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企业实训报告

2024-05-21

商品流通企业实训报告(共8篇)

篇1:商品流通企业实训报告

超市商品流通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通过本次商品流通的实训,我了解和熟悉超市物流,仓储,营销以及管理等相关知识。使学到的计算机,营销渠道管理,数据库,物流,市场营销,经济管理等理论知识跟实践相结合,在实训中检验,提高自己专业能力和技巧。

二、实训时间、实训地点

实训时间:XX年6月11日――XX年6月15日

实训地点:经济管理大楼,石桥铺人人乐超市

三、实训主要内容

(一)实训人人乐简介:

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4月。XX年跨入广东省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前列,XX年跃居中国连锁百强第18位,进入中国企业500强,截止XX年12月,人人乐在全国20多个市级以上城市,已拥有经营门店81家,签约门店100多家,员工人数超过1.8万人,XX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XX年1月13日在深成功上市。

(二)实训具体过程

6月11日,第一天我们在经济管理大楼教室进行了一次动员启程,进行了分组,讲解了这次实训的时间安排等等。6月12日,我们乘坐校车去了石桥铺的人人乐超市,老师带领着我们,然后超市里安排了两个人员带领我们参观了超市的`整体情况,我们熟悉了超市的物流,卖场陈列,仓储等。6月13日,我们在f404查找有关人人乐超市的相关资料,小组成员分别找相关的版块。6月14日,我们把找到的资料汇总了下,然后把去人人乐超市拍摄的一些照片整理了下,做成了一个ppt,为最后一天的演讲最好准备,6月15日,进行了总结报告,班上的同学根据分的组讲解了没一个组的这次实训的学习与体会,最后实训完美结束。

四、实训总结与建议

(一)实训工作的总结

在这一个星期的实训时间里,从对超市物流,营销等迷糊的情况下,通过在网上收集资料和实地的参观,由最基础的接受供应商商品到配合总公司对收货部一些工作改进等等相关工作的实践上,使我对超市物流,营销,仓储以及管理相关知识有了相对解和熟悉。现拣一些认识和经验总结如下:

(1)超市仓储是一门大学问,比如既要保持商品一定库存量保证卖场不会出现缺货少货,又要防止库存量过大加大仓库压力或是导致商品积压,增加商品因发现不及时出现临期过期等事情发生,这会提高公司损耗率,增加公司运营成本和损失。可是人人乐超市的仓储具有一定安全问题,因为看他们的超市货架很高,取货很不方便。

(3)超市所有部门都是核心部门,各个部门之间,通过分工明确,协调工作,为顾客提供一个高质量服务,完美购物环境体验,最终增加超市营业额。零售行业最终收入来自营业额,这也是提供享受购物环境的物质保障。而每一个部门好坏都最终影响着超市销售状况的好坏。比如,商品首先要通过收货部验收,接受质量好的商品,根据商品条码等相关信息录入系统,为财务和收银等等提供相关信息。其次商品被商品部按照相关知识和规定进行上架排放,同时保障商场卫生等等提供一个舒服购物环境,经营管控部,对商品进行检查,防止商品质量出现问题或是标价出现问题。促销部,根据店总安排,举行一些促销活动,对顾客人流进行引导。顾客购买商品,这时候就是收银部的工作了。

(二)毕业实训的体会、收获

篇2:商品流通企业实训报告

——经济与建筑工程系会计教研室

一、实习目的与要求

1、实习目的

商品流通会计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社会中所体现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小企业会计》中的第二大模块,是学生在流通小企业从业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小规模商品流通企业的会计遵循的是《小企业会计制度》,所以在整个模块教学过程中,要理论与实训教学相结合,要求学生在熟悉理论知识的同时,拥有较强的动手能力。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明确流通企业会计达到会计员应具备的会计理论水平,并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及培养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培养目标规定的程度。从而使学生具备在小规模商品流通企业工作的能力。

2、实习要求

1.了解商品流通企业商品购销的范围、交接方式。

2.理解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方法的两种方法: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和售价金额核算法。

3.熟悉批发企业商品购进和销售的入账时间和入账价格。

4.掌握批发企业商品购进核算和销售核算的账户设置:“在途物资”和“库存商品”。

5.掌握批发企业商品购进和销售的核算。

6.掌握批发企业商品储存的核算及销售成本的结转。

7.掌握零售企业商品购进核算和销售核算的账户设置:“商品进销差价”和“库存商品”。

8.掌握零售企业商品购进和销售的核算。

9.掌握零售企业商品储存的核算及销售成本的结转。

二、实习内容及安排

1、实训班级:15(3)会计电算化班

2、实训地点:1.校内教室206、2.恒益评估公司

3、实训课程:《商品流通企业会计》

4、实训内容:

2016-10日-19日至21日,在校内教室进行<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账实训>。掌握商品流通企业计算中.批发与零售商品的业务核算。实际的接触到企业所发生业务,进行计算并填制凭证。

2016-10月-24日,参观恒益评估公司,三、实训时间:2016年10月19日

四、组织机构

主任:杜平

副主任:李景霞

成员:李凤毅 赵传志 甲继承 杜春艳 实训指导教师:刘婵榕

五、实习报告编写要求及内容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实习对同学们下一步的学习,特别是对今后的实际工作非常重要,因此,要求同学们认真对待实习,实习前认真预习有关内容,实习中认真听讲、观察、记录,实习后认真总结,每人写一份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应包括:

1、实习目的

2、实习要求

3、实训设备与材料

4、实训内容简述(实训原理、操作步骤、原始记录和结果等)

篇3:商品流通企业实训报告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形成与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发展及完善的阶段。以我国为例来看,从2007年到2014年企业CSR发布的数量从70家增加到大约151家。数量上的变化,意味着企业对于承担社会责任感的增强,CSR作为揭示和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方式日益得到重视。

企业CSR经历了单一CSR(员工保障CSR、环境保护报告、社会捐赠慈善报告)向综合CSR(综合披露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各种情况)演变的过程。目前企业CSR编制和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报告内容没有具体统一的标准,格式不规范,报告动机不客观等。纵观企业CSR的内容,既有寥寥数页只披露正面信息的,也有综合披露全面信息的范本。探索与创新CSR形式,寻求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以全面评价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程度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涵长期以来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轻流通”的意识和观念直接导致商贸流通企业在经济价值链中的地位没有得到具体体现,对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重视不够。事实上商贸流通企业作为经济发展价值链的末端,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创造就业、稳定物价、繁荣市场以及环境保护方面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当前由于我国企业CSR制度尚处于不断完善阶段,专门针对商贸流通企业CSR的研究比较少见,而鉴于商贸流通企业在经济价值链中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认为普及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和观念、探索CSR合理形式、规范和引导商贸流通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以及正确合理评价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成为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课题。

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应以发挥其在稳定物价、促进就业、繁荣市场方面的作用,在政府管理和引导下,在第三方组织监督之下,接受现实的履行社会责任的标准,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和改善民生。商贸流通企业CSR是将其履行和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态度、方式与方法、途径与效果及经营与发展过程中对员工、社会、经济、环境等领域造成的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通过文字表达等形式向相关利益者披露。CSR是一种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工具,可以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全景展示。商贸流通企业CSR重点关注的内容是:CSR编制的方式、报告信息披露形式、报告信息披露的内容、报告信息服务的对象、报告信息效果的评价。

二、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动因、内容及流程设计

(一)商贸流通企业编制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动因分析根据WTO经济导刊对企业CSR理论分析,结合商贸流通企业现实发展情况,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企业通过CSR表达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存在以下动因。

(1)强化社会责任是商贸流通企业改革的内在要求。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商贸流通企业面临着新的机会与挑战。在微利时代,竞争趋势的加剧对商贸流通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新的要求。跨区域、跨国界的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成为商贸流通企业参与竞争,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主要路径。强化社会责任,完善CSR已经成为商贸流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改善自身管理水平、获得市场和顾客认可的重要砝码。商贸流通企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必须强化社会责任的履行与表达,这对于规范商贸流通企业发展,提升其核心竞争力,规范竞争行为、完善市场秩序都具有重要意义。

(2)编制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是商贸流通企业发展的根本需要。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司长陈文玲认为:“商贸流通企业的社会责任始于发展、终于发展。”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商贸流通企业在经济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推行并重视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通过编制CSR的方式,披露商贸流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程度,遴选出能够在供应链价值链中对消费者和制造商社会责任进行规范的商贸流通企业。这无论是对于经济发展,还是对于商贸流通企业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编制CSR,披露履行社会责任的信息,正成为商贸流通企业获得优质资源、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

(3)编制与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是商贸流通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虽然当前发布企业CSR的数量在日益增多,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多企业将发布CSR视为宣传自身,进行形象公关的工具。这不仅与企业CSR内在要求严重背离,也反应了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认识仍然有待加强和提高。

事实上编制和发布CSR是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首先,编制CSR可以发现企业在满足顾客、创造顾客价值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商贸流通企业而言,为顾客创造价值不仅是实现盈利目标的关键,也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编制CSR可以促使企业去检查财务、生产、营销以及研发等职能部门存在的问题,从而将这些部门有效联系起来,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其次,编制CSR可以发现新的市场机会。商贸流通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要承担为落后的城乡和偏远地区输送商品和供应相应服务的职能。虽然一些落后地区和偏远地区的业务可能无法最大化的实现商贸流通企业的利益,但是在政府公共品配置有效的基础上,承担这些职能有助于商贸流通企业更好地塑造企业品牌,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拓展服务链条,扩大市场规模。最后,编制和发布CSR可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环境保护是商贸流通企业承担的重要社会责任,通过开发环境友好型产品、降低能源消耗,可以促使商贸流通企业不断研究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提高商贸流通企业创新能力。

(二)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主要内容商贸流通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应结合自身特点,因此在内容关注和流程设计方面应兼具一般性与特殊性。根据商贸流通企业的特点,商贸流通企业CSR应突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持续发展责任。持续发展是商贸流通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进行社会责任战略表达的基础。可持续发展责任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关注职工的各项权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企业战略目标、构建和谐发展文化等。

(2)经济社会责任。商贸流通企业在稳定物价、便民利民、繁荣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经济社会责任应是商贸流通企业重点关注的内容。稳定物价方面,商贸流通企业应在政府引导和监管下,主动遵循市场规律,千方百计的满足市场对商贸产品的需求和供应,不能故意哄抬物价、不销售劣质和冒牌产品、不缺斤少两等;便民利民方面,商贸流通企业应创新模式服务,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繁荣市场方面,商贸流通企业应自觉规范竞争行为,不恶意竞争,遵守市场秩序、创新产品服务模式、营造良性竞争氛围,从而繁荣市场,推进经济发展。

(3)公益责任。公益慈善责任包括了:积极对受灾地区捐款、捐物、对贫苦落后地区进行物质捐助、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进行关爱。在践行公益责任中,商贸流通企业有着显著的特点,如坚决不向市场提供劣质,假冒产品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不仅是其经济社会责任的体现,并且对于强化“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美德也具有重要意义。

(4)环境保护责任。商贸流通企业环保责任,主要体现在商贸流通的建筑低碳化、通过建筑低碳化店面、使用节能产品降低能源消耗;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模式、创新电子物流、建立电子交易平台;按照相关规定应减少塑料制品、对环境可能造成污染能源使用,为推进绿色环保贡献力量;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降低资源消耗量,优化企业发展模式等。

根据以上内容,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企业CSR在强化持续发展、经济责任、公益以及环保责任时,应结合具体的财务数据进行社会责任编制,具体可参见表1。

(三)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流程设计商贸流通企业CSR应突出可持续发展责任、经济责任、公益责任、环境保护责任四项内容。编制和发布CSR是一个战略管理过程,也是为企业创造价值,优化内外部经营环境的过程。因此CSR应注意流程设计,从而为出具一份高质量的CSR奠定基础。

(1)报告目标确定阶段。商贸流通企业必须明确CSR目标是什么,要建立目标实现机制。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企业CSR目标,应是能够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及时可靠的披露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各种信息,以便于利益相关者能够更好地做出决策和判断。

(2)报告编制阶段。报告编制阶段包含了四个步骤:准备阶段、资料收集阶段、报告撰写阶段。在准备阶段,主要是要建立相应的CSR组织保障体系,应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并直接得到上级领导授权,全权负责CSR资料收集和编制工作。在资料收集阶段,主要是对商贸流通企业内部管理和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对相关利益者各方进行调查和访谈并获得报告撰写所需的资料和数据,访谈对象一般包括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企业基层员工、供应商、债权人、消费者、媒体和非政府组织。在撰写阶段,要做好内容选择问题,要按照成本效益和重要性原则,注意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全面性,撰写过程中不能仅拘泥于定性描述,而要通过财务、会计数据具体形象说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付出的成本和效果。例如商贸流通企业为改进服务方式,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发生一大笔研发费用。按照重要性原则,这笔研发费用不仅需要在会计报表中进行披露,同时也要在CSR中进行披露,并说明这笔费用对企业履行CSR的重要意义,对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给予预测和具体分析。

(3)报告发布阶段。CSR发布与信息披露是商贸流通企业实现报告目标和确立企业形象、表达企业战略理念的过程。当前很多企业将CSR和年报一起发布,未来独立的CSR应该是一个大的趋势。商贸流通企业应将CSR发布与社会责任具体行动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地沟通和宣传的效果。商贸流通企业CSR既要体现专业严谨性,又要使报告具备通俗性、易懂性。例如商贸流通企业CSR不仅要告诉相关利益者承担和履行那些社会责任,还应让他们传递一些商贸服务和产品的知识。

三、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价机制探索

CSR评价是考察商贸流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程度、检验战略态度重要途径和方式,因此应积极探索CSR评价机制,这对于完善商贸流通企业CSR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部评价及程序内部评价是重要的CSR评价方式。内部评价有助于商贸流通企业面向战略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商贸流通企业应将履行社会责任,编制CSR、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视为其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实际进行CSR内容和流程设计创新,内部评价可以为商贸流通企业CSR在编制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意见和建议,有助于优化报告内容和流程设计。建立内部评价机制,还有助于企业主动提供及时全面的CSR信息。

内部评价可以采取单一和综合评价的方式。单一评价是由专门部门或者管理层授权的评价单位对CSR进行评价,评价可以采取综合打分或其他方式。本文认为商贸流通企业属于流通性质企业,由于经营地点分散、员工权益很难得到公平和一致的待遇,在履行其他社会责任方面也可能存在许多问题,而内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为更好地完善CSR披露的内容提供具体建议,因此内部评价无论是单一评价还是综合评价,应以强化批评和提供意见为主,不宜更多的关注分数多少。

综合评价是指商贸流通企业将CSR的内容分别交给单位内部不同部门进行评价,然后将意见进行整理,汇总后形成对CSR的总体看法。例如商贸流通企业CSR可分别由职工委员会、财务部门、生产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研发部门等分别进行评价,客观公正地指出不足,最后形成关于CSR的综合意见。由此可见内部评价是从注重企业发展的视角进行CSR评价的。

(二)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外部评价及方法结合上文关于商贸流通企业CSR内容的主要分类,本文认为外部评价应采取综合各项指标,进行综合打分的方法。事实上,对于上市的商贸流通企业,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有专门的CSR评价系统,该报告系统把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政府责任、股东责任、员工责任、供应商与客户责任、环保责任以及社会责任几个部分,分别针对各项内容赋予相应权重,按百分制进行加权平均,计算CSR的综合得分。本文结合商贸流通企业的特点,在此系统上进行改进,提出新的CSR评价方法,具体可以通过案例来说明。

A公司是一家商贸流通企业,从2013年A公司开始进行独立CSR披露,可以通过发布社会责任指数的方式,对该企业CSR进行评价。其计算原理主要是根据公司社会责任披露的内容,赋予权重后,进行综合加权平均。

如表2所示,按照每个项目100分,共四个大项目,10个小项目,赋予五个大项目40%、30%、10%、20%的权重。赋予权重的依据是:发展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基础,因此必须重视股东权益和债券人、员工利益保护;经济责任是商贸流通企业实现自身使命,获取发展资源的主要途径,因此其地位应仅此与可持续发展责任;环保责任是未来商贸流通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途径和表现方式,相比于公益责任,环保责任的承担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

对于持续发展责任,股东责任(股东权益回报率)赋予50%的权重,债权利益保护(息税前利息增长率)赋予30%的权重,员工福利增长率赋予20%的权重。对于经济责任,纳税(所得税、营业税、消费税等)增长率赋予50%的权重,顾客价值指标(优质产品提供数量、区域分布扩散数量等)赋予50%的权重。对于公益责任,捐赠占营业收入比赋予50%的权重,由支持公益而导致的资金减少数量赋予50%的权重。对于环境保护责任,分别对建筑与节能投入、环保固定资产更新投入及研发费用增长率赋予20%、30%和50%的权重。按照小项目先加权平均,四个大项目再综合加权平均的方式,计算商贸流通企业综合得分,分数越高,意味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越强。A公司2013年得分情况如表3所示:

A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40%(80 ×50% +80 ×30% +80 ×20%)+30%(90 ×50%+80 ×50%)+20%(80 ×20% +90 ×30% +80 ×50%)+10%(90×50%+90×50%)=86.1

通过综合加权平均,可以最大程度的评价商贸流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如果能够按照行业基准指标对每项指标给予具体数值,这种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的结果将会更科学与合理。

(三)商贸流通企业CSR评价框架构建结合以上关于商贸流通企业CSR内容、流程设计及内部评价、外部评价的研究,本文提出具体的CSR框架如图1所示:

篇4:商品流通企业实训报告

当前我国物流行业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与之相配套的物流专业教学应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人才。企业物流已从单一的物流作业,向供应链管理方向发展,而传统的物流教学侧重于仓储、运输等物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物流管理、工作技能则稍有不足;同时也存在着专业面窄、管理能力方面欠缺、对与物流行业相关的其他行业知识不足等问题。物流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较高,缺乏管理、营销等技能,同时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等比较弱,对企业运作环节了解较少。

针对09级毕业生的调查结果如下:

二、主要目标

(一)预期目标

构建覆盖现代服务业的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服务流通贸易产业链的专业群链,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最终实现专业链服务产业链的目标。本着“贴近岗位、强化技能、注重就业”的原则,贯彻“做中学”的精神,建设物联商务服务中心,以实际业务带动教学,使学生体验供应链流通各环节的工作流程,提高学生的物流技能、企业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加强学生对企业运作知识的认识和掌握。

(二)创新点

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具有生产性实训功能,基于工学结合模式,根据具体的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工作内容、职业能力、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整合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重构实训教学项目,建设集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实训功能为一体的商贸流通人才培养的综合实训体系,可以承担商业经营、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的实训任务,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有机结合,下设商业中心、采购中心、仓储配送中心和管理中心四个子公司,商业中心包括教学商店和经贸商城两部分,各子公司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在企业能工巧匠和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实践商品和相关信息在“购、销、运、存”各环节的流通,体验供应链流通环节的工作流程和岗位要求,对流程进行优化再造。

三、实施过程

(一)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组织结构图(图1)

1. 商业中心。商业中心包括教学商店(美宜佳)、经贸商城两个销售前台,两部分各自独立经营。学生可以在教学商店(美宜佳)里任职收银员、理货员、导购、代理店长等,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实际业务工作,积累工作经验。经贸商城是商业中心的网上销售平台,学生开展经营,从事发布商品信息、网络宣传、网店美工、购买商品、客户服务等工作,体验网上创业与经营的过程。商业中心的商品采购由采购中心负责,物流业务由仓储配送中心完成。

2. 采购中心。采购中心主要业务是根据教学商店及经贸商城的订单采购所需商品,同时也可自行开发经营项目。在采购中心实训的学生要定期对教学商店和经贸商城各种产品进行销售分析。根据仓储配送中心商品库存量,确定采购数量和频率,制定采购计划,开拓符合校内消费群体需求的新产品。经此环节的实践,学生可提高在采购管理、供应商选择、商务谈判等方面的能力。

3. 仓储配送中心。仓储配送中心主要为商业中心、采购中心存储商品,并为商业中心(教学商店和经贸商城)提供商品配送工作。学生在仓储配送中心体验真实的仓储配送业务流程,收集终端客户对商品及物流服务的反馈意见,培养良好的服务意识,提高物流实操技能。

4. 管理中心。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两部分。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事招聘、工资、福利、员工培训安排等工作;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定期编制财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为商业中心、采购中心提供决策依据。 学生在此中心可锻炼其行政管理、财务运作的能力。

(二)业务流程图(图2)

(三)建设内容

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主要包括实训室场所改造、软硬件配套、教材开发、业务设计、实训教学组织与管理、实训室管理等内容。具体如下:

1. 实训室场所改造。将物流实训中心重新分区,根据业务需要重新规划各区域;增设教学商店(美宜佳)、经贸商城及管理中心场所,并按照企业行业特色装修布置。

2. 分析商业中心、采购中心、仓储配送中心、管理中心的业务需求,配置相应的软件、硬件。本着共用、共管的原则,减少同类型硬件的配备;物联商务服务中心软件系统需互联,实现数据共享。

3. 教材开发。与合作企业合作,聘请企业有经验人士共同将各种业务流程分解成为知识点,开发培训教材。

4. 业务设计。引入企业,按照企业的要求设计各项业务,根据标准流程设计各种业务流程,实现物联商务服务中心所有业务无缝对接。

5. 实训教学组织与管理。物联商务服务中心提供了综合性实训条件,以物流专业学生为主要实训对象,其他相关专业学生也可参与实训。为了有效组织实训,须科学制定实训课程安排、实训学生管理及考核评价方式,并需配套出台相应的管理制度。

6. 实训中心管理。为保证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各项业务的开展,实训中心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制定行之有效的实训中心管理制度,配备实训中心管理教师。

7. 调整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的岗位培训功能,以真实的业务作为开展教学的案例,在实际工作中开展教学。

(四)实施计划

1. 建设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内容为组建项目组,邀请企业合作,共同设计物联商务服务中心方案,制定建设计划。第二阶段工作内容为建设、开发商业中心,即开发建设教学商店——美宜佳、经贸商城。在此阶段需完成教学商店建设、配套教学经贸商城的软硬件设备,聘请企业人士担任教师,设计工作岗位及流程,开展正常经营,招收培训学员,进行培训教学工作。第三阶段的主要工作重点为根据教学商店、经贸商城业务的需求,完成配送中心、采购中心场地建设与设备配套,设计业务流程,实现数据共享,并且招收培训学员,与教学商店、经贸商城实现业务对接,并开展配送中心、采购中心本身业务;第四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是建立管理中心,协调各实体之间的业务,并逐步组织各经营体共同开展经营活动,实现集团化管理。

2. 调整课程体系,开发配套教材,使教学内定与真实业务挂钩。开发配套的实训教材,将实训项目由模拟性实验转换为真实性操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根本解决商贸流通类人才培养中专业实训教学的难题。

3. 在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完成之后,开展实训教学,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调整原按章节、每次教学时间为两节的教学安排,使之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

四、条件与保障

1. 组织保障。由学校教学副校长、教学研究室、校企合作办、总务科、物流专业教师、合作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项目组,制定运作计划,明确分工,使工作落到实处。

2. 制度保障。每月项目组必须召开两次会议,汇报工作进度,讨论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保证项目按计划开展。

3. 资金保障。按建设工作计划,申请足额资金,由组长协同财务科制定项目资金使用办法,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

五、主要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一)主要成果

1. 提高了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各项技能。经过对2011级参加见习的学生的调查和2009级参加见习的学生进行企业调研后,对比得出实施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综合实训项目后,企业对物流专业学生的各项技能评价均有提升。详见下表:

2. 建立了对应的课程教材体系。经过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的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安排相应调整。根据职业岗位群要求优化组合实训(校内、校外)环节,开发实训教材,增强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内容与实际业务流程相一致,以业务流程所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德育等内容融合在业务工作中,促使课程体系相应调整。并编写了8本校内实训配套教材,使实训教学更加细致、方便。

3. 构建实训教学环境,为教学模式改革,实训教学提供设备保障。物联商务服务中心是一个生产性的实训中心,与企业紧密联系,与社会各界产生交集。学生在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学习和工作,通过亲身工作体验,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地职业行为规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

(二)实际成效

1. 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实施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综合实训项目后,用人企业对2011级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9%。

2.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物流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学生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多少积极性。经过在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学习,以真实的业务来开展教学,以现场、直观的业务结果来体现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得到了锻炼,对工作中各种细节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因业务的需要,各种业务细节难题由教师处理,加深和完善了教师对工作业务的理解。

(三)推广情况

物联商务服务中心这种综合实训模式得到省内职业教育专家的高度肯定,已在广东得到大力推广,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新会冈州职业技术学校等已引入项目开始建设。

六、体会与思考

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的建设,使物流专业的学生有了真实的实训教学条件。下一步应着重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以企业文化带动学生素质的提升,着重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商务礼仪、守时等职业素养。同时,拓展新的业务面,如成立广告公司、独立财务中心、引进快递业务等,并鼓励学生自主经营,使更多的专业能够加入实训中来,最终形成多专业共同运作、共同接受锻炼。

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如评价方式不能及时与业务配套、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多少最为合适、怎样保证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与可持续性发展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改革中多尝试,逐步完善这项教学改革。

2. 调整课程体系,开发配套教材,使教学内定与真实业务挂钩。开发配套的实训教材,将实训项目由模拟性实验转换为真实性操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根本解决商贸流通类人才培养中专业实训教学的难题。

3. 在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完成之后,开展实训教学,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调整原按章节、每次教学时间为两节的教学安排,使之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

四、条件与保障

1. 组织保障。由学校教学副校长、教学研究室、校企合作办、总务科、物流专业教师、合作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项目组,制定运作计划,明确分工,使工作落到实处。

2. 制度保障。每月项目组必须召开两次会议,汇报工作进度,讨论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保证项目按计划开展。

3. 资金保障。按建设工作计划,申请足额资金,由组长协同财务科制定项目资金使用办法,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

五、主要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一)主要成果

1. 提高了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各项技能。经过对2011级参加见习的学生的调查和2009级参加见习的学生进行企业调研后,对比得出实施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综合实训项目后,企业对物流专业学生的各项技能评价均有提升。详见下表:

2. 建立了对应的课程教材体系。经过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的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安排相应调整。根据职业岗位群要求优化组合实训(校内、校外)环节,开发实训教材,增强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内容与实际业务流程相一致,以业务流程所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德育等内容融合在业务工作中,促使课程体系相应调整。并编写了8本校内实训配套教材,使实训教学更加细致、方便。

3. 构建实训教学环境,为教学模式改革,实训教学提供设备保障。物联商务服务中心是一个生产性的实训中心,与企业紧密联系,与社会各界产生交集。学生在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学习和工作,通过亲身工作体验,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地职业行为规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

(二)实际成效

1. 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实施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综合实训项目后,用人企业对2011级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9%。

2.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物流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学生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多少积极性。经过在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学习,以真实的业务来开展教学,以现场、直观的业务结果来体现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得到了锻炼,对工作中各种细节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因业务的需要,各种业务细节难题由教师处理,加深和完善了教师对工作业务的理解。

(三)推广情况

物联商务服务中心这种综合实训模式得到省内职业教育专家的高度肯定,已在广东得到大力推广,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新会冈州职业技术学校等已引入项目开始建设。

六、体会与思考

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的建设,使物流专业的学生有了真实的实训教学条件。下一步应着重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以企业文化带动学生素质的提升,着重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商务礼仪、守时等职业素养。同时,拓展新的业务面,如成立广告公司、独立财务中心、引进快递业务等,并鼓励学生自主经营,使更多的专业能够加入实训中来,最终形成多专业共同运作、共同接受锻炼。

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如评价方式不能及时与业务配套、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设置比例多少最为合适、怎样保证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高与可持续性发展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改革中多尝试,逐步完善这项教学改革。

2. 调整课程体系,开发配套教材,使教学内定与真实业务挂钩。开发配套的实训教材,将实训项目由模拟性实验转换为真实性操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训练提高专业技能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根本解决商贸流通类人才培养中专业实训教学的难题。

3. 在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完成之后,开展实训教学,总结经验,不断调整教学方法;调整原按章节、每次教学时间为两节的教学安排,使之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

四、条件与保障

1. 组织保障。由学校教学副校长、教学研究室、校企合作办、总务科、物流专业教师、合作企业管理人员共同组成项目组,制定运作计划,明确分工,使工作落到实处。

2. 制度保障。每月项目组必须召开两次会议,汇报工作进度,讨论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保证项目按计划开展。

3. 资金保障。按建设工作计划,申请足额资金,由组长协同财务科制定项目资金使用办法,保证项目的正常开展。

五、主要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一)主要成果

1. 提高了物流专业毕业生的各项技能。经过对2011级参加见习的学生的调查和2009级参加见习的学生进行企业调研后,对比得出实施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综合实训项目后,企业对物流专业学生的各项技能评价均有提升。详见下表:

2. 建立了对应的课程教材体系。经过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的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安排相应调整。根据职业岗位群要求优化组合实训(校内、校外)环节,开发实训教材,增强职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内容与实际业务流程相一致,以业务流程所需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德育等内容融合在业务工作中,促使课程体系相应调整。并编写了8本校内实训配套教材,使实训教学更加细致、方便。

3. 构建实训教学环境,为教学模式改革,实训教学提供设备保障。物联商务服务中心是一个生产性的实训中心,与企业紧密联系,与社会各界产生交集。学生在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学习和工作,通过亲身工作体验,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养成良好地职业行为规范,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

(二)实际成效

1. 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实施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综合实训项目后,用人企业对2011级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9%。

2.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物流是一门较枯燥的学科,学生在以前的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多少积极性。经过在物联商务服务中心学习,以真实的业务来开展教学,以现场、直观的业务结果来体现学习成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3. 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得到了锻炼,对工作中各种细节有了深入的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因业务的需要,各种业务细节难题由教师处理,加深和完善了教师对工作业务的理解。

(三)推广情况

物联商务服务中心这种综合实训模式得到省内职业教育专家的高度肯定,已在广东得到大力推广,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新会冈州职业技术学校等已引入项目开始建设。

六、体会与思考

物联商务服务中心的建设,使物流专业的学生有了真实的实训教学条件。下一步应着重对企业文化的研究,以企业文化带动学生素质的提升,着重提升学生的责任感、商务礼仪、守时等职业素养。同时,拓展新的业务面,如成立广告公司、独立财务中心、引进快递业务等,并鼓励学生自主经营,使更多的专业能够加入实训中来,最终形成多专业共同运作、共同接受锻炼。

篇5:商品陈列实训报告

报告人:XXX

时间:2018年5月1日

地点:XXXXX

XXXXXX共分为两楼,二楼主要经营海产品、乳制品、进口商品、营养品、副食品、饮料酒水、菜蔬食品、熟食品;三楼主要经营家电、日常用品、衣服、鞋帽、进口零食。二楼入口处,主要放置米油等商品,三楼电梯两侧摆放了各种零食,入口处为自有品牌特价商品,特价商品通道较为宽敞。

商品陈列方式基本上遵循五大原则:分区定位原则;易见易取原则;放满陈列原则;先进先出原则;关联性原则

在超市中,按货架的尺寸确定商品长、宽、高的排面数,将商品的整齐地排列。应放置的货品:企业欲大量推销给顾客的商品,折扣率高的商品或因季节性需要顾客购买量大、购买频率高的商品整齐排列法突出了商品的量感,从而给顾客一种刺激的印象,并且高度上基本按照商品特性与人体高度合理摆放,便于顾客拿取。上段为120cm至160cm,适合陈列一些推荐商品。黄金段为85cm至120cm,是人眼最容易看到的,人手最容易拿取商品,适合陈列高利润、独自商品,独家代理或经销商品。中段为50cm至80cm,适合陈列低利润或保证商品齐全。下段为10cm至50cm,适合陈列重量较重、易碎的商品。

陈列架的两头,是顾客通过流量最大,往返频率最高的地方。端头主要陈列着该区域中推荐给顾客的新商品,以及利润较高的商品。

还有部分商品超出通常的陈列线,面向通道突出陈列的方法。突出陈列有很多种做法,有的在中央陈列架上附加延伸架,据调查可能增加180%的销售量;有的将商品直接摆放在紧靠货架的地上,但其高度不能太高。

把非透明包装商品(如整箱的饮料、啤酒、调味品等)的包装箱的上部切除(可用斜切方式),将包装箱的底部切下来作为商品陈列的托盘,以显示商品包装的促销效果,可以加快商品陈列的速度,也在一定程度提示顾客可以整箱购买。位置:可与整齐陈列架一致,也可陈列在进出口处特别展示区。

篇6: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实习报告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企业管理的不断深入,实现会计电算化已成为现代会计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因此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是非常必要的。通过这次新中大软件的模拟实验,我不紧学到了电脑方面的一些知识,同时也有效地把基础会计,中级财务等课本知识系统的回忆了一遍,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了实际的操作经验,缩短了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距离,使我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期大大减短。这次模拟实验,对我的会计专业知识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基础会计学了快两年了,一些会计流程渐渐淡忘了。这次模拟实验,我们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根据记账凭证编科目汇总表。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帐。根据给出的相关内容编制本月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及费用明细表。在此过程中,一些具体程序记得不是很清晰了,通过看书,和同学讨论,我终于把一个一个问题啃掉了。由于上学期做过手工的工业会计模拟实习,所以发现传统手工会计和会计电算化有许多的不同之处。

一、运算工具不同。传统手工会计运算工具是算盘或电子计算器,速度慢.电算化会计的运算工具是电子计算机,数据处理由计算机完成,能自动及时的存储运算结果,人只要输入原始数据便能得到所希望的信息.这大大提高了效率。

二、信息载体不同;传统手工会计所有信息都以纸张为载体,占用空间大,不易保管,查找困难.电算化会计除了必要的会计凭证之外,均可用磁盘,磁带做信息载体,它占用空间小,保管容易,查找方便.三、帐薄规则不同;传统手工会计规定日记帐,总帐要用订本式帐册,明细帐要用活页式帐册;帐薄记录的错误要用化线法和红字法更正;帐页中的空行,空页要用红线划消.电算化会计不采用传统手工会计中的一套改错方案,凡是登记过帐的数据,不得更改(当然还是要辅以技术控制),即使有错,只能采用输入更改凭证加以改正,以留下改动痕迹.对需要打印的帐页的空行,空页可以用手工处理.四、帐务的处理程序(会计核算形式)不同传统手工会计处理帐务的程序有4种,但都避免不了重复转抄与计算的根本弱点,伴之而来的是人员与环节的增多和差错的增多.成熟的电算化会计的帐务处理程序用同一模式来处理不同企业的会计业务,成本核算程序以软件固化形式在计算机里,从会计凭证到会计报表的过程都由计算机处理完成后,而任何要求的输出都能得到满足.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因此,我觉得这次会计模拟实习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篇7:药品流通企业监管研究报告

一、调研的方法和资料来源

(一)对药品流通企业的日常监管

每年我们对辖区内的药品经营企业检查2遍(平时抽查和群众举报)除外,逐步完善了零售药店的日常监管制度,调研期间,我们共对辖区内200余家药品流通企业进行了日常检查,对药品流通企业通过认证后的经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二)对药品流通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情况

从201x年4月起,我局按照GSP标准展开了对药品零售企业的监督检查,共对200余家在通过GSP认证的药店进行了检查。现场检查时,检查员们对这些药店自通过认证后的经营情况、各项档案、操作记录进行全面综合的检查,从人员的培训教育、质量制度的执行情况、药品的购进、储存养护、销售和售后服务多方面获取了第一手资料。

(三)对201x年稽查队立案查处的案件资料进行分析调查中,我们认证的查阅了稽查队201x年来所查处的所有案件,对所有案件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

201x年,在对200余家个体药品零售企业的检查结果分析,结果如下:约有70%的企业(140余家)存在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行为,只有25%的企业(50余家)是按照《规范》经营。药品经营企业的问题主要有:

(一)药学技术人员不在岗

在检查的药品零售企业中有60%的药店(120家)无药师在岗,20%的企业(40家)有一名药师在岗,20%的企业联名药师均在岗。

(二)各项药品质量管理制度未执行到位

在检查中,查阅各项操作记录,询问现场操作人员,发现所有企业均或多或少的存在不遵守所制定的质量管理制度、操作程序或工作职责的的情况,甚至有些药店的实际做法与所制定的制度、程序背道而驰。如,某药店制定的人员的健康制度要求直接接触药品的人员每年进行体检,实际上某验收员仅在20xx年药店新开办时体检过一次,以后再也没有过体检记录。此外,多项关键的质量管理制度,如,药品的购进、验收制度、药品的保管养护制度、药品的拆零销售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等,均未能得到很好的执行。

(三)设施、设备存在缺陷

部分企业的空调、冰箱等设备无法正常运作,无对设施设备进行正常检查及维护,甚至极个别企业在通过了认证以后,将空调、冰箱、等必要的设施设备撤走。

(四)各项操作记录不完整

所有的药店均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质量管理制度的考核记录、药品的购进、验收记录、中药饮片的装斗复核记录、营业场所的温湿度记录、药品的检查养护记录、设施设备的检查维修记录等方面。在检查中发现,20%的药店(20余家)自从通过GSP认证以后,再也没做过药品购进、验收记录,50%的企业(100余家)药品的购进验收记录不完整。

(五)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技能的水平不高

药品零售企业的从业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不高,超过40%的企业的质量管理员弄不清楚常温、阴凉和冷藏的温湿度的范围,10%的营业人员不知道如何区分药品和非药品。质量管理员对本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程序不熟悉,验收、养护人员对本岗位的操作不熟悉,药师对药品管理的法律、法规药品的基本知识等不熟悉。

(六)企业内从业人员的职责、分工不明确

零售企业的四大员必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检查中发现,部分药店的从业人员仅知道企业负责人是谁,质管员、验收员及养护保管员是谁都不清楚,就连自己的职责都不清楚,部分药店一人身兼质管员、验收员、养护员数职,部分药店从业人员根本未参加培训。

(七)依法经营的意识不高

检查中,对部分投资者进行了解,他们依法遵规经营的意识非常淡薄,认为依法遵规经营仅仅是为了应付执法检查部门,而与自己的经营无关,对违规经营被查处存在着较大的侥幸心理。

三、问题存在原因的分析

(一)盲目节约经营成本

投资者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获取更大利润,所有的药品流通企业都不例外,如果严格按照《新开办零售药店验收标准》申办,按照《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经营,那么药店的经营成本势必加大,这是显而易见的。配备空调、冰箱及电脑等设施设备,少数新开办药店,租借设备、临时聘请药师应付完验收检查、认证检查后,药师走了,设备也撤了。在某零售药店检查时,询问企业负责人,曾经在该店担任质量负责人的药师的情况时,发现他竟然不知道该药师是哪里的,原来该药师是别人帮着找的,只是每年给20xx元的药师证租金。因此,节约投资成本,是企业不守法经营的重要根源之一。

(二)投资人的法律意识不高

零售药店(零售连锁企业除外)投资规模小,属于小本经营,因此参与此行业投资的大多数素质不高,也不可能存在长远的规划。某镇某女士丧夫多年,全家的经济来源都指望着一家经营状况并不十分好的药店,和这种状况类似,全县家庭式的药店为数并不少。在对一家药店进行检查时,负责人直言不讳:“做一天算一天,谁愿意花钱花那么多精力去规范,再说全县的药店那么多,也不一定查到我们”。

(三)违规经营案件的查处力度太小

在对我县201x年立案查处的药品流通企业的案件进行分析时发现,201x年我局共对30余家企业立案查处,其中销售假劣药品的案件共5宗,非法购进药品案件20宗,超范围经营案件2宗。200余家药品零售企业,未按照《规范》经营的,查处4宗。可见,我局在针对企业未遵照《规范》经营的查处力度不够,这也就给企业一个错觉,即使不遵《规范》经营也没关系。

(四)监管目标过于庞大和监管人员非常有限的矛盾突出

我局稽查队目前配置8人,正常出发6人,全县270多家零售药店、4家药品批发企业、医疗机构200余家需要监管,稽查队人员已在超负荷运转,因此要加强监管力度,应考虑适当加强对稽查队的人员配备。管理目标过于庞大,而管理人员非常有限,是当前非常突出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监管的标准把握不准确、不严格

在检查过程中,少数执法人员对行使自由裁量权等标准的把握不太准确,执行不严格。检查结果影响了管理相对人的判断和守法经营的自觉性。

四、监管对策

(一)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素质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成立时间短,并且招纳新的公务员较多,绝大多数新人都没有药品监督管理的经验,必须不断的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对一些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应该多沟通,多学习,提高执法水平。

(二)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

加大对投资人员、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技术、技能等,加大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战操作性,避免和杜绝培训的形式主义、走过场,考试人人过关。

(三)加大对违规经营的立案查处的力度

在201x年对药品流通企业立案查处案件中,其中销售假劣药品的案件共10余宗,非法购进的有20余宗,超范围经营的5宗。未按GSP标准经营的查处6宗。然而,根据《药品管理法》第十八条和第八十五条的规定,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有真实完整的购销记录,购销记录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商、购(销)货单位、购(销)或数量、购销价格、购货日期及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内容,违反此条规定者,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吊销《药品经营许可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上述法律规定,适当的加大对上述行为的查处力度;

(四)建立完善的立案查处公开制度,使法律的警示作用完全发挥,探索建立完善企业的质量信用制度

法律是用来规范人的行为的准则,因为它是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所以他最主要的规范作用体现于她的惩戒作用,正因如此,让欲违法者望而却步。因此,执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利用法律这个武器,维护好药品流通的市场秩序。

1、建立完善的公示制度。每月或者每周在县电视台、电台或报纸等大众媒体公示药品流通企业的违法情况,迫使企业守法、遵规经营。

2、结合公示制度,加强药品经营企业的质量信用制度的建设。制定实施《全县药品经营企业质量信用管理办法》、《考核表证》等一系列的配套规定,利用广大市民的购买选择行为为企业制造守法遵规经营的压力,迫使企业自主规范。

(五)制定科学的药品经营企业监管制度

实施和完善网格化监管,制定监督检查办法,合理的利用广大药品质量信息员这一渠道,在监管的时间、地域的选择上对全县药品经营企业进行科学统筹监管,使所有的监督检查均是按照规定执行,减少人为的主观性的操作。彻底解决监管目标过于庞大和监管人员非常有限的矛盾,保证对被管理目标实施有效监管。

(六)完善执法责任制建设,完善执法过错追究制度的建设

篇8:商品流通企业实训报告

一、高职教育“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实训耗材转化为商品”的现状

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 是指学生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 从事真实的生产活动, 制造出来的实训产品转化为社会产品, 实现其价值。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如果仅用于教学和培训, 并没有发挥它的全部效能只有将教育教学任务同生产任务统一安排、密切结合, 最终形成教学、生产、经营服务的一体化, 才能使实训教学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1. 对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没有明确的意识

实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 在实训教学中,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关注点着眼于人才的培养功能上, 重视实训基地设备功能的先进性, 强调实训教学体系的完善性, 强化实训环境的企业化。但对于实训教学能否转化为生产力、如何转化为生产力等问题没有意识, 要么认知不够, 要么根本没有思考到这一层面。因此, 实训教学虽然在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上达到了生产性的要求, 但由于对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没有明确的意识, 而未能开发出实训教学的潜在生产力。

2. 实训教学的生产力功能开发不足

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 在许多高职院校也有所体现, 但整体上来看程度都较低, 实训教学的生产力功能开发不足, 形成生产力资源的相对浪费。湖南有近70所高职院校, 各院校都建立实训教学基地, 以机械加工实训基地设备投入为例, 其现值投入就达到2亿元以上。部分示范性高职院校, 机电实训基地功能齐全、设备先进, 实训教学的设备投入数千万元, 具有一定的生产加工能力。但是, 这些实训基地所承担的实训教学, 基本上都是纯消耗性的, 虽然学生从事真实的技能操作训练, 但不是生产性的, 除了人才培养功能之外, 没有其他附加产出, 实训教学的生产力功能开发不足。

3. 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的模式单一

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的模式, 主要有三种, 一种是校外实训基地, 一种是校企合作的“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 一种是校办企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 学生进入企业, 在真实的生产中学习, 其学习过程即是生产过程, 其学习成果即是生产产品, 实训教学的实现实际也是生产力功能的实现。这一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的传统渠道, 甚至也是唯一的途径。但这种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 一方面学校建立校外实训实习基地需要付出资源成本, 另一方面学校在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实习也要付出组织成本, 而且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 如实训的过程和结果难以监控等。校办企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因为经营管理的复杂性, 办得成功的比较少, 很多高职院校并不愿意举办, 因此, 这一模式的实现程度并不高。校企合作的“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 是学校引入企业进校园, 学校方提供生产场地及必要的配套生产条件, 企业投入设备自主经营, 并承担学校实训教学的生产性实训基地。这种模式, 可以说是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的最理想的模式。但这一模式在高职院校中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从上述分析来看, 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 虽然在各高职院校已有着一定的体现, 但整体程度还较低。这不仅不利于高职院办学效益的优化, 也未能为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二、实现高职“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实训耗材转化为商品”的基本途径

从学院明确提出“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 实训耗材转化为产品”思想以来,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和作用, 安排学生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边生产边学习, 使教学的过程、学习的过程、生产的过程互为一体, 不仅大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也进一步实现了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

1. 建立三级实训教学模式

针对专业人才实践技能训练, 对应三种形态的实训基地, 建立三级实训教学模式, 即把实训教学分为初级实训、中级实训和高级实训三个层级, 在中级实训和高级实训层级, 力求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 实训耗材转化为产品。中级实训要求学生在实训教师或带班师傅的指导下把实训产品制成准产品, 这些准产品或经专业师傅稍做加工后即可成为合格的成品, 或进入高级实训层级, 由高级实训学生在实训教师或带班师傅的指导下将实训产品加工成为合格的成品。这样, 实训教学就转化为生产力, 学生实训加工出来的产品转化为了商品。

2. 建立校企业合作的“校中厂”生产性实训基地

为了提高实训教学水平, 最大程度实现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了一种“产学合作”的新模式———“校中厂”模式。引进专业对口的企业入校园, 学校与企业合作, 办学与生产融合, 促进学院重点专业的建设, 取长补短, 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 实现双赢。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规划了实训产业园, 引进与重点专业群对口的企业进驻校园, 运营方式是学校方提供生产场地及必要的配套生产条件, 入园的企业投入设备自主经营, 把企业变成学校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到目前为止, 学院已引进中青洗车设备公司、凯城精密机械制造公司等多家企业入校园。学院有关重点专业的中、高级层次的实训教学, 都在“校中厂”中进行, 在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 也最大化地实现了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

3. 建立基于校办企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院成立校办企业作为生产性实训基地, 以师生为主体, 以实训教学为主要职能, 学生实训加工出来的产品, 转化为商品。主要途径是寻求合作企业, 进行一些中、低端产品的外协加工, 这在其他高职院校中也有所体现。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办企业鑫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多年来与湖南安乡凯斯等企业合作, 代工一些机械制造的零部件, 平均每年产值达到60万元, 较好地实现了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 实训耗材转化为产品。

三、推进“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实训耗材转化为商品”应注意的问题

1. 认识问题

树立教育和生产共赢的工学结合观, 是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的思想前提。对于学校而言, 把“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主要是为了使办学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一方面是通过实训教学来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另一方面是控制实训成本, 优化办学效益。从事高职教育的所有教职员工都要对“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的理念有一个系统全面深刻的认识, 只有更新和转变传统的实训教学观念, 明确方向, 达成共识, 此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2. 师资问题

把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 对教师要求比较高。由于所有的项目都来自于企业生产一线, 生产的是真实的产品,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理论知识, 而且要有实践技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一般可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双师型”教师, 既具有讲师以上职称, 又有其它专业技术职务;二是“双师素质”教师, 既具备理论教学能力, 又有必要的生产实践经验;三是“双系列”教师, 即教师整体中有部分是属于教师系列的, 有部分属于工程实践系列的;四是“双元型”教师, 即师资队伍中以专职教师为主, 兼职教师为辅。

3. 运行机制问题

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 需要通过产学合作, 要充分考虑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与学校的契合点和矛盾点, 积极探索产学合作的市场化运作方式, 建立利益互补的运作机制。首先应建立合理的组织机制。产学合作联合体应有双方的人员共同参与, 形成领导集体, 在培养人才方面一起制订培养方案、培养计划, 进行日常管理。其次, 明确产学合作参与各方的权利和义务、职责和利益。学校和企业各自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 享受哪些权利与收益, 要有具体化的细致规定第三, 建立产学合作长效利益驱动机制。以企业需求为出发点, 建立利益机制, 作为推动产学合作发展的动力和维系产学合作良性运转的纽带。

4. 教学模式问题

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 就要求建立适应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模式可以从教学组织形式、教学项目、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来构建。一是建立生产性实训的教学组织形式。生产性实训基地将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发展合理地安排实训, 采取不同层次的实训阶段, 如前述三级实训形式。二是开发生产性实训的教学项目。生产性实训基地中以真实产品为载体, 通过把工作项目转化为学习项目来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 才能将实训教学转化为生产力付诸实践。三是运用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方法。针对生产项目的开展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 把学生的学习、技能训练、真实生产整合成一个整体, 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 发挥生产力的功能。

参考文献

[1]成立平.高职专业人才精细化培养研究[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2]廖莹.浅析如何将企业培训转化为生产力[J].中外企业家, 2011, (2) .

[3]陈玉华.校企合作建设学习生产型校外实训基地[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7) .

上一篇: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作文700字下一篇:情感日志:想起一个人,是情不自禁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