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技术专业

2024-05-12

信息科学技术专业(通用8篇)

篇1:信息科学技术专业

专业介绍: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是研究光子的产生、传输、控制、探测、存储与处理的科学,是继微电子技术之后,近几年发展迅速的一门新兴技术。光子和电子相比,具有信息承载能力强,传输速率高等突出优点,光电子在信息、能源、材料、航天航空、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光电子产业迅猛发展,因此光子作为信息载体和能量载体的优越性已成为各国科学家的共识,他们一致认为光电子技术必将成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关键技术之一。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引起了光学领域的深刻变化,同时促进了高等教育中相关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专业介绍】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基于光学或光子学在信息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应用发展起来的前沿学科,是利用光学或光子学实现对信息的获取、变换、检测、存储、处理、传输和显示等几个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是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相融合的新学科,是新兴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支柱。本专业所学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普通物理实验、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数学物理方法、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程序设计、电路理论、模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信号与线性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子测量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全息技术、光学设计、光信息处理、激光原理等。

【开办院校】

目前,全国设有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有115所左右,同时设有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人才对应本专业不同层次的社会需求。这些高等院校包括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

【能力要求】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宽口径的专业,学习内容非常广泛,涉及到电子、光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四大知识板块,理论与实践结合特点突出,因此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专业基础,能系统掌握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熟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了解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产业发展状况及最新发展动态,获得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初步训

练,能在信息光学、光通信、光电子学、应用光学及相关领域中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与应用技术开发等。

【就业方向】

目前,市场对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特别是高层次的设计人才短缺。但是应该注意到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产业的分布不均,分类较细,发展变化较快,不同产品在不同时期受市场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另外,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产业结构具有多样性,有劳动密集型的大型企业、大公司,更多的是小公司和小企业;既有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更有合资、独资的外企。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产业将在今后几年有一个明显的发展空间。具体来说,毕业生除了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外,可到研究院所、高等院校、信息产业部门、企事业单位及有关公司,从事信息光电子、光电信息工程与技术、光通信工程与技术、光电信号检测处理与控制技术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开发、应用和管理等工作。柴可

篇2:信息科学技术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理学

门类:电子信息科学类

专业名称:信息科学技术专业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厚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物理电子、光电子、微电子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相关的信息电子实验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工艺、器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院校分布(部分)

篇3:专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探析

1 专业气象信息服务需求的特点

桂林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南岭山系西南部, 境内地势北高南低, 地形复杂多样, 多山区、丘陵和平原, 山岭连绵, 沟谷纵横交错, 其中北部为越城岭南麓, 东部是都庞岭, 西部属架桥岭, 中部则是海洋山。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使得该市气候差异性显著, 是我国气象灾害的多发区和重发区, 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危害重, 常常给各行各业带来极大威胁, 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为此, 桂林市气象部门依托气象科技进步和气象现代化建设, 在已有专业气象服务项目的基础上, 依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 切实掌握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 实施多部门合作, 积极拓展专业气象服务领域, 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气象服务产品, 并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等现代化传播手段, 拓宽气象信息覆盖面, 不断提升气象部门专业气象信息服务水平。气象部门制作的各行业各领域专业气象信息服务具有以下特点:

(1) 精确性和时效性。专业气象信息服务所提供的气象数据和信息具有精确性、实时性和有效性, 用户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有效信息服务。

(2) 针对性。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 将天气预报等气象信息精细化, 提供出具有行业针对性的专业气象信息服务, 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3) 交互性。各行业用户可通过信息网络等技术与气象业务系统进行交互, 而不是仅仅的被动性接收服务传递的数据。

(4) 个性化。所提供的气象信息服务内容可以是一样的, 也可以是针对特别行业和特殊人群提供了不同表现形式或不同常用信息菜单等具有一定个性的服务。

(5) 移动性。专业气象信息服务可为用户提供出随时随地获取气象信息的移动性服务, 方便用户随时随地了解和关注天气变化信息, 也可不限时间不限地点的对服务要求进行反馈等。

2 专业气象信息服务技术

气象部门以气候分析应用、气象科普知识、行业用户信息等服务数据库建设为基础, 采用业务中心数据库和预警平台服务接口提供的技术支撑, 针对用户服务需求, 建立气象信息智能化分析与应用、气象能源开发和利用、气候环境服务、交通、电力和旅游等高敏感行业专业专项气象服务等数据加工、处理系统, 结合行业用户风险指标等信息, 对气象预报预警、措施建议等信息作时间和空间的匹配融合, 建立各行业、人群专业服务系统;同时, 围绕服务数据库建设, 以信息化、数字化等智能化应用为主线, 构建基于GIS网站、3G手机等智能化专业气象信息融合与服务系统技术。

2.1 专业气象网站服务技术

2.1.1 气象信息数字化技术

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气象信息处理成具有地理信息属性的数字化产品, 以用户需要的各类形式展现在网站上, 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气象信息服务。

2.1.2 数据库存储技术

随着现代化气象业务覆盖面和涉及面的不断扩大, 各种行业气象观测网逐步建设并投入使用, 随之获取的基础观测数据也越来越多, 制作出的服务产品也越来越多, 越来越精细化。因此, 必须首先将这些观测数据和服务产品采用先进的数据库储存技术合理规范的保存, 然后合理规划这些数据表结构以及数据动态更新业务, 以快速准确的将数据资料或预报产品呈现在用户终端。

2.1.3 气象服务产品序列化

由于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具有智能化、定制化等特点, 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因此所制作的气象服务产品还应具备可组合性和分拆性, 同一服务产品经组合或拆分后可以不同形式表现传递给不同的用户。同时, 还可将所有资料气象服务产品根据不同用户所需分门别类进行罗列, 在每个产品上添加不同属性值, 利用程序设计改变属性参数, 最后制作出各类产品或产品表现形式。

2.2 基于3G网络的手机气象服务技术

2.2.1 手机气象网络

通过手机网络可访问WAP气象网站, 该网站功能设计简单, 能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气象信息服务;WEB网站是根据手机特点设计开发的, 手机可通过IE浏览器访问WEB网站;用户在注册用户后, 即可登录手机气象网站进行访问。

2.2.2 手机端气象服务软件

手机端气象服务软件是基于C/S结构的智能化手机气象服务, 可实现手机与服务器的实时连接和交互, 用户根据软件授权等方式, 可随时随地定制所需专业气象服务产品, 实现个性化的专业气象服务。利用智能化手机独有的IMB号码授权, 用户手机安装软件后, 不需要再进行其他操作就可通过授权方式进行访问浏览, 实现在线接收到服务器实时发布的最新预警预报信息, 同时用户还可回复信息与气象服务中心在线交互沟通。

3 结语

篇4: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专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18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6.119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信息技术学科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还要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让他们能灵活地运用信息技术来完成人机交互工作,结合网络进行信息的查阅和学习,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不断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共同发展。

一、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作为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专业能力,提高对信息的运用、加工、创造的能力,使课堂教学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因此,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构建一批高素质和高能力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为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提供指导。信息技术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信息技术能力,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师素养。在教学中,能运用信息技术和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获得优化,实现高效的教学。

二、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领导要激发信息技术教师的积极性,制定相应的激励制度,使教师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探究和改革中,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同时,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普及的过程中,要使信息技术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对其他学科的教师进行指导,使教学和信息化有效结合,使教学能大大提高效率,实现学校全面综合的发展。

(一)正确定位,实现目标激励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教育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运用信息化教学成为了教学改革的必然。在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师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相结合,给学生构建一个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让他们把信息技术操作和信息技术知识的探究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查阅,培养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作用,不断研究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最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为教学的优化提供有力的保障。

在构建的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和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提高了教学效率。

作为信息化教学的主力军,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钻研新的信息技术知识,使自己能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中,不断优化信息技术教学,顺利完成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并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二)给信息技术教师合理布置教学工作,激发他们的教学热情

在学校教育进程中,要构建信息化的教学,需要激发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充满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中。学校管理者要给信息技术教师合理布置教学任务,并让他们在优化信息技术教学的同时,对其他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进行辅导和帮助,推进全校信息化课堂教学的不断完善。在工作中,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重点是钻研信息技术知识,深入探究信息技术学科的课程,结合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在给信息技术教师分配工作时,要结合他们的兴趣进行,让每个专业教师都能发挥自己的特点。

例如,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擅长教学,可以让他在公开课上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有的信息技术教师擅长信息技术的钻研,可以让他优化学校的软硬件设备,开发各种教学软件等。在以兴趣为基础的工作中,信息技术教师能热情、积极地投入进去,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教学和信息化的推广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并给予一定的报酬

在传统教学中,一些信息技术教师在做大量工作时没有得到相应的报酬,导致他们不满,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随着信息技术教学的力度不断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不仅担负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还要负责对其他学科教师的信息技能培训和指导。学校管理者要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付出做出积极全面的评价,并根据他们的工作量给予一定的报酬。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劳动做出相应的回报,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在钻研信息技术知识和进行信息化教学的推广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使学校教育获得更大的发展。

(四)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培训,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在学校教育中,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知识在快速地更新换代,为了让信息技术教师跟上时代的发展,学校要加强对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在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专业培训时,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一些信息信息技术教师具有丰富的课堂管理经验,能够顺利地开展教学,但是他们信息技术能力水平较低;而大学教育技术相关专业毕业的教师大多刚走出校园,存在着“重技术、轻教法”的问题,校本培训应根据培训者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培训,增加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让教师在培训过程中能各取所需,获得有效的进步和发展。

2.运用教学案例引导教师进行反思。在培训过程中,运用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能让信息技术教师认识到案例中的问题,培养他们对教学反思的意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价体系。学校应采取激励措施,将校本培训与教师的职务晋升、评优和奖金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信息技术教师参训的积极性。

篇5: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

一、为什么要学习专业导论这门课程?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之所以被称为“信息时代”,是因为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将为社会提供一种崭新的通用的社会生产工具—大规模智能化的信息网络,一种能够按照一定目的主动获取信息、把信息加工成为知识、把知识转化为智能行为策略和智能行为从而成功解决问题的社会生产工具,一种类似于人类劳动者的聪明的社会生产工具。虽然目前的网络(电信网络、互联网、电视网)还只是一种初等的信息网络,主要只能提供信息传递与共享的服务,远远还没有达到“智能化信息网络”的技术状态和能力水平,但这个目标和前景十分清晰,通过努力一定能达到。

因此,为现在和未来的大学生(甚至是高年级中生)提供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教育至关重要。这是21世纪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改革的一个基本方向。否则,我们的教育就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的人才后备大军就会落后于时代,而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落后,则会导致异常可怕的后果。

因此,学习《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这门课程就显得异常的必要,《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它的任务不是要具体地为学生补充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某些概念和知识,而是要高瞻远瞩地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信息科学与技术?为什么当今时代会出现信息科学与技术?为什么应当学习和研究信息科学与技术?它的基本知识构架是什么?信息科学与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什么作用?它与其他相关科学技术的关系是什么?其次,“导论”能够高屋建瓴、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解答这些问题,使学生们一踏进大学校园就能够对自己的专业有清晰宏观把握,对未来学习的内容心中有数,对所选的专业的意义有深刻的了解,就会激发他们对自己专业的热爱,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有条不紊地安排好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成为学习的主人,将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

二.专业导论课程主要讲述哪些科学技术和各自的内容特点?在《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这门课程中主要讲述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信息的执行等关于信息科学的专业技术。

1.信息的获取

 信息的直接获取

鉴于“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无穷多样性,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研制出与之相对应的敏感单元,它们对某一种活或几种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或其他变现方式的量有高的敏感度、分辨率和保真度。通过这些敏感单元就可以直接获取相关的信息。利用的技术有非电量电测、信号规整。

 信息的间接获取

通过一定的方法去获取被别人通过一定的的手段获取且已经进行过处理将其上升到语法信息或全信息的层次并且储存起来的信息,这就是间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1.通信网络

通信网络是通信系统的系统,由各种终端设备、交换设备、传输设备组成。除了这些硬件设备之外,为了保证网络能够合理的运行,使用户之间的通信达到一定的性能要求,还必须有控制和管理网络运行的软件

2.信息安全

信息网络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引起了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把人类社会带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但是人们在享受信息网络所带来的巨大优惠的同时,也面临着信息安全的严峻考验。现在,网络的信息安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它关系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安全,也关系到个人信息的安全。信息安全包括信息载体的安全、信息网络的安全、信息内容的安全。

3.信息处理

3.信息处理的概念

信息处理是根据一定的规则进行的,包括处理的要求、标准、限制条件、数量关系等内容,信息处理包括放大、去噪、去伪、滤波、排序、分类、聚类、检索、计算、识别、分析、融合、综合等

4.常规信息处理

常规信息处理是指信号处理和浅层信息处理。包括上述所说的滤波、放大、检测、分类、估计、编码、压缩。

5.智能信息处理

智能信息处理是指深层信息处理,主要包括识别、分类、融合、理解、推理、理解等,比较强调处理的目的是从信息中获取新的信息和知识。

6.智能信息处理和常规信息处理的区别

用信息科学的专门术语来说,浅层次信息处理只涉及“语法信息”(形式),深层次信息处理(智能信息处理)则专门还要涉及“语言意义”(内容)和“语用信息”(价值)

3.信息的执行

7.信息控制

自动化技术的核心是控制,而控制是以预期目标为引导,研究如何将对象所呈现信息加工成为控制策略作为对象,实现其自动化行为。由此可见,控制将信息转换为控制行为。从而实现了对信息的控制。

基本的控制方法有: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模糊控制和神经控制)

8.信息的显示

1.信息的显示研究如何采用有效的方法手段将信息处理的结果直接、迅速地输入给人的大脑,即把电信号转换成文字、图形、语音等形式,通过智能行为者对信息的理解起到信息执行的作用。“显示”本身有图形、图像的意思,其实声音也是一种显示的形式。

2.信息大的显示包括信息的视觉显示、信息的听觉显示、信息的嗅觉显示、信息的触觉显示

3.信息显示的作用可以归于信息执行,或者说的是信息的语义的表达。信息显示的方法有:多媒体、屏幕显示、字符显示、字段的布局、图形和图像、自然语言的对话、语音识别与生成。

三.如何顺利实现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转变

从迈步走进大学校园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我们要学会大学的生活方式,改变高中的学习方法,全面成为一个积极的大学生。首先,为什么我们要从高中的学习转变为大学的学习?因为大学与高中从本质上就有着很大的差别。第一,教学目的不同。中学教学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科学和普通文化知识,为广大学生将来继续深造或一般就业打好基础,基本上不考虑学生将来职业的具体要求。大学教育则不同,虽然大学教育仍不失为一种基础教育,但它是一种分专业的定向教育,其教学内容有明确的方向性。第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同。在中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水平的限制,学生是在老师全面而有具体的指导下以简明、有序的方式来学习和掌握文化基础知识的,是一种“手把手”的、注入式的被动教学,中学生的课外活动几乎也是在老师或家长的严格监控之下进行的。而大学的教学活动则不同,除了正常的教学活动外,教师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和机会相对较少,教师和学生显得很“生疏”。第三,自由度不同。中学每天的课程总是排的满满的,几乎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上课、做作业、自习都是集中在教室来完成的,学习时间很紧。而在大学,学生拥有更多的自由度,大学生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另外,大学中的许多作业、实验不再有唯一的答案,要求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积极思考才给出答案,只是另外一种自由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从高中学习中转换到大学的学习中。

首先,我们应该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因为大学生应当很好地认识各种学习方法,并能从中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其次,必须学会创造性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并根据学习任务,合理使用时间,管理安排好自己的学习,达到学习上的高效。大学生还应该学会利用图书馆,实验室等教学设施,积极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充实自己。

还有一点,大学生应当学会独立的支配时间,自觉地、主动地、生动的学习。并且还要注意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如何学好电子信息工程/应用电子技术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科学技术得到更加迅速的发展,它们在全社会的广泛应用,越来越深刻的改变着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因此,新世纪的大学生尤其是信息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人才提出新的要求是:要培养和不断提高信息要求。因此以下是些学好理论课的建议:

1.广泛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深刻理解理论体系。

为了能够对这个理论体系有全面深入的认识,学生就需要阅读不同的书籍进行验证。对于一个工科类大学生,如果不满足课堂教学的内容,参阅理科类的教科书也能获益匪浅。

2.完成大量练习,积极讨论问题

理论课程大都有大量的习题,学生做的越多,对理论的理解就越深入。除了大量做习之外,同学之间的讨论也是深入掌握理论课程内容的有效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演绎归纳并重

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把实际问题和理论结合起来,进而把经验上升为理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正确把握演绎方法和归纳方法的正确运用,这样才有可能真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4.掌握系统学习能力、研究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审美能力、政治识别能力、组织能力、社会和共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在校大学生应当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启动创新思维,开发创新能力,努力使自己的创新火花燃成燎原的烈火

五.如何完成大学学业、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1.四年大学生活中,完成大学的学业,那就要求我们有较强的自控能力,能够合理的利用课余的空闲时间,在大学中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在学习中做到劳逸结合,不能荒废了学业,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一些与学习无关、对学习无益活动或游戏。首先,要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优秀的文化素质,完成大学学业要求我们以学习为主,娱乐为辅,在大学四年中,我们得丰富自己的阅读面,增强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关于信息技术这个专业的要求和现在时代对英语人才的需要,我们还应该增强大学英语素质,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英语听说,写作的能力。还有对于专业英语素质更是重中之重,提高英文资料阅读能力、专业英语写作能力和专业英语资料翻译能力,是时代的要求。

3.计算机能力的提高有助于我们对专业知识的把握。因此,提高计算机基础应用技能和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是其中非常有必要的一项要求。在现在社会中,计算机操控和技能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掌握的一项技能。

4.专业基本技能。其中,数学应用基本技能中的应用数学知识能力和工程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理论分析与计算机能力是必须掌握的知识。还有关于电气工程基本技能中电工与电子知识应用能力等一些关于专业技能的知识。

5专业技能中有上述提到过的关于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递,信息的处理,信息的控制技术。其次,还有些专业综合知识能力、社会科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新技术新知识掌握综合能力、自我天宫与自我学习综合能力。

篇6:信息对抗技术专业

本专业学习进攻与防御信息战技术系统及其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民用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培养能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信息产业及其使用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操作管理和安全防护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日益深化,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各国都已经将信息网络安全视为今后十年乃至下个世纪的主要安全挑战,在国家层次上协调政府和私营部门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工作,政府、大公司、军队都成立了专门的信息防护反应队,并且社会上也成立了一些专门的网络安全公司来负责。毕业生大可在上述领域发挥才干。

一、专业基本情况

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进攻与防御信息战技术系统及其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民用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综合能力,能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信息产业及其使用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操作管理和安全防护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信息对抗武器系统及其决策支持系统与安全防护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作战运用、安全防护和操作管理的基本训练,具备系统分析与综合集成、工程设计与军事应用、攻防策略与监控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掌握信息科学、电子学和计算机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 掌握信息对抗技术系统及其决策支持与安全防护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和研制技术;

◆ 具有使用计算机和仪器设备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

◆ 熟悉有关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有关国际法律、法规;◆ 了解信息战及信息武器系统对抗技术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

4、主要课程

信息对抗系统分析与设计、信息对抗策略、电子对抗技术、光电对抗技术、网络对抗技术、微波工程基础、计算机软硬件对抗技术、信息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信息战战区虚拟现实技术等。

5、实践教学

包括电子∕光学工艺实习、计算机上机操作、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28周。

6、专业实验

电子对抗、光电对抗、计算机网络对抗、信息战虚拟现实等。

7、修业年限

4年或5年。

8、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二、专业综合介绍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信息对抗技术从一门单纯的军事学学科,开始向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渗透。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在未来的重要地位,早已为世人公认。

在信息社会,信息网络极容易被“黑客”入侵。

2001年,发生在中美之间的红客、黑客大战,许多网站遭到攻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如果敌国有组织、有目的地运用网络犯罪手段进行经济干扰和破坏,足以使当事国经济崩溃。在未来网络世界里,每个芯片都是一种潜在的武器,每台计算机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效的作战单元。信息战广泛的作战能力和强大的破坏力,已经引起各国相当的重视,成立了军队、民间多种形式的信息战研究机构,在大学开设有关信息战理论和信息对抗技术方面的课程。中国教育部最近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数量减少的同时,增加了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充分表明对这一专业的重视。

目前,我国有几所高校开设有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如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在我国,这个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信息战争与防御技术及民用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他们不光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软件素养,还必须了解现代战争中信息对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前景,掌握信息干扰、信息防护和信息对抗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信息科学研究、信息应用软件开发等的初步能力。比如黑客防范体系、信息分析与监控、应急响应系统、计算机病毒、人工免疫系统在反病毒和抗入侵系统中的应用等。

其实,这些还不是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的培养重点。信息战是大脑思维之间的战争。它利用信息在敌我之间制造反差,以攻击人的思维,尤其是决策者的思维,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因此,这个专业极其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她开设有信号与系统、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信息论与编码理论基础、网络对抗原理等多门有关系统设计和防范的专业课程,在掌握扎实的信息对抗技术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和从全局范围考虑问题的能力。

权威机构分析表明,信息技术人才位居21世纪我国急需的八大人才之首。因此,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前景广阔,既可以在国防、军事领域从事信息对抗工作,为国家信息安全做贡献;又可以在民用行业比如金融、保险、税务、企业等部门从事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既可从事信息系统、信息对抗系统的研究、开发,也可以从事此类系统的维护、管理、咨询等工作。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代码:081606。

三、专业教育发展状况

信息对抗是指敌对双方对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指挥控制领域进行的斗争。世界上最早开设信息对抗专业的是斯坦福大学,因为地处硅谷的斯坦福在此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现在师资力量仍是最强,而我国是在1996年才开设信息对抗专业,是在国防科技大学,因为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人们进入了信息社会,信息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信息意味着实力。因此,此专业是非常重要的有前途的专业。

我国目前开设本专业的地方高校共有4所,包括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军校还有几所,如国防科大、解放军通讯学院等,每年面向全国招生200多人,其中师资力量较强的要数北京理工大学和国防科技大学了。而像孙永强等一批专家、教授大多任教于国防科技大学。

在国际上,信息对抗的发展已经有了很深的基础,比方说美国,80年代初开始研究,1993年新组建成了一大批信息对抗中心,1998年组建了第一支计算机防御部队。目前,国外本专业主要研究学习下一代网络入侵探测技术,我国暂时主要学习防护技术。国际上信息对抗专业的发展以超逻辑层次(也可叫做超技术层次)的计算机网络对抗,即网空间中面向信息的超逻辑形式的对抗网对抗并不总是表现为技术的逻辑对抗形式,如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播谣言,蛊惑人心,情报窃取和情报欺骗,对敌方军民进行心理战等,就已经超出了网络的技术设计的范畴,属于网络的管理、监察和控制的问题。利用黑客技术篡改

股市数据以对股市数据的完整性保护属于逻辑的对抗,而直接发表虚假信息欺骗大众则属于超逻辑的对抗。后一种意义上的网络对抗瞄准了人性的弱点,运用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法制的、舆论的、攻心的等各种手段,打击对方的意志、意念和认知系统,往往以伪装、qz谣言、诽谤、恐吓等形式出现。则是对逻辑的超越,本质上不存在能行的求解算法,否则敌方的作战意图、社会政治动向就可以准确地算出来了,显然后者属于更高层次的信息类型。从国家战略出发,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对抗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逻辑对抗领域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巨大技术差距并且当前我国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主动权完全在外国手中,所以我国发展信息对抗技术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但同时对我们广大学子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所以电子对抗是一门很尖端的学科。

四、专业就业状况及趋势

信息对抗专业的毕业生具有进攻与防御信息战技术系统及其决策支持系统以及民用信息、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在有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操作管理和安全防护方面工作。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与日益深化,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各国都已经将信息网络安全视为今后十年乃至下个世纪的主要安全挑战,在国家层次上协调政府和私营部门保护关键基础设施的工作,政府、大公司、军队都成立了专门的信息防护反应队,并且社会上也成立了一些专门的网络安全公司来负责。

我国的信息系统发展很快,但存在着较多的安全漏洞,前一段报纸上不是在讨论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吗,并且我国金融机构的信息系统也有漏洞并且没有专门人才负责管理,所以,从总体上来讲,该领域的人才需求明显处于供不应求趋势,据估计在未来的五年间,该领域的人才需求会不断快速增长。

近十年来,与信息防护联系最密切的互联网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美国95%的大型企业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域名,并且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已经达到了两万亿。现在世界上因互联网而挤入世界500强的有许多,互联网更是造就了一批年轻的千万富翁。互联网业的高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安全漏洞,造成了黑客和病毒有机可趁。例如YAHOO网站被黑客攻击,AOL网站被黑,美国五角大楼、中国的网易都曾遭受过攻击。科索沃战争期间,北约的互联网址及电子邮件系统自战争一开始便受到了南斯拉夫“黑客”的侵袭,使其电子邮件服务器阻塞。俄罗斯电脑“黑客”则入侵美国白宫网站,造成该网站3月29日当天无法工作。英国与西班牙国家网站也多处遭到破坏,北约国家轰炸行动中最依赖的英国气象局网站损失惨重。“爸爸”、“梅利莎”、“疯牛”等计算机病毒在4月4日使科索沃战争中盟军的通信陷入瘫痪。

信息战的威力不仅表现在战场上,还表现具有与核武器一样的威慑作用,这种威慑作用更集中地体现在计算机网络战对信息化社会具有巨大的破坏作用。由此可见信息对抗人才是多么重要,假如一个大公司需要2名信息防护人才,就中国目前就需要上万名本专业的人才,由此可以看出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是供不应求的。

信息对抗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为体系与体系对抗、信息系统安全与对抗技术等领域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知识面,能够用系统的观点分析、综合和处理科学技术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内容: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的理论与技术,信号理论与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信息系统工程,控制科学与技术、信息对抗技术。本专业包括通信对抗、雷达对抗、光电对抗、制导对抗、引信对抗、信息及网络安全技术等六个专业方向。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通信原理、信息系统与安全对抗理论、信息系统安全与对抗技术、无线电定位系统与技术等。

篇7: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英语

4.Image processing operation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major categories, image compression, and image restoration.图像处理大致分为两类:图像压缩和图像恢复。

5.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 lightwave systems that employ optical fiber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光纤通信系统是光波系统,利用光纤完成信息传输。

9.These circuits are the common-emitter, emitter-follower, and common-base configurations。这种电路是共射极、射极输出器和共基极。

10.Signal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depe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ime variable:continuous time signal and discrete time signal。根据时间变量的特点,信号可分为两类: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11.Whereas CDMA breaks down calls on a signal by codes,TDMA breaks them down by time。CDMA按信号编码将呼叫信息分段,TDMA按时隙将呼叫信息分段。1.单刀双掷开关 single-pole/double-throw switch 2.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ESR)3.双极型集成电路 bipolar integrated circuit 4.时变电压 time-varying voltage 5.功率放大器 power amplifier

6.模/数转换器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7.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8.反馈系数 feedback coefficient 9.图像恢复image restoration 10.图像压缩 image compression 11.劣化模型 degradation model 12.网络容量network capacity

13.无线接入技术 radio access technology14.切换handoff 15.光纤 optical fiber

16.波分复用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17.异步传输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18.加密算法 encryption algorithm 19.代理服务器proxy sever 20.真值表 true table

1.field-effect transistor 场效应管 2.basic logic gate 基本逻辑门 3.crossover distortion 交越失真 4.flip-flop 触发器 5.DFT离散傅里叶变换

6.IIR filter IIR(无限冲击响应)滤波器 7.FIR filter FIR(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 8.JPEG 静态图像专家组

9.redundant information冗余信息 10.Microwave Technologies 微波技术

11.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蜂窝通信系统 12..seamless roaming 无缝漫游 13..short message service 短消息业务 14.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卫星通信 15.repeater spacing 中继距离 16.bit error rate 误比特率 17.virtual connections 虚连接

篇8: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初探

一、加强培训并确保培训的长期开展

1. 重视职前培训

科学地调整课程结构, 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信息化教学能力, 使未来信息技术教师在上岗前接受职前培训, 具备就业需求的信息技术专业能力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力, 并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现代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的能力。

2. 重视继续教育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 要坚持对在职教师的培训并确保培训长期开展下去。培训内容和形式要适应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提高培训效率。在关注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发展的同时, 也要注重信息技术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培训,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

3. 开展校本培训

校本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是利用学校的资源, 以本校为基地开展的培训, 以提高本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 增强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实践技能和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引导其持续的专业发展的一项宏伟工程。校本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 切合学校实际,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有利于解决学校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有利于加强信息技术教师之间的交流。校本培训要紧密结合学校实际, 使培训渗透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 具体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二、建立学习共同体,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教师个人的事, 而是有赖于教师群体形成的“教师文化”。教师不应该是孤独的奉献者, 而应是专业团队中的重要成员。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合作, 然而长期以来, 信息技术教师人数较少, 有的学校只有一位信息技术教师, 同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很难实现, 这不利于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在学校中建立多种学习共同体, 比如, 青年教师与资深教师之间、同一教研组教师之间、不同学科教师之间, 各种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合作、互动等途径外, 还要开展基于虚拟社区的学习, 如, 利用的网络工具有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博客 (微博) 、BBS论坛、E-mail、QQ群、微信等。虚拟学习社区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快捷平台, 学习共同体, 可以帮助教师扩展知识, 交流经验, 解决问题。信息技术教师不再是孤单的个体, 有了团体的支持和帮助, 凝聚集体的力量, 能大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开展实践研究, 加速教师专业发展

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是教师专业能力中的核心内容, 信息技术教育实践是职前教师将所学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转化为实际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 也是教师获得专业能力的重要途径。

1. 以竞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竞赛获胜和取得荣誉是人们追求的一种高级需要, 是激励人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一种精神力量, 它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不过我们也不能过分宣扬竞赛的社会、政治价值, 还是要以促进教师实践、促进学生发展为第一要义, 重视其专业价值, 以免导致出现功利主义、形式主义。

2. 以公开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公开课缩短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时间,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实践。公开课中的同伴互助提高了合作学习能力和反思品质, 公开课中的自我反思是科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公开课的学术氛围拓展了教师的眼界。执教公开课的教师最大的收获不是最后的获奖结果, 而是其准备过程。执教者在承担公开课任务后, 他们在不辞辛劳地“打磨”公开课的同时, 公开课也在“打磨”自身。执教者不断地学习, 不断地反思和改进, 不断地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 就是一次专业提升的过程。

四、借助行动研究, 强化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 不断反思探究自身教学中各方面存在的教学问题, 设计修正方案, 并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问题, 实现教学的优化, 使自己成长为创新型教师、学者型教师的过程。教学活动不是简单的重复, 教师应该对教学过程、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等进行“审视、慎思、明辨”。反思是中小学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是使其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必由之路。波斯纳就曾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反思是内省的过程, 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一名成功的教师, 必定不只是经验丰富, 而且是善于对自身的教育实践经验自觉进行积极反思的教师。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 进行全面深化、冷静思考和总结, 再反过来促进教学。通过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 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 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和方法, 进而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之, 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的、持续的过程, 社会和学校及教师个人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全面提升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来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发展。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 对中小学及各类专业学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要求他们加强培训并确保培训的长期开展, 建立学习共同体,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开展实践研究, 加速教师专业发展, 借助行动研究, 强化反思意识, 它将深刻影响着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开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教育部印发, 2001.

上一篇:初一年级数学暑假作业下一篇:求真务实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