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智能建筑课程教学改革及探讨研究

2024-05-21

生态智能建筑课程教学改革及探讨研究(精选8篇)

篇1:生态智能建筑课程教学改革及探讨研究

生态智能建筑课程教学改革及探讨研究

摘 要 本文总结了生态智能建筑课程在教授过程中面临的一些普遍性问题,从教材甄选、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研究改进,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强化教学成效,提高和培养学生的生态建筑创新设计能力。

关键词 生态智能建筑 教学改革 绿色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课程简介及特点

建筑学专业课程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建筑设计课程、建筑历史及理论课程、建筑技术课程。而生态智能建筑是覆盖在建筑技术内容下的一门拓展课程,是建筑学专业三年级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以理论讲授为主,共30学时。该课程重点讲述了生态建筑相关概念、气候适宜性设计策略、绿色生态建筑案例介绍及解析、建筑节能技术、绿色建筑标准评价等内容。通过生态建筑理论知识的学习拓展学生专业的知识结构,增强生态设计观。该门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且繁杂、覆盖面广、学时短,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关于光、热的建筑物理基础知识来理解相关设计原理,不易深入讲授。所以,本人结合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对其进行相应的教学研究和改进。

2存在的问题

(1)教材繁杂。随着国家对生态节能建筑的日益推广和重视,绿色生态建筑的社会实践项目和相关理论研究也越来越多,许多高校都相继都推出了绿色生态建筑的相关课程,大量教材应用而生。但绿色生态建筑涉及的内容广泛繁杂,有些教材编写内容泛滥空洞,有些却过于单一,能够既全面又深入讲述的教材少之又少,所以在教材甄选及教学内容方面需要酌情研究和调整。

(2)建筑物理基础知识薄弱。在讲述关于建筑通风、保温、散热等设计策略的内容时,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建筑物理知识基础才能够深入理解和应用,而建筑物理课程是在建筑学四年级才开展的课程,这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上作出适当的添加调整来弥补教学安排上的不足。

(3)学生观念不重视。生态智能建筑课程并非建筑学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同时作为理论课,一般学生很难在心理上对其引起重视,所以需要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进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改革

(1)甄选教材,整编内容。经过反复甄选对比,选定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的《生态建筑》一书作为本课教材,这本书内容全面丰富,由于学时限定,所以选定生态建筑概论、气候适宜性设计策略、节能与能源有效利用技术、生态建筑实践及绿色生态建筑评价等重点章节进行整编讲授,使学生从最基础的理论认知、生态设计策略原理理解及应用到实践案例解析、如何客观正确评价绿色生态建筑有一个全面且层层深入的学习过程。同时,对教材其它内容进行概述补充,使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有序。

(2)适当添加基础原理内容。鉴于三年级学生建筑物理知识的缺乏,适当添加气候环境与建筑章节,讲述人体热特征、室内热环境及室外气候因子构成要素,梳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气候要素在生态设计中的重要作用,阐述热传递及自然通风的物理原理,为后面章节的掌握打下基础。

(3)系统化案例,加强解析。生态建筑实践部分是重点章节,教材将实践案例通过低技术、中间技术、高技术三类进行划分介绍,其中许多案例的生态设计手段雷同且内容浅显,不易深入解析。本课通过对该部分教材内容及课外资料的整合,将实践案例以生态建筑大师及作品的方式进行分类讲解,不仅能够系统化案例,对大师代表作进行深入解析,主次有序;同时还能横向探讨不同建筑大师的生态设计思想和生态设计手段,既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加深印象。

4教学方法的改进

(1)分组合作,教学互动。在气候环境和建筑章节,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中国传统民居作为出发点,设置对传统民居生态启示的探讨环节,引导学生讨论思考不同的气候环境对建筑形式的影响及作用。组织同学们结合各自家乡的气候环境及民居类型进行分组研究,从生态学的角度解析山西窑洞、新疆阿以旺、福建土楼、草原蒙古包、徽州民居、北京四合院、湘西吊脚楼、山东海草房、东北大院等不同民居的生态性,通过相关居住体验的分享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每组以PPT汇报的方式作为最终成果的展示。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调整,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主,教师教化为辅,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大大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协作配合、自我表达的能力,达到了教学互动,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设计练习强化理论实践。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专业设计课,但在学生阶段大多数的设计作业都停留在方案初步阶段,极少能够深入到技术实践层面进行设计,而且设计课程一般不在这个方面做硬性要求,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同学在做设计的时候只考虑基本功能和造型,很少考虑到建筑在面临实际问题时所处的复杂现实环境,更不可能从气候环境及生态节能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本门课程结课考核并不采用常规的考试方式,而是自行编订小型生态建筑设计任务书,其内容或结合绿色生态建筑竞赛项目,或设定功能相对简单、耗时不长且易深入设计的小型建筑作为设计题目。重点要求学生运用生态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完成建筑设计,并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这样既检验了学生对前面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及时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以生态节能的设计思维切入设计,加强了学生的设计实践和创新能力。

(3)拓展学习。当前,绿色、生态及可持续建筑已经逐渐成为国际建筑学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与之相关的各类硬技术和软技术也日趋完善。如何有效地培养和提升建筑学专业学生在绿色、生态及可持续建筑的创新设计能力,是建筑学专业教改研究与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向。所以笔者在教授该课时会穿插介绍ECOTECT、Weather Tool、PHOENICS等模拟分析软件以供学生课外拓展学习。软件模拟是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手段对建筑设计方案的环境性能进行模拟演示,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科学的辅助设计手段,是软技术的重要体现。它能激发学生从更加科学量化的角度分析和探索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的热情和积极性。

与此同时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台达杯、绿色建筑设计大赛等创新性设计竞赛,给予学生帮助和辅导,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从侧面提高了学生的绿色生态建筑创新设计的能力和水平。

5结语

通过对生态智能建筑课程各项问题的总结,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都予以了研究和改进,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系统全面地掌握生态建筑理论知识,并在其设计主干课程中正确运用生态节能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同时通过实践练习强化学生绿色创新设计思维,提高综合设计水平,培养出实践创新型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1] 仲德昆,陈静.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教育思考[J].建筑学报,2007(1):1-4.[2] 宗德新,曾旭东,王景阳.基于建筑性能模拟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教学实践与思考[J].室内设计,2012(4):13-17.[3] 刘煜,刘京华,李静,杨卫丽,毕景龙.提升绿色建筑创新设计能力的教改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6):137-142.[4] 成丽,方绷珊.原生态建筑及环境体验式教学方法初探―以华侨大学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新建筑,2013(4):114-118.

篇2:生态智能建筑课程教学改革及探讨研究

1.1课程设置探索

生态学课程主要分为基础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个部分。基础部分主要包括有机体与环境、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主要介绍全球气候变化与环境污染、人口与资源、农业生态、生态系统服务及生物防治等内容。由于受课时数限制,故课程安排应做到精选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统筹规划。例如本专业学生在大一及大二时进行过动植物学野外实习,对自然生态系统已经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且通过近两年的专业知识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动物学、植物学及微生物学等相关知识,因此涉及环境、个体的内容仅作简要介绍;而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应用生态学的内容和知识点较多,需进行深入、具体地讲解。课程设置的原则依据学生对本专业相关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当前国内和国际研究的热点问题和最新研究现状,做到精选、精讲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及难点,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

1.2教学方法探索

对生态学课程的教学,以往多以课堂板书教学的方式进行,且仅限于理论知识的介绍,授课效果往往受到制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多样化、灵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鉴于生态学本身课程的特点,课程中配合多媒体影音资料,如图片、视频、动画等方式将一些生态现象、过程、机制等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生动、形象地将一些专业理论知识直接地呈现,极大提高学生对生态学学习的感性认识以及学习积极性。当前生态学研究突飞猛进,在很多方面都有优秀的专业视频,例如在进行生物与各种无机及有机环境间关系讲解时,可配合英国广播公司(BBC)制作的“植物之歌”系列视频,能够将地球环境的演变过程与生物进化过程相联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变化如何决定生物的分布以及多度,生物的生存又可以改变环境,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视频放映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影片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及时补充和分析,帮助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实验课程

生态学实验教学是生态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课对一些生态现象的过程及机制的验证、探讨,一方面可对理论课程的知识点进行理解和验证,另一方面通过实验课程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

2.1实验内容改革

调整实验内容结构,合并部分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验证-设计相结合实验,增加创新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深入开展生态学研究的基础,单纯的验证性实验会降低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和探索性。通过对部分验证性实验进行改进,引入一些研究型实验,使学生在掌握基础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研究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实验的能力。例如“土壤水分的测定”实验仅涉及水分测定,内容较简单,同学们能够掌握土壤水分测定方法但不能深刻理解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与植被类型以及植株生理活动的关系。通过调整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在完成土壤水分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室内实验探讨土壤水分变化对一些植株生长、色素、光合以及呼吸等生理、生化过程的影响,以此能够加深学生对土壤水分的生态学意义的理解。创新性实验开设可由老师根据当前的研究前沿,结合教师的课题内容以及当前可用实验仪器资源进行拟定。分别设立了各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项目,因此通过生态学实验课的开展,鼓励、指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并进行相关研究课题的申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科研热情和科研兴趣。尤其是在一些尚无研究生招生资质的二本院校,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引导本科生从事科学研究,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思维创新与动手操作能力。

2.2实验设计及流程控制

生态学实验往往都是建立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之上,尤其是一些野外实验,更是需要集体的力量。因此生态学实验的设计需充分考虑这一特点,注意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能力。例如,在进行水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实验中,对不同采样点进行取样的同时,需要对水体其他理化参数进行测定。可根据班级人数以及实验的规模,建立小组制度。每个小组的实验内容可根据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保证每个小组的实验内容都不同。指导教师明确每个小组的实验目的及实验内容,小组组长及成员对该小组实验流程进行规划,组长在实验过程中统筹安排该小组的实验内容以及每位组员的实验任务。实验设计完成后由小组组长与指导老师进行沟通,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改和补充。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全程跟踪,并要求每个小组组长及时汇报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情况对实验方案进行调整。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能动作用,使他们都能在实验过程中充分锻炼其动手操作、协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以及创新能力。

2.3实验报告撰写及成绩评定规则

规范实验报告写作,提高写作质量。实验报告撰写涉及较多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多项技能,例如实验数据的处理、统计分析、图表制作、实验结果描述以及讨论等,因此可在实验开展之前对学生进行提前培训。通过实验报告的撰写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工作态度,为以后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论文写作等奠定基础。改革考核方式,加强监督。分组实验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以及协调沟通能力,然而也容易使部分学生养成偷懒的习惯,把实验任务交给小组组长或其他成员。因此进行分组实验,需要改革考核方式,加强监督,同时要求每位小组成员结合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等,能够独立对该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进行解释,并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严禁抄袭、雷同等。改革实验成绩评定方式。以往实验成绩都是以教师直接进行评定,通过改革,在公平、公正原则基础上,将学生实验成绩分成两个模块,即小组组长评议和教师评分两个部分。小组组长需严格按照实验规范及评分细则(具体制定加、减分条目)对小组各成员的操作规范和实际贡献打出分数(具体排名),教师结合课堂提问、实验报告质量(格式、内容、结果、分析讨论等)进行综合评定。

3生态学理论教学与实验设计互补

生态学的理论课教学应注意把具体的生态学知识融合到整体的生态思想和理论中,突出对学生系统观、动态观、时空尺度观等生态思维方式的培养;实践课程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应予以突出,并在实验课时,对该理论进行回顾、强化,通过实验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验内容互补。

4小结

篇3:生态智能建筑课程教学改革及探讨研究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特点及目的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以单向性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的, 目前尚未形成一致的定义。研究型教学模式可以理解为教师以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为基础, 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能力, 自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和锻炼思维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应当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 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坚持以学为中心, 但并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2) 重视对已知理论或现实问题的研讨, 使学生获得相关知识, 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 倡导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既要传授知识, 又要重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4) 提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的民主化, 在平等的教学关系中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目的表现为: (1) 改善教学效果,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 课堂气氛比较低沉, 学生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研究型教学法是教师借助自己的科研活动和思维定式,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率, 改善教学效果。 (2) 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传统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被动式的学习, 对教材内容的掌握不全面, 难以实现教学目的;研究型教学法通过学生自愿选择科研课题, 主动查阅资料的形式, 增加学生阅读量, 从而拓宽了学生某方面的知识, 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全面、深度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创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传统教学活动中, 学生成了课堂教学和考试卷子的奴隶, 学生的智力不能从根本上得到合理开发和利用;在研究型教学中, 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个人兴趣双重的诱导下, 学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 培养学生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能力、分析问题能力、科研合作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二、景观生态学课程主要内容及特点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入开拓和迅速发展的学科, 也是现代生态学中内容最丰富、发展最快、影响最广泛的学科之一。该学科主要是运用整体性原理、尺度性原理、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镶嵌性原理、文化性原理、人类主导性原理、多重价值原理等对景观的结构、功能和动态进行研究, 进而达到合理的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建设和景观生态管理。国际景观生态学会 (IALE) 在1999年对会章的修改中将其定位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 因而景观生态学不仅可以指导景观设计、规划和管理工作者, 还可以服务于社会学家和决策者。

景观生态学课程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 (1) 交叉性与融合性强。景观生态学是把地理学对地理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同时也是连接各个学科的桥梁, 涉及多个自然与人文科学领域, 满足不同专业背景人员的多样化需求。

(2) 实用性与实践性强。尽管景观生态学在学科特性和理论体系等方面还不够完善, 一些争论尚存, 但是其原理和方法已经应用到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自然保护、区域规划、旅游开发等方面;同时,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开始关注现实问题, 如优化景观效果、规范人类活动、改善生存环境等, 使景观生态学成为解决当前诸多社会和环境等问题的重要手段。

三、景观生态学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思考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国高校许多课程中开展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 景观生态学课程如何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还有待深入思考。

1. 教学内容和课程知识点的优化重组。

景观生态学属于一门新兴而蓬勃发展的学科, 学科研究报告的数量逐步增加, 教材不断面世。徐化成先生于1996年率先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景观生态学教材, 肖笃宁等于2003年、郭晋平等于2007年分别主编了景观生态学教材。教材的不断更新是教学过程的延续和学科发展的必然结果, 然而, 面对不同的专业, 景观生态学的本科教材在内容取舍和深度确定上差异较大。张明如等结合景观生态学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和实施教学的效果, 根据景观生态学学科内容的四大模块 (即结构、功能、动态和景观管理) , 遴选景观生态学教学的知识点, 提出从教学层次性和教学内容侧重点两个方面对教学内容标识, 对构建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景观生态学内容体系进行了探索。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对编写兼顾生态学、林学、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等不同专业的景观生态学教材具有指导意义, 同时也为开展该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研究性的课堂教学。

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是研究性的, 其目的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系统介绍本学科经典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将最新的、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养成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同时, 要求教师以探究和解决问题为导向, 组织学生进行专题研讨。好的研究性问题是研究型课程的一个关键环节, 这些问题与现实世界相联系, 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挑战学生的高层次思维, 促使其将多方面的知识融会贯通。这样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3. 应用性的实践教学。

针对景观生态学的实用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 在实践教学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作风和科学方法, 以及接受挑战的能力, 达到开阔学生知识视野, 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目的。通过景观空间格局野外短期考察的实习, 要求学生结合实地调查, 识别景观结构的组成及不同的景观要素, 区分斑块、廊道和基质三种景观要素, 并在专业图上加以勾绘;通过室内综合实验, 要求学生掌握卫星影像或实地勾绘的地形图编制成景观图的方法和技术要点;同时要求学生掌握Fragstats软件的使用方法, 并计算出斑块级别、斑块类型级别和景观级别的主要景观格局特征指数。

4. 教学过程的考核体系。

评价的重要手段, 必须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因此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自主学习, 给学生“展示自我, 体验成功”的机会, 促进师生互动和教学相长, 实现教学进程良好发展,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评价应是对教学过程每一环节的考核。必须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运用多种方式才能获得。

四、研究型教学模式实施的内在驱动力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建立, 对教学管理、运行机制、政策制度和评价体系的改革提出了新要求, 而且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和学生的观念转变是研究型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内在驱动力。

1. 教师要转变教学与科研相矛盾的观念, 充分认识到

研究型教学活动可以督促教师不断探索科学研究的方法、路径和技术, 并在引导学生从事科研的同时, 加深自己的科研意识, 提升科研能力, 并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 教师的教学才能主动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模式, 为学生提供多种渠道来获取知识, 并将学到的知识有机会应用于实践中, 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掌握并运用良好的学习策略, 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2. 学生要转变成绩等于能力的观念, 要意识到学习不

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锻炼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在教师的指导下, 积极自主地学习, 通过查阅文献, 撰写专题报告活动, 培养自学能力、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逻辑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为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提出的, 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索问题, 最终使学生有所发现和创造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对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 如何做到因校而异、因专业而异、因课程而异、因人而异, 采取科学适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是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根据景观生态学的特点, 提出优化重组课程内容与知识点、研究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应用性的实践教学途径和教学过程的考核体系, 全方位启发学生思维的研究型教学模式, 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研究型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对我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根据景观生态学课程内容交叉性与融合性强、实用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 从教学内容、课堂和实践教学方式及考核方式等方面, 我们构建了景观生态学研究型教学模式。

篇4:生态智能建筑课程教学改革及探讨研究

【关键词】建筑设备及识图 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U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1-0035-02

一、目前《建筑设备及识图》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几十年来,建筑设备工程课程的教学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材建设、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已很难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具体如下:

1.教材、规范陈旧,与建筑设备技术的发展不能完全同步

我国目前各大院校采用的《建筑设备及识图》教材,在内容设置及形式上均沿用上世纪70年代末前苏联的高等学校教材《房屋卫生技术设备》编写大纲和各章节内容安排,虽然经过多次修编,但是许多内容仍需进一步改进。当前新型建筑设备及其技术不断涌现,以往陈旧的概念亦在慢慢隐退,旧的教材内容及其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

在《建筑设备及识图》课程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建筑设备的重要性,有时候会增加部分规范、图集、标准等内容,由于规范、图集的更新速度太快,往往会出现一些过时的版本,造成了理论教学跟不上实际的情况。

2.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千篇一律,没有体现专业特色

《建筑设备及识图》是土建类专业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有的教师为了备课方便,所有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一致,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没有体现出专业需要及专业特点来。

3.理论研究不足

与《流体力学》、《水质工程学》、《结构力学》等课程相比,《建筑设备及识图》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尽管近几年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本学科的新技术、新研究动向、新设备、新设计方法及其新规范和标准的发展,实际设计、施工等条件的千差万别,造成本学科在实践应用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较多,急需高校及相关研究部门的理论支持。但在目前的高等教育框架下,《建筑设备及识图》学科难以形成良好的产、学、研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其理论研究环节存在明显落后于实践应用与发展的弊端。因而,本学科的理论研究进展难以做到引领和指导实践,甚至落后于实践发展。

4.理论太多,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太少

《建筑设备及识图》发展很快,随之涌现出大量的建筑设备新技术、新规范、新设备、新材料、新设计、新施工方法等。由于高校课程课时设置及新技术传播应用时间滞后等原因,教学授课过程难以将课堂内容与实际问题有机结合起来,造成学生在校所掌握的知识点与实践存在一定的差别。

5.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没有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方式

据了解,目前各高校教师在《建筑设备及识图》课程教学中,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有的教学内容是过时的,这样会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是生产、生活中较新的知识。

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只是普通的教师教授法,没有其他的诸如课堂讨论法、图片展示法、室外参观、对比学习等方法。

教学实践环节形式单一,缺乏各专业的协调和管道综合训练,不能满足就业市场形式多样化的要求,即学生就业除了在设计院工作之外,有很大部分的学生进入到房地产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建筑安装公司等。

尽管目前国内各大高校《建筑设备及识图》课程的教学手段已从过去传统的黑板加粉笔的单一方法,逐步转化为运用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但目前教学课件的制作只限于PPT,形式过于单一,急需改进。

二、《建筑设备及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措施及建议

鉴于《建筑设备及识图》课程具有应用性广、实践性强等特点,其课程教学改革应以强化实践教学为主,注重“四个结合”原则,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建筑设备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相结合,试验技术内容与工程实际相结合,本科教学与科研设计相结合,针对《建筑设备及识图》发展及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需要对目前高校相关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建筑设备及识图》课程设置进行改革,以达到培养具有广博基础知识及实践能力的多样化复合型人才的目标。

1.合理选择教材

教师在上课前,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了解专业需要及专业特点的情况下,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教材,如若教材中有不足的部分,还应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工程实际,增加其他的参考书,以提高教材的实用性;同时,应注意教材内容的更新,使之较好反映当今建筑设备的技术发展水平。

2.编制合理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选定教材之后,应根据专业的特点、需求、该专业与建筑设备的关系及影响,并结合课时安排有针对性的编制合理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应有针对性、超前性、代表性;并根据教学大纲有选择性地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的教学内容。比如,建筑学专业在学习这门课程的时候,掌握的重点是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及其建筑设备对建筑外观、空间使用的影响,如何布置设备及设备用房,既有利于建筑功能的使用,尽量减少管道、设备占用空间,造成浪费,又有利于建筑的美观和安全,而类似流体力学、水力计算等内容应该减少甚至去除;土木工程专业掌握的重点是建筑设备对结构是否有影响,屋顶水箱增加了结构的负荷,增加了结构尺寸,进一步使得造价增加。管道穿越墙、穿越基础会影响建筑的安全和结构尺寸,进一步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及其价值;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掌握的重点是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建筑的用水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与运行维护管理的水平和费用,但同时还要注意与暖通空调及建筑电气专业的相互协调,更好的处理建筑空间利用的问题,减少相互间的影响;工程造价专业掌握的重点是建筑设备的基本知识,并能准确无误的识读建筑设备相关的施工图纸及相关的施工工艺,以确保工程预算结果的准确性、合理性。

3.加强纵向与横向科研的相结合

由于《建筑设备及识图》课程研究所需要的设备较多,投资较高,且其研究成果的紧迫性、实践指导性不如其他课程,针对其纵向课题较难申请的现状,与各企业和相关单位相联合,加强横向课题的研究,解决实际工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以此为契机发展建筑设备的理论研究,加强其实践性环节有利于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

4.理论教学结合工程实例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收集工程实例并精心穿插到各教学章节中,放到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将一些典型工程实例作为课外补充作业的形式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把教材与实际工程对比起来学习,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科书多以理论为主,工程实例较少,因此,如果在教学中能够结合一些工程实例,对具体工程进行介绍和剖析,将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让学生走出教室,融入社会的大课堂,外出参观、调研高层建筑中的各建筑设备系统,并据此写出调研报告,对工艺及运行管理中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理论和实际的有机结合,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工程角度去思考问题,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5.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注重理论讲授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正确把握好课程与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采用启发式、课堂讨论法、图片或视频展示法、参观法、对比学习法、情景教学法、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参与本课程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和思维。比如,在讲到暖通空调和建筑电气的时候,应把他们与给排水的内容进行对比,给排水中有管道、阀门、用水设备、水泵房、管道井等内容,暖通空调中有水(风)管、阀门、用水设备、空调机房、风井等内容,建筑电气中则有导线、开关、用电设备、配电室、电井等内容,通过分析对比后,学生能较快的回忆以前所学的知识。学生课下思考完成后,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分析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与方法,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本门课程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

在教学方式上尽量采用多媒体等现代科学技术,利用其能在短时间内传输、储存、提取或呈现大量的图形、图象、活动画面等方面的信息,并配合着部分板书教学,使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密切结合在一起,缩短了学生的实践认知过程。开发多媒体研究课件作为真实研究的补充,在原有的PowerPiont课件形式下,增加采用新的Flash、3DMax等课件制作软件,使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丰富多彩,有条件的地方,可以使用机房或者电脑展示天正给排水软件、BIM等教学资源。通过多媒体课件能收集大量的课堂讲授的素材,信息量加大,讲授效率提高,并能及时更新内容,改进备课方式,从而能很好地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6.优化课程结构,拓展教学内容

首先注重《建筑设备及识图》课程与本专业前接课程及后续课程有机地衔接。学生在对《房屋建筑学》、《水力学》、《泵及泵站》、土建工程基础等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能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后,进行本课程的讲解,其中穿插讲授上述课程在本学科中的应用,为后续将要进行的毕业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奠定基础。

其次注重其他学科知识对本学科的影响及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培养多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在《建筑设备及识图》课程中应增加工程安装、工程概预算、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术、编制工程设计文件等内容,并对课程作进一步的精选、整合和精简,做好课程结构的整体优化。

合理安排每堂课的教授内容尤为重要。在正式授课前演示与本次课程相关联的内容、关键知识点及本次内容应完成的目标等,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与互动性,便于控制课堂教学进度,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7.多种实践教学形式相结合

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构建由“认识实习、课程实(试)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课程调研”等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复合实践性教学体系;压缩课堂理论教学学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化课程融入工程实践的环节,重视实习环节,拓展课程设计类型。根据教学进度和安排,有针对性的让学生走出教室,参观水泵站、室内游泳馆、室外景观水、中水处理站、建筑雨水、管道井、配电室、消防控制室、卫生间进排风口等,调研建筑给排水及消防系统等,对工艺及运行管理中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看法,撰写调研报告。在毕业课程设计及其毕业设计阶段尽可能鼓励并推荐学生到各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进行实际课题设计及演练,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针对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需求信息,合理调整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内容,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与设备生产厂家、设备销售厂家、建筑科学研究所、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友好合作,及时了解相关的产品、技术攻关成果及施工工艺,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引人到专业课教学之中,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与学科发展的前沿紧密结合。同时,结合目前建筑设备学科,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引入,实现教学内容与学科发展同步,不断充实、完善教学内容,并更新教材。

8.选择合适的考核方式

根据《建筑设备及识图》课程特点,对学生的考核应淡化技术细节,重视工程原理和方法考核,重视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因此,考核应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平时成绩可以是考勤、大作业、课程实习等),闭卷与开卷相结合,考场内与考场外相结合,考试与设计作业相结合,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出现学生应试能力强,实际能力差的现象,使考试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

三、结论和展望

《建筑设备及识图》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以上措施和建议是本次教学改革的重点。通过以强化实践教学为主题的教学改革,旨在引导学生如何将学到的多学科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实现从重视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培养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以学习知识为主的“知识目标观”向以学习方法为主的“能力目标观”转变;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观”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观”转变。因此,本课题的探讨符合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和专业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小华,周晓峰,谷丽.浅谈建筑设计与建筑设备设计的配合[J].煤炭技术,2003,22(2):64-65

[2]CIBSE.注册建筑设备工程师手册[M].龙淮定,王曙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3]赵志曼,白国强.建筑设备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何芳,邵林广.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改革[J].建设职业教育,2007,3:33

[5]郑丽敏.建筑设备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08,10(4):51

[6]曹辉.《建筑设备》课程教学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08(4):77-78

[7]蒋白懿.建筑设备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2(1):53-55

作者简介:

篇5:生态智能建筑课程教学改革及探讨研究

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建筑力学;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论文摘要:针对高职教育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建筑力学》为例,主要从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教学方法的改革三个方面探讨了该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建筑力学》作为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建筑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建筑施工技术》等后续课程的先行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纵观整个专业课程的学习状况,学生往往认为《建筑力学》最难学,也是考试及格率最低的一门学科。结合当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热潮,笔者从《建筑力学》入手,试图构建一套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一、学情分析

《建筑力学》这门课程的理论性较强,与数学、物理有密切的关系。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整体不高,很多学生在高中阶段是文科班的,数学和物理知识基础薄弱,学习《建筑力学》非常吃力。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在《建筑力学》前几次的课程中还能跟上进度,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在力矩这节的知识点上开始觉得吃力,认为比较抽象、难以理解,于是有部分学生放弃努力,等到这门课程全部结束时,他们基本上一无所获。根据学生状况,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在讲授《建筑力学》时应做到有的放矢。即使同一个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基础、学习态度亦千差万别,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

二、教材及教学内容的甄选

1.精选教材。目前,高职院校类《建筑力学》教材有很多种版本,有相当一部分与本科院校教材相似,内容较深,并不是很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因此,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精选适合学生的《建筑力学》教材,这点很重要。教材内容既不能太深,增加学生学习难度;也不能太浅,知识体系不连贯。

2.甄选教学内容。《建筑力学》这门课程是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组成,内容涉及面非常广。在强调以学生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理论课时大大缩减,如何在有限课时内讲授如此多的知识点,这就需要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对《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甄选。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为相关后续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这里着重要强调的是在甄选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到后续课程《建筑结构》的需要,因为这两门课程的联系非常紧密。根据本专业教学大纲,《建筑结构》主要学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弯构件、受压构件、梁板结构,以及在实际工程里用得比较多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相应的,《建筑力学》应该学习的主要内容有静力学的基本概念、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杆件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以及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其中,重点部分是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杆件的应力和强度计算,这两部分内容在《建筑结构》课程中应用很多,主要体现在各种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方面。 由此可见,《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两门课程相辅相成,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应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孤立教学。《建筑力学》是为《建筑结构》服务的,而且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重在应用,强调技能,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目标进行培养,所以《建筑力学》里很多有关设计计算的内容并不需要掌握,只需要讲授后续课程《建筑结构》所要涉及的知识点,够用即可。鉴于这两门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授课教师可以尝试为同一人,这样能够准确把握两门课程之间的关联,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前后联系。笔者和同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是这样执行的,两门课程的内容相互交叉,在《建筑力学》教学活动中略微提及《建筑结构》的内容,在《建筑结构》的教学活动中回顾《建筑力学》的内容,学生能够更好理解、掌握这两门课程,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良好。

三、教学方法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并不是教师单纯的教法,还应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与学应统一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1.教学方法的整体思路。针对高职学生普遍认为《建筑力学》难学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方法的总体思路为:课堂讲授(定理讲解法、案例演示法、启发式教学法)→例题讲解→学生练习(课堂练习、小组讨论、课后作业)→作业点评。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体现了“教师为主导”与“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将教法与学法交织起来,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掌握知识的能力。

2.上好习题课。要强调的是,一定要上好《建筑力学》的习题课,它是《建筑力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和加深所学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运算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每讲完一个知识模块时,应及时进行习题课的练习,如物体的受力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杆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这三部分通常是习题课的重点,需要花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严谨的工作态度,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认真备课,吃透教材,讲好每一节课。同时,应注重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速度的掌握,结合高中学过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有一个熟悉的切入点,有利于缓解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要注意学生的反映,讲完知识点后应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课本,进行课堂内消化,不能急于讲解下一个知识点。笔者在《建筑力学》的教学过程过程中一直秉着宁缺毋滥、宁精勿多的教学理念,力求学生学习一个知识点就能掌握一个,不贪多,不提倡囫囵吞枣的填鸭式教学方法。

《建筑力学》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先行性和广泛性对其他课程的影响深远并有辐射作用。所以,在《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任课教师应共同努力,结合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把握好课程定位,精选教学内容并与其关联课程相结合,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寿梅.建筑力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陈春梅.提高高职建筑力学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高教论坛,2008,(3).

[3]章鸿雁,韦东生.谈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8,(6).

篇6:生态智能建筑课程教学改革及探讨研究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中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设计与施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角度出发,探究建筑装饰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将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公共理论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核心理论课程三大块,并对各版块的课程进行分析,为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装饰 设计与施工 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5B-0045-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发展也走上了快车道,随之而来的是带动了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人才的不断需求,尤其是建筑?b饰专业的技术人才需求更是供不应求。为满足社会对建筑装饰市场的人才需求,各中职学校都陆续开设了建筑装饰专业。本文主要从设计与施工两个方面对建筑装饰专业课程教学进行探讨。

一、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理论课程体系

无论是什么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是进行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先进行系统的理论教学,使学习者在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去进行实践,才能使其获得更全面的知识。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理论课程分为公共理论课程、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核心理论课程,其理论课程体系如下:

(一)公共理论课程

公共理论课程是所有专业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和职业能力,其开设的课程有: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体育、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英语等。各课程的培养目标都是比较明确,老师授课时,主要围绕相应的教学目标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让学生对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授课老师在给学生上课时主要结合本专业职业规划进行教学;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主要让学生认识本专业、本行业的职业道德,任何一个行业或职业都有相应的职业道德,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也有所不同,授课老师结合建筑装饰专业自身的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体育等这些课程的公共性较为突出,授课老师在授课时可以将社会大环境与建筑装饰专业进行结合来授课;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数学、英语等这些课程,既有各自专业的共性,又有其独有的特点,这些课程可以根据建筑装饰专业的特点来讲授与建筑装饰有关的内容。

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是教育部对全国各专业所做的统一要求,在各专业的实际实施过程中又不尽完全相同,即使是同专业,各校之间也会根据其具体的情况来实施,因而会有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完全是建立在共性的基础上的,不会有太大的偏差,同时各授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都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专业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情操。

(二)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是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初步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能力,其主要的课程有设计素描基础、三大构成、人体工程学、装饰工程制图与识图、建筑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等。设计素描基础主要培养学生的素描基础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结构素描、空间结构素描、图式构成及意象构成的能力。三大构成主要是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是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装饰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具有造型的概念,能将不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构成一个新的单元。人体工程学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在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学中,主要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和思考:一是确定人和人际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的主要依据;二是确定家具、设施的形体、尺度及其使用范围的主要依据;三是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场所;四是对视觉要素进行计测为室内视觉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装饰工程制图与识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识图能力,工作后能看懂建筑装饰施工图并能按图施工。建筑装饰材料及施工工艺主要是使学生熟悉建筑装饰材料及培养学生掌握施工工艺的能力,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正确理解建筑装饰的各施工工序及工艺并能按工艺要求正确施工。

专业基础课程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学生在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的基础上的再学习,是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基础,对学生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因此,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都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能力。

(三)专业核心理论课程

专业核心理论课程是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最终体现,主要开设的课程有室内设计原理、装饰CAD绘图、建筑装饰工程预算、设计色彩等。室内设计原理在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所处环境和相应标准,运用技术手段和建筑美学原理,创造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空间设计能力,使空间环境具有相应的使用价值,满足相应的功能要求,反映文脉、建筑风格、环境气氛等精神因素。装饰CAD绘图主要是培养学生使用装饰CAD的能力。建筑装饰工程预算主要培养学生预算建筑装饰工程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如何提高学生的预算能力来进行。设计色彩主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色彩的空间搭配能力。专业核心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及后续走上工作都有较大影响,所以教学中需注意根据教学目标加强培养。

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实践课程

在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实践性的教学,实践性教学是提高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检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途径。下面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的要求。

(一)设计规划

学生学习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学习、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按业主的要求,为业主提供符合要求的建筑装饰设计产品。因此在进行专业设计之前,需要进行相应的规划才能保障其设计顺利实施。规划不是瞬间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学生具备规划的概念,在规划过程中能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其次是要将一些工程实际的规划过程教给学生,让学生在具备具体专业知识的情况下来进行学习。最后是通过不断的规划实践来检验教学的效果。

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可以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装饰设计。一个好的设计一定要有好的规划,规划主要是指设计过程的内在评价,它是一种多方案可能性分析比较,也是一个过程性的工作,包括设计主体、设计操作和设计对象,其中设计主体可以是个人、单位或集团,设计操作就是为了达到设计目的而进行的信息采集,设计对象是一个明确的具体对象,是最终在设计图纸上表现的信息集合。在教学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意识,使学生在这种意识的基础上来进行后续学习,将来才能按照业主的要求做好设计规划。

(二)实施设计

在做好设计规划的基础上,相关的设计方案取得了业主认可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实施设计阶段。设计实施是把业主的想法变为现实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反复与业主进行沟通,充分理解业主的各种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设计阶段需要侧重以下几方面:

1.成本预算

成本对整个的设计至关重要,在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精确地估算成本,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装饰设计后的整体水平。不同材料其?r格肯定不同,随之而来的施工工艺也不尽相同,其质量与效果可能更是天壤之别。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成本预算及成本控制意识,尤其要注意从业主的角度来进行成本控制。

2.设计详图

设计详图是把室内的各种情况以图纸的形式加以表述,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设备图、装饰效果图等内容。平面详图主要是对地面和顶棚的描述,需要表述的内容较多,所以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详尽正确地表达出来,需要精准到板材的位置、铺贴方向、接缝种类、压条等细致的内容。立面图是对墙壁构成的内容加以说明,它表现了洞口部位的大小与位置,像开关插座的位置要在立面图上体现出来。在立面图上的标注要使后面的施工人员能够看懂,但也要避免与平面图重复。剖面图是一些复杂部位的详细说明,与结构图有非常强的关联性,能体现出必须要标示的部分。设备图主要是对装饰装修过程中的各类设备在图纸上的表述,设备的表达也是同样要通俗易懂,否则在后续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较多的问题。装饰效果图其实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内容,如整个装饰设计的家具、一些可移动的绿化品、艺术品等,要求在教学中根据整个装饰的环境来进行设计,既要满足业主的需求,又要符合设计的可操作性。

3.设计文件

设计文件其实是设计图纸与设计说明书的总称,它是对整个工程设计的具体说明,是关于在设计过程中采用的标准、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及施工安全、验收的质量要求的文字性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授课教师对各工种的职业要求、涉及到的标准与规范以及所需要的材料有一个全面的理解,把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主要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以便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自己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来进行学习。

(三)具体施工

在做好前面的设计、征得业主的同意后整个装饰设计就可以进入具体施工阶段。施工过程是将整个设计从图纸转化为实际工程的关键一步,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整个装饰工程所涉及的工序、工艺要求、质量安全做重点控制。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尤其是安全意识。施工过程的教学要求主要结合学生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在后续的案例课程中必须加强实施。

总之,中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的教学,要从培养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出发,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培养合格的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人才,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景月玲.建筑装饰设计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2]张 焘.室内设计原理[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

[3]蓝海明.建筑装饰施工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周一鸣,李建伟.建筑装饰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篇7:生态智能建筑课程教学改革及探讨研究

【摘 要】《钢结构设计》是《钢结构基本原理》的后续课程,是联系理论与实践的纽带。本文通过教师备课、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提高《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为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专业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等学校;钢结构设计;教学改革

0 引言

我国钢结构行业起步较晚,但经过20年的迅速发展,建筑钢结构已在大型公共建筑、民用建筑、工业建筑以及大跨桥梁结构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大型体育场馆、机场航站楼、火车站、工业厂房、轻钢建筑等。伴随着建筑节能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需要,钢结构作为绿色建筑的新兴行业,其发展的步伐更是突飞猛进。目前,钢结构人才的市场需要供求矛盾十分强烈,往往呈现极度供不应求的态势。因此,加强对钢结构专业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院校培养结构工程专业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向。

《钢结构基本原理》[1]是高等院校培养钢结构专业人才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对钢结构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以及对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包括材料特性、各类基本构件(轴心受压、受拉、受弯、受剪、受扭、拉弯、压弯、以及它们的组合受力等)的受力特点与计算方法、构件连接等三大主要方面内容。《钢结构设计》[2]这门课则是以《钢结构基本原理》为基础,以具体的工程实践为依托,关键讲授与工程实际相关的细节内容,它是引导学生从理论基础到工程实践的纽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钢结构设计》课程简介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学习完《钢结构基本原理》后,在第七学期学习《钢结构设计》这门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包括:钢屋盖结构设计、单层工业厂房钢结构设计、多高层钢框架结构设计、钢管结构设计和钢网架结构设计等五个方面,内容涉及面较广。而根据“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3],分配给该课程的学时仅为32学时。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是任课教师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钢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2.1 教师备课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高校教师首先应以自身的素质提高为前提。上课难,上好课更难。备课尤为重要,因为这里包含多种因素,你既要对你将要讲授的内容非常熟悉,同时你还要考虑到这些内容与本课程、本专业、甚至其它知识有哪些关联。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特点,钢结构设计就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应用型特点,我们培养的也是具有一定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如何能将大量工程实践引入到教学过程,如何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工程实践,需要教师课前的充分备课,不仅仅是教材知识,更重要的是反应理论的实践例证。因此任课教师要有扎实了理论基础外,还应有丰富的工程经验,而年轻教师往往工程经验不是非常丰富,这就要求年轻教师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现场考察并且及时消化。

2.2 授课方法

2.2.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以问题的主线为基础重点讲解

《钢结构基本原理》课程主要讲授结构体系中的某个局部构件及其抽象化的力学计算模型,与实际复杂的结构体系具有一定的差距,若学生对实际工程不了解,缺乏建筑结构的整体概念,则理论基础就会与工程实际的梁、板、柱、节点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在《钢结构设计》课程中适当增加不同类型的工程实际,让学生可以根据整体结构体系,分析各构件之间的传力关系,建立正确的力学计算模型,结合已有的钢结构基本原理知识,进行正确的分析。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无形地就能掌握枯燥的理论,开展“参与式”教学[5]。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老师的点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教学相长。

钢结构与混凝土、砌体结构等其它门专业课程,具有共性又具有其特性。钢结构的主线主要围绕材料性能、构件设计(强度、刚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和节点设计。那么,我们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整体结构分解为一个个的“零件”,对“零件”分析后再进行整体组装,从而形成的一个“局部”与整体间的相互转换。将这一主线作为授课的风向标,结合工程实际进行相应演算分析,不但可以让学生重新拾回被遗忘的钢结构基本概念与理论,又能与结构体系相结合。

2.2.2 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学工具和手段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可通过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感官形成多种刺激,从而更为有效地突出教学中的重点[6]。多媒体教学能带来更丰富、更直观的信息,越来越被教师们所采用。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应遵循:教育性、技术性、艺术性与可操作性,否则会沦为教材的一种“克隆”。

《钢结构设计》课程需要推导的理论公式相对较少,而更多的是一个体系的介绍与分析。教师通过工程实际的整体图片、局部放大图片、甚至一个结构体系的分解动画等,让学生如临工程现场或者在其脑中形成完整的受力与传力模型,这样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确保教学内容的呈现富有强烈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使得教学过程变得“声色俱全”。

2.2.3 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是《钢结构基本原理》和《钢结构设计》课程的后续环节,是一个“练兵的战场”,也是学生从学校学习到企业工作的桥梁。教师在这一过程应做好指导与引导作用,不能一味的“授人以鱼”,而要“授人以渔”。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一个关键方面。教师在整个指导过程中应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在解决工程问题的过程中必须中规中矩,符合国家规范、规程以及相关的法律条文,做个每个参数、每个步骤都合理合法,并要求采用规范的专业术语。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语音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的培养。

2.2.4 加强软件技术的应用

篇8:生态智能建筑课程教学改革及探讨研究

一、建筑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核心, 本专业教学团队以岗位需求为目标,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 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专业中实施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以及基于模块化的课程建设[1]。推行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线;强化学校和企业2个育人主体的分工合作的培养关系;做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并重;实施基础性课程学习、专业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专业拓展能力培养4个阶段。

二、课程建设

通过对建筑工程管理关键岗位的分析, 构建基于工程管理核心能力培养的模块化体系, 形成“以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法律平台”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强化核心课程建设。通过与地方建筑行业合作, 完善《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程监理》、《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六门核心课程, 加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积极推行以工作项目为导向的实用有效的“APIDEI”实战法的课程教学模式。A (Assign) 即教师布置任务, P (Practice) 即学生根据项目完成任务, I (Instruct) 即教师对学生做的工程不断给予指导, D (Discuss) 学生完成项目后进行讨论交流E (Esimate) 教师对成果进行评价, 学生进行反思, I (Improve) 学生通过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训练得到技能提升。通过这种以工作项目进行教学设计、以工程流程重组教学内容、以真实任务为载体的实战法为中心的工学结合模式使教学内容模块化、任务化、实战化。

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1.精心构建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教学评价方面, 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 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突出能力考核。

2.加强核心课程资源库建设, 建设一批精品开放课程、网络课程样本教材。以骨干教师为课程负责人, 与企业加强合作, 吸纳企业技术专家, 形成具有多元组成的课程组教师团队;在发挥专业教师团队在课程建设中作用的同时, 充分协调企业技术专家实质性参与课程建设。将岗位标准、职业技能鉴定标准有机结合, 开发新课程标准, 确定教学内容, 合作编写整体内容分模块、模块内部设项目的“多项目、活模块”工学结合教材及课件、实训指导书等材料。

图以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法律平台”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3.纠正传统职业教育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偏差, 因材施教, 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把教学和科研二者有机结合, 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积极探索采用任务阶段法、四阶段教学法、两算对比法、项目导向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和抛锚教学法等。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以“技术平台、管理平台、经济平台、法律法规平台”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高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面向执业资格考试即二级建造师, 针对这一特点, 在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中涵盖了二级建造师职业资格所包括的知识内容, 将学历教育与资格证书教育相结合, 培养基本具备二级建造师执业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指导下, 由企业、学校专家共同构建了““1224能力递进式”的人才培养模式[4], 以及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以职业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构建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习领域, 以施工、监理为平台, 创造融“教、学、做”为一体的学习项目, 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 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岗位技能的“零距离”。提高学生专业技术能力, 适应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王青娥, 张飞涟, 王孟钧.新形势下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改革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02)

[2]宋永发.国内重点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比较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 2004, 13 (3) .

[3]钟昌宝.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 2007, 16 (3) :89-94.

上一篇:电气倒闸操作及误操作分析下一篇:不平凡的一双手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