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专业实习总结

2024-04-23

传媒学专业实习总结(精选6篇)

篇1:传媒学专业实习总结

传媒专业实习总结

转眼间,三个月的专业媒体实习就过去了,如我所愿,我来到了位于祖国南端的海南岛,并且在海南日报的摄影部度过了这三个月的时光。相比于其他大部分同学来说,我在摄影部的实习相对来说更加的有挑战性,因为以前的师兄师姐到摄影部实习的并不多,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道路或者经验,即使是有的在新华社的摄影部,也是作为图片编辑,更多情况下是单纯和照片与文字打交道,而直接与人进行交流,参与到一线的摄影采访的机会比较少。

三个月的实习只能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到报社当中,但是这次“涉‘摄’未深”的实习经历,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在实习过程中,我觉得对我来说记忆深刻,或者说让我对摄影、摄影记者以及图片与报纸的理解有着重大的影响的,有几个事件,也许这些东西对别人看来是非常浅显的,但是这是我在实习中切实体会到的,而这些东西也是实实在在值得总结的。

这个思考源于一次摄影部与总编室的讨论会,众所周知,总编室的编辑们是决定最后上版的文章和图片的“老板”,与文字的可修改性不同,照片只能替换而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而这就牵涉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上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印在我们的报纸上?

这样的讨论其实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媒体从业人士的讨论,即使是在我们清新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疑问,近些年来,“读图时代”被众多媒体宣称到来,许多的报刊杂志也突出了新闻照片在各自的媒体当中的比重,但是照片多了,选择照片又成了一个问题。

在我实习期间的这次讨论可以说也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讨论会上,摄影记者选择了一些自己传回报社的稿件,将自己觉得应该见报的照片和实际见报的照片放到一起,让大家一起品评。其中很多照片的选择不仅仅是摄影记者与编辑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且在编辑中间对于照片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分歧。

在这次讨论中,我虽然没有能够发言,但是,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我知道了大部分的编辑在选择照片的时候是关注什么的,而且我感觉到随着摄影记者水平的提高,新闻照片质量的提高,编辑对于照片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也在上升,以前觉得编辑对于照片是门外汉,其实他们可以说“阅片无数”,对于新闻照片的选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标准。

“新闻性第一”与“画面性第一”是这次讨论争论比较激烈的一对冲突,许多编辑认为作为一张新闻照片要有涵盖整个新闻事件的能力,要做到“一图胜千言”;而认为应该将“画面”作为第一位的摄影记者和一些编辑则认为,既然已经有文字来说明新闻事件,新闻照片为什么不能采用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特写性质的照片,因为这些照片更能够体现出摄影记者的摄影技术和水平。

其实我觉得这种讨论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于新闻图片的理解上,不仅仅是摄影记者需要提高,编辑也应该转换思路。作为摄影记者,我们要在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技术,将画面的美观与新闻相结合,而作为编辑,应该大胆的采用一些新颖的新闻图片,让画面好的照片上版,利用文字加以补充,甚至尝试着去用文字配合新闻照片,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摄影记者拍摄好的新闻照片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为新闻照片与文字、版面的配合提供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新京报》、《新民晚报》、《新快报》等一些媒体在图片使用上给国内的媒体树立了一面旗帜,他们都有自己的图片总监,对上版图片进行把关和建议,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自己媒体上图片使用美观性与新闻性的最大程度的融合。

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同志曾经这样评价我们报刊的发展,尤其是在对待新闻图片的使用的时候说,图片和文字一样都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的报刊和报道要做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我想这也应该是我们做到的,而且要为两者寻找最优结合点,实现最大的“效益”。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作为刚刚从高等学校里面毕业出来的学生或者是说实习生来说,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实习生来到报社之后都会在报社的资料室里面翻阅一周的报纸的缘故。

最初来到摄影部,老师让我到报社资料室看报纸,让我去看到底什么样的照片适合我们的报纸刊载,然而就从这最开始,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我并没有将自己置身其中,而是单纯的置身事外的评价一张片子,用学校里面拍摄“糖水”的眼光来评判。结果一周下来,我记在自己的采访本上的仅仅是某年某月某日哪张照片感觉不错,而不是将照片放到一个新闻事件中。

后来摄影部的王军主任跟我聊天的时候跟我说,其实新闻记者并非不能拍到好照片,而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你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比如报纸的定位,比如编辑的眼光,还有更重要的现场的条件。“为什么我们说一张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东西的片子拍得好,就是因为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拍摄出这种适合各种条条框框的照片的时候,摄影记者用摄影的语言把所有能够表达的东西表达了出来。”

篇2:传媒学专业实习总结

转眼之间,我已经是大四的学生了,终于迈向了我期望已久的工作岗位,很荣幸,我来到的是xx县广播电视局实习,被分配到了它下属的xx县广播电视台的新闻中心进行实习工作,主要实习工作是辅助记者们查询资料和发布新媒体平台的资讯,由电视台的台长张于老师作为我的实习指导教师!

从XX年8月29日入职到XX年10月28日实习期满,在这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学习到了很多的东西和经验,可以说,很多人找工作是为了有一份可观的薪资报酬,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实习也是对自己的一个重新定位和审视,并且能够从实习中锻炼自己的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锻炼自己的胆识和才情。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生,实习工作当然也是和媒体啊报社啊这些是分不开的,所以我很荣幸能够进入新闻中心实习,我的工作主要是帮助记者搜集写稿子和出采访所需要的资料信息,和同事们一起发布微信平台(xx广播电视台)和xx县广播电视局官方网络的信息(以下简称:官网)。不过一个小的遗憾就是没有能够在实习期间独立的发一篇稿件,这也是我以下要进行总结的。

一.优势与不足

(一)不足之处:

.实习第一天,略显稚嫩,也许我们都是一样,在20岁刚出头的时候初次进入这么高大上的一个单位,瞬间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虽然第一天主要是参观单位,了解工作情况等,但是我的表现我觉得很不好,略显笨拙。

2.遗憾之处,也是反映了自己的能力不足,就是没有能够在实习期间独立的完成一篇实体稿件,虽然有发布微信平台的内容,但是,微信平台是和同事们共同合作,推敲字句,并且公众平台是以单位名义发布,并不署个人名称,所以还是有一些小遗憾的,遗憾的同时我必须要看到这是因为我自身的不足,因为自己的写作能力不够突出,所以稿件可能不会让老记者们满意,希望再回到校园中学习的这两个月时间能够好好的努力,弥补不足之处。

(二)表现优异之处:

.与身边的同事和指导教师相处的很好,指导教师交给了我许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2.在发布微信平台是自己有一些小创意收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工作认真严谨负责,因为在外面实习我们不仅代表着自己,更是代表着从鞍山师范学院走出来的学子,我们在顾及自己的同时要给学校增光而不是给学校抹黑。

二.工作总结

从XX年9月1日开始,我正式进入工作状态,与此同时在实习期间,也参与了一些采访和会议的讨论。例如:9月10日教师节,和同事一同合作讨论教师节主题的内容,搜集资料,在会议上我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从“反面”看待教师。以往的教师节专栏往往都是弘扬教师多么的伟大,那么我的建议是从教师身上发生的一些事故来谈一谈教师的保障问题。也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我的大部分工作是在社会新闻口来完成的,但是指导教师给了我一个宝贵的机会去我们年轻人都向往已久的娱乐新闻口辅助记者们做一天的工作,9月17日我首次来到娱乐新闻口进行观摩学习,正值大家在完成男星乔任梁去世的稿件,于是我就帮助记者们翻阅了很多的资料。为了能从始至终的完成一个事件新闻的跟踪报道,9月22日我再一次申请到娱乐新闻口和那边的同事们一起对乔任梁事件做后续的资料整理和搜集。

在工作期间,我荣幸的得到了指导教师的信任和青睐,做起了台长的小助理,每周五帮助台长整理一周的工作资料和信息,方便台长做总结,并且帮助部门的领导做咱们微信平台的数据的分析,很幸运的是我在大学期间学过邱源子老师的网络数据这门课程派上了用场,对数据的分析比价拿手,得到了老师和领导们的赞许。

三.收获和心得

61天,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但是它交给我们的东西是可以保留很久很久的。

所谓实习,就是用实践的方式将书本的知识表达出来,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实践,就是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客观实际中去,使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只学不实践,那么所学的就等于零,理论应该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实践可为以后找工作打下基础。在实习期间我学习到了更多的知识:人际交往方面的,职场方面的等等。作为一名即将踏入社会的成年人,我们需要的更多是社会的磨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了实践,才能让我们的知识发挥的更好。这两个月的实习可以看做是我们进入社会上的第一门课,在实习中,我感受到了工作与学习的不同,学校是乐园,而单位是一个优胜劣汰的地方,你要让自己变得足够优秀,才能一步步接近你的理想。在xx县广播电视局实习的两个月以来,我了解到了电视台是如何运作的,知道了网络媒体是如何控制的,并且在参与实地参访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了记者采访的流程,从采访前的准备到采访中的突发情况应对,再到采访结束之后的稿件整理,都让我眼前觉得一亮:原来采访这样才是真正的采访,虽然在学校里我们也经常进行采访,可是没有设身处地,就没有感受到那种真实感,这次在实习中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一个新闻人想要为民维权,想要为民服务的心。

在实习过程中,我自己也是在不知不觉的成长的,这种成长包括看待事物的角度,解决事情的方法等。同时在实习中,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上面有单独提到过,例如自己的文字功底还需要加强等,这些都是以后需要加以注意的地方。对于我自己来说,这两个多月的实习真的很宝贵,我认识了许多朋友和生活中的老师,他们不仅在工作中帮助了我许多,而且在生活中也无时无刻的教给我一些待人接物的道理和原则,此次实习最重要的是学到了许多在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所以这段时间的实习对我的意义重大,它意味着我走入职场的第一步,相信无论经过多久,它都是我最珍贵的记忆与财富。安排实习不是为了让我们应付了事,也不是交上一纸材料就证明我们实习过了,真正的实习是从这当中学习到学校和书本中学习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待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并且认真聆听前辈们的教诲和指导,前辈们可以教给我们许多的知识。

另外在实习中我也自己总结出了职场的几条“规则”:

.勤动手。多多用手去写稿件而不是用电脑去打字,虽然现在网络时代发达,什么文案都可以在电脑上敲一敲就完事了,但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指导教师也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多动笔写,而不是依赖电脑的辅助,用笔写会得到更多的灵感。

2.多问。不懂得事情要多问,不要不懂装懂,等到自己独立完成的时候就会露出马脚。

3.勤动脑。好稿件是想出来的,遇到事情要多分析,多问几个为什么。实践证明,脑勤方能眼尖,心明才能眼亮,只有在头脑中反复思考、渴望求知的事物,一旦出现时,才能及时辨别和捕捉它。否则,遇事不动脑,不多问几个为什么,有些重大新闻就会被漏掉。我们在日常中遇到的新闻素材,要通过表面看本质,多问几个为什么,刨根问底,就可能会发现更大的新闻。

4.勤搜集。好的新闻素材不是一下子自己就出来的,而是要在平时多积累,多搜集相类似的资料和信息,这样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才能立刻拿出材料因时因地因人灵活取用。

5.多跑腿。腿勤多跑。好素材是跑出来的,坐在家里不可能有新发现,大发现。因此要经常去外面寻找素材,积累素材,这样才能写出好的。

四.结束语

篇3:传媒学专业实习总结

1 问卷的编制

问卷通过高校老师的可行性调查验证、对教育实习情况的摸底调查以及对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学生初探。借鉴和结合国内外有关教育实习方面的研究和实验的帮助, 同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编制。

1.1 研究对象

以延安大学体育学院的2012级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实习院校随机学生、学校主管教育实习的有关领导以及相关指导教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教育实习方面的核心期刊和书籍, 查阅了有关教育实习方面的论文35篇左右, 为本研究提供依据。

1.2.2 专家访问法

对延安大学主管研究生教育实习的领导老师进行调查, 了解教育实习在延安大学的基本制度以及教育实习考核评价制度等, 并就个别问题进行了咨询。

1.2.3 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是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的, 并遵循体育科研方法论题而设计的。调查内容主要涉及指导教师、实习学生和学生, 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发放学生和教师两种调查问卷, 其中教师调查问卷共7份, 回收7份, 回收率100%, 有效率100%。在延安大学体育学院抽取2012级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生13人, 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共300份, 回收299份 (男139份, 女160份) , 回收率99.7%, 剔除3份无效问卷 (剔除2份体育学院填写, 1份未收回) , 有效问卷为297份, 有效率99.7%。

1.2.4 暗中调查法

通过对延安大学体育学院研究生进行实际暗访、对上课情况进行实地勘察, 总结整理信息, 并得出结论。

1.2.5 数理统计法

利用Excel 2003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 并对结果进一步研究分析。

2 现状调查

2.1 学生上课对实习老师的态度随便

学生和老师之间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 实习生是见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一个群体, 深知学生对老师和实习老师的看法。本文通过对随机的300名学生中调查有82.3%的人认为实习生不是老师;有71.2%人认为实习生不害怕;有88.3%的人认为实习生上课好通过。更有学生认为实习生的年龄和他们相差不多, 交流沟通起来更容易, 相互之间说话更是不忌讳。其实这样给实习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实习生在上课过程中, 由于他们是刚刚适应性的转变角色, 因而学生对其的态度很容易影响他们的教学发挥。

2.2 实习生完成修学分心态

在研究生教育实习过程当中, 教育实习的学分有18分占到了所修总共学分的1/5, 而且在学习过程中教育实习的是否通过直接影响到你的毕业论文。因此, 教育实习的18个学分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对13名实习研究生的问卷调查中, 我们很清楚的看到有81.4%的人认为教育实习是非常重要的;有10.2%的认为很重要;有7.8%的认为重要;有0.6%的认为不重要。教育实习不仅在毕业上很重要, 而且在我们的工作中也很有分量, 在对实习生的较差问卷中, 我们知道有64.8%的人教育实习是为了拿到学分, 顺利毕业;有32.1%的人是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有2.1%的人不知道;有1%的人其它。看来在上学过程中, 顺利毕业才是真正的目的。

2.3 实习生教学过程中没有规定的大纲教材

经过调查, 延安大学的实习内容是以自己的专项带课, 一门是大一的公共必修课;一门是大二的公共选项课。公共必修课的授课内容是太极拳和四项基本素质, 选项课的内容是专项的基本技术和训练方法。在我们教授过程中, 只有我们在以前的学习当中学习的一些内容, 但这些内容对公体课很不实用。通过对实习生的调查中我们知道有21.3%的人不知道在上课中应该怎么教;有60.5%的人知道怎么教但是很不规范;有11.4%的人认为马马虎虎下课就行;有6.8%的人认为其它。在对老师的访谈中我们知道, 我校有规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但是在实施过程当中有很多不实际, 学校院办也根据本校的情况对教学大纲进行了改编。可能是老师在上课期间多根据自己的授课经验, 没有硬性的根据大纲内容而已。通过调查, 上学期大一教的是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 而到了这个学期变成了杨氏太极拳。因为没有教材的指引, 学生的专业性和大众性很难把握。

2.4 顶岗实习严重

通过对我校实习生的调查中, 我校有13名实习研究生, 其中有1人是委托研究生, 4名经调查已在外工作, 真正能在校内实习的研究生就只有8人。学校要求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要自己亲自实习, 但在实际的实习过程中另外的5人因为各种原因很难按要求实习。又因为研究生教育序列的特殊性, 学校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通过对两校进行了暗中摸底调查, 其中有46.2%的人存在长时间的顶岗实习;有21.2%的人存在短时间顶岗实习;有32.6%的人是正常实习。通过对研究生的调查我们知道当前严峻的就业压力也是造成这方面的重要原因。

2.5 实习指导过程的缺失

经调查我校实习生实习是实行“一人一师”制, 就是一个指导老师带一名实习学生。学校规定老师必须跟着实习学生一起上课, 否则按教学事故处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老师的出勤率很低, 大体情况是前几节课来后几节课不来;上半节课在后半节课不在;有的就全部交给实习生, 自己不来;也有一起认真上课的老师。实习生是初次接触教育的老师, 在实习过程中是很需要指导老师的帮助, 经过的调查造成这样情况, 有一个重要原因, 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在本科阶段有91.2%的学生是体育教育专业;有6%的是社会体育专业;有1.8%的是运动训练专业;有1%的是其它专业, 教育实习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已经不是新奇的学习, 老师对他们也有一些了解, 因此对实习生的过分放心, 也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实习过程中虽然大多数的实习中我们都能独自完成, 但是, 实习过程的细节缺陷, 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难发现的, 这需要教育经验丰富的老师帮助我们去发现改正, 所以实习过程中的指导教师的实时指导是很重要的。

2.6 评价过程中的缺失

通过对我校教育实习的调查, 我校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很单一, 只有最终实习老师的主观评价为主要。通过对实习生的调查中有39.1%的人非常不同意这种评价手段;有40.5%的人不同意;有20%的人比较同意;有0.4%的人完全赞成这种评价手段。实习的评价包括很多方面, 指导老师的主管评价固然重要。但是学生的反馈、大纲评价表的评判、自我鉴定等等都同样的重要, 因此教育实习过程中的评价存在很大的缺失。

3 浅析

(1) 在实习过程中应该给与实习学生的充分权利, 在实习前应该给实习生做充分的动员培训, 让实习生充分的能够以一个真正老师的形象去授课。

(2) 让实习生充分认清楚实习的目的, 帮助摆正心态。在学分的设置上应该做一些调整。

(3) 学校应该根据情况编制自己的实习课本, 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所编制的大纲进行。在实习前, 应该对实习生进行大纲的熟悉培训。

(4) 加强对实习的管理, 减少实习过程中的漏洞。

(5) 加强对指导老师的管理, 定期对其进行检查。

(6) 学校领导应建立完善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

摘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暗中调查法等对我校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得出现状:对实习老师态度随便;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教学大纲不全;顶岗实习严重;实习指导过程中的缺失;评价的片面性, 并对其进行浅析。

关键词:浅析,研究生,实习,现状

参考文献

[1]张岚.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体育教育专业跨栏教学中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6, 22 (1) :107-108.

[2]胡听.对华东交通大学体育教学实习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7, 24 (S1) :121-123.

[3]陈家起, 杨祖辉.体育教育实习的“多元化”[J].体育学刊, 2001 (6) :107-109.

[4]时卫东.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改革的探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2 (4) :47-48.

[5]许高厚.教育实习[M].北京:人们教育出版社, 2001:232.

篇4: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

我国高校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主要是从1990年前后开始在各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的艺术学学科逐步设立的,其学科门类划分也是归为文学类专业下的一级学科艺术学,其教学往往侧重语言文学类课程。据《2010年招收艺术类本科专业普通高校名单》相关数据统计可知,2011年全国艺术类本科在校学生达117万人。2010年,具有艺术类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已达839所,其中戏剧与影视学相关专业的招生院校达375所左右。[1]自从教育部发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艺术学提升门类,戏剧与影视学成为一级学科后,各高校纷纷开始强调艺术与文学分家,重视艺术实践教学和技术性课程设置。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也开始广受关注。实习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中最基本也是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以适应未来工作的基本教学方法和必备教学环节。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实习教学尤其重要。

西北政法大学于2008年开始招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2010年开始招生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至今,我校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招生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我校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设在新闻传播学院,而新闻传播学院教师的专业背景大多数是中国语言文学。这些中文专业的老师为了适应新学科的教学不得不进行专业转型。文学类的转身进行戏剧史、电影史及作品分析类课程教学,新闻类的老师带视听语言、电视史及电视节目制作等课程。但一般来讲,讲授戏剧类课程的老师没有舞台经验,讲电影和电视类课程的老师没有跟过剧组,而学生的艺术实践教学则经常因经费紧张而流于形式。因此,西北政法大学自从开始招生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就十分重视实习教学工作。下面,就多年来的办学经历和笔者个人指导学生实习的经历,谈谈我们的教学经验和对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实习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 实习形式选择

我校的两个戏剧与影视专业的本科生实习要求与量化标准基本上是一样的。我们的教学实习一般有两次,第一次是初级实习,安排在二年级暑假,习惯上叫“小实习”。第二次是毕业实习,安排在四年级第一学期,习惯上叫“大实习”。初级实习,我们强调艺术实践,也兼顾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我们更强调社会实践,也兼顾艺术实践。[2]实习一般由系主任或者教研室主任担任指导老师。虽然实习要求和指导老师变化不大,但具体的实习工作却千变万化,每年每届都不一样。单在实习形式上,就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多样、由浅层到深层的过程。但总体上更重视剧本创作和电视节目编导等几种实习形式。

(一)剧本创作与文艺评论写作

虽然在培养目标上,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强调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强调他们写作能力的培养,但对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应该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外,他们最重要的专业技能就是编导能力,特别是能根据要求写出合格的剧本。而且我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培养目标是影视编导。所以,不仅在课程设置上把《舞台剧本创作》和《影视剧本创作》设置为这两个专业的必修课,而且通过每年一届影视文化节中的剧本比赛强化学生的剧本创作能力。因此,在初级实习和毕业实习时,都把剧本创作作为两个专业学生的首选实习形式。

从就业市场来看,各类新闻事业单位和文化企业除了缺乏编剧人才外,也急需大量文艺评论员等具有较强写作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把《戏剧影视批评》作为这两个专业的选修课,要求学生在校时进行大量的剧评和影评写作。[3]而且在每年一届的西北政法大学影视文化节中设置文艺评论比赛单元,以强化学生的剧评和影评写作能力。在制定初级实习和毕业实习指导意见时,把文艺评论写作作为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实习形式之一。通过对2008级、2010级和2012级学生实习岗位及实习作品统计的结果来看,基本上达到了这个实习目的。

(二)广播电视台节目编导

我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办学目的,就是培养广播电视编导人才。而且,从对我校已经毕业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在校学生的就业意向的调查统计结果来看,国内的各级广播电视台是这两个专业学生的首选工作单位。因此,无论是为了教学还是为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和他们的个人前途,我们都重视在广播电视台实习。广播电视台的实习岗位很多,但最好的实习岗位还是节目编导。虽然大部分实习单位都不会让他们这些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在编导岗位实习,最多做节目策划或者编导助理,但在制定实习指导意见和做实习动员工作时,一直把广播电视编导这种实习形式作为大家一致努力的目标。

(三)新闻采编

西北政法大学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是在三个新闻传播学专业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因此,无论对于这两个专业学生的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重视他们新闻采编技能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这两个专业都设置有新闻传播类课程,在实习指导意见和评分标准中,也把新闻采编作为他们的主要实习形式之一。因此,许多同学都选择了新闻采编这种实习形式,并于实习回来后上交了自己参与采编和制作的新闻稿件。选择新闻采编这种实习形式的学生去的最多的单位是各级广播电视台。

网络及各种与网络相关的媒体是新兴的强势媒体。无论是为了学习还是就业,我们一直鼓励大家到这类媒体单位实习。因此,到各大企事业单位网站和网络公司实习的学生也较多。企事业单位网站与网络公司的实习岗位很多,在实习指导意见中强调大家要做新闻采编类的具体工作,特别是能出新闻作品的工作。无论是文字、照片还是视频,作品是衡量实习成绩高低的主要标准。在进行新闻采编时,我们建议大家尽量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多采编一些戏剧影视类文化新闻。

(四)戏剧院团后台服务和剧院管理

如果说戏剧院团和影视制作公司的剧本创作与文艺评论写作,广播电视台与网络公司的新闻采编这几种实习形式还比较容易进行,实习岗位也较容易找到的话,那么,戏剧院团和演艺公司的后台服务以及剧院管理的实习岗位不仅不容易找到,学生也不愿意到这类部门实习。因为在这类部门实习不仅很辛苦,想出作品也较困难。但这种实习形式从某种角度来看,其重要性不亚于前几种实习形式。因此,在《实习要求及量化标准》中把戏剧院团的后台服务和剧院管理也列为主要实习形式之一,并给予较高分值。

除了以上四类实习形式外,从近几年的实习情况来看,学生们的实习单位还有广告公司、党政机关和大中小学校等。他们有时还参与科学考察,关注一些热点问题并加以调研,如环境保护、煤矿安全、农村义务教育、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生活、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农村人口的社会保障等。经过选取的3个班级的大小实习统计结果看,学生的实际实习岗位百分比是,新闻采编与节目策划岗位占47%,文艺评论岗位占11%,编剧岗位占9%,剧院管理与后台服务岗位占6%,其他占27%。学生较容易找到的单位是电视台和影视制作公司,其次是小规模的传媒公司,再次是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

二、 实习效果评价

不论选择哪种实习形式,都是为了取得更好的实习效果。而了解学生的实习效果,除了查看他们提交的实习材料外,还通过集体座谈,个别交流和到实习单位调查等方式来了解他们的实习情况。通过对我校2008级、2010级和2012级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实习情况的调查了解与统计数据分析来看,实习效果都不错。在实习过程中,大部分同学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踏实,提交的作品都合格。在实习时,他们参与到采访、策划、摄影、编剧、表演、导演、美工、编辑与调查等工作中去。在外人看来,他们与实习单位的员工没有多大区别。在工作中,同学们虚心请教、认真学习,努力弥补他们在学校时专业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不足,确实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提高了实际工作能力。从大家的实习鉴定来看,他们基本上都受到实习单位的肯定和赞扬。经过座谈讨论和统计分析,师生一致认为,我校每届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效果都比较理想。

(一)强化专业应用能力

由于我校的实践性教学条件有限,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主要是理论知识。一些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没有相应的教学条件,学生没有真正受到艺术实践的锻炼。虽然教师们天天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学生们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但真正让他们明白这个道理的还是实习。因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实习教学在强化专业应用能力方面的效果最明显。这也是我们进行实习教学的主要目的。实习回来后的学生都明显增强了专业应用能力,也因此增加了自信心。在剧院实习的同学不仅知道了剧院管理和演剧市场等更广更深的演剧界情况,而且有许多同学都参与了编、导、演和舞美设计等一部舞台剧制作的全过程。在新闻媒体做采编工作的同学通过小组合作和与采访对象打交道的过程认识到记者的工作很辛苦,不是想象的那么浪漫;而且具体采编工作很繁琐,与教材上讲的相差甚远。在影视制作公司实习的同学基本上都参与了剧本创作、导演监制、摄影摄像、后期制作、发布宣传等具体工作。他们还认识到了,资金和技术对于一部影视作品的影响不亚于编导演等因素。

(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如今的国内高等教育,虽然一直在努力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便为他们将来走进社会多做准备。但如今的大学校园毕竟还是校园,虽然不再是象牙塔,但仍然是单纯理想的生活乐园。大学生们虽然都经过集体生活和一些社会实践锻炼,但一旦让他们真正进入社会,往往难以适应。实习教学除了强化了他们的专业技能外,实际上也是他们真正进入社会的开始。通过实习,我校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都明显增强。在采编岗位实习的同学体会到了新闻从业人员工作的艰辛,认识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也学会了与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打交道。在剧院和影视公司实习的同学认识到这些单位不仅部门众多,工作繁琐复杂,而且每一部作品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制作团队,学会与别人合作是最基本的个人素质。实习一方面让他们增加社会阅历、扩大视野,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一方面也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会观察生活、了解他人、与人合作,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经过实习,他们对人性和社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再简单地用好坏来评价别人。独立求职能力增强,不再害怕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许多同学实习回来以后都觉得自己成熟了,学会理解别人,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增强了。

(三)扩大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影响

每次实习前,都做好实习动员工作,让学生充分了解我们的实习指导意见和评分标准。他们也都制定了详细的实习计划。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不断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一般都要召开座谈会进行集体总结。再加上不断积累实习经验,进行实习教学改革,学生们的实习效果一届比一届好,也扩大了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影响。每一次实习,学生们都有许多作品发表在各种媒体上。从实习鉴定来看,许多实习单位都给予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以很高的评价。也正是因为有了在校期间的两次实习,我校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选择机会比本省的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学生更多更广。他们毕业时,许多人被各级电视台、新闻媒体、政府机关、广告公司和各种企事业单位录用。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素质高,动手能力强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也成了我校非法学专业中较好的专业和陕西省高校同类专业中知名度较高的专业。

三、 几点建议

多年的办学经历和实习教学证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要培养出“一专多能”、具有扎实戏剧学基础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达到基础厚,专业能力强,艺术视野开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标,必须根据社会需求,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总结过去的经验是为了将来更好地发展。在国家大力发展戏剧影视文化产业和新闻传媒业的大形势下,我们也必须加强相关专业建设。因此,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教学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学习评价指导思想需要转变

对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毕业答辩形式要进行改革。戏剧与影视学专业要培养的是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衡量这类专业学生是否成才的标准,是看他们创作的作品。不能再用出题考试和学术论文写作的形式来考核评价学生,必须用创作作品的优劣来评价学生的学习。否则,我们就无法改变办学层次越来越高,学术水平越来越高,但学生毕业后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就业率却越来越低的现象。戏剧影视表达依赖舞台语言和视听语言,与绘画、雕塑、建筑、舞蹈等造型艺术关系密切,而戏剧影视的叙事性又离不开文学和音乐。因此,戏剧与影视专业的学生对各种艺术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与技术层面学习也很重要。而综合运用能力和技术层面的学习,必须用创作实践来进行评价,即使撰写毕业论文,这些论文也必须以他们的创作实践和作品为基础。

(二)实习的组织形式要多样化

对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我们和国内其他高校一样,一般采用组建多个实习小组的组织形式。但最近几年,我们逐步实行多种多样的组织形式进行实习教学。学生实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专业技能和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适应未来的工作。因此,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不论他们是在什么岗位实习,哪怕仍然留在学校,甚至在家里进行实习,都应该根据情况给予合适的实习成绩。学生实习的时间、地点和人数可以由他们自己确定。只要指导老师了解情况就行了。这样实习工作可能麻烦许多,但效果会更好。经过调查了解得知,这种组织形式多样的实习教学,不仅效果良好,也广受学生的欢迎。我院系还以学校的名义为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实习的组织形式多样化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和西部电影集团等周边戏剧影视产业园区的有利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培训人才的机制,建立长期固定的实践实习基地。使学生可以随时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入实习基地在实践中检验自己专业学习的效果。

(三)实习成绩评价要多元化

评价学生的实习成绩,主要是看学生提交的实习作品,实习日志反映的实习过程和实习单位的鉴定。但实践证明,这种评价实习成绩的制度必须改革。因为,许多学生自己感觉实习效果不错,但由于客观原因,无法在作品上署名,或者无法从实习单位拿出作品。实习单位的鉴定也都有自己的偏见。一些实习日志也存在造假现象。以后,应该制定更宽松的实习制度和简略的评分标准,采用复合多元的评分方法。实习效果可能会更好,实习成绩可能更公平。实习生自己的感受,同学们的评价和老师的了解都可以作为评价标准。还可以采取过程性,综合性评价方法。如与校外实习基地和合作媒体一起公布学生作品共同打分,不同课程和不同专业的师生一起给实习生打分等。

(四)建立社团实习平台

在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属于戏剧与影视学的专业(包括1个特设专业)共有11个。戏剧艺术构成的综合性和运作的集体性也是这11个专业的共同特点。因此,建立社团,特别是戏剧社团实习平台,有利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更好地进行实习。

大学生社团一般都具有专业性特点。这些专业社团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活动组织、沟通交流、协作配合和组织领导能力,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也都有着重要意义。[4]专业型大学生社团一般都可以成为大学生进行专业实习的平台。对于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校园戏剧社团就是他们最好的实习平台。我校有校团委的西法大剧社、新闻传播学院的南山剧社和外国语学院的太乙剧社三个学生戏剧社团:。这几个戏剧社团不仅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也为我校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与实习平台。对于每一届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学生,都建议他们至少要加入这三个戏剧社团中的一个。而事实也是如此。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最优秀的学生往往都是这几个剧社的骨干社员。因此,我们建议有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高校,如果有条件就成立专业剧团,没有条件也要鼓励学生成立业余剧社供学生进行专业实习。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商业化演出,尝试成立个人工作室,或几个人一起成立小规模的影视制作公司等。这样,学生既可以了解到自己学习的不足,也可以积累一些商业经验。

总之,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教学使用的方式越来越多,实习效果也越来越好。在多年的实习教学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我们将在一届又一届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利用实习教学把我校已有的两个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办的越来越好,并争取申办新的戏剧与影视学专业。

参考文献:

[1]王建平.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实习教学[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1-3.

[2]西北政法大学教务处.本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J].内部资料,2012(8):273-293.

[3]王覃恩.浅析温方伊的话剧《蒋公的面子》[EB/OL].(2013-12-18)[2016-9-19]光影故事的博客,http://huangshizhi05. blog.163.com/.

篇5:高中传媒专业学什么

3、就业前景: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传播在社会发展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成为传播学的`新兴领域。本专业是根据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对信息传播人才的需要,瞄准信息传播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电视与网络媒体传播,设置的文理交叉、技艺结合的朝阳专业。可广泛在新闻媒体机构(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报社、杂志)、出版机构、音像出版社、中央和地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广告公司、教育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择业,从事编导、记者、主持、制作、广告与文化经济活动策划,计算机网络课件开发制作等工作。

篇6:传媒专业学什么好就业

专业方向:播音主持(双语)、播音主持(普通话)、播音主持(粤语)

影视表演类

专业方向:戏剧表演、影视表演、话剧表演、音乐剧表演、空乘、时装表演。

摄影摄制类

专业方向:影视剧摄影、照明艺术、图片摄影等。

上一篇: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下一篇:科学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