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2024-05-14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精选8篇)

篇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名:

出生年月:

族: 汉 学

历: 本科

址: 山东省日照市 电子信箱:

个人素质:

别:

个人简历

联系电话:

婚姻状况: 专

业:

未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有强烈的好奇心,富有挑战和竞争意识,勤奋、能吃苦

自我激励,学习认真,有很好的自学能力

有很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有责任感。

求职意向:

期望从事工作行业: 电子·微电子 | 通信 | 家电业 |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电气。期望职位

全职,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 | 研发工程师(助理)| 电信工程师·通讯工程师(助理)

希望工作地区 山东省

教育培训及获奖情况:

教育背景:

2007.09—2011.06

曲阜师范大学

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主修课程: 

模拟电子电路,数字电子电路,高频电子线路设计、51单片机,SPCE061A单片机,C++面向对象编程,C语言,电子线路CAD(PROTEL DXP 2004),EDA技术应用(VHDL),DSP设计,ASP动态网页设计,FLASH动画设计,VFP数据库设计,MATLAB应用,计算机网络设计,信号与系统分析 

熟练手工电子元件焊接,能熟练的使用Matlab、Multisim、Proteus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

学习实践:  

2008年完成《Visual FoxPro》课程设计,设计了学生选课系统。2009年进行了电子实习,通过用元器件焊接声控灯,初步了解了常见电子器件的功能及其作用,并学会了一些基本工具的用法。

2009年做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学会了单片机系统设计的流程,培养了查阅资料、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在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受到了较全面的训练,并独立完成数字时钟设计。

2009年参加印刷电路板设计实习,掌握了电路板的设计基础,熟练地从电路板设计软件(即ProtelDXP2004软件)的元件库中调出各种画原理图元件。熟练地将各种元件搭接成各种原理图、人工布线技巧、并将各种电路原理图转化成PCB板图。  

2010年 参与简易数字频率计硬件部分设计。2010年 参与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硬件部分设计。2010年 参与宿舍智能防火防盗系统硬件部分设计。

2007-10 家教

社会实践与活动: 2008-04 院网页制作大赛

2008-05 日照市消防志愿者

2010-09山东省大学生“高教社&XILINX杯”电子设计竞赛

获得奖励:

 2007.11 曲阜师范大学院运动会“优秀裁判”  2008.09 曲阜师范大学“优秀团员”

 2008.09 曲阜师范大学“宿舍卫生先进个人”称号  2008-10 校级三等奖学金  2009-04 院网页制作大赛二等奖  2010-10 校级三等奖学金

 2010-10 山东省大学生“高教社&XILINX杯”电子设计竞赛“成功参赛奖”  2010-12 获“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证书” 

技能专长:

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能处理常见的软、硬件及网络故障。能利用PROTEL 计算机技能:

DXP 2004、MATLAB等软件进行电子电路设计及软件仿真,设计常用的电子

公软件。

器件。懂C/C++语言编程、汇编语言,会使用PHOTOSHOP,DREAMWAVER,FLASH类平面设计软件,能熟练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等OFFICE办语言水平母语:汉语

英语水平:大学英语四级

听、说、读、写能力均较强

熟练运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方面的程序设计、运用PROTEL进行PCB板的专业技能:

绘制。能完成常用的电路设计、模电数电基础比较好、能熟练运用51型单片机的所有功能,熟练掌握电子元器件的焊接技术。现在正学习嵌入式系统方面的知识、对于常用的时钟、温度、液晶等模块可以熟练运用、曾做过一些温度控制和电子万年历的设计。

个人概述:

大学四年里学习态度认真,勤奋务实,在无线通信和电子线路的设计、绘图、仿真方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实验和课程设计中培养了比较强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并独立设计和制作了数字电子时钟、稳压电源,组装了简易数字式频率计,无线多点温度检测系统,同时参加了山东省大学生“高教社&XILINX杯”电子设计竞赛 小组共同设计制作宿舍智能防火防盗系统。

在生活上,性格乐观向上,做事积极,充满自信、有责任心,待人友善:个性随和谦虚、自信、自律;积极创新,善于沟通,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快速适应新的环境,对工作抱有极大的热忱和责任心,愿为贵公司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

QQ:

TEL: E-Mail: @163.com

篇2: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4.Image processing operation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major categories, image compression, and image restoration.图像处理大致分为两类:图像压缩和图像恢复。

5.Fiber-optic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 lightwave systems that employ optical fiber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光纤通信系统是光波系统,利用光纤完成信息传输。

9.These circuits are the common-emitter, emitter-follower, and common-base configurations。这种电路是共射极、射极输出器和共基极。

10.Signal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wo categories depe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time variable:continuous time signal and discrete time signal。根据时间变量的特点,信号可分为两类: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11.Whereas CDMA breaks down calls on a signal by codes,TDMA breaks them down by time。CDMA按信号编码将呼叫信息分段,TDMA按时隙将呼叫信息分段。1.单刀双掷开关 single-pole/double-throw switch 2.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ESR)3.双极型集成电路 bipolar integrated circuit 4.时变电压 time-varying voltage 5.功率放大器 power amplifier

6.模/数转换器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 7.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8.反馈系数 feedback coefficient 9.图像恢复image restoration 10.图像压缩 image compression 11.劣化模型 degradation model 12.网络容量network capacity

13.无线接入技术 radio access technology14.切换handoff 15.光纤 optical fiber

16.波分复用 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17.异步传输模式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18.加密算法 encryption algorithm 19.代理服务器proxy sever 20.真值表 true table

1.field-effect transistor 场效应管 2.basic logic gate 基本逻辑门 3.crossover distortion 交越失真 4.flip-flop 触发器 5.DFT离散傅里叶变换

6.IIR filter IIR(无限冲击响应)滤波器 7.FIR filter FIR(有限冲击响应)滤波器 8.JPEG 静态图像专家组

9.redundant information冗余信息 10.Microwave Technologies 微波技术

11.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蜂窝通信系统 12..seamless roaming 无缝漫游 13..short message service 短消息业务 14.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卫星通信 15.repeater spacing 中继距离 16.bit error rate 误比特率 17.virtual connections 虚连接

篇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自1999年高等院校扩招以来, 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增加。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 到2008年增加到559万人。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剧增, 导致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增大, 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暴发, 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给毕业生、家长和各高校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为适应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各高校都在进行各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或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索。湖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03年成立的新专业。由于是新办专业, 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不足。虽然在随后的几年中, 对一些专业课程的学时、开课时间进行了一些调整, 但整个课程体系还是不够完整。2006年在学校教务处和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对国内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充分调研, 从我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拟定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完成了新的专业课程设置。从本专业5届毕业生的考研率和就业率来看, 课程体系改革对本专业学生的考研和就业起了积极作用。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 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电子信息产品不断更新, 技术不断进步, 这就要求电子信息人才要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为此, 国家人事部、信息产业部, 于2006年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653工程”) 实施办法》的通知, 目的在于及时更新各类信息专业技术人才专业知识, 提高创新能力。高校作为我国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基地, 理应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合理设置专业课程, 以顺应我国经济建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 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2003年成立的新专业, 在专业开办之初, 存在师资力量不足、实验设备缺乏等问题, 这就势必导致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是: (1)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学时偏少。 (2) 专业实验课时不足。 (3) 专业课程之间衔接不够。 (4) 开设的专业课程数量过多。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建服务, 修订专业培养计划, 适当调整专业课程设置, 进一步完善的课程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三、课程体系的改革的思路及具体措施

1. 课程体系的改革的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 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 是落实教学计划、组织实施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以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为导向, 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从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 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湖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 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多学科性大学, 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湖北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学校教务处关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形成了此次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 (1) 加强学科基础课程教学; (2)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3) 注重知识内容的系统性与先进性; (4) 注重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2. 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2006年在学校教务处和理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 从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学科分布的实际情况出发, 按照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 并依据湖北工业大学课程体系结构框架 (见表1) , 修订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此次修订主要对原课程设置进行了以下几方面调整。 (1) 取消了几门课程。按学校规定本科阶段课内学时2500学时, 本着“以有限的课程覆盖日益增长的知识面, 不求全、细, 重在精、新”的原则, 取消了与专业方向关联程度不高的课程:软件工程、数据库概论。取消了与大学物理内容有重复的课程: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 (2) 增加了几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时。为打好学生的专业基础, 增加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学时。 (3) 增加了专业实验课的学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实验研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增加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实验学时。 (4) 适当地将课程前移。按照我校的本科培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学生在第八学期只安排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教学任务, 第七学期有部分学生要为考研做准备, 也有部分学生开始找工作, 所以很难有太多的精力用在第七学期安排的课程上, 导致这学期的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 新计划将二门课程前移。 (5) 理顺了课程的先后顺序。在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开办之初, 由于培养计划尚不完善, 在执行过程中, 对课程的设置有所调整, 导致部分学修课程与后续课程的先后顺序颠倒, 课程之间的衔接不够。此次修订基本理顺了课程的先后顺序。

四、课程体系改革取得的成效

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修订完成后, 从2005级开始按新培养计划进行教学。任课教师和学生们普遍认为:新培养计划从我校的目标定位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加强学科基础课程教学, 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较好地解决了原培养计划中的绝大部分问题。目前, 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按新培养计划已培养了2009~2011三届毕业生。这三届毕业生考研和就业的总体情况明显好于2007~2008届毕业生。由于就业情况与当年的就业环境有很大关系, 不好进行对比。因此仅以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历届毕业生的考研情况 (见表2) 进行对比。从表2中可以看出:2009~2011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和毕业生考取211学校的比例明显高于2007~2008届。可见本次课程体系改革对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考研、就业都起了积极作用。

湖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生以来, 已有五届毕业生。其中2009~2011届毕业生是按修订后的培养计划进行教学的, 而2009~2011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和毕业生考取211学校的比例明显高于前两届, 这说明新的培养计划对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此证明笔者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比较成功的。然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知识的不断更新, 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培养计划也应及时更新。因此, 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只有将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及时地融入到专业教学中, 才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专业技术人才。

摘要:从学校的特色与培养目标定位出发, 结合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自身特点, 提出了适应新的就业形势的课程体系建设的整体设计方案。从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分析,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对于人才的培养起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方见树, 廖湘萍, 李雪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1, (5) :89-92.

[2]杨成全, 卢玉和, 石云龙, 王振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 2007:79-84.

[3]雷学堂, 冯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 (10) :149-151.

[4]乔闹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环节中课程设置的研究[J].科技教育, 2011.

[5]刘东, 卢进军, 卢超.新形势下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探索[J].科技教育, 2011.

[6]赵华君, 廖长荣, 邓于, 谭菊, 杨守良.新时期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 2007:92-94.

篇4: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

【关键字】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 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5-00-0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根据教育部1998年7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原来的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信息与电子科学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放在理学电子信息类一级学科下[1]。虽然,它归口于理科专业,但它又是一门与生产实践关系密切、适应面广、历史较短而又发展迅速的新兴专业。我校于2006年开设了该专业,目前每年招生规模能稳定在150人左右,已初步形成了该专业的教学体系,为提高本专业办学质量,本文就目前该新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进行探讨。

1 我院该专业课程结构特点

跟传统专业一样,本专业分基础教育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两大部分。特点是减少了理论课的课时,增加了实验实践课时,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并使其协调发展。具体体现在:

(1)注重基础教育

开设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开设了普通物理,普物实验;加强英语和计算机文化训练,基本做到计算机课程四年不间断。这样,在数学、物理、英语、计算机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强化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的训练

在总的学时减少的前提下,对专业基础理论课加强,如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都保证理论课时在60学时以上,实验课时在20学时以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能力,形成宽厚的专业基础。

(3)加强实践环节

该专业的实践实训时间是我院理科中最多的。除了每门专业课程都独立开设了相应的实验课程外,大一和大二暑期安排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大二和大三都安排有两周的电子电工课程实践和专业课程实践;大四第一学期安排有8周的专业实习;第二学期安排有8周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撰写,八周的毕业实习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受到严格的科研训练,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设计制作能力、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等,使其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全过程。

2 该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专业口径宽,特色不突出

该专业是一门理工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涉及知识面很宽,主要包括:无线电物理学、无线电波传播与天线、电子学与信息系统、信息与电子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学科。目前大多数高校根据自身的教学优势,将其分为两个方向,学生从大三开始选修相应课程,这种培养模式比较有利于学生将来选择就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但从课程设置来看,绝大部分院校的此专业与电子信息工程或电子科学技术,甚至与计算机应用等专业差别不大,特色不够突出。

(2)师资力量不够雄厚

由于是新兴专业,加之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新器件、新技术等层出不穷,大多数院校有着本专业系统教育背景的教师少,刚从大学毕业的硕士研究生稍多,但他们又缺乏系统的教学实践,所以师资队伍结构不太合理,师资力量不强。

(3)实验实践力度不够

尽管大多数院校很重视实验实践教学,在教学时间上也给予了保证。但课程实验内容过于单一,绝大多数是验证型实验,学生面对的是试验箱,连线、开电源、看现象、记录即可,缺乏设计型和研究型的实验项目和内容。特别是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上,和社会接触的力度不够,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不够。

(4)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有待改进

本科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解决问题。所以课堂教学中要加强网络资源的利用,扩大学生的视野,重视分析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思路,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研究,适时的结合现有的实验条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3 专业建设建议

(1)保证执行和管理力度

成立校级该专业建设和评审委员会,该评委会的成员要具有建设此专业的学术水平和能力,还应具有公正客观的高尚品质。应客观地就该专业的学科基础、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专业人才规格、主干课程和教学计划、办学条件、科研方向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评估,对该专业建设既起诊断作用, 又有导向和调控作用。

(2)突出特色,加强专业方向建设

教育部于1998年10月提出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四个知识点: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信息;电路与系统;计算机[1]。结合我校师资条件和具体实际,改革其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将其分为两个专业方向:应用电子技术方向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方向(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示例)。并加强对相关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应用性,使实践教学贯穿整个学程。

(3)具体落实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为目标,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验室硬件到位,保证开放时间;加强实验室文化建设,改变实验考核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实践的积极性;明确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和设计型实验的开放;制定工业见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等实践训练方案并严格执行;明确教师指导,建立学生科技活动小组与学生科技创新中心;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

专业理论课程设置:

(1)必修课: 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Protel DXP(自修)、电磁场与电磁波、信号与系统等

(2)限选课:应用电子技术方向:电子工艺学(自修)、电视技术、集成电路原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DSP原理及应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方向: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自修)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原理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

(3)任选课(选修4门)电子测量与仪器、数字视频技术、语音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多媒体技术、数据压缩原理、局域网技术、卫星通信原理、光纤通信原理、移动通信原理

(4)提高教学水平

在师资力量不是特强的情况下,建议理论老师和实验老师不分开,即某专业课实验教学由该专业课的理论老师来指导,并进行“六个一”。每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就该专业课程建设或教学体会进行交流;每两周进行一次公开课,课后互相提出宝贵意见;每月进行一次学生座谈会,及时反馈学生对相关课程教学的见解;每学期至少和相关兄弟院校进行一次学术交流;每年暑期派老师去企业或实践基地进行一次生产实践;每两年进行一次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

4 小结

课程体系的结构和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不断改善和完整[2]。但如果我们提高了该专业建设质量,狠抓了教学环节,则我们的招生和就业就水到渠成,我们的高校就能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清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R].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8.

篇5: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简历

不要把在学校的各科成绩单都附上,你是去企业应聘,不是申请出国留学。当然,如果你的学习成绩特别优秀,那你就写上曾经连续几年拿过一等奖学金或者成绩全年级第几名等,这就足够了。

下面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简历模板,更多内容请关注个人简历网站。

个人简历
姓名:   国籍: 广东汕头  
目前住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籍地: 汕头 身高: 162cm
政治面目: 预备党员 年龄: 22岁
电话:   邮箱: /jianli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20xx届毕业生
应聘职位: 可胜任IT,通信行业,金融相关工作,同时可从事网络编辑,教育学等方面工作
求职类型: 正职 可到职日期: 暑期可坐班5天,上学期间坐班3-4天
月薪期望: 面议 希望工作区: 广州 汕头

 

20xx年暑假期间 曾在家乡的一所私人家教兼职

 

20xx学年假期 曾在怡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担任销售

20xx年学年期间 曾参加全国旅游展销会担任工作人员

20xx年读书期间 曾参加雅思英语培训机构的小老师

20xx年学年期间 曾参加全国家居饰品展的推广人员

20xx年-至今 兼职太平洋亲子网微薄运营

20xx-至今 广州开发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校企助理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日期:20xx-06-01
所学专业: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第二专业:无
主修课程: C,C++,单片机 自修课程:教育学,心理学,银行金融

 

篇6: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基本资料

姓名:

性别:男

年龄:22

婚姻状况:未婚

身高:165CM

体重:54KG

籍贯:山东

现所在地:山东

求职意向

工作经验:应届毕业生

意向岗位:电路设计/电子测试/半导体技术;硬件测试工程师/测试员;电子技术员

求职类型:全职

期望月薪:3000元

到岗时间:面议

期望工作地点:山东

其他要求:希望能提供五险一金及食宿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稳重、有活力,待人热情、真诚。工作认真负责,积极主动,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和团体协作精神,能迅速的适应各种环境,并融合其中。

教育经历

20xx年9月~20xx年7月,山东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

获得证书:大学英语四级、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课程描述:C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子、数字电路、高频电子线路、集成电路、传感器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单片机应用系统、Protelxxx电路设计与制版、光电检测技术、光电子技术、激光原理、数字图像处理、太阳能发电。

在校经历

心理工作室,宣传部部长20xx.09——20xx.xx

起草宣传单页,组织干事策划海报,带领组员张贴和发放宣传单页。

实地定点宣传并讲解活动内容、奖项设置、报名参与方式。

学院社团联合干事20xx.09——20xx.xx

执行完成本社团组织的活动,包括宣传、具体实施。

配合其他社团组织各种校园活动。

电子电工实训20xx.xx——20xx.01

使用Protel绘制光控路灯电路,印刷到铜板,腐蚀铜板,打孔手动焊接元器件,调试。

工作经验

20xx年7月~20xx年9月配件公司

公司性质:民营企业

行业类别:汽车、摩托车及配件业

担任职位:经营/生产管理类其他

工作描述:在仓储部工作,负责材料的进出管理、记录存档。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篇7: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毕业实习报告

姓 名:杜宗飞

学 号:2011090118

专 业:电子信息类

班 级: 电子信息类01班

指导教师: 赵建明

实习时间: 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 2

前言 ...............................................................................................................................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电子信息类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电子信息类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电子信息类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电子信息类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电子信息类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自身对社会的适应性,将自己融合到社会中去,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缩短我们从一名大学生到一名工作人员之间的观念与业务距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③通过实习,了解电子信息类专业岗位工作流程,从而确立自己在最擅长的工作岗位。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通过实习过程,获得更多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知识,扩宽知识面,增加社会阅历。接触更多的人,在实践中锻炼胆量,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其他社交能力。培养更好的职业道德,树立好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1.2实习任务要求

①在电子信息类岗位实习期间,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毕业实习专业指导老师的安排,做好实习笔记,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善于发现问题

②在实习过程,有严格的时间观念,不迟到不早退,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积极主动完成实习单位分配的任务,与单位同事和谐相处;

③每天都认真总结当天的实习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和收获体会,做好工作反思,并按照学校毕业实习要求及时撰写毕业实习日记。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2.1实习单位简介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年,是一家专注于XX产品和XXX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企业,总部及研发基地设立于****科技创业园,并在全国各地设有分支机构。公司技术和研发实力雄厚,是国家863项目的参与者,并被政府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才为本、诚信立业的经营原则,荟萃业界精英,将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管理方法及企业经验与国内企业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竞争力,实现企业快速、稳定地发展。

公司人才结构合理,拥有多名博士作为主要的技术骨干,具有硕士、学士高中级技术职称的员工达800多人。为了开发出真正适合企业需求的XXXX

产品,企业特聘请电子信

息类专业专家(中科院院士)作为咨询顾问,紧密跟踪电子信息类行业发展特点,不断优化。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A. 参与电子信息类岗位的日常工作,参与组织制定单位电子信息类岗位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包括年度经费使用计划,仪器设备申购计划等),并协助同事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B. 协助主管领导科学管理,贯彻、实施有关规章制度。确定自己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岗位的工作职责与任务,定期进修和业务相关的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C. 在工作过程,跟同事一起通过与客户的洽谈,现场勘察,尽可能多地了解客户从事的职业、喜好、业主要求的使用功能和追求的风格等。努力提高客户建立良好关系能力,给客户量身打造设计方案。

三、实习内容(过程)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我很荣幸进入浙江XXXX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毕业实习。为了更好地适应从学生到一个具备完善职业技能的工作人员,实习单位主管领导首先给我们分发电子信息类专业岗位从业相关知识材料进行一些基础知识的自主学习,并安排专门的老同事对岗位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专项培训。

3.2适应电子信息类专业岗位工作。

为期两个多月的毕业实习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校园与职场、学习与工作、学生与员工之间存在着思想观念、做人处事等各方面的巨大差异。从象x塔走向社会,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人的观点、行为方式、心理等方面都要做适当的调整和适应。我在电子信息类专业岗位慢慢的熟悉工作环境和工作同事后,逐渐进入工作状态,每天按照分配的任务按时按量的完成。在逐渐适应岗位工作的过程中,我理解了工作的艰辛与独立自主生活的不易。在工作和同事相处过程中,即使是一件很平常的琐碎小事也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也让我明白一个道理:细节决定成败。

篇8: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自我鉴定

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本世纪初期以来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一直是热门专业,为社会的建设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信息科技人才。但近几年出现了电子信息科技专业学生难就业的状况,主要原因为电子信息科技专业毕业人数增多,而缺乏实践应用能力的一部分学生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所以被淘汰[1]。在电子信息科技专业学生参加工作之后,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在岗位工作期间动手实践应用能力较差,缺乏大胆实践与创新的精神,虽然掌握着较好的理论知识,但很难在职业场合中做出突出贡献。因此,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科技专业教学团队应当重视这种现象,在今后的电子信息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将学生培养为应用型人才,以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为此,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应当对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坚持以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的原则,秉持“改造、充实、发展、创新”的教学思路,对课程进行科学调整,增加实践应用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将学生培养为应用型复合型的高素质电子信息科技人才。

2 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教学措施

2.1 改革专业课教学体系,加强职业教学

首先应当加强电子信息科技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保证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素养。改革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体系,可以设置专门的选修课程,对学生进行知识面的延伸扩展,加强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适应性,可以通过开展课组体系使学生对通信原理、电子线路类型以及信号处理类型进行全面掌握。重点加强职业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树立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学习联系职业的意识,通过与职业规划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过程的针对性[2]。

2.2 构建覆盖面较宽的教学大纲

在电子信息科技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教学内容限制在教材与基本的教学计划之中,应当构建起具有较大较宽覆盖面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主要环节设置为理论教学环节与操作技能训练环节,这两个教学环节应当环环紧扣,相辅相成。基础课程大纲和后续课程大纲要衔接自然,根据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不断更新大纲内容,更好地解决学科基础课程与新知识的关系,丰富并巩固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素养。

2.3 完善加强本专业师资力量

电子信息科技专业任课教师应当深切了解当下市场对电子信息科技人才需求的主要类型,适时调整自身的教学策略。教师需要从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实践应用型电子信息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努力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在吸取各种先进教学理念与经验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锻炼开拓充分的教学空间 [3]。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学生在校学习以及专业实习期间联系人才市场与企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应用能力培养锻炼的机会,最终保证学生能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2.4实行高效高质量的信息科技实践教学

加强课内的实验应用教学,教师在讲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为学生设置合理的课堂应用操作方案,充分运用学校的实验室及机房资源,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加强课外电子信息科技活动,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中心、专业课实验室为实践教学的基础,成立学生的创新实践基地。在班级之间或学校之间展开各种电子信息科技应用能力竞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自主学习与竞争学习的意识。

2.5 改革考核制度,重点考察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为了适应应用型电子信息科技专业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当合理设置相应的应用实践能力考核制度。考试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为创意知识理论的书面考试。作为考试重点第二板块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考察,可以让学生进行电子线路的创新性设计,考察创新能力,也可在学生的合作探究实践过程中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运用情况。

3 结语

上一篇:外聘人员劳动协议下一篇:电影魔兽的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