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精神征文

2024-04-21

三平精神征文(精选6篇)

篇1:三平精神征文

学“三平精神 做三平教师”师德征文

做有追求、有激情、有责任感的教师 三平精神是指‚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这是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卢展工说‚教师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这种崇高就是体现在‘三平精神’之中‛。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三平精神‛既是教师理想信念、生活态度、工作责任的充分体现,也是对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的内在要求。三平精神充分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求。

一、做有追求的教师——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

从许昌师范学校毕业,带着满腔热情走上了三尺讲台,从此,我乐在其中,勤奋敬业,不懈奋斗,在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上实现着人生的价值,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多年来如一日,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为发展教育事业,培育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走进教育队伍,面对全新的事业,我由陌生到熟悉,由理解到喜欢,由喜欢到爱,一步一步走过来,这种爱不是一时冲动,不是一句口号。我爱教育,既爱她的创新挑战,爱她的刚直不阿,也爱她奔波劳碌,爱她的清苦寂寞。参教10年来,我始终以一个人民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扎实工作,在平凡之中孕育伟大追求,用实际行动书写人民教师的崇高与伟大。

二、做有激情的教师————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

面对周而复始、经年累月的平静生活,作为教师,职业劳动反复的特点决定了生活的平静,决定了我们每天都要在平静的教书育人的生活中走过。但是我们决不能因为生活的平静而忽视了对生活意义的追求,忽视了对自身劳动价值的追求,因为我们的工作还具有创造性这一特点。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平静中不能失去了创造性,不能让生命在平静中默默磨损,不能在平静中消耗了大好的年华。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有教育的激情,需要‚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教师上课富有激情,学生才会为之振奋,教学效果也会相应而生。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也会是个脚踏实地的教师,一个富有激情的教师同样可以奏响人生的华美乐章,创造生命的意外精彩。

三、做有责任感的教师———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生命是平凡的,但又是伟大的。作为教师,我们是平常的,工作也是平常的,但是我们决不能允许自己的责任心平常。因为我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为民族振兴奠基的重务,我们肩负着塑造灵魂和呵护生命的担子,我们得为国家

民族负责,我们得为每一个生命负责。面对祖国的花朵,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他们识文断字,让他们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塑造他们稚嫩的心灵,并维护他们的身体和生命安全。而这就需要每一位从事教育的人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特别是在如今教育环境受到威胁的情形下,我们必须有极强的责任心,细致入微地百分之百地为孩子们考虑,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这种责任心的形成,则需要我们时时刻刻以时代的使命感来要求自己,警醒自己,把教书和育人,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看做是一种使命,是群众和社会所赋予我们的一种庄严使命,只能做好,而不能有所麻痹或是懈怠。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牢记着这句话,我将朝着做一个有追求、有激情、有责任感的教师的方向奋斗,努力而扎实地走在教育的道路上!

篇2:三平精神征文

——学习雷锋见行动,践行三平精神

不因时代的潮流而褪色,不因生活的安乐而平淡,不因社会的发展而遗失,从1963年到2012年这段充满挑战充满激情的岁月里,雷锋精神已经伴随我们走过了整整50个冬夏春秋。

50年精神淬炼,50年历史传承,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一种信仰,一种力量,一种呼唤,时代强音,推动着我们去学习,去传承,去发扬,去奉献。

干一行,爱一行,甘于付出,不求回报,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那颗平凡却又褶褶闪光的螺丝钉,已经成为雷锋身上闪闪发亮的光环,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向往和追求。

他的一生,平凡而又伟大,他的精神,国人崇尚世人传承。

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2010年两会期间卢展工书记提出的“三平精神”,何尝不是对雷锋精神的继承、传播与发展?

何尝不是河南人质朴、大爱、奉献等精神风貌的完美展现? 又何尝不是河南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所在? 加强品质修养,提高思想情操,提升思想境界,增强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早已经成为“三平精神”的精华所在和内在要求,成为河南人不懈的追求和探索。

回眸过去,展望未来,学习雷锋见行动,践行三平精神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至强之音。

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那一年,河南省的教师队伍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优秀教师,如孙阳吉、王生英、孙晨,他们从眼前着手,从细节做起,在平凡岗位上 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他们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淡泊明志,服从大局,不计个人名利得失;

他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体贴学生,关爱学生;

他们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彰显了河南人特有的“三平精神”。2010年也是感动人物迭出的一年,那一年,他,30岁,在最美丽的青春季节陨落,他,用生命的真谛诠释奉献的永恒,他,用辛勤的汗水与泪水换来桃李芬芳,他,最终倒在了讲台上,再也没有苏醒过来,他用 无声的语言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无私奉献的教师风貌。难以忘记他在深夜巡查校园的瘦小背影,难以忘记他在三尺讲台上抑扬顿挫的雄浑声音,更难以忘记他在患白血病后乐观开朗的心态,他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处世,他教育我们人当立志,报效祖国,他就是我的一位普通的高中教师,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三平精神”,他,值得我一生去敬重,一生去学习。

如果说人的一生就是一场精彩纷呈的演出,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我们能做的就是:

篇3:三平精神征文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传统。高校作为传播现代文明的摇篮,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在2010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其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把握住了中

原崛起、河南振兴所应秉持的核心精神,是中原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涵和特征的具体体现。把弘扬“三平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对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 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内涵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师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既有历史的继承性,也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素质教育的要求,高校教育教学对象与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师德在具有师德一般性要求的基础上,其内涵应更加丰富,不仅包括教育教学道德,而且包括教师的政治方向、综合知识、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和人际关系等,体现了教师个人、教师群体与社会主义事业利益的一致性。

2 加强青年教师师德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是传播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阵地,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的基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是高校落实以德治国方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内容。教师的师德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技术创新人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客观需要;是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推动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是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制定强国政策的保障。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初步实现了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方向转变。其规模的扩张导致大批青年教师走向教学一线。青年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未来,作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队伍中的生力军,其师德的好坏,对高校科学发展的前景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加强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已成为各校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3 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

3.1 政治责任意识淡化、理想信念不坚定

部分教师在教育方向和性质上认识模糊,没有认识到社会主义高校是培养社主义合格人才的地方,忽视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学习,不关心政治理论问题,在重大理论问题上认识不清。对党的教育事业缺乏社会主义主人翁的精神,对担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缺乏自觉性,甚至对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产生动摇。

3.2 敬业精神欠缺

部分教师没有认识到自己职业的特殊性,缺乏为教育奉献的精神,不能正确处理本职工作和个人价值的关系,把教书看成是谋生的手段或者副业,常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未能真正理解教书育人的内涵,不钻研教学内容,不关注教学效果,不注重教学创新,导致教学质量无法保证。

3.3 师爱缺乏

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有些教师只愿做“经师”,满足于课堂的知识传授,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和学生交流,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关心、热爱学生,对学生思想上的困惑不能正确解答和引导。

3.4 行为失范

教师的内在品质、外在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一些教师存在着不注重提高自身修养,不以身作则,教风浮躁、学术造假、言语粗俗、不公正对待学生等等行为失范的情况。

4 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4.1 市场经济负面效应。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致使教师的行

为不可避免地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诱使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流行,导致错误的价值取向的产生。

4.2 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大规模扩招造成了师资严重短缺,

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导致一些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下降。

4.3 高校师德建设没有形成一套健全的制约机制和操作规范,

学校对教师的评价过于注重对教学、科研绩效的评价,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缺乏硬指标。学校在用人机制上没有打破旧的条条框框,未能使教师合理流动、优化组合,师德建设方式、方法滞后。

5 深入学习“三平”精神,加强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要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此为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师德修养的目标,也是学校师德建设的方向。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处理好“平凡”与“伟大”、“平静”与“激情”、“所得”与“奉献”的关系,“三平精神”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5.1 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坚定的职业信念

把“教育是人类社会永恒而神圣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内化为自己职业和人生的信念。通过组织学习马列著作、党政领导人的文选及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举办专题讲座及培训班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积极改造主观世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青年教师明确教师的神圣职责和肩负的历史使命,自觉提高思想素质、道德水平和自律意识。戒除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理解日常工作的平凡与琐碎,领悟教育事业是“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增强从教的光荣感和使命感。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是最平凡的人生,质朴的平凡中透现一种深刻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教师要甘于平凡,只有甘于平凡才能坚守教育事业,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把无私奉献、拼搏奋斗、教书育人作为自身一生的追求。每一位教师都应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不断增强职业自豪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平凡中放歌,使自己的才华在教书育人中发挥最大价值。

5.2 热爱教育、爱生如子“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祖国是献

身教育的强大动力和基础,而献身教育又是热爱祖国的集中表现和实际行动。一个好的教师,应在教学中有饱满的热情和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永无止境的积极追求,以育人为乐,以奉献为乐;爱教育事业,最终的落脚点在爱学生,应胸怀一颗爱心,以对学生充满爱为核心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生如已,教生如子,待生如友”,永远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爱传递给每个学生。

5.3 坚持平常中的责任感

责任感是指个体在自身和社会自我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的一种意识,是对自己在道德活动中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是否满足其道德需要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对教师而言,是师德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师德的外在表现。教师要在平常之中履行责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干好自己的工作,把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水平、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技术的教育当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5.4 完善激励、竞争、考核机制

学校管理者应营造以人为本的环境,完善激励机制。评选表彰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举办先进事迹报告会等系列活动,树立典型,大力营造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引入竞争机制,促使广大教师对自己的岗位工作始终存在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以激活教师的进取心,结合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形势、教育事业面临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教育工作的新实际,促其不断充实自己。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教【2005】1号)中,明确提出要把师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通过建立师德考评制度,包括明确考核目的内容、选择考核方式、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健全评价反馈机制等,将师德与年度考核、职务聘任、派遣进修和评优奖励等挂钩,为青年教师提供公开、平等竞争的机会,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规范,充分地发挥法规的约束力,为师德建设成长创造良好空间。

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需要相应的内涵建设来支撑,师德建设是高校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三平精神”不仅是新形势下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南针,更是对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激励和鞭策。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教师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按照卢展工书记等领导提出的要求,以“三平精神”为标准,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教育事业,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以丰富的学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

摘要:青年教师作为教育的新生力量,承载着高校的未来,具备良好的师德是其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关键。本文从学习“三平”精神的角度,分析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中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其师德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关键词:三平精神,高校,青年教师,师德

参考文献

[1]刘柏清.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85-86.

[2]郑其婷.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26-128.

[3]秦雄志.浅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7):242-243.

[4]林玲.师德建设: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首要任务[J].长治学院学报,2010,(4):58-60.

[5]李朝霞.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7):209.

篇4:三平精神征文

据悉,近200位国内动漫精英参与了动画片《河南“三平”精神》的编剧、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制作以及音乐创作等。该片由著名漫画家杨尚君担任总导演,青年作家周志勇、左丽慧负责剧本创作,人物造型由肖像漫画家武建军负责,片尾曲《那就是你》由著名音乐家周虹、歌唱家陈静、词作家翟国选联袂打造。目前,该片动画制作环节已全部完成,正在紧张推进配音、配乐和后期合成,近期将与全国电视观众见面。

2011年,河南省动漫界奋力践行“三平”精神,主动担负起“挑大梁,走前头”的历史使命,先后启动了《天地之中》、《愚公移山》、《小樱桃之舞钢传奇》、《老子列传》、《中华百家姓》等重点动漫选题,深度挖掘中原地区的根亲祖地文化资源,以期打造一批具有中原特质、中国精神、中国气派的动漫艺术精品。

相关链接

“三平精神”

篇5:学三平征文

——学习“三平精神”有感

在人生这个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舞者,在属

于我们自己的天地中演绎着精彩的人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这一阳光下最光荣的职业,教室就是我的天地,讲台就是我的舞台。每当迎着朝霞踏上那三尺讲台,每当看着下面那一张张青春洋溢的面孔,每当披着晚霞作别那壮丽的教学楼,心中总不禁涌起一股暖流:我是一名人民教师,我骄傲;我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自豪!

在一些人的眼中,教师这一职业是平淡无奇,甚至是乏味的,没有显赫的地位,没有高额的收入,更没有实用的权力,所以才会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的确,无论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与学生谈心等等周而复始的工作过程,还是青灯为伴,书本为友的工作环境都在告诉我们,教师一个平凡、平静而又平常的工作,但是正是在这样一个平凡、平静而又平常的工作岗位上,我更要拥有平凡中的伟大追求,展现出平静中的满腔热血,表现出平常中的强烈责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与我作为教师的骄傲,才能实现我心中一直固守的梦想:做学生最好的老师!

自小我就非常喜欢教师这一职业,学生时代每天看着老师们在讲台挥洒自己的青春,传播他们掌握的知识,心中

除了感激更多的是向往,向往着自己有一天也能够站在那神圣的讲台上。高考后,我义无反顾的报考了河南师范大学,当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我激动的心情无法形容,因为我向自己的理想又迈进了一步。大学四年,再紧张的学习我也没有感到乏味,因为我知道每一天的学习我实现梦想的基础。2007年离开大学校门后,我义无反顾充满欣喜的踏上了教育这块圣地。第二年我担任了高二(4)班的班主任。刚刚挑起这个担子时心中除了激动还有些忐忑不安,唯恐自己难以胜任。因此除了在教学上痛下功夫,我更注重和学生经常性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喜好偏爱,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必修课:自习课、预备前、教室里、走廊上……随时随地,我都会找学生谈心聊天。时间久了,学生不仅视我为老师,更视我为朋友,坦诚相待,亦师亦友,其乐融融。而随着学生对我的认可和接纳,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也随之提高,学生成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的高考,我所任教的班级取得了佳绩,当看着学生们知道分数后那欢呼雀跃的笑脸时,当看到学生们那一张张金光闪闪的录取通知书时,我的内心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充实和骄傲。三年多的从教经历既给了我取得成绩的喜悦,也使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使我知道了“做学生最好的老师”这一理想背后所隐藏的艰辛和汗水。

作为一名教师,就是做一件平凡的事;作为一名教师,就是有一颗平静的心;作为一名教师,就是做一名平常的人。这是教师的精神品质所在。因为平凡一般人做不到,平静一般人做不到,平常一般人也做不到。平凡、平静、平常,这三种品质,不是要我们一平到底,而是要我们厚积薄发、潜移默化。如若我们选择了一平到底,那么我们只能“被尊重”;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厚积薄发,在平凡之中追求伟大,在平静之中拥有满腔热情,在平常之中有极强烈的责任感,做不平凡的人,做不平静的人,做不平常的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亿万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关系到实现民族崛起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对广大教师而言,为实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伟大追求,必须从眼前着手、从细节做起;为实现毕生奉献的教育事业,必须保持一颗平静心,淡泊明志;为履行“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崇高职责,必须在平常中追求乐学敬业的境界。

教师要甘于平凡,只有甘于平凡才能坚守教育事业,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同时教师更要有伟大的追求,这里的伟大追求就是教书育人、竭尽全力、拼搏奋斗、无怨无悔。教师是辛勤工作的园丁,学校便是园丁工作的苗圃。关心学校,爱护学校,珍惜学校荣誉,便是教师的责任。做人,应清正刚毅,乐观豁达,而做为教师,则应

痴情于讲台,教书更育人,使自己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航灯。质朴的平凡中透现一种深刻的精神境界和人格魅力,无需刻意去追求什么效应,但要影响着学生的心灵。传道,授业,解惑,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道德高尚。在普通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教师就是要在平凡之中作出自己的贡献,默默燃烧自己而去照亮别人,就像唐朝诗人李商隐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说的,做一个“春蚕”,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教育事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就是一名教师要恪守一生的追求。

作为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满腔热血投入到自己所热爱、做从事的教育事业,对自己的事业充满激情永无止境积极追求。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会觉得其乐无穷,热爱自己的事业,就会多了更多的激情,少了许多牢骚和抱怨,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就不会去计较个人得失,就能在教学中饱满的热情和斗志昂扬的精神状态。这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质的教育,使每位家长都感到满意。作为教师还要胸怀一颗爱心,把自己的爱传递给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自己是最幸福的人,也将激励着他们奋发向上。此外,教学中,教师还要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传授学生知识,让每个学生轻松、愉快地汲取知识的养料,让学

生真正感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同时,教师要在平常之中履行责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干好自己的工作,把教好学生当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责任感是干好每项工作的前提,也是做好每件事的巨大内在推动力。我们教师不管什么时候都应该保持强烈的责任感,应该有一颗博大的责任心,爱教育事业,最终落脚点在爱学生爱孩子。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是每一个教师的精神财富,也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教师要有无私的爱,以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成为学生心中的楷模。因为,教育迫切需要我们教师有厚重的责任感,同时,时代要求我们要真正成为一个责任心极强的教师,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希望,才会更好地发展。

教师岗位是一种辛苦,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教师的工作艰辛又繁琐,平凡有伟大,教师的工作是良心活,它需要我们教师艰辛的付出,不屑的努力,持之以恒,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甘为人梯,热爱学生,热爱教育,在普通的教学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着追求,把所有的光和热倾注到教书育人的事业中。认真的在工作中实践“三平精神”,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做学生最好的老师,做真正的“三平教师”。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坚定信念,志存高远,因为现在的我明白,平凡的工作,需要

篇6:学三平精神 做三平老师

--—舞出人生最美的旋律

“三平精神”即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强烈责任感,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既是一种品质修养,情操风范、思想境界,也是对我们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所以作为教师要能准确地理解“三平精神”的内涵,把“三平精神”深入到我们的内心,转化为我们的精神财富,把“三平精神”化为我们的实际行动。

如果说人生是个大舞台,那么每个人无疑都是一个舞者,他们都在自己的一方天地演绎着自己的人生故事。对于作为教师的我而言,教育就是我的天地,我的舞台,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我都将固守这三尺杏坛,去圆我心中的那个梦:做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舞出人生最美的旋律。

“做学生心目中最好的老师”,首先要明确“好老师”的标准,我认为“好老师”就是能让学生学会主动求知,主动探究,做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心情轻松愉悦的同时也学会做事和做人,使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

教师这一职业,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高额的收入;没有小桥流水的婉约,也没有花前月下的浪漫,她平凡而又平淡:与青灯为伴,与书本为友,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辅导,与学生谈心……要在这平凡、平静而又平常的工作中永葆激情,不断创新进取,做出不平凡 1的业绩,就必须要有忠贞不渝的人生追求、永不枯竭的博爱之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我是2005年踏上教育这块圣地的,这一年我担任了经济贸易系2005级356名学生的辅导员。初担此任,心怀忐忑,唯恐自己难以胜任,因此除了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外,我更注重和学生交流。刚刚毕业,有的是豪情万丈,有的是壮怀激烈,了解学生的喜好偏爱,关注他们的情感变化,成了我日常生活中的必修课:办公室、走廊上、学生宿舍……随时随地,我都会和学生谈心聊天。时间久了,学生视我为朋友,坦诚相待,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自然是其乐融融。随着学生对我的认可和接纳,对学生的管理也越来越得心应手。2008年在争取读研的同时,我也完整的送走了所带的300多名学生。三年辅导员的工作体会可以说是有喜又有犹,其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也许在对待个别学生的方法有时不对,但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确实自己心中始终所想,正如哲学家康德所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另一个就是我们心中的道德律。”是的,教师这份岗位是充满神圣和令人敬畏的,这种敬畏不是源自外在而是来自于每一个教师心中的道德律。我很欣赏在讲台上能够侃侃而谈为学生传播智慧的那些无论学识还是品质都无以匹敌的教师,因为自己也想成为那样的人。在我读研的日子里,当年毕业走出校门的学生还经常与我联系,偶尔也收到学生们的祝福短信和电话,偶尔也会有学生给我发短信让我给他(她)在某件事上出主意,我就会倾囊相

助,感觉更像是朋友,我想良师益友大概就是如此吧。同时这些也让我更加懂得:当你用心的付出以后总会有回应的。有一次我还接到一个学生给我打来的长途电话,接到电话的时候她还自报了一下姓名和班级,我知道她以为我已经忘了,其实我怎能忘记!我带的学生所有的名字我都是记得的,在他们军训的时候都已经熟记于心了,大一时每天晚上去各个宿舍找他们谈心,还要开让他们觉得“讨厌”的频率很高的班会,其实我也很累:因为有时我一晚上要跑完52个宿舍,一口气开完6个班的班会。正如孔子所说“逝者如斯夫”,虽然一切已经过去,仍让我备感身为人师的骄傲与自豪。我还是耐心的给那位女同学说了一下该怎么办,毕竟做学生的也不容易,我能帮他们一把还是会帮他们一把的,因为我始终相信善待别人的同时也是在善待自己。

2010年9月我从行政转到了教师岗位,仍然以谦虚的心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以优秀的教师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站在讲台上看着讲台下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我更加感到教师教书育人这种责任的重大和沉重,对于备课更不敢有一丝怠慢,我会事先假想课堂上会出现的什么样的问题并预先解决,使自己践行古人所定义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行动,对待教学时刻拥有一颗严谨求实的态度。同时也让我更加坚定,满怀爱心,满腔热血,强烈的责任感,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是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法宝。

有了爱心,才会关注学生的举手投足,点滴变化,才会把学生的冷暖疾苦,酸甜苦辣,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才会想学生之所想,急

学生之所急,才会成为学生求知路上的知心朋友,心灵的抚慰者、鼓励者、指引者;有了满腔热血和强烈的责任感,才会使自己永葆一颗进取之心,才会把学生的健康成长、引导学生做一个正直的人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也才会因此而毫不倦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激励者和促进者。有了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才能引领学生去解开科学神秘的面纱并以此影响学生。

平凡的工作,需要有伟大的追求来定航,平静的生活需要用满腔热血去沸腾,平常的日子需要用责任感去改写。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满腔热血,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路途上才会激情四射,精力充沛,才会不断跨越。

上一篇:我关爱他人的作文下一篇:体育史总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