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人文奥运 建和谐校园

2024-04-10

迎人文奥运 建和谐校园(共14篇)

篇1:迎人文奥运 建和谐校园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迎人文奥运,建和谐校园》。

随着奥运火炬在世界各地成功的传递,全国人民沉浸在奥运即将到来喜悦气氛中,奥运会的脚步也慢慢向我们走来,~年北京奥运会的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全面开始。如何办好此次北京奥运会,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新北京、新奥运,展现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的时代名词,体现千年东方礼仪之邦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文化,是~北京奥运会是否成功的关键。

文明礼仪作为人口素质最基本的要素,需要我们对此有新的认识,做出新的实践。

今天,我们即将向全世界敞开大门,在 ~年8月8日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和国际友人。能够在中国举办一届奥运会,这是新中国体育工作者和无数中国人民的共同梦想。今天,梦想即将在我们这一代变成现实,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学习,养成文明礼仪好习惯,让我们的伟大祖国成为真正的名符其实的礼仪之邦。

蓝天和白云的心一样,希望白鸽自由翱翔。

老师和父母的心一样,希望我们健康成长。

花开的日子我们走进大学校园这个快乐的地方,在平安校园愉快歌唱;

花开的日子我们遨游在大学校园这个知识的海洋,和老师一起编织梦想;

花开的日子我们愿意用心情的音符,去谱写和谐校园的欢快乐章。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实现和谐,是古往今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学风、好的校风。我们要倡导一种蓬勃向上的团队作风,一种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将学风建设的目标指向“理想、团结、自强、成材”。一种团结奋进的班风和刻苦勤奋的学风能促使个人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好的校风如春风化雨,不声不响地吸引每个学子奋勇向前,为了理想而努力拼搏。校风积极向上,从而打造和谐的教育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诚信、文明的作风。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坦诚相待、说实话、做实事。考试时坚决杜绝舞弊现象,用诚实和实力给自己和老师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作风严谨、文明,从而打造和谐的校园文化。

同学们、老师们,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荆棘丛生我们将持之以恒。茫茫学海中,我们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风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脚步如行云流水,青春的岁月需要知识的滋养。让我们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谐校园的彼岸前行。

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用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奏响时代的强音。当我们抛弃了迷茫,把握了航向。当我们共同努力,不懈地摇桨,和谐校园的乐章终将奏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

花开的日子,让我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健康地成长。

未来不是梦,今天,在我们手中。

篇2:迎人文奥运 建和谐校园

组织思想:为了丰富大学生活,展现北秘学院的办学宗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团委组织部策划、考核、验收和评比的团日活动将在近期开锣。本着让同学们在学习之余,找回童时的旧欢、幼年的旧梦,尽情地展现自我、释放自我,为xx年奥运会尽一份绵薄之力的想法,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各类活动,希望大一新生通过参与团日活动,达到增进了解、相互帮助,成为共建和谐校园的主力军。

组织形式:由于本次活动是本着让同学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新生的热情肆意奔放的原则,所以,本次团日活动的.形式由各班团支部按各班同学的意见进行。让同学们充分的发挥自我、表现自我,为xx奥运会的到来尽一份力量,为共建美丽和谐校园出谋划策。

活动安排:

班级时间地点内容

工企班10月20日学校周围捡拾废品垃圾

办管2班10月20日宿舍打扫卫生

办管6班10月21日宿舍打扫卫生

高秘1班10月22日香山打扫卫生

办管5班10月23日香山打扫卫生

行秘1班10月24日教室朗诵会

行秘2班10月24日教室交流会

行管1班10月24日(下午)博爱敬老院帮助老人

行管2班10月24日博爱敬老院帮助老人

高秘3班10月23日―24日班内介绍知识

办管1班待定班内读文章

行秘3班10月23日班内交流会

预期目标:希望通过这次团日活动,让全体大一新生感受到:北秘就是展现自我的舞台。

篇3:树师表形象创文明师风建和谐校园

所谓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包括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以及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状况。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学是师之骨,德为师之魂。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倡扬高尚的师德师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期教师教育的首要任务。古语说, “亲其师, 则信其道;信其道, 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是旗帜, 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 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

抓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是学校工作的重要职责,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师德师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这样才能保持学校的创新能力、竞争实力和不断发展的生命力。实际上,学生看老师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

二、创文明师风——“谈”创建中的问题

作为教师,必须具有将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信念和决心。人们把教师比喻成“园丁”“蜡烛”“铺路石”, 歌颂的就是这种献身精神。我们很多优秀的教师都在伟大的教育事业浪潮中无私地奉献着。但是在看到主流的同时, 我们也要对教师队伍中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和现象给予高度的重视, 有的还必须予以警惕, 切不可掉以轻心!比如, 有的教师育人意识淡薄, 对学生缺少关爱, 对学生的错误言论和不良行为不闻不问, 把教书育人的天职置之脑后;有的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 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 敷衍了事, 他们备课不认真,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呆板;有的教师歧视学生, 体罚学生, 乱收费用, 以教谋私;有的教师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 动辄闹个人情绪, 影响校园的和谐;还有教师“人在曹营心在汉”, 擅自离开岗位, 随意外出;更有甚者, 有个别教师收受学生物品, 甚至不顾场合、身份, 经常说一些庸俗低级的“黄话”等。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 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根本转变, 极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 成为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绊脚石。究其原因, 主要是处在转型期的市场经济对教师的消极影响, 市场经济的发展, 使教师的待遇和生活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但其劳动回报和一些行业相比还存在差距, 从而削减了“敬业精神”。另外, 个别人对自身要求不高, 极少数得过且过, 缺乏事业心和上进心, 放弃或者忽视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 思想僵化, 教育观念落后, 教法简单, 教学效果不佳。

浮躁实际上是一种对科学、对社会、对学生不负责的态度。这种心态表现在科学研究上,必然不“真”;表现在教学上,必然不“实”;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就会贻害社会,因而也谈不上“善”。所以说,“躁”也是缺乏师德的表现。有人作了一个归纳,在教师职业中,浮躁的心态有10种具体表现:头重脚轻,满足一知半解;华而不实,耽于夸夸其谈;唯书唯上,缺乏独立思考;哗众取宠,追求轰动效应;好大喜功,不愿踏实积累;脱离实际,乐于坐而论道;沽名钓誉,个人主义膨胀;吹拍拉扯,市侩作风横行;敷衍应付,整日得过且过;弄虚作假,热衷歪门邪道。由此可知,师德师风建设亟待加强,制度亟待完善,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刻不容缓。

三、建和谐校园——“思”建设中的措施

师德师风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最终关系着和谐校园的建设。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势在必行。

首先,应该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规范文明行为。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是教师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和谐校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教师群体特有“示范性”,学生群体特有“向师性”,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做学习、模仿的对象。只有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其次,师德最重要的体现在于关爱每一位学生。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是优美的语言?是广博的知识,还是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不仅要有优美流畅的语言、广博的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尤其是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对于学生而言,其意义即便不是终生的,也是短期内难以忘怀的。新时代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无论怎样对学生要求严格,师生之间都应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师生应形成一种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的新型的和谐关系,尊重学生是我们应该正视的问题。我们要建立的一种认识是:学生是老师教育的对象,也是老师的服务对象。

再次,学校应该健全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制度。学校应该定期评议师德师风,将考核评议结果作为教师聘用、职称评定、晋级、表彰的重要依据,并注意发现和培养师德先进典型,树立师德标兵。

最后,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校要重视把社会各界尤其是家长的尊师重教同要求教师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积极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让社会、学校领导对教师的关爱之情去滋润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之心。

篇4:争创和谐好家庭,平安快乐迎奥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儿童由于年纪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成为交通事故中受到伤害的主要人群。

启动仪式上,"心系好儿童"活动办公室公布了儿童家庭交通安全教育活动三年规划。规划第一年将以帮助儿童及其家长建立交通安全行为意识为宣传点,以儿童带动家庭,宣传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理念,共同促进儿童家庭交通安全意识的提升;第二年,活动进入推广阶段,儿童交通安全教育知识将深入家庭;第三年在推广工作的基础上,将活动扩展到更多城市。

“儿童家庭交通安全模拟演示”环节把启动仪式推向了高潮。“争创和谐好家庭,平安快乐迎奥运”是这次演示的主题。表演家庭中的大小成员成为了传播“绿色奥运”交通安全的使者,他们把生活中常见的交通问题编成了小品,让儿童了解相关交通知识,做家长交通安全小帮手,使平安快乐迎奥运的理念通过生动的表演深入到在场人员的心里。

儿童交通安全知识画册等成了最让小朋友们高兴的节日礼物。文字配彩色插图的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交通安全知识。拟人化的主人公贯穿故事始终,帮助孩子们分析正确行为和危险行为,让儿童在娱乐中对交通安全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去除儿童乘私家车时的安全隐患

当汽车不再是什么奢侈品而逐渐走向普及的今天,儿童乘车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关注。专家提醒:去除儿童乘私家车时的安全隐患,要从家长做起!

有不少父母认为乘车时让孩子坐在自己的怀里,用双手紧抱孩子,就能为他们提供最好的保护。事实上,这种方法保护不了儿童。一个孩子在高速撞击事故当中,产生的冲力相当于一头大象的重量。儿童安全带的系法与成人基本相同,安全带应该跨过儿童的肩膀而不是手臂,腿部安全带应该跨过大腿根部而不是小孩的腹部。

婴儿不能以面向车头的方式乘坐

孩子在婴儿期时,颈椎无法支撑全部头部的重量,在紧急刹车或意外事故中容易使头往前甩而造成严重伤害。因此,不能让孩子以面向车头的方式乘坐。

幼儿选择后向座椅

孩子满一岁后进入幼儿期,由于体形比较大且发育较为完整,头部占的比例大于身体。因此4岁以下的儿童采用后向座椅最为安全。专家介绍,幼儿乘车时,坐在前向座椅里要比坐在后向座椅里的丧生或受重伤的几率要高,同正向座椅相比,后向座椅可将撞击力和对儿童头颈部的伤害减少一半。

4-12岁儿童选择安全坐垫

篇5:迎奥运,促和谐

北京挽着奥运的手,向我们走来;奥运握着北京的手,向世界走去。,北京奥运,我们同发展,促和谐。

——题记

篇6:迎奥运,促和谐

2012年7月6日下午,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社区服务项目暑期实践队在洪殿社区举办了“欢乐找茬”活动,迎奥运,促和谐。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即将开展之际,为迎接奥运到来,同时,加深孩子们对伦敦奥运的了解,实践队策划了以“欢乐找茬”为主题的活动,将伦敦奥运会的奥运场馆譬如“伦敦碗”、温布利大球场、自行车馆以及2012伦敦奥运吉祥物温洛克等作为找茬活动的背景图片,将原图与修改后的图放在一起对比,由孩子们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社会实践报告《迎奥运,促和谐》。

队员们将孩子们分成四个小组,大家一起听口令举手回答。教室里响起一声声的“我知道,我知道…”、“还有,还有…”孩子们争抢着举手回答,欢笑声吸引得附近的居民们也前来观看并一同参与活动。

孩子们积极参与“找茬”活动,不仅了解了2012伦敦奥运的相关知识,学习相关英文单词,同时,也使得实践队队员们与孩子们之间更加亲密,更让孩子们体会到了开放式课堂的趣味。

温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服务社区项目暑期实践队

篇7:迎奥运 促和谐

奥运迈着轻快的脚步渐渐走近我们,我庆幸自己是一个情感真挚,善良,城实的人,可以在其中体验到许多的感动。

明天的太阳是新的,2008的每一天都是新的。

我预想到,今年刘翔还会拿第一,打破世界记录。奥运会在我眼里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人类之间的战争,但愿奥运会能使真正的血腥的战争可以消亡。今年,是我国的第一届奥运会,奥运会的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英文是“OneWorld,Onedream”这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运动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一天,我们已等了很久很久,为了这一天,我们已努力了很久很久。中国的运动健儿在努力,他们正磨拳擦掌,加紧训练,准备在“家门口”大展身手;数以万计的志愿者在努力,他们正抓紧学习着新的知识,准备为五洲四海的客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北京人民准备以新北京迎接新奥运;全国人民都在努力,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中国印~福娃,无不凝聚着全中国人的集体智慧......奥运会是一次体育的狂欢,也是一次全民的盛会。奥运礼仪行动《三字歌》不学礼,无以立。迎奥运,重礼仪。升国旗,须敬礼.......如果把我们的祖国比喻成一个快乐和谐的大花园,那么,即将举行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便是盛开在这里最美丽的花朵。

篇8:迎人文奥运 建和谐校园

高校危机管理的内涵

高校危机管理指的是高校管理者在学校或广大师生面临危机威胁的情况下,为了达到有效预防危机、及时处理危机、化危机为转机等目地,采取的一些应对行为和管理过程。

一、高校危机事件诱因及特点

1、高校危机事件诱因。

首先,民办高校的迅速发展和不断扩招,使高校人数不断增加,致使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难度加大,提高了高校突发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其次,随着高校学生基数的增大,在校特殊学生群体队伍逐年壮大。第三,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扩展,对他们人生观、世界观地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造成了他们社会道德的偏离,导致大学生们在处理事情时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导和道德约束。第四,当今的在校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差,受不了拒绝和不认同,也间接提高了高校危机事件发生的概率。

2、高校危机事件特点。

高校突发危机事件产生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可预见性。在这种不可预见性下,首先事件会造成很强的危害性,给学校造成财产、名誉上的破坏与损失。其次会造成很强的扩散性,高校突发事件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他们思想激进,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极其容易被煽动,事件的扩散很可能会引起一连串的联动效应,在社会上产生极恶劣的影响。

二、民办高校危机管理现状

管理理念跟不上。传统意义上,民办高校普遍将学生危机事件视为“偶然”而非“必然”,缺乏日常的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的构建。致使高校教师和学生们预防危机事件的意识淡薄、演练不足、防范知识欠缺。

管理体制不健全。当前民办高校管理部门对突发危机事件的管理体制上缺乏周全的安排,一旦突发危机事件,再匆忙组建事件处理领导小组,确定分小组人员,分清职责和工作范围。在这种紧张的工作环境下,虽然有些领导小组能有效地控制好突发事件,但这种事后应急方式并不能处理好和控制复杂的突发事件,也不能满足学生家长、在校师生、公众和管理部门对高效处理突发事件的期望。

心理危机欠预防。在有关民办高校危机事件的统计中,学生心理问题比例占了60%以上,而高校专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又较为缺乏。有些学校的心理咨询师甚至就直接由辅导员担任,但他们大部分并没有系统地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培训,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对触发高校危机事件有一定影响。

三、强化应对危机事件措施

1、注重预防,强化意识。

只有意识到危机预防的重要性,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避免或妥善应对高校危机事件。所以,在进行危机管理时,首先高校管理者和所有学校成员应面对激烈竞争充满危机感。用危机理念来激发所有成员的忧患意识和奋斗精神,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其次要抓好危机预防教育,要将危机意识教育放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抓,通过各种形式的学生工作和学生活动来加强危机意识教育。

2、构建体系,强化处置。

只有建立了一个完善的高校危机事件处置体系,才能有效应对危机事件。一是分类分级校园危机事件。在危机爆发后,迅速果断采取措施,尽可能将危机解决在萌芽、基层、个案,防止积累、激化、扩大。二是打造危机处置的各方联动系统。形成上级主管部门层、学校管理层、教职员工层、学生层、社会媒体层的多层信息互联互通,便于紧密配合和及时发布最新情况动态,尽量减小社会负面影响。三是建立危机处理评估体系。构建校园危机是否解除的评估机制,制定校园危机对相关个体伤害与对高校乃至社会造成的整体危害进行综合评定的简易标准,以及对危机事件中的人员进行后期随访制度。

3、细化机制,强化落实。

一是细化危机处理预案。危机处理预案是危机预防体系的重要内容,目的是控制紧急情况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危机。将危机对人、财产、环境的危害减小到最低程度。对高校学生工作者来说,处理预案在内容上要求必须含盖危机的类型以及各类危机的应对措施,危机的预测与评价,人力、物力等资源的确定和准备,组织人员职责,行动计划程序,危机善后的恢复等。二是细化危机处置流程。首先应由学生辅导员在第一时间介入,对事件进行调查,收集关于危机事件的综合信息,形成基本的调查情况报告,为处理危机提供基本依据;之后危机专项处理机构及时会同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决策,根据预案和实际情况迅速拿出细化方案;最后由各部门分工协作、妥善处置。三是落实危机演练制度。有效落实危机演练制度,扎实组织应对危机培训演练,有助于促使学生和危机处理小组提高危机反应速度、熟悉危机处置程序和熟练危机处置技能。

摘要:近年来频发的校园危机事件屡见报端, 波及领域广, 类型复杂, 社会影响大, 甚至有着逐步恶化的趋势。这些频发的事件不断拷问着民办高校校园自身危机管理应对能力, 因此要深入探索民办高校危机特点, 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危机管理能力, 促建安全和谐校园。

关键词:危机管理,大学校园,管理

参考文献

[1]、崔立锋.试论高校危机管理体制的构建【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16) .

[2]、郭正贤.高校危机管理的探新【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4) .

[3]、李萍, 王宝华, 镡冬玲.特殊传播一防范与化解危机的使者[M].黑龙江出版社, 2000.

[3] 胡百精.危机传播管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篇9:迎人文奥运 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哲学视域;和谐思想;人文奥运;文化资源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Harmony Thinking and

Humanistic Olympics in the Philosophical Vision

MA Hong-jian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44)

【Abstract】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is a major event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Chinese culture of 5,000 years undoubtedly provided a valuable spiritual resource for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are used to analyz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fucianism harmony thinking and humanistic Olympics, which shows that the Confucian Thought of Harmony and People's Olympics are in perfect fit, Confucian philosophy of harmony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umanistic Olympics.

【Keywords】philosophy sight, harmonious thought, Humanistic Olympics, cultural resources

前言

21世纪的世界文化仍然处于多元并存、百花争艳的时代,各种文化虽然仍带有其自身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等特征,但是在各种文化形态的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越来越走向趋同的道路。作为世界上影响最为深远和广泛的两种文化形态——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共融成为历史的必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是西方文化哺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东方文化的发祥地进行的一次亲密接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力军,而参与到这件21世纪的大事中去。而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思想——和谐思想,又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印刷体的表演,经过几种字体的演变,突出了当今使用的“和”字,这个“和”字的理念得到时代的升华,而这种和谐哲学也是“人文奥运”的蕴涵之义。当北京奥运主题歌的唱起,当全世界人们的目光聚注在北京国家体育场(鸟巢)中,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和平的理想是坚定的,如果只能选用一个字、句、词来表达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的话,那就是“和”字。和谐思想与“人文奥运”相互促进,共同演绎了2008年这场举世瞩目的体育文化盛会。

1儒家和谐思想的内涵

和谐(Harmony)指事物协调地生存与发展的状态。“和谐”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在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但在中国哲学特别是在儒家的哲学中得到充分的展开,“和谐”在中国古代则是以“和”的范畴出现的,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的概念出现很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中国历史上,西周末年的史伯是第一个对和谐理论进行探讨的思想家。史伯认为事物必须由不同的元素相配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五味相和才能产生香甜可口的食物;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动听的音乐。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不同事物之间彼此为“他”,“以他平他”即把不同事物联结在一起。不同事物相配合而达到平衡,就叫做“和”,“和”才能产生新事物。孔子用“持中”的办法作为实现并保持和谐的手段,在他看来,无过无不及,凡事叩其两端而取中,便是“和”的保证,便是实现“和”的途径〔1〕。

儒家的和谐哲学思想有以下四点:第一,“和为贵”。“和为贵”(《论语·学而》)是儒家“相与之道”的精髓。“阴阳和合”、“和合生生”、“天地和合,生之大经也”、“和实生物”、“中和”、“和为贵”、“天人合一”等代表了中国人的一元主义、和谐价值观。儒学鼻祖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2〕的观点,认为和谐是天底下最珍贵的价值,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状态,并将“仁”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主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3〕;和谐是天底下最宝贵的价值。第二,“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强调的是多样性的和谐,反对片面的单一性的同一。这里所谓的“和”,指的是由诸多性质不同或对立的因素构成的统一体,这些相互对立的因素同时又相互补充相互协调,从而形成新的状态,产生新的事物。所谓“同”,则是没有不同的因素、不同的声音、不同的意见,完全相同的事物简单相加,不产生新的状态、新的东西。由此看来,孔子心目中的“和谐”,不是没有差异的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第三,“和而不流”、“和必中节”是在实践层面上应当遵循的原则,前者强调的是和谐必得坚持原则,后者则强调把握好实现“和”的度与量,积极创造条件使矛盾双方达到平衡与协调。第四,“仇必和而解”。任何事物的矛盾,经过冲突与斗争,最终必定以“和谐”的方式解决。儒家坚信“仇必和而解”,矛盾双方不可能永远对立下去,但只有通过运用“和”的方法,才能转化对立双方的僵硬状态,这种信念的根据乃是儒家对于“和”作为天道、人性的本然状态的体认。这种思维方式,反映了中国人辩证、象征、整体思维的特点〔4〕。

2人文奥运的内涵

自从北京提出2008年奥运会的“人文奥运”、“绿色奥运”和“科技奥运”三大理念以来,人文奥运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学术界对其内涵的理解并不一致,出现很多不同的观点。总体上说,对于“人文奥运”内涵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三种理解:一种观点是对人文的解释。人们侧重探讨的是体育与人文的关系,亦即强调人文体育和体育的人文化。人文奥运的内涵在于铸造人文精神、倡导人道关怀,提升人的生活品位和生活质量以及促进社会和谐,使奥林匹克真正为人类的和谐发展服务,属人本的解释。另一观点认为,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应一切以人为中心,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互动,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主要内容〔5〕。它强调展示人的本质力量,倡导对人的尊重,谋求人的全面发展,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哲学,强调以奥林匹克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人文奥运将更多地体现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6〕。人文奥运,乃是我们大练文化价值观“内功”的绝佳载体。寻找到一个好的载体而锻炼内功,抓住机遇大搞精神文化建设,这是这些年我们在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过程中所获得的一条宝贵经验。“人文奥运”,是源自于古希腊的奥林匹克文化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人文奥运,其功能在于强调奥林匹克运动及其文化的广泛性,以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充分交流,特别是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3儒家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契合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与奥林匹克运动是吻合的,它不仅和奥林匹克精神吻合,也和人文奥运理念一致。儒家和谐哲学是人文奥运理念的灵魂,是奥林匹克文化精神的体现,是奥林匹克与中华文化的最佳结合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是一个涵盖自然、社会、人事诸领域的“应然”的价值目标,它所表明的是自然、社会、人事及人的身心所应达到的恰当、适宜的状态,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属性。因此,和谐是包括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和谐及人的身心和谐几个方面在内的“普遍和谐”。作为一种理想主义的价值预期,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和谐思想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人文奥运所包含的倡导国家与国家间的和平共处、推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注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等内容与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具有某种契合。

3.1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文奥运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最好的现实样本。人应该是自然的朋友而不是其敌对者,是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而不是其掠夺者。儒家认为人之道不离天之道,人的刚健有为不应破坏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而应该按照自然和万物的生命节律去促进其和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7〕。在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散见着很多先哲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如荀子所说,在林木的生长期,“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在鱼鳖的繁殖期,“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其生,不绝其长”(《荀子·王制》);道家主张天道法自然,人的行为完全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反对人对自然的有所作为,去除人的主动精神和一切人为造作,从根本上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和紧张,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自然和谐境界。儒、道关于自然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对于我们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减少到最低程度,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启发意义。人文奥运的理念正是汲取了传统文化中丰厚的思想资源,走出了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以“绿色奥运”的旗帜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去回应人类的共同问题〔8〕。在当代世界,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使用、臭氧层的破坏、海洋的污染、大气质量的恶化、水资源的枯竭趋势、沙漠化、热带雨林的减少、一些物种的绝迹等等,表明人与自然处于紧张和对抗当中。这是人类共同面对的全球问题或者全人类问题。人类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因噎废食”、止步不前,要在发展中解决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人文奥运的理念给我们以新的启迪,即告别单纯的GDP崇拜思维,告别以体育赛事拉动经济发展的片面思维,告别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对立思维,而是去寻找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共赢之路,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

3.2关注人的身心和谐与全面发展

人文奥运就是要关心人、关注人、关怀人、爱护人和尊重人,培育人的创造精神,激发人的生命活力,释放人所具有的巨大潜能,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人文情怀。先哲认为,在天、地、人三者之中,“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道家认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老子》四十四章)宇宙的存在,唯人最贵;人与他物比较,亦唯人最贵。因此他们关注人的生存际遇,关注人自身的身心和谐,关注人的精神超越,关注人安身立命的道德家园。比如,儒家强调道德自觉,主张通过自身的道德磨砺,超越现实的物质限制,寻找安身立命的道德家园,如同颜回那样,哪怕“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仍“不改其乐”(《论语·雍也》)〔9〕,在困境中保持精神快乐与身心和谐。道家主张去除物欲的遮蔽,珍视生命,不贪财货,追求浑然纯一、无所偏私的精神之乐,含哺而熙,鼓腹而游,达到身心和谐、物我和谐、天人和谐的境界。尽管他们提出的关于身心和谐、精神和乐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其中所蕴涵的对人的生命、尊严以及对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对于现代人反思自身的生存际遇,缓解精神紧张感、挤压感、疏离感,寻求崇高的超越之路和精神家园,成为一个有尊严的人、优雅的人、自由的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与奥林匹克精神相契合。

《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规定,“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的社会”。人是体育文化的载体,他总是以各种方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离开了人,离开了对人的关注,离开了人的全面发展,离开了人的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精神,任何的体育活动不过是徒有形式而缺少灵魂。

3.3倡导国家与国家间的和谐共处

20世纪以来,战争不断危害着人类生存,破坏了人们正常的生活。世界局势扑溯迷离,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和分裂主义气焰嚣张。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对和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因此,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更是一次促进世界和平,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的盛会。儒家主张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这是主张以文德感动外邦,反对对外邦用武,这是儒家对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根本态度。儒家主张保持国与国之间的和谐,表现了中国文化对于国际关系的基本态度。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促进世界和平,为建立更加美好的世界服务。在最近的几届奥运会举行时,联合国都呼吁沿袭古代奥运会传统,进行“神圣休战”。古罗马人开创性地提出了“神圣休战”协议:在“神圣休战”期间,停止一切内外战争,任何人不准动用武器并严禁把武器带入奥林匹亚地区,违背休战原则的人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神圣休战”使奥运会在一定意义上,真正成为一个独立于战争之外的和平与友好的盛会,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要求与渴望。21世纪的今天,战争与武力冲突仍然威胁着人类和平,呼唤和平、保卫和平,促进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和平共处,是我们这个时代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主题。

4小结

从孔子创立儒学以来,已经两千多年了。在儒学之中,有些思想观念是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而提出的,因而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但有一些思想观念,例如和谐思想,是与人类生活的基本规律相适应的,因而具有相对的普遍意义。儒家的和谐思想从不同方面给人文奥运的理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由于人文奥运理念与儒家和谐思想相辅相成的关系,人文奥运又充分展示了儒家的和谐思想,促进了儒家思想在国内外的传播。同时,儒家学说中的和谐思想以其精湛、深邃的观点,必将对解决新世纪奥林匹克所面临的问题有一定的启发。它不仅有利于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精神,而且还将为人类的和平、友爱、发展、文明与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90-393.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12(第一版).

〔3〕吴亚梅.儒家和谐哲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运用〔J〕.经济师,2007(7).

〔4〕金灿.2008“人文奥运”知何“人文”〔J〕.前线,2004(6).

〔5〕夏伟东.论“人文奥运”〔J〕.道德与文明,2001(5).

〔6〕何仲恺,马月华.“人文奥运”与中国传统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6(1).

〔7〕胡道静.国学大师论国学〔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216.

〔8〕彭永捷,等.人文奥运〔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42.

〔9〕侯秋月.中国儒学基本精神之我见〔J〕.兰台世界,2006(11):57-58.

篇10:迎奥运,促和谐

,雅典奥运会刚刚拉下帷幕这后,世界各地的人都把目光投到中国这片神圣的土地。北京成了与奥运接轨的部落,中国人民摆脱了“东亚病夫”的囚牢,建成了气势雄伟,举世闻名的鸟巢,大气磅薄的水立方,巍峨耸立的天津体育馆……每一位中国的和心都在为2008北京奥运而跳动着,每一位中国人都期待着开幕后式的第一声呼唤。

8月8日离我们越来越近,这更加澎湃了中国十三亿儿女的心,都在每一位中国人心上荡起了波澜了啊!

篇11:《迎奥运,促和谐》征文

——金晗露

第二十九界奥运会正在向我们走来,时间已经屈指可数。这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多么让人激动啊!2008年8月8日8点钟,我们期待着这一时刻的到来。作为中国的一位小学生,我感到多么地自豪,我为中国举办奥运会而感到骄傲。到这一时刻,我们将结识来自五洲四海、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朋友。我们将和他们互相尊重、和平相处。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幕啊!

现在我国已经设计出了奥运吉祥物------活泼可爱的福娃,它们分别是:鱼娃贝贝、熊猫娃京京、火娃欢欢、羚羊娃迎迎和燕子娃妮妮,连起来就是“北京欢迎你”。福娃的形象蕴涵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这是多么意寓深长的名字啊!

奥运圣火已在3月24日希腊雅典成功点燃,它点燃了全世界奥林匹克的激情,点燃了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激情。记得那时,我坐在电视机旁观看奥运圣火点燃的场面,紧张而激动。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都聚焦这神圣的时刻。最高女祭祀点燃圣火的时候,我们全家欢呼雀跃。希腊男孩跳起了现代舞蹈;女祭祀们放飞和平鸽子,跳起了优美的舞蹈……这一时刻,整个世界是多么的安宁。爱好和平的人们,忘记战争吧!全世界的人民,一起来维护和平吧!

今年是我们的奥运年,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为奥运作出贡献。我们要做一名文明的小学生,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文明。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事情虽小,但是只要每一个人都做一件文明的好事,就能使社会迈出一大步。一分文明好像一滴水,许多文明就是一片海。一分文明好像一盏灯,照亮一个热情。一分文明好像星星之火,许多文明可成燎原之势。比如,把没有盖好的窨井盖盖好,把盲道上的障碍物推开,捡起地上的垃圾……,都是一个又一个文明的体现。

我们要弘扬奥运精神,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众所周知,在旧中国,由于经济落后等原因,旧中国人民体质衰弱,受尽帝国主义列强的百般凌辱,还被称为“东亚病夫”,这一个奇耻大辱将铭刻在我们心中。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的春风促进了我国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人民的生活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新中国的体育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作为一名小学生,从小就要加强各项体育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强壮的体魄,是学习、工作的前提。相信我们吧,我们将以极大的热情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让我们共同期盼着北京奥运会的到来。

奥运生友谊

——郑睛之

奥林匹克,是一个多么伟大而又神奇的名字。它把地球上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区域的人们与和平。友谊。拼搏。进步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洋溢着和谐气氛的大家庭。在这个充满生气的大家中。人们集合在自已的旗帜下,通过奥运,织成了朝气而华丽的布匹,合成了一条代表生命与青春的纽带。

看着书中的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我的眼前浮现出一幅友谊图景:在奥运会的跳远赛场上,只见白人送手卢兹。朗在黑人选手欧文斯紧张的时候,鼓励他,并且送给黑人欧文斯一个真挚的拥抱,给奥运会留下了动人的一瞬间!仔细沉思,卢兹,朗的这一举动,实在是让人惊讶不已,白人和黑人可谓是仇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人极力贬低有色人种,更何况,这是一场输赢的较量,假如卢兹。朗不去鼓励欧文斯。金牌一定会是卢兹的,荣誉一定会属于白人。卢兹。朗会在德国得到尊敬……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去鼓励黑人。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黑人取得桂冠时,白人当着希特勒的面去拥抱黑人,表示祝贺。看到这一幕,我为白人的勇气而感动了。本来可以夺冠他放弃了,本来可以成名,他却没有“拿走”。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下白人对黑人诚心诚意的友谊,表明了他宽广的胸怀!正是因为他对欧文斯的尊重,才赢得了全世界的掌声;裁判员的赞扬;更获得了黑人的友谊!因为这一惊动世界的动作,才使他去世后,欧文斯一直不忘他的友情。

篇12:迎奥运,促和谐作文

多少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我们才获得二零零八奥运举办权。

期待已久的二零零八奥运会正如缓慢向岸边驶来的小船一般,快了,快了,快了……二零零八奥运会即将到来。

自从一八九六年第一届奥运会举办以来,奥运会已不是单单是一种世界性的体育竞技比赛了,他而是承担起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了解、互相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友谊盛大的活动了!奥运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中国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奥运会则是大花园中美丽无暇、璀璨的明珠。我们便是那花园中含苞待放的小花苞。虽然我们没有美丽的花朵,但也能为奥运尽一份微薄之力......

奥运即将到来我们要用实际的行动来欢迎他……在迎接经久不息的圣火时,我们要向外国人展示我们灿烂辉煌的五千年文化,以及礼仪之邦的称号名不虚传。但最重要的是以一个和谐社会的新面貌展现在外国人眼前。因此我们在现在就要努力的通过宣传、发扬奥运的重大意义来创和谐,促和谐。

和谐如徐徐吹过的春风,如明媚温暖的阳光,如早晨还沾着晶莹剔透的露珠的散发着芳香的花朵......

和谐的意义便是美好团结。和谐的意义非常重要,打篮球全队和谐一致,互相默契,才能取胜。最可怕的敌人来自于内部祸起萧墙。家和万事兴嘛,国和万事昌,和谐至关重要。

和谐不分大小,当别人有困难时主动去帮助别人,乘公交时主动给老弱病残让座,帮助残疾人……这都是和谐的象征。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是些细如牛毛的小事,但众多小事反映出的便是一个民族的大和谐。奥运的精神也包括这伟大的和谐,奥运的精神也确实超越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肤色,而连接着世界的和平、友谊和发展,连接着更大的和谐......

篇13:迎人文奥运 建和谐校园

(一) 社会处于转型期, 市场经济的发展给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新课题

现在大学生大多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他们, 和以往的大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中存在着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不够、诚信意识和人际关系紧张, 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价值取向物质化, 缺乏艰苦奋斗意识、贪图安逸, 对人生和工作过于现实、急功近利等特点, 使得他们潜意识中的理想与现实、奉献与索取的矛盾冲突越来越激烈。如何引导他们在开放务实的现实中更好地服务和谐校园建设, 实现其自身的价值, 给高校团组织和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 高校各学生群体利益诉求多样化, 已成为高校共青团工作面临的重要而急迫的问题

作为高校的共青团组织, 要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高雅文娱活动, 引导学生各群体利益诉求与建设和谐校园趋于一致, 建立健全各学生群体利益诉求机制, 协调兼顾各学生群体之间的利益, 让每个群体都感到自己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分子, 自己的劳动得到尊重和回报, 从而积极主动地为和谐校园建设而努力奋斗。这是摆在高校团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新问题, 也是对其工作能力、工作方法和工作水平的考验。

(三) 缴费上学和就业压力的影响, 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有效引导在校生疏导因“交费上学”和“就业压力”而产生的矛盾、恐惧、失落心理, 使其能更好地面对求学和就业的严峻考验, 这都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而学生作为消费者, 在考虑教育投入与回报关系时也开始对学校的生活、学习和发展环境提出新的要求, 他们只会以是否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升, 是否有利于将来的就业, 是否有利于以后的成长成才等来衡量高校团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的含金量, 衡量学校的教学、管理, 以此来确定是否参与各种活动。

(四) 网络媒体的快速崛起对高校共青团工作信息化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 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及宗教仇视、种族歧视等文化垃圾, 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个性心理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严重危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 网络的虚拟性、封闭性也增大了人们之间感情的隔阂, 使得一些青年的政治意识、阶级意识, 甚至国家民族大局意识淡化。这就要求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建立信息化工作机制, 牢固占领网络工作阵地, 主动推进团组织的信息化建设, 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以适应青年学生发展的需求。

二、和谐校园建设视野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一) 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要创新理念, 准确定位, 树立共青团工作的价值取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高校团组织要主动去适应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创造性的特点, 将其纳入时代与社会不断前进和学校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去研究探讨, 要深刻认识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现代化, 全面培养德、智、体、美、劳与实践能力共同发展的人才。

(二) 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要创新模式, 深化提高, 加强共青团的自身建设

1. 共青团自身机制的和谐建设

首先, 抓好团组织自身管理机制和谐理念的树立;其次, 抓团组织自身管理机制的运作;再次, 抓团组织自身管理效率的提高和自身管理成本的降低;最后, 抓团组织管理人员的素质, 力求通过管理突破瓶颈, 寻求共青团自身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和谐校园建设核心竞争力的突破。

2. 共青团自身组织的和谐建设

实现共青团自身组织建设的和谐, 关键在于严格按照团的章程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充分相信学生, 充分依赖学生, 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宗旨, 强化团的目标考核和项目运作机制, 不断增强团的工作覆盖面, 提高团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3. 共青团自身作风的和谐建设

团组织自身作风建设主要通过各级团组织的团干部来体现。目前团干部教育、培养的内容和方式都迫切要求在实践中得以提高, 以改善团干部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提高把知识运用于新的环境和情景的职业操作能力, 拓展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 不断加强和改进团组织机关和服务部门的工作作风, 切实提高工作效率。要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上狠下工夫, 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中存在的问题。

(三) 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要突出特色, 打造精品, 抓好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各学生组织建设

一是加强团干部理论武装。坚持理论学习与把握青年工作规律相结合、与指导工作实践相结合、与提高工作能力相结合, 加大对其学习的检查、考核, 自觉把学习成果运用于实践。

二是切实加强团干部的培训力度。积极探索团干部培训的新体制, 更新培训理念, 丰富培训方法, 将团干部的能力本位培训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相结合, 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是增强团干部服务意识。按照“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精干高效”的要求, 牢固树立团干部服务大局、服务同学、服务集体的意识, 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 把同学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

(四) 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要营造氛围, 拓宽渠道, 加强共青团的信息化建设

加强团的信息化建设, 拓展新形势下共青团工作的新空间、新渠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开展和建立团的工作网络信息平台, 实践以组织建设上网、社会实践上网等主要内容的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工程。首先, 利用网络信息化的开放性, 使团的活动不再受校园空间和人数的限制, 增强活动的覆盖面和学生的参与面。其次, 利用网络的及时性, 使团的工作与广大团员青年及时交流、反馈, 促进学生对团组织及学校有关部门工作的了解和支持。

(五) 高校共青团的工作要规范管理, 提升层次, 倡导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

1. 以社会实践和青年志愿服务为内容, 坚持服务社会, 提升能力, 着力培养大学生在实践中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和青年志愿服务活动, 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成长成才,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结合专业特色, 充分利用节假日到敬老院、儿童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和社区街道等地方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 不断让大学生拓宽视野, 关注社会, 思考人生, 锤炼品质, 在与社会的半接轨中提高认识, 增长才干, 培养竞争观念, 切实树立大学生的市场竞争意识, 为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规划奠定基础。

2. 以创新创业和素质教育为依托, 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 着力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

篇14:育和谐文化建幸福校园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2A-0018-02

“基础教育教师素质提升综合改革实验项目”实施一年来,我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特色建设方案获一等奖,录制的六节课有三节获一等奖,两节获二等奖,一节获三等奖,我校还被授予“优秀实验学校”荣誉称号。

一、静心分析思定位

项目启动后,我组织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及部分教师代表进行了几次分析和讨论,最后初步确定了“育和谐文化,建幸福校园”的特色发展方向。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考虑:

(一)立足区情、校情,创建学校特色是沉淀百年校史,发扬拉小精神的必然要求。我校创建于1912年,有近百年的历史。学校一直以来注重人本管理,人际关系和谐,领导之间、领导与教师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近百年的辉煌也证明了拉小人的勤奋、努力。

(二)培育和谐文化,创建和谐校园,是学校长远发展的内在要求。社会对学校和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家长的期望值不断攀升,给教师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在工作和学习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师生员工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放松精神、愉悦身心的校园和谐环境。

(三)学校自身发展面临挑战,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点。近几年来,我校在校学生不断增多,学额巩固率不断增大。但校园环境的和谐遇到了种种挑战,主要表现在:其一,急剧增长的学生人数和学校实际的容纳能力、资源条件、环境空间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不可避免地增加了校园的不和谐因素。其二,校园内部和周边还存在一些隐患,这也给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带来一定的威胁。

(四)校园文化面临多种价值观和家庭实际因素的影响。部分家长对孩子学习、生活情况不闻不问,家庭、社会、学校还没有形成很好的教育合力,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不思进取。而应试教育指挥棒不变,有些地方对教师的评价停留在分数上,因而导致了师生之间的矛盾激化。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因为父母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他们的教育,他们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必要的引导,形成了孤僻的性格,给学校教育也带来了挑战。

立足以上实际情况,我与学校教师共同追根溯源,把握问题要害,深入分析成因,研讨学校办学特色方向。因此,传承拉小精神,再创拉小辉煌,如今的拉小人秉承着这样的信念,大踏步走在学校特色建设之路上。

二、专家引领明思路

(一)刘永胜校长的多次讲座与面对面指导——确定方向。我校得到了刘校长细心的引导,进一步明确了学校要办出品牌,必须走特色发展之路,也明确了学校的特色发展要基于学校,要挖掘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内涵,把它做好做细,并持之以恒,以形成自己的特色。

(二)高海英校长的实地指导——确定方案。学校特色建设方向确定后,我们着手制订方案并送给具体负责指导柳州市柳江县的高海英校长。高海英校长是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二小书记兼校长,同时也是校长项目组实施指导专家。2011年3月,高海英校长亲临我校指导,指出症结所在:把“和谐”作为一种文化来培育,就应该在“和谐的管理、和谐的队伍、和谐的学生、和谐的家校、和谐的教学、和谐的环境”等方面作文章,而不只停留在管理和德育工作上,应该将这六方面形成一个系统,细化每一个目标并贯穿在学校的日常工作中。

三、全员参与定特色

在高校长的指导下,我再次查阅资料并深入分析学校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与学校班子其他成员经过讨论,搭起了“和谐的管理、和谐的队伍、和谐的学生、和谐的家校、和谐的教学、和谐的环境”等方面建设的大致框架,然后请学校所有中层领导、部门负责人与学校领导围绕六个方面一同讨论建设目标和工作思路。因为他们是特色目标的具体落实者,他们根据自己所分管、所熟悉的工作提出的特色建设的细化目标和工作思路,更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之后,我们首先召开了“五会”,即:教师代表座谈会、学生代表座谈会、家长代表座谈会、社区代表座谈会及教代会,在充分征求代表们的意见后,我们着手修改方案,然后又把修改后的初案以“征求意见稿”的形式发到校园网上,让全体老师知晓、提建议。经过几番修改,一个相对系统、相对科学、相对完整,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基本形成。

四、细化目标助推进

我校和谐文化的培育是围绕“和谐的管理、和谐的队伍、和谐的学生、和谐的家校、和谐的教学、和谐的环境”六个方面展开的,要推进这样一个相对庞大的工程,必须把目标细化到学校工作的每一个方面,让每一位执行者在心中有数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所以,我们的方案很细,篇幅也很长,很具操作性,因为当时我们想,我们这样的一所学校,特色建设刚刚起步,心中明白才能平稳,路走平稳才有创新。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上至每个学校领导、下至每位员工都明确了自己在创建特色学校工作中的角色定位,明确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较好地推进了特色建设工作。

五、努力创建显初效

(一)和谐的学生。在“和谐的学生”建设上,我们紧紧围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以学校作为实践的阵地、家庭作为实践的摇篮、社会作为实践的天地,搭建各种平台,创新各种活动。

学校目前已经开展了与经典同行——“感恩、孝亲从现在做起”体验活动、“尊师立志,崇文尚德”——一年级新生“开笔礼”活动、“孝敬父母道德实践小标兵”评比活动等等。特别是我校品牌德育实践活动“小主人乡村体验周”,围绕“六个一”组织了若干个小分队(采访柳江县“一乡一品”领军人物小分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小分队,研究农具小分队,农村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调查小分队等),由学校领导和老师带队集中下乡体验。学生在体验中不仅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认识得到了提高,情感得到了升华。

(二)和谐的教师队伍。在“和谐的队伍”建设上,我们大胆提出了“人本管理育幸福环境、搭建平台助幸福成长、特色教研建幸福团队、和谐德育奠幸福基石、愉悦身心富幸福生活”的思路并加以落实,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幸福指数,建立了一支和谐、向上的教师队伍。2011年10月17日至20日,柳州市教育特色展示周在全市开展,我校作为展示点之一,不仅作了“努力成就教师幸福的教育人生”的特色工作汇报,而且,语文、数学两个团队还进行了特色教研展示,得到了与会领导和嘉宾的高度评价。

经过一年多的实验研究,项目成员正在积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数学课题组的刘国兰、韦寒秀、黄其凤、韦玲琴、韦桦、彭玲等老师都取得了突出的进步,所教的班级不断进步,获得了县级、自治区级奖项。英语课题组的覃云、韦筱微老师,积极实践着师生互动的“和谐课堂”。张华微、韦成静作为攀登英语项目负责人,带头学习理念,积极参与课堂探索实验,自己亲自实践并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收集整理实验资料,提升了科研管理能力。实验老师不仅自己在进步、在收获,他们也正在通过自己的辐射作用,把分层评价的理念推广到其他教师中。

(三)和谐的管理团队。一年多的时间,我和我的管理团队也在实验中得到了提升,不仅明确了特色的概念,而且学会了如何定位学校的特色;不仅找准了学校特色发展的切入点,而且懂得了细化特色建设目标;不仅学会了组织实施特色建设,而且深信把围绕特色建设的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就能实现我们共同的特色目标。

上一篇: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下一篇:灵寿县总工会开展慰问老党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