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的诗歌

2024-04-29

写诗的诗歌(精选20篇)

篇1:写诗的诗歌

写诗的意境诗歌

这时候枯叶飘落。夜色溶进柔柔的风声

苍老的季节撞击着年迈的树干

冬雨的影子在天边的浮云上隐隐滚动

一枚无聊的落叶加剧了嘈杂的心境

冬天在窗外徘徊。粗糙的胡须擦着玻璃

独坐在旷野中央如君临大地的王

我们在琥珀的眼缝里拜访时间

探入古树的.年轮细细体验生命

呼吸的脉络在初冬的皮肤上渐渐透明

怀念蚂蚁。背负活命的口粮准备过冬

坚硬的胸膛缄默诗歌柔软的舌头

悲壮的麻雀闪亮着一双忧郁的眼睛

在冬天的羽毛上提炼纯粹的生命

【历 史】

东方的马。驰骋在米粒上的蹄声

半坡的濛濛细雨打湿了历史的叶片

打湿了秦俑几千年凝视的眼睛

一条穿越亘古的河流翻卷着

声音震撼了激荡银河的渺渺时空

为了青铜的事业,宁可抛弃锦绣江山

美人的香帕使历史染上浓郁的馨香

拧出的水沉醉了莽莽千年时光

如潮的掌声把巨人从睡梦中唤醒

青山有幸埋忠骨。审视的目光

像星辰一样静静俯瞰天空

只有绵绵不断的诗歌长河

从《诗经》的源头出发,经过唐诗的

渡口。擦亮眼睛后郁郁葱葱泽被后世

篇2:写诗的诗歌

文/清澈的蓝

有人说

写诗的人,都是疯子

对于这样的诽谤

不必在意,也不必惆怅

只管走自己的路

写自己的美丽诗行

对于那些不懂艺术欣赏的人

我只想说

诗歌是我们的生命

我们疯也疯得优雅

疯也疯其乐融融

因为

我们的眼里诗里

有四季风刮过的山岗

有呼啸的山庄

有白云悠悠的晴朗

有森林和鸟儿的鸣唱

有湖泊和浩瀚的海洋

有风有雨

有深秋的红枫

有冬日飞舞的雪花

有亲情有善良

有知音有爱情

有深深的友情

当然

也有凄凉和忧伤

有生离死别

还有回忆和希望

......【寻觅】

文/清澈的蓝

一直在寻觅

和我一样爱诗的你

寻觅在冬日的午后

秋日的黄昏

盛夏的清晨

穿过唐风

越过宋雨

终于

在元曲的《天净沙》中

我看到了

你古风的身影

行云流水般的诗词

让我深深的痴迷

没有雕痕的诗句

是我梦里熟悉的韵律

仿佛置身在一条清澈的涧溪旁

清冽干甜的溪水声

不时的回响在耳畔

篇3:写诗的诗歌

一、理解诗文, 以读为主, 感悟诗境

创编诗歌对于儿童来讲具有一定的难度, 老师可以从引导学生阅读入手。首先, 为孩子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 同时可以播放一些适当的音乐, 让儿童沉浸在优美动听的旋律中, 提高阅读诗歌的兴趣。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节奏流畅、内容生动的诗歌, 这些诗歌的内容贴近孩子们的生活, 学生们容易接受和理解。同时由于这些诗歌内容精炼, 富有节奏感, 孩子们容易理解和记忆, 学生们可以在课上、课下经常当作儿歌一样背诵。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时教师是这样处理的:教师:“有了同学们送来的紫丁香, 老师再也不会觉得疲倦了, 谢谢同学们。那同学们还有什么美好心愿吗?”学生:“小朋友在老师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 是为了感谢老师时时把我们挂牵。”

该生读第四小节:教师:“你的感谢太含蓄, 老师都没有听清。谁能大声一些?”再指名读。教师:“那什么叫挂牵, 你能用其它的词语来代替吗?”学生1 :“我觉得是一种‘担心’”。教师:“你能举个例子来说吗?”生1 :“比如我们走在放学路上的时候, 老师就会担心我们是不是很安全。”教师:“说得好, 谁还有其它的想法。”学生2 :“就是把我们‘记住’。比如今天如果谁没有来, 老师就会打电话问他为什么没来。”教师:“这也是一种挂牵。其实挂牵就是老师时时刻刻在心里想着大家, 担心大家的安危, 看大家每天过得是不是快乐。正是因为有了老师的挂牵, 所以同学们才要表达感激之情。现在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 表达这种感激之情吧!”学生齐读。教师:“老师觉得大家读的‘时时’这两个字读得真好, 说明老师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大家。再来读一遍。”在读中, 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诗歌;在读中, 让学生渐入佳境;在读中, 让学生感悟诗的意境;在读中, 让学生互相感染、彼此激发, 并产生探究诗歌情感美、意韵美的冲动。而这种冲动, 是学习和创编的最好催化剂。有了这种冲动, 就为诗歌的创作与编写提供了动力。

二、想像入境, 品味语言, 情感熏陶

叶圣陶先生说:“读诗不仅要睁开眼睛看文字, 更要在想象中睁开眼睛看由文字触发而构成的画面。”钱正权老师说:“引领学生进入诗境的基本路子, 不是一味地去寻求诗的信息意义, 而是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读者要读出诗情须进入诗的意境, 须发挥想象。”学生只有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 才能够更好地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在孩子们有了内心情感体验后, 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 将图、文、声、像结合起来, 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更加深入、透彻地了解诗意, 并展开丰富的联想, 品味语言, 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时, 首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然后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此时此刻, 在你的眼前展现出了一幅什么样的山水画卷?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 感受诗中的美景如画, 进而让学生继续想象:正当我们陶醉于这样迷人的画卷时, 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又仿佛闻到了什么?通过这样的问题, 学生纷纷打开了思维的闸门, 有的同学说:“我仿佛看到连绵不断的西塞山前, 一行白鹭唱着欢快的歌飞呀飞”;有的同学说:“我仿佛闻到了桃花的香味, 甜甜的, 丝丝沁人心脾。”又有的同学说:“我仿佛看到又肥又大的鳜鱼在水底悠闲地游来游去。”他们的想象力令人惊叹不已。有了这种想象, 学生创编诗歌的欲望就被点燃了。

三、点破生活, 迁移句式, 创编诗歌

生活是文学作品的提炼与浓缩, 生活是儿童诗创作的源泉, 教师应积极引导儿童观察生活, 透过生活现象看本质, 体验生活中的乐趣。由于儿童独特的心理与生理特点, 决定了儿童诗的题材可以包罗万象, 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有生命还是无生命的都可以创编入诗。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悟生活等一系列活动, 去感受不同事物带给自己的不同感受。然后教师对此加以点拨, 告诉他们这些东西都可以变成优美的诗句, 文人就是看着这些而写下流传千古的诗句的, 你们也可以做到。如《柳树醒了》教学最后一个环节的设计, 教师:“说说看, 春天里还有什么醒了?”一时间, 答案五花八门, 精彩迭起。学生1 :“小草醒了。”学生2 :“小花醒了。”学生3 :“青蛙和蛇醒了。”学生4 :“干脆总结:动物和植物都醒了!”还有一个可爱的孩子说:“冬天的时候, 小河睡了, 结冰了。春天来了, 冰化了, 水醒了。”水醒了, 这不正是诗吗!不正是孩子们美丽的童真吗?对儿童诗的句式我们往往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迁移运用。在每次的诗歌教学中, 我总尝试让学生当小诗人, 运用迁移规律仿照课文创编一段诗歌。如在教学一年级《识字8》“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这句时。教师是这样设计的:教师:“小朋友们, 现在是什么季节呢?现在我们的天气一天天变暖和了, 那咱能不能试着来编一编呢?春天到了, 一场春雨 ( ) , 十场春雨 ( ) 。”学生1 :“一场春雨一场暖, 十场春雨树儿长。”学生2 :“一场春雨草儿长, 十场春雨花儿开。”学生3 :“一场春雨一场暖, 十场春雨要穿纱。”这就是我们一年级学生写的诗, 他们让我们大吃一惊。想不到我们的学生也能写这样优美的诗。尤其是第二个学生的这句诗, 是多么耐人寻味。他们的思维是多么敏捷, 多么活跃。

我们市教研室编写的小学语文单元练习中有很多“欣赏句子, 仿写句子”“按要求写句子”等, 这其实就是运用迁移规律, 引导学生创编诗歌。如五年级下期期中试卷中有一题:“童年是一幅画, 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 歌里有我们的童年。”这说明引导学生凭借迁移规律创编诗歌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

篇4:写诗的农民工

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远行,坐在外婆的沙滩,看最白的帆影。

这是杨成军写给妻子的诗——《如果有可能》。有谁会想到,这样美丽的诗句竟会出自一个农民工之手?

以诗为媒,平常惬意的小日子

杨成军和妻子董海霞是经人介绍认识的,见面那天,董海霞愣住了,对面的杨成军也愣住了,随即两个人都笑了,原来他们早就认识。

有一次,董海霞去亲戚家串门儿,进村之前,她看见一个小伙子坐在村头田边的一棵大树下看书。在农村,很少有人在干农活休息时捧着一本书看,好奇的董海霞走上前去,假装向小伙子问路,而小伙子则非常热心地给她指路。

那个小伙子就是杨成军。

从“问路”到如今的相亲,也算有缘,两人很快就熟络起来。一番交谈下来,他们发现原来两个人都是文学爱好者,都喜欢诗歌。聊着聊着,两人就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在此后的交流中,杨成军向董海霞坦陈自己的身体状况。原来,认识董海霞的前一年,杨成军得了强直性脊柱炎,这种病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病情严重的话,有可能丧失劳动能力。

董海霞听后犹豫了,可她又想:到哪儿去找这样一个和自己志趣相投的小伙子呢?他是个木匠,干不了农活儿可以做木工活儿;就算将来有一天他什么也干不了了,自己扛起这个家的重担不就行了?想明白了这些,董海霞和杨成军继续交往起来。

1988年,23岁的董海霞义无反顾地嫁给了杨成军。

婚后,家里大部分的农活儿都是董海霞在干,而董海霞下地种田时,杨成军就会背上木匠工具,走街串巷给人做木匠活儿,挣钱补贴家用。

那时候,杨成军不管多累,下工后都会绕到地里,和董海霞一起回家。夫妻俩一人扛着农具,一人推着自行车,并肩走着。有时,两人还会在夕阳的映衬下或是在灰蒙蒙的暮色中,即兴朗诵诗歌。

看到暮归的牛时,杨成军随口一句:“你,缓慢而稳重地从暮色中走来。”

董海霞想了想,接上一句:“你,尖尖的牛角和浑圆的肚子印证着草原对你的爱。”

两人一句接着一句,到最后,他们彼此对视,快乐地笑起来。

以诗传情,苦中作乐的小浪漫

1998年,杨成军和董海霞的大儿子9岁,小儿子也已经7岁了。随着两个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吃饭、穿衣、上学的费用越来越高,这让杨成军和董海霞本来就紧巴的日子更加捉襟见肘。这年春节过后,杨成军开始背上木匠工具到城里打工。

常年的聚少离多,杨成军和董海霞只能频繁地用写诗来表达对彼此的惦念:

“最难忘你守在家门口,最害怕你想我走到小村头,最庆幸家里还有鸡鸭鹅猪与你相伴,最欣慰寂寞时还有能逗你高兴的狗。”

为了消除杨成军的愧疚,董海霞也给他写了首诗:

“山间有树,树上有藤,树因藤体会到自身的价值,藤因树感受到踏实,藤与树相依相伴到金秋,在收获的季节里,共享太阳神的恩赐。”

2007年夏天,因为两个儿子期末考试都没考好,董海霞的心情一度非常不好,杨成军便邀妻子去他打工的地方散心,那是董海霞有生以来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去城市里的公园。

看着董海霞高兴的样子,杨成军既高兴又内疚。还是在他们恋爱时,董海霞就跟杨成军说过,她这一辈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杨成军能带她去远行,可他们已经相依相伴快20年了,他还是没能为她实现这个愿望。

那晚,杨成军饱含深情地写下了一首诗《如果有可能》:

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远行,躺在德德玛的草原,数最亮的星。

如果有可能,我带你去远行,坐在外婆的沙滩,看最白的帆影。

你曾经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去旅行,牵着彼此的手,感受最美的风景。

你曾經说,最快乐的时候,就是去旅行,背起简单的行囊,沐浴自由的风。

你曾经说,等我们老的时候,开上一部车,装着我们的故事,一直开到梦的尽头。

他将这首诗读给董海霞听时,董海霞哭了,他也哭了。

当然,两个人写诗并不都是诉说相思苦,有时候也会调侃。

因为长年和妻子分居,双方的性生活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有一天深夜,杨成军和董海霞短信聊到了这个话题,杨成军写了一首调侃的诗:“一把装满凉水的老壶对一包嫩茶叶说:‘妹子,我虽然没有激情和温度,但我有足够的时间,我会慢慢地泡你!’”

那边的董海霞马上回复短信:“你这把老夜壶不知泡过多少次那些被人泡过千遍万遍的茶。”

看到董海霞回的短信,杨成军怕董海霞误会,马上给她拨通了电话,想解释一番。可电话刚一接通,两人都畅快地大笑起来,那一刻,杨成军突然发现解释是没必要的。

给农民工写诗,写农民工的诗

一转眼,杨成军在外打工已经10多年了。有一天下雨,不能干活,杨成军和工友们聚在一起喝酒。之后,杨成军躺进被窝,但怎么也睡不着,于是,他开始用手机写诗歌:

知心工友三五个,灯光暗淡围着坐

拼凑几块木床板,一瓶散白轮着喝

没有好看的电视,没有女人来陪着

一碟咸菜花生米,忧伤开心别装着

哥们喝醉了,千万别想家

孩子和爹妈,有咱媳妇呢

哥们喝醉了,千万别想家

三亩五亩地,有咱媳妇呢

三斤二斤酒,那不算个啥

哥们喝不醉,咱也不想家

咱的家里边,还有一枝花

这就是后来让他在《中国达人秀》节目中一鸣惊人的《哥们儿,别想家》。

因为觉得农民工的生活实在是太苦了,而很多人对农民工的了解又太少,杨成军总有一种为农民工写歌、让人们在大街小巷传唱的梦想。2009年之后,杨成军写了10多首反映农民工生活的诗,他非常想找人谱曲,让这些诗变成脍炙人口的歌曲。

2011年的秋天,有一天杨成军从工地上回家,在电视上看到上海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第三季吉林站招募海选的消息。杨成军非常想上这个节目,不为别的,只为能在节目上朗诵自己写的有关农民工生活的诗,并借此找到能为这些诗作曲的人。

2011年9月18日,杨成军去长春电视台报了名。不久后,杨成军就像做梦一样去了上海。

在《中国达人秀》的比赛现场。他朗诵了《哥们儿,别想家》,朗诵完毕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3名评委没有任何犹豫,一致给了他“Yes”。杨成军成了舞台上第一个以诗的形式直接晋级的人。

2011年11月24日,杨成军又一次出现在《中国达人秀》比赛现场,他以质朴、直白、充满深情的朗诵再次赢得了亿万电视观众的喜爱。

2012年春节刚过,央视记者采访了杨成军夫妇,著名歌唱家德德玛也给杨成军打来电话,盛情邀请他们夫妇在适当的时候由她出资去她家做客,圆他“带妻去远行”的梦想。

2月4日,杨成军和妻子董海霞来到北京。第二天,杨成军和作家出版社签订了出版诗集的合同。

杨成军成了打工诗人,但他知道自己离真正的诗人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他最大的愿望便是能进入一个文化团体从事文化工作,而目前他还将继续打工之路。

篇5:生活逼人写诗的诗歌

诗歌负了谁,燃起的火苗正嗤嗤上蹿

诗人碰到经典,干柴遇见烈火

在艰难里行走,在一锅粥中创造激情

恐惧的毒瘤会被锋芒血刃割掉

诗人协同彷徨的人们,手相牵

趟三千里云和月,江河滚滚入海

生活逼人写诗,众神归位野鬼让道

诗句与停留屋檐的麻雀,彼此听风

篇6:优美诗歌:写诗的女人

换得半晌微醉

吻去露上的风霜,掸尽千年的积雪

篇7:我在梦里写诗的诗歌

故事从一抹别致的色彩开始,

从一席洁白落幕,

从一洼破碎的冰水蔓延,

到了黑陈的尘埃里去,

流浪,

从我的诗里郁结,

你看,

开出了冷艳的花梦。

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句子,

比如那些,

感动心门的,

谁的轻语,

再或者说是曾经有幸,

在白纸上爬满了,

黑色的山丘,

灰紫的花朵,

以及……

潦草的尘埃。

我轻轻的拨弄着,

久违的.星星落下来,

被习惯假设,

比如,

假若,

大抵,

爆炸成朦胧的意象,

被烟雾缭绕成舞台剧,

被看见的只是,

预设的红。

飞过整个故事去寻找,

咦——

你不认识的人不是我的样子吧?

呵——

我的失言,

失语。

文字该被挪移的,

努力凑成你可能看懂的,

颜色——

落在我笔上的理由,

是烟熏的墨,

篇8:由林黛玉教写诗想到的

一、读好书, 打底子

我们不妨先看看林黛玉这位才思敏捷的写作高手是如何着手写作教学的。“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 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 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诗, 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做底子, 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用一年工夫, 不愁不是诗翁了。”这是林黛玉的教学方法, 也是她的经验总结。林黛玉的经验告诉我们:写作需要阅读, 没有阅读就没有成功的写作。

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 心中没有数百首诗词, 没有几部经典名著“打底子”, 很难写出美文佳作。

很多学生作文课上苦于没什么可写, 不知道写什么。他们搜肠刮肚, 绞尽脑汁, 作文纸上还是空空如也。到最后, 他们为了应付差事, 虚构故事, 乱凑字数, 导致作文内容苍白无力, 缺乏真情实感。读书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以体验生活, 感悟生活, 积累生活。王蒙在《我读〈红楼梦〉》中说:“《红楼梦》就是人生。《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 等于活了一次, 至少活了20年。”任何一部经典名著都是穿越时空, 有着深刻思想内涵和巨大艺术魅力的。一个人如果有几部经典名著打底子, 那么作文将不再是痛苦的事情。

中学生阅读名著, 语文新课标是有要求的。只是我们的教学把这一内容淡化了, 甚至缺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为了应试, 更多地强调方法、技巧、套路, 诸如“凤头—猪肚—豹尾”之类。试想, 没有诗化的语言, 怎么能“生”出漂亮的凤头?没有素材的积累, 怎么能“喂”饱大大的猪肚?没有深刻的见解, 怎么“长”出强有力的豹尾?

中学生的阅读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如何在有限时间内的阅读得到最大的收益, 老师的引领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林黛玉引导香菱的读书过程值得借鉴。

归纳为五点:

第一, 林黛玉自己对历代诗人、诗作烂熟于心, 能随口道来, 如数家珍。

第二, 林黛玉荐诗给香菱的都是自已读过并圈出红圈的, 而且认为对香菱有帮助。

第三, 林黛玉要求香菱细心揣摩, 并做到精读、泛读相结合。

第四, 师生对话。

第五, 给予正确引导。

以上五点, 简单说就是读书—荐书—要求—对话—引导。

如果我们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实际, 给予激励、示范、引导、促进, 而不是无序地放任自流, 那么学生一定会在读书的过程中打好写作的底子。

二、写真感, 抒真情

香菱心里有了些“底子”后, 便作了第一首诗《吟月》, 黛玉给的评语是“意思却有, 只是措词不雅。……只管放开胆子去做。”香菱的诗作虽然有些“意思”, 却不是成功之作, 可“只管放开胆子去做”是多么好的鼓励啊!“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不要受束缚, 写出自己的心声, 表达自己的感受, 抒发自己的真情, 这不正是作文的真谛吗?面对畏惧作文的中学生, 我们是否需要说句“只管放开胆子去做”呢?

可事实上, 一些老师看到学生“不成样”的作文时, 不是鼓励、指导, 而是火气冲天。其实, “不成样”的作文虽然出在学生之手, 根子却在老师身上。一些老师布置作文“拿”来就用, 批改作文泛泛而谈, 指导作文读读范文, 对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实际情况漠视或无视。还有一些老师, 对学生作文提要求搞限制, 学生写什么得听老师的, 就连怎么写也受制于老师, 学生自由写作空间几乎为零。

言为心声, 让学生敝开胸怀去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 表达最深切的感受, 抒发最真挚的情感, 是我们作文教学追求的目标。

作文倡导个性化表述, 试想, 不敢写真感, 抒真情, 言人之已言, 发人之已发, 想人之已想, 谈何个性化?所以说, 学学林黛玉, 让学生“只管放开胆子去做”, 把自己想要说的话说出来, 想要表达的意思清楚地写出来, 让学生在作文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篇9:心灵,是可以写诗的

“抱歉,我没有办法,因为孩子不在我班上。”我如此回复。

“?”一个问号,隐藏着他无限的疑问。

“我从来就不相信一次谈话、一种告知,甚至一套所谓的说辞能轻易改变一个人。关系育人才是我的主张。因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育人的是氛围,不是道理。在我班上,我可以营造良好氛围帮助孩子,不在我班上则鞭长莫及。”

我长长的回复,换回的是朋友“我终于明白了”的感叹。

因为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就决定了每一次谈话、告知、指导甚至批评等都只是对心理表层暂时的调节而已,它无法影响到深层的心理结构。一次教育行为,无论教育的程式设置抑或氛围营造有多么好,都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只有营造一种可以持续不断地影响孩子心理的氛围,才可以让心理表层的调节深化为内在心理结构的改变。而教育的现实是,哪个老师也不可能整天追着一个孩子去谈心、关爱,那么这种氛围就很难持续存在。所以,通过构建人际关系来培育孩子的心灵就成了教育的必然选择之一。

如何才能构建这种“关系”呢?我还是说说泰的故事吧。

“泰不是一个好学生”,这几乎是所有老师给他下的结论。因此,高二分科他被分到我班时,很多人都对我深表同情。我带的实习生想在实习的三个月内看到她“崇拜”的“名班主任”是如何转化特殊学生的,所以,本来想等班级建构完毕再“出手”的我提前对泰“下手”了。

因为泰连续早读时迟到,那天,我把泰的爸妈约到学校。虽然夫妻俩都是某高校的教授,但以家长身份来到学校,面对我这个班主任的时候,他们还是有些紧张的。

“哥、姐(对很多家长我都如此称呼),你们放心,我让你们来的目的不是问责,孩子性格过于内向的情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我也很奇怪,高一一年竟然没有变化,从高一到现在,孩子连一次考试作文都没有写过。我想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咱们想想办法,看怎么能让孩子从这种现状中走出来。”

我的话说得很委婉,但他妈妈比较直接:“哪里是性格内向,他就是自闭症!我早和他爸说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他爸就是不让去!”泰妈很生气,自然是生泰爸的气。

“既然姐如此直接,那我就不避讳了。”判断直说没有问题,我不就绕弯了,“是的,孩子有轻微自闭症,但不看心理医生是对的,因为一旦带孩子看心理医生就等于告诉孩子他有心理疾病,这个标签贴上去可能会适得其反。”从泰妈的眼神中,我知道她接受了我的观点。

在我的引导下,她讲述了一家人很少在一起吃饭、出游、谈心等情况。

我说:“你们虽在同一个家,但每个人都住在自己心理的房间里。孩子自闭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孩子没有在人群中,没有在温馨的氛围中。氛围,才是关键。所以,改变孩子,从改变家庭开始。无论你们同意还是不同意,两位必须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别让外人说两个大学教授家的孩子出了严重的问题,咱们丢不起这个人。哥、姐,你们说是不是?”

我的语气重轻结合:“每周五晚上必须带孩子去看场电影或者聚餐,周六或周日找半天时间一家人出去玩。在孩子面前放下大学教授或家长的架子,放松身心,陪孩子尽情地玩乐,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馨幸福。”

因为触及了“两个大学教授家的孩子”这个他们很在意的点,他们就真的按照我的要求开始改变了。

没过几天,我们迎来了另一个契机——泰的生日。以往生日爸妈都是送泰一个他想要的生日礼物,这次很特别,泰所在的小组其他五个同学和家长都到了泰的家里,为他庆祝生日。鲜花、蛋糕、生日派对,还有接下来的卡拉OK……自然也少不了我这个班主任从外地打来的祝福电话,更重要的是小组同学对泰的赞美之词。这一切让泰心情无比好,竟然还在卡拉OK厅唱起了歌儿。

他不知道,这是我、小组成员及他爸妈精心策划的生日活动,因为他需要在心理上融入他最常接触到的群体之中。

意外还是发生了,第一次月考,他依然没有写作文。160分的语文试卷他仅仅考了22分。

我没有生气,也没有找他谈心,因为谁都知道,此时的“谈心”在孩子的心理上投射的必然是“问责”。

让他写作文的契机是那个周末的学校作文大赛。

我们班让谁去参赛呢?我请孩子们投票选举,结果是张静文和泰。张静文应该是众望所归,而泰呢?学生代表春义说:“我们班整体上来说在全年级是没有优势的,张静文去参加可以冲击一下名次。我们之所以推举泰,是因为他的化学、政治和历史等科目特别好,而且他上课回答问题时总能出新,作文比赛比的不仅仅是基础,还应该是思维的独特性,所以我认为泰是不二人选。”春义的发言引发了大家的掌声。泰的脸上露出了复杂的表情,我知道,他一定是矛盾的——兴奋和忐忑交织。

“泰,去吧,相信自己,别太在意结果,你只需把你脑子里流动的东西写出来就行了,可以吗?”我如是对他说。

“好的,我试试吧。”

这一试,他竟然完成了1000多字的现场作文,和张静文一起获得了三等奖。

诚然,您是知道的,那场投票选举幕后有“导演”。

三等奖的奖状和奖品,让泰获得了自信,也赢得了其他同学真心的佩服——这小子思维还真独特,也许以后会了不得。

或许是因为作文比赛获奖受到激励吧,那天,讲桌上没人下发的历史会考资料,不是课代表的泰竟然一份份发了下去,积极主动地为班级同学做事。我,看在了眼里。

于是,每位家长都收到了这样一条校信通短信:

感谢各位家长的支持,我们班取得了很大进步,每个孩子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让我感动的是很多孩子会主动为班级服务,为他人着想,例如今天不是历史课代表的泰就主动给大家发历史会考资料。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优秀品质之一,我们的孩子在逐步拥有优秀品质。让我们为梦想继续携手!

您能感受到,如果所有的文字都集中表扬泰,会失真,而蜻蜓点水式的表扬则恰到好处。

短信发过后,我立即给泰爸打电话:“哥,您懂的,校信通要给孩子看,家长群里也一定会讨论,您把对孩子成长有利的记录给孩子看。”

有了几次“合作”,泰爸和我的配合默契了很多。

那天,他很兴奋地和孩子分享校信通内容及家长QQ群里的点赞文字。当羞涩的笑容浮上孩子脸颊的时候,泰爸告诉我:孩子的心灵打开了一道缝儿,甚至一扇窗。泰开始愿意和爸爸说班级的事情了……

如您所料,期中考试来了,泰进入高中后第一次写了考场作文。

“泰,你知道吗?高一时教你语文的许老师告诉我说‘梅老师,你赢了,因为她和我打赌说‘如果你能让泰写作文,我就服你。来,握个手,我们要让许老师永远服气!”评讲试卷的当天,我和泰握了一下手。

实习生结束实习的时候对我说:“梅老师,我相信有奇迹,更深信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的力量,感谢您让我懂得了如何做教育。”

泰的心灵之门在逐步打开,而心灵,是可以写诗的。

篇10:那个爱写诗的女人的诗歌

海水是咸的,泪也是咸的

不知海水是你的泪

还是你的泪化作海水

浪花是美丽的,你的文字也是美丽的

浪花溅入你的文字

你的文字溅起浪花

海是宽阔的,你的胸襟也是宽阔的

你的胸襟宽如海

篇11:七夕等一人来写诗的诗歌

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

这一天,尘世间,看不到喜鹊。

它们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看啊,千万只喜鹊,

用翅膀搭起了爱的天桥,

这一座用羽毛做的桥,

它可以穿越银河。

牛郎织女的爱情,

让红尘多少小儿女羡慕,

虽不能朝夕相伴,

却爱了千年万载,

一心一意,

他们的`灵魂始终在一起。

七夕,月亮升起时,,

可悄悄躲在葡萄架下,

听一听,牛郎说给织女的情话,

怎么,月亮躲到云彩里了,

原来月亮害羞了。

七夕,一个女子灵魂的爱人在哪里,

也许,他已忘了还有这个节日,

可是在心里却期盼着,

能收到,

写在七夕的一阙小令。

牛郎织女有喜鹊来搭桥,

而一介女子的心里,

只需一首首诗词,

当诗词写下千篇万首,

那一朝,便是他们的七夕,

篇12:四季为你写诗的诗歌

迎来蟋蟀低吟浅唱的夜晚

无言迷人皎洁的月光

覆盖着所有夜的梦幻

绿色的思绪轻舞飞扬

渺渺入云盈盈的思念

托起相思瘦弯月的脸

轻柔的纤纤十指

展开一纸夜的素笺

凝神远望星空

指尖悸动键盘

声声弹奏飘逸出相思的絮语

为你写下夏日里

激情飞扬的`诗篇

是谁在远方

把爱对我轻轻的呼唤

孤寂的灵魂逃离荒漠

化蝶翩翩

飞落一颗幽绿的树上

在每一片绿叶上

感恩地写下爱你的笺言

让饱含情深已久的花蕾

缠缠绵绵朵朵绽放在每一个枝桠间

倾听一曲五彩缤纷花的梦呓

心海涌起层层思念的波澜

拨动一曲生命爱的旋律

置身于空濛水灵记忆的涟漪中

荡漾!荡漾!

划一艘装满桃花媚香的月船

飘荡驶向你的对岸

今晚,青涩的诗长出了翅膀

一只痴情的鸟从树上飞去

追寻你流浪天涯的的足迹

飞向青石板路

红雨伞下的小巷

飞向雨打湿一帘幽梦的江南

也许明天

当一场又一场雨的洗刷

那颗相思树

会花开花落的留下胭脂泪的悲哀

也许明天

雨雾朦胧的树下

通向你我弯弯曲曲的小路

会留下我们种下世上最凄美

有花无果的鲜艳

也许明天

黄昏一样苍老的影子

会在苍老一样影子的黄昏里

慢慢的走进

那条时隠时现的小路

追寻‘夏日里为你写诗’的今天

也许明天

当你我曾经芬芳梦幻的窗口

不见了痴情望月的身影

只剩下依旧高挂天空的明月

苍凉如水的清辉默默无语

洇染着千年相思泪滴成霜

洒满了窗前

秋日里为你写诗

一片片轻盈盈思绪的红叶

秋日里撩起了我的长长的思念

掬一捧秋日里的阳光

篇13:从“碰诗”到“写诗”

一次语文课, 我正指导学生练习书写《望庐山瀑布》, 忽然余妍洁站起来, 指着同桌的本子说:“老师, 高众把‘疑是银河落九天’写成了‘疑是银河落飞天’了!”同学们听了哄堂大笑, 高众也是满脸通红。此时, 我的脑子急速旋转:“疑是银河落飞天?”嘿!这个句子也蛮不错的嘛。于是, 我笑着对学生说:“但我发现, 高众在无意中写了一句好诗, ‘疑是银河落飞天’, ‘飞’字用在这里, 让我好像看到了银河从天上‘飞’奔而下, 水花飞溅, 势不可挡, 气势非常雄伟。我想也许是上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中有了一个‘飞’字, 要不然, 诗人李白也可能用‘疑是银河落飞天’做结尾呢。高众真是巧得很, 写错了字, 却‘碰’了一句好诗。”

同学们的表情由原来的嘲讽变成了愕然, 然后是惊奇, 最后又兴奋起来:“老师, 这也叫写诗吗?”“写诗也不难嘛。”“老师, 我们能写诗吗?”之后, 学生的热情极高, 有的编了完整的一首, 如王楠的“紫烟环绕香炉峰, 远看瀑布像蛟龙。飘飘洒洒狂飞舞, 如烟如雾似仙境。”把瀑布的形态、意境都作了生动的描写。有的如“一片白纱天上落, 仙女飘飘降人间”。如果用成人的欣赏眼光来看, 还算不上诗, 但我敢说, 孩子们也同样具有诗人的激情。

在这节课中, 当高众的马虎被“揭发”时, 老师的态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选择了“将错就错”。一个机智的引导, 不仅恰当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而且还培养了学生一种新的情趣。

篇14:劳动爱写诗的农村老太

为了养家姐妹仨争着辍学

牟爱文只有小学文化,但从小爱学习。她出生没几个月父亲就去世了,体弱的母亲成了顶梁柱,含辛茹苦抚养她和两个姐姐。

牟爱文小学毕业考上玉林一中,大姐和二姐同时考上了广西师院和玉林高中,当时家里一贫如洗,如果姐妹三个都去上学了,谁来照顾妈妈呢?大姐哭着说:“我是老大,我不读书了,我留在家里干活供你们上学,养活妈妈。”二姐也说自己不想读书了,牟爱文说:“你们就不要争了,我年纪小,身体壮实,我留下来干活养家最合适。等你们读书出来后,我再去读。”

含泪送两个姐姐去读书后,牟爱文在家务农、养家、照顾妈妈。劳作之余,她悄悄拿出课本自学。

“我结婚也是嫁给本村人,方便继续照顾母亲。晚上等家里人睡着后,自己又偷偷爬起来看书读报。”回忆起那段岁月,牟爱文说,买不起本子,她就用针线装订别人用过的纸张,自己在上面练字。

圆梦:60多岁的她提笔写诗

转眼几十年过去,满头青丝变成了银发,牟爱文一直没能迈进校园再捧起课本。她为此遗憾了几十年。对两个大学毕业的姐姐,她打心眼里羡慕。

2008年,得知玉州区老年大学招生,牟爱文立即去报名,她想:“老年大学也是大学,这回我可以圆大学梦了。”因文化程度低,不知什么“专业”适合自己,她有些迷茫,老师建议她先到诗词班听听课。

从来没接触过诗的牟爱文听了两节课,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牟爱文写了一首《圆梦》:“勤耘几十载,青丝熬成霜。今日入学府,圆我大学梦。”老师点评说,这首诗很稚嫩,也不符合平仄,但第一次写诗,就能写得这么有诗的味道,将来一定能成大诗人。

老师的鼓励,让牟爱文格外兴奋,她觉得好好跟着老师学,就算做不了诗人,也要用诗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及赞美生活。

“农民诗人”爱干活爱写诗

从此,牟爱文爱上了老年大学,爱上了写诗和写作。她白天在自己的油坊里榨油、卖油,到田地里干农活,晚上读书看报写诗写日记。遇到老年大学有课,不管刮风下雨都要坚持上课。她还加入了玉州区诗词学会,在老师的点评、帮助下,不少诗作发表在杂志报纸上。有村民称她为“农民诗人”,但牟爱文觉得自己只是一个爱写诗的老农民,“大家之所以称我为诗人,是在鼓励我多写身边的事物呢。”

牟爱文写的诗歌大都是给自己欣赏,“我写得不好,不好意思拿出来给大家看,但是,我写的每一首诗,都是出自我的内心。”她和两个姐姐感情很深,一次姐妹几个在南宁团聚,分别时,她写了一首《姐妹情》:“同住经年共相依,哪知今日话分离;天涯海角情永在,音讯无忘互报知。”两个姐姐看后,感动得热泪盈眶。

爱劳动,爱写诗,让牟爱文的身体和记忆力都非常好,她自己写的几百首诗都能脱口而出。她为自己布置了一间小书房,里面摆满了她几十年存下来的各种书籍报纸。“现在每天我都是清晨四五点钟就起来,坚持天天写日记,也坚持天天劳动。”牟爱文觉得,作为一个没有文化的农村老大妈,一样要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

篇15:今夜我为你写诗的诗歌

写下今生邂逅的相知,

写下月圆时的守望,

篇16:听说我要为你写诗的诗歌

自动要做句点,

为你深情的一闪,一闪。

篇17:听说我要为你写诗的诗歌

红的,黄的,粉的百合都聚在花园,

悄悄商量要给你开寿宴。

期待那天,在桂花树下,

篇18:苏东坡梦中写诗

《东坡志林》中记载,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十月七日, 苏东坡前往当时的京城开封, 路经陕西的骊山华清池时, 他想起了当年唐玄宗带杨贵妃在此洗温泉的情景。当夜, 苏东坡梦见唐玄宗令他即席写诗赋, 他便应诏写了一首六言诗:“百叠漪漪水皱, 六铢纵纵云轻。植立含风广殿, 微闻环佩摇声。”醒来后, 苏东坡凭记忆把这首诗写到了纸上, 流传了下来。

还有一次, 苏东坡梦见宋神宗召他入宫, 一个红衣宫女捧着一双红靴, 宋神宗命苏东坡为红靴赋诗, 苏东坡就挥毫泼墨, 写道:“寒女之丝, 铢积寸累。天步所临, 云蒸雷起。”宋神宗看了, 称赞苏东坡才思敏捷, 这时, 苏东坡看见宫女的裙子上写着他写的诗。

《侯鲭录》中记载, 苏东坡被贬到海南时, 有一次, 他喝醉梦见海神命他写诗, 他写道:“天地虽灵廓, 惟海为最大。圣王时祀事, 位尊河伯拜。庆融称异号, 恍惚聚百怪……”海神和大臣、后妃等纷纷赞美, 只有一个小水族表示异议, 说祝融犯了王讳, 苏东坡未避, 于是海龙王大怒, 把苏东坡逐出, 梦醒后, 苏东坡自叹道:“到处被鳖相公所欺”。

篇19:写诗的少年老去了

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跟别人说起我的梦想了,就好像,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我会在某个地方一工作就是三年多。

我曾经以为,文艺青年就是应该穿件白衬衣,背个单反相机,哼着自己最爱的小清新歌曲到处去旅行,我甚至设想过,我这一生,不是死在路上,就是葬于梦中。

但真实的生活却告诉我,人生在世,除了晚上做梦,更要学会面对白日里诸多的艰辛与不易。

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开始计划走遍中国这件事情,我觉得,我可以边旅行边写作边打一些零工,在维持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再去深入体验当地的人情与文化,哪怕累一点都没有关系,只要是做着我热爱的事情。

谁承想,随着毕业的来临,一系列繁杂琐碎的东西完全打乱了我所有的节奏。

大学最后一个学期,我抛开一切,全身心地为了实习单位四处奔波,一忙就是几个月;等我终于从实习工作里抽身出来的时候,已经被现实中的各种难题重重淹没。

母亲身体不好,有时候深夜病痛发作起来那叫一个难受,她舍不得花钱去看病,白天还在医院里兼了份打扫卫生的差事,说是希望每个月能给我多寄点生活费,年轻人不用过得那么拮据。

哥哥即将而立,也是时候要娶妻生子,买房,聘礼,婚宴……样样花费不小,但那几年他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各项开支全都倚仗他。

而我呢,我那时候还在惦念着什么时候可以启程,心不在焉地想要快点熬过实习期。

我记得有一回家庭聚会,亲朋好友问我毕业后的打算,我假装开玩笑地说,我想要去流浪,我想要去远方,我身体里的血液已经躁动不安。

热闹的客厅里一下子安静到极点,所有人怀疑的表情我至今记忆深刻,还是母亲出来打圆场,说:年轻人嘛,肯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想要去实现。然后,话题一转,把焦点转移到哥哥的感情问题上去了。

是那个时候,我突然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幼稚与可笑。

与我同年的表兄弟,早早地找好了合适的工作,也早早地调整好了自己的心态,准备投入全新的人生。

只有我,还在做着不切实际的梦。

只有我,还在逃避来之不易的生活。

也许这就是成长吧。

然后我痛快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开始找工作,投简历,面试,上班,偶尔写几首小诗……

一切渐渐稳定。

直到前不久,我在QQ空间里,看到大学同学小Y骑着他的破单车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踏上了寻梦之旅,现在已经骑行到了云南,他将他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以及拍摄的照片上传到自己的主页跟大家分享,不知道为什么,盯着电脑屏幕的我突然热泪盈眶。

如今的我,依然还抱有环游世界的远大理想,虽然工作忙,一直没有时间出去走走,但这些年,我又何尝不是努力地奔跑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

我当然羡慕小Y如此勇敢的人生,但我同样也安于自己的命运。

一切自有安排,我又何须介怀。

只是曾经那个懵懂莽撞的少年,真真是叫人怀念。

篇20:为你写诗诗歌

染上了你的温婉

如头顶的明月,映在

思恋的池塘

比梦里的不期而遇

还要清晰

我,想为你写首诗

就写你的突然出现

就写那些,让我沉静的心

溅起涟漪的句句木子说

还有,我在梦里捏造的

我和你的故事

我想,为你写首诗

在最美的年华

记录清晨,午后,夕阳下

你每一个灿烂的笑

然后,让天边的弯月为你

低声吟唱,伴你安睡

我想为你,写首诗

不会很长

从日出到日落

有浪涛,鸥鸣和安稳的沙滩,

还有,整片整片的

红玫瑰花海

待岁月的痕迹,刻满

你我的额头,我想

我们的身影会停歇在这首诗里

望着字里行间每一个标点,听你

絮叨着昨天,点点滴滴的

上一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技巧下一篇:校运会宣传稿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