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现场核查注意事项

2024-04-30

餐饮现场核查注意事项(通用13篇)

篇1:餐饮现场核查注意事项

餐饮服务许可现场核查验收申请书

礼泉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在兴华街中段经营邻家小吃饭店,现已按照《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中的要求,人员设施以及各种书面材料已全部备齐到位,望贵单位予以现查核查验收!

申请人:刘瑞霞

2013年5月2日

餐饮服务许可申请书

礼泉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我叫刘瑞霞,女,51岁,汉族,我系礼泉县城关镇柴市村六组,为了繁荣礼泉经济,活跃市场。我在兴华街中段,名为邻家小吃,主要经营小吃为主,现人员实施已全部到位,准备开业。现特此申请办理《餐饮服务许可证》望贵单位调查核实,予以批准为盼!

本人保证从未有《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中涉及的有关行为,如若不实,对于出现的后果愿负法律责任。

申请人:刘瑞霞

2013年5月2日

篇2:餐饮现场核查注意事项

排污口:主要查看排污口是否规范化,从排污口出来的污水的颜色、气味、浊度以及在线监测仪器显示的浓度等情况。

超越管:查看记录和设备情况,判断是否有水通过。

中控系统:中控系统是现场核查的重中之重。查看中控系统显示的各工序运行情况和水量、水质与现场的各设施设备情况是否一致,看历史水量、水质数据与台账是否一致。查看历史数据及趋势曲线,判断验证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和减排量的准确性。

在线监测设备:核查在线监测装臵运行情况,翻阅记录的瞬时流量与累计水量,查阅水质数据。主要是通过随机查阅10日或一段时间内的自动在线监测进出水水量和COD浓度数据,核对减排用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查阅在线监测系统的比对数据和有效性校核报告。查看进水水管的水质是否是实时处理后的水质,禁止与清水管或储罐水相连通。

电费单:通过计算处理单位水量的耗电量,综合考虑所用工艺、运行实际,通过耗电量反推处理水量,处理水量=耗电量/耗电系数,耗电系数一般在0.15-0.35千瓦时/吨水。

管网完善情况:对管网完善的项目,重点核查和验证管网长度、泵站、服务范围与浓度、水量的变化情况能否相对应。对中水回用的项目,应核查回用水量水质数据、用途、水费收据等证明材料。

运行日志:核查各设备、设施的巡查、运行记录及各处理工序的水质参数,验证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

二、现场迎检注意事项

至少分三组专人接受核查现场检查,并相对固定,检查前充分讨论,确定原则,统一口径,合理分工,各负其责,共同应对。核查组

-问什么答什么,决不延伸。充分尊重核查组,讲不清楚的不要急于解释清楚,可以保留。稍后还有机会解释。

(一)资料组

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厂的台帐资料整理,包括实验室化验的原始数据或原始记录,由熟悉业务和厂生产情况的专人负责解释工作,并至少有一专人协助;接受检查时随时可以快速地找到核查组需要的资料;提前准备好对专家可能提到的问题的合理解释,特别是一些“异常”的情况,如污泥产生系数或耗电系数为何与经验系数不符等,处理水量或进出水浓度波动等;如果是污水处理厂管网完善新增削减量的项目,必须另由熟悉情况的专人解释管网完善的情况,全面准备好管网图以及相关材料,包括管网规划或完善方案、施工相关文件、管网验收或竣工或移交材料、查漏补缺相关文件等;

(二)现场组

由熟悉生产情况的专人负责陪同核查组现场检查,并做好介绍和解释工作,并至少有两人协助;陪同检查专人和协助人员对生产情况了如指掌,随时解释对现场情况的疑问,做出合理解释;

(三)中控室组

由熟悉中控室操作以及生产情况的专人负责陪同核查组对中控室历史和实时数据的检查,随时对专家提问或疑问解答;

篇3:上市环保核查现场核查工作研究

一、现场核查的任务要求

现场核查主要是针对申请上市的公司的现有已投产企业的现场核查。正确的现场核查可以确保核查技术报告所阐述的企业环保设施建设与运行状态等内容的真实可靠。核查任务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一是核实企业生产设施、环保设施、风险设施建设运行情况与环保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要求及项目环保审批要求的一致性;二是查证环保设施完备性、运行稳定性及其工艺流程对企业生产排污处理的适用性;三是核实企业生产设施与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关系, 卫生防护距离是否满足要求;四是查证企业对环境管理部门提出的环保整改要求的落实情况及实际效果。

二、现场核查前的准备工作

1. 对企业涉及行业情况进行了解。

了解企业涉及行业的产业政策及环保要求, 尤其是行业限制类的技术工艺和规模;了解企业所属行业的环评分级审批要求;了解企业涉及行业的污染特征及主要环境问题, 做必要的技术准备。

2. 搜集申请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或融资方案。

明确环保核查的范围, 并据此给企业列出一份相对全面的核查清单, 清单内容应包括企业投产日期、规模等。

3. 编写核查资料清单, 交由企业提前准备相关资料。

资料核查是现场核查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料清单需要企业提供判断是否满足核查要求的原始资料, 而不是由企业填写结果。清单内容包含诸如环保治理设施设计文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保部门对环评文件的审批意见、已投产企业的竣工环保验收报告及验收审批意见等。

4. 列出清单内容。

在通过资料全面了解企业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列出需现场查看的内容清单, 以便于现场核查得详尽全面, 防止出现遗漏, 及时发现工程的实际建设与初步设计、环评、批复等要求是否一致。

三、现场核查阶段

开展现场工作前应了解企业的生产设施运行状况。停电、检修或主体工程调试等造成停产的情况下的核查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现状, 应调整核查时间, 待企业恢复生产, 运行正常时重新开展核查。现场核查阶段, 应首先通过座谈会了解核查企业的基本情况, 包括历史发展沿革与变迁, 建设时间节点, 目前的生产经营情况, 目前的环保措施及是否存在环境问题及纠纷等。根据搜集到的资料及了解到的情况, 在现场进行一一核实, 应做到全面、细致, 坚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原则, 并拍照作为说明。根据核查技术报告编制要求, 现场查看包含7个方面。

1. 厂址周围概况。

厂址周围概况重点关注厂界四周的敏感点分布情况, 核查其是否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对于投产数年或建设时间长的企业, 周边环境可能会发生变化, 有新增环境敏感点情况的, 应特别注意对照环评, 关注厂址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分布及与厂界的距离, 并拍照说明。

2. 主体与辅助工程。

主体工程核查主要是核查厂区平面布置、工程组成、主要生产车间及主要生产设备、型号、投运时间、运行状态等。对于已投产企业应注意核查其投产时间、产品类别、各类产品生产规模、原辅材料消耗量、生产工艺以及核查时段内生产情况等。辅助工程主要核查水、电、煤等有关工程的具体内容及运行情况。应特别注意对照企业提供的厂区平面布局图及基本生产, 了解其是否存在隐瞒的生产线布置, 生产线的工艺与规模与介绍是否一致等, 尤其注意生产规模、锅炉供热规模是否存在批小建大的问题。

3. 环保设施。

环保设施包括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及风险等项目。主要核查企业环保设施的规模、工艺是否与环评和竣工验收批复要求一致。现场各个项目的处理措施或设施, 规模或型号, 数量, 处理效率, 运行状态及排放去向并现场拍照作为说明。环保设施的现场核查, 核查人员除查看环保设备运行台账之外还应根据企业的产污特征, 从厂内气味和厂容厂貌等方面判断环保设备是否运转正常, 还应注意查看厂内危险废物场内临时存储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对于未按审批要求落实的环保设施, 应说明详细情况, 并要求企业进行整改。

4. 排污口环保标志。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是企业环境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现场核查时应到企业污水排放口、废气排放口、固体废物堆场及噪声产生位置实地查看, 查看各个排污口环保标志是否规范, 不规范的应提出来, 要求企业按照《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 (试行) 》和《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GB15562.1~2-1995) 等要求, 进行规范化整治, 预留采样口, 设置符合规定的标识牌。

5. 在线监测。

根据国家环保部的重点监控企业名单及企业所在地环保管理部门的要求, 要求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装置的应现场核查其自动在线监测装置运行情况及是否联网。

6. 环境管理档案。

企业应建有较完备的档案管理制度, 有专门的档案室及环境管理档案专柜。现场核查时应走到环保档案室查看环境管理档案, 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试生产申请、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排污缴费手续、环保设施运行记录、排污监测记录等相关材料, 搜集复印件并拍照说明。

7. 地方环境管理部门。

地方环境管理部门直接管理企业, 他们对企业的日常环境管理情况、守法情况及群众的上访投诉等情况比较熟悉。现场核查时应走访当地环境管理部门, 获取企业守法情况证明材料。需从当地环境管理部门获取的企业环保守法情况证明材料, 主要包括企业在核查时段内, 有无环保行政处罚、有无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有无环保诉求、信访、上访事件、有无其他环保违法违规行为, 如企业存在上述违法违规情况, 应详细说明情况的起因、环保局下达的要求、企业采取的处理措施及最终处理结果。此处存在有些企业开具的证明不全, 有时是刻意隐瞒存在的问题。因此, 在证明的基础上, 还应注意利用互联网广泛了解企业是否存在环境问题、环境纠纷及处理情况, 并如实反映在核查报告中。

四、现场核查获取资料的整理分析阶段

经过现场核查后, 技术人员获得了申请上市企业的第一手资料及照片, 核查后应及时整理并分析, 根据所搜集的环保相关材料及现场核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 编写上市核查技术报告, 分析企业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 是否存在延期验收或越权审批、未批先建等问题;是否依法进行排污申报登记并领取排污许可证, 是否达到排污许可证的要求并按规定缴纳排污费;污染源定期监测资料的齐备情况, 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监测数据中是否存在超标数据, 并了解超标原因;存在特征污染因子的企业, 如没开展监测, 需要制定特征污染因子补充监测方案;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是否依法处理、处置情况如何, 危险废物是否签订处置协议, 是否有转运联单;企业环境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是否健全;是否使用违禁物质及符合产业政策情况;是否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等等。

篇4:餐饮现场核查注意事项

关键词:航标 巡检 遥测 安卓 APP

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IALA标准的航标AIS ATON设备、北斗航标及GSM/GPRS遥测设备的安装部署,给航标远程监管提供了极大便利。但由于不同航标遥测终端生产厂商之间的设备通信方式不同、通信链路不同,数据格式以及传输协议不同等问题,特别是在海上现场巡检受气象条件、工作时间等因素制约的影响,给航标遥测终端的现场巡检核查带来诸多不便。针对这些问题,从航标巡检一线人员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当前智能手机应用普及和“互联网+航标”的理念,设计了一套基于安卓系统的航标巡检现场核查APP系统,拟通过手机APP客户端,对灯塔、灯桩、灯浮、灯器、蓄电池电流电压、航标遥测终端、航标AIS终端等运行状况进行现场核实和检查,从而避免了现有航标巡检维护时,因更换或检测每台终端设备时都必须通过值班人员在系统平台上核查确认反馈信息的现状,且大大缩短了现场等待时间,弥补了航标巡检现场没有可验证的工具和手段,减轻了一线航标人员的工作量,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力推进了航标信息化、科学化的进程,具有较高的现实性和应用价值。

1航标远程遥测设备

航标是航行标志的简称,指标示航道方向、界限与碍航物的标志,包括过河标、沿岸标、导标、过渡导标、首尾导标、侧面标、左右通航标、示位标、泛滥标和桥涵标等,是帮助引导船舶航行、定位和标示碍航物与表示警告的人工标志。

航标远程遥测设备主要包括了:AIS航标、北斗航标、公共网络遥测航标等所有具备发射功能的无线信号终端。其中AIS航标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和加强船舶航行的安全,它所能提供的助航服务主要有:标示航道、障碍物和水中建筑物等,监控航标的实时位置和运行状态,为过往船舶提供气象、潮汐和海洋状况数据等;北斗航标主要是通过北斗卫星提供船舶在海洋上的定位信息;公共网络遥测遥控航标主要功能是通过国内三大公众网络运营商提供的通信链路,将航标采集数据汇总到航标监控指挥中心的数据库中。

几种遥测终端各有优劣,AIS航标采用广播方式,在能见度较低的天气条件下,可以为周围船舶提供准确的航标信息,但AIS航标受困于AIS基站覆盖,通常通信距离较近,只适合安装于港区范围内的航标上;北斗航标采用卫星通信,信号覆盖范围广,但只能寻址通信且功耗较大,仅适合安装于供电稳定的远海灯塔供指挥中心监测使用;遥控遥测终端使用移动数据运营商网络,也仅为寻址通信,优点为只要有手机信号的海域都可用于遥测使用且功耗很低,同时可以通过短信方式召测,设置设备通信参数,应用灵活方便。

多种通信模式终端的结合使用,使得航标远程监管达到各自发挥优势,互相弥补缺点的合理水平,方便航标管理部门指挥中心远程监管。

2系统结构及功能

这款APP的设计采用了当前安卓智能手机主流的C/S模型架构,即客户端(Client)和服务器端(Server)。本系统程序设计中,安卓手机APP为客户端,航标监控指挥中心服务器上运行的后台程序为服务器端。该系统主要运用的技术包括:采用TCP/IP Scoket协议结合、Webservice数据融合的通信方式,并对各种类型遥测航标上传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和数据解析,实现数据入库,来实现手机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通信。

2.1 系统架构设计结构

本系统在架构设计开发方式上采用的是MVC(Model View Controller)设计架构来设计本款APP。其中MVC分别是模型(model)-视图(view)-控制器(controller)的缩写。在本次设计中,数据库为模型层,后台的服务器程序为视图层,安卓手机的客户端程序为控制器。关于MVC的设计方式,大致描述如上图1所示。

2.2系统技术特点

服务器多类型数据融合数据处理,AIS航标、北斗航标、遥测遥控航标及AIS基站等所有遥测航标数据的综合数据处理、解码及入库;

具体涉及现实网络机房部署中的系统网络结构组成,如下图2所示:

服务器多种数据通信方式,采用TCP/IP协议、Webservice服务、Scoket、串口等多种数据通信接口,融合短信、套接字、xml语句等多种类型数据格式。

手机实时监控及历史数据分析,手机APP通过Webservice方式请求服务器推送所需要的实时及历史数据,在手机端进行分析,并用图形直观表示。

开发平台: 服务器端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 2012、开发语言C++;手机APP端开发平台Eclipse,开发语言java;采用TCP/IP Scoket协议结合Webservic数据融合的通信方式;AIS数据为国际电信联盟ITU颁布的1371号协议,标准NMEA-0183语句,采用TCP/IP通信方式,需要专属用户名和密码验证;遥测数据服务器为自定义的协议语句,采用开放式TCP/IP通信方式和Webservice连接方式相结合。

2.3 APP功能介绍

安卓手机APP端主要功能包括:基础信息、新标搜索、数据升级和实时查询等四个功能模块:

基础信息功能模块主要内置了航标基础信息,包括航标编号、航标名称、基础位置、灯质等,主要方便航标管理部门对航标基础信息的快速查询。

实时查询模块为该APP关键部分,主要是第一时间实时查询到当前航标遥测终端上报的信息,核实上报时间、航标位置、电流电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并可以查询近期历史数据记录,位置偏移情况和电流电压变化曲线图,功能示意如下图3所示:

nlc202309031625

新标搜索模块主要为基础信息没有更新的新设立航标遥测终端提供快速查询接口。

数据升级模块会在APP启动前检查当前APP程序版本号,提示用户是否升级程序并更新航标基础信息。

3关键技术

3.1 网络通信技术

网络通信部分,服务器端我们采用了TCP/IP协议、Webservice服务、Scoket、串口等多种数据通信接口,融合短信、套接字、xml语句等多种类型数据格式。为实现服务器端的正常工作和满足设计的需求,开发者专门开发了一款使服务器端程序,能够对各种类型遥测航标上传的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和数据解析,并实现数据库入库。服务器端程序如下图4所示:

此服务器端程序有专门的AIS通道、北斗通道、航标遥测通道和短信通道。服务器端程序将不同通道中的数据进行如上所说的数据处理,解析和入库操作。安卓手机APP端,通过WebService方式请求服务器推送所需的实时及历史数据,并在手机端进行分析和显示的工作。

3.2 数据库操作技术

在数据库技术中,主要是通过对数据库进行查询,分类搜索等数据库的操作功能来得到历史数据,并运用安卓程序开发的技术将得到的数据进行图形化的直观显示,在安卓客户端中进行数据分析,解析和绘制,参见上图4,App端的历史数据查询功能界面如下图5所示:

4 结束语

基于安卓系统航标巡检现场核查App的设计中,多种数据的通信和融合是一个难点。其中,AIS数据协议为国际标准的NMEA-0183语句;航标遥测终端大多数各厂商为自定义的协议语句,采用开放式TCP/IP通信方式或Webservice连接方式;同时该APP软件兼容北斗航标的通信接口,北斗数据需要接入总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地面站的数据服务中心,使用北斗系统国家标准。

本系统服务器端程序预留多路接口,可以提供明码格式语句供其它系统使用,同时本系统服务器端预留长期存储的数据库接口以及基于手机APP电子海图接口,为后期的应用扩展提供数据支持。

参考文献

[1]许健,余琳.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在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J].水运管理,2011,33( 9) :34-35.

[2]李子福,彭国均,黄鹏飞.航标遥测遥控系统的优化[J].集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0,15(5):358-363.

[3]翟大昆.Android项目开发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柯元旦.Android内部剖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篇5:公司现场核查自查报告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

根据你局现场核查通知要求,现将我司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

1、我司系注册在(经营地址)的中/外资 企业,注册资金为:

2、核查期内我公司主营业务为:__

主要进口/出口产品为:__

3、我司进口主要贸易方式为:__,付汇主要结算方式为:__;

我司出口主要贸易方式为:__,收汇主要结算方式为:__

二、现场核查业务情况

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显示,核查期内我公司进口__万美元,付汇 __万美元,(出口__万美元,收汇__万美元),总量指标异常。经我司核查,详细情况如下:

1、造成进口无对应付汇数据的情况(需列明对应数据、原因并提供证明材料);

2、造成付汇无对应进口数据的情况(需列明相应数据、原因并提供证明材料);

3、造成收汇无对应出口数据的情况(需列明相应数据、原因并提供证明材料);

4、造成出口无对应收汇数据的情况(需列明相应数据、原因并提供证明材料)

三、自查结论:

四、附件:

1、现场核查企业自查情况简表(格式);

2、相关证明材料(如合同、报关单、收/付汇凭证、海外代付协议等)

_______公司(盖章)

法人代表或授权人:(签章)

篇6:货物贸易企业现场核查报告

国家外汇管理局XX分(支)局:

我公司于**年**月**日以何种方式(网上签收、现场签收)收到贵局编号为****的《现场核查通知书》。我公司基本情况(内容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资金流与货物流的规模与结构、资金流入或流出和《现场核查通知书》中提示的问题等)。我公司**年**月**日至**年**月**日期间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哪些方面的原因导致,具体情况如下:

1、……(相关证明材料见附件1、2等)

2、……(相关证明材料见附件3、4等)

注意:

1、原因应标明对应的业务发生时间、金额和笔数。

2、相关证明应当为可解释或证明异常产生原因的收支申报单证、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合同、发票、代理协议、携带外币现钞入境申报单等有效凭证、商业单证或相关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有效凭证和商业单证应为原件或加盖企业公章的复印件,相关部门出具的书面证明应为原件。

对此,我公司应对措施:

1、……

2、……

特此报告

附件:

1、……;

2、……;

3、……

篇7:公司现场核查自查报告格式

国家外汇管理局宝鸡市中心支局:

根据你局现场核查通知的要求,现将我公司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公司基本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

1、公司性质、地址、注册资金、法代表(和实际控制人);

2、核查时间段内的主营业务量和盈利情况;

3、主要贸易方式(一般贸易、来料加工、进料加工等)、主要结算方式(货到付款、90天信用证、托收等)、收付汇期限(30天、90天等)及特点。

二、现场核查业务情况

包括但不限于:

第一,现场核查涉及业务的完成情况。(某笔业务或多比业务、单个合同项下、多个合同项下、某时间区间内)。

1、货物流的已发生、未发生情,资金流的已发生未发生情况。

2、涉及已向外汇局报告的各类报告的情况。

3、涉及银行贸易融资情况。

4、涉及已经外汇局等管理部门批件情况。

5、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相关情况说明中,应尽可能列名相应的金额、时间、具体的报关或首付单证号码、对应的会计分录。

第二,企业对外汇局现场核查列明问题的解释情况。可能包括的方面有:

1、业务(合同)执行中遇到的导致合同执行变化、停滞或终止的商业因素、不可抗力因素和法律、行政管理因素等;

2、企业报告时遇到的操作因素,如货物流、资金流电子数据到达企业时间对完成报告的影响,具体员工执行报告时的主客观影响或误操作因素;

3、政策理解方面的情况;

4、其他需要解释的因素。

第三,企业对外汇局现场核查问题的自查结论。

第四,企业自查涉及有关文件资料作为附件。

××××××公司(盖章)

法人代表或授权人:(签章)

篇8:企业现场核查报告写法(新)

一、企业基本情况(包括企业地址、性质、规模、经营范围、贸易方式):例:XXX公司位于西安市高新区XX号XX大厦XXX号,属于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金100万人民币,主要经营机电设备出口及相关零部件的进口,以一般贸易为主。

二、现场核查监测指标异常原因:

本核查期,货物贸易外汇收支监测系统显示企业各项总量监测指标值分别为:总量差额_____万美元、总量差额率____%、资金货物比____%、贸易信贷报告余额比____%。

(一)核查期内进出口及收付汇数据:

进口额:______万美元、付汇额:______万美元、差额:____万美元; 出口额:______万美元、收汇额:______万美元、差额:____万美元; 以上差额合计:_______万美元。

(二)造成核查期内进口与付汇差额的原因: 1.预付:(提供材料说明)2.延付:(提供材料说明)3.其它原因:(提供材料说明)

(三)造成核查期内出口与收汇差额的原因: 1.预收:(提供材料说明)2.延收:(提供材料说明)3.其它原因:(提供材料说明)

(四)造成核查期内转口贸易收汇与付汇差额的原因: 1.先收后支:(提供材料说明)2.先支后收:(提供材料说明)3.其它原因:(提供材料说明)

(五)其它原因:(提供材料说明)

以上各原因产生的差额合计:_______万美元。

(注:差额中显示多进口或多收汇,用“+”表示;差额中显示多出口或多付汇,用“一”表示)

三、截止报告日,差额消除情况:

(提交撰写现场核查报告期间,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显示的总量差额与核查期的总量差额相比的增减情况)

四、以上预收、预付、延收、延付是否在货物贸易监测系统中做了贸易信贷登记报告?

以上报告及所附材料情况属实,本公司愿对此报告所述内容承担法律责任。

报告联系人: 联系电话:

单位公章

篇9:药品注册现场核查要点及判定原则

一、现场核查要点

(一)药学方面 1.处方工艺研究

1.1 处方工艺研究及试制现场是否具有与研究项目相适应的场地、设备和仪器。

1.2 研制人员是否具有进行该项工作的能力,并与申报资料的记载一致。1.3 处方工艺研究记录是否有筛选、摸索等试验过程的具体内容,工艺研究及其确定工艺的试验数据、时间是否与申报资料一致。2.样品试制

2.1 样品试制现场是否有试制该品的全部相应设备并能满足样品生产的要求,临床试验用用样品和申报批准文号的样品的生产条件是否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

2.2 用于临床试验用用样品和申报批准文号的样品所需的原辅料、药材和提取物等是否具有合法来源(如供货协议、发票、药品批准证明复印件、检验报告书等)。

2.3 购入时间或供货时间是否与样品试制时间对应一致,购入量是否满足样品试制的需求。

2.4 是否对购入的原辅料等进行了质量检验。

2.5 样品的试制是否有制备记录或原始批生产记录,样品制备记录项目及其内容应齐全,如试制时间、试制过程及内容、中间体检验记录等。2.6 样品试制量、剩余量与使用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对应一致。2.7 尚在进行的长期稳定性研究是否有留样并有与申报资料一致的直接接触药品的内包装。

2.8 申报批准文号所需样品的原始批生产记录是否与申报工艺一致。3.质量、稳定性研究及样品检验

3.1 研究及检验必需的仪器设备是否具备,研究人员是否从事过该项工作并与申报资料的记载一致。

3.2 研究期间的仪器设备是否检定合格,各仪器设备使用是否有使用记录,记录时间是否与研究时间一致。

3.3 用于质量研究的样品的试制时间与研究时间是否合理,稳定性研究样品批号、研究时间与样品试制时间的关系是否对应一致。3.4 对照研究所用上市药品是否有来源证明或记录。

3.5 所用的对照品是否具有合法来源,如为工作对照品,是否有完整的标化记录;申请生产时是否已经向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报送了制备标准品的原材料及有关标准物质的研究资料。

3.6 质量研究各项目以及方法学考察内容是否完整,各检验项目中是否记录了所有的原始数据,数据格式是否与所用的仪器设备匹配。3.7 质量研究及稳定性考察中具数字信号处理系统打印的试验图谱(如IR、UV、HPLC、GC等)是否有可追溯性关键信息(如带有存盘路径的图谱原始数据文件名和数据采集时间),各图谱的电子版应保存完好并备份,需目视检查的项目(如薄层色谱、纸色谱、电泳等)应有照片或数码照相所得的电子文件。

3.8 所有研究的原始实验图谱应真实可信(如是否存在篡改图谱的采集时间等真实信息、一图多用等现象)。

3.9 稳定性研究过程中各时间点的实验数据应合乎常规,原始记录结果 与申报资料上的数据是否一致。

(二)药理毒理方面: 1.研究条件

1.1 是否建立实验研究相关的管理制度,并在研究中予以执行。1.2 研究单位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备是否满足申报资料中反映的实际研究需要。

1.3 申报资料中反映的研究必需的实验场所、仪器设备及实验动物饲养条件是否具备。

1.4 主要仪器设备是否有使用记录,记录内容是否与申报资料反映情况相一致。

1.5 委托其他部门或单位完成检测等实验项目的,是否有委托证明材料。委托证明材料反映的委托时间、项目及方案等是否与申报资料反映的情况一致。

1.6 委托其他部门或单位完成检测等实验项目的,被委托部门或单位的研究条件和仪器设备等是否能满足被委托实验项目的实际要求。2.实验动物

2.1实验所用动物是否有确切的购置凭证。

2.2实验动物购进数量和时间是否符合申报资料中反映的实际情况。2.3购进实验动物的种系、等级、合格证号、个体特征等是否和申报资料反映的情况一致。

2.4 本单位繁殖动物供研究用的机构,是否能提供繁殖饲养资质证明及繁殖饲养记录。3.原始资料

3.1各项实验原始资料是否齐全,是否有实验原始资料清单。3.2各项实验原始资料是否具有可溯源性。3.3原始资料中的实验数据、结果、日期、人员及实验单位等是否和申报资料一致。

3.4原始资料中对供试品、对照品的配制、储存等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和申报资料中反映的情况相对应。3.5组织病理切片是否保存完整。

(三)临床方面: 1.临床试验条件

1.1临床试验机构及相关专业是否具备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资格,是否具有SFDA颁发的临床试验批件。

1.2 临床试验管理制度的制定与执行情况是否一致。

1.3参加临床试验的主要人员及其分工、研究时间、试验报告者等与申报资料、现场记录是否一致。

1.4临床试验设备、仪器是否能满足试验所需,其设备型号、性能、使用记录等与申报资料内容是否一致。2.临床试验记录 2.1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签署者应是受试者或其法定代理人、法定监护人。应抽查部分受试者进行电话核实,以了解其是否在试验期间参加过该项临床试验,是否知情等情况。

2.2 临床试验用药物的发放和用量:

试验药合格质量检验报告中药物批号是否与临床试验报告中一致。

核查临床试验用药的接受、使用和回收的原始记录,查看有否发放者签名。药物的接受数量、使用数量及剩余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否对应。

药物使用的数量与原始病历中的用量以及临床试验报告中的用量应 对应。

2.3 临床试验数据的溯源:

临床试验报告的数据与病例报告表(CRF)、原始资料(如:原始病历、试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ECG、Holter、胃镜、肠镜等检查的原始记录等)的内容是否对应。病例数、药物的用法用量、患者基线情况、合并用药情况、检查数据等是否对应一致。原始资料中的检查数据是否能够溯源。

2.4 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原始图谱的溯源:

纸质图谱是否包含完整的信息,并与数据库中电子图谱一致。原始图谱及数据是否与临床试验报告对应一致。

进样时间(或采集时间)是否与试验时间、仪器使用时间一致。图谱记录的测试样品编号是否与相应受试者血标本编号的记录对应。

2.5 统计报告是否与临床试验报告相符

二、生产现场检查要点

1.生产现场检查所涉及资料的真实性; 2.批量生产与其实际生产条件和能力的匹配性;

3.批量生产与质量控制过程的处方、工艺、质量标准的一致性; 4.设备、工艺验证数据对工艺参数的支持性;

5.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措施的可行性(包括清洁方法效果验证数据);

6.本品种生产过程药品GMP符合性。

三、判定原则

1.未发现真实性问题的,予以现场核查通过。

2.已证实存在真实性问题的,对于正在审评审批的注册申请,不予批准;对于已取得的批准文号的,予以撤销;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处罚

篇10:餐饮现场核查注意事项

现场提问及相关信息交流

本人于11月29日-12月1日在上海参加了国家局培训中心举办的第四期《药品注册现场核查管理和要求》培训学习,根据自己的现场笔记,梳理出29个现场提问、回答及相关信息,在园中与同行共同学习与交流。仅供参考!

肯定还有诸多类似问题需要提出和向国家局及认证中心咨询,故请同行们在参加后两期培训时,继续提出新问题,届时请在园中与我们分享。

一、研制部分

1、申报生产研制现场核查的(三批)样品是否用上市包装?如果全部包装,易造成包材浪费(因不能上市销售),是否可仅包装部分?

答:具体情况自己掌握。但根据抽样规定,因有随机性的计算要求,如果不包装完毕,无法实施抽样的原则。可以不用上市的彩色标签,打印标签即可。

笔者理解:在附件2《药品研制情况申报表中》已事先填写了样品试制批号、原辅料来源及用量、试制量等信息。抽样表中有“抽样量”和“完整包装数量”等内容。有试制量也就能计算出包装量,全部包装还是部分包装结合抽样原则,申请人有合理科学的说明即可。

2、处方工艺是国外授权的,其工艺筛选是否可免做?

答:完全免不可以,因是生产场地发生变化,验证工作仍要做。

3、报生产时国内没有的辅料,进口商不愿意进口,企业怎么办? 答:对注射剂而言,辅料必须经批准。SFDA正在启动DMF管理,可能比现在 文号管理的方式灵活,请关注。

4、申请报生产注册申请时,要求样品在本企业进行,但对“三新”的情况,报生产的样品是在哪里做?

答:《办法》第63条已有明确规定。

5、批量问题如何把握?

答:目前SFDA没有具体规定,企业自己确定,根据设备、品种及以后上市生产量等进行估“量”。

6、研制现场核查可以委托研制方省局进行,只要受托方(省局)愿意即可。

7、进口药有的试验是在国内完成的,SFDA要求药审中心列出清单,由SFDA安排核查工作。以后再进一步细化相关规定。

8、对于真实性问题法规没有“缓冲地带”,有真实性问题一律否决!

9、不允许原始记录是申报资料的翻版,原始记录的信息量大于申报资料;对于制剂,在原始记录中,有辅料种类的筛选、辅料用量的筛选、工艺参数的确定等研究内容。

10、关于辅料的问题:对于高风险品种(如注射剂)的辅料要采用注射级的、有文号的、有标准的辅料;对于其他剂型:尽可能采用药用标准的辅料。

11、关于直接接触药品的包材问题:在对方有报告书的情况下,研究者仍需自检。

二、临床部分

12、临床研究在药品有效期内,因各种原因的影响完不成,是否可以换批号? 答:方案中尽量采用同一个批号的样品,但因药品的有效期短(如生物药)只能换批号时,应专门建立一份文件,试验药的批号登记表,避免临床因不同时段不同批号的试验药出现不同的结论(包括疗效和不良反应)。

13、有时候病例入选困难,拖延了时间,怎么办?

答:如果确实因入选困难,解决的办法:增加分中心,不要因此延时,过了样品有效期而换样品批号。只要是双盲试验,统计员与申请人在开始时对样品已编号,换批号就不符合要求了。

14、现行法规没有要求每个分中心至少应完成多少例病例,只要求试验组与对照组是相同的比例。不能由申请人提供随机表,必须是由统计单位产生随机表。除有总表外,还有补充编码表,按分中心、分层、分段给各分中心,随机号不会重复。如果分中心A已完成,B中心慢,此时不能把B中心的随机号调给A中心,只能从补充编码中调配。

15、临床核查时限是如何规定的?

答:省局受理申请后一周内完成;一般要求在20日内完成(内部有规定,从拆开申请人的申请之日起为启动日期)。

16、临床试验分在各地,现场检查如何进行的?

答:省局至少抽查60%医院进行,到每个医院里查60%的病例。

17、对临床样品制备是否核查视情况而定,且是静态地回顾性核查。

三、生产现场检查部分 18、3+6类的品种如何检查?

答:3+6类的品种,当前还必须将原料和制剂分别申请分别检查,因为认证中心只有新药和生物制品的生产现场检查的职责,而省局负责的生产现场检查内容较多,这在当前不宜相互替做,并且在具体程序运作上也存在障碍。

对省局职责范围的核查,现存多种运作模式,中心在这方面没有指导和规范的职责权限,不好随便指教。

19、对于省局负责的如仿制药(6类)如何检查?

答:现网上有议论说是2批静态,1批是动态。我个人认为现场检查一批即可。但最终还是以各省局的操作办法为主。

补充:《办法》第77条规定:“并应当根据申请人提供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组织进行生产现场检查,现场抽取连续生产的3批样品,送药品检验所检验”。

笔者理解:此段法规文字描述是要抽样3批,但没有表述“生产现场检查”3批,故培训者的个人观点是有道理的。

20、验证三批与动态三批是否可合二为一,一起检查?

答:《办法》怎么要求怎么做,SFDA不评判3+3批或者是3+1批。前面3批已成为过去,药检所已复核完毕;而生产现场检查是在药审中心审评后,回头检查工艺的重现性及一致性,所以要求重新生产1批(新药)或3批(仿制药)。

笔者理解:验证(可能不止三批)是在报生产前完成;动态检查是提出申请后(仿制药)或药审中心审评通过后进行的(新药)。两者目的不同,完成的时间点也不同,故两项工作不能合二为一。

21、对于贵重药品是否可申请一批动态检查?(6类)

答:一批或三批应执行《办法》规定,法规没有提出对特殊情况有特殊处理办法。

22、三批试制样品是否可与GMP认证同时进行?

答:不行,因为与《药品管理办法实施条例》第六条冲突。其规定:“应当自取得药品生产证明文件或者经批准正式生产之日起30日内,按照规定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GMP认证”。笔者理解:法规规定是先有文号后才有资格提出GMP认证申请,两者的顺序不能颠倒,但在以后修改的《药品管理法》中若有变化则另当别论,可关注。

23、生物制品的补充申请如何做检查?

答:按补充申请检查,由省局承担(与过去不同),对此问题经注册司研究后决定的。

24、按《药品管理法》规定,产品必须是生产者全检后方可出厂,而生产现场检查的样品是企业自己未检便从生产线上取走送药检所,是否与《药品管理法》有冲突?

答:不冲突,因前者指已有批准文号的产品,后者是在研究申报过程中还未正式批准上市的药品。

25、《规定》26条细化了《办法》的第77条,明确了:仿制药的生产现场检查为批准上市前的样品批量生产现场检查,是:“对样品批量生产过程等进行现场检查”。(此问题是各省局提问题最多的一个问题)

26、《规定》31条细化了《办法》的第117条的规定,明确生产工艺发生变更的按照中心审定后的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现场检查(参照新药检查的程序和方法,省局承担,抽样3批);生产工艺未发生变更的,依据原《注册批件》时的工艺进行生产现场核查,用仿制药的程序和方法(省局承担,抽样3批),涉及的“量”均为“批量”。

27、在审评结束时,中心与申请人有交流生产工艺问题的机会,经双方确认的生产工艺才交给认证中心,是检查的工艺依据!

28、申请生产的样品必须在本申请单位的GMP车间生产或符合GMP条件的车间(指“三新”的情况)。

仅申请新药证书的,可以委托生产企业做样品,但要保证生产工艺是要在该企业接受生产现场检查,即在被委托的企业进行,以后技术转让时仅需在接受企业里重现生产工艺并按《技术转让》规定做生产现场检查。这是与过去不同的。

笔者理解:要组织两次生产现场检查,前者生产现场检查通过后获新药证书,后者是实施技术转让后获得批准文号。

篇11:食品流通许可现场核查报告书

4食品流通许可现场核查

报 告 书

名称:经 营 场 所:经营单位负责人:核 查 日 期:年月日

使 用 说 明

1、本核查报告书适用于对申请或变更《食品流通许可证》的经营单位进行经营场所现场核查评价。

2、每一个核查项目的评价意见为“符合”或“不符合”。

3、核查评价意见的确定标准:不符合项目数为0项,为合格;不符合的项目数≥1项,为不合格。

4、核查人员应针对不合格的项目提出相应的整改要求。

篇12:医疗器械法规考试题(现场核查)

1、《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自(年 月 日)起实施。

2、《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自(年 月 日)起实施。

3、《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2014年第58号予以公布,自(年 月 日)起施行。

4、()是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的主要责任人。

5、《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有效期()年,有效期届满需要延续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在有效期届满()个月前,向原发证部门提出《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延续申请。

6、经营第一类医疗器械不需(),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实行()管理,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管理。

7、国家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分为()类。

8、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擅自变更经营场所或者库房地址、扩大经营范围或者擅自设立库房的,由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万以上()万以下罚款。

9、从企业申报的经营范围中列举3-6个产品类别,回答出对应产品类别的分类代码。

医疗器械法规考试题(质量负责人)

1、新颁布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规定《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有效期()年;未过期失效的老版《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有效期()年。

2、《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年。

3、《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已经2014年2月12日国务院第39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修订后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自(年 月 日)起实施。

4、《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自(年 月 日)起实施。

5、《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公告2014年第58号予以公布,自(年 月 日)起施行。

6、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应当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并按照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进行()项目自查,于每()前向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提交年度自查报告。

7、在库房贮存医疗器械,应当按质量状态采取控制措施,实行分区管理,包括()、()、()、()等,并有明显区分(如可采用色标管理,设置待验区为()、合格品区和发货区为()、不合格品区为(),退货产品应当单独存放。

8、未经许可从事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活动的,货值1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以下罚款。

9、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不得经营()、()、()、()的医疗器械。

篇13:餐饮现场核查注意事项

摘要: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是外汇管理的重要内容,随着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和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进入新常态。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以陕西为例,全面梳理总结了近年来货物贸易现场核查监管模式采取的措施,在提升货物贸易核查监管成效方面进行了思考,对于提升外汇管理部门更好履行货物贸易现场核查监管职责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货物贸易;现场核查;联合监管

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以来,国家外汇管理局依托货物贸易监测系统、跨境资金流动监测与分析系统,加大对企业非现场监测分析力度,运用主体分类监管手段实施差别化外汇管理,取得较好的监管成效。随着国际金融形势的错综复杂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新形势下,如何在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同时切实防范跨境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是外汇管理工作面临的严峻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陕西省分局主动适应新常态,克服当前货物贸易核查工作的难点,积极构建货物贸易现场核查监管模式,在提升货物贸易核查工作成效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一、新常态下货物贸易现场核查监管总体要求

外贸发展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内容,其中货物贸易是重中之重,占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总额的近八成。改革前货物贸易外汇收支逐笔核销,手续繁琐。2012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外汇局在全国开展了货物贸易外汇改革。改革取消了以往的货物贸易外汇收支逐笔核销,简化了凭证和流程,代之以总量核查、动态监测、分类管理,95%的合规企业享受正常贸易收付便利,监管重点放在少数异常重点企业,降低了企业往返成本,提升了外汇管理效率,进一步提高了贸易便利化水平。

当前,随着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和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呈现出新常态,主要表现为外汇形势从持续净流出到趋向基本平衡的新常态、管理环节从事前审批到事中事后监管的新常态和管理方式从经常项目可兑换到资本项目可兑换等等新常态。伴随新常态和外汇管理改革“五个转变”的不断深化,事中事后监管成为外汇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外汇管理工作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国际收支平衡,无论在某一时期对流入进行的核查,还是在另一时期对流出进行的核查,都是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经济金融形势所做的灵活调整。不断根据形势变化进行工作重心的调整就是当前工作的新常态。

货物贸易现场核查监管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程序规范、注重内控。现场核查工作要严格遵循相关法规要求,特别注意规范工作程序,严格遵守相关内控制度。二是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现场核查重在运用各种核查方法,逐步深入,不断挖掘企业货物流、资金流不匹配的真实原因。三是谨慎实施、注重实效。特别是到企业现场核查的方式,是改革后货物贸易外汇管理体现威慑的重要手段。

二、新常态下陕西货物贸易现场核查监管模式实践

(一)以系统筛查为基础,创新筛选方法提高违规企业的筛查效率。陕西以货物贸易外汇监测系统为依托,牢牢抓住“系统筛查”第一关口,根据近两年已确认的出口不收汇套取政府奖励的企业1特征,探索出筛选出口不收汇套取政府奖励企业的“五步筛选法”,即通过第一步:筛选建立样本企业库→第二步:利用总量核查指标筛选出口未收汇企业→第三步:通过分项监测指标筛选实际出口未收汇企业→第四步:参考政府奖励标准筛选出口不收汇企业→第五步:排除假出口不收汇企业五个有效步骤,迅速筛选出口不收汇企业。在以总局下发的企业清单基础上,综合考虑企业贸易信贷、进出口方式、贸易融资、时间和地域特征、关联企业交易等因素,确定2014年陕西省2014年“出口不收汇”企业127家,出口额为5.97亿美元,占陕西省出口额的4.7%,较2013年占比下降10.7个百分点,且异常、可疑“出口不收汇”企业由西安地区向咸阳、宝鸡等地区转移。采用风险提示的监管流程,将89家企业注销名录,并通过与海关、商务等部门开展执法互认,监管互助等合作,遏制出口不收汇行为。有力实现了出口不收汇违规套利行为的精准打击,提升外汇管理效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灵活运用多种现场核查手段,提高现场核查的执行力。一是发放风险提示函对异常收支业务进行风险提示。风险提示函是货物贸易改革后现场核查工作的有效手段,主要针对存在资金流与货物流严重不匹配或者转口贸易收支规模较大且增长较快、具有跨境融资套利交易典型特征的企业发放风险提示函,提醒企业进行自查和分析,规范企业货物贸易外汇收支行为。2015年以来,陕西分局已累计向企业发放风险提示函30份,督促企业加强外汇收支管理,辅导企业履行贸易信贷报告义务,切实防范风险。

二是建立层级约见谈话制度。约见谈话是现场核查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针对企业总量核查异常、企业报告材料不全、内容可疑等情况进行进一步核查措施。结合工作实际,陕西分局建立了层级约见谈话制度。对于全省重点企业、规模较大、影响力强的企业,由局长或主管副局长约见企业负责人进行谈话;对于一般贸易型企业,由处级领导对企业负责人或财务主管进行约见谈话。2015年货物贸易外汇流出专项核查中,陕西分局经常处通过不同层级约谈方式对23家企业进行了全部约谈,其中分局局长负责约谈1家,副局长负责约谈2家,处长约谈9家,主管副处长约谈11家,有效增强了核查力度。

三是开展专项核查,实施精准打击。根据总局统一部署,陕西分局对辖区购付汇重点企业和出口不收汇企业进行了专项核查。共筛选辖区购付汇重点企业23家,确定2014年陕西省2014年出口不收汇企业127家。经专项核查,分类降级为B类企业的2家,将89家出口不收汇企业注销名录,对异常可疑企业有效实行了精准打击。

(三)以联合监管扩大分类管理覆盖面,提高现场核查的威慑力。根据现场核查结果,陕西省分局对企业进行分类管理,2015年共开展7期现场核查,核查企业202家,其中:列入B类企业12家,97家企业注销名录,93家企业恢复A类,4家出口不收汇企业核查情况及时向海关、商务部门通报。积极探索外汇、海关监管分类的执法互认和监管互助状况,搭建与商务、海关、财政等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有力促进了监管合力的形成,提高了现场核查执行效果的震慑力,成为货物贸易外汇管理“奖优罚劣”和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的重要保障。

三、新常态下货物贸易现场核查监管面临的问题

(一)企业交易真实性难以核实。根据现场核查工作实践,系统监测出的异常情况多数由于报告不及时、操作差错等表外因素造成,具体原因追溯要到现场核查工作环节才能发现,增加了监测人员与企业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降低了系统监测的有效性,也加大了工作量。另一方面,企业对自身资金流与货物流之间的差额即总量差额指标,通常解释为贸易信贷因素,即由于预收货款、延期付汇等时间差原因所致。对于这种情况,传统的核查方法往往通过对企业合同、商业单据及银行业务留存单据的核查,判明业务表面真实性,核查手段存在一定片面性和局限性。

(二)本外币资金流动性加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涉外企业往往根据汇率成本高低在外币支付与人民币支付之间做灵活选择,企业人民币资金收付与外币资金收付,同样进入企业资金池共同开展投、融资及经营活动,因此本外币资金流难以准确划分。在货物贸易监测系统中,对人民币资金的流动折算为外币进行监管,因此无法区分企业收付汇的币种差异,难以对人民币资金流动实施准确有效监管,部分企业利用货物贸易项下本外币管理差异,规避外汇管理政策以实现套利,造成跨境资金异常流动的情形时有发生。

(三)简政放权大背景下,货物贸易与工商、海关等联合监管知易行难。一是工商部门登记注册资本已经由实缴制改为认缴制,通过考察进出口企业注册资本规模来判断其外汇收支规模合理性的参考价值大大降低。二是工商部门不再主动注销企业营业执照,外汇管理部门无法依据企业被工商部门注销营业执照情况进行“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的注销。三是海关对A 类企业实行报关单无纸化后,报关单“正本”已不复存在,企业若利用自行打印报关单到银行办理贸易融资,银行难以判断并防止企业重复利用报关单进行多次融资。

四、新常态下提升货物贸易现场核查监管效能的思考

(一)突破传统思维,建立真实性审核为核心的原则性现场核查监管新模式。随着外汇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加强银行对企业交易真实性审核提出了更高地要求。但银行的传统惯性思维依然存在,仅仅认为真实审核就是表面真实性,就是遵循国际惯例,就是审核外汇管理法规规定的单证的旧思维已远远不能满足新常态下外汇管理现场核查的要求。必须破除旧的惯性思维,逐步由从合规性监管模式下注重对单证的形式审核向原则性监管模式下注重对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审核的转变。

(二)推进管理转型,逐步构建强监测重管理的现场核查监管新机制。通过改进方法,充分发挥外汇监测库的大数据功能。通过将风险关口前移,由事后识别向事前防范转变。丰富筛查指标、以“系统筛查”夯实监管基础,利用企业财务数据分析、企业资金运营情况分析、企业行业及竞争整体分析等多项指标筛查,提高监管的精准性;通过专人负责,加强重点企业库、敏感样本库企业系统监测,加强对企业联系和指导,提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动态跟踪监测;通过加强银行真实性审核管理,探索建立重点关注银行制度,强化银行合规意识,增强银行风险防控效能。

(三)优化联合监管组合拳,构筑多层次立体联合监管的新体系。在外汇局内部打破经常项目、资本项目、国际收支不同部门的限制,通过局务会、案审会沟通部门案件核查、检查情况,达成局内监管的统一;在人民银行内部加强沟通协调,将人民银行及外汇管理部门对现行外汇管理及人民币跨境结算政策进行整合,实现本外币监管政策、监管手段及监管结果协同化;加强与商务厅、税务局、银监局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实现关键数据和监管信息的共享,建立陕西省跨部门联合监管机制平台。通过打通外汇局部门、人民银行部门、监管部门之间的限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构筑多层次立体联合监管新体系。

参考文献

[1]本外币一体管理防范异常跨境资金流动风险[N].上海证券报,2015-11-19.[2]倡导建立外贸企业联合监管机制[N].金融时报,2015-6-10。

[3]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中国经济新常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王淑琴.货物贸易外汇管理现场核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河北金融,2012,(9):57-58。

[5]中国外汇管理杂志社.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政策与实务――进出口核销改革[M].北京:中国工商出版社,2012。

The Reflection on the Supervision Mode of

On-site Verification of Trade in Goods under the New Normal

――A Case of Shaanxi Province

ZHENG Weidong

(Xi’an Branch PBC,Xi’an Shaanxi 710075)

上一篇: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趋势下一篇:11年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