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之学生会

2024-04-15

作文之学生会(共14篇)

篇1:作文之学生会

最爱学习的同学--赵煜排名:NO.1爱好:做难题

NO.1的.赵煜,是我最好的姐妹,以至于我最了解她。每当到了下课,同学们都像洪水一样涌出了教室,只有赵煜,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做着一道又一道难题,大概是普通人都读不懂题意的题吧,我的好姐姐赵煜从做难题中找到了乐趣,看着她每解出一道题的高兴劲,看着他乐不思蜀的表情,我无奈的摇摇头。大概只有NO.1才能这样吧!

最调皮捣蛋的同学--刘磊排名:10名开外爱好:损人、和女生打架

刘磊是一个十足的捣蛋鬼,有可能是仗着我们班主任是他的姑姑吧,每天没完没了的损人。就拿我那篇《别了......》吧,一有矛盾的时候,他就开始了:“我的同桌云腾蛟,他用他无声的行动包容了我的一切,什么行动啊!......”天哪~我也只有捂着耳朵最里不停的对他喊:“不听不听不听不听(N个不听)”,害的我把好好的日记撕成的碎片。全班第一捣蛋鬼,非刘磊莫属。

最关心同学的同学--董亚琼排名:NO.3爱好:乐于助人

董亚琼?大概全班同学都是她的好朋友吧!不过,她还是我的好姐妹。在我失意的时候,她安慰的话语会立刻蹦到我耳旁;我伤心的时候,她难过的眼神深深的映在我的心里;当我失败的时候,一句“失败是成功之母”

篇2:作文之学生会

江东实验谢芳

今天培训老师出的几个题目都很大,也很容易回答。因为许多教材、资料、文章都频频谈到。专家们我是没法比啦。作为一线教师,我谈点自己在作文教学中一直在探索的小问题——培养学生批改作文能力。

怎样批改作文?我从易到难,列出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一条要求,大家觉得很简单,会做了,第二 次,再提第二条要求,这样十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就都能围绕一篇作文,从十个方面写出批语了。

以下十个方面,每个方面给10分,一篇作文满分为100分。

1.格式是否正确

刚入学,我喜欢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的时候要抽签,谁都有可能抽到全班任何一个人的。抽到人家的 作文本,打开作文一看,格式没错,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1.格式正确。批文用减分法,此项倘不减分,此 文则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

2.卷面是否整洁

显然这一条又是大家都能看得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注 意卷面了。

3.错别字几个

发现错字,要将错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且写到批语处,再在后面写上正字,有的粗心的同学错字挑不 出来,怎么办?我们就搞流水作业:每人要批四篇文,每篇文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人之手。甲批错别字 6个,乙发现本文错别字不是6个,而是7个,那么甲就要对为什么漏掉这个错别字写出一百字的说明书。丙发现 本文错字是8个,那么甲、乙同学都要被追究责任,各追加一百字的说明书。学生批改之后,我还要抽查,重点 抽查那些粗心的同学。这样使粗心的同学也认真起来,批改的时候,手里抱着大字典,唯恐漏掉了错别字。发 现错别字,每两个扣1分,最多扣5分。10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但要一一给予指正。

4.有几处病句

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画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1分,减至5分,不再多减。

5.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错误

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1处扣1分,有5处扣5分,超过5处,不再多 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初学作文时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再批改两三篇,掌握 得比较熟练了,再一条一条地增加新的要求。

6.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

这两点在作文指导时,就具体举例,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我先大致看几篇文章,在进行批改指导时,又简介两篇好的文章,再举两篇中心不突出、不集中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 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

7.看文章的选材

这条批语提三点要求:①是否围绕中心。②是否符合生活实际。③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要紧的是 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提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8.看文章的结构

就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①层次段落是否清晰。②过渡是否自然。③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

9.看表达方式

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当然以议论为主。除 此之外,还要看其是否符合作文指导的要求。如写记叙文《他进步了》,要求夹叙夹议,本文是不是做到了。写说明文《芦苇》,要求说明中有描写的成份,文中有没有适量的描写。写散文《家乡赞》,要求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文中结合得怎么样。

10.看语言是否简练、通顺、准确

语言不简,重复、啰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过二分。语言不通顺,不是指有病句,而是指句与 句之间衔接不连贯,扣分也不超过二分。

后五条要求,每条5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由于我讲课用的时间极少,批改作文 的任务多数都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老师指导,学生抽签互批,每个人都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面的批语,一 般情况一篇作文的批语都在200字以上。有一次我们班学生写作文《仙人掌》,这篇文章的平均字数才600,可 全班同学批语的平均字数却有260字。有一位同学用红笔写满了两页作文纸,仍意犹未尽,在第三页又写了几行,批语竟达560字之多。

学生批改作文,关键在于同学生商量,研究学生的写作兴趣,阅读兴趣,批改兴趣。适应学生心理,组织 得好了,才有实效,学生的批改能力才会提高。

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有什么好处呢?十几年的实践,使我觉得有五点好处:

1.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 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

2.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 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

3.每次批改作文,每人只批一本,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抽签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位同学的 作文,每次又都换一位同学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批语,当然也有新鲜感。这种新鲜感,有利于培养学生 批改作文的兴趣和看别人批语的兴趣。

篇3:让学生拥有作文之“渔”

一、感悟生活,寻找“鱼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因此,指导学生勤观察、细观察、会观察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的。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写眼前的景,写身边的事。平时不但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而且有目的地给学生一些观察的任务,如观察家乡的美景,观察学校的一草一木,观察老师如何工作,观察同学间的交往和学习,观察家人的生活,等等。

在作文指导课上,我首先会给学生读一段自己写的小范文,说的都是学生知道的班上的某件小事,让学生知道,身边的事看似平常,写出来读给大家听听还是很有意思的。有了这样的例子,学生就感到有话可说了。这时我就要求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可以说出的话如实地写下来。

有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把她亲身经历的事写成了作文——《想到那件事,我哭了》。“新年刚过,爸妈又要离开我了,他们要去外面打工。当汽车一次又一次鸣叫时,我的心像被刀子一刀刀划过,整个人没了魂似的。汽车快开动时,我再也控制不了情绪,泪水不停地滑落,我高喊着:‘爸——爸——,妈——妈——’爸爸一边挥手一边关切地说:‘女儿,我们走后,你要听奶奶的话,认真学习。’汽车启动了,我痛哭着,爸妈也禁不住落下泪来。如果不是奶奶拉住我,我可能会跳上汽车跟他们一起去。”我把这篇作文寄到了《育人》导报,果然发表了。我表扬了这位同学,说她真是写作高手。她开心地对同学们说:“我只是把当时真实的感受写下来就是了。”如果还是有些学生怕写不好,我就再读一两篇写得好的作文,让他们知道,这就是作文,就跟说话一样。几次下来,学生就会觉XIAOXUE JIAOXUE YANJIU得作文并不难。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身边的人、事、物是学生习作的最佳源泉。降低作文的难度,打破作文的神秘感,学生就能渐渐学会用自己手中的笔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感。

二、海阔天空,随意遨游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

其实对一些小事情,小学生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情感世界。有时候他们会由于种种原因压抑自己的感受。如果指导学生把这种感受写下来,让他们由内心深处写起,我想他们的作文也会一挥而就,根本不会觉得作文难写。因此,我在班上开展“循环作文”活动。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每小组五名同学。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每组由一名同学写作文,每组同学共用一本作文本,每天全班可收十篇作文进行批改或点评。作文的题材、内容、形式不作限制,但是要说真话、诉真情。学生有了自由发挥的空间,就能调动他们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带领学生走进一个轻松、自由的习作乐园。

“循环作文”活动中,学生想到写什么就写什么,所以写出了很多表达真实情感的小作文。一个学生写道:“我从小就喜欢看日落,因为那景色很美。我每次回到家,就能看到一个红彤彤的半圆。有时看着看着就睡着了,不知道是不是被陶醉了,这感觉真好。我每天都看,习惯了,对太阳有了一份热情,有了一份依恋。”

自由创作的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他们不但津津有味地欣赏其他组员的作品,同时又很想把自己的故事说给别人听。在这样一种竞争和分享中,他们的习作水平提高了,更可贵的是,习作的兴趣越来越浓。

三、定格瞬间,捕捉“大鱼”

即时发生的事,给学生的印象最深刻。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让学生感受一番,然后写成一篇作文。比如,早晨有大雾,提醒学生写一篇《雾》;参加了学校讲故事比赛,写一篇《一次难忘的比赛》;看到同学帮助别人,写一篇《我的同学》……这时候写作成了学生的需要,完成一篇作文已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一次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学生写起来特带劲。

有一天早晨,阳光明媚,同学们做操格外开心。回教室里我要同学们写一篇小作文,字数不限。有一个孩子写出了一首诗《校园的早晨》,诗中写道“金色的阳光,召唤着你我。灿烂的金粉,撒满校园。晶莹的露珠,倒映着朝霞,每个人的脸上挂满微笑。啊,校园的早晨,是那样的丰富多彩。听——喇叭花,正演奏着欢快的华尔兹圆舞曲。看——蝴蝶披着阳光在花丛中纷飞起舞。啊,风和树叶,正奏着一曲蓬勃的交响曲。校园,迎来了又一个早晨。”这首诗分为六小节。我看到这首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么好的诗竟出自四年级学生之手!我连忙问这位小奇才:“你怎么会写出这么好的诗?”他回答说:“我读过一些小诗,知道了一点诗的结构。今天看到学校的美景,好像是灵感来了,不过我也只是写了学校真实的景物,要是我在家里可能就写不出这诗了。”我看看操场边,的确有喇叭花和蝴蝶。

生活处处有精彩,勤观察、爱观察的孩子往往能捕捉到最有意义的场景。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抓住即时的话题,让学生写出他们最想说的话,最想表的意,最想抒的情。

篇4:培养学生作文情感之技巧

一、命题激趣,诱发情感

小学生的习作内容、范围都是在他们经历的人和事中。学生作文首先接触的是题目。命题要充分考虑儿童的感情和需要,必须符合学生的生活积累,触动学生的心弦,诱发学生的情感。这样,他们才会用真挚的情感写出最优美的文字。否则,命题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积累,不考虑能否引起学生作文的兴趣,这样会压抑学生的作文情感。“只有从儿童心底流出的命题,儿童才会以极大的兴趣对待它。”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道出了作文命题的真谛。另外,我们命题时还要注重灵活性,克服公式化、概念化等倾向。可采用“规定范围”(半命题)、“自由命题”等形式,使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需要,按照自己的爱好,拓宽思路,畅所欲言,“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口”。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他们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带着情境性的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为更有引发作用。“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事物环境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涌起不能自己的情感时,便要用文辞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的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创设情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语言描绘”、“实物演示”、“声像渲染”、“生活再现”等,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激越,不吐不快。如,在指导传统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时,我没有急于审题、读要求、选材列提纲,而是告诉学生,老师一看见这个题目,脑子里就浮现出两件事:一件事想起来就掉泪(说完我故意停顿了下来,还眨了眨眼睛。学生盯着我的眼睛看,似乎在细察我有没有眼泪流出);一件事想起来就感到好笑(说完我故意流露出强忍笑的样子)。事情还没讲呢,学生的情绪就被调动了。接着我给他们读了我事先写好的下水作文《一件难忘的事》。我绘声绘色的讲述着真实的故事,学生们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情感都调动起来了。当我请他们也讲讲自己的故事时,一只只小手高高举起,都抢先把自己的童年故事告诉大家。那一个个精彩的小故事,完全是孩子们的生活写照,教师不必过多寻思“这事到底难忘不难忘”。

三、加强评改,深化情感

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要及时评改,以满足学生尽情了解自己写作结果的情感需要。恰当的评语既能使学生明确方向,逐步找到作文门径,又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在作文批改中我们要善于捕捉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特别是对后进生更要多加鼓励,让每个学生见了作文评语后都有成功感。成功的喜悦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对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具有催化剂作用。

篇5:学生作文:人生之歌

那歌,好似小溪,时而平静地流淌,时而欢快地跳跃;那歌,又如瀑布,飞奔而下,铿镪有力,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

又是一个被足球统治的夏天,德国世界杯中多少强队折戟沉沙,一双双充满遗憾和泪花的.眼睛让我铭记在心,是世界杯主题曲送走了他们;意大利队勇夺大力神杯后,依然是世界杯主题曲伴随着他们欢庆胜利。

这是我最喜欢的歌曲,但我竟一时很难说清楚歌的情绪,它实在太多变了,听着听着,我似乎从这多变中悟出了什么……

一开始,歌显得很平稳,节奏适中,人生不是也这样吗?小时候,学习知识、积蓄力量,真正年少时就成名的寥寥无几,一切都是为了长大后一飞冲天。

接着,歌声轻快起来,跳动的音符让人顿时精神爽朗。此时,我们已迈入青年人的行列,精力更加充沛,谈笑中夹杂着对以后生活的乐观与向往。

突然,歌声变得激昂、雄壮,如滚滚而来的黄河水一般汹涌澎湃。我眼前浮现出球员在球门前你拼我抢,互不相让的画面,一名球员机智地用脚后跟一踮,守门员奋力扑出,他又及时插上补射,球进了!如今的中年人在“战场”上拼搏厮杀,个个“技术全面”,但每每“机遇之神”降临时,却不能牢牢地抓住它,遭遇挫折后一蹶不振,只有一些聪明的人时刻提醒自己:“再‘补射’一次,定能成功。”

歌的最后,旋律又舒缓起来,但舒缓中也蕴涵着一丝坚强。老年人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这首歌的结尾告诉他们,还要多为左邻右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种生活会充实、幸福得多。

篇6:迷惑学生手记之34作文

迷惑(学生手记之34)作文

迷惑(学生手记之34)

人生有许多条路,有宽,有窄,有危险之路,也有平稳的大道,有高速公路,也有乡间小道,在不同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不同的事情或者是不同的遭遇,虽然很多人注定或者被人给与期望走上其中的一条道路,但是这其中所能成功的期望很少,毕竟每个人是每个人,了解别人,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方法,但是只有自己才能最了解自己,虽然每个人都是如此,但是总有人妄想去改变,但我自己认为这种事除非你能够将他的所接触的人,事都在掌控之中,并且能够安排好,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这种期望当然能够达到的人,是很少的。 为此,我真的疑惑,自认为是个心理学家,天天帮助别人想开的人,竟然会有这些问题,我不知道是我太自大,还是因为我经验不够,无法解决,这一切只能是旁观者清。也许,这次考试考差了吧,让父母觉得自己失职了一样,为此,我只能做作业,一切的一切,所有的时间,所有的事,都得遵循安排,我真的希望自己是一个机器人,听话的机器人,或者向解放军叔叔那样,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这些我很想去做到。即使我这个人,对于很多事情都看得比较透明,有时候只会理性的去看,我也很想做这样的人,但是毕竟是个人,是人就免不了七情六欲,再者我认为应该孝顺父母,所以每次批评后,我很想或者是渴望改变自己,可是不知怎的,就像以前疑惑的那样,有着两个意识一样,在我感到懊悔时,很可惜,我竟然在那里的冷静的分析,这样做或者是谁做的对作文 ,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做法对,我也给自己下了目标或者是承诺,可每次都会被另一个意识干扰,不由自主地去做了,让我好生烦恼,并且把这些埋在心里,想说出来,但是我最熟悉的人又不在我身边,无处叙说,倾诉,有时候真的相当个女的,想哭就哭,有这样宣泄情感的方法,羡慕。当然不止这些,有时候,我也在想:为什么中国教育孩子的方法,总有一种感觉,像是在制造着同一种东西一样,死板,限制了学生们的自由发展,这点和我们的父母一样,望子成龙使每个父母都希望的,为此受害的`只能是学生,孩子,有时候我也认为现在好像还是在封建时代一样,毕竟我们的学习方法就是从古代继承下来的,只不过题材换了而已。很怪的,当然这些我们无法去改变,毕竟这些都成为了父母的一种习惯,几亿人口的习惯,毕竟孩子是社会享有最低等法律的一个群体,在大人的眼中,我们只不过是还没长大,或者是还没有完成的木偶,还不能自己动,自己游历,可是这一切只不过是强加的,就像大人只了解大人,小孩只了解小孩,学生只了解学生一样,不是我们自己是无法理解我们的心理,思维,感受的。只希望在以后我们不会变成我们父母那样的父母 为什么要成为一样的人?为什么上一代没做到的事要强加于下一代?为什么……?很多,不知怎样形容,但是我认为每个人应该做到: 宽容,海一般的胸怀应该对所有的人有效。

篇7:小学生作文之冬季

冬季

她是一朵美丽的花,开在无人的冬!

我很奇怪,像她这样的花开在哪个季节都会艳丽如梦,但在冬天开放,没人会来欣赏,尤其在北国的冬天!

我问过她为什么,她说,你需要人陪啊!

我很感动,我的`确十分孤独!我想我不能为她做点什么事,也只能轻一点的落下,不将他埋没!使他成为一朵举世无双的花!

春来了,我也要离开了,那天早晨,她睡的很熟,嘴角还有着我的一滴眼泪,我悄悄的走了,这种方式有点苍白,不过我喜欢!

明年,等我!

春天是个让我有点讨厌的季节!

花开的季节到了,我没有开花,我认为那很无聊,他们并不这么想,因为总有人送来华丽的词藻,在我看来很肉麻!这很愚蠢!

我是特殊的花,我开放在冬季,被遗忘了,但我依旧在冬天开放!我喜欢雪凉凉的,白白的,很纯净,很舒服,有雪的世界很安静,容易让人沉浸在梦里!

雪的编织盖住天地,好美我愿意为雪开在无人的冬!

也许离别是最好的结局,因为我要到天国去寻找另一种洁白了,我会记得这段美丽和那滴眼泪!

篇8:指导学生修改作文之心得

关键词:修改心理,兴趣要求,形式方法,能力提高

古人云:“文字频改,功夫自出。”国内很多学者对学生写一篇作文,需要经历的具体过程进行研究、探索,提出了众多观点,但都一致认为修改是该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它有助于较快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课标》也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而如何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呢?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两点心得:

一、顺应学生心理、激发修改兴趣,增强修改自信心

小学生修改作文的心理障碍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认识偏差和能力缺乏;另一类是思维的惰性和自卑的心情。后者就涉及兴趣的问题。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表现为学生学习上的求知欲,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最实际的动力,它促使学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得到很大的满足。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因此,兴趣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修改作文的先决条件,是提高修改作文能力的心理保证,学生一旦对修改作文产生了兴趣,那么修改作文就是一种乐趣。

如何消除学生对修改作文缺少兴趣、缺乏信心的心理障碍?我的做法有:

(一)讲清修改意义

告诉学生,在修改过程中,作文能力会大大提高。给学生讲清修改作文的意义,就是让学生增强修改作文的“价值”意识,激发修改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修改。

用古今中外有关修改作文的名人名言及名人修改文章佳话感染教育学生。例如 , 杜甫说:“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说:“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鲁迅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每次文章写成后,总要贴在墙壁上,进出都要认真看看,随时改动,有时一篇文章改到一字不留。美国作家海明威写《永别了,武器》,最后一页改了30多遍,等等。

还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有关修改文章的反面例子,使学生悟出修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指导心理氛围

学生学习修改作文,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修改能力与习惯的形成,主渠道是课堂。因此,创设良好的课堂指导心理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修改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构建交往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只有这种关系,才能营造出开放、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心理氛围,置身于这种氛围,学生才会有良好的心境,才会有兴趣于学习修改,乐于修改,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降低坡度

对小学生来说,修改一篇作文往往比写一篇作文来得更难。据调查,不少学生是宁愿写一篇而不愿改一篇。所以,培养小学生修改作文能力应该降低坡度,让学生感觉不太费劲就能“爬得上”,要是要求太高,学生难以做到,以至畏修改如虎,谈修改色变,对修改必然是兴味索然,提高他们的修改能力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鼓励为主

在指导修改过程中,教师不要吝啬赞美词“不错”“行”“好”“很好”“真棒”……,尤其是中年级,修改作文刚起步,不必计较改得正确与否。对那些学困生,教师更要适时、热情地予以关心、帮助,扶着他、鼓励他迈步。在评定学生修改成绩时,教师不要吝啬分数,多给高分等级,让学生品尝劳动的甜果,充分发挥成绩评定的激励作用。总之,教师要多肯定、善鼓励、去挑剔,不打击,保护学生的修改兴趣,让学生保持“我能改”“我会改”的自信心。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比赛、展示成果、办小报、编习作选集等途径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二、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逐步培养修改的习惯和能力

修改能力作为写作能力的重要方面,其形成同样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体经历三个阶段:(1)修改意识的逐步萌发;(2)修改要求逐步掌握;(3)修改程度逐步生发。在指导学生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认识规律,逐步引导学生主动修改、自能修改。

(一)把握要求

小学阶段修改作文的要求是怎样的呢?《课标》作了明确的规定:在第二学段(3 ~ 4)年级要“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句子”,在三学段(5 ~ 6)年级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学习修改作文,小学是初始阶段,要在低起点上逐步提高,不可随意拔高要求,以免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叶圣陶就说过:“不学作文能写得文通字顺,就算不错了。”

(二)多种形式

(1)教师批改。由教师动笔修改学生习作,并写上眉批、总批,改完后发给学生细细阅读,体会教师是怎样修改的,为什么这样修改。教师修改起到示范、导引作用。

(2)合作修改。1全班修改。教师印发一篇有代表性的习作,由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和教师的批语,先独立思考,再全班交流修改。2小组修改。以4到6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修改同一篇作文,再全班交流。3同桌互改。同桌之间交换习作,互相修改,改后一起讨论对不对,好不好,为什么这样改。

(3)自我修改。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参考老师的批语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谈修改中的体会,不光让学生知道怎么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这样改。

学生修改抄写完后,老师收上来浏览,选其好的在班上交流,并在下期《请你修改》上登出来供大家欣赏、借鉴,有的还可推荐给报刊发表。

三、总结

篇9:规范学生作文文体之浅尝

摘要:近年来”对口单招”话题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许多学生作文文体意识不强,作文写成了”四不象”。笔者采取了理论指导、学习典范文体、评讲文体不清作文、面批、集中训练等方法,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作文;文体规范

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的永恒话题,它任重而道远。笔者作为一名职高三年级的语文教师,深知作文教学在职高学生参加“对口单招”中的重要作用,作文几乎占了一张考卷的半壁江山,如果一篇作文写砸了,将会导致全盘皆输。然而,作文教学至今仍是中学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不少学生根本不读书,头脑中语言仓库空空的,作文写得很不尽如人意。言而无物、语句不通、形式呆板等毛病尚且不说,最让人头痛的是,学生作文文体意识十分淡薄,作文常常写成”四不象”。许多学生甚至连记叙文、议论文的文体特点都搞不清。

近年来的“对口单招”与普通高考一样,作文试卷对学生作文总是要求文体不限,但这并不代表不要文体。笔者在2005年高考前夕有幸聆听了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昌教授的一次报告,并记下了何教授报告中一段话:“高考话题作文,文体不限,不等于没有文体,不允许考生在800字左右的作文中各种表达方式全用上,考生作文中看不到实的东西……”要用高考作文阅卷指挥棒规范全省考生的写作文体,文体必须规范,必须写什么文体像什么文体,文体不规范的只能给不及格分数。

笔者在作文教学实践中,针对这个问题着实动了不少脑筋,花了不少气力。每次写作课总是反复阐述这个问题,但收效甚微。不少学生头脑中文体概念总是处于混沌状态,离高考日子屈指可数,怎样才能让学生走进考场前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争取在考场上写出一篇象样的作文来?笔者在作文教学中颇费了一番心思,选择了以下几种做法作为突破口。

从理论上阐释清楚

在作文评讲或指导课上,笔者反复强调记叙文是写人叙事的文章,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记叙文有六个要素;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是通过证明或反驳,直接阐述事物的道理,表明作者一定见解或主张的文章。它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记叙文中的议论成份起到升华主题、画龙点睛的作用,它的数量占整篇作文很少一部分。议论文中的记叙就是作为论据的摆事实,是为证明中心论点服务的,是议论文的基础,它不能铺开来写,要概括叙述,篇幅尽量压缩。通过从理论上反复阐述,是使一些学生在头脑中对这两种体裁的特点有了较清醒的认识。

结合语文课揭示典范文章的写作规律

上每一节语文课都可以和作文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语文课本上精选了一篇篇典范文章,记叙类、议论类的文章都可以作为楷模,这是学生学习写作的一片肥沃的土地。为了达到规范学生作文文体的目的,笔者在上语文课时总是不忘让学生获取有关文体的知识。

注重评讲文体不清的作文

评讲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十分重要的一环。常常是老师花了很大心思给学生批改的作文,而作文本子发到学生手中,他们只是看一下分数就完事。他根本不去琢磨什么是文体、什么是“四不象”,下次作文照样这么写。在这种情况下,想改正学生作文中的毛病必须抓住评讲这一道程序。在评讲作文中,笔者始终把规范学生的文体意识放在重要位置。学生自己写的作文,离自己近,更符合自己的口味,他们也更关注出于自己笔下的东西。

面批作文效果更佳

以上的几种做法,笔者坚持了好长时间,收到了显著的效果,绝大多数学生头脑中有了规范的文体概念。“四不象”作文大大减少了,但班中仍有几个基础特差的学生转不过弯来。对他们,笔者采用了面批作文的方法,找到作者一段一段地给他们分析讲解,并让他们自己指出那些段是记叙、那些段是议论。本篇作文你想写些什么体裁?这样写符合不符合文体的要求?再找出写得比较规范的作文,让他们对照自己的作文衡量一下,怎样写才符合要求,促使他们尽快改掉自身的毛病。

集中训练两种文体

作文是练出来的,千讲万讲最后还要落实到一个“练”字。“纸上谈兵”往往无济于事,只有常写常练才能暴露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笔者坚持让学生每周写一篇作文,并及时批改。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作文的文体意识,采取集中训练某种体裁的方式,无论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要求学生要么全写成记叙文,要么全写成议论文。两种体裁连写几篇,每次批改中发现文体不规范的作文,及时给予纠正。学生连续写一种体裁能使他们加深对这种作文体裁的印象,使他们心中有了一杆称。

篇10:小学生作文之飞艇

小学生作文之飞艇

3月17日,我们正在上语文课,突然,听见一阵隆隆的声音,我们大家都把头转向窗外,一个像是热气球一样的东西向学校上空飞来,我认得这上面的字母“GOODYEAR”是“固特异”轮胎的品牌,更知道这是一架飞艇。可是不知道哪位同学说了一句“这是什么东西”,这一说,大家都开始纷纷议论起来,有人说“这是一个加长的热气球”,还有人说“不明飞行物”,我对老师说这是飞艇,然后老师又说,这是干什么用的`。大家一致都说打广告的,“固特异”轮胎广告。让我迷惑不解的“固特异”明明是轮胎品牌,怎么还有飞艇?

“固特异”这个品牌到底是造轮胎还是造飞艇?我到网上查了,还真有造飞艇这件事,足足有300多架飞艇呢,在美国有三架飞艇广为人知,分别有“固特异精神”号、“美国精神”号和“创新精神”号。美国人真了不起啊,造了那么多飞艇,我们长大后要造更多更先进的飞艇。

篇11:小学生作文之烟花

烟花的样式多种多样,有的如雪花飘飞,有的如百花齐放,有的如银蝶飞舞,还有的如仙雨散落……真是雄伟壮观,气势非凡,让人赏析悦目,赞不绝口!

烟花的品种也多种多样。有礼花弹,组合烟花,喷花,火箭,礼炮,瀑布,虎尾,火轮,龙飞凤舞,水上喷花…… 真是数也数不完,看也看不完呀!

我最喜欢的烟花叫茨花。它的`形状像一根长长直直的树枝,它整个身体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从下到上来说是一根长长细细的小棍子。在往上看棍子的一半往上包着一层较硬的纸,把纸打开可以看到里面原来有一根较粗的黑色火药。再往上看是顶端有一张卷曲非常薄宣纸。茨花不但形状独特,而且点燃后也很神奇。当你把茨花点燃之后,火就会顺着宣纸往下自燃,宣纸烧完就会听到“哗哗哗哗,滋滋滋滋….”的声音,这说明火药已随之点燃,伴随火花飞舞这时,我手中的茨花仿佛变成了一支画笔。你拿着茨花向右一挥,那火花便在空气中闪出向右划得一捺;向左一划,那火花遍在空气中闪出一条向左滑的那一撇,真是既神奇又好玩。

篇12:小学生作文之见闻

机器人,大家在电视上或许都见过,它们既小巧又精致,当我在那而看到机器人在弹琴在动在说话的时候我眼前一亮,忽热,我对它们又有了新的了解,他们就好像我们生活中的一份子,能陪我们玩,能陪我们说话,能让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再那么孤单,那么寂寞,还可能让我们在平时多交朋友,改善人际关系。

兴趣,是一门必修的功课,没有了兴趣做事就像没有了动力,没有了积极性和意义了。就像喝茶没有了苦和甜,就像读书没有了了解和贯彻的明白,当然做一件事也要全面透彻的去了解。

篇13:指导学生作文之我见

一、范文引导, 突出重点

学生学习范文, 不仅为了积蓄知识, 陶冶品性, 也要理解范文的语言表达、写作技巧, 作为自己写文章的借鉴。教师要发挥范文的指导作用, 必须合理地处理教材, 目的明确, 敢于取舍。苏东坡曾说过:“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 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作一意求之”, 如能抓准、抓实, 重点突出, 效果就比较显著。

初中教材中有一篇朱自清的《背影》, 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它的篇幅不过1500字, 写的是父亲送儿子上火车, 给儿子买水果这样普通的事情, 用的是平常的字眼, 但是, 读着它, 你不能不被它所表现的那种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感情所深深打动。它为什么能这样感人, 它那催人泪下的力量从何而来?就来自作品感情的诚挚真切, 来自它那既精雕细刻而又返璞归真的艺术功力。

它没有一般作品一样去写人物肖像, 着力于神态、音容笑貌的描绘, 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全文共写了三次背影。第一次, 作为父亲, 在儿子的心目中是多么熟悉, 他的音容笑貌, 无不了如指掌。然而当父亲临别送行的那一刹那, 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再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 却深深地打动了儿子的心灵, 顿时使“我”获得了特殊的感受, 掉下了激动的眼泪。第二次, 这一背影在来来往往的人群里, 找不到了, 犹如电影画面那样慢慢淡出, 影愈淡而情愈浓, 人愈远而心愈近。第三次, 从信中得知父亲困顿的际遇, 在晶莹的泪光中, 又浮现出那“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它将成为“我”终生难忘的一幅父子告别图。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 因为父亲老境“颓唐”, 饱经忧患, 半生潦倒, 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 还不辞辛苦, 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 还艰难地爬铁道为儿子买橘子, 而且反复叮咛一路上小心。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 儿子的心境也不好。那么作者抓住父亲这样的一个“背影”集中描绘, 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 自然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使文章更加真挚动人。由此文引导学生从父亲或母亲的一个细微特征上反映父爱或母爱, 不少学生也就学着朱自清的笔法, 写出了记叙文《妈妈的手》、《爸爸的眼睛》、《皱纹》等一系列能反映父爱或母爱主题的文章来。

二、印发资料, 丰富知识

学生作文, 如果没有材料, 当然写不出好文章来, 所以除了学习范文外, 印发有关资料, 也是作文前的指导方法之一。这些资料, 既要有助于学生扩大眼界, 丰富知识, 打开思路, 又要与范文和写作练习有某种联系。

例如, 每当春季来临, 我们常常领着学生外出踏春, 回来后就布置学生写游记性的文章。若不加辅导, 学生大多会写出流水般的文章, 毫无重点取舍可言。这时, 你可印发一些旅游胜地的风景简介以及得名的典故, 可让学生有内容选择。同时, 还印发优秀的游记类文章, 如《西湖即景》、《秋游黄山》、《雨中登泰山》。教会学生学习他们是如何选材、组材。当这些材料都看完后, 再来写自己的游记文章, 就从容多了。

当学生练笔议论文时, 印发资料就更为必要了。因为, 要把自己的论点说得有理有据, 就得需要大量的事实来充实, 而初中生涉世未深, 著名的事实论据胸中太少, 所以就得靠老师为其添食。

如指导写《立志》类议论文时, 需要许多伟人从小立志的事实, 我就印发了司马迁立志写《史记》、梅兰芳立志学习、德摩斯梯尼立志当雄辩家等故事, 综合学生自己积累的只是, 要完成一篇论据充分的议论文, 便不再是那么高不可攀了。

三、指导观察, 随时练笔

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必要条件。这个道理, 许多学生都已懂得。他们所缺乏的是观察生活的本领。所以教师首先要帮助他们解决观察的方法问题。老舍先生曾说过:“一个人, 有他的思想、感情、面貌、行动……一件事物, 有它的秩序、始末……能把它逼真地记录下来并不容易。观察事物必须从头至尾, 寻根究底, 把它看全, 找到它的底, 因为做文章必须有头有尾, 一开头就要想到它的底, 不知全貌, 不会概括”。要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的方法, 就必须在“把事物看全”和“找到它的底”这两方面下功夫。

怎样把事物看全?除了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外, 事物的细枝末节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学生往往专心于抓特点, 而忽视那些不那么引人注目的细小方面, 殊不知忽略了这些小的方面, 也就常常影响了对大的方面的认识。有比较才有鉴别。若你总是在等候大的特点向你招手, 而不去耐心的观察这些“微不足道”的小的方面, 你怎么能认识和表现人物或物件的具体性、特殊性呢?

例如, 学生写雨, 总爱用“瓢泼大雨”“倾盆大雨”写不出雨的特点来, 其原因之一整在于他们常常只有在急风暴雨发生时, 才对窗外发生的自然现象感兴趣, 至于毛毛细雨、和风细雨、晨雨、夜雨……则不大注意观察。对雨的各种现象实际上没有看全, 也就不容易甚至抓不住其特点。

平时, 在做作文之前, 我就先布置好作文的范围, 要求同学们做好充分的观察, 把所看到的事物看全、看透, 并及时做好笔记, 到作文课时请学生相互交流, 相互比较, 评析哪些特点符合事物的特征, 哪些文章片断可作为素材用于文章之中来。指导课结束, 同学们心中便有了底, 做起作文便方便多了。

篇14:让学生摘取作文成功之花

一、拓宽阅读面,让学生养成积累语言材料的好习惯

要写好作文,大量阅读必不可少,广泛的阅读既可间接观察生活,又能直接学习写作方法。语文老师应教育学生认识到拓展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想方设法,鼓励和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多读有益身心健康的各类图书,特别是专门为中学生办的优秀报纸杂志。还可以为学生制定名著阅读计划,推荐一些古典名著,既可扩大阅读面,又可积累写作素材。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都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在阅读中,吸取前人文化营养,学习名人名家的写作技巧,从书中了解名人名家的创作故事,获得有益的启示。每次作文指导课,都精选几段或一篇美文来赏析,让学生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学的熏陶。还教会学生善于捕捉名篇佳作中的闪光点,取其灵气,吸其精华。大文豪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说明了在阅读中也要善于积累。

二、激起学生作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说得好: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奋。培养和激发写作兴趣是提高作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多少年来,令语文界同仁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作文教学,对学生而言,最难的也是作文。每次作文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没有兴趣。学生对作文失去兴趣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因素外,更主要的是老师的教学因素。不少老师作文指导模式略显陈旧古板,没有新意,当然就提不起写作兴趣。另外,过多地挑剔学生的文章也不妥当,会打击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容易失去写作的兴趣和热情。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作文宜多鼓励,少批评,注重兴趣的培养。在作文指导中真正为学生排忧解难,牵线搭桥,出谋划策,让他们有话可说,有材料可写。多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精当的词,一个优美的句子,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可增加信心,写作兴趣也激发了。“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兴趣就是写作中长流不息的源头活水,有了它,笔底就会淌出涓涓清流,偶尔也能给你一两次妙笔生花的惊喜。

三、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

好文章是靠改出来的。像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就是经多次修改才确定的。《醉翁亭记》中“环滁皆山也”也是欧阳修七易其稿,最后改成的。当然学生毕竟水平有限,所以可由易到难,从简单的标点、字、词入手,再到篇章结构,选材立意等,逐步引导。我常采用分小组的形式,让小组成员互相鉴赏,提出修改意见。同时从小组中选出几篇有代表性的作文出来,再全班鉴赏,评议,交流体会,然后总结作文成功的经验。培养学生批改作文的能力,促进作文水平提高,达到了作文教学的目的。教师也能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何乐而不为呢?

四、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创新是作文的生命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息,生活充实至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章。”这恰好说明了作文其实源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越丰富,作文内容越充实。初中作文教学,不宜全部在封闭式的校园里进行,而要善于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深入社会,参观访问,广泛进行调查研究,来开拓学生的思路。现在的学生不太关注社会,生活面太狭窄,阅历较浅,作文缺乏创新意识,老炒冷饭,长此以往,学生一点点灵气都磨掉了。这实在是对创新能力的扼杀。要改变这些现状,还有待于我们语文老师的努力。平时教育学生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积累生活,思考人生,才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推陈出新。郑板桥的对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对于作文创新是一个很好的启迪。在创新的同时,启发学生善于站在一草、一木、一石、一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感受生活真谛。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开阔了,也拓宽了写作渠道,写作素材信手拈来,甚至可以进入“四季变化皆可入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绝妙境界。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文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操之过急,需要一定的时间训练。这就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持之以恒。教师从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作文弱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大胆创新,探求新教法,逐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只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在作文这块肥沃的土地上,辛勤播种,努力耕耘,必然能摘取到作文成功之花。

上一篇: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规范下一篇:长寿面现代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