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补习篇

2024-04-23

高考补习篇(精选8篇)

篇1:高考补习篇

【银河补习班】经典语录

1、“你有没有想过长大要干什么”

“清华北大啊,妈妈说的”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像箭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在哪,你每天拉弓有什么用。

2、我爸爸总说,只要脑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事情。

3、桥垮塌了,可是我的桥永远不会垮!

把自己的桥修好,是世界上最大的事儿。

4、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考卷那样,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而是会有EFGHIJK的岔路,甚至能开出XYZ的脑洞。

5、我希望他学的不仅是知识,他必须知道人活着为什么。

6、爸爸,我像你一样,永远也不会认输!

7、“这个魔术太牛了”

“能再变一次吗?”

8、天下的父母都会担心孩子被社会淘汰。

9、永远不认输!

never give up

10、我原以为我的教育很成功,看来,彻底失败了。不过,儿子,放心,我不会耽误你的远大前程的。

11、“你是这个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12、“爸爸,我比小时候,长高了那么多。”

13、“如果你身处黑暗,还想要照亮别人,那你算是长大了。”

14、“家长怎么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看家长怎么做。”

15、不要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

16、总有一天你要面对的,是人生的高考。

17、“真正的学习要从兴趣开始”

18、只要脑子一直想,一直想,你就可以干这个地球上所有的事情,永远不要停止思考,永远不认输。

19、如果你身处黑暗,还想要照亮别人,那你就是一个成年人了。

20、我们的孩子到底需要怎么样的教育?答案是:孩子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勇敢面对这个世界、做自己喜欢事情的教育。

21、他永远像个发电机,但那时候我才意识到大人也是需要被照顾的。

篇2:高考补习篇

高效学习小技巧之“跳过难点”

在学习新的知识(包括阅读一本书、听课、做研究等等)时,经常会遇到一些难点,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个时候,我们最好避开,跨过那些难点,不要只用一种方法强行去解决难点。

想一想你在玩拼图游戏时,遇到找不到的地方会怎么?强迫自己强行找出与难点一样的拼图部分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就如勉强将拼图放入某一块,或用剪刀去剪,这都是徒劳无益的,而且难点对其随后部分的理解并不是很重要,而暂时撇开不管则有以下诸多益处:

(1)如果不急于立刻处理这些难点,大脑潜意识就会有时间集中注意力去解决这些问题(大多数人考试时会有这样的经验,有些问题一时难于解答,但在做完其他题目再回头看时答案却自己“蹦”出来了,难题显得出奇地简单

(2)如果晚一点再回头攻难点,那么大脑可以从两方面利益。除了上面提到的明显优势外,还可以从“上下文”中得到启示(正如拼图中难拼的部分),这样大脑自动“拼图”的优势将可以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3)撇开难点,继续向前,可以放松精神,避免传统学习方法所带来的弊端。

“跳出难点”,随后再回头,这样可以从“其他”角度考虑问题,信息量更大,更便于问题的解决,而且“难点”对于理解其后的内容往往并不很重要。

篇3: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

其实, 出现上述困惑最根本的原因是同学们不会思考和不会解题。笔者以为要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关键是两个方面, 一是要养成两个良好习惯:思维自然和积极主动改进。二是要养成具体解题的四个意识:慎重读题意识———精于借鉴意识——巧于命题意识———胸怀中心的做题意识。

先说第一方面的两个习惯。

“思维自然”是指在审题、写作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顺应自己的思维习惯, 而不要被章法、技巧等困扰。笔者记得有一位足球教练回答球该怎么踢的时候说:“往对方球门里面踢。”看似废话, 实则很好、很有道理。写作文也是一样:高考作文究竟该怎么写?最终要归结为按照同学们头脑里所想的去写!我们教同学们写作, 最终要教会同学们如何去想, 如何去写, 而不是要教会他们掌握写作技法和写作模式。所以, 我们要告诉同学们第一眼看到作文题和作文材料时, 脑海里闪现的是什么, 就应该围绕什么去构思, 去打底稿, 而不是总想利用技法和模式去创新, 去另辟蹊径, 走和别人不一样的路。一味为了创新, 同学们就会失去自己的头脑, 失去自我, 陷入无从下手的境地。我们知道, 一个运动员在比赛的过程中是绝对不会去想平时教练教的技巧的: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 每步迈多大最合理, 上肢该如何摆动更协调等等细节, 因为那样不但不可能跑快, 甚至会因受干扰连跑都不会了。同学们看到作文题有了第一反应之后, 就一定要自然地、及时地按照自己头脑里所想的东西在草稿纸上记下来, 然后迅速列个提纲。列提纲对正式写作是很有用的, 它是同学们在头脑中找的材料, 给文章写的脚本, 有了提纲就有了文章的雏形, 就形成了粗线条的文章。

“积极主动改进”则是指同学们要瞅准一切时机向老师询问自己作文的问题, 让老师面批面改然后及时改进。特别是在老师刚评讲完一定要找老师询问自己作文需改进的地方, 因为老师评讲作文是针对全班同学文章的问题而讲的, 不是针对同学个人文章而评讲的。同学们自己的文章究竟该如何改, 那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可是老师没有时间每次作文都对每个同学面批面改, 更不可能在课堂上针对每个同学具体评讲, 课下也不可能找来每个同学一一评讲。但这并不代表同学们自己不能找老师单独“开小灶”。但是, 同学们要切记老师指点得再精彩都是空的, 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得到老师的指点后一定要积极重写, 直到能写出一篇好文章, 从而得到真正提高。写作文其实应该像解数学题一样, 一定要写到解出“正确答案”为止, 一道作文题只有能写出一篇好文章之后才算是真正解了这道作文题。总之, 积极主动是同学们提高写作水平的捷径。

笔者把具体写作解题过程分为四步, 是因为:

首先, “慎重读题意识”是写好一篇高考作文的前提。笔者始终认为作文解题和数理化解题是相似的, 作文和数理化题目其实都是需要利用已知条件去求得一个结果。可是同学们在解作文题时总是缺少解数理化题目时的习惯和意识, 不像解数理化题目那样重视已知条件———作文材料和作文要求, 更有甚者完全忘记作文材料和作文要求。我们知道解数理化题目时如果不注意看题目, 不充分利用已知条件, 那么题目就会解错或根本解不出来。如要计算1加几等于5, 那当然只能是4了, 但如果不受已知条件1的限制, 那么几加几等于5就会有上千上万个答案了, 没有标准。同样, 写作文也是这样, 如果不看作文材料和作文要求, 那作文当然也没有标准了。考试时同学们对前面做不到的题目常常采取空在那儿的做法, 因为题目的要求 (已知条件) 同学们不知如何利用。但对作文很多同学可以不受题目的要求 (已知条件) 的限制, 不看要求、不先写题目后写作文或根本不写作文题目就写出一大篇来。只可惜这种文章十之八九文不对题, 文题明显不配套, 让老师阅后一头雾水, 这如何得高分?高考作文阅卷是有评分细则的, 而这个细则是根据作文题的要求和作文材料制定出来的。所以, 同学们要切记作文要紧紧围绕作文要求和作文材料来写, 来展开。一篇好作文是从慎重读题开始的。

第二, 精于构思借鉴意识。善于构思是写出好作文的关键, 是得高分的保证。高考作文如同下棋, 胜负取决于落子之前, 落子之前谁比对方能多算一步, 谁就棋高一招。高考作文也是这样, 谁在动笔之前比别的同学向深处多想一步谁就能多得分, 做到文未成而意已先。作文创新任何时候都是思想深度的创新, 而不是形式的创新, 绝不是写另类文章, 而是构思精巧, 这才是作文创新的真境界。形式的创新可以学, 而思想的创新不可模仿。那如何做到比别的同学多想一步呢?笔者以为关键是要多写同题作文, 对优秀范文仔细领会、反复借鉴。笔者的学生每年都要参加华中师范大学组织的“新世纪”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倒不是这个大赛多高明, 而是因为该大赛对高考作文特别适用, 对高考作文构思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该大赛每年一届, 至今已举办10届, 但都是命题作文, 分年级同题作文, 全国几十万学生写同题作文, 然后选出一百来篇最好的及时结集出版, 凡参赛的同学在5月就可拿到一本当年的《新世纪作文》。同学们拿到这个集子之后, 笔者对每个题目精心挑选两篇, 详细讲解, 然后要求同学们仔细领会, 反复琢磨。到了高考最后两个星期, 笔者再一次筛选, 最后确定五篇再一次精讲, 让同学们再一次反复体会, 特别是高考前三天, 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反复看最后筛选的五篇文章, 对其构思、立意、技巧做到心领神会、融会贯通, 做到考场中能借鉴。比如2009年我省 (湖北省) 的高考题是“站在的门口”, 结果笔者班上有的同学写《站在同学家门口》, 借鉴了《新世纪作文》 (2009年卷P18) 唐念念同学《去同学家》的构思、立意;写《站在童年门口》, 借鉴了《新世纪作文》 (2009年卷P23) 徐丹蕊同学《虚惊》的构思、立意;写《站在大都市门口》, 借鉴了《新世纪作文》 (2009年卷P66) 邵晓威同学《问路》的构思、立意;写《站在隔壁人家门口》, 借鉴了《新世纪作文》 (2009年卷P100) 杨曦同学《隔壁人家》的构思、立意……笔者要求同学们越临近高考对作文越重视, 对基础知识则慢慢放下, 高考前最后三天对字词和背诵的文章则根本不需再复习, 因为此时一天背一千个字高考也不一定能碰上一个字, 而且有时会越记越慌。而对优秀作文的构思、立意多看、多思反而来得实在些。

第三, 巧于命题意识。题目的重要性勿用赘述, 笔者要强调的是命题时要有自然思维习惯和写实意识。自然思维、自然命题很重要, 因为想得太多会浪费时间, 影响正文写作。考场时间很宝贵, 浪费不起, 题目虽重要, 但完全展现你水平的毕竟是正文。所以命题必须顺应自己的思维, 对想到的材料迅速做出选择, 然后围绕作文题要求命题。而写实意识则是要求同学们在命题时不要故弄玄虚, 把题目命得太虚, 让阅卷老师看不懂作文题目的意思、看不出题目和正文的联系。一篇好的作文, 题目应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而表达出来的思想、主题、情感却是高于题目实体的东西, 能以小见大, 以实体反映本质。比如上面写《站在同学家门口》反映的是我国农村的变化;写《站在童年门口》反映的是母女情深;写《站在大都市门口》反映的是高速城市化给“我”带来的困惑;写《站在隔壁人家门口》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至于“巧于命题”的具体技巧笔者在此不再细谈, 因为对于命题作文, 此步骤当然不需要, 而对于非命题作文, 笔者曾以2004年上海卷“忙”为例详细阐述过如何巧于命题 (参见《语文教学与研究》教师版2005年第2期拙作《作文备考要先死后活》) 。笔者在此要强调的是对于同学们最适用的、最易学的命题方法是替代法, 题目实化、物化, 其次是论点精练化、形象化。

第四, 胸怀中心的做题意识。前面笔者讲过作文也像数理化一样是在解一道大题, 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中心意识一定要强, 时时明确自己写这篇文章究竟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取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 做到胸中有题、有目的。即每一段乃至每一句都要有为中心服务的意识, 在写作过程中脑海要有中心这个念想。有句熟语说“不怕贼偷, 就怕贼惦记”, 其实写作也是这样, 同学们的文章能不能围绕中心, 最怕的就是看同学们脑海中有没有“惦记”中心。当然, 这并不是说在写作过程中不能写中心以外的东西, 只是不管写什么东西, 用什么材料最后一定要拉回来, 回到中心上来, 能言之成理, 能为中心服务。

篇4:2006高考备考攻略之答案篇

1.问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问号。2.叹号改为逗号,句号改为叹号。3.顿号改为逗号。4.第二个逗号改为句号。5.第一个逗号改为句号。6.第一个句号改为逗号。7.第三个逗号改为分号。8.第二个逗号改为分号。 9.分号改为逗号。10.分号改为逗号。11.去掉书名号,分号改为逗号。12.第二个引号改为书名号。13.引号改为书名号。14.书名号改为引号。15.书名号改为引号。16.问号改为句号。17.两个问号分别改为逗号和句号。18.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19.第二个问号改为逗号,叹号改为问号。20.去掉“等”字,问号移至省略号前面。21.问号改为句号。22.去掉“第十八、九”之间的顿号,“第一二三志愿”改为“第一、二、三志愿”。 23.第一个逗号改为句号,三个顿号改为逗号。 24.第一、三个顿号改为逗号。25.句号放到括号的后面。26.去掉第一个句号,后引号放到括号前面。27.冒号改为逗号,第一个句号改为分号,后一个句号放到引号外面。 28.句号放到引号外面。29.第一个句号放到引号里面。30.“三高”加引号,并在其后加破折号。31.只在“松”和“紧”上加引号。 32.去掉引号。33.括号移至“理论”的后面。 34.改为“是众多的爱——父母之爱、手足之爱、甚至许多陌生人之爱——让我活得有希望。”35.改为“山阴(今浙江绍兴)人”36.第三个分号改为冒号37.后一个逗号改为冒号。38.去掉冒号。 39.去掉冒号。 40.冒号改为逗号。41.破折号改为逗号。42.破折号改为冒号。43.第二个破折号改为逗号。44.“心语”后面加破折号。

2006高考备考攻略(二)

一、“尊师重教”公益广告

1.师训如酒,久酿沉香。

2.薪火相传,尊师重教。

3.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尊敬老师,从小事做起。

二、“关注心理健康”公益广告

1.尊重生命,追求成长。

2.给心灵一个空间,给自己寻找一个方向,给生活一份希望。

3.从小自立,长大自强。

4.珍惜健康,珍惜生命。

三、“打击盗版”公益广告

1.为了不使你的偶像变形,请杜绝盗版。

2.华丽的外衣掩饰不了你空虚的灵魂,更哄骗不了群众雪亮的眼睛。

四、“校园”公益广告

1.字字含意韵,句句传真情——宣传橱窗

2.求知而来,载知而去——阅览室

3.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阅览室

4.做人讲德,用水思源——自来水

5.懒惰者不会在此留下矫健的身影——运动场

6.该出手时莫出脚——屋门寄语

7.我的形象全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

8.知道我在等你吗?——垃圾桶

9.不要让我无故流泪——水龙头

10.您的爱心能托起一项事业——希望工程

11.滴滴情深自来水,请你拭去我的泪 ——请节约用水

12.举手投足间,别忘了我饥饿的大嘴 ——果皮箱

13.人间知音难觅,校园草坪难培——请爱护草坪

14.武术家松动了我的骨头,艺术家拧紧了我的眉头——课桌

12.顺“便”冲水——卫生间

13.吐气如兰,缘于心香如蕙——语言美

17.天地“粮”心,惜食莫蚀——食堂

18.痰纸(弹指)一挥间,风度尽逝矣! ——讽乱扔废弃物

19.等待您心灵的爱护!——窗户

2006高考备考攻略(三)

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6.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或《钱塘湖春行》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思乡)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思亲)

8.示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1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国破山何在城春草木深

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2.示例: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

1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浅草才能没马蹄

稻花香里说丰年

晴空一鹤排云上

千树万树梨花开

15.示例: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课外)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雪: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6.天街小雨润如酥

浅草才能没马蹄

大漠孤烟直

瀚海阑干百丈冰

天涯若比邻

千里共婵娟

会当凌绝顶

只缘身在最高层

舍生取义者也

留取丹心照汗青

1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符合题意即可。)

1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0.示例: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1.示例: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

(答案不限于此。符合提示要求且准确无误的即可)

22.示例:岳阳: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黄鹤: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2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25.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6.示例: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8.示例:

[登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观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29.夜泊秦淮近酒家

乱花渐欲迷人眼

雪却输梅一段香

悠然见南山

弓如霹雳弦惊

晴空一鹤排云上

白云红叶两悠悠

30.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1.示例: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3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32.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3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34.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35.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36.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37.不令而行虽令不从

38.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39.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0.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41.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

42.秋水共长天一色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月是故乡明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4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4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45.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46.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4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8.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49.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50.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1.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5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5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54.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55.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6.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7.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8.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59.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60.路曼曼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61.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62.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6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64.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65.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66.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6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6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69.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7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71.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72.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73.(1)春风十里扬州路(2)豆蔻梢头二月初(3)二十四桥明月夜

74.(1)怎一个愁字了得(2)两处闲愁(3)问君能有几多愁

75.⑴千里澄江似练(2)叹门外楼头(3)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7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77.(1)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7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79.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2006高考备考攻略(四)

1.柳絮池塘淡淡风

2.(1)跃马争先(2)修德百年功(说明:答案不惟一。)

3.流水夕阳千古;春露秋霜百年。(说明:撕去的是尾字,两字一减,“千古”“百年”,洋溢着喜气,巧绝!)

4.(1)飞龙舞凤成夜色,击鼓踏歌皆春声。(2)银花焰吐长春景,火树光腾不夜城。(3)一路笙歌春似海,千家灯火夜如年。

5.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说明:首先,要把五个句子的外部顺序调整为:“小苑西回,一庭佳丽莺唤起,看池边绿树,红雨树边,此间有尧天舜日。”其次,上联“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为顶针修辞,故下联的“红雨树边”应调整成“树边红雨”;最后,根据对联的特点进一步调整,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6.香港欢送金牌选手;澳门喜迎体坛精英。

2006高考备考攻略(五)

一、文言判断句练习

(一)1.C(直接把主语“此”和谓语“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放在一起表示判断。)

2.A(从句式角度看,句①句②是无标志判断句,句③是用“……也”表示的判断句;如从结构上讲,句①句②句③都是主谓结构,句④为偏正结构,所以答案为A。)

(二)1.王烈派(人)寻找,就是那个原先偷牛的人。(用副词“乃”表判断。)

2.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我用来养老的。(用“……者……也”式表判断。)

3.服从命令而放跑敌人,不是好的将领。(用“非”表否定判断。)

4.这难道不是上天保佑他的勤勉谨慎吗?(用“非”表否定判断。)

5.听说太子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中止大王对斗剑的喜爱。(用“……者……也”式表判断。)

二、文言疑问句练习

(一)1.(1)范家富贵,为什么不取消这门亲事呢?(“盍”是疑问代词,相当于“何不”。可译为“为什么不”“怎么不”。)

(2)(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用疑问代词“何”和疑问语气词“焉”表示疑问。)

2.对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怎么办?(或译为:医生告诫我不要吃东西,对此该怎么办?)(用固定结构“奈何”表疑问。“奈何”就是“如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样对待等。)

(二)1.不是夏桀谁能做出这种事情呢?(用固定结构“非……其孰”表反问。)

2.什么叫做在心里获得它(射箭之道)?(用固定结构“何……之”表疑问。)

3.他不摔破头、折断身肢就很幸运了,(还)期望什么射中呢?(同2)

4.假使尧在上主政,咎繇当法官,怎么会有夺人马驹的事呢?(用疑问代词“安”和语气词“乎”表疑问。)

5.各人有各人的志向,我哪能因为利禄改变它呢?(用固定结构“岂……哉”表疑问,“岂”是语气副词,句尾常有疑问语气词“哉”“邪”“也”跟它配合,可译为“难道”“哪”“哪里”等。)

6.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用疑问代词“何”和疑问语气词“也”表疑问。)

7.(宾客)都是晚上到达早上离开,难道会有爱惜之心吗?(用固定结构“宁……耶”表反问,“宁”当“难道”讲,相当“岂”。意在否定。)

三、文言被动句练习

(一)1.C(从整个句子看,是个表原因的判断句,这样,就可排除B、D两项。再从主语部分看,应为被动句式作主语,这样,又排除了A项。)

2.C(B项中虽有“于”,但不表被动,作“到”讲,排除。A、D项中没有表被动的词语,动词也不含被动意味,排除。C项中虽无被动标志,但表示的意义却是被动,其句意是:齐国一定会被侵略。)

(二)(所以)始终不被愚蠢的和尚、庸俗的士人开凿所玷辱。(用介词“于”表被动。)

(三)1.县官经常派猎人捕捉(捕、捕杀)老虎,(猎人却)常常被猛虎吃掉。(用“为所”表被动。)

2.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一样被欺负,也一定不会给他马驹。(用“见”表被动。)

3.而丙吉被认为能为边务与职守忧虑,是车夫的功夫。(前一分句用“见”表被动,后一分句用“……也”表判断。)

4.吴王被困在姑苏城上,向勾践哀求饶他性命。(该句是无标志被动句。句中的动词“困”含被动意味。两个“于……”为介词结构后置。)

5.朱晖做官很刚直,被上司忌恨,所任职之处,他都被人弹劾。(第一个分句中的“于”不表被动,相当于“在”,可不译。后两个分句中分别用“见……于”和“被”表被动。)

四、文言省略句练习

(一)1.“不若与人”后省略谓语“乐乐”。

2.“每闻”前面省略主语“促织”。

3.“督师”后省略介词“于”。

4.“束载”前省略主语“秦人”。

(二)1.到了(鞠咏)到任后,(王化基)对他一点儿不加以礼遇,而是非常急切地考核其公务。(介词“及”后省略宾语鞠咏;第二分句前省略主语“王化基”。)

2.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动词“乞”后省略介词“于”,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

五、文言变式句练习

(一)1.A(“未之识”是个宾语前置句,A项和它相同。B项为定语后置句,C项为紧缩复句,D项为介词结构后置句。)

2.C(“美哉寿也”是个主语后置句,C项与它相同。A、B项均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D项为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

3.A(题干中的句子与B、C、D三项均为倒装句,而A项是判断句。)

(二)1.把金玉看得低贱,把人民当作宝贝。(这两句均为宾语前置句,分别用“之”和“是”把宾语“金玉”“人民”提前。)

2.大概将要死于此地,虽然知道他的贤德,(但)我还能用什么方法来传扬他的事迹呢?(“何以”即“以何”,介词宾语前置。)

3.大概是说李将军吧?(宾语前置句。用“之”把宾语“我”提前。)

4.不知你根据什么知道这件事呢?(“奚以”,即“以奚”,介词宾语前置。)

5.他的孝顺恭谨在他的族人中得到传扬,他的信用道义在他的朋友中得到彰显。(介词结构“于其族”“于其友”今译时均提到动词前作状语。)

6.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介词结构“于斯亭”今译时提到动词前作状语。)

7.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介词结构“于涧谷之间”今译时,语序和古汉语同。)

8.范献子把董叔抓来绑在庭院中的槐树上。(动词“执”后省略宾语“之”,即“董叔”。介词结构“于庭之槐”,今译时可仍作补语。)

9.认为他品质非凡,立刻许诺把女儿嫁给他。(介词结构“以女”今译时提到动词“字”之前作状语。字,动词,女子许嫁。如《周易·屯》:“十年乃字”。)

2006高考备考攻略(六)

1.①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 ②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 ③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 ④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 ⑤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句尾语气词、发语词、特殊句式、固定句式)

2.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征,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征得直言。妾幸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选自唐·刘觫《隋唐嘉话》)

(对话标志词“曰、问”句首标志词“谁、岂、安、今、故、妾”等)

3.齐桓公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

2006高考备考攻略(七)

一、1.B(A、C两项,对“势能与动能”的性质均未涉及,因此对“海洋波能”的解释就不够科学;且A项对“海洋产生的起伏运动”的原因解说片面。D项,“由水质点具有的势能与动能”,表述含混。)

2.D(原文提及的波能中间转换器类型有三种:直接机械式、水动式、气动式。)

3.A(B项,“受波体、中间转换器和最终转换应用设备必须统一”不妥,最终转换应用设备是根据用户需要设计的。C项,陈述对象不是“波能转换装置”。D项,“气动式装置”与“水动式装置”只是“中间转换器”的类型。)

二、1.(1)取舍、剪裁。(2)自然(答“人生世相”亦可);艺术(或艺术作品、作品)。(3)“不即”指诗必有所创,创为艺术;“不离”指诗必有所本,本于自然。

2.要素一:生动的画境、戏景。要素二:勾摄神魂的情感。

3.特点一:刹那间成为终古。特点二:片断成为完整的形象。特点三:在无数心灵中复现。

2006高考备考攻略(八)

1.描写了大自然明暗对照、阴阳交替的画面。

2.“秘密”指的是“夜的阴”使万事万物的阴“都无从分辨”,“消融了所有的阴”。(出题点在第三段,答案在最后一段)

3.先用简笔带过晴天浮云“来不及阴”,再用繁笔分别从时间、范围、感性形象等方面分类对比描写云的“浓阴”和“轻阴”。(与概括说明相对应的关键词语:时间——“一天半天”与“持久”;范围——“整片的地,整片的海”与“好像谁望空抛了一匹轻纱”;感性形象——“草像凄恻,树像落寞,山锁着幽郁,海压着愤恨”与“虽然撩拨不开,却又飘忽得捉摸不住。恰似初解愁闷的少年心情”等)

4.⑴作者淋漓尽致地描写空灵之物“阴”,意在表达一种人生哲理:世间万物都有“阴”,阴阳交替是事物的根本规律。(可巧用5题中信息)⑵ 抒发了对阴柔美的肯定之情。

篇5:高考补习篇

达到了顶峰也就意味着下坡的开始,更何况马皓文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并无缓冲,下一秒大桥坍塌,全城人的掌声瞬间变为唾骂,他从一位风光的工程师沦为阶下囚。

入狱,离婚,妻子理所应当要走了孩子的抚养权。小马飞不懂爸爸为什么不回家,执意要在爸爸身边。马皓文说那咱俩玩一个游戏,你跟妈妈走,爸爸自己走,看谁先到家,但爸爸可是有秘密武器的哦。

回家后马飞一直拿着手电往天上照,一边照一遍说,爸爸说他要坐飞船回家,我怕他飞太高找不到家了。

这可能是片子开始后,第一次戳动我的泪点,当然后面还有好几次。

亲妈和继父给了马飞更好的生活条件,让他走进了全市最好的学校。但缺失原生父亲关爱的他,并没有成为一个好学生,他逃课、叛逆、成绩垫底。

在亲生父亲马皓文终于提前出狱见儿子的那天,见到的是儿子被教导主任开除的一幕。

家长低三下四的哀求并无用,最后灰头土脸拎着破编织袋的马皓文大声质问教导主任,“从今开始马飞从寄宿改成走读,我来给他补课,一个学期后他达到什么成绩不会被开除?”

面对荒诞一幕,主任想用全班前十的名次难为这位混不吝的家长,没想到被反打一耙,马皓文主动把成绩改成年级前十。

七年未见的父子,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孩子见到马皓文的第一反应也不是抱抱亲爸,而是拔腿就跑。他愤怒,不解,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爸爸从不来看自己,为什么在自己成长的若干重要时刻爸爸都会缺席?

或许正是母亲苛刻的羞辱式教育和亲生父亲角色的缺失,才让这个孩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上进心。

就像如今的不少年轻人,想方设法去治愈自己源自原生家庭的伤害,有的可能需要花费一生的光阴,去对抗童年时期留下的痛苦记忆。

一句很俗的话,马飞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不幸如上所述,幸运的便是父亲马皓文用他的亲力亲为去疗愈那一段缺失的时光。用循序善诱的方法渐渐让马飞找回思考的乐趣,以身作则的告诉孩子要努力用功。

尽管顶着“冲进年级前十”的压力,马皓文的教育方式仍旧不同于传统家长的胡萝卜加大棒。他自由随性,就算进步是从倒数第一到倒数第五,他也会鼓励孩子是个天才。学习不是为了卷子上的数字,而是为了让孩子学会保持脑子一直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是所有父母都能去疗愈孩子受过的创伤。更多的,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去伤害。

想随便提几句我个人的原生家庭。我的背景可以算是输在了起跑线,单亲家庭,初中父母离异,在父亲离开之前,他带给我的大多数感受都是恐惧。我从小都是成绩优秀的小孩,他却会因为我没有得“双百”暴跳如雷,发泄般的暴打我一顿。

他酗酒成性,至今根植我记忆中的一幕是,小学时候的一个傍晚,我回家看见他和另一位叔叔在小屋喝酒,房间的玻璃都被打碎了,那位叔叔眼睛红红的叫住我,我却因为巨大的不安跑走了。

离开家里后,父亲再也没有音信。从我14岁开始,他没有和我们取得任何联系,他不知道我考取了什么大学,做了什么职业,现在有没有结婚。我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我甚至很羡慕马飞拥有一位敢去弥补过错的父亲,尽管这一切都是电影里的戏。

另外想提及的是,我在初高中时上的学校也是所谓的重点中学,可重点中学里同样有不好好学习的小孩。虽然整体的氛围是积极向上的,但把一个孩子的教育完全寄托于重点高中,这不科学。

学校教育和家长教育,都很重要。我很难言出具体比例,但直觉感觉家庭教育似乎更沉更重。

电影很长,后面还有很长很长的情节我不想一一去评价。但关于家庭疗愈这一点,着实戳疼了我的内心。

返回到开头关于生不生孩子的焦虑,我似乎有了一点点信心。我们都会犯错,家长大多是第一次当家长,孩子也是第一次当孩子,重要的是缺失了去弥补,伤害了去治愈。

只要事情都未到绝境,大概总会有转机。

★ 大话西游降魔篇影评

★ 《烈火英雄》观后感影评400字

★ 《中国机长》观后感400字影评

★ 影评

★ 影评范文

★ 影评格式范文

★ 400字小学作文篇春节

★ 关于母爱演讲稿400字多篇

★ 四年级童话作文400字「优秀篇」

篇6:西安高考补习学校哪家好

丁准,新成立的,小班制,精品学校,学费略高,但老师都没话说。

龙门 比前者差点,全封闭,够暴力,但效果不及前者

一博、远东人民、正大、成才、双城、黄河、鸿达、瑞佳、书林、、、我都不想评价

篇7:高考补习班招生策划书

但是在课堂上明显的听课跟不上,老师这时候也不会对你进行特别的辅导了,他们只会对那些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同学重点辅导,学习成绩偏下的同学,他们可能就不会再管了,这就造成了学校成绩不好的同学成绩就是提不上去。

所以为了帮助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尽快的把成绩提上去,我们举办了这个高考补习班,就是帮助那些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同学的。

一、目的为了向目标群体进行有效的宣传,使其选择我们的高考补习班,结合老师免费试讲、学生免费试听活动,组织此次宣传招生活动。

二、目标对象

普通中学、少量重点高中学习中上游的学生。

三、形式

1、请名师进行免费试讲;

2、组织学生免费试听;

3、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宣传、招生;

4、组织已参加补习班的学生进行“现身说法”;

5、跟进招生报名。

四、具体实施方案

1、公司组织“免费试听活动”。

公司聘请一些有经验、有知名度、能抓住学生心理的老师来试讲,并设法组织一些学习中上游想再提高的高三学生来试听。试讲时间控制在一堂课(45分钟)之内,为后面的活动留出足够的时间;学生人数也不宜过多,要有选择——最好是学习中上的学生——以突出我们的品牌、质量。

2、组织实施问卷调查,进行宣传招生。

问卷调查(附后)是我们宣传招生的关键环节,之所以采取这种宣传方式,主要是因为它可以使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从而锁定他们,使宣传更直接、有效;并且,采用这种方式,不会引起学生反感,使我们的宣传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所以在实施过程中非常关键,应该做好以下几个工作:

⑴、根据试听学生人数,提前印好调查问卷;

⑵、老师试讲完后迅速下发问卷,组织学生认真填写;学生填写时间以15分钟为宜;

⑶、15分钟后,组织1-2名已在我们补习班学习的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这两名学生要有典型性:要么成绩提高的幅度比较大,要么来自于重点中学等等,但都要有热情,愿意做这样的“现身说法”。时间最好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也可以视现场情况,让这两名学生和现场学生互动,解答一些学生提问。

⑷、对我们补习班的情况作简短的宣传,叮嘱学生一定要认真填写好自己的信息,然后收回调查问卷。视现场情况,最后也可组织学生现场报名。

3、跟进招生报名。

根据学生留下的联系方式,进行电话联系,通知其报名和开课事宜,做好宣传鼓动,争取每一名学生;尽量采用利用已报名的学生来带动与其同校的学生等各种方式,做好跟进招生报名工作。

我们保证,如果你参加我们举办的高考补习班,我们会在短时间内提高你的成绩的,让你尽快的赶上学习成绩优良的同学,如果你相信的话,你可以来我们这里试听几天,如果感觉有效果的话,你再来我们这里报名。

篇8:一篇时文对高考作文的借鉴意义

作文在高考中是天字第一号的分值“巨无霸”。指导作文备考时, 语文老师几乎无一例外地把要求学生多读时文作为应对考场写作、提升作文品质的不二法门, 尤其是考前的突击式疯狂阅读, 其意义更被夸张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它已远远超出了平日阅读以滋养灵魂、培养语感的层面, 而具有了现趸现卖以求赚取高分的特殊心理期待。作为权宜之计, 原本无可厚非。但时文毕竟是时文, 不是所有的时文都精致到要让我们不折不扣地奉为高考范文之圭臬的地步。有时, 一篇看来不错的时文, 在某些方面也许正是一种误导, 或是文体特征不明, 或是材料处理欠妥。这些瑕疵, 极有可能在无形中强化或助长中学生写作中的不良习惯和错误意识, 而随着学生对时文的热衷, 这样的负面影响会逐渐被放大, 特别是在议论文的写作中。因而对待一些时文, 我们不妨用“第三只眼”来观照打量, 在阅读中思考, 在思考中取其精华, 学会借鉴, 才能从中汲取更优质的养料。

下面这篇题为《节制是心灵的闸》的时文, 是发表于《做人与处世》2012年第5期且先后被多家中学生教辅类报刊转载的文章。

【原文呈现】

节制是心灵的闸

寒青

著名学者梁漱溟说, 人类面临三个难题:人与动物、人与人和人与内心。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人与内心。为什么这样说呢?生活中, 我们常常打败别人, 却很难战胜自己, 也就是说, 自己的那颗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去了不该去、不能去的草原。心丢了, “我”也就不复存在, 成了形同虚设、行尸走肉。

那么, 该怎样让自己拥有一颗积极、进取、乐观的心呢?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为心灵设个节制的闸。有了它, 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够被挡在心门之外, 人才会变得宁静。只有心静了, 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想法和愿望, 才知道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没有节制, 心往往盛了不该盛的东西, 比如忌妒、贪婪、仇恨等等, 而这些正是噩运的种子。秦国的太医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 于是就派人杀了他。可是到现在, 天下谈论诊脉的人还是遵从扁鹊的理论和实践。其实忌妒之心人人都有, 如果李醯能化忌妒为动力, 发愤提高自己, 那么他就有可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别人, 从而真正地改变命运。记得高中班主任常说四个字:我命在我。进一步说, 就是我命在心, 一颗设置了闸的心。

没有节制, 常常丢了自己。晋献公想向虞国借路去讨伐虢国, 荀息建议用他最好的宝玉和良马贿赂虞国君主, 向他要求借路。晋献公说:“假如他接受我的礼物又不借路, 怎么办?”荀息说:“他不借路, 必不敢接受我们的礼物。”晋君说:“好吧。”就让荀息带着两样宝贝去贿赂虞公, 向他借路。虞公见良马和宝玉如此大礼, 大喜之余, 就打算答应借路。宫之奇劝谏说:“不能答应。虞有虢好比车两边有护木。护木依靠车子, 车子也依靠护木, 虞虢两国的地理形势正是这样。假如借路给他们, 那么虢国早上灭亡, 虞国晚上就要跟着灭亡了……”虞公不听, 于是借路给晋国。荀息讨伐虢国取得了胜利, 三年后又发兵打败了虞国……可见, 虞君心里没有设置节制这个闸, 因此丢了自己和江山。

但是, 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了自己, 就像一棵失去了根的树, 那树干、枝叶迟早会干枯、烂掉。我们常说根深叶茂, 诚如斯言, 只有守住自己的根本, 才能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属于每个人的时间、精力、生命都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必须有目标、有方向地去努力, 正所谓好钢用在刀刃上。

一天, 台湾作家梁实秋和朋友们一起吃饭。熏鱼端上来了, 他不吃;冰糖肘子端上来了, 他又说不能碰;什锦炒饭端上来了, 他还是说不能吃。最后八宝饭端来时, 没想到他居然开心地说:“这个我要。”朋友提醒他:“里面既有糖又有淀粉。”他却笑着说:“我当然知道, 我前面不吃, 是为了后面吃啊。因为我血糖高, 得忌口, 所以必须节制着、计划着, 把那‘配额’留给最爱。”许多人, 因为懂得节制自己, 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 才有所作为, 甚至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浅水大鱼不游, 浅土大木不长。要想恰如其分地做到节制, 就离不开很高的修养、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习惯, 只有具有这些条件, 我们才能很好地为心灵设置这个闸, 让它挡住欲望、贪念、丑陋、邪恶……让心灵装满人间真情, 装满人间美好。

【亮点解密】

若将本文视为以“节制”为话题的话题作文, 想来不会有什么异议。在“三自”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的限制与开放之内, 文章始终围绕“节制”走笔, 命意积极, 文体纯正, 题目别致, 内容紧凑集中, 属于话题作文中的上品。

若按常规议论文的要求, 本文的典型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表现在:

第一, 论点鲜明突出。题目即为论点, 十分醒目。文中“节制”一词7次“现身”, “闸”字4次“露面”, 散见于各部分, 观点不断得到强化和突出。

第二, 论据丰富新颖。主体部分由古今正反3个具体事例支撑。就千字文章而言, 3个事例足以使内容丰满, 文意饱满, 且事例大多数读者未必知晓, 其新颖性显而易见。

第三, 结构严谨周密。采用议论文惯常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第1~2段为引论, 第3~6段是本论, 最后一段是结论, 全文总分总式展开;本论部分呈横式结构, 事例两反一正, 对比鲜明。文章章法谨严, 逻辑性强。

若按高考作文基础等级的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等项要求, 该文完全达标;即使依照发展等级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来衡量, 也有不俗的表现, 尤其是它的丰富 (材料丰富, 论据充实) 和有文采 (文中共有8处形象的比喻) , 足以在发展等级中获得一个不低的分数。

也许正是基于上述诸特点, 编辑才对它青眼相向。

但是, 只要稍加留意推敲, 就不难发现该文存在的明显瑕疵。

【洗垢求瘢】

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

1.叙例过详, 以叙代议。最明显的表现是第4段和第6段的两个例子。叙述假道伐虢一事, 共269字, 而分析的文字仅27个, 在叙与议的关系上, 主次轻重严重失调;且叙例过分注重了与论点“节制”并无多大关系的细节 (比如晋献公君臣如何商议) , 没能把虞公的贪图大礼不知节制作为重心。叙述梁实秋的事例, 虽突出了“节制”, 但内容过详、细节过冗, 神态、对话, 一应俱全, 类于情景再现, 而真正就事例所发的议论一句也没有, 属典型的“裸事例”。而这, 正是当前不少中学生议论文写作时普遍存在的字数不够、事例来凑的痼疾。

2.分析偏移, 重心游离。这主要是针对事例一而言, 本段以议为主, 叙为议服务, 叙与议的比例关系处理较好, 遗憾的是, 分析时出现了两个偏离:一是偏离了中心论点, 二是偏离了分论点, 也就是说, 既未扣到“节制”上去, 而是偏向于阐发忌妒之心, 亦未论及导致的“噩运”究竟是什么, 因而材料与总论点及句首的分论点属于油水分离的两张皮, 貌似相关, 实则乖违。

3.衔接不当, 语流不畅。比如第1段的“也就是说”, 意味着前后是同一的解说关系, 而实际上并非如此, 前面说的是我们总是难以战胜自己, 而后面讲的是“心丢了”的表现及危害, 二者不存在谁解说谁。第2段首句的“积极、进取、乐观”之说, 因前文并无与之对应的“消极、退缩、悲观”, 因无来由而显得突兀, 出现“踏空”, 且与观点无任何关联, 纯属节外生枝的文字。再如第5段, “就像一棵……”一句是从反面的情况设喻的, 而它的前一句则是从正面 (“不能丢了自己”) 立论的, 二者之间应该有一个“不然”或“否则”之类的关联词衔接, 才不会生硬。第6段句首如果加上一个表明分论点的句子, 不论是主体结构的完善还是段落表意的自足, 都会更顺畅自然。

“篇之彪炳, 章无疵也;章之明靡, 句无玷也;句之清英, 字不妄也。”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 正是因为该文的句子衔接多有不周, 才出现了语脉前后不畅的缺憾。

总之, 这是一篇大体不错而具体欠缺的时文, 既有值得学习的优点, 也有无法回避的弊病。下面是笔者试作的修改:

【旧貌换新】

节制是心灵的闸

著名学者梁漱溟说, 人类面临三个难题:人与动物、人与人和人与内心。其中最难解决的是人与内心。生活中, 我们常常打败别人, 却很难战胜自己, 自己的那颗心像一匹脱缰的野马, 去了不该去、不能去的草原。心丢了, “我”也就不复存在, 成了行尸走肉。

那么, 该怎样管好自己的心呢?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为心灵设个节制的闸。有了它, 欲望和非分之想的洪水就能够被挡在心门之外, 人才会变得宁静。只有心静了, 我们才能有正确的想法和愿望, 才知道该做什么, 不该做什么。

没有节制, 心往往盛了不该盛的东西, 比如忌妒、贪婪、仇恨等等, 而这些正是噩运的种子。秦国的太医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 于是就派人杀了他。如果李醯能化忌妒为动力, 发愤提高自己, 那么他就有可能迎头赶上甚至超过别人, 从而真正地改变命运。可是李醯却没有节制自我, 屈从了邪恶的嫉妒之心, 落下一世骂名, 也让杏林失去了扁鹊这位伟大的人物。

没有节制, 常常会丢了自己。晋献公想向虞国借路去讨伐虢国, 就派荀息带着良马和宝玉去贿赂虞国君主, 面对如此大礼, 虞公难抵诱惑无法自持, 不听大臣宫之奇的劝谏, 假道于晋, 结果晋击败了虢之后, 又发兵灭了虞国。虞君心里没有设置节制这个闸, 因此丢了自己和江山, 实在让人惋惜。

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了自己, 不然, 就像一棵失去了根的树, 那树干、枝叶迟早会干枯、烂掉。我们常说根深叶茂, 诚如斯言, 一个人的心就是他的根, 只有守住自己的根本, 才能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懂得节制, 才能尽享生活的美味。一天, 台湾作家梁实秋和朋友们一起吃饭。当熏鱼、冰糖肘子、什锦炒饭依次端上来时, 他都没动筷子, 最后八宝饭端来时, 他很开心, 朋友不解, 他说自己血糖高, 得忌口, 所以必须节制着、计划着, 把那“配额”留给最爱。正是这种节制, 让梁实秋尝到了自己喜欢的美味。许多人, 因为懂得节制自己, 集中力量在特定的事物上, 才有所作为, 甚至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浅水大鱼不游, 浅土大木不长。要想恰如其分地做到节制, 就离不开很高的修养、渊博的知识、良好的习惯, 只有具备这些条件, 我们才能很好地为心灵设置这个闸, 让它挡住欲望、贪念、丑陋、邪恶……让心灵装满人间真情, 装满人间美好。

【启示点睛】

议论文是大多数考生考场的首选, 决定议论文成功的因素很多, 但关键环节需要特别用心经营。通过对上文的分析修改, 如下两点值得记取:

1.叙例应简约。议论文的品质在于分析说理的品位, 而分析说理的品位不在于事例的堆砌, 而在于对例子的加工、“压榨”, “挤”出事中之理。因此, 例子永远都只是一个说理的抓手, 是为避免说理空洞的一个凭借, 它本应居于宾位, 也因此, 对例子的叙述只能以极简括的语言概之, 而不必也不能有过多过详的描述性文字。通常, 叙所占的比例不得超过全文的三分之一, 否则就会有文体特征不明之嫌。观点加事例, 是议论文写作中的简单化做法, 应尽力规避。

2.分析宜定向。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分析要指向例子, 是对例子的自然延伸, 而不能跟例子若即若离, 更不能是旁逸而出的别的道理;二是指向中心论点, 服务并服从于论点, 论点就是圆心, 不论圆的半径有多大, 都始终不能出现离心运动, 上文第一例之后的分析即存在散逸之弊。

上一篇:社区工作稳定上访人群下一篇:洪泽外国语中学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