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

2024-05-0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精选8篇)

篇1:【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专业名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化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基础理论知识,从事现代机械加工设备的设计制造、控制与技术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专业核心能力:机械的设计与制造、自动化机械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生产技术与管理。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机械制造设备、数控技术、自动化控制系统、现代控制工程、机加工实习、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综合实训、专业课程的课程设计、毕业实习(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技术。

就业面向:工业企业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与管理,机电设备的技术销售与制造等工作。

其他:本专业可获取劳动部组合机床操作工中级职业技术证书、劳动部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职业技术证书。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良好的专业技术训练,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数控加工技术,能成为制造企业的设计、制造、管理等部门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专业背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是综合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结合最紧密的机、电两大方面内容,具有实用能力强,应用广泛的特点,是企业中岗位需求量最大、最容易就业的专业。

三、专业技术能力:具有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应用能力;工程材料应用与机构、传动装置设计能力;公差配合的应用能力;机械加工操作与现场检测的能力; CAD/CAM软件的运用能力;机械装配与机械设备的控制能力。

四、主要专业课程: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CAD/CAM、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设备控制技术、数控技术、专业英语 计算机控制、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设备课程。

五、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等级证书 :获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 级证书;获得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获得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机械制造专业钳、车、磨、铣、数控技术中任一个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技能等级证书;国家中级计算机制图员岗位资格证书等。

六、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电装备制造业,从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艺与现场实施,机械加工与检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CAD/CAM技术运用等岗位工作。

篇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

【概况】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大力开展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办学特色鲜明、专业定位明确,紧贴社会需求,社会影响力较大。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层次优化合理。现有专职教师19人,兼职教师5人,其中:高级职称7人,双师素质教师12人,毕业及在读硕士研究生教师有9人,实践指导教师中具有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技师、高级技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有12人,本专业教师拥有国家职业鉴定考评员9人。近年来,该专业教师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产学研工作,积极在企业行业中担任各种职务,服务企业,为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先后主研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国家专利6项,在研省级科研课题1项,市级重点课题1项,院级重点课题3项。发表论文44篇,编写教材10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与机电一体化技术共享国家支持的实训基地,该基地突出技术前瞻性和实用性。校内实训基地面积8000多平米,现有仪器设备价值613.7万元。建有数字化设计制造实验室、数字化实训工厂,其中拥有多套正版CAD/CAM、CAPP等软件、数控加工仿真软件、多台数控车、铣床、加工中心。另有金工实训室、车工实训室、焊接实训室、钳工实训室、金属材料实训室、机械设计实训室、机械拆装实训室、液压传动实训室、机床电气控制实训室、电工电子实训室、制图测绘实训室、PLC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自动线安装与调试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室等17个实训室。数字化工厂在高职院校中尚属罕见,是我院紧跟现代装备制造业需求建立的,是将来现代企业应用的重点和发展方向。这些先进实训室的建设保证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紧跟市场技术发展,确保该专业在社会和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使学生能够掌握先进的数字化设计、制造、信息管理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机电工程系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紧紧围绕岗位需求,以企业需求为依据,以知识运用为主线,以综合能力和各类岗位技能培养为核心,根据企业岗位能力发展变化要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改革教学方法,强化技能训练,采用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效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行双证书制度,在学校完成学业时,既有国家颁发的大专毕业证,还有劳动部颁发的各种技能证书,包括CAD技能等级证;高级电工证;高级钳工证;高级车工证;高级数控车证等。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就业优势明显,就业领域广泛。已经与保定长城汽车、奇瑞集团、河钢、天津电力集团等知名公司,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教学实践基地。

从国家到地方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都明确指出要把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做为装备制造业人才培养的支撑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 掌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适应生产、管理、服务、营销第一线需要的,具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掌握机械制造的加工工艺,能从事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调试等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与测绘、计算机绘图、三维实体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与实践、机械加工设备运行与维护、液压与气动技术、机床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护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数控机床原理与维修、普通零件加工等。

【主要实践】

金工实训、机械制图测绘实训、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训练、机械设计与实践实训、机床电气控制实训、机械加工工艺及装备实训、车、钳、焊技能训练及考证训练、电工考证训练、数控机床操作及考证培训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机电装备制造业,从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制造工艺与现场实施,机械加工与检测,机电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数控机床的编

篇3:【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

以地方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为导向, 遵循教育发展规律, 正确处理好需要与可能、重点与一般、数量与质量、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课程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与办学效益, 有利于形成专业发展的特色与优势, 在行业和地区内形成一定影响, 进而形成品牌专业, 有利于教学的组织安排与现有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

1 深入调研, 开发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对周边及外地多家企业以及我院机制专业往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 我们分析认定: 知识方面, 主要包括: 自然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计算机文化基础, 外语的阅读能力及听、说、写能力; 机械制图、机械综合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机械加工技术、现代机床设备、机械设备控制技术、数控加工技术、计算机辅助制造等专业知识。

素质方面, 主要包括: 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在基层工作的思想境界, 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素质、心理素质和创新、创业意识。

能力方面, 主要包括专业能力、认知能力、表达能力。

专业能力是履行岗位职责的主要能力. 包含:

( 1) 任职岗位需要的职业技能: 掌握中级钳工、机加工应知应会的职业技术规范, 掌握机床、计量器具、计算机的操作, 熟悉机电设备的操作、调试、运行与维护的技能。

( 2) 转岗发展的能力: 技术岗位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数控机床的操作及编程、机械产品的质量检验监督, 管理岗位的生产、技术的组织和管理等, 销售岗位的产品营销、售后技术服务等能力。

( 3) 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熟悉现代制造技术, 具有基本的实验能力和设计能力, 具有创新、创业意识。

认知能力包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观察判断和临场应变的能力、运用知识技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和数理计算及图表展示的能力等。

2 课程体系框架设计

在调查与座谈中, 大多企业建议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和专业课程结构调整、强化学生技能培训。就机制专业而言, 需要加强实际操作的基本技能的培养和强化训练, 提高现场工艺规程编制和工装设计能力, 提高数控机床现场编程能力。同时要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使他们具备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在基层工作的思想境界。

现行的“学科系统模块”式的课程及实践教学环节体系已很不适应企业现行的用人状况。我们学生所具备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企业需要有所脱节, 而作为体系主导的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已相对陈旧。这就要求应按高等职业教育特点、按职业岗位群要求的知识及能力来设置课程和实训环节: 以知识运用为主线,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打破原来的“学科三段式”的课程体系, 将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 要考虑与内容的衔接, 又要坚决避免重复, 文化基础以“必须、够用”为度, 专业知识及技能则要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设置专业教学模块。

2. 1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设置以高职人才规格为目标, 从职业分析入手, 根据岗位 ( 群) 对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的最新要求, 强调以应用为主线, 以能力为中心, 打破传统课程原有学科体系, 按“必需够用”原则将相关知识进行重新组合, 实行整体优化, 同时, 课程结构为实现学校资源的优化组合和充分利用, 使学生毕业时有较广的择业途径, 就业后适应性强、有发展后劲, 构建较宽的专业平台, 从而形成本专业新的课程体系。

( 1) 公共课

公共课程的设置不是针对某一单一专业, 而是针对相关职业岗位群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着眼于专业技能的训练, 着眼于转岗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的培养。

公共课程的设置以“应用”为目的, 以“必需、够用”为标尺, 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使学生获得必需、够用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公共课由文化课程类、工具课程类、能力培养课程类构成。

( 2) 职业技术课

职业技术课设置应以“针对性、实用性”为标尺, 应尽力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时间中发挥课程学习的最大效益。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职业技术课, 包括基础模块、机械模块、控制模块。

( 3) 职业技能课

职业技能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 教学环节包括职业技术课的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测绘、实训、实习、综合训练与综合实践等。

3 结语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 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为此建立了以下实践教学体系。

摘要: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具有专业必需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 熟悉现代制造技术, 掌握机械制造基本理论和方法, 具有普通及自动化机械加工设备操作、维修的技能, 具备现场技术应用及管理能力, 能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又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如何有针对性地构建机制专业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篇4:【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教学

中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根本任务,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机械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机械高级技能人才所需的基本训练并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面向应用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应具备基础理论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而课程是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服务的,因此,课程内容的设置应以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及技能为根本要求,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需求为取向。

一、开展机械自动化教学工作改革

学校大力推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的改革工作,应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课程中机械制造实际操作的比重,减少过于理论化的教学课程的安排。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学校应该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计划,如果本校用来操作实习的机械制造机器设备比较少,可以考虑适当购置一些必要的机械设备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如果资金有限,可以向省外的将要购置新式教学设备的高校展开合作,以较低的价格向其购买他们更新换代剩下的机械教学设备,保证每一位学生在接受机械制造自动化教学过程中,都能够实现实际操作,避免多人共用一台机器或者学生没有机器可用的情况出现。另外,学校还应该更加重视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软件教学方面的建设工作,不断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机械方面专业人才来本校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增强本校的教学实力。然后,学校的高层领导人还可以安排本学校的教师到国内著名高校进行听课和学习活动,与这些高校的金牌教师开展深入的座谈活动,就“如何搞好本校机械专业教学工作”,虚心向他们请教,同时,还应该深入而坦诚的与高校教师开展交流,把本校的教育设施情况向他们说明,得到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科学高效的展开机械自动化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本校教师还可以到著名教授的课堂上旁听优质课,了解他们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搞好理论與实践教学活动上的经验,进而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导。最后,高校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到工厂进行“挂职锻炼”活动,在一线的企业生产中,观察机械自动化的运转和工人实际操作的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生产岗位的锻炼,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经历,给学生开展绘声绘色的针对性机械自动化操作知识,可以大大提高机械自动化课程的生动性,加深学生对于机器运作原理的理解和操作方法的记忆。

二、实训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其一采用工学结合式的教学情境,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是一种复合型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打破传统的实验验证为主、演示参观为主、走马观花为主的教学形式,应融入工作岗位(群)课程设计、校内外实训教学。以课程标准建设为指导,以专业理论技术为基础,以胜任岗位要求为目地,构建以”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现场教学,结合工厂的产品组织教学。针对各个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工学结合式的教学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首先要获得的是关于职业内容和工作环境的感性认识,进而获得与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系统化训练从认知实践、金工实习到课程设计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具有较强综合性的完整的教学体系。其二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向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各方面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认真地备课,给予学生更清楚和更广泛的信息,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者,这种填鸭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受益很少。我认为应建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为了圆满完成实训教学任务,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掌握有效实用的专业技能,首先应在课前作好实训动员工作,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拟定实践环节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要让学生了解“双证书”制度,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不仅是每个高职院校学生毕业的基本要求,也对其今后的就业和工作都有重要意义。其三注重实训内容总结,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我会根据实训内容把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从实训教案的准备、教学情境的设置、教学设备的检查、教学中的示范性指导、学生实训操作的技能指导等环节,同时也会更加注重实训内容总结这一教学环节,达到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次实训结束,我都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报告和实训总结。首先学生根据实训目的、要求、内容、操作步骤、总结完成实训报告。其次根据实训项目完成实训总结。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实训中使用的设备及工具的功能及操作方法;(2)实训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3)实训的改进措施。这样使学生完成由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进一步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掌握。

总之,机械自动化生产条件下工业产品的质量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工业出口的发展。工业生产的订单越来越多,出口量越来越大,可是目前的机械自动化生产却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这种巨大的供需矛盾,导致了国家对于机械制造领域重视的力度不断加强。我国要想继续保持“世界工厂”的生产地位,必须要大力推行机械制造和自动化专业的教育改革和创新工作,让“Made?in?china”的产品获得世界的欢迎。

参考文献

[1] 姚国林,门保全,刘文福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调研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1).

[2] 朱红波.基于岗位任务的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9).

篇5: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介绍

http://访问次数:7390上一条下一条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获得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受到良好的专业技术训练,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数控加工技术,能成为制造企业的设计、制造、管理等部门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技术人才。

二、专业背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是综合工业中应用最广泛、结合最紧密的机、电两大方面内容,具有实用能力强,应用广泛的特点,是企业中岗位需求量最大、最容易就业的专业。

三、专业技术能力:具有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应用能力;工程材料应用与机构、传动装置设计能力;公差配合的应用能力;机械加工操作与现场检测的能力; CAD/CAM软件的运用能力;机械装配与机械设备的控制能力。

四、主要专业课程:机械制图与公差配合、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CAD/CAM、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机械设备控制技术、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计算机控制、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制造设备课程。

五、职业资格证书与技术等级证书 :获得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 级证书;获得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合格证书;获得国家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机械制造专业钳、车、磨、铣、数控技术中任一个机械加工设备操作技能等级证书;国家中级计算机制图员岗位资格证书等。

篇6: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简历参考

毕业日期:6月20号

联系方式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应聘职位:机械行业

希望工资:面议

教育培训经历

9月至206月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大专

9月至6月 西南科技大学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本科

语言水平

英语B级

计算机能力

计算机四级

实践经验

金工实训

数控车工实训

CAD实训

钣金厂数控折弯机实习

自我评价

本人工作塌实认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是模具设计与制造,并在课余时间自修本科,曾学过CAD,PRO/E,CAD/CAM软件,在钣金厂对数控机床.数控折弯机实习,积累了一部分经验,具有了一定的操作能力和技术。

篇7: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自荐书

您好!

首先,向您辛勤的工作致以深深的敬意!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及简历,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推荐自己。

我叫 xiexiebang,是XX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一名好范文。就个人而言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能够吃苦耐劳、诚实、自信、敬业。三年的大学生活造就了我“敢于争先,自强不息”的良好素质和不骄不躁的自信心理,也使我形成了积极进取、探求真理的学习态度和严谨塌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

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从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出发,努力掌握其基本技能技巧,深钻细研,寻求其内在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我同样看重对自己能力的锻炼,我参加过学校组织的招生宣传工作,学院运动会的组织工作,班级之间的辩论赛的筹备等工作。今年在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机加厂厂实习时,我塌实认真,虚心请教师傅,勤观察,勤动手,已掌握了普通车床的操作,数控车床的操作和编程。

此时此刻,正是我发挥所学,体现自我价值的时候。在此我自信的向您递上我的自荐材料,我相信我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一定会令您满意,我不求安逸的环境,但求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

我愿一展所学,为贵单位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诚恳希望得到贵单位的接纳或给予面试的机会,以期进一步考察我的能力。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iexiebang

篇8:【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省级特色专业)

关键词:高职,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毕业设计,改革,实践

毕业设计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一个非常重要的、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环节。与本科侧重研究不同, 高职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更侧重于加工, 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 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了改革与实践, 并取得了成效。

1 以往毕业设计中的不足

以往毕业设计中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设计内容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符。以往的设计课题仅仅是本科毕业设计的简化版, 仍然注重设计和研究, 造成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二是设计课题过于陈旧。以往的毕业设计课题几个年级下来一成不变, 不注重新技术、新工艺等的应用;三是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由于以上的原因, 学生对这一重要环节缺乏足够重视, 找个上一届的设计说明书修改一下完事, 没有达到毕业设计的初衷。

2 现行毕业设计的模式

2.1 自主选择设计课题

首先我们在毕业设计题目的选择上确定了自主选题的原则。毕业设计期间学生主要存在两种状态, 一种是已经找到就业单位, 正在单位进行就业实习;另一种是还未找到合适的就业单位, 在学校等就业机会。针对已经在就业岗位上的学生, 选择的设计课题要结合自己的岗位, 在选择好课题后要交给指导教师审核, 审核通过后开始课题的设计工作。例如, 2014届毕业生有在汽车制造厂就业的学生, 就以汽车后桥的生产为题进行毕业设计;有在加工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维修、维护的学生, 就业数控机床的维修方法和技巧为题, 等等。使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提高了知识的运用能力, 又促使了主动学习。针对还未就业的学生, 由指导教师结合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的题目和企业的实际技改项目设计多个题目, 学生可以在这些题目中选择, 也可以自己设计题目, 自己设计的题目要通过指导教师的审核。例如, 2014届毕业生有计划毕业后从事三维设计工作, 就自行设计了“可无障碍停车的一种新型汽车”的题目;有学生提出3D打印技术是制造业的一次革命, 想从事3D打印的设计, 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 设计了“压缩空气动力机3D模型”的课题。通过自主选择课题, 使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通过积极性的提高也提高了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2 加强对毕业设计的指导

毕业设计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 指导是关键环节, 在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过程中, 便于发现学生在知识运用上的不足, 从而指导其合理、科学地运用知识;同时在指导过程中, 可以发现学生在哪些问题上存在欠缺, 指导其如何加强学习, 进而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我们对毕业设计的指导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增加指导教师的数量。为保证指导的质量, 确定每个指导教师指导不超出6名同学, 且根据教师的特长, 指导同一类型的课题。其次借助企业人员加强指导。对在就业岗位上的学生毕业设计, 我们借鉴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指导方式, 采取双导师制, 以企业人员为主、在校教师为辅的方式, 要求两位指导教师在学生开始设计前做好充分沟通, 共同制定指导方案, 在校教师通过定期到企业和网上指导的方式, 企业人员采取现场指导的方式。

2.3 毕业设计的考核

对毕业设计的成果给予客观的评价是设计工作的一个步骤, 这个步骤不能缺少且非常重要, 我们对毕业设计的考核评价, 采取了答辩、展出的方式。首先是答辩。答辩小组由三名教师组成, 其中一名为企业技术人员。答辩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设计做出总体陈述, 答辩小组评审设计的各项资料, 然后对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和指出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这个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设计内容与企业需求的吻合度、实际内容的创新点、知识的综合运用情况和对培养目标的体现程度。答辩小组根据答辩情况给出成绩, 这项成绩占总成绩的90%。二是设计作品的展出。每年我们都会有毕业生毕业设计作品展, 作品展不是简单的展览, 而是要求本专业的学生必须参观全部作品, 并对每个作品评分, 学生对作品评分的平均分占设计总成绩10%。这种答辩和展出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促进了学生进行设计的主动性。

3 毕业设计模式改革后的成效

通过对毕业设计在选题、指导、考核等方面的改革, 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是学生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今后从事的工作自主选题, 学生普遍认为课题有针对性、实用性强, 所以参与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二是增强了与企业的联系。通过选择企业实际技改项目为课题和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答辩教师, 企业认识到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以及今后的发展后劲, 促进了学生的就业。

毕业设计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 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毕业设计更不能脱离企业, 只有与企业联系起来培养目标才不会偏离。

参考文献

[1]马先英, 丁晓非, 蔡卫国, 等.机械设计专业毕业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 (24) :62-63.

[2]郭美民, 齐建民.汽车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 装备制造技术, 2014 (2) .

上一篇:党员个人述职报告精选力荐下一篇:腹语师的女儿读后感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