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教育行政会上的讲话

2024-05-04

2010年教育行政会上的讲话(精选6篇)

篇1:2010年教育行政会上的讲话

在教育行政会议上的讲话

马坦副市长

(2010年2月25日)

同志们:

2010年是“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也是阜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之年,更是抢抓机遇,推动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之年。这次教育行政会议客观全面地总结了2009年的教育工作,安排部署了2010年的教育工作任务,这对于促进全市教育战线广大干部和教职员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扎实工作,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完成市委、市人民政府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促进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我讲两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感

近年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教育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以创建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无私奉献,使我市教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市教育在管理体制改革、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与成人教育等各类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办学体制改革步伐加快,教育质量持续提升,教育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应该说,教育事业发展的每一分成就和点点滴滴的进步,都凝聚着全体教育工作者的辛勤努力和无私奉献,都凝聚着全体教育工作者心系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和情牵教育事业无怨无悔的敬业精神。刚才,我们对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这也再次证明了教育系统的各项工作是实实在在的,是值得肯定和奖励的。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教职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向获得表彰奖励的先进

1学校、先进个人表示祝贺。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进步较快的一年。2010年,我市教育工作仍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首先,机遇来自于教育良好的发展态势。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以县为主”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顺利推行,教育投入明显增加,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学校环境进一步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高考升学率不断攀升,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教师队伍素质明显增强,学科结构不断优化,民语教师超编问题逐步得到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教育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连续四年在昌吉州教育强县市评比中名列第一,2009年我市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教育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教育综合水平稳居昌吉州各县市前列。从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来看,教育事业所取得的成就为2010年进一步做好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机遇来自于市委、市人民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多年来,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千方百计支持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累计投入教育资金已达3亿元,修建教学楼、学生公寓近21万平米。市委、市人民政府在全市财政形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教育的资金投入有增无减。可以说,市委、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是实现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只要我们科学地分析和判断发展教育事业所面临的有利形势,牢牢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乘势而上,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我市教育事业的新跨越,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二、明确目标,狠抓落实,集中精力抓好教育工作

关于2010年的教育工作,刚才教育局局长李新文同志已经做了明确的安排和部署。下面,我提几点要求:

一是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的协调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首先要让

学生充分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就是要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全市各学校要以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和“两基”国检为契机,强化控辍保学措施,确保巩固率,特别是九年级学生巩固率不下降,不得以顺利通过国检而放松警惕。其次是要保障在校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农村中小学校建设,突出学校宿舍楼、实验室、食堂、厕所等附属设施建设,改造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努力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再次是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推进。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是一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大事、好事,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我们要按照“校财局管”运行机制,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预算,建设节约型学校,确保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二是全力以赴做好高三备考工作。从现在到高考仅有百天左右的时间了,高三备考到了最关键的时刻。由于去年我市高考成绩比较理想,清华、北大榜上有名,我想,今年市政府对高考成绩的期望也不会低于这个目标。因此,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按照清华、北大榜上有名这个目标方向来努力。市一中要针对高考形势变化,及时制定和安排好高三备考工作,高三教师在这段时间里要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分阶段地做好复习、测试、总结工作,确保高三备考工作安排周密细致,做到万无一失。校长、主抓教学的业务副校长要关心教师,为教师做好备考工作创造条件。要关心学生,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扶持,确保每一名高三学生都能以良好的心态参加高考,并取得佳绩。

三是坚定不移的抓好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是加快阜康教育事业的一大重点。为此,我们要结合市情,总结工作经验,在实施“订单”培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要根据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合理调整、设置专业,深度开发课程和培训项目,使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衔

接。要增强针对性,强化对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技能培训和实习基础建设,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逐步使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希望、终身学习有基础,走出一条职教富民兴阜的新路子。

四是狠抓教师和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发展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勤奋敬业、为人师表、无私奉献精神。二要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引导广大教师在基本技能训练上狠下功夫。三要改革学校人事分配制度,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四是要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有志青年到边远学校执教。五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校长是学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校长的主要职责就是扑下身子抓教学,一心一意谋发展,要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学校管理上,放在抓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放在科学合理的育人上,想方设法为教师的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服务。今年,很多学校都重新组建了校领导班子,因此,在目前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各学校领导班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发图强,扎实工作。要进一步强化质量第一的观念,坚定不移地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位置,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五是强化校园管理和安全工作。学校是人群集中的地方,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不安全事故。因此,各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在开学前要开展一次全面的安全工作检查,特别是要组织专人对消防器械和消防通道进行彻底的摸底排查,消除安全隐患;要全面开展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重点抓好学校食堂卫生、学生寝室卫生、教学用房卫生,全面改善教师、学生生活学习环境。同时,在加强学生在校安全教育的基础上,各校必须进一步加大学生校外活动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知识教育,教育学生不去危险场所,不做危险游戏,教育家长

做好治理工作,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同志们,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今后,市委、市人民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把教育工作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关心支持教育事业,为教育的发展创造更加和谐、更加优良的环境。同时,希望全市教育工作者及广大教师以与时俱进、只争朝夕的精神,开拓创新,奋发图强,扎实工作,为我市教育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在此,我衷心祝愿在座的各位在新的一年里再接再厉,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并祝事业进步,生活美满,阖家欢乐。

谢谢!

篇2:2010年教育行政会上的讲话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每年烟草行业为国家提供的税收占我国总财税收的l/100,居全国各行业之首,在国民经济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清理整顿卷烟市场,既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内需、保增长的重要任务。2009年,市烟草市场整治

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发挥职能,紧密配合,先后联合开展了“断链行动”、无证经营行为、节日市场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共查获涉烟案件2400余起,查扣非法卷烟2.4万条,有效地净化了全市烟草市场环境,使全市烟草经济迅速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呈现出质量提升、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良好态势,全年卷烟销售额突破15万箱大关,实现利税3.2亿元,为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在座的各位和烟草战线的全体同志,向为全市烟草事业发展付出努力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诚挚的问候!

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烟草市场监管工作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受暴利驱使,不断翻新手段和方式,生产运输和销售假冒卷烟,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侵害了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必须提高警惕,加强防范,深入研究,认真解决。就我市而言,假烟贩售网络仍没有彻底清除,通过物流快运向我市非法渗透卷烟、无证经营卷烟、邻省非法流入卷烟等问题依然突出,利用互联网贩售假烟等新的涉烟违法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对此,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烟草市场整治工作具有长期性、反复性、艰巨性的特点,深入分析研究当前我市烟草行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烟草市场监管工作,实现全市烟草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二、坚持重拳出击,始终保持对烟草市场监管(来源:好范文 http:///)的高压态势

市委、市政府对烟草市场管理工作高度重视,烟草市场整治工作首次写入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可以说,烟草市场整治工作既是法律赋予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基本职责,也是市委、市政府下达的重要任务。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全市烟草市场良好秩序。

一要大力开展烟草市场秩序联合整治行动。前一阶段,省政府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烟草市场秩序的通知》(皖政办〔2009〕28号),要求突出“名烟名酒专卖店”、“名烟精品店”等卷烟经营重点场所,贮存和运输烟草专卖品的车站、以及货站仓库、运输车辆,省际间运输通道及重要关口,非法销售卷烟的无照无证经营户等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定期、不定期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烟违法犯罪行为。有关部门要针对我市烟草市场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通过运输分销环节对宿州市场非法渗透卷烟、无证经营卷烟、非法流入卷烟冲击市场等突出问题,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监管和整顿力度。要结合当前的“两节”百日专项整治行动,切实加强道路运输方面的监管,严堵非法卷烟通道,严打无证经营行为,维护好烟草市场经济秩序,力争早日实现“基本买不到假烟、基本取缔无证经营”的“两无”市场净化目标。

二要继续推进卷烟经营网点布局规划和调整工作。各级烟草专卖行政管理部门要不断加大对烟草专卖许可证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履行职责,规范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申请、办理、换发证程序,巩固国家烟草专卖制度。要结合换发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工作,根据当地人口、交通和卷烟消费水平等实际情况,合理开展卷烟经营网点布局规划,依法做好现有卷烟零售点的布局调整工作。要通过对卷烟零售点的优化整合,提高卷烟经营户守法意识,推进卷烟零售点的合理布局,保障国家和消费者利益不受损害。

三要不断创新烟草市场管理模式。抓好烟草市场分析,提高分析质量,为烟草市场管理提供及时可靠的决策依据。加强对互联网等新型流通领域违法行为的研究,广泛搜集网上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的信息,分析整理可疑线索,准确确定打击目标和治理方案。主动联系互联网管理部门,依法清理涉烟违法信息,屏蔽非法经营假烟、走私烟网站,防止网上售假泛滥成灾。“卷烟打假进社区”工程是一项利用街道社区资源加强烟草专卖管理的基础工程,也是健全卷烟打假工作基层网络的战略举措,希望烟草部门和有关单位尽快实施,加速推进,在形成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不再仅限于卷烟打假工作,从内容和形式上向其他业务进一步拓展,全面利用这一平台,着力提升烟草市场监管水平。

三、加强组织协调,着力打造烟草市场整治工作的良好环境

卷烟市场整顿治理工作,必须构建起党委政府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必须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

要进一步发挥联合监管合力。烟草市场管理涉及面广、任务重,仅靠烟草专卖管理部门不仅管不了,也管不好,必须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形成监管合力。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烟草市场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政府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参与的烟草市场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部门联合行政执法制度。要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合作、齐抓共管”的原则,工商部门加强对烟草制

品零售市场的管理,对无证经营烟草制品行为的查处;交通部门加强对道路货物运输及站场经营单位的资质管理,依法对非法运输、贮存烟草制品行为进行检查和处理;质监部门要加强对生产烟草制品原辅材料行为进行检查,加强对生产假冒伪劣烟草专卖品行为的查处。形成高效运转的烟草市场管理工作局面。

二要进一步提高执法办案水平。要牢固树立打攻坚战、持久战的思想,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做到三个结合。即查处制售假烟活动与破获非法贩销卷烟网络相结合,查处贩销假烟环节与深挖制假根源相结合,破网断链与抓捕追刑相结合,着力摧毁假烟的生产、销售能力。烟草等有关部门要建立和完善案件处理中的集体研究制度、查处分离制度、听证制度,防止出现错案,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要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对烟草许可证办理的条件、程序,对外的办事方法和要求都要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为人民群众提供公正、透明、高效的服务。

篇3:2010年教育行政会上的讲话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市教育事业发展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高等教育方面, 主要是标准和水平问题, 与国内外先进院校相比,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都还存在差距;基础教育方面, 最突出的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需要在现有基础上, 进一步实现高水平的均衡发展。对这些存在的问题, 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下面, 我结合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 就做好下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 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教育事业发展正面临新的重大机遇

在新的历史阶段, 知识对于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群众对高水平教育的期待越来越迫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 连续制定、出台《科技规划纲要》、《人才规划纲要》和《教育规划纲要》, 对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 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强国必先强教, 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更多的精力支持教育事业。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指出:只有办一流教育, 才能出一流人才, 才能建设一流国家, 明确提出到2012年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举措, 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 体现了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远见卓识, 体现了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 必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新一轮的科技和产业革命,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当前, 如何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 走出经济发展的低谷, 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是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人才的争夺, 力图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党中央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 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并与60年前的社会制度转型、30年前的经济体制转轨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这是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大抉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

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教育规划纲要》从2008年8月开始起草, 历时近两年时间, 汇集了全国5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 先后两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经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审议后正式颁发。《教育规划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 从总体战略、发展任务、体制改革、保障措施等方面对2010年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作出制度设计和具体安排, 内容涉及教育改革、对外开放、重点项目建设等各个方面, 涵盖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 描绘了今后十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蓝图, 是指导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将推动真正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

4. 构筑“三个高地”、打好“五个攻坚战”, 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精神, 着力构筑“三个高地”, 全力打好“五个攻坚战”。今年上半年,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6亿元, 同比增长18%, 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01亿元, 增长35.2%;工业总产值8069亿元, 增长34.9%;固定资产投资2939亿元, 增长3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94亿元, 增长19.0%;实际到位外资59亿美元, 增长20.0%, 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国内外实践表明, 一个城市的崛起往往与教育的发展, 特别是大学的发展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天津市建设我国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的进程, 也必将是与之相适应的高水平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 必将是教育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过程。

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肩负的重大责任, 把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到中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 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抓住机遇, 开拓创新, 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为动力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今年下半年, 既是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冲刺阶段, 也是谋划“十二五”规划和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与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今年“两会”期间对天津工作提出的“四个着力”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起来, 与坚持“三服务”、推动教育系统全年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体现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举措和实际行动上, 把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1. 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精神。

这是全市教育战线当前的首要任务。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要按照教育部和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 抓紧制定学习方案, 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班、宣讲团等多种形式, 组织教育系统领导干部、广大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 深入了解全国和我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深入了解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深入了解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战略任务, 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各区县和学校要充分利用暑期, 开展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的学习讨论, 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在教育系统掀起学习规划纲要的高潮, 显著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2. 高水平制定我市教育发展规划。

这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要瞄准国内外先进地区和一流院校, 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探索, 研究制定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十年纲要、“十二五”规划和一批专项方案。要坚持远近结合、详略结合, 十年重在五年、五年重在前三年的可操作意见, 八个方面的发展任务按照分工都要认真研究, 提出具体方案。针对我市实际情况, 突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三个重点, 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发动广大师生员工提出意见建议, 使规划的制定过程成为集中各方智慧、凝聚发展共识、创新改革思路的过程。要坚持体现天津特色, 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规律、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 与天津城市定位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

3. 加快海河教育园区建设。

今年初, 我市与国家教育部签署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以及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新校区两个协议。要抓住有利时机, 进一步加快海河教育园区建设, 保进度、保质量、保安全, 确保年内高标准完成园区一期工程。要统筹协调7所职业院校年底整体搬迁、平稳入驻, 实现规模效应和集约办学。要进一步研究120多所中职学校的资源整合, 搭建职教资源共享平台, 增强竞争能力。要加快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新校区建设的各项前期准备, 力争早日开工。

4. 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发展。

要按照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职业教育优化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要求, 结合“十二五”规划的制定, 组织专门班子研究政策措施。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 办好广播电视教育、老年教育, 构建终身学习、全民学习体系, 促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提高全市的文明程度。要鼓励多方面力量投资办学, 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 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逐步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充满生机活力的办学体制,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5. 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每一个单位、每一所学校都要研究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办学经验, 不断深化管理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深化课程和教学改革, 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学思结合, 知行并重, 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大学软件学院的建设, 创新了企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要认真探索, 办出水平和特色。对《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十个方面的重点改革项目和即将出台的相关配套措施, 要主动对接、钉紧靠上, 争取把天津作为试点, 争取在资金、项目和政策上给予更多支持帮助。要大力推进教育对外开放, 采取多种办学形式, 学习引进先进教学方法, 不断扩大留学生规模, 提高境外办学水平。

6. 促进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转化。

强化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结合, 加快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推进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滨海新区龙头项目, 组织科研攻关, 不断转化一批成熟的项目, 确定一批新的项目, 筹备一批前瞻性的项目, 形成科技项目的“三个一批”, 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 实现产业化, 变为现实生产力, 把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为天津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做出贡献。继续办好六大产学研联盟, 落实科技特派员计划,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

7. 加快实施校园环境提升工程。

要按照全市奋战300天的部署要求, 进一步明确校园环境提升工程的进度要求和质量标准, 认真做好首批10所高校校园环境提升工作。要总结前期工作经验, 制定完善下一步规划设计方案, 继续实施道路整修、架空线入地、秋植绿化等工作, 建立健全日常维护和管理。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逐步把校园建成全市环境最优美、最靓丽的地方。要及早动手, 加快大运会场馆建设, 全力做好大运会各项组织筹备工作。继续做好大学债务化解的后续管理, 推进医科大学、工业大学、理工大学、中医药大学、体育学院新校区建设。

8.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要认真落实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 组织召开我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 交流经验, 制定出台具体措施。要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 继续搞好9月份新学年第一课的教育, 组织优秀大学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活动, 引导广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 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天津, 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 密切关注师生思想动态, 主动释疑解惑, 加强心理疏导, 化解矛盾纠纷, 最大限度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要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 多方面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

9. 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要围绕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和10月份即将召开的全市教育大会精神, 把创先争优内化为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和科研工作的动力。要从实际出发设计争创载体, 根据各单位的发展规划确定争创目标和工作重点, 根据党组织和党员的实际情况确定争创形式。市委教育工委、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全市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指导, 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标准, 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大力加强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更好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保证创先争优活动结合实际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1 0. 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要全面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谐校园建设的十项措施, 细化测评指标体系, 组织督促检查, 作为考核学校领导班子、评价办学成果的重要依据。要抓紧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继续加强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管理, 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础上, 全面落实资金、人员, 加强人防、技防,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要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 加强对学校门卫、在建工程、公共设施等重点部位安全隐患的排查, 做好暑期学生的服务和管理工作。要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等问题, 加强校园网络安全监管, 及时封堵有害信息, 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 把各种可能影响校园和谐稳定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要加强领导班子、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 推进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关键在领导班子, 关键在各级干部, 关键在广大教师。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进一步提高教育系统领导干部的水平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 要树立战略眼光。

一流的教育需要一流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 坚持教育家的思维和视野, 把学校的建设置于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来认识和研究, 置于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全局下来思考和定位, 置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下来谋划和推动, 引领学校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要坚持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善于总结发扬自己的成功经验, 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 善于消化吸收再创新, 着力增强领导班子的改革创新能力、办学治校能力、和谐校园建设能力, 充分发挥引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核心作用。

2. 要聚集和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是高校改革发展的关键力量。引进一个优秀人才, 可以形成一个团队, 带动一个学科;大批优秀人才的聚集, 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校整体发展水平。要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求贤若渴的感情、千方百计的招法, 积极吸引国内外高水平创新人才, 构建人才集聚、服务和创业的平台,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鼓励创新, 善待挫折, 宽容失误, 激励成功, 尽心竭力帮助解决学习、科研、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学校能解决的绝不拖延, 解决不了的请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负责研究协调, 统筹安排, 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 要着力干事创业。

各级领导干部是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的落实者, 是各自区域和学校的战略规划者和政策制定者, 也是教育教学科研等具体工作的管理者。要大力提倡勤学善思、锐意进取的作风, 只争朝夕、雷厉风行的作风, 团结协作、艰苦务实的作风, 亲力亲为、钉紧靠上的作风, 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 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中, 及时研究解决制约教育发展、影响和谐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办成一批有利于当前和长远发展的实事好事。要强化决策目标、执行责任和考核监督三个体系, 在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督促检查等方面明确责任领导和部门, 明确时间进度和量化指标, 确保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都能按时间节点顺利推进。

广大教师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坚持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 引导广大教师更加重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用事业凝聚教师、用实践培养教师、用真情激励教师, 全心全意教书育人, 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 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提高教师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改善教师待遇, 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尊重教师、教师全身心服务奉献社会的浓厚氛围。

篇4:2010年教育行政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规划纲要,分析当前形势,部署今年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全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努力开创云南教育现代化的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优先发展、稳步推进,全省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201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我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稳步推进云南教育现代化进程,实现了教育事业“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是教育水平有较大提升。义务教育全面普及,“两基”人口覆盖率实现100%;高中阶段教育加快普及,普通高中进一步向特色化多元化方向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以建设职教园区和集团化发展为重点,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研平台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

二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总规模达到941.33万人,其中高等教育在学人数69.95万人,毛入学率22.68%;高中阶段教育在学人数133.45万人,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在校生比达1∶1.02,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68%;义务教育阶段在学人数629.34万人,学前教育在园(班)人数108.59万人,学前3年毛入园率44.26%。

三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累计开工280.32万平方米,竣工交付使用50.88万平方米;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稳步推进,教育资源得到有效整合;高等院校达到66所,呈贡9所高校的新建校舍总竣工面积360万平方米,入住学生11.1万人。

四是教师素质进一步提高。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8.85%、98.84%、96.71%,高等院校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比例达45.29%,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新的提升。

五是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办学力度不断加大,民办学校在校生大幅增加,其中民办高校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人数近四分之一。校长公选、教师聘任、绩效分配改革较好推进。改革初中教育評价制度,逐步建立了全省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拓展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以高等教育为重点的教育对外交流合作不断深化,与8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建立了教育合作关系,来滇留学生数突破2万人。

六是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各级党组织密切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实际,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创先争优活动,向5所民办高校下派党委书记兼督导专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执行学校的重大决策、完成学校的重要工作,以及师德师风、教风学风、服务作风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得到了较好发挥。

全省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为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此,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在教育战线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长期关心支持我省教育事业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提高认识、把握机遇,不断开创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

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之基。随着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教育、人才竞争在区域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从国际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教育、开发人力资源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全球正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人才培养与储备越来越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以人才和科技全力抢占后危机时代的发展制高点。从国内看,我国正进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家把改善民生、发展教育等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加以推进。全国各地都在深入实施国家和地区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着力培育竞争新优势。从云南看,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

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教育仍然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一是虽然“有学上”问题基本解决,但“上好学”问题依然突出,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教育需求尚未得到很好满足;二是虽然各级各类教育蓬勃发展,但教育结构不尽合理,民办教育、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三是虽然办学条件总体改善,但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乡、区域和校际之间差距还比较大;四是虽然教育体制改革逐步深化,但内在动力和发展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师生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我们还要看到,我省教育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党和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级党委、政府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民生为重、教育优先的观念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人心,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氛围进一步形成。二是国家对我省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在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实施“十二五”规划、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支持云南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中,国家制定教育政策措施、设立教育发展项目、安排教育资金都进一步向边远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我省被国务院列为为数不多的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份,获得11个专项改革试点项目。三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强。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上学难问题的基本解决,人民群众通过接受优质教育改变生活状况、过上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实现好、发展好、保护好各族人民的教育权益,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已经成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开拓创新、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我省教育现代化水平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是我省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现代化的关键一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和省委九屆二次全委会精神,立足于实现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教育现代化为抓手,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紧扣教育发展不够快、不充分、不协调、不平衡的现实省情,坚持“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坚持教育资源总量合理增长与努力促进教育公平并重,坚持以人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努力开创云南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

第一,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努力扩大教育资源总量。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必须统筹教育发展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着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一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着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学前教育,提高办园质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二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完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和督导机制,扩大优质义务教育资源覆盖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促进城乡、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三要创新发展职业教育。扩大职业教育资源总量,提高职业教育内涵,探索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办学机制和灵活的办学模式,搭建城乡一体的终身学习与培训平台。加强职业教育基地化、集团化、多元化、专业化、科学化建设,支持各中专学校和县区职教中心加快发展,高标准建设好一批职教基地,打造富有活力的职教集团。四要加快发展高等教育。深入实施人才兴校、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区域性高水平大学建设工作,开展专业综合改革工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建设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引导高校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要扶持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教育发展,全面放开学前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实现民办教育量的突破和质的提升。像重视公办教育那样重视民办教育,对民办教育实行同等对待、同样管理、同步发展,实现公办、民办教育平等竞争、平等招生、平等办学、平等待遇。

第二,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必须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缩小不同群体的发展差距,消除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每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公平的起跑线,让每一个人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一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教育投入,实施好中小学各项建设工程,积极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二要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和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改善农村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寄宿条件,满足留守儿童就学需要。三要建立完善体现规则公平的教育体制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四要加大贫困学生资助力度,进一步完善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在学前教育阶段,要逐步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给予资助;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提高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在普通高中阶段,要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要免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有关费用,并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在高等教育阶段,要建立和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及生源地贷款办法,并逐步提高奖(助)学金标准和覆盖面。

第三,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大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一要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的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二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拓展思维、去陶冶情操、去创新创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三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实施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理念,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同时,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着力提升教师素质、优化队伍结构、培养名师名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第四,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施好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所有改革项目,必须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努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一要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树立全面发展观念、人人成才观念、多样化人才观念、系统培养观念、终身学习观念,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遵循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变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正确处理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支持民间资金以多种方式投资捐资办教育,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生机活力迸发的办学体制机制。三要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加快形成政事分开、权责明确、统筹协调、规范有序的教育管理体制。积极探索符合各类学校特点的办学方法和管理方式,加快建立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和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第五,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涉及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是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重要方面。必须把教育作为基本的民生工程置于重要地位,努力满足人人享有良好受教育机会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一要抓好校车安全整治工作。各级政府及教育、公安、安监等部门要开展对中小学生和幼儿往返学校车辆的安全检查,加大对校车和集中接送学生的其他客运车辆行驶路线,特别是乡村道路的巡逻管控力度,依法从严查处车辆超员载客、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坚决取缔货车、拖拉机和非法运营客车接送学生。各级教育部门要结合典型交通事故案例教育学生不乘坐“黑校车”,学校和家长不租用“黑校车”。中小学幼儿园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幼儿和低年级学生校车教师跟车值班制度,坚决杜绝将学生遗忘在车内事故的发生。二要稳步推进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以集中办学为方向,将中小学区域布局调整与城镇化建设结合、与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特别是D级危房的改造结合、与农村初中改造工程结合、与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结合、与国门学校建设结合,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整合教育资源。三要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各级各类学校收费、代收费许可和公示制度,清理规范收费项目和标准,坚持和完善校务公开制度,逐步杜绝义务教育阶段择校行为,继续推进“阳光招生”,使考试招生工作更加公平公正。四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严格执行国家教材和课程标准,取消违背教育规律、影响素质教育实施的中小学学科竞赛活动,规范中小学招生中的加分政策,有效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五要建立中小学生营养监测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改善贫困学生营养水平。

第六,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加快我省教育对外开放步伐。立足于服务桥头堡建设这个大局,发挥我省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坚持开放办学、包容吸纳,加大教育对外开放力度。一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引进和培养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拔尖创新人才。二要加大开办孔子学院、华文学校,互派留学生,加强周边国家小语种教学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逐步把云南建成面向东南亚、南亚的人才培养基地及周边国家学生留学中国的重要目的地。三要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建立面向外国青年学生的文化交流机制。

第七,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就要切实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对教育改革发展的领导,落实宏观管理的各项措施,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对落实教育优先发展负总责,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健全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领导体制、决策机制、考核机制和问责机制,提高教育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建立健全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各级党委、政府及主要领导抓教育工作的情况、教育经费依法增长情况、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纳入对领导干部考核的指标体系。各级领导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研究解决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问题,扎扎实实为加快发展云南现代教育事业办实事、办好事。

高校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新形势,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民服务为抓手,以迎接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为主题,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干事业、干成事业、干好事业;全面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深入开展“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

篇5:2010年教育行政会上的讲话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八日)

同志们:

这次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精神,回顾总结2009年全市教育工作,表彰2009目标完成优秀和先进单位,部署2010年全市教育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切实推动我市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发展。市政府副市长周志远同志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资源、提高队伍素质、强化内部管理,着力打造和谐校园、构建和谐教育,各项工作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下达的工作目标任务,有的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成为我市教育工作的新亮点,全市教育系统再次受到市政府通令嘉奖。

——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2009年,市教育局累计争取各级资金1.82亿元,以“项目建设年”活动为载体,强力推进“866”教育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市直八项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市外国语高中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完成投资4321万元;市阳光小学建设总投资1966万元、设施投资250万元,建筑面积9365平方米,已建成投入使用;职教园区建设地址及建设方案已确定,完成了规划招标工作;投资918.8万元、建筑面积4900平方米的市崤函小学综合楼已开工建设;市第二实验幼儿园活动中心、市四中操场、市第三实验小学操场建设和直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电化教育“班班通”工程均已完成。全市性6项重点建设工程中,完成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58765平方米校舍维修工程;211所标准化项目学校建设累计投入资金8035 万元,完成施工面积179461平方米;灵宝市、卢氏县、陕县职教中心建设投入资金4160万元。还有农村初中改造工程项目学校5所,中央资金937万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60万元;渑池、陕县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项目学校16所,工程资金480万元,目前已经完工待验;陕县特殊教育学校项目1所,投入资金542万元,目前已竣工投入使用。另外,全市校安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职实训基地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和县级重点教育项目进展顺利。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突出以“强化、推进、提高”的活动主题,以“强化党员干部素质,推进各类教育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局机关和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着力解决重城轻村、重基轻职、重公轻民、重任轻管、重用轻培、重知轻能等“六重六轻”问题,力求使学习实践活动与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管理上台阶活动、“项目建设年”活动、“两转两提”等重点工作实现“六个结合”。组织开展了理论学习、下基层调研、征求意见、分析检查、群众评议等活动,收集县级领导专题论文4份、调研报告29份,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心得体会文章90篇。先后举办各层次、各类型征求意见座谈会、专题民主(组织)生活会、专题辅导报告会等110多次;开展“人民满意学校”评选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中华美文诵读演讲赛”、“红歌大家唱”等主题实践活动160多次;组织市直教育系统2800余名干部教职工开展了“建言献策”活动,突出了教育部门的行业特色和实践特点,有力推动了各阶段工作有序推进、扎实开展。

——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以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创建为抓手,召开了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灵宝现场会,对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安排部署。全面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和乡(镇)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农村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普通高中按照“三年统筹,主攻质量”的教学总体思路,稳步实施新课程改革,加强模块教学的研究,抓常规、抓学风、抓学法、抓衔接,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落实措施,高中教学逐步走上了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轨道。义马市创建河南省教育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单位工作通过省厅验收并命名。

——职业成人教育服务作用不断彰显。强力实施《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启动三门峡市职教园区建设,筹建三门峡市职业教育集团,积极争取申报省级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完善中职生学籍管理系统和资助系统,春秋两季累计发放中职生国家助学金2179万元。安置2009年毕业生5182人,就业率达96.8%。以乡(镇)成人学校为主体,加强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发挥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充分挖掘潜力,面向市场需求开展培训,受到群众普遍好评。组织参加全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其中工艺美术、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等4个项目共有38人获奖,7个项目获得团体奖,为历次参赛中参赛项目最多、参赛人员最多、获得奖励最多的一次。认真落实“双证书”制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中职学生职业资格认证工作,职业技能鉴定已基本覆盖到全市职业学校适合职业技能鉴定的专业。灵宝市创建职教强县工作顺利通过验收,渑池县坡头乡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学校。

——“五项活动”效果明显。以敬业爱岗主题教育、班主任比武、校长讲校、满意学校创建、星级科室创建等“五项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学校管理上台阶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涵,努力提升管理水平。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组织了社会、家长、学生评教活动,继续开展“千名岗位标兵”评选活动,并对首届岗位标兵进行回督。建立了班主任数据库,将全市8800多名班主任和35岁以下青年教师纳入活动范围,组织开展班主任工作案例评选,班主任比武活动取得明显成效。从学校管理、师德师风、安全稳定、办学效益等四个方面,采取教育行政部门评价和学生代表、教师代表、学生家长代表以及社会有关职能部门代表座谈、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促使学校管理进一步向科学化、精细化转变,有效提升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满意度。通过“校内讲”、“乡(镇)讲”、“县(市、区)讲”,最后确定27名校长将参加“市级讲”,培养了一批注重学习、乐于思考、勇于创新、精于管理的校长队伍。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围绕整体素质、履行职责、科室管理、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创建目标,采取基本考评与重点考评相结合和内部述职评议与外部社会各界评议相结合的办法,扎实开展星级科室创建活动,服务水平和机关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办学行为进一步规范。严格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对学生到校时间、学校早晚自习、节假日补课情况进行规范要求,加大对全市中等及中等以下学校管理规范化督导评估和暗访力度,为全面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依据课程设置标准,基本上开足开齐了课程。师资不足的部分乡镇,采取“走教”的方式,保证了课程的开设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规范集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等重点环节,课堂教学效益明显提高。

——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市直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50名小学教师,组织实施了356名特岗教师招聘工作,为全市教师招聘工作积累了经验。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举办了“十一五”第一期提高培训班,培训校长55人,11人参加省级以上高级研修。在市直初中优秀课改教师评选中,实现差额考评、说课比赛的形式,充分发挥评选工作应有的借鉴交流、导向激励作用。积极稳妥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基础性绩效工资改革,共涉及在职教职工19749人、退休人员4290人、退职人员77人。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与有关部门出台了《三门峡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各校制订的考核办法已通过教代会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从落实情况看,目前操作的程序是严格的,绝大多数教师是满意的。

——安全稳定工作进一步加强。全面落实平安建设责任目标,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知识教育,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和科技防控力度,各级各类学校没有出现大的安全事故。积极建立校园风险防范体系,900余所学校267161人参加了校方责任险。以防震减灾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防震、防火等自然灾害的安全演练,有效提高了广大师生的安全自救、自护能力。深入开展艾滋病、常见病尤其是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有效保障了师生生命健康和人身安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514所学校7664台电脑安装绿色上网软件,全市校园及周边环境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坚持领导阅批群众来信制度,维护了全市教育系统稳定。

——招生考试管理成效明显。全年圆满完成了普通高、中招等23项国家级、省级统考组织实施工作,组织了全市中招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工作,实现了平安和谐考试的工作目标。加强市、县两级招生服务大厅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0余万元,对服务大厅进行了改扩建,充实了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招生考试信息化管理水平,市、县保密室实现了网上图像信息监控,建成省、市、县三级视频会议专用网络,规范了试卷安全保密工作。市招办自主研发的“自学考试网上报名付费信息管理系统”、“普通高招艺术、体育专业报名资格审查软件程序”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信息管理系统”受到省招办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面贯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面素质”的“两全”教育理念,突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特别是我市去年高考各批次上线率持续增长:普通类一本上线598人,上线率3.44%,比上年增长0.27个百分点;普通类二本线以上2489人,上线率14.34%,比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普通类三本线以上5099人,上线率达29.37%,比上年增长2.37个百分点;普通类专科一批线以上9410人,上线率54.21%,比上年增长3.95个百分点;600分以上考生达113人,创历史新高。全年教师有714人(次)在省级以上学科赛讲、技能大赛、规范字书法大赛等活动中获奖,学生有495人(次)在省级以上物理竞赛、英语才艺展示、艺术展演等比赛中获奖。

另外,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普法和依法治市、节能减排、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精神文明创建、人口和计划生育、“四城”联创、行政执法、“双拥”、工会、老干部等工作均完成工作目标任务,教育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省教育厅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级党委、政府有力推进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更是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团结一致、艰苦奋斗、不懈努力的结果,当然更包含着在座各位的辛勤劳动和心血。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教育局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学科之间发展仍不够均衡;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城区大班额问题依然存在,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发展不够协调;精通理论、熟悉业务、善于管理的人才还比较缺乏;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结构不优,适应新课改和高效课堂的能力仍需提高,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农村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够稳定;个别教师职业道德不强,敬业精神不够;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学科带头人、名师和品牌学校、品牌校长还很稀缺;学校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程度还不够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绝不可忽视,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创新思路和举措,切实加以克服和解决。

二、2010年工作重点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目标的最后一年,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教育工作尤为重要。2010年工作要点已印发,请大家认真学习,狠抓落实,确保圆满或超额完成工作目标。在此,我重点强调三点意见:

(一)明晰一个思路,就是要让全市教育系统都明确2010年全市教育工作思路。

2010年全市教育工作思路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落实“两个文件”(《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和《三门峡市职业教育攻坚计划(2009-2012年)》)为主题,以学校管理上台阶活动为主线,以敬业爱岗主题教育、校长讲校、班主任比武、满意学校和星级科室创建等“五项活动”为载体,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突破口,强化“两全”教育理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办人民满意的三门峡教育。

(二)突出两个创建,就是要切实抓好、做实满意学校和星级科室创建工作。

1.关于满意学校创建。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础工程,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因此,教育改革发展要以人民满意为立足点和落脚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作为三门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前沿阵地,只有每所学校都办成人民满意学校,三门峡教育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因此,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深入开展人民满意学校创建工作。但目前各级各类学校还不同程度存在着课堂效益不高、学校管理精细化不够、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办学行为和个别教师行为不够规范、教师素质和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安全意识不强、校园文化气氛不浓等一些突出问题,创建满意学校就显得尤为重要。创建满意学校,着力点要放在“一高”、“两无”、“三优”上。

——“一高”,就是构建高效课堂。构建高效课堂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规范办学行为的形势下,必须把构建高效课堂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一点希望同志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全市教育系统宣传、造势,提高广大干部、教职工的认识,调动广大干部、教职工全员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我们不能把高效课堂定位在工作目标的层面上,因为相当一部分教师还不具备较高的教科研能力,粗放式管理的高效课堂构建注定落不到实处。因此,要把挖掘、整理、构建本土化的高效课堂模式作为这项工作的落脚点。构建高效课堂模式由市教研室牵头,整合市、县、乡、校四级教科研力量,科学合理安排部署,通过借鉴外地成熟经验,总结我市学校的典型做法,根据教育方针、教学规律和课堂标准的要求,争取尽快形成分学段、分学科、分课型,以课标、教学流程、评价方式、巩固实践等为主要内容的高效课堂模式。在此基础上,各地、各学校要加大创新和教科研力度,形成相对固化的高效课堂模式,坚持实施,不能半途而废;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优化课堂教学流程,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绝不能再退回去走老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的老路子上去。各级各类学校要把教师实施高效课堂情况作为绩效工资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构建高效课堂,最主要的两个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没有高素质的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就是一句空话;没有具有良好学习习惯和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构建高效课堂就会像打不好基础的高楼。因此,一方面,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抓好教师培训工作,明确培训目标、优化培训方法、注重培训实效。在加强师德培训的同时,着力加强重点学科、短缺学科教师培训工作。要鼓励、引导广大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干中学、在学中干,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水平。要注重对边远、贫困地区教师的培训。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与名校联合等有效途径,舍得花钱、下大力气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通过开发资源、充分备课、精心组织教学,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要通过教育引导和改革学生评价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浓厚学习兴趣,使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在课堂上和课前自主学习,主动确定学习目标,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发展与成长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可持续成长,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作为高效课堂的组织者和推动者,校长要牢固树立“科研兴校”意识,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科研思路,切实加强对教科研工作的领导,进一步完善教科研机制,精心组织教师搞好教科研工作;市、县两级教研部门要按照“严、细、实、恒”的要求,抓好检查、督导、落实,努力提高教科研队伍的业务能力,真正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指导和服务。严,就是要提高标准,定位高远,攻艰克难,彰显作为;细,就是要明确职责,不辱使命,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实,就是要着眼服务,立足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师生;恒,就是要认准目标,常抓不懈,潜心研究,矢志不移。这是今后我们评价市县两级教研部门工作的重要标准。

构建高效课堂,虽然有目标教学法、洋思、衡水、杜郎口等比较成功的经验,但对于我们来说,仍然是一个新课题、新挑战。希望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要负责人要提高认识、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为构建高效课堂提供保障、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做构建高效课堂的设计师、带头人,努力为全面提高我市的教育教学质量作出更大的贡献。

——“两无”,就是无投拆、无重大安全事故。

无投拆,重点要放在干部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的转变上,放在教师良好师德师风的培养上,放在办学行为的规范上,放在教职工的利益分配上。目前,不少学校不同程度的都有干部工作、生活作风和教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语言暴力、冷暴力,以及学校乱收费、绩效工资分配不分等方面的投拆,虽然是个别现象,但绝不能放纵和轻视。各学校要建立完善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学校管理实际、符合广大师生正确意愿的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各级各类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提升管理水平;要继续开展好爱岗敬业主题教育月活动,用《中小学教师道德行为规范》和《三门峡教师二十不准》规范教师言行,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坚实的保障。无重大安全事故,就是要以对师生极端负责的态度,切实把学校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切实落实在行动上。“安全每一天”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目标。要在三个方面作文章:一是建立责任和责任追究制。要进一步细化安全目标,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制,做到不留一个环节,不落一个岗位;对由于责任不落实而出现的安全事故,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二是完善制度。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工作制度,做到每个师生心中有制度、行为有规范。三是狠抓工作落实。要有计划地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要定期拉网式排查安全隐患,建立台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要限期整改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学校一时无法排除的安全隐患,在封闭弃用的同时,要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努力为师生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三优”,就是有优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和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市、县两级政府都成立了教育、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组成的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并开展了有效的综治整治行动,解决了不少突出问题,但目前不少学校周边仍然存在着社会治安、交通安全、流动摊点等一些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突出问题。因此,我们要继续把创造优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作为育人的重要环节,切实予以高度重视,彻底转变一些校长认为管理主体不是学校和学校没有执法权的错误认识,积极主动同公安、工商、卫生、文化等部门沟通,解决好校园周边200米以内舞厅、歌厅、游戏厅、网吧、彩票投注站、成人用品店、不卫生食品摊点等问题。市、县两级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都设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本身不能解决的,要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办公室人员要定期不定期对辖区学校周边环境状况进行检查,建立台账,及时向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汇报,切实做好协调沟通、检查处理等工作,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也是学校凝聚人心、展示形象、提高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各级各类学校要在认真梳理、挖掘学校校园文化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构建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在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中,要注重绿化、净化、美化校园和师生的工作、学习、活动场所,使师生在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陶冶师生的情操,激发师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要把重点放在校风、教风、学风和班风建设,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上,努力构建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中,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修订各种制度,废除那些不符合法律法规、不符合素质教育特征、不被广大师生认同的制度,制订、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各项规章制度予以执行和落实,使其真正起到规范师生言行的重要作用。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形式,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树立全员共建意识,努力形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的生命线。各级各类学校要始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工作的中心,树立全面、正确的质量观,强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健康成长;要注重年级统筹工作,在师资配备、资源利用等方面,科学合理地统筹安排,确保不因为某一个年级或某一个环节的问题而影响学生发展;要注重教学常规管理,加强备课、授课、作业批改等环节的监管,切实落实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三理”教育,加强法制教育,强化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同时,加强学校、家庭、社会沟通,构建齐抓共管的教育格局。继续推进中小学远程教育管理和应用,积极拓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应用模式,创建一批“班班通、堂堂用”试点学校。广大教师要进一步强化“两全”理念,突出“双基”训练,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2.关于星级科室创建。这项活动开展一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我们原来的期望仍有一定距离。2010年,市、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星级科室创建工作作为机关工作的重点之一,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切实通过创建活动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提升行政效能。各县(市、区)教体局要把乡(镇)中心校纳入创建之中。

作风事关成败,效能决定兴衰。无数事实证明,没有过硬的作风,就建不成过硬的队伍;没有一流的作风,就干不成一流的事业。所以,我们要认真总结2009年星级科室创建的经验,探索新的措施,实现新的目标。一要倡树良好作风。要坚持不懈地加强思想理论建设,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二要健全完善机制。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进一步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工作协调机制、干部考核综合评价机制等,努力促进各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三要解决突出问题。在2010年的星级科室创建中,要着重解决好作风浮漂、工作不实、组织纪律观念淡化等问题,不断改进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以优良的作风带政风、促发展。

(三)狠抓一个落实,就是切实抓好市委、市政府工作目标的落实。

一要落实工作目标责任。今天的教育工作会议上,市教育局将与各县(市、区)教体局、直属各学校签订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教体局和直属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进一步细化目标,明确责任,严明纪律,跟进考核,确保工作任务圆满完成。尤其要加强过程管理,注意收集各个方面和每个环节的工作资料,包括相关文件、报表、名册、图片、影像资料等,在接受检查和考核时,能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拿出不说话的档案资料。

二要讲究工作方法。教育工作千头万绪,量大面宽,在推动各项工作进展的同时,必须理清思路,集中精力,突出重点,抓出成效,以点带面地推动全局工作。具体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

抓重点,就是找准工作突破口,集中人力、物力取得目标领域的新胜利。2010年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已经明确,希望各县(市、区)教体局紧密结合实际,分清轻重缓急,理出思路,超前谋划,提前安排,赢得主动,占领工作制高点。市教育局各科室也要在分管领域正确处理好日常工作与重点工作的关系,集中精力做好重点工作,努力抓出新成效、做出新成绩。

攻难点,就是要下功夫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积极主动想办法、出实招,以迎难而上的勇气,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认真破解改革发展面临的难题,在克难攻坚中把事业推向前进。

创亮点,就是要抓好典型,发挥典型的引路、示范和带动作用。我市教育改革发展中有许多好多做法和经验需要认真总结推广,有许多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需要大力宣传弘扬。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要注意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三要抓好统筹协调。一是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每一种教育的规模、质量,都对其他教育产生深刻影响,只有各类教育在结构上相互支撑,规模上相互适应,质量上相互促进,才能形成合理的教育结构和开放的教育网络。二是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发展教育的关心支持,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三是加强沟通合作,以开阔的视野、大局的意识、合作的精神,加强沟通,分工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篇6:2010年教育行政会上的讲话

六个月的探索实践,使我们对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认识上有了新的升华。我们感到,要实现先进性教育的根本目的,必须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在高起点上明确工作定位。我们的主要体会是:

1、要把先进性教育作为一项素质工程,着眼于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着力解决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党的先进性要靠党员的先进性作保证。我们要把保持党员先进性,放到新形势下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以及巩固执政党执政基础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要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重点解决党员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观念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切实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全体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这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重大问题。

2、要把先进性教育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着眼于服务群众,着力解决职工群众最关心、最不满意的突出问题。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党员的先进性从根本上讲应该体现在是否代表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因此,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突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教育,重点解决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等方面的主要问题,建立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拓宽与群众沟通联系的渠道,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先进性教育成果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3、要把先进性教育作为一项推动企业发展的基础工程,着眼于促进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党员队伍在企业中是有严密组织的先进的人力资源,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先进性教育中,必须高起点、高标准,着眼实现“两个世界一流”的企业目标,突出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教育,重点解决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问题和党员“带动”作用不明显的问题,引导全体党员把实现党的纲领与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很好地结合起来,立足岗位,在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带动”作用,成为企业优秀的人力资源,在推动公司改革、维护队伍稳定、促进企业发展中体现先锋队的作用。

确立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高起点的工作定位,是实现先进性教育活动根本目的的重要前提,但要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我们感到还必须精心谋划、精心组织、精心实施。这方面我们也有三点体会:

1、既需要各级党组织的精心组织又需要各级行政组织的全力支持。作为一个国有大中型生产型企业,**股份人员精干高效,需要连续作业而且生产节奏很快。这些特点决定了在企业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并做到“两不误”、“两促进”,更需要党委精心组织、行政全力支持,更需要统一部署,齐抓共管、同唱“一台戏”。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明确党委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并建立了党政领导参加的两级领导小组和三级责任制,公司党委集中谋划,党政领导统一部署,基层党委精心组织、精心实施,支部具体推进,狠抓落实。在先进性教育的过程中,上至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到基层行政一把手,都坚持与党委书记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进行思想发动,一起到基层调研指导,并坚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为了确保先进性教育和生产经营“两不误”,各级行政周密组织生产,全体党员自觉放弃休息时间,广大群众也积极支持配合。由于党政组织配合默契,党员群众相互支持,为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序推进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组织保证。

2、既需要坚持正面教育、自我教育,又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坚持以正面教育、自我教育为主,激发党员参加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动力,是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原则。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广大党员自觉投入。有的同志身患疾病还在坚持学习;有的同志已到退休年龄却不愿放弃学习的机会;文化程度不高的一些老党员、老同志,为了保证学习效果,在家预习到深夜甚至凌晨;有的出差在外仍自觉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我们感到,广大党员之所以如此珍惜这次先进性教育的机会,表现出如此高涨的学习热情,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需求,来自于党员 的政治责任感。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外在的压力,来自于群众的参与和监督。在先进性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敞开教育大门,让群众参与教育、评议、整改的每一个阶段,党员学了什么、查了什么、改了什么,过程向群众公开,结果请群众评议。同时,借助信息平台,与广大群众进行网上交流,受到极大的关注,几个月来网上点击率高达45000多人次。群众的广泛参与,对于激发党员的内动力,是一种无形的推动。

3、既需要制订严密的配套措施,又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对于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公司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认真、严格”的企业精神,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们感到,能够做到这一点,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第一,有严格的配套措施。没有配套措施,要求就会落空。在先进性教育过程中,公司统一印发了《学习培训手册》和《民主评议手册》,明确要求每个党员必须作好学习记录,完成思考题和百题问答,撰写2000字的学习心得和2000字的自我总结,对征求意见的人数也作了明确的规定,并严格审核程序。据初略统计,这次教育过程中每个党员至少写了10000字以上的文字材料,最多的一个支部书记仅学习评语就写了18000多字,有的支部对民主生活会组织得非常认真,把握得非常严格,分两次开了20多个小时。严格而又量化可考的“自选动作”对完成“规定动作”起到了有力的保证作用。第二,有良好的教育氛围。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始终坚持正面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公司党委结合学习郑培民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挖掘内部教育资源,组织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巡展和演讲报告,适时报道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涌现出来的感人事例和边整边改的动态信息,有效地激发和保护了党员参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积极性。有的党员深有感触地说:作为党员,这些年来,与岗位意识相比,我们的党员意识确实有所淡化,先进性教育使我们好象在思想上又一次入党,一种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油然而生。实践告诉我们,企业中的党员有着独特的优势,蕴藏着无限的学习热情和积极向上的激情。只要党组织因势利导,组织得力,管理到位,就会发挥出巨大的创造潜能。

四、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也是党外群众从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始到现在始终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检验我们先进性教育能否让群众满意的重要标准。因此,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切实做好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的转化工作,以此来巩固教育成果,取信于群众。

巩固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建立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重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重在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我们要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着眼于联系实际,着力于解决实际问题。先进性教育成果能否得以巩固,关键取决于组织,关键在于抓落实。各级党组织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整改的实践,抓好整改措施的过程推进。把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与解决党建工作的深层次问题相结合,把解决普遍性问题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相结合,把解决党建管理问题与解决影响企业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相结合,力求在武装思想和指导实践两个方面都取得新的成效。

我们要进一步在建设党建工作新机制上抓落实。各级党组织要不断深化“三高一流”,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工作机制,努力提升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积极探索实现党内民主的方法和途径,建立健全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工作机制,使党员在更大的范围、更高的层次上参与党建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要进一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立健全服务群众的工作机制,使服务党员、服务群众从内容上、体制上、制度上得到全面的保证。与此同时,我们还要以制定**股份综合发展目标体系为契机,建立健全提高员工素质的工作机制,实现员工和公司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员的先进性是历史的也是具体的,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股份的全体共产党员要充分认识新时期新阶段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进一步明确在实现公司发展战略过程中应担负的政治责任,在平凡中体现高觉悟,在工作中展现高技能,在岗位上创造高业绩,努力实现“两个世界一流”的战略目标,早日把**股份建成全球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

同志们,如果说完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试点任务,我们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那么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企业党建工作这一课题,更需要我们深层思考,作出回答。

上一篇:羞辱人生之砺下一篇:第3届社团活动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