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干部学院党性锻炼学习体会

2024-05-14

大别山干部学院党性锻炼学习体会(精选7篇)

篇1:大别山干部学院党性锻炼学习体会

大别山干部学院党性锻炼学习体会 春暖花开,油菜花金灿灿的时节,我们来到依山傍水的大别山干部学院,在将军之乡、红色之城——新县,接受“大别山精神”的洗礼,进行党性教育、锤炼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学习培训。大别山干部学院是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对党员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党史党风党纪教育的特色党性教育基地。此次学习,激情课出人意料、唤醒血性;专题课讲授精彩、发人深省;现场课英烈忠魂、热泪满面、悲恸动容;体验课身临其境、情融其中;运动课活力四射、又玩了一把青春;红色故事会朴实无华、平凡诠释了伟大。五天时间,是那么短,只走进了八个课堂;五天时间又是那么长,悠悠28年艰苦岁月历历在目。今天在这里,向大家汇报学习感受,虽心蕴满怀,却只能出语嗫喏,因为,大别山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斗志、敢于担当不计得失的情怀、植根群众获取巨大力量,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风雨如晦的时代红旗猎猎,28年坚挺屹立的宝贵精神,决不是五分钟的语言所能表达出来的。但是,还是得说,要把自己最深刻的收获向大家汇报,请大家检验和指正。就我自己来说,最深刻的收获有三:

一、学到了方法 这包括好的教学方法、宣传方法和学员管理方法。

1、教学。红色氛围、革命场景、激发沉睡的激情、导引理性的思考。转换传统教学中较为规整、枯燥的党性教育方式方法,通过走进历史、走进现实、走进心灵,让学员“动起来”体验与“静下来”思悟有机结合,做到知思行合一,树牢政治信仰,坚定理想信念,收到入脑入心的培训效果,提高党性教育实效。这是我们常规的教学教法中完全可以借鉴的理念。我们党校的课堂也可以在坚守党校姓党、坚守政治纪律的前提之下,创新形式、拓新教法,丰富课堂,提升实效。

2、宣传。伊川也是革命老区,从大别山走出去的皮定均中将曾经带领伊川的革命力量战斗在伊川的土地上,伊川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赢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伊川人虽然拥有这样自豪的精神财富,今天却默默无闻。如何凝炼老区精神,通过规范、系统的宣传,以有效的途径去形成一方精神资源,在这里的学习给了我启发。

3、学员管理。这里的学员班级管理与校园生活很人性化,各教学环节严密紧凑,教学点规范系统,教室服务细致妥帖,学习资料丰富直观、时效性强。班主任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教室设备管理人员热情细致、任劳任怨特别让人感动。

二、锤炼了党性 党史是面镜子,英雄是杆旗帜,烈士事迹是一场场洗礼。烈士吴焕先因为干革命,累及家门五口被敌人杀害,母亲要饭到门口,得知部队生活艰难又悄悄离开,妻子想方设法把宝贵的食物接济部队,自己却病饿而死。烈士程儒香受尽百般肉刑却不为威胁利诱而改志,英勇就义。年仅16岁的花季少女肖国清面对酷刑,对敌人是一口一个“不知道!”不说这最小的16岁,不说烈士陵园里烈士平均年龄的28岁,就说说和平年代我们这共产党员平均年龄43岁的我们这次学习培训的第二组,哪一位听到烈士的遭遇时不是心惊胆寒、两腿战战、几欲先走?解说员解释道,面对这样的事情,只有特殊材料做成的共产党员才能强忍住个人情感,把对亲人的不舍与悲痛化为革命的力量!我们也是共产党员,可是没有响当当、硬铮铮,融先进性、纯洁性为一体的党性,能做得到烈士事迹其中的某一项吗?和平年代不要求我们牺牲生命,那么,如果党需要我们奉献出时间、金钱、个人亲情,我们会毫无怨言地一一做到吗?以前没做到,以后也未必断言一定做到。但是这次学习让我真真切切相信,有人即便是牺牲一切也义无反顾地做到了听党的话、跟党走、对党忠诚!所以以后我也会以先烈们的事迹鞭策自己,从最基本的担当开始到最高的奉献,不断地锤炼自身的党性。

三、收获了友情 这次我们来自洛阳的是四县四校五个系统的同学,加上大别山干部学院的老师,就是五县五校六个系统的师生。在五天的时间里,大家同堂听课、校园漫步、列队体验、开怀联欢,有从陌生到熟悉的,也有从熟悉到更为亲切的。年轻班主任周密谨严的安排、学院各部门贴心周到的服务、同学间文明自律的言行、互帮互助的友情,使得温暖无所不在。正是因为大家同心合力、集体协作,才有了今天培训任务的圆满完成。今天很巧,是4月1日,年轻人概念中的愚人节,不过,我汇报的学习体会可不是愚人的。虽不愚人,但要让我自己作个愚人,我则是完全愿意的。毛主席说过,做事情、干事业,下定决心不动摇,坚持下去,这样的愚人一定能达成目标、实现愿望。个人是这样,我们党的事业也是这样。我们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我们党奋斗目标的实现应当有这样的愚公精神。有首歌是《感谢有您》,今天,在这里我要表达我诚挚的感谢:感谢大别山干部学院,感谢大家,因为有这一切才有以上我这所有的收获。

篇2:大别山干部学院党性锻炼学习体会

1、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大别山地区是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较早的地区之一,1922年春,湖北黄冈、安徽寿县就建立了党小组,一批共产党员在这里传播马克思主义。随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大别山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中增强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逐渐树立了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无论是革命顺利发展时期,还是在遭受严重挫折阶段,他们都义无反顾地追随中国共产党,甚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商南立夏节起义领导人之一詹谷堂不幸被捕后,遭到敌人严刑拷打,四次陪斩,仍坚贞不屈,临刑前咬破手指,用鲜血在牢房墙壁上写下“共产党万岁”五个大字。六安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兼前方办事处主任周狷之出身于地主家庭,为追随革命,毅然烧毁地契,变卖房产,组织革命武装,后因叛徒出卖被捕,就义时留下“头颅抛千斛,风雨憾孤舟。宁为革命死,不做阶下囚”的千古绝唱。

2、紧紧依靠群众的理念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区坚持28年红旗不倒,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这个农村地区,动员、吸引农民群众参加革命的重要手段就是抓住土地这个农民的命根子,实行土地革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大别山区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如在大革命时期领导农民抗租抗息抗粮抗捐抗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实行打土豪、分田地,土地政策虽然变化较大,但广大贫苦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在解放战争时期,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通过土地革命,不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而且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广大翻身农民为保卫胜利成果,积极参军作战和支援前线作战,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地区先后有200多万人参军参战,近百万人英勇牺牲。其中金寨有近10万人参军参战,六安县有6.5万人参加红军、6000人参加新四军和解放军,红安县仅牺牲的就有10多万人,不足10万人的河南新县有5.5万人献出生命。拥军支前的事迹就更多,仅苏家埠战役,六安人民就给红军捐献了约160万斤军粮。

3、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的胸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由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根据地逐渐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各根据地人民为了革命的利益,顾全大局,相互协作,相互支援。如周维炯在领导商城起义、创建红三十二师后,五次率部赴皖西支援六霍起义,有一首歌记叙:“河南老红军,来到我西镇。钢枪打前提(前阵),后跟赤卫军。先打闻家店,后打楼房湾,回头捎带打了三个保安团。打土豪,杀劣绅,反动团总消灭净。 ”红十一军军长兼三十一师师长吴光浩在商城起义时,率10余人前往支援,途径罗田县滕家堡时被当地民团包围,不幸在突围时牺牲。这种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精神,也随着鄂豫皖根据地红军的足迹走向全国。如1935年冬徐海东在率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后,获悉中央红军经济困难,毅然从仅有的7000块大洋中拿出5000块送给中央,因此毛泽东常言“徐海东是对革命有大功的人”。

4、坚韧不拔的斗争勇气。大别山地区的革命斗争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几起几落。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时期,红军指战员不仅遭受国民党军多次“围剿”,还历经错误“肃反”的磨难。红军将士和根据地领导人有很多人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也有不少人冤死在“肃反”中,仅金寨县牺牲的师级干部就有101人。 1931年11月红四方面军成立时有近3万人,到1932年6月第三次反“围剿”结束,已发展到4.5万余人。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主力红军仅有2万余人,被迫于1932年10月实行战略转移。大别山人民前仆后继,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都是几次组建,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驻皖西敌军声称“赤区人红、心红、树红、土红,现在叫你黄土红三尺”,实行疯狂的杀戮。凭着坚韧不拔的斗争勇气,大别山红军坚持了下来,党的组织依然存在。人们相信:“红军都是英雄汉,白匪再多干瞪眼;总有一日天要红,人民定要坐江山。 ”

5、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求实作风。大别山军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不断的实践、积极的探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如红二十五军于1934年11月开始长征,次年9月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成为第一支到达陕北的红军长征部队,被誉为“北上先锋”。高敬亭在领导红二十八军坚持大别山游击战时,根据敌强我弱的形势,创造性地建立了便衣队这种党政军三位一体的组织,还提出了游击战争“四不打”原则,即“敌情不明不打,地形不利不打,伤亡过大不打,缴获不多不打”。全面抗战爆发后,又主动与国民党谈判,捐弃前嫌,共同抗日。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我军开始战略反攻,开创了解放战争的新局面。邓小平在总结新区土改经验教训基础上向中央建议:在新解放区,在我们没有牢固地站住脚以前,不宜搞土改,应实行“清匪反霸,减租退押”的政策。对此毛泽东极为赞赏,指示“各地各军采纳应用”。大别山人民也勇于创新宣传方式。根据当地群众文化程度低、识字少的特点,编写了许多歌谣。《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利用当地民歌“八段锦”曲调填词的,一直传唱到现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则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由程坦根据《中国工农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布告》内容编写的,并把歌词填入鄂豫皖苏区《土地革命成功了》的曲调中,后迅速传唱到各路红军部队,成为人民军队永唱不衰的经典歌曲。

篇3:大别山干部学院党性锻炼学习体会

建筑, 是一种对地域、文化思考的呈现。在设计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对大别山地域文化的思考。大别山干部学院拥有文化教育建筑的属性, 在设计时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特质, 通过适当的设计手法使该文化内涵有所体现。

2、项目概况及现状分析

新县, 地处大别山腹地, 鄂豫皖三省结合部, 素有三省通衢和中原南门之称。本项目位于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商务中心区 (新集镇卓湾村) 北侧地块, 坐北朝南, 背山面水, 北靠孟良山, 占地约690亩, 其中保留自然山体绿化约18.3万平方米, 地势高差较大, 这些特征将成为研究规划布局、建筑选址、功能设定、建筑形式等方面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1)

3、规划设计构思

如何利用好现状地形与自然山体格局, 依山就势合理布置功能布局, 以自由、休闲、亲切的姿态展现在师生眼前, 使建筑做到融于环境, 体现文化, 是本案设计的关键。

4、总体规划设计

4.1 选址与格局——依山、带水、顺势、聚气

“潢河浮光映日月, 龙穴聚星参北斗”, 在调研过程中, 发现该地块为“藏风聚气, 坐山环水”的龙穴宝地, 基地内多为山地坡地。通过解析地形特点, 采用依山就势布局, 形成多样的空间组合, 尽可能享受到周边的自然景观。建筑布局沿山体顺势展开, 形成既连续又多变的群体形态。 (图2)

4.2 功能分区

通过服务对象的分析, 将整个场地划作三个大片区——教学综合区、服务区、养生区, 空间沿三纵一横四条轴线展开。 (图3)

教学区 (图4)

教学区建筑群布局既顺应山势, 错落组合, 又暗合“北斗七星”的格局, 象征各路精英汇聚于此, 学习党的思想理论, 找到引航方向。此区为此次设计的核心, 是纵向空间轴和横向景观轴的交汇点。将学术报告厅布置于教学综合区的主轴线上, 教学行政办公楼楼和综合馆位于其两侧, 学员公寓则退居其后, 相对隐蔽和安静。

服务区

服务区的建筑空间布局主要以组团式和点式出现。局部通过水景来组织。接待中心位于服务区的主轴线上, 在接待中心一侧布置景观水系, 水系上设有折型的栈桥。通过曲折的视线转移, 多变的空间形态, 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憩场所。游泳馆位于接待中心东侧。教职工宿舍位于接待中心的北侧, 通过水景及绿化来引导其布局。专家宿舍退居其后, 通过景观与接待中心相隔离, 保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同时在宿舍周围设置了篮球场和排球场, 给职工提供一个运动休闲的场所。

养生区

养生区的建筑主要以线型空间形态和组团式空间形态出现。别墅的布局通过水景来组织, 围绕曲曲折折的水面, 临水而居。水面流至酒店内部的庭院而终止, 将水景的端部局部放大, 在空间上形成一个景观节点, 同时提供给人们一个观景、休憩、交流的公共场所。酒店以庭院式的空间布局出现, 通过架在水面上的连廊将酒店与会所相连。

4.4 道路交通及停车系统

根据三个分区不同的使用功能, 我们沿滨河路设计了3个出入口, 各功能区都拥有其相对独立的交通系统, 以人行为主, 7米宽消防车道为辅, 人车分流。

教学综合区外来车辆从滨河路主入口进入广场后停在左侧停车场, 也可以通过学术报告厅前广场两侧的地下车库出入口进入广场底下的地下车库。消防车可沿入口广场直接到达学术报告厅、教学行政办公综合楼、综合馆, 满足消防扑救要求。人流的空间感受之旅从主入口开始, 沿景观道进入学术报告厅前广场, 然后分散进入教学行政办公综合楼、学术报告厅以及综合馆。继续前行到达餐饮中心、学员宿舍。使人在一次次的步移景异, 曲转弯回, 豁然开朗的心理体验中, 随着学术报告厅两侧浮雕、雕塑故事的深入展开, 精神世界得到一次次升华。

休闲养生区南北向设置一条贯穿全区的尽端式车行道, 人行向东可通过铺地景观到达教学综合区, 两边布置土特产商业街。这个区的大量人流在五星级酒店及商业街活动, 动区靠外, 依山势曲径通幽可到达最北端的会所及休闲养生别墅, 静区靠内, 分区明确互不干扰。

服务区设置一条贯穿全区的环形车行道, 在两块宿舍区形成尽端式车行道满足消防要求, 向西设隧道与行政教学区连通。

4.5 竖向设计

1、基地地形较为复杂, 竖向高程规划设计原则上尊重基地现状标高, 适当整理地形使基地得以充分利用。机动车道路坡度均控制在8%以下, 在满足相关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尽量使人感觉行走舒服;与山体有交接关系的建筑都做了特殊处理, 如排水沟等, 避免因雨水等冲刷场地带来潜在的危险。

2、根据规划设计需要, 基地部分地方需要挖填方, 在保证功能的情况下, 利用地形高差创造出变化丰富的视觉景观效果, 使得建筑与坡地、台地有机的结合起来。

4.6 景观设计

红色政治文明设计体现:将前面教学区主入口广场两侧种植红叶李, 在后面保留山体绿化置换种植大片杜鹃, 使得整个校区仿佛沉浸在一片“红色的海洋”之中, 体现干部教育学院独特的红色政治特征, 突出本案“红色学府”的设计理念。

绿色生态文明设计体现:利用原有绿色植被及设计的生态立体绿化将建筑和道路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 同时设置环山跑步道、休闲自行车道以及景观步行道等生态运动形式, 突出学院绿色生态环境和生态运动的绿色理念。

蓝色现代文明设计体现:将外部潢河美景纳入学院景观, 结合教学核心区入口庭院叠水景观及各小广场景观浮雕墙和雕塑小品等现代景观元素, 与新中式的建筑风格相呼应, 营造了一种休闲氛围之外文化气息, 更传达了源于传统而异于传统的蓝色文明理念。

5、建筑设计

5.1 建筑功能

一期主要建筑单体为教学行政办公综合楼、学术报告厅、综合馆、餐饮中心。 (图5、图6、图7、图8)

行政教学综合楼有行政办公、教学楼功能, 总建筑面积6931.67㎡。其中, 行政办公4层, 教学楼3层。

学术报告厅3层, 总建筑面积10089.48㎡, 含有960人的大会议厅一个, 210人的报告厅1个。300人的报告厅1个。大会议厅可兼作演艺中心, 设计有化妆间、服装道具等演艺功能用房, 同时还配置有新闻发布中心和信息中心, 满足对外的需要。

综合馆是一个集纪念馆、图书馆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 主体3层, 局部4层, 总建筑面积7249.99㎡。主要功能包含有主题展示区、综合展示区、展厅、影视厅、电子查询、阅览室以及办公区。

餐饮中心总建筑面积3986.70㎡, 内含宴会厅和大小包间, 宴会厅两层通高, 为师生提供大型餐饮服务之用。

5.2 建筑立面及造型——厚重、本土、低调、精致⑴设计理念

注重建筑与基地环境的联系:建筑背山临水, 与山体走势紧密融合, 营造生态怡人的教学场景。并在满足功能需要的前提下还原基地环境,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传统民居风格与现代时尚线条感相结合的造型艺术:解构传统建筑, 将传统元素现代化, 几何切割形体, 使之有很强的可识别性并不同于传统建筑。体量小, 造型丰富, 使整个建筑群显得灵动多变。

⑵建筑与地形

建筑的灵感主要来源之一是周围的景观特色, 它不应当与建筑背景隔离开来讨论, 最好的结果是建筑与景观合为一体, 这种规划设计方法也使得宜人尺度感更加强烈, 给教师和学员带来更多愉悦。

⑶风格与造型

在建筑风格和造型上, 主体建筑运用了坡屋顶等多种新中式的建筑元素, 外观凝重庄严又极富韵律感;会议中心则将新中式元素运用到大体量的建筑形体上来创造造一种极富现代美感和体量感的建筑形式。天然石材、木头、钢和玻璃、等对建筑的塑造, 同时, 对鄂豫皖地区传统民居的巧妙利用, 使之更好的融入自然环境。建筑墙身面饰均以白色涂料和石材为主, 局部采用传统民居中常见的青砖贴面, 表现出对本土文化的传承, 体现了低调的高档次与文化内涵, 大气磅礴, 经久耐用。

⑷建筑细节

符号的运用与细节的把握:发掘具有代表性的符号, 使之抽象化、形式化。这种符号的集中重现, 使教学人群在教学研究的同时, 享受到一次文化大餐, 产生身临其境的共鸣与遐想。在整个建筑群设计环节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从大的总体造型理念到建筑的装饰细节, 以及铺地、石柱、路灯、座椅等等, 都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 相辅相成, 处处体现浓郁的古朴的风情而又不失现代的时尚与精致。

6. 结语

大别山干部学院在设计中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环境, 结合地形、将形式的创新与地域文化的展现相结合, 创造出既富有鲜明时代特征, 又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建筑形象, 具有场所的凝聚力, 营造诗意与理性交织的文化地标。

摘要:建筑拥有独特地域性、文化性, 在大别山干部学院的设计中, 充分利用地形与自然山体, 依山就势合理布置功能布局, 以自由、休闲、亲切的姿态展现在师生眼前, 使建筑做到融于环境, 体现文化。

篇4:大别山干部学院党性锻炼学习体会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课地位和政治教育功能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主课是党校的特色,是党校教育永恒的主题。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思想武器,不仅具有理论武装功能,也具有深刻的政治教育功能。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党校的主课地位,就是进行党性教育的主渠道。在当代党员干部培训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坚持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体系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的教育,要以此为中心内容,作为主课组织教学,对此决不能动摇。要防止和克服那种单纯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偏重现代知识教学,以至削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课地位,偏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的倾向。同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政治教育功能,防止只作为理论知识学习教育的倾向。党校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同于一般的文化知识课,它担负着对学员进行党性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特殊任务。淡化以至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这种功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变成单纯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就会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失去灵魂,歪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特别是要通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教育,使学员增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信念,提高干部的政治素质,从而把党性教育更加突出起来。

二、认真开展党性分析和党性实践活动

党性分析是党员干部在党校期间进行党性锻炼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自我教育活动。具体应该做到:首先,引导学员坚持高标准要求自己,这个标准就是新《党章》规定的共产党员的标准。其次,对照标准和党性教育的要求,对自己入党以来,特别是担任领导职务以来,在思想信念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宗旨遵守党的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等方面进行全面回顾认真反思和清理剖析总结经验教训肯定进步找出差距。第三,在党性分析中,提倡敢于触动“疼处”,勇于“揭短”“亮丑”,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在进行分析时要有重点,步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最好一次能解决一两个问题;同时注意把握分寸,在分析中坚持原则。第四,把党性分析与学员民主生活会结合起来,注重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达到真正弄清思想,找准差距,明确方向,振奋精神的目的。校党委和学员临时党支部对此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做到党性分析活动事先有计划有步骤,开头有动员有要求,活动中有组织有条理,结束时有总结有经验,把党性分析活动切实搞好,达到预期的目的。开展党性实践活动,要把学员党性锻炼同学员管理密切结合起来,使学员管理与党性实践锻炼互相促进。这就是在实践中锻炼党性。

在党校学习生活中,学员不论职位高低,都要放下官架子,以普通党员和学员的身份学习生活,自觉服从党校管理,按时过党员组织生活。首先,认真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尊敬教师团结同志认真学习勤于思考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做到进得来坐得住学得好。其次,学员要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做好打水卫生值日等工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秩序。其三,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积极适应党校生活,耐得住清苦,不搞特殊,不图享受,不提过分要求,不搞公款吃喝玩乐轮流宴请,坚守党员本色。其四,组织学员走出校门进行社会考察工作调研,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学习群众中的新鲜经验和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从而激发启迪党性觉悟的提高。

三、加强对学员党性锻炼的领导

首先,要正确处理三个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好以教学为中心与党性锻炼为必修课的关系。两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都是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二者缺一不可,把两者对立起来的认识是错误的。以教学为中心不能忽视学员党性锻炼,以党性锻炼为必修课也不能冲击教学这个中心。同时,要把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这一中心环节中,努力贯穿和渗透党性教育,把党性教育寓于教学全过程之中;反过来,抓好学员党性锻炼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保证教学效果。二是正确处理学员党性锻炼“实”与“虚”的关系。对党校学员党性锻炼按一般理解是务虚,认为党性是抽象的,学员思想问题看不见,摸不着,难以务实。因此,对学员党性锻炼只停留在一般化要求上,不能真抓实管,存在虚化淡化表面化的问题。其实,党性并不只是抽象的概念,而是有具体的体现和丰富的内涵,学员的思想状况也可通过细致的工作去探寻。要做到有针对性地做好学员党性锻炼工作,这本身就是务实。就党性锻炼的内容和方法而言,也包含许多具体的实际工作,关键就是真抓实管。即使相对教学来说“虚”一些,也要“虚”事实做,不断探索新路子?总结新经验,把学员党性锻炼落到实处,使之取得显著成效。三要正确处理党性锻炼与组织管理的关系。有的认为学员党性锻炼主要是自我教育,自己提高自己,组织管理无关重要,因而不愿从组织领导上去抓。这违背了“内因”与“外因”的辨证原则。通过学员个人努力进行党性自我锻炼固然重要,这是内因。但是如果没有组织管理措施这种外部环境和条件甚至“压力”的外因,内因也不起作用。特别是人的思想觉悟和自觉程度不同,如果仅有一般号召和要求,而不实施组织管理,所谓党性锻炼必然落空而无实效。因此,各级党校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精心规划,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强化管理,认真去抓,这样才能真正能够加强学员的党性锻炼。

其次,制定制度,形成规范。学校学员党性锻炼既然是必修课,就不是可有可无,权宜之计,应贯彻于党校各主体班次干部培训全过程,应有统一的规程和办法。各级党校要从实际出发,在积极探索实践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健全学员党性锻炼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对党性锻炼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措施方法等作出明确规定,使各个班次学员的党性锻炼象教学管理制度那样有所遵循,有可操作性,以便于抓好落实,保证效果。要通过此项制度的不断修订完善,使学员党性锻炼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篇5:大别山党性锻炼体会

听红军故事,让百色之行更充实

在前往百色途中,同学们开展了红歌对唱的活动,饶有兴致地学唱了十余首红色革命歌谣,一起重温战争年代的革命激情。为配合此次红色之行,学校还找来革命电影在汽车上播放,不仅充实队员们的旅途生活,又使队员们对百色起义的有关斗争历史有了完整的印象。

印象最深的就是张忠友老师一路上跟我们讲的有关百色起义和广西籍的革命将领的英勇事迹。听着张老师的生动讲解,在我们眼前,仿佛又出现了当时的那激动人心的一幕:1929年12月11日,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陈豪人、雷经天、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和发动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百色起义,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 篇章。百色起义是一座历史丰碑。正如江泽民同志说的:“在革命战争年代,邓小平同志领导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百色起义,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

走红军路,让人生每一步更踏实

当我们全班同学组成的四路纵队来到当年红七军出发的地方集合时,当一面面红旗飘扬在我们面前时,当听到“出发”一声命令时,仿佛此刻我们已化身为当年的红军战士,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

出发了,虽然骄阳似火,虽然路途崎岖,虽然汗流浃背,但是当我每向前迈出一步时,心情一直不能平静。我的心灵又一次被革命先辈的崇高和伟大所深深震撼,使我对于党性又有了更多的感悟,有了更深的理解。党性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格和行为的原则,党性既是一个生活中相对独立的要素,又深入地渗透和体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从一个共产党员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可以看到一个党员的党性修养,眼前的一切不是对我们最好的考验吗?

行军过半,由于平时缺乏锻炼加上人到中年,慢慢地,有点力不从心。当看到一个个同学从我身边超过,当听到同学们热情地召唤,当想起山区的孩子们在殷切地盼望着我们的到来,我不由地感慨万千:这弯弯曲曲的小道,这节节升高的石板路,考验的是我们的体能,磨炼的是我们的意志,让我们再次领悟到革命先辈不怕艰难险阻,官兵一致、身先士卒、同甘共苦的感召力和引领力。

最让我感动的是在体力出现极限的时候,在我觉得连抬脚都是那么困难的时候,是身边的蓝周龙同学伸出了有力的手,一句:“我给你力!”这句话,这个举动,实在是太给力了!是同学的帮助,老师的鼓励一直激励着我,终于走到了山顶。

回想这一路走来,心情的变化是复杂的。从一开始的兴奋、激动到疲劳、甚至一度有原地等待队伍返回的想法,直到在同学的帮扶下顺利完成了上山路的感慨……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思考,党校为何要安排党性锻炼——重走红军路?像我们这批出生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领导干部,大多数没有经历过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和艰苦复杂环境的考验,这样的培训、锻炼是科学发展所需,是干部健康成长所需。现在的年轻人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改革开放,享受着改革的成果成长的一代。对党性教育多少有些误解和淡漠,所以,应时地改变教育方式,例如采用这种重走红军路的体验式教学课程,让和平年代的中青年领导干部们亲身感受革命年代红军的艰辛,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人的意志,让干部们回归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对这种艰辛有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使我们的心灵得到洗礼、震撼,让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入人心。党性教育要达到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感动一阵子,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时刻不忘所受过的经历,成为受用一辈子的财富。

想到这些,我真的觉得这次的红军路之行意义深远,虽然追随的是过去红军战士走的路,可是谁能说这也不就是我们要在人生中走出的重要而踏实的一步呢?

随着在山顶的岑鲁小学的爱心捐赠仪式以及同样艰苦的下山路,可是由于经历了上山时的艰辛以及山区孩子生活艰苦的感动,所有的困难都已不是困难,在一路欢笑声中,结束了七公里的红军路。

上党课, 让党的教导记心间

虽然双腿有如灌了铅般的沉重,但是面对百色起义纪念碑前的314级台阶,与昨天的七公里山路相比,已经变成冲锋前的跑道了,全班同学几乎是一鼓作气,瞬间就来到了纪念碑前。

经过简单的整理队伍、整理着装,我们跟随着老师认真地完成着一项项议程:敬献花圈、重温入党誓词、学员代表讲话、主讲老师讲课……

听着唐国辉老师一句句语重心长地教诲,用“忧患、信念、责任”这6个字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和心声,与许多同学的感受一样,这样的现场党课教学、体验式教学,“强烈的现场感、丰富的感染力”使得我们“思想得以升华,精神得到洗礼”。

看着高耸入云的纪念碑,我真切地感受到: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现场是最好的教材。百色起义的精神和先辈们的感召,更坚定了我们为党奉献的理想,增强我们为民服务的意识,激励和鞭策我们始终做一个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合格的党员领导干部。 观展览,让党性意识更升华

在此次体验式教学活动中,党校还安排参观了粤东会馆、百色起义纪念馆。

百色起义纪念馆,位于百色市市中心风景秀丽的迎龙山公园内,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展厅面积2200平方米。纪念馆建筑以壮族图腾青蛙为造型,外墙砌以灰色的丰抱石,古朴庄重。馆内设有固定陈列展览“百色风雷”,详细介绍了邓小平发动和领导百色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建面积5万平方千米,人口100万的举世瞩目的右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历史事件。馆内设“百色风雷”“革命英杰”、“邓小平与百色”、“建设新百色”等多个展厅,共展出文物270余件,图片1000余幅,场景16处,展出的起义人物达4000多人次。

当我们跟随着张忠友老师,认真地聆听着他讲述的革命先烈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展品、一座座雕塑……高科技的声、光、电的影像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张云逸用过的公文包——这个公文包,从百色起义时起,就伴随着张云逸戎马生涯几十年,1978年他的夫人献给国家。它是百色起义和革命战争年代的历史见证。

一块银元——这块银元与普通的银元没有什么两样,可是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却珍藏了几十年。百色起义那天,也是红七军诞生日,红七军指战员每人都领到了当红军第一个月的月饷20元。红军官兵平等,月饷一样,这是旧军队所不能办到的。故这块银元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它又不是普通的一块银元。张云逸军长特珍藏了红七军第一个月月饷的一块银元,以示纪念。

尤其是壮族人民的儿子、百色起义领导人、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韦拔群的英勇事迹更是让我们无限感慨。出生在东兰的韦拔群,生活并不贫困,却因为坚定的革命信念参加到红军队伍中来。经过了一次次战火的洗礼,锻炼了他坚强的革命意志。1932年8月,白崇禧坐镇东兰,指挥国民党军近万人,在当地民团的配合下,对右江根据地的中心——东兰县西山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围剿”。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敌情,韦拔群毫不畏惧,从容对敌,指挥根据地军民给进犯的国民党军以重大杀伤。白崇禧见军事“围剿”没有奏效,就一面增加兵力,一面在革命阵营内部收买意志薄弱者,企图暗杀韦拔群。作为一名坚定的革命者,韦拔群早将生死置之度外。他一家20人,有10多人包括他的儿子韦述宗惨遭敌人杀害。但这些都没有动摇他的革命意志,他坚定地说:“革命者要不怕难,不怕死,坚决为人民的利益牺牲自己的一切。”直到自己也光荣牺牲。

邓小平同志曾为韦拔群题词:“韦拔群同志以他的一生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最后献出了他的生命。他不愧为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英雄,他不愧是名符其实的人民群众的领袖,他不愧是一个模范的共产党员!”

在观看了“百色起义”3D电影后,党校的唐国辉教授又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对此次活动做了总结,并对我们研究生班的学员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此次体验式教学主题为“缅怀革命战斗生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通过将理想信念教育内容与具体的情景体验结合起来,使学员在体验现实的情景中,加深对中国共产党人伟大情操和高尚品质的认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篇6:赴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体会胡

教务处

胡建华

2015年11月13日至16日,受学校领导安排,随队在大别山干部学院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观摩学习,总的来说受益非浅,收获巨大。学习期间,按照学校的要求和培训计划,我们一起积极参加了7场现场教学、1场体验式教学、1场体察式教学、1场音像教学活动。特别是穿红军服,走“志仁小道”、激情唱响红歌、“红墙”前重温入党誓词、深入农户体民情、接地气等等教学活动给我们大家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回忆,毫不夸张地说是:处处都能感受到精神的洗礼、和纯朴的民风;处处彰显红色文化持久传承的无限魅力。通过学习培训,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别山“坚守信念、牢记宗旨、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精神,理想信念更加坚定,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更加牢固,加强修养、提高能力的目标更加清晰。具体来说,这次学习培训我有以下体会。

第一个体会是班主任在现场教学各环节中有作为。四天的学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仔细回想在井冈山时现场教学和红旗渠干部学院的现场教学,班主任的工作大同小异,主要有以下3个时机,一是班主任要组织好任课老师和工作人员提前到场,排查可能影响教学效果的不利因素;提前把计划 发给学员,要求学员提前做好相关精神、物质准备,动员学员在保证安全的同时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程序和内容;二是班主任要做好学校各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络工作,如负责乘车、就餐、住宿、宣传等方面工作的部门人员的联系;三是与教学基地的沟通联络,协调配合事项。活动结束后要对学员的表现进行讲评,表扬先进,指出错误便于改进。

第二个体会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基石。一个人,要有信念,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需要有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把民众团聚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合力,克服困难,走向成功。这一点,从牺牲在敌人枪口刀尖上的5.5万烈士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从大别山战斗过的349位将军英勇战斗故事上我们看到了,从大别山满门忠烈的黄德跃这一家人身上看到了,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史,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信念的力量。见证“中国力量”、激扬“民族信念”,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我们要弘扬传统、坚定信念、锻炼作风,铭记习总书记“走在前头、作出表率”的要求,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本色,争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第三个体会是坚持服务群众是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在《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党的群众路线的科学表述是:“党 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在革命战争年代,大别山的共产党员用鲜血谱写了亲民、爱民、为民的英雄赞歌、大别山的群众们也用行动保护了革命的火种、支持并参与了对敌的各项斗争。通过学习培训,我深深明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党校的一分子、要切实增强服务群众意识、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全力做到心里装着群众、感情连着群众、办事想着群众、发展为了群众,才能发自内心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贴心人。

第四个体会是明确的目标是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说实话,面对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形势和工作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也曾有过一些困惑,为身处中国大变革、大发展、大转型时代而紧张,为自我价值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实现而焦虑。但是,通过系统学习,特别是这次专题培训,对照战争年代的革命先辈、对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的好干部、对照改革大潮中的人民公仆,我再次思考:入党为什么、在党干什么、为党留什么?我也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与不足,找到了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努力方向,人生目标更加明确。11月14日下午,当我们穿着红军服攀登金兰山的时候,大家目标明确,一路高歌、不离不弃、互相鼓励、克服困难,最终成功“会师”于山顶。在那一刻,我内心涌动的是坚定的信心与无限的力量,我深信,只要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每一个华夏儿女坚持不懈、勇于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篇7: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心得体会

谢慧萍

2016年9月9日-9月12日,在院部的统一安排下,我院第二期基层管理人员一行四十七人,前往大别山干部学院进行为期四天的学习培训,感受红色文化,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我们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

9月9日下午到达进行了开班仪式后,第二天就进行了课堂教学,由赵明老师讲解了主题为:“大别山敢于担当的革命传统及其现实启迪”,通过赵老师的讲解,使我们感知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革命先列以及他们的英雄事迹,如吴焕先烈士勇于牺牲无私无畏的担当情怀,王树声烈士大义灭亲、胸怀大局勇挑重担的革命精神,以及刘名榜的一个人的长征等.通过赵明老师生动及结合当前现状的讲解,使我们很受震撼。今天我们在安宁优越的环境中生活,回想战争年代先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我深深体会到,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胜利为我们今天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留下的英雄业绩永远激励我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踏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下午进行现场教学,我们乘车到许世友将军故里,房屋东西墙上悬挂着许世友将军不同时期的照片,这些照片记载了将军不同时期的经历,反映了将军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心系劳苦大众、艰苦朴素的本色。展厅中三个用纪念章组成的“忠”字,反映出老将军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展厅中主席的“谁能携枪见毛公,唯有许家大将军”的对联,也充分体现出主席对老将军的欣赏与厚爱。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历经千辛万苦,没有这种“大忠”信仰,是无法实现的。对于母亲的孝也是大孝,因为许世友的父亲去世较早,兄妹八人由母亲带大,将军在男孩中排行老三,对于母亲的慈祥、持家勤抓苦作,抚育儿女的艰辛历历在目,为了革命不能尽孝,死后要葬在母亲身边尽孝,将军陪在母亲旁天天尽孝,可谓是“大孝”。对于国家将军是大忠,对于母亲将军是大孝。许世友将军的大忠、大孝教育着每位参观者。

9月11日进行了体验式教学,走"志仁小道"身穿红军服,重走红军路,全程约4.5公里,期间很多同志累的浑身被汗水浸透,但是没有叫苦叫累的,通过走这段小道使我们对革命前辈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也让我感到如今和平美好生活的可贵。

下午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烈士纪念馆,为缅怀先烈,党员、在烈士陵园纪念碑下重温了入党宣誓。还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堂、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厅,鄂豫皖苏区将帅馆,身在陵园内缅怀之情油然而生。烈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染着每个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在纪念馆里,看到了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导游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听了烈士们的事迹,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无限的感慨。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蝎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现在过的幸福生活正是靠这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一定要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一定会记住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这四天的学习安排的紧凑得当,通过对大别山革命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历史为主线进行的红色之旅,不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挟来的。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上一篇:政教处2月份工作通报下一篇:会员评家自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