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笔试考什么

2024-05-23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什么(精选8篇)

篇1:教师资格证笔试考什么

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和面试考试都考什么

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

报考了教师资格证的考生们应该都有所了解,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和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要想通过笔试和面试考试,那么考生们需要了解清楚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和面试考试都考什么?

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主要考核什么内容?

主要考核申请人从事教师职业所应具备的教育理念、职业道德和教育法律法规知识;科学文化素养和阅读理解、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和信息处理等基本能力;教 育教学、学生指导和班级管理的基本知识;拟任教学科(专业)领域的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实施、评价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 的能力。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主要考核内容是什么?

面试通过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申请人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

上面的文章中小编给大家讲到了有关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和面试考试分别要考的内容是什么,报考了教师资格证的考生们一定要了解清楚这些相关的内容啊。

此文章由伯乐教师网()整理提供。

篇2:教师资格证笔试考什么

力》

一、考试目标

1.生物学科知识与能力

掌握生物学科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具备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实验技能;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能举例说出这些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生物学教学知识与能力

掌握生物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准确理解《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并能用其指导高中生物学教学。

3.生物学教学设计能力

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针对高中学生的认知特征、知识水平及学习需要选择教学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定恰当可行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合理利用课程资源,设计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形成完整的教学方案。了解生物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方法。

(一)学科知识

1.掌握与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相关的植物学、动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物进化等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及相关的生物技术;了解生物学科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关注生物学科的最新进展。

2.掌握生物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运用生物学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分析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二)教学知识

1.理解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目标;熟悉高中生物学课程3个必修模块的内容标准;知道课程资源的类型及其适用范围。

2.了解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编写理念、编排特点及内容呈现形式。

3.了解生物学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教学技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等一般知识与技能。

4.了解生物学科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和过程。5.掌握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的一般教学策略。(三)教学设计 1.学习需求分析(1)分析学习者

l 分析高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一般特征,如年龄特征、整体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

l 分析高中生学习生物学课程的差异性,如个性差异、知识水平差异、不同的学习态度等。

(2)分析教材

l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编写特点,确定课时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对生物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组织,明确教学内容的相互关系和呈现顺序。

l 通过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明确核心概念,确定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2.确定教学目标

(1)领会高中生物学课程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含义。(2)根据三维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确定并准确表述教学目标。3.选择教学策略和方法

(1)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2)合理选择和利用课程资源。4.设计教学过程

(1)合理安排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环节。(2)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3)分析并评价教学案例。5.撰写格式规范的教案

6.了解生物学教学中常用的评价类型及其特点

三、试卷结构

篇3:教师资格证笔试考什么

一、普瑞克西斯考试对国家教师考试内容上的超越

到1996年,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在美国获得了广泛的运用, 有23个州采用它来选拔教师候选人, 超过了当时的普瑞克西斯系列I和系列II的运用范围, 但后来还是被普瑞克西斯体系所取代, 其主要原因在于考试内容上的缺失。

(一) 国家教师考试:以书本知识为重点

当初的国家教师测试包括三个测试:一是交流技巧测试, 主要考查候选人的三种能力, 即听力、阅读和写作能力。二是通识测试, 包括两个领域的知识, 即一方面是人文社会学科领域, 如人类学、文学、社会学、艺术等西方文化基础知识, 以及大众传媒中的教育问题;另一方面是科学和数学领域, 如生物学、化学、物理、环境科学等问题, 以及数学概念和公式、简单的几何等知识。三是专业知识测试。其基本依据是教师教育计划 (Teacher Education Program) 中的全部内容, 试题来源于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和哲学, 但主要内容还是教学法、课堂管理、课程发展以及师生权益和教师专业责任等方面。 (2)

从内容来看, 国家教师测试以“书本知识”为重点, 包括通识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 虽然考试范围比较广泛, 但总体深度不够, 没有真正体现出教师职业的师范性, 也忽视了测试候选人的实际课堂教学能力, 因而有学者认为单凭这种考试不能科学评价候选人是否能胜任教师这种职业, 由此导致国家教师考试受到很多学校和专业教育机构的怀疑和否定。

(二) 普瑞克西斯考试:从考书本知识拓展到考课堂教学技能

普瑞克西斯考试由三个系列组成 (Praxis I~III) , 每个系列都对应着新任教师必备的不同知识和能力要求。通常, 候选人要想获得长期教师资格证书, 必须先后通过普瑞克西斯三个系列的部分或全部项目的测试。

1. 职前技能测试 (Praxis I)

此测试用以测量候选人基本的学业技能, 包括阅读、数学和写作技能。据此初步判定候选人是否具备当教师的最基本素质。通过者可以进入教师教育计划接受教师专业培训。该测试有笔试和机试两种形式。当选择笔试时, 阅读和数学两项测试的题目都是40道选择题, 考试时间为60分钟;写作测试由38道选择题和1篇小论文两部分组成, 两者完成时间均为30分钟。以下具体介绍机试这种考试形式。

选择机试的候选人可以选择参加单项测试或者综合测试。单项测试一般需要2小时 (包括考前指导和收集考生信息时间) , 但是实际上每项测试时间要少一些 (详见表1) 。综合测试包括阅读、数学和写作三部分组成, 测试时间为4.5小时, 其中也包含考前指导和收集考生信息时间。在综合测试时, 对阅读、数学、选择题写作和短文写作四个部分实行分段计时。在数学和阅读两项测试期间, 考生可以自由选择15分钟休息时间。在答题时, 考生使用一种专用文具, 可以不答题往前看, 也可以返回去, 或者对做过的题目做个标记, 或者返回去再修改。此外, 还有一个用于复查的屏幕:告诉考生哪些题目已做, 哪些没看见或哪些已做标记需要重做。为确保考出好成绩, 考生尤其要注意试题的序号、把握好考试时间。

2. 学科专业测试 (PraxisⅡ)

该测试由学科评价、教学原理测试和教学基本功测试三部分组成。考试合格者能获得初级教师资格证书 (有效期1年) 。目前美国绝大多数州教育机构、职业教育协会等都把该系列作为颁发职业证书的标准。各部分题型都是选择题和论述题, 考试时间分别为1小时、2小时和4小时三个时段。

(1) 学科评价用以对一般和特定学科专业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知识的测试, 包括农学、艺术、语言学、生物学、化学、商业教育、公民教育和沟通等26个科目。从题型来看, 选择题用来测试某个学科的主要知识;论述题则考查对某个学科领域内一些基本问题的深入理解。学科评价在美国各州使用频率很高, 当前有40多个州利用该项测试。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基础, 也是教师职业学术性的要求;否则, 教师无法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2) 教与学原理测试用来测量幼儿、幼儿园到6年级、5~9年级和7~12年级四个学段所通用的教育教学知识。试题注重考查候选人对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情况以及有关授课的基础知识, 不关注实际课堂教学能力。目前美国很多州也要求候选人通过教与学原理测试, 不过, 各州对不同年级候选人有不同级别的测试要求。如印第安那、俄亥俄、田纳西等州都要求初等教育1~5年级的候选人通过幼儿园到6年级的教与学原理测试, 中等教育4~8年级的候选人通过5~9年级的测试, 等等。厚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是候选人承担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 也是教师职业师范性的要求;否则, 就会出现“满腹经纶”而教不好书的现象。

(3) 教学基本功测试用来测量中小学教师在 (小学) 多学科、英语、语言艺术、数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五个领域的教育教学知识功底。这项测试是一种综合考试, 试题涉及的知识范围很广, 试题难度也偏大, 应试者通过率较低。目前各州很少使用这种测试, 因此它并没有真正发挥选拔合格教师的作用。

3. 课堂行为评价 (Praxis III)

此系列测试是一种由课堂教学评估人员 (简称评估者) 对新任教师 (Beginning Teachers) 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的体系。它要求在教室环境中测试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考试合格者可以获得长期教师资格证书。目前, 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阿肯色州和卡罗来纳州等州已采用这种教学行为评价系统。 (3)

可见, 普瑞克西斯考试继承了国家教师考试重视考“书本知识”的特点, 即重视考查通识知识、学科知识和师范知识。但也开始转向考查新任教师实际课堂教学技能, 这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普瑞克西斯系列III对课堂教学技能的考查

随着美国对教师实际教学技能日渐重视, 系列III加强了对新任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评价。该体系研发专家认为:教师资格考试中的知识测验得出的成绩并不一定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能有关;判断教师效能最有效、最准确的方式, 就是他们在学生教室中以及在专业社会群体中的真实表现。如此, “以课堂观察为基础 (Observation-based) ”的评价体系日益受到人们的亲睐。目前, 美国教育服务中心授权国内16个地区推广使用这种评价体系。以下就系列III的评价标准、评价规则和评价程序等方面, 做简单分析。

(一) 评价标准与方法

系列III设定的19项考核标准 (Criteria) , 包含在4个领域 (Domain) , 具体内容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 所有的标准没有详细规定教师的行为举止或教学模式, 也没有假定某个学校、教室或课程情境, 更无意为教师列出一个“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清单。它实质上只是一个设计框架或行为指南, 为评估者收集相关证据提供向导作用。为准确评价某个指标, 评估者先要参加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且在测试 (Assessor Proficiency Test) 合格后才允许上岗;同时, 评估者也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和工具, 尽可能多地采集有效数据。

为采集充足、有效的数据, 评估者一般使用三种方法, 并辅之相应的调查工具:一是查看新任教师报送的书面材料, 以了解教室环境、班级学生和拟被观察的讲课等具体情况。这些材料主要是新任教师填报的《班级基本情况表》和《教学基本情况表》两种表格。二是在课堂观察之前和之后进行半结构面谈。在课堂观察之前的面谈中, 评估者与新任教师讨论此前提交材料中的教学计划设计缘由及其合理性;在课堂观察之后的面谈中, 要考查新任教师的教学反思情况, 也会就评估者在课堂观察中存疑的或其它问题进一步交流。在两次面谈期间, 评估者要填写《课堂教学观察前访谈表》和《课堂教学观察后面谈表》两种表格。三是观察课堂教学现场。评估者要随时在《课堂观察记录表》中记录在课堂上所发现的一切有价值信息。 (5) 以上三种方法及其辅助工具的合理运用, 基本上能帮助评估者收集大量的有效证据。

(二) 评价规则

系列III中的教学行为等级评价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写评语 (Summary) ;另一种是评分 (Scoring) 。评估者首先要依据每一项评价标准的证据写出相应的评语, 然后依据所写的评语在一套计分规则中选定一个最适合评语的评价等级。系列III中的每一个标准都有六个评分等级 (1.0~3.5分) , 并且其中三个等级 (1分、2分和3分) 都有比较清晰的界定。如, 1分表示“明显地不合格的教学行为”;2分表示“合格的教学行为”;3分表示“很胜任的教学行为”;3.5分表示“示范性教学行为”。此外, 还有两个中间分1.5分和2.5分, 表示不太确定的行为水平。前者表示位于1~2分之间的“不太合格的教学行为”;后者表示位于2~3分之间的“比较胜任的教学行为”。 (6) 当然, 在具体涉及到每项标准的评分规则时, 都有更细致的等级界定, 供评估者选择。

(三) 评价的一般程序

整个课堂行为评价是由系列III区域协调员组织完成的。对于进入“新任教师计划” (Entry Year Teacher Program) 的教师, 区域协调员能为他们提供考试指南和指导教师, 指派评估者, 检查每次评价的证据记录以及发送信件告知其课堂评价结果等多种服务。具体来说, 一个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程序有如下环节:第一, 新任教师呈报书面材料。具体要求是:认真、完整地填写《班级基本情况表》和《教学基本情况表》;第二, 举行课堂教学观察之前面谈。面谈中, 评估者将对教学计划中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问题与新任教师展开讨论。第三, 进行课堂教学现场观察。在课堂上, 评估者将对新任教师的语言、神态、教学结果和学生的反应等情况做详细记录。第四, 举行课堂教学观察之后面谈。讲课结束后, 评估者与新任教师将就刚刚结束的课程举行第二次面谈, 主要讨论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教学方法是否适切、教学资源是否有效利用、教师间合作以及与学生家庭沟通等情况。此外, 面谈结束后, 双方要共同填写《评价确认表》, 以确认本次课堂评价行为是按照系列III确定的程序进行的。第五, 评估者逐项填写新任教师课堂教学行为评价报告。填好后, 评估者要在规定时间内连同其它相关材料, 报送当地的区域协调员。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教育服务中心 (1993年) 规定:最终裁定一个新任教师是否通过系列III的测试至少要有两个评价周期 (Assessment Cycles) , 即至少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评估者对新任教师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完整的课堂教学评价才算是有效的。不言而喻, 那些课堂教学基本功好、进步快的新任教师, 一般有两次合格的教学评价即可顺利过关, 实习一年后就能获得长期教师资格证书;反之, 对于那些基础差、进步慢的新任教师来说, 可能需要两次以上课堂评价或更长时间才有望通过考试。

另需指出的是, 目前系列III体系还不够成熟, 执行难度较大, 使用范围也有待扩展, 处于进一步完善之中。因而, 有人对它提出非议:认为它的测试标准偏难, 评估者的素质要求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也难以裁定, 特别是它无法对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教学”进行合理地界定, 很难对教师的创造力、与学生互动能力和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行有效评价。 (7) 但是, 总体来看, 对系列III的认可和支持者比较多, 因为它试图打破笔试的局限性, 尝试通过考查可感知的“教学行为”, 把学校所教授的各种教学理论知识同教师具体教育实践有机联系起来。此外, 教育服务中心也就该体系所设立标准的适切性、可操作性以及实效性等方面做过大量调查, 其大部分结果是比较令人满意的。 (8)

三、普瑞克西斯考试对我国教师资格考试的几点启示

普瑞克西斯考试体系之所以在当前美国多种教师资格考试方案的激烈竞争中成为一枝独秀, 其主要原因在于标准化的考试体系, 丰富的考试内容、重视课堂教学技能的考查以及拥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这些对于诞生近10年的中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来说, 有这样的几点启示:一是要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牵头, 其它相关部门配合, 尽快建立国家级标准化教师资格考试体系。二是要进一步拓宽笔试内容。当前笔试中仅考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科目的基础知识, 今后笔试中要增加对通识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学科教学法、教育政策法规等更多内容。三是要加强对课堂教学技能的考查。现阶段我国主要采用面试和说课两种形式来评价候选人的课堂教学技能, 因缺乏标准化的测评工具、没有训练有术的评估者, 导致一些测评结论主观随意性大, 合理性、准确性偏低。对此, 今后可以尝试这些做法予以改善:一是要求候选人在试讲前必须在指定的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实习1年以上, 并由所在实习学校负责人出具教育实习鉴定;二是测试时随机抽取预备的课堂教学录像资料, 让候选人现场分析, 填写分析材料, 然后由评估专家评分;三是让候选人在真实的课堂环境中讲授一节完整的课, 由评估专家现场评分;四是对评估专家进行测评技术、方法与程序的培训, 以提升其课堂教学评价能力。

摘要:美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历经180多年, 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完善的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之一。以普瑞克西斯考试体系为代表的教师资格考试方案, 在汲取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有益经验的基础上, 实现了从重视考书本知识到重视考课堂教学技能的历史性转变, 彪炳国际教师资格考试的新趋势。这为年轻的中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提供了某些启示。

注释

1朱欣欣, 陈凡.美国新任教师教学知识和能力考试体系的分析及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 2006, (6) .

2Fox.David J.NTE.National Teacher Examinations.8thEdition.[M].New York:Arco Publishing.Inc, 1984:6~8.

3Charlotte D.Enhancing Professional Practice Aramework for Teaching[EB/OL].http://www.umatilla.k12.or.us/NCLB/Char_Danielson.htm.2008-03-15

4Dwyer C.A.Psychometrics of Praxis III:Classroom Perfor-mance Assessments.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 1998, 12 (2) :163~187

5PraxisIIIforms[EB/OL].http://www.ode.state.oh.us/GD/Templates/Pages/ODE/ODEDetail.aspxpage=3&TopicRelationID=1263&ContentID=4868&Content=44785)

6Rosenfeld E.Misfire.Teacher Magazine, 2000, 11 (4) :5

7Rosenfeld, E.Misfire.Teacher Magazine, 2000, 11 (4) :16

篇4:教师资格证笔试考什么

中小学教师资格国考  面试  问题  对策

2012年秋季,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教师函〔2011〕6号),立足河北省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改革实际,河北省作为全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试点省份,组织实施第一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证全国统一考试,实施5年定期注册制度。到2014年上半年,已经组织实施了4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全国统一考试。

面试,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也是整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过程中涉及人力、物力和时间等要素资源最多和最复杂的一环。面试工作组织的科学化、测试内容的专业化、测试手段的现代化、测试过程的规范化等都体现着面试的“公平、公正、公开”,这是整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的关键。在2年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中,河北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认真组织、统筹安排,考试工作有章有序地进行,保障了试点工作的正常运行,也积累了宝贵的试点经验。

一、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基本特点

1.规范、严谨的结构化面试基本流程

笔试2科目合格者方能进入面试环节,面试采用结构化考试,笔者又将其归纳为三段六步面试法。

第一段:抽题、备课。地点:备课室

①抽题,备课开始计时。

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软件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试题,考生任选其中一题,经考生确认后,计算机打印试题清单,并开始备课计时。

②根据确定的考题,进行备课,时间20分钟。

考生持试题清单、备课纸,根据试题清单内容要求,开始备课。备课室提供与试题内容相关的材料,准备时间20分钟。

第二段:面试。地点:面试室

③回答规定问题。

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时间5分钟左右。

④试讲(展示)。

考生按照所抽试题内容和要求以及准备情况,进行试讲(展示)为主,统称展示,这是整个面试的中心环节。时间10分钟。

⑤答辩。

考官围绕考生试讲(展示)情况,进行具体提问,考生答辩。时间5分钟左右。

第三段:面试结束,考生离场,考官评分。地点:面试室

⑥考生离场,考官评分。

考生在考官提示下留下试题清单、备案纸,带准考证离场。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填写《面试评分表》,经组长签字确认,同时通过面试测评软件系统提交评分。

2.考核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按照当前我国学制体系和基础教育组成分为高中阶段、初中阶段、小学阶段各科教师资格和幼儿园教师资格等四个方面。2012年秋季刚刚开始的试点面试中,必答题的问题或情境主要是中学阶段常常发生的教育现象或教学问题,而忽视了各个教育阶段学生(儿童)心智发展的个性和阶段性,针对小学和幼儿园阶段儿童学习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很少,表现出必答题题源的泛化特点,缺乏不同学段的针对性。试讲(展示)环节中的问题表述笼统、缺乏规范性和标准化操作,如小学数学试讲(展示)只是笼统要求达到上数学课的状态,而缺乏具体的、规范的评价要素等等。评价标准只是把中学、小学、幼儿园阶段宽泛地罗列了8个不同权重的评价项目,每个评价项目并没有具体给出熟悉程度和基本表现程度指标,缺乏具体、可操作的表现程度与等级评定细化标准,不便于各个学段、不同科目面试的实际操作。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教育部和省级主管部门不断调研、调整、补充和丰富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的内容和要求,截止2014年秋季面试,必答题都是具体根据基础教育各个学段学生(儿童)学习与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教育问题或情境,中小学各科试讲(展示)内容和要求表述更加规范具体,评价标准在原有基础了制定出了每一项不同表现程度与等级评定标准,使得面试环节考核更加细化、更具操作性,凸显考核评定考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最大程度地保证面试的效度和保障考生的权益,体现面试的“公平、公正、公开”。

3.对面试对象报考门槛提高,注重面试对象的发展潜质考核

2012年9月,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河北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规定:“申请参加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专业的中专学历即可,非幼儿教育专业的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申请参加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面试对象打破了师范生的“特权”,让所有有志于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不同学习者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从而更加明确“师范专业学习经历不等同于师范专业发展潜质”。通过面试,关注考生是否具备可以“再塑造”成为“合格基础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发展潜质,把好基础教育师资的“入门关”。

根据当前河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考试报名条件,在校大三(含三年级)师范生,2014年春季及以前,面试的考生主要是想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社会学习者以及少数无教师资格证的在职教师,考生原始学历整体程度低、基础教育从业经验者较少,非师范专业背景占主体。但从2014年秋季开始,随着放开在校师范生报考政策,在校待考生即将成为面试的主体,面试主体正在发生着转变。

二、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笔者在担任河北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考官的工作经历中,发现面试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突出问题。

1.考生对面试内涵理解不到位、缺乏准确性,教师基本礼仪和综合素质明显欠缺

相当一部分考生抽到考题后,都会认真理解考题要求,但在面试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答非所问,不能清楚地理解要求,从而影响面试结果。简单分析其原因,一是考生对改革后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的程序、内容和要求及其之间的关系都未能准确理解,更无经验可言。二是考生自身的理解力不高,影响了表达能力和执行能力。相当一部分考生在教师基本礼仪礼貌和综合素质方面有欠缺,如高度紧张、穿着不当、与考官空间距离不适宜、必答题环节只背答案、缺乏与考官的交流等等,达不到教师基本的仪表仪态和交流水平。

2.当前考试淘汰线的“一刀切”做法,对在校专业学生带来一定挑战和压力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是基于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入职性资格审查,有人说把那些将来能成为合格教师的考生“留下来”,也有人说把那些不适合做教师的考生阻挡在入职门口等等,这些都反映着对于教师资格面试性质功能的界定,一定程度上讲,就是一种淘汰性考试。在当前以社会学习者为主体的面试中,一般都有过与不过的线,比如5个人中淘汰2人左右,而这对于在校待考生来说可能是最大的压力之一。在校待考生的整体专业素养较社会学习者而言要明显高、专业能力整体要强,若按当前淘汰情况,从当前允许在校待考生只是在大三应考,也就意味着在校待考生毕业前,特别是作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高等院校在校生,在毕业时拿不到教师资格证,没有资格证会让一些学生认为大学白上,更没资格参加各种中小学入编入职考试或上岗就业,形成教育成本投入与产出不成正相关,所以当前在校待考生潜在压力很大。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专业学生就业出口,也可能影响高考生对基础教育专业的意愿和选择,形成不良循环。同样对于那些具有“发展潜质”的社会学习者在与在校师范专业考生同场竞技中明显处于不利。无论哪种情况,都会受到很大影响,这与教师资格面试初衷相违背。

3.面试考官队伍有待扩充,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方面,当前面试考官队伍主要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教研员、一线骨干教师组成,高校专业教师较少,即使有高校教师,非专业背景教师也占一定比例。面试考官一组有三人组成,基本是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组成,而现有的面试考官专家队伍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偏低,有待继续加强培训。另一方面,河北省中小学资格考试高峰期从2014年秋季开始,现有的考官队伍显然无法应对考试需求,须要进一步扩充,考官队伍整体素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三、完善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对策建议

1.在校待考生树立危机意识,积极投身专业实践活动,提升综合素质

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突出强调“专业性、实践性、能力性”。在校待考生一定要高度重视教师资格考试,在校期间只有2次考试机会,以当前笔试、面试过关率来看,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前势必拿不到教师资格证。所以要改变以往上大学就是为了取得毕业证书的单纯追求,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毕业前必须取得的还有教师资格证书,树立“学以致用”的专业学习观和危机意识,重视专业认知和理念的自我塑造,积极主动地投身专业学习和实践锻炼。如立足平时专业校内外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以及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到中小学校进行见习或顶岗实习,积累一线工作经验和加强职业的“元认知”,对面试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重视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中小学教师礼仪的训练和培养,切实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寻求具有个性的教师气质和教学风采。

2.加强调研,区别不同面试对象,创新面试评定体系,完善面试机制

2014年秋季开始,是河北等5个国考试点省(市)在校待考生参加考试的第一次高峰期。当前教师资格国考面试使得师范生失去了过去面试的“免考权”,这是国内外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发展的必然要求。正确对待在校待考生与社会学习者之间的关系,成为当前国考面试须重点解决的问题,这是保证面试实效性和维护广大考生切身权益的关键,也是避免当前入职考试流于形式的重要体现。

教育部考试中心和省级主管部门要加强调研,深入了解面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不同主体的影响或作用,坚持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功能基础上,创新方式方法,区别对待不同面试对象主体。如:对于在校待考生可实行在校学习审核制度,考察学生在校期间关于儿童发展、教育教学原理、教师职业道德等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情况,合格者可免笔试,直接参加面试;亦可调整社会学习者面试科目,综合考查面试者专业基本素养和能力,真正让有“发展潜质”的社会人员补充到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切实把好入职第一关。

因此,应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机制,严格面试标准和程序,保证面试的实效性和公平性,吸引社会上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到基础教育师资队伍中来。

3.切实加强考官队伍培训和建设,提升考官队伍素质,确保面试考生的权益最大化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面试从专业角度而言,是一项以专业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的考核,强调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用教育基本理论指导基础教育教学实践,并在教育实践中丰富发展教育理论,考官通过考生借助一个教学实践片段的试讲(展示)来评价考生的实际水平和发展潜质,所以作为评价者的考官也应当是一线骨干教师、教研员和高校教师组成的共同体,高校教师须要强调实践性,一线教师则要加强专业理论修养。国家、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考官队伍培训,制定考官定期评、聘机制,切实提升考官队伍整体素质。

扩充考官队伍一定要选拔专业对口、学历层次较高、职称较高的教研员、一线教师、高校专业教师,建设在年龄、学历、职称等方面结构比例合理,突出理论修为和实践水平高的“双师型”专家队伍。一定程度上讲,切实保证中小学教师资格国考面试质量的关键在于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专家队伍,这也是保证国考面试公平公正的必要保障。

4.加强课程建设,创新教法,重构评价体系,加强实践教学

高校师范专业课程设置和建设是基础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核心环节。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对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要素要求。当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国考面试的特点和要求在职前专业课程中也应有具体体现,但同时,职前专业课程建设也应避免陷入“为了入职性考试而设课”的误区,也要体现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特点的“发展性”要求和特质,即培养未来从事基础教育的优秀中小学教师。“源于入职标准,但又高于入职标准”应当是今后高校师范专业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做好入职资格审核考试内容与教师专业发展课程的有效衔接以及相应评价体系的构建。

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是解决当前职前师范专业考生面试问题的根本途径。树立“做中学、学中教”的教学理念,构建“理实一体化、学训一体化”的校校(高校和中小学校)实训、见习(观摩)、毕业实习、专业志愿活动等立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为契机,多途径、多通道、多手段、多方式地提高师范专业学生实践教学内涵和实践能力。

按照教育部的统筹部署,按照原定计划,到2015年底,全国所有省市结束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省考,全面实施全国统一考试。对即将参加国考的省份而言,对考试的组织实施是个考验和挑战,特别是面试环节深刻影响着整个考试质量和考生的切身权益。同时,面试也深深影响着高校师范专业课程建设。所以非常有必要总结前期经验,为后续面试的高效运行、考生顺利通过面试并对高校专业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

参考文献

[1] 闫建璋,郭赟嘉,赵英.教师资格定期认定制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4).

[2] 蓝秋燕.教师资格证“国考”下师范类教学法课程变革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4(3).

[3] 赵宝荣.教师资格考试之面试环节的思考[J].中国文房四宝,2014(2).

[4] 魏勇刚.新教师资格考试制度与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J].教育评论,2014(5).

[5] 梁桂莲.美国教师定期更新制度的启示——以我国实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为视角[J].教育导刊,2014(1).

[6] 江畅.全面提高教师资格考试质量的思考[J].湖北招生考试,2003(8).

[7] 秦立霞.美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作者:李升伟(1981-),男,甘肃白银人,河北外国语职业学院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

篇5:考教师资格证需要学什么

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共两科:科一为《综合素质》,科二为《保教知识与能力》。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共两科:科一为《综合素质》,科二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科目共道三科:科一为《综合素质》,科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三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共三科:科目一为《综合素质》,科目二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为《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其中科目三的考查结合面试环节进行。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教师资格证笔试各科目采取纸笔考试。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方可参加面试。教师资格证考试分为上半年和下半年。

教师资格证报名的注意事项

考区考位有限制吗?

每年都有部分省份明确提醒考位有限,大家尽早报名,而且部分省份的报名时间也仅有2天,时间紧张,大家注意提前报考!

笔试报名之前考过需要重新注册吗?

所有考生,包括以前参加过笔试的考生,在报名前都需要重新注册、填报个人信息及上传个人照片,重新注册是不会影响大家以前的笔试、面试成绩的。

在校生,可以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吗?可以在哪儿报考?

在校生可以报考,但对在读年级有限制,一般要求应届生或大三及以上可以报考,具体可查询本省考试公告。在校生可以在学校所在地报考,部分省份可以在户籍所在地报考,部分省份不接受本地户籍的外地在校生报考,具体以当地公告为准。

报名照片传不上去是怎么回事?

篇6:考教师资格证需要什么条件

一、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各地略有不同,符合以下基本条件的人员,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具体以当地考试公告为准: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教师资格条件依照教师法第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执行,其中“有教育教学能力”应当包括符合国家规定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条件。

(四)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1) 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 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3) 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4) 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取得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学生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学历,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5) 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

(6) 取得成人教育教师资格,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层次、类别,分别具备高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不具备本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取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由国务院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依照教师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执行。 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学历,并应当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二、申请人应在户籍或居住证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可在就读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三、试点省份试点工作启动前已入学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可以持毕业证书申请直接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试点工作启动后入学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四 、不得报考的条件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考教资普通话证书要几级

语文教师资格证需要二级甲等,其他学科需要二级乙等证书。

1、师范系统的教师和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其中普通话语音课教师和口语课教师必须达到一级;

2、普教系统的教师以及职业中学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3、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教师以及与口语表达密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4、广播电视教学的教师,普通话水平不得低于二级;

篇7:考教师资格证的流程是什么

教师资格证的考法,先笔试报名,再笔试考试,接着面试报名、面试考试、取得考试合格证明、网上申请认定、现场确认、提交材料、通过认定、领取证书。想要获得教师资格证,必须要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笔试、面试和教师资格认定。其中考普通话证,语文老师要二级甲等以上;其他科目要二级乙等以上。考心理学以及教育学(有效期要根据自己省份的规定,因此最好一次性通关。获得教师资格,并不一定能够担任教师,能否担任教师还需要教育部门是否招聘录用,但未获得教师资格的,教育部门基本都是不会招聘录用。

网上报名(笔试/面试)——现场审核(笔试/面试)——网上缴费(笔试/面试)——打印准考证(笔试/面试)——参加考试(笔试/面试)——成绩查询(笔试/面试)——笔面试通过后领取成绩合格证明——网上申领教师资格证——体检——现场审核——领取教师资格证。

篇8:教师资格证笔试考什么

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试行)》明确提出 “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概念, 2014年国家教育部第16项工作重点又要求全面构建教师队伍建设专业标准体系。国家出台的这些政策均要求高师院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实践智慧”的未来人民教师———师范生。 2015年开始教师资格证将逐渐实行全国统一考试,师范毕业生从此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这一制度的实施终于破除了我国长期以来的师范生直接认定教师资格制度,引发了社会对教师教育师范性的一系列讨论。

教师资格证的全面改革对于新政策形势下的教师教育师范性问题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师范生具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教育教学技能是走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然而,面临着师范教育全面转型和深刻变革的当今社会,师范专业学生却逐渐面临着主体性缺失,慢慢陷入一种动力不足的尴尬之地。

针对师范生实践智慧的不足, 笔者试图揭示在教师资格证改革背景下的师范生实践智慧的特质, 结合当前师范生实践技能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现状提出解决的策略。

一、师范生实践智慧的特质

(一)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实践性

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实践性指的是当师范生面对复杂、生动的教育实践情境时,在个人教育理论的指导下能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范生学习了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而这些知识能否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充分地发挥出来,对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培养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在教学实践不仅要对未来的教学进行预设,而且要根据未知的教学情况进行大量的实践,当处世不多的师范生面对难以预设的复杂情境时,这就需要师范生根据学习的大量教育理论知识,职业道德,对教学事件做出迅速、灵活的应变能力。

(二)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动态生成性

智慧并不是一旦得到就永久留下的。智慧常常处于形成的过程中,要保持智慧就要随时观察它的结果,而且要具有虚心学习的心态和重新调整的勇气。实践智慧的形成并不是立即看到效果的,当然也不会一劳永逸,实践智慧的形成过程有一个固定的发展过程,而且实践智慧不断的处于发展、生成的动态过程中。教学的对象不断的都在更替着,教学的环节也在不断地发生复杂的变化,师范生应该根据教育实习的所见所闻,并结合在校学习的大量教育教学知识,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在不断反思教学过程的动态过程中生成实践智慧,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师范生实践智慧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范生实践能力不足

师范生技能教育是师范专业教育训练核心之一,但现实情况却是“师范专业技能教育各相关主体普遍存在主体性缺失问题, 陷入严重的动力不足困境”由于各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持续增加, 所以各高校特别是地方师范院校相关的教学安排不得不简而又简, 为节约教学成本,像教育学这种具有通识的课程大都实行大班授课,大班授课忽略了学生个体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讨论发言,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体需求。而且最为重要的教育实习大多在大四进行,且多由学生自主进行联系,太多太多的准毕业生由于考研学习就业等的压力很难实际到一线中小学实习,大多高校也只是疲于应付,很难实际贯彻落实好学生的教育实习。而且最终技能的考核也只是依赖于形式的书面答卷,而不是个体技能达标的现场测验,一系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敷衍了事使许多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严重不足,师范生也就不再显得那么 “师范性”,师范生的实践智慧也就无从谈起,很难和其他非师范生有明显区别。

(二)师范生在反思教学实践中发展实践智慧的能力不足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性实践”观点越来越受到西方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认可,我国为顺应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于2011年颁布的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 试行)》中提出培养“反思性实践者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培养应以反思性实践为理论基础, 构建基于反思性实践的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对象的个体独特性和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很难实际按照预定的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教师只有通过教学反思不断地根据问题情境做出决策和行动。而现实情况是许多师范生不知道怎样进行教学反思或者不屑于进行教学反思,有的学生确实不断反思教学手段、教学策略的合理性与选择性,但他们并不质疑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不懂得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对教学手段的精雕细琢远远大于对教学结果的价值追问。

三、强化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对策

(一)理论指导是实践智慧生成的前提条件

1.教育类课程应成为师范院校开设的重点。

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是各高校培养方案的具体表现,也是区别师范生与非师范生的重要特征, 各师范院校应结合学校自身的师资等实际情况,进一步提高教育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中的比重。师范生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三个板块: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我国师范院校这三个板块课程占总学时的比例大致是:“公共基础课约占20%, 学科专业课70%多,教育专业课只占7%。教育见习、实习占四到七周,与世界其他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教育专业课程比例明显偏低,英国为25%,法国为20%, 美国为20%。”通过以上对比发现,我国教育课设置所占比例明显不足,而且近年来我国新课程改革较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无法及时反映中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变化,逐渐脱离中小学一线的教学实际等。

2.师范院校应当进行“优势定位”。

地方师范院校是我国培养人民教师的主力军,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主体,但相比于几所部属师范大学丰厚的办学经费、优秀的教师资源和相对优质的生源, 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改革的道路上却面临许多窘境,由于大多数地方高校经费的负债,学科专业的限制和所在地方区域的限制,地方师范院校很难吸引到优秀的师资生源,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新鲜充满活力的“血液” 。由于盲目地跟风增加学科门类和转型意识不强,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不合理,使原本不具有竞争优势的地方师范院校面临着学生师范性不强的尴尬境地,师范毕业生只知道怎么学却不知怎样教,学生不论在教育理论的学习过程还是教育实习过程中都很难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使用人单位对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的师范性问题产生怀疑。师范高校应改变在培养体制上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内容僵化的局面,努力协调好校外实习时间不足,实习基地不足和学生数量较多的局面, 为师范生实践智慧的生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实习是实践智慧构建的核心条件

1.构建“同伴互助”体系,积极促进师范生实践智慧的生成。

许多师范生虽然和其他同学一样参加了教育实习却苦于没有收获,只注重了过程却忽视了结果,不懂得如何在教育实习中不断的获得实践智慧。实践智慧具有内隐性的内在特征,师范生往往难以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同伴互助体系则可以从同学处获得反馈信息与启示,同时分享同伴间收获的知识与经验,进而不断完善自我认知,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内在关系也会不断清晰起来。 在教育实习的过程中要加强同学之间的联系,避免“只扫自家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不良习惯,实践智慧的形成是在同学之间的互相交流中日积月累形成的,需要同学间的互相帮助。在实习过程中,在师生互相学习之间,师范生则要虚心从经验丰富的教师那里吸取他们数年积累的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认真倾听学习他们的实践智慧,学会问问什么,认真思考老教师为什么那样教、那样教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学生会有怎样的收获,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展开有针对性的谈话, 将自己多年大学生活对教育教学智慧的理解与任课教师交换意见和看法,进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建立起自己关于教育教学的教学智慧。

2.发展“批判性反思”精神,努力将批判意识付诸于实践教学。

师范生的教育实习应该遵循着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动态发展过程,“批判性反思” 精神注重实践与反思的相互结合, 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不断促进自我发展”。师范生要根据复杂的教育情境,运用所学的教育理论知识科学的来思考和解决教学问题。 “批判性反思”精神注重实践性知识的动态生成过程,积极倡导实践者自身实践智慧的能动建构。 师范生应努力通过创设教学实践情境、拓展反思渠道、时时处处进行教学反思、通过不断地发展 “批判性反思”精神,努力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发展“批判性反思”精神,努力将批判意识付诸于实践教学,形成师范生自己的教学实践智慧。

摘要:师范生的实践智慧是指师范生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实践时能够根据所学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并结合教学实际做出富有创造性的能力;师范生实践智慧的形成一般要经过“理论指导—教育实习—实习评价—实践反思”的过程,在教师资格证国考背景下,对师范生实践智慧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师范生如何发展实践智慧将会为未来的专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上一篇:运输安全生产改善报告下一篇:商务日语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