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211985高校排名

2024-04-20

非211985高校排名(精选2篇)

篇1:我国高校排名综述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由社会中介机构对大学通过评价进行排名,这是国际上的普遍做法和发展趋势。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推进,高校之间的竞争和人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市场机制也开始引入高校或高教事业管理中,并将发挥越来越大的调节作用。在未来的10多年时间里,中国高校尤其是广大的地方普通高校将面临以提升质量为导向的新一轮“洗牌”。在这种大环境和大背景下,无论是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还是社会各界,都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各个高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比较优势以及在国内外高校中的地位和影响等方面的情况,而大学评价正好能满足这种广泛的管理需求和社会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和现实影响。

社会需要通过排行榜来了解大学,大学也需要借助排行榜提高知名度。大学排名不仅影响到政府、家长、学生对学校的看法和选择,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高校自身的发展,对学校的生源质量、引进师资质量、吸收社会资金、开展科技合作及转让科技成果、取得政府投入支持等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国科发政字(2002)202号文件第13条“逐步培育和依托社会中介组织开展评价活动,建立独立的社会化科研评价体系”精神的指引下,随着各类科技数据库和教育数据库的规范化建设,逐渐完善的大学评价排名不断细分化、人性化和规范化,可信度将越来越高,这对引导学生择校、引导政府和社会资源配置、吸引国人关注高校、促进大学竞争等方面将产生更大的作用。高校排名是一个动态的行为,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化,有利于高校发挥比较优势、找出问题所在、明确改革方向,有针对性地提高办学效率和管理水平,推动学校的开放,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全国高校排名的非政府机构很多,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我国先后约有15个单位发表过近40个大学排行榜。同时,排名机构日益扩大化、多元化,评价内容呈现细分化、人性化趋势,评价结果发布正逐渐规范化,选择在相对固定时间段分层次在媒体和期刊上发布。这些排名榜有粗有细,既有综合排序,也有分类别、区域、学院、学科和专业的排行,分别为高考、考研、留学等服务。采用的指标也有不同的计量标准和计算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中国大学各方面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政府主管部门起不到的作用。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没有能够形成比较统一规范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大学排行榜。综观国内大学排行榜,虽然起步很早、发展较快、机构和方法也很多,但由于各机构评价指标体系与权重都有所差异,由此产生的对同一所高校的排名,可能会有相当大的差距,所以这些排行榜至今还难以令人满意,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陷,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作为一所立足长远的理性大学,应客观地对待大学评价及其排行榜,高度重视并加以充分利用大学评价及其排行榜。

二、主要排名简介

1. 广东分院。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广东分院武书连研究员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自1993年在《广东科技日报》发表《中国大学评价——1991研究与发展》至2006年的13年间连续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或《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及相关媒体上发表《中国大学评价》,其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逐步完善。它以假设“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对社会的贡献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建立和完善评价体系,对大学综合排名、研究生院,本科学科门、学科类和专业,研究生一级和二级学科进行评价。其评价公式为:F=∑kri∑AijXiji=1、2、3,同时确立转换系数或难度系数,指标权重采用了最大规模的专家群调查。数据来自公开渠道的有关统计资料并进行加权处理,根据结果作大学排名。其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及最终权重分配(略)。

该指标体系及权重每年根据实际形势的发展而有所调整,不断优化。如2003年度中对没有被引用的论文按四分之一篇论文记分,并逐年减半记分,直至不记分,国家级奖改为2个等级;2004年度起不计算专科生得分;2005年度增加毕业本科生质量指标,向大学博士生导师发书面函咨询得到;2006年度中文源期刊使用自己创建的专用于大学科研评价《科学引文数据库》(SCD),降低实用新型专利得分。广东分院武书连等13年来一直把大学排名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公开评估的全过程,数据全部来源于国内外权威部门公开出版物和数据库,指标体系符合基本实际,计算方法基本科学可行,评价结果以学术讨论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每年公布一次,得到了全国范围内有关专家、同行、大学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社会上知名度很高。

2. 网大公司。

网大对中国大学(大陆)排名始于1999年。连续7年来(2006中国大学排行榜至今未发布),网大凭借网络这种迅捷高效的载体,使其对全国高校排名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具有较大的知名度。网大对高校的排名和评价工作一般是按如下几个阶段进行的:(1)于上一年度的6月—12月:收集专家及社会各界对学校当年评估报告的意见和建议,制订当年评估研究工作方案。(2)于排名年份的1月—4月,专家工作小组咨询教育专家的意见,改进评估方法和体系。(3)于当年4月至今,收集更新数据,计算结果。(4)公布结果。网大的排行榜确定的标准定为6项一级指标和21项二级指标,它是从与指标体系的相关方面反映大学过去一年的有关情况。该排行指标中不分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对那些以教学为主的“非重点”大学相对不太公平;采用统一的标准是为了便于操作。“声誉”指标主要综合考虑过去一年中学校的学术表现、在中学生中号召力(高中毕业生的报考质量)、毕业生工作成绩和表现、发生的正负面新闻等因素,由调查对象打分。其大学评价指标体系及最终权重分配(略)。

3. 中国校友会。

中国校友会自2003年来已发布3届中国大学排行榜,调整后现采用3级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一级指标,九项二级指标,三十四个三级指标,网友可以补充新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由网友提出,权重由网友投票决定,主要通过有关政府教育部门、网络媒体和高校网站等渠道获得的数据对排行榜中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评分。一级评价指标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综合声誉。二、三级评价指标为一级评价指标的细化。三级指标所采用的指标数据分为积累性数据和年度数据,积累性数据为高校近年来数据的累计,如两院院士、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科研实验室、工程研究与转移中心等,年度数据为2004年度高校的数据;如2004年度国家级科技奖励、200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年度毕业生入围福布斯、胡润和南方周末中国富豪排行榜人数和2004年中国大学生各类竞赛成绩等。三级评价指标中积累性和年度指标各约占50%,2005中国大学排行榜中的年度数据特指高校“2004年度”的数据。“学校声誉”得分通过网友网络投票方式得到。200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价指标体系概括起来有三大特点,一是全部选取反映高校质量的指标。二是注重指标数据的时效性,注重积累性指标与年度指标的结合,以积累性指标为主,排行榜中50%左右指标数据均反映了高校2004年度的状况。三是引用中国权威媒体的调查数据,独立调查保证排名的公正、客观和权威。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略)。

4. 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3月,本着“分类评价、同类比较”的原则,从2004年开始发布大学评价报告,主要分重点大学和一般大学、综合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竞争力、重点大学或一般大学学科门类及专业出台排行榜。在大学综合竞争力评价中,重点大学的评价设立了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而一般大学仅少了学校声誉一级指标,该指标结果由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调查学术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博导、院士和社会各阶层的代表人士取得。其原始数据来自:政府部门统计数据资料(汇编、年鉴、报表等);国内外有关文献信息数据库;有关政府部门、高校网站;国家有关刊物、书籍、报纸、内部资料等。2005年评价中采用的原始数据主要是2003年的,也有2004年的,还有累积数据。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略)。

三、主要排名特点

1. 指标体系框架设计。

广东分院指标体系只有2个一级指标和4个二级指标,主要是教育产出指标,特点是突出指标内容的规模性;网大有教育投入指标(物资资源、教师资源、学术资源)和教育产出指标,还有对学校声誉的调查和评分,特点是突出指标内容的相对性;中国校友会侧重教育投入指标,如:一级指标中的国家投资(7.08%)、师资力量(23%)、学科建设(25.66%),教育产出指标仅为:科研学术(25.66%)和学生奖励(7.08%),数据全部公开,有对学校声誉的调查和评分,其特点是突出指标内容的绝对性;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侧重于教育产出指标,如:唯一的教育投入一级指标“办学资源”仅16.71%、,教育产出指标为:教学水平(26.16%)、科学研究(45.31%)、学校声誉(11.82%),突出体现分类评价,兼顾指标内容的相对性和绝对性。

2. 人才培养(学生情况)得分计算。

广东分院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衡量的一个重要疏误———以生源质量和数量代替人才培养质量;网大以一级指标评估学生情况,二级指标是录取新生质量(5.9%)和研究生在全校学生中所占的比例(6.1%)来衡量人才培养质量,虽然质量与本科学生规模无关,但是与研究生规模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国校友会以学生获奖情况(主要包括全国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作为人才培养得分,权重3.54%+1.77%+1.77%=7.08%;相对而言,这三者都有一定的片面性,缺乏毕业生就业率、校友捐赠、留学生比率等分析指标;而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基本弥补了上述缺陷,加了留学生比率50%、毕业生一次就业率13.79%、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1.11%等三级指标,与教育部2006年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较为接近。

3. 科研得分计算。

(1)广东分院以中国从事理工科研究的人数大致是从事文科研究人数的4.3倍,确定评价指标中的自然科学研究权重占34.78%,而社会科学研究权重占8.17%,此外,广东分院的指标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都与人数和规模成正相关,其指标体系的指挥棒和调控方向是引导大学追求规模,缺乏应有的效益分析指标。(2)网大关于科研计算方面较为简洁,在科研计算赋值方面参考了广东分院的体系,但在整个指标体系中采用人均指标排序前,有必要借鉴广东分院对不同类、不同质大学的科研得分通过转换系数实现其可比性,其排序结果更能客观地反映不同类型学校的学术成果在综合序列中的位置。因此,在科研得分计算方面,广东分院的算法应该与网大的融合,首先,借鉴广东分院对不同类、不同质大学的科研得分通过转换系数实现其可比性;其次采用网大人均指标,并根据各校两类人数占本校总研究人数的比例来确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权重之比;最后计算结果更为科学、客观和公正。(3)校友会以科研学术和学科建设来计算科研得分,指标内容都是硬性指标,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85%),国家级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基地(5.31%)和国家级重点学科(8.85%)赋予权重系数较大,指标体系的设计侧重国家对重点大学投资的排行,同时,看似硬性指标,非重点大学办学特色彰显不够。(4)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以科研队伍与基地、科研产出、成果、科研项目与经费及效率与效益来计算科研得分,指标较全面,也都是硬性指标,其中国家科技创新团队(55.84%)、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科研基地(31.96%)和国家级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48.75%)赋予权重系数较大,缺乏省部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等指标体系的设计,也侧重国家对重点大学投资的排行,非重点大学办学特色彰显不够。

4. 分类排行。

(1)广东分院分类排行比较全面,尤其是对大学分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并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2)网大只按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声誉、学术资源、学术成果、学生情况、教师资源、物资资源)分类的排行。(3)中国校友会只按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国家投资、科研学术、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学生奖励、学校声誉)分类的排行。(4)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分办学资源、教学水平、科学研究、学校声誉和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大学、省市、类型排序。

总之,国内四大排行榜的指标体系各有不同的侧重点。广东分院侧重教育产出的评估,评估指标注重办学规模,其指标更多地帮助考生和家长了解大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规模状况和科研实力;网大侧重于教育投入和产出的评估,评估指标具有弹性,其指标比较全面地帮助考生和家长了解大学从教育投入到教育产出的状况;中国校友会侧重对重点大学教育投入的评估,基本上是硬性指标,校友会指标只是帮助考生和家长理性分析学校教育投入的状况;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评价起步晚、起点高,遵循“分类评价、同类比较”原则,按照投入、产出、效益的思路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指标较全面地帮助社会各界(包括企业界)和全体社会成员(包括学生、家长等)深入了解高校,从而明确企业或个人的教育投资方向,选准适合自己情况的高校和专业。

四、排名实践的大致趋势

综观我国十多年来高校评估排名实践历程,早期多以科研成果排行为主,集中在自然科学、理工类专业,完全依据公开的客观数据,排行评估的指标、主体、结果发布途径相对单一。随着高校排名评估实践的不断深入和改进,今后的高校排行评估大致会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主要趋势:指标体系逐渐成熟,更加重视效率和绩效;综合排名与分类排名并进和突出分类单项排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并重;学校声誉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排行评估主体和评估结果发布途径日益多元化;研究生教育单列排行制度化;要求高校的基层信息档案规范化、数据库化、计算机网络化等。

参考文献

[1].武书连,吕嘉,郭石林.中国大学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

[2].裴云.对大学排行指标体系的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0)

[3].中国校友会.http://www.cuaa.net/2005

篇2:非著名高校竟有如此多高排名专业

经济学中有个概念“性能价格比”,即性价比,因能反映单位付出所购得的商品性能,而常被买家用来考量是否值得出手买下。看待专业、看待学科也未尝不可以算算其“性价比”。

2013年初,教育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2012年学科评估结果,排名涉及363所高校的4166个学科,相比与大学排名的“排行榜”,学科排名更像“体检报告”,分门别类又系统地告诉你各项参数。

与知名院校独占鳌头的大学榜不同,许多学科榜跻身前十、甚至三甲的院校并不那么出名,甚至有些名不见经传。例如,在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全国排名第二的天津工业大学,该校即非“985”也非“211”,但“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直是该校的拳头学科,并被天津市列入“重中之重”学科建设规划。天津工业大学对纺织科学与工程专业极其重视,探索新培养模式的“创新人才实验室班”也先从此专业办起,实验班从2011年开始招生,单独开班,入校后择优选拔,实行小班化教学。

单以城市衡量,天津也许没有北上广热闹,而天津工业大学也不是“听名字就让人肃然起敬”的大学,但加上师资、科学研究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声誉等方面考量后,天津工业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是当之无愧的高性价比专业。

上一篇:痔疮手术下一篇:迎接除夕之夜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