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人物故事

2024-05-1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人物故事(精选6篇)

篇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人物故事

第4节、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课标要求】

1、了解孔子的生平,2、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重点】

1、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

2、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教学难点】

1、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原因、含义和作用。

2、全面、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二)讲授新课

一、孔子生平

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1、青少年时代

纥与颜氏女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史记》

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征在卒。孔子19岁娶宋人亓官氏之女为妻,一年后亓官氏生子,鲁昭公派人送鲤鱼表示祝贺,孔子感到十分荣幸,给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2、齐国岁月

①离鲁适齐的原因:维护礼的尊严 •

天下无道久矣

王命衰微、诸侯争霸、政在大夫、陪臣执国命,•

礼坏乐崩,子弑父、臣弑君、少凌长、庶废嫡

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也,孰不可忍!”

②在齐国的活动:齐景公的顾问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

君、臣、父、子各自都要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规范。

这些政见得到了齐景公的称赞和赏识,但却遭到了齐国有些大夫特别是著名人物晏婴的 阻挠和反对,他们指责孔子宣扬的那一套礼乐并不能解决齐国的现实问题。齐景公改变了态 度,对孔子敬而远之。孔子只好离开齐国,返回鲁国。

3、在鲁从政 ①管理内政

孔子51岁时,被任命为中都宰(中都地方的最高长官),只一年时间,就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远近各国听到这消息,都來参观,並且向他请教。

第二年,他被升为司空,专管全国建設。不久調任司寇,相当于现代的法院院长。后在55岁左右仕途失意。以后再也没有为官。②外交胜利

公元前500年,孔子作为主持礼仪的副使,参加了齐景公提议举行的齐鲁两国之间的夹谷之会。当他看到齐国组织一批人企图制造混乱、劫持鲁定公的时候,挺身来到齐景公面前,指责齐国失礼。当时周礼是诸侯的行为准则,失礼即成为丑闻。齐景公见势不妙,当即承认错误,挥退众人。齐人不肯就此罢休,在起草盟约时提出,如果齐国有事出兵,鲁国必须派300乘兵车相助,否则就是破坏盟约。孔子针锋相对地提出,齐国必须归还强占鲁国的汶阳之田,否则也是破坏联盟。孔子就是这样利用周礼和自己的勇敢机智,顶住了强齐的外交攻势,为鲁国争得了荣誉和利益。③改革碰壁

夹谷之会的胜利,提高了孔子的威望,迎来了他政治生涯的顶峰。于是,季孙氏便让孔子出任代 理宰相职务。孔子勤于政务,且以身作则,树立了良相 形象,与季孙氏密切配合,融洽合作,使鲁国的政治形势有明显改观。但是,当时的 鲁国,定公虚位,三卿擅权,家臣控主。为了维护国政权威,加强公室的权势,使国君真正成为国家的最高主宰,公元前498年,孔子向鲁定公提出拆毁家臣管理都邑的计划。这一计划的实质,是打着打击家臣的旗号,通过拆毁三卿作为自己政治中心和军事要塞的都邑,实现抑三家而强公室。当时,由于三卿都受到或担心家臣的叛乱,故支持孔子的堕都计划。于是,孔子拆毁了季孙氏和孟孙氏的都邑。但孟孙氏家臣公敛处父说破要害,指出都邑是孟孙氏家的保障。于是,孟孙氏阳奉阴违,暗中抵制拆毁都邑的计划。鲁定公气愤之下,派遣武装包围都邑,想攻克之后强行拆毁,但却大败而归。孔子堕三都的计划被迫终止。④失意去鲁

在孔子堕三都的计划中途夭折的时候,又接连出现了两件对他不 利的事情。一是由于夹谷之会的失利,加之担心鲁国的强盛,齐景公接受大夫黎祖的献计,派人给鲁国送来美女与骏马。鲁定公与季孙氏欣然接受后,沉醉于女乐中,三月不理朝政,不见孔子。二是鲁公郊祭,按惯例,仪式结束后,要把祭肉分给大臣,每次都有孔子一份,但这次却有意没有给孔子,使孔子感到愤懑。失意的孔子于是决定辞去职务,离开鲁国,希望到其他诸侯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4、周游列国:孔子周游列国,推行儒家学说

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在这四年多的时间里,他干了不少事,职务提升也很快。但终究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同而分道扬镳了。

孔子周游列国路线

▲鲁定公13年,孔子55岁。孔子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

▲鲁定公13年十月,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住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带弟子离开。

▲鲁哀公3年,孔子60岁,去郑国,被人嘲笑,称之为”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欣然笑曰:“然哉,然哉!”

▲鲁哀公六年,孔子63岁,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做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鲁哀公七年,孔子64岁,又回到卫国。

▲鲁哀公十一年,孔子68岁,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鲁哀公16年,孔子73岁,患病,不愈而卒。

5、晚年献身文教:整理典籍、献身教育事业

由于政治理想破灭,孔子曾整理出《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典籍。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条件

(1)时代因素: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礼崩乐坏” ①经济:私有土地出现,井田制瓦解。

②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崩溃。③文化: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形成“士”阶层。

随着西周统治的崩溃,周平王东迁,社会形势混乱,王室掌管传统文化学术的官吏流散到周边各国,他们所掌握的学术和某些典籍也流散到各国。春秋后期,一些文化职事人员已不能保持世袭爵禄,于是脱离官府,散落民间,以其掌握的文化、学术知识谋生,成为士阶层。他们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传播不同的知识,宣扬自己的观点,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文化思想的辉煌时代。

鲁国为周公旦之子伯禽封地,对周代文物典籍保存完好,素有“礼乐之邦”之称。鲁襄公二十九年(前544年)吴公子季札观乐于鲁,叹为观止。鲁昭公二年(前540年)晋大夫韩宣子访鲁,观书后赞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文化传统与当时学术下移的形势对孔子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2)历史传统: “儒”地位的变化

春秋以前,儒是主持礼仪的巫、史、祝、卜一类的文化人;春秋时期,儒以相礼为业,或为人师。

(3)个人作用:崇拜周公,精通礼乐,充满弘扬传统文化、复兴周礼的使命感

他开门授徒,相传有弟子3000人,其中有72贤人,将其学说和思想继承与发扬,形成了一个以孔子为中心的思想流派——儒家。

2、目的: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核心内容:礼和仁的思想(1)“礼”的思想

①含义:“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②礼的实践方法:“克己复礼”,“正名”

(正名:指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③“礼”的主要内容:尊尊与亲亲

a、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 b、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2)“仁”的思想 ①含义:“爱人” ②方法:“忠恕 ”之道(《论语十则》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怒”)“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

③表现: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 ——民本思想

对于普通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

(3)仁和礼的关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

4、孔子的教育思想

①创办私学,打破官方垄断办学的传统。

②教育对象:孔子倡导“有教无类”扩大了教育对象。从而使文化教育下移。

③教学实践:重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强调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④教学方法:善于“因材施教”

⑤学习方法:强调学与思的关系,学习与复习的关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⑥培养目标:强调弟子要有浓厚的参政意识。“学而优则仕”。

纵观孔子的一生,他对他的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古代文献、传授各种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他的勤奋好学,他对真理、对理想、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他的正直、善良、谦虚、有礼,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老百姓的关心,都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与后人。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既是孔子的高尚师德,也是孔子提出的一条教育原则。孔子爱教育、爱学生,诲人不倦,他能平等对待学生,做到教学相长,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孔子是具有高尚师德的一代宗师。

孔子的弟子中,有些人几乎是终生陪伴着孔子,其情感之深,胜于父子兄弟。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孔子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成为最负盛名的伟大教育家。

【教材问题参考答案】

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 提示:政治改革碰壁,失意去鲁。

孔子“正名”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在大变动的春秋战国时期,道德沦丧,天下无道,礼坏乐崩,陪臣执国命,臣弑君、子弑父、兄弟相残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君主制和宗法制原则,做到尊尊、亲亲,孔子在“礼”的基础上提出了“正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提示: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茫然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迷失方向。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化,学思并重,互相促进,才能更好地进德修业。

1.简要说明孔子提出的“仁”的意义。

提示:积极意义:首先,仁即爱人,体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的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爱护人民的主张;再者,爱人精神就要积极参加现实的实践,积极参与社会改革,求仁行仁,所以,仁的提出还是忘我的、无私的、积极奋发的表现,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现实态度。两千余年的封建历史上有不少的仁人志士,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接受了“仁”的思想,在维护封建阶级利益的同时,也做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事情。

消极意义:“仁”的思想必须与其表现形式即封建社会的典章制度特别是“礼”、“义”相结合,必须为封建的生产关系尤其是“士”即“君子”来服务,因此,就不能不带有很大的局限性与封建性。如孔子虽然讲“爱人”,但却又把劳动者看做“小人”;虽然主张“求仁”要通过“六艺”,但又鄙视劳动等。这些落后的东西,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和巩固,越来越起消极作用,与社会各种政治经济的原因相结合,也越来越阻碍了社会的前进,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受到很大的束缚。

2.如何理解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才标准? 提示:“内圣”指具有高度道德修养的人,“外王”指施行仁政,建立事功者。儒家把能够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视为古代社会理想的政治人才。

1.阅读下面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孔子说:“志士仁人不苟全性命而损害仁,宁肯牺牲生命来完成仁。”

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孟子说:“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要是两者不能兼有,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想要的;要是两者不能兼有,就舍弃生命而选取义。”

2.下面一段话表达了一种什么观点?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齐家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提示:这段话反映了个人修养与治理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推究事物的原理一一认识明确一一意念诚实一一心思端正一一提高自身品德修养一一整治好自己的家族一一治理好邦国一一天下太平,使美德显明于天下。

篇2: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人物故事

2、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和“礼”“中庸” 对“仁、礼”的评价 积极意义: 1.“仁”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民本思想 2.有利于缓和矛盾、稳定社会、巩固统一 消极影响: 维护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旧的生产关系, 尤其“礼”是其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调解仁礼关系的方法

----中庸之道.(1).中庸的含义:(1)处理事情都不偏不倚,能恰到好处;(2)将各种正确的原则、思想等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制约。(2).中庸与仁礼的关系(1)要实行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2)中庸是划分君子和小人的重要依据 孔子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情景探究 对中国 奠定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成为传统文化核心内容,奠定古代教育传统 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中 孟子从仁义、荀子从礼治方向发展儒学,从汉武帝独尊儒术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千多年间 儒家思想都占有统治地位。苏州首家现代私塾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千人吟诵《论语》 孔子思想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情景探究 对世界 传入韩国、日本成为传统文化组成部分 传入西方被欧洲启蒙思想家借鉴启发 当今世界仍有很多学者推崇儒学 伏尔泰的房间里常年挂着一幅 孔子画像,以此滋长启蒙精神营养。他认为孔子是用道德的说服力 而不是用宗教的狂热和个人崇拜 来影响别人。日本“实业之父”涩泽荣一 说:企业家必须一手拿《论语》,一手拿算盘。通过《论语》来 提高商人的道德,放手追求“阳光下的利益”。诺贝尔奖获得者: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千变万化的孔子形象 康熙:万世师表 优秀教师 公爵王侯 谎言家 改革家 网络名人 人际关系大师 “毒品”贩子 招商财神爷 武则天封之为隆道公,唐玄宗晋升之为文宣王 李贽: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康有为:孔子是托古改制的祖师爷 吴虞:打倒孔家店 于丹:论语中其实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 北大教授:考证出孔丘先生身高221.76厘米,与球星姚明身高相似 国际孔子文化节:孔子搭台,经济唱戏 结合必修和选修课知识,你怎么看待孔子? 观点争鸣 链接必修 儒家思想发展历程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秦朝时期 西汉时期 隋唐时期 宋明时期 明清之际 孔子 孟子、荀子 董仲舒 二程、朱熹、王阳明 李贽、黄、顾、王 第1课 第2课 第3课 第4课 应运而生,创立儒学 蔚然大宗,发展儒学 焚书坑儒,打击儒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学 三教合一,丰富儒学 发展理学,分为两派 批判继承,焕发生机 历史是今天和昨天永无休止的对话 孔子及其说学在历史上的地位如何?

1、对中国教育: 是古代中国大教育家,开创私学,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其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了重要作用。

2、对中国古代政治: 孔子“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才的主张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开明君主和政治人才的理想标准。

3、对中国思想 五四运动前的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不仅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影响着百姓的日常行为。儒家思想成了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4、对中国文化 孔子晚年整理和修订六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孔子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被追谥“文宣王”。清顺治二年(1645)御定文庙谥号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十四年(1657),改称“至圣先师孔子”。总之: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其思想内涵,经历代损 益积淀,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这些国家分 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明清以后,传播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四、儒家思想的地位变迁及原因 原因 地位 时间 两宋 享“独尊” 西汉 遭压制 秦朝 被冷落 春秋战国 复兴(新发展)理学有利于加强专制统治。不利于地主阶级改革、统一 非议郡县制,不利于中央集权 董仲舒新发展符合大一统要求;“仁政”有利于长治久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末清初 文革时期 新中国 成立后 鸦片战争― 1949年 八股取士 空前加强 明朝 原因 地位 时间 日益受冲击 统治地位终结 被批判 马克思主义占主导 “批林批孔” 居正统 受冲击 有利于封建统治; 反封建启蒙思想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从儒家思想地位的变迁中得到什么认识? ●古代儒家思想被推崇的原因:

1、大一统、道德规范

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2、仁、仁政

缓和矛盾,长治久安。3、社会责任感

民众信仰。4、适时吸收其他思想的先进部分。教育家:联系康熙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王侯:本质是维护封建统治;李贽:反对封建专制思想;改革家: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吴虞: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夏天读庄子,因为夏天太炎热,庄子里面的道理让人通体舒泰,飘然自逸; 秋天看老子,因为秋天萧瑟,你看老子就会觉得万物都有枯荣,你不要以为只有阴暗的一面,相对也有生命快乐的一面; 在冬天当然看孟子,冬天这么冷,看看孟子的浩然之气就不冷了 在春天的时候读孔子,春天是希望的季节,读孔子可以感受到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著作畅销说明传统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和正在复苏,那就让我们了解孔子吧 片头 片尾

1、家境贫苦,使他了解普通民众的愿望和要求。

2、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谋生做事,使他接触社会下层锻炼自身能力。学会多种本领,做过仓库管理员和畜牧场长。

3、爱好礼乐,使他坚定学习志向探寻治国之道。zǔ 成长于当时文化中心鲁国,从鲁国保存的古代文化周礼中深受熏陶,形成了一生的追求。

1、收徒讲学扩大儒学的影响力。

2、办学活动提高孔子的美誉度。

3、为他踏上从政之路创造条件。教学方法:互动问答法、游历教学法、侍坐教学法、分层教学法 教学方法独特,不但教学生读书,还搞素质教育。创立民办学校,产生轰动效应。马棚失火故事。| 对于普通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仁的根本吧!yú(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它周围。” | 对于统治阶级:“为政以德” ――民本思想 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政治生活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方法:“忠恕”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忠” 自己立身修德,也要让别人立身修德。自己通达事理也要让别人通达事理。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政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君王要像个君王,臣下要像个臣下,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社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方法:克己复礼 君子的所作所为都合乎中庸的道理,小人的所作所为都违背中庸的道理。君子之所以能合乎中庸,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居于中道,无过与不及。* 那我们应该怎样随着季节而读书? 孔子究竟有哪些思想?如此风靡世界说明了什么? 夏天读庄子,让人通体舒畅; 秋天看老子,品万物枯荣; 冬天读孟子,养浩然正气。春天读孔子,人生充满希望; 儒家文化创始人 第一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孔子 课标内容: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情景探究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历史传说 问题一 自学礼乐

贱,故

鄙事。――《论语??子罕》 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 通过上面三段材料,你如何认识孔子的成长经历?

1、孔子的青少年时代

一、孔子其人 少时勤奋,自学礼仪 十五志于学,苦研礼乐 为学不倦,虚心求教 三十而立,精通六艺,首创私学

2、齐国岁月

一、孔子其人 公元前517年,(35岁)鲁国发生内乱。孔子去齐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四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得到齐景公赏识。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

3、在鲁从政 51岁―55岁

一、孔子其人 五十治鲁政绩显著,官至代理宰相

4、周游列国 55岁---68岁

一、孔子其人

5、晚年献身文教 68岁―73岁

一、孔子其人 《诗经》书影 《周礼》书影 儒家学派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立的?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创立背景: 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发展 文化上:文化下移,形成“士”阶层 政治上:诸侯争霸分封制瓦解;阶级关系的变动; 熟谙礼乐文化 开门授徒,思想传承(3)鲁国的文化氛围:周礼尽在鲁(大变革:奴 封)环境上:无统一权威;统治者礼贤下士 《论语十则》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忠”)情景探究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核心是什么?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厩焚。子退,曰:“伤人乎?”不问马。仁 节用而爱人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情景探究 孔子的生平事迹反映出什么样的理想追求? 教学理念:让每一个人都懂礼乐!培养方向:礼制社会紧缺人才 问题二 教学课本:“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培养技能:“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三十岁时创办私学会产生什么影响? 创办私学 情景探究 孔子的生平事迹反映出什么样的理想追求? 周游列国 问题四 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却未被采纳?应

篇3: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人物故事

一、情感教学设计的含义

情感 (feeling) 是小概念的, 属大概念“情感” (affection) 中的一种。它和情操一样, 主要体现情感现象的内容方面, 而且是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那部分情感现象。所谓情感教学, 从最根本的含义上说, 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 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教学。 (2) 过去的历史教学大多只重视基本史实的学习, 好像学历史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现成的结论, 而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如果一节课的全部内容, 无论是知识的铺垫还是对知识的认知方法的指引运用, 都以对学生的情感触动为最终指向, 我们就可以说这节课是以情感目标的实现为全课的中心。

二、如何进行以情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新课程理念背景下, 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被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来理解。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 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以人为教育对象, 历史教育的情感培养必须有机地渗透到内容教学中去, 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 使其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 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3) 中央教科所所长朱小蔓教授说:“我们教育往往只注意发展孩子的读、写、算能力, 而丢掉了另一半教育, 即人的情感教育。这种以牺牲人的生命情感为代价的偏向教育, 越来越影响着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4) 新课程背景下要构建历史教学情感教育目标, 不断探索情感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 将情感教育真正落在实处, 是实现历史教育育人功能的保证。下面笔者仅围绕自己做的一份教学设计来谈谈历史课堂中怎样渗透情感教育。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一课属于高中历史选修《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模块, 笔者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认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在情感目标的实现。有些教师认为情感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 以此为中心的设计, 可以最大限度上激发学生在情绪上的投入, 可以对学生产生持久而有益的影响, 这种影响是教师职业成就感的重要来源。仅就孔子一课,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情感应着重讲解孔子的仁、礼、中庸思想对我们如今生活的影响。本课教学设计的主题是探寻2500年前的孔子及其身后的文化遗产, 主线是孔子的一生。本课的教学设计分为四个子目:筚路蓝缕———追求礼乐的一生;承前启后———开创儒家思想;万世师表———古代大教育家;泽被后世———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整个设计是按照孔子的生平经历来设计, 首先导入部分是采取视频导入法, 播放一段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孔子三千弟子吟诵《论语》的视频, 起到课前渲染的作用, 紧接着通过教师概括性的一段话:“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他又是大教育家, 他的一些教育理论和方法影响深远。他的人生轨迹如何?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并产生了怎样影响?”由此过渡到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以情感为核心的教学设计应该更多地考虑到学生情绪的调动, 新课的讲授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迎宾语———五句《论语》经典名句即:“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邻”、“礼之用和为贵”, 给孔子的一生奠定下基调, 使整节课的方向一开始就很明确, 和之后的环节是相互配合的, 可以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紧接着第一目介绍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 我采取的是让学生扮演春秋时期的孔子去求职, 我为他们提供一份孔子的简历, 面试的考题有两道, 其一:您的工作动机和愿望是什么?孔子答曰:恢复周礼;其二:你准备用什么样的办法治理国家呢?孔子答曰:礼、仁、中庸。学生们依据教师之前介绍的孔子生活的时代背景, 自己去探索:孔子面试的结果会如何呢?结论是:孔子的这一套礼、仁、中庸的思想只适合在和平年代运用, 而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动荡不安, 试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 孔子的治国方略自然得不到施展的机会。结果可想而知, 孔子的面试失败了。接下来请同学们为孔子提供一个合适的工作建议, 那就是办学。学校的名称都替孔子想好了, 就叫“孔子学院”如何?接着请学生为孔子学院写一份招生简章, 包括校训、办学目标、课程设置、办学特色、办学成就等。第一目主要是设置情境, 让学生身临其境去经历孔子那个时代他所经历的, 由此引出孔子的儒家思想———礼、仁、中庸, 我认为这也是本节课的启情点。启情点, 即能启动学生情感的历史事实。选择恰当的“启情点”既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基础性环节, 也是创设良好的情境氛围的前提, 还是历史教师情感意识表现的核心。

本目作为本节课的启情点, 我将采用材料分析题为学生设置一个与春秋时代紧密联系的现代社会情景。此环节设置的目的是想让学生感知孔子思想是如何在现代得到运用, 让学生感知历史知识的意义所在, 以此来升华学生的情感。这只是教学目标中第一个层次的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依次递进的三个层次的目标。讲完孔子的礼、仁、中庸思想的核心内容之后, 让学生思考一下生活中自己处理身边的哪些事情用到了孔子思想, 在这个讨论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对历史进行移情思考, 要善于将过去的历史与现在的生活联系起来看待, 学会用历史的思维来纵观当今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在日常生活中出行前后是否都要告知父母;逢年过节要给长辈拜年行礼;社会上经常举行一些慈善捐款;同学们到敬老院去陪伴孤寡老人;警察帮助儿童、老人过马路……这些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都是孔子的“礼”、“仁”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和运用。通过生活中的诸多事例使学生深刻理解孔子思想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将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最后一目要讲到孔子对后世的影响, 这对于学生也是一个重要的启情点。本环节我将通过向学生展示图片的形式来彰显世界各国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视。依次展示北欧孔子学院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成立;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非洲首家孔子学院将落户肯尼亚;中国与瑞典合作建立孔子学院;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曲阜孔庙祭孔大典等图片以彰显孔子对全世界范围留下的深远影响, 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大教育家孔子一生贡献的理解。最后结语:孔子时代距离我们已有二千多年, 但他的思想已化作涓涓细流, 流淌在我们民族文化的血脉中, 活在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之中。我们会发现口头上的许多人生格言原来均出自孔子之口!请试着收集时下与孔子有关的人生格言。结语预示着探寻2500年前的孔子思想并不会因为本节课的结束而结束, 教师启发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还要继续追寻孔子的足迹, 不断挖掘孔子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

三、结语

历史是一门极具思想与内涵的学科。对于历史教育教学来说, 感情投入较之其他学科更多也更为重要。也就是说, 历史教学所能给予学生的, 不仅仅是历史知识本身, 还应当使学生受到美感教育和情感陶冶。只有将认知与情感完美结合起来,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正因为这样, 高中历史教师必须正面地分析情感教育, 进而结合自身教学的实际, 有机地融入情感教育, 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当然, 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 不是通过教师制定一个情感教学目标就能达成的, 也不可能简单地、短时间内就能够通过学生的外显行为反应出来, 这是一个价值不断内化的循序渐近、厚积薄发的过程。为了实现历史教育的核心价值, 我们的历史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不断地去“求索”。

摘要: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智慧和人文素养”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 去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要使学生更好地学好这一门课程, 中学历史教师必须考虑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向学生传授知识, 如何通过课堂教学设计优化历史教学方法, 使历史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与能力, 又能使历史课堂教学轻松愉快、生动活泼, 并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设计,情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教育和教师工作资料汇编 (2001-2007) [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221.

[2]何成刚.历史教学设计[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3]夏玉华.历史情感教育的实施原则及有效教学策略[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 2009, (1) .

[4]王本峰.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误区和反思[M].教育教学论坛, 2011, (2) .

[5]文玉梅.历史课堂教学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M].学科探究·中学教学, 2009, (6) .

篇4: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人物故事

关键词:儒家学派;黄老学派;斗争

中图分类号:K2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0—0135—02

一、对待诸侯王的态度问题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原六国贵族后裔乘乱而起,他们恢复故土,自立为王。楚汉战争中,汉高祖刘邦为共同对楚,建立统一战线,承认了他们中尊汉者的合法地位,并分封了一大批有功之臣为王侯。刘邦生前在吕后等人的帮助下虽然剪除了大部分异姓王,但同时又分封了很多刘室子弟为王。这些王侯既是封建贵族又是大地主。他们与大商人相勾结,有些甚至直接从事盐铁、冶金等工商业活动。文景时期这些诸侯王的势力日益膨胀,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对中央政权形成威胁。

黄老学派基本上来源于这一阶层或是这一阶层的代言人。早在楚汉战争之时,黄老派人物张良就曾对刘邦说:“……天下游士离其亲戚,弃坟墓,去故旧,从陛下游者,徒欲日夜望咫尺之地。”热切表达了受分封的愿望。因而黄老派对于诸侯王问题所采用的是无为而治,任其发展的态度。其中周勃、灌婴等人对于贾谊等主张削藩的儒家人物恨之入骨,恶语中伤,不断排挤。贾谊终因郁郁不得志而英年早逝。

代表社会中下层的贾谊、晁错等人援法人儒,坚决主张削藩。贾谊向文帝上《治安策》,痛陈天下形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口哒里的“可为痛哭者一”就是指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并且指出“失今不治,必为痼疾,后虽有扁鹊,不能为已。”晁错亦“数上书孝文,言削诸侯事”。景帝时又上书,说诸侯王“今削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晀错后因其主张丢掉了性命。但“七国之乱”最终被镇压了下去,各诸侯国的实力大大削弱,大一统帝国的统治得以加强,黄老之学的威信也大大降低。

二、汤武是否受命问题

汉景帝时,位居博士的齐儒者辕固生与黄老派学者黄生关于汤武是否受命的是非问题在汉景帝面前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黄生曰:“汤武非受命,乃弑也”。辕固生曰:“不然!夫桀纣虐乱,天下之心皆归汤武,汤武与天下之心而诛桀纣,桀纣之民不为之使而归汤武,汤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为何?”黄生曰:“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今桀纣虽失道,然君上也;汤武虽圣,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过以尊天子,反因过而诛之,代立践南面,非弑而何也?”辕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于是帝曰:“食肉不食马肝,不为不知味;言学者无言汤武受命,不为愚。”

在这场论争中,黄老学派和儒家学派虽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口枪舌战,但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刘氏江山的稳固。辕固生宣扬汤武受命,有利于为汉代秦位的合法性进行辩护;黄生强调君臣之分,有利于汉朝政权的继续巩固。他们所争论的问题本身也是个两难命题。如果认同汤武的行为,就会为以后犯上作乱者提供理论依据;如果否定汤武的行为,又会因同样的道理否定掉刘氏江山代秦而立的合法性。因而景帝在这场争论中乐于作个和事佬,使得黄老学派和儒家学派打了个平手。

三、黄老之学与儒学的政治地位问题

辕固生的言论传到笃信黄老之学的窦太后耳中。窦太后大为不满,便派人佯装“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人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以罪,罢之。”

在两种学说的政治地位和价值问题上,黄老学派和儒家学派的交锋真可谓惊心动魄。儒家学者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捍卫儒学的地位与尊严,斥黄老之学为“家人言”;而德高望重的窦太后竟然也失态大骂儒家学说为“司空城旦书”。在这一问题上景帝并没有支持黄老之学,而是借给辕固生利刃,帮助他摆脱了困境。

四、关于盐铁和铸钱问题

汉初政治上的无为而治使其对经济领域放任自由,并且黄老之术使他们有意识地想发挥君无为而臣有为的作用,西汉王朝在建国之初并没有实行盐铁和铸钱官营的政策。据史书记载:“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自拊循其民。吴有豫章郡铜山,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诸侯王们因盐铁或铸钱而暴富后,由他们出钱代人民交纳免役钱以争取民心。并招募贤才,甚至庇护逃亡罪犯。“如此者四十余年,以故能使其众”。(同上)经济的发展使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

不光诸侯,一些强宗豪族、富商大贾也因为经营盐铁或铸钱而发了大财,经济势力的增强使其对政治也跃跃欲试。他们“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形成很大的地方势力。“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或至千余人,大抵尽流收放人民也。远去千里,弃坟墓,依倚大家,聚深山空泽之中,成奸伪之业,建朋党之权,其轻为费亦大矣。”对政局的稳定和统一造成了很大威胁。这些富豪常常又以末置财,以本守之,大量地兼并土地,使得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小农经济受到威胁。

贾谊、晁错等人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激烈的反对意见。贾谊上书文帝,指出使民放铸有三大害:(1)放铸之后,民为牟厚利而不惜犯法,造假钱的人会增多,因此而犯罪的人会更众,不利于社会的稳定。(2)民私铸钱,其形状重量不同,会造成经济领域的混乱。(3)铸钱的高额利润会诱使人民弃本而奔末,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而收回铸钱权则有七福。民不铸钱,黥罪不枳;伪钱不蕃,民不相疑;采铜铸作者反于耕田;铜必归于上,上按积铜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敛之,重则以术散之,货物必平;以作兵器,以假贵臣,多少有制,用别贵贱,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则官富实而末民困;制吾弃财,以与匈奴争其民,则敌必怀。贾谊站在大一统帝国的立场上提出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政治的措施,但其主张并未得到笃信黄老的文帝的支持,文帝反而将蜀严道铜山赐给宠臣邓通,使其自行铸钱,从而使邓氏钱布天下,其富埒皇室。这说明当时黄老之学在中央政府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五、对待商人的态度问题

文景时期黄老学派对商人采取的是放任政策,而儒家学派则坚决主张抑商。

西汉建国之初,刘邦曾下诏“今之贾人不得农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黄老思想在政治上确立之后,对待商人的

政策便开始改变,“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文帝时更是纵容商贾,将冶铁铸钱和盐铁经营权一并交由私人经营。景帝对于富商大贾给予了诸多照顾。甚至于对于不许商贾作官的禁令亦发生了动摇,他曾在诏书中说“有市籍者不得宦,无赀又不得宦,朕甚愍之。”在此政策下,工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多经营者家累千金,富埒王侯。当时出现了很多著名的大商人如南阳孔氏,齐地的刁间,临邛卓王孙、程郑等人。他们以本治财,以末守之,身兼大地主大商人的双重身份,加大了土地的兼并,使得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儒家学派主张抑商,维护中下层人民的利益,缓和地主阶级和农民的矛盾,以巩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贾谊认为“今背本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晁错也认为这是农民流亡的原因。

六、对待匈奴的民族关系处理问题

西汉王朝自建国以来,始终受到北方匈奴的威胁和侵扰。由于双方实力的差异,西汉王朝对匈奴采用妥协的政策,以和亲、开放关市和结盟的方式来换取边境的安宁。黄老学派是这种政策的倡导者。

儒家学派从儒学礼法观念和民生角度出发,坚决主张对匈奴进行严厉打击。他们纷纷上书朝廷,痛陈匈奴为患之害。其中以贾谊的《治安策》写得最为沉痛。

“今匈奴嫂姆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已也。而汉岁致金絮采缯以奉之……今西边北边之郡,虽有长爵不轻得复,五尺以上不轻得息,斥候望烽燧不得卧,将吏被介胄而睡……可为流涕者此也。”其情真意切,可惜提不出什么具体可行之策,丝毫不能改变匈奴时时进犯的形势。由此可以看出,当时的儒家学派对于通经治用,解决当时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还缺乏经验与准备。

黄老学派和儒家学派通过对这些问题的争论,表达了各自的立场和统治方略,展示了各自的实力。儒学以其锐意进取、积极向上的态度表达了其争夺统治思想地位的愿望。但由于双方力量的差异,黄老之学的思想统治地位并没有改变。

篇5: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人物故事

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的地位和思想。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主要的教育思想。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以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以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运用孔子儒家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探讨学习方法。结合孔子对后世影响的史实,在现实中寻找实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归纳;分析材料;问题探究;古今结合;讨论探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治国思想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应该成为我们的道德规范。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理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做一个像孔子那样对社会产生进步作用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核心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教学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及评价。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引用孔子的雕像、孔子的言论、山东曲阜的“三孔”图片,引领学生知道孔子两千多年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尊崇;在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这节课我们系统的看看孔子的成长历程和孔子思想的形成。

(讲授新课):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孔子生在一个有贵族血统的家庭,先世为殷人,系宋微子的后裔。到五世祖木金父时,因其父孔父嘉在宫廷内讧中被杀,木金父亦被降为士,并“绝其世”,即被剥夺去卿大夫的世袭地位。为了区别公族,他便改姓孔。其三世祖孔防叔,畏华氏之逼逃亡鲁国(今山东)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字叔梁)是鲁国贵族孟献子属下一个“有力如虎”的猛士,因立两次战功,提升为陬邑(今山东曲阜南)大夫。孔纥大约六十几岁时同一个年纪不满二十岁的姑娘颜徵在成婚。年龄的差距,可以看出其阶级地位的悬殊。传说他夫妻俩因祈祷山神来不及回家,妻子就在山洞中生下孔子(此洞便以“坤灵洞”和“夫子洞”命名,今尚在。山即称“尼山”,位于曲阜城南)。孔子三岁时,先丧其父,十七岁时,又丧其母。孔子的家教中重视礼仪之教。生活贫困,促使他较早为谋生做事,学会多种本领,他自称“吾少也贫,故多能鄙事。”孔子青年时期在季氏门下当过委吏(管理仓库),还当过乘田(管理畜牧),由此他接触到社会下层,了解到人民的一些愿望和要求。孔子生长于当时的文化中心──鲁国,在周礼的熏陶下,6岁“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15岁时,就确立了坚定不移的学习志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学习鲁国保存的中国古代文化,从中寻求治国救人之道。这一基本方向,决定了他一生的生活道路,形成儒家的思想特点。

2、少年时代,15岁立志以传承 为己任。

孔子起初学习“六艺”,十五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来孔子刻苦自学,成为主持祭祀和丧葬礼仪的儒士。他以“每事问”“好古敏求”的精神,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3、30岁时,对“六经”已融会贯通,开始创办,收徒讲学。

三十岁时,孔子把后人尊为“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私学的成功使他闻名遐迩。4.50多岁时,先后任鲁国的和司寇。

五十多岁时,他被鲁国国君任命为中都宰,孔子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因治鲁颇有政绩,他官至司寇。为了实现恢复礼治社会的理想,孔子试图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失败,结束了昙花一现的从政生涯。

5、从政失败后,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孔子离别父母之邦,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

思考:周游列国政治主张未被采纳的原因

反映了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当时统治者统治的需要,没有反映时代的要求。6、68岁时,他无奈地回到鲁国。从此,孔子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

(1)春秋时期社会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违背 的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2)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 的社会道义。

2、内容:

(1)礼的思想(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礼是政治概念 ....①礼的含义:即周礼,指西周建立的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名分制度。“君臣有别,长幼有序”。

②地位:孔子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

③方法:“克己复礼”。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恢复周礼,目的在于维持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④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2)仁的思想(孔子思想的核心)

①含义:“爱人”包括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②地位: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③表现:

对于普通人:子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反映儒家注重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并主张将和谐的家庭的伦理扩展到社会上,从而来稳定社会秩序。

对于统治阶级:子曰:“苛政猛于虎!”为政以德。

④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具有进步性。⑤仁与礼的关系:

孔子将礼与仁结合起来,认为,如果只有礼而没有仁,就会加深社会对立,导致矛盾激化;只有仁没有礼,就会产生没有等级的仁爱,以致模糊上下尊卑的界线。这两极都是孔子不希望出现的。他希望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让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

(3)中庸思想:

①目的:协调礼和仁的关系

②含义:他认为“过犹不及”,就是过头和不及同样不好,恰到好处才是中庸。

③做法:“和而不同”。保持矛盾对立面的和谐叫做和;取消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叫做同。孔子认为孤立的、单一的因素不能构成完善的事物,只有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才形成完美的事物。

④评价:“中庸” 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中庸思想要求执政者妥善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实现“和为贵”(和谐)的价值目标。应该说中庸思想倡导的崇尚和平,讲究信义,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群体的和谐,是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所必 需的基本条件,对调适、化解、规范社会各方面利益的矛盾与冲突,使社会不至于在无谓的利益冲突中频繁**乃至消亡,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三、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春秋以前,文化一向向被贵族垄断。孔子开创私学,只要愿意行“束脩”之礼,都可以成为孔门弟子。从贵族子弟到清贫寒士,不分贫富贵贱,都平等地师从孔子。学生冉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冉雍却很有德行,孔子认为神明也不能剥夺他的受教育的机会。而对自己儿子孔鲤,他也是一视同仁。

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

(1)“成人”:他主要教授《诗》《书》《礼》《乐》,进而使学生们举止合乎礼数,言行合乎“忠”“信”。以“忠”和“信”对待普通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在君臣关系上,应该“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但孔子的忠君是有条件的,就是“以道事君”“邦有道则仕,无道则隐”“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不提倡愚忠。

(2)“君子”:君子要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所以孔子还教学生“政事”和治国的本领。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

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四、对后世的影响

1、对中国:

(1)政治上: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

由于孔子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一统,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所有君主,不论是贤君还是昏王,几乎无不尊崇孔子,加封孔子各种谥号,利用孔子的思想统治国家。

(2)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经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3)教育上: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

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他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2、对世界

(1)亚洲: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人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

(2)西方: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论语》被翻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全面评价孔子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在中国历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地位。

2.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为了匡正社会秩序,孔子创立了以仁、礼、中庸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儒家学说。

3.孔子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主张“有教无类”,扩大了受教育对象的范同。孔子主张培 养德行完美,具有治国本领的仁人君子。孔子在教育中,注重因材施教。他还注重言传身教。

4.孔子整理和编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同最宝贵的遗产。以仁、礼、中庸为核心的儒家深层思想内涵,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5.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许多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干多年。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学思之窗

1.孔子时代的儒与商周时期的儒在含义上有什么变化?

答案提示: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春秋时期,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通过恢复周礼,宣传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2.孔子对君子的人格有哪些规范?这样的君子人格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价值追求?

答案提示:孔子对君子的人格规范包括:君子要将礼与仁、言与行完美地统一起来,不仅具有独善其身的自我修养,还要兼济天下,有治国的本领。孔子的价值追求是:要做一个有为的人,做一个讲求仁和礼的人。

本课测评

1.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答案提示:孔子的一生是追求礼乐的一生,为了实现恢复礼治社会的理想,他学过礼、从过政、整理过文化典籍、献身教育事业。

2.总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

答案提示: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恢复“礼乐制度”,恢复一个“天下有道”的社会。要恢复这种社会,就应该把他人当“人”看,即实行“仁政”,爱护他人。而且礼与仁是不可分的,要用一种仁爱的精神来讲礼乐,以便礼乐具有爱人的精神内涵。

3.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提示:孔子的教育思想包括:不论贵贱,都应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成人”和“君子”,应该采用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等多种教育方法,教学内容是孔子整理过的“六经”。

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举一些例子,说明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习惯或思想是受孔子影响的?

答案提示:政治方面,我国现阶段提出“以德治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建立“和谐社会”的思想等,都受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道德规范方面:如尊老爱幼、尊师重教、诚信、礼貌、孝敬等道德规范都被现阶段中国人民继承下来。教育方面:孔子通过他的长期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出不少有益的教育方法,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如人的知识来源于学习,可以从古代文献和典章制度方面学习知识,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得到知识,“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思与学相结合等教育思想。

2.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孔子一再被“神化”,而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孔子又被“鬼化”。你认为这是为什么?想一想孔子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还是兼而有之?

答案提示:在封建社会,由于孔子的“仁政”和“礼治”的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缓和矛盾,维护统一,因而得到统治者的推崇,儒家思想得到“独尊”的地位。新文化运动时期,袁世凯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逆流,妄图恢复封建帝制,因而遭到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的强烈反对,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反对周恩来总理解放老干部以及稳定社会秩序的努力,借“批林批孔”来影射周总理。

篇6: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

相传孔子曾修《诗》《书》, 订《礼》《乐》, 序《周易》, 撰《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 贤弟子七十二人, 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 整理编成《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语言简洁精炼, 含义深刻, 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孔子的思想与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 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 (“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 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 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 创办私学, 广招学生, 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 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 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 学习了还有余力, 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 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 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 (“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 而亲仁。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 “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 “仁”是“礼”的内容, 有了“仁”的精神, “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 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 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 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 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 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 在此基础上, 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 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不仅言教, 更重身教, 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 学生也很尊敬他, 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 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 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

上一篇:电大本科补修行政管理学作业三下一篇:班主任书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