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口语交际与习作五

2024-04-19

5口语交际与习作五(精选11篇)

篇1:5口语交际与习作五

五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与习作四教案

教材分析

由于本组课文讲述的是感人肺腑、可歌可泣的故事,因此本次口语交际和作文的训练,一是继续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或是亲身经历过的令人感动、使人难忘的事情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2、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并写出真情实感,分享习作的快乐。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歌曲引入,简说故事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感人的歌曲,仔细听,它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音乐:丹顶鹤的故事,多媒体同时出示徐秀娟资料)在这首歌中,你聆听到了怎样一个感人的故事?(生简单述说故事)

2、多感人的事啊,同学们,感动是人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善良,充满爱心,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二、层层深入,交流感动

(一)明确要求,具体述说

1、刚才几位同学讲述了歌曲中故事的大致内容,可是单单凭这几句话,能打动我们听者吗?咱们可以来提一提,我们还可以说哪些内容,可以怎么说,这样能使这个故事更容易打动我们听者?(指名生交流)(随机板书:清楚、具体、有感情)

2、同学们说的真好,要使你说的事打动读者,得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说清楚,让人听明白,还可以加入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最感动的地方说具体,同时还要注意语气,充满感情。大家看,这就是这节口语交际课的要求。

3、那么你能按照要求把这件事清楚、具体、有感情地来说一说吗,自己先试着练一练(指名说)其他同学用心听,把他说的和老师写的进行比较,谁的更能感动人。(多媒体出示故事梗概)

指名说,生评论(有没有把感动之处说具体)

(二)激发情感,述说身边感动之事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在生活的每个角落,时时刻刻发生着令人感动的事,你能来说一说这样的事吗?先自己说说,说的时候想想怎样才能使你说的事感动别人。(指名说,集体点评)

(三)挖掘素材,转述故事

1、同学们,现在我们学会了怎样说一件事才能打动听者,老师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许多令你感动的事,可能是一次轻轻的抚摩,也许是一句轻柔的安慰,或许是一个温柔的眼神,还有更多更多。(大屏幕出示素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素材,相信会给大家更多的启发。

2、看了这一些,老师相信你一定想到了更多更多,或许还会触动深藏在你心灵深处的某根弦。在你的记忆长河中,有没有这样的让你深受感动的事?按刚才说的要求,在你的小组内和大家分享,小组内的同学要认真听,评一评谁说的最感人。哪里说的不好,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小组交流,配以轻柔的音乐。)

3、大家在小组内都能畅所欲言,做的真好。你觉得你们组谁说的事的最感人,能说给大家听听吗?(指名说)

4、刚才,我们同学有的讲了听到的,看到的令自己感动的事,有的同学讲了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大家觉得哪种事更容易打动听者?说说你的理由。

是呀,在说事情的时候我们要有感情地说,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要是还能加入自己的心理活动,说出真情实感,那就更好了。(板书:真情实感)

三、夯实训练,拓展延伸

1、同学们,我们刚才每一个故事都有它的感人之处,这节课让我们在交流中体验了不少人间真情,也让我们学会了感恩。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指名交流)

2、是啊,大家能够说的这么好,都做到了以下几点: 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说话中能够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3、老师还给大家留了一个作业,在下星期的班队课上我们要举办一

次演讲比赛,演讲的主题是一件让你最难忘的事,评比的标准就是上面这四点,请大家做好准备。

第二、三课时(指导习作)

一、回顾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上节口语交际课老师和你们一起分享了自己亲眼所见的最难忘、感人的事。你们和同桌也快乐地分享了各自听到、看到、亲身经历的那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让我们把它写下来,编辑成一本《真实的故事》,作为我们的班刊吧。

二、明确习作要求

1、我们怎么想,怎么说,就应该怎么写。我们来回忆下,在上节的口语交际中,我们学到了哪些注意点?

2、再来读读我们的习作要求,画出重点部分(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题目自拟、认真修改)

三、范文比较,点拨指导

1、教师举例比较:(课件出示两段文字)

(1)今天妈妈烧了我最爱吃的蹄膀,我吃了很多,让妈妈吃,她却不吃。后来我看到她偷偷地在厨房里啃我吃剩下的骨头。

(2)“红烧蹄膀!”这可是我的最爱啊!不是逢年过节,我们家可吃不上这样的美味佳肴。我抄起筷子,直奔主题,在蹄膀上大大地夹了一筷子,接着就是第二筷子、第三筷子„„坐在旁边的妈妈津津有味地看着我狼吞虎咽,好象这美味就是吃到她的嘴巴里一样。“妈,你怎么不吃啊?”妈妈双手捂着胃,缓缓地探了探身子,皱着眉头,略带痛苦地说:“这几天胃不太好,看到这些油腻的东西都没有什么胃口,还是你多多代劳吧!”哈哈,那我可不客气了,接着又是一场“恶战”,最后剩下几块残骨实在是无能为力了,只好放弃。只见妈妈麻利地收拾好碗筷,走进厨房。我悄悄跟在后头,看到的是妈妈埋头啃着那几块残骨的背影„„

比较这两个片段,你觉得哪段写得好,好在哪里?哪一段还不够理 想?可以怎样改?

3、师小结:是啊,我们写文章就是要这样言之有物,表达时要可 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写得具体生动;言之有序,就是表达要有一定的条理、顺序;言之有理,就是表达要有一定的中心思想。

四、学生自主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在浏览中注意发现富有个性的典型习作

五、多元评价,认真修改

1、多读几遍自己的习作,修改不满意的地方,把自己认为写的好的 段落做上标记

2、与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的好的段落做上记号,并写上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记号,并写出修改建议,3、写作方法指导:

(1)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让你们说最感人的事,借着你们的讲述,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感人的画面,其实很多感人的事情就是这样定格在你们的脑海中的,我们可以把这种定格的场面放在文章的开头写,这样更能吸引读者。

(2)如果在你的事中,始终是围绕着一个小事物展开的,你就可以把它当作写作的线索。我们可以回忆一下《伞》这篇文章,从渴求有一把伞,到母亲为了买伞昼夜劳作,最后终于为了买了这把伞,作者紧紧地围绕着伞这条线索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

(3)在写事情的时候,你也可以采用倒叙的写法,从一件小事物引发你的回忆,引出感动的事。

4、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的习作和一段优美的片段,在全班交流。

5、老师和学生自由品评。

师评:

(1)写的真好,特别是这一段精彩的细节描写,让人能够在头脑里浮现画面,使文章真实感人。

(2)语句非常优美,利用景物的描写,来烘托当时的气氛,很有感染力。

(3)排比用的好,利于最后的抒情。

(4)写作很有条理,时间顺序很清楚。

(5)能够围绕一个中心点来展开描写,既具体,又生动,详略也很 得当!

„„„„

六、誊抄习作,编写《真实的故事》班级作文集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纸上,编写成《真实的故事》班级作文集,让我们来体验希望与成功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附学生出现问题及解决办法:

1、有些同学题材仍旧较为老套,还是写送伞、下雨天妈妈送我去医院等(解决:写这类事情可注重细节描写,把老套的题材写得细腻感人。)

2、文章没有真情实感,虽然描写较细致,但缺少了情感。(解决办法:帮助学生一起回忆亲身经历的事,并帮助他选材。)重点不突出,对人物的描写不细致。(解决办法:注重对人物神态、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

篇2:5口语交际与习作五

一、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说说自己最想去哪里?了解哪里?

二、出示主题,1.今天我们要来策划一次和远方的小伙伴的“手拉手”活动,去结交更多的朋友。

板书:策划“手拉手”活动

2.提问环节:要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我们首先要做的准备工作是什么?小组讨论交流确定答案——确认联系

3.远方的小伙伴和我们相隔遥远,怎样和远方的小朋友取得联系呢?好好想一想,把你的办法告诉大家。

(预设:如,网络上聊天工具、报纸杂志上的交友栏目,作文书上注明的详细地址、电视节目介绍的学生.通过远方的一个朋友介绍认识;通过爸爸妈妈来联系.学校与学校之间建立联系

板书:网络 报纸杂志 各类书籍 电视节目„„

三、集思广益

1.与远方的小伙伴建立起联系之后,我们就要着手思考如何开展“手拉手”活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了。

(1)你认为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增进和小伙伴的了解?

(2)远方的小伙伴有的甚至因为家庭贫困而失学,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小组交流讨论,制定属于本组的计划并在班内交流)

(3)你们的策划让人感动,看,有充满关怀的支助活动,有情真意切的书信往来,有简洁流畅的情况介绍,有丰富多彩的联谊活动,还有方便快捷的网上交流„„

板书:支助活动 书信往来 情况介绍 联谊活动 网上交流„„

(2)每一项活动的设计,都渗透着同学们的想法。但是每一项活动都应该有其可行性,请你就自己活动设计的可行性方面来谈一谈。

(3)面对不同地区的小伙伴,根据自己现有的条件,我们可以为对方做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四、深入探讨,课外延伸

1.你是否想把自己精心策划的活动付诸实践呢?

2.经过刚才的商量,你们一定还有很多与小伙伴建立联系的方法,请大家课后再收集一些,我们下节课把自己的建议告诉他们。愿我们的“手拉手”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让我们和远方的小伙伴心手相牵。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讨论过活动的方案了,今天就开始行动,第一步──写信,建立联系。

二、讨论写作内容

1.小组讨论:信的内容包括哪几方面?

让对方了解自己的情况(学习、生活,生活的小环境、大环境)把自己班级策划的方案详细地进行介绍。提出自己认为比较可行的建议。希望以后能如何进一步地相互了解。想了解对方的哪些情况。2.注意书信和信封的格式

(1)书信的格式:书信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敬语在书信结束时向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2)信封的格式:左上方写收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上方写收信人的地址,中间写收信人的姓名,姓名写得大一些。信封的右下方写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寄信人所在的邮政编码。

三、动笔写作,开启心扉

1.写信方式:可以小组合作写信,分工合作,一人写一个部分。比如有的写自己的情况介绍,有的写活动设想,有的对对方的请求等,最后一起修改合成一份完整的信;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2.开始写信。介绍自己(略)

篇3:口语交际与习作的关系

一.口语交际是作文教学的阶梯

1.作文的思维在口语交际中锻炼。“思维是语言的内核,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口语交际过程实际上是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 它锻炼着人的思维能力, 而思维能力的提高又为作文充实了基础。

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教授说过:“一个人的脑子里装有某些知识是一回事, 但当这些知识为他们所需要的时候能否加以利用又是另一回事。”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学生要在平时所感知和积累的生活经验中“感悟”出些什么, 需要一种“媒介”, 一种“催化剂”, 口语交际就能起到这个作用。通过口语交际在记忆中搜索, 唤醒沉睡的语言, 从而领悟或发现生活的某种意义和价值。这就是通过口语交际能在平凡的小事中找到真情、找到感动或其他想要表达的东西。

2.写作的素材在口语交际中积累。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 所见所闻必然也不同, 而且, 相同的客观事物, 由于人的不同, 感知的角度和感悟的深度都是不相同的。

这些信息系统如何才能使大家共享呢?惟有互相交流。

口语交际, 说出缤纷世界。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对于我们, 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确实, 对于小学生而言, 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感悟生活的能力较低, 对许多可以作为作文题材的人和事, 会因为他们的心不在焉、熟视无睹而溜走, 等到要写作文是只能假、大、空。口语交际可以为作文创设情境, 重现生活情景, 唤醒生活表现, 使作文与多姿多彩的生活再次融为一体。还以那个“让我感动的一件事”为例, 由于不同的学生搜集的渠道和材料丰富多样, 在具体的交流中便为学生积累了写作素材。

日常交际, 唤出童真童趣。

作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及思想认识。所以, 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走进学生, 以平等的态度去与之交谈, 倾听他们的心声, 不应总站在高处, 而应在平等的对话中发现他们的喜恶, 尊重他们, 使他们能敞开心扉, 说出真心话, 表露真心。而一旦学生那颗童心袒露, 童趣与童真便也能悄悄然流露于笔端。

二.作文教学是口语交际的具体体现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 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 是衡量学生语文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小学生作文仅仅是练习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思想, 是“我手写我口”用笔说话的一种表达方式。所以, 要想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必须要训练好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听说训练能力是开启学生思考力、想象力、创造力的金钥匙, 而书面表达能力又是指挥学生思考、想象、创造的魔术棒。所以, 将听说训练能力与书面表达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是口语交际为作文教学服务的基础。

另外还需要加以强调的是口语交际是语文课, 语文课主要是用来学习语言的。口语交际课是用来提高口头语言水平, 培养良好语言习惯的。课堂教学是师生交流的双向互动过程, 是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 在其他语文课堂上也要有训练的意识, 融口语交际训练于识字、阅读和作文中。语文课堂要以朗读和口头表达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串起“字、词、句、段、篇”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如就学生表示中用词不当、出现病句、语句颠倒重复、语意不够顺畅等不够规范、不够准确、不够清楚、不够条理的地方, 引导学生评议、纠正, 对重要的, 带普遍性的问题, 教师还应加以点评强调, 以引起注意。这样, 就会减少习作中不规范语言的出现, 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

三.那么, 怎样才能使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融会贯通呢

1.增强主动交流的参与意识, 突出交际主体。《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口语交际同样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放手让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交流。一要让所有学生确定交际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是教育出发点, 也是口语交际教学的立足点。在口语交际教学中, 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以人文关怀, 以满足所有学生的交际需要, 让学生学会充分展示自己, 并从中获得自信和交际的乐趣。同时, 还要将口语交际教学渗透于各学科以及学生课余生活的各个方面, 让学生在动态、生活化的、实用化的氛围中大胆进行口语交际, 使学生形成积极、富有成效的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处理事情的协调能力。二要让每个学生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长期以来, 口语交际教学往往是善于表达、乐于表达学生的殿堂, 他们总是在侃侃而谈, 老师也会尽可能多地给他们提供表达的机会, 口语交际教学就变成了少数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 而大多数学生曾充当了“忠实观众”。针对这种现状, 教师要把交际的任务交给每一个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 采用讨论、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小记者采访、实话实说、演讲会、画画解说、自我介绍、问答等多种交流形式, 让所有学生都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 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的过程中。

积累丰富的口语、书面语词句, 实现口语书面语的自觉转化。

2.鼓励个性化的口语表达, 实现文章构思、立意, 选材的多样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同一问题、同一现象,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认识和感悟。所以应鼓励学生说自己想说的, 所涉及到的内容只要思想积极健康, 大可不必搞“一刀切”来局限学生的思维。比如同样是谈“成长的故事”, 有的谈成长中的快乐, 有的谈成长中的烦恼, 有的谈生活中的痛苦, 有的谈成长中的教训……因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 就会导致不同的人生感悟。

掌握循序渐进的螺旋式规律, 实现口语交际———口头作文———书面作文的立体连接。当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的头脑中, 进过加工, 成为思维的内容, 用语言把这些内容表达出来就是口头作文, 通过对学生的口语交际的指导, 学生便会积极筛选、过滤口语交际中的啰嗦、凌乱模糊、用词不当、辞不达意、语言搭配不当等现象, 通过对口语交际内容的“美容”、“减肥”, 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一篇优秀的口头作文, 再将口头语言转化成书面语言, 用文字记录下来, 情文并茂的文章便自然生成。

4.营造快乐的口语交际氛围, 实现口语表达向书面表达的自然过渡。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注入“快乐元素”, 学生便会从心灵上觉得愉悦, 当用口语表达时, 大脑皮层的兴奋点已被刺激, 思维的灵感已被激发, 便有一种想用语言文字捕捉精彩瞬间, 记录精彩场面冲动。这时学生的“临床”表现是:思维灵活敏捷, 语言词汇丰富, 语句流利通顺。这时就要抓住有利时机让学生迅速用书面语言记录下来, 这样就能勾起学生想说、乐说的欲望, 学生自然就会想写、乐写, 这样又何愁文章无话可写呢?

人人都要说话, 人人都在说话, 但并不等于人人都会说话。这里所谓的说话, 是指在正式场合中, 在没有准备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 能顺利地说上一段话, 且说得内容正确、条理清晰、词句妥帖;或与人交谈, 说得准确得体、生动有趣。说话与写文章不同, 有时它的难度远远超过写文章。因为说话是现想现说, 词句总是随着内容表达的需要自然而然地吐露出来。因此, 能说会道要求思维敏捷。我们常常看到许多学生由于事先没有准备或准备不充分, 思维的进展速度跟不上语言的进展速度, 课堂上回答问题往往讲不了几个字就卡壳了;或出现前言不搭后语、语言结巴甚至中途停顿的现象。再者, 说话不能修改, 写文章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斟酌, 做到周密、准确。写成的文章, 不仅可以改动文字, 甚至可以重新布局谋篇。说话就不能这样。你一出声音, 人家就听到了。说出去的话, 就如同泼出去的水, 想收也收不回了。说话也容易受外界影响, 说话是说者和听者的双向交流, 双方反映出来的情感是千变万化的, 听者的情感变化直接影响着说者的语言表达。口语交际课上, 教师要注意创设交际的情境, 使学生入情入境, 尽可能地回归常态、还原生活。这样, 有利于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 积极投入, 主动交际, 提高质量。

我相信, 只要牢牢把握了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找准口语交际与作文教学的切入点, 口语交际一定能很好地服务于作文教学, 学生个个都能“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

摘要:众所周知, 小学生最难的事是写作, 但自由说是引导自由写的必然阶梯、快乐地说是快乐地写的精神底座。因此, 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新课程环境下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课题。

篇4: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有效对接

【关键词】口语交际;习作;有效对接

新课程的教材中,口语交际和习作常常处在同一个位置,两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有所脱节。教师在教学这一部分内容时,碍于麻烦,口语交际缺乏精心的设计,使口语交际流于形式,对于后续的写作没有作很好的铺垫。

加强“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有效对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情感,才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一、做好准备工作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好内容,精心安排教学过程。每次说话写作前,教师要提前一星期布置,只提一些基本的要求,放手让学生去准备,目的在于减缓坡度,消除学生害怕说写的心理障碍。一定选择自己生活中最熟悉、感兴趣的东西,想怎么说就怎么说,长短都行。要使学生坚信,说话写作并不难。相信“我能行!”,树立坚定的信心,为今后的说话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精心创设情境

作为教师要带着赏识的眼光,保护学生的这种自我肯定的心理需求。哪怕他们的语言是幼稚的,片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教师都要给予热情的肯定。

我们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学习时的自我表现欲望才会增强兴趣.如教学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时,我要学生拿来一盆含羞草。放在讲台上,先让学生观察整株植物,学生能说出形状、颜色等看到的表象。当要求一位学生上前碰一碰含羞草时,学生情绪高涨,推选一人,大家屏息凝视。看到含羞草合拢叶子,学生的思维却放飞了。有学生说出了比喻句、拟人句:“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把自己的脸遮起来了”……

总之,只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合理利用教材,创造宽松、愉悦的交际环境,就能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口语交际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水平,为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合理组织引导

1.内容的选择

开发资源,整合教材,提供学生喜欢的适合地方实际的话题。新教材对“口语交际”和“习作”知识内容、能力培养进行了科学、系统的编排。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城市化、成人化的话题。把教材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重新整合、变通。这样,既达到了教材的培养目标,很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学生对“世界遗产”的了解知之甚少,只有极少数学生去过某些地方。学生对这些景观的认识不够形象,“不敢说,写不出”。因此,把教学内容适当调整:说说当地一处文物古迹的情况,介绍参观这处景点。由于是自己熟悉的景点,学生说得积极,写得优美。

2.有效组织学生

在口语交际中,我们可以运用多种说的方法:同桌说,指名说,小组说,派代表说……还可以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来组织学生。如:“比一比,谁说得好”。教学《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一课,在学生进行组内交流后,我组织了一次口语表达擂台赛。学生当裁判,让小组代表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最后评出发言最佳的个人和小组,发给小红花,以资鼓励。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锻练了学生当众发言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有效交互并进

1.说好了就写

要上习作了,一部分学生就先愁了起来,担心自己写不好,畏难情绪表露无遗。而这一些学生口语表达还是过关的。我们在习作前的口语交际中加强指导,化难为易。在习作前说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文章的中心,选择什么材料,安排写作顺序,让学生把话说具体,说深入,突出重点。同时,学生口语表达的时候,要让学生“自由创作”,爱说什么就说什么,能说几句就说几句,使学生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例如: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习作是写一篇观察的文章,先让学生说说观察到了什么,有好几位学生说了“蚂蚁搬食物”。当说到“蚂蚁队伍”时,一位学生只说了“一串长长的蚂蚁”,另一位学生说了“一条黑黑的线”,还有一位学生说了“这一排蚂蚁像一支行军的队伍”。三位学生都真实地表现了当时看到的和想到的内容,我都肯定了他们的说法。三位学生兴奋地参与到下一环节中去了。

2.写好了再说

“先说后写”有一些弊病。其一、使学生思维定势,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其二、不能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要解决这个问题“先写后说”是较好的方法。“先写后说”是教师不过早地向学生提供帮助,相反有意识地延长给予帮助的时机,在学生实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才给予帮助,这样,可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最大可能的发挥,不断增强其学习能力。所以“先写后说”确实有他的魅力,这样,学生尝试在前,老师点拨在后,在语言实践中悟出规律,它既能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创造力,又能锻炼学生的审题能力。

3.说写并进

这种方法适合低中年级的教学。学生开始学习写作,往往文字不规范,语句不通顺。因此,我们针对重点句段教学,口语交际和习作可以反复地进行。经过说说写写、评评改改,学生的作文会取得很大的进步。如教学“介绍自己”这一内容时,我作如下安排:

篇5:口语交际•习作五

1、能和同学进行交流,态度大方。

2、让学生学会互相关怀,在别人不开心的时候学会怎样安慰别人。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学会互相关怀,在别人不开心的时候学会怎样安慰别人。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话题。

1、当你受伤的时候,当你没考好的时候,当你难过的时候,当你觉得委屈的时候……你希望得到别人的安慰吗?你看到好朋友不开心,你会去安慰他吗?

2、我们一起比一比,谁是最会安慰他人的小天使?

二、表演。

1、出示挂图,想一想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对照书上的对话,说说每幅图的内容。

3、小组表演图(1)(2)的对话。

4、全班表演。

5、想象如果你是兰兰,或是弄伤乐乐的那个同学,听到了别人的安慰,你会有什么感受。

三、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懂得在别人不开心的时候要学会安慰别人。

1、讨论:在别人不开心的时候你怎样安慰别人。

2、在小组内表演图(3)的内容。

3、并评出“安慰使者”,并请他上台来表演。

4、学生评一评。

5、创设情境练习对话:假设一个同学的东西丢了,他很不开心,你会怎样安慰他呢?

6、自由组合,练习对话。

7、比一比,谁最会安慰他人。

篇6:口语交际•习作五

1、让学生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善于表达。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交流,能够有条理的讲述自己的所见所感。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板书设计:

我们要到野外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一说野外有什么好玩的?

2、导入课题:策划一次野外观察活动。

二、集体策划

1、小组合作讨论:到什么地方去?观察些什么?怎样观察?怎样记录下来观察与发现?打算怎样向被人介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表格记录下来。)

2、全班交流,提出合理化建议。

3、教师对学生说的方式,听的能力给与指导。

三、以小组为单位,到野外进行一次真实的观察活动。

向大家介绍观察的情况。讲述看到的有意思的事。

全班交流

小组合作

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给学生一个自由展示个性的空间,群策群力,达成共识。

篇7:口语交际习作五 教案

教学目标:

1.交流回顾与某人初次相见时的情景,也可交流与其相处后发生的事以及印象的变化。

2.完成习作:通过一两件事写出一位小伙伴的特点,也可根据所给材料进行合理的续写。

教学重难点:

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完成口语交际的训练。

2.培养口头表达、倾听的能力以及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目的 1.导入:

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

2.板书课题:

留在心里的印象

二、联系实际,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2.指名回答:

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 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上述两组问题。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3.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

三、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全课总结。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

1.完成习作。

2.交流习作,取长补短。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欣赏、评价着,突然,我的好朋友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我忍不住和他吵了起来,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同学们,想一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结果又会怎样?

二、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1.小组讨论,设想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情况。组长将意见汇总。2.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引导。3.集体评议:

想一想,刚才同学们所设想的哪一种事情经过和结果更积极,更能激发人向上?

4.小结:

虽然事情的结果可能会出人意料,也可能在情理之中,但你的续写应该让人感到更积极向上,而不是消极低落。

三、回顾课文,自然衔接

1.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所写的回忆文章《少年闰土》,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揭示了闰土的形象?

2.在你和小伙伴之间一定也发生过令人难忘的事,请用一句话来概括。

出示选题,选择习作。

课件出示:

习作一

《少年闰土》写了有关闰土的几件事情,使闰土的形象跃然纸上。你也可以用一两件事来介绍自己的小伙伴,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要写出小伙伴的特点。

习作二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

以上这段话很简略地讲了“我”和好朋友之间的一件事情,没有详细地讲述事情后来怎样了,结果又是怎样的。请你根据自己的想象,把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清楚、写具体。

从以上内容中选择一个,完成习作。学生习作,教师指导。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教学目标:

1.讲评本次习作。

2.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重难点:

发现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认真修改自己的作文。

教学准备:

学生习作。

教学过程:

一、明确要求

课件出示作文批改要求和重点:

1、内容叙述得是否具体;

2、语言表达是否规范流畅;

3、书写是否工整美观;

4、结构是否比较严谨;

5、是否有创意;

6、是否切题。

二、范文引路 课件出示一篇中等水平的学生习作。学生快速朗读。

合作学习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评价、讨论。小组派代表予以点评,宣布本组成员所给分数及理由。合作批改

同桌交换阅读对方作文。用修改符号批改,按项目评分。

三、汇报交流

指名读自己或他人所写的优美语句。

课件出示几名程度不同的学生的作文,同桌读眉批、总批,汇报批改意见。

作者谈收获。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篇8:小学口语交际与习作创新教学摭谈

一、化难为易, 能说善道

《 语文课程标准 》 指出, 要 “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减少学生对写作的束缚, 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少写命题作文”。 习作是学生把自己的知识、体验、情感外化的一种表现, 也是学生知识重组、创新的过程。 写作中要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 放开种种束缚,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 才能“能说善道”。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前, 不要过多强调文法、写法, 只要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 写作的灵感就能迸发, 写作教学, 也就化难为易。

二、快乐体验, 轻松参与

习作教学, 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 最受感动的内容, 创造条件让学生天马行空地个性化行文, 率性而作, 无所遮掩, 恣意挥洒, 笔端流淌出的一定是个性化的思想语言、张扬的个性和真实的情感。 例如, 有个学生在习作中写道:“满树的桃花开了, 这可太美丽了! 完全是用香花组成的桃树, 一朵朵桃花像一朵朵火苗在绿叶中, 像颗颗闪闪发亮的红星星。 ”这些描写就是学生在选取观察对象时, 抓住事物特点, 展开合理想象而获得的独特体验。

三、积沙成塔, 汇流成河

叶圣陶先生提出, 写作要靠平时的积累, 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写作的, 中小学生也是这样。 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就必须善于积累, 聚沙成塔, 汇流成河。

1.热爱生活, 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让学生学会热爱生活,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学生作文的难点主要是无话可写或言之无物, 就需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使他们养成勤于观察的习惯。对于儿童来说, 世界是一个新奇、富有魅力的天地, 通过观察, 生活中那些鲜明生动的形象就像一幅幅图画, 会永久保留在儿童的记忆中, 成为他们日后写作素材的宝库。

2.课外阅读的习惯。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要提高写作水平, 必须扩大阅读量, 所谓“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语文课程标准 》要求学生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各种类型的读物”包括报纸、杂志、科技书籍、历史书籍、地理书籍……《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表明, 学生不仅要学会阅读常见的文学样式, 而且要学习阅读包括新闻、广告、知识性读物、科技类读物等不同体裁的文章。

四、扶放结合, 因材施教

作文教学中, 教师只有正确处理“扶”与“放”的关系, 做到“扶”得科学、“放”得适当, 才能真正激发学生作文兴趣, 提升习作水平。

“扶”就是教师启发引导, “放”就是让学生独立习作。 “扶”只是一种手段, “放”才是目的。 从“扶”到“放”是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 只有“扶”得恰到好处, 才能“放”得开、“放”得活。

1.“扶”就是全方位进行作文训练,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 训练学生观察的能力。 观察有顺序能使学生获得真实感受, 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 观之有序, 思之有序, 作文才有条理;反之, 作文就难做到言之有序了。 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观察。 同时, 要指导学生全面观察。 不仅眼看, 还要耳听、身感、体做、心想;不仅要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质地, 还要观察声音、气味、结构、用途、动态等。 只有找到事物的本质特征, 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2.“放”就是要保护学生的独立见解。 “放”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要以学生为本,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循序渐进地放。 要在“扶”中“放”, 要“放”得科学、得当。

要让学生的作文兴趣永葆, 教师就必须让学生写作的胆子变大, 允许他们思想的驰骋遨游。 作文贵有真知灼见, 贵有自己的思考。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见解, 让他们的生命激情张扬。 要小心呵护他们的一颦一笑, 千万不能以清规戒律扼杀了他们的创造火花。

五、搭建平台, 展示自我

在学生习作整个过程中, 展示学生的实际进步, 并不断鼓励学生, 重视习作能力的发展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 并通过多种形式的综合评价, 为学生搭建平台, 展示自我。

为了更全面地发挥评价的功能, 可采用多人参与评价的方法, 将老师的评价, 学生自评、互评, 家长评价相结合, 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促进学生习作素质的提高。

总之, “根深方能蒂固, 枝繁方能叶茂”, 解决了学生存在的困惑, 提出具体要求, 分层别队, 层层推进, 口语交际, 习作教学的创新就在于能够把难以启齿变为津津乐道, 把囊中羞涩变为出口成章, 让学生想写、乐写、会写、善写。

参考文献

[1]刘本武, 李金国.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8) .

篇9: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循循善诱 梯次引导 趁热打铁 水乳交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的“口语交际”《我看到了…… 》的教学要求是这样的:“在本组课文的学习中,作者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有三幅图画,让我们来比比眼力,体验一下观察的乐趣。”

对于第一幅图,如果经常上网,可能85%的人都见过。就拿我来说吧,第一次看到这幅图时,还把爱人和孩子叫到电脑跟前,让他们猜猜“图上共有几个人头?”

前几天听一位老师进行这节课的公开教学时,我就一直在思考:怎样才能让孩子们做到言之有序呢?怎样做才能使口语交际与习作(说与写)完美结合而一箭双雕呢?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我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便完成了一节高效的口语交际教学:

一、循循善诱,节节深入——打好第一仗

课堂上,我先出示第一幅图,问孩子们:粗看这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孩子们脱口而出说:“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和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奶奶。”

“一棵参天大树下站着一对相亲相爱的老夫妻。”

“在一棵参天大树底下坐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

我接着问:“他们在干什么?”

“他们在说悄悄话。”

“他们在窃窃私语。”

“他们谈笑风生。”

“他们在谈论什么高兴的事情。”

“他们共同回忆着几十年的幸福生活。”

……

我进行追问:“他们仿佛在说些什么?”

“老爷爷好像在说:‘看哪,这棵树是我们两个小时候种下的,小时候,我们经常在这里见面,一起嬉戏、玩耍。’老奶奶说:“是啊,没想到今天又能在这里见面,这棵树已经不是从前的小树苗,而是一棵参天大树了,真是不可思议!’”

“老爷爷对老奶奶说:‘我们真幸福啊!童年在这棵树上爬上爬下,青年时在这树下散步,现在,儿女们都有出息啦,我们又坐在这棵树下说话’,多好啊!”

“老奶奶好像在说:‘老头子,我们的女儿生了,龙凤胎呢!你说我们在哪儿请客呢?’”

“老爷爷面带笑容地说:‘咱们的孙子出生了!咱们要不要去看一看?’老奶奶高兴地说:‘要!孙子出世了,还能不看?’”

……

我继续问:“请仔细看树梢部分,你看到了什么?”

大部分孩子好像见过这幅图似的,异口同声地说:“八个人头。”

“能不能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来说一说?”我又追问道。

这时,孩子们的思维打开了:“他们有的戴着眼镜,有的戴着奇形怪状的帽子,有的非常开心,好像家里有什么喜事似的,还有的在向对方示怒,好像要和对方争执什么。真是千姿百态!”

“真好,你用了‘先分后总’的结构。”我评价说。

“他们的发型各式各样,有的是秃顶,头上没有一根头发;有的头发像梯田,一级比一级少;有的头发和胡子连在一起,像威风凛凛的张飞;还有的头发杂乱无章,上面像长出了无数的枯草……”

我赶紧接话:“你用的是‘先总后分’的结构。”

“有的昂首东望,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家乡;有的愁眉苦脸,好像遇到了麻烦事;有的把头仰起,好像在望着无边无际的天空;还有的冥思苦想,好像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似的,真是栩栩如生啊!”

“有的紧皱眉头,仿佛为别人坐享其成而火冒三丈;有的低头沉思,好像在想年轻的时候每门功课都学得不精,现在要好好读书学习,枯木再生;有的咧着嘴,眉开眼笑;还有的脸上只有一丝笑容,淡定极了,好像别人问他为什么做那些,干这些,他都只是淡淡一笑。”

……

二、重点突出,有效区别——第二仗连战连捷

该第二幅图了,我指导他们先看中间的白色部分,再看两边阴暗部分。他们说:“白色部分是一个发出微弱光亮的银杯,黑色部分是一对情侣手拉手深情地凝视着对方。”

“先看中间白色的部分,是一个闪闪发亮的青花瓷杯,上面有银白色的花纹。再看两边阴暗部分,有一对情侣在甜蜜地交谈,好像说:‘我们去看电影吧。’”

“先看中间白色的部分,好像是一个奇形怪状的茶杯,还像一个高脚花瓶。再看黑色的部分,像一对夫妻在争吵着什么,似乎还互不相让呢!”

……

三、情到深处,水到渠成——战役奏凯是自然

第三幅图,孩子们就自然而然地把观察与想象相结合起来,说:“最后一幅画面,好像是一位夫人在等待她的丈夫来接她,又像一个小姑娘一边牧羊,一边唱着优美的歌曲!”

“第三幅图是一位漂亮的夫人眺望着远方那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仿佛看见离宫殿咫尺千里的地方有一位英俊而又帅气的小伙子,爱屋及乌。”

“最后一幅图,有一位美丽的蒙古牧羊姑娘站在自己可爱温顺的羊儿面前,昂首东望,久久地凝视着远方自己美丽的家。”

就这样,一堂口语交际课,孩子们不仅做到了言之有序,具体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写作思维也得到了训练,如此“我心记我事,我事出我手,我手抒我情,我情口中来”,这不就是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的完美结合吗?

篇10:《口语交际习作五》教案

1、导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新面孔,结识新朋友,并在后来的相处中不断加深了解。这一节课,我们就从记忆的长河里搜索一下这些人留在我们心里的印象。

2、板书课题:留在心里的印象

二、联系实际,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

谁给你的第一印象最深?

你们初次相见时是怎样一番情景?

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第一印象?

2、指名回答:

后来你们在相处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什么事?

你对他(或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小组交流,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上述两组问题。学生按兴趣自由选择学习伙伴。

3、提出合作学习要求:叙述时态度要大方,语句要通顺,把事情说具体。听的同学要专心倾听,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小组成员逐一说完后,选出本小组说得最好的的人。

4、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行进巡视,相机指导。

三、汇报交流,集体评议

小组推选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交流,师生集体评议。

篇11:五年级上册口语交际.习作四

可以写自己读书的故事,可以写记忆深刻的名言,还可以写漫画,读书故事可以写自己读书的趣事,自己的座右铭可以写这句话通过一件事然我明白了什么,这句话也可以是老师或家长说的,然我记忆深刻,漫画可以写自己自己的到的启示。

范文:

一个小女孩走在回家的路上,她扎着两条羊角辫,身上穿着一条紫色的连衣裙,连衣裙上零零碎碎地点缀着黄色的小碎花。无意间,她发现,路旁的垃圾箱前随处可见人们随手丢弃的垃圾。小女孩心想,哎呀,假如眼睛不好的人一脚踩上去滑倒在地上,那该怎么办。再说老师也经常教育我们要多为社会做一些好事,我不如自己花上一点时间来把垃圾清理一下。想着想着,便用手拾起垃圾丢进垃圾桶。就在这时,一个人拍了一下她的肩膀说:“你在干什么呢?”小女孩转过头一看,原来是同班同学小强,小女孩便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小强想了想,对着小女孩的耳朵说了几句悄悄话,小女孩会意地点了点头,便继续捡起了垃圾。过了一会儿,小女孩终于把最后一点垃圾丢进了垃圾桶,小强也把一张纸贴在了垃圾桶上,那张纸上写着“文明——只差一步”。

这个故事虽然只是来自一组看似简单的漫画,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这组漫画通过生活中一件十分平凡的小事,谴责了那些乱丢垃圾的人。同时还提醒人们要讲究文明,不能因为想少走一步路而随意把垃圾丢在地上。记住,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你的、是我的、是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保护它,爱护它。当你把垃圾随意丢在地上时,你想过没有,假如一个星期后你路过这里时,闻着垃圾散发出的阵阵臭气,看着天空中到处飞舞的苍蝇。你会不会骂道:“这些乱丢垃圾的人实在是太缺德了!”但你想过吗?你不是曾经也在这里乱扔过垃圾吗?

记得在四年级时,我吃完午饭,走出了学校的餐厅。忽然,我看见了一个三年级的学生拿着垃圾筐来到了教学楼下。他瞧了瞧四周,趁一旁的老师不注意时,把垃圾倒在了垃圾桶旁,这里离垃圾桶只有半步的距离。我见状,走过去说:“垃圾可不能乱倒啊!”那个小同学吃了一惊,赶紧转过身来,发现我只是一个学生,便理直气壮地说了一句:“哼,乱倒垃圾的又不止我一个,关你什么事?多管闲事!”说完,迈着大步走了。

我真想“请”那位同学和我理论一番。他说乱扔垃圾的不止他一个,以为自己做得蛮对蛮有理。但是只要稍微思考一下,就会明白,若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以为那样做的不止他一个,就可以随处扔垃圾的话,那么即使值日生再勤快,也无济于事。

上一篇:鼎新镇小学简讯下一篇:2022年拜年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