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东湖绿道作文

2024-04-21

游东湖绿道作文(精选14篇)

篇1:游东湖绿道作文

绿道,是现代城市优美环境的标志,是人们向往的地方。在那里可以感受到自然风光的美。

清晨,一缕缕阳光照耀在犹如羊肠的绿道上,让绿道充满了新的活力。人们在绿道上做运动,打太极……我在绿道上骑着自行车,有益身心,可谓是秋高气爽啊!微风扑面,花香诱人,精神饱满,心旷神怡。环绕绿道,我看见了不少景象:有百花争艳,有千草丰茂,还有葱郁的树木。美啊!

中午,太阳直射大地,气温上升。但是,在绿道里,却依然是那么阴凉。因为绿道有大树遮住太阳的光线。在绿道里,我看见了一棵棵拥有挺拔身躯的大叶榕,好像一位守卫着我们的勇士。在一棵茶花的周围,总有几只翩翩起舞的蜜蜂钻进花芯吮吸花蜜,多勤劳的小精灵啊!

晚上,我又和妈妈漫步绿道,月光挥洒而下,红的路面,绿如碧毯的草坪,听着昆虫鸣叫的音乐,欣赏着绿道的夜色。从远处看,可以看到绿道灯光辉煌,构成了一条蜿蜒的蛟龙,向东莞新人民医院延伸。忽然,一片落叶从我身旁翩翩飘下,我这才发现自己在绿道中陶醉了这么久。顿时,成群的青年男女骑着跑车,穿梭绿道,车灯闪耀,不时发出欢声笑语,不时发出小鸟的铃声,不时发出流行歌声,连没读书的小孩也骑着小车子跟着爸爸绕道……老人在散步,在倾谈。

绿道,东莞城市的魅力,走向世界花园式的城市,我爱您!

篇2:游东湖绿道作文

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乘车准备到中山孙文公园去。没想到一下车就看到了一条安静温馨的林荫小道。我不禁赞叹道:“这林荫道真美啊!”妈妈摸摸我的头笑着说:“这是中山市新建的绿道,专供人们散步、骑车用的,提倡环保、低碳生活。”“喔,原来如此啊。”乍一看,这条绿道两旁绿树成荫,芒果树、榕树、橡胶树整齐有序地排列着,像列队的士兵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微风一吹,树叶“哗哗哗”地响,好像在展示它们优美的舞姿!麻雀、燕子、还有不知名的小鸟也在这里飞来飞去,还“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宛如在开一场精彩的音乐会!好一条风景优美的绿道!

我们沿着美丽整洁的绿道继续前进,慢慢欣赏着绿道两边不一样的绿。时而有人身穿运动装从我们身边轻快地跑过。哦,他们在晨练呢!前面又有几个老爷爷、老奶奶在打太极,一招一式,姿势真优美,我看着看着都想跟着练几招。我们继续悠闲地散步,一抬头,前面的石桌上两个白胡子老爷爷在下着象棋,正冥思苦想呢!还有一个学生哥哥拿着英语书旁若无人地大声念着“a、b、c……”。好一条健康休闲的绿道!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公园门口,结果三个声音不约而同地问:“可不可以再走一次绿道?”顿时,全家人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篇3:游东湖绿道作文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不断加快, 城市的面貌得以提升, 但也带来一系列的城市环境问题, 人们更渴望健康低碳的生活空间。绿道可以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平衡生态环境, 从而为人们创造健康的生态环境和低碳生活空间。我国大部分城市地区已经建成绿道项目, 但部分地区在绿道建设中不注重绿道与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 忽略了城市绿道建设在整个城市布局及空间体系结构中发挥的作用[1]。例如我国校园建设大多与周边环境分离, 没有与校园周边环境有机融合, 而校园开放互动, 不仅仅指校园打开围墙, 景观与城市绿道衔接, 而是更深层次的开放, 基于此, 对城市绿道与高校开放空间的互动进行相关探讨。

2 城市绿道和校园开放空间

2.1 城市绿道的概念

绿道是一种线状、连通、多功能、连续的绿色网络, 这些线性廊道具有生态功能。城市绿道的内容更加丰富, 承载功能更加丰富, 既要贯通城市与自然, 兼具自然生态与景观环境, 又要串联城市的公共空间, 能够满足人们的休闲、运动和日常交通需求, 还要作为城市慢行系统的空间载体, 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城市交通[2]。城市绿道由生态系统和人工系统组成, 生态系统包含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修复的环境;人工系统包括交通, 服务设施等基础设施。校园开放空间是以校园非建筑用的空间, 提供游憩活动、安全步行的等功能的空间。具体一些, 开放空间包括各类广场用地、绿地、运动设施场地等[3]。

2.2 城市绿道与校园互动的意义

城市绿道与校园互动有助于连接校园公共环境与自然环境, 建立更舒适的城市休闲交流场所。校园的开放给城市绿道提供了交往空间, 也提供了文化的交流场所。城市绿道更带来触媒作用, 绿道建设可以带动周边区域的综合发展。绿道将不再局限于绿道用地本身的休闲、生态等概念, 同时会促进绿道周边用地功能的混合化发展, 满足人们的出行和交往等需求。

3 武汉环东湖绿道东湖南路段的实践

3.1 项目背景

东湖风景区是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 人文资源和自然景观极其丰富。东湖在武汉城区内, 非常贴近市民生活。建设环东湖绿道以此优化东湖风景区内容, 激起东湖活力, 并提高武汉城市品位和市民生活品质, 幸福感。东湖南路段绿道位于东湖风景区与武汉大学中间, 为了周边社区及外来游客更好地参与东湖与武汉大学的互动, 也为了引导高校师生快捷、安全地进入东湖, 本次的项目实践打破院墙式的空间模式, 通过设定一定的开放空间, 让市民在体验绿道的同时, 体验学府的书香氛围, 让高校融入城市。

3.2 问卷调查

在东湖绿道实施前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通过问卷调查校园师生与普通市民, 为了解东湖环路现状的问题, 充分研究学校师生和普通游客的需求分析。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 其中有效问卷95份, 其中学校师生50份, 普通游客45份 (图1、图2) 。

根据问卷调查, 大家主要对东湖绿道慢行交通不完善, 缺少开放空间活动, 缺少人文文化交流, 缺少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满意度不高, 由于现阶段的东湖绿道相对不完善, 人群的停留时间并不长。而东湖南路不仅要满足慢行交通, 更承担城市车行交通的任务, 如果这条路改成全慢行道路, 可能会对城市交通带来拥堵问题。于是需要通过开放一部分校园空间, 将慢行道路引入一部分到校园边缘开放区域, 达到高校校园与城市绿道的社会共享。

3.3 基于规划设计视角的校园空间开放营造

局部开放武汉大学校园, 每隔500~800m设置主题区域, 东湖绿道与工学部科研区、生活运动区、艺术学院教学区相衔接, 市民体会校园的科技、艺术的魅力同时可以利用校园的运动场地锻炼身体, 将武大校园与东湖绿道在功能、景观、交通上融为一体。设置若干主题区再现武大人文氛围;通过视线规划, 感知武大经典景观, 营造沉浸感。

利用工学部教学楼前的开放空间延展至湖边, 向提供市民们休息、观赏及亲水体验空间, 同时通过设计文化展览将武大文化和东湖文化融为一体, 而开放临近湖边的操场和设施, 到达全民健身的目的 (图3、图4) 。

3.4 校园空间与城市绿道共享融合的SWOT分析

校园空间与城市绿道相融合, 市民和高校师生增加了活动空间, 更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校园空间在社会活动空间的延伸, 城市绿道扩大了活动场所, 如游憩休闲场所、运动场所。校园空间的开放与城市空间的互补, 有助于城市绿地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和构建[4]。校园空间的开放, 不仅仅是绿道使用空间的增加, 同时是校园的文化信息的互动, 例如校园体育活动场地的开放化利用, 如校园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吸引更多的社会人群进行文化交流。校园的开放, 城市当地居民增加了与校园的接触机会, 感受校园文化以及校园便利, 其对校园的认可度变高, 由此实现学校品牌内涵的提升。

但校园开放空间也会带来问题, 将绿道这类城市公共部分引入校园, 必然会带来相互干扰的问题, 如交通问题和噪音问题, 而社会人员随意穿行校园也会对校园带来安全隐患, 这就需要高校完善校园管理与维护机制。

通过SWOT分析, 校园开放空间与城市绿道互动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 而学校以及社会一定可以通过双方共同努力发挥优势因素, 克服弱势因素。根据校园现阶段的环境条件和校园进一步开放之后有具备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4个方面情况可总结起来[5], 如表1。

4 校园开放与城市绿道互动探讨

4.1 校园开放空间与社会共享是必然趋势

当今社会是开放与发展的社会。现在高校校园已经不再是被围墙阻隔的大学校园。社会对高校提出资源开放互动的要求, 实现高校物质与文化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利用。只有这样, 校园才能更好的与社会融合, 产生更大的综合效益, 校园空间的开放与共享是本来的必然趋势。

大学校园环境优美, 校园人文资源丰富, 因此吸引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员进入校园之中。开放的大学校园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大学品牌的机会, 但是也要合理控制开放的区域, 加强管理, 不能影响校园师生的正常学习和工作。

4.2 促进校园开放空间与城市绿道系统的互动互融

校园开放场地与城市绿道系统应当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要实现校园与城市绿道系统两者良好的能量交换, 必须打破校园隔离现状。同时, 促进其校园与城市的交流。在空间上相互渗透, 打破传统的校园空间格局与城市整体格局分隔的状态, 扩大校园内部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联接度[6]。校园空间的边界区域往往是物质活动和交流发生最频繁的区域, 通过柔化校园与社会用地边界, 在校园边界创造出多样的交流互动方式, 形成一个缓冲地带, 设置多种活动, 更好的促进校园社区与社会的互动互融。

5 结论

城市绿地活动空间的相对缺乏以及大学校园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宝贵的开放空间资源让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校园来休闲锻炼。本文通过对东湖南路调查分析出现的问题, 以及对户外开放空间的调研观察, 利用SWOT方法提出可行性的优化策略。希望通过促进校园空间与城市空间融合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促进使用人群的广泛参与性, 完善相关的校园开放管理规章制度, 为管理者扩展设计思维, 目前关于校园空间开放共享互动的相关研究并不系统, 但希望可以对高校校园空间的全社会共享化研究提供借鉴。

摘要:指出了武汉环东湖绿道为城市休闲型绿道, 是城市生活环境优化的重要举措, 其规划充分利用东湖的自然环境, 来设置休憩娱乐设施并链接东湖周边景观, 改善城市环境、构建城市综合休憩带状区域、促进市民互动交流。特别是东湖南路段与武汉大学相邻, 局部开放高校, 加强高校与东湖的互动, 更增强多样化的文化气质和体验感受, 可实现高校开放空间与城市系统的互动。

关键词:城市绿道,校园开放,互动

参考文献

[1]赵罕.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J].智能城市, 2016 (7) :281.

[2]Ahern J.Greenways as a Planning Strategy[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5 (33) :131~155.

[3]林晓.东南大学老校区校园环境中开放空间的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1) :15528~15529.

[4]赵成功.高校校园户外开放空间社会共享化探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 2015 (6) .

[5]袁牧, 张晓光, 杨明.SWOT分析在城市战略规划中的应用和创新[J].城市规划, 2007 (4) :53~55.

篇4:游东湖仙境

百年老树的树冠清晰可见,树顶傲然立着只只白鸟——它们是东湖湿地所孕育的精灵!线条优美,鸣声动人,显得自然优雅。平日里端庄沉稳的松树、水杉也似乎受了我们热情的影响,舞动着枝丫,煞是可爱。

在树木赖以生存的泥土间,蜿蜒着几条小河。因为下雨的缘故,河水几乎与岸齐平。河面上漂满了绿油油的浮萍,与地上的草儿相互映衬,别有一番情趣。

转过身,是一眼望不到边的荷塘,即使在如此高处,荷叶的清香仍是扑鼻而来。这荷塘仿佛一滴墨汁,落在轻薄的宣纸上,淡淡的诱惑一点一点蔓延开去。面对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我们这帮调皮的孩子连连拍照,记录下这永恒的瞬间。

微微凉风,缕缕清香,零星的粉嫩的花……

走下瞭望台,踏上东湖湿地公园里的木制长桥,桥下是浅浅的流水。人行桥上,水流桥下,这是何等的惬意!

木桥旁老树的枝杈间悬挂着一只只指甲盖大小的蜘蛛,偏偏我最怕这种生物。正当我为此苦恼不已时,同学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别怕,这才是真正的自然呢!”

对啊,自然!接近自然不就是此行最大的收获吗?这番景象哪是高楼林立的城市里街边零星的小花、道旁稚嫩的树木所能相比的呢?这里才是真自然,才是真正的人间仙境哪!

篇5:东湖绿道游记的作文200字

哈!又是一个十一长假,我随同妈妈来到了西峰东湖公园。

走进东湖公园的大门,一眼望去,就会看见一个小水池,水池中嵩立着两只石鹤,小水池旁边有不少老人在打太极拳,享受着他们快乐安祥的晚年生活。沿着小路走,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大片绿色的植被,由于绿色植被繁多,所以公园里的空气十分清新,使人心情舒畅。在往里走,有一个凉亭,凉亭中有很多老人,他们拉着二胡琴在唱着京剧,从凉亭里还不时的`传出欢声笑语,他们的欢声笑语令我十分羡慕。

哗啦啦,从凉亭那边传来了流水声,走近一看,是一片清澈见底的湖水,湖面上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湖水中游客在划着小船惬意的欣赏着湖中的景色。还有水蜘蛛在水面上自由自在的跑着,好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啊!

东湖公园中还设有许多娱乐项目,这些都是孩子们爱玩的项目了,如以速度闻名的卡丁车,和非常阴森恐怖的恐怖城,与刺激的弯月风车,还有飞机,孩子们可以坐上飞机观看东湖公园的全景。

篇6:游泉州东湖作文

听闻泉州有十八名胜,我和外公他们来到了十八名胜之一的东湖公园玩。一进东湖公园,我仿佛进入了五彩斑斓的仙境。青翠的迎客松微微弯着他的腰,好像在与游者示意;妖娆的美人蕉在路的两旁舞动着她们那美丽的身躯;金色的鸢尾花高傲地昂着他那高贵的头,审视着游人,好像一位国王在看着他的臣民。我们慢慢地向前走着,东湖那美丽的身躯不由印入了我的眼帘,我左看看右看看,咦!那是什么。我惊喜的跑了过去,一朵朵的莲花开在湖上,仔细一看,下面还有一个个盆子支撑着,一只只小鱼在莲花和莲叶之间穿梭着,让人不由联想到“鱼戏莲叶间”的诗句。

我独自欣赏着美景,完全把一切都忘了。突然,我面上一凉,哦!下起雨来了。妈妈急急忙忙的把伞给我,我撑起了伞,漫步在湖边,一滴滴雨水落在湖面上,变成一圈圈的涟漪荡漾开去,好像是一朵朵花盛开在绿色的草坪上,转眼又凋零了。让人觉得惊叹而又惋惜。雨水顺着伞流下,又落到了地上,溅起一个个小水花,水花健在我的裤脚上,为我的裤脚渲染上一朵朵充满江南水韵的.花。我站在雨中看着东湖,雨水为东湖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半掩半露,让人不由想揭开她的面纱,看看它的庐山真面目。我不经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大自然创造的一切是多么美啊!我又继续走着,慢慢地走着........我们来到了一个假山石壁处,烟雾环绕着,仿佛进入了仙境。我站在小桥上,妈妈趁机按下快门,记下了这一幕。夜幕降临,我们也该回去了。我依依不舍的看着东湖,向它招了招手。夜晚的东湖,寂静而又热闹,金色的鸢尾花向游人们招招手,好像在与他们说再见,跳累的美人蕉也进入了梦乡,只有迎客松像勇敢而又忠诚的士兵,守卫着夜晚的东湖。

篇7:武汉东湖游作文

武汉的东湖,位于武汉市之东。整个风景区面积88公里,约占市区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武汉市最大的风景游览地。四季皆可游览,素有“春兰、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誉。今天正好周末,我和爸爸妈妈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武汉东湖之旅!

一进东湖景区,哇!我一下子就陶醉了。悄悄地告诉你,武汉东湖一点也不比大名鼎鼎的杭州西湖逊色!平静的湖面,清凉的湖水,沿途的树阴,美不胜收。突然一阵凉爽的轻风拂过,炎热的天气里我竟然感觉袖子里凉嗖嗖的,疲惫的腰腿充满了力量,好舒服呀!一群鸟儿在湖面上飞来飞去,尽情舒展着丰翼的羽毛,人的心情也随之雀悦……湖边有专门为爱垂钓人士设置的一大片钓鱼区域,三三二二的人群悠闲地垂钓着,我走近一看,他们身边的小桶或多或少地都装着他们的“战利品”,三四条小鱼儿正在水桶里欢快地游着呢!

午餐时间到了,我们选择午餐的地方既不是陆地,也不是小岛,而是——湖中!对,就是东湖的湖中餐厅!眼前是满桌的盛宴,脚底是游来游去的鱼群,周边全是盛开的荷花。我开心地大喊:“妈妈,快看!鱼游来了!快给我相机!”金黄色的大鱼游来游去,像一只小型的帆船,大红色的小鱼们也不赖,一个个舞动灵巧的身姿,像水中的芭蕾舞蹈员……我这拍一张,那拍一张,走来走去,我走到哪,小鱼们就跟到哪,像是在说:“把我拍下来!把我拍下来!”真好玩!咦?鱼儿们怎么都到那去了?哦!那边亭子的食客正用鱼食在喂鱼呢!馋嘴的鱼儿怎么会放过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呢,纷纷结伴游了过去。我连忙也去要了一包鱼食,鱼食在我手中一撒,几秒钟的时间鱼儿们全游过来了! 成堆的鱼群在湖中跳跃着争夺鱼食,我迫不及待地叫:“妈妈!看!有金色的,有粉色的,还有赤红色的,最美的那通身金黄色留着二根小胡子的大鲶鱼,虽然它们身子肥大,抢夺鱼食却毫不逊色于灵巧的小鱼们,我激动地拿着相机拍拍拍,嘴里不停地喊着:“快来!快看!看这条大的!”好像自己也是变了鱼群中的一员。

吃完午餐,我们驱车来到荷花池。因为正好赶上武汉举行的荷花节,满池的荷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真应了那句古句:“出淤泥而不染”!荷花们有的包着,但又似开放;有的已经枯萎,但长出了莲蓬;还有的开得粉粉的,映粉了东湖的半片天……

篇8:游东湖作文

在山上我还看到了一个奇怪的景像,就是我们每走一段路,都会在路边发现一小片被烧过的痕迹。我原以为是去山顶的标记,后来听赶山的人说才知道,在这一小片被烧过痕迹的旁边一定有山核桃树。那片烧过的痕迹就是在烧山核桃。山核桃树高高的,在树枝上挂着一个个绿色的像李子大小的果实就是山核桃。要想拿到山核桃得用火烧,把绿色的果皮烧掉后,就会看到一个黄黑色的山核桃。如果直接用刀把果皮拨开,果子会流出一种黑色的液体,手上粘上后,无法洗下去。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火烧。听着赶山人有趣的讲解,我们也加快了脚步。在一个多小时后我们相继来到了山顶。

随后,我们来到水库的大坝上近距离的观看水库。站在坝上秋风拂面。大坝气势宏伟,连接在两山之间,而水库就像是被两座山捧在手心里。远远望去,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水、青青的山组成了一幅壮丽的图画。远处一群鸟儿飞过,发出唧唧的叫声,好像一支大自然的乐曲,好听极了!

篇9:游东湖作文

8月2日,和着那灿烂的阳光,清新的空气,听着声声鸟语,看着朵朵幽芳。我踏进了那有着神秘色彩的东湖。

随着时光老人的带路,那风景如画的美景一一映入眼帘。湖莲碧盖红芳、湖岸古柳摇曳、奇石林立、翠竹成行、亭台轩榭、布局奇巧、曲径通幽、建筑古朴典雅。顿时,我觉得心旷神怡,如同神游在《西游记》中所说的天宫仙境,无不感受到东湖的魁力无所不在。

占地近20万平方米的东湖,分内、外湖两大部分。湖面平如镜,湖水绿如蓝,水中游着许多调皮的鸭仙子,荡着几只悠闲的小船,还有许多欢乐的小鱼蹦蹦跳跳的用自己优美的舞姿向我表示欢迎。顿时,那湖就好像是从九天之上飘落在东湖之中的湖仙女,她抖开了满身的灵气,投出盈盈的夏波,把周围苍翠的树、生命力旺盛的小草、五颜六色的花和年迈已高的古柳老人,融进湖光水色之中,构成了一幅流光溢彩的精美画页。

柳枝纤细,婀娜多姿也是东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莲花盛开时,到处弥漫着清香,让人沉静在这美景之中,遐想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是如何造就的这座世外桃源。

下来就属苏公祠、喜雨亭和一览亭值得一游了。登上高高的一览亭,整个东湖的美景尽收眼底,让人目不暇接、浮想联翩。走进东湖的民间艺术会,让我大饱眼福,各种民间艺术品胜似繁星,尤其是泥塑,令无数游人赞叹不绝。走进碑林,就像走进了书法艺术的园林与宝库,北宋大书法家苏轼以及文人墨客咏颂苏公与东湖的运笔挺拔、构思超俗的石刻书法作品。无不令我称赞叫好,无不令游人络绎不绝、流连忘返。

篇10:游东湖作文

往前走,就看见了一座揽月桥。这是一座石拱桥,桥下是有名的浙东古运河,自西向东贯穿杭州至宁波。河上还行驶着几艘运石船。我想:要是在古代,这里肯定很繁忙。

再往里走,就到了美丽的东湖了。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湖的一出的古迹。在东湖,最有趣的就是乘乌篷船了。乌篷船是绍兴最有特色的水上交通工具。船篷是黑色的,因此名叫“乌篷船”。船夫驾驶技术很高超哦!他们开船的时候,是用手掌舵,用脚划船的。这么多乌篷船在湖面上来回穿梭,一点儿都不会相撞。我们坐在船里,迎着风,吃着茴香豆,听着社戏,真惬意。

篇11:东湖游作文

来到春意盎然的东湖园。刚下车,门口别致的四角亭便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古色古香的园门使我们对里面的春景更是好奇,大家都迫不及待地踏上了旅程。跨过高高的门槛,满园春色映入眼帘,令人心旷神怡,小路两旁是清澈见底的溪流,边上还摆布着几块形态不同的石头,以及许多点缀的花花草草。

更让人惊叹不已的就在前方,哇!一大片盛开的桃花,粉嘟嘟的,似亭亭玉立的姑娘,如羞涩的脸皮,真是花海融合,赏心悦目呀,老师纷纷拿出手机,在花林前记录下这美好的一刻。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向前走,一湾湖走进眼帘,湖上有几翼亭子,精致的外观,独特的设计,简直是给东湖景色锦上添花,画龙点眼。

赏完一片美景,我们也走到了小路的尽头,前面是一片充满神奇的山洞,走进洞内,同学们努力的探究奇妙之处,不少人惊奇的发现——有回声,洞里回荡着我们的欢声笑语,走出山洞,又是一片世外桃源,径直走向前方,一大片树林绿意葱笼,朝气蓬勃,继续向西走,别具匠心的小桥令人叹为观止,走过拱桥,向前行走,我们到达了春游的目的地,这里被鸟语花香所包围,绿树成阴,缘是仙人居住的地方。

篇12:游东湖作文

东湖是一个大家都喜欢去的旅游景点之一。正月初四,天空蓝蓝的,阳光非常灿烂,我、妈妈、外婆和外公一起去东湖游玩。

走进检票口,依次走过三座桥,就进入了风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的石板路,右边是清澈的湖水,湖面上有一些大石墩。踩着这些大石墩,我们来到了湖的对面,那里有钓鱼、攀岩等游戏。我们继续往前走,向左转弯,就进入了茂密的树林。走出树林,我们看到了一大片像海一样蓝的湖水,这就是著名的东湖。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笔直如刀削的崖壁,我问妈妈:“这崖壁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妈妈说:“是人工制造的。不过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人伟大、聪明的表现。”东湖景区内有陶公洞、仙桃洞等奇巧景观,需乘乌篷船才能欣赏到。

经过两个小时的游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东湖的山、水。那山高高耸立,那水清澈透明,把蓝天白云抱入自己的怀中。这令人陶醉的景色让人久久不肯离去,欢迎大家都去欣赏、游玩。

篇13:游临海东湖作文

东湖近在眼前,而我们的第一站是先体会“江南长城”的威武雄姿。从揽胜门往下看,东湖的景色尽收眼底,阴天下的东湖多了几分清丽。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去,很考验耐力,走长城的人都气喘吁吁,但是依旧热情不减。脚尖触到地面的石砖,是历史;眼光远望的景,是未来。在走长城的过程中,我看着城墙上纂刻的印记,耳旁穿过的风好像在诉说过去的故事…

游完长城,就是东湖。东湖不比西湖大,却也不缺西湖那样的风韵。清代文人俞樾说“杭州游西湖,台州有东湖。东湖之胜,小西湖也。”东湖与长城遥相呼应,山水风景,美如一幅花卷。一望东湖,满眼都是绿。湖岸边的柳,窈窕多姿,湖波荡漾,泛起层层涟漪,像多面切的绿宝石。游于湖上,可以听见湖心亭边上的园中传来戏文的缥缈的声音,整个人似乎被拉回到了古代,只叫人觉得“此曲只应天上有。”除了泛舟湖上,我们还参观了骆氏祠堂,这里记录了骆宾王的起伏一生,堂前的梨树,屋檐的翘角,飞越出前人的故事。

篇14:游临海东湖作文

绕着蜿蜒盘旋的石子路,我们来到了人山人海的小吃摊点,有卖棉花糖的,卖工艺品的,卖梅花糕的……人们争先恐后地品尝。此时此刻,卖小吃的摊主忙得不亦乐乎,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绕过石子路,我们来到了东湖,站在桥上往下鸟瞰,面前则是潭清澈见底的湖水,一条条调皮的小鱼儿,好像在玩捉迷藏,好像在各自梳洗打扮,又好像在争抢食物,也能让游客饶有兴趣地看上好些时间。湖上的游船慢慢地划过,只留下一层层涟漪荡漾开去。湖面通过阳光的折射,显得波光粼粼。

东湖的岸上,睡着繁星似的石头,大的,小的,光滑的,粗糙的,每个似乎都有自己的独特模样。

坐在亭楼上,向东眺望,东湖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围绕着东湖,使东湖显得更加魅力动人。

在东湖边,我又认识了许多高龄的树木。其中,一株樟树已经活了五百年了,虽然它的主干已经腐烂,但是它仍然枝繁叶茂,朝气蓬勃,此外,我还见到了二百年的槐树……

上一篇:单的成语下一篇:六年级小学生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