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的树》之读后感

2024-05-11

《会说话的树》之读后感(精选16篇)

篇1:《会说话的树》之读后感

《会说话的树》之读后感

《会说话的树》之读后感 四六班 牛一哲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会跳舞的植物,但是你们知道会说话的树么? 在法国巴黎举行的一次农业展览会上,有一棵会说话的柠檬树,它栽在一个大桶里,每当缺水时,就会说出“我要喝水”的话来。植物渴极了也会叫喊,这是植物学家通过研究发现的。当树木缺水时,体积会发生微小收缩,由于木质部的震动而发出声音,声音送入微处理机处理,从而产生语言信号。 植物的木质部主要是由输水导管组成的复合体。在正常情况下,导管里充满水,一缺水,植物就不得不尽力去汲取水分,木质部导管经受不住张力就破裂,从而发出声音。树木因干渴发出的叫喊,人耳听不见,而趴在它上面的`害虫却能听得见,听到后就会溜之大吉。 读了这本书,让我对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更加充满了好奇之心,更增加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了探索大自然的勇气。我要先做一个实验,看看我家的幸福树会不会说话!

篇2:《会说话的树》之读后感

今天艳阳高照,是个好日子。我望着人类新建的新型社会,内心无比骄傲。“这个可是我们人类做的呢!多么快速的高新时代呀!”我不禁的感叹道。

“咳咳,你们这些人类,也好意思说骄傲!”突然一阵沙哑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好心情。

我环顾四周,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再说我的周围也没有人呀,怎么会有声音呢?真是奇怪,难道幻听了吗?我挠挠头,向前走去。

“咳咳……”一阵的咳嗽声。没错呀,绝对有人。我看看了看。一颗歪斜倾偏的柳树留着光秃秃的树干。没生气地依靠在围墙上。虽然有点不相信,不过我还是壮着胆子走上前去,说:“是你在说话吗?”

“咳咳,人类,愚蠢的人类。”沙哑的声音再次响起,我无法欺骗自己的耳朵,就是这棵树在说话。

“什么愚蠢的人类,”我有些愤愤不平,“人类多聪明啊,不然怎么创造出这么高科技的.时代,现在的社会是多么发展迅速啊!”

“小丫头啊,你懂什么,人类发明了这些东西,是由什么做代价的啊!咳咳……”树颤颤歪斜的身躯,又继续说:“当人类无法逃离的时候,无法再利用这个自然的时候,后悔的可是你们自己啊!”是啊,现在的社会的发达,都是用自然换来的啊!人类再不节制,最后连自然都会厌恶我们的!

篇3:《会说话的树》之读后感

一、合理选择欣赏素材,激发幼儿的积极性

我们一般选择欣赏内容时会先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在刚开始研究时,我也做了一定的研究调查,到大班后,我又进行了一次调查(详细见表)。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孩子,他们进入大班之后表现出的反应是截然不同的。随着他们知识和见识的不断增加,在进行这些美术欣赏时,不再局限于一些名画,他们会在生活中寻找很多有线条的物品,如:器皿、壁画、墙饰、刺绣作品。有些我们可以找到而有些我们无法找到实物的, 必须借助多媒体才能更清晰地展现作品, 借助多媒体手段可以让幼儿感受与其他作品色彩绚丽的作品截然不同的视觉冲击。在这些作品中孩子们看到的虽然是个黑白的世界, 但是他们能在线条的变化蜿蜒粗细中找到存在的价值。在一次欣赏绣稿《猫和蝴蝶》时,我采用了故事的形式切入这个活动,运用《梁祝》的背景音乐为幼儿讲述这个故事。孩子们一下就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意思,他们通过说说、看看、议议,知道这些将会是一件多么美丽的作品。最后出示一个苏绣屏风《猫和蝴蝶》,孩子们眼前顿时一亮,赞叹绣稿的壮观。

美术欣赏活动每周都进行, 幼儿接触到的优秀作品越来越多,势必老师在手段上推陈出新,让幼儿在每次活动后都有新的感悟。将黑白线描画融入幼儿的生活中,我将电脑的桌面改成了黑白线描画,幼儿可以在休息的时间边听音乐边欣赏,在桌面的更换中, 幼儿从中感受黑白线描画的共同点和异同点。在幼儿的美工区角中,我们将区角的四周都设计成了黑与白的线条作为墙纸。所有的吊饰都是幼儿自己用黑白两种色彩做成的瓶瓶罐罐。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认识了各种线。当然,在幼儿欣赏的过程中, 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递进、深入认识。

二、多种感官参与欣赏线描画作品,使幼儿对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1.音乐的介入。音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已经很广泛了,在音乐运用中,老师都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在欣赏作品时,表现激昂激烈的场面时采用的是快节奏的音乐,小桥流水悠闲恬静时抒情轻柔的背景音乐给人无限遐想。在欣赏黑白线描画《格尔妮卡》时,我采用了《自新大陆》作为背景音乐,欣赏时通过音乐背景的衬托, 使幼儿感受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惊吓和苦难。在欣赏苏绣绣稿作品中, 我一般都是采用古筝、琵琶或者笛子等民族乐乐器作为背景音乐,通过民族乐曲的悠扬舒缓欣赏苏绣的花样。

2.知识迁移。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作品所表现的事件、内容、思想,作者的生平事迹、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与各学科的知识内容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幼儿所要得到的知识进行展现,使文学学科对于描述作品表现的事件,历史学科对于提供作品的时代背景等, 对鉴赏美术作品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知识迁移形式的美术鉴赏教学可由以下几方面着手,在欣赏中国民间的线描画鉴赏教学中,介绍不同地域的艺术、如苏绣、湘绣等的样稿、石洞壁画。又如国内外各种经典和代表的美术鉴赏,通过地理环境、地理位置的介绍,风土人情的描述,地貌图片的展示,能使所欣赏的美术作品更为贴近生活和现实,获取更多的真实感。

3.比较体验。在欣赏作品后 ,我们刻意地让幼儿进行再创作,把他们的所想所思以自己所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实践对作品会产生更深理解, 在表达中他们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首先,教师应提高儿童的眼力,在黑白线描画的作品中,很多画家用错综复杂的线条提升整个画面感, 加深儿童对线条这一艺术语言的理解。如直直的线,蜿蜒曲折的线;长短不一的线条、粗细、疏密、一会曲一会直的线条及大块的黑色块等,都可以表现出无限丰富的情感层次。画家的笔法具有本身的性格,就要看老师如何引导幼儿欣赏。在欣赏“唐吴道子”的《天王送子》 时 , 让幼儿感受线条豪放飘洒 , 有轻有重用力不一,表现了画家喜爱自由的气质。在引导幼儿欣赏时,我们就要让幼儿观察和比较两种线条的不同和相同之处, 引导幼儿从细微入手,观察线条的微妙区别,以理解画家所表达的情感及作画时的心情。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和《和平鸽》这两个作品所表达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的场景。《格尔尼卡》采用的是大面积的色块和僵硬的线条表现作品,而《和平鸽》则采用了流畅、优雅甚至用一笔画成的线条表现当时人们开心、自由的心情。这时我们就可以让幼儿尝试在两段不同音乐背景下进行线条的表现,感受心情与绘画风格的联系。

其次,教师要给儿童个性发展的空间,儿童的个性差异很大,有的粗犷,有的细腻,有的娴静,有的活泼,表现在作品中有的奔放畅快,豁达的感觉。有的画风细致,处处得当,教师不要以统一标准评价和规范他们。要善于鼓励和引导、发挥他们个性上的优点,并成功地体现到作品中,使他们的线描作品具有一种个性美。

篇4:一棵会说话的树

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是巴西极富传奇色彩的作家,自幼家境贫寒。他的生活经历坎坷而丰富,曾当过渔夫、教师、模特、话剧演员。他常说:“文学是最复杂的艺术,因为它要赋予作品绘画的色彩和线条、音乐的声音和旋律,以及动感。写作是我找到的用以展现我的生活经历、传递我的喜怒哀乐和一种久被遗忘的感情——温柔的方式。没有温柔的生活毫无意义。”

[内容介绍]

这是一部自传体儿童小说,作家精确地“摹拟”一个五岁男孩儿的口吻,记录了一段温馨而伤感的生活片断。五岁的泽泽聪明而早熟,这个敏感的男孩儿,喜欢美国西部电影、唱歌,总是在自己的“幻想世界”里排遣生活中的不如意和委屈,他甚至发现了一棵“会说话的甜橙树”,每当挨罚的时候他就去找甜橙树聊天儿。直到有一天,幻想世界中的爱和现实生活中的爱,都突然离他而去。这个小男孩儿开始懂得了痛苦。

[精华分享]

会说话的甜橙树

这个主意是妈妈出的——

“今天,大家一起去看新房子。”

托托卡把我叫到一边,小声对我说:“你要是敢说咱们已经去看过新房子了,瞧我揍扁你。”

可是,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个。

我们一大群人走在街上。格洛里亚拉着我的手,命令我连一分钟都不许松开,我则拉着路易斯的手。

“妈妈,咱们什么时候搬家?”

妈妈有些悲伤地回答:“圣诞节过后,咱们必须开始收拾行李了。”

她的声音听起来很累很累。我为她难过,妈妈天生是干活的命。工厂开工的时候她才六岁,就被送进去了。他们让妈妈坐在一张台子上,她必须不停地清洗那些铁家伙。她那么小,自己从台子上下不来,结果常常尿裤子。她从来没有进过学校,也不识字。我知道了她的故事以后特别伤心,我发誓等我当了诗人,变成一个有知识的人的时候,我要给她念我写的诗。

圣诞节首先来到了商场店铺,所有的玻璃门窗上都画上了圣诞老人。好多人正在买圣诞贺卡,这样,到了圣诞节那天就不用去商店挤来挤去,我隐约感到自己有一个愿望,希望这次圣婴是专为我一个人降生的,这样,等我到了懂事的年龄,也许就会变得好一点儿。

“就是这里。”

面对新房子,大家惊呆了。这座房子稍微有点儿小。托托卡帮妈妈扭开锁住院门的铁丝,我们走了进去。格洛里亚松开了我的手,忘记自己已经是一个大姑娘了,跑过去一下抱住了芒果树。

“芒果树是我的,我先找到的。”

托托卡同样抱住了罗望子树。

什么也没给我剩下,我看着格洛里亚,几乎要哭了。

“那我呢?”

“快去后院看看,那里肯定还有树,傻瓜。”

我跑到后院,可是,这里只有一些长得很高的龙爪草、几棵带刺的老甜橙树,靠近水沟的地方有一棵小小的甜橙树。

大家都在看新家的各个房间,分配谁应该住哪间。

我拉了一下格洛里亚的裙子说:“后院什么都没有。”

“你不会找。等着,一会儿我给你找一棵树。”

过了一会儿,她和我一起来到后院。她看了看甜橙树。

“你不喜欢那一棵?瞧,多漂亮的甜橙树呀。”

我哪棵都不喜欢,没有一棵是我看得上的,它们全都带好多刺儿。

“我宁愿要这棵甜橙树,也不要那些难看的树。”

“在哪儿?”

我们走到树边。

“多漂亮的甜橙树啊!瞧,连一个刺都没有,它多有特点呀,从老远的地方就能看出它是一棵甜橙树。我要是你,才不要别的树呢。”

“可是,我想要一棵大树。”

“你可想好了,泽泽,它现在虽小,可是,将来肯定能长成一棵高大的甜橙树,它会和你一起长大,你们两个互相了解,就像亲兄弟一样。你注意它的树枝了吗?没错,它只有一根树枝,可是,它多像一匹小马,等着你骑上去呢。”

我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的人,我想起家里的一个酒瓶上画的苏格兰天使。拉拉说:“这个是我。”格洛里亚指着另一个说那个是她。托托卡也选中了一个。我呢?我就是第四个苏格兰天使,他在最后面,只露出一个小脑袋,几乎连翅膀都看不见,根本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天使。我总是那个垫底的。等我长大了,让你们好好看看。我要买下整个亚马逊森林,所有长得和天那么高的大树全是我的。我还要买一仓库酒瓶,上面全是天使,谁也别想得到哪怕是一对翅膀。

我垂头丧气,背靠着甜橙树坐在地上。格洛里亚笑着走开了。

“一会儿你就不生气了,泽泽,你会发现我说的有道理。”

我用一根小棍抠着地面,不再哼唧了。这时,我听到一个声音,我不知道它是从哪儿传来的,但是,它离我的心很近。

“我认为你姐姐说的有道理。”

“所有的人都有道理,就是我没有。”

“不是这样的,你好好看看我,你就知道她有道理了。”

我吓得一下子站了起来,看了一眼小树,觉得很奇怪。我以前总爱和所有的东西聊天儿,所以,我以为自己刚刚听到的是我心里那只小鸟的声音。

“你真的会说话?”

“你不是已经听见了吗?”

它轻轻地笑了一下。我几乎要大叫着逃出后院。可是,好奇心拴住了我。

“你用哪个部位说话?”

“我可以用任何部位说话,可以用树枝、树叶、树根说话。不信?你把耳朵贴到我的身上来,你就能听到我的心脏跳动的声音了。”

我有点儿拿不定主意,可是看到它那么小,我就不再害怕了。我把耳朵贴到树的身上,隐约听到“咚咚咚”的声音。

“听见了吗?”

“告诉我,大家都知道你会说话吗?”

“不,只有你一个人知道。”

“真的?”

“我发誓。有一个仙女跟我说,要是有一个和你长得一模一样的小男孩儿跟我交朋友,我就会说话,而且我会非常开心。”

“那你愿意等等吗?”

“等什么?”

“等我搬过来啊!可能要等一个多星期呢,到那个时候,你不会忘记怎么说话吧?”

“绝对不会。不过,我只跟你说话。你不想试试我有多光滑?”

“可我怎么……”

“骑到我的树枝上来。”

我爬上了树枝。

“现在你摇晃几下,闭上眼睛。”

我照它说的做了。

“怎么样?你骑过比这更棒的小马吗?”

“没有。太棒啦,我可以把自己的那匹‘月光马’送给小弟弟了。知道吗,你肯定会喜欢他的。”

我兴奋地从甜橙树上滑下来。

“听着,我要去办一件事。在搬过来之前,只要有可能,我就会来和你聊天儿。现在,我得过去了,在前院的人要走了。”

“不过,好朋友不能这样说走就走啊。”

“嘘!她来了。”

格洛里亚来的时候,我正巧在和树拥抱。

“再见,朋友,你是世界上最漂亮的!”

“我跟你说什么来着?”

“对,你说的对,现在,你们就是拿芒果树和罗望子树来交换,我也不会同意的。”

她温柔地用手摸摸我的头发。

“小家伙,你这个小家伙!”

我们手拉着手离开了后院。

“格洛里亚,你不觉得你的芒果树有点儿傻乎乎的?”

“我还没来及仔细看呢,好像有点儿吧。”

“那托托卡的罗望子树呢?

“有点儿丑。怎么啦?”

篇5:会走路的树读后感

果真,在一个午后,长在山那一边的大树听见了小鸟们叽叽喳喳的讨论关于城市的话题,“城市比这里繁华多了,吃的喝的都不愁……”。大树开始耐不住寂寞,想走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它想:那里到底有没有像鸟儿们说的那么精彩,那么五光十色,那么人山人海呢?于是他就行动了。

大树一路颠簸,一路欣赏美景,感受到了美丽的`向日葵田,还与喜鹊做了朋友,又来到了繁华的街道,热闹美妙的城市确实让人心生向往。可好景不长,城市的快节奏,重污染,让大树很不适应,它发现自己与这里的一切格格不入,于是,大树想家了……

篇6:《会说话的树》之读后感

节目预告:

寓言是柳宗元散文创作最鲜明的特色之一,千古传颂的《黔之驴》几乎是他最为人们熟悉的代表作。在柳宗元的寓言故事当中,动物是最生动有趣的主角,那么作者究竟想通过动物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康震与我们一起读寓言、讲故事。《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第五集《动物开口会说话》即将播出。

画外音:

柳宗元是个失败的政治家。他在朝从政只有短短的两年时间,在短暂的仕途得意之后,就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永州、再贬柳州,落得个半生潦倒、怨恨到老的结局。然而,苦难的经历激发起柳宗元天才的文学创造力,动荡的人生给予他太多的创作灵感与文学素材。在被贬永州的十年里,他留给后世大量优秀的散文作品。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散文创作最鲜明的特色之一。柳宗元的寓言故事中,动物的形象生动有趣,有着强烈的个性特征与象征意味,令人难以忘怀。那么,柳宗元为什么要以寓言的形式来表情达意呢?他又是如何通过动物来警醒世道、启发人生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康震与我们一起读寓言、讲故事。《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第五集《动物开口会说话》正在播出。

康震:

今天啊一开始先讲一只小虫子的故事,说有一只小虫子,这虫子很有特点,在路上爬,一边爬一边爬,就看见路边上有什么小米粒啊,小麦穗啊,就背到背上去,然后再接着爬,爬一会儿又背一些东西,这越爬走的路越多,路边的东西就越多,背到背上的东西也越重,背得哼哧哼哧挺累的。有的好心人看见这小虫子在那路上走,觉得它太辛苦了,背这么多东西,就给它拿下来一点,让它喘口气,缓过来劲儿。可是这个虫子有个特点,等它缓过来劲儿以后,它又接着把卸下来的东西又背上去了,再接着走,接着往前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且这个虫子还有一个特点,喜欢爬高,它不光是喜欢负重而行,而且喜欢负重爬高而行,哪高跟哪走,越高越高兴。爬着爬着,那么重、那么累,爬得那么高,稍微有一个技术动作不过关,啪叽,摔下来了,就摔死了,就是一个小虫子的故事。这个小虫子的名字呢,大家很不熟悉,叫蝜蝂。那么我讲完这个小虫子的故事以后,大家会说有个什么印象呢,对这个虫子?大家说这个虫子是一个很勤劳的虫子,不知疲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这么一种虫子。那大家说康老师您这只虫子,是从哪爬过来的呢?是不是从《伊索寓言》里头“爬”过来的?我还真跟您说啊,这个真不是从《伊索寓言》里边的虫子,也不是古希腊版的、也不是古罗马版的,反正不是外国版的,是纯正的中国版的一只小虫子。具体点说呢,就这虫子的版权呢是归柳宗元所有,是柳宗元创造的一只小虫子,柳宗元给这虫子起名叫蝜蝂,给它写了一篇传记就叫《蝜蝂传》。

画外音: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寓言这种文学形式,比如《诗经》中就有《鸱鸮》这样的寓言诗。先秦时期,寓言有了很大的发展,《孟子》、《庄子》中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但这一时期的寓言只是一种说理论事的手段,不是独立的文学形式。寓言在柳宗元的手中,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作品,这是柳宗元对中国文学史的一大贡献。柳宗元寓言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那么,这篇《蝜蝂传》究竟有着怎样的现实背景?这只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的小虫子,究竟背负着什么深刻的寓意呢?

康震:

那大家可能会觉得很奇怪,说有问题呀,康老师,你前面刚说过,说柳宗元被贬到永州,这是十年的时间。后来又被贬到柳州,这是四年。他就是在柳州最后去世的,前后加在一起十四年的被贬的时间,他的精神是很痛苦的,他的生活是很艰难的,他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他的前途是非常绝望的,这么一个人,他怎么还会有这种闲情逸致写一些这种小虫子的故事呢,是不是,百家讲坛MP3下载不是神经失常了吧?我前面说过,柳宗元给很多人都写过信,请求这些人的帮助,但是,石沉大海、泥牛入海,没消息。别人要救自己救不了怎么办呢?那就只能是自己自救,怎么自救呢?柳宗元就借着这种小虫子,这样的小动物,可能要把自己内心里头的愤懑、把自己的不满、把自己的牢骚和对这个不公平的命运的呐喊要发泄出来,所以,把这小虫子的故事写完了以后,柳宗元就大发了一通议论,他怎么发的议论?他说这个世道有很多的人,就跟这蝜蝂一样,他们天天大把地捞钱,把这钱放到自己家里边,还觉得自己家里填得不够满,很多的人还在拼命地往上爬,还觉得爬得不够高,官做得还是不够大,可是有一天呀,突然地倒了霉了,摔下来了,一切都丧失掉了,这下下场可就惨了。可有一样,要是时来运转,没过多久他们又重新回到朝廷,重新又做了官,他们就会又故态重萌,继续捞钱、继续往上爬、继续要去做官,一直等到有一天就跟这只虫子一样,爬得太高了,一脚没踩稳,摔下来,啪叽,就摔死了。柳宗元说现在这个世道,很多人都像这只虫子一样奋不顾身地、不顾生命地、不顾性命地去扒钱、去抓官,但是就没想到自己的性命已经是岌岌可危了。他最后说啊,这些人从外形上来看,那是个人,挺高大,还挺英俊、挺体面、挺排场,可是他们这脑子、他们这智力,跟这虫子没什么两样,人形但是虫脑。

很显然,我们说柳宗元是想借着这个小虫子的故事来讥讽那些当权者,那些在台子上的贪赃枉法的人,那些以权谋私的人、贪得无厌的人、为非作歹的官员,是在讽刺他们。但是我们自己想想,看见这只小虫子,我们就觉得这虫子挺熟悉,好像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要是自己把手放在胸口上,回到家里慢慢想想,好像觉得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当中,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在你自己的身边,好像也有这只小虫子的影子在晃悠。那么,当你看见那只小虫子在很勤奋地爬的时候,当你看见它不顾一切地把很多东西背在背上的时候,当你觉得它快累得半死了,你很可怜它的时候,你是不是也曾经想过,在冥冥之中、在上苍之中有一只同样很怜悯的眼睛在看着你呢?这不一回事吗?我们在上天看来,也就是一只小虫子,所以你别老看着故事嘲笑虫子,你在嘲笑那虫子、可怜那虫子的同时,你得可怜自己。

这个寓言故事就是很有力量,它像一个双刃剑,你在砍别人的时候、刺别人的时候,也砍自己、刺自己。我告诉你这虫子身上不但有我们的影子,也有柳宗元的影子,你得想想这个,难道不是吗?你说柳宗元他被贬了,他为什么痛苦啊?因为他被剥夺了参与政治的权利,被剥夺了前进的权利,被剥夺了表达思想的权利,被剥夺了往上爬的权利,所以他痛苦啊。可是你现在是很痛苦,你怎么没想着当初,你少年得志、春风得意的时候呢?那个时候你不是喜欢跟人辩论吗?你不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吗?你不是感觉一切的机会都是为自己准备的吗?你不就像那只蝜蝂一样,给背上背了那么多东西。当然你背的不是东西,你认为自己在背上插了好多旗子,你觉得这些旗子又辉煌、又鲜亮,是我荣誉的象征,但我告诉你,你插一面旗帜、两面旗帜可以,你的背上如果插了一百多面旗或者五百多面旗,那你要不然就是卖旗子的,要不然就是这些旗子已经不是旗子了,它成了什么呢?成了你的沉重的负担了,那时候这些旗子还是你的荣耀吗?

韩愈曾经评价柳宗元,说柳宗元这个人年轻的时候少年得志,敢为人先,不太懂得谨慎从事,凡事都是一马当先,功成名就,那都是顷刻间的事,结果落得个身败名裂。你看啊,为什么我们这里头有柳宗元的影子?柳宗元被贬永州十年之后,不是朝廷有一次把他们又召回去了吗?那时候柳宗元多高兴啊,觉得机会又来了,我又杀回来了,天下又是我们的了,特别地兴奋、特别地高兴,觉得要挽开袖子、要重新再大干一场了,那么高兴,为什么高兴啊?那不就是刚才象《蝜蝂传》里面写的那个情景吗?可是还没等到他要大干一场的时候,朝廷又一道召命把他贬到柳州了,这时候又是垂头丧气、患得患失,全世界就是他最惨。那你说,这不是一只典型的蝜蝂吗?没错,柳宗元写这小虫子,主要的目的还是讽刺那些在台子上的、耀武扬威的家伙们,但是我想,夜深人静的时候,当他看着自己的手掌上这只蝜蝂的时候,他也未必没有看到自己的身影。

刚才我说了,没人能救柳宗元,没人有本事能把他从被贬的地方再召回到长安去。也许看着这只虫子,写下这些文字,这多少能够让他自己的心灵安静一点。拯救,有时候未必就是非得脱离苦海,能让自己的心灵平静,也许是更大的拯救。

画外音:

柳宗元所处的时代,正是唐王朝社会矛盾尖锐、各方势力错综复杂的动荡时期。官场的腐败和仕途的失意,都让柳宗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他的笔下,无处不在地反映着对社会现实的极度愤懑和对自身遭遇的深刻反省。在柳宗元所有的寓言故事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是《黔之驴》。那么,除了我们知道的“黔驴技穷”这个传统内涵之外,在柳宗元的心目中,他创作这篇寓言的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呢?

康震:

说到这儿大家还记得那只贵州的毛驴吗?就是那黔之驴,黔驴技穷的那只驴。贵州没有毛驴,有人就把一只毛驴“空运”到贵州,放在那儿。老虎一看,嚯,这么大的一个,因为它没有见过毛驴,这么大,这肯定很厉害。老虎很害怕,躲在树林里悄悄地窥视它,看来看去,不敢接近。过了一会儿呢,那毛驴“嗷”地叫了一声,给这老虎吓坏了,以为它要吃自己,后来又等了半晌,看来看去觉得,除了叫好像再没别的什么本事,这老虎就开始在它的周围走来走去,一会儿给你噌一下,一会儿给你扫一巴掌,就挑衅它,弄来弄去呀,驴虽然老实,百家讲坛下载但是也有脾气呀,怒了,“咵”地一脚尥个橛子。老虎一看,哼,我的明白,您呢就这两招,第一是叫唤,第二是尥蹶子。这就好办了,一上去这驴就没了。大家说你讲这故事我们都挺熟的,你净讲这些挺熟的故事,太没意思了。我告诉你,还还真不了解这故事,关于这个故事,我先告诉你应该怎样从两个角度来理解:第一,是老虎的角度,作为老虎,一定不要被这种庞然大物所迷惑,不要惧怕那些外形上看上去很巨大的庞然大物。但是这叫战略上你要藐视它,在战术上我们还得重视它。老虎在树林里观察它,经过了几次侦察之后发现,除了叫、除了尥蹶子没别的,那才能断然出击。你不能说那是一只犀牛,你也断然出击,那你不是自找苦吃吗?老虎的角度记住了啊。第二,是这毛驴的角度。毛驴的角度比较独特,就是作为毛驴您就本本分分地,您没真本事、没有真才实学,您不要张牙舞爪、虚张声势、故作姿态。生活当然是美好的,生活有时候也是很善良的,但是呢,你要是把生活惹急了,它把面具拉下来,露出残酷的、丑陋的面目的时候,那你也是很难受的,是不是?毛驴也是这样,做人你就要老老实实,不要虚张声势,不然到最后,受害的是你自己。你看,我们一般教育我们的孩子,教育我们的少年儿童,说《黔之驴》就是这两个角度。

可是我告诉你还有第三个角度,你做梦你都想不到,而且这第三个角度是柳宗元自己的角度,跟我们那俩都不一样。柳宗元写完《黔之驴》之后,他后面有一小段自己的评论,他是怎么说的,他说唉,这驴死得冤呐,为什么呢,说这驴呀,它死不是因为它没本事,是它贸然地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换句话说,这驴要是从一开始就不叫唤、不尥蹶子,保持着一种沉默的、很尊严的巨无霸的形象,永远不会有人知道它的底细,老虎永远躲在小树林里,那这个故事就不会发生了。那这个小毛驴就是很沉着的一只驴,它就会静默地待在那儿,充当一个巨无霸的角色。你看,柳宗元的角度是:你没隐藏好啊,你要藏就从头藏到尾,把这条命保住了。柳宗元的结论是:必须善于隐藏,不会隐藏的人就会丢掉性命。大家一听,说康老师,柳宗元这个角度有问题,这不是教育人的角度,我们就是说要实事求是,是吧,没本事不要虚张声势。你怎么交给我们说是明明没本事还要装成很有本事的,而且还要装的好,还要隐藏好,不能暴露呢?这是不对的呀。

其实我跟你说,柳宗元这么说是有原因的,他有一段话就写到自己为什么要写《黔之驴》,他是这么说的: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出技以怒强......然卒迨于祸。”

——柳宗元《黔之驴》

这世上的人啊,没有几个人真正知道自己的本事有多大,好多人都不知道自己能吃几碗干饭,所以呢,贸然出击、耀武扬威,最后送了性命还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我这么一说你大体就明白了,你想啊,柳宗元少年成名,三十岁刚出头就做到了六品,而且是在中央朝廷里头做官,仕途异常地顺畅,可是也同样是在三十岁出头的时候,他又一下子被贬到了永州,后来又被贬到柳州,后半辈子全部都是在贬谪当中度过的。在这样惨痛的人生经历当中,他可以真是说,一招失误、满盘皆输。这一辈子都搭进去了,他怎么不会联想到想当年自己也许就是因为逞强好胜,想当年自己也许就是因为太容易崭露头角了,太爱显摆自己了,结果呢,就身陷不毛之地了。这是长期以来在残酷的政治斗争当中,在唐代的社会政治斗争当中,总结出来的惨痛的、带血的经验教训。所以,你要知道他写《黔之驴》的那个角度、那个动机、那个原因跟我们现在看《黔之驴》,那不是一条驴,那是两条驴,你得这么看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说,他要拯救自己,你看,我现在慢慢讲到这儿,你就看出来了,他一直在借助这些动物,干嘛呢?反省自己。在反省的过程当中,也许这颗躁动的、愤恨的心才能稍稍地平息一些。

与这只毛驴颇为相似的还有一只麋鹿的故事,说有个人买了一只麋鹿,很善良的一种动物啊,买回家了以后,他家里养了大狼狗,这狼狗看见麋鹿非常兴奋,觉得是不是午餐来了,老盯着这个麋鹿看。这主人非常生气,主人强调,这只麋鹿要跟这些狼狗和平共处,要成为好朋友。然后呢,他就教给麋鹿和狼狗,你们应该怎样在一起玩耍,怎样友好地相处。这个狼狗因为它也得听主人的,麋鹿就更不用说了,一来二去呢,在主人的监督下和精心的培育下,麋鹿和狼狗之间就建立了一种模棱两可的、谁也说不明白的友谊,它们在一起“友好”地玩耍,百家讲坛免费下载但是这些狼狗往往在主人不注意的时候,舔一舔舌头,那馋劲儿还没过去呢。时间长了有一个不好的效果发生了,就这只麋鹿忘了自己是一只鹿,它以为自己也是狼狗呢。有一天,它想出去透透气,走到了乡间看见一群野狗在那玩儿,麋鹿很兴奋啊,这是朋友啊,奔跑着欢快地要跟它们在一起玩儿,这些野狗一看都傻了,还有这样的麋鹿吗?当然不能放过了,大家就没客气,一拥而上,这只麋鹿就消失了,这就是一只麋鹿的故事。我跟您说这麋鹿死可比这驴要冤得多,它到死都不明白,为什么我的朋友要伤害我。

画外音:

寓言是人类智慧的表现,是通过比喻表达人生哲理的文学方式,而比喻的实质,就是从生活中最熟悉、最普通事物中发掘出耐人寻味的道理,因此,生动的形象、活泼的语言、通俗的表达,就成为寓言必备的要素,那么,对于柳宗元笔下这只麋鹿的遭遇,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其中的涵义呢?

康震:

咱还是那个老办法,要理解这个故事得从两个角度切入:第一个,是主人的角度。因为这里头就仨,狼狗不用说了,它指定是要吃这麋鹿的。先从主人的角度来讲,主人是个好人,是个善良的人,是个好心人,他买回来麋鹿,手心手背都是肉,麋鹿是他的小伙伴、小朋友,狼狗也是他的小朋友,他是主观上希望狼狗和麋鹿能够和平共处,建造一个和谐的一个家庭氛围。可是您要知道啊,这俩本来不是一类的,麋鹿和狼狗那本来就是敌我的关系,你硬是不顾实际情况,生拉硬拽地给它凑到一起,迟早会出问题。记住了,柳宗元借着这个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善良的动机不一定产生良好的后果,好心人也可能成为杀人犯的。动机和目标之间不一定是完全能统一的,所以,要做一个善良的人,但最重要的要做一个善良的、有智慧的人,不能做一个善良的、愚蠢的人,这是主人的角度。

还有什么角度呢?当然是我们这只麋鹿的角度了,作为麋鹿来讲死得很冤枉,但是也怪它不聪明,为什么呢?一只聪明的麋鹿,应该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跟狼狗在一起玩儿,在什么情况下呢?在主人监管的情况下。你贸然地跟自己不熟悉的那些狗在一起玩儿,那就是葬送自己的性命。所以,麋鹿的特点是,它不懂得敌、我之间的关系,有时候是需要条件的,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朋友和敌人的这种关系,要在特定的条件下,才可能发生转换。如果不顾条件,盲目地交朋友、盲目地打击敌人,那结果是有可能伤了朋友,害了自己,让敌人占了便宜。

所以你看,这柳宗元真厉害。我跟你说这编寓言,其实挺不好编的,我们大家最熟悉的是《伊索寓言》,每一个故事都可以从很多不同的角度来解读它,而且能给我们这些人,一代一代的人,以无穷无尽的启发和启示。

说完了这几只动物,最后再来说一个猎人,这个猎人是最聪明的。首先说一些对等关系,说,鹿最怕的动物是叫貙,貙最怕的动物是老虎,老虎最怕的动物是罴,也就是棕熊。这个猎人扛着枪出去打猎,他要打谁呢?打鹿。他有一个技巧,他会模仿各种动物的叫声,他就在那模仿鹿叫,鹿一叫,这鹿来了,鹿一来好办了,啪!鹿就打死了。扛起鹿刚准备回家,没成想,那貙听见了鹿的叫声,也来找鹿来了,那貙一来猎人就慌了,他打的是鹿,他打不过貙,怎么办呢?赶紧学老虎叫,老虎一叫,老虎来了,貙一看,老虎来了,走了。可是老虎来了得有结果呀,貙走了,就是你(猎人)了。这猎人一看更慌了,怎么办呢?学罴叫吧,就是棕熊叫,棕熊一听有门,又来了,一看见老虎。老虎一看,罴来了,那我走。那罴说我不能白来一趟啊,老虎走了,还剩谁呢?还剩你,猎人。你这回学什么叫啊?只能自己惨叫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罴给吃了。这个故事比前面那些故事都血腥,原来以为黔之驴是最血腥的,没想到这个比那个血腥多了。柳宗元在这故事的结尾说了一句话: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矣。”——柳宗元《罴说》

在这个世道上,那些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家伙都逃脱不了被棕熊吃掉的下场。

这个故事讲到这,我就觉得越讲越有意思了。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那些既可爱又可怜的动物,还有那个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蠢的猎人。先来看那小虫子蝜蝂,勤勤恳恳一辈子,任劳任怨,不作假、不作秀,为生活而奔忙,这是这个时代勤奋而刻苦的象征。可你知道勤奋地过了头,就是贪婪了,它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的极限,在他冲破那个极限的瞬间,它送了命。再看那条毛驴,是个老实人,没招谁没惹谁,有多大本事就显露多大本事,能吃几碗干饭就吃几碗干饭,它惟一的错误就在于生不逢时,处在一个居心叵测的环境当中,却不自觉到。没办法,老虎肯定要吃它,左也是吃,右也是吃,所以这是一个老实人认不清环境的一个故事。第三,善良的麋鹿,这个麋鹿最可悲的地方,就是它从始至终都生活在一个骗局当中,它是很善良,它越善良,这个骗局对它就越合适,它跟前面那几位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这个骗局欺骗性还笼上了一层温情的柔纱,其结果是,百家讲坛下载它毫无防备地当它走出这个骗局的时候,残酷的现实就在路边上等着它。最后就是这个最愚蠢的,但是看上去是最聪明的猎人,他比起蝜蝂来这个人不够勤劳,好好地练枪法不就完了吗?学什么动物叫啊,他不够勤劳。比起毛驴这个人不够诚实,没本事就算了,还狐假虎威,玩儿骗子的手段,蒙完一个蒙下一个,最后把自己也蒙进去了。比起麋鹿,这个人不够善良,狐假虎威、狗仗人势,他是可能在这里头最爱显摆聪明的一个,但也是最愚蠢的一个,死得也是最惨的,按柳宗元的原书上说,那只罴把他撕碎了,慢慢地把他吃掉了。

其实大家也都看出来了,就是这里面所有的故事,都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你能否认清自己的本性;你能否认清自己的本来面目;你能否客观地准确地认识自己,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正确地、客观地认识,你怎么来认识别人呢?就好比你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你是个凹凸镜,天呐,你自己都是疙里疙瘩都不平,你还能指望照出别人也是很正常的影像吗?不可能啊。所以我们说,他们这些之所以最后都取祸的主要的原因,都是不能正确地认清自己、认清形势、认清自己跟社会、跟环境的关系。

画外音:

我们知道,柳宗元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山水诗清新俊雅,他也是一位著名的哲学家,他的许多哲学思考成为中华民族思想宝库中的瑰宝。那么,作为诗人与哲学家的柳宗元,为什么对寓言有如此之大的兴趣呢?促使他写作寓言故事的主要动因又是什么呢?

康震:

大家可能会问,说你看柳宗元这么个政治家、哲学家、诗人,他怎么就写这些寓言小故事,是给自己解闷儿的吗?他写作这些东西的动因还有什么很重要的原因吗?我们说还有,首先第一个毋庸讳言,柳宗元是被贬永州跟柳州,他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作为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他必然会对现在在位置上的、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保持着一种愤懑的、冤屈的、不公平的心态,所以他写的这些寓言,直接的原因是为了讽刺、讥讽和嘲笑、攻击那些在台上的政治的对立面,但是在当时四面楚歌的政治环境当中,他没有办法也不敢直接地把这些话说出来,只能怎么办呢,转着弯说,通过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动物传递出自己的某些看法,某些批评的意见。第二,就是对自己的反省,对自己人生经历、仕途经历深刻的反省。这些内容也不便于直说,我们知道一个人面对别人很容易,面对自己非常困难。有多少人面对自己的时候说实话呢?这是很打折扣的一个事。所以,他写这些寓言说白了,这个寓言故事,它就好像是一个面具一样,就好像是一个演双簧的人,前面有一个人在那儿表演,自己的声音在后边儿,这样多多少少能够让自己不要直接地面对惨淡的人生,能够好一些。所以,你看他这些寓言故事写得都很短小,都是,形象都很鲜明、个性都很鲜明,都有很强的讽刺性、针对性,这就是寓言的特点,百家讲坛下载我们知道,寓言这种文学在先秦时代就有,在《庄子》、在《韩非子》的著作里面都有,那是中国古代寓言文学的一个高潮期,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一个重要象征,柳宗元我想也许是先秦之后作为个体文学家,最杰出的寓言文学家了,柳宗元写这些寓言故事的时候,肯定有他特定的、具体的目的和针对性。但是我跟你说,这文学作品有个特点,只要它一产生,流传到社会上,完了,不由作者自己了,所以很多的寓言故事,人们在流传的过程当中,就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来干嘛呢,来解读它,赋予了它很多更新的涵义。我们说柳宗元在这些小动物身上,也花了不少心思,写着这些动物的故事,自己的心灵也能稍稍得到一些平静,也许心灵还能得到一点拯救,可我告诉大家,拯救他的不光这些动物,还有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特别小的小人物,在柳宗元的生活当中、文学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那么柳宗元跟这些人到底什么关系啊?这些人到底帮他多大忙啊?我们下节课再讲。

下集预告:

篇7:我的猫咪会说话读后感

她的功课不好;每天都被妈妈说、被姐姐批评;向暗恋的学长高必扬表白却受到嘲笑;与高必扬交往的郭嘉盈比微微聪明、比微微美,就连家世背景也比微微好。

更惨的是,微微偶然大发爱心捡了一只丑丑的流浪猫,给它取名:阿丑。但是这只猫不是一般的猫,他竟然会说话,而且非常罗嗦......经过询问,微微知道阿丑有一项任务,那就是“创造崭新的王微微”。

就在准备改变王微微的时候,阿丑走了,奇怪的阿妙来了,阿妙利用手段实现愿望却伤害了朋友和亲人。这一切,不是王微微想要的快乐,最后,阿丑回来了,“崭新的王微微”出现了。

这篇小说让我发现,要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就必须要先喜欢自己。因为只有我们先喜欢自己,才能鼓起勇气,认真发现自己的价值,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能,大家才会喜欢你,不是吗?这正如我们这学期所学的《一路花香》一样。大家如果都能发现自己的价值,那么,这个世界不就会飞速发展么?

你喜欢自己么?能认识自己么?

篇8:会流泪的树

其实, 胡杨本来并不是为荒漠而生, 更不是为了抵制荒漠而生, 而是为爱而生, 为水而生。胡杨一生追逐水的足迹, 水走到哪里, 沙漠河流流向哪里, 它就跟随到哪里, 它们如一对形影不离的恋人。但是后来, 总是那些沙漠河流首先变迁、改道, 总是那些不稳定的水流先遗弃了胡杨。在这个世界上, 对水一往情深的不仅仅是胡杨, 还有其他的植物、动物, 当然还有人类。水是一个被追捧和宠坏了的任性公主, 她谁的情都不会领, 她从来没有、也不会因为胡杨而改变自己的性情, 水只往水能够留存的地方流动。水的存在并不是要让人感动, 而要让人追随和迷恋。

在河流消失的地方, 绝望的胡杨把自己的根系疯狂地扎向更深的地下, 于是就更加牢固地把自己绑缚在大地之上。剩下的日子或生命历程, 与其说是一种选择, 不如说是一种面对和担当。胡杨需要用所有余下的生命独自承受狂沙的肆虐和折磨, 需要在干渴中为曾经的滋润慢慢地付出生命的代价。多少个世代之后, 当人们在沙漠中看到那些死去的胡杨的残骸, 或深埋于沙中的枯根, 仍然可以断定, 在很久以前, 在岁月深处, 那里曾有河流过, 曾有水存在, 那里曾有一段缠绵悱恻的往事发生。

胡杨知道水容易流失, 所以格外珍惜。胡杨在与水相遇的时候, 用水把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充满, 像一个恋爱的人让爱把自己充满。在一些最平常的日子里, 它们流出泪水, 是因为太多的水分使它们变得脆弱而敏感, 很容易被一种情义或机缘所触动, 或许, 也很容易因为对于前途的担忧或悲观而陷入深深的忧郁。

为了把水留在生命之中, 胡杨做过让人类难以置信的努力和改变。且不说叶子的革质化, 也不说枝条上遍布绒毛, 单说它们奇异的叶片。一想到它们的形态, 我的心总会为之一动。如果说奇, 当然也有足够的新奇, 胡杨幼小时生出的树叶如细细弯弯的柳叶, 而长大时又生出了近心形或宽楔形似杨而非杨的宽展叶片。一棵树上竟然出现了不同的叶子, 不知情的人, 还以为有几种不同的树长到了一起;但我感慨的却不是这些, 而是一种生命形态因为另一种生命形态而近于奇迹的修正或调适。那是一种近似于蝴蝶出现一样艰难的脱胎换骨, 那是在一个独立的生命里分蘖出另一个并不相同的生命。

但最后的结局到底还是要来的, 因为没有什么能够抵挡住大沙漠那永不停息的攻击, 没有什么能够禁得住时光那近于永恒的摧残。水的退隐或消失, 是一种无法逆转的命里注定, 不同的只是早一些或者迟一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横贯时空的流逝。最后, 这一段美好和谐的故事终将如人间的任何一个故事一样, 变得残缺, 破碎和令人叹惋。

这一段生命历程的确令人伤感。水存在于胡杨的生命里, 而胡杨却只能够在水的身边生长、甜蜜一定的时日。这是胡杨注定的命运, 从这种生物诞生的那天起, 它的运程和结局就已经注定。但胡杨并不感到不公, 它们一代代、一茬茬重复着同样的生存过程, 重复着同样的生命故事, 它们并没有抱怨, 并没有流露出懊悔的神情, 并没有因为命定的苦难而放弃抗争、而改变不屈不挠的守望。

但最后的光环还是落到了胡杨的身上, 并如舞台上的聚光灯一样, 久久罩住它们那些闪光的苦难。而那些苦难, 以及与苦难相伴一生的光环和品格, 却都是来自于对某一种事物的始终如一的执著和依恋。

篇9:《会说话的树》之读后感

这两天看完了这本书《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里面所说我也有些许赞同。它教你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对应回答,或者如何用语言达到目的,但不要以为好似看了这些情商课程的书籍就能提高情商了,其实不然!只要识字的`人里面很多道理大家都懂,可是一旦真正遇到了,却又是另一种处理情形了,情商它不在书里,而是在我们的生活里!

智商决定一时,情商决定一生。游走在外,会碰到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看他们做人、做事,我也学会很多,但也有看到很多因为一些小事、一言不合就闹掰甚至大打出手的情况,其实过后冷静下来都觉得不值得如此,又大为悔过,何必呢?

智商低下之人不可怕,情商低下之人才可怕。也许你也有遇到过类似的人,他们人是挺好的,就是说话的时候不注意,嘴毒得很,不管跟别人熟不熟,不管什么场合,好的一面看不到,非得挑出些瑕疵指出来评击,以显示自己的独特,美其名曰为你好,你还得赔笑说谢谢。

还有些人,也许是我们身边的亲人或者朋友,他们人好心善,为他人着想,每每把好都做了,却落不着好。他们管不住自己的嘴,喜欢碎碎念叨,喜欢揭伤疤,喜欢说教,以为别人都愿意听,因为他们觉得这是为别人好啊。殊不知事与愿违,到头来,做了好事却没得了差评,还得罪人,不如不做,何必呢?

读取书本知识是很重要,但躬身践行更重要,不然读来何用呢?还不如睡大觉来的舒坦啊。所谓情商高就是让人相处觉得舒服罢了,您说呢?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精选读后感】相关文章:

1.情商高,就是把情绪控制好情感美文

2.会说话的高情商,你有几点?

3.内经所谓“气”就是“灵魂

4.所谓会说话,就是会换位思考的人生感悟故事

5.所谓教养就是好好说话美文

6.情感随笔:所谓的永远,就是没有终点

7.会说话的树精选作文

8.节约就是环保「精选」

篇10: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一季读后感

“叮!您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这是近期大热的电视节目《如果国国宝会说话》的开场白。这部由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制作的`百集纪录片,每集重点讲述一件文武。不同于博物馆的平面展示,这档节目深入挖掘蕴藏在文武背后的深邃历史与精彩故事,用既专业严肃又不是活泼的解说词将一个个“大国重器”浓缩在五分钟的视频里。

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很难有人可以坐在电视机前静下心来看较长的纪录片。5分钟一集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就像打开了一条细细的门缝,让人能通过活泼生动的电视语言,利用哪怕乘公交车、坐地铁的闲暇片刻来一览文物的精彩,感受中华民族祖先的伟大创造。可谓是“是充电五分钟,穿越几千年”。

篇11:如果国宝会说话六年级观后感

是谁第一次仰望?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六千六百年前,曾有人仰望这浩瀚星海。

那人早已不在了,但他的作品——人头壶还在。这陶承受住历史的打磨,穿越千年与我们相见。这个人头壶,它的脸像个婴儿,那么无暇,纯真。

第一次在水中相遇自己,我竟然是这个样子。那么我为何是这样子?我又从何而来?一系列的问题不断被提出。于是,我们便脱颖而出。这一切都是这奇形怪状的人头壶引出的。

篇12:做一棵会摇动的树

以前,小张的班级也开展阅读活动,但只是把阅读当任务安排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阅读。这学期以来,小张不仅安排了阅读任务,还跟学生同步阅读,同步练笔。渐渐地,班级里形成了真正的阅读氛围。现在,她的班级不光成绩好,连管理也特别省心。教师的一个小小教育行为的改变,就能在学生那里带来那么大的变化,这的确值得我们认真地思考。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可是,当他们这样说的时候,是不是应当好好地想一下:在实施教育行为时,教师是不是真的先做了“会摇动的树”?当提出一个教育问题的时候,能不能真正地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当提出一项任务的时候,是不是从学生的能力和接受水平上来考虑?这些都是需要认真思考的。做着“摇动”的姿势,才可以和学生一呼百应。

当一位教师做到了会摇动的状态,他才可以慢慢地找到教育的快乐,他的眼里才会有学生,他的世界才会有笑声,他的口头上才会有学生的故事。所以,在一些地方,我们经常检查的不应当只是那些老套的备课、上课、学习笔记、档案等等,我们还可以听一听那里的教师有没有因为自己的改变带来的神奇变化的故事,这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这也应当是判断一所学校、一位教师是否合格的重要的标准。

我熟悉的小诸葛班的小蚊子老师,对班里的事就很熟悉,对校园和学生生活故事有大量的积累。比如说,这个班的孩子可以直呼她叫 “蚊子”老师。这个“蚊子”老师要求孩子上学后要继续调皮,入学要走红地毯,教学要用古怪的“假睡教学法”,侦查校长要用自制的“消息树”……小蚊子老师每天都和身边这一群会给大公鸡拔掉半身毛的淘气包们发生着好玩的故事。因为这是一位有趣的老师,所以这里也有一群比其他班级更加有趣的孩子,自然也会发生有趣好玩的故事。这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最大限度地做到多和学生们在一起,多和他们一起上课,一起活动,一起玩耍,成为他们团队中的一员,积累跟学生一起成长的真实体验!

篇13:如果国宝会说话观后感400字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央视的一部纪录片,目光跨越八千年,摄制组足迹遍布全国,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五十余处考古遗址,千余件文物。首次用文物讲文物,用文物梳理文明。看完之后我感慨良多。

人头壶发源于6000多年前,它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物理化学作用的产生,是质的转换,是水、火、土的相融。红陶而成的它有亿万张迷惘的面孔,琢磨不透的新时期时代的纪元。虽然创造者的模样早已被人遗忘。但人头壶它是万物的最则,它有不死的.容颜,与天地万物同寿。穿越6000年的玩物是祖先们从无到有的不可思议的实验。凝望最早的凝望,我们不断发出疑问,又都溶解于这神奇的红陶上。生与死的思考是创作者的内心抱负赋予了人头壶的灵魂。它是传统,它是文化,拂去岁月的尘埃,我们始终明白我们的故乡一定就在宇宙的某个地。人在潜意识里永远没有放弃对故土的追求,包括那个“不死的容颜”。

背朝尘埃,山河依旧我感怀。6000多年的时间始终磨灭不了我们的信仰,凝望着这个有意义的世界,仿佛看到了国宝不朽的价值与魅力。

篇14:《会说话的树》之读后感

与病人交流时我们要用非常热诚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耐心听取病人对自己疾病的描述,不随便打断病人的话语,并热情的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当病人神情痛苦对诊疗缺乏信心时,我们要适当的给予他们一些鼓励的话,一个肯定的眼神,这些都能让患者重拾信心,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也许就在无形之中你的一个小小的举动,渐渐地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

在注射室为病人注射TAT时,由于等待的时间比较长,我时常听到一些病人之间的抱怨。聊得最多的就是关于觉得医生乱开药的问题。记得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位外伤病人,他说:“我就手指划破了些,那医生说也不说一声给我开了那么多药,花了我好几百块钱呢,我也不知道这么多药干嘛用,我一个外来打工的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结果把钱都砸医院了!你说现在的医生就知道乱开药,赚回扣根本不顾我们病人的好坏,哎,朋友你脚受伤开了多少药啊……”听到这里我十分痛心,我想如果医生能和病人好好沟通,告诉病人药的大概作用是什么,怎么吃,受伤了手平时有哪些注意的,也许就不会让病人误解了。我听到这些后面带微笑的走到病人面前,和病人聊起来,询问病人哪里人,在哪里干活,手怎么受伤的,告诉了他一些平时该注意的地方,病人听得很暖心,顿时疏开了眉宇。顺道问我药怎么吃,是不是医生开多了?我仔细的看了看,向病人详细的解说起来。病人听了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那医生什么也没和我多讲就让我付钱拿药,像我们这种外来打工的没钱也没有什么地位,怕被人看不起不把我们当回事儿,今天有可能医生也是因为太忙了所以没顾上,听你这么一说我们也就清楚了。”看因为那简单的几句关怀,不仅得到了病人的认可,而且还让病人体谅了我们的工作。

篇15:《会说话的树》之读后感

----读《如何做一名会说话的好医生》有感

我是一名血透室的普通护士,最近有幸读了《如何做一名会说话的好医生》这本书,非常的感受深受。参加工作十多年,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患者及患者家属,但凭借自己的努力,我可以非常自豪的说,这十多年来,基本上未发生大的争吵与投诉。因此,我觉得,作为一名基层护士,同样需要做一名“能说会道”的护士。下面就读书的感受与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拿出来分享,希望能与大家共勉。大家都知道,血透的患者都是终生需要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人。同时,由于长期的透析所带来的各种并发症也是患者致命的威胁。整天面对这样的一群患者,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能说会道”的嘴,是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的。因此,在长期与他们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总结出三个字:“心、情、爱”。

用心沟通,方能换的认可。记得我刚到血透室的时候,每一位患者都用狐疑的眼光看着我。我知道这是对新人的考验。因此,在给他们治疗的过程中,我总是主动的向每一位患者介绍自己,坦言如果自己做的不好,请他们原谅。见到我如此主动,几次治疗下来,我与他们也就熟悉了,他们也就慢慢的认可和接受我了。除了真心的与患者交流,一有空的时候,我都主动去巡视患者,询问患者人感受,查看治疗过程中设备是否运转正常,穿刺固定是否有松等等。也同患者们唠唠家常,谈一些开心的事,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过程中度过透析的时光。

用心感召,铸就休戚与共。说实话,在血透室除了能说会道还是不够的,还要学会“察言观色”。在一定程度上,我们血透室的护士们差不多成为了患者家人一样。但我们毕竟不是他们的家人,有些事也不一定都会跟我们讲这就需要跟我们讲,这就需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他们微妙的心理变化,然后想出相对应的办法去开导。有的人跟儿媳拌嘴了,有些时候夫妻吵架了,有些人暂时性的丧失信心……。遇到这些情况,我们又得像心理辅导师一样去开导他们安慰与鼓励是我们除医学之外的最有力的武器。

用爱温暖,沉疴才能化解。在面对疾病的时候,最有效的良药是什么?难道是医药?不,是爱!亲人的爱、医护的爱!怎样把我们的爱传递给我们的患者呢?除了我们高超的技术,便是我们的语言。因此,在与患者交流中,爱是唯一的催化剂。

是不是我们都是如此温柔与爱心,也不全是。我们也有“厉害”的一面。如果有些患者不遵医嘱,胡吃海喝的,我们也会非常“严厉”的教训他们。跟他们讲清楚遵守医嘱的重要性,但奇怪的是,每次遭受“呵斥”的时候,竟然此刻一句话都不敢反抗。

“有时是治愈,常常需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美国医生特鲁多的著名格言。“总是去安慰”,我们安慰的不仅是一个受伤病困扰的躯体,更是一个受伤的心灵。当今社会,医疗环境恶劣,伤医事件频频发生,国人对神圣使命已无敬畏之心,如此严峻的形势,做好与患者的沟通尤为重要。因此,把自己锻炼成一个能说会道的护士也是势在必然。尽管沟通不能解决一切,但我们相信,只有一切都去沟通,才能逐步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最后,我倡议:用心沟通,从我做起!

篇16:会流泪的树三点导读

胡杨, 又称胡桐、英雄树、异叶胡杨、异叶杨、水桐、三叶树, 常生长在沙漠中, 它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 有很强的生命力。树高15—30米, 能从根部萌生幼苗。能忍受荒漠干旱, 对盐碱有极强的忍耐力。胡杨的根可以扎到地下10米深处吸收水分, 其细胞还有特殊的功能, 不受碱水的伤害。胡杨系古老树种, 在6000多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新疆南部、柴达木盆地西部、河西走廊等地。据统计, 世界上的胡杨绝大部分生长在中国, 而中国90%以上的胡杨又生长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流域。目前被誉为世界最古老、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胡杨林保护区则是在轮台县境内。

我之所以这么不厌其烦地介绍胡杨的一些相关知识, 就是因为它实在是一种值得我们敬佩的树种。在这篇《会流泪的树》中, 作者任林举围绕着胡杨树, 为我们展示了胡杨树不因苦难而放弃追逐, 面对困境勇于改变, 顽强生存, 一生无怨无悔的美好品质。这种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树种身上承载了太多需要我们现代人学习的东西, 而且我们国家作为胡杨树的主要生长国, 更应该好好汲取胡杨树身上体现的精神节操。

水是万物生长之源, 可水无形, 它可以自由流淌, 而且它也喜欢这种无拘无束。偏偏世间万物又命中注定的要“追随和迷恋”水。这种带着枷锁的爱使得“本来并不是为荒漠而生, 更不是为了抵制荒漠而生”的胡杨必然要遭受命运的苦难。有水, 它理所当然的可以肆意而快活地生长。可是, 这任性的水怎么会时时如你的意?没有水的胡杨该怎么办?没有水绝望的胡杨“把自己的根系疯狂地扎向更深的地下”, “用所有余下的生命独自承受狂沙的肆虐和折磨”, “在干渴中为曾经的滋润慢慢地付出生命的代价”!这是一种怎么样的精神!面对生命的困境, 胡杨并没有一丝丝的抱怨, 对水毫无怨恨, 反而当作是一种命运的惩罚, 而这个惩罚的缘由居然仅仅是自己曾经拥有过自己本来就应该有的东西———水!

就是怀有这种感恩的心态, 怀有对水深深的爱, 所以, 当拥有水这个宝贵的生命之源的时候, 胡杨格外的珍惜。它没有因为过多就大肆浪费, “用水把自己的身体和生命充满”, 甚至于“在一些最平常的日子里, 它们流出泪水”!因为拥有, 它们感恩, 就像琦君在散文《泪珠与珍珠》中提到的“眼因多流泪水而愈益清明, 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所以, 我们有理由相信, 胡杨的泪是为将来未知的命运担忧的泪, 更是感恩的泪。在拥有水的日子, 为了把水留住, 胡杨“做过让人类难以置信的改变和努力”。当我们面对这胡杨这种生命形态“因为另一种生命形态而近于奇迹的修正或调试”的时候, 我们的内心怎能没有感动和钦佩!尤其是即使胡杨做出了这么大的努力和牺牲, 仍然无法改变死亡的结局。这种“无法逆转的命中注定”更加令人扼腕叹息。

纵观胡杨树的一生, 是饱含苦难的一生, 同时又是无怨无悔的一生。就像作者所说“那些苦难, 以及与苦难相伴一生的光环和品格, 却都是来自于对某一种事物的始终如一的执著和依恋”。人生如此, 足矣。

难点指津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 但是我们读起来却并不觉得艰涩, 拗口, 这得益于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全文语言生动自然, 满含深情, 使得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跟着读者的行文思路, 为胡杨树喜, 为胡杨树忧, 为胡杨树的悲剧命运叹息。那么在阅读的时候就要抓住文章中的一些意味深长的重点语句, 认真体会作者赋予胡杨树的一些优秀品质, 进而让它为我们的工作、生活, 乃至人生起到积极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例如文中写到:“在一些最平常的日子里, 它们流出泪水, 是因为太多的水分使它们变得脆弱而敏感, 很容易被一种情义或机缘所触动, 或许, 也很容易因为对于前途的担忧或悲观而陷入深深的忧郁。”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胡杨树赋予人的情感, 对胡杨树流水这一自然现象进行猜测, 认为它的泪是感恩的泪, 担忧的泪, 突出胡杨树不因外界的苦境、命运的折磨而怨天尤人, 反而感激曾经拥有。这种乐观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

考点训练

1.文中多处使用拟人的手法, 请结合实例, 分析这类手法的效果。

2.作者赋予了胡杨树哪些品质?试归纳。

附:参考答案

1.见“难点指津”。

上一篇:公共卫生学院检测资料下一篇:七年级语文上寒假补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