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期月考试卷

2024-05-13

高一下期月考试卷(通用6篇)

篇1:高一下期月考试卷

封丘一中高一下期月考试卷答题时间:15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先民便开始了制玉探索。在先人心目中,自然万物本身皆蕴涵着固有的生命潜能,皆有着与人类相同的灵性。这就是所谓“万物有灵”的观念。而作为生命本源的“灵性”和神秘的生命力量,则弥漫于各类物质之中,通过与人类的接触、感应与人相互渗透。于是,原始宗教信仰应运而生。在这种宗教情结的驱使下,先民们努力营造出一种充满灵性的神秘氛围,其具体体现便是将各种形象通过文身、佩饰等方式,与人类自身以外的各种神秘对象进行沟通,从而获得万物身上的灵性和生命力。最早的佩饰大多为取自动物身上的实物,诸如动物骨骼、牙、皮、羽毛等。他们认为佩戴此物,便可具有该种动物的灵性与力量。

到新石器时代,由佩戴实物逐渐发展到佩戴各种动物实物的替代品,于是,原始雕塑初露端倪。在雕塑过程中,先民们逐渐认识到,在各种石质材料中有色美而质优者,并命名为“玉”。“玉”字,乃我国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甲骨文中便已出现,属象形字,初意为将三块横玉用一条玉贯连起来,乃玉制以器也。玉的雕琢和制作技术发展迅速,在原始社会阶段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就目前已获得的考古发掘实物而论,辽宁阜新胡头沟红山文化遗址发现的龟形玉饰、辽宁凌源牛河粱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猪龙、陕西神禾石峁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蚕等,皆可证明先民已能熟练运用切、割、凿、挖、钻、磨、抛光等工艺技术制作玉器。在原始巫术盛行的文化环境中,这些佩饰一般被认为是可避邪禳灾之护符瑞玉。在历史上,殷人信鬼,尤尚美玉,在这个时期,玉器制作以会聚西部所产玉材和东部琢玉技术之双重优势而蔚为大观。在殷墟妇好墓中,随葬玉器多达755件,贵族尚玉之风可见一斑,而动物类玉饰为其主流。随着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汇与融合,玉器制作工艺亦逐渐在相互借鉴和整合过程中走向成熟,这使玉器的品类大增。因此对玉石质量与品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质地坚韧、光泽莹润、色彩绚丽、组织细密而透明、声色舒扬而致远之美石,方可得玉之美名。而产于新疆和田的角闪石,因白如羊脂,光泽温润,被奉为正宗玉材而价值连城。古代巫师赋予美玉以驱邪禳灾的功能,所以社会普遍认为,玉刻龙凤,可永平安;玉雕神兽,可镇邪除灾。此类制品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玉器主流。(原文有删改)

1.下列各项中,对“以玉避邪”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始宗教产生后,先民们起初经常佩戴动物身上的实物作装饰等方式营造出一种充满灵性的神秘氛围。

B.在原始巫术盛行的文化环境中,玉制的佩饰一般被认为是可避邪禳灾之护符瑞玉。

C.殷人信鬼,而美玉又有避邪作用,因此那个时代的贵族是十分崇尚美玉的。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大量玉器就可证明这一点。

D.“以玉避邪”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跟古代巫师赋予美玉以驱邪的功能有直接关系。

2.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万物有灵”的观念就是指在先人心目中,自然万物本身皆蕴涵着固有的生命潜能,皆有着与人类相同的灵性。

B.到新石器时代,先民们不再佩戴实物,而是佩戴各种动物实物的替代品,原始雕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

C.殷商时期,西部所产玉材之优良和东部琢玉技术之高超,标志着这个时期玉文化的发达。

D.社会普遍认为,玉刻龙凤,可永平安;玉雕神兽,可镇邪除灾。因此,古代巫师赋予美玉以驱邪禳灾的功能。

3.下列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早在远古时期,我国先民就通过文身、佩饰等方式,与人类自身以外的各种神秘对象进行沟通。这种对自然的浅显认识促进了原始宗教的产生。

B.大量玉器的考古发现表明,我国先民早在新石器时代就熟练掌握了切、割、凿、挖、钻、磨、抛光等各种制玉的技巧。

C.受原始宗教的影响,殷商时期的贵族中有尚玉之风,并且他们只对动物类的玉器情有独钟。

D.玉文化的繁荣与先民们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随着原始宗教的逐渐衰落,玉文化也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于仲文,字次武,髫龀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

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

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隋书•于仲文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耽:沉迷

B.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次: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卒至卒:突然

D.毗罗恃众来薄官军薄:轻视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

①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⑥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⑤⑥B.②④⑥C.①②③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宇文威攻打。

B.于仲文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十七八个骑兵为阻击贼兵而战死,最终只有于仲文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

C.《孙子•计》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于仲文可谓深谙其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

D.在平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5分)

(2)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和李上舍冬日书事[注]韩 驹

北风吹日昼多阴,日暮拥阶黄叶深。

倦鹊绕枝翻冻影,飞鸿摩月堕孤音。

推愁不去如相觅,与老无期稍见侵。

顾藉微官少年事,病来那复一分心?

[注]据吴曾《能改斋漫录》记载,这首诗是作者因获罪被贬分宁县令时所作。

8.首联哪个字用得最生动?请结合首联分析该字的表达作用。(5分)

9.分析本诗所使用的两种突出的艺术手法并概括抒情主人公的形象。(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羽扇纶巾,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4)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5)。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6)无边落木萧萧下。(杜甫《登高》)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留得青山在吴钟麟

施蛰存教授最初留给我的印象是风趣幽默。

1957年我就读于华师大,在钱谷融教授《论文学是人学》的研讨会场,钱教授致开场白:“有位先生原有妻室,社交中又认识了某女士,他很苦恼,尽管爱她,却不敢挽着她的手臂走进社交场合。诸位,我就是那位先生,那位女士就是我的《论文学是人学》。今天,我终于把她带到大庭广众中来了!”会场笑声一片。主持人是施教授,他说:“钱老师的大作很精彩,可惜我没拜读完,”我纳闷,怎么这样说?“而钱老师的开场白更精彩,讲了个三角恋爱,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拿出讨论三角恋爱的热情来研讨论文。开始吧!”会场像炸开了锅。这是初识风采。

我们文学社请施教授指导小说创作,他开口就一个字:“抄。”大家傻了,他还引经据典:“天下文章一大抄嘛!”大家更傻了:这不是误导吗?不仅如此,他还现身说法教我们如何抄得巧妙不露破绽:“我熟悉东欧文学,就头抄波兰,手抄罗马尼亚,脚抄匈牙利的,谁能认出来!”大家如坠云里雾里,不过颇觉有趣。他见大家目瞪口呆,话锋一转:“大家练毛笔一定写过

描红,要按笔顺涂满框框,这就是我说的抄,也就是先要模仿,等摸到规律就可以创造了。我说匈牙利什么的,意思是阅读面要广,见多才识广,基础大,金字塔才高。”听罢顿觉施教授博学多才,慈祥可爱。

施教授后来教我们明清文学,可他的自我介绍却让我久久不解:“我叫施蛰存,就是鲁迅鲁老夫子所骂的‘洋场恶少’是也,听我的课要用批判眼光,小心中毒。”这难道也是幽默?好像又不全是,虽然校党委书记说过,教你们的是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学问有,但意识是资产阶级的,你们要批判吸取,但施教授何以要自损形象呢?

讲《西游记》,施教授语出惊人,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教室顿时沉寂。那时称工人为领导阶级,农民为同盟军,这不是丑化农民吗?施教授还摆出根据:“钉耙不是农民翻地的铁搭吗?猪八戒饭量大,农民劳动强度大肚量也大;猪八戒较笨,农民的脑筋不是没城里人转得快吗?”周围有些骚动,有不少工农子弟。施教授提高声调:“但猪八戒最可贵的是诚朴忠厚,这也是农民兄弟的特色。”这下教室里的紧张气氛轻松了。他又补了一句:“这是我个人意见,批判对待,当心中毒。”应该说这个评析颇有见地,在那种大气候下无所顾忌地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而他为何给自己脸上抹黑呢?

不久风云突变,中国大地上那场政治运动让教授们渐次落马,不由得担心起施教授能否继续教我们。谢天谢地,开学了,他依然踏上讲台,却这样开头:“我是主动向党委认错的,因为态度好,所以被允许继续讲课。”

其实施教授没有发表什么过激言论,在高年级同学恳请下才写了《才与德》。那是因为看到党支部书记只是小学程度,却要当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实在勉为其难,于是只能带着孙女在走廊晒太阳。施教授说老同志对革命有功,应该感谢,但不妨授以禄,不一定授以位,否则既误事也难受。他的心情是真诚的,然而又自责:“我是出于好心,但思想方法有问题,有外行不能领导内行之嫌。”施教授说的我们亲眼目睹,也有同感,感觉不到错在哪儿,干嘛要检讨?但我们庆幸可以继续聆听他幽默风趣又见解独到的讲课。

我毕业离校,只知道后来他被赶到资料室。十年**开始,我坐不住了。教我课的恩师纷纷关牛棚,挨批斗,像施老师那样三十年代就挨批的还能有好果子吃吗?

走遍凄冷校园,见不到一位老师,失望之余在布告栏发现了老师们的改造日记,我又读到施教授的文字:“今日劳改项目是清扫落叶。我扫啊扫,忽然想到昨天不是扫干净了吗,怎么今天又这么多了呢?深入一思考领悟了,昨天扫的是旧的,今天扫的是新的,要不停地扫。这好比我们这批旧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要不停地改造,改造一辈子。此为劳改一得。”我顿觉轻松:施老师健在。再读禁不住笑了。施老师写得巧妙,说他改造得不认真,他时刻在触碰灵魂;说认真,又没有实质内容,幽默笔调打了个擦边球,引人发笑又容易得到宽恕。风暴过后是晴朗,施老师终于迎来第二春,重返讲台,先后获“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敬慰奖”,满载荣誉在98岁高龄仙逝。

直到此时,半个世纪前萦绕我心头的结终于解开:在风浪迭起的年代,施教授的低调、忍耐,原来只为留得青山在。施教授不仅是学贯中西的名家,还是善渡险滩恶浪的智者,更是我人生征途的导师。

(《文汇报》2011年7月25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施蛰存在研讨会上承接钱教授开场白的即兴发言很是幽默风趣,但作者认为施教授没有读完钱教授的作品,实在是不应该的。

B.施教授在《才与德》一文中,批评小学程度的党支部书记担任教授扎堆的中文系的领导是外行领导内行,学生们比较认同。

C.施教授评猪八戒为农民典型,这虽然只是他的一种学术观点,但在那种大气候下提出来,体现了知识分子艺术至上的传统本色。

D.施教授有关打扫落叶的劳改日记批判了所谓的劳动改造,引人发笑,同时又不容易让别人抓住他的把柄,实在是高妙。

E.本文记述了施蛰存先生的几件事,有记叙,有议论,评传结合,字里行间传达出对施先生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2)本文介绍了施蛰存先生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怎样理解施蛰存先生指导小说创作时所说的“抄”?(6分)

(4)施蛰存先生“留得青山在"的处世之道在文中有哪些表现?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此的看法。(8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谦虚地说:“我既不擅长唱歌,也不喜欢运动;除了画画,就别无长物了。”

B.今年国家一季度宏观数据已于日前出台,安徽省多项数据在全国的排名有升有降,有好有差,良莠不齐。

C.林书豪在其职业生涯首发的前五场比赛中,目无全牛,组织有方,率领球队连战皆捷,迅速成为球迷的新偶像。

D.周立波的海派清口关注民生,针砭时弊,笑侃时事,幽默语句和夸张动作层出不穷,常常令观众付之一笑,鼓掌欢呼。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了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B.草莓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水果,被誉为“果中皇后”,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它的自然成熟期是每年的5月下旬采摘最为适宜。

C.再次成为央视春晚“掌勺人”的哈文表示,一向享受“春晚审查特权”的赵本山能否通过语言类节目终审,取决于节目质量。

D.据报道,日本某小岛近海突然有大量深海鱼漂浮至水面,对于这种不可思议的现象,让当地岛民感到很吃惊,并担心近期会有大地震发生。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充满整个夏天的是一个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红的太阳烘烤着大地,麦浪翻浪着、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浪涌着一艘艘的战舰.

①山坡上的芊芊细草渐渐滋成一片密密的厚发

②这时轻飞曼舞的蜂蝶不多见了

③却换来烦人的蝉儿

④好像炉子上的一锅冷水在逐渐泛泡、冒气终于沸腾了一样

⑤下面林带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一堵黛色长墙

⑥潜在树叶间一声声的长鸣

A.④①⑤②③⑥B.①⑤④⑥③②C.④①③②⑥⑤D.②③⑥①⑤④

15.仔细观察下边这幅漫画,回答问题。(5分)

(1)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3分)(2)这幅漫画的主旨是什么?(2分)

16.根据语境,在下面空格中从两个角度补写妈妈说的话,要求语言表达鲜明、得体。(6

分)

一个孩子拿着一个橘子,问妈妈:“为什么橘子不能拿来就吃,而要剥皮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你想要得到的东西,不是伸手就能得到,而是要付出相应的劳动。”小孩子又问:“为什么橘子里的果肉是分成一小瓣一小瓣的,而不是一个完整的呢?妈妈答:“那是橘子在告诉你,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例如:生活的甘甜和幸福,是用来慢慢享用的,是一小瓣一小瓣慢慢品味的。(或你手里的东西,不能独自占有,而要懂得与人分享。)

16.仿照下面的示例,从“微笑”“心灵”中任选一个为对象,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淡泊是一泓清澈的秋水,它体现着你生命的颜色;淡泊是一座沉着的山峰,它昭示着你人生的态度。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诗人看见果农将还未成熟的苹果摘下打包,问道:“苹果还很生涩,怎么就摘了?”果农说:“熟透的苹果,没运到远方就腐烂了;生涩的苹果可以在路上成熟。”诗人说“你讲得真好!”

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书写规范。

篇2:高一下期月考试卷

1.2013年10月10日,国务院就《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如果给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新闻标题,最为合适的是

A.行使民主权利 积极建言献策 B.自觉接受监督 优化服务职能 C.集中民情民智 科学民主决策 D.公开征集民意 实现民主管理

2.“先看病后付费”制度是卫生部在2013年将全面推行的一项医疗保险制度。原来看病自己先垫付,现在是医院垫付,病人看完病只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由医保支付给医院。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正在进行先行试点。这一制度

①贯彻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 ②体现了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 ③印证了我国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④实现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丢人可以,千万别丢身份证。”在我国,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统一印制、颁发和管理。居民身份证丢失后,即使补办(挂失),原身份证仍可正常使用,大量遗失、被盗身份证被广泛用于开办银行卡,掩护诈骗、洗钱活动;更令人忧虑的是,现行二代身份证缺乏基本防伪功能,加大了打击犯罪的难度。对此,公安机关应该

①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相关法律法规办理居民身份证 ②提高行政效率,加快防伪识别功能的身份证换证步伐 ③切实履行司法职能,打击盗用他人身份证的犯罪行为 ④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着力提高居民身份证防伪功能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修改通过新的居民身份证法,规定在居民身份证登记项目中增加指纹信息,同时加大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惩罚力度。身份证法的这些修改

①扩大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 ②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③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④是坚持依法行政的必要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强调多主体,大家都是主体。过去所讲的“国家管理”,只有“国家管理者”这一主体。从“国家管理”到“国家治理”提法的变化体现了

A.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改变 B.人民直接管理国家社会事务 C.扩大了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新发展

6.与“国家管理”主体单一不同,“国家治理”强调多元主体对社会的管理,包括了国家管理者、人民、社会组织在内的民主、参与式、互动式管理。这就意味着必须

A.充分保证公民享有对国家管理者的质询权与监督权 B.保证城乡社区自治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监督执法权力 C.不断减少政府行政权力的行使范围 D.加强法制规范公民与社会组织的权利与义务

7.针对农民工只是“进入”而没有“融入”城市的现象,民政部出台的《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规定,在社区有合法固定住所、居住满一年以上、符合选民资格条件的农民工,由本人提出申请,经社区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参加本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这一规定

A.赋予农民工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政治权利 B.保障农民工参与管理公共事务的民主权利 C.拓宽了农民工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 D.提高了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

8.2014年2月,国家卫计委办公厅发布了包括《包装饮用水》等1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向各有关单位及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样做

①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 ②有利于规范我国饮用水市场秩序

③有利于政府履行经济职能,保障人民利益 ④推进了法律体系和法治中国建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9.国家质检总局公布《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办法明确,有机产品认证将实行统一的认证目录、统一的标准和认证实施规则、统一的认证标志。这是政府在履行

A.经济调节职能 B.市场监管职能 C.社会管理职能 D.公共服务职能

10.2013年3月,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正式启动,内容之一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组建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不再保留铁道部。这项改革旨在

A.协调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减少市场监管职能 B.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 C.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D.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建设服务型政府

11.“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我国积极促进社会组织的发展是为了

①精简政府机构,推进政府职能市场化 ②转变政府职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③实施政社分开,强化社会组织主导作用 ④创新社会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水平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2.回顾2013年的吏治政策,从“八项规定”到“六条禁令”再到“四风建设”,公务员管理“严”字当头,监管法治化需要列上日程。这告诉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

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统一

②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 ③增强公务员权力意识,建设威信政府 ④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李克强在做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脱稿谴责昆明暴恐事件:“今天大会开始时,我们对3月1日发生在云南昆明火车站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表示了强烈谴责,对不幸遇难群众表示了沉痛哀悼,对遇难家属和受伤群众表示了深切慰问,我们要坚决打击一切渎亵国家法律尊严,挑战人类文明底线的暴恐犯罪,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同建设平安中国。”从总理的讲话中可以看出

①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最大障碍与威胁 ②政府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4.2013年11月4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的2013年第三期全国人大代表履职学习班在北京举办。人大代表要切实增强履职意识,充分发挥代表作用,需要

A.审慎行使决定权,审议表决各项议案 B.积极行使提案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C.切实行使质询权,查处官员违法行为 D.认真行使立法权,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15.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决议正式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劳动教养是将违法尚不够刑罚处罚的人员,进行强制性劳动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在实践中,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做法没有司法程序作为保障。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后,国家将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这表明国家

①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基本民主权利 ②尊重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

③坚持依法治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 ④完善立法程序,建设法治政府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16.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事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网络谣言入刑标准作出了明确界定。这一界定

A.是对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一种限制 B.有利于净化网络环境,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C.说明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D.能够杜绝网络谣言的传播,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17.2012年全国政协会议期间,来自网民的部分意见和建议入选全国政协提案征集函,并以“参阅线索”的形式发给了全体政协委员作为参考。部分网民还应邀参观政协提案办理流程,旁听提案办理协商会。上述做法 ①是政治积极创新与人民群众直接对话形式的表现 ②提供了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和管理的有效途径 ③保障了人民群众民主监督权利的实现 ④是提高政协委员提案质量的具体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推进理论创新,总是能在社会发展和人民需要的重要历史关头,审时度势,适时确定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方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①坚持依法执政,推进国家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

②坚持科学执政,始终发挥着总揽全局的核心作用 ③坚持立党为公,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审慎行使权力,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的各项职能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2013年6月18日,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中央为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的总要求。贯彻执行这一要求有利于

①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坚持党的执政理念 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完善党的执政方式 ③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④赋予党的执政资格,提升党的执政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总书记就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提出了“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要求。贯彻执行“三严三实”有利于

①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扩大党的领导权力 ②履行党的管理职能,转变党的执政理念 ③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④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强调,要形成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把制度的篱笆扎得更紧。下列措施直接体现这一要求的有

①中央建立巡视制度,加强党内监督 ②某市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③某市开展“网络在线问政”活动

④某全国人大代表提出“规范网络反腐”议案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可见,协商民主

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②能推动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有利于协调与平衡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④保证了党、政协与政府机关协调一致履行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小作坊生产的豆制品,其质量和卫生状况让市民很不放心,为此,某市决定实施“放心豆制品”工程。以下选项按照逻辑先后顺序排列,合理的是

①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豆制品作坊整治提升工作的通知》,有关部门联动监管 ②市商务局开展调研,形成《我市豆制品作坊整治提升工作方案》

③市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加快推进豆制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建议》的提案 ④市政协把《关于加快推进豆腐制品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建议》移交主管部门办理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①→③→④ D.③→④→②→①

24.2014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5周年纪念日。55年来,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以来,西藏开创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新局面。这是因为党和政府

①贯彻执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 ②坚持了少数民族高度自治 ③实行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④从根本上改变了宗教的本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国家宗教事务局公布的《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规定,寺庙事务不受境外任何组织和个人的干涉和支配,寺庙不得恢复已被废除的宗教封建特权和压迫剥削制度,不能恢复寺庙之间的隶属关系。这一规定

①是保障藏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的需要

②有利于打击宗教极端势力,维护民族团结 ③能够避免境外势力利用宗教对我国进行渗透

④表明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6.近年来,全国各省市积极开展和谐宗教活动的创建活动,加强对宗教界和信教群众的爱国主义教育,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改善宗教活动场所环境,促进宗教活动规范有序,积极组织宗教界开展公益慈善等活动。该活动的开展旨在

A.鼓励人们自由信仰宗教 B.进一步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活动 C.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D.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7.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杜、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纪念日

①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②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立法机关之一 ③有利于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④具有增强公民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安全以及荣誉等权利意识的功能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8.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大连2013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致辞时说,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我们同住一个“地球村”,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变成离群索居的“鲁宾逊”。这强调了

①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国际潮流 ②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 ③开放合作、互利共赢应成为各国外交的基本立场 ④深化合作是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9.所谓“主场外交”,指一国以本国境内为外交舞台、利用主场优势开展的外交活动。2014年,我国有两次重要的“主场外交”,即“亚信峰会”和“APEC峰会”,这将成为我国外交全力开拓之年的新亮点。下列对我国开展“主场外交”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世界展示自身建设成就,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②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可靠保证

③彭显实力,进一步巩固我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

④借助主场优势,向各国表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

A.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0.2014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2014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旨在向我国施加压力,促使人民币升值。对此我国政府表示,美国国会参议院出台这一法案,严重违背世贸组织规则,干扰中美经贸关系,中国对此表示坚决反对、我国的态度表明

A.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是根本对立的 B.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 C.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唯一目的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31.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任务如何落实备受各方关注2014年1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南海主持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学者、国有民营企业家、基县民众代表等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和建议。我国政府在重大决策部署前,都会召开各种会议,对即将出台的政策和公布的文件征求各方面群众代表的意见。

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在重大决策部署前为什么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3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原因。33.2013年11月7日,重庆市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孙政才在会议上讲话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着力培育文化优势,壮大文化力量,提升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要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推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假如你是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选择其中一个身份回答),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在推动重庆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应如何履职。

34.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为了缓和南海的主权争议,主动提出了“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务实主张,强调在共同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合理、和平地解决争端。近年来,少数东盟国家屡屡采取挑衅行动,侵犯我国南海主权,破坏地区和平稳定。中国政府重申:我们主张通过协商和对话妥善管控分歧,解决争议。在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运用《政治生活》中“国际社会和我国外交政策”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不惹事、不怕事”的看法。

参考答案

1.C 2.A 3.C 4.C 5.D 6.D 7.B 8.B 9.B 10.D

11.C 12.B 13.A 14.B 15.A 16.B 17.B 18.B 19.B 20.D 21.A 22.B 23.D 24.B 25.B 26.D 27.B 28.D 29.C 30.D 31.答案要点: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③有利于公民参与决策,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④有利于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接受监督,树立政府的威信。

32.答案要点: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中国共产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④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坚持科学执政。

33.人大代表: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应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通过行使提案权,审议相关议案以及表决相关决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质询、监督。

政协委员:①积极进行社会调研,广泛听取和反应群众的意见和建议。②积极提交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言献策,参政议政。③就文化产业的发展对相关部门进行民主监督。

篇3:高一历史试卷讲评课的思考与尝试

现阶段高一教师讲评试卷的方法大多是两类:一是教师批改试卷后凭借模糊的记忆对自认为“错误率”高的及从教师角度认为学生容易出错的习题草草讲解;二是上课时“征求”学生意见,即教师问“1—5题哪道题需要讲”,学生纷纷发表“意见”。 我想这样的场景大家都不陌生。 但我认为两种方式都存在弊端:一是教师没有准确的正答率的统计,因此不能对学生错误率高的习题有全面而准确的把握,所以教师对习题的讲解未必具有针对性;二是学生存在差异,内向的学生或许在习题中存在诸多问题,但不善于表达,而活泼的学生则发言积极,但所说的问题有可能是书上能查阅到的基础知识,只是他做错了的同时又没有反思和订正而已,这样的习题不存在讲解的“价值”,这样的“征求”意见不仅不能反映学生在习题及知识掌握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还有可能浪费有限时间。

高一历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基础知识不论在何时都是最具生命力的话题,学生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 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及积极的思维和思辨活动。 鉴于此及以上教学中存在的习题讲评的问题,我进行思考和尝试。 首先,我对整张试卷的习题对应教材章节进行梳理,然后按照知识点进行归类讲解。 在此过程中对难度不大的习题点到即可, 难度大的要讲解。 同时,除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以外,还对和此知识点相关的问题进行系统复习。 如习题:“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该材料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信息包括:1分封制;2等级制,3君主专制,4宗法制。 此答案涉及分封制、等级制和宗法制,我们可就此对第一课知识点进行全面复习———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分封主体、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和义务,宗法制的目的、原则及与分封制之间的关系等。 同时,教师复习这些知识点时可以将涉及这些知识点的其他习题“对号入座”、“一网打尽”。这样不仅重点突出、 线索清晰, 而且处理习题的速度大大加快,节省时间。 除此之外,我在习题讲评过程中还按照章节顺序把每课基础知识点进行简要板书, 使试卷讲评课上完后还能留下清晰的知识线索和脉络, 有利于帮助学生再次对课标要求的基础知识有全面系统的认识, 同时有助于引导学生构建基本知识框架和体系。 这样的习题讲评不仅跳出就题讲题的窠臼,而且知识点覆盖全面,有利于高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全面复习和掌握, 并教会学生掌握复习基本方法,提升复习基本技能,同时教会学生揣摩命题人的意图及试题考查方向,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全面认识和理解及对知识融会贯通,而且这种方法省时高效,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信心,让他们发现习题是“万变不离其宗”,高于教材但都源于教材。

我在习题讲评问题上的这些尝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得到学生的认可。 在我任教的七个班共365名学生中我进行了初步调查统计———提供给学生习题讲评的三个方法供大家选择:1.逐题讲解;2.上课征求大家意见,有错就讲;3.按知识点归类讲解。 其中认为第一种方法较好的有58人(多数学生认为这种方法浪费时间,没有必要每道题都讲),认为第二种方法较好的有59人,认为第三种方法较好的有248人,占总人数的近68﹪。 同时,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大多数学生认为按知识点归类讲解让他们的学习更高效和更有针对性, 让他们对章节基础知识点有更清晰和全面的认识。

除了上述按知识点归类讲评习题外,还有按错因归类、按题型归类等方法。 我认为后两种方法更适合高二、高三学生,对高一学生而言, 按知识点归类更符合学生自身情况及高一历史教学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要求, 同时更符合高中历史教学课时紧张的实际情况。

篇4: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检测试卷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3分)

A.(liào)铐

(fèn)

(zhuó)有成效

纵横(bǎi)阖

B.(jǐ)予

(jiān)

言简意(gāi)

余勇可(gǔ)

C.(dòng)吓

(cì)候

命途多(chuǎn)

诗味(jùn)永

D.(qí)角

(hōng)笑

方兴未(ài)

时乖命(jiǎn)

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他(马克思)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_____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2)他们承诺给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_____。

(3)即便是遭了笞刑,卡西莫多也没有认识到副主教克洛德表面上_____,内心却自私阴险。

A.而且权力文质彬彬

B.而且权利道貌岸然

C.但权利道貌岸然

D.但权力文质彬彬

3. 下列对课文内容和文学常识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后世称为“亚圣”,主张君王应施仁政。《寡人之于国也》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主张。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多才多艺,能诗词。她以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为依据创作,自成一家,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因词作风格相似,与辛弃疾并称“二安”。

C.唐初,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他记述盛会的序文,是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

D.《秋声赋》是欧阳修的名篇,也是宋代文赋的典范。该篇虽然承袭了写秋天肃杀萧条的传统,但却烘托出人事忧劳更甚于秋的肃杀这一主题,立意新颖。

4. 在一次辩论会上,主持人讲了下面一个故事,请你根据以下内容引出甲乙两方辩题。要求:双方辩题语言要简洁,具有可辩性,不超过10字。(6分)

两个失败者沮丧地躺在屋子里,同时看到下面的情景:

一个蜘蛛要在天棚的拐角处结网,它向另外一面墙荡过去,在即将接近那面墙壁的那一瞬间,它掉了下来——这是它第七次失败了。

蜘蛛的举动触动了他们。

甲说:可敬的蜘蛛,你怎么那么自信执著!我是人,难道不如一只蜘蛛吗?我要振作起来!

乙说:可怜的蜘蛛,你只要稍微改变一下爬行的方向,就可以成功。我是人,不是蜘蛛,我要重新选择方向!

(1)甲方辩论题目: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2)乙方辩论题目: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

5. “她一言不发地走进那扭着身子枉自躲避她的犯人,从胸前取出一只葫芦,温柔地举到那可怜人干裂的嘴边。”在送水一幕中,爱斯梅拉达并没有说话,请你以爱斯梅拉达的身份对卡西莫多说一句话,字数在10~20之间。(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巴尔扎克葬词(节选)

雨 果

各位先生:

现在被葬入坟墓的这个人,举国哀悼他。对我们来说,一切虚构都消失了。从今以后,众目仰望的将不是统治者,而是思想家。一位思想家不存在了,举国为之震惊,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诸位先生,巴尔扎克这个名字将长留于我们这一时代,也将流传于后世的光辉业绩之中。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 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在最伟大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名列前茅者;在最优秀的人物中间,巴尔扎克是佼佼者之一。他才华卓著,至善至美,但他的成就不是眼下说得尽的。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一部有生命的、光亮的、深刻的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超过塔西陀,上溯到苏埃通,越过博马舍,直达拉伯雷;一部既是观察又是想象的书,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但是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同意也罢,不同意也罢,这部庞大而又奇特的作品的作者,不自觉地加入了革命作家的强大行列。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他从各方面揪过来一些东西,有虚像,有希望,有呼喊,有假面具。他发掘内心,解剖激情。他探索人、灵魂、心、脏腑、头脑和各个人的深渊,巴尔扎克由于他自由的天赋和强壮的本性,由于他具有我们时代的聪明才智,身经革命,更看出了什么是人类的末日,也更了解什么是天意,于是面带微笑,泰然自若,进行了令人生畏的研究,但仍然游刃有余。他的这种研究不像莫里哀那样陷入忧郁,也不像卢梭那样愤世嫉俗。

这就是他在我们中间的工作。这就是他给我们留下来的作品,崇高而又扎实的作品,金刚岩层堆积起来的雄伟的纪念碑!从今以后,他的声名在作品的顶尖熠熠发光。伟人们为自己建造了底座,未来负起安放雕像的责任。

他的去世惊呆了巴黎。他回到法兰西有几个月了。他觉得自己不久于人世,希望再看一眼他的祖国,就像一个人出门远行之前,再来拥抱一下自己的母亲一样。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唉!这位惊人的、不知疲倦的作家,这位哲学家,这位思想家,这位诗人,这位天才,在同我们一起旅居在这世上的期间,经历了充满风暴和斗争的生活,这是一切伟大人物的共同命运。今天,他安息了。他走出了冲突与仇恨。在他进入坟墓的这一天,他同时也步入了荣誉的宫殿。从今以后,他将和祖国的星星一起,熠熠闪耀于我们上空的云层之中。

站在这里的诸位先生,你们心里不羡慕他吗?

6. 作者说“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天才”一词在演讲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揣摩下面的不同译文,任选一句,说说哪种译法更好及理由。(3分)

(1)A. 今天,人民哀悼一位天才之死,国家哀悼一位天才之死。

B. 人民哀悼的,是死了有人才的人;国家哀悼的,是死了有天才的人。

句好,理由:

(2)A.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向目标,抓住了现代社会进行肉搏。

B. 巴尔扎克笔直地奔到目的地,抓住了现代社会肉搏。

句好,理由:

9. 仿照文中画线语句的结构形式,另写一句话。(3分)

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雷雨》的多种阐释(节选)

钱理群

曹禺正是在提醒读者、观众要注意他的《雷雨》的诗性特征:他的主体生命的投入,情感、情绪以及对宇宙间、人的命运中一些不可理解的东西,人的生存困境的形而上的思考与探寻……于是,人们穿透过戏剧的情节,人物的性格,注意到了曹禺的意象与观念。

首先是“郁热”。这是戏剧发生的自然背景——剧本中一再出现的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气氛,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雷雨》是一出“夏天的戏剧”。同时,这也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并且显然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生命感受与体验。

于是,人们发现,《雷雨》里,几乎每一个人都陷入了一种“情热”——欲望与追求之中。周冲充满着“向着天边飞”的生命冲动,这是一个永远不能实现的追求绝对理想的精神幻梦。繁漪、周萍、四凤则充分表现了人的非理性的情欲的渴求,尤其是作者倾心刻画的繁漪,她更有一点原始的野性,更充分地发展了人的魔性。鲁大海也同样满蓄着反抗的、破坏的、野性的力。_____________但所有人物的所有这一切“情热”(欲望与追求),人在剧中又被一种人所不能把握的强大的力量压抑着,几乎每一个人出场时都嚷着“闷”,繁漪更是高喊“我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这象征着生命的“热”力的“郁”结。超常态的欲望与对欲望的超常态的压抑,二者的撞击,就造成了人的巨大的精神痛苦。由此而引发出的,是极端的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的“雷雨式”的性格,近乎疯狂的,白热,短暂的“雷雨式”的感情力量。这是一种自我毁灭。

于是又有了“挣扎”与“残酷”的发现。

在整个第三幕里,四凤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这是颇耐寻味的:所有的人都死死地抓住她,借以解救——周冲把四凤看做“引路人”,想仰仗她的帮助,一起走到理想地,因而也是现实中永远得不到的“我们的真世界”里去;鲁妈恳求四凤不要重走自己当年走过的路,以使自己永远地摆脱发生在昨天,今天又重唤起的噩梦;而周萍,他是把四凤作为能够“把他从冲突的苦海中救出来”的“心内的太阳”的,他要借助于流动在四凤身上的青春的热血,灌注于自己的生命的空壳内,使之有力量打开“狭的笼”,离开“这个能引起人的无边噩梦似的老房子”。在这里,无论是周冲,还是鲁妈,周萍,都表现出一种要从现存的不可忍受的生存方式中“挣扎”出来的强烈欲念,然而不但他们自身没有自我挣扎、自我解救的力量,而且在他们生活的环境里,也没有发现任何足以改变他们的生存状态的外在力量。于是,他们就只有心造出一个充满美和力的幻影,这就是四凤。而这一切绝望的挣扎又反过来给现实的四凤——一个没有文化,多少有些虚荣心的普普通通的女孩子,加以她不可能承受的超负荷的精神压力。前述所有的人的挣扎的努力,在四凤的感觉中都成了一种威逼:周冲逼她一起飞,鲁妈逼她对天发誓,周萍逼她幽会,这都隐含着一种残忍,而且令人恐惧——舞台上那一声声的雷响,正加深着这种恐惧感。这不仅在生理上会造成可怕的后果,而且精神上的压力也已超过了这些善良的男女所能承受的心理极限。于是,他们终于走到了最后——最有理由活着,对于死亡最没有思想准备的四凤与周冲死了,而经历了这一切,最不愿意活着的侍萍与繁漪却偏偏活了下来——这结局是残忍并且令人恐惧的。这样,我们终于把握住了在曲折的情节背后蕴含着的曹禺式的观念:“挣扎”与“残酷”。这在《雷雨•序》里,已有过明确的表述。

这“挣扎”与“残酷”,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悲凉”与“恐惧”,都是曹禺对生命,对人(特别是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审美形态的独特发现。

10. 第一段“曹禺的意象与观念”是指哪些内容?请结合全文概述。(6分)

答: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阐发“郁热”的?(4分)

答: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结合教材,仿照第三段中对“情热”的几个例释,在横线处填上鲁侍萍或周朴园的“情热”表现。(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作者为什么说“这是颇耐寻味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2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4. 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季氏将有于颛臾

百忧感其心,万劳其形

B.无乃尔是

是寡人之

C.陈力就,不能者止

不欲与廉颇争

D.则将焉用彼

萍水逢,尽是他乡之客

15. 下列加点虚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而:① 危不持,颠而不扶

② 襟三江带五湖

B.之:① 吾恐季孙

② 乃其一气余烈

C.于:① 而谋动干戈邦内

② 则无望民之多邻国也

D.以:① 何伐为

② 因为长句,歌赠之

16. 孔子不赞成“伐颛臾”的理由有哪些?请分条概述。(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请仿照示例,从下面的文句任选两条加以评点。(4分)

示例: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评点:季氏借发兵讨伐颛臾以削弱鲁君实力的“醉翁之意”,一语道破;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

(1)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请任意写出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并选择一个造句。(4分)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请翻译下面的文句。(6分)

(1)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请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限5处)。(5分)

秋 声 无 形 也 却 写 得 形 色 宛 然 读 之 使 人 悄 然 而 悲 肃 然 而 恐 真 可 谓 绘 风 乎 矣(钟惺《山晓阁选宋大家欧阳修庐陵全集》卷一引)

五、(16分)

21.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第二联“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请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是如何描绘了景物的特点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人曾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名句填空。(8分,任选8题)

(1)蜀道之难,_____________。

(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

(4)_____________,只是当时已惘然。

(5)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

(6)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

(7)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_____________。

(8)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__。

(9)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_____________’。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六、(60分)

23. 作文。

1830年,法国作家雨果同出版商签订合同,半年内交出一部作品。于是雨果把外出的所有衣服锁进柜子里,把钥匙扔进湖里,彻底断了外出会友和游玩的念头,一心写作。文学著作《巴黎圣母院》就是这样写成的。是的,在漫漫人生路上,往往只有不留下退路,才更容易赢得出路,当我们难以驾驭自己的惰性和欲望,不能专心致志前行时,不妨也采取一些斩断退路之举,逼自己全力以赴寻找出路,走向成功。

请以“不留退路,才有出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1. A[B.离间(jiàn)C.隽(juàn)永 D.犄 ( jī )角]

2. C(“但”表转折;“而且”表并列、递进。“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权力”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道貌岸然”形容形态庄严,现多讥讽意;“文质彬彬”形容人文雅朴实或文雅有礼貌)

3. B(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词多婉约;辛弃疾,字幼安,词多豪放,为两派代表人物。并称“二安”,是因号与字,而非风格)

4.(6分)(1)面对挫折要坚持不懈;(2)面对挫折要重新选择。

5.(3分)提示:说话要符合人物身份、性格,以及场合。

6.(4分)① 高度赞誉巴尔扎克,把他看成一个比武力统治者更伟大的精神统治者。 ② 照应本段开头一句话。

7.(4分)① “天才”一词包含了“思想家”、“作家”和“诗人”的意义,是对巴尔扎克最好的评价。 ② 更能表现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推崇和景仰。

8.(3分,选出好得1分,理由2分)(1)A句,理由:反复强调巴尔扎克是受国家、人民尊重的天才,更能表现雨果对巴尔扎克的推崇和景仰。(2)A句,理由:“奔向”强调过程,而“奔到”强调结果;B是病句。

9.(句式1分,内容符合要求1分,语句通顺1分)示例:(1)他的一生是贫穷的,然而也是富足的,他的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还多。(2)他的一生是孤独的,然而也是幸福的,他的朋友比天上的星星还多。

10.(6分)① “郁热”(或:欲望与追求); ② “挣扎”与“残酷”; ③ “悲凉”与“恐惧”。

11.(4分)① 自然背景:剧本中一再出现的蝉鸣,蛙噪,雷响,无不在渲染郁热的苦夏气氛; ② 暗示着一种情绪,心理,性格,以至生命的存在方式,并且显然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生命感受与体验。

12.(2分)(即使是侍萍,周朴园)对充满痛苦的初恋的极其复杂的感情反应,正表明了对曾经有过的情爱的难以摆脱。(周、鲁两人任选其一即可,答案必须包含矛盾、复杂的感情反应以及难以摆脱之煎熬两方面1分,另语句衔接通顺1分)

13.(4分)① 他们都表现出要从现存的不可忍受的生存方式中“挣扎”出来的强烈欲念,但自身却没有自我挣扎、解救的力量,也没有发现任何外在力量。 ② 四凤是他们心造的充满美和力的幻影,而这绝望的挣扎又反过来给现实的四凤加以她不可能承受的超负荷的精神压力,这是一种“残酷”。(答案必须包括“挣扎”和“残酷”两方面,意对即可)

14. C(职位、位次。A.古代战争、祭祀为军国大事;事物。 B.指责,责备;过错。D.辅助的人;指代对方)

15. B(助词,的。A.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C.介词,表处所,在;介词,表比较,比。D.介词,“因为,凭”皆可解;连词,表目的,来)

16. ① 先王封国,不可伐; ② 邦域之中,不必伐; ③ 社稷之臣,不当伐。

17.(4分)(1)针对孔子的批评,冉有自我辩解,将责任推给季氏。(2)孔子抓住了要害,用比喻指出是管理者、辅佐者的过失,使冉有、季路难辞其咎。(3)一针见血,指出冉有的说法纯粹是侵略者的强盗逻辑:明明是自己要去侵略、消灭人家,却找借口说是因为人家对自己构成威胁。

18.(4分)“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造句略。

19.(6分,每条2分)(1)所以远方的人不归服,就修整文德教化来使他们臣服。(2)认真地办好各级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 敬爱兄长的大道理来开导他们。(3)关山路远,行步艰难,有谁来可怜走投无路之人?

20. 秋声/无形也/却写得形色宛然/读之使人悄然而悲/肃然而恐/真可谓绘风乎矣

21.(1)(2分)“入”字平中见奇,既写出了江流奔腾直泻,壮浪形骸的气势,与江流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寥廓高远的境界;又展现诗人高亢激越,乐观开朗的情怀。(2)(2分)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3)以下两说均可。① 古人说法不正确。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送别诗,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明明是诗人有离乡惜别的情思,而又不直说,反而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侧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紧扣“送别”的诗题,与开头两句写诗人离蜀远游的诗意遥相呼应。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构思巧妙,言有尽而情无穷。 ② 古人说法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全诗没有一个字提及“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这首诗并不是什么赠别朋友,而是诗人自己在远离故土之际向家乡告别。(4分,意对即可)

22.(8分,任选8题)(1)难于上青天(2)不尽长江滚滚来(3)同是天涯沦落人(4)此情可待成追忆(5)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6)杨柳岸晓风残月(7)怎一个愁字了得(8)秋水共长天一色(9)望尽天涯路

篇5:高一语文下学期月考作文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太太多年以来抱怨对面楼上的太太衣服洗的不干净,认为那位太太很懒惰。有一天,这位太太的一个明察秋毫的朋友来到她家做客,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衣服洗的不干净,而是这位太太自己家的窗子太灰渍太多。

故事如此反转,不禁令人失笑。

人们总是被表面所看到的现象迷惑,难以想到事件的本来面目。在历史上,也有许多鲜活的例子。

那是鸦片战争后不久,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开始意识到自己统治的不稳,寻求能够挽救危亡的办法。部分大臣占了出来,口号“师夷长技以制夷”,创办工厂,兴办学堂,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历时近三十年,最后却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因在于,当时的统治者们盲目学习西方的技术,被当时的发达国家科技力量雄厚的表面所蒙蔽,没能从国民根本开始变革。虽有影响,但终究没能使中国富强起来。

看到表面,细致思考,方能获得真相。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对此二人如此描述。邹忌与徐公比美,其妻曰美,妾曰美,客亦曰美。待到徐公来,邹忌窥镜而自视,不若徐公之美也。“这是为什么呢?”邹忌不解。思考多日,终于得出结论:吾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于我。于是在朝堂之上告诉齐威王,王纳谏,使齐国强大了起来。

邹忌没有被妻子等人的美言所迷惑,善于思考,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最终得出了使国家强盛的重要发现。

现实生活中总是充满了选择与诱惑,常常煎熬与事倍功半的困境,苦苦深陷泥沼。已故的前北大校长季羡林先生,期间依旧投身于翻译和写作的事业中;中国航天学之父钱学森,放弃美国的优厚待遇,坚持回国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先辈们的不慕名利,不被物欲的表象所迷惑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篇6:高一英语上学期月考卷三(B卷)

[参考答案]

1-5 DBCAD6-10 CACAB11-15 ABCAA

16-20 DCCAB21-25 ABDCD26-30 ABCDB

31-35 ACDBA36-40 CBDAA41-45 BCDCB

46-50 ACADC51-55 CAADB

56.where57.choices58.Finally

59.set60.warm61.reached

62.shocked63.pick64.rubbish

65.but

One possible version:

Recently, we have had a discussion about whether training classes or tutors are necessary during holidays.Some think it is necessary.In their opinion, it’s more effective to study with a teacher’s help than just by themselves.Besides, they can make up for what they have missed or failed to understand in class.However, others don’t think so.For one thing, students need time for rest in their free time.For another, attending training classes or hiring tutors even causes some students not to listen attentively in their regular classes.In my opinion, if you are really very weak at or interested in a certain subject, maybe a training class or tutor is OK for you.Otherwise it will only be a waste of time and money.[部分解析]

单项填空:

1.D。考查情景交际。Sounds great!“听起来好极了!” 常用于表达自己同意对方观点。

2.B。考查冠词。第一空iron是物质名词“铁”,故不加冠词;第二空表泛指,“一种有用的金属”,故加a。

3.C。考查名词辨析。motto训言,座右铭。答话人回答 “该校的校训是决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故选C。

4.A。考查惯用法。every few days意思是“每隔几天”,此处every不能用each代替。由于有限定词every,故few前不用a。故选A项。

5.D。考查动词辨析。根据句中的 “in the newspaper” 和 “for sale” 可推测,此处表示怀特夫妇在报纸上做广告(advertised),故选D项。

6.C。考查worth的用法。be worth doing值得做……。

7.A。考查宾语从句。what引导的从句作at的宾语。what在从句中作主语。句意为:经过几天的旅行后,这些外国人到达了现在叫辛辛那提的地方。

8.C。考查时态和语态。根据2016可知应用将来时态;the 2016 Olympic Games是host的宾语,应用被动语态,故选C项。

9.A。考查语态。因讲座时间与地点是被决定的,故应用被动语态。此外,由and连接的两个连词引导一个主语从句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故选A。

10.B。考查定语从句。句意为:这位作家宁愿住在一个山洞里,在那里他可以继续他自己的生活方式。此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修饰先行词cave,先行词在句中作地点状语。

11.A。考查形容词辨析。a regular visitor常客,老顾客。故选A项。

12.B。考查动词辨析。remain此处意为“仍然是”。ramain是连系动词,后面可接名词、形

容词、分词和介词短语等作表语。

13.C。考查强调句型和定语从句。第一个空应填that,构成强调句型 “It is / was...that....”;第二个空填that或which,引导定语从句,修饰time,先行词在从句中作spent的宾语。

14.A。考查介词。compete with / against意思是“与……竞争”;compete for意思是“(为……)竞争”。

15.A。考查短语辨析。句意为:熟能生巧,所以布莱克先生轻而易举通过了考试。as a result 因此,符合句意。

完形填空:

一对年轻夫妇新买的房子毁于雹暴中,一位陌生人的帮助引发了他人的帮助热潮。原来善意的举动也可以“传染”。

16.D。从本空后内容可知:他们整整攒了五年钱,刚刚(just)买了一座房子。

17.C。买房子的这些钱是他们五年来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saving)。

18.C。19.A。他们的房子在冰雹中遭到严重破坏,其中一个原因是房外的树倒了(fallen),所以砸坏了房子。

20.B。他们所有的钱全部用去买了房子,所以就没有多余的钱来维修(repair)它。31空后的repairs也有提示。

21.A。无钱维修,他们也无法搬走,因为他们无力承担(afford)搬家的费用。

22.B。就在他们绝望,觉得一切都不会有好转时,他们收到了一个信封。

23.D。24.C。由本空后mailbox和下文 it可知,邮箱里有一个信封(envelope)大小的东西。当他们打开(opened)信封时,发现里边有100美元。

25.D。因为这个人要去上班,所以最可能开车(driving)经过这里。

26.A。显然写信人认为这个房子的主人更需要(need)钱。

27.B。由纸条的内容判断:他没有留下名字(name)。

28.C。根据下句article可知,他们向当地的报纸写了(write)一封感谢信。

29.D。从上下文事实可知:直到此时,他们还不知道那位帮助他们的人是谁(stranger)。

30.B。这些公司之所以帮助他们是因为这封信吸引了他们的注意。catch the eye of sb.吸引某人的注意。

31.A。他们主动提出负担这对夫妇修房子的费用(costs)。

32.C。受到了陌生人无私的帮助,他们自然对这些善良的人充满了感激之情(grateful)。

33.D。“我”被这个故事所感动,也受到了它的激励(inspired)。

34.B。本空前try to do things for others提示:只要一有机会(chance)“我”就会去帮助别人。

35.A。本文主旨:一个小小的善举有时就可以改变(change)世界,因为它可以启发周围的人们都去多行善事。

阅读理解:

A 篇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讲述了作者的朋友Kenny到迪斯尼乐园的灰姑娘城堡游览时所见到的感人一幕。

36.C。指代题。根据文章第一段第二句I saw a sight I’ll never forget 可知,it指代Kenny难忘的一幕。故答案选C。

37.B。细节理解题。根据文章第三段可知,当Kenny和所有孩子们都陶醉在见到灰姑娘的兴奋中时,他无意中注意到了一个面目损伤的孩子,所以扭过头朝城堡的另一边看去。

38.D。细节理解题。根据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可知,这个小男孩之所以站在城堡的另一边,是因为自己面目损伤而产生了心理恐惧,担心被嘲笑和拒绝,其实他非常希望能和其他

孩子还有灰姑娘呆在一起。故答案选D。

39.A。推理判断题。根据文章最后一段可知,Cinderella立刻明白为什么这个小男孩远远地站在了一边,由此可以得知,灰姑娘善解人意,非常明白这个可怜的孩子需要什么,所以走过去吻了他。故答案选A。

B 篇

西班牙以其丰富多彩的节日而著称,其中Seville April Fair便是其中之一。

40.A。细节理解题。从第一段的its main purpose was to improve business可知,当初举办Seville April Fair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当地的商业发展,故选A。

41.B。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的ends with a fireworks display the following Sunday, again, at midnight可知是以焰火来结束这个节日。

42.C。细节理解题。结合倒数第二段的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going to the fair is just to have fun with friends and enjoy a festive atmosphere可知选C。

43.D。意图推断题。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本文写作目的是为了向人们介绍西班牙一个特殊节日的情况。

C 篇

如今,为人父母已不是一件易事,面临众多的两难困境,父母亲何去何从?本文作者如此建议……

44.C。细节理解题。文章第二段分析了当今的父母亲对养儿育女感到没有信心的原因之一是人口下降,出生率降低,导致很多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年幼时没有照顾弟妹的经验,长大后自然缺少一定的育儿经验,故选C。

45.B。推理判断题。作者在第五、六段中分析了如今的育儿书和专家们的建议之后,总结出这些所谓的畅销书和专家们的建议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所以选B。

46.A。猜测词义题。作者在此分析了当今的青少年缺少育儿经验的原因是他们想从事高报

酬的工作,而不愿去从事一些麻烦琐碎的事情,故选A。

47.C。推理判断题。经过作者的论证,既然当今的父母亲不愿向他们的父母亲请教育儿经验,而所谓的畅销书和专家们的建议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所以在最后三段中作者提到了父母亲完全可以相信自己,反省自身(look inside),故选C。

D 篇

也许你曾经历过这样的挫败:你百般努力但仍未取得如意的成绩,试试文中的建议吧!

48.A。猜测词义题。根据第一句One of the worst feelings in the world is trying your hardest at something可知,付出很大努力但是却没有得到回报,这是世界上最让人感到郁闷的事情,故选A。

49.D。细节判断题。根据第二段第一句可知,对付不如人意的成绩的黄金法则是行动迅速(act fast),故选D。

50.C。细节判断题。根据第四段内容可知,这里作者提到了三种成功学习的策略,选项中只有C项To review your books carefully 正确,故选C。

51.C。细节判断题。根据文章第五段内容,当经过努力仍然不能取得满意的成绩时,此时应该做三种事情,只有C项没有提到,故选C。

E 篇

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穿粗高跟鞋比穿细高跟鞋要舒服很多,但爱美女士们在选择高跟鞋时很少考虑到它们对膝盖的不良影响。新的科学研究结果让我们惊讶……

52.A。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中的Wide-heeled shoes feel comfortable可知,女士们选择粗高跟鞋是因为粗高跟鞋穿着舒服,故选A。

53.A。推理判断题。从第二段中的 The scientists found that both types of shoes applied equal

amounts of pressure to the knees...可知,两种高跟鞋给膝关节带来的压力相等,但都大于不穿鞋时膝盖承受的正常压力,故选A。

54.D。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三段Kerrigan and Harvard researchers were the first to make a connection between high heels and knee arthritis可知,D项正确。

上一篇: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下一篇:文艺语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