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童》读书心得体会

2024-05-02

《渔童》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1篇)

篇1:《渔童》读书心得体会

《渔童》是我们中国的民间故事,讲述了清朝末年老渔翁和小渔童惩治县官和羊毛子的事情。

那个时候,朝廷腐败,帝国主义入侵,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很苦。在河北有个老渔翁,有一天他从河里打上来一个鱼盆。每到夜间,鱼盆上的图画就会活动起来,上面有个小渔童手拿鱼竿唱歌又钓鱼。这给贫苦的老渔翁带来了一些生活乐趣。一个羊毛子和县官得到了这个消息,他们企图霸占这个宝盆。幸亏有小渔童在,他跳出来杀死了羊毛子和县官,和老渔翁不知去了哪里。我真为小鱼童的勇敢行为叫好。就是因为大多数的中国人忍气吞声,帝国主义才那们嚣张,才会在中国横行霸道。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像小渔童那样勇敢,帝国主义一定不敢侵略中国。

所以不管是在今后的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学习小渔童的勇敢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困难,最终达到胜利。

篇2:《渔童》读书心得体会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从前有一个老渔翁,每天辛勤打鱼,日子十分贫苦。在一年夏天,老渔翁从河里打上了一个白玉鱼盆,上面绘制着美丽的图案,在拿回家之后,在晚上竟发生了奇特的事件。但后来被一个洋毛子知道,想把它据为己有,洋毛子找到县官帮忙,老渔翁不但不给,盛怒之下还将鱼盆摔个粉碎,渔童便从盆中跳了出来,立刻变得又高又大,他惩罚了洋毛子和县官之后,搀扶着老渔翁走了,但谁也不知道他们到了哪里。

当我看完之后,十分痛恨文章中的那个洋毛子和县官,洋毛子贪心不足蛇吞象,结果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县官为了保平安,为了一己私利,竟将中国的宝贝拱手相让;而那渔童和老渔翁是值得赞扬的,他们为了自尊中国人的自尊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篇3:我的读书体会

读全集, 把握全人。作为学生读书, 读名作、代表作, 是现实的可行的, 但作为研究准备的读书, 非把握全人全貌不可, 这样才能有知人论世的条件。《诗经》、《周易》、《诸子集成》、《楚辞》、《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全唐诗》、《马恩全集》、《鲁迅全集》、《京剧剧本丛刊》、《莎士比亚全集》、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等等, 这样大部头的书, 我读了50多种, 读时有比较, 有互相启发, 有无数的课题被发现。

同时读几本书。事实上进入专业读书的层次, 谁都不可能单头独进地只读一本书, 问题是怎样自觉地这样做, 并且能读得多有收效。我是经常不停地读计划顺序中的书, 也同时读正在进行中的研究课题所需之书, 也有临时产生动机推动要读的书, 我觉得这样很能激发读书情绪。

突击读书。有时为了确定新的研究课题、或讨论某个问题、或思考某种倾向、或为形势所催促, 则必须要在一定时间内把某一类作品或相关著作, 尽皆作一了解, 这时需要集中一段时间, 突击读某一类书, 在时间计划上这是不允许从长安排的。这类读法由于任务与目的明确, 效果是非常切实而突出的。

解疑读书。在知识追求与积累中, 随时会遇到许多自己不知道或不甚精确了解的问题, 这些问题就是自己读书的契机, 争取尽量不放过, 不因循苟且, 想办法找相关的书去请教。一个人往往并不是没时间或不想读书, 而不知道该读些什么书和为什么要读这些书, 这后者才是可悲的。我得知雨果的小说中有充分的人道主义理想表现。情节上以意为之的痕迹非常突出, 我要看个究竟, 我读了《悲惨世界》后, 就挨排读了他的全部小说和诗集, 对雨果有了清楚无惑的了解。

反复读一本书。扩展知识面的读书, 常是摸底之后即放诸脑后, 用时再按迹循踪, 重翻记忆存留印象;但一个人在读书生活中, 不论从用的目的, 或积累方法经验, 都应该反复熟读和精研几本书, 成为自己的知识的港湾, 这差不多是会读书的人都有的经验体会。有些书是随着自己期待视野的发展变化不断加深理解的, 我对于《红楼梦》、《庄子》、《哈姆莱特》、《金刚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书, 就是反复阅读的, 至今有的已无遍数可记, 并且是一回阅读一回深。

读专业之外的书。人生处在自然空间中的社会空间中,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并用, 在社会科学中的各学科的渗透结合, 都已成为广泛的事实存在。现代人更应开阔, 明于权变, 即使有专业主攻方向, 也不应对专业之外的知识一概无知, 外国的达芬奇、歌德, 中国的曹雪芹、鲁迅、钱学森, 他们都是知识的博学之士。在我看来, 有了专业之外的知识才能巩固专业知识的根基, 推动专业知识的更新扩展, 使知识的具有者成为现代生活潮流中的人。

读论书的书。我在念大学一年级时, 读了《唐吉诃德》, 发现书中的人物很好笑, 但看不清究竟有什么意义;可是一时又找不到分析文章, 后来见到了评论文章, 才恍然大悟, 知道读书需要有论书的书。之后, 我特别注意论书的书, 或在读书之前或之后读, 各有不同收获。我读俄国文学作品之后读别、车、杜的著名书评, 读了莎士比亚之后读海涅的《莎士比亚笔下的女角》, 读了中国许多古典小说之后, 读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 读了《红楼梦》之后读何其芳、王朝闻、王昆仑等人的有关论著, 我不仅加深了对书的了解, 也学到了怎样评书的经验。

读书不要全信书。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读的书多了, 不仅对书有比较、又能从书中走出来, 让生活世事来检验书的所言, 则会发现书中不仅有真知灼见, 也有错误、有片面、有不可相信的东西, 也有害人不浅的东西。所以, 读书者走进书中, 目的本身并不在于书, 而是在于人自身和书外的人生世界, 如果书中的东西无益于或有碍于这个基本目的, 那就不应吸取。更兼书中的东西都是有其特定背景的, 放在此时此地, 即使是真理的东西, 也有如何联系实际、为现今所用的转化问题, 切不可为书所执。人生的价值在于实践创造, 书虽是这种创造的力量, 但却应不止于书。

篇4:《汪曾祺散文精选》读书心得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你能发现一株草的生长吗?你能发现一朵花的绽放吗?你能发现平常的吃穿住行中的奥秘吗?我做不到,于是就更惊异于作者的观察力。他感受到那些草“在我的耳根伸起腰来了”,他观察到“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他走遍大江南北,探索四方食事,研究风俗传统,表达个人感受,把深深的情谊融入字里行間。所以,汪曾祺的散文是独特的,是真实的,它引领我们走进生活,发现生活之美。同时,他把生活的哲理表达出来,给人以启迪。

汪曾祺善造意境,使人如临其境。“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昆明的雨季,是浓绿的,草木的枝叶里的水分都达到了饱和状态,显示出过分的,近于夸张的茂盛。”你看,作者写昆明的雨,没有描写雨怎么样,而是写草木水汪汪的茂盛的状态,而我们体会到的,却不是草如何,而是“润物的雨”,它冲刷一切,洗涤一切,滋养一切,雨也具有了生命。再看他描绘的意境:“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天空不是沉闷闷的,空气也不是沉闷闷的,一切都是明亮的。草木浓绿的颜色衬着雨水,雨变成浓绿的了,雨季也成了浓绿的了。这描写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景物,而是一种情感和意境了。把意境带给读者,让读者用自己的情感去感受意境,脑海中浮现出美丽的画面,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融合,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汪曾祺的记人叙事散文也别具一格,大多讲述西南联大的师生以及他自己的经历,内容丰富,真实亲切。比如写沈从文先生,不是写先生的生平、成就,而是从沈从文学生、友人的角度,写沈先生教书特点和为人,让我们从一位作家眼中认识另一位文学巨匠。这种故事性的散文,让我真正走进书中。

汪曾祺文风淡泊从容,但是,他却没有如此平淡从容的生活。他曾被打成右派,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经历了那么多折磨和摧殘,然而这不公平的生活,他却能够平静地接受,乐观地看待,在那些困难和挫折中,找到生活的快乐。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在乐观的心态面前,它们都变成了人生的助推剂,成了成功的垫脚石。

留心生活,享受生活,平淡从容,随遇而安。汪曾祺先生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散文,也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盎然的文学人生。

【作者系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

篇5:《渔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浏览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速度,熟悉课文故事情节,创造性复述、续编故事。、通过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3、用正确的善恶观评价故事中的人物,热爱民间文学。

教学重难点:

学习浏览课文的方法,练习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创造性地复述、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个动画片。(播放课件)这个动画片好不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5课《渔童》(板书课题)。这么生动的一个动画片,课文中是用什么样优美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学习浏览个性阅读

1、浏览课文,说说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再来说说故事的梗概。

(课件)听好浏览要求:读书时要运用速读的方法,思维要快速跟进,要善于从段落的关键句子中把握整体意思。要在最短时间内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把故事的梗概说清楚。、默读课文,学写旁注感受。

这个故事大家爱不爱读?我想同学们读完课文后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请同学们再细致地读课文,这次我们用默读的方式来进行,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画出来,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旁注。(课件)这种感受可以是你的心情,可以是读文时的内心活动,可以是对故事人物的品头论足,还可以是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总之大家要在读中想象画面,一会儿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三、交流感想 深入领悟

1、生汇报,师随机对重点问题进行点拨,引导。

2、这是一个怎样的渔盆?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老渔翁都看到了哪些奇迹的发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并画出来。(讲解分号的作用)

四、复述课文 创造性加工

1、先小组内讲述课文,可在理解课文基础上适当扩展故事内容,丰富人物语言,想象当时的情景。做到有声有色,对故事中的人物有强烈爱憎。

2、小组推荐代表以竞赛形式复述课文。、让同学们说说复述的方法,讲讲自己复述的好的经验。

五、续说故事

进行合理的想像,把故事继续想象下去,想象要丰富且合理,有现实依据,有自己的独到想法。要符合故事中人物的特点,要符合原故事的背景,符合故事的体裁特点。

渔童惩治了洋毛子和县官后,搀着老渔翁“走出衙门,不知上哪去了”?请大家发挥想象渔童和老渔翁走出衙门以后的事。

六、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篇6:作文 《渔童》续写

话说渔童把洋毛子摔死后,老爷爷清醒了。他瞅瞅眼前的渔童,不禁惊讶的说:“你怎么变成真的人了?”“那是因为嘛。只要渔盆摔碎,我就会出来的。”渔童说,“现在我扶你出去吧!”渔童伸出手,把老爷爷扶起来,向外走去。

渔童和老爷爷回到家,把老爷爷扶到床上。老爷爷仔细的端详着他:他的.皮肤白斩透明,穿着红袄绿裤,如绿色的荷叶上展开着一朵红色的荷花。渔童问:“老爷爷,衙门他为什么要抓你?”老爷爷深沉的叹了口气,说:“谁到呢!河北现在被侵略者占领了,这可不是一天两天发生的事儿啊!”渔童也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呀!”老爷爷惊叫了一声。“我忘了捕鱼了。”“嗨!我以为是啥事呢,不就是鱼吗?我是渔童,渔童就是有鱼的。”渔童往背后一掏,像变戏法似的掏出好几条鲜灵活亮的大鱼。老爷爷乐的开了花。

老爷爷与渔童刚吃完午饭,几个衙役“碰”的一声把门撞开了。“你们竟敢吓死县官,今天我们非把你们蒸了不可。”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就像一个人长了好几个脑袋。老爷爷的腿像面条一样的软,这是渔童一下子从板凳上跳下来。他手里拿着大鱼竿,说:“想尝尝做吊烧肉的滋味吗?那就来吧!”渔童伸出鱼竿,吊起一个衙役,一甩就把他甩上了天。之后他又像流星一般砸在地上,摔了个稀巴烂。“快逃命!要不然就要被这小家伙摔死。”剩下的衙役掉头冲出了门外,跑远了。

篇7:渔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本单元课文以“民间文学”为主题。几篇课文(除民歌外)篇幅虽长,但都情节曲折生动,情感丰富动人,都会给学生幼小心灵中烙下真善美的印记。《渔童》作为本单元开篇主体课文,结合课文特点和学段目标,它承载着速读,想象,旁注,复述,续说等任务。如何在教学中整合处理这些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做法是让学生在读中想像,用旁注表达体会,在复述中内化情节,在续说中深化理解。

教学目标:

1 用正确的善恶观评价故事中的人物,热爱民间文学。

2学习浏览课文,默读课文有一定速度,熟悉课文故事情节,创造性复述、续编故事。

3通过语言文字领会作者的表达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浏览课文的方法,练习有一定速度地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创造性地复述、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画片吗?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个动画片。(播放课件)这个动画片好不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15课《渔童》(板书课题)。这么生动的一个动画片,课文中是用什么样优美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

二、学习浏览 个性阅读

1、浏览课文,说说故事中有哪些人物,再来说说故事的梗概。 (课件)听好浏览要求:读书时要运用速读的方法,思维要快速跟进,要善于从段落的关键句子中把握整体意思。要在最短时间内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把故事的梗概说清楚。

2 、默读课文,学写旁注感受。

这个故事大家爱不爱读?我想同学们读完课文后一定有许多话要说。下面请同学们再细致地读课文,这次我们用默读的方式来进行,把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画出来,在空白处写上自己的感受,这就是旁注。(课件)这种感受可以是你的心情,可以是读文时的内心活动,可以是对故事人物的品头论足,还可以是对课文重点词句的理解,总之大家要在读中想象画面,一会儿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三、交流感想 深入领悟

1、生汇报,师随机对重点问题进行点拨,引导。

2、这是一个怎样的渔盆?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老渔翁都看到了哪些奇迹的发生?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并画出来。(讲解分号的作用)

四 复述课文 创造性加工

1、先小组内讲述课文,可在理解课文基础上适当扩展故事内容,

丰富人物语言,想象当时的情景。做到有声有色,对故事中的人物有强烈爱憎。

2、小组推荐代表以竞赛形式复述课文。

3 、让同学们说说复述的方法,讲讲自己复述的好的经验。

五 续说故事

进行合理的想像,把故事继续想象下去,想象要丰富且合理,有现实依据,有自己的独到想法。要符合故事中人物的特点,要符合原故事的背景,符合故事的体裁特点。

渔童惩治了洋毛子和县官后,搀着老渔翁“走出衙门,不知上哪去了”?请大家发挥想象渔童和老渔翁走出衙门以后的事。 六总结全文 升华主题

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了老渔翁贫穷善良朴实代表社会最底层的人;渔童可爱活泼聪明敢于向恶势力斗争;洋人贪婪无耻代表无休止地剥夺别人的人;县官懦弱屈服代表帮外人欺负自家人的狗腿子。民间故事之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除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外,还有故事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七学法迁移 拓展阅读

篇8:《渔童》读书心得体会

感受什么?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或情境倾注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思想观点或内心世界;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特色或艺术境界等。领悟什么?领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或表达的事理;领悟语言形式本身的特色与魅力。把这些感受或领悟写下来, 就是读书心得。学生写读书心得, 是一种练笔的过程、思维理顺的过程, 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

那么, 如何教学生写读书心得呢?首先要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或一本书, 认真阅读;第二, 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 确定引发感想的“点”。读书心得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围绕原文的主题与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谈感想、发议论, 也可以围绕某一角度、某一侧面集中抒写感想;既可以就读物中的某些内容充分发挥, 也可以就书中的内容与其他读物加以比较, 写自己的认识。但无论怎样写, 都要善于捕捉和抒发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 注意把笔锋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 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 泛泛而谈。下面试举几例。

音关注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 最简单的体会就是根据文章的主要意思明白一个道理, 如读《从小立志》, 学生的体会是:

著名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他四年级时就曾经担任过图书管理员, 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工作着, 意志非常坚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要从小事做起, 持之以恒,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 才能最后成功地实现目标。

读文章《民工》, 同样有这种体会:

《民工》这篇文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民工形象, 他荡气回肠的歌唱, 活泼开朗、简单快乐的生活态度无不让我们感动。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和真切的感情告诉我们:当我们处境卑微、深陷逆境时, 一定不要放弃快乐, 因为它能让我们看到光明, 看到希望, 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音关注文章的重要句子、重要情节

学生读一篇文章, 除了对文章的大概内容有些了解以外, 也会对文章中的某个情节或者是某句话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此会产生一些想法, 如读冰心作品《水中红莲》, 学生的感悟是:

这是一篇赞美母爱的文章, 可她没有正面描写母爱的特征或作用, 而是在结尾处点出了母爱的伟大:“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挡天空下的荫蔽?”是啊, 在这个世界上, 还有什么比母爱更伟大吗?本文的前几小节写了雨中的荷花, 衬托出了母爱的伟大, 这也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要珍惜母爱。读了这篇文章, 一句话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不管孩子怎样独立, 都需要母亲的呵护。

读《安妮日记》, 有这样的体会:

我在“安妮语录”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希望在我死后, 仍能继续活着, 只要我还活着, 能看到阳光, 这蔚蓝的天空, 只要这一切还在, 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安妮———这个不到16岁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的犹太女孩儿,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依然那么乐观、勇敢、善良, 渴望自由和公正。

音关注人物

每篇文学作品中都有人物形象的描写, 走近人物, 理解人物, 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阅读工作, 学生读《三国演义》, 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是:

这是选自《三国演义》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中的一篇文章。《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中平元年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 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刘备与曹操在酒席前谈论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袁绍见利而忘义, 不是英雄;刘表空有虚名, 没有真才实学, 不是英雄;刘璋只会守城, 不会创新, 非英雄也……总之, 曹操认为英雄要胸怀大志, 腹有良谋, 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下之志。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音关注思考和联系实际

当学生读到某些内容时, 必然会联想到身边的事情, 进而去思考。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是读书心得, 重点应写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千万不能抄原文代替自己的感想, 或者复述课文, 一定要“感”比读多。如读《把梦想交给自己》, 学生的想法是: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 它的实现不是靠别人给的, 而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 只有这样, 才能在更高的起点上去实现更远大的理想。

读文章《亲情》, 就更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了:

读了课文我十分感动, 因为这篇文章提醒我们过年时要去看看孤独的爷爷和奶奶, 多给他们一点关心, 这样他们就不再孤独了。其实, 不一定要在过年, 平时一有空我们就应该多去关心关心爷爷、奶奶, 哪怕挤时间也要去看看他们。

读《尊严是生命的基石》:

文章告诉我们要获得别人的尊重, 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给予别人尊重, 在别人陷入困境的时候, 保全他人的尊严才是最大的帮助。外祖父因为知道小偷生活的艰辛, 所以对来偷东西的人一律敞开大门, 甚至还帮助他们翻墙, 因为他相信不到万不得已, 谁也不愿当小偷, 这不是笨, 而是内心中一种善解人意的善良。

音关注作家的写作手法, 情感, 关注作品的语言形式与结构

写读书心得, 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对某个内容某个情节的感受上, 还应关注作家的情感和写作方法, 关注作品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如读丰子恺作品《忆儿时》, 学生写道:

这是一篇丰子恺回忆童年的文章。丰子恺的散文感情直率自然, 语言朴素洒脱, 形式灵活多样, 信笔所至, 妙趣横生, 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 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我很喜欢这篇文章, 它仿佛是一幅水墨画, 让我都不想再生活在热闹繁华的上海了, 而想在偏僻的乡下过一种宁静的生活, 这篇文章的结尾一面点出了作者儿时和父亲还有其他家人一起在中秋节赏月的欢乐, 一面忏悔儿时杀了螃蟹, 从而表现了他对小动物的怜悯之情。

读冰心作品《山中杂记》:

这是一篇冰心奶奶赞美海的文章, 冰心奶奶那优美的文笔让我陶醉, 她那惊人的说服力让我折服。冰心奶奶的文章结构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她用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开头, 从而引出了自己的观点:山也是可爱的, 但和海比, 的确比不起, 我有我的理由。

接着, 冰心奶奶从多方面比较了海和山的特点, 衬托出海的妩媚、庄严和璀璨……

篇9:读书和读书法

一、读书的意义

读书是获取信息,增长智能和培养个性品德的重要途径。学习不限于读书,但读书是学习的基础,要获取知识,就离不开读书。北宋的欧阳修认为,“立学以读书为本”。作为学生,应该爱读书,不断提高读书兴趣和自觉性,强化阅读能力,养成读书习惯。

二、书刊文献的优选

清朝学者陆世仪说:“凡读书须识质,方不错用功夫。”怎样在浩如烟海的书刊文献中读出精品呢?途径一是向人请教,看书评,挑一流的书刊文献。二是自己筛选,先把有关书刊文献大全上浏览一番,并查比较选出经典的几本。精选标准如下:

(1)适合学习总战略和成才总目标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阅读的书;

(2)能以最短的时间把自己引导至学科的核心领域和前沿的书;

(3)言论全面完整,阐述深刻,图文并茂,表达精炼的书;

(4)既能获得知识,又有助于提高智能和非智力品质的,尤其有助于启发创造性的书;

(5)广博与精深结合,有助于改造和重建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的书。

三、读书三项原則

培根在《论学习》中指出:有些书可以浅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书则应当咀嚼消化。具体选择时,抓住以下三点:

读懂凡须掌握的知识,一定要反复琢磨,理解透彻,读一次不懂,再读,三读,直至读懂,决不走马观花,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读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将前后知识联系,使之连贯一气,成为体系。

读活将静态知识化为活的知识。把书读活先要理解精髓、灵活运用,并对书的内容加以深化或再创造。

四、掌握读书方法

1.程序读书法:即按较优的次序读。作者一书名一内容提要一目录一序言一结语。

2.层次读书法:即有重点逐步由浅入深地读书。书的内容往往不能一次读懂,这就需要层次,一般可分为浏览、通读、精读、评读、重读多层。当然这仅限于经典著作或科技书中。

3.比较读书法:任何文献都不是彼此孤立的,其问有一定的联系。通过比较阅读,就知异同,见优劣。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任何东西,凡是我们拿来和别的东西比较时,显得高出许多的,便是伟大。”

4.质疑读书法:“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贵在疑,屈原写《天问》,王充写《论衡》都是质疑的精华。

5.循序读书法:即由简繁,由浅入深,朱熹说“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理在于此。

6.溯源读书法: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对其产生、发展的过程把握透彻。

7.推测读书法:牛顿说:“没大胆的猜测,就做不出伟大的贡献。”即使推测没有新发现,也可消除大脑疲劳,振奋精神,提高读书效率。

8.逆向读书法:逆向读书法可以开拓思路,把书读活。

9.渗透读书法:就是在潜心钻研某一问题时,要读一些相关学科的书刊,以开阔视野,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以不同见解和方法来思考。

篇10:《渔童》读书心得体会

一、学习、学习、再学习

(一) 学习是提升自身能力的重要途径

目前, 财务概念框架中尚没有关于人力资源确认和计量的标准。但众所周知, 真正主宰企业并且事关成败的关键因素却是企业的人力资本。人的素质将会是企业发展好坏的关键变量, 而人的素质与能力高低, 则直接取决于个人持续的学习能力。根据SWTO的模型, 可分析目前个体所处的时代与环境。如果人们不读书不看报, 如同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 这点勿庸置疑。博弈论课程已经对这个现实有了非常完美的诠释。看看现在年轻的后生, 无论从体力、精力还是接受新思维的能力方面, 都是我们这些人的楷模。俗话说得好, 长江后浪推前浪, 前浪死在沙滩上。这不是危言耸听, 这确实是残酷得现实。狭隘地看, 为了一个饭碗, 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俗话说,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因此, 唯有努力学习方才有可能立于先发的优势之下。而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 学习和读书也是事业成功的必经之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读书和学习都是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常而言, 激烈的竞争压力状态下, 根本容不得人们静下心来深思和反思自身的成长之路。对于身在职场的人而言, 平时大多忙于具体事务, 更多关注眼前利益。但从长远来看, 这些事情中, 有些事也许无关紧要, 另一些事可能喧宾夺主, 再一些事可能误入歧途。俗话说, “磨刀不误砍柴功”。因此, 更应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 认真思考一些事关长远的问题。

(二) 书籍是人们汲取知识的重要载体

我大学刚毕业那年, 曾经带头响应全国关工委读书的号召, 并且意外获得一枚“全国读书优秀纪念奖章”, 这给了我很大“物质”动力。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的好处很多, 可以获取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可以陶冶性情、培养和提升思维能力等。读书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进步非常重要, 对于提升自身素质、做好工作更为重要。从财务的角度看, 读书学习是财务人员胜任财务工作的必然要求。如果不加强读书学习, 思想就会僵化, 能力就会退化, 尤其是日新月异的外部变化, 会计准则的发展和进展都需要时刻关注和学习。特别要看到, 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这对会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从古今中外历史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样的现象:事有所成, 必是读有所得。读书是现在提升自己, 做好会计工作的必经之路。想要掌握企业运营的本质, 并且力争为企业发展和价值提升贡献一些努力, 绝对离不开读书, 尤其是会计方面的经典著作。对会计领军学员而言, 需要知其所以然, 把握住会计的本质特点, 这样才能把握主流, 为企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或许有许多人仍然相信读书和学习无用论。但读书和学习的功能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因此读书和学习不能急功近利, 尤其在当下浮躁的环境里。“为会计真谛而读书和学习”, 莫问是否有用。由于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脱贫、复兴心切, 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影响很深, 这对一个民族的发展非常不利。不少古典书籍暂时看来没有经济的价值, 但是大智慧往往来自这些古典之中。因此, 人们需要注意读好书的辩证逻辑。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那么, 就需要我们挑好书来读, 围绕着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工作能力、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精神境界。我们需要研读历史经典、哲学经典和伦理经典等, 彰往而察来。腹有诗书气自华, 这是一句中国古老励志的名言。优秀的经典著作作为经济、哲学等的传世精华之作, 诠释了人类发展的根本问题, 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思想穿透时间, 如同一壶老酒, 历久弥新, “喝”得越多, 越能醍醐灌顶。

(三) 思考是成为领军人才的必经之路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 (Peter Drucker) 曾讲过关于三个石匠的故事。一个过路人问三个正在凿石的石匠他们正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回答说:“我在挣钱过日子。”第二个石匠回答说, “我在做国内最好的凿石工作。”第三个石匠仰起头来, 眼中充满光芒地说, “我在建筑一座大教堂。”很显然, 对于第一个石匠来说, 工作只是为了养家糊口, 至于工作的内容, 无关紧要。第二个石匠就不同了, 他有更高的目标:他要在他的领域中做得最好, 他要成为一流。但是, 第三个石匠的境界比第二个石匠更高, 因为他看到了他的凿石工作的目的, 是为了建筑一座精神的圣殿, 影响普落众生。

会计领军人才与这三个石匠故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仅仅将会计工作看作养家糊口是第一种境界;狭隘地将会计领军作为目标是石匠的第二种境界;而把追求会计中严谨的逻辑与真谛, 探求其中的发展规律并且影响更大范围的会计实务人员作为目标是第三种境界, 这是最高境界。虽然对比而言, 第二种境界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这远远不够, 应该追求最高境界。但要成为第三境界的领军人才, 思考是必不可少的。

大教育家孔子有句名言, “学而不思则罔”, 说的就是如果只学习而不思考, 人就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而陷于迷惑。民国时期的教育家胡适也将宋朝程伊川所说的“学原于思”这四个字奉为至理名言。这些名言都说明了“读书”与“思考”的逻辑关系。如果单纯为读书而读书, 不去进一步思考, 那么, 我们的大脑仅仅是一个电脑上的储存器而已, 死水一潭。因此, 我们必须思考。

坚持不懈地思考, 终归会有收获, 就会在前人总结或者研究的成果上更进一步, 冒出新的思想火花。充分利用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来审视我们的企业运营与管理。只有这样, 我们个人才会有生龙活虎的思想。思想的作用确实非常巨大, 可以引领一个企业走向成功。从宏观的角度看, 也会引领一个国家走向富强。

二、实践、实践、再实践

(一) 积极推动改革, 提高内部效率

中国有句话叫未雨绸缪, 我所在的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 业务已经由国内拓展到全球范围了。但我们仍然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来应对这一急速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 就更需要为企业的发展多想问题, 多找思路, 尤其需要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变革。

为快速响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公司的组织需要持续变革, 特别是随着电算化体系的逐步建立和成熟, 以前的多层行政传递与管理的体系将更加扁平化。以电子流来替代人工的操作, 以降低运作成本, 增强企业竞争力。而会计人员也将面临这个问题。伴随着支撑IT的网络等逐步铺开和建立, 通过规范管理来提高效率, 有些环节就会消失。总的原则是压缩无效环节, 力争在满足内部控制的前提下, 建立起良好的权责体系。

执行流程的人, 只对事情负责, 减少在管理中不必要、不重要的环节。通常, 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 往往会出现大企业病, 大企业病一般体现为一些官僚组织不停地在制造垃圾, 然后这些垃圾又进入分捡、清理, 制造一些人的工作机会。制造这些复杂的文件, 搞了一些复杂的程序以及不必要的报表、文件, 来养活一些不必要养活的官僚组织, 而官僚组织是不能产生增值行为的。如何来抑制大企业病呢?这就需要很好的机制设计,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发动全体员工, 为流程梳理尽心尽力。最近, 笔者所在公司正在做一些有关财务流程方面的梳理工作, 需要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出来, 在自身岗位小改进的基础上, 不断归纳, 综合分析。然后, 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与公司总体目标流程的符合, 与周边流程的和谐, 要简化、优化、再固化。这个流程是否先进, 要以贡献率的提高来评价。所有这些改进和完善, 都要能够保证正常的业务不受干扰, 又要同时展开各项流程梳理, 错综复杂, 步履艰难, 任重而道远。这需要我们抱有崇高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 要热烈而镇定, 紧张而有秩序。

(二) 积极固化成果, 推动公司价值增长

“治大国如烹小鲜”。流程优化之后, 就要求每一环节的执行者、监控者都要小心谨慎, 不能随意把流程破坏了。流程标准的固化非常关键。重复运行的流程必须要达到模板化。看板操作是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的有效手段。公司来的新员工, 通过看模板或者流程, 就能照猫画虎, 这是会计人员职业化的基本要求。如果一项工作达到同样绩效, 少用工, 又少用时间, 这才说明企业的效率提升了, 管理也进步了。规范化的流程是一把筛子, 能够将监控融入到流程中, 要把服务与监控融进全流程。真正地帮助我们开拓业务, 解决业务开拓中遇到的财务专业问题。同时, 财务问题的解决一定要结合公司的实际, 由于公司已经形成了以项目运作为中心和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公司文化, 因此, 结合公司的发展, 不脱离实际将是财务工作下一步工作的出发点和重心。在这个问题上, 会计人员需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多掌握一些知识, 紧跟技术的发展脚步, 努力超越自己, 使自己变成一个非常职业的人员, 那么, 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被组织或者社会淘汰。

尽管在组织快速扩张时, 会计人员面临的压力很大, 除了要应对事无巨细的烦琐事情, 还要时刻想着全局的事情, 不但要应付外部会计政策的变化和继续教育的压力, 同时还要关心公司的总体战略。这就要求会计人员需要跳出会计的窠臼, 有一个大局观的视角, 正确对待变革, 绝对不能抵制变革。因此, 需要不断提升自己。

在管理的改进中, 需要强调改进木板最短的那一块。企业中的各部门、各环节以及各流程的主要责任人都需要抓住和处理好薄弱环节。坚持均衡发展, 不断地强化以流程型和时效型为主导的管理体系的建设, 在符合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条件下, 不断优化我们的工作, 提高贡献率。流程的改进更能将有限的资源和人力都用在刀刃上, 能使工作更加顺利和方便。基础管理跟上了, 财务就能够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 为企业内部各责任主体落实情况提供一个依据, 各责任主体的部门对公司的贡献就一目了然了。

三、努力、努力再努力

(一) 努力完善机制设计,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工作中的各个岗位都是价值链上的增值环节。在处理事情时, 不能忘记自己行为的宗旨就是为公司发展添砖加瓦, 推动公司的进一步持续和健康发展。但随着公司发展, 人多了, 责任混在一起, 没有办法分清责任。仔细分析一下目前出现的问题, 根本的原因就是激励约束机制没有到位。怎样才能使队伍中每一个人都按照公司的目标朝同一方面努力呢, 这需要有一个标准, 就是实现公司的价值不断增长。而标准则需要建立一个考核机制, 且要具有可操作性。归纳为一点, 就是要健全数据记录, 公司对每个人都有一本账, 清楚地记录其资产、负债和收益情况, 放到作业层面就是每个人每天做的事情要有一个记录, 清楚地记录你每天做了什么。自利是经济学分析框架的逻辑起点, 这也包括绩效考核等奖惩机制。但这未必完全符合事实, 这给绩效机制设计提出了一个难题, 即单纯的指标难以达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预期。

(二) 努力完善精细化管理, 推动可持续化发展

篇11:读书乐,乐读书

关键词:英语阅读 教学策略 自主阅读 拓展阅读

一、阅读前(pre-reading)——拓展促阅读

研究表明,如果语篇涉及读者熟悉的主题,他们就能顺利理解文章中的信息;相反,如果不熟悉语篇主题,就会出现障碍(余文生,2008)。在平时的常规教学中,英语教师也常常遇到此类问题,用学生不熟悉的主题进行英语阅读教学,使学生在语篇理解与词汇学习方面困难很大。阅读前的拓展阅读(pre-reading)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给学生提供跟语篇有关的背景知识。以话题教学Animal为例,在引导学生阅读前,教师让学生与自己一起合作写有关动物的小诗。如:In the zoo, I can see tigers. I like tigers. It has strong legs and sharp crawls. They eat meat. And we do, too.这样就引起了学生对动物园里动物的巨大兴趣,也让学生对动物园的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文章Animal的阅读做好坚实的铺垫。

二、阅读中(while-reading)——阅读过程技巧与方法的调控

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皮连生,2011)。因此,教师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与思考能力的策略

1.保证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

在实际英语阅读教学课堂中,因教学内容较多,时间经常是紧迫的。很多教师在文本阅读后马上提问,提问后就马上叫学生回答,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思考就会缺乏深度。教师应在提问后给学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这个等待的时间虽短,却正是学生思维最为紧张活跃的时刻。如在Talking About the Rules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先抛出问题:“What rules can we find in the park?”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语篇,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新单词并画线。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给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从而回答问题。而在此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全面、准确,这正是经过思考与提炼的结果。

2.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可以对答如流,但是学生用英语提问的能力却较差。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养成按意群阅读的良好习惯,提高阅读的速度及效率。

(二)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策略

1.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

除了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技巧和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阶段设置不同程度的问题。

第一阶段:在学生完成第一遍阅读(first reading)之后,可以设置事实性的问题。这种题目可以在语篇中直接找到答案,不需要经过推理或总结.

第二阶段:在学生完成第二遍阅读(second reading)之后,设置推理性的问题。学生必须通过上下文的理解,结合故事的背景知识,读出文本的潜台词,从而推理出正确答案。

第三阶段:在学生充分理解语篇的情况下,设置更高层次的问题,即应用性的问题。这种问题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自身经验和价值观进行判断,评价和总结。

经过这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理解文本,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学生没有感觉到很大的困难,反而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乐在其中。

2.逐步渗透难点词、短语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影响学生阅读的难点词、短语逐个地渗透到各个环节中,让学生在更加简短的语篇阅读过程中将这些词和短语理解并掌握,而不是像对话课教学一样,刻意地将它们逐个进行教学。 如在 Talking About the Rules中,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词组all over,教师可以先通过一段话让学生利用语境,猜一猜all over的含义,然后通过课件向他们展示香港公园中无处不在的各种标志牌,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掌握这词组的意义。

3.设置类型丰富的小活动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小活动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活动中加深对语篇的理解。如结合课文内容的chant、sing a song、play riddle games、role-play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在将要疲软时又被调动起来,教学效率大大提高。

三、阅读后(post-reading)——语篇的有效延伸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虽然主要依靠课内阅读,但不能仅仅满足于此。实践经验证明,课外阅读不但能促进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还能有效促进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发展。

(一)选择课堂教学的拓展语篇

选择一些与课堂上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语篇,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的学习,又可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如在上完Talking About the Rules 后,我为学生提供以下语篇:Classroom Rules,Library Rules,Zoo Rules。

这样,语篇中的句型内容与课堂上所教授的句型内容紧紧相扣,既能达到巩固旧知,提高阅读效果的目的,又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满足感。

(二)进行各种各样的阅读后的活动

阅读后的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继续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又能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阅读后活动可以是:

(1)角色扮演;

(2)把不同故事段落进行排序,组成一个逻辑清晰的故事;

(3)听故事更正故事中错误的部分;

(4)给故事写一个新的结尾或续写故事;

(5)把故事做成一本故事小书。

总之,正确的阅读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提高阅读技能,高效的阅读能力需要培养和训练,教师只有通过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阅读策略,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教学方法,实施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葛文山.“优化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切入点——以一节评优可的教学设计为例”.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2(1).

[3]余文森.论有效教学的三条“铁律”.中国教育学刊,2008(11).

[4]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5]肖川.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上一篇:放学下雨日记下一篇:看让生命充满爱观后感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