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情况总结

2024-04-23

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情况总结(共6篇)

篇1: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情况总结

中国传媒大学:依托业界专业实践教育平台培养优秀青年教师队伍

中国传媒大学自2007年出台了促进青年教师加强业界专业实践的相关管理办法,切实落实了青年教师业界加强专业实践的各项措施,建立以教学科研为主的实践基地60余个,共派出一百余名青年教师赴多家合作单位实践锻炼和挂职,开展业界实践取得互动双赢的良好效果。实践证明,此项活动有利于师资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我校在传媒教育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拓展学校社会服务空间。

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着眼于新的形势和情况,为了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青年教师队伍,丰富青年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专门出台了促进青年教师加强业界专业实践的相关管理办法,切实落实了青年教师业界加强专业实践的各项措施,促进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通过与业界双向对接,合作共赢,推动理论教学与传媒实践鲜活对接,加强科学研究与一线需求的紧密联系,推动创建多层次合作平台,拓展了学校社会服务空间。

一、基本情况

2007年,中国传媒大学颁布•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暂行管理办法‣(中传人字„2007‟221号文件),文件明确规定,青年教师要到业界进行专业实践,深入传媒第一线,了解业界最新的 发展动态,扩大专业视野,更新知识结构,在实践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力,不断强化学科优势和传媒特色。

自2007年文件颁布以来,中国传媒大学共派出百余名青年教师,先后赴文化部、中国教育电视台、台州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单位挂职锻炼,开展业界实践。挂职单位区域涵盖了十几个省份,遍布了国内不同地区、各种层级、各种所有制的媒体主体。在挂职锻炼过程中,青年教师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在实践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为业界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

二、主要做法

1、一线案例进课堂,推动理论教学与传媒实践鲜活对接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中的媒体行业,高校和业界为青年教师挂职实践搭建的这个平台,无疑是现在和将来践行合作共赢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深入业界实践、了解“一线”具体情况、丰富理论教学、提炼生动鲜活案例的机会。

通过挂职锻炼青年教师认识到应当根据业界的发展,及时调整自己课堂所教授的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更新率,使课堂教学能够与传媒实践保持同步,并适当作探索性、前瞻性的引导;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加强理论与实践,特别是与传媒实战的结合,做好课堂与学生毕业后所从事工作的对接。

实验教学中心的俞锫老师通过挂职实践感触最深的就是电视台已经完全从过去的模拟时代跨入到现在的数字时代,以前很多的制作工艺、制作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照自己课堂所讲授的很多内 容,发现许多已经不合时宜。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应当对教学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加强数字化、网络化等方面的比例。

播音主持学院的芦巍老师认为地方媒体对主持人个人形象设计、包装有所欠缺,由于人才匮乏,地方媒体很难解决这一问题。她认为应当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对地方媒体主持人进行培训,提高主持人个人艺术素养;同时在学校开设专门课程,让学生在校期间解决这一问题。

电视与新闻学院的崔林老师全面负责了我校16名学生专业实践团队在中国教育台新闻中心的实习工作,包括岗位安排、业务培训、待遇安排与队伍管理等各个方面。实习是教室授课的延伸,是课堂所学应用到实践的过程,在崔林老师的帮助下,学生们顺利完成3个月的实习,经过努力,5名学生获得了留台任用的机会。

2、紧密联系一线需求,推动科学研究互动双赢

近些年来,青年教师一方面承担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一方面由于评职称、上导师等都需要相当数量的科研成果,他们所承担的科研任务也非常繁重,但由于青年教师缺乏资历、缺乏经验、缺乏能力等,很难独立取得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广电总局等省部级项目,只能担任一些大型课题的项目成员。通过业界专业实践,青年教师的科研信心明显有所增强,科研能力明显有所提高,在所参与的课题研究进程中都有良好的表现,发表了多篇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实践针对性的学术论文,甚至有些教师与挂职单位合作,为学校争取到若干个横向项目。

在台州挂职的朴大志同志制定计划启动了中国传媒大学与台州 广播电视总台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的合作事宜。回到学校后,2009年上半年,朴大志同志还参加了我校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负责的“台州广播电视总台培训体系与机制创新研究”项目。

文化产业研究院赴承德挂职期间,课题负责人范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完成论文•文化产业的县域突围‣,在•中国文化报‣上刊登,并获得“中俄韩区域经济发展国际研究会论文一等奖”。

徐帆同志在台州挂职期间,与台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台州新闻‣制片人牟毅紧密合作,共同完成•城市电视台因应金融危机的主题报道策略:以台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台州新闻‡为例‣一文,刊载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3期,并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刊‣“重大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策略”征文二等奖。

3、创建多层次合作平台,拓展学校社会服务空间

新世纪以来,教育部领导强调高等院校要强化社会服务的职能,要做到既“顶天”又“立地”,推动高校通过各种途径为社会服务。中国传媒大学主动派出青年教师业界挂职锻炼,是高校自觉开展并践行社会服务这一职能的表现,实践证明,在挂职锻炼过程中,不但挂职单位获益很大,而且中国传媒大学大大拓展了社会服务的空间,增强为社会服务的能力。

每个挂职教师一旦进入挂职角色,就不再代表个人,而是代表整个学校。不论言谈举止还是工作目标设计都需要代表学校,从学校的角度考虑。每个教师专业不同,在挂职工作中除了做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外,还有接触到方方面面,很多工作与学校其他院系有关联。每 位挂职教师都是学校资源的一个接口,将不同学院的资源引入媒介一线,发现、满足新的社会需求,促进学校与媒体的多方面合作,充分发挥学校的整体资源优势。对双方而言这种互动融合是实现人才队伍业务水平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快捷而有效途径。

2008年,我校与天津滨海新区建立教学科研基地,签订合作协议后,校局双方建立了更为紧密的联系机制,天津滨海广电局于普瑞局长亲自带领工作班子,多次专赴中国传媒大学登门拜访、对接合作项目。基于双方良好的合作基础,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校局双方进行了深度合作,天津滨海广电局与我校签订了天津滨海广电局相关从业人员的新闻学专业研修班协议、工程硕士合作协议、收视率调查研究合作协议等多个协议,进一步开拓了校局合作的崭新局面。

通过挂职锻炼工作的开展,青年教师了解、掌握了媒体运行规律,对与教学相关的工作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运用专业知识服务业界,在一线工作中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责任意识,加强与媒介一线从业者的沟通;与业界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为进一步合作打下基础。实践证明,学校推出的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工作是与国际接轨、与时俱进的政策,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对提高我校教师的师资能力,有利于推动我校在传媒教育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三、经验启示

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制度化、规范化,一方面使得青年教师深入传媒第一线,了解业界最新的发展动态,扩大专业视 野,更新知识结构,在实践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实力,不断强化学科优势和传媒特色,另一方面,青年教师将理论知识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在实践中积累,在积累中提升,为业界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创造性的人才培养和科研服务。

青年教师业界实践工作开展以来,建立以教学科研为主的实践基地60余个,共派出一百余名青年教师先后赴文化部、中国教育电视台、台州广播电视总台等多家单位挂职锻炼,开展业界实践,取得显著成效。实践证明,此项活动有利于师资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推动我校在传媒教育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有利于拓展学校社会服务空间。

篇2: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情况总结

实施办法

中传人字【2014】159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队伍建设,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拔尖创新人才,持续提升我校的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重点学科的建设,把我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是我校设立的专项中青年人才工程,旨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第三条 “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每年遴选一次。遴选工作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遵循依靠专家、发扬民主、择优支持、公正合理的原则。

第四条 学校人事处负责“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申报对象、名额、资助标准

第五条 “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遴选范围限于我校教学、科研第一线的专任教师。

第六条 “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共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每年资助7人,其中理工类2人,文法类(含文、法、哲、经、管、教)3 人,艺术类2人。

第二层次每年资助10人,其中理工类3人,文法类(含文、法、哲、经、管、教)4人,艺术类3人。

第三层次每年资助26人,其中理工类8人、文法类(含文、法、哲、经、管、教)10人、艺术类8人。

第七条 “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资助期限为3年。

第一层次资助标准为工科每人3年共资助25万元,理科、文法类和艺术类每人3年共资助15万元。

第二层次资助标准为工科每人3年共资助15万元,理科、文法类和艺术类每人3年共资助9万元。

第三层次资助标准为每人3年共6万元。

第三章 遴选条件 第八条遴选对象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道德高尚,治学严谨,为人正派,身体健康。

(二)第一层次入选基本要求为:

1、年龄要求为理工类不超过42周岁(含42周岁),文法类、艺术类不超过47周岁(含47周岁);

2、应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

3、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或获“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或入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三)第二层次入选基本要求为:

1、年龄要求为理工类不超过37周岁(含37周岁),文法类、艺术类不超过42周岁(含42周岁);

2、应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务;

3、应具有博士学位;

4、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级青年及以上科研项目主持人(仅限排名第一者);(2)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二等及以上奖的主要成员(排前两位);(3)省部级及以上精品课程负责人(仅限排名第一者);(4)省部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带头人(仅限排名第一者);(5)艺术类政府奖三等奖及以上获奖者(仅限排名第一者)。

(四)第三层次入选基本要求为:

1、年龄要求为理工类不超过35周岁(含35周岁),文法类、艺术类不超过40周岁(含40周岁);

2、应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

3、应至少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4、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主持并完成至少一项校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2)校级科研、教学成果二等及以上奖的主要成员(排名前三);(3)校级及以上精品课程建设团队主要成员(排名前三);(4)校级及以上优秀教学团队主要成员(排名前三);(5)艺术类政府奖三等奖及以上获奖者(排名前三)。

(五)申报者应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拟开展的研究工作有创新性构想,并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本计划支持的研究工作。

第九条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办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重大或重点科研项目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层次人才不得参与本人才工程的申报。第十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北京市教学名师、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人选只能参与本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的申报。

第十一条我校“优秀创新团队培育工程”的创新团队负责人不得参与本人才工程的申报。

第四章 目标要求

第十二条入选后应达到下列目标:

“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入选者应有针对性开展教学、科研工作,结项时应在本研究领域取得标志性成果,具有较好的学术影响。具体考核指标分为A、B、C、D四类,A类最高,D类最低。

“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第一层次入选者结项时应满足A类指标中的一条或B类指标中的两条(含一条满足两次,不含B类指标的第一条),第一年末中期检查时,至少应满足C类指标中的一条,第二年末中期检查时至少应满足B类指标中的一条(不含B类指标的第一条)。

“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第二层次入选者结项时应满足B类指标中的一条或C类指标中的两条(含一条满足两次),第一年末中期检查时,至少应满足D类指标中的一条,第二年末中期检查时至少应满足C类指标中的一条。“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入选者结项时应满足C类指标中的一条,第一年末中期检查时,至少应满足D类指标中的一条,第二年末中期检查时至少应满足D类指标中的两条(含一条满足两次)。具体各类指标如下: A类指标:

1、入选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2、成功申报主持国家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

3、研究成果获省部级政府科研奖的二等奖及以上(仅限排名第一);

4、获得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仅限排名第一);

5、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仅限排名第一);

6、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仅限排名第一);

7、艺术类政府奖获奖者(一等奖及以上,仅限排名第一,且不含专家奖和学会奖)。B类指标:

1、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或获“北京市教学名师”称号、或入选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

2、成功申报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不含青年项目和自筹项目)、或重大横向项目1项(工科不少于150万元/项,理科、文法类、艺术类不少于60万元/项);

3、研究成果获省部级政府科研奖三等奖及以上奖项1项(仅限排名第一);

4、以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一作者时,第二作者的教师视同第一作者)在本学科顶级杂志或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或在关键技术领域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

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理工科教师在EI、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期刊影响力因子之和不少于2(同种期刊可按论文数重复计算);

(2)理工科教师在EI、SCI收录期刊或国际会议发表论文不少于6篇,且在SCI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1篇;

(3)文法类、艺术类教师在CSSCI检索刊物发表论文不少于6篇,同时在我校认定的11种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2篇,且同一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最多计1篇;

(4)文法类、艺术类教师在我校认定的11种权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不少于4篇,且在同一权威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最多计2篇。

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可视同为发表1篇SCI收录期刊检索论文;软件著作权一项可视同为发表1篇EI收录期刊检索论文。

5、获得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以上(仅限排名第一);

6、省部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仅限排名第一);

7、省部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仅限排名第一);

8、艺术类政府奖获奖者(二等奖及以上,仅限排名第一,且不含专家奖和学会奖);

9、获国内外公认的国际艺术创作大奖;

10、创作出国内外公认的,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艺术作品。C类指标:

1、成功申报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1项、或横向项目1项(工科不少于50万元/项,理科、文法类、艺术类不少于20万元/项);

2、研究成果获学校科研奖三等奖及以上奖项1项(仅限排名第一);

3、在相关领域重要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以第一作者(学生为第一作者时,第二作者的教师视同第一作者)发表能被EI、SCI、CSSCI检索的学术论文5篇;

4、在关键技术领域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或软件著作权3项;

5、校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仅限排名第一);

6、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仅限排名第一);

7、艺术类政府奖获奖者(三等奖及以上,仅限排名第一,且不含专家奖和学会奖);

8、获国内公认的艺术创作大奖;

9、创作出国内公认的,具有较大影响的艺术作品。D类指标:

1、在相关领域学术刊物和国际会议以第一作者发表能被EI、SCI、CSSCI检索的学术论文2篇;

2、获软件著作权1项;

3、获国内艺术创作大奖;

4、创作出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艺术作品。

第五章 申报与评审

第十三条申报与评审程序如下:

(一)教师本人提出申请,人事处网站下载并填写《中国传媒大学“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申请书》;

(二)各单位对申报人员资格进行初审,推荐候选人;

(三)学校资格审查小组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

(四)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资格审查合格人员名单;

(五)学校组织校内外同行专家对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申报者进行差额匿名通讯评议,专家一般为5人;专家通讯评议获得三票及以上同意票的第一和第二层次人选进入学校学术委员会进行评议,确定入选名单;学术委员会直接对第三层次申报者进行会议评审;

(六)学校在一定范围内,公示入选名单;

(七)校长办公会审议最终入选人员名单。

第十四条学校成立“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申报资格审查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成员由人事处、组织部、科技处、文科科研处、教务处、研究生院、学科办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第十五条评审时,如果评委本人或其亲属是申报人员,该委员本人应主动回避或被告知回避。

第六章 组织与管理

第十六条学校为入选者设立专门的“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经费账户,由被资助人自主安排使用。资助经费必须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项目要求专款专用,不得挪做它用。项目经费一般采取一次审批、包干使用、超支不补的办法。项目经费分三次划拨,项目开始时学校划拨30%资助经费,第一年末中期检查合格后,学校再划拨30%资助经费,第二年末中期检查合格后,学校划拨另外的40%资助经费。

第十七条“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期限为三年。每年末学校组织相关专家对入选者项目进展情况进行中期检查,中期检查目标按第十二条规定执行。对于未通过中期检查者,学校将停止划拨余下经费,并有权追缴部分或者全部经费。

第十八条资助期限结束后3个月内,由我校组织专家考核小组对第一层次和第二层次进行答辩验收考核,对第三层次采用会议审核方式。对验收考核优秀者,在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岗位聘用、年终考核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

第七章 附则

篇3: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情况总结

2012年12月24日, 中国传媒大学、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暨高清电视转播车签约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此次合作将促进双方的友好合作、加强资源互动、帮助中国传媒大学实现最先进的高清节目制作全流程。

在此次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并为中国传媒大学量身定制10讯道高清转播车的项目中, 索尼将协助传媒大学电视台掌握目前最先进的高清节目制作流程, 同时提供现场支持与技术培训, 使得这辆转播车不仅可用来教学, 也可让广大师生体验实践高清节目的录制拍摄。

篇4: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情况总结

一、专业设置现状

1、专业定位。

至今国内音乐相关的传播专业学科设置和定位都还不够明确, 教学手法也不够成熟, 大部分高校关于此类学科的研究运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各大艺术院校在开设“音乐传播”专业时, 教学目标及教学宗旨大多相同, 出现了教学成果与教学宗旨剥离的现象。有些院校宽放专业概念, 教学内容涉及了音乐商务、音乐传媒等整体音乐文化艺术产业, 有的院校则是通过整合专一的音乐艺术和传播技术课程。主要开设了“音乐传播”和“艺术管理”两个专业。其实这两者, 只不过一种实质, 两种表述而已。

以笔者所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为例, 它是以培养实践性传媒人才为办学目标的艺术院校。演艺学院则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成立最早、专业方向最多的系科之一, 共设有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 (场景设计方向、形象设计方向) 、录音艺术 (录音工程方向、音响导演方向) 、音乐学 (音乐经理人方向、音乐编辑、音乐表演方向) 、导演 (导演方向、导演剪辑方向) 、表演等六个本科专业共计十一个专业方向。

2、“音乐经理人”是个新兴的应用性学科。

大批专业音乐学者、传播市场运营管理学者开始关注并逐步探索该项新领域, 致力于音乐经理人专业的理论教育研究和实践经验教学, 并针对音乐经理人专业的行业规范化, 做了一系列理性思索和相关专题性研讨。

3、课程设置。

就“音乐经理人”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言, 从专业的音乐艺术方面就开设了视唱练耳、音乐理论、中西方音乐史、中西方流行音乐史、钢琴演奏、和声编配、曲式作品分析、MIDI音乐编配与制作、广播音乐节目制作、影视录音作品分析等相关课程, 从实际应用方面出发, 则发展了音乐经理人管理实务、公共关系、艺术概论、文化产业概论、音乐演出经济法规、音乐市场调查指导与实践、音乐经纪人商务谈判、传媒资本运营、音乐评论与写作、音乐经纪人媒体策略、当代传媒文化、音乐演出市场营销、音乐经纪人艺人培养、音乐项目管理、音乐经纪人运营与指导、演出编导艺术与实践等系列专业实践学习校园资源。

二、专业实践模式

音乐经理人专业必须开设专业实践课, 让课程半市场化。所谓课程半市场化, 是指:通过项目合作, 让音乐经理人专业学生参与市场化的演出推广, 在真正的实践中获取专业学习与商业转化模式转换的职业能力。南广学院开设“音乐经纪人运营与指导”的实训课程就是整合了专业音乐艺术课程与实际应用课程, 通过在校内开展专业实践模拟课题和接洽校外小型艺术活动等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并在实践活动中开通学生市场化商业运作渠道, 让学生团队在导师的直接引导下, 独立完成传媒市场化项目的社会商业化程序, 以此培养学生艺术商业市场素养, 将书本理论知识与市场实践联系起来, 让学生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

学生在参与音乐项目的市场化运作过程的同时, 也可以通过实践行动学习市场运行的规律, 并来指导学生日常学习, 完成“学习-实践-学习-实践”的回环反馈。依据市场运作规律, 仿造市场化运作模式, 形成校园专业市场化模拟训练基地。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采取小众化传播模式, 在“仿真的”演艺市场运作中, 消化课堂理论知识, 提高实践能力, 体验音乐项目的市场化运作过程,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职业角色自由转变。

三、音乐经理人职业素养的成型

1、职业现状。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演艺学院音乐经理人专业的学生, 笔者在进行“音乐经理人专业实践项目的引进与开展”项目中切实感受到音乐经理人专业课程半市场化实践给音乐经理人专业学生带来的福利, 但同时也看到了业界的现状——传统的传媒业已被业界炒作成了“中国最后一块暴利的蛋糕”。

当然, 职业音乐经理人对行业现状不置可否已经形成一种倾向, 渐而改变的是一种理念——既然改变不了环境, 那么我们可以试着适应环境。当前, 资本与传媒合作经营成为中国传媒市场的一大热点。传媒用或明或暗的方式, 通过转让一定时期的广告经营权、发行权, 甚至频道、频率时段、栏目、版面内容的刊播权, 来换取社会资金的注入。传媒资本运营是盘活传媒资产的重要手段。资本运营将推动传媒的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但值得注意的是, 传媒产业政治属性一直被放在首位, 产业性质长期得不到认可。在传媒的资本运营中, 资本运营主体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传媒类上市公司远离传媒的本质核心业务。

2、职业要求。

熟知中国传媒国情, 懂得运用经营管理和新闻业务知识、经验及技能, 以传媒经营管理为职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在中国音乐经理人市场显得尤为缺乏。专业的音乐经理人, 必须具备一定的传媒素质。在管理市场中, 具有业务操作能力的音乐经理人是稀缺的, 学生通过在半市场化半课程化的专业大流教育中, 将个人修养成业务型管理人才是十分必要的。

3、“音乐经理人”管理人才应该具备以下三种能力:

第一, 把握体制和政策能力, 有政治头脑和制度意识。第二, 熟悉艺术市场化业务能力, 掌握基本艺术商业化业务。第三, 企业经营管理能力, 懂得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财务会记学等基本经营知识。有预见性的职业音乐经纪人在职业定位上, 具备以传媒为职业生活和手段的基本理念;职业素养上, 具备传媒专业素养以及经营管理的素质和技能;职业道德上, 具备传媒职业道德素养和职业经理人操守;职业环境上, 具备相应的职业化程度, 可在行业内部自由流动和参与竞争。

四、当前中国艺术商业化市场的发展建议

首先是音乐经理人专业学生的自我定位。当前我国媒体文化整体呈现蓬勃之势, 但不乏鱼龙混杂, 艺术商业化对学生的职业要求, 在很大程度上是和媒介公司的公司章程运营策略有关的, 音乐经理人在职业发展时, 要能以聪慧的眼光辨别音乐经理人职业发展的时代潮流, 不能全部以眼前的就业形式为标准, 就职业规划而言, 成就了现在, 毁灭了未来。

其次是音乐经理人专业学生的发展动力。音乐经理人专业目前在国内是一项新兴的应用学科, 在没有完善的教育教学资源下, 学生更多的不应该从善“自我归因”效应, 迷茫于专业存在的羊群效应之下。

最后, 是音乐经理人的学习模式。音乐经理人专业学生获得半市场化半课程化的实践锻炼机会, 确实不失欣慰。但是系统化的学习理论知识是进行音乐经理人专业实践的前提, 音乐经理人实践质量的关键和标准, 正是以理论为前提的, 通过实践佐证理论、修正理论和以理论为指导是没有辩证性冲突的。

摘要:本文通过对传媒学院设立音乐经理人专业现状、专业的艺术管理人才的培养进行分析, 针对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大学生通过新闻传播专业学习、实践中提高职业素养, 通过对中国传媒市场现状的学习和考察, 尝试探索专业艺术管理人才对资本运营的引进、开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传播学,艺术管理,经理人,传媒市场,资本运营

参考文献

[1]谢涛.从三所院校的教学计划看我国音乐传播的学科建设[J].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2008 (2) .

[2]谢大京, 一丁.演艺业管理与运作[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

[3]曾遂今.音乐传播新探[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96 (1) .

[4]曾遂今.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写在第二届全国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之后[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5 (3) .

[5]周洪雷.音乐市场营销及案例分析[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6]赵志安.音乐传播学科认识导论[J].黄钟 (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 2005 (4) .

[7]王小河, 秦子龙.我国院校传媒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六所新闻传播学院负责人讨论纪要[J].今传媒, 2005 (7) .

[8]苏伟伦.项目经理人手册[M].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

篇5: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情况总结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吕志胜表示:“这辆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转播车不仅将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们提供强大的实践教学训练平台, 也将为他们在校学习期间了解广电技术发展前沿动态打开了窗口、了解全媒体节目形态变化及制作方式拓展了途径。”他同时对索尼公司给予教学事业的支持表示感谢。

索尼中国专业系统集团总裁井手司治表示:“这辆转播车是索尼和中国传媒大学长期友好合作的结晶, 希望在未来双方能有更紧密、更深入的合作。”

中国传媒大学作为中国传媒行业的最高学府, 在业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和示范效应。索尼不仅将帮助中国传媒大学借助这辆转播车实现高清节目制作, 同时还将提供现场支持与技术培训, 使得这辆转播车不仅可用来教学, 也可让广大师生体验实践高清节目的录制拍摄, 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节目制作教学环境、推动广电领域的人才培养, 相信对于将来向各个电视台输送优秀的技术人员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中国传媒大学高清转播车系统车体构建为奔驰2536豪华直挂转播车车体, 单侧拉。整车长度12米, 高度4米, 宽度2.5米 (展开时可达到3.5米) 。整车按照标准的人工机位学设计合理分布为3个工作区域:技术调光区, 导播制作区, 音频制作区。

中国传媒大学高清转播车有7个有线讯道、1个微波无线讯道和2个3D讯道, 其中可以由7个有线讯道中指定2个变换到3D讯道构成3个3D讯道。切换系统采用SONY MVS-6520 2M/E并配备IXS-6600应急调度矩阵形成完整的摄像切换+应急矩阵模式, 并配备2X1选择模式, 保障节目直播的安全考虑。系统配备1套4通道EVS慢动作服务器, 可以进行体育赛事的慢动作回放使用以及常规的片头花絮等等播放列表。

中国传媒大学高清转播车最为突出的是迎合了当前世界最新的3D录制转播技术, 可以变形成为3讯道3D转播系统:由2台HDC2580配合3D支架转变成1个独立的3D有线讯道, 并配备2套SONY专业的3D摄录一体机PMW-TD300, 组成一个3讯道的3D转播车, 切换台也可进行2D/3D的模式切换, 并进行3D的录制和播出。

篇6:中国传媒大学青年教师业界专业实践情况总结

一、品牌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课程是一个适用广泛且内涵丰富的概念,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不同的教育情境下,人们对课程的界定可谓莫衷一是。事实上,课程的背后隐含着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意识形态对教育的深刻影响。[3]人们以不同的视角审视课程,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课程观,并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课程实践。课程价值理论的研究伴随着课程研究哲学传统的恢复,在课程理论和教育哲学中的地位迅速提高。有人甚至认为整个课程理论就是教学内容的价值理论。[4]实际上,课程价值的问题由来已久。1859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便开创了课程研究的哲学思路,他明确提出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一经典课程问题,从此价值问题与课程问题联系在一起,从而开创了课程价值研究的哲学思路。[5]

(一)品牌课程价值内涵的解读

“品牌课程”中的“品牌”概念超越了经济学品牌概念的范畴,而是一般意义上的、哲学层面的概念,即品牌是基于品牌本源涵义所能带给人们的积极的、向上的、美好的延伸意义或联想,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从本质上讲,品牌课程是对知识相对价值最大化理念的追求和实现,品牌课程体现出了知识的比较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知识的生长。

对于品牌课程价值的界定,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对“价值”的范畴界定;二是品牌课程价值自身的特殊性。马克思在《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说:“人们实际上首先是占有外界物作为满足自己本身需要的资料……‘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6]马克思的“价值”概念起源于人的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外物之间的关系,价值表示人们的需要与外物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是关系的范畴。价值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是客体对主体的作用和影响,即客体对主体生存发展完善的积极的正面的效应。品牌课程价值的特殊性根源于教育自身的特性,即教育是对“人”的培养。人既是价值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是目的价值与手段价值的统一体。由此,从大学“育人”的本质出发,一方面,要关注品牌课程建设中价值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另一方面,还要认识到品牌课程价值目的最终是要诉诸于品牌课程的“培养目标”,诉诸于大学教育的理想与目的。因此,品牌课程要以人为核心,关注人的培养问题。

(二)品牌课程的价值关系

品牌课程的价值主体是社会还是个人,是教师还是学生,或是学科的发展,价值主体需要侧重点的不同导致了课程价值取向的差异。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实际上根源于教育价值观的分歧。不同的课程价值主体,在与品牌课程的相互关系中,会形成不同的课程观。如果课程为“学科发展”就形成学科价值观;课程为“社会发展”则形成社会价值观;课程为“个人发展”则形成人的价值观。这三种课程价值观的分歧实际上是“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教育观在课程上的体现。品牌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决定了品牌课程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以及评价标准取向的不同。在品牌课程价值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品牌课程价值主体。品牌课程的建设与其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在处理品牌课程的价值关系问题时,还应考虑其与高校内外的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

(三)品牌课程的价值评价

影响品牌课程评价的因素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有两个:一是评价标准;二是评价事实,即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实际结果和功能效应。在课程价值评价体系中,衡量课程价值的标准无疑是课程目标。对品牌课程进行价值评价,要以大学的培养目标为评价标准,即品牌课程的实施是否实现了大学的培养目标。因此,大学在品牌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首先明确大学自身的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准则,确立品牌课程具体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并确定具体评价标准,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

(四)品牌专业的价值构成

品牌课程价值构成是由其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所衍生出来的,有其内在逻辑。从价值客体属性看,品牌课程内化了“品牌”的内涵,有着不同于一般课程的内在品质,在与价值主体的相互关系中,形成了不同层次的价值内容。

从总体上看,依据品牌课程与不同层次价值主体的相互关系,品牌课程价值内容可分为核心价值和延伸价值。品牌课程的核心价值是质量,它是品牌课程与师生这一价值主体所形成的关系基础上延伸出来的价值,是品牌课程目的价值的体现,落脚在“培养什么样的人”,以教育培养目标作为其价值评价标准。延伸价值是品牌课程工具性价值的体现,是课程在与教育环境相互关系中体现出的价值,是与大学发展历程中职能演变等相联系的,是现代大学理念在课程领域的反映。大学自诞生起就不是“纯粹”的理性,而与整个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现出大学的开放性与工具性。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所说:“巴黎大学不属于任何一个具体的民族,而是属于整个基督教世界。”[7]因此,品牌课程的延伸价值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与社会关系层面。此外,品牌课程的延伸价值的体现与品牌学“品牌延伸”“品牌联想”“品牌文化”等理念有着一定的联系。基于“质量”这一核心价值,品牌课程延伸价值有着宽阔的空间,体现在影响力、信誉、文化等方面。

(五)品牌课程的价值实现

“价值实现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价值的产生过程。”[8]大学培养目标实际上就是品牌课程价值实现的标准,品牌课程的价值实现问题实际上就是从课程层面探讨大学培养目标的实现问题,即需要沿着什么样的建设路径,才能够彰显出品牌课程价值,从而实现大学培养目标。核心价值的实现是品牌课程价值实现的根本,是延伸价值的基础,核心价值的实现程度决定着延伸价值的实现程度,只有高质量教学得以切实的保障,品牌课程才能对专业、学科、学校产生辐射力和影响力,才能够赢得学生、家长、社会和同行的认可,才谈得上良好的信誉,其价值才能得以彰显。因此,在品牌课程价值实现中,需要把核心价值的实现放在核心的位置,核心价值的实现是品牌课程价值实现的根本。师生主体性作用发挥是品牌课程价值实现的关键。一方面,教师与学生是课程活动的共同主体,都是课程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缺一不可;另一方面,在品牌课程建设中,两者的地位与作用是不一样的。学生是品牌课程价值建设的出发点,课程作为多元解读“文本”需要师生的“对话”,而良好教育环境的营造则是品牌课程价值实现的保障。

二、中国传媒大学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

探讨品牌课程价值的目的在于指导大学品牌课程建设的实践问题。卓越的大学系于其优质的学科。哈佛大学商学院的经济学科、剑桥大学法学学科给两所大学带来了世界声誉。据统计,我国共有960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121个,约占国家重点学科总数的1/8。重点学科数排前5名的大学占全国重点学科总数约1/4;全国最高水平的一级学科,80个中有24个集中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占全国的30%。[9]此外,拥有全国重点学科数位居前20名的大学,与拥有较高水平学科数位居前20名的大学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而优质学科的建设,无疑要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大学的发展靠学科,学科的发展靠课程,在大学品牌战略发展中,应该把品牌课程建设放在基础位置。为此,本文将结合品牌课程价值取向问题的探讨,以中国传媒大学品牌课程建设作为研究案例,对学校品牌课程建设现状进行分析。通过校教务处和互联网收集学校品牌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资料,对学校教务处负责人和教学名师进行了访谈,并面向学校本科生进行了品牌课程建设的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学校品牌课程建设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问卷的调查对象是中国传媒大学各院系大一至大四年级本科在校生。调查目的主要是从学生的视角,了解学校品牌课程建设现状,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访谈,提出品牌课程建设的建议。本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4份,有效率82%。其中二、三年级的学生占总数的74.4%,问卷调查覆盖了学校10个院系。

(一)品牌课程建设的成效

一是初步形成了国家级、市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通过调查发现,学校三级精品课程数量增长较快。自2003年教育部“质量工程”和“本科质量评估”推行以来,学校把品牌课程建设作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途经,从政策、资源等方面倾力保障“精品课程”建设。近年来,精品课程数量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初步形成了国家级、市级、校级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图2-1)。

二是品牌课程建设突出了传媒类学科优势。以新闻传播学类为例,截至2008年,教育部共批准建设了1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占有其中的3门,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一,体现出明显的学科优势。[10]截至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共有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别集中于“新闻传播学”“艺术类”和“电气信息类”,充分体现出了学校的“传媒”特色,符合“传媒特色”的院校定位。在2007年本科教学质量评估中,教学评估专家组高度认可了学校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形成的“依托行业,服务行业,引领行业学科专业建设理念,开创了中国特色的传媒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新领域”的办学风格。

三是优秀教师的作用得到体现。品牌课程建设中,学校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尤其是教学名师的主导作用,在名师的主持下,形成了相关教师与学生的人力资源聚合。目前,在教学名师的主导下,借助学院的资源平台,学校已经建立了三级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平台——“精品课程资源网”(网址:http://course.cuc.edu.cn/)。资源平台上内容丰富,开放性强,并且设置了师生互动平台,考虑到了学生在品牌课程建设中的主体性作用。此外,深入推进导师制、工作室制、项目制,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增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教学与科研体现出了有效的互动性。同时,学生也对品牌课程寄予了很高的期望。问卷结果显示,针对“谁是品牌课程建设主体”选项,有44.5%的本科生选择了“教师”、21.3%的选择了“学生”;另有20.1%的选择了“院校”、4.3%的选择了“教务处”。这说明学校本科生对教师与学生在品牌课程的价值主体地位有着比较高的认同度。针对“品牌课程价值体现”选项,57.9%的学生选择了“教学质量”,远超过其他选项,表明学生对品牌课程的核心价值有着较一致的认识。此外,学生对其他选项的选择表明学生对品牌课程的延伸价值的认知趋向多元,这与延伸价值的衍生性和拓展性特点是相符合的,对“学校文化”的选择比例相对较低,表明学生对文化价值认识尚不够(表2-1)。

针对“品牌课程价值实现的影响因素”调查显示,学生对“优秀的师资”的认可度最高,有55.5%的学生选择了“师资”。此外,有33.5%的学生选择了“科学的教学方法”,表明学生把教师看作了品牌课程主要的建设者。调查结果还表明,课程理念在品牌课程建设中的价值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学生对于学校在品牌课程中的宏观规划和管理给予了比较高的肯定(表2-2)。

四是教学制度建设得到加强。学校利用质量工程建设契机,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了一系列完善课程教学的措施。首先,打造优质公选课平台,使优质公选课的开设常态化、制度化,鼓励各级优质示范课程、精品课程、各级教学名师走进公共选修课这一平台;其次,更新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此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版培养计划修订的重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将加强课程与课程体系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各门课程要精选经典教学内容,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课程教学要注重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二)品牌课程建设中的不足

一是学科发展不够均衡,国家、市级精品课程全部集中在新闻传播学、艺术类、电气信息类三个学科类别,其他学科则相当缺乏。

2007年,学校制定的《中国传媒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将学校总体发展目标表述为:“到2020年或更长一段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尽管在学校的推动下,中国传媒大学在品牌课程的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一流大学尚有较大差距。在衡量一所大学品牌课程建设综合实力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统计中,中国传媒大学处于相对劣势。相比之下,国内综合实力最强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均为71门;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的数量分别为19门、17门。这说明品牌课程建设与大学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说明品牌课程在院校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表2-3)。截至2008年,中国传媒大学已有的14门国家级、市级精品课程全部集中在了新闻传播学、艺术类、电气信息类三个学科类别,这表明虽然学校品牌课程建设传媒特色突出,但同时也反应出学校综合基础薄弱、学科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二是课程建设任重而道远,主要表现在: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学生对现有精品课程质量认可度不高、了解不深入;精品课程的示范性与推广性不强,开放性不足。

针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和合理性”调查,4%的学生认为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很好”;40%的学生认为“较好”;而选择“一般”的学生最多,达到了54.3%;而认为“较差”和“很差”的分别为12.2%和2.4%。这表明学校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待加强。

在“学校精品课程质量”选项中,6.1%的学生选择了“好”;29.9%的学生选择了“较好”;选择“一般”的比例为47.6%;认为“较差”的为3%;同时有13.4%的学生放弃了选择,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学生对现有的精品课程质量认可度有待提升。

在“你是否了解学校开设精品情况”的选项中,只有1名学生选择了“非常了解”,所占比例为0.6%,“基本了解”的比例为17.1%,“了解一点”的为51.8%,而“根本不了解”的学生高达26.2%。由此可见,学生对学校精品课程情况缺乏深入的了解,精品课程没有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在“登陆学校校园网‘精品课程’栏目的频率”选项中,3.7%的学生选择了“经常”,36%的学生选择了“偶尔”,而47.6%的学生则选择了“没有登陆过”,7.9%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学校虽然建设了“精品课程”网,但实际上,学生的“精品课程”校园资源平台利用率低,“精品课程”只局限于开设有精品课程的院系中,“精品课程”的示范性与推广性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关注本专业其他学校的精品课程”的选项中,3%的学生选择了“经常”,37.8%的学生选择了“偶尔”,而45.1%的学生选择了“从不”,9.8%的学生表示“没有兴趣”。结果表明,学生表现出了对校外资源的兴趣和愿望,体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开放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需要进一步加强本校的精品课程建设。

三、对品牌课程建设的建议

结合中国传媒大学建设品牌课程的实践,从品牌课程的价值取向出发,对品牌课程建设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化对品牌课程价值的认识,加强品牌课程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大学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品牌课程价值研究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并不断深化对品牌课程价值的认识。教务处作为学校层面的教学管理机构,要根据本校实际和学科发展的需要,对品牌课程的发展进行宏观的规划与管理,把握品牌课程建设的大方向,切实完善学校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建设。同时,教务处要发挥组织协调的作用,统筹院系品牌课程建设,并为院系的品牌课程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与资源保证。

(二)明确培养目标,处理好品牌课程建设中的特色与综合的关系

中国传媒大学建设一流传媒类院校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其加强基础学科建设的必要性。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科、专业交叉现象突出,因此,教务处主导下的专业调整、教学资源整合正在研究推进当中。在此过程中,品牌课程建设要尤其注意课程特色与综合的关系。一方面,要保持大学的“传媒”特色和“传媒类”学科的优势,比如在广告、动画方向上继续强化这种学科特色与优势;另一方面,要着眼于“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加强基础学科的品牌课程建设,夯实基础,以特色带动基础,在基础上展现特色。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出师生的价值主体性作用

品牌课程建设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优秀教师是大学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品牌课程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目前,中国传媒大学初步建立了一支数量适宜、学科层次高、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专任教师队伍,但是也存在着青年教师比重偏大的严重问题,这影响了教师职称比例构成,中级职称比例偏大,高级职称比例偏小,缺乏高层次拔尖人才。因此要切实落实高层次人才培养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要重视优秀师资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通过全校教师资源的整合,打造优质的有竞争力的教学团队。品牌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与学生都是价值主体,还应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建设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品牌课程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根基”所在,品牌课程建设要考虑到大学自身的文化传统与学校理念,能够反映出大学的独特文化内涵。目前,中国传媒大学确立了“校园大课堂,传媒大舞台”的育人理念,学校品牌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密切结合,已经初步建立起了一批具有鲜明学科专业特色的品牌文化项目,比如“传媒影像力”首都高校原创影像大赛、“半夏的纪念”影像作品展等。学校文化的沉淀要在品牌课程建设中得以渗透。

(五)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给予品牌课程建设充足的资源保障

品牌课程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基础,在教育资源方面应该得到切实的保障,尤其是优秀师资的保障。中国传媒大学要切实落实质量工程培育原则,即突出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对有条件冲击国家级、市级质量工程的项目,重点立项,明确培育目标,配套培育经费,限定培育时间,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建设,形成有计划、有步骤的先期项目投入建设培育机制,为质量工程建设提供持续稳定的建设基础与发展保障。

(六)完善质量监控和专业评估体系,建立长效发展机制

近年来,中国传媒大学不断加强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教务处形成了“三位一体”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初步形成了学校和各学院的课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但还应进一步形成评估的长效机制。

品牌课程建设是个开放的系统,需要与校外进行资源共享与信息互通,以此才能保证品牌课程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学校为品牌课程建设相关主体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继续鼓励师生“走出去”,加强与国内外其他院校的交流,要继续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强与国外优秀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为品牌课程建设和学校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此外,针对传媒类学科实践性的特点,大学要强化实践教学,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深度开发。同时,学校还要发挥传媒优势平台,创新文化传播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社会影响力,促进品牌课程的价值实现。

摘要:发展优势学科, 造就品牌专业成为大学品牌战略实施的首要任务, 而品牌专业则需要品牌课程的支撑, 品牌课程建设成为大学品牌战略的基础。不同的课程价值主体, 在与品牌课程的相互关系中, 会形成不同的课程观, 如“知识本位”“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课程价值观。品牌课程价值取向的不同, 决定了品牌课程目标确定、内容选择、组织实施, 以及评价标准取向的不同。依据品牌课程与不同层次价值主体的相互关系, 品牌课程价值内容可分为核心价值和延伸价值。品牌课程的价值实现问题实际上就是从课程层面探讨大学培养目标的实现问题, 即需要沿着什么样的建设路径, 才能够彰显出品牌课程价值, 从而实现大学培养目标。

关键词:品牌课程,价值取向,课程价值,精品课程

注释

1[1]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searchinfo.jsp, 2007-05-14.

2[2]“精品课程”根据教育部的界定,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本研究认为, “精品课程”和“品牌课程”建设是相统一的, 两者统一于品牌课程建设体系, 统一于高校品牌战略的实施。因此, “精品课程”是“品牌课程”建设的具体体现。

3[3][4]施良方.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1-2, 284-285.

4[5] (英) 斯宾塞.教育论[M].胡毅,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2:30-37.

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406.

6[7] (法) 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96.

7[8]王玉樑.论价值本质与价值标准[J].学术研究, 2002, (10) :18.

8[9]张楚廷.大学:一个大写的“学”字[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0) :2.

上一篇:识字1春夏秋冬教案下一篇:中胜企业文化的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