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云泉事迹的心得体会

2024-04-22

学习张云泉事迹的心得体会(精选12篇)

篇1:学习张云泉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张云泉同志的心得体会

在深圳大学王鑫教授的课上我有幸观看了张云泉同志的讲话视频,之后又从媒体上详细阅读了张云泉同志的事迹介绍,思想上受到很大的震撼,灵魂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学习张云泉先进事迹我有以下几体会: 第一:做人要像人。张云泉同志用他经历和经验告诉——做人要有人格魅力,要做别人不愿做傻事。一般人不愿做难事,做群众工作时候要放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受得了委屈,带着真挚感情对待百姓疾苦要有换位思考意识。张云泉凭着这种信念默默在信访岗位上奉献了20几年。我们把张云泉同志做为学习榜样,要像他一样时刻检验自己的言论和行动是否代表和维护了人民根本利益,要像他一样在群众心中形成一面旗帜、一面镜子,牢记党宗旨心里装着群众,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爱心桥”。

第二:做事情要有恒心、爱心、耐心、决心、诚心。接待上访群众有热心,对待困难群众有同情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有诚心,遇到困难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对疑难信访问题处理有长期作战恒心。这五颗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实在是不容易,在这“五心”中体现了他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对人民群众如父母,视信访对象胜亲人。他不忘用共产党员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去感化、教育、引导上访群众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使人民群众相信党、爱戴党。张云泉用他一生的精力为他为所定的“五心”努力着。张云泉总是怀着一颗质朴心,带着十分朴素感情,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想方设法把党和政府温暖送到人民群众心坎上。这种公仆情怀

在现今这个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日趋多元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第三:工作不能光靠书本知识。他形容道:世界上文凭能够体现一个人能力,所以在学好专业和书本知识的同时,要加强与群众交流沟通能力。放下架子学讲群众话,增强解决疑难问题能力。他还讲了四点做好群众工作方法:一要有良好语言表达能力;二要迅速拉近群众距离;三要有用唯物辩证法分析问题能力;四要有独立处理问题和驾驭问题能力。平时工作中以严谨作风力求在每件小事上都认真一点、仔细一点、考虑多一点。从思想上、行动上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坚持党群众路线,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与,人民群众接触“零距离”;对待群众像亲人,与人民群众情感“零距离”;用老百姓接受语言和方法进行交流,与人民群众沟通“零距离”。

总之,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时刻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急时刻豁得出”。

篇2:学习张云泉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张云泉同志心得体会

王之文

2011年5月12日下午,亲耳聆听了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感觉思想很受洗礼,内心深受触动,精神备受鼓舞。作为一名信访局长,他心系百姓,爱岗敬业,时刻将“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和便利留给别人”挂在嘴边、放在心头,落实到行动中去。在他身上,交融了多种情感,既有对不法分子的嫉恶如仇,又有对受苦百姓的柔情似水,更有对国家社稷的报效之情,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任劳任怨、以民为天、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

张云泉同志22年如一日,化解了一个个历史遗留难题、现实突发事件,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凭借的正是精湛娴熟的业务技能、耐心细心的为人处世方法和一心为民、公而忘私的优良品格,归纳起来有四点:一是“勇”。从事信访工作多年来,他经历的“大风大浪”数不胜数。在许多突发事件现场,记不清被多少失去理智的人群揪过头发,吐过唾沫,撕破衣服。他的腿上留下10多处被皮鞋踢伤的疤痕,胸前留下多处抓伤痕迹。手指曾被咬得骨头外露,至今不能弯曲,左眼也落下终生伤残。但是,无论面对何种风险,他都义无反顾,始终冲在信访工作第一线。为了保护群众的合法利益,他夺下过不法分子砸向上访群众的酒瓶,空手抢下过不法分子的凶器,甚至用血肉之躯保护被不法分子压倒的普通百姓。在他身上,体现着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果敢和坚毅。二是“柔”。对待上访群众,他视如手足,柔情满怀,关爱至极,被泰州人民亲切地称为“张青天”。在信访工作生涯中,他省衣节食,竭尽所能地资助素昧平生的特困家庭和贫困学生。

他义务帮扶过几十户困难群众家庭,从自己工资中挤出4万元捐给困难群众;他收养过心灵扭曲的“准狼孩”,且一养就是七八年;他为孤寡老人守过岁,替老上访户洗过脚,帮助丧子老夫妇开售货亭。在他身上,体现着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侠骨和深情。三是“智”。面对错综复杂的信访案件,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申诉、不平甚至嘲讽之声,他做到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以高超的人格涵养、丰富的法律知识以及超乎常人的智慧,随机应变,灵活应对,机智巧妙地化解了一起起矛盾纠纷,化干戈为玉帛,变争吵为和解,转冲突为平安,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智慧和灵活。四是“廉”。“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利益和诱惑面前,他经受住考验,忍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守得住门槛,使自己、家人都能做到“干干净净做人,老老实实做事”。他的妻子在濒临倒闭的企业当普通职工直至退休,他的儿子大专毕业后只是从事电器维修。他始终勤俭节约,坚持不用公车,一辆自行车伴随他酷暑严冬;外出执行公务时,他总是住条件最简陋的旅社,自带电饭锅烧饭,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

他政治坚定,始终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张云泉同志自入伍后,一直热爱党,热爱人民,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响应党组织召唤。在历次活动中,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入党后,始终坚持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解民忧,在信访工作中出色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他刻苦学习,努力钻研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张云泉同志从工作以来,始终保持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如饥似渴,把握好工作、生活之余的点滴时间,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学习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特别是针对日益变化的社会形势,勤奋学习信访条例以及信访工作规定,并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他常说:“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计个人得失,誓将工作当成事业干。有人说干工作有三个境界:“把工作当工作干,把工作当职业干,把工作当事业干”。张云泉同志在信访工作岗位上,将工作当成终生事业,默默奉献、勤勤恳恳,干出了别人难以逾越的业绩。经他处理的信访事件成为公认的“免检产品”,泰州市信访局成了百姓心中的“三个代表”。成绩背后,是他超乎想象的努力。每逢节日,各家各户欢天喜气忙团聚,他却要坚守岗位;每逢全国、省市召开重大会议,他要随时接待来访群众;每逢遇到失去理智的上访户,他总要亲自接待,耐心细致地做工作,使每名上访者都能带着问题来,带着笑容回家。正是由于他这种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呕心沥血,忘我工作,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尊敬和爱戴。

在今后工作中,我将以张云泉同志为楷模,立足本职岗位,勤勤恳恳,苦干实干,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炽热之心、为民服务的善良之心和爱岗敬业的忠诚之心,认真履行好本职工作,推动各项工作全面上档升级。

一是深入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和规划好时间,深入学习各类知识,并着力提高知识深度和广度,既要广泛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方针,又要学习业务知识,更要学习人文知识、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把握大局、驾驭复杂局势、灵活运用政策法规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发展。二是全心服务群众,增强与群众间感情。坚持以为民服务为导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业务工

作方面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高效服务,进一步拉近与群众间距离,加深与群众间感情,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坚持清正廉洁,保持良好品德修养。树立洁身自好、清廉清正的工作、生活作风,严格自律,低调生活,始终保持谦虚谨慎、勤俭节约,一身正气,慎独、慎始、慎微,自重、自警、自励,努力塑造自身良好形象。

2011 4

篇3:重新学习张志公的“特殊工具说”

自1904年语文单独设科以来, 经过60多年的时间, 经过许多曲折, 经过许多实践者和理论家的论证, 才确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确实是来之不易。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中说:“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这种理论匡正了曾经把语文课教成“文学课”或“政治课”的错误倾向, 成为20世纪后半期语文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工具说”在创立初期, 理论上是有缺陷的。主要强调了语文是工具, 但没有强调语文是特殊工具;在某些场合把语文这种工具等同于物质工具, 而没有强调语文是具有精神内涵的工具。叶圣陶曾在《认真学习语文》这篇讲话中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工具是用来达到某个目的的。工具不是目的。比如锯子、凿子、刨子是工具, 是用来做桌子一类东西的。”把语文比喻成物质工具, 抽去了精神内涵。这种理论缺陷与“应试教育”相结合, 造成了“工具性”泛滥, “人文性”缺失。突出表现就是教材选文实用化, 缺乏典范性;教学过程技术化, 近乎纯工具性的训练;教学目标功利化, 一切为了高考。这种状况引起了持续不断的质疑和论争。

张志公先生在《说工具》一文中强调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跟其他工具有相同的一面, 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 也就是着眼于掌握字、词、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 不容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 空讲理论知识;它跟其他工具又有相异的一面, 这又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把训练学生运用字、词、句、篇章的能力, 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的能力结合起来, 不容许把两者割裂开来, 对立起来。”这“相异的一面”, 指的就是语文不是像“锯子、凿子、刨子”等那样的纯物质性工具, 而是物质 (声波、文字符号等) 和精神 (意识、概念、思想感情等) 相结合的工具。他进一步指出:“注意了思想内容而忽视或者降低了语文工具本身的重要性, 其结果非但完成不了叫学生掌握语文工具的目的, 更将‘事与愿违’, 连自己所重视的思想教育也会受到伤害;反之, 把语言文字同文章的思想内容割裂开来, 孤立地搞字、词、句、篇, 非但放弃了进行思想教育的很大的可能性, 反而连自己所重视的掌握语文工具的目的也达不到。”“工具说”发展到这一地步, 才臻于完善。就师生教学语文的实际过程来说, 首先接触的是语言表达形式, 从而感受思想感情。“纯工具性”造成了精神内涵失落, 教学过程缺乏思想的启迪和情感的体验, 就成为没有灵魂的教育, 这是主张张扬人文精神的合理性所在。但语文学科必须品味和研究语言表达形式, 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是语文学科所具有的独特个性。语文学科中的思想内容和知识内容不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不能构成其他任何学科;而理解和掌握语言表达形式, 是语文学科单独承担的任务, 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 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和讨论, 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理论在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反映。1996年教学大纲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2000年教学大纲中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语文工具的精神内涵, 众多学者认为, “人文性”较之“思想性”、“情意性”、“科学性”、“文学性”、“社会性”、“政治性”、“民族性”等等, 似乎更为合适。所以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为什么要重新学习

目前, 在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都出现了“泛化人文性”的倾向, 带来的是教学目标的虚化, 教学内容的异化, 教学过程的表演化, 教学评价的习俗化, 教学主体的表象化。主要表现有:

1. 把语文学科定性为人文学科, 把所有学科的共同任务作为语文学科的单科任务

例如有人说, 语文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这是以偏概全。事实上, 基础教育才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一项, 但绝不是全部, 不能包打天下。提高全民族素质, 是各个学科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共同承担的任务, 是共性;各个学科单独承担的任务是具体任务, 传授语文知识, 培养语文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是语文学科所独有的, 是个性。就完成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共同任务来说, 各个学科是殊途同归。这似乎已经是共识。现在的问题是:是强调共性呢, 还是强调个性呢?如果别的学科能够完成语文学科的任务, 20世纪初实行分科教学时, 设立“语文科” (当时未称语文) 就是多此一举。如果语文能够“包打天下”, 还要其他学科干什么?那就又回到古代的综合性社会学科了。

“包打天下”的架势表面上很吓人, 实际上是丧失个性。没有个性的高扬, 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是要被泛化、异化、甚至被洋化的。教学实践中的种种失误, 多次大讨论的掀起, 深层次的原因都是因为语文学科缺乏鲜明的个性。例如, 语文与政治的联系很密切, 几乎每一次政治运动, 语文都是首当其冲, 都会丧失个性, 产生灾难性的变故。如果只强调共性, 把语文课上成“人文课”, 就会重蹈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阶级斗争课”“文学课”的覆辙。历史每每教诲我们:莫让语文迷失自我, 不为时尚丢弃永恒。

2. 混淆阅读与阅读教学、写作与写作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例如, 在“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的思想影响下, 有人规定了“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这显然是阅读的目的和任务, 而不是阅读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 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教学中几个主要因素相互作用: (1) “教科书编者”为什么要我们读这些文本, 是课程设计的任务; (2) “教师”如何组织学生阅读这些文本, 是教学设计的任务; (3) “文本”是阅读教学活动的中介, 教学内容就是这些文本中讲了什么, 是怎样讲的; (4)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阅读教学的主要活动是学生的阅读, 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学生的阅读和理解; (5) “对话”是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式, 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的, 要在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全方位进行, 其实质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阅读教学当然要阅读, 而且要规范化地阅读, 要达到阅读的具体目的;但阅读教学的整体目的是培养阅读能力, 具有这种能力才能通过阅读“形成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如果把阅读教学的目的定性为“形成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 那语文课与政治课及其他文化课怎么区分?“形成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是全部课程的目的, 不是语文一门学科的目的, 更不是语文学科的一项———阅读教学的目的。

在阅读教学中, 有人否定文本的客观性, 认为读者可以“随意解读”文本。针对这种现象, 特级教师李镇西提出了“文本也是‘主体’”的理论。《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中说:“我们对文本的理解, 实际上是通过文本的物质符号系统这个中介与物质符号系统背后的作者进行对话。”“作为文本作者的主体有其特殊性, 这特殊性表现在他不是‘现场主体’, 而是隐蔽的或者说没有出场的主体。他可能与我们同一时代, 但不同空间;也可能与我们根本就不是同一时代。因而这个主体在阅读过程中是无法言说的, 是处于沉默状态的。”“因为有了这个隐蔽主体, 我们对文本的理解便不可能拥有绝对的自由。”

在写作教学中, 有人把写作教学等同于应用写作或文学创作。针对这种现象, 钱梦龙老师在《学生作文不是文学创作》一文中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也说不清是什么原因, 文学创作上的不少术语, 如‘主题’、‘题材’、‘技巧’之类, 被不知不觉引进了中学作文教学的课堂。语文教师套用这些术语来指导学生的作文, 就有意无意地把学生作文同文学创作混淆了起来, 于是提出了种种不切实际的要求。”“我们必须把学生的作文和文学创作严格区分开来。学校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简要地说, 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既然作文都是要求成‘文’的, 因此也必定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有关文章的知识, 尤其是一些实用文章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的知识。但‘文章’不等于‘文学作品’, 在作文训练中不能不加区别。”叶圣陶多次说过, 写作教学的基本性质是“练习”。练习什么, 练习表情达意。如果只是形式上的练习, 就没有什么意义, 也不会有真实的收效。但是, 正像练兵不是打仗一样, 写作练习也不是应用写作或文学创作。作文教学必须遵循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规律, 评价标准也只能是表情达意的能力。如果习作能够具有应用价值或文学价值, 当然应当鼓励, 但不能作为作文教学的普遍要求。

篇4:学习张云泉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人们常常感叹当今社会让人感动的事情已经很少很少,但听了张云泉同志的事迹报告,我相信我们的心灵都会受到强烈的震撼。他的一个个人生故事,折射出了一个当代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

他忠诚党的事业,有着坚贞的理想信念。张云泉同志坐的是”清水衙门”的位,当的是”无权无钱”的官,干的是”机关第一难”的活,但他22年如一日,真心诚意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用无声的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从零开始,长年坚持学习,长年坚持直面上访群众,不断提高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以务实的作风和人格的力量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和矛盾,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经他处理的信访事件成为公认的”免检产品”,泰州市信访局成了老百姓心中的”三个代表”。他夺下过不法分子砸向上访群众的破酒瓶,空手抢下过上访者手上的凶器,用血肉之躯保护过被不法分子压倒的普通百姓,以致身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痛。张云泉同志之所以能这样做,就在于他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着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

他牢记党的宗旨,有着质朴的公仆情怀。在信访工作中,张云泉同志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接待上访群众有热心,对待困难群众有同情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有诚心,遇到困难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对疑难信访问题的处理有长期作战的恒心。这”五心”体现了他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对人民群众如父母,视信访对象胜亲人;体现了他不忘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去感化、教育、引导上访群众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使人民群众相信党、爱戴党。他义务帮扶过几十户困难群众家庭,从自己工资中挤出4万元捐给困难群众;他收养过心灵扭曲的”准狼孩”,一养就是七八年;他为孤寡老人守过岁,替老上访户洗过脚,帮助丧子老夫妇开了售货亭……他总是怀着一颗质朴的心,带着十分朴素的感情,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想方设法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这种公仆情怀在现今这个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日趋多元的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他坚持党的原则,有着坚强的党性观念。在原则问题面前,张云泉力虽薄但气不短,凭着浩然正气和坚强的党性捍卫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他敢于向~势力挑战,面对失去良知的某地方负责人,他拍案而起,为两个无依无靠的盲人赢得了安身之所;他敢于向~分子挑战,面对官商勾结的地方小团体,他不退不让,用一身正气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严守党的纪律,有着高尚的品德情操。他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对党组织交代的任务都是一干到底,从不讨价还价,从不打半点折扣。他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从不以权谋私,他的妻子在濒临倒闭的企业当普通职工直至退休,他的儿子大专毕业后干的是电器维修的活儿。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公家为他配了专车,他不用,一辆自行车伴随他酷暑严冬;外出执行公务,他总是住条件简陋的旅社,自带小电饭锅烧饭吃,以致服务员怀疑他是”冒牌局长”。点点滴滴,无不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张云泉同志是我们身边真实、生动、鲜活的典型,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三个代表”,是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把他记在心中”的共产党员。我们要以他为楷模,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断提升境界、提升形象,为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我个人觉得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向张云泉学习,保持和增强自身的先进性。

一是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在谋划发展、领导发展上体现先进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就是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信念。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中西方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我们尤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信仰危机”。我想,看一个共产党员有没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首先要看他是不是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因此,作为市委书记,我一定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时刻牢记加快如皋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责。我将继续发挥好市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努力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与如皋的实际结合起来,积极地、创造性的加以贯彻落实,谋划好、领导好全市的发展,带领145万如皋人民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发展大业,争取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二是始终坚持执政为民,在心系群众、服务群众上体现先进性。要像张云泉同志那样,忠实践行”三个代表”,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我将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以人民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做到情为民所系,进一步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体察民情、了解~、纾解民困;努力做到利为民所谋,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注重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注重社会弱势群体实际困难的解决,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是严格遵守党的原则,在锤炼党性、坚持党性上体现先进性。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我将坚定不移地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的意志在如皋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将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作决策的过程中更加广泛地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做到集思广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将始终坚持民主、公开的选人用人原则,做到以事论官、以绩评人、任人唯贤;将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办实事、求实效,推动如皋经济社会沿着健康的轨道向前发展。

篇5:学习张云泉同志先进事迹心得

最近我们医院乃至社会掀起了向张云泉同志先进事迹学习的热潮,我认真聆听了张云泉同志的感人事迹,思想上有了很大震撼,灵魂上得到了进一步净化。

我最喜欢张云泉的“三个零距离”: 要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与人民群众接触“零距离”;对待群众像亲人,与人民群众情感“零距离”;用老百姓接受的语言和方法进行交流,与人民群众沟通“零距离”。这是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却真实反映了张云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颗至诚之心,他用他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切,也为我们以及那些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迷失的人们树立了榜样

我们向张云泉同志学习,应该学习他的做人、做官、做事的方法和态度。

首先,要堂堂正正做人。张云泉同志有一句话,“做人必须要像人”,从他的事迹当中,我的理解是,为人正直、堂堂正正,正而不拙,平等待人。对上不曲意奉承,对下不板着面孔;不耍小聪明,不玩小手腕,不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顶得住压力;对事业、对工作、对他人始终怀着一颗赤诚之心、诚信之心、忠诚之心,始终做到心底无私、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做到不弄虚作假,不言而无信,不耍小心眼,不搞小动作,不划小圈子;表里如一,前后相符,信守诺言。

第二,要清清白白履职。张云泉同志有一句话,“当官不可像官”。

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为官要做到“公、廉、俭”。凡事都要做到心底无私,秉公办事,执行廉政,勤俭节约。

第三,要踏踏实实做事。做到多谋、善谋;多行、善行。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我觉得我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服从院领导的安排,努力完成院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二要坚持学习医学理论知识和各项技术操作,为临床服务打好坚实的基础。三要培养自己良好的医德医风,对待病人热情友善,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为病人解除痛苦。

篇6:学习张云泉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赵祺b

7月28日下午,作为区第三期青年干部培训班的一员,有幸聆听了张云泉事迹报告会。这是一场令人震撼的报告,这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老人! “为人民服务”,简单的五个字,却是张云泉同志一生所坚守的信念。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些个人的感受。

一是要学习他能屈能伸,认真对待事业的态度。张云泉同志用他的经历和经验告诉我们,凡事最怕认真二字。要做别人不愿做的傻事,要放得下架子、扑得下身子、受得了委屈。在他的经历中,无论遭受到何种不公正的待遇,他从来没有对自己放松过要求,就算是搓澡洗厕所这样的工作,也照样坦然接受,认真对待,把小事做到了最好。那么我们还有什么资格抱怨工作太烦琐,还有什么理由推脱事情太难办呢?

二是要学习他有理有节,真诚对待群众的态度。张云泉坚守信访岗位已有二十多年,他始终坚持接待上访群众有热心,对待困难群众有同情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有诚心,遇到困难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对疑难信访问题处理有长期作战的恒心。在这“五心”中体现了他严以用权,实在创业的工作态度,这不但维护了政府的形象,更是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三是要学习他守法守纪,淡泊对待名利的态度。整场报告,张云泉同志从没有刻意去说过怎么严于律己,可是却让我真真实实感受到了那一身正气。记得报告中说到了这么一个小细节,上级领导由于考虑到他的工作实绩,打算帮他的夫人换个工作。可以说,这是很多人千方百计梦寐以求的好事啊!可他却毅然地拒绝了。这不正是“严于律己、谋事要实”的最好体现吗?

篇7:跟着张中行学习“作文批改”

张先生认为大多数语文教师怕作文的主要原因有六个方面: (1) 作文批改太费力, 一方面凡错必改浪费了教师巨大的精力, 却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以一个班45人计算, 每课时3—4篇, 批改完一个班的作文要15到20个课时, 教师牺牲了大量宝贵时间;另一方面, 一些学生的作文质量极差, 从格式、内容到语言“浑身是病”, 即使“医道高、责任心强的医生也皱眉”。 (2) 恰当的评价是很难的。首先好作文本身就很难有一个统一可操作的标准;其次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作文的评价也就不同了;最重要的是作文批改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可。 (3) 批改难保新鲜, 主要是评改和评语重复、枯燥, 缺乏吸引力。 (4) “最要命的是多半没有成效”, 作文批改的成效性是非常低的。现代的教学研究也表明了这一点, 教师的评改不及时, 学生的兴趣点转移, 再回复到写作时的兴奋点是有相当困难的。 (5) 批改“难于做到人人满意”, 作文批改的个性化程度非常低。 (6) 教师水平也参差不齐。有的教师本身就没有良好的写作习惯, 更不用说辅导学生了, 许多语文教师不敢上作文课, 或者在理论方面头头是道, 真正落实到形成作品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水平往往非常低, 所以下水作文对许多教师来讲是畏途。

精批细改是件费力大收效低的做法。这是张先生反复强调的核心问题。精批细改是指对作文进行逐字逐句的评改, 教师完全包办对作文的修改, 从格式、标点符号到分段、句子、篇章等各个方面逐一精心修改。精批细改是某些时势的需要, “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经常是一派的, 总嫌改得不够多, 批得还不够细。”作文精批细改是一些领导与家长衡量教师工作业绩和工作态度的主要尺度, 因为可操作性强, 有证有据, 有据可查, 更有一些领导对作文批改的字数做了限制, 而且作为考评和晋职评优的依据, 这是严重不负责任, 违背教育规律的做法。

精批细改做法费力大、收效低的主要原因是违背作文教育规律、严重脱离作文教学实际。首先, 精批细改浪费了教师的大量精力和时间, “这种种意见会形成一股力量, 像泰山一样压下来, 想支撑住, 唯一的办法还是精批细改, 不管有用没用, 反正可以躲开偷懒的指责, 结果很明显, 就是天天晚上伏在案上, 批批批, 改改改。”。其次, 作文是一门要求个性化程度非常高, 体现自由创造精神的课程。教师的精批细改本质是越俎代庖, 大多数精批细改是违背作者的创作的本意的, 曾经看到一些教师的批语比学生的作文还多, 更有一些教师本身水平不高, 对与错都拿不准, 批语也就是原则话, 如语言欠通顺、中心欠突出、段落欠准确等等, 教师也可能不一定知道自己具体指什么。

作文批改只是写好作文的一个条件, 且不是最重要的。张先生认为:作文教得好坏与是否进行作文批改没有直接关系。“作文能通, 要靠很多条件, 读, 写, 教师讲、指导, 等等都是;批改作文只是其中的一个条件, 而且不是最重要的。”作文写作是一项综合工程。作文水平的提高要靠很多条件, 批改并不重要。

“……谈作文批改, 说怎样怎样效果可以好些, 是假定其他条件都已经具备;如果不具备, 靠作文批改单干, 那一定是收效甚微。”张先生认为批改的总原则是:不死抱着这棵歪脖树上吊;如果需要批, 需要改, 要有的放矢, 箭不虚发。

张先生主张学生多写比教师多批改重要, 多写是作文通顺的重要条件, 《作文杂谈》多次强调了这一点, 教师要多利用这个因果规律, 多想方法, 引导、督促学生多写。要多多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与乐趣, 上好作文课要比多批改更重要。相比之下, 教师的批改与否就不重要了。

当然张先生主张数量相当多的习作, 能够从教师眼前过一下是有好处的, 这样教师可以多了解学生, 这样作文课教学教师心中就有数了。

作文批改要有针对性。“批改作文, 想要有高效, 我以为必须顾及针对性。”张先生认为在作文批改中, 针对性原则最重要。张先生从深浅两个维度把握针对性:浅, 批改要接近学生的程度;深, 能够抓住关键的问题。所谓搔到痒处, 触到疼处, 教师费力不多, 教师可以举一反三, 一通百通。他举了两个例子来说明:一个是晚唐郑谷的“一字师”;一个是宋代著名的箫楚才的故事, 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是批改作文要达到恍然大悟或茅塞顿开的效果。

篇8:信访局学习张云泉事迹心得体会

一、学习他政治坚定,始终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张云泉局长自入伍后,一直热爱党,热爱人民,向往加入中国共产党,始终响应党组织的召唤,在历次活动中,始终站在中国共产党的一边,加入党组织后,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真心诚意地为老百姓办实事、解民忧,他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在信访工作中出色地完成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二、学习他刻苦学习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张云泉局长从工作以来,一直勤于学习,他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党一直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许多法律、法规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逐步调整,张云泉局长总是利用晚上或休息日的时间学习。为了适应工作,他学习信访条例以及有关信访工作中的规定,他常常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工作中去,帮助人民群众解决信访中实际困难,他做好信访工作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有句名言:“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群众夸奖”,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篇9:张云泉事迹心得

建设管理部李洋

张云泉同志从事信访工作22年来,凭着对事业的一片赤诚,对人民的满腔热情,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任劳任怨,甘于奉献,先后被国家等各级部门授予荣誉称号。张云泉同志是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的时代要求,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开发区进行集中收看后,引起了强烈反响,对我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近几天,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学习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到底学什么,怎样学?我觉得,张云泉同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张云泉同志坚持党性,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这种政治品格值得我们学习。张云泉同志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党性坚强,胸怀大局,牢记使命,时刻不忘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中,他总是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模范地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模范地遵守党的纪律。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矢志不渝地为加快发展而努力工作。

第二,张云泉同志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人生价值,这种敬业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信访工作整天和群众打交道,做的是烦事、琐事、疑难事,很多人都不愿意做。而张云泉同志却在信访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2年。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勤勉作风,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第三,张云泉同志情系百姓,视群众若父母、信访对象如亲人,这种公仆情怀值得我们学习。张云泉同志说:“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儿子。”这句话正是张云泉同志的真实写照,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学习他深怀爱民之心,把人民群众当自己的父母看待,把上访群众当亲人对待,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第四,张云泉同志敢打硬仗,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这种顽强意志值得我们学习。在一些矛盾冲突激烈的场合,张云泉同志总是奋不顾身地冲在前头,把困难和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和便利让给同志。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学习他这种敢打硬仗、克难攻坚的勇气,能打“持久战”的恒心和毅力,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献精神。第五,张云泉同志严于律己,始终保持廉洁奉公的良好形象,这种优良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张云泉同志22年来,始终保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从不以权谋私、贪图享乐。他不仅自己廉洁自律,还要求本部门的同志树立正确的“比较观”,工作上和先进模范比,生活上和困难群众比。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克己自律,廉洁奉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新时期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

张云泉同志是新时期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是身体力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典范,他的事迹体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特有的先进性。我们要通过学习张云泉同志先进事迹,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不断引向深入。

首先,要把握精神实质学。张云泉同志的事迹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认同,为什么能感动那么多人?关键在于他坚持党性,忠于事业的政治品格;牢记宗旨,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勤勉务实,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严于律己,一身正气的高尚情操。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精神实质深入学。当前,我区正处在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重要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要实现区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我区跨越式发展,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更好地发挥表率作用,需要各级干部更好地发挥榜样作用,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张云泉同志的事迹为先进性教育提供了最生动的教材。深入开展向张云泉同志学习的活动,根本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永葆先进。

其次,要结合思想实际学。张云泉同志是从我们海陵区走出去的先进典型,作为海陵区的领导干部,我们更要认真向他学习,要先学一步,带头学习,学得更好。要把学习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我们党员干部坚定信念、纯洁思想的过程,作为我们加强党性修养和保持先进性的过程,充分利用好张云泉这一真实、生动、鲜活的教材,对照先进典型,检查自身思想上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认真进行整改。要像张云泉同志那样,不断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使自己的思想不断得到充实,精神不断得到激励,灵魂不断得到升华。要像张云泉同志那样,甘于清贫,廉洁奉公,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管好亲属和身边的人,模范地遵纪守法,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先进性。

第三,要化为工作行动学。学习张云泉同志先进事迹,关键是要落实在工作行动上,落实在加快推进“富民强区”进程和构建“和谐海陵”的伟大实践中。一是要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区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和困难同在。经验一再表明,越是遇到困难的时候,越是出现转折的时候,越是外部影响增大的时候,越是要求我们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增强信心,攻坚克难,开拓前进。面对新情况、新形势、新任务,我们特别需要保持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一种饱满的工作热情,一种永不服输的自强精神。要善于分析和把握形势,在眼前的困难中看到未来的发展,在严峻的挑战中抢抓发展的先机,既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又要有知难而进的办法,努力做到加快发展有新思路,深化改革有新举措,扩大开放有新局面。二是要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努力推动全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谋划全局的能力、抢抓机遇的能力、狠抓工作落实的能力、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加快构建和谐新蓬莱。必须加强团结协作,凝聚

篇10:学习张云泉心得体会

江苏省泰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张云泉同志的先进事迹,集中体现了广大信访工作人员牢记宗旨、勤政为民,胸怀大局、不辱使命,开拓进取、艰苦奋斗的时代特征。国家信访局已做出决定,号召全国信访系统广泛开展向张云泉同志学习的活动。局党组一致认为张云泉同志为我们如何做好信访工作,树立了一把标尺,为我们信访战线的共产党员如何体现先进性,树立了一个标杆。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以他为榜样,奋发有为地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张云泉精神的时代内涵

我们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坚持理想信念、永不懈怠的艰苦奋斗精神。22年来,他始终把理想信念和人生追求落实在岗位上,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人生价值。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用人民的期望鞭策自己,用自己的疾苦教育自己,艰苦奋斗,永不懈怠。

我们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学习他自觉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勤政为民的公仆精神。22年来,他始终把自己当作人民公仆、“人民的儿子”,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信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甘做人民的公仆,树立起信访干部让党和政府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可信、可亲、可敬的形象。

我们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学习他牢记党的宗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22年来,他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踏踏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呕心沥血为人民群众解难事。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业,“忧民之忧、乐民之乐”,为了社会更加和谐、人民更加幸福,砥砺意志、奋发向上、努力工作、无私奉献。

我们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学习他勤勉务实、奋发有为的开拓精神。22年来,他注意研究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善于总结化解矛盾纠纷的新方式新办法,无论问题多么复杂、矛盾多么尖锐,他总能够消弭矛盾、理顺关系。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主动适应新形势,探索解决群众信访问题的新方法,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弘扬张云泉精神要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

我们学习宣传张云泉同志的模范事迹,弘扬张云泉精神,就是要增强做好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进一步丰富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信访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信访工作的过程,就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过程,就是推动党的方针政策落实的过程,就是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过程。学习张云泉同志就是要像他那样,始终牢记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保持社会稳定这三项基本任务,把信访工作放在党和国家的工作全局中思考,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大背景下谋划,放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推进,切实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要求。

我们学习宣传张云泉同志的模范事迹,弘扬张云泉精神,就是要立足岗位、勤政为民,树立起新时期信访干部的新形象。要以学典型做典型促进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发展,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党的建设,切实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提高党员的思想境界,将崇高理想与立足本职、脚踏实地的工作结合起来,将胸怀全局与爱岗敬业、争创一流业绩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广大信访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断增强做好新形势下信访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坚定性,树立起信访工作人员奋发有为的“六个形象”,即“政治清醒、信念坚定”的形象,“刻苦学习、努力提高”的形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形象,“勤奋工作、争创一流”的形象,“遵守纪律、维护团结”的形象,“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形象。

以张云泉同志为榜样不断开创信访工作新局面

以张云泉同志为榜样,以学习贯彻《信访条例》为契机,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建立信访工作新秩序。要围绕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坚持有利于畅通信访渠道、有利于接受人民监督、有利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目标,强化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信访工作机构的责任,促进信访工作行为和群众信访行为的规范。要做到提高认识上到位、改变观念上到位、创新机制上到位、改变工作方式上到位。切实加强《信访条例》的学习、宣传、培训工作,切实落实《信访条例》配套措施,切实在工作着力点上实现向综合分析并提供决策建议上转移、向督导检查并促进问题解决上转移、向积极预测防范并及时协调化解矛盾纠纷上转移。

以张云泉同志为榜样,以有效为人民群众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加大工作力度。要继续提高交办率、接谈率、复信率、办结率,特别是要在强化交办、督办上下功夫。对信访突出问题要及时整理交办,对紧急重大突发信访事项要及时交办,对领导批示交办信访事项及政策性和群体性事项要件件交办督办,加大跟踪督办和实地督查的力度;充分发挥《信访条例》赋予信访工作机构的改进工作建议和行政处分建议职能,加强对信访事项处理结果的审核,并认真负责地提出建议,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办结率。

以张云泉同志为榜样,以改革的思路不断推进工作机制的创新,积极推动信访工作格局的构建。要围绕构建“统一领导、部门协调,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信访工作格局,加强信访工作指导,推动信访工作新格局的构建;要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建立方便快捷、运转有序、高效透明、便于监督的信访工作新机制;要加强信访理论研究,不断总结信访工作规律,探索解决信访问题的高效机制和做好信访工作的长效机制。

篇11:学习张云泉事迹的心得体会

———题记

新课程改革强调,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激趣导学, 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良师.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自主学习的意识.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 我依据教材特点,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段特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一上课, 我出示数字:2, 4, 5, 9, 0, 让学生从中选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减一位数的算式.要求自由发挥, 在两分钟时间内比一比谁写的算式多.通过巡视, 我安排表现不错的学生把自己的算式写在黑板上, 然后大家把黑板上的算式进行分类, 分成不退位减和退位减两大类, 再从退位减的算式中选出一题作为今天的例题.

教学中, 我发现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课堂氛围浓厚, 以往都是老师写例题让学生解答, 而这次却让学生自己设计例题,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 反应快的学生一下子就能写出十几个算式, 一般同学也能写出六七个算式每名同学都处在积极思索的状态中, 也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自己设计例题) .通过老师的引导,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走进生活,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源泉.大千世界, 数学现象和问题无处不在, 并不断成为学生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 这些生活经验能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新知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自主挖掘生活中对学生数学学习一切有用的资源,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 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在教学“年、月、日”时, 我避开抽象的年月日三者关系, 与学生谈话交流:“对于年、月、日的知识, 你知道了哪些?”学生的知识出乎了我的预料.有的学生说, 我知道一年有12个月, 每个月的天数不同;有的则说, 我还知道大月、小月;有的学生甚至给大家讲了“年”的故事……虽然学生的认识显得有些肤浅, 不太全面, 但是, 正是这些认识构成了他们学习新知的基础和前提.教师在教学时应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随时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 以促进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又如, 在教学“千克的初步认识”之后, 我开展了一个“寻找身边的千克”活动, 让学生围绕这个知识点, 时时留心, 处处留意, 在家中、校园、市场等地方都能发现千克的踪影.这样的活动可以突破课堂的限制, 把课堂、课外连为一体, 鼓励学生走进生活,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以人为本,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人为本, 在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首先, 数学学习中的操作训练能诱发学生自主探索.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数学学习从最初的模仿记忆到动手操作、动脑思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 教师巧妙地借助操作启动思维, 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化为自主探索, 从而获取知识和能力.教学认识13时, 先准备13根小棒, 提问:用这13根小棒, 怎样摆才能很快数出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得出各式各样的摆法.然后老师组织学生小组内互相学习, 进行讨论, 在观察比较中突破了难点, 不少同学发现了:把10根捆成一捆, 就很容易看出是13根, 再体会10个一就是1个十.

动手操作实际上是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 营造积极思考探索的学习氛围, 体现了学生各个不同的思维水平, 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展的能力.

其次, 数学活动中的情境展现让抽象变直观.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以直观思维为主,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把抽象的材料直观化,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 让全体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 引发学生探究.如在解答“一辆公共汽车在始发站时上车32人, 到了丽都广场下车19人, 又上车16人, 这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时, 老师可以请学生上台表演, 展现情境, 学生在活动中很容易就解决了问题.又如在讲解“相遇问题”时, 教师可以让同桌两名学生, 模拟演示两辆轿车从两边向中间行驶的情景, 在演示中理解“相向”“相遇”“同时”等问题.

再次, 持之以恒的习惯培养为学生自主发展奠基.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就应注意学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首先要会听, 即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不仅要学会听老师讲课, 还要学会倾听同学发言.对于同学的发言, 不仅要听清楚内容是否正确, 还要一边听一边思考, 哪些发言对己有所启发, 哪些认为是还值得讨论的.其次要会读, 即培养学生学会阅读, 课本 (课内和课外) 上的会读, 考试检测上的会读.尤其是自学课本时要注意读懂书上的例题, 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三要会想, 即教会学生学会思考,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篇12:学习张云泉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张云泉先进事迹有感(郑义均)

忠诚党的事业 坚持执政为民。人们常常感叹当今社会让人感动的事情已经很少很少。5月22日晚,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江苏省泰州市政府副秘书长、信访局局长张云泉同志先进事迹后,我们的心灵都受到强烈的震撼。他的一个个人生故事,折射出了一个当代共产党员的高大形象。

他忠诚党的事业,有着坚贞的理想信念。张云泉同志坐的是“清水衙门”的位,当的是“无权无钱”的官,干的是“机关第一难”的活,但他22年如一日,真心诚意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用无声的行动践行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从零开始,长年坚持学习,长年坚持直面上访群众,不断提高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以务实的作风和人格的力量化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和矛盾,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维护了党和政府的形象,经他处理的信访事件成为公认的“免检产品”,泰州市信访局成了老百姓心中的“三个代表”。他夺下过不法分子砸向上访群众的破酒瓶,空手抢下过上访者手上的凶器,用血肉之躯保护过被不法分子压倒的普通百姓,以 致身上留下了永远的伤痛。张云泉同志之所以能这样做,就在于他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着对党的事业的赤胆忠心。

他牢记党的宗旨,有着质朴的公仆情怀。在信访工作中,张云泉同志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接待上访群众有热心,对待困难群众有同情心,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有诚心,遇到困难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对疑难信访问题的处理有长期作战的恒心。这“五心”体现了他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对人民群众如父母,视信访对象胜亲人;体现了他不忘用共产党员的先进思想和优秀品德去感化、教育、引导上访群众这一特殊社会群体,使人民群众相信党、爱戴党。他义务帮扶过几十户困难群众家庭,从自己工资中挤出4万元捐给困难群众;他收养过心灵扭曲的“准狼孩”,一养就是七八年;他为孤寡老人守过岁,替老上访户洗过脚,帮助丧子老夫妇开了售货亭……他总是怀着一颗质朴的心,带着十分朴素的感情,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想方设法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这种公仆情怀在现今这个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日趋多元的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他坚持党的原则,有着坚强的党性观念。在原则问题面前,张云泉力虽薄但气不短,凭着浩然正气和坚强 的党性捍卫着人民群众的利益。他敢于向邪恶势力挑战,面对失去良知的某地方负责人,他拍案而起,为两个无依无靠的盲人赢得了安身之所;他敢于向腐败分子挑战,面对官商勾结的地方小团体,他不退不让,用一身正气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他严守党的纪律,有着高尚的品德情操。他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对党组织交代的任务都是一干到底,从不讨价还价,从不打半点折扣。他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从不以权谋私,他的妻子在濒临倒闭的企业当普通职工直至退休,他的儿子大专毕业后干的是电器维修的活儿。他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公家为他配了专车,他不用,一辆自行车伴随他酷暑严冬;外出执行公务,他总是住条件简陋的旅社,自带小电饭锅烧饭吃,以致服务员怀疑他是“冒牌局长”。点点滴滴,无不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上一篇:[理学]数学系毕业论文下一篇:新年畅想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