承担起关爱社会的责任等。(3分)

(3)“中国式过马路”,随意闯红灯。措施:①加大对行人闯红灯行为的处罚力度。

②加强宣传教育,认识行人闯红灯的危害。③交管部门加强管理、监督等。(列举其他交通陋习也行,但是措施要有针对性)(3分)

14、答案:(1)150多年前(1856—1860),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洗劫圆明园,

抢走了“兔首”。(2分)

(2)实施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

努力;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支持等。(3分)

(3)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1分)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享有更加

充分的民主权利等。(2分)

15、答案:(1)经济发展,综合国力增强。东南(2分)

(2)不利于世界和平(1分);强权政治,霸权主义(1分)。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2分);树立国家安全意识 ,自觉关心、维护国家安全(

216、答案:(1)1840年 鸦片战争(2分)

(2)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运动(2分)

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引发公车

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2分)

(3)与国民党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抗日战争;领导抗日根据地军民在政治上实行民主选举人民政权;在经济上通过大生产运动,克服了经济困难,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进行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2分,任选2项)

17、答案:(1)环境污染。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2)植树种草,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发展公共交通,控制车流量;利用科技,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2点即可)。关键靠科技。

(3)保护环境。吃:多吃健康食物,清肠润肺。住:少开窗。行:外出戴口罩( 两个角度,有理即可)

18、答案:(1)1952年,完成土地改革;1979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一、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对农民进行就业培训„„

三、完善养老保障制度和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3)我国人口数量大,新增人口多,我国人口的大部分仍是农民。意义: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2个角度)

第二篇:中考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复习资料

一、国情

1、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2050年左右)

2、重要国情:

(1)人口国情:人口数量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

(2)环境国情: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包括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是我国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3)资源国情: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这是我国自然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其它特征(问题):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开发利用低,不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总体质量不高,开发难度大。

二、基本路线

(一)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二)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三)最根本措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四)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为什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为什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

(六)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三、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

四、中国特色道路

1、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有中国特色的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3、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五、核心、中心类

1、团队精神的核心——集体主义

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3、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4、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5、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6、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7、发展先进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8、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有法必依

9、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0、经济全球化的核心——跨国公司的活动

11、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1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

六、基本、主要类

1

1、基本国情: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祖国统一基本方针:和平统

一、一国两制

4、祖国统一基本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6、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7、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基本国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计划生育

9、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0、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基本内容: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特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违法未成年人的保护)

11、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当罚性,它们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12、基本分配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14、区域经济发展基本原则:因地制宜,优势互补。

15、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目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6、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特征(目标):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7、中国地形主要特征: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18、中国气候主要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9、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20、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21、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经济全球化

2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3、诚信的基本要求:拒谎言、重承诺

24、做人的基本原则:诚实守信

25、法律的基本特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6、我国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七、根本类

1、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我国社会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2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8、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9、我国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10、治理黄河的根本: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

11、解决和平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

12、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3、战胜一切困难的根本途径: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八、理想类

1、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最高理想:实现共产主义。

3、崇高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九、历史转折

1、遵义会议——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转折点

十、基石

1、政治稳定的基石——四项基本原则

2、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

十一、基础

1、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

2、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3、奠定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的基础是在清朝时期

4、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十二、关键、实质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2、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提高人口素质

3、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 (PRED)的关系中的关键因素——人口因素

4、环境问题(或全球气候变暖)的实质——发展问题

十三、目的、目标

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共同富裕

3、21世纪初(20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小康)

4、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2050年左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四、“第一”或“最”或“开始”

1、中国最长、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长江

2、世界最早的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

3、世界开始由相对分散走向整体:新航路的开辟

4、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麦哲伦

3

5、最早发现美洲大陆的人:哥伦布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

7、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

8、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中国近代第一家新式航运企业:1872年成立的上海轮船招商局

10、中国最早的新式学堂:1862年设立的北京同文馆

11、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

12、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1919年的五四运动

13、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1922年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二大”

14、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创建军队的开始。

15、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6、最大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

17、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确定国共第一次合作,共同领导国民革命军,并

于1926年开始北伐战争。

18、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

19、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控制人口数量

20、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五、标志类

1、世界近代史开端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9年)

2、美利坚合众国正式诞生的标志:1776.7.4通过《独立宣言》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攻占巴士底狱

4、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公车上书

5、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

6、中国近代史开始(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鸦片战争

7、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辛丑条约》的签订

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五四运动

9、日本对中国发动局部战争的标志:九一八事变

10、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标志: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1、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标志:七七事变后,国共第二次合作。

14、国民政府在大陆垮台的标志: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15、中国农民真正获得解放的标志:1950年6月至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

16、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1956年底基本完成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4

第三篇:人教版 历史与社会中考 材料分析题一

六一学校材料分析题一

26,阅读下列资料后回答问题 17分

材料一:

图一西亚空白图:图二:

材料二:京杭大运河概图(上图二)及资料

材料三:宋元时期,“陶瓷之路”贸易更加繁盛。在意大利就曾出土过宋代陶瓷碎片。到元代,中国的陶瓷风靡亚非欧三洲,取代铜器丝绸等成为各国人民的日常生活用具。一些地区的人们还用中国的陶瓷作祭器或订婚礼物。

材料四:新航路的开辟及新交通工具的出现:

图三图四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图一中的A处是世界著名的运河,写出它的名字? C处是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在生产上有什么特色?3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运河在古代中国的历史上发挥了什么重要作用?材料二中的G处有我国哪一先民遗址?该地在当代被称为鱼米之乡,试分析该地的自然环境?3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陶瓷之路又叫什么路?宋元时期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试列举这时期有利于交通事业发展的科技成就?并简要谈谈其对材料四图三事件的影响?3分

问题四:在新航路的开辟中,曾经到达了当时被认为是东方的是那两个航海家?2分。新航路的开辟对整体世界形成进程的影响是什么?1分

问题五:看材料四的图四,美国中部大平原的农业有何特色?说说世界上第一列火车是谁发明的? 2分,谈谈新交通工具的出现为整体世界形成的影响?1分

问题六: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世界各国大力发交通事业的看法?2分

27题,阅读下列有关法律的材料,回答题后问题:16分

材料一:两个自由民打架,一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惩罚;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如果奴隶主弄瞎了自由民的眼睛,只要拿出一数量的钱就可以了。如果奴隶主在看病的时候死了,医生就要剁掉双手。

材料二;在我国唐朝的法律条文中,有关于“八议”的规定:规定了贵族官僚享有法定的特权,其具体的内容是:议亲,即皇亲;议故,即皇帝的故旧;凡属“八议”特权范围内的官僚和贵族犯了罪,可以酌情减免罪责。

材料三:A。①、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 ②、第1款: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的任期定为4年…… ③、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服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八) :在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这个修正案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自2011年5月1日起实行。

材料五:新社北京2011年3月10日电 (记者 周兆军)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10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他宣布,一个立足中国国情和实际、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集中体现党和人民意志的,以宪法为统帅,以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个层次的法律规范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回答下列下列问题:

问题一:材料一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这一部法律在世界法律史上有什么地位?它诞生

哪一古代文明?3分

问题二:说出唐朝的起止时间,另说出唐朝的法律文件可能是用什么技术印刷的?从材

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唐朝法律和材料一中的法律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美利坚合众国何时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材料三出自该国的哪一法

律文件?该法律文件的最大作用是什么?3分

问题四;材料四中的宪法修正案体现了谁的意志?也体现了全国人大的哪一职权?对比

唐朝的法律,说说我国现行的法律的一项基本原则是什么?3分

问题五:根据所学知识说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重大意义?2分

问题六:综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启示?2分

28,17分,材料一:(A)时代,汉朝的国力已十分强盛,于是开始了武力反击匈奴的战争,在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的率领下,汉朝军队大获全胜,汉朝北部的边患基本解除,国家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还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的地区。

材料二:图1.攻占巴士底狱图2. 签署《独立宣言》

材料三:1914年一些西方国家的殖民地情况:(见右下表) 德国统治者声称:“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人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为自己谋求日光下的地盘”。

材料四:随着法西斯集团侵略的不断加剧,1942年初,中、苏、美、英等26个国家组成了正义集团与法西斯邪恶势力进行作战。法西斯分子和战争刽子手最终都受到了正义的审判和应有的处罚。

材料五:这场战役的指挥者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材料一中的A如果填一位我国古代的皇帝,他应是哪一位?从材料可以看出,该皇帝发动武力反击匈奴的战争为后来的什么事件打下了基础?列举该皇帝在思想上的大一统措施,并概述其深远影响?4分。

问题二: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中的事件分别发生于何时?这两件事对上述两个国家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4分

问题三:材料三中的文字和图表说明20世纪初主要帝国主义之间存在的什么情况?哪两个国家的矛盾最深?根据所学知识说出帝国主义国家是如何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的?3分

问题四:材料四介绍的是哪一件重大历史事件?它的起止时间是什么?中苏美英取得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问题五:根据材料五的资料,分析三大战役胜利的主要原因?三大战役后的渡江战役有什么重要的意义?2分

问题六:选取上述材料中的一两次战争,说出对你有什么启示?1分

第四篇:历史与社会中考时政题目精讲与精练 经济全球化

三次科技革命不仅从根本上促进了世界近代化,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次文明进步都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从3月22日起,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领导人第五次会晤。金砖国家是新兴的发展中经济体,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主旨讲话。此次会晤再次表明,金砖国家合作将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继续在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加强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图1

习主席出访行程简图

图2 金砖国家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的关系链:

【材料四】: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材料五】:习近平主席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世界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向前发展。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才能充满活力。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问题一:新航路开辟。(1分)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所在地,东临哪个海域?历史上最早到达到这一海域的欧洲航海家是谁?(1+1分) 问题二:印度洋;(1分)

迪亚士(1分)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回答: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国家体被称为金砖国家(BRICKS)的原因是什么?(1分)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1分) 问题三:都是新兴的发展中经济体;(1分)趋势:经济全球化。(1分)

问题四:根据材料三指出,促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这种特点的因素是什么?(2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问题,请你各列举一例。(2分)

问题四:促成因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2分) 便利: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及中国许多城市。(1分)

问题:环境污染严重。(1分)(开放性命题,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五:依据材料

三、四,概括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特点的本质是什么?(1分)为什么会“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2分)

问题五:本质: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1分)

原因: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处于不利的境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2分)

(言之有理即可,回答出两方面可得满分

问题六: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分)“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我们要坚持走一条什么道路?(1分)

问题六:答:如何应对:a、中国应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b、同时防范风险、趋利避害。c、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d、加强南北对话和男南合作,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2分)

道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

第五篇:2013中考历史一轮专题复习教学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复习内容] 中国古代史(3)-----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考纲要求]

1、识记层次:

(1)知道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

(2)知道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3)知道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

2、理解层次: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3、运用层次: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考点导学] 识记:

1、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用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它创始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完善于唐朝,废除于清末(1905)。常设科目有明经、进士(武则天时设武举),科举历经了隋、唐、宋、元、明、清。整整存在1300周年。

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确办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形成。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子学规模,进士科考试十分严格,录取率仅百分之一二,进士科第一名为状元。武则天时形成殿试制度,创设了武举。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确考试内容。

七下课本P18鱼贯而出 P8右上文字图

2、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的基本史实。

武则天,唐高宗的皇后,我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她当政时期,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和重视选拔人才、发展科举制度的政策,使唐朝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史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我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 表现在:

农业方面:铁器和牛耕进一步推广,生产工具改进,出现了曲原犁、筒车,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产量大大增加。 手工业方面: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

商业方面:出现许多商业城市,有从事商业活动的“市”。

3、唐与吐蕃交往的史实。7世纪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密切了唐蕃关系,促进社会进步。尺带珠丹上书时说:唐朝与吐蕃已“和同为一家”。

理解: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唐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博大精深,世界先进,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交往密切。亚洲诸国纷纷派人前来华学习,中国也积极向外传播和虚心向其他国家学习。如日本的遣唐使、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等生动事例,都说明唐代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密切,影响深远。

运用: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出现繁荣景象,百姓生活有所改善,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是我国封建社会著名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他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注意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虚心纳谏,知人善任。

一、选择题

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反映出隋朝开凿的大运河( )A A.促进了经济交流 B.促成了贞观之治 C.巩固了封建统治 D.结束了分裂局面

3.如右图,大运河在古代中国起着贯通南北交通的重要作用。大运河连接淮河与长江的一段是( )D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4.“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C A. 郑国渠

B. 白渠

C. 大运河 D. 都江堰

5.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版、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听精华绝品。“水弄堂”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让无数中外游客如痴如醉,你知道京杭大运河最早是谁统治时期开凿的?( )B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6.右图中流经扬州的一段大运河是( )C A.① B.② C.③ D.④

7.“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此话说明隋朝开凿大运河的重大意义是( )C A.巩固了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沟通了涿郡和余杭 C.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与发展 D.有利于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

8.唐太宗有句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据此回答12~14题。

9.“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 ”。( )A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文景之治 D.光武中兴

10.“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之一。当时,经济发展、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贞观年间在位的皇帝是( )A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1.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其中唐太宗在位时出现的盛世局面是( )B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2.唐元和年间(806年——820年),主管财政的宰相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大臣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机构是( )B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吏部

13.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C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14.“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 A.唐太宗 B.汉武帝 C.武则天 D.唐玄宗

15.“贞观之治”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16.俗话说“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下列能“以人为镜”、采纳魏征忠言的帝王是( )C A.汉武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17.“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提及我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下列选项与“唐宗”有关的是( )B A.开皇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

18.“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竟为之用”,这是《资治通鉴》对唐朝哪一位最高统治者的评价?( )A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9.唐太宗时,某地发生灾荒。假如你是当时的一名中书令,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了一份救灾计划,接下来你应该交给( )B A.尚书省裁决 B.门下省审议 C.尚书省执行 D.门下省执行

20.“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誉为“一面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D

A.房玄龄 B.杜如晦 C.姚崇 D.魏征 21.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D

地动仪模型 曲辕犁 筒车模型 罗盘针模型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2.“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 )C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靖难之役

23.王谠在《唐语林》中写到“开元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留心理道”的皇帝是( )D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2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底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如右图,这种提水灌溉工具最早出现于( )C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25.“开元初„„天下大理,河清海晏,物殷俗阜。”出现上述局面的原因不包括( )D A.重用贤人 B.重视生产 C.提倡节俭 D.强化皇权 26.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 )D 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

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 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7.下列四种工具哪一个是灌溉用的( )D

A B C D 28.“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C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30.我国的科举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科举制度正式创立于( )A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31.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B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 32.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 B.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员的制度

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 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 33.“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这首《及第谣》与下列哪一制度直接相关?( )C A.行省制度 B.三省六部制度 C.科举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34.我国由隋代开创直至清末才被废除的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是( )C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科举制 D.推举制 35.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数从高门权贵子弟中选拔,到了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到三分之二。这种变化说明( )D A.唐政府不任用权贵子弟 B.唐政府力求以才学选官 C.唐朝社会文学艺术繁荣 D.唐朝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

36.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考试,至此,历经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科举制逐渐完善于( )B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37.唐朝读书人要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 )D A.辛勤耕作 B.作战立功 C.经商致富 D.参加科举考试

38.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唐诗的繁荣与科举考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有密切关系。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内容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D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9.古代“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号取得的方式是( )C A.皇帝御赐 B.九品中正制度 C.科举考试制度 D.察举制度

40.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D ①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 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 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

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1.今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翻开历史画卷,

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是( )B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郑和 D.戚继光 42.藏族的祖先是( )A A.吐蕃 B.契丹 C.女真 D.党项 43.“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D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 44.唐朝时期,管辖今伊犁地区的最高统治机构是( )B A.西域都护府 B.北庭大都护府 C.安西大都护府 D.伊犁将军府

45.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境内的文物古迹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文成公主庙在地震中受损程度较低。此庙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逻些时途经此地,给当地群众传授纺织、开垦、耕种等技艺,当地群众为怀念文成公主的功德而修建的。玉树文成公主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 A.唐与吐蕃的关系 B.唐与回纥的关系 C.唐与渤海的关系 D.唐与南诏的关系

46.吐蕃人是我国哪一少数民族的祖先?( )B A.维吾尔族 B.藏族 C.彝族 D.白族

47.“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

思想的举措的是( )D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 ②令玄奘西游天竺

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 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48.重视对外交流是唐朝社会繁荣的原因之一。右图人物曾为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他是( )D A.阿备仲麻吕 B.玄奘

C.吉备真备 D.鉴真

49.贞观初年,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天竺求取佛经精义的唐朝高僧是( )B A.鉴真 B.玄奘 C.晁衡 D.郑和

50.今年是中国与印度建交60周年。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D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51. 2010年是中印建交60周年。早在唐代,就有一位杰出的历史人

物为中印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他是( )C A.鉴真

B.张骞

C.玄奘

D.郑和 52.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物是( )D A.李冰 B.李春 C.鉴真 D.玄奘

53.隋唐时期,日本官方十多次派遣使节到我国访问。他们当中的不少人为日中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突出的代表有( )C A.鉴真 B.玄奘 C.空海 D.徐福

54.下面两幅图片人物的对外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是( )B A.高度繁荣 共享太平 B.对外开放 双向交流 C.世界领先 求同存异 D.源远流长 泽被东西

55.据报道,今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一位扬州唐代高僧的坐像将再次回乡省亲,他就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的( )A A.鉴真

B.玄癸 C.空海

D.圆仁 (2010·湖南娄底)4.七年级

(一)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D.日本派遣唐使来华

二、材料分析题

1.民族的强弱、国力的大小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是人们美好的愿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有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一一《墨子》

材料二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茏,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摭言》

材料三 科举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世卿之弊,世家之子,不必读书,不必知学,虽呆愚淫佚,齐循例入政。则求读书求学者必少,如是故上无才。齐民之裔,虽复读书,虽复知学,而格于品第,未从得官,则求读书求知学者亦少,如是故下无才。上下无才,国之大惠也。科举立,斯二弊革矣。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墨子有关官员选拔的观点是什么?(1分) (2)材料

二、三都涉及到历史上的什么选官制度?(1分) 试依据这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2分)

(3)概括指出上述选官制度的实质是什么?(1分)并援引材料二中的某一句话加以印证。(1分)

1.(1)不论贵贱,选贤用能(或尚贤)。(2)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扩大了官吏来源;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特权垄断,具有一定的公平公正的合理性。(3)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6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丞相王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第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议,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唐朝中央行政机构

——摘自《岳麓出版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元朝疆域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西周和秦朝各实行什么制度?(2分)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的什么制度?有何积极作用?(2分) (3)材料三中反映了元朝的什么行政制度?实施的原因是什么?(2分)

2.(1))西周:分封制(1分);秦朝:郡县制(1分);(2)唐朝:三省六部制(1分);作用:既有利于防止宰相专权,又能集思广益,减少政策失误。(1分)(3)元朝:行省制度(1分);原因:元朝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1分)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1)上图所示是古代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请写出其名称。(1分) 材料二

国别 唐→天竺 唐→日本

人物 玄奘 鉴真

内容 西行取经

6次东渡 对日本文化的影响很大

结果

游历16年,带回许多佛(2)根据材料二说明唐朝在对外交往中实行了什么政策?上表中玄奘的著作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从对外关系上说,隋唐宋元都居于主动地位,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显然逆转了„„倭寇沿海骚扰,为南方各地带来了极大的破坏。明清之际,西方资本主义已在兴起,而中国的„„专制者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3)是什么政策导致了清朝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该政策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4)综合以上材料,联系明清时期对外关系逆转带来的巨大变化,你得到了什么启示?(1分)

3.(1)丝绸之路。(1分)(2)对外开放。(1分)《大唐西域记》。(

1 分),(3)闭关锁国政策。(1分)影响:对西方的侵略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与世隔绝,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2分)(4)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对外开放使国家繁荣富强。(1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第之设,草泽望之起家,簪绂(zān fú)望之继世。孤寒失之,族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王定保《唐摭(zhí)言》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gòu)中矣”。

——王定保《唐摭言》 材料三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1)材料一中“科第之设”是指哪一制度的创立?何时创立?(4分)

(2)结合材料

一、二和所学知识,简述“科第之设”的历史作用。(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2分) 4.(1)科举制度;隋唐时期。(4分)(2)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有利于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给社会带来了革新气象和创新精神。(4分,答

出其中2点即可)(3)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钳制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历史的发展;“愚天下之心”。(2分。答出其中一条即可,其他言之有理也可)

5.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l分)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l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

的变化?(2分)

5.(1)秦朝;(l分)统一货币、度量衡(1分);(2)行省制度;(1分)西藏、台湾(或琉球)(2分);(3)明朝;(l分)明太祖(或朱元璋)(l分);(4)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2分)

上一篇:总结与展望主题活动下一篇:中考思想品德辨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