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膳餐饮:餐饮业需要发扬工匠精神

2024-05-04

诚膳餐饮:餐饮业需要发扬工匠精神(精选2篇)

篇1:诚膳餐饮:餐饮业需要发扬工匠精神

诚膳餐饮:餐饮业需要发扬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耳目一新,不仅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所津津乐道,而且还风靡一时,成了妇孺皆知的热词。各行各业都在大谈特谈工匠精神,尤其是制造业,更是在大声疾呼工匠精神的回归和重塑,大有感叹工匠精神缺失已久的深深遗憾,迫切希望工匠精神再度照亮制造业。其实工匠精神并非制造业专属,它事实上是贯穿所有行业的,餐饮业也概莫能外。

前几年,受到三公消费的刚性约束,餐饮业受到了大幅度的冲击,尤其是中高端餐饮业的惨淡经营和纷纷关店,令人唏嘘不已,感慨万分。去年以来,在挺过最艰难的萧条时期后,餐饮业已逐渐从阵痛中走出来,重新焕发出了活力和生机。去年萧山区共实现餐饮住宿业零售额71.19亿元,同比增长7.2%,今年第一季度的同比增长率更是高达14.5%,让人看到了餐饮业再度高速增长的希望和信心。餐饮业的振兴,离不开广大餐饮企业在苦练内功、强化营销等方面孜孜不倦的努力,也少不了餐饮业近年来在工匠精神上的传承和发扬。

从萧山区的餐饮企业来看,近年来政府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实施“名店、名师、名菜”三名工程,其中的名师工程即为政府打造工匠精神的重要举措之一。无论是大饭店还是小餐馆,生意如何口碑怎样,与企业的管理服务当然是密切相关,但是更为关键的往往取决于掌勺大厨的手艺高超与否,尤其是一些小的餐饮企业,更是凭借着店里掌勺大厨烹制出的美味佳肴就吸引了滚滚而来的客流。

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彰显着一个餐厅的品位,营造着一种就餐的欢愉。该精神的基础要素是热爱。对于餐饮业来说,无论是老板、厨师还是服务员,热爱都是最起码的基本要件。因为热爱,所以餐饮老板能够在经营上推陈出新、全神贯注;因为热爱,所以大厨们能够在菜品上精雕细琢、精烹细作;因为热爱,所以餐厅服务员能够在接待时笑脸相迎、热情洋溢。如果没有对餐饮这份工作的无限热爱和高昂热情,一个餐厅仅仅只是吃吃喝喝解决温饱的场所,而难以成为宾客品尝美味享受生活的港湾。因此,餐饮企业需要发扬工匠精神,培养企业所有人员对这份工作的真挚热爱。当员工真正地热爱餐饮工作,其所作所为就不再只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是一种乐趣和享受。

工匠精神的精髓应该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餐饮企业无论是在经营管理上,菜品研发烹调上,还是在接待服务上,精益求精都是应当秉承的最高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尤其是大厨在菜品研发和制作过程中,首先要严把食材关,确保选用安全优质的食材来制作菜品,这是最为基本的职业素养。在菜品的制作过程中,不能为了追求速度和数量而匆匆忙忙对付,而应该肯花时间,耐心细致。无论是热菜的烹饪还是冷盘的制作,虽然已经烂熟于心,但也需要认真对待,像制作工艺品一样,确保做出来的菜品色香味齐全,是能够真正体现大厨水准的,能够让人吃了回味无穷的,甚至是其他同行所无法匹敌的。

工匠精神的内涵也是与时俱进的。对餐饮业来说,除了热爱的外部表现和精致的内在追求,创新也是工匠精神的新内涵、新体现、新活力。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大厨的高超手艺代代相传。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热潮下,餐饮业的创新也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创新也早已成为了工匠精神的一个新内涵。传统意义上的工匠一般都是指“传、帮、带”的手工艺人,包括过去的老厨师,但现代意义的工匠这个概念则是不拘一格,更为开放融合。传承好上一辈留下的卓越手艺固然是值得骄傲和首肯的,但是工匠精神的实质意义却是需要突破常规、不断革新。不管是企业的营销方式、菜品的样式口味还是餐厅的服务保障,不仅仅是跟别人较劲,而是要跟自己较真,只有不断自我革新、超越自我,才能打造出让顾客尖叫的美食,为顾客提供极致的服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并保持基业长青、屹立不倒。

“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这是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各行各业的一个要求和希冀,也是餐饮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所要遵循的重要准则。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般充满创业创新的源源活力,互联网+、O2O等各种新概念、新模式在餐饮业也是搞得风生水起、轰轰烈烈。作为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的餐饮业,赶上了这个时代,当然不能置身事外,而应该积极融合、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时代营销为王、渠道至上的大背景下,餐饮业当然需要拓宽渠道创新营销,但是绝不能一味地迎合市场需求大搞各种时髦概念来吸引眼球而忽视了工匠精神的传承和渗透。要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守得住底线,任何情境下都要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贯穿到企业生存发展的各个环节,渗透到企业所有员工的一言一行中。

篇2:互联网餐饮时代更需要工匠精神

回顾建国之初的伟大工匠们走过的不寻常之路,今昔比对工匠精神在我国餐饮行业流失、淡化,造成做不久、做不优、做不大的现状。在过去的一年里,“工匠精神”被屡屡提及,成为热门话题。而“工匠精神”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也足见其对我国餐饮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什么是“工匠精神”?

据统计,截至2013年,全球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其中全球寿命最长的公司斯多拉公司寿命长达700多年。这些企业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答案就是:他们都在不懈地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其实,“工匠精神”并非舶来品,中国从古至今从不缺少工匠精神。早在我国的战国时期,就将“能工巧匠”视作为“济世圣人”。《考工记》记述:“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在历史上,被乾隆、袁枚点赞厨艺好,人品也相当好的王小余,因一道“官烧目鱼”菜肴成名,被乾隆皇帝特赐黄马褂和五品顶戴花翎的“聚庆成”厨师、“游刃有余”的庖丁、技艺精湛的鲁班、“我亦无他,惟手熟尔”的卖油翁……这些能工巧匠的典范,无不展现着“工匠精神”的魅力。

现代社会,“工匠精神”有两层意思,第一是热爱你所做的事,胜过爱这些事给你带来的钱;第二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精”“益”两个字指的是你把它从60%提高到99%,和从99%提高到99.99%是一个概念。他们不跟别人较劲,跟自己较劲。

互联网餐饮时代的“工匠精神”是什么?把用户看不到、看似不起眼,无关大局的地方也都做好,做到位,这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是一种现代企业人的信仰,工匠精神倡导的信仰就是踏实和认真;工匠精神,要求厨师、服务员在技艺和流程上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以质量和品质赢得行业领先和消费者信赖的精神;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踏实专注的气质,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钻劲背后,是对品牌和口碑的敬畏之心,正是东方色彩的“工匠精神”。

在一味追求物质刺激而越来越乏力的时代,我们餐饮企业的下一个增长动力从哪里来?来自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也是中国餐饮企业要补的“精神之钙”。我们身处的时代最需要什么样的精神?就是工匠精神。

记得一位年过七旬的烹饪大师说过这样的话:我是谁不重要,我做的事才重要,如何让自己做的事重要,要让自己做的事守“规矩”,做事的结果超越顾客的期望值。这位厨界元老的至理名言彰显着可贵的工匠精神。

餐饮“工匠精神”需要“三化”

近年来,我国餐饮企业由于“工匠精神”的缺失、淡化,社会心浮气躁风气侵蚀着餐饮业的肌体,不少企业和个人追求 “短、平、快”(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带来的即时的短期利益,从而忽略了菜品和服务的品质灵魂。中国很多餐饮做不长、做不优,原因虽然很多,但最终可以归结到一个方面上来,就是做事缺乏认真、严谨、不遵守规矩的工匠精神。 这里所说的“工匠精神”,显然并非针对一两个员工,而是需要整个产业队伍静心锤炼的。

当企业学习国外某些先进管理模式时,要注意到国外某些管理模式最值得学习的是一种精神,而不是具体做法,这种精神就是遵守行业规矩的工匠精神。

餐饮的工匠精神需要“三化”:专业化、精细化、持久化。专业化、精细化,我们能够在某一点上把它做精、做透、做深,认认真真的;那么持久化就是做这一点,能够几十年的做下去,甚至终生地做下去,这就是工匠精神核心所在。

工匠精神要求我们的菜品和服务,不会给他人带来任何麻烦,既不会欺骗顾客,更不会污染环境,这也是餐饮行业的总规矩。我们所做的一切,绝不是为了一两句漂亮话、一两句口号。我们的目标也绝不是去抢什么市场第一,而是老老实实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做出感动人心的物超所值的优质菜品和优质服务,这才是我们倾尽全力和所有热情在努力的。

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土壤

餐饮业的所谓“工匠”,是餐饮业第一线掌握烹饪技术和服务技能的高级技工,包括厨师、服务员。企业要想经营成功,都必须拥有一大批具有坚定、踏实、精益求精、懂规矩的“工匠精神”的高级技工。

国内有家著名企业在写给全体员工的一封EMAIL里提到“学习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事”红遍员工圈。邮件中提到所谓的“工匠精神”其核心是: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著、对所做的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不仅如此,这家企业在企业内部建立起鼓励工匠精神的一系列激励措施,让工作在一线的广大员工安心、精心、快乐地工作。

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要让“工匠”发挥价值、创造价值,应该从物质、精神两方面来激励。不仅要多设置一些专业技术岗位,比如烹饪名师、大师,服务师、宴会设计师、首席专家等,更要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一些特别重要的岗位薪酬甚至可以超过公司老总。

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社会氛围还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某些政策,提高“工匠”们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让他们的劳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同时更要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我们坚信,从前,德国、瑞士、日本的“工匠精神”火了,我们相信,中国的“工匠精神”会更火!

上一篇:春“六一”表彰会主持流程稿下一篇:道岔学习考试题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