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物采访稿范文

2024-05-16

大学生人物采访稿范文(共11篇)

篇1:大学生人物采访稿范文

人物采访稿采访大学教师

欢迎来到聘才网,以下是聘才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人物采访稿范文采访大学教师

三尺讲台上的阳光八零后;记经济与贸易学院青年教师徐雷博士;他,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他,以;徐雷1982年出生,分别于XX年和XX年;时间都去哪儿了;“科研重在创新,创新有别于创造,但也都需要一个综;“我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导师是川大的徐玖平教授;如何对待科研,怎样管理业余时间,徐雷有他自己的体;徐雷博士不断探索、追求学术的精神,也使他在三尺讲台上的阳光八零后

记经济与贸易学院青年教师徐雷博士

他,以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感染着身边的人;他,以自身充实的经历演绎了生活的色彩。他就是我校经济与贸易学院青年教师徐雷博士。

徐雷1982年出生,分别于XX年和XX年在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并于XX年获得四川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徐雷博士目前主要从事管理经济学、系统科学及电子商务等方面的研究。勤奋与好学使他在来校工作的两年时间内,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师生的各方面认可,成长为一名年轻的系主任。

时间都去哪儿了

“科研重在创新,创新有别于创造,但也都需要一个综合集成、持续循序探索的过程。”认真的眼神,诠释出徐雷对于科研工作的执着。

“我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导师是川大的徐玖平教授。徐教授身为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在学术上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教研室里还是长期留下他不倦的身影。”导师的言传身教,也使徐雷博士把自己的绝大部分课余时间交给了科研。“记得去年春节期间,在万家灯火的夜晚,徐教授仍坚守在教研室,与我们一同讨论学术问题。”回想当时的情形,徐雷至今印象深刻。

如何对待科研,怎样管理业余时间,徐雷有他自己的体会。“工作保持节奏,也需要感知生活的乐趣,不把科研当作一件枯燥的事务性工作来看待。钱学森曾说过,科学与艺术是共鸣的。在平日,我也喜欢画画素描,听听音乐,也坚持跑步健身。我真切体会到,身心的愉悦能使人心态平和、精力充沛,也是工作、生活、学习的有力保障。”

徐雷博士不断探索、追求学术的精神,也使他在科研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他曾以主研身份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课题研究。目前主持纵向科研课题四项,参与撰写学术专著两部,发表包括SCI检索论文在内学术论文十余篇。微信红包引发的思考

初登讲台时的徐雷,与其他年轻老师一样,紧张过,懵懂过。善于学习、时常反思的他,很快也找到了教学的感觉。

“我发现,教学能力突出、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他们讲课都生动有趣,注重案例互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高。”在向前辈请教、学习总结之后,徐雷对教学也有了自身的感悟。他重视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提出问题后并不简单地讲解答案,而是留给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

“电子商务专业尤其注重创新。很多同学都知道XX年新春的微信红包活动,但却少有主动分析其零成本获取海量支付用户的优秀营销创新。我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从一个用户的角色转换到客观的专业视角,逐渐培养专业化的理性思维。”在这样的教学启迪下,学生更多地开始主动去发现和探析与专业相关的问题。

又如,阿里巴巴即将推出的新支付业务“空付”。“此项业务将使支付宝从网络成功延伸至实体买卖,其中的商业模式如何,会产生怎样的问题,如何解决?”徐老师提出这些问题后,让学生们课余收集资料,思考后展开讨论,再作点评。“点评时,我会分析其中的优缺点,补充问题,解答疑问。在这个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索有时迸发出让人意想不到的火花,涌现出许多创新思考。”

逐渐地,学生们加深了专业兴趣,并积极参与多项比赛。XX年初的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

创新应用大赛中,徐雷老师指导的Stay Real学生团队,在与各高校团队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总决赛网络商务应用创新一等奖和邮储银行网银手拉手全国优秀团队称号。

在担任副系主任后,徐雷老师广泛征询意见,改革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大纲,根据专业面向的行业分工,从课程设计上划分专业方向。围绕必修的主干课程,设置不同方向的专业性辅助课程,并调配开课时间,引导学生选择方向。针对行业需求,适当增加了如营销学、商务统计分析等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以优化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使课程建设更具针对性和方向感。师生眼中的“励志哥”

“要注重专业知识和通识才能的平衡,客观剖析自己,反思和改正,适应环境,而不是等待环境来适应自己。”除专业授课外,徐雷老师每年都要为全系新生与毕业生开设“谈谈学习、生活和工作”的专题讲座,增进学生专业认知,端正态度,激发自信。

他常与学生分享自身体会:学习是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和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要锻炼身体,学会控制情绪,保持阳光的心态。他鼓励同学们多阅读,深思考,逐步做到自信、自立、自知、自省、自强。

徐雷老师传递的正能量也得到了学院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学院党委书记李雪玫说到:“徐雷老师阳光、积极,思想上进,给人一种正面的能量,这也对学生产生了很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在工作上,他从不推脱,主动参加各项组织活动,集体荣誉感很强,事情交给他都很放心。” “我们第一次成立团队参加全国专业比赛,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徐老师非常细致地指导我们,尽心帮助我们,不断鼓励大家。”经济与贸易学院Stay Real团队获奖学生代表黄婧月言语中饱含对徐老师的感激之情。

“在学术的殿堂中,我只是刚入门,要坚持深入地做下去,争取取得更多的成果;在教学上,还要进一步站稳讲台,更好地融入学生??”憧憬未来,年轻的徐雷博士朴实而又充满激情。

篇2:大学生人物采访稿范文

流程:开头→大学生活→国外工作收获→目前工作状态→对当今大学生学习与就业的看法与建议→结尾

开头: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能抽出时间接受采访。在这段采访进程中,由于我后期需要整理采访稿,可能需要对采访内容进行录音,请问老师介意吗?如果在采访过程中有什么不妥的地方,希望老师能够体谅这是我第一次单独进行人物访谈活动。

PART 1:大学生活

Q1:首先我想请问老师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什么专业?

Q2:请问您认为在大学期间什么对您现在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学到的知识、参加的社团活动、甚至于某个人对您说过的话。

Q3:请问当时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吗?

Q4:那老师您在大学期间对未来职业的选择有过迷茫吗?

Q5:如果理想职业和现实职业相冲突,您会怎么做?

PART 2:国外工作收获

Q1:在大学毕业前,您就选择出国了吗?——是:当时有怎么样的计划?

——否:是突然决定的?有过困难吗?如何克服?

Q2:请问老师是在去德国前就已经掌握了德语的基本知识,还是出国后才学习的? Q3:在国外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PART 3:目前工作状态

Q1:请问是什么因素驱使你回国并且选择在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当教师? Q2:当时是怎么找到这份工作的?

Q3:当老师会不会经常觉得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也就是说自己会不会也要定期学习进修? Q4:在工作方面,您每天需要做些什么?满意现在的工作状态吗?

Q5:请问老师现在对未来的职业生涯有怎么样的期待?会选择坚持在华南农业大学当老师还是愿意再去接触别的职业?

PART 4:对当今大学生学习与就业的看法

Q1:我们都知道很多公司招聘的时候都会有要求: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像我们大一新生要如何在毕业前获取工作经验?或者什么样的工作经验能够使我们在求职时更受青睐? Q2:请问你支持“找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与“为了找更好的工作而适当改变性格”这两种观点中哪一种?

Q3:请问您认为一个人的性格能够后天培养吗?

Q4:请问您认为什么样的个人品质或者工作能力对工作的成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Q5:在访谈的最后,我想请问根据您对我们华农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了解,您认为我们在大学期间还应该做些什么让我们能够有益于我们今后从事这个领域的工作?

篇3:人物采访稿

——对海宁中学化学老师周学工的专访

初次和周学工老师见面是在2012年10月18日我们班级开展的校外团日活动:“走进海宁中学——采访党员老师”。作为宣传委员的我代表班级来到周学工老师的办公室采访周老师。周老师很热情,一见面就请我入座,并且很客气地端来一杯茶给我喝。周老师面带微笑,非常亲切。他戴着一副典型的教师眼镜,衣着朴素简洁,给人一个忙碌、年轻有为,具有亲和力,富有责任感的教师形象。周老师的办公室很简单并且整齐,一张书桌,两把椅子,还有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化学教参资料以及关于时事政治的书籍和报刊。

周老师在大学时代,一直品学兼优,不仅仅是班级的团支书,也是系里的团干部,还是学生会主席。周老师说,为了起到一个带头表率作用,所以早早地加入了共产党,时刻做好敢为人先的带头作用,包括发生任何事情,作为党员的他要先站出来承担责任。从那次见面起,我就非常敬佩周学工老师。

不久,我又特地找机会和周老师交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周老师。周学工老师被评为“感动潮乡十佳老师”之一,其颁奖词是:舍小家更是为了大家,在妻子怀孕时,毅然赴西藏支教,选择了困难和挑战。雪域高原的磨练,提高了自己,也帮助了藏族学生和老师。你的爱心加勤奋,为西藏和江南架起一座爱的天桥。2006年6月,得知市里要选派一名化学老师参加浙江省第三批援藏教师队伍,前往西藏拉萨那曲高级中学支教的消息后,周学工老师没多考虑,毅然报了名。周老师告诉我,支教只是他大学时的一个梦想,一开始有人对他说,用自己的身体去冒险是一件非常傻的事情。因为去西藏支教是非常艰苦的,最大的困难是身体适应不了高原气候。当时,周老师的妻子刘永梅一开始是不同意他去西藏支教的。一是自己怀孕了,需要照顾,不想和丈夫分开;二是担心西藏气候恶劣,他的身体会不适应。但刘永梅最终还是拗不过丈夫的援藏决心。

对于周老师来说,这短暂的一年支教路是一段宝贵的回忆,是这一生都无法磨灭的。后来,为了纪念这段美好的回忆,周老师和妻子把女儿取名为之熙,就是支援西藏的谐音。

篇4:人物采访稿——老师

提纲

1上面聊到语言了,就谈谈雷老学习汉语的契机、过程、心得感悟

2最大的感悟应该是语言与文化:语言促进文化交流;语言复杂时会阻碍;为消除阻碍而需要进行的简化汉字的改革;改革的作用;改革的推广会遇到的障碍;推广方法 3翻译:这个与上文衔接不上,可能会很突兀 4宗教:属于翻译工作的一部分

5教学:在教室搭建一座中西文化的桥 6编书:在书上搭建一座中西文化的桥

(我这思路没重点,没逻辑。师兄,你怎么看?嘻嘻)

详细

a语言

印欧语系:拉丁语(西方人都不怎么知道)蒙古语系: 汉藏语系: b文字精神

“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活。The liter kills,the spirit makes life” 我很喜欢文字,因为我靠他吃饭——肉体不死。(文字背后的精神是他心灵不死)文字把人折磨死,要求外国人背背,恰当的用它的话文字很有魅力的而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喜欢文字背后的文化、思想、精神,强调多元化 不止英语汉语 其他被忽略的东西也很值得研究。

1学习汉语

学汉语的契机:到台湾后,对中国话、中国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看中国古典原文。现在特别经典,看到东方经典是莫大的恩典。孔子也不是特别难。特别得意。希望带给中国学生同样的喜悦——西方经典。

学语言的过程:第一年辛苦,做卡片背汉字 成语等 语言的精华:中国是成语,西方是拉丁语成语。

2语言与文化

语言促进文化交流:

罗马帝国是双语的,研究双语文化。中国也是。中间就有文化交流。(91年来北京,王府井的中华书店,没有外文书。现在书中都有外文,现在王府井的商店名都是英文拉丁字母。老人不懂,年轻人懂。每天接触字母,但很少想到他背后的故事。)给中国人更大的平台,了解拉丁文,只好会产生尊敬,感情,知道越多越喜欢,就不会排斥憧憬。这样才不会盲目排斥。西方也不能排斥中国。只是命运。很遗憾,中国在文化上没有发挥自己的影响力,因为不认外人所了解。

障碍文化交流的原因:

很大的原因是汉字。如音形复杂。要简化(姐姐不学汉语)。改革必要性:简化之后,仍可保留繁体字,保留在书法领域。好处在于可以区别同音字(汉语的问题)。理论是这样,有待推广(读音很难,字形难度更大)。编相关词典,但工作忙,6000个,工程量大。汉语的习得:会发短信不会说;或者可以交流但不会发短信;会看报纸不会说(每个星期4000个卡片)。人的脑的内存没那么多,学汉语要顾发音,又要顾字形。偏旁部首查字典很麻烦,外国人学起来很吃力(对不起,我不会),中国的孩子也很辛苦,小时候花了很多时间学国语(10年)。鲁迅也呼吁救救孩子吧。外国孩子就很幸福了。1940也倡导过拉丁字母(吴玉章)(无法解决同音字现象),但毛主席保留,于是就简化。老一辈的一点点的努力慢慢积累。21岁,条件好,有2年的时间学习,学了之后才开始对汉语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很多人是当成工具,带着目的性——经济。所以应该有两种体系:国内繁体,国外雷老看法。对外国人,汉语的门槛太高。把外国人带入门之后让他们读汉字版,而非英译版,才能了解中国文化。孔子学院

改革:

吴玉章:简化汉字,使用abc,没成功,很同情。

“雷”创意:如现在有五种表示方法:拼音,台湾注音符号,拉丁文,简体字+自创的()。保留汉字部首,加上拼音发音。既保留了汉语的精华,又简化的读音。如江jiang,红hong,扛kang。根据偏旁,可以才这个字与水有关,与工作有关。查汉字很难。很多汉字失去了原来的部首,简体字本身也丢了很多传统的东西。所以简体字是一个进步。知道部首,有知道发音,就很容易查了。既能吸引外国人学习汉语,又能保留与传统的一点点联系。所以我还可以保留恢复繁体字的部首(体)。马上可以读,更容易促进交流。我已经发表在了2012的《世界汉学》,无太大的影响。“让世界走向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可以保留汉字,用于书法。我的方法的好处就是可以很好的区分汉语中的同音字。繁体+简化。编书三语教科书。

作用:

简化字形字音,明天就会有很多人开始学汉语。有保留与传统的联系。外国人,中国学者查字典非常麻烦。改进汉字,对语言传播,文化交流偶很大的作用。

推广障碍:

理性的选择“这个很好”。感性“绝对不行,要回到过去”。繁体字不糊丢的,都会有人学。所有人学习繁体字、汉字。

外国人,地位微妙,所以很多人反对,因为外国人破坏。国人自觉。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已经发表,但还是不了解,不赞成。谁会发上这么多时间(8 10)来学汉语,像我这样的是个例外。:德国朋友极力反对——破坏汉语,因为才学五年,改革的话,就等于白学了;没有破坏文字,我只是原来的偏旁收回来。有利有弊。中国朋友呢?看得人不多,也不主动宣传,因为知道他们会反对的。中国人已被西化,喝的是可乐,吃的是汉堡,穿的是牛仔裤,唯一保留的是汉字。汉字简化已被证实是一个进步,问题是如何走下一步。汉语推广:集中在语法上,考级。考级后,仅仅能使用,却不能应用。我不重语法,记词汇。推广方法: 不开讲座,开的话就会被扔鸡蛋。因为自己是一个外国人。可以开讲座,但不会太积极主动。教希腊语就包括对西方文化的爱好。找外国人做实验,效果就会出来的。不要求所有人都学习同样的汉字

3翻译 翻译 汉译外:有些人名的翻译还可以让读者意识到其著作的关系,但有些翻译完全失去这种关系,根本无法找回原来的味道。任何人都无法在互联网或是任何一种外文百科全书里查出原名。如果拼音不对,最好的“宽带”也没有用。研究外国思想家必须知道他们的著作,必须有书名的原文。但很多时候,读者无法从汉语译名找回原来的书名,只能进行一些错误的“联想”“猜测”。这究竟实惠提高读者的理解,还是会系统地阻碍读者掌握真正的知识呢?学习外来知识的要是是“原文”,是abc,而放弃这个要是就等于不愿意面对真相。这样不仅降低了译文的学术价值,也阻碍了汉语学术界“更上一层楼”,“国际”二字无从谈起?”保留外国人名,否则是去了很多信息,比如看得出来是哪国人。缺少对字母的尊敬爱好,太热爱汉语了。人名的翻译一直也得不到统一,差三个字典,三个字点都不一样。没必要翻译成汉字。小孩子的英语比你还好。保持汉语的纯洁性。我的梦想就是中文书跟我变得书一样,保留字母。感谢这个出版社——世界图文出版社,允许我保留字母。其他说不行,放只能放在括号里。不谢荷马就不出版,保留了“荷马”,加上自己的翻译“霍梅鲁斯”。“由皮特”。可以用这种方法修改一些错误的翻译(翻译人名也很费时,不如直接保留。)您的观点弥补了国人汉语推广的误区。说不好看,老人看不懂。字母是通用,好用的,减少汉字对外国人最好。国内说这个问题就牵涉到政治问题。我的书,字母就压倒了汉字。翻译传统100多年前沿袭下来的习惯。翻译一直在变。外译汉:《制造障碍的汉译——也说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 优点是增加许多关于中国的内容,“中西合璧”的百科全书;缺点是大量的“减”“删”。许多释文被压缩到面目全非的程度,不能帮助国内读者全面理解西方传统。非常赞同北大一学者的观点“中国人知道不少西方的antithesis(‘反’的一面),但不了解西方传统thesis(‘正’的一面)”。

更可怕的是企图用中文完全代替原文,在所有词条的释文里都不是用abc,虽然这些事问大多涉及到外来的人名、地名、书名和思想概念——对翻译有所了解的人想必都明白这一点:谈论世界历史、世界文学或世界思想史的时候不能完全抛弃abc,不能脱离原文,不能仅仅用汉字来代替原文,否则很多这样的只是就无法保存。原文之间的微妙关系在经过中文翻译的过滤自后都丧失殆尽。

异化归化:都有。问题是什么才是本土的?比如“母校”。不能做太大的变化,否则没人接受得来。(人来有惰性,懒于变化)所以我觉得在中国最需要一本语言学词源字典。我能编但只能写两三百字,但很必须,但又有必要。因为中国人需要反省。做这个工作,要懂一些古典语,要有一些鸦片战争之前的词典。中国很少。中国人也不愿做。学习语言就是一个反省自身语言的过程。

4宗教

对基督教 天主教感兴趣,研究中国历史。宗教与拉丁语有关。字母,概念。通过宗教可以进行另一种沟通,而不是通过大炮。我向你提供一个工具,用它你可以走向法学、哲学。。

教学目标:

篇5:人物采访稿

心灵羁绊

---09级临床医学李燕良访谈实录

活跃在临床医学,微笑着面对一切。她不仅在爱情上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也在学生会历练了不一样的成长,更是在学习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从不以名次为目的的她,成绩却保持年年专业最高的记录,在人才辈出的临床医学,她是如何做到如此,你,难道就不好奇么?

“情”伴一生——“生活的笑声来至于他们的鼓励和陪伴”

第一次见到李燕良的时候,就被她脸上那个灿烂的笑容所深深地感染了,临床专业的学习很累很辛苦,但是她却能笑着面对这一切的压力,这一切都被她归结于自己身边的“情”。当我们问道她在临床专业有没有感觉自己在哪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时候,李燕良很自然地脱口而出,“我有一个好男朋友啊!而且还有我那几个闺蜜呢!”她回忆起自己在刚刚转入这一临床专业的时候,心里对繁重的课业还是有一点抵触情绪的,再加上临床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李燕良也和班上的同学一样慢慢地在心底里感到很压抑,终于在一天,积压了许久的情绪爆发了。“那天晚上感觉整个人都快不行了,郁闷到快哭的感觉,然后就打了电话给导师。”果然,作为医学学者的过来人,老师很能理解这种感受,建议她休个假,出去放松一下。于是她就和男朋友出去玩了两天:喝喝早茶,放下风筝,到海岸城看下电影„„李燕良告诉我们:“休息了两天之后,感觉课业比别人落下一些,顿时有了学习的动力,郁闷的情绪也一扫而空。” 就这样,美好的爱情和亲密无间的友情,就像给她的生活打了一针兴奋剂似的,就算再迷茫也找得到出口,就算再累心里也能笑开了花。在场的我们,也都深深地被她这种积极的心态所感动

制胜的秘诀——“正确的方法与合理的时间安排”

感情的羁绊给了李燕良许多精神上的鼓励,让她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但是,成长的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极大的临床医学专业,单有一个好的心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又向李燕良请教起她学习的秘诀。“做个计划和合理安排时间,这个是王道!”她这样说道,“当然,正确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

从物理学院转过来的李燕良,非常擅长理解记忆,但临床专业却有大量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对此,她找到了自己应对的方法,“我会把他们编成顺口溜,方便自己记忆。”李燕良告诉我们,学习不应该以名次为目的,觉得自己努力了才是最好最开心的。她并没有因为学业的压力就把所有时间都拿来泡在图书馆,李燕良觉得忙与不忙,都是取决于自己的安排。“比如我有一天的时间学习,我就可以稍微放松一点,不必追得太紧,如果我只有两个小时学习,就要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她这样举例到。而李燕良每学期都年级第一的成绩也证明了,这种想真正为自己而努力的心态,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与李燕良聊起这些的时候,她总是传递给我们这样一条信息:学习虽然没有捷径,但是如果找到正确的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时间,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志-大志”的目标——“被需要的感觉是我无悔的选择!”

在谈到为什么选择读医学的时候,李燕良很深情地和我们提起她自己的一段经历:一次在医院见习,看到病人生病的时候,那双忧郁的眼睛充满了对医生的信任,当时整个人都被震撼了。她说:“那是一种无条件的肯定,那是一种被需要的感觉,相信医生会为自己除去病痛,就是这种感觉坚定了我要成为一个医学者的信念和责任。”另外一次,在慰问器官捐

献者的家属的时候,她也深深地被家属那种无私回报社会的精神所打动,她激动地对我们说:“他们把自己挚爱的亲人献给了医学,希望的医学者能很好地回报社会,这是人间多么伟大的情意啊!”“除人类之病痛是万万个医学者的神圣的职责,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在谈论到她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李燕良笑着对我们说:“虽然学医很辛苦很累,慢慢医学路也很长恨长,但是我没有后悔过自己选择了读医学这条道路。”她表示自己本科结业后会选择继续读研,毕业以后打算先在医院里当几年的医生,如果无法继续从事医务工作还可能选择考公务员和当教师。一切会随着时间,情况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整个采访的过程中,李燕良总是保持着面带微笑,其实看似传说般的李燕良也是很平凡的,也有过对前路的迷茫,但所不同的是,她教会了我们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都要微笑着面对生活,学会感恩身边的朋友,还有学会调节情绪。

篇6:对话式人物采访稿

感动是年终岁末一段温暖的话题,也是新春伊始一股蓬勃的力量。用第一抹光线的纯净,为世界画一双眼睛;用第一朵花开的声音,为世界唱一首歌曲;用所有春天的消息,为你写下传奇。,在民商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一批我们为之感动的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书写者自己的精彩,感动着你我。

柔中带刚,一面是女性的温柔细腻,一面是不乏男性的威严与大气。于晓楠,以自己充实而高效的生活经历向我们演绎了大学生活的真谛。严谨、认真、负责的她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感动民商颁奖晚会”后,我们有幸采访了于晓楠学姐。 记:学姐,您好。《锦瑟》在您的带领下可以说是走过了一个辉煌的阶段,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么在您的眼里,《锦瑟》给您或者说在向我们民商传递着什么?

于:首先《锦瑟》 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我非常欣慰,在我的眼里,《锦瑟》已经渐渐地溶入我的血液,其中有我对它情感的寄托。《锦瑟》自创刊到今天很不容易,四个板块都有不同的精彩内容,希望同学们通过《锦瑟》了解发生在校园内的各项活动。但总的来说,我们以与法律有关的内容为主,让同学们通过参与《锦瑟》加深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此同时,也希望通过《锦瑟》拓展视野、了解社会。让《锦瑟》成为同学们生活、学习的好帮手。

记:我们知道出版一本刊物不是一件容易的市事,寻找海量资料,筛选,联系出版等,在这其间,一定遇到不少困难。是什么信念支撑你无谓地面对这一切?

于:其实从加入《锦瑟》那天开始,我就对它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从最初的选材、到最后发刊,那种期待和喜悦是别人体会不到的,感觉它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你所说的困难和这相比也不算是困难。从骨子里透着一种责任,告诉自己无论怎样,都要将每一期做好,也许正是一种对《锦瑟》的热爱支撑我走到今天,同样今后无论走到哪,

都会将它装在心里,因为我的成长和《锦瑟》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总想说:《锦瑟》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

记:四年的时间真是一晃而过,想必大学生活一定给您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能不能用一段简短的话来概括下自己的大学生活?

于:大学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最值得珍惜、记忆的日子。在大学思念,从懵懂到今天的成熟,经历了很多。也曾跌倒过,但无论如何,令我庆幸的是,每一次跌倒,我都抓起一把沙子重新爬起,就这样一步步走向成熟,我可以问心无愧的说,我无悔!

记:今后有什么打算?

于:呵呵,经过一年的努力,我终于拿到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法学硕士的录取通知书,9月份我会在那里开始另一段人生之旅。 记:对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说一下您的寄语吧。

于:民商是一片能够激发热情的土地,希望在这里你们能够带着一份执着,一份坚忍勇敢的心走下去,在各方面发展,锻炼自己,祝愿你们四年后带着硕果离开。

篇7:人物通讯陈奶奶采访稿

陈水美,女,66岁,家住中山市濠头小区206号,目前跟着女儿一起生活。在采访陈奶奶的时候,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电视剧《闲人马大姐》中的主人翁马大姐。66岁的陈奶奶和马大姐有太多的共同点——对于社会,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可在社区邻里眼中她们是名人,这源于她们的热心肠、好管“闲事”。可她们的那些“闲事”,是百姓心目中的先进事迹,为很多人排忧解难,还给许人带来快乐和幸福,这是一种助人为乐的美德。陈奶奶,就是“闲人马大姐-”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奶奶的穿着跟众多老年人一样,淳朴干净。奶奶梳着一个披肩的短发,额头上有着几段岁月的痕迹,眼角中汇聚着人生的睿智,虽然脸上有许多的老年斑,但是奶奶的微笑依旧美丽祥和。我采访陈奶奶的环境是在她家的内置小院子里,院子里充满着青草泥香的味道,约2米小石子路错落有致,几条青藤蔓缠绕的很别致,坐落在不远处的有一青花瓷,瓶身有几朵牡丹。给人感觉闲情逸致。奶奶坐在我的斜对面,手摸着我的手,心情有点激动,像是小孩子第一次去上幼儿园,有点羞涩地说:“这是她第一次接受采访”。我摸摸奶奶的手并安慰说:“奶奶没什么好紧张的,就像您跟我聊天一样。

篇8:职业生涯规划人物采访稿采写技巧

采写介绍

1、定义

人物通讯是以新闻人物为报道对象的通讯类型。它着重报道一个或几个人物的思想、言行和事迹。要求:把人物放在突出的地位,从人物的一个侧面或某些片段入手,比较详细地描述人物的事迹,揭示人物的思想,展现人物的精神风貌和个性。

二、采写过程

1、格式:(1)标题

要求:生动、鲜明。如:事迹/思想精神(主标题)——记/访XXX(副标题)(2)引文(正文前部分的文字)

人物简介。此为必写部分,本次写作的人物通讯要求“人物简介”写在正文前。人物思想的概括(要求凝练)

人物的言行精炼记录(最能代表人物性格的语言)(B.C不要求必写,可穿插于人物简介中出现)(3)正文

A、开头。最好是感性的,让受众对人物的相貌、身份、经历或生活工作环境或人物的 性格有个感性的认识。

B、正文。根据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从不同侧面、以不同事例来表现人物,每部分独立成章,有独立的小标题。C、正文采写的几个侧重点

a.典型人物现在的状态(工作、生活等),挖掘典型人物所取得的成就。b.典型人物在特殊时期的历程和感受。c、典型人物寄语。

2、采写技巧:

(1)抓住人物身上的“亮点”,写出人物的个性和特色。(2)最能体现人物思想风貌的事实。写人物通讯要绘写人物的精神世界,揭示人格的力量,通过有说服力的事实再现人物的思想风貌。事实要为展现人物思想风貌服务,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经历和时间发展过程上,忽略对人物思想、信念等方面的挖掘,不能停留在好人好事记录的表层现象上。

(3)选择最能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节。通过富有人情味的人物语言和行动来描述,如人物的一句朴质的语言或者一个细小的动作。

(4)综合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文章既体现作者的感情色彩,又不能违背新闻真实性原则,必须遵循“真实”的原则。

3、几个要点:

(1)写出人物“做了什么”。这是人物报道的第一个层次,所涉及的是人物的业绩。其 内容是整个人物报道立足的基础。

(2)写出人物是“怎么做”的。这是人物报道的第二层次,所涉及的是人物的行为方式(它与性格、个性等因素有关)。其内容是报道对象个性特点的表现。(3)尤其写出“为什么这么做”。这是人物报道的第三层次,所涉及的是人物思想行为内在驱动力,将深入其精神层面。其内容是人物通讯说服力的重要构成部分。

三、注意事项:

1、通讯字数2000—5000。在采访中搜集典型人物、场景等照片2—4张。

2、在采访中应遵守交通规则,增强防盗、防骗意识,避免与他人发生纠纷,有疑惑的工作向带队老师报告。

3、注意形象,注重着装,举止文明,讲究礼貌,向采访对象展示个人良好素养和学院、学校的良好形象。

四、范文

服务,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记北京市朝阳区西坝河西里社区共产党员叶如陵 【人物简介】

叶如陵,30年党龄,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街道西坝河西里社区党委委员。

他清瘦的脸上,有一双温和的眼睛,嘴角总带着安详的笑意。花白的头发,浓密,闪烁着光泽。他今年71岁,身体清健,走起路来,如小伙一般敏捷。

是什么,使这位30年前西藏人民眼里的贴心人,30年后又成为北京市“群众心目中的好党员”?叶如陵的案头,有他书写的座右铭:“做一辈子的志愿者,把我的爱心和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直到永远。”

高原服务他留下最无私的“名片”

“像我们这样的人,北京有很多,而西藏太少,西藏需要我们。”当年,叶如陵这样对妻子说。

1970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年轻的医生叶如陵,响应祖国“支边”号召,带着新婚护士妻子,参加医疗队,来到了西藏。初入海拔5200米的煤矿,因为缺氧,血色素骤高,眼睛充血,嘴唇青紫,心脏扩大„„这里,放眼亘古荒原,百里渺无人烟,严酷的自然条件,考验着叶如陵。然而,这里有藏族第一代煤矿工人,400多位藏胞对北京医生的无限信赖与祈盼,深深打动了他,也给了他无穷的动力。三年后,援藏的同伴陆续返京,他却选择了留在西藏,志愿服务边疆:西藏太需要他这样的大学生了!

叶如陵所学专业是整形外科,为了更好地服务西藏人民,他学藏语,开始研究高原医学。30多年间,他由一个普通医师,成长为一位信仰坚定的共产党员,一位深受藏胞信赖的主任医师。他为西藏建立了脑外科医疗小组,开创了西藏脑外科事业;与同事一起在拉萨建起了雪域高原地方上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并出任业务副院长;西藏几十个县的沟沟坎坎,都留下了他巡回医疗的足迹;他任西藏民族学院医疗系教授,为高原培养不走的医疗队„„ 高原服务31年,叶如陵为雪域高原留下了一个共产党人最无私的“名片”。社区服务他送出最温馨的“名片”

“像我这样的人,医院里太多,社区太少,社区更需要我。”2000年10月,退休回京的叶如陵,这样对家人说。

西坝河西里社区位于三环内的黄金地段,建于上世纪80年代,老人比例逐年提高,他们渴盼有水平高、态度好的社区医生,缓解“就医难”。带着主任医师的职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的荣誉,老叶一进社区,就热闹起来了,一边是一些医院的高薪聘请,一边是社区群众的上门咨询。金钱与义务,叶如陵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用医学知识为社区百姓服务,他心甘情愿。上医院之前,先找叶老问一问;看病之后,带上化验单、病历,找上叶老讲一讲;随时过来,血压高低测一测„„对大伙的要求,叶如陵总是带着微笑,有问必答,有求必应。他非常耐心地倾听老人们的“唠叨”,细心地倾听他们的症状,从不轻易打断,然后在“唠家常”中给他们提出治疗建议。为了当好“全科顾问”,他利用首都的便利条件,开始了新一轮的学习。

渐渐地,叶老成了大家离不开的人,他干脆把自己家里电话公布,开设起医疗咨询热线。后来,在朝阳区红十字会的支持下,叶老在社区开设“爱心小屋”,当起了坐堂顾问。如今,在叶如陵的带动下,更多医疗志愿者的身影忙碌在“爱心小屋”里,他们组成了“叶如陵团队工作室”,义务为居民量血压、看病咨询、心理抚慰。说起叶老,社区群众不约而同用两个字:“特好。”当年放弃整形专业,研究高原医学,而今放弃“教授”精专,当起“全科大夫”。身边的群众渴盼什么、需要什么,他就学习什么、服务什么,全心全意,无怨无悔,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定位。

10年服务,爱心、耐心、诚心如一,叶如陵为社区邻里送出了一个共产党人最温馨的“名片”。

志愿服务他送出最快乐的“名片”

服务祖国,奉献大众,收获快乐!志愿者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在叶老的书房里,他自豪地陈列着一系列志愿者的胸牌和服装。

北京奥运会上,志愿者的笑脸成为世界最美的印象。他们中间,一位谦谦长者,服务经验丰富,专业技能独到,风度翩翩,不知疲倦,一如生机勃发的古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北京年龄最大的志愿者叶如陵。

叶老作为一名老党员,志愿者生涯源于红十字会的培训。2006年,为迎接奥运,他受聘为朝阳区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培训中心首席讲师,成为一名社会志愿者。仅第一年,他就走进28个单位,义务讲课282节,有4000多名受训救护员听过他的课。他的课件生动有趣,还把急救知识与防病治病结合起来讲,有讲解有交流,很受欢迎。叶如陵经常这样结束讲课:“我是一个党员志愿者,是一个退休医生,我愿意为大家服务,提供咨询,下课后或是其他时间都可以找我。”然后,把自己的电话留给学员。

服务群众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几十年间,他不抽烟、不喝酒、不喝饮料,日行超过7000步,清水加醋代酒饮,“规律的生活,简单的饮食”,使他身体轻健,精力充沛。2010年,70岁的叶老出现在上海世博会上,从早上6点半,一直工作到晚上10点,叶老活跃在青年志愿者中间。他在北京馆负责为游客世博护照盖戳,参观者纷纷把他“一秒一下”的敏捷动作和璀璨的笑容,收进镜头。

篇9:平安医院采访稿(范文)

今年,埠河镇卫生院根据镇委、镇政府创建平安埠河工作的统一部署,以及县卫生局创建平安医院的工作要求,我院以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环境为主题,扎实开展了创建平安医院工作。

通过多措并举、创新思维,完善落实医疗安全、治安综合治理和法制建设工作制度,改善和落实了一系列解决群众就医环境的措施,实现了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从源头上减少和缓解了医患矛盾纠纷,提升了全院干部职工和患者的法制意识,取得了明显成效。

篇10:大学生人物采访稿范文

他是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的讲师和主任,他帅气阳光、平易近人,他就是广受同学们喜爱的王继发老师。

总是梳得干净利落的短发,两道浓密的眉毛下是一双漂亮而明媚的眼睛,仿佛一口明汪汪的水井,蕴含着波澜不惊,从容淡定。透过眼前的镜片,目光更显得炯炯有神、充满智慧的光芒。王老师爱笑,不管是讲课,还是平时,总能看到他脸上挂着微笑,这笑是那种特别自然的笑,也许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如皎洁的月光般的微笑,让人倍感亲切、舒服,仿佛有一种魔力,把快乐向上的气氛传递到大家中间。

王继发老师大学毕业于甘肃的兰州大学,后来在郑州大学完成了他的传播学的研究生学业。在电视台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最终执着于自己的理想,进入河南工业大学,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

王老师是一个公认的好老师。他有扎实而丰富的专业知识,总能把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并用一些有趣的实例进行说明,使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在理解的同时轻松记忆。课堂上,王老师喜欢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来积极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他知道总让学生单方面地听老师讲课会束缚学生们的学习动力;老师一味地输出,学生一味地被动接收并不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反而会使同学们产生依赖心理,对大家学习其它的课外知识并没有多少益处。比如,王老师在传播学概论这门课上,除了认真细致地给学生们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还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每个人都有机会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东西,王老师把这个环节叫做“传播时刻”。在“传播时刻”中,同学们把自己的读书感受、影评,喜欢的书籍、人物、故事或者了解到的一些专业知识等等形式多样的内容在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分享。每个人四五分钟的“传播时刻”虽然并不长,但是作用却不小,不仅提升了课堂活跃度、丰富了学生们的学习生活、让大家能从侧面了解其他同学,还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锻炼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对于本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学生们都很喜欢在“传播时刻”展现自我、了解他人。在最后的期末考试测评中,王老师把学生们在“传播时刻”的表现发挥和卷面考试成绩结合起来,给出学生们的最终分数,这种全面考察学生的方式,受到许多好评和赞赏。这,就是王老师课堂的魅力所在吧。

王老师在任教之余,酷爱旅游。在假期,他经常和家人或者同事、朋友到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四处逛逛,留下自己的足迹和美好回忆。美不胜收、各具特色的自然风光和古老悠远的名胜古迹让王老师在放松身心的同时更加开朗活泼。他说:“旅游,旅的是心。旅游不仅使我开阔了眼界、感悟了人生,了解了各地的风俗习惯、见识了各地的奇人异事,还很好地锻炼了我的身体和意志品质,而且,旅游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面,使人心情愉快。在游玩中,我增进了和同伴们的友谊。我和我的爱人当初就是在旅途中和平时一起玩乐的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来感情的哈哈。”今年暑假,王老师刚刚从宁夏旅游回来,从他所拍摄的照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宁夏那片土地独特的塞外风光和美景,不难看出来,王老师这次玩得很开心、很尽兴,我想,这次的旅游王老师收获一定不小,这又会成为他旅游经历中的一次美好回忆吧。

在生活中,王老师除了爱好旅游,还喜欢上网、打球、打牌、下棋等娱乐活动。有时候他会上网看看新闻,查查资料,或者下几个电影、玩一会儿游戏,比如QQ象棋、斗地主之类的。至于一些球类运动,王老师还是很热衷于去玩的,他比较喜欢打乒乓球,总爱抽空找来两三好友一起去切磋球技,在这些体育活动中,王老师同样交到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建议我们大学生也要多做一些室外活动,这有利于身体素质的提高。

王老师有个幸福的家庭,他有一个一岁多的女儿和一个贤惠聪明的妻子,家庭和睦、家人相处融洽。平时他的妻子会做许多美味的饭菜,王老师也夸耀说她爱人很会做饭,还开玩

笑说我也要好好学学做饭,磨练磨练自己。

作为一名广播电视新闻学的知名人士,王继发老师除了教学,有时候还会对社会上的某个新闻事件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做一些评论,有些报社和杂志的记者也会采访他,引用他的评论做报道。他的评论往往很有见地和深度,可见一个优秀新闻人的水平和功底。

对现在的大学生,王老师说,他希望大学生能在大学期间努力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学会承担各种社会责任,同时也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多读书,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当了解到一些大学生对在大学所学的一些枯燥无聊的理论知识感到不解、认为多学一些实用的技能更好时,王老师答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所有的大学都是从基础理论学起,西方国家更是如此,大学不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的不是‘术’而是‘学’,它重的是综合素质的的培养,考虑的是学生们的长久发展,当然,专业技能也要学,但是技能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几个月就可以掌握的很熟练了,然而能否长久地发展下去,还是主要要看你的知识底蕴强不强。”我想,这正是老师要我们不要想太多、认真学习的原因吧,这也正是厚积而薄发所说的道理吧。

篇11:采访稿大学生

【采访时间】7-2 【采访地点】桂苑二楼 【采访人员】连婷

【采访对象】

姓名: 卢立源

性别: 男

年龄:20 专业:软件工程

年级:大二

【访谈人】:同学,你好。首先非常感谢你接受我的采访;本次采访主要是针对于中小学生“非正常学习”的学习问题进行调查,希望您能坦诚相告;访谈内容仅作分析之用,不会对外泄漏。接下来,让我们开始访谈,可以吗? 【访谈对象】可以的。

一、培训班

【访谈人】你是否有参加过培训班教学? 【访谈对象】参加过

【访谈人】你的教学对象是哪一类群体?(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是否与自己的能力相符?

【访谈对象】初

一、高三

【访谈人】参加培训班的原因是什么?

【访谈对象】开始是为了挣钱;现在是找事情做,不想闲着。【访谈人】参加这类培训班要多长时间? 【访谈对象】一个月

【访谈人】是否会对我自己的学习产生影响? 【访谈对象】有点。【访谈人】为什么?

【访谈对象】让自己的成绩下降,使自己的生活忙碌

【访谈人】你参加的培训班是什么类型的?课程辅导类还是文体类的? 【访谈对象】智力开发的课程辅导类。

【访谈人】你参加的培训班是自己组织团队,还是报名已经开办的培训班? 【访谈对象】报名已经开办的培训班。

【访谈人】你教授的内容是否与你所学的专业对口? 【访谈对象】不对口

【访谈人】你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比较棘手的问题? 【访谈对象】有:布置的作业学生不做;做作业时又不想做多少

【访谈人】你是如何解决的?能具体说说吗

【访谈对象】对于初中生:哄她开心,这次做好一点,下次少做一点。

对于高中生:冷战,休息

【访谈人】你参加培训班的收入与你的劳动价值是否相符合?偏高还是偏低?

【访谈对象】偏低

【访谈人】学生在培训班学习的积极性高吗? 【访谈对象】积极性不高。

【访谈人】为什么

【访谈对象】主要是玩乐一下;上完课回家,让父母知道自己去了就行了

【访谈人】你觉得中小学生参加培训班期望获得什么?为什么? 【访谈对象】巩固补充上课内容

【访谈人】中小学生参加培训班之后实现期望的收获了吗?为什么? 【访谈对象】有。因为他们见的多了,学习内容增加,从而获得知识。

【访谈人】培训班对孩子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访谈对象】解答疑难问题,辅导暑期作业,培养好的学习习惯。

【访谈人】会不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访谈对象】有:睡眠不足;自由支配的时间少;缺少竞争力

【访谈人】对于现今社会培训班盛行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访谈对象】现今培训班盛行,他们的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挣钱。

产生的原因:1.家长希望孩子好学

2.相对个人家教来讲,费用少

3.有些人投机取巧

【访谈人】同课堂学习相比,你认为这类培训班有什么优点?

【访谈对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一定会解决决;在课堂上同学们可能不会问自己有问题的知识点。

【访谈人】会不会存在一些问题?能具体说一下吗?

【访谈对象】会存在。比如说:乱收费;所教方法不对;不教一些实际的东西;自主思考的时间少;上课时间安排不合理等。

【访谈人】能否提供一些改进措施呢?

【访谈对象】培训机构要经过审核才能开办;上课老师也要经过一定严格的挑选。

【访谈人】你参加培训班有什么收获呢?

【访谈对象】为以后的工作做准备;学会待人处事。

【访谈人】从事培训班后最主要的感想是什么?

【访谈对象】挣到了钱,有成就感;

学生的成绩得到了提高;

学生学到了很多学习方法。

【访谈人】好的,谢谢你的积极配合。那这里请留下你的手机号码和QQ号码,我回去改好之后,会以电子稿发至你的邮箱。谢谢~

手机号码:

上一篇:新西兰留学专科怎么样下一篇:心中的乐土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