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营销,悠着点

2024-05-08

奥运营销,悠着点(通用8篇)

篇1:奥运营销,悠着点

奥运会的硝烟还没有散尽,关于奥运营销的成败、得失就已经开始沸沸扬扬,对于赞助商来说,奥运营销到底给自己带来了哪些益处,投入与产出是否成正比,恐怕只有自己才能够清楚地知道。

中国品牌研究院8月1日发布的《2008奥运营销报告》指出,截至7月21日,在62个北京奥运赞助商中,90%企业的奥运营销未获成功,奥运营销的巨额投入将无法获得足够的回报,唯有10%的企业取得了较好的营销效果。因此,奥运营销,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其实,对于中国本土企业来讲,奥运营销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理性思考不足,缺乏相关的运作经验,加上一些企业忽视自身状况等等,盲目上马奥运营销项目,因此,他们这次失落恐怕是难免的。

其实,对于奥运会,本土企业还是需要悠着点。

首先,做奥运营销,企业有没有这个实力。一些企业仅仅看到奥运会赞助商通过赞助奥运会成功的光鲜一面,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大力度投入奥运营销,结果,实力不支,组织不到位,工作做的虎头蛇尾,最终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对于本土中小企业来说,不可贸然去对奥运进行投入,一定要知道自身的资源支撑不支撑。

其次,做奥运营销,还要结合市场。奥运项目进行阶段,或者高潮阶段,企业的市场是否处于销售旺季或者具有“井喷”势头,那种只管赞助,没有充分考虑自己市场实际情况的赞助企业,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比如,士力架巧克力,仅从产品季节性上来说,8月份正好处于销售的市场淡季,作为各渠道商,不可能把一个淡季的产品作为重点推广,哪怕它再赞助奥运会。这是一种错位的遗憾。

再次,做奥运营销,手段不要过于单一。很多奥运营销的企业,误以为赞助后,只要策划一些活动,或者在媒体上打广告,就可以坐享其成了,这其实是一种误区。奥运营销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企业资源要能够跟得上之外,企业还要全方位地进行包装、炒作、推广,多管齐下操作市场。士力架虽然在健康、活力、激情中在北京掀起了“街头奥运”风暴,吹响了士力架“街头奥运”集结号,但由于其活动覆盖面窄,加上活动方式单一,仅仅去做一些类似“姚明”对决“小贝”,关公大战秦琼之足篮乱斗的活动,就想引爆市场,达到造势的效果,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需要从广告、地面推广、公益营销,并优选有辐射力、影响力的市场,在合适的地点,通过合适的活动方式,来全面地推行奥运营销活动,而不是仅仅依靠某一手段。

最后,奥运营销,不要投机取巧。奥运营销的效果,也非一时就能体现出来。因此,赞助奥运营销,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和规划,不要为了追求短期的销量或者业绩,而将宝押在奥运营销上。这种类似赌博或者说侥幸的心理,注定会让一些企业很受伤。因此,作为奥运营销企业,一定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是长期的品牌构建与提升,还是短时的销量大幅攀升,如果是前者,它将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是后者,建议不要通过赞助奥运会的方式来达到,毕竟,它不是快速让企业市场火爆的营销方式,它讲究的是一种渗透,是一种潜移默化,而不是投机取巧的舞台。

总之,奥运营销不是所有的企业所能做并且做好的,它需要企业资源的匹配,市场的匹配,富有创新意识的营销团队的操盘,需要企业全力以赴,需要企业一种长远的战略眼光,需要持续的、不间断的投入,唯如此,企业才能下好奥运这盘棋,才能最终收获丰收的果子。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3466501815,电子邮件:kuqingxingzhe@126.com

关于作者:

崔自三:崔自三,著名营销实战培训专家、经销商战略发展研究专家――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总裁班、总监班特约讲师,“营销OJT”现场实战训练模式创造者,曾在《销售与市场》、《销售与管理》、《商界》等各类媒体发表营销与管理文章200多万字,出版《八闪十二翻――超速营销突破法》、营销实战小说《挑战》,经销商专著《做一名会赚钱的赢销商》,历任多家大型企业集团企划总监、营销总监等职。查看崔自三详细介绍 浏览崔自三所有文章 进入崔自三的博客

篇2:奥运营销,悠着点

现在市场细分的提法很是流行,特劳特的“定位第一”更是让那些在这个激烈的竞争市场被搞得精疲力竭的企业老总们看到了希望,于是乎,大家都在捉摸新产品,划分新市场,搞品牌定位,仿佛这些工作做好了,成功就是唾手可得的。

对于“定位第一”的提倡者来讲,他们这样说是因为有着很好的理由:你看,我们的老祖宗就说过:“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国外的定位大师也提供了说辞:“做第一胜过当更好的。”

没有错,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上,的地确确上演过几场好戏:七喜做“非可乐”,成功的突围了可口可乐一统天下的局面;宝丽来做“及时成像”的第一人也成功的抢占了柯达的市场份额(但是可惜的是由于没抓住数码技术,现在已经是昨日黄花了),实际上这样的例子的确很多。

我知道这是场来势汹涌的热潮,不过我还是想斗胆泼上点冷水。

我的看法很明确:“悠着点,慢些走”、“ 广集粮,缓称王!”。特别是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对于推新产品、抢占新的细分市场,更加需要谨慎。

市场教育费用,你付得了吗? 市场细分,定位第一。听起来很美丽,但是让这朵美丽的花骨朵真正结出果实,没有大量的资金肥料,恐怕是很难实现的。原因很简单,让人们接受一些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很难,让人们改变他们以前的一些看法则是难上加难。为了使人们接受一些东西,这其中所付出的市场教育费用是很高的。有人不是说过吗,“世界上最愚蠢的想法就是试图改变人们现有的看法,

很多的国际大公司到了中国又回去,回去了过了几年又回来,都是因为这个市场教育费用问题,达能60年代末的时候就曾经来到中国想做液态奶,但是因为当时的市场教育资金过高,而是的达能有回去了,到了现在市场已经被别人教育过了之后,这只老狐狸携带品牌和资金又回来。(现在达能又有回去的行动,其中原因下面会讲到。)

讲到为他人做衣裳的企业,为他人教育市场的企业,就不能不说到旭日升冰茶,他重新上演了一出商业悲剧,做为中国茶饮料市场的倡导者,旭日升很值得钦佩,也使“康师傅”们感激。“康师傅”们已经占领了大半个茶饮料市场,旭日升当了铺路的石子。

而要说到始终避开教育市场的陷阱的那些“聪明”企业,就不能不说到同样是饮料行业的娃哈哈,论实力他比旭日升要强得多。它没有率先发现茶饮料市场吗?为什么不是娃哈哈,而是旭日升率先打开市场?他更有资格呀。这就是宗庆后策略的高明之处!市场还没有成熟,教育市场的机会交给别的企业做吧。他在修炼内功,整合核心优势。直到他发功,打出天堂水加龙井茶的无敌概念,中国市场谁能抵挡?

还有就是小包装食用油的例子,你知道嘉里集团这么多年来花了多少钱用于市场的启动上?我想一定是个天文数字吧。

宝洁公司的新产品上市,前18月的销售额全部用于市场的教育和启动上,对于国内的中小型企业这笔市场教育费用,你付得起吗?

篇3:老师请您“悠着点”

一、不必“马上回答”, 应该“静心默想”

【课堂写真】

一位老师执教《秋思》, 在帮助学生理解“欲作家书意万重”时, 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此时, 诗人真想写一封信给家人, 这封信可能会写给谁?信中可能会说些什么呢?”刚提完问题, 他就期待着学生举手发言。果然, 在数秒钟内, 就有两位学生举起了手:“我想, 诗人可能会对他的母亲说‘妈妈你现在还好吗?’”“老母亲, 你可要当心自己的身体呀!”

“诗人在信中还会说些什么呢?”老师继续追问, 教室里却一片寂静。见无人作答, 教师便匆匆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教学建议】

我发现, 许多老师害怕无人回答而带来课堂“冷场”, 导致教学尴尬, 期待着一提出问题便有学生立即作出回答。这样, 许多很有深度的问题只能浅尝辄止、不求深入, 教学便是“无关痛痒”地匆匆走过场, 不见效果。

教学是不能急于求成的, 真正有价值的思想往往出现在深思熟虑之后。正如炒花生, 必须有几分钟的逐渐加热, 才会有“噼噼啪啪”的热闹非凡和精彩纷呈。有时候, 学生暂时性的沉默, 看起来似乎破坏了课堂预设的“完美”, 但恰好说明了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深度, 思维含量高, 这样的问题正是把学生带入思维天地的最好媒介, 成就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课堂的五彩斑斓。

面对教师的提问, 学生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课堂出现短暂的窒息式的空白并不可怕, 这时教师可以适度启发:“此时诗人还有哪些割舍不掉的牵挂呢?请大家再想想。”学生们又埋头思考起来, 课堂里一片静默。约一分钟过后, 学生的手就会如春笋般地冒了出来……

二、不图“表面热闹”, 追求“实际获得”

【课堂写真】

一位老师执教《云房子》, 教学第2自然段, 在初读感知后, 老师便创设情境:“雨过天晴, 乌云慢慢散去, 太阳公公又露出半边笑脸, 一切都显得喜气洋洋。 (老师边说边贴出画有蓝天、白云和太阳公公的底图。) 这时候, 谁也来凑热闹了?”学生们齐答:“小鸟!”老师又拿起桌上的小鸟头饰给所有的孩子都戴上, “亲爱的小鸟们, 看到这么多白云, 你们最想干什么?”“我们来造云房子。”“那就让我们开始吧!来, 伸出双手, 捧一团白云铺地板, 四周造起高高的墙, 开一个小门, 再开一扇窗, 屋顶盖好真漂亮。够不着吧?可以跳起来。”学生们兴奋地跟着老师“砌墙”、“铺地板”、“盖屋顶”……

【教学建议】

真的挺热闹!满屋的“小鸟”叽叽喳喳, 参与面很广, 不再是原先的一个人表演, 似乎体现了高效。看得出来, 这样的课堂是在无限制地放大学生的主体效应:“说吧”、“造吧”、“跳吧”……学生真“自由”!

可是, 这般的“热闹”之后留给学生的是什么呢?当讲的不讲, 需引的不引, 该挖的不挖, 这样的教学依然是无效的。我们应该反思:课堂教学的真正效益体现在哪里?对于老师来说, “我教给了学生什么?”对于学生来说, “在课堂中我学到了什么?”有些时候, 我们曲解了“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 它并不是教师盲目地放手, 而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正确的思考。课堂上安排过多的非语文活动, 内容庞杂, 形式令人眼花缭乱, 从而削弱了语文的本味, 使该有的训练不扎实、不到位。

对于高效课堂, 我认为:给学生更多的实惠便是高效。这实惠就是实际的获得。所以, 建议这位教师紧紧抓住文中的“有的……有的……, 有……有……也有……”句式来理解云房子的形态各异, 通过“傻傻地”、“美美地”、“很高的”、“很宽的”等词语, 感受云房子的生动有趣。

三、不得“急功近利”, 坚信“水到渠成”

【课堂写真】

一位老师执教《黄山奇松》, 指导学生理解“饱经风霜”一词, 在简单地对比“饱经风霜”和“郁郁苍苍”后, 便出示一则填空:他抬起头, 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学生一时茫然, 教室里的空气一下子紧张起来。在老师非常尴尬的鼓励声中, 终于有一位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总算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 迫不及待地说:“请你来填填。”那学生想了一会儿, 说:“他抬起头, 饱经风霜后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此生的回答引起了听课者的一阵议论, 上课老师顿时慌了手脚……

【教学建议】

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生发的过程, 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思维的发酵, 我们必须相信“功到自然成”。一味地求快, 省略该有的教学步骤是不符合孩子们的基本认知规律的, 是不科学的。跳跃式的“急功近利”, 非但不能获“利”, 而且会导致教学的无效和负效。“欲速则不达”呀!

所以, 对于重点词语“饱经风霜”的理解, 教师可以设计帮助学生感悟的三个阶梯:一是丰富课文内容。通过想象说话让学生感受迎客松经受了哪些大自然的考验:在倾盆大雨中, 迎客松;在凛冽寒风中, 迎客松;在鹅毛大雪中, 迎客松;二是拓展词语意思。“饱经风霜”不仅可以形容迎客松, 也可以形容人, 哪些人可以说是“饱经风霜”的?三是学会综合运用。此时再安排这位教师设计的填空等练习, 学生就能运用自如了。

四、不能“狂轰滥炸”, 应“逐个击破”

【课堂写真】

一位教师执教《黄河的主人》,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 对学生进行了连珠炮式的“狂轰滥炸”, 提出了这样的自学要求: (1) 自由读读第2自然段; (2) 画出课文中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 (3) 圈出关键语句; (4) 至少写上两处批注; (5) 思考: (1) “我”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怎样? (2) 羊皮筏子小到什么程度? (3) 羊皮筏子有什么特点?

教师一声令下, 教室里一片混乱, 学生各干各的事情。有的在大声读书, 有的在静心默想, 有的在书上圈圈画画, 有的不知所措地东张西望……

【教学建议】

不难看出, 这位教师为了追求课堂高效, 使出了浑身解数;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多, 一下子倾囊而出。但对于老师提出的这些要求, 学生在短时间内实在难以全部接受。有的学生在这么多的问题面前迷乱了眼睛, 有的失去了学习的热情和探求的兴趣。就如同在满桌的美味佳肴面前一下子不知吃什么了, 继而狼吞虎咽、囫囵吞枣, 不利于消化和吸收, 有的还要撑上几天。

我想, 真正有效的攻击, 应该锁定一个目标, 弹无虚发地正中要害, 彻底摧毁。高效课堂也是如此, 分段教学目标必须简明易行, 我们追求的是小目标的逐个达成。反之, 我们面面俱到地规划了众多的学习要求, 如果都是蜻蜓点水, 依然是收效甚微。

因此,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实际, 这一教学环节, 教师应去除繁琐的学习要求, 带领学生扣住一个“小”字来细细品味文字, 让学生逐步掌握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文章的学习方法。

篇4:看奥运电视转播悠着点

控制情绪 不可沉迷

■北京 许琴

第29届奥运会开幕后,看电视转播比赛的观众不乏老人。精彩的比赛激动人心,但是老人看电视转播比赛时,最好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注意卫生,以免影响健康。

电视虽是我们看奥运的“密友”,可看的时间一长,首先是眼睛受不了。很多老年人经常到了眼睛十分疼痛时才去看病,眼睛疼痛是过度疲劳和电视荧光屏的辐射太多所致,所以一定要注意用眼卫生。其次,久坐使肛门周围的血液循环发生障碍,造成静脉曲张、静脉小血栓形成。同时,肛门部位缺乏活动,导致痔疮生成、加重。老年人长时间坐着看电视容易得一种叫“电视腿病”的疾病。老年人血液循环减慢,造成下肢麻木、疼痛、浮肿等等。

老年人最好不要观看激烈竞赛,大的情绪波动对患有心血管病的老年人来说是诱发疾病的因素。过度的紧张、兴奋会刺激人体内交感神经,并且使体内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可引起高血压伴动脉硬化患者脑血管破裂而中风,冠心病患者会因心肌缺血而出现心绞痛甚至心梗。美国的一项研究还表明,中年时多看1小时电视,到了老年时发生痴呆症的危险增高1.3倍。沉迷于电视使人少受外界新事物的刺激,养成精神活动懈怠的生活方式,长此以往则导致大脑认知功能的降低。

为此笔者建议,老年人连续看电视最好不要超过1个小时,时间过长会造成视觉疲劳,诱发青光眼,还要注意看电视时候的距离、光线和位置,最好开一盏瓦数比较低的灯,电视屏幕的亮度和对比度要适当;老年人不宜看刺激性太强的比赛,特别是患有冠心病和高血压病的,不可过于认真和投入,也不可以久坐不动,看电视的时候要经常站起来活动一下筋骨,这可以松弛一下大脑减轻疲劳,又可以预防因下肢血液流动不畅而导致的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看电视最好在吃过饭半小时以后,以利食物消化。

在盛典中释放心情

■河北 王安华

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体育盛典,也是全世界的节日。为了它,日理万机的首脑可以搁置千头万绪的政事;唯利是图的商人可以放弃唾手可得的利润;乃至激战的双方可以暂时放下争斗,欣赏同一场比赛……

老人看体育比赛和年轻人的最大不同,就是少了几分狂热,多了几分冷静。因为爱它、看它、想它、悟它,于是就有了不一样的角度。

奥运会总有着种种说不出的魅力牢牢吸引着我,从洛杉矶奥运会开始,我的心就随着奥运的脉搏跳动。我爱看到五星红旗伴随着雄浑的国歌在异国的土地上冉冉升起;我喜欢为祖国奋力拼搏的运动员:邓亚萍、占旭刚、刘翔……我也曾为新奇的点火方式赞叹不已;曾为0.01秒的胜利而欢呼雀跃。可是我更爱奥林匹克的精神,赛场上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地发挥,这里没有高低贵贱;不分国籍、肤色、贫富、年龄;没有特权、歧视、阴谋、捷径……体现着人类的自由、平等、公正。

如今,我越来越感觉到身边观众,对待体育和比赛,欣赏的心情越来越放松。以前从没像今年看奥运会这样轻松,不用昼夜颠倒地守候,打开电视机就跟着看。很多竞赛项目,我以前并不熟悉,而如今各国健儿在家门口比赛,让我大开眼界,兴趣盎然。有体育健儿绝地反击,成为冠军,也有运动员在关键一跳或关键一枪痛失奖牌。赢固欣慰,败亦从容。四年一度的奥运会每一个精彩画面都将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短暂一幕,可是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欢乐、喜悦,还有奋进、激励。我们只是普通人,带着一份平常心也能让我们参与其中、释放心情,并从中收获精神财富。

多些微笑 多些从容

■北京 张毅

北京奥运会进入倒计时,一切工作均准备就绪,中外媒体、各界人士的眼光都聚焦在奥运上。因为高度重视,一些老年朋友也开始忧虑起来,心情也躁动不安,对能获得多少金牌的过度担心,对能否提供更高的奥运比赛质量的过度期待,对安保措施是否得当也开始出现如临大敌的心态。

有人在公开场合,满脑袋扎针,叫“针灸”迎奥运,据说这是迎接北京奥运会盛事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挺好,就是看了让人心跳不止,不紧张才怪,哪还有什么“平常心”啊!

尽善尽美,常备不懈是对的,但与此同时也要鼓励“平常心”的健康心态,无论出现什么艰难困苦,从容面对,尽快改善就对了,即使偶有失误,也要面带微笑,心怀感激,从容应对。

在奥运赛场上,运动员展现美丽的微笑,常让我铭记于怀。我建议老年人在烦闷紧张的时候,多一些微笑,往往能奇迹般地舒缓心情。关上电视、放下报纸,去公园走一走,找三五好友说说笑笑,大家一起唱:“老朋友手拍手,健康友谊向前走,迎接奥运乐悠悠。”微笑是最好的良药,刚退休的我靠微笑摆脱了高血压、心脏病的困扰。

平常心,不紧张,才是值得鼓励的心态。

从刘备之死想到的

■河南 时仲省

公元221年,刘备在诸葛亮和众大臣的一再相劝下,在成都即位,经历过颠沛流离之苦的刘备此时处于兴旺时期。但事有不测,桃园结拜兄弟关羽、张飞先后被东吴杀害。刘备悲痛万分、气愤至极,要亲率大军征吴。公元222年7月刘备遭到惨败,残部退入白帝城,至公元223年4月病死,终年63岁。病重时,他遣人到成都召诸葛亮到白帝城,降诏托孤,并承认自己“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刘备患的是什么病?他在遗诏中说:“朕初得疾,但下痢耳,后转生杂病,殆不自济。”从字面上来看,其躯体疾病是痢疾。但他患有心理方面的问题,他自以为征吴必胜,谁料想竟败在无名后生陆逊之手,心理上难以承受。此时,刘备在精神上被打垮了,必然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病情日益沉重,逐渐衰竭而死。

刘备之死揭示了精神因素对疾病和生命的影响。在奥运赛场,媒体和观众大多关注的仍然是金牌的获得者。无论是金牌榜,还是金牌选手介绍,抢眼的照片都给了冠军。其实奥运赛场上,胜败乃兵家常事。运动员应该冷静地看待得失,失利的运动员也不应该过于悔恨。

同样对于老年人来说,丧偶、买股票、遇到种种挫折或者干扰,都容易出现悔恨等负面心理。比如说买股票,精神病科专家分析说,买股票,无论输或者赢,对老年人都是极大的精神和心理刺激。

有些老人觉得,只要不多投钱,适可而止,再看开点儿,自己就能控制自己的精神不受太大刺激。其实,这种心理上潜在的变化,人类都难以完全控制。人在赚钱高兴时,会不自控地释放大量的肾上腺素,血液浓度上升,心率加快,体表小动脉收缩,就会造成血压升高,新陈代谢亢进,使机体的耗氧量增加,给机体造成难以承受的负荷,尤其是高血压病人容易发生脑血管意外,冠心病人则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甚至发生心室纤颤而猝死。而股票下跌时候,出现的悔恨心理只要持续一周以上,人体内的免疫能力就会降低。还可能因精神受不了强烈刺激或压力导致多种神经症,严重者导致精神失常。

三国的刘备因为“悔恨成疾”,有潜力的运动员在奥运赛场失利而一蹶不振,这些都给我们提了个醒,让老年人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篇5:学生评教,得悠着点

学生评教,得悠着点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李必能

新学期伊始,学校给老师们每人发了一份“见面礼”——上学期期末“学生评教”反馈表,意在希望老师们通过这张统计表,了解所教班级的学生在有关具体项目方面对自己评价情况。

孩子到我办公室,偶然看到我搁在办公桌上的反馈表,晚饭时就和她母亲谈起学生评教这个话题。孩子说,自己成绩差,给老师添了不少麻烦,于是在学校 “学生评教”问卷调查表上给所有的任课教师的“很满意”这一选项全都打上了钩。我当时就问:“所有的老师都一样‘很满意’,那对于特别优秀,给你帮助最大的老师,是不是显得不够公平?”孩子一下子就被问住了。

妻子也是做老师的,她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学校对老师的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情况时,某班主任事先给学生打预防针,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可以直接向任课教师提出或者通过班主任转达,不要因为反映到学校而弄得任课教师心情不好,以免任课教师今后对你们班级有成见;于是,该班级的学生几乎都只说任课老师的好话。

被不少学校管理者奉为治校圭皋的“学生评教”,竟然是这样一种现状,不能不令人深思。

我曾经带过一些不同类型的班级,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学生“评教”,也见过形式多样的“评教”表格,也受到过学生完全不同的“评价”,因此对近年来比较盛行的“学生评教”这一“创举”,并不怎么看好。

1997年8月,我刚到某民办贵族子弟学校任教时,担任了一个由该校本部小学五年级毕业生和外招的六年制小学毕业生以及初一留级生组成的“加强班”的班主任。因为和校长在该班的政策等方面发生了分歧,在第一学期结束之前我辞去了该班班主任,只单纯担任该班的任课教师。结果,学生打电话向家长哭诉,说我不再担任他们的班主任了,不知道是我主动要求辞职的家长于是纷纷打电话给教育集团董事长,要求董事长给校长施加压力,让我继续担任该班班主任;期末学生投票选举“最受欢迎的教师”时,我的得票率为76%,居中学部16个班级所有教师之首,从而被评为该校中学部“十佳教师”之一。名列中学部第二的也是初中六年级段的一位班主任,该班主任平时经常违反学校规定,给班上学生偷偷地代买“香巴佬”鸡腿等零食,周末带着留校的学生到市区吃“肯德基”,由此深受学生欢迎,而同事私下给他的雅号是“香巴佬班主任”。

我分析自己受到学生欢迎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其他班级学生可能比较看重老师的教学能力、教学艺术等方面,且不同个性的学生喜欢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因此其他班级的任课教师会因选票分散而导致得票率不高;我作为该“加强班”班主任,对这班刚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的娇生惯养的“小皇帝”、“小公主”在生活方面比较关心,平时也十分注意批评的方式方法,注意呵护他们稚嫩的自尊心,因此赢得了他们的信任。我由此意识到,我只不过是一个“高级保姆”而已,谈何“教书育人”!我和名列第二的那位班主任一样,得个“为学生服务奖”还勉强说得过

去,评我“十佳教师”实在是名不副实。说实话,我长期在省一级重点高中任教,一下子到这种成分复杂的初中起始年级来任教,很长一段时间连教学都不能适应,怎能算是“好教师”?

后来,我曾在某民办高中“加强班”、“留级班”、“出国留学班”、“快班”、“创新班”等完全不同类型的班级任教,并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留级班”班主任。某年,我在由全校最优秀的学生组成的“创新班”任教时,全班48人对我的评价都是“很满意”,而同时带的另外一个所谓的“民办快班”学生对我的评价却有天壤之别。其实,对于这两个班级的学生,我何尝有过什么偏心!

同样在该校,我所任教的高一“加强班”有一个退休返聘的数学名师,她教学业务十分精湛,平时也十分关心班集体建设和学生的思想,被学生聘为“副班主任”。第一学期末学生评教时,该教师的满意度在该班所有任课教师中名列第一;到第二学期末,该教师却名列倒数第一。校长感到莫名其妙,从班主任和学生那里也问不出所以然。后来,一个偶然的机缘,我才从学生的闲聊中得知是因为一件事情彻底改变了全班学生对该老师的看法:该老师考虑到学生基础很差,在举行公开课之前,事先讲过一遍,然后又演戏一般走了一次过场,学生从此就看“扁”了该名师。

诸如此类的事情,我见闻甚至亲历的实在太多了。我认为,“学生评教”有不少随意性,其结果带有不少偶然性,设计不同的问卷调查表格的指向性也不一样。即便是表格设计十分科学,影响学生对教师评价的因素也非常多。学生的情商不一样,对教师实施评价时心态也大不一样。譬如:有些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但由于平时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甚至会疾言厉色,个别学生往往会耿耿于怀,如果这个别学生在班级有一定的影响力,那么,在测评时就会带动部分学生给老师打比较低的分数;有的学生在评价教师时,“分数才是硬道理”的观点占据了评价思维,表格上的勾画往往就凭着自己的考试成绩而定,自己该科成绩不佳,往往也归罪于该科任课教师;而有的学生则喜欢课堂上显得轻松随意的教师,或者作业很少的老师。

此外,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因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也不可能完全一样,有时候我们也很难说哪一种方法更好或者最好。有些学科知识性或科学性较强,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在考试中的地位相对重要,即使老师上课讲得死板一些,学生也仍可能听得“津津有味”,评教时甚至还会大赞该老师“很风趣”、“很幽默”;而有的学科内容相对枯燥,或者中考、高考根本不考,学生不感兴趣,尽管科任老师教学水平很高,也曾想尽千方百计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学生就是无动于衷,等到评教时,学生还可能给你下个“讲课索然无味,课堂气氛沉闷”的结论。

一般来说,没有升学压力的学科,其任课教师更容易得到学生的认同。但不同的学生层次,不同性质的班级(如文理科等),可能会有不同的偏好,因而对同样的学科要求也就不一样了,譬如教理科班的文科课程和教文科班的理科课程教师的感受和学生的评价可能就要比教文科班的文科课程和理科班的理科课程差很多。

因此,简单地使用“学生评教”这种考核评价方式,很容易造成老师的心理不平衡,进而导致没有受到好评的老师对学生产生不满。老师是人不是神,因为涵养和个性的差异,有的老师会直接把这种不满情绪发泄出来,或者对学生训斥,或者在上课的时候情绪不高,影响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可见,学校想通过学生评教的手段来激励老师的目的不仅不容易达到,反而会因此挫伤老师的积极性。

可是,如今一到学期末,绝大多数中小学都要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依照惯例,学校有关部门会把一份表格分发到学生手上,让他们根据表上已经细化了的各项内容逐一填写,或打分,或打勾,对各个学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给予评定。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学生评教这一方式,似乎沾上了教育评价改革的边,因而已被广泛采用。

那么,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一做法呢?一般有两种态度:支持者认为,学生是“上帝”,是教师的“衣食父母”,是教师教育教学“服务”的直接对象,他们与教师朝夕相处,评价教师应该最有发言权,因此,通过学生评教来考核教师的工作是最有说服力,既公正又可公开;反对者却认为,中小学生心智以及认识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较差,考虑往往欠妥,其评价也难免带上浓厚个人感情色彩,因此学生不可能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做出科学、合理、恰当的评价。

以上两种态度似乎都有道理,但又谁也说服不了谁。

我个人认为,运用“学生评教”的手段,不应该只是狭隘地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而应当引导学生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评价,进而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该着眼于了解教师的施教行为(譬如是否迟到、早退,是否拖堂,是否辱骂、体罚学生等等),而不宜让学生评价教师的教育教学的效果。否则,让不懂教育的受教育者充当评价老师教育教学的权威,难免导致教育教学的“异化”。如果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出发点,积极依靠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力量,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日常管理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教师的施教行为予以监督和约束,是必要且有效的。

然而,现实状况是,绝大部分学校之所以采取“学生评教”的做法,并不是为了改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而是因为对自己的“家底”不清楚:要么是因为年终需要考核、评优,必须给老师们一个公允的交代;要么只是希冀借此来了解任课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这样的学生评教,意义到底有多大呢?我认为,这样的评教,弄得不好,就会让一些教师无所适从。因为担心学生期末评价的时候对自己不利,平时学生有了缺点也不能理直气壮地给予批评教育,甚至可能导致一些老师放弃行使“教育”的权力,转而采取各种手段“取悦”学生,使得老师对少数在学习和品行上存在严重问题的学生的教育放松约束。长此以往,学校教育将会异化为“以学生为上帝”的服务性行业,根本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从学校教学管理的角度来看,主管教学的领导平时不深入到课堂去听课,也不进行阶段性的教案以及作业批改检查,更不了解教师个别辅导、个别谈心等方面的情况,不对教学过程本身进行监控和管理,而只是希望通过学生评教、统考成绩分析等终端管理手段的运用,获得一劳永逸的效果,其实是一种极其懒惰的做法。这种举措看起来确实是省事不少,但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愚以为,学校应该科学、理性地运用学生评教的手段,把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利还给教师,而对于学生反映出来的教师的教学问题,要慎重思考,谨慎对待,力求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目的。譬如,某中学学生满意度最高的是音体美以及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有关学校领导有没有深入思考这一现象背后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该校也许是学风出现了严重的偏差;也许是语数外等学科的教学给学生的负担过重,超出了学生的心理承受范围;也许是教学管理的整个环节出现了严重的疏忽,等等。管理者需要由此进一步进行深入的调研,找出问题的真正症结之所在。

其实,对教师的评价,关键在于平时采取“检查”、“听课”、“访问”、“座谈”等手段,加强对教育教学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教师的劳动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根本不可能通过一两张表格定出个子丑寅卯来。学生需要赏识,老师同样也是需要鼓励。评价教师,应该以调动和保护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为出发点;如果挫伤教师的积极性,不利于教师今后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这样的评价势必影响学校的健康发展。

学生评教运用得好尚可,用得不好就会变成坏事。

可见,学生评教,真得悠着点!

作者通联:315194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高级中学李必能

电子信箱:libn7698@163.com

篇6:大学生创业,请悠着点

盲目跟风慎防荒废学业

随着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创业由“冷”变“热”。麦可思11月份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3136份对 届毕业生的抽样调查中,有4%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6%的应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现阶段已经有了自主创业的打算。据了解,温州里仁信息职业学校从去年就开始推出淘宝培训课程。学生在读书的同时开始网络创业,创业收入情况将和学分跟毕业挂钩;温州大学瓯江学院今年4月也开设了淘宝班。

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凭着知识和激情纷纷涌入创业大潮,还未毕业的大学生也心急火燎地上阵助威,自主创业已经成了不少高校缓解就业压力和实现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我市人才市场有关专家表示,大学“创业热”本身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学生盲目跟风,不仅荒废了学业,而且不利于将来的职业发展。

■案例一

跟风创业 得不偿失

小陈是中山籍的外地中文系应届毕业生,在28 日参加XX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他应聘了多个文员职位均以失败告终。“现在许多职位都要求英语四级以上,我应聘的企业文员甚至要求英语达到六级、八级,竞争很激烈。”小陈告诉记者,大学期间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并不清晰,以为中文系的学好中文就万事大吉。“看到很多同学开网店、卖饰品,我也在学好专业课的前提下做起了淘宝生意,而忽略了其他学科,现在才发现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了。”

分析为捡芝麻丢了西瓜

参加 年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的猎头顾问崔经理认为,学生创业仍然处于盲目追逐的阶段,类似小陈这样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大学生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企业更青睐素质全面的毕业生,而不仅仅只是专业技能知识有多好。”崔经理认为,目前学生创业大部分都是小本生意,卖小饰品、经营小格子店等,是一种较原始的买卖经商模式。如果大学生过多地寻求这种生存型创业,那就是对知识和人才的浪费。

■案例二

把创业当作儿戏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阿明现在是中山市一家化妆品公司的业务员,他告诉记者,大四那年曾和同学合伙在学校附近租铺位,开夜市,但是由于准备不足,也没有做好投资成本、收益预测、亏损预测,夜市仅仅维持了3个月就关门了。由于初期投入资金不大,损失不算严重。“大家后来坐下来总结,都觉得还是先出来社会实践几年再考虑创业,不能把创业当儿戏。”阿明说。

“很多学生没有把创业当成一件严肃的事。现在的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刚出社会就受到挫折的话,将会对他们以后的职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中山市某人才市场的人事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单位的一位新员工正是因为创业失败,迟迟无法从阴影中解脱出来,以致于在招聘广告前徘徊许久都不敢投上简历。

分析校园创业要三思

有学者认为,大学校园缺乏创业所必须的商业环境,这已是校园创业的一处致命伤。学生如果没有充分认识到创业的艰辛,没有考虑过以后会遇到什么样的风险,把创业当做儿戏,那么在离开校园后面临真正考验时就会显得手足无措。创业相比求职而言是一件更有挑战的事情,那些真正有创业潜力和信念的学子飞出去是让人欣慰的,但如果仅仅是抱着想玩玩的态度,荒废了学业,半推半留即害了学校也耽误了自己。大学生创业前要三思。

■记者观察

创业与学业不矛盾

大学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僧多粥少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毕业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应保持平稳的心态,务实地面对。大学是人一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业进行到底,千万不要因为急于创业而忽视了学业。

篇7:悠着点,莫硬熬

饮食不熬顿有不少人因工作繁忙、生活紧张、诸事缠绕脱不开身,常常连水都顾不上喝,不吃早餐更是常事,中餐时间又拖得过长。长期如此,可导致多种疾病。由于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会引起胃溃疡、低血糖,造成眩晕。饥饿后又饥不择食、暴饮暴食,更有害健康。只有做到“饮食不熬顿”,才能保证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获得充足的营养,始终处于机能良好的状态。

玩乐不熬神玩乐过度,会使体力消耗过多,精神疲劳,机能下降。一些人热衷于熬夜下棋、搓麻将、打扑克,或沉溺于上网,过多消耗了脑力和体力,伤身劳神,有损健康。而文明、轻松、适度的娱乐活动则可以调节入的神经系统功能,陶冶情操,促进健康。

起居不熬夜人到中年,工作任务繁重。特别是一些脑力劳动者,如果长期的硬拼、硬干,尤其是长期熬夜,就会引起因神经系统过度紧张而导致神经衰弱、溃疡病、高血压等。长期睡眠不足,还会使大脑功能受损,并出现眼圈发黑、肤色无华、皱纹增多等现象,导致早衰。

运动不熬劲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提高和增强体质及抗病能力。但若过量运动,不服输,争强好胜,与年轻人较劲儿,就会使体能大量消耗,还会造成心律不齐、筋骨和肌肉酸痛或扭伤,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篇8:云计算“悠着点”

2011年,云计算概念可谓叱咤风云,无论是IT业界、资本市场,还是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都视云计算为“掌上明珠”和“摇钱树”,争相“沾亲”,贴上云计算的标签。而云计算的本质是什么?如何有效发展云计算?云计算的安全问题和技术标准怎么解决?如何创新商业模式?一系列问题并没搞清楚。

作为新的舶来的信息技术,我们需要敏锐迎之,冷静视之,科学处之,创新推之。

重庆“云特区”横空出世

2011年4月6日,国内最大的“云计算”实验区(又称“云特区”)在重庆两江新区拉开大幕,其启动项目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重庆数据产业园也正式开建,标志着重庆信息产业从终端产品——打造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向上游领域——数据处理延伸。

据了解,重庆两江“云特区”是我国惟一特批的、高墙内数据中心与国内互联网物理隔离,不经防火长城(GFW),通过专用光缆直接连接国际互联网的“特别管理区”。外商在这个“云特区”开展离岸数据业务,可以不经过国家关口局的数据检查,可以获得电信和数据营业执照,甚至可以对电信业务100%控股。

两江新区国际云计算中心项目选址在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计划总投资400亿元人民币,规划总建筑面积207万平方米,其中包括占地约为3平方公里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数据机房。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斥资16亿元打造的重庆数据产业园,成为首个进驻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的项目,项目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旨在为重庆市及西南地区各级政府、企业建设IT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及其容灾备份体系。

两江新区管委会有关人士表示,当前重庆正抓住“云计算”这一战略新兴产业,全力争取打造国内最大数据处理基地,希望最终能做成云集上百万台服务器、上千亿元规模的“云计算”基地,成为全球数据开发和处理中心。随着新加坡太平洋电信和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项目相继落户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重庆正一步步向打造全国最大的“云计算”实验区迈进。

目前全球六大笔记本电脑品牌中的惠普、宏、华硕等已经在重庆设厂,富士康、广达、英业达、和硕、仁宝等代工巨头和一大批零部件配套企业也开始进驻,一个笔记本电脑集群正在重庆形成。据重庆市政府测算,5年后,全球笔记本产能约为3亿~4亿台,而重庆将会占据1/3,也就是说,全球生产3台电脑就有1台是重庆制造。除了笔记本电脑,重庆在服务器、交换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上均有布局。

重庆市长黄奇帆曾公开表示,今后10年,全球数据处理量至少增加10倍以上,这意味着,欧美外包到亚洲的服务器,可能从过去的一百多万台发展到一千多万台,“这是重大的发展机遇,如果在新的市场格局中,中国内地的份额仍然是零,将是非常可悲的事情。”

云里雾里炙手可热

自2006年Google提出云计算概念后,云计算迅速风靡全球,被认为是继大型计算机、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百度百科称,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资源和服务(硬件、软件、平台等),提供资源和服务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按用付费。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沈昌祥说:“这样的好处是用户不需要知道如何管理资源和基础设施,也不用管技术支撑,就像自来水一样一拧水龙头水就流出来了,你接就行了。这个理念相当发达,应该说是一种运算模式的变革。”

美国调研公司Forrester Research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从2011年的407亿美元增至2410亿美元。11月29日,思科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全球市场来自云计算服务的流量到2015年时将增长至2010年的12倍,年复合增长率为66%。思科在第一份年度《全球云指数》报告中表示,到2015年左右,超过1/3的数据中心将基于云计算系统。思科同时预计,到2015年,全球数据中心的流量将增长至2010年的4倍,年复合增长率为33%。

目前,包括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在内的国家已将推进云计算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美国联邦政府CIO委员会于2011年2月8日颁布了联邦政府云战略(Federal Cloud Computing Strategy)。该战略旨在解决美国联邦政府电子政务基础设施使用率低、资源需求分散、系统重复建设严重、工程建设难于管理以及建设周期过长等问题,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上一年,美国已实施了“云优先”政策,并计划2011年在发展云计算应用方面的开支达200亿美元,占联邦政府IT总花销(800亿美元)的1/4。

在中国,云计算的发展也受到了高度重视。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促进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同月,发改委和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五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

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预计,到2012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606.78亿元。“十二五”期间,我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可达7500亿至1万亿人民币。

2011年,云概念在中国可谓红得发紫,热得发烫:云手机、云输入、云游戏、云经济、云管理、云物流、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全国各地的云计算研发应用也如火如荼,云计算中心更是“遍地开花”。

北京提出了“祥云计划”,力争到2015年,使“云计算”的三类典型服务形成500亿元产业规模,由此带动云计算产业链形成2000亿元产值,成为世界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上海提出了“云海计划”,未来三年培育十家年经营收入超亿元的云计算企业,打造“亚太云计算中心”;还有重庆的“云端计划”、广州的“天云计划”、天津的“翔云”云计算服务平台等。

除此之外,云计算在国内其他城市也呈现炙手可热态势,甚至二三线城市也在“人工降云”。据报道,内蒙古和中国移动签约,中国移动计划在呼和浩特市建设云计算基地,项目前两期总投资规模超过120亿元;兰州市与浪潮签订建设云计算西北中心、发展云计算产业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浪潮将在五年内投资20亿元;河北涿州宣布要投资50亿元建立云计算基地……据不完全统计,除西藏外,其他30个省市自治区都有提出或已制定云计算发展规划。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在中国“云计算发展与政策论坛”成立仪式上直言不讳,不少地方政府虽然将云计算定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但依然采用原始的征地、盖房子和招商引资,将云计算搞成第二个房地产。“云计算本身是一种绿色计算,不是比规模、比设备、比厂房,发展云计算决不能变成简单的圈钱圈地。”

除了地方政府,企业界也纷纷奔赴云计算。华为发布“云帆计划”;阿里巴巴对外宣布投资1亿元打造电子商务云平台;创维宣布在全球首推云电视;腾讯深汕云计算数据中心奠基;浪潮研发出我国首款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产品;联想发布移动云计算战略和个人云战略……

云安全不可小觑

伴随着云计算的发展,云安全一直被人“诟病”。业内人士认为,云计算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信息安全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信息与社会研究室副主任唐岚认为,对于云计算的安全标准,很多国家都没有明确答案,即便是在2007、2008年就开始推广云计算概念的美国,也不敢保证自己是完全安全的,索尼公司就曾丢失过一亿多用户的资料。

nlc202309030516

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2011年4月,美国东部地区的亚马逊EC2服务出现严重故障,包括Reddit、Foursquare等众多知名网站在内的订阅用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前,谷歌旗下移动广告子公司涉嫌非法收集用户信息以及苹果公司搜集用户定位信息在业界闹得沸沸扬扬,公众担心这些私自搜集的信息会被泄露或非法使用。

云计算的概念绝对是好的,通过共享降低成本,如何消灭云计算安全道路上的“拦路虎”呢?沈昌祥院士认为,解决安全问题有三个重点:一是技术防护。防火墙、IDS(入侵检测系统)、防病毒是网络防护的“老三样”,但在云计算中,常规的技防都可能有问题。二是运行管理。集中管理后,运行管理会出现新的理念、方法和手段。三是法规保障。计算中心计算错了,或者存储数据弄丢了,造成客户的资产损失,法律应该如何保护客户的权益。

沈昌祥院士认为,在技术防护上,要提倡可信的、安全的云计算架构。计算中心所完成计算任务的计算环境是最重要的,是核心部位,而整个云计算的流程要有可信来保障。同时,要保证计算环境的可信安全,并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规范。此外,运行服务提供商要承担法律责任,确保用户的利益。

国家信息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文仲慧指出,在传统计算模式下,使用者对数据的存储和计算拥有完全的控制权;而在云计算模式下,使用者的数据与计算以及物理计算单元的管理完全依赖于服务提供商,使用者仅仅保留对虚拟机的控制。因此,从使用者的角度看,保证存储数据和计算结果的安全性、私密性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信息安全问题,在云计算中仍然存在,而云计算的特点又提出了新的信息安全问题。”文仲慧认为,目前至少应在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一是云计算的特点分析;二是云计算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三是云计算的信息安全模型与框架;四是云计算的关键技术。

对于大家关注的安全问题,中国电子学会云计算专家委员、解放军理工大学教授刘鹏则有不同的看法。他说,云计算比普通PC安全得多,认为云计算不安全是因为传统的思维模式,就像原来大家都把钱放在枕头下,银行出现的时候,大家甚至会担心银行不安全,最后大家发现,银行比家里安全。云计算目前也是这种情况。

其实,大家用来上网的计算机安全程度远不及云平台,有数据显示80%的计算机是有木马病毒,云平台里不会有这么大量的木马。云平台的运营商管理数据能力会强于个人,惟一的情况是云平台运营商会泄露用户数据。目前有两个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一个方法是会出现一些公信力比较强的运营商,它泄露数据的成本非常高,所以它根本不屑于公开私人数据。另一点是运用技术,当用户存储数据时,将数据分成很多部分,分别存储在不同的云服务运营商,这样单个运营商就不能解开数据。这就是“高顽存”技术,可以解决安全可信度问题。

趋势科技中国产品营销总监郑弘卿也表示,不能因索尼等个别事件而去否认云计算的价值,它必将成为应用主流。

统一标准扩大应用

国内云计算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瓶颈,特别是标准的不统一和应用需求的不足,赛迪顾问发布报告指出,“云标准之翼对于云的起飞至关重要。没有标准,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就难以得到规范健康发展,难以形成规模化和产业化集群发展。”

“云计算是从企业级层面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兴技术,在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标准。”上海数据港投资公司副总裁吴思权表示,目前在国际上,谷歌有自己的一套标准,亚马逊有自己的一套标准,大家并不统一。现在国内云计算企业许多正处在打造自身技术的阶段,在此基础上也有一些企业的产品正尝试着逐步走向市场,产业的发展需要时间和完善的过程。

针对当前国内云计算产业现状,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亚太研发集团主席张亚勤日前表示,云计算作为一种新的架构和产品服务,的确在国内存在着一些虚热和泡沫。很多地方花费巨资建数据中心,却没有任何具体应用。另外,尽管大家都在讲云计算,但真正研究产品以及落地的却很少,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

IDC中国企业级系统与软件研究部助理研究总监崔轶然也认为,中小企业是推动中国云计算发展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当前,应用推广是云计算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帮助最终用户将云计算平台与企业传统应用如ERP等结合起来,是云计算落地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2011国际云计算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尧学表示,现在云计算面临三大问题,厂商从服务器端出发,而未能从用户需求出发,而云计算的海量存储数据如果缺失安全性会成为罪恶之源。为此,他提出了“透明计算”的概念,从用户需求出发,在计算模式上变化,从终端部分向服务器拓展。不过,他也认为,云计算和透明计算需要结合来使用。

有专家认为,从国家层面来讲,如果我国能够基于行业用户的需求建立试点、制定标准并且推广应用,那么在云计算领域的机会就非常大;如果在全球整个产业生态系统里拥有自己的标准,国内企业的发展前景就会非常好,进而带动整个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

上一篇:坏账损失专项报告下一篇:二年级体育上学期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