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王争艳事迹的心得体会

2024-05-10

学习王争艳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13篇)

篇1:学习王争艳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王争艳事迹的心得体

王争艳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原汉口铁路医院)开始了医生生涯。做了11年的内科住院医师后,在医院下设的四个门诊站点担任全科医生,最后成为一名社区医生。2009年9月25日,经过36000多市民无记名投票,她从20000多名医生中当选武汉市“我心目中的好医生”。在这些天来,通过网络、媒体文件了解了王争艳的事迹,她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廉洁行医、甘于奉献的崇高医德,让我感动不已,同时也让我沉思及反省。

有人抽查了王争艳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处方,平均单张处方值55元,最小处方值只有2毛7分,是为一名胃炎患者开出的一支2毫升的胃复安。这是一种止吐药,在各种具有同样功效的药品中,最便宜。能治好病,是合格的医生,能花最少的钱治好病,才是好医生。25年来,王争艳只有这么一个心得。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她这种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一切从病人的角度出发非常值得我学习。

另外,对于医院党组织开展向王争艳医生学习的活动,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是要充分认识开展向王争艳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开展向王争艳同志学习活动,对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要深刻领会王争艳先进事迹的精神内涵。要学习她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高尚品质;要学习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信念;要学习她廉洁行医、甘于奉献的崇高医德。三要迅速掀起向王争艳同志学习的高潮。要推广武汉市创建“王争艳工作室”的做法,制定标准和程序,要在全省命名一批“王争艳工作室”,使人们群众去“王争艳

工作室”看病安心、顺心、放心、舒心,得到最满意的服务,通过学习活动,使“王争艳工作室”成为我省基层医疗服务的优质品牌。

王争艳转述过一代高医裘法祖在大课上说的一句话:“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当她终于成为一名医生,面对一个个病人,慢慢悟出了大师之言更深的内涵。同时她的转述,让我亦受益匪浅,能让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就能治好病其实是良医的世界准则之一,也是“黄金标准”之一,只是今天的现实使得这条标准被淡化了,甚至被人遗忘了,因而在王争艳身体力行这样的准则时,才让我们感到弥足珍贵,才让我们泪流满面。王争艳以行动恪守着医者的操守,诠释了医者的价值。

通过这次学习王争艳医生先进事迹,使我深深的认识到,她所奉行和坚守的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尊重生命、精益求精的崇高医德和职业精神,是我们每个医务工作者的终生信条。她科学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的事迹在当前医改的关键时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一面镜子。

篇2:学习王争艳事迹的心得体会

医生是一个严肃的职业,不仅需要与时俱进的医术,坚忍不拔的毅力,爱心更是治疗病人不可缺少“良药”。 王玲同志25年的工作与学习正是最好的诠释,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学习的榜样。王争艳同志是武汉市江岸区后湖街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中共预备党员。1954年12月出生,1984年从同济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在武汉市汉口医院、汉口医院江岸门诊部、汉口门诊部、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医疗及管理工作。从医25年来,王争艳同志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坚守“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的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着想,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优良的医风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极不平凡的光辉业绩,赢得了患者的爱戴、同行的尊敬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展现出新

时 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和医务人员的崇高风范 “有人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种子,你是否孕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你是否牢固地拧在自己的岗位上?„„”这正是王争艳同志持之以恒精神的内心写照,同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参考的人生哲理,她告诉我们在生活的仓库里,不应是无穷尽的支取者,而应该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被社会认可的人。在业务上,王玲不仅是一位拥有精湛医术的专家,对病人来说,她更是一位有一颗拳拳爱心的天使。她总是一切以病人的利益为中心,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患者,,为患者选择最省钱而又能达到最好疗效的治疗方案。面对伤心、害怕的病人及病人家属,王玲总是送去希望和关怀。然而,王玲不仅仅是给病患带来了高品质的服务,更为我们医务人员带来了廉洁行医的医德新风。她特别强调医务工作者应该懂得自尊,治病救人是医务人员的日常工作,也是应尽的义务,如果接受了“红包”,似乎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他的那点钱,医生的身价是不可以用价格来衡量的。因此,在几十年工作中她拒收任何“红包”,生活非常简朴。

首先,学习她爱岗敬业,王争艳同志扎根基层、心系患者、无私奉献的高尚医德。作为一名毕业于名牌医学院校的医生,她长期安心在基层医疗机构工作,视患者如亲人,对病人如朋友,经常替贫困患者垫钱,风雨无阻到患者家中问诊,为患者诊疗时从不怕脏怕累,用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医疗事业的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要向王争艳同志学习,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尊重病人,关爱患者,全

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以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文明礼貌服务,同情、关心、体贴病人。积极参加医院和科室组织的各种学习,通过学习和回顾,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工作中认真履行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一切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期做好药品,仪器的保养和维护,确保所发出药品的准确性,安全性,及时与临床科室的联系,确保医院药品的供应和需求。

同时,学习她恪守医德,严于律己,廉洁行医的医德风范,进一步推进广东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拒绝“红包”。对于医务工作者来说,医疗、救死护伤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也是义务。如果接收了病人的“红包”,就意味着要对这位病人“另眼相看”,也意味着其它相同的病人得不到平等的对待,也因此会对我们的医疗队伍产生不信任,我们医疗队伍的纯洁性和神圣性也因此遭到毁坏。把医生的救护的“天职”变成“权力”,于道德,于法都不容。现我省卫生系统号召把“爱国、守法、诚信、知礼”及“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结合起来,与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我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与行业作风建设。可以说,王争艳同志所作所为为我们竖立了完美的榜样。

篇3:学习王争艳事迹的心得体会

25年上班时间的每一天,王争艳都这样度过:一个病人接着一个病人讲述病情、问诊、开药,直到送走最后一个病人,很琐碎,但是她从来没有怨言。而她给病人开的药可能更为琐碎,有的只几毛钱,几十块钱的已经算是“高价”了,为此,已是满头白发、为病人省了一辈子钱的她,在即将退休的时候获得了一个百姓给她的荣誉——“我心目中的好医生”。

探寻上医之境

1980年,王争艳考入同济医科大学。大学生活在她心中留下的最难忘的一课,是一代高医裘法祖在大课上说的一句话:“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

在王争艳的成长历程中,每天所见,都是随军南下的军医父亲和在医院做护士的母亲对病人的一片热忱。她回忆:“在手术室工作的母亲手臂上常有针眼,因为是O型血,每逢手术缺血,母亲便会挽起袖子献血。”王争艳的父亲常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句话她一直记着。

30岁那年,王争艳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原武汉铁路医院)开始了自己的行医生涯。当她终于成为一名医生,面对一个个病人时,“上医之境”成为她一生行医所努力探寻的境界。

王争艳始终谨记着教科书上所说的“视、触、叩、听”诊断原则,而她也练就了一手硬功夫,她那双比一般妇女都粗粝得多的大手,不仅能够诊断出很多病人的病根,还能为他们的内心带去无法抹去的温暖。

市民刘玉芬的丈夫王荣华患有一种罕见的病,叫“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理论上要长期住院才能保住性命。1998年,41岁的王荣华第一次见到王争艳,王争艳说:“小伙子,你不像个病人啊。”内向的王荣华笑了。王争艳说:“这病没什么大不了,但是你再不能抽烟了。”听说家里还有药,王争艳连一张处方笺都没撕。私下里,王争艳跟刘玉芬交代,让亲朋好友都多鼓励他。

从那以后,王荣华每次去看病都高高兴兴的。王荣华家里承担不起昂贵的住院费,王争艳仔细询问了他的病情和饮食起居等状况后,建议他回家治疗,她来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在家里出现什么状况,刘玉芬可以随时跟王争艳打电话。在王争艳的努力下,这十多年来他们用很有限的费用,维持了一个罕见疾病患者的生命。

翻开王争艳的处方,每一个字都浸透着生命的温度。她的处方不仅写在处方笺上,还写在患者的药盒子上,社区医院老年患者多,眼神不太好,她怕他们看不清用量,就经常再在盒子外面用大字写一遍用量,方便他们掌握用量。

对症下药,能省则省

很多采访王争艳的记者,都会问到同样的问题:为什么25年来坚持开便宜药、开小处方?

每当面对这样的疑问,她总是很错愕:“为什么要问‘为什么’?为什么所有的记者都问‘为什么’?如果一定要说出个‘为什么’,我只能说,这么做是正常的,因为医学院的教科书上就是这么写的,要对症下药,我只是执行医疗原则而已。”

有关部门抽查了她2008年和2009年开出的处方,平均处方值仅55元,其中最小的处方值只有0.27元。2009年,她的处方值比武汉市同期平均处方值整整便宜100元。有的患者在别的医院动辄就得开上千元的药,到了王争艳这里,百十元的药效果还很好,不少人夸“王医生是神医”。

“我其实没什么神的,降低处方值,每个医生都能做到。”王争艳说,“任何一种病,都有可开可不开的药,都有高中低价位不等的药,就看医生一支笔。”她手中的这支笔,见证的是她 “开贵药,我下不了手。”王争艳所在的医院服务着辖区内50万居民,居民平均收入在千元左右,动辄上百元的药费,会让患者本来就不宽裕的生活更加紧巴。

王争艳知道,自己怎么过日子,病人也是怎么过日子的。25年来,最初的不忍逐渐成为习惯,她的处方就像海绵里的水,越挤越干。

不过,王争艳也不是一味追求处方的“小”。其实,她对于处方的要求是:能省则省。但是必须用贵药的也得用,只要对症下药,她心里就是踏实的。“不少老年患者全身都是病,得同时服用五六种药,有时还必需用一两种贵药,处方自然降不下来;有的患者病情较重,往上级医院转诊,费用自然也不是我能控制的。我按医疗原则因病施治,从没有刻意想到处方的大与小,所以几角钱的处方也有,上百元的处方一样用。”王争艳坦然地说。不论药价贵贱,医生的心思在没在病人身上,患者心里最明白。

王争艳很容易过上另一种日子——多开贵药,多挣钱。如果那样的话,她也不至于直到儿子长到22岁,读了大学还睡在小阁楼里,三口人二十多年一直住不到50平米的小屋。可是如果那样的话,王争艳就不是王争艳了。她觉得,那样会愧对于身上穿的白大褂。

有医术更要有医德

王争艳的履历很有意思,就职的医院规模“逐步递减”: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原汉口铁路医院)做了11年的内科住院医师后,在医院下设的四个门诊站点担任全科医生,最后成为一名社区医生。2009年12月23日,她从武汉市金桥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岗位上正式退休。

要知道,在大学生稀缺的年代,王争艳作为同济医科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这么多年来该面临多少好的机遇。可是,王争艳似乎很享受自己的工作环境与状态。因为在她工作过的每一个不起眼的位置上,都有患者的认可和追随。王争艳自己说,病人对医生是以性命相托的,世界上还有什么比这種托付和信任更为沉重和神圣呢?她的很多病人,最后都与她成为好朋友和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

王争艳有一群忠实的患者“粉丝”。她先后在多个门诊站点行医,从江岸门诊到汉口门诊,从汉口门诊到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走到哪里,患者就跟到哪里。每到一处,都有老病人追随,又有新病人聚少成多。64岁的患者钱桂英是其中的“粉丝”之一。说到王争艳,这位老人有说不完的话,“王医生让我们‘顺心、放心、安心’,她态度好、技术高,我们铁定一辈子跟着她,她调得再远,我也乐意找她看病。”

王争艳直到2008年才成为副主任医师,可她在同事眼中,早有“王教授”的外号。她医疗功底扎实,对技术精益求精。有一次,一位叫刘耀东的农民患者慕名找到王争艳,请她看看十多年没弄明原因的消瘦病。王争艳拿着电筒、听诊器,一个部位一个部位地看、听,又用双手在腹部一点点摸,最后她问:“你是不是得过血吸虫病?”刘耀东惊呆了:“您怎么知道?”原来,刘耀东得血吸虫病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作为一位医生,王争艳说,她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医生的价值在哪里?我的价值在哪里?她觉得,别人没治好的病,我能治好;别人要花大钱治好的病,我花小钱能治好,这就是价值,也就是自己最幸福的追求。

她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25年坚守清贫,25年心怀百姓,25年扎根基层,25年恪守医者本分。她用25年时间阐释了一个真理:劳动是光荣的,工作是美丽的,而以一颗仁慈之心来善待每一个病人、服务每一个病人,则是神圣的。

篇4:王争艳事迹介绍

工作与生活

在编上班的最后一天

2009年12月22日清晨。王争艳起床,简单的早餐后,骑着自行车出门。

天蒙蒙亮,已有病人在汉口金桥社区卫生中心外等候,王争艳裹着一身寒气到达。55岁的王争艳,头发花白,脚上是一双已不多见的翻毛皮鞋。她在那件旧旧的黑色棉衣上罩上白大褂,习惯性摸了一下装备:左上口袋里的小电筒,左下口袋里的棉签,右下口袋里的听诊器。一天开始。

王争艳说话语速快,音量大,常伴手势,这是长期在嘈杂诊室里工作养成的。不过,她有个习惯——从不打断病人讲述,始终微笑着注视对方。接下来,她用双手为病人做检查。这是一双关节粗大、皮肤粗糙的手,多年来,这双手已像一台精密仪器,可以在病人就诊的几分钟里,基本锁定病源。

不敢喝水,以免如厕。一直到中午12点半,病人稀少,她才敢在微波炉里热一下中饭——那是家里头天晚上吃剩的饭菜。没有午休,王争艳始终呆在诊室,重复着上午的繁杂。没有下班时间,最后一个病人离开,王争艳才能善后:收好一天的病历资料,脱下白大褂,检查一下小灵通是否通畅——她的小灵通号码就贴在诊室里。

冬日的太阳已落下,很冷,王争艳走出大门,深呼吸。这是医生王争艳重复了25年的普通一天。这是她正式退休前的最后一天。从这一天起,25年的医生生涯,在岁月的流逝中划上句号。

9月25日,她成为30名“江城好医生”中的一名。这是她医生生涯中最看重的一个荣誉——她视之为老百姓为她送别的歌声。

上医之境

1984年,30岁的王争艳从同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前30年,她随南下军医的父亲和在医院做护士的母亲在洪湖市长大。少年时最清晰的记忆来自母亲。这位在手术室工作的护士是O型血,常常一边工作,一边挽袖子为手术台上的病人献血。23岁考上大学,途中因严重的肺结核休学。这段病人生涯,为王争艳的人生规划完成最后一笔: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30岁的王争艳在武汉市汉口医院(原汉口铁路医院)开始了医生生涯。做了11年的内科住院医师后,在医院下设的四个门诊站点担任全科医生,最后成为一名社区医生。

一代名医裘法祖,曾给王争艳上过大课。裘老仙逝时,王争艳自觉没资格以弟子名义送行。但是,25年后,王争艳依然能背出裘老师在大课上说的一段话:“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

王争艳自认是个合格的学生。她对每个病人都严格的执行教科书所教“视、触、叩、听”原则。因此,她自信的说,病人走进诊室10分钟,她心里就有谱了。黄陂农民刘耀东深有体会。他因持续消瘦四处求医,做过上千元的检查仍无果。王争艳用双手为他“摸”了10分钟,问“您是不是得过血吸虫病?”刘耀东惊讶:“几十年前的事,您怎么晓得?”——谜底揭晓。

患者王荣华患有世界罕见的“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理论上应长期住院。但王荣华穷得连医保中自己支付的部分都拿不出来,王妻说,丈夫将不死于病,就死于钱。王争艳的方案是,抢救一缓过劲就回家,她来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王妻拿处方去药店买药。这一方案,已维持一个罕见疾病患者的生命十余年。王妻说,没有王大夫,就没有我丈夫的命,我这个家就完了。

王争艳曾不好意思的说,做医生,对治病是有瘾的。不久前,有个甲流病人就诊,久治不愈。王争艳观察后说,可能合并支原体感染,要抽血。久病之人怒气一触即发:久治不愈,又不能出门,不来医院。王争艳说,你不来,我亲自到家里替你抽,你不愿付费,我出钱替你付,血一定要抽。检查结果出来——支原体阳性,需要疗程治疗。

大爱无疆

能治好病,是合格的医生,能花最少的钱治好病,才是好医生。25年来,王争艳只有这么一个心得。

50岁的王爹爹是高血压病人,在顶级大医院领到了每月800元的处方单——超过他每月退休金的一半。王争艳为他调整处方,每月只需80元药费。王争艳说,没有诀窍,任何一种病,都有可开可不开的药,都有高中低价位的药物,就看医生一支笔。

王争艳从医25年,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至今还常开两毛钱的处方。她解释,阿托品,调节心率,就只两毛钱。

有病友如此推荐王争艳参评“好医生”:她时刻为病人着想,是个干干净净的医生。

王争艳笑道,我不是为病人着想,我本来就是他们中的一分子。王争艳所在的医院,服务辖区内多是经济能力不高的居民。王争艳本人,现在每月收入两千元左右,丈夫是车工,每月扣除三金的净收入约六百元。一家三口18年来住的房子不足50平方米,读大学的儿子,至今还睡在阁楼上。洪湖市老家的老人到汉,一家三口要挤儿子的阁楼,把床让给老人。

王争艳说,我是怎么过日子,我的病人就是怎么过日子;高一点贵一点的药,我下不了手。25年来,最初的不忍逐渐成为习惯,她的处方,就像海绵里的水,越挤越干。她的生活,也形成了习惯,一分钱一角钱都会攒起来放在小盒子里留着买菜用。一家人很少上餐馆,家里的电视还是17吋的老古董。

然而,今年3月,几个同事突然上门,逼着借钱给她,要她到隔壁新区买房,房子都替她看好了——此时金融危机,房价便宜。王争艳最后招架不住,借款36万元,买下一套46万的一楼住房。“逼着借钱”的同事只有一句解释,这么好的医生,不该住这样的房子。

王争艳不觉得苦。她先后呆过4个门诊站点,每到一处,既有老病人辗转追随,又有新病人聚少成多。她说,医生怎么样,其实同行和老百姓心里明镜似的,只看人家说不说,怎么说。

因为病人经济条件普遍较差,王争艳有替人垫钱的习惯。几块钱的挂号费,十几块钱的药费,她常垫,但是多年来,却保持着一个纪录:垫出去的钱,从来没有不回来的。一个农民工在工地摔伤,连缝合带药费30元,病人只有20元,王争艳垫了10元钱,木讷的民工连个谢字也没有。第二天,一瘸一拐的病人却捏着10元钱回来了。

王争艳常说,她只是尽医生的职责,病人回报的却是更加的良善和信任,他们的爱更大。此次评选“江城好医生”,可以上网和电话投票,但很多人,搭着公汽,辗转半个江城,来投她一票。

一件制服

王争艳的母校同济医科大学,是全国有名的医科学府。她的79级同学们,大都比她小十岁,如今正是各大医院顶梁柱。与她一同分到汉口医院的3名同学,一名高飞,一名南下,一名已是科主任;只有她,越做越“沉”,起初是本院住院医师,后来到门诊站点,最后做了一名社区医生。

汉口医院的负责人说,没有办法,王争艳就是一剂药,放她到哪里,哪里的门诊就能“活”。她到金桥社区3个月,这个门诊就扭亏为盈。“处方廉价,何能盈利?”局外人不解。内行解释,说俗一点,就是薄利多销。

2009年,王争艳第一次参加了同学聚会,这是79级同学入学30年纪念。10年、20年纪念时,她没去。她的同学大都住着高档小区,开着名牌小车,而她,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她不好意思。30年聚会时,有同学出妙招,每人发一件制服,大家穿着同样的衣服去参加,她答应了。

回来时,她带回一本30年纪念相册和一件制服。相册上,当初的青涩少年,而今神态各异,但制服却是一统的。儿子笑,不如都穿白大褂去好了。她正色道,白大褂是对病人穿的,制服是对同学穿的,要是年年碰头,都穿同一件制服,她还是愿意经常去与同学、同行、同道们相会。

事实上,王争艳就是一剂药

这剂药采自三种原料。她那O型血的护士母亲,常在手术室边工作边挽起袖子为病人献血,她是王争艳的前传和同道。一代名医裘法祖,并不认识自己的学生王争艳,但阶梯教室里一段关于医者仁心的论述,完成了师生的师道传承、医者的精神呼应。数量庞大的病人们,是王争艳的第三种养分,这些人以信任和良善反哺了王争艳,他们是这剂药的受益者,也为其注入驱动力和幸福感。

一剂良药,应当准确的指向病根,并且是守在普通柜台,而非贴着VIP的标签,站在橱窗里。

良药讲究对症。药物和疾病相生相克的原理,揭示着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比如医生是治病的,不是医药代表,医生是站着的人,不是检查仪器的利润;比如最好的医生不一定需要最好的医院,最响的名头;比如小处方同样能使医疗机构获得良好生存;比如医生天平的另一端是病人,不是钱、权、地位和上级;再比如温总理所说的,医疗体制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人。

需要指出,药不是万能的,所以王争艳清贫。但是,王争艳不差钱。很多人得到的,是她失去的;而她得到的,也正是许多人失去的。

一剂良药的最大价值,在于它值得依赖,值得托付以性命——天使的境界,也莫过若此[1]。

返聘上班的第一天:2009-12-24

一般情况下,王争艳早餐要“灌”200毫升牛奶。她知道,一坐到诊断桌旁,就挪不动窝、迈不动脚,连喝水的功夫都没有。

到医院,王争艳先做两个规定动作:检查日间病房的重病号;询问社区甲流感病人的情况(每天要把甲流感情况向区疾控中心汇报两次)。

8时30分,一楼的候诊室里,王争艳坐到贴有她小灵通号码的诊断桌旁。病人一个接一个的走进来。

花35分钟,开47元药

66岁的吴奶奶住幸福人家小区,因脑供血不足在其他医院住过院。上午,吴奶奶在老伴陪伴下找到王争艳。“你就是报纸上的王医生?我就住旁边,想找你给我看看病。”

吴奶奶有听力障碍,王争艳要大着嗓子跟她喊,有的话还需要吴奶奶的老伴翻译。接诊开始,记者抬头看了时钟――9时50分。“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单是陈述病情,吴奶奶就讲了10分钟。

王争艳拿出听诊器,听诊、量血压„„记者按捺不住,出去转了一圈回来。

替吴奶奶分析了病情后,王争艳给她开了3种药,还讲解了每种药物的作用,并指点老人可做高压氧治疗听力障碍。

10时20分,两口子拿着药回来,要求王争艳把服药方法写在药盒上。两老告诉记者,这次看病一共花了47元钱,他们对王大夫很满意。两分钟后,前脚还没离开诊断室的老两口又回来了,又问了一个刚想起来的问题。

10时25分。一直面带微笑的王争艳,才拿起病历问下一个病人:“你昨天打了吊针,好些没有?”

这是一个腹泻的病人,前一天曾化验过大便。王争艳检查了他的口腔,听诊了肺部,还对腹部进行了触压„„王争艳认真做着每一项检查,仿佛面对的不是普通的腹泻病人。

中午12时,王争艳统计了半天工作量――11个患者。

记者现场感觉,王争艳做事不慌不忙、一丝不苟,完全按规定和规范执行。半天高强度的工作,55岁的王争艳累了。她迈上二楼热饭时,记者感觉她一下子矮了很多[2]。

媒体评论

新华网——

要让更多人享受到“80元处方”治好病待遇,关键还在医疗体制和相关制度安排。仅靠几个好医生,显然无法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个普遍性的民生难题,„„如何铲除这些“病瘤”,良性的制度性安排无疑更值得期待。

新民网——

王争艳以行动恪守着医者的操守,诠释了医者的价值。对王争艳的礼赞,更多地可以解读为一种呼唤,寄托着民众对廉价医疗的热盼。但医德的生根发芽需要合适的体制土壤,但愿献给王争艳的如潮掌声,能让新一轮医改回归公益的航向。

《广州日报》——

“好医生”的身上,我们不仅要看到她的高尚医德,更要为她的清贫“打抱不平”。从长远来说,我们绝不能寄希望于个别“好医生”的操守,而应当通过建立良好的医疗制度,从改革分配机制上入手,鼓励更多的人做一名“好医生”,而且是一名生活富裕的“好医生”。

中国日报网——

如果说,王争艳医生开的药方是挤干了水分的海绵,那么恐怕一些医生“妙笔”之下的水都很深。在这种情况下,王争艳的坚守尤显来之不易。也正因为如此不易,医改才显得万分紧急。

《中国青年报》——

对许多人而言,两毛钱的处方像是一个遥远的传说。王争艳之所以值得尊敬,是因为在医德整体水平滑坡的当下,她恪守为医者的本分。„„医生本应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职业,一个理想的医生职业环境,应有助于他们医德向善。

《北京青年报》——

医疗服务直接作用于人的健康和生命„„医方在相当程度上对患者具有主导和支配作用。这就要求医生必须比其他职业具有更高远的道德自觉和更严格的道德自律,更能在缺乏外部监督和制约的条件下,主要依靠自己的良心、良知忠实履行职业责任。

《新京报》——

让病人花最少的钱就能治好病其实是良医的世界准则之一,也是“黄金标准”之一,只是今天的现实使得这条标准被淡化了,甚至被人遗忘了,因而在王争艳身体力行这样的准则时,才让我们感到弥足珍贵,才让我们泪流满面。

社会影响

2010年1月22日,湖北省卫生系统开展向王争艳同志学习活动动员大会在武汉洪山礼堂隆重举行。会上,王争艳同志介绍了从医25年来的经历和感受,她的同事、记者和患者从不同角度介绍了王争艳同志的先进事迹。省政府副省长张岱梨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省卫生厅党组书记杨有旺主持会议并对下一步学习活动作了动员部署。

张岱梨副省长强调:一是要充分认识开展向王争艳同志学习活动的重要意义。开展向王争艳同志学习活动,对于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二要深刻领会王争艳先进事迹的精神内涵。要学习她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高尚品质;要学习她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信念;要学习她廉洁行医、甘于奉献的崇高医德。三要迅速掀起向王争艳同志学习的高潮。要推广武汉市创建“王争艳工作室”的做法,制定标准和程序,要在全省命名一批“王争艳工作室”,使人们群众去“王争艳工作室”看病安心、顺心、放心、舒心,得到最满意的服务,通过学习活动,使“王争艳工作室”成为我省基层医疗服务的优质品牌。

杨有旺书记对下一步学习活动作了动员部署,他对全省卫生系统干部职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要准确把握王争艳同志先进事迹的时代特征,二是要努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三是要切实加强对学习活动的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会议还对王争艳同志进行了表彰。省政府授予王争艳同志“湖北省劳动模范”,省总工会授予“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妇联授予“湖北省三八红旗手”。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分管市(州、区)长、卫生局长、部省属及武汉市医疗单位代表共一千余人参加了会议[3]。

2009年,王争艳被市卫生局评为“江城好医生”,被授予 “武汉市优秀社区医生”称号。

2009武汉“双十”揭晓 王争艳居“十大新闻人物”之首

篇5:学习王争艳做优秀基层医生

记蔡甸区XX卫生院妇产科主任彭艳芳

我看过很多王争艳医生的先进事迹,她的行医之道深深的让我为之动容,从她身上我看到了白求恩精神的再现,看到了一个优秀医务工作者应存的品质和追求,她所奉行和坚守的大医精诚,仁心,仁术,尊重生命的崇高医德和职业精神,是我们每个医务人员的终身信条,她科学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在当前医改关键时期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一面镜子。

篇6:学习王争艳事迹的心得体会

大家通过手牵手的接力方式,成功协助王红旭老师把两名儿童从水中救起,经检查,两名儿童生命都没有大碍,可是王红旭老师因为体力不支,瞬间被水冲走,几个呼吸间就看不见人了,岸上群众也是着急得大声呼喊,可是水里没有任何回应。

群众赶紧拨打了救援电话,救援赶到后立刻在水面展开收救,但是迟迟没有发现被冲走的王红旭老师,直到6月2号下午,才在王红旭老师消失的,大约30米处水域发现了遗体。年迈的母亲得知噩耗,哭得撕心裂肺,几乎晕过去。希望母亲能承受住这沉痛的打击,保护好自己身体,大家都希望你能百命长岁,你有一个舍己救人英雄儿子,他整救了两条活蹦乱跳生命,更是整救两个家庭的希望,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永垂不朽。

篇7:学习王春天事迹体会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我们都被宅在家里。宅在家里干什么呢?我每天早起首先关注疫情动态,了解有关部门的政策要求,查看本单位工作群,看看有什么重要通知等等。其次,按时参加单位安排的值班和小区卡口值勤任务。再就是进行网上办公,安排一下应急的工作。此外,还参加单位组织的网上业务培训,自己看看业务书籍等等。总之,没有感到闲的慌,到是觉得有干不完的事。

昨天,院党组发了文件,要求向王春天同志学习。王春天同志一生忠于党的事业,忠实履行党员义务和人民警察职责。他从警以来,始终保持大无畏精神,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安保维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一线、站在前沿,为维护辖区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出身农民家庭,对群众怀有深厚感情,始终密切联系和服务群众,为辖区居民做了大量深入又扎实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他始终恪守清白做人准则,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他在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舍小家顾大家,家里的事全都排到了工作的后面,彰显了政法干警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全省疫情防控一线的标杆榜样,可惜牺牲在防疫前线,是政法干警学习的先进典型。本人有以下几点体会:

我要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王春天同志始终服从组织决定,听从组织安排,不折不扣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

我要学习他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的为民情怀。王春天同志始终与辖区群众打成一片,帮助群众解决了很多实际难题;他不畏困难、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始终工作在一线、战斗在前沿。

我要学习他清廉守正、勤俭持家的质朴为人,始终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生活俭朴、坦坦荡荡;他顾全大局、一心为公的奉献精神,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时常愧对于家人,却永远无愧于工作,用模范的行为和有限的生命践行着党的初心与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短暂而精彩的人生。

篇8:学习王爱国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在学习了王爱国同志的事迹以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个醴陵人,我感受到他的那份执着、那份信念和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学习王爱国,就是要学习他爱岗敬业、一心为公的奉献精神;学习王爱国,就是要学习他勇于担当、敢于较真的实干精神;学习王爱国,就是要学习他心系群众、大爱无私的高尚品格;学习王爱国,就是要学习他以身作则、清正廉洁的工作作风。其实,他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他的伟大并不是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他却以自己独有的人格魅力感动着每一个知道他事迹的人。

对照自己,我看到了太多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做一个有担当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一是要处理好社会责任与个人价值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我们立志投身人民事业,就肩负了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这样才能把个人追求与时代的需求结合起来。

二是要处理好大事与小事的关系。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难免会有一种眼高手低、好高骛远的思想,小事不愿做,大事做不好,最终只是碌碌无为、纸上谈兵。我们应该清晰的意识到,小事成就大业。只有通过小事的点滴积累,才能为大业的实现奠定厚实的基础,做到干一行、爱一行、懂一行。

三是要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是必须的,它是我们行进的航向和指南针,我深谙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只有通过基层工作的磨砺,才能对工作开展的现实因素有深刻的体会,才能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进而知行合一,突破空洞理论的障碍,实现想与做的深度结合,使高效有序的工作与不是偏颇的创新相互促进、完美协调起来。面对现实,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

篇9:学习王瑛事迹心得体会

47岁的女纪委书记,四川的南江县出了个优秀的纪委书记。也是我们巴中人万人记得的名字。王瑛,一个熟悉的名字,一个让人敬佩的人,一个让我为之巴中有这样的干部而自豪的女人。她面对腐败分子,她是一副铮铮铁骨,坚持原则。不徇私情;面对普通群众,她却是满腔柔情,心中充满了对老百姓的无私大爱。她是这样的一个人

学习王瑛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她清白为官干净做事。首先在做人上,学习她清正廉洁,模范遵守纪律,要求别人做到的她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能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学习她一身正气敢于碰硬的精神。王瑛同志是纪检战线上的模范和典型,是一面优秀的旗帜。她人生短暂,朴实无华,却闪烁着永恒不朽的光芒。她无私奉献的一言一行,无不体现了她崇高执着的境界,诠释了她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为官理念,她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清官廉官,受到了老百姓的真情拥戴,王瑛身上有太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王瑛同志为旗帜,努力打造自己的公仆形象,做纪检监察战线的合格一兵。用自己的工作热情,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经济发展、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更应该学她的品行:

一是要学习她维护正义的品行。王瑛虽然是一个纤纤女性,但她却一身正气。在查办一起玩忽职守的案件中,“马上就查”、“有后台有背景的更要查!既然老百姓有反映,我们就要查个水落石出。”一系

列语言铿锵有力。最终,10多名涉案人员全部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党纪政纪的处分。我们作为老师,对学生从小就要教育他们坚持真理,维护正义,将来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

二是要学习她气量大度的品行。王瑛作为纪委书记,对犯错误的人进行处理应该是她工作中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她“处理不是目的,教育和挽救干部才是我们的天职”、对于犯过错误的同志既讲道理,又交心谈心,更在实际行动中关心跟踪犯错误干部的成长。我们作为老师,如果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多一份理解,多一份真情,多一份温情,那么我们的学生将更加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有可能主动改正自己的错误。

三是要学习她关心群众的品行。王瑛作为纪委书记,在常人的心中,工作中她是不常接触“背二哥”的,但她到处为他们说话,跑前跑后为他们解难,最终在县委的支持下,办起了“背二哥”公寓,办起了专供“背二哥”吃饭的餐厅,还经常晚上去给“背二哥”们上课,要“自尊自强,堂堂正正做人”。不仅如此,她还为一名无钱读大学的农村女孩一次掏出了3000元的学杂费。之后每一个月,王瑛都会给她寄去500元生活费。在南江工作11年,王瑛先后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我们作为老师,所教的学生大部分生活条件都较差,大部分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也是需要关心的,我们也应该像王瑛那样,始终怀着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始终关心人民群众,始终爱护自己的学生,我们的学生以后也是能够感恩于社会的。

四是要学习她战胜自我的品行。2006年7月,王瑛检查就是

篇10:王红旭优秀事迹学习心得

三十五岁,风华正茂;三十五岁,教书育人;三十五岁,责任与担当。王红旭老师被定格在三十五岁的光辉年龄,他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他的高贵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

爱孩子深深的印入王红旭老师的心灵。当一声求救映入耳际——“救命哇,救我的娃儿啊!”突然听到的一声凄厉惨叫,年轻的妈妈瘫软在沙滩,众人目光惊愕,而王红旭老师正从百米之外,奔过一片草丛,狂奔冲向江边……这是王红旭老师留给我们最后的背影。救出一名孩子,他又不假思索去救另一名孩子……两名孩子得救了,他却被无情的江水……正是爱孩子的思想使他义无反顾,英勇救人。

“爱孩子是老师的天职。”作为一名老师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老师的基本要求。王红旭老师将人生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体现了崇高的精神追求;以舍己救人的英勇壮举,深刻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精神品质;以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彰显了教育世家的精神风范;以胸怀大爱的师者仁心,铸就了师爱永恒的精神丰碑。

篇11:学习王芬同志先进事迹的心得体会

在省联社党委下发的文件中我知道王芬同志原是临泉县西关信用社的信贷员,她长期扎根基层信用社一线,热爱农村金融事业,工作认真,责任心强。自因病离开工作岗位后,仍心系信用社发展,忍受身体上的病痛和家庭的不幸,18年如一日,克服各种困难,创下了身患癌症清收不良贷款450万元的奇迹。王芬同志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员工,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她是我们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干部员工学习的榜样,我们要继承她的精神,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发展添砖加瓦。

我做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学习了王芬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深有感触:

1.她那以社为家、尽职尽责的敬业精神教会了我这名 新员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把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事业当作我自己的事业,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农村金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2.她那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拼搏精神教会了我怎样去 面对人生。人生的道路不会是平坦的,人生的航行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要勇于面对困难,接受挑战。

3.她那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的合规意识教会了我在工作 中应该怎样去坚持底线。银行是一个工作任务非常重且非常

细致的行业,每天工作都是一环扣一环,每个人都必须认认真真的上岗才能确保工作的质量。我们要强化自律意识、合规意识,严格按制度办事,严格按程序办事,自觉抵制违法违规的行为。

篇12:学习王庭虎事迹心得体会

在巍峨的大巴山深处,有一位个子不高、少言寡语的汉子,他自从1988年入路来到这里后,27年里,他用双足当工具,巡查的线路累计超过12万公里,相当于一个人走了10趟长征路。他守护着襄渝线一段最难维修的线路,实现了27年安全无事故。他就是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普通养路工人王庭虎。(8月27日 中国文明)

王庭虎的工作是平凡的,平凡的就如没有一丝波纹的湖面,让人提不出一点欣赏兴趣。他所管辖的路段仅有12公里长,每天所做的工作也只需查看轨道、胶垫、枕木有无安全隐患,查清道钉有无松动。这些工作在别人眼里好像是再简单不过的动作,只要有气力,谁都干的成。王庭虎的人是平凡的,他只有中专学历,在工作岗位是也只是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官”——工长,也不是经历硝烟和战火洗涤的英雄。平凡的人干着平凡的工作,可平凡的人却在平凡的工作中孕育出伟大的爱岗敬业精神。

王庭虎的爱岗敬业体现在他具有担当精神。面对机遇与挑战、困难与风险,担当是一种人生价值取向,担当就是接受并负起责任。面对“巴山线桥工区四面环山,冬春雪不融,夏秋雨不停。钢轨使用寿命比其他干线短,工作量是其他工区的3倍多。”的艰难工作条件,王庭虎迎难而上,是敢于担当;“我不来,别人也要来,既然来了,在一天,就要干好一天。”朴实的话语却彰显了王庭虎的勇于担当。正是缘于担当精神,在日常工作中他不惧劳苦,冲锋在安全生产的第一线。重点工作、危险地段、关键环节他必带头先干,并且把“工长”这个称谓当作一种责任,把苦干实干当成一种习惯。当下的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思想转变的新时代,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很多像王庭虎一样的担当者,无论你从事哪种行业,都要有一种勇担重责、不畏艰难的精神。

王庭虎坚守住巴山,养路工就变得伟大高尚。27年来,王庭虎的身边不知换了多少拨人,在他能调到条件好的站区情况下,他毅然选择坚守;27年来,为了保证列车能够平稳运行,他用一次次弯腰测轨距和水平所向我们书写着对工作的坚守;27年来,无论炎热寒冬,他用轨距尺在枕木上的移动去丈量着对事业的忠诚。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是由于王庭虎的坚守,在全路动态综合检查中,全长10658米的新大巴山隧道已经实现了扣件无松动、轨距无出分、曲线无超限、7项指标连续为零误差的目标。一个人只有像王庭虎一样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坚守住责任。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拥有日复一日仍然不改初衷的决心,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乐趣,都值得我们点赞。

王庭虎,一个有家有室的普通人。他也有儿女情长。母亲年老需要行孝,妻子有病需要照顾,儿子高考需要看护。可他却让有病的妻子替自己在母亲面前行孝,儿子上高三了,他既不知道孩子穿多大尺码的衣服和鞋子,也不知道儿子的模拟考试成绩。然而,只要巴山有需要,他就把自己的柔情爱意暂时放到一边。参加工作27年以来,他累计义务工作超过2万个小时,相当于比别人多干了3年的工作量“不是不想家,真的是对工区的工作放心不下。”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王庭虎的儿女情长,他也有爱,只不过是把爱奉献给了事业。王庭虎的家庭是困难的,他一个人挣工资,却要养活一大家人。可他给巴山镇修路架桥,为孩子们捐赠学习用品。“助人为乐”这种大爱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学习王庭虎,我们需要从做好每一件事开始,把本职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热爱和完成,从点点滴滴中寻找乐趣,用我们共同的无私奉献编织出中国梦的美丽蓝图。

篇13:学习王红旭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这已不是王红旭第一次救人。读大学时,他曾在游泳馆中两次救起溺水的人;在学校附近,一辆接送孩子放学的小车不慎翻车,他和妻子陈璐希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将受伤的孩子送到医院救治……

“我们俩都是内心柔软的人,能给别人帮上忙,会尽力去帮一把。”陈璐希说。

王红旭的父母及爷爷、奶奶都曾当过乡村教师。从教几十年,爷爷王世才和奶奶范信秀曾定下“教良心书,不误人子弟”“不搞歪门邪道”“始终把学生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家规。

儿时,王红旭跟着父母亲在学校生活。母亲李永兰记得,在身高只比课桌高一点的年纪,儿子就会在深秋降温的日子,跑回家把自己的衣服拿给班上没有御寒衣服的同学穿。

“农村学生的家长多忙于生计,老师教得好不好,大多数人并不在乎。但是爸爸妈妈常说,要对得起每一个学生。”陈璐希说。

和父辈一样,在学校田径队执教的王红旭,也经常自掏腰包买小零食奖励学生。天气热时,面对学生让他请吃雪糕的提议,他也不会拒绝。

旁人不解,田径队几十个孩子,这么买下去每个月该是多大的一笔开销。陈璐希理解丈夫的做法:重庆天气热,孩子们训练辛苦,训练完了总要喝瓶水吧;我们做爸爸妈妈的都知道,孩子们吃一根雪糕的时候多开心呀。

上一篇:最好拉歌词下一篇:学习论责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