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禽流感题库

2024-04-08

人禽流感题库(共8篇)

篇1:人禽流感题库

鲁山县卫生防疫站

突发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预案

(试行)

第一部分

总 则

一、目的

为有效防范高致病性禽流感(以下简称禽流感)疫情向人间传播,预防和控制可能出现的人类感染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人禽流感)疫情,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人禽流感的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河南省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河南省突发人禽流感防治预案(试行)》等,结合工作实际,特制订本预案。

二、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立足准备,指挥有力,协调有序,加强能力,有效应对”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全面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加强突发人禽流感疫情的预防控制,保障全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确保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服务。

突发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要坚持“加强领导,密切合作,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工作方 1 针和“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减少发病人数”的工作原则。

第二部分

组织管理

一、组织领导和工作机构

成立突发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一),全面领导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下设办公室、疫情监测报告组、食品卫生监督组、疫情应急处置组和后勤供应组等工作机构(见附件二)。

二、职责分工

(一)办公室为中心突发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负责工作协调、人员培训、健康教育和宣传报道。

(二)疫情监测报告组

组织指导全县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医疗机构死亡病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早期预警症状和流感监测,保证网络支持,指导和开展疫情网络直报,负责疫情信息的收集、分析、预测、通报和报告。

(三)食品卫生监督组

负责全县食品卫生监督工作,加强对家禽、水禽产品的监督力度,确保病死家禽不上市、野生禽鸟类无交易。

(四)疫情应急处置组

组织指导全省人间禽流感疫情的病例确认、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疫区的消毒与处理、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预防控制效果的评估。

(六)后勤供应组

负责突发人间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工作的防护设备和用品、防治药品、消毒器械和药品、流行病学调查及医学观察等设备和物资的采购、储存、管理与发放,适时更新补充,确保应急需要。满足车辆需求。

第三部分

人员培训与健康教育

一、人员培训

在做好人禽流感预防控制知识全员培训的基础上,要适时对乡镇卫生院及县直医疗机构防保人员进行人禽流感预防控制知识师资培训。培训的重点为禽流感预防控制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和防护,标本采集、运送与存放,相关法律法规等。

二、健康教育

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禽流感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动员群众报告可疑的急性发热病人和其他可疑的情况,增强全社会对禽流感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第四部分

疫情监测

一、禽流感疫情信息的主动搜索

密切关注国内外禽流感疫情动态和信息。在县政府的领导与协调下,积极主动地与农牧部门联系,了解禽流感疫情信息。

二、常规监测

无禽流感疫情的情况下,常规监测的主要内容

县级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流感样病例和SARS早期预警症状监测。及时报告流感样病例及SARS早期预警症状病例数。

三、发生禽流感疫情后的监测

(一)疫区高暴露人群的监测

及时组织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加强对辖区内长期从事鸡、鸭、鹅、猪等动物的饲养、贩运、屠宰人员和兽医等高暴露人群进行重点监测。

1.基本监测内容

疫区高暴露人群,接触动物种类,接触时间和频度,两周内是否有上呼吸道症状,特别是流感样症状等资料。

2.抗体水平监测

立即组织开展疫区高暴露人群禽流感病毒抗体水平检测,每起禽流感疫情检测人数不低于20人,若不足20人,则增加与高暴露人群保持密切接触者的家庭成员。

(二)流感样病例和肺炎病例的监测

组织和指导发生禽流感疫情地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立 4 即组织在距疫区最近的乡镇医疗机构开展主动监测,监测对象主要为症状较重的流感样病例和住院的肺炎病例(特别是儿童病例),每家医院采集20人份咽拭子标本。

四、发生人禽流感疫情后的监测

一旦发生人禽流感病例,组织和指导疫区及周边地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日常监测资料,在上述监测的基础上适当扩大监测范围。

对所有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加强禽流感的甄别。

第五部分

疫情处置

一、疑似或确认禽流感疫情

(一)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发生疑似或确认禽流感疫情后,立即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组织和指导疫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的期限为自最后接触病、死禽之日起7天,并填写相应报表汇总上报。

(二)职业暴露人员防护

指导参与捕杀和处理病、死禽的人员以及参与禽流感疫情处置的职业暴露人员严格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做好个人防护。

(三)消毒处理

按照《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协助农业等有关部门对消毒工作进行指导和效果评价。

指导对疫区饮用水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微生物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四)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

必要时,组织指导对密切接触者和参与疫情处置的职业暴露人员预防性投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

(五)开展健康宣传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

组织和指导疫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广泛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活动,动员群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二、发生疑似或确认人禽流疫情

在我县发现人禽流感待查病例、疑似病例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病例的诊断与报告

发现可疑病例后,组织专家组协助医疗机构,按照卫生部《突发人间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和省卫生厅《河南省突发人禽流感防治预案》规定的诊断标准进行核实诊断。按要求上报市卫生防疫站、县卫生局。并通过网络直报。

指导全县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在发现人禽流感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或确诊病例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 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程序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网络直报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地址为:http://202.106.123.35;或http://219.142.85.3。

启动出现人禽流感疫情的 “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

(二)隔离救治病人

指导疫区医疗机构对现症病人实行就地隔离、就地治疗(在各地指定的人禽流感定点就诊医院隔离治疗)。指导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和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

(三)流行病学调查

在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派出疫情应急处置小组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处置。按照《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样本采集,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开展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人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网络直报。

(四)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组织和指导疫区医疗机构严格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的期限为7天,一般居家隔离。对出现异常临床症状的,应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按照《人禽流感诊疗 7 方案》进行诊断治疗。

(五)消毒处理

组织和指导疫区医疗机构按照《禽流感消毒技术方案》,进行疫点和病例活动范围内的污染场所、污染物终末消毒。

三、发生人禽流感人与人传播可能

出现疑似、临床诊断或确诊人禽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病例之间存在人传人的可能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组织和指导疫区医疗机构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

(二)扩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范围

加强全县所有医疗机构对流感样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及疑似人禽流感病例的监测和报告工作。

当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证据证明禽流感病毒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时,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第六部分

疫情评估和总结

适时组织对疫区突发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效果评估,写出评估报告,报请解除疫情,转入常规防治。

疫情解除后,应及时总结疫情和调查处理情况上报。

二OO五年十一月八日

附件1

鲁山县卫生防疫站

突发人禽流感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匡晨阳

副组长:夏建民 王东林

成 员:匡 群 杨建军 都长松朱春阳 董俊福 赵 有李保瑞 任金光 崔骊晔王新平

办公室: 主 任:都长松

副主任:杨建军 董俊福

成 员:李志高 李会莲 陈雅雅附件2

一、疫情监测报告组 组 长:夏建民 副组长:郭启民

成 员:陈会军 常艳巧 陈雅雅

二、疫情应急处置组 组 长:匡晨阳

副组长:夏建民 王东林

王鲁丽王保成铁狮子聂三利聂三利刘继海

郭启民 马清华

成 员:匡 群 王鲁丽 杨建军 都长松 刘纪海 郭启民 王保成 李保瑞 任金光

三、应急梯队

第一队: 队 长:夏建民 副队长:王鲁丽

队 员:郭启民 李保瑞 任金光

第二队: 队 长:王东林 副队长:匡 群

队 员:李果果 任灸伟 郝 利

四、食品卫生监督组

组 长:王东林

副组长:杨建军 都长松 匡 群成 员:朱春阳 崔骊晔 铁狮子王新平

五、宣传教育组 组 长:匡晨阳

副组长:刘纪海 朱春阳

成 员:董俊福 郭启民 李果果

六、后勤供应组 组 长:赵 有

郭太和

马清华 成 员:刘玉茹 王江予

篇2:人禽流感题库

(试行)

第一部分 总则

一、目的

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发生在禽,也发生在哺乳动物,甚至人。

为确保在发生人禽流感疫情时,能够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疫情,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卫生部《全国卫生系统人禽流行性感冒疫情应急处理预案(试行)》,以及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人禽流感疫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结合广东的实际,以构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禽流感长效管理与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防治工作纳入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有效地控制疫情蔓延扩散,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广东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禽流感疫情应急处理的工作原则是预防为主、依法管理、属地负责、分级控制、快速反应、依靠科技。

三、病例确认、疫情分类与管理

㈠病例确认

省、地级市卫生行政部门分别成立由临床传染病、呼吸道疾病、流行病、检验等相关专业、具有高级职称人员组成专家组。

地级市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本市内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报告后,应于6小时内派出市级专家组进行判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各地级市首例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报告后,应于12小时内派出省级专家组进行判定。首例人禽流感疑似病例需由省级专家组初步判定;人禽流感病例由卫生部组织的人禽流感防治专家组进行最终确认。

㈡疫情分类

Ⅰ类:广东省范围内出现疑似或确认禽类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但没有发现人禽流感病例;Ⅱ类:广东省范围内出现散在的疑似或确诊人禽流感病例;Ⅲ类:广东省范围内证实禽流感具备人传人的能力,出现人禽流感暴发流行。

㈢疫情的分类管理

广东省人禽流感疫情专家评估委员会依照疫情分类标准,并结合禽鸟类禽流感疫情、禽流感病毒感染人情况、是否有聚集病例发生、是否具备人传人能力以及疫情波及范围和影响大小、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结合禽流感在人的流行特征对禽流感疫情进行综合性评估,确定疫情预警级别。

根据疫情控制情况,委员会可临时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及时调整级别,并提出防治策略及重点措施。

根据疫情发生情况采取不同的响应措施。

第二部分 组织管理

一、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及办公室、疾病控制、法制与监督、医院管理等主要处(科)室负责人组成,负责指挥、组织、协调和部署本地区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监督、协调和联络、制定各项治疗、控制疫情的措施、落实禽流感防治的各项具体工作。

二、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

省卫生厅成立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和医疗机构等有关部门专家参加的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各市卫生行政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指导小组。

(一)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主要由传染(感染)科、呼吸科、ICU、儿科、急诊科等专科的专家组成。根据卫生部《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试行)》(附件2)负责制定诊断标准、治疗方案和组织、协调开展病人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对疑难危重病人抢救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做好医院的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工作。

(二)预防控制专家指导小组:由流行病学、消毒和卫生监督专业的专家组成。负责组织制定人禽流感监测方案、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消毒隔离措施等预防控制措施,开展人禽流感疫情收集、报告、分析及调 查处理等指导工作,及时提出疾病预防控制的策略与措施建议,并评估其效果,以保证取得最佳的防制效果。同时成立现场流调处理组、卫生监督组、疫情信息组、消毒及院内感染控制组和宣教组(热线电话)等。

(三)检测技术专家指导小组:由病原学等方面检验专家组成。负责病原学、血清学样品的采集、运送、检测及结果的判定等指导工作。

(四)病例诊断专家指导小组:主要由医疗救护、预防控制、检测技术专家指导小组专家组成。负责人禽流感病例的诊断指导工作。

三、专家评估委员会:省、市级成立人禽流感疫情专家评估委员会,由省级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各专家指导小组负责人组成。负责分析、评估禽流感疫情等级,及时调整类别的建议。

广东省人禽流感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医疗救护专家指导小组、预防控制专家指导小组和病原学专家指导小组、省人禽流感疫情评估专家委员会人员名单见附件1.四、机构职责

㈠卫生行政部门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禽流感防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组织检查和督导,发现防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2、组织制定本地医疗救治、卫生监督、预防控制等指引及实施方案。包括人员、物资的紧急调动方案,完善资源的最优配置等。

3、组织、协调卫生技术力量,建立预防控制、临床救治、病原学的专家库,建立疫情应急的人员储备库,防止和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

4、组织评估临床治疗病人、预防控制疫情措施的效果,完善各项防治方案。

5、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保障应急预防性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达菲等)、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药品、消杀药械、检测试剂等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6、组织开展卫生科普知识的宣传等工作。

7、发布疫情信息和疫情等级。

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1、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防制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等。

2、做好疫情的监测、报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迅速对疫情做出客观、科学的评估。

3、核实疫情;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助省卫生厅召开疫情评估专家委员会会议,提出启动或停止疫情响应的建议,并参与组织实施。

4、组织实施疫点、疫区消毒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

5、参与病例的核实诊断工作,为病例会诊提供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6、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组织开展和培训人禽流感的实验室检测工作,在已具备条件的并已经开展的地级市人禽流感检测的实验室,由省疾控中心进行培训后开展禽流感检测工作;对未开展流感检测的地级市并且具备条件的实验室,由省CDC培训并认可,方可以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各级人禽流感检测实验室应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规定和要求,配备专人负责,并选择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承担检测工作。各检测实验室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人员、试剂、设备均处于良好状态,收集临床标本,随时准备开展检测工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标本库。

7、建立紧急疫情控制物资储备库,储备消杀药品、检测试剂、器械、防护用品等。

8、对疫情预防控制措施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建议。

9、做好预防控制人员的培训。

10、组织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㈢医疗机构

1、负责病人的诊断、治疗、收治管理、疫情、病情报告工作。

2、负责病房的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3、做好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个人防护。

4、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5、收集临床相关样本,送到指定的流感检测实验室或当地疾控机构。

6、做好有关卫生宣传教育和病人心理辅导工作。

㈣卫生监督机构

1、负责监督疫点、疫区预防控制措施。

2、负责监督收治病人医疗机构消毒隔离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等措施。

3、做好学校、托幼机构和公共场所等预防控制工作的监督检查。

㈤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负责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创建卫生城市,卫生村镇活动,大搞环境卫生、清除四害和细菌病毒孳生场所。协调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消除陋习行为。

㈥健康教育机构

搞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普及禽流感和其他相关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提高群众卫生防病的意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

第三部分 疫情控制

一、出现Ⅰ类疫情时,采取以下措施

(一)地市及疫点所在县(区)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人禽流感预防控制领导小组;

(二)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当地农业部门的疑似和确诊的动物禽流感疫情通报后,立即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及相关医疗卫生人员按照卫生部《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附件3)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自最后接触病、死禽之日起进行医学观察7天,并填写相应报表汇总,上报。

(三)职业暴露人员防护

捕杀、处理病、死禽的人员,在禽类禽流感疫区进行相关工作的医务人员和疾病预防控制等职业暴露人员,应严格按照《禽流感职业暴露人员防护指导原则(试行)》(附件4)进行个人防护。

(四)加强重点地区的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县(市、区),按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附件5),对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五)消毒处理

按照《人禽流感消毒措施指引》(附件6),协助农业等有关部门对消毒工作进行指导和效果评价。

疫区的饮用水应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微生物指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六)对高危人群进行预防性服药

对病、死禽密切接触者及现场处理疫情的工作人员,可预防性投服神经胺酸酶抑制剂类药物。具体服用范围、剂量和服用时间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专家讨论、确定。

(七)开展大众健康宣传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

广泛开展面向公众的健康教育活动和爱国卫生运动,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在疫情发展不同阶段,通过对社会公众心理变化及关键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健康教育策略,及时组织相应的科普宣传。

二、出现Ⅱ类疫情时采取的措施

出现Ⅱ类疫情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病例的诊断与报告

1、国家对人禽流感疫情报告实行专报管理。自2004年2月5日起各地必须使用“国家疾病监测个案专报信息系统”报告发现的疑似或确诊病例。

2、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及所在医疗机构根据“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进行诊断,发现人禽流感病例、疑似病例后,应按照《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附件7)规定的报告内容、方式、时限、程序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填报《传染病报告卡》。

网络直报报告登录地址为:http://211.167.248.17:8080,各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录帐号和密码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中心统一制定下发。

3、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特别是省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在加强对人禽流感疫情报告工作的技术支持与指导的同时,须确保“国家疾病监测个案专报信息系统”的畅通运行。

(二)病例的隔离救治

按照“人禽流感诊疗方案”诊断为疑似和确诊病例后,立即送指定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做好院内感染控制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

(三)疫点消毒处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人禽流感消毒措施指引》,组织、指导对疫点和病例活动范围内的污染场所进行终末消毒。

(四)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接到疫情报告后,按照《人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指导原则》(附件8),立即组织专业人员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个案调查、追溯可能的感染来源,开展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等方面的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人禽流感病例个案调查表》进行网络直报。

(五)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按照《禽流感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对病、死禽和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7天。

(六)实验室检测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严格按照《人禽流感样品采集、运输和检测技术规范(试行)》(附件9)对病例进行标本采集、包装、运送和实验室检测。各省级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检测结果阳性,或发现无法鉴定的流感毒株,应立即将原始标本及分离物送国家流感中心进一步复核、确认。

三、出现Ⅲ类疫情时采取的措施

出现Ⅲ类疫情时,除采取上述预防控制措施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确定疫区,采取控制性措施(必要时封锁、停课、停工等);

(二)密切接触者进行隔离医学观察7天,必要时,服用预防药物;

(三)在更大范围内加强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除在发生禽流感疫情的县(区)外,各市根据疫情扩散、波及的范围,参照《人禽流感疫情监测实施方案》,在更大的范围内有禽类接触史的流感样病例和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开展人禽流感疫情监测。

(四)专家委员会根据禽流感流行特征,人疫情发生情况,确定或调整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公共娱乐活动;限制公众聚会活动、旅游劝告;加强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和人员集中的地区消毒措施;加强对学生、外来流动人员等重点人群的预防控制。

(五)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疫情控制结束的条件:

Ⅰ类疫情:感染发病禽鸟销毁、疫点环境经彻底消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禽密切接触者均结束医学观察后,由市级专家评估委员会提议,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可结束本次疫情控制。

Ⅱ、Ⅲ类疫情:末例人禽流感病例治愈7天后,无新发病例出现,由专家评估委员会研究提议,省卫生行政部门同意,结束本次疫情控制。

第四部分 医疗救治

一、定点医院的设置

各市指定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定点医院同时作为人禽流感定点收治医院。

二、各指定医院要成立医疗救治专家小组,负责医疗救治工作,一旦发生疫情,要服从本地区紧急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小组指挥,作出快速反应,携带必须的医疗器械、药品及防护用具等及时赶赴现场,有效开展医疗救治,并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工作。

三、收治人禽流感病人的医院,必须成立以院长为核心的医疗救治小组,集中全院医疗技术力量,根据专家指导组提出的治疗原则,拟出最佳救治方案,迅速、有效地投入救治工作,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每日要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病人病情和治疗情况。各医院必须储备一定数量的抗病毒药品等急救医疗药械。

四、收治禽流感病人的医院要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和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

第五部分 疫情报告、信息管理与发布

一、疫情报告、信息管理与发布

按卫生部《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执行。

二、疫情通报

(一)省卫生厅及时将人禽流感疫情情况,向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各市卫生局以及驻粤部队通报;

(二)各市卫生局接到上级疫情通报后,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卫生局通报;

(三)人禽流感疫情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农业部门,并向毗邻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四)接到疫情通报的毗邻地区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通知本行政区域内的医疗预防卫生机构,做好预防控制工作。

第六部分 保障措施

一、人员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组建扑灭人禽流感疫情处理的应急预备队,随时参加疫点或疫区病人的救治和疫情的预防控制工作。

二、技术保障

各地级以上市疾控中心、省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和高等院校要加强有关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完善人禽流感的监测、诊断等手段。必要时请国家疾控中心专家指导或送国家指定实验室进行禽流感病毒分离鉴定和毒力测定。

三、物资保障

省卫生厅建立紧急防疫物资储备库,储备应急器械、消毒药品、诊断试剂等。

四、资金保障

各级财政保障禽流感应急防疫物资、疫情处理业务、疫情监控等资金。

第七部分 附则

本预案适用于广东省区域范围内涉及人禽流感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可根据各地情况参照本预案制定相应预案。

篇3:人禽流感题库

资料与方法

2010年2月12-20日转运疑似人禽流感患者14例, 均为我市卫生学校的学生, 其中男8例, 女6例, 年龄17~22岁, 平均19岁。均表现为头痛、发热、咳嗽、流涕、全身不适, 体温37.4~39.2℃。

救护车的要求:①专门指定适用于烈性传染患者转运的负压救护车作为转运专用车辆, 该车具有将车内空气吸入净化装置进行无害处理, 防止医护人员和外界人员传染和感染病毒。②救护车内配备急救箱、氧气袋、呼吸球囊、便携式呼吸机、电动吸引器、多参数监护仪、担架等设备。车内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和加盖的污物桶, 专门放置污染物品。③急救中心设置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疑似人禽流感患者救护车辆, 指派有经验的医护人员、司机, 负责人禽流感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转运工作。急救车辆中的车载医疗设备必须专车专用, 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

转运中医护人员的消毒隔离与防护:人禽流感患者或者疑似患者在院前急救转运过程中, 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需要近距离地接触, 因此, 必须对医护人员进行有效地保护措施。目前, 主要措施是采取隔离防护措施。防护服防护:针对人禽流感的传播特点, 医护人员、司机在转运人禽流感患者或疑似患者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 避免被感染。医护人员、司机应该穿戴连体服、长筒胶靴、防护头套、口罩、眼镜、隔离衣和手套;在接触患者或疑似患者后, 应该及时将全套防护物品进行更换。

医护人员在转运人禽流感患者或疑似患者的工作流程:①穿戴全套防护物品;②达到目的医院和现场接患者;③将患者安置在车厢内;④将患者送到传染病院;⑤进行全套防护物品的更换;⑥返回;⑦车辆及设备消毒;⑧人员防护消毒。

穿戴防护物品流程:①连身服;②长筒胶靴;③防护头套;④口罩;⑤防护眼镜;⑥隔离衣;⑦胶皮手套。

脱防护物品流程:①摘手套;②洗手或手消毒;③脱隔离衣;④洗手或手消毒;⑤防护眼镜;⑥口罩;⑦防护头套;⑧长筒胶靴;⑨洗手或手消毒;⑩连身服;洗手或手消毒。穿防护服的顺序与脱的顺序基本相反, 目的是防止在脱防护服的过程中对皮肤、黏膜产生污染。防护的关键部位是口鼻呼吸道、眼黏膜。因此, 在脱防护服时应保持双手在清洁状态下进行摘口罩、眼罩的操作。在脱防护服时, 应注意保持手部的卫生, 尽量避免双手接触污染物品或污染的防护服, 不慎被污染时, 要及时消毒。应该将脱下的防护服里面朝外, 将其放入加盖的污物桶内, 脱防护服后应该对双手进行彻底消毒。在脱防护服过程中, 动作应该轻柔、敏捷, 禁止对污染物品进行抖动。

手卫生:手卫生是防止病原体经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 因此, 要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这样对预防控制人禽流感交叉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医护人员、司机下班前要进行手消毒、淋浴、换干净衣服, 测量体温。

清洁消毒:消毒方法是根据病原微生物的特点与传播方式来确定的。①对救护车内物品和地面进行消毒, 给予常规消毒, 可用200~400 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或2%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消毒, 消毒后进行封闭1小时。②对防护眼镜、面罩的消毒, 可用250~500 mg/L含氯消毒剂或者75%乙醇, 进行浸泡消毒, 30分钟后进行清洗, 干燥后放置好以备使用。③对患者的床单、被套等给予及时更换, 可用250 mg/L含氯消毒剂, 进行浸泡消毒, 时间30分钟, 然后送洗衣房给予清洗消毒。④呼吸机主机表面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管道用75%乙醇浸泡30分钟后, 清洗干燥后备用。⑤接触患者的精密仪器, 表面使用70%乙醇擦拭消毒后备用。⑥对患者使用的体温计消毒, 可用75%乙醇或者0.2%过氧乙酸, 进行浸泡消毒, 15分钟后进行清洗, 干燥后保存以备用。对血压计、听诊器等, 在每次使用前、后进行消毒, 可用75%的乙醇进行擦拭。⑦氧气瓶在移出更换或充氧前, 用500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外表面。⑧医疗废物交传染病院处理。

结果

9天内转运疑似人禽流感患者14例, 参与转运工作的司机、医护人员共12人, 无一人出现疑似人禽流感感染症状。

讨论

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工作是高风险的职业。特殊的职业和特殊的工作环境, 决定了其职业的危险因素。为了保证院前急救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降低感染机会, 除了强化相关知识培训、规范操作, 增强医护人员的防护意识, 要求人人熟练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外, 还要求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 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估, 然后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以确保院前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安全。

参考文献

篇4:人禽流感诊疗方案

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甲型流感病毒属,目前可分为16个H亚型(H1~H16)和9个N亚型(N1~N9)。禽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禽外,还可感染人、猪、马、水貂和海洋哺乳动物。到目前为止,已证实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为H5N1、H9N2、H7N7、H7N2、H7N3等,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卤素化合物(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活性。

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但对低温抵抗力较强,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 ℃)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较低温度粪便中可存活1周,在4 ℃水中可存活1个月,对酸性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在pH4.0的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存活能力。在有甘油存在的情况下可保持活力1年以上。

裸露的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48小时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活性。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禽类。野禽在禽流感的自然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家禽分泌物和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物品和水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毒株也可被感染。

易感人群一般认为,人类对禽流感病毒并不易感。尽管任何年龄均可被感染,但在已发现的H5N1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

高危人群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及其同地居住的家属、在发病前1周内到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接触禽流感病毒感染材料的实验室工作人员、与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为高危人群。

临床表现

潜伏期根据对H5N1亚型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1~7天,通常为2~4天。

临床症状不同亚型的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后可引起不同的临床症状。感染H9N2亚型的患者通常仅有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部分患者甚至没有任何症状;感染H7N7亚型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结膜炎;重症患者一般均为H5N1亚型病毒感染。患者呈急性起病,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主要为发热,体温大多持续在39 ℃以上,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化道症状。

重症患者可出现高热不退,病情发展迅速,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临床表现明显的肺炎,可出现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多脏器功能衰竭、休克及瑞氏(Reye)综合征等多种并发症。可继发细菌感染,发生败血症。

预后

人禽流感的预后与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关。感染H9N2、H7N7、H7N2、H7N3者大多预后良好,而感染H5N1者预后较差,据目前医学资料报告,病死率超过30%。影响预后的因素还与患者年龄、是否有基础性疾病、是否并发合并症以及就医、救治的及时性等有关。

治疗

对疑似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确诊病例应进行隔离治疗。

对症治疗可应用解热药、缓解鼻粘膜充血药、止咳祛痰药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以及其它水杨酸制剂的药物,避免引起儿童瑞氏综合征。

抗病毒治疗应在发病48小时内试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中成药应用注意辨证使用口服中成药或注射剂,可与中药汤剂配合使用。

1. 解表清热类可选用连花清瘟胶囊、柴银口服液、银黄颗粒等。

2. 清热解毒类可选用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或颗粒)、鱼腥草注射剂、双黄连粉针剂等。

3. 清热开窍化瘀类可选用安宫牛黄丸(或胶囊)、清开灵口服液(或胶囊)、清开灵注射液、醒脑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等。

4. 清热祛湿类可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胶囊)、葛根芩连微丸等。

5.止咳化痰平喘类苦甘冲剂、痰热清注射液、喉枣散、祛痰灵等。

6. 益气固脱类可选用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预防

1. 尽可能减少人,特别是少年儿童与禽、鸟类的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类的接触。

2. 因职业关系必须接触者,工作期间应戴口罩、穿工作服。

3. 加强禽类疾病的监测。动物防疫部门一旦发现疑似禽流感疫情,应立即通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职业暴露人员做好防护工作。

4.加强对密切接触禽类人员的监测。与家禽或人禽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者,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立即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病人标本并送至指定实验室检测,以进一步明确病原,同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有条件者可在48小时以内口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5. 严格规范收治人禽流感患者医疗单位的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接触人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戴防护镜、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具体的消毒隔离措施和专门病房的设置应参照执行卫生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的相关规定。

6. 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7. 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未熟的肉类及蛋类等食品;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篇5:预防人禽流感宣传标语

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人民健康服务

搞好环境卫生,增强防病能力

不吃未熟禽、蛋;加工、保存食物要生熟分开

注意饮食卫生,把住“病从口入” 宰杀禽畜后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勤通风、勤洗手、喝开水

篇6:人禽流感防治知识问答

一、什么是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一种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按病原体类型的不同,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禽流感三大类。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低致病性禽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高致病性禽流感最为严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因其在禽类中传播快、危害大、病死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军覆没”,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二、什么是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导致人禽流行性感冒,又称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按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

三、禽流感病毒生物学特点有哪些?

禽流感病毒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剂容易将其灭活,如氧化剂、稀酸、十二烷基硫酸钠、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传染性。禽流感病毒对热比较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2分钟以上可灭活。病毒在直射阳光下40至48小时即可灭活,如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可迅速破坏其传染性。

四、人禽流感病毒传染源是什么?

传染源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但不排除其它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禽流感病毒可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传染给人,人类直接接触受禽流感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禽流感病毒也可以被感染。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是传播途径。如果直接接触带有相当数量病毒的物品,如家禽的粪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经过眼结膜和破损皮肤引起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五、人禽流感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是哪些?

易感人群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3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从事家禽养殖业者,在发病前1周内到过家禽饲养、销售及宰杀等场所者,以及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六、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关键是什么?

防治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四早”,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七、日常生活中怎样预防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1、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预防该病非常重要。平时应加强体育锻炼,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不吸烟,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掩住口鼻。

2、保持室内清洁,使用可清洗的地垫,避免使用难以清理的地毯,保持地面、天花板、家具及墙壁清洁,确保排水道通畅;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应每天开窗换气两次,每次至少10分钟,或使用抽气扇保持空气流通;尽量少去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3、注意饮食卫生,进食禽肉、蛋类要彻底煮熟,加工、保存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厨房卫生,不生食禽肉和内脏,解剖活(死)家禽、家畜及其制品后要彻底洗手。

4、发现疫情时,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公众特别是儿童应避免密切接触家禽和野禽。

5、注意生活用具的消毒处理。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下1分钟即可灭活。对干燥、紫外线照射、汞、氯等常用消毒药都很敏感。

6、若有发热及呼吸道症状,应戴上口罩,尽快就诊,并切记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游或与禽类接触史。

7、一旦患病,应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多休息、多饮水,注意个人卫生。

八、穿羽绒服、盖鸭绒被是否会传染禽流感?

篇7:人禽流感防治知识培训试卷

单位 姓名 分数

一、名词解释

1、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定义:

2、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定义:

二、填空

1、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源主要是,可能的传播途径为、、,易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高危人群有。

2、人类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含有。

3、治疗人禽流感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是。

4、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是指 内发生的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 以上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5、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的目的是。

6、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后,应 报告医疗机构相关部门,由医疗机构在 内组织本单位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应立即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注明“不明原因肺炎”并进行网络直报。

7、医务人员在发现聚集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医院应 组织本院专家组进行会诊,并进行网络直报,同时向县级疾控机构报告。

8、人禽流感病例采集 份血清标本,采集的时间分别为。

9、感染性疾病科和分诊点的设置应当,,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和必要的防护用品。

三、简答题

篇8:人禽流感题库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济南市首例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病例及密切接触者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禽间调查和检测、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的排查以及医疗机构发热、肺炎病例的排查资料。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 按照国家方案[1], 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格对病例的发病、诊疗经过、流行病学史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对病人发病前7天主要活动场所及其有关人员进行了现场勘察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了病例就诊的全部门诊和住院病历资料。

1.2.2 标本采集

采集病例3批5份标本 (3份咽拭子和2份呼吸道吸取物) ;采集8名高危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采集所有156名密切接触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标本。采集禽类肛拭子224对、血清学样本210个。

1.2.3 检测项目和方法

病人和密切接触者的呼吸道标本采用RT-PCR和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 病例的下呼吸道深部分泌物标本接种SPF鸡胚48小时后, 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序。密切接触者的血清利用马血球血凝抑制实验检测抗体 (检测抗原:A/Anhui/1/05, 阳性对照:A/Anhui/1/05鸡抗血清) 。禽类肛拭子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血清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测定禽流感抗体效价, ≥25为免疫合格。

1.2.4 检测试剂

咽拭子和呼吸道抽取物的核酸提取采用德国Qiagen公司的RNA easy mini kit试剂盒 (Cat NO74104) 。采用RT-PCR和real time RT-PCR方法进行禽流感病毒的型别和亚型鉴定。所用试剂盒为德国Qiagen公司One Step RT-PCR Ki (Cat No.210212) 和Quanti Tect TM probe RT2PCR Kit (Cat No204443) 。所用引物为国家流感中心提供的序列, 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均由国家流感中心提供。

1.3 诊断标准卫生部《人禽流感诊疗方案》 (2008版修订版) 标准。

1.4 应急监测在病例所涉及的2个区开展流感样病例、不

明原因肺炎、发热病例和不明原因死亡等监测及回顾性调查。

2 结果

2.1 流行病学调查

2.1.1 发病与诊治

患者张某, 女, 27岁, 汉族, 无固定职业, 平日在家看护孩子和帮助丈夫串制麻辣串。1月9日11:00, 病例以发热症状到小区诊所就诊。

1月13日17:00, 以主诉“发热6天, 咳嗽、咳痰3天”收入省立医院, 入院诊断:双下肺炎, WBC减少, 原因待查, 腋部包块待查。入院查体:体温41℃, 心率115次/分, 血压129/85mm Hg, HB 123g/L, WBC 3.71×109/L, PLT 136×109/L。12日胸片提示双下肺炎。15日CT提示:双肺大量散在片状、斑片状及磨玻璃样高密度影, 其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 段及段以上支气管通畅, 气管隆突下可见淋巴结影, 未见胸腔积液。转入发热门诊隔离病房观察治疗。

1月17日7:15, 以不明原因肺炎转入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查体:体温37.5℃, 心率180次/分, 呼吸66次/分, 血压60/40mm Hg, , 神志尚清, 口唇及四肢末梢紫绀, 皮肤、巩膜无黄染, 无出血点、瘀斑及皮疹。双侧瞳孔约2~3mm, 对光反射正常, 颈软, 心率180次/分, 律整, 心音尚有力, 各瓣膜区均未闻及杂音, 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 肝脾未及, 腹水征阴性, 双下肢无水肿, 克氏征、布氏征、巴氏征均为阴性。血常规示:HB 126g/L, WBC 3.01×109/L;N 0.11×109/L, PLT 70×109/L。入院诊断:不明原因肺炎;休克 (感染性)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2.1.2 暴露史

病例发病前7日内未接触过活禽和发热呼吸道症状的病人, 主要是居家活动, 协助丈夫进行麻辣烫前期制作时接触过与禽类相关的食物, 包括鸭血、鸡肉丸和鸡心。麻辣烫所用材料均在其家中客厅、小客厅、厨房及冰箱内放置, 清洗和串制也在厨房、小客厅和客厅完成。1月1日, 病例与丈夫及女儿曾到一烧烤店用餐, 食物种类包括蒜爆鸡肉、烤鸡翅、羊肉串。进食中病例发现鸡翅可能未熟透, 即停止食用。患者居住地3公里范围内没有规模家禽养殖场。

2.2 实验室检测

2.2.1 病例检测

病例的3批5份标本 (3份咽拭子和2份呼吸道吸取物) 。经RT-PCR和real time RT-PCR检测, 第1批2份咽拭子标本全部为阴性, 第2批1份咽拭子标本确定为H5HA阳性, 第3批呼吸道吸取物标本的RT-PCR和real time RT-PCR均为阳性, 18日上午, 国家流感中心复核结果阳性, 22日, 病毒分离阳性, 命名为A/Shandong/1/2009 (H5N1) 。病毒血凝素基因核酸和蛋白序列与我国2005-2008年分离的24株人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 血凝素蛋白的连接肽和受体结合位点仍然是禽源性的;病毒对神经氨酸酶抑制类药物 (达菲) 尚未发生耐药性基因突变, 但对烷胺类药物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产生了耐药。

2.2.2 密切接触者检测

8份密切接触者咽拭子标本病毒核酸检测阴性, 157名密切接触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抗体检测阴性。

2.2.3 禽类检测

2008年秋季, 济南市通过对养殖禽类进行的抽样检测, H5N1 Re-4合格率为91%~100%, H5N1 Re-5合格率为86%~100%。对定点宰杀禽类市场进行高致病性禽流感病原学检测未发现阳性结果, 畜牧部门未发现禽类疫情。本次疫情发生后, 畜牧部门开展的调查未发现家禽发病;抽取病原学样本224对、血清学样本210个, 经检测, 家禽免疫抗体合格率为97.6%, 超过国家规定标准[2], 病原学检测全部阴性。2.3治疗与转归1月9日在小区诊所曾给予头孢、病毒唑静点、安痛定肌注治疗;1月17日入院后予积极机械通气, 抗感染, 抗休克, 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保护并支持重要器官功能等措施, 治疗一度显效, 但总体病情进行性加重。18:05病情进一步恶化, 表现为心率和血压持续下降, 昏迷程度加深。虽继续全力抢救, 18:40临床死亡。死亡原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诊断:人高致病性禽流感。

2.4 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与管理

共确定密切接触者157名, 包括医护人员142人、急救人员3人、病人家属8人及同学4人。所有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观察, 期间3例陆续出现轻度发烧, 经对症治疗后痊愈。咽拭子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均阴性, 至2010年1月24日全部解除医学观察。

2.5 对发热、肺炎病例排查

截止1月23日, 槐荫区驻地所有医疗机构呼吸内科、小儿科、急诊和发热门诊就诊病人9 865人, 有发热者829人, 其中流感样病例586人, 仅占就诊病例的5.94%, 无明显发热病人增多现象。经跟踪排查无异常。住院病人中, 未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2.6 入户主动搜索

在病例所在区逐户主动搜索发热和有呼吸道症状病例, 截至1月23日, 共调查住户139 283户, 调查402 798人, 流感样病例1人, 经临床诊治, 排除不明原因肺炎。同期国家级流感监测点, 监测结果表明无发热病人增高现象。

2.7 职业暴露人群禽流感排查

辖区对活禽市场从事活禽销售、运输等接触禽类的人员进行了排查, 共排查537名禽流感高暴露人群, 135人所接触的禽类有明确禽免疫史, 37人所接触的禽类无免疫史, 不详365人。所有人员均未接触病死禽, 无发热病人。

3 讨论

禽流感是由正粘RNA病毒引起的重要疾病,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将其列为A类疾病, 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目前在亚洲发生的主要是人感染H5N1型禽流感, 由于具高病死率以及可能出现新的病毒变异株等原因, 被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可能是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最大的疾病之一[3、4], 我国已经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甲类传染病管理[5]。如果H5N1病毒突破种属屏障, 就能够很容易地在人群传播, 就会造成流感大流行。因此, 及时甄别禽流感患者是应对流感大流行的重要手段。人禽流感感染患者的鉴别诊断包括流行病学证据、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其中实验室检测结果是患者确诊不可缺少的证据。本例病人的第1批2份咽拭子标本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 第2批咽拭子标本进行RT-PCR核酸检测时H5HA引物出现阳性结果, 但甲型通用引物和H5NA引物扩增为阴性, 第3批2份呼吸道吸取物标本的RT-PCR和real time RT-PCR均为阳性。说明结果准确与否与标本的采集质量和类型密切相关, 下呼吸道吸取物标本更适合于禽流感病毒检测。对该病例的157名密切接触者的医学观察、抗体检测, 未发现禽流感病例, 排查驻地医院门诊、住院病例未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例, 无发热病人增多现象, 经跟踪排查无异常。证明济南市该例禽流感病例没有发生人传人。病毒血凝素基因的核酸序列和蛋白序列与我国2005-2008年分离的24株人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 血凝素蛋白的连接肽和受体结合位点仍然是禽源性的;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类药物 (达菲) 尚未发生耐药性基因突变, 但对烷胺类药物 (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 产生了耐药。因此, 该病毒没有发生明显基因突变, 也没有与人禽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 病毒仍然是禽源的, 尚不具备人传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病例无明确的病、死禽接触史, 不过其曾经接触过鸭血、鸡翅等禽类副产品, 其感染来源可能与此有关。追踪病例传染来源时, 应当将各种禽类产品均考虑在内。

参考文献

[1]卫生部.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方案.2006.

[2]2006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农业部文件, 农医发[2006]2号.

[3]Monto AS.The threat of an avian influenza pandemic[J].N Engl Med, 2005, 352 (4) :323-325.

[4]Zeitlin GA, MaslowM J.Avian influenza[J].Curr Infect Dis Rep, 2005, 7 (3) :193-199.

上一篇:工业设计考研经验下一篇:因上课迟到检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