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内容

2024-05-12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内容(精选6篇)

篇1:《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内容

篇一: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

贾禄山

教学目标

知识: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力: 能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能估计多远是1千米

创新: 测量、联想,建立空间观念

德育: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步骤

一、复习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口答:1米等于几分米,1分米等于几厘米,1厘米等于几毫米,1米等 于几厘米。

3、做一做: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1)、单人书桌的长度是60()。(2)、深圳国贸大厦的高度是160()。(3)、有一项田径比赛是200()跑。(4)、2米=()分米

(5)、60厘米=()分米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量比较精密的零件常用毫米作单位;量课本的长、宽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量教室的长、宽可用米作单位;那么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用什么单位合适 呢?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2、联系实际,初步认识“千米”。

(1)知道了1米的长度,你能想象出1000米有多长吗?

(2)出示运动场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运动场的跑道,一

(3)圈通常是400米,跑2圈半大约是1000米。即1千米=1000米。(4)出示“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情境图,推出“千米”概念。a、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b、引导学生对上式等号两端进行比较:用等号连接,说明它们所表示的长度怎么样?等号两端的数字和单位相同吗?

c、要表示一个距离的长短,能一不能只看数字:还要看什么?

四、练习

1、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用单位。

数学课本宽17();

学校操场长250();

成人3小时行15()。

2、填空。3千米=()米 7千米=()米

9000米=()千米 8000米=()千米

四、总结(略)

五、作业 第72页练习十八第1、2题。

板书设计:千米的认识 1千米=1000千米 篇二:《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3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概念,能进行米和千米简单的化聚;

2、培养学生估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千米概念的建立。

一、复习导入

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谁能从小到大说说这些单位?什么时候要用到这些单位?

米(旗杆)、分米(课桌高)、厘米(书)、毫米(硬币厚度)

谁能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到底有多长?

测量这些物体的长度(高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

那如果要测量骆驼到宁波的距离,用哪个单位合适呢?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另一个新朋友------千米(板书:千米的认识)

二、新授

(一)建立1千米的观念

1、师:谁知道绕我们学校的跑道跑一圈是多少米?那跑5圈呢?请你把它写在纸上。

(学生会出现2种答案:1000米、1千米)

师:你觉得这两种答案都正确吗?为什么?

得出:1千米=1000米

2、谁来读一读:读时区分1 千米和1000 米

个别读、全班读

3、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千米也有它自己的表示方法:km 1千米=1000米还可以怎么表示?(1 km =1000 m)

4、绕跑道跑5圈是1千米,从我们骆驼小学到堰头王车站老师测量了一下大概有1千米,闭上眼睛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等会儿老师要请小朋友来说说从哪里到哪里也大概是1千米。5、1千米是这么长,那谁来估一估从骆驼到贵驷大概是几千米?(3千米)

(二)千米与米的简单化聚

1、那3千米=()米呢,你是怎样想的?

(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就是3个1千米,所以是3000米。)

个别说,看书上的想法,自由读一遍,全班读。

2千米500米=()米,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怎么化的?

(想:2千米是2000米,再加上500米,一共是2500米。)

个别说,把想法说给同桌听。

2、试一试: 8千米=()米

6千米20米=()米

做于纸上,投影仪上反馈,指出易错处,6020米中的“0”容易落下。选一题说说想法。

3、刚刚是千米化成米,小朋友都化得不错,那米化成千米呢?老师相信大家肯定能化得更好。4000米=()千米

(想:1000米是1千米,4000米里面有4个1000米,就是4千米。)4350米=()千米()米

(想:4000米是4千米,4350米就是4千米350米。)

4、试一试:

6000米=()千米

5830米=()千米()米

三、练习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的作业 本不小心打湿了,有些字看不清楚了,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把它补上去吗?

冰箱高140()。

甬江大桥长约588()。

从骆驼到宁波的距离大概是14()。

2、真厉害。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也在学习“千米的认识”,它们学得怎么样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1)比一比:小兔在学习长度单位的时候遇到了这样一些难题,小朋友能帮它解决吗?

南京长江大桥长6772米,九江长江大桥长7千米675米。哪座桥长? 2)判断题:这是小熊的作业,请小朋友当当小老师,给它批一批。

汽车每小时行60米()

30千米和5000米同样长()6千米57米=657米()

3、小熊可真马虎,小朋友做作业 的时候可别犯马虎。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知道了多少长的距离大概是1千米,那我们小朋友跑1千米需要几分钟,走1千米需要几分钟呢?下课或放学后小朋友去跑一跑、走一走,并把你的结果告诉老师或你的同学。篇三: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千米的认识》教学计划及反思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学习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 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前几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在操场上进行了测量。下面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起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厘米)(2)测量硬币的厚度。(毫米)(3)测量课桌的高。(分米)(4)测量教室的长。(米)4.师:如果要测量小圩到大圩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 二.课题提出,新课学习

师:用米测量太麻烦了。小圩到大圩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那用什么单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

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1.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 2.提出学习目标:(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设计意图:从测量本地两个乡镇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认识1千米的实际长度

那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1.师:老师手里拿的米尺是1米长,用这把米尺连续量几次是1000米? 板书:1000米 1000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

板书:用米尺量1000次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2.请看屏幕:上次我们量出了100米的长度,几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10个100米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3.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00米,沿操场(一圈200米)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板书:沿操场(一圈200米)走5圈的长度正好是1千米。

想一想:我们沿操场走一圆大约用了几分钟?(3分钟)那么沿这操场走5圈,也就是走1千米大约要几分钟?(15分钟)。板书:走15分钟的路程,长约1千米。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唤起对行走本地区实践活动的回忆,以情激情,既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又助于抽象“千米形成正确的表象,从而加深对千米的认识。

1千米等于1000米,听起来不容易区分,语文课上朗读讲究抑扬顿挫,谁能巧用停顿,把千米和米区分开来,使人一听就明白。l(停顿)千米=1000(停顿)米

指导读:注意在数字和单位之间适当停顿。

师:千米也称公里,在上面的板书上添上(公里),有时也用km表示。

5.我们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千米和米之间怎样换算呢?下面请同学们自学71页例1和例2,重点看一看是怎么想的。

完成71页做一做1,重点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揭示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卒,即引导学生自学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活用教材,节时高效。三.千米的应用

(一)现在我们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呢? 请看老师星期天在小圩到大圩的路上拍摄的一些镜头,请你仔细观察,哪些地方有“千米”? 1.公路边的里程碑 2.指路标志 3.限速标志

4.摩托车的速度表

随着学生的回答,屏幕上分别出示图片。

小结: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

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二)练习:72页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起来。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的认识,知道了1千米的实际长度,了解了千米的用途。现在请你估计一下,从校门口出发到什么地方大约是4千米?谁能用比较科学的办法证实?

(一)生:利用摩托车的里程表测量、走一走是否15分钟。

(二)师:还可以这样证实:(结合屏幕)1.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1米有2步)2.算一算,1千米有多少步?(1000米有2000步)师:1千米,我们大约走2000步。我们可以从校门口出发数出200步,看看你正好走到什么地方,与你刚才的估计是否相符? 五.巩固练习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汽车每小时行40米。

电线杆高6千米。

小李身高135厘米。

飞机每小时飞行1800千米。

教室黑板长3分米。

一支铅笔长2千米。

(二)72页3、4。

教学反思: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过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和比米小的单位,并且初步了解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用到的比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教材先通过插图说明千米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然后通过学生已经掌握的长度单位米,推算出新的长度单位千米,帮助学生建立起千米的观念,并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为了让学生掌握计量单位间的化聚,在例

1、例2中都写出“想”的思路,使学生在计算时有所依据。例1是见解长度单位 的化法,例2是把米聚成千米,并设计了针对例

1、例2的强化练习(试一试)。

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十分注重学生已有的基础,强调新、旧知识的关系,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起1千米的观念,使课堂教学过度自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在平时生活中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充分发表他们的意见,发挥他们的想象,联系生活实际,用他们的眼光去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观念。

当然,单单靠这些要使学生很好地建立1千米的观念还是相当困难的。学生的想象力有限,如果单单让学生靠想象1千米,而去认识1千米的话是远远不够的。记得我第一次上这一课时时,就是让学生靠想象1千米去感知1千米,去认识1千米。结果学生对1千米观念的建立相当差。特别是联系生活实例时,学生就错误百出。使这节课的教学教学任务没有很好完成,教学的重点、难点没有克服。

在这次教学时,结合上一次教学中的不足,我对教学过程进行新的设计,主要围绕“怎样较好的使学生建立1千米的观念”思考。

篇2:《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内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目标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另外,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2.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皮尺,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①一枝铅笔长18()。②一枚1分硬币厚约1()。③教室里的课桌高8()。④教室地面约长8()。

⑤北京到黄山市的距离是1316()。1.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很远,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回顾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提出测量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认识千米的必要性。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说一说: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1)结合课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 ?(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

课件出示:我们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出示标准化跑道的图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课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米,走()的长度正好1千米。3.实际感受1千米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此环节也可以在课前完成)(2)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15秒。(3)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4.欣赏生活中的千米

课件出示指路标志、珠穆朗玛峰主峰高度、汽车速度表等图片,让学生欣赏生活中的“千米”,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具有时效性,使数学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学生能感受其存在的价值。让学生能更充分地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印象更深刻。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完成教材第28页练习六第1题、第2题和第3题。

【设计意图】综合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在解决问题中强化对千米的认识,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五)实践应用,延伸拓展 完成教材第26页“做一做”。

篇3:对高职说课内容设计的认识

1 说教材

首先, 说课者要阐明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清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相关内容的要求;分析说课内容在单元、章节乃至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作用;二要说明怎样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实际, 确定体现职业教育岗位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三要说清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还要按照教学目标、教学情境、知识结构、技能结构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创造性的重组、开发, 形成体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的课程特色, 构建模块化和项目化教学。在此基础上, 围绕教学目标, 着重说明“教什么”[3]。

2 说学情

说课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心智特点分析学情, 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怎么知”五个方面综合分析学生情况。学生的“已知”是指学生已有的相关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学业情况、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等, 设想如何利用“已知”, 实现“旧知”向“新知”的迁移[2];学生的“未知”包括学习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学生尚不具备的知识与技能及教学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的知识与技能等。学生的“能知”就是要思考哪些是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就能领悟的内容;学生的“想知”是指除教学目标要求外, 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知识与技能。学生的“怎么知”就是要分析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通过学情分析, 设计属于学生的课堂, 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进退有据”“学有所得”, 同时教师还要整体把握群体和个体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水平, 解决“合格+特长”的问题。

3 说教法

在教学设计中, 可运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 如理论实践一体、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合作探究、情境教学等。教师应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教学内容、学情、教学资源、教师本人特长等逐步说明本次课所采用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学主法、教学手段, 即打算“怎样教”及“为什么这样教”。教法的选择要能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学中做、做中学的职业教育理念, 切不可生搬硬套, 简单堆砌。

4 说学法

说课时, 教师应根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说明怎样进行学法指导, 采取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合作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即不仅说明学生“怎样学”, 还要阐明“为什么这样学”。职业教育积极倡导“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 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会而且要会学。

5 说教学过程

说课时, 教师要阐述本课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和板书设计等。在说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时, “说课”教师不仅要回答“是什么”, 更要回答“为什么”, 即教学设计的内容是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各环节的过渡与衔接、时间安排;在不同环节师生之间、教学之间、讲练之间是怎样协调统一的;如何突破重点、化解难点的;作业的布置, 板书设计意图、内容、布局、小结等。

教学过程设计是说课的核心, 设计时要抓住高职教学的职业性、技能性和应用性3个主要特征[3]。课程设计要体现以能力为本位, 以就业为导向, 即以职业岗位 (群) 所应具有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为逻辑起点, 以能力为核心, 突出实践与应用。职业性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特征,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型的职业人才。技能性即通常所说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的形成需要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教学设计过程要关注学生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应用性就是要以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 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 形成“教、学、做”一体化方案, 推行工学结合, 实现学习过程与职业岗位的无缝链接。

6 说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再认识、再思考。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更有学者指出, 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 那么, 即使有“20年的教学经验, 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训, 否则就不能有什么改进”。说课结束后, 教师要本着客观性、科学性和激励性的原则, 对自身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进行反省, 对教学中精彩片断进行回顾提炼, 对干扰教学的细节进行归因分析、归纳总结, 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 提高教师素质, 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总之, 说课这种教研活动形式已在教育界得到了深入开展,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逐渐成为提高教师素质的一条简捷、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高职说课设计,认识

参考文献

[1]张军侠, 潘菊素, 任国灿.以说课为抓手全面推进高职课程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11 (11) :153-154.

[2]禹天安.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说课比赛浅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3) :23-26.

篇4:“千米的认识”教学片段与评析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页。

学生课前活动:①数数走100米大约有几步。②走200米,看用多长时间。③了解交通工具(飞机、火车、小汽车)的一般速度。

片段一:借助情景,习旧引新

师:同学们,听说过五指山吗?西游记里如来佛的手掌叫“五指山”。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也有一座“五指山”(教师将预先画好的“五指山”图贴于黑板),山上住着长度单位五兄弟,谁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生:米、分米、厘米、毫米。

师:你们能用手势比画1米有多长吗?1分米呢?(师生一同比画四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我们还知道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

师:老师下载了“世界之最”的图片资料,我们来给它们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图、题略。)刚才我们都是用文字来表示长度单位,长度单位还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想一想,我们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米、分米、厘米、毫米呢?

(生答。师在“五指山”上标出字母,指间连线标上进率。)

师(指图中拇指):那么,这座拇指峰上住着谁呢?

生:应该是“千米”。

师:对,就是千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千米还有一个名称叫什么,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表示?(生答,师板书。)

评析:课的开始好比歌唱家定调,定准第一音显得尤为重要。片段中“五指山”的设计不仅考虑到了一般的激趣,更关注了教学内容的内涵和本质,它巧妙地沟通了前后知识间的联系,顺理成章地提出了问题。这样的新课导入,使学生的知识准备到位,学习兴趣高涨,思维活跃。

片段二:联系生活,充分体验

师:千米在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你在哪些地方听说过或者看到过千米呢?

(学生答。)

师:这里有一些图片(见下图),我们一起来看看,从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图1是一个里程碑,指当地离宜兴还有33千米。

生:图2是一个限速标识,指速度不得超过40千米。

师:不错,这里指在这段公路上行驶的汽车最高时速不得超过40千米。

师:图3上也有千米,有谁知道图上一段表示实际长度多少千米吗?(生答,师加以引导说出每小段表示16千米。)

师:最后一张照片上的60表示什么呢?

生:它表示汽车的时速是60千米。

师:千米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距离,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

师:除了汽车以外,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也可以用千米来表示呢?

(学生列举飞机、火车、大城市的地铁等。)

师:计量比较长的路程或交通工具每小时行驶的路程都用千米做单位,那么,你对“千米”这个长度单位有什么初步印象呢?

生:千米是我们学过的最大的长度单位。

生:我觉得千米在生活中的运用很广泛。

师:不错,千米确实是一个比较大的长度单位,通常用来计量比较长的路程。

评析: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会觉得所学内容亲切,易理解。本片段中的精当材料,其选择正是基于以上思考,教学实践也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在材料的处理上,教师并没有把它作为一个“授受”环节去作简单处理,而是作为一个载体,用于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经过充分思考、自由表达,从而理解构建。课堂因真实而生动,因交流而精彩。

片段三:展开过程,意义建构

师:同学们一定想知道1千米到底有多长?(屏幕展示)这是昨天我们在操场上走100米时的录像。同学们一边走一边数,走100米我们大约用了多少步?

(生答:200步、197步、201步……)

师:我们取一个整百数,走100米大约要200步。老师还用秒表帮大家算了一下时间,走200米约要3分钟。(板书)下面这段录像,大家一边看一边出声数一数,他们走了几个100米。

(教师快速播放几个小朋友来回走10个100米的镜头,学生一齐数。)

师: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动脑筋想一想100米的跑道有多长?再想一想,把10个100米连起来会有多长。

师:那么10个100米到底是多少呢?请同学们把答案写在自备本上。

师:老师观察了一下,有的小朋友是这样写的:1千米(板书),有的写成1000米(板书),还有的写成了1公里、1Km,都对吗?

(生答并说明理由。)

师:1千米和1000米这两个数量之间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号来连接?

(学生回答)

师:这两个数量有不同的地方,你发现了吗?

生:一个是用“千米”作单位,一个是用“米”作单位。

师:哪个小朋友能把它们之间的区别读出来?自己先试一试看。

(学生自读后教师指名读。)

师:1千米是1米的多少倍?(生答)也就是说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难怪拇指峰与食指峰之间的距离最远。

出示下列三道题并填空: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00米,( )圈是1千米;有的学校的跑道一圈长250米,( )圈是1千米。如果是400米一圈,( )圈是1千米。

师:请同学们思考,在你熟悉的路段中,从哪里到哪里可能是1千米,在小组里悄悄地说一说。(学生讨论)从校门口出发,往西走,沿着我们都熟悉的路段,到哪里是1千米呢?

看录像“东山中学——市中医院——周处斩蛟——地方税务局。”重要地段教师逐一介绍,学生倍感亲切,到1千米的地方停下,学生印象深刻。

师: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着老师把这段路再走一遍,好吗?(教师轻声作标志提示。)现在你知道从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了吗?(生答。)

师:还有一个问题要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要请你来估计1千米的路程,想一想,可以怎样估呢?(学生小组讨论。)

生:100米要走200步,所以,走2000步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

生:走15分钟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

生:如果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那么,汽车行驶1分钟约是1千米。

师:哪些同学的家离学校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呢?如果陈老师家离学校约4千米的路程,你会建议老师采用什么方式上下班呢?

(这一问给学生提供了很大的思考空间。学生思维灵活,方法多样且有理有据,此时课堂气氛进入高潮。)

评析: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认识不是从概念开始的,而是从围绕着它的其他途径开始的:概念是认识过程的结果。”作为本课的重点环节,教学过程中如何突破难点?片段中既有快镜头播放的10个100米的“看和数”,也有闭上眼睛回顾“100米的跑道有多长、10个100米连起来有多长”的“想和思”;既有1千米长的熟悉路段的初步估计,也有1千米的“准确丈量”;既有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充分交流,也有对关键内容的及时概括与适时板书……而这一切,最终都促进了学生对新知的准确理解、深刻感悟,实现了学生对新知的主动建构。此外,片段中,教师的引领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体现在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对教学细节的精当处理,对学生学习的疏漏处、知识重点处、方法关键处的巧妙点拨等等。正是教师的有效引领,才促进了学生在知识、思维上的深化与提高。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宜兴市第二实验小学

篇5: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了米、厘米、毫米、分米的基础上进行教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之后,学生对长度单位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并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数学思考:联系生活实际,建立“千米”的量感,并知道可以用步测等方法对长度进行估测。

3问题解决: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观察、比较、猜想与验证等数学方法。4.情感态度:通过数学学习活动,感受千米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及距离的估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铅笔、硬币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板书: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再填空。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1)测量铅笔的长度。(2)测量旗杆的高度。(3)测量课桌的高度。(4)测量硬币的厚度。

思考;测量上海到北京的路程。

师:如果要测量上海到北京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用米测量太麻烦了。上海到北京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边说边板书)

二、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书上4页四幅图)A图一:汽车时速表 B图2: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30千米。C图3;公路上的里程碑。

(2)师: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让生答)(3)小结: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板书:(公里km))

三、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课件出示食堂到周转房口)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

全班齐读一次。(指导学生朗读: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追问:2千米=()米(让学生说想法,如: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4千米=()米

3000米=()千米 9千米=()米

6000米=()千米

四、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出示小学操场:这是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两圈半是是多少? 让学生尝试算一算两圈半是多少米?然后展示交流。最后教师总结。400×2=800(米)800+200=1000(米)1000米=1千米

1千米也叫1公里

1千米(公里)=1000米 学生齐读。

想一想:从校门口大约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 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几千米?

五、做一做

再次体验1千米的长度?(1)操场: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场地,你知道沿着它跑道走一圈时多少米吗?老师做了实地测量,是200米,那走几圈是1千米?(指名回答:5圈)(2)星期天,杨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校门口出发一直医院背后,大约是1千米。(3)从校门口到向家坝铺的水泥路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4)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千米,你们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

1、练习六第5题、第11题。

篇6: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出: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

2、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上一篇:《安全用电》说课稿下一篇:描写夏天景色的精彩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