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

2024-05-03

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共12篇)

篇1: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

本节课属于空间与图形的领域,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从上面、正面、左面观察物体,由远到近、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的基础上展开的。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模拟等探索活动中,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

上这节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每个教学环节都是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因此,每个教学环节都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特别是在解释路灯下影子长短的成因的问题,这在教学上是一个难点,学生不容易用数学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但由于前面的每个环节都学得比较扎实,因此学生都能用前面探索出的规律加以合理的解释,并且表述很清晰:“离杆越远,照到的范围就越小,照不到的.范围就越大,影子就越长,反之亦然。”

课后觉得有两处还可以改进一下。1、课前的小游戏引入,可以改成在讲台上放比较大的阻挡物和实物让学生从各个方向来观察,来猜测。学生对观察范围的大小与观察的视角有关的感知就会更加强烈。2、学生都已掌握了路灯下影子长短的成因后,就没必要课件展示了。花时间多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并提高课堂效率。

篇2: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

这节课教材通过创设猴子爬上树张望墙内桃子的情景,引导学生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成数学中的点、线、区域,并认识盲区,进而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而这也是本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课堂伊始,我创设了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坐正后将数学课本竖着立在课桌上,观察前面同学校服背后所写的内容。在看不见的问题下,让学生提出在不撤走课本的情况,如何才能看见前面同学校服背后所写的内容,初步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有关,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出情景图,引导学生学习猴子爬上树张望墙内桃子和客车行驶中观察前方建筑物,经历眼睛抽象成“点”,视线抽象成“线”的过程。

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夜路下杆子的影子的变化情况,让学生从探究并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而在巩固练习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再次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通过这样练习收放结合,既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比如学生画图不够规范,个别学生还没能掌握该节课的知识等,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从而提高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水平,并在学习中充分地展示自我。

篇3:人民调解适用范围的反思

1人民调解的特征

调解在我国历史久远, 是人民调解的上位概念。我国的调解制度中包括了人民调解、司法调解, 以及行政调解三种形式。人民调解具有如下特征:

首先, 人民调解具有自愿性。人民调解因纠纷双方自愿提交人民调解组织解决而启动, 人民调解组织由当事人“授权”开始进行调解, 在化解双方纠纷时要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志, 最终达成调解协议。如果一方拒绝调解或经过调解却未能达成合意, 双方仍然能够通过其他途径解决纠纷, 如仲裁或诉讼, 调解组织的“授权”失去效力。

其次, 人民调解具有非对抗性。作为公力救济的诉讼程序, 由于国家强制力的介入, 双方当事人身处其中时, 处于对抗的状态, 从一定意义上讲, 双方的矛盾激化到顶点。但在调解中, 没有公权力的介入, 人民调解组织是群众性自治组织, 它引导纠纷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化解矛盾达成协议, 最大程度上的贯彻意思自治。换言之第三方在引导纠纷解决时重在促成双方的合意, 恢复纠纷双方的和谐关系而非对抗。

再次, 人民调解具有便捷性。人民调解法对调解程序没有作出严格的要求, 人民调解组织不仅可以依照现行法律、法规, 还可以灵活性的采取行业惯例、地方习惯、公序良俗进行调解, 最大限度的促成纠纷双方化解矛盾, 达成协议。

最后, 人民调解具有非终局性。人民调解是纠纷双方当事人根据自愿原则进行的个人选择, 并非法律必经程序。即使双方当事人选择采用人民调解解决纠纷, 并最终达成调解协议, 该调解协议的效力在经人民法院司法确认前, 尚不具有终局性, 有可能因协议的违法被人民法院予以撤销。此外司法确认程序的启动本身就需要双方当事人的共同申请, 如有一方当事人不同意申请确认, 则司法确认程序失去了意义, 双方当事人的纠纷仍然需要司法最终解决。

作为低成本、灵活的纠纷解决方式, 人民调解在化解纠纷、平息矛盾的同时, 减轻了司法机关的负担, 起到分流案件的作用。而人民调解的温和性使得纠纷双方当事人在进行磋商时, 能够弥合双方的关系, 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谦让尊重、互助互利, 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弘扬了我国的传统文化。

2人民调解的适用范围

2.1人民调解存在的问题

人民调解制度的高效、便捷、非对抗性在提供便利的的同时, 也是一把双刃剑, 决定了人民调解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首先, 人民调解相对于诉讼、仲裁没有固定的程序。作为一种非程式化的纠纷解决手段, 它的非正式性决定了人民调解本身的灵活性、高效性, 调解组织可以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形对相似的纠纷作出不同的处理。此时, 达成合意成为人民调解组织所追求的目的, 缺少了形式正义后, 实质上的正义能否得到充分有效的保障就成为一个疑问。

此外, 人民调解组织在进行调解工作时, 除了可以寻求现行法律、法规的支持, 还可以融入风俗、习惯、行业惯例, 在摆事实讲道理的基础上促成双方达成一致。即人民调解组织的工作人员, 工作重点在于想方设法的说服当事人相互妥协, 相互理解, 此时难免就偏离了案件的事实, 也不一定能够分清是非。就个案而言的确达到了化解纠纷的目的, 但就整体而言, 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消极的示范作用。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仅仅需要法律的监督规范, 还有法治带来的示范宣教作用, 当调解的重点是让步后, 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将不再是法治中的权利、义务、规则, 而是更关注调解的结果, 谁做出了让步, 这种让步在将来可能会发生在类似纠纷中。

2.2人民调解的适用范围

人民调解自身的问题决定了人民调解适用范围的局限性。归根结底人民调解仅是非诉讼解决纠纷的方式, 只能在特定的范围内发挥作用, 这一范围即人民调解法中所称的“民间纠纷”。关于民间纠纷的定义, 并无定论, 一般的理解为自然人之间有关婚姻家庭、借贷、相邻关系等类型的纠纷。司法部《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规定》中将民间纠纷解释为“包括发生在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争议的各种纠纷”。③事实上将人民调解的范围扩大到法人、其他组织甚至延伸到轻微的刑事案件, 这种范围的扩张一定意义上与人民调解制度的特点是相悖的。

人民调解的起源是费孝通先生所定义的“乡土社会”, 在乡土社会中, 人们生于斯长于斯, “熟人社会”为彼此间碍于情面的妥协和让步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此时纠纷的解决情更重于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 法人、其他组织被人们广泛设立, 二者作为社会组织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民事主体被隐藏在了组织之后, 原有的人与人间的道德礼让也随之让步与法律的规范。同时随着社会成员间的流动性越来越强, 原本具有血缘亲缘地域特征的社会关系逐渐被打破, 自然人之间的关系更倾向于陌生化。此时原本的乡约民规、情理会因地域的变化、陌生的社会关系逐渐失去原有的约束力, 而规则、法律的作用对于人们显然约束力更强。人民调解的功能呈现出弱化的趋势。为了改变这种弱化的状态, 求得发展, 人民调解呈现出新的面貌, 即制度化。“随着中国调解的制度化, 调解已经越来越相似于审判了”④但人民调解在制度化的同时, 难免失去了应有的面貌。当人民调解被规范化、制度化时, 调解的便捷性不再, 调解与诉讼的区别不再明显, 调解成为了诉讼的预习和彩排, 甚至非对抗性也随着调解的程式化逐步减弱, 纠纷双方不再是互谅互让的解决问题, 而是剑拔弩张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随之人民调解逐步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土壤, 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因而, 人民调解的适用范围应当局限在自然人之间, 只有正视人民调解的局限性, 才能充分发挥这一制度的功效。

回顾历史发展的脚步, 没有纠纷的和谐社会并不存在, 事物总是对立统一的, 在矛盾中发展, 所以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纠纷得到及时、快捷、良好地控制或解决的社会”。⑤在这样的社会中, 也并非所有的社会关系都适合由法律加以规范与调整, 毕竟诉讼程序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人民调解作为解决纠纷多元机制中的一种途径, 与诉讼程序相互补充相互衔接、共同发挥作用。司法确认作为人民调解的强力后盾, 使得人民调解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值得注意的是, 人民调解本身重在情理法的统一, 所以并不排斥法律规范, 而应在法律限度内进行。人民调解过程中固然要尊重风俗习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 但尤为重要的是不能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否则即使当事人达成了合意, 在随后的司法确认环节中, 调解协议也会因为内容的违法被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摘要:人民调解是我国特有的纠纷解决方式, 本文从人民调解的概念入手, 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 认为人民调解具有自愿性、非对抗性、便捷性、非终局性。进而以人民调解的特点为切入点, 指出人民调解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此分析了人民调解范围适用的局限性应仅限于自然人之间。

关键词:人民调解,特征,适用范围

注释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2条[Z].

22 论语·颜渊[M].

33 《关于人民调解工作的若干规定》第20条[Z].

44 强世功.调解、文化与治理:中国调解制度研究的三个范式[M]//调解、法制与现代性:中国调解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篇4: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

关键词:a+b;解题思想;解题方法

解三角形在高考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属于B级的考查要求,其题目往往是简单偏中等难度的类型. 而这类题目恰恰是学生成绩的基础,在解三形的知识体系下,有一类求解形如a+b取值范围的题型,近些年来成为高考和各大市调研考试青睐的对象,值得花费一番心思去构建它的解题模型,形成固定解题程序,方便学生对这类问题的操作.

见微知著:由一道高考题引发的思考

2015年湖南省高考理科卷第17题的一道解三角形简单的中档题引发了笔者对这一类问题的思考.

模型建构:对形如sinA+sinC的题型的理论归纳

在实际的解题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更多的类似于sinA+sinC这样的题型,比如cosA+cosB,a+b,更复杂点的有sin2A+sin2B,a2+b2等不同表现形式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共性:即它们都包含着两个未知数,并且这两个未知数可以通过三角形这个中介转化成同一个角的三角函数. 因此,这类题型的最基本的解题思想,即利用解三角形的相关理论,将表达式转化成三角函数的表达式,通过确定角的取值来决定表达式整体的取值. 其具体模型概括如下:

(1)降低未知数的个数:对于直接给定正弦或余弦形的表达式,可以直接用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来进行角的替换,以此降低未知数的个数,而对于给定边的和或给定边的平方和,首先需要用正弦定理将其转化成角表达式,然后再将角替换,以此降低未知数的个数.

(2)根据表达式的具体形式判断是否需要用降幂公式,将表达式化成一次幂,对于平方和的形式往往需做这一步处理.

(3)确定作为未知元角的取值范围: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三角形三个内角是相互限制的,因此确定未知元角的取值范围时,应当用未知元角表示其他角,列出相应不等式,取交集,以此共同限制未知元角的取值范围.

(4)确定表达式的取值范围:经过变换后,表达式往往可以写成三角函数或以正弦(余弦)为内函数的复合函数的形式,可根据确定好的角的取值范围,求解表达的取值范围.

实践探索:解题程序在具体问题中的运用

解题模型的建构仅仅是为学生解决这类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标准,学生真正的解决问题能力还应当从解题的过程中展现. 如以两道调研考试题目为案例具体说明,解题模型在具体问题中的运用.

上述几道例题虽然在难度上略显简单,但却贴近考试实际,也是形如sinA+sinC这种题型的典型例子:一种直接给予角的表达式;一种给予边的表达式需要向角的表达式转换.反思上述几个例子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解读这一类型的题目:首先,从题目的复杂程度上讲,有关边的和差表达式求取值范围要更为复杂,解决过程中首先涉及边向角的转换,因此对思维上的要求也就更高;其次,从题目的本质上讲,无论是给关于角的表达式,还是给关于边的表达求取值范围,最本质上是利用三角形内角关系来限定代表元角的取值范围,从而确定所求表达式的取值范围;第三,观察上述解题的第三步确定代表元的取值时,有时仅仅需要一个表达式就可限定代表元角,有时需要对三角形的所有内角范围均有限定,才能确定代表元,这是由题目中所给三角形的形状所决定的,三角形的形状不同时,三个内角相互限制会导致代表元有不同的取值范围.

篇5: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

首先,从课前游戏开始,让学生感受观察点的高度的变化,观察的范围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然后解释课题,并且让学生感受生活当中有数学,处处留心皆学问。

其次,我设计了小猴子爬墙看桃的情境,小猴子在不同的观察点看到不同观察范围,让学生经历了大量的猜想、画一画、试一试环节,其中证明:站得高,望得远,看到的范围大,东西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认识观察点、阻碍点、观察范围,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经历了观察、画视线、合作研究、说理辨析等活动。之后,我创设了影子、客车、老鼠和猫几个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影响着观察范围的大小的两个因素:观察点、阻碍点。这一过程我是通过学生比划、课件演示学习的。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学生在探索中感悟,在感悟中发现,在发现中创新,整个环节学习主动,学习氛围浓厚。

再次,这节课我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营造一个没有压力,没有权威的课堂氛围,学生轻松愉快的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取了知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想象里的思维的灵活性,它能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动探索者,成为学习的主人,实现了“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当然,这堂课也存在着不足,比如:

1、画图的标准要给学生讲清楚,老师可以展示正确的画图方法

2、影子的变化可以让学生独立画一画

3、阻碍点、观察点以及观察的最大范围再加固一下

4、老鼠和猫这一环节,要给学生区分好两个阻碍点时的情况,可以借助于两个长直尺

篇6:小学六年级数学《观察范围》教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80页~第81页。

教学目标:

1、同学们要经历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

2、我们还要理解观察点、遮挡点、可视区域等词语的意思。

3、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

教学重点:

经历分别将眼睛、视线与观察的范围抽象为点、线、区域的过程,感受观察范围随观察点,观察角度的变化而改变,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能运用“观察的范围”的相关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导入课题。

1.我们在小学学了五年的古诗,那么你们积累了那些古诗呢?谁能说一说。谁还记得王之涣写的诗《登鹳鹊楼》?齐读。

这首诗中哪一句描述诗人登高远望时的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作者为什么要说:欲穷千里目,须“更上一层楼 ”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观察的 范围”,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

2.引入课题:观察的范围(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秋天到了,桃树下落了一地桃子,小猴闻到香味,在墙外向里张望 。可是前面一堵墙,小猴子能看到墙内的桃子吗?

2、看,小猴子爬到了这个位置,能看见地上全部的桃子吗?你猜想小猴看见多少个桃子?看来,光靠眼睛看是不准确的,你们能不能想出办法,准确找到猴子看到多少桃子呢?说说你的想法。

3、在A点时,我们把猴子的眼睛看作“观察点”,(板书:眼睛 观察点)。

4、阻碍小猴子观察视线的是什么?(墙) 它的最高处在哪里?(墙的右上角 )

5、我们把阻碍视线的这个最高点叫“阻碍点“(板书:阻碍点)。

6、观察点和阻碍点进行连线,这条连线和地面的交点,就是离墙最近的点。

连接观察点、墙的右上角、到地面的交点的线是一条什么线?(虚线) 这条虚线就是观察的视线。为什么要把视线画成虚线?(视线是看不见的,所以要画虚线)

7、这条线能往上画一点吗?往上画会怎么样?(观察范围变小)

这条线能往下画吗?往上画会怎么样?看来,这条线必须穿过围墙的右上角 。

8、小猴子想看得更多桃子,该怎么办?(再往上爬)

9、如果小猴子继续往上爬,爬到B处、C处,你能找到墙内离墙最近的点吗?(打开课本第80页,画一画)

10、汇报

11、观察点的变化,直接影响观察范围 的变化。那么,怎样确定观察范围 呢?

先看( 观察点),再找(阻碍点),连接这两点,延长到(地面的交点)确定观察范围(齐读一遍)。

12、我们把三次观察的结果放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

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的高度有关,还与什么有关?

(观察的范围与观察的高度、观察的角度有关)

小猴爬得越高,看到的桃子越 多 ;说明小猴看到的范围就越 大 。

可见,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板书:观察点越高,观察的范围越大。)

13、联系古诗:现在你明白王之涣为什么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吗?

你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其中的道理吗?说明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 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

1.完成课本80页试一试第1题。

2.课本80页试一试第2题。变化的楼房。

(1) 如果客车继续向前行驶,那么他所能看到B楼的部分是如何变化呢?生:逐渐缩小

(2) 客车行驶到位置2时,司机还能看到建筑物B吗?为什么?

3.小猫捉老鼠。一天小花猫出来散步,迎面遇到了一堵残墙,有一只聪明的小老鼠就躲在这堵残墙的后面。

(1)请你在图中画出小老鼠可以活动的区域。(学生在课本上操作)

(2)如果你是小猫,你希望自己的位置怎样变化?如果你是小老鼠,你希望小猫的位置怎样变化?

(3)比一比:小猫的位置改变后,它的观察区域分别有什么变化?说一说你的发现。

4.(1)在黑夜里把一个球向电灯移动时,球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2)晚上与家长在路灯下散步,当走向路灯时,你的影子是如何变化的?远离路灯 时呢?

5、在城市建设中,规定两幢楼的距离不能太近。为什么?

6、小丽能看到甲楼上的A点吗?能看到甲楼上的B点吗?

7、填空

(1)观看物体时,站的越( ),观察到的范围就越( )。

(2)路灯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离路灯越近,物体的影子就越( );离路灯越远,物体的影子就越( )。

(3)红红和芳芳分别住在同一栋房的4楼和8楼,她们观看夜景,( )比 ( )观察的范围要大。

8、判断题

(1) 同样的电线杆离路灯越远,它的影子就越长。( )

(2)人远离窗子时,看到窗外的范围变大。 ( )

四、归纳整理,全课总结。

篇7:学写观察日记(教案反思加点评)

屠侃颖

一、谈话导入

你在长假中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新奇的发现?

二、观察日记的对象

1、整理同学们的周记题目 《秋叶》《含羞草》《蚱蜢》《小鸡》《蜗牛》《绿豆发芽记》《可爱的小金鱼》《母鸡下蛋记》

2、归纳两类观察日记

观察一种事物的 观察一个过程的

3、总结

观察日记的对象:一种事物,一个过程或是一个场景

三、观察日记和写景作文的不同

1、欣赏两篇习作片段:《我爱水仙花》《水仙花的观察日记》

2、引导发现两种文体的不同

语言风格不同:文学色彩更浓VS偏向于说明文精确的语言表达 格式不同

3、重点学习观察日记的格式:日期 星期 天气

4、小结:看来,写好观察日记需要进行仔细的观察,那么,我们如何来进行细致的观察呢?

四、学习欣赏两班同学优秀的文章

1、指导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一:运用多种感官观察。(优秀的片段3个)

2、指导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二:写一个过程的时候,用上一系列精准的动词。(优秀的片段2个)

3、指导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三: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优秀的片段2个)

4、指导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四:在语言表达上,可运用用熟悉的事物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也可将观察对象当做人来写,增加文章的情趣性。

5、对照板书总结写作技巧

五、对照写作技巧点评范文《蜘蛛的观察日记》,找出写的好的地方并说说原因。

六、修改自己的作文初稿。

反思:

这是第一次尝试在中课中上习作指导课,虽然在课前做了很多的准备,有过很多种设想,但最终还是出现了很多的问题。首先是时间的安排方面,将过多的时间放在了讲评上,忽视了课堂上给学生练习修改的机会,错失了自我修改、同学互改、小组内改这些可以自我反思、互相学习和实践的机会。其次,在讲评内容上,还缺乏条理和科学性,一些内容没有经过仔细的推敲,如观察日记和写景作文究竟有什么区别,是否适合对四年级的孩子讲。在指导学生写作技巧的时候,过于偏重面面俱到,便很难将一点教深教透,如果只注重两点技巧的学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当堂修改,那效果会好的多。

习作指导应该讲究让全体学生在习作指导的每个过程中有所体验和感悟,在体验感悟中求实和务本,最终获得习作技巧的提升,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周华校长的点评:

一、作文指导课应该在课前出示明确的标准

二、习作指导课分为两类:习作前指导和习作后讲评,以“指导观察日记”为例,习作前应侧重观察方法的指导,习作后侧重表达方法的指导。

三、对于小学生而言,范文的学习很重要,与其花费时间研究两种文体的异同,不如直接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多多接触优秀的范文。

篇8: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

生:正方形里小球行的路程长一些。

师:你是怎么猜的?

生:因为正方形的周长是32厘米, 正六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长些。

师:小球行的路程分别是这两个图形的 (生:周长) 。一算周长就知道了。

师:小球继续滚动 (课件演示小球滚动成圆, 如图2) , 这次小球行的路程是圆的 (生:周长) 。 (揭示课题:圆的周长)

师:谁来指一指这个圆的周长? (生指周长)

师:围成圆的这条曲线的长就是圆的周长。有办法知道这圆的周长吗?同桌商量商量。

生1:用胶带纸贴在圆的周围, 然后再量出胶带有多长, 胶带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生2:用一根铁丝弯成和这个圆一样大的圆, 然后把铁丝拉直, 再量出铁丝有多长。

评析:这一环节通过猜哪个小球行的路程长一些的游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里让学生计算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的周长后再进行猜测, 是一种有依据的猜测。这样做不仅复习了旧知, 又为后面沟通这三个图形之间的联系和猜测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作好了铺垫。另外, 这一环节将“周长”这一抽象的概念, 通过小球滚动形象地展现出来, 使学生印象深刻。

师:你们的方法都是先把圆的周长这条曲线, 化曲为直后再测量出圆的周长。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 (一个学生激动地站起来) 我知道, 量圆的直径, 用圆的直径乘以3.14就是圆的周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书。

师:你真会学习, 预习是很好的习惯。那你知道为什么这么做吗? (生摇头) 咱们一起来研究, 好吗?

生: (齐) 好。

师:看图 (如图3) , 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

生: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有关, 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乘4。

师: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4倍。正六边形呢?

生:正六边形的周长是边长的6倍。

师:那圆的周长与圆的什么有关呢?

生1:跟圆的大小有关, 大圆周长长, 小圆周长短。

生2:跟圆的直径或者半径有关, 因为圆的大小是由半径或者直径决定的。

师: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的两个圆, 并画出圆的一条直径) 是的, 直径长的圆, 半径也长些, 圆也大些, 周长也长一些。

师: (课件演示周长和直径分别闪动) 猜一猜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生1:2倍。

生2:2倍多。

生3:4倍。

生4:3倍。

评析:由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的周长与它们边长的倍数关系, 过渡到猜测“圆的周长与圆的什么有关”“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顺利实现知识迁移。这里猜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只是一种凭着直觉进行的猜测, 缺少有力的依据支撑, 但猜测并没有结束。

师: (课件演示如图4) 车轮滚动一周的长度是圆的周长吗?

生:是。

师:再猜一猜这个圆的周长可能是直径的几倍?

生:我可以这样来猜, (走上讲台用胶带量了直径的长度, 又在线段上量了三次) 我觉得周长应该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

评析:这里猜测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几倍, 已经有了直观的依据, 学生可以动手测量, 直接猜测出来, 但猜测并没有就此结束。

师:真聪明, 会想办法。会不会出现刚才同学们说的2倍或者4倍的情况呢?我们可以借助学过的图形来推测。

师: (课件出示正方形并演示图5) 我们以正方形的边长为直径画出一个圆, 比较圆的周长与正方形的周长, 你发现圆的周长一定小于直径的几倍?

生:圆的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

师:你是怎么猜的?

生:因为正方形周长是边长的4倍, 而圆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短, 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 所以我推测圆的周长小于直径的4倍。

师:圆的周长一定小于直径的4倍, 到底小到什么程度呢?我们再请出正六边形。 (课件演示转动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到中间, 如图6) 这条线段长几厘米?我们再以这条线段为直径画一个圆, 比较圆的周长与正六边形的周长, 你发现圆的周长一定大于直径的几倍呢?

生:正六边形的周长是24厘米, 是圆直径的3倍, 而圆的周长大于正六边形的周长, 所以圆的周长大于直径的3倍。

生:我发现圆的周长在直径的3倍和4倍之间。

师:你们也发现了吗? (课件演示三图重叠, 如图7) 这样我们就更能看出圆的周长在直径的3倍到4倍之间了。

评析:这里的猜测不只是单纯的直观猜测, 更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合情推理。通过将圆的周长与正方形和正六边形进行比较, 让学生有依据地去猜测。通过多媒体动态演示三图合一的过程, 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将三图联系起来进行推理, 从而合理估计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倍数范围。这是更高层次的猜测。

师:是不是所有圆的周长都在直径的3倍到4倍之间呢? (课件演示三图同时放大或缩小, 如图8) 这个倍数会变化吗?

生:这个倍数不会变化。因为放大或缩小以后, 圆还是在正方形和正六边形之间, 正方形的边长还等于圆的直径, 正六边形两条边长的和等于圆的直径。所以, 所有圆的周长应该都在它直径的3倍到4倍之间。

师:看来所有圆的周长都应该在它直径的3倍到4倍之间, 而且这个倍数也是不变的。这只是我们的猜想和推测, 还需要进行验证。

评析:这里将三图同时放大或缩小, 引导学生分析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的周长与圆直径的关系, 从而将这一研究发现推广到所有的圆, 使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反思:

猜测和估计都是依据已有经验和事实而进行的一种推理, 是一种有根有据的合情推理。大数学家高斯也认为, 在某些情况下, 教猜想比教证明更为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 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能有条理、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小学生的猜测和估计往往受制于已有经验和知识水平, 因而随意性较大。如果不加引导, 容易造成学生毫无根据地“乱猜”“瞎估”, 养成“信口开河”的坏习惯, 从而失去猜测和估计的意义。

篇9: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

【摘要】目的:通过不同剂型中药口服后肠道清洁效果情况的观察,对比分析后得出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较理想方法。方法:选择患者300例观察。将300例结肠镜检查患者在肠道准备前,随机分为试验组——口服中药免煎剂组(A组100例),对照组——口服健胃清肠合剂组(B组100例)和番泻叶冲服组(C组100例)。拟定采用单盲,随机抽样对300(n=300)例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患者,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A、B两组肠道清洁范围和清洁程度均较理想,肠道清洁范围的满意-比较满意率(I+Ⅱ:95.0%),显著高于C组(88.33%;P<0.01);其肠道清洁程度的满意-比较满意率(3度+4度:91.0%)也显著高于C组(70.0%;P<0.05)。A、B两组与C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口服中药免煎剂和口服健胃清肠合剂,两者在全结肠镜检查中清洁程度和清洁范围效果均较理想。

【关键词】肠道清洁;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156-01

近年来我们对住院部和门诊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共800余例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了临床反复观察[2],随机抽取检前患者,试验组用自制中药健胃清肠合剂口服,对照组分两组:分别为清洁灌肠组和口服甘露醇组,各观察270余例对照,结论:健胃清肠合剂口服用于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从清洁程度和清洁范围均优于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中药免煎剂加入观察组对照,通过不同药物口服进一步扩大观察领域和范围,给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1 观察对象

通渭县人民医院和甘肃省中医院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门诊和住院患者中,需要做结肠镜检查的无禁忌症患者。适应症:所有不明原因腹痛、腹泻、黑便患者,触诊有腹部包块患者[1]。禁忌症:不全肠梗阻、严重高血压、冠心病、贫血、心肺功能不全、年老体衰患者[1]。

2 一般资料

门诊和住院结肠镜检查患者300例,随机分为3组。A组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15~76岁,平均50.3岁。B组100例,男56例,女44例;年龄18~70岁,平均52.5岁。C组100例,男62例,女28例;年龄19~75岁,平均52.0岁。各组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均无显著性差异。

3 观察方法

3.1分组

根据统计学方法随机化分组,采用单盲,按检查先后顺序随机抽号,划分为A、B、C组,选择我院门诊和住院的拟进行结肠内镜检查的病人300例的病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和临床观察。试验组A组,对照组:B组和C组,各100例,依据肠道清洁效果的判定标准[2]:进行肠道清洁程度和清洁范围对照,最后得出结论。

3.2肠道清洁方法

所有病人检查前一天清淡饮食,检查当天空腹饮水。

A组(试验组):口服中药免煎剂组。结肠镜检查前一天,晚饭后3小时,口服大承气汤组方免煎剂开水500ml冲服;检查当天晨起床后在前晚用药基础上加芒硝15克冲服,1小时后饮水,控制在2000 ml。免煎剂携带、冲服非常方便。

B组(对照组):口服健胃清肠合剂组[2]。结肠镜检查前一天,晚饭后3小时,口服健胃清肠合剂250ml;检查当天晨起床后再次口服健胃清肠合剂250ml,1小时后饮水,控制在2000 ml。

C组(对照组):番泻叶冲服组[3 ][4] [6] [8]。结肠镜检查前一天,晚饭后3小时,将番泻叶30克开水500ml冲泡后频服;检查当天晨起床后再次将番泻叶30克开水500ml冲泡后频服,1小时后饮水,控制在2000 ml。

3.3 肠道清洁效果的判定标准[2]

为了评价肠道准备的效果,我们将肠道准备按清洁程度分度,按清洁的部位和范围分级,参照西安张宏博的效果判定标准。

肠道清洁范围分度标准Ⅰ级:肠道准备满意:肠腔无粪便残渣,无粪水潴留,肠液清亮,操作顺利及观察良好;Ⅱ级:肠道准备比较满意:肠腔无粪便残渣,肠腔有污浊粪水,操作比较顺利及观察基本清晰;Ⅲ级:肠道准备不满意:肠腔有粪便残渣或粪块,操作不顺利,甚至因肠道准备不足检查被迫终止。其中Ⅰ级+Ⅱ级为肠道准备符合要求。

3.4 统计学分析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各组清洁效果比较[2]

3组清洁效果比较见下表,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与对照组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口服中药免煎剂组和健胃清肠合剂口服组用于结肠镜检查前准备清洁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C组

A组、B组和C组相比,P<0.05差异有显著性。据结肠镜检查中肠道清洁程度(I-Ⅲ级)和清洁范围(0-4度)评价肠道整体清洁效果。结果1:A、B两组肠道清洁范围和清洁程度均较理想,其肠道清洁范围满意-比较满意率(I+Ⅱ:98.0%)显著高于C组(86.0%;P<0.04;结果2:A、B两组肠道清洁程度也较理想,其肠道清洁程度满意-比较满意率(3度+4度:89.0%)显著高于C组(63.0%;P<0.05)。

從而得出结果:口服中药免煎剂组与口服健胃清洁合剂在全结肠的清洁范围和清洁程度均较理想,是不同患者可以选择的较理想的肠道清洁方法 [5] [7]。

参考文献

[1]尤黎明. 内科护理【M】.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篇10: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蚂蚁。

2、让幼儿亲近大自然。

3、让幼儿感知蚂蚁的身体组织和生活习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6、对蚂蚁有浓厚的兴趣,热爱生活乐于探索。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准备一只小玻璃瓶,一块水果糖,少量馒头渣,一根小树枝。

活动过程:

一、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想不想认识一位动物朋友?你们认识小蚂蚁吗?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幼儿园外面的田里找这位动物小朋友吧!

二、寻找小蚂蚁

小朋友们在家有漂亮的房子,在幼儿园有漂亮的教室,小蚂蚁住在哪呢?他们有漂亮的教室吗?老师告诉小朋友,小蚂蚁穿着黑色的衣服,我们边走边找,看看谁先发现小蚂蚁。

三、寻找小蚂蚁洞穴

当发现第一只小蚂蚁时,告诉小朋友小蚂蚁喜欢湿湿的、暗暗的房子—洞穴,启发小朋友就在附近找小蚂蚁的洞穴。

四、分组观察小蚂蚁的身体组织

将小朋友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四人,启发小朋友认真观察,<来.源快思教.案网>小蚂蚁有没有跟自己一样的头、上身、手、腿等,头上有没有眼睛、鼻子、嘴、耳朵等,再在稍远处放一些馒头渣,看看小蚂蚁能不能找到。

五、捉小蚂蚁

用小树枝往小玻璃瓶中赶小蚂蚁,看看能不能赶进去,把自己带的水果糖放一点到小玻璃瓶中,打开瓶盖,放在地上,看看能不能捉到小蚂蚁。把捉到的小蚂蚁带回家里,给家里人说说通过你今天的观察,知道的小蚂蚁的知识,并让家长把小朋友说的写下来,拿给老师看。

六、游戏“我是小蚂蚁”

让小朋友扮演小蚂蚁表演,加深对小蚂蚁的认识。

七、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依据幼儿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根据幼儿喜欢多动,喜爱游戏的天性,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势,在整个观察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幼儿的观察事物的能力。如果有图片或课件,能让他们看到其它样子的蚂蚁,就会扩展他们的知识面,而不是井底之蛙,认为蚂蚁就是他们看到的样子的。另外,由于蚂蚁体型小,头部的组织观察不是特别清楚,如果有放大镜的话,会观察的更清楚一些。以后的观察课,应该选择容易观察清楚的动物会更好。

篇11: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金鱼》。本课属于认识生命体特征的观察课型。通过试教,我发现要让三年级学生真正地进行一次深入细致的金鱼的科学观察活动,一课时是无法完成教材P36--38的教学任务。而三年级科学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和能力。因此,我决定把本课划分为二个课时,本课《观察金鱼》是《金鱼》的第一课时,以整体感知金鱼具有适应水生环境的形体结构和具有动物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及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为主要内容。教学中共有以下几个活动:1.初步观察金鱼;2.深入观察金鱼;3.交流共享观察记录(金鱼简图)。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金鱼的形体结构,并能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记录、表达金鱼的形态结构等生命体的基本特征。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和客观表达与描述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鱼的外形结构、身上长有什么、是怎样运动的。

(2)能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记录、表达金鱼形态结构和生命体的基本特征。2.过程与方法

观察、记录和表达金鱼具有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情感,培养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和客观表达与描述的科学态度。【教学重、难点】

深入细致地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记录、表达金鱼具有适应水生环境的形态结构和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金鱼、金鱼缸、记录表、水彩笔、记录表封面、夹子 2.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我们还可以在以后的观察中进行修改和完善。

虽然观察的是同一条鱼,但画出来的鱼却不一样,这与每个同学观察的角度、观察的方法、观察的细心程度和绘画的技巧有着紧密的关系。

(四)整理与小结

1.相信科学的观察方法会让你们一生受用,同时也对下节课观察金鱼如何捕食和呼吸会有所帮助的。要学好下节课的内容,老师建议自己回家养金鱼,下节课汇报给你的科学老师听,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汇报交流,对科学观察方法及金鱼的身体结构做回顾,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板书设计】 观察金鱼

外形是怎样的?由哪几部分组成?身上长有什么?是怎样运动的? 椭圆形头眼、嘴、鳃游泳 躯干鳞、鳍 流线型尾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 【科学记录表】 我观察的金鱼 2.深入细致的科学观察活动。基于在试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对学生实际情况的分析,我们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

(1)课前画平日观察金鱼后的图画(2)有目的地近距离观察一条真实的金鱼(3)有目的地、讲方法地、深入细致地观察金鱼并做记录。(4)一个小组每一个同学的观察记录进行交流、分享和再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小组成员的观察记录的相同与不同,提出问题:“同一小组的同学画的是同一条鱼,为什么却画得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角度观察可能有不同的发现”的科学观察方法。(5)对比课前画的金鱼和课后画的金鱼,凸显科学观察与自由观察的不同。

尊重客观事实,引导学生较长时间地完成科学观察、记录与表达的观察活动。

二、教学效果及反思

《金鱼》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三年级上册《动物》单元中的第六课。由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多,且难度较大,所以在上课时我将教材分成了两个课时,这样降低了难度,使教学内容在40钟内有效地进行。《观察金鱼》则是拆分后的第一个课时。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动物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金鱼的进一步观察研究,引导学生探究金鱼的外形特征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关系。整堂课呈现了两方面的内容:

1、观察并描述鱼的身体结构,讨论其在水中生活的作用。

2、在观察的基础上,围绕想研究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孩子们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观察和探究实验当中,但还有一些细节的地方值得好好的反思和总结。本节课学生使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课上学生基本科学方法学生已学会,但科学的观察还没有成为他们自觉的观察行为。虽然我有强调要比一比哪个组观察的顺序最合理,但是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人比较少,而在最后小结时我也只是一带而过。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加强这一方面能力的培养。

根据教学内容我设计了三个实验。观察金鱼身体结构和观察金鱼捕食这两个实验相对比较简单。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就是第三个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先让学生通过观看课件了解金鱼呼吸的过程,再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来验证金鱼鱼嘴不段的吞咽不是在喝水而是在呼吸。但是设计的时候是想作为一个演示实验的。但实际操作之后,如果只是先将实验要求说明白,然后学生动手做实验,最后播放课件。这样孩子的印象会更深刻。因为先放了视频会给部分孩子造成思维定势。

在验证金鱼呼吸的实验过程中通过反复的试验,为了达到跟好的观察效果,我已经将教材上所说的红色的食用色素改成了黑墨水,实验效果是明显了,但是实验的操作难度也相应增加,尤其是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因为一不小心水槽里的水就会变得漆黑。所以胶头滴管里黑墨水的量和挤墨水时的动作就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篇12:观察的范围教案反思

一,设计思路

基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结果发现,几乎所有的幼儿对沙石都特别的感兴趣,一堆沙石足以让幼儿兴奋地玩上一整天。于是,我想以沙石为研究对象,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进行一次幼儿科学观察与测量的活动,通过对沙石的认知和探索过程,激发幼儿对周围熟悉的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索欲望,并在一种幼儿自由,主动的课堂氛围中获得新的科学认知,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该活动还可以更进一步促进幼儿感知觉,创造力,发散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浓厚的科学探究兴趣,为今后的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活动目标

1,以幼儿熟悉的事物为探究对象,从而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探究的主动性,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好的进行动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2,使幼儿充分的认识沙石的特性及他们的用途,使他们对沙石更加喜爱,同时也对身边的其它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三,活动准备

1,幼儿搜集相关的材料(两个同样大小有刻度的杯子,分别装着石头和沙子);

2,幼儿已有的关于事物体积和容积的认识经验;

3,教师课前所拍摄的沙石的照片,网上搜集的图片及教学课件(PPT);

4,教室里事先准备好一些沙石和若干个沙漏斗。

四,活动过程

(一)认识沙石,交流经验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有趣的新朋友,它们的名字分别是小黄沙和小石头。它们还真是本领大,为我们做了不少事情。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老师想请小朋友来告诉我,你们觉得它们都能干什么呢?”

让小朋友自由大胆发言,调动起每位儿童的积极性和表现欲望,并且用开发性提问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欣赏图片,再度认知沙石的用途,表达感受

然后老师引导小朋友看屏幕上的图片和照片,“小朋友们刚才的回答都很棒,可是老师也看到了好多沙石兄弟的贡献,下面,请小朋友们仔细的看屏幕上的这些图片,然后再请小朋友告诉老师,你都发现了什么?”

老师跟据不同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沙石的各种不同的用途,最后老师再稍作总结。

(三)互动交流并动手操作分离沙石混合物

“接下来,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想请小朋友帮我想想办法了。小朋友仔细听,有一天啊,一堆小黄沙和一堆小石头在一起玩耍,玩着玩着不知怎么的,就突然抱在了一块,分也分不开,想请小朋友想想办法,怎样可以最快的将他们分开呢?”

老师向小朋友呈现一盆沙石混合物,旁边放着若干个沙漏斗。先让小朋友用自己的方法尝试的去分离沙和石,然后老师再引导小朋友观察沙漏斗,“小朋友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呀,可神气了,它的名字叫沙漏斗,别的本事没有,可是专有一个本领,就是可以快速的把小黄沙和小石头分离出来。老师先示范下,小朋友仔细看好了噢。”

老师示范过后再让小朋友们分组,然后各自示尝试下这个方法。

(四)测量沙石的体积

“好棒,小朋友今天又学到了一件本事——分离沙石,下面呢,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小黄沙和小石头的体积呢?”

老师取出一个有刻度的透明杯子,先往杯里注入a毫升的水,记录在纸上,然后往杯里加入小黄沙,水面上升至b毫升刻度,那么老师告诉小朋友,刚才加的黄沙的体积就是(b-a)毫升。

“老师请小朋友用刚才的方法测量下小石头的体积,然后把你们的答案写下来,告诉老师。”

老师知道幼儿完成操作,然后引发小朋友思考“还有那些不规则的东西,可以用这个办法测量呢?”然后请小朋友各自尝试,并记录下自己所测量物品的体积测量结果。(如:橡皮,小刀------)

注意点:

(1)加入物品后水不能溢出杯子外面;

(2)所加物品必须沉入水中或悬浮。

五,活动延伸

准备三个同样大小的杯子,其中两个分别放了半杯石头,半杯沙子,若把沙子和石头放在同一杯子里,请小朋友开动脑筋想一个好办法,使沙子和石头放进去同一杯子更省空间。

教学反思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不足之处: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上一篇:2024腰痛病诊疗方案宣威市下一篇:高二班主任工作总结1200字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