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条件

2024-04-23

5 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条件(共7篇)

篇1:5 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条件

附件

3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条件

1.年满45周岁。

2.博士学位获得者或留学回国人员。

3.申报工艺美术、艺术、文学创作、农业技术、体育教练员、城乡社区卫生专业技术资格。

4.转评、兼评专业技术资格。

5.硕士学位获得者初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

6.国家承认的计算机类大专以上(含大专)毕业人员(不包括其它专业设有计算机课程的毕业人员)。

7.获得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证书的人员。

8.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取得成绩,并获设区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的人员。

9.经组织选派在援外、援藏、支边期间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10.机关工作人员调到企事业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首次申报专业技术资格。

11.乡镇基层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

凡不符合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条件,申报评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获得3个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申报评审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须获得4个科目(模块)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成绩合格证书。

—14 —

篇2:5 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条件

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计算机免试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免试申请免试人员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由所在单位审核盖章。1.获得计算机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 2.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取得二级以上合格证书 3.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获得程序员以上证书 4.从事计算机理论和操作课程的教学工作以教务处或医教处备案的课程为准 5.参加学校教育技术培训中心举办的教育技术培训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 6.参加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申报中级取得四个以上模块的合格成绩申报高级取得五个以上模块的合格成绩模块任选 7.申请初次认定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8.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员。注意事项 1.申请职称评审转系列人员需按规定参加计算机考试并提供有效的计算机合格成绩 2.学校每年上半年组织一次职称校内计算机考试 3.职称校内计算机考试成绩有效期为5年。专业技术职务外语考试免试条件 一任现职期间出国留学或在国外连续工作1年以上须出具国家留学人员服务机构或驻外使领馆的有效证明并撰写外文论著译著、研究报告一篇以上。二任现职期间出版外文专著、译著一部以上且个人承担的工作量不少于20万字符。三获得外语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从事本专业工作申报专业技术职务有第二外语要求的。四获得外语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现从事非外语专业工作。五取得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组织的BFT级考试笔试成绩合格证书其中通过BFTA级可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通过BFTI级可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六取得达到出国要求的GRE2000分以上、LPT英语310分以上、日语300分以上、WSK英语110分以上、托福英语600分以上等有效期内的外语考试成绩。七具备博士学位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备硕士学位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八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任现职期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以获奖证书、证明材料为准下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部省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以上部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部省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前3名或厅局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前3名部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排名前3名或厅局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排名前3名。九入选各类国家或部省级人才计划、人才工程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十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任现职期间获得厅局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以上以获奖证书、证明材料为准下同厅局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以上。十一从事中医、中药工作且取得相应业绩成果的专业技术人员。十二出版系列中从事古籍编纂研究、古汉语、古典文学、古代史、地方史志的编辑整理工作且取得相应业绩成果的专业技术人员。十三1960年含以前出生除高校教师、高等教育管理研究、学生教育管理、医疗、科研、工程实验、图书资料、档案、出版系列以外的其他系列专业技术人员。十四1977年恢复高考统考前进入大中专院校学习且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十五取得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合格证书申报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十六申报各系列初级专业技术职务。十七转换系列评审申报评审与转换岗位前同档次专业技术职务。取消职称外语考试成绩有效期

一、凡1999年后参加全国职称外语等级考试的凭A级成绩合格证书可申报评审、聘任正高级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同一成绩正高和副高不能重复使用凭B级成绩合格证书可申报评审、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不受证书有效期的限制。

二、2001年后参加校内职称外语考试取得合格成绩的可申报评审、聘任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不受证书有效期的限制。2009年12月9日于寿华整理

篇3:5 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条件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指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操作和维护能力、办公自动化软件操作能力、图形和图像等多媒体处理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网络应用能力以及网络信息安全防护能力等。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衡量军校学员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志,信息化条件下提高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新形势对信息化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具有一定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信息素养的人才队伍势在必行。计算机技术作为信息社会的核心技术,在我军信息化建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则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军队院校是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摇篮,应将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具备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目标贯彻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

1 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提高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军队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目标,给军队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军队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工作者,应通过不断深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激发学员求知欲,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计算机知识和掌握计算机技能的意识,提高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军队信息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1.1 合理设置计算机课程体系

计算机课程已成为军队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课程,其课程设置是否合理与科学显得非常关键。目前,教育部对高等院校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有明确要求,将计算机基础课程划分为3个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与计算机应用基础。笔者所在学院将计算机课程分为三门必修课程和两门选修课程,三门必修课程分别为《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技术及应用》,两门选修课程分别为《计算机多媒体应用基础》与《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三门必修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开设,两门选修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开设,遵循了知识体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学员在大学四年期间能连续学习计算机知识。

1.2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计算机技术发展十分迅速,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同时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多、操作性强、应用广等特点,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着力提高学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第一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原理、技术和方法以及常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使用。在该课程教学中,应及时补充计算机的新知识新技术,拓宽学员知识面;对教学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版本要不断进行升级,并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员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计算机应用能力[1]。《程序设计基础》是第二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主要介绍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的功能、语法及编程。该课程教学中,应增加算法与数据结构、结构化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本课程学习奠定理论基础。《数据库技术及应用》是第三门计算机基础必修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应增加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仓库、数据挖掘等数据库新技术,并结合具体应用系统,引导学员进行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代码设计以及系统调试,提高学员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能力。

1.3 改进教学方法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教学中普遍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大多仍然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等传统教学方法,忽略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教学仍然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学员的主体地位,造成学员学习兴趣不浓,自主性不够[2,3]。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培养学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操作性强的特点,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应采用讲练结合、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利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学员通过课堂操作练习,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让学员在“学中练”、“练中学”,自主学习,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在《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章节内容,可设计大量的教学案例,按照“引入问题、分析问题、引出所学知识、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归纳总结”的教学思路,引导学员用所学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数据库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中,针对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确定任务、研究完成、效果评价”的教学思路,以任务为牵引,将教学内容设计到各种任务中,通过任务分析、讨论、完成与总结,提高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 改革考试评价机制

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重要手段,而非目的。通过考试,检测学员学习的效果,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其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考试大多以闭卷、笔试为主,理论考核多,应用考核少;客观性试题比例大,而综合性应用题比例小,这种考核方式和考试内容不能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不利于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要围绕以培养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考试内容应体现应用性和综合性,而对学员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核则是考试的重点。从考试内容而言,应侧重于学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操作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考核,可以增加分析题、操作题和设计题的比例,减轻学员记忆负担,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能力提高上[4]。从考试方式而言,可采用多种考试方式相结合的形式,比如:对必修课程可采用笔试和上机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上机考试的比例;对选修课程而言可采用系统设计方案、创艺设计、论文等形式。

2 通过计算机实践活动中提升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

为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同时,可通过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学员不仅可以学习更多与计算机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还可以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

(1)举办计算机学术讲座。为丰富学术活动,活跃创新氛围,每学期举办“军经讲坛”活动。借此活动,瞄准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并结合现代后勤对复合型军事后勤人才的培养要求,精选主题,精心准备,为学员举办计算机学术讲座。

(2)创办各类计算机兴趣小组。为激发学员学习兴趣,在学员中创办各类计算机兴趣小组,如:平面设计兴趣小组、动画设计兴趣小组、程序设计兴趣小组、计算机网络兴趣小组等。学员根据兴趣和特长参加不同的兴趣小组,为各个兴趣小组布置相应任务并定期进行指导和讲评。

(3)组织学员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学习完《大学计算机基础》和《程序设计基础》两门课程后,组织学员分别参加全国计算机一、二级等级考试,并将等级考试的成绩与这两门课程的期末考试成绩挂钩。为了提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为学员提供考前培训,增强学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信心。

(4)激励学员参加各类计算机竞赛。为激励学员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学院每年举办一届“计算机应用能力竞赛”,对获奖的团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鼓励学员参加总部的动漫作品创作竞赛,并对参加竞赛的学员提供辅导,每年都会获得了不同等级的奖项。在学员中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蓝桥杯”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赛前对学员进行系统培训,都获得了较好成绩。

3 结语

随着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各种计算机活动的开展,教学改革效果明显,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到显著提高。业余上机的学员人数明显增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也逐步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需要不断深化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军队信息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计算机应用人才。

摘要:计算机应用能力是衡量军校学员素质与能力的重要标志,提高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有效提高学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能力,信息化教学,教学改革,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徐红云,解晓萌.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2]谷希谦,陈锋.军队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2011(4):16-19.

[3]张国强.《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中的结构思维培养[J].软件导刊,2016,15(2):180-184.

篇4:5 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条件

摘要:文章介绍了协庄煤矿3-3采区单轨吊运输系统与小绞车运输系统现状对照分析,针对现场运行中存在各类问题进行研究,提高运输安全系数,确保安全生产。

关键词:采区轨道;运输安全;能力分析

一、概述

根据集团公司辅助运输改造要求,以深化“质量效益年”活动为主体,进一步优化矿井輔助运输系统,以达到“减人提效”目的,依照协庄煤矿生产要求,对3-3采区轨道下山辅助运输系统进行优化改造,实现矿井运输系统的安全、经济、高效运行。

二、具体实施

(1)单轨吊运输能力计算

1、3-3轨道上头起吊梁卸车时间为3分钟,倒车时间4分钟,起吊梁起吊装车时间为3分钟

因此,卸车+倒车+装车所需要时间为10分钟。

2、斜巷轨道下运所需要时间:

轨道上头风管编号26#,片口处风管编号为71#,轨道长度为:(71-26+1)x6=276m,单轨吊运行速度为:1m/s

因此,下运时间为:t=s/v=276m/(1m/s)=276s,约5分钟。

3、3-3轨道片口起吊梁卸车时间为3分钟,倒车时间4分钟,起吊梁起吊装车时间为3分钟

因此,下运到达片口车场卸车+倒车+挂车所需要时间为10分钟。

4、斜巷轨道上运行所需要时间:

轨道长度为:(71-26+1)x6=276m,单轨吊运行速度为:1.38m/s

所以,上运时间为:t=s/v=276m/(1.38m/s)=200s,约4分钟。

5、单轨吊一个运输循环周期为:

10分钟+5分钟+10分钟+4分钟=29分钟

(2)3-3小绞车运输能力计算

1、3-3轨道上头摘滑头+倒车+挂滑头所需要时间为6分钟。

2、斜巷轨道下运所需要时间:

轨道长度为:(71-26+1)x6=276m,小绞车运行速度为:1.2m/s

所以上运时间为:t=s/v=276m/(1.2m/s)=230s,约4分钟。

3、下运到达片口车场摘滑头+倒车+挂滑头所需要时间为6分钟。

4、斜巷轨道上运行所需要时间:

轨道长度为:(71-26+1)x6=276m,小绞车运行速度为:1.2m/s

所以下运时间为:t=s/v=276m/(1.2m/s)=230s,约4分钟。

5、小绞车一个运输循环周期为:

6分钟+4分钟+6分钟+4分钟=20分钟

三、运输情况对比分析

1、经现场了解,掘进区队每班至少可以节省2人干其他工作。

2、斜巷运输过程中,单轨吊运输时间与小绞车运输时间相差甚微,单轨吊运输时间为476秒,小绞车运输时间为460秒。

3、由于是第一个中班运行单轨吊,现场辅助区队单轨吊司机与掘进单位倒料人员,配合未完全默契,倒料环节耗费时间较多,待磨合运行一段时间后,效率就会提高。

四、效益分析

1、经现场实际测算,掘进区队一般每班需要6钩料,单轨吊每次运输方式为2辆1吨矿车同时运输或者1辆锚杆专用车和1辆1吨矿车搭配运输,按照现在运行状态给掘进区队运输6钩物料所需要时间为6x0.5=3小时,如现场平衡合理,其余时间单轨吊可以为其它采区轨道上山服务。

2、采用单轨吊运输,3-3轨道每班至少可以节省1名小绞车司机,1名信号把钩工,实现减人提效。

3、采用单轨吊运输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运输环节,极大提高运输安全系数。

4、采用单轨吊运输可以提高运输效率,小绞车每钩只可以提松1辆锚杆专用车,单轨吊一次可以运送1辆锚杆专用车另加1辆1吨矿车。

5、采用单轨吊运输,取消小绞车运送物料,优化运输方式,进一步推动我矿运输“四消灭”。

作者简介:

篇5:注册税务师免试条件免试条件

如题,注册税务师免试条件免试条件 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评聘经济、会计、统计、审计、法律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注册税务师免试条件免试条件]

篇6:5 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条件

“数学是人们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这对其进一步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算在小学数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小学数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习数学的基础。笔算是数学知识的入门,也是最容易把握的一个内容,而在整个小学阶段,笔算中的计算错误却在所难免。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 学生们往往会一点就以为全会了,甚至才刚刚掌握了笔算的方法,就开始口算,这样易导致计算出错,严重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而这部分学生往往还不够重视自己的这种错误,以为是自己粗心,没什么大不了的,实际上这样的不良习惯对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却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计算在生活中使用最广泛。良好的计算能力更是学生今后生活、学习中必不可能的基本技能之一。所以,作为我们一线数学教师来说,从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从学生一开始接触数学就让他们知道: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将来的学习的效果。学计算仅仅是为做计算题, 后面的解决实际问题、推理、公式的推导等其实都离不开计算,而且计算能力的提高,同时对学生的其他能力如克服困难的能力等也有促进作用。因此,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相当重要。

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发现: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表内乘法的计算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做计算时出错的原因普遍是轻视、审题不清等,并不是方法问题;(2)学生在做进位加法时经常进位出现错误,忘了进位或加错。我们经常说学生“怎么粗心了”,其实“粗心”大多是由学生感知、注意、思维、记忆、情感等因素造成的。(3)基础知识不扎实,有些学生对于简单的20以内的加减法不熟练,表内乘法出现二六十八、六九四十五等错误。(4)对题意不理解。学生不理解隐含在计算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只会简单模仿是学生犯错误的主要原因。(5)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动笔打草稿、验算而造成计算率的不正确。(6)用乘法口诀算题时出现错误,原因是对乘法的意义理解不透彻,口诀记的不扎实、运用不灵活,造成了用乘法计算时出现错误。

以上几点是笔者在工作中最常见的几个方面,如不改正,等到不良习惯形成后再改,难度就非常大,也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1)加强基本口算技能的训练。低年级的学生20以内的加减法必须要多练,要能做到熟练掌握。

(2)书写端庄,字迹工整。数学教学中书写其实比语文更重要。因为一个数字书写不工整,看错了,那将导致整个题目的错误。因此,书写一定要工整,格式一定要规范,不能因为书写问题导致计算出错。

(3)多读题,细读题。要求学生读题时用笔尖指着题目,一个字不要放过。同时要看清每一个数据和符号,特别是关键性的词, 要用铅笔圈出来。

(4)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计算是枯燥的,几乎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对计算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尽量把枯燥的计算与有趣的活动结合起来,如用分组游戏、单项竞赛(开火车)等方式训练。班级中还可以定期开展计算能力大比拼,排出计算能力最强的前十佳、进步最大的前十佳等。

(5)算卡片进教室。教师自制口算卡片,方便教学上循环使用。

(6)巩固乘法口诀巧背的训练。

(7)口算、笔算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说出口算的方法、笔算的方法,并注意计算的顺序和进位的方法等。

(8)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书写格式,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其次,笔算时要求认真演算。每位学生都必须有专门的“竖式验算本”,在验算时,数字与数字之间要保留一定的间距,数位要对齐。最后, 做完题后要养成细心检验的习惯。学生要把检验当成是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看看题目抄错了没有,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

篇7:5 计算机应用能力免试条件

计算机音乐就是集中了作曲、指挥、演奏、以及录音为一体, 这就使得之前的传统教学以及创作都有了很大的变革, 进而衍生出一种用计算机进行作曲的思维, 最总达到创作与音响的同步。

1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概述

所谓计算机音乐就是指在利用计算机的基础上, 运用相关的软件以及与之相匹配的声音效果的处理器以及具体的数字声音发生器所创作的音一种音乐, 此外, 计算机音乐还包括在广泛意义上的一种以计算机所参与到的所有的音乐活动中的活动。林德尔, 英国的一位理论家与作曲家, 也是音乐家, 他曾经就指出, “对于音乐的未来, 其实它与社会的科学技术的不断变革以及发展是最为密切的, 探求并不是局限于作曲技术的一种变革。”对于计算机音乐的本质来说, 探求就是集中于作曲、指挥、制作、录音为一体中, 这就使得这种音乐创作的技术相对于之前来说, 发生了一种革命性的变革, 发生了一种质的飞跃。计算机音乐在多媒体基础上, 进而来开拓出了一种新的天地, 得到一种用电脑进行创作的新思维。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创新, 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日新月异, 不断的更新, 这个社会对于这种高效的音乐需求也必将会随之增加, 比如说对于一些商业性的或者是非商业性的, 盈利的或者是非盈利性的一些宣传, 还有广告等。这就给很多以合成器、计算机等来制作音乐的一些爱好者, 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开创了一个新天地。

2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应用

2.1 利用计算机音乐优化音乐创作

运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进行音乐的创作, 这本身就是一种对音乐的一种学以致用, 在计算机音乐技术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运用这种技术制作出的音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不管是优美的典雅的古典音乐, 还是振奋人心动感超强的立体声, 这些都有着计算机音乐的相关成分。在我国, 在1984年, 上海交通大学就建立了计算机音乐的实验室, 这是我国首个以该项技术建立的实验室, 随后, 北京大学建立了音乐声学以及计算机音乐研究室, 后来, 中国的音乐学院以及武汉音乐学院也都相继开展计算机音乐研究室, 这些音乐室以及研究室的建立就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计算机音乐起到了一个带头作用, 可以说是我国计算机音乐的先驱。

2.2 计算机音乐技术软件

计算机音乐制作软件就氛围以下几种。

2.2.1 智能软件

从正意义上来说最主要的软件就是这种智能软件, 专门用于创作并伴奏, 将旋律准确的输入, 将和声配置好, 进而来自行选择一种音乐风格, 这时乐队就会来有序的规整的跟着音乐自行的伴奏。

2.2.2 音序器软件

在计算机的音乐处理中就会用到这种软件, 这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 目前来说, 音序器软件有很多中, 其中有一种是Cakewalke软件就是一种音频与界面的处理功能都很强大的软件, 而且专门为MIDI的信息进行加工并处理的一种软件, 促进了音乐在处理时的自动化, 这种软件凭着其方便快捷的操作性以及其强大的特殊的功能, 以及得到了在很普遍的使用。

此外还有绘谱软件与音频软件, 绘谱软件就是用于绘制乐谱中的一种软件, 其主要的功能就是显示并进行打印, 它制作出的谱面相比较于排版印刷体来说, 水平只高不低, 此外, 它还具备一种音序的功能, 比较适用于对音乐的作曲。音频软件就是用于处理数字音频, 转换以及修改MIDI的格式等。

2.3 计算机音乐制作

计算机音乐有着很多优势, 实时可听、灵活多变, 这就可以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提供多种方案。它是在传统的理论基础上, 又体现出自己的创作规律, 不管是在音色观念上、织体观念上、还是演奏观念上它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 在运用计算机音乐技术在制作一种管弦乐队的时候, 如果还是运用之前的那种传统的乐队配器法来制作的话, 可能就会造成两种情况, 第一, 不能得打管弦乐队的那种好的效果, 第二, 因为信息量过于太大, 不能使得计算机来正确的将谱读出。因此说, 对于计算机的音乐制作的这个方法就应该有一个正确的了解, 首先就应该对MIDI软件的操作性技巧要做到熟悉, 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学习管弦乐以及一些流行音乐的相关性制作, 或者是来对一些伴奏音乐来进行制作, 这样来进一步满足于音乐用于教学以及进行艺术实践, 实现一种人机、教学、实践与理论的互补思路。

2.4 绘谱的制作

主要指的是, 专业的绘谱软件的相关性运用, 它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顺利的完成一些总谱以及分谱的相关制作。相对比于传统的手工写谱, 其速度是很慢的, 而且也很容易出差错, 即使是漏掉其中的一个音符也会对识谱的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运用这种专业的软件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速度不仅快而且也会更加规范, 能够完成各种乐谱的相关制作, 比如说钢琴、管弦乐队、合唱谱等一些很复杂的

在数字影院快速发展的今天, 胶片放映机正在被数字放映机所替代, 目前国内外新建4D影院均不采用这种胶片式放映机。针对上海科技馆4D影院的实际运行状况, 我们组织影视专家和相关供应商就现有的放映设备升级改造等事宜进行分析和研讨。大家认为:随着数字影院的技术日趋成熟和规模不断扩大, 4D影院放映设备数字化升级改造已是必然, 高科技影视展示要紧跟时代潮流, 才能真正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相信:影院放映设备数字化升级改造必将在科普影视行业中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1 4D影院的发展现状

众所周知, 3D影院 (通常称为立体电影) 已经具有几十年历史。近年来, 随着科普技术的发展和娱乐市场的需求, 人们不仅将震动、坠落、吹风、喷水、挠痒等特技引入3D影院, 而且还根据影片的情节精心设计出烟雾、雨、雪、光电、气泡、气味、人物表演等效果,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形式, 这就是当今十分流行的4D影院。它是在3D立体电影的基础上, 加座椅特效和环境特效模拟仿真而组成的新型影视产品。观众在观看立体电影时, 顺着影视内容的变化, 可实时感受到风暴、雷电、下雨、撞击、喷洒水和雾等, 营造一种与影片内容相一致的环境。4D电影具有身临其境, 惊险刺激的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文化娱乐的要求也在不断改变和提高, 在我国主要的科普场所和主题公园均建有4D影院。

2 4D影院胶片放映机升级为

数字化的必要性

影院放映设备是电影艺术与技术相结合最终效果的显示设备, 放映技术是集声、光、机电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据业内专家估计, 传统的胶片拷贝两年内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取而代

论4D影院放映设备的数字化升级

——以上海科技馆4D影院为例

文丨吴文忠

摘要:4D影院是科技馆等科普场馆十分重要的展示项目。笔者以上海科技馆4D影院数字化升级改造为例, 介绍4D影院的发展及现状, 并就4D影院胶片和数字放映的利弊进行对比, 阐述4D影院胶片放映机升级改造的必要性以及相关方案实施的作用。

关键词:4D影院;数字化升级改造;上海科技馆

一些乐谱的创作, 而且还特别容易修改。运用计算机音乐技术, 可以通过键盘的演奏来进一步写谱, 达到一种音响与写谱同步的程度, 这就容易捕捉到在音乐创作中的灵感。

3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运用于教学

在音乐中, 作曲的四大件就是“配器法”、“和声学”、“复调”、“曲式作品的分析”对于每一门课程, 都必须达到一种理论与实际的相统一、相结合, 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 音乐创作往往是一种无声的创作, 停留在谱面上, 学生不能将自己的作品予以真实的展现, 更不能说进行修改并完善。而如果是利用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该项技术利用它强大的交互功能, 形象直观的面向学生, 使得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感觉。这样不仅仅能够增加更多学习的内容, 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牢固度, 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能够让学生感受到, 对于音乐知识的讲解并不是简单枯燥的, 而是一种美妙的音响效果, 而且对于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完整的理解, 进一步将实践与理论进行结合。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就可以具体体现为以下几点:在和声课程中进行运用;在复调课程中的运用;在曲式作品分析中的运用;在配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在这些课程的运用中,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不仅准确而且迅速, 这样也能节约了课时的容量, 能够使得学生更好的将音乐的精髓予以掌握。

4 总结

总之,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以其新颖独特的思维方式促进了音乐的创作, 对于音乐教学来说, 也能推进教学的现代化, 其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作用以及现实的意义。

摘要:随着多媒体技术不断的发展, 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在我们的社会与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深刻的作用,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笔者就媒体条件下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媒体条件,计算机音乐,制作技术

参考文献

[1]刘涛.音乐情感认知模型与交互技术研究.浙江大学, 2009 (4) .

[2]邵建平.计算机音乐的“人性化”及其实践研究.南京艺术学院, 2009 (4) .

[3]范翎.论计算机音乐中的音乐表现力.南京艺术学院, 2009 (7) .

[4]张承云, 谢志文, 谢菠荪.多媒体计算机的音频实时处理, 电声技术.2008 (1) .

上一篇:对母校60周年的祝福语的句子下一篇:乾乾易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