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故事

2024-04-20

郑和下西洋故事(精选10篇)

篇1:郑和下西洋故事

147月11日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每次都由苏州刘家港出发,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远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后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里时,在船上因病过逝。民间故事《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将他的旅行探险称之为三宝太监下西洋。 永乐四年(一四0六年)六月,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 1410月13日,郑和二下西洋。 永乐七年九月 1410月 船队从太仓刘家港启航,三下西洋。 永乐十年十一月十五日 1412月18日 朝廷令郑和进行规模更大的一次远航。 永乐十四年十二月十日 1412月28日 朝廷命郑和送“十九国”使臣回国,五下西洋。 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 143月3日 ,明成祖命令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郑和六下西洋。 宣德五年六月九日 1430年6月29日 ,明宣宗朱瞻基命郑和再次出使西洋。是为第七次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的小故事]

篇2:郑和下西洋故事

郑和(1371-1433年)原姓马,名和,字三宝,出生在云南省昆阳州人(今晋宁县宝山乡和代村),一个世代信奉伊斯兰教的回族家庭。郑和的父亲和他的爷爷曾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朝觐。郑和母亲姓温,非常贤良。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郑家在当地很受人们的尊敬。

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消灭盘踞云南的元朝残余势力,派手下大将傅友德、蓝玉等率30万大军进军云南。在战乱中, 11岁的郑和被明军俘虏,被阉割,在军中做秀童。云南平定之后,1385年,又随军调往北方,先后转战于蒙古沙漠和辽东等地。19岁时,被挑选送到北京的燕王府服役,从此追随雄心勃勃的燕王朱棣身边,逐渐得到朱棣的信任。1399-1402年,朱棣为和他的侄子建文帝争夺皇位,进行了“靖难之役”,郑和立下功劳,帮助朱棣登上皇位。郑和被提升为内官监太监。1404年,朱棣为表彰郑和的功绩,亲笔赐姓“郑”,从此更名郑和,史称“三宝太监”。

郑和是太监,自己没有子女,他做官后,从他哥哥过继一个儿子,他儿子结婚繁衍后代,主要有两支:一支在南京,有几百人,苏州有个分支;一支在云南,主要在玉溪,并有一分支到泰国清迈市。

28年昼夜星驰的行程,30多个陌生国度的停泊,9万里波澜壮阔的远航,七下西洋的郑和给我们这个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

600年斗转星移,许多细节都已隐没在历史之中,然而在沧海桑田的异国他乡,仍然能找到当年长驶远驾的郑三保的`身影。如今,关于郑和的研究和纪念在世界掀起了波澜。

说到郑和的文化贡献,很多人都会想到那支船队沿途撒下的文化种子,也会满怀敬意地说到,600年前的浩荡征帆是如何定格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丰碑的。然而,在郑和云帆高张的航行中,更值得关注的,是它竭力张扬的中华民族关于文明交流和国际关系的独特判断,是中国文化中“和”的思想精髓和“礼”的精神境界。

因此,人们回望600年前的那次伟大远航,并非为了追念一个人的壮举和一个时代的荣耀,更是怀想郑和下西洋所代表的国际交往中的一种历史传统,追忆在这个伟大的远航中不同文化相互走近的可贵姿态。

在郑和随带的永乐帝国书中,明确写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载,一视同仁,不能众欺寡、强凌弱……”面对周边国家的冲突动荡,强大的大明王朝想到的是“和平使者”,而不是武力霸权。之所以派出“才负经纬,文通孔孟”的郑和率万人舟师,七下西洋,不仅是“示中国富强”,更是要传播中华民族“和为贵”的文化理想,展示止戈为武的和平发展思路,宣讲“共享太平之福”的天朝理念。正是因为将远征的目的定为“宣德化而柔远人”,才能在“以德睦邻”、“厚往薄来”的理念下,创造出一种“中外通和,万国来朝,四海一家,共享太平”的崭新外交局面。

郑和下西洋建立了一个和平的国际交往模式和文化交融模式。对于一个强盛之国和强势文化而言,这样的姿态和作为,在以国家利益为准的现代解释中,很难被想象和理解,但穿越历史云烟,面对当今现实,却更令人觉得珍贵。

今天,当人们一次次为当年那次远航给沿途带去的和平与文明所震撼时,这些文明与友谊的种子,依然生生不息。郑和所到的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仍在深情地纪念着郑和,中国文化的点滴遗存在经历六个甲子之后依然绽放着美丽。这一切,让“郑和下西洋”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它所体现的中国睦邻友好、和平交往的理念与实践,为人类和谐相处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适相吻合,正是今天国际社会所需要的。

篇3: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

一、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与目的

学界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与目的历来说法不一,有踪迹建文说、耀兵异域说、发展外贸说、通好他国说、谋求内外安定说五种。但总的看来,郑和下西洋是明成祖出于对当时内外环境的考虑,而确定的对外关系全面调整中的一个重要举措。

其时,明朝周边形势相当严峻。在北部边陲,蒙古贵族虽在永乐初年一分为三,但仍挟“引弓之士,不下百万众;归附之部落,不下数千里”[2]卷10之余威,对明朝的威胁有增无减,且淇国公丘福率骑十万北征鞑靼之举,因为孤军轻进,而“一军皆没”[3]卷145。在西北部,帖木儿帝国意图恢复元帝国最强盛时期版图,曾企图调集步骑兵各20余万问鼎中原。在西南边地,土司世袭造成了割据势力的事实存在,朝廷政令常难以布达,且西南边地又与安南、缅甸等国接壤,不测之虞时有发生。在东南沿海,海盗活动本就十分猖獗,朱棣即位时一些沿海军民更是“往往下蕃,交通外国”,甚至还有“因而为寇”,局势亦不容乐观。在与西洋诸国交往方面,由于元朝在东南亚地区扩张所造成的影响,加上海盗与流民的劫掠,早已是“商旅阻遏,诸国之意不通”,“诸蕃久缺贡”,与东南亚及南洋诸国的联系实际上中断了。

国内形势也不容乐观。靠“靖难之役”上台的明成祖并不得民心,长达三年的拉锯战也耗尽了国库,收入锐减,且朱棣上台伊始便大开杀戒,通过一桩桩株连远亲疏族的“瓜蔓抄”血案,对不肯投顺的建文遗臣进行残酷屠杀。结果激起了许多知识分子的反抗,一些地方的民众也趁机闹事,国内形势动荡不安。

在这种国内外形势下,明成祖迫切需要建功立业,以改善自己的形象,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于是,明成祖制定了遣使外出,安抚通好邻国,缓减地区冲突,宣扬大明国威,开拓朝贡贸易,扩大明朝影响的外交政策。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正是为了贯彻这一外交政策。

二、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

首先,建立了区域和平,发展了与亚非国家的友谊关系。郑和前三次航海主要活动于东南亚、南亚各国间,经过不懈努力,平息了苏禄与渤泥、老挝与真腊等国家间的战争,清除了通往西洋航路上的海盗,恢复和建立了区域和平。之后,郑和的航海活动进入第二阶段,途经东南亚和南亚,并到达非洲,在此过程中,通过各类贸易活动、技术传播和文化交流,发展了与亚非国家的友谊关系。

其次,建立起了中国与非洲间的直接联系。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和非洲之间的联系显然是通过阿拉伯世界转接的,因为在地理大发现之前,阿拉伯人一直控制着东西海上的贸易。自郑和起,中国“第一次连续性地直接贯通了中国经南海、印度洋、红海直至非洲东岸的航线,结束了此前中国与非洲之间的联系由阿拉伯人中转的航海历史”[4]202,扩大了中国对外直接联系的范围。

再次,推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和非洲间的经济交往。“朝贡贸易”是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主要形式,“官方贸易”则是贸易的另一重要内容。通过这两种贸易,中国与海外诸国互通了有无,促进了经济的交流。除此之外,“民间贸易”也是郑和下西洋贸易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祖永乐时期,海禁宽弛,民间贸易遂成合法,郑和使团也不禁止下洋官兵附带中国货物沿途出售谋利。郑和船队每到一地,当地居民便通过各种形式与船队贸易,这不仅让下洋官兵获取了丰厚利润,还增进了双方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了中国的对外经济交流。

最后,促进了技术传播,推动了文化交流。当时中国船舶的捻缝工艺可能与现代无甚差别;水密隔舱技术在当时世界上也是最先进的,各舱严格密封,一舱受损进水,别舱不受漫漶。这些船舶制造术不仅令阿拉伯航海界耳目一新,而且对欧洲的船舶设计也产生了不小影响,荷兰人的舷侧板即是在这些大舶的启示下设计建造出来的。中国的丝绸纺织术、陶瓷制造术、建筑艺术、穿井术等也随着郑和船队的航行传入西洋国家,提高了这些国家的经济生活水平。同时,郑和船队从西洋诸国移入了各种植物、动物,从而丰富了中国的动植物物种。另外,郑和的船队还促进了亚非许多国家在服饰、礼仪、官制、度量衡方面的进步。如郑和使团赐给一些国家冠服,当地“男女裸体,纫结树叶或草数茎,遮其前后之羞”[5]卷1的原始习俗为之一改;安南国“置百官,设学校。每道设承政司、宪察司、总兵使司。仿中国十三都布按三司也”[6]卷5;苏门答腊“国中一应买卖交易,皆以十六两为一斤,数论价以通行四方”[7]。这些都为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奠定了基础。

三、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的比较

郑和七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不仅推动了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而且还潜移默化地孕育了中国航海商业,但不能因此认为它拉开了地理大发现的序幕,是15和16世纪地理大发现的“第一环”[8]7。

航海的目的完全不同。地理大发现是为了追求黄金,进行利润不止倍蓰的香料贸易,在奥斯曼帝国阻断的东西商路之外开辟一条通往东方的新商业航路,以及征服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把他们并入基督教社会。而郑和下西洋绝不是为了征服,主要是为了完成明成祖谋求内外稳定,通好他国、怀柔远人的政治外交使命,让“诸藩国远者犹未朝贡”[3]卷304者前来朝贡,制造“万国来朝”的鼎盛局面,扩大明朝影响。

航海的结果截然不同。地理大发现的结果是开辟了新的商业航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班牙即发展了垄断性商业贸易,并获得了巨额商业垄断利润;在达·伽马直航印度后,印度和欧洲间的香料贸易也迅速发展。郑和的下西洋活动虽然也有贸易内容,但主要实行的是“厚往而薄来”和“赍予之物宜厚”的贸易政策,是与真正的商业贸易有本质区别的“朝贡贸易”,不可能也没有开辟新的“商业航路”。因此,郑和之后,航海活动随即中止,中国进入了长达300多年的闭关自守期。

摘要:郑和下西洋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 但这与航海的目的是为了征服、航海的结果是开辟了新的商业航路的地理大发现有着本质区别。郑和下西洋和地理大发现是目的、结果和性质迥异的航海活动。

关键词:郑和下西洋,地理大发现,比较

参考文献

[1]吴晗.明史简述[M].北京:中华书局, 1980.

[2]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M].北京:中华书局, 1977.

[3]张廷玉, 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74.

[4]范金民.郑和下西洋在世界航海史上的地位[J].江苏社会科学, 2005 (1) .

[5]费信.星槎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 1991.

[6]严从简.殊域周咨录[M].北京:中华书局, 2000.

[7]马欢.瀛涯胜览[M].北京:中华书局, 1955.

篇4:万世盛举:郑和下西洋

为何下西洋?

环顾世界,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环游世界之壮举世人皆知。其实早在哥伦布环游世界70年前,中国人郑和就已率先环游世界,开启了一代伟人的海上戎马生涯。郑和,本姓马,俗名三保(宝),云南昆阳籍回回后裔。据明史学家吴晗考证,郑和大约生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卒于宣德十年(1435年);亦有学者考证,据南京碧峰寺石刻铭文《非幻庵香火圣像记》所载,郑和应逝世于1433年,“郑和于宣德庚辰,钦奉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岁,卒于古里国(印度古里)”。

郑和先祖马氏缘自西域。马氏祖上名仕辈出,譬如金代尚书省译史马庆祥、元代河南省右丞马祖常等。马氏不仅是西域贵族,在中原亦居高官,皈依了花门教宗,又名聂斯脱里。入元后,郑和先祖随元军迁徙至云南,为元廷镇戍边关,世居滇池南岸昆阳。郑和父辈皆唤名“哈儿只”,循回教例,凡朝天方(圣城麦加)而归者称为哈儿只,犹言师尊,真名无稽可考。明太祖开国后,滇池尚为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盘踞,明军傅友德、蓝玉、沐英等兴兵鞑伐。元军败后,郑和被掳,阉养入营,俊秀聪慧的郑和被分至燕王朱棣藩邸效力。郑和父亲过世时,葬厝之事付诸其兄马文铭处置。郑和35岁时,请托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为父亲写墓志铭。此时正值郑和第一次奉命出使西洋前夕,因无法亲往,遂将铭文寄回家乡,托兄立碑树传,镌刻祭扫祖茔之语。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秉持太祖治国方略,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治愈“靖难之役”创伤,使得永乐时代“土地增辟,户口繁滋”,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承平时代,明成祖为何糜费巨帑,委令西洋?根据《明史》所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一说为遍访搜寻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朱允炆原为懿文太子朱标之子,朱元璋称帝后,敕封朱标为皇太子。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驾薨,大位空悬,为遵循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思虑再三,将皇位传于皇孙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甚感难以制衡众皇叔,遂亲信齐泰、黄子澄等人意见议决削藩。长期戍守边关、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深为恐惧,遂密谋清君侧,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燕王军队攻入南京金川门时,“宫中起火,帝不知所终”。建文帝或蹈火自焚,或趁乱远逃,朱棣如坐针毡;况且攻占南京紫禁城后,一直未寻觅到“受命于天”的传国玉玺。民间传言,朱元璋驾崩前曾留给建文帝一个铁箱,箱内存有一张羊皮裹着的地图以及朱元璋在皇觉寺出家时所穿的袈裟、草鞋、僧帽、度牒等;燕军攻入城内时,朱允炆借机逃窜出宫,沿南方直抵泉州。朱棣派人四处搜寻,怀疑波斯人携建文帝远走海外。为求真相,遂委派郑和秘密打探。

当然上述仅为传言,确无实据稽考。事实上,明成祖委派郑和下西洋还有外交与经济层面的考虑。当时,明朝最大的边患一方面是雄踞漠北的鞑靼、瓦剌等蒙古残部;一方面是在中亚迅速崛起的帖木儿帝国,欲发兵20万来攻中国,明朝边疆局势骤然紧张。针对漠北的蒙古旧部,明朝在修固长城的同时,在长城沿线设立九镇,拱卫京师;针对中亚崛起的帖木儿帝国,则委派郑和下西洋联络南亚诸国,以御外敌。明成祖始终秉持 “锐意通四夷”的策略,希冀用朝贡贸易换来 “四海宾服、万邦来朝”的盛世局面,树立真命天子的地位。

郑和下西洋还有经济目的,因为郑和使团具有雄厚的物资储备,以强大的国力作为后盾,所至满剌加(今马六甲)、古里、忽鲁谟斯诸国皆为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商业中心区,郑和使团在这些地方均设有贸易据点。宝船一到,倾国轰动,纷纷前往交易。明太祖与明成祖均执行朝贡贸易,但是明成祖执行的是开放的朝贡往来,郑和下西洋就是开放朝贡政策的产物和缩影。郑和下西洋为了实现明政府对外的总方针,自始至终对海外诸国都实行传统的怀柔政策。郑和使团每到一国,总是晓以大义,怀柔远人。

为何要派郑和下西洋?

明成祖为何要保举郑和督师西洋呢?

郑和天赋聪颖,少有大志,勤奋好学,学识渊博;自从被明军掳去后,辗转千里,从征塞外,成为燕王亲侍;缘其智略,知病习战,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大功,被赐姓郑,擢升为内官太监;且本人丰躯伟貌,博辩机敏,谦恭谨密,不避劳勚,缙绅称誉。

郑和的能力从明代相术家袁珙之子袁宗彻与明成祖的对奏中,也可窥测一二。当时,明成祖欲通东南夷,向袁宗彻征询派何人前往。袁宗彻应答,“三保(郑和)姿貌才智,内侍中无与比者,臣察其气色,诚可任”。事实上,郑和确实颇具才能。永乐十年(1412年),监工内官郑和与汪福等人协助工部侍郎张信、永康侯徐忠修葺南京大报恩寺及琉璃塔。郑和下西洋后,此项工程一度虚费粮赏,迁延年久。回国后,郑和将下西洋所剩款百余万,资助工部侍郎黄立恭继续修筑。

此外,郑和还有突出的军事管理才能,一度领衔官军守备南京数载。当然,明成祖保举郑和还基于一个重要因素的考虑,那就是因为郑和祖父辈皆为穆斯林,且均去圣城麦加朝觐过,是当地著名的哈儿只,郑和自幼受伊斯兰教熏陶,笃信安拉。隋唐以来,来自波斯及中亚的胡商、藩客等久居中土,后与汉、蒙等民族杂处,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回族。郑和为回族,不仅信奉伊斯兰教,精通阿拉伯语,而且对佛教也多有研究,同时熟稔掌握航海知识,是远赴西洋的不二人选。

郑和使团究竟有多么庞大?

郑和下西洋组织起了庞大的外交使团,每次远航,随行者均以数万计。

譬如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士卒多达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第四次下西洋统领官兵亦达二万七千六百七十人。随行人员中有行政官员,譬如正使太监、副使太监、少监、内监、舍人、户部郎中、鸿胪寺序班、阴阳官等,军事人员有都指挥、指挥、千户、百户、旗校、勇士、力士、军力、余丁等,此外还有航海技术人员火长、舵工、班碇手、水手、民稍人等,船舶修造工匠有带管、教谕、养马、厨役,办事杂务人员有买办、书算手、家人、小厮等,还有翻译通事之类,医务人员有医官、医士、御医、民医等。随行人员各司其职,分工细致、明确。

此外,使团成员奉使外洋,历经艰辛,劳绩卓著,屡建奇功,均不同程度得到明朝政府的额外封赏。以第一次出洋回国为例,因出使西洋官军在旧港之役中,扫荡海盗陈祖义有功,官兵一体俱赏。又如第三次出洋归来,明成祖除了接见并赐钞给先至南京的使团人员外,对其他在太仓安泊待命的出洋官兵,以其远涉艰险且有劳效,遣内官赵惟善、礼部郎中李志刚前往慰问,并设宴款待,同时赏赐官军出使回国者每人钞十锭,共赏钞二十万锭。

郑和使团在完成远洋航海任务的同时,还负有与海外诸国发展友好关系、彼此贸易通商以及维护海上和平等使命。所以,郑和使团有庞大的组织体系,主要分为领导人员、辅佐人员、技术人员、庶务人员、武装部队5个部门。就主要领导成员而言,有正使太监郑和、王景弘,副使太监李兴、朱良、周满、洪保、杨真、张达、吴忠,都指挥朱真、王衡等,此处不一一列举。

郑和下西洋所用船只是当时最庞大的远洋船队。郑和使团每次远航,一般都以63艘大、中号宝船组成的船队为主体,再加上其他类型的船只,共“乘巨舶百余艘”,尤以第一次下西洋乘船208艘为最。郑和的船队是一支庞大的混合舰队,有的名称叫“宝舡”“宝船”“宝舟”“龙船”;有的名称叫“巨舶”“巨舲”“巨艇”“大舶”等。按照用途可分为宝船、战座船(一千五百料、二千料船)、粮船、水船数种。除主体舰船在南京宝船厂打造外,江、浙、闽等沿海省份均役使万人,日夜建造。颇具玩味的是,除了政府官营的船厂外,民间还有自筹资金原料、自备工匠、自选造船地址制造大型海船;有的还冒充明朝政府的使节前往西洋各国,私自通外洋。

郑和下西洋去了哪些地方?

郑和出使外洋,代表的是大明朝,代表的是明成祖朱棣本人,因此以何礼节、着何衣召见外国使节,确实颇有讲究。郑和官至“四品内官监太监”,这个职位是宦官能达到的最高级别,明成祖还破例封郑和侯爵爵位,并命世袭;他还赐给郑和蟒服,当时天子穿龙衮,而蟒服上的大蟒为四爪,仅比龙少一爪,足以体现郑和的地位。所以在外交场合,郑和很有可能穿蟒服。明代罗懋登的《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的郑和形象为:“头上戴一顶嵌金三山帽(三山帽是明代太监所戴的一种官帽。以漆纱制成,圆顶,帽后高出一片山墙;中凸,两边削肩,呈三山之势,故名),身上穿一领簇新蟒龙袍,腰里系一条玲珑白玉带,脚下穿一双文武皂朝靴。”

郑和下西洋,前后共7次,历时28年,遍访30余个国家和地区,足迹遍于南洋群岛,势力远至非洲东部。

在这7次航海中,前3次时间为从永乐三年至永乐九年(1405~1411年),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各国,意在荡除元朝余孽、方国珍、张士诚余党、海匪以及其他反抗明朝之游寇;安抚南洋诸国,遏制安南,解决“疑惠帝亡海外”等问题。后4次下西洋,时间为从永乐十年至宣德八年(1412~1433年)。前3次均以古里为限,不出东南亚和南亚范围;从第4次开始,每次均往忽鲁谟斯以及更远的西方诸国。后期航海的主要任务是向南亚以西继续航行,抵达波斯湾以远,向未知世界前进。通过开辟新航路,让从来不通中国的海外远国,亦能宾服于中国。

航海史上的传奇

郑和下西洋声威所披、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在世界航海史上堪称壮举。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上海盗猖獗,商旅常遭劫掠,在此情况下,郑和在完成明成祖确立的“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任务的前提下还三擒藩王:一是生擒旧港头目陈祖义;二是生擒锡兰王亚烈苦奈儿;三是生擒苏门答腊伪王苏翰(干)剌。

郑和使团每次航海总里程,史载“涉沧溟十万余里”。据永乐至宣德年间随郑和下西洋“凡三往返”的陈常所言:“海中以六十里为二更,往返一千六百更,为九万余里”,大约在九万六千里。郑和航海要求“更数起止,记算无差”,且陈常“计所涉历,自占城至忽鲁谟斯,凡三十国”。明嘉靖年间,福建漳州府诏安县人吴朴著有《渡海方程》,记述了郑和船队所行“海中道里之数”。此外,明末军事家、文学家茅元仪在《武备志》中收录有《郑和航海图》,所著年代不详,但却详细标绘了郑和所行航程。《郑和航海图》虽无东南西北四方位,但对航线附近各国地方与岛屿沙洲,俱安排于航线前后左右及视远近大小以定其位置,并利用普通山水画之透视法,将航线所经各国沿岸侧面图形,按航程展开的顺序加以描绘。对海舶沿途所经各国、各地,依其前后顺序及远近大小逐一收录,绘明其地理位置和船至其处的针路,对何处有岛屿、何处有礁石、何处有浅滩、何处有人家,都一一标明。由于航线上注明了每段航程的起止地点、里程、打水深浅和针位,据此“随时增减更数针位,或山屿远近,高低形势,探水浅深,牵星为准,的实无差,保得无虞矣”。《郑和航海图》的首页绘有南京静海寺图示,此寺为永乐十七年后建成,恰逢郑和第五次下西洋归来。

此外,明正德年间黄省著有《西洋朝贡典录》,其中所记郑和下西洋之有关的23个国家,大部分在航海图的针位上有所记载。据学界研究,可考的重要出航地点多达20余处,主要航线有42条之多,记载的国家或地区有占城、暹罗、爪哇、满剌加、旧港、苏门答腊、阿鲁、锡兰、溜山、翠兰、南渤里、淡洋、龙涎、卜剌、古里、忽鲁谟斯、剌撒、阿丹、佐法儿、天方等。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有哪些呢?一是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二是足迹遍及南洋群岛和印度洋东岸,自郑和始,南洋诸国纷纷出使并向明王朝朝贡(诸国来华献礼);三是贡市贸易的发展,中外物资互市。中国的出口物资主要有各色丝织品、瓷器、珍珠、麝香、樟脑、金、银、铜、铁等,进口物资为各种香料、皮革、木材、绢纱、珠宝等;四是引发了华侨对南洋的开发。由中国通往南洋诸国的海上交通完全被打通,进一步推动了华侨向南洋移动;五是郑和本人深受东南亚人民爱戴,在东南亚的神庙里供奉有“马公公”“三保太监”等神像。

因为郑和是太监,鉴于历朝宦官弄权危国的教训,明清两代学者对郑和的评价持消极态度。明史中对郑和史迹的记录十分简单,因而早在明清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广为搜集有关材料,对郑和下西洋史事进行搜索,但一鳞半爪,较为零星。对郑和史迹进行比较完整的研究是近代时的事了。梁启超在1904年于《新民丛报》发表了《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一文,肯定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作用,提出了郑和是“伟大航海家”的观点。

郑和魂归何处?

目前,史学界对郑和卒于何时何地、葬于何地,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学者认为郑和卒于南京,葬在牛首山。据《明史·郑和传》载:“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要不如永乐时,而和亦老且死。”据此推测郑和去世的地点大概是在南京。至于葬地,据清代陈作霖《金陵物产风土志》载:“牛首山郑太监坟,即郑和埋骨处也。”可知郑和是葬在南京南郊牛首山风景区。对于郑和的卒年,朱泚在《郑和》一书中提出是宣德九年(1434年),理由是这一年跟随郑和出洋的王景弘单独奉使苏门答腊国,因此郑和可能已经去世。对此看法,20世纪30年代法国人伯希和在《郑和下西洋考》一书中也提及,并认为当时国外流行郑和逝于1431年的看法是一种误会。历史学家郑鹤声在《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一书中认为郑和卒于宣德十年(1435年)。根据是宣德九年十二月,命罢采买营造诸使只敕南京守备李降、太监王景弘而无郑和。宣德十年正月,南京守备乏人,以黄福参赞南京机务;九月司礼监出缺,以王振为司礼监太监。这时因郑和已卒,才由王景弘等人继任。对此卒年,郑鹤声是以情势推测,根据并不充足,近来学者已提出新的看法。

有的学者认为郑和卒于古里国,赐葬牛首山。据清代同治《上江两县志》载:“(牛首山)有太监郑和墓,永乐中命下西洋,宣德初复命,卒于古里,赐葬山麓。”1983年,北京民族文化宫发现了南京《郑和家谱首序》载:“(郑和)又□□三十余国,亡于王事,归葬牛首山,赐祭田万顷。”据此可知,郑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时卒于古里,葬在牛首山。但卒于去途还是归途,没有明确记载。

也有学者认为郑和卒于古里国,葬在南洋三宝垅。1983年,学者郑一钧在《郑和死于一四三三年》一文中考证:明代天顺元年《非幻庵香火圣像记》载,郑和于“宣德庚戌(五年),钦奉上命,前往西洋,至癸丑(八年),卒于古里国”。又据《前闻记》载:这次航行,船队是于宣德七年十一月十八日到达古里,宣德八年二月十八日,由忽鲁谟斯回国,三月十一日又到达古里,三月二十日由古里大船回航,六月二十一日进太仓,七月六日回到南京。所以明确郑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国途中死在古里的;应是葬在爪哇之三宝垅。今印尼爪哇三宝垅有三宝洞,供有郑和像,三宝洞旁有三宝墩,相传为郑和墓。三宝垅因纪念郑和而著名。但南洋学者认为郑和葬三宝垅之说是传说附会,不足为信。

还有学者认为郑和卒于海上,葬在海洋。据康熙《江宁县志》载:“三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卒于古里国,此则赐葬衣冠处也。”对此,南京郑和后裔曾谈及,回族之风俗,人死后三日内要速葬,以白布裹身,深埋不附棺,如死海上,即行水葬;并听祖辈人讲“三保下西洋,自身难保”。郑和死在海外,遗体是不可能运回安葬的,故极有可能是在海上水葬了。当时有其随从称“黑大人”者,带回郑和的发辫和靴子,赐葬牛首山,故牛首山墓是衣冠冢。

关于牛首山郑和墓的具体地点,由于史载也不明确,长期以来不为人们确知,20世纪30年代曾有学者专为寻访。学者罗香林在《牛首山之行》中说“郑和墓在牛首山西南三里狮子山乌石村”;朱泚著《金陵古迹图考》,谈他曾在南京南郊遍访郑和墓而不得。

1956年7月,南京几个青年人游览金陵胜迹牛首山,在弘觉寺舍利塔基发现一处地宫。南京博物院得知后,旋即赶赴现场进行抢救性挖掘。工作人员在塔底中央发现有一圆洞,洞盖已被掀开。盖的反面镌刻有圆形花纹,上圆下方,有砖砌拱券,地宫内出土有铜器、瓷器、玉器若干,以及人齿一颗和牛牙一颗。一个青釉罐内发现少许骨灰,以及陪葬品数十件。最为精美绝伦的是一座通体鎏金喇嘛塔,塔上一尊铜鎏金释迦涅槃像,呈侧卧式,栩栩如生,像外有金棺银椁。如此罕世文物,出于何处?一段尘封记忆就此公诸于世。

相关链接:

在牛首山南麓有一处墓地,位于谷里乡周昉村,西邻郑家村,原住守坟户,至解放前仍有守坟田三四十亩,当地群众称此为“马回回坟”。墓坐北朝南,北对牛首山顶古塔,南望开阔坡地和长江,并有马鞍形山冈为屏障,是一处背有靠、前有照、周有抱的“风水宝地”。这种依山建坟的葬地,只有封建王族贵戚才能享有。据传当年墓区原有神道石刻、巨石碑座、单拱小桥,可惜现在已见不到任何可证的标志。因此,这是否是郑和墓?如果是,那是真墓还是衣冠冢?仍是个耐人寻味的谜团。

篇5:郑和下西洋作文

郑和下西洋的时代,是14至1433年,总共有七次。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十分庞大,船与船之间需要联系,当时还没有电讯方式,那它们怎么联系?船队有交通艇、音响信号、旗帜等装备。船队采用“昼行认旗帜,夜行认灯笼,务在前后相继,左右相挽,不致疏虞”的方法。有时遇到能见度差的天气,铜锣、喇叭、螺号也作为联络工具。这说明中国古代人在指挥上的指挥上的智慧是了不起的。

郑和下西洋的辉煌,反映了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独领风骚的.科技成就。

中国很早就能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测定方位和船只航行的方向、位置。郑和的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结合起来应用,提高了测定船位、方向的精确度,叫做“牵星术”。这项技术表明了那个时候中国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

郑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术,是以海洋科学知识和航海图为依据,运用了计程仪、测深仪等航海仪器,按照航海图、针路簿记来保证船只的航行路线。

郑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国先进航海科技光辉,表现了中国古代人的伟大智慧,从而创造郑和下西洋的伟大航程。

郑和七次下西洋具有历史性的突破,抵达了大西洋,穿越了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三个大洋。在当时靠木船,仅凭借自然的风力航行,克服各种困难是很了不起的,不仅要掌握各种技术和知识,而且需要勇气和探险精神。

郑和七次下西洋还有许多贡献。郑和的功绩是辉煌的,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他从30多岁开始,前后28年献身海洋,最后一次下西洋,他已经60高龄了。但这次他没能回来,病逝在印度的古里,时年62岁。

郑和代表了一种中国人不畏艰难,征服自然的价值趋向,一种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进行文化交流的决心。

篇6:郑和下西洋作文

本姓马,小字三保,明云南人。成祖时为太监,赐姓郑,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东岸等处,开中外交通最远的航路,宣扬威德,助马来西亚建国,海外诸国争来朝贡。时人称为三保太监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

在公元一四○五至一四三三年这段短暂的时间,总兵太监郑和所指挥的宝船船队,七次英雄式的远航,遍及了中国海与印度洋,从台湾到波斯湾,并远及中国人心目中的黄金国--非洲。虽然中国从阿拉伯商人那里得知欧洲的存在,但并不想去那里。欧洲这个「远西」之地,所能提供的只有羊毛和酒,对他们来说,缺乏吸引力。

在这三十年之中,外的货品、药物与地理知识,以空前的速度输入中国;相对地,中国也在整个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间和影响力。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临之前的一百年,中国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权。船队所到之处,本着友谊第一的精神,绝对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

在物资交换等经济活动方面,也完全遵照自愿与平等原则,绝不像当时欧洲人那种以强凌弱的凶暴手段,甚至犯下杀人放火的罪行,因而赢得了西洋各国对大明中国的无比信任与尊敬。船队所到之处,本着友谊第一的精神,绝对尊重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几次下西洋,郑和的船队不仅开拓了外交和贸易的成就,提高了国家的威信,同时也了解到域外的地理、物产、人情,明成祖充分肯定了郑和的伟绩。

篇7:郑和下西洋阅读原文

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实。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纷纷,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别的地方传来的消息更离奇,说建文帝到了什么什么地方,后来还做了和尚,说得有鼻子有眼睛,使明成祖不得不怀疑。他想,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死,万一他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讨伐他,岂不可怕。为了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他派了心腹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问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又不好公开宣布,就借口说是求神仙。这一找,就找了二三十年。

明成祖又想,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那时候,我国的航海事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明成祖心想,派人到海外去宣扬国威,跟外国人做点生意,采购一些珠宝,顺便探听一下建文帝的下落,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样,他就决定派一支队伍,出使国外。让谁来带这支队伍呢?当然非得是自己的心腹不可。他想到跟随他多年的宦官郑和,倒是个挺合适的人选。

公元14六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那时候,人们叫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郑和带的船队,一共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他们乘坐六十二艘大船,这种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在当时是少见的。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

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接着又到爪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国家。他带着大批金银财物,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王,并且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许多国家见郑和带了那么大的船队,态度友好,并不是来威吓他们,都热情地接待他。

郑和这一次出使,一直到第三年九月才回国。西洋各国国王趁郑和回国,也都派了使者带着礼物跟着他一起回访。在出使的路上,虽然遇到几次惊涛骇浪,但是船上有的是经验丰富的老水手,船队从没出过事。只是在船队回国、经过旧港的时候,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

旧港地方有个海盗头日,名叫陈祖义。他占据了一个海岛,纠集了一支海盗队伍,专门抢劫过往客商的财物。这回听到郑和船队带着大批宝物经过,分外眼红,就和同伙计议,表面上准备迎接,趁郑和不防备,就动手抢劫。

这个计谋被当地人施进卿得知,他偷偷地派人到船队告诉了郑和。

郑和心想,我手下有二万兵士,还怕你小小海盗?既然你要来偷袭,就非得给你点教训不可。他命令把大船散开,在旧海港口停泊下来。命令船上的兵士准备好火药、刀枪,严阵以待。

夜深的时候,海面上风平浪静,陈祖义带领一群海盗乘着几十艘小船直驶港口,准备偷袭。只听到郑和坐船上一声火炮响,周围的大船都驶拢来,把陈祖义的海盗船围住。明军人多势大,早有准备,把陈祖义杀得大败。大船上的兵士丢下火把,把海盗船烧着了。陈祖义想逃也逃不了,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郑和把陈祖义捆绑了起来,押回中国。到了京城,向明成祖献上了俘虏。各国的使者也会见了明成祖,送上大批珍贵的礼物。明成祖见郑和把出使的任务完成得很出色,高兴得眉开眼笑。

后来,明成祖相信建文帝确实是死了,没有必要再去寻找。但是出使海外的.事,既能提高国家的威望,又能促进跟西洋各国的贸易往来,好处很多。所以打那以后,一次又一次派郑和带领船队下西洋。从公元1405年到1433年的将近三十年里,郑和出海七次,前前后后一共到过印度洋沿海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的木骨都束国(在今索马里的摩加迪沙一带)。

到郑和第六次出使回国的那年,明成祖得病死了。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不到一年也死了。继承皇位的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由祖母徐太后和三个老臣掌权。大臣们认为郑和出使七次,国家花费太大,到国外航行的事业就停了下来。

篇8:郑和下西洋的未解之谜

疑问一:大号宝船是否存在?

据史料记载,在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最大的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载重量800吨。它的铁舵,需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按照今天的测量方法来看,这艘宝船长将近148米,宽60米。

一些学者认为如此巨型的木帆船在中国明代不可能出现。另外,有专家认为:明永乐年间,朱棣施政办公的大殿—————奉天殿(太和殿),是当时最大的木结构实体,其大小也不过宽63.96米,深37.20米,高35.05米。而大号宝船上仅船楼的面积就大大超过了它,从封建的宗法礼仪上讲,作为宦官的郑和乘坐似乎有僭越之嫌。

实际上在中国古代,宫殿的营造法式是有严格的等级界限的,而舰船则被视为海上的移动城池,属于军事设施的一种,两者并不具备可比性。

对此,专家认为,大号宝船是存在的,但没有出海。大号宝船并不是一种实用的船只,它不应该是下西洋船队中的一员。那么大号宝船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专家推测,大号宝船不被郑和使用,但作为皇帝御用的可能性很大。

疑问二:船队是怎样编队的?

郑和下西洋的舰船总数在48到208艘之间。郑和带领的如此庞大的船队在海上究竟如何编队航行的确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航行的安全距离取决于海船的航行速度,速度越快距离应该越大,速度越小则相反。就目前的航海技术来看,海上航行时,船与船之间前后左右的距离一般应该保持在大约555米。如果按当时200艘左右的船队来计划,整个船队的编队应该在海面上占据10平方千米的面积。

由于保存下来的历史资料对此基本没有什么记载,所以给考证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有专家推测,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航行是鱼形编队,也有人推测说是燕形编队。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推测都不是历史学家和航海学家得出的定论,还是一个有待考证的问题。

疑问三:庞大船队如何利用风力行进?

中国古代的木制帆船以风力为航行动力,风帆一侧固定于船桅之上,航行者通过调整风帆的角度,以获得最大的风力。古代帆船在中低纬度的海面上航行,季风的作用非常重要。航海者需要对风向的季节性变化规律非常熟悉,按照不同的季节,组织不同的航行,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不同时间的盛行风,尽量达到顺风航行的目的。但是如何让如此庞大的船队都充分利用到季风,按船队的预定航线行进是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篇9:郑和为什么下西洋?

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明史·四卷》)坐上了皇帝宝座的朱棣哪里放心得下“不知所终”,于是在全国搜了个天翻地覆,他的死对头仍然“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才有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成祖疑惠帝(即建文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1405年)六月命(郑)和及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明史·三○四卷》)

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主要目的是“欲踪迹之”,后面的“且欲”,谁都看得出来只是次要目标。徐先生把郑和下西洋的次要目标当做了唯一目标,提都不提“欲踪迹之”,这也并非他的“创造”,近几十年来很多历史学家都抱如此观点。怪就怪在这里:《明史》和《汉书》同属“二十四史”,又不是什么“孤本难寻”,随便哪个图书馆里都找得到。为什么视而不见呢?

也许存在着一种“伟大情结”,总想在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人物和事件上面罩以“伟大”的光环。为此,很多情况下便不得不混淆主观目的和实际后果的不同。

篇10:郑和下西洋校园活动

——重走西洋路

目录

一、活动名称

二、活动主题

三、活动目的及意义

四、活动时间、地点

五、活动人员、承办单位

六、活动理念

七、活动具体内容

八、活动参与人员

九、活动流程

十、备注

十一、结束语

一、活动名称:校园美食文化节

二、活动主题: 健康美食 引领时尚

三、活动的目的及意义:

为了提高同学们对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以及对郑和下西洋所到国家的美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并提高同学们参与社会实践的信心和勇气,彰显个性风采,由我校旅游学院,食堂后勤处、名轩餐厅后勤处共同举办“大学生美食文化节”这一活动。

郑和下西洋历经三十多个国家,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民族风情,更有着诱人的美食文化,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餐饮的多元化,健康化。人们对异国他乡的美食更是充满了渴望之情。培养健康绿色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的新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举办这次美食文化节就是秉承着特色、健康、绿色及

为广大师生提供一流饮食服务的理念,旨在通过本次活动的举办,强化我校后勤服务集团提供服务的质量以及种类,让广大师生在对后勤服务集团的工作进行督促和检查的同时,也享受到一道绿色、健康、文明、多元化的饮食盛宴。

本次美食文化节包括水果拼盘大赛、美食烹饪大赛、食品知识系列讲座和天使礼物大派送等系列活动,是我校后勤伙食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大型品牌活动,本次活动以“健康、文化、美食、和谐”为主题,在增强同学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的同时也提高自我动手能力。本届美食文化节作为一股新鲜的生命力进驻二师,目的是为了弘扬亚洲其他国家的美食文化,倡导绿色、健康、安全、营养的饮食观念,增强大学生安全食品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展现当代大学生的风采,是我校师生理论结合实践以及科技创新的活动载体,也为了充分展示师生们锐意进取、努力实践的精神风貌。此外,本届文化节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充分结合,是为了加强企业与我们学校的联系,并向外界各大企业展示我校学生的实力与学习风貌,为学生今后迈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建立学生示范岗,负责解答涉及食品营养、卫生、饮食安全等多方的咨询问题,提供切实帮助,积极实践美食文化节活动宗旨,力求营造良好的美食文化氛围。

四、活动时间:本学期

活动地点:昆明学院图书馆前

五、活动人员:我院全校师生、以及从其他国家的各大高校邀请来的烹饪专业的学生

承办单位:昆明学院旅游学院、食堂后勤处、名轩餐厅后勤处

六、活动理念

1.发扬中国以及郑和所到之国的美食文化传统,展示同学的特长才艺,为同学的学习生活添加一份色彩。

2.展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对其他亚洲国家的认识。

3.树立大家对健康饮食的理念。

七、活动具体内容:

1、说出郑和下西洋到过的国家不同的饮食文化特色。

2、“名家厨房大展拼”

设立展位,由活动各合作食堂窗口展示本店特色菜肴,糕点展示特色糕点和特色饮料。

3、厨艺小当家——各参赛小组厨艺大比拼

各参赛小组现场制作,要求菜品包括两个国家以上的,以展示自己的厨艺。

4、“瓜果创意大赛”

各选手展示设计才艺,通过对一个或多个瓜类或果进行自由创意发挥,形式的各种图案的造型,即雕刻。

5、“水果拼盘大赛”

由各选手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动手能力,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对各水果进行拼盘和造型设计,发挥其想象力和动手能力.6、“美食知识互动”

(1)在比赛过程中设立一些趣味谜语和小问答(问题均与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事件相关),与同学们进行交流与互动.并赠送小礼品。

(2)现场幸运观众:每到场的人都写上自己的姓名投入抽奖箱内!在活动中有从中抽出现场观众若干名,活动最后评出幸运星,将得到我们的精美奖品!

7、“美食摄影展”

活动后展出本次活动的摄影和各赞助商的特色菜肴,各选手的比赛风采等。

8、“天使礼物”

主持人提问关于郑和所到国家的饮食文化,对给予正确答案的观众发送小礼品。

八、活动参与人员:

1、以院系为单位的比赛团队、少数民族团队还有一些外国团队

2、以宿舍为单位的代表队

3、校内各食堂代表队

4、各团啦啦队及后援团

5、比赛各评委

6.学生代表及大众评委

7、伙管全体工作人员及其他协助组织

九、活动流程:

1、前期报名及宣传:

(1)在学校各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活动简要介绍及报名方式.召集更多的人参与活动。

(2)在校广播台点播增加活动的影响力度。

(3)在适当地点设点宣传及做为报名点。

2、活动的举办工作

(1)活动前,各活动团体提前阅览、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过程及相关知识,并准备好比赛材料(油、盐、酱油、醋由主办方提供,参赛者可自带做菜特殊调料)。

(2)活动开始后厨艺能手们各显神通,各系啦啦队活跃现场,增加各队食品观众品尝投票量,并请各位评委和现场同学看、闻、尝、品,并根据菜及其它参赛作品的色、香、味进行现场投票。

(3)于所有团队中评出“最佳组织奖”(整体组织)、“最佳厨艺奖”(评委团评定)、“最佳创意奖”(食品的色香味),“最受欢迎奖”(同学投票)等奖项各一名,并在少数民族团队中加评“特色风味奖”,优秀奖若干。现场设投票箱,观众现场品尝现场投票,当天公开投票结果,由评委向获奖团队及获奖者个人颁奖并合影留念。

十、备注:

本届美食文化节是继上次仕林街泛亚美食文化节的一个延升,并将上一届的成果作为成绩回顾并且收回重评,以此增强每届“美食文化节”的连续性,同时加强各院系、寝室的竞争性和荣誉感。通过调研我们吸取了一些经验,我们将把奖状设计与制作面向赞助商家或食堂,可以结合该商家或食堂的企业文化、宣传要求等,为其提供更为有效的宣传手段,同时也希望通过此种途径来为今后的美食节提供固定赞助商;当然也不会丢掉我校“美食文化节”的核心内容,坚决避免过重的商业味道。

十一、结束语

上一篇:以换位思考为话题的作文600字左右下一篇:话带给你温馨问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