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

2024-04-17

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精选9篇)

篇1: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

教学目标:

1、意识到游戏成瘾的危害性

2、正确认识电子游戏的利与弊

3、初步掌握去除游戏成瘾的方法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去除游戏成瘾的方法

教学形式:

游戏、调查、辩论、讨论

课前准备:

1、调查学生中有关有游戏成瘾的同学

2、要求学生查阅资料,准备辩论资料

教学过程

一、资料导入

同学来信《初中生的困惑》引入问题:电子游戏是有益还是有害?

二、辩论:正方:电子游戏利大于弊

反方:电子游戏弊大于利

(同学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相应的证据)

教师作相应的总结与点题:总的来说电子游戏成瘾,不仅身心健康带来危害,甚至让很多的同学走上违法反犯罪的道路。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那么多的人陷入游戏成瘾的怪圈呢?

三、资料解析:游戏成瘾的心理原因

学生阅读书上资料,并总结

四、心理调查

了解了游戏成瘾的心理原因和危害之后,那么你想知道你是不是容易游戏成瘾呢?下面我们来完成一个小测试:学生完成书上小测试。

五、案例分析寻找方法:

出示游戏成瘾的相关案例(可根据事先的调查,作适当的改进,选取同学们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学生讨论:请你想想办法,帮助这位同学,有哪些好的方法呢?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适当点拨最后总结

1、时间管理

2、警示卡

3、自我目录

4、寻求支持

5、家庭疗法

……

六、实际操作课后作业(重点关注调查存在此类问题的学生)

制定我的计划(参考书上P39)

篇2: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

招远市魁星路中学

孙娟梅

1.接受自己

世界上没有两片树叶是一模一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人长得一模一样,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身体都各具特色: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黑或白,或健或弱,不会有任何人和他一模一样的,也不要指望能和别人一样,当他的父母结合在一起,生他的机会只有亿万分之一,这就是说,假如他有亿万个兄弟姐妹的话,他们仍然会有许多地方会不同,试着接受和珍爱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这是一个人走向成功所必不可少的自尊。欣然接受自己的身体,接受既定的事实,不掩饰自己的本真,一个人要下定决心接受自己,不要和别人进行无谓的比较,任凭别人怎样评论也无关紧要,任何人都取代不了生理上的自己,关键是能表现出自己特有的长处,不因为外界的影响而掩饰真我。2.开放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只以自己为中心,只爱自己而不爱别人,如果你脱离集体或人群之外,只是欣赏自己,那你就是另外一个纳西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健康的人格有一个正常的发展过程,其规律是由自恋到他恋,也就是说应该从欣赏自己开始到关注他人,弗洛伊德认为,这一人格发展在12~14岁应该完成,否则就会造成心里的自闭状态,我们正处于这个发展时期,我们应该关注周围的一切,无论是自然界的花草,山水,大自然恩赐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全身心地感受吧,身边的老师同学、熟悉或不熟悉的面容、身影,一切都是真诚热情的,让我们发现他们的美,让我们全身心地去融合吧。只有充实的心里世界才有丰富的情感,只有开放的感观,才会获得美好的事物.紧紧关注自我的人,心中是一片荒芜干裂的沙地,他们会失去友情,失去梦想,失去热情和真诚.简单易行的自恋转移训练法:

全神贯注的注意一些自己熟悉的事物如一张桌子,一朵花,夜深人静,闭眼细听数一数五分钟之内你听到多少种不同的声音。品尝判断调味品。

3.装饰自己

在咱们学校教学楼的大厅有几面镜子,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女孩子有时三无成群地一块照镜子,相互比划,男生一般很少这样,是不是男生不喜欢照镜子呢?其实不是,当没有人的时候,他们也会前三步后三步的照镜子欣赏自己。爱美是人的天性,所有的人都关心自己可能给别人留下美或丑的印象,我们正处于生理和心里急剧变化时期,关心自己的形象是无可厚非的,同时希望通过衣着打扮来掩饰那些令自己感到泄气的缺陷,或者增加一点外在的吸引力,正是欣然接受自己的积极措施,但是,怎样的穿着打扮才能体现现代中学生的最佳风采呢?这里面就有很大的学问了,据有关调查大多数的中学生均穿着打扮不当,你们在心理上有三种错误倾向,(1)盲目模仿心理,表现为受到社会上和自己崇拜者的影响,盲目的模仿对方的衣着和打扮,例如前几年日韩偶像流行,很多学生模仿他们,将头发留的遮住眼睛,男孩子打耳洞等等。中学生应展现的是健康向上的风采,但那样给人的感觉却是颓废委靡。

(2)从众心理:表现为看别人怎么穿戴,自己也如何穿戴,完全不考虑是否适合自己。

(3)错觉心理:表现为由于自己感知觉的错误造成衣服的搭配不当,例如上身穿红色衬衫,下身穿咖啡色裙子,这种色彩的搭配就会给人以混沌的感觉。

为了纠正这些弊病我们有必要学一些衣着打扮的常识。大方和体的穿着会使我们容光焕发,看起来富有朝气。任何一个人如果以为目前市面上流行的热门服饰或自己崇拜者的扮相都适合自己的话,那就错了。这里我们将介绍一些掩饰身材不完美处的方法,但你必须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原则:

(1).中学生的服饰以整洁、大方、宽松为主,以朴素为佳(2).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段,衣服的选择必须留有余地(3).注意颜色的效能,深色具有收缩感,浅颜色有膨胀感 4.表达自己

1974年,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在日本展出,“蒙娜丽莎”微笑的魅力在东京引起轰动,日本各地都掀起了一股“蒙娜丽莎热”。于是,有10位女中学生,请美容大师左藤做了整容手术,使他们的容貌与“蒙娜丽莎”非常相象然后这十个人应邀来到电台与全国电视观众见面。那是什么样的场景?十张来年都与“蒙娜丽莎”相似,但是那一张也不具有“蒙娜丽莎”的神韵,完全没有深度,只是“徒有其表”!

现代科技的发展,确实能使人通过整容手术改变自己的容貌,但是,人的魅力不可能依附在手术刀上,美与丑不仅仅与人的容貌有关,更与全身所表现出来的情操与教养的综合气质有关。

有人被称作有魅力的人,有人被称作乏味者,这不单单是由一个人的自然相貌所决定的,而是个人长期努力的结果,他的奥妙在于人的面部表情,以及形体动作上。人类的有些无声语言,也就是面部表情和体态语言,要比声音语言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也更具有可靠性。一个人所说的话可能是真心的也可能是谎言,而人体语言却更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一方面因为一个人的动作是性格思想和人格品质的反映,另一方面由于人体的动作是内在心理的外部显示。著名潜意识心理学的开拓者弗洛伊德认为: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即使他不说话。由此看来,人体语言大都发自内心深处,很难压抑和掩盖。例如,做了亏心事或偷了别人东西的人总显得心神不宁,说谎时总怕看对方的眼睛,激动总要手舞足蹈,等等。掌握了体态语言,等于掌握了社交领域的交通规则,不懂此规则的人,常常很难准确快速地判断他人的反应和心理活动。社交生活中不善于察言观色,往往使自己处于尴尬窘迫的境地。作为中学生来说,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举止行动,下面给大家介绍几项应掌握的规范:

一、迎宾送客

1.见面时面带微笑,握手时亲切热情,不要毫无生气 2.客人来家里做客,起立欢迎,避免用手示意客人入坐 3.客人告别时,要送出门外。

4.客人走出门时,不要用力关门。应为这是对客人无言的侮辱。

二、交谈体态

1.避免翘二郎腿,并将翘起的脚对冲着他人 2.避免打哈欠,伸懒腰

3.在友好的气氛中,不要模仿他人的消极手势和姿态] 4.不要将双手抱在头后,将双臂交叉,或来回抖动大腿

5.避免在谈话中将大拇指朝自己的方向摆动,这是嘲弄他人或自夸的语态。

6.注意对方的语态,调整自己的交际方法。

总之,要想轻松表现自己,就应多关注自己和他人的体态语言。5.发现自己

如今,羡慕荧幕歌坛上的明星、新秀,呼唤为国争光的体育健儿,这已成为千千万万中学生的心声,其实,这种向外寻求魅力的努力,只不过是一种“望梅止渴”。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任何人的魅力都在自身,他无法从外界输入,即使输入也往往适得其反,一个人只有充分发觉自己的优势,才可能选择到切合实际的奋斗目标,生活中的人各种各样,了解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的人是十分必要的,有许多中学生都不太清楚这个问题,被问到时,只会以“我不知道、我想我大概有优点吧,”作答,在问起他们有什么缺点时,他们却能指出一大堆自己的不足,这是因为我们所受的教育使我们形成这样一种观念,讲自己的优点是不应该的,而讲自己的缺点是绝对应该的,我们应该认清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在某个方面确有长处而去否定他,是自卑的心里作祟,是对自身的否定,是对事实的歪曲,而肯定自己的优点,正是自信的表现,是对自身的接纳,这绝非是在吹牛,恰恰相反,这是一个人诚实的表白。勿庸置疑,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不开心的事,可往往过了数年之后,当人们在回想过去那段不开心的经历时,就会发现,那只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好经验,可能每个人都有这方面的感受,贫穷中可以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苦难中可以培养对别人的同情心,孤寂中可以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锻炼,病痛中会更懂得珍惜生命。总之,只要人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看待生活,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一种经历是没有用的,一旦人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过去,也就能用积极的态度看待现在了。可以这样数,认清和挖掘自己的优点比寻找自己的缺点更重要。因为自信的来源正在于自己的优点,他能告诉你应该怎么干,而缺点或错误只能告诉人不该干什么,一味的发觉自己细微缺陷的人,只会在生活中垂头丧气,要知道谁也不会去指责一个钢琴师吹不好喇叭,问题不在于你能不能成为爱因斯坦,而在于找到更适合发挥自己才能的位置。就像几句有名的诗文所说:

如果无法成为山间的松柏 就做各地的灌木吧 如果不能成为灌木,就做小草吧

使街道更加青翠美丽 如果不能成为林荫大道 那就做狭窄的小路吧 如果无法成为太阳 就做一颗星星吧,只要你能发出光亮,5、青春期情绪的调节 情绪调节的具体方法:

注意转移法,注意目标的转移,可以引起相应的情绪和情感变化。例如两个同学吵架了,如果仍然面对面站在那,互相看到对方都很生气。假如其中一位同学出去走走,散散心,则可能使他愤怒的心情平静下来

思想转移法,人门常常因为在某件事上想不通而生气,如果一直想下去,只会越来越生气,如果能想想别的问题,或者从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去想想,可能会让自己从郁闷和气愤中解脱出来。

行动转移法,我们常常说“化悲痛为力量”,就是行动转移的例子。我们在愤怒伤心时可以把他们化为劳动,学习或工作的力量。

第二释放法,俗话说乐极生悲,情绪情感的反映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可能走向不利的一面,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在生活中不论是过分的高兴还是过分的悲伤,愤怒,都不应该完全埋藏在心里,而应该适度的释放出来。例如在悲痛的时候想朋友倾诉,或者大哭一场。

篇3: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

一、全面了解学生, 熟悉学生

接手初一班主任的第一天, 学生的成长记录就开始了。利用学生家长带孩子报名的机会尽量和家长沟通, 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 脾气秉性, 并做好记录。同时, 也把自己对孩子们的要求以及一些家庭教育策略打印成小文章, 发到家长手里。通过和孩子们的短暂接触和交流, 了解学生的个性。往往很多孩子在第一次进入中学的大门都表现得很兴奋, 很激动。对于他们来说, 进入中学离开父母就意味着长大了, 在万分期待和新奇中他们的表现大多都是积极的, 主动的。然而, 一周之后, 他们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生活不习惯, 开始想家;学习负担重, 开始疲倦;中学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小学教师的不同, 开始茫然……诸多的不习惯容易让孩子在短时间内打退堂鼓。因此, 开学第一周, 班主任的主要任务就是全面了解学生, 做好学生的后勤、安全保障工作, 做好他们最可以依赖和信任的长辈, 做他们最踏实的心理依赖对象。要做到这点, 还得深入到学生当中。我拿着我的小笔记本, 记录下孩子们的点点滴滴。洋洋的生活费每周40元, 晚上有上厕所的习惯, 胆小, 怕黑;小芳和李阳是好朋友, 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 周末回家只能和爷爷奶奶生活, 每月生活费150元……一周之后, 每个孩子的基本情况我如数家珍。

二、保持良好的心态, 给学生最温暖的支持

来到陌生的环境, 孩子们太需要习惯。有的老师说第一周是让学生习惯自己的关键时刻, 因此在和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候, 老师的架子要端够, 要给他们下马威。我却不完全认同, 第一周是彼此习惯的关键周, 但是彼此之间应该留下的是良好的印象。我每天和孩子们交流的时候都保持一颗积极上进的心态, 轻松诙谐的语言。我要做到的是在我温暖的目光下孩子们自然快乐的成长。第一周, 他们在学习上一般还不会出现问题, 但是一个月之后, 他们面对繁琐的7个科目的学习, 压力自然就有了。如果彼此之间有了好印象, 孩子们就能够及时给班主任反映自己学习上的问题, 或者是科任教师, 或者是自己的问题。作为班主任, 一个月之后的班科协调会议上, 要详细介绍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 还要对他们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 和科任教师取得联络, 并及时解决问题。对于农村中学来说, 很多孩子第一次接触英语, 因此大多数的孩子的英语的学习上最容易出现厌学。因此, 我和英语教师之间的联系相对更多一些, 我甚至亲自到课堂中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个叫李慧的孩子, 不习惯英语课堂中的教师英语口语化教学, 很是烦恼。我和英语老师一起让她多听英语口语训练, 半年之后, 这个孩子的英语水平是全班最好的。

三、用真诚感动学生, 做他们信赖的朋友

由于青春期的生理特点, 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不再像刚到上初中的时候那么单纯, 他们对异性悄悄产生了好感。而这种朦胧感觉也让他们既羞涩, 又不敢表达。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就性心理成长给学生上了一堂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心理辅导课。首先让学生了解自我生命的由来, 认识到每个生命来之不易, 我们应该珍惜生命;其次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 让自己的生命张力尽量发挥到极致。每个孩子写下了自己的理想, 我抓住机会给他们及时的引导, 告诉孩子们现在这个关键的学习期间, 他们的重要任务是学习。同时, 告诉他们出现这种情愫是正常现象, 不用大惊小怪。给他们讲了很多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的案例,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给他们分享了自己在他们这个年龄的特殊心理状态。毕竟是初一的小孩子, 丽华还主动讲述她自己的小故事。她喜欢上了一个男生, 还给他递了小纸条, 结果遭到回绝。心里很难受, 觉得自己贱, 抬不起头来。现在听了老师的讲解, 知道喜欢别人是正常的, 也就不再感觉到自己不好意思了。我知道类似丽华的同学一定还有, 但是我没有揭穿他们的小秘密。我希望通过这样的心理疏导, 让他们把朦胧的美好的情感处理好, 健康快乐的过好初中生活。

四、多动嘴, 形成教育合力

小学阶段, 教师和家长有着相当的权威, 在孩子们的初中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进入中学, 他们的独立性增强, 从内心需要更多的民主。而他们所谓的民主, 就是更多的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经费, 如果父母不同意, 就会滋生叛逆心理。和老师闹矛盾, 多半也是他们的“民主”思想作祟的结果。因此, 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 要定期和家长取得联系, 随时告诉家长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定期和科任教师取得联系, 征集学生情况, 反馈学生对学科的信息。只有让学生联系最紧密的家长和老师们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调整和孩子相处的方式方法, 班主任的工作才能轻松一些。除了和家长、科任教师经常取得联系, 也需要和他们的小团体取得联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孩子们进入中学之后, 自然会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组成一个个的小集体。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动态, 深入到每个小团体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 还可以在他们中间挑选有威信的同学担任他们的帮扶队长。经常请小队长们来聊聊, 对班主任工作也是能够起到推动作用的。

篇4:迈入初一的心理准备

初一是我们小学毕业后继续学习的第二起跑线。迈入初中的这一刻,我们欣喜自己的长大,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梦想,但同时也有茫然和焦虑,担心自己是否会输在第二起跑线上,忧虑自己在新集体中表现是否优秀、能否被老师接纳、怎样与新同学相处……初中不是小学的简单继续,而是转折和爬坡,此时我们要做好各种心理准备!

面对新生活 重新定位

也许我们在原来学校是佼佼者,获得过很多奖励,受到同学羡慕、老师称赞,但那属于过去。现在大家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如果你因过去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放松了,那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需要摘下头上曾有的桂冠,重新定位自己。

也许我们在小学时表现一般,入学成绩比别人低,但不能就此盲目断定自己不行。入学或摸底成绩只是代表过去,过去证明不了现在和将来,新的竞争刚刚开始,孰胜孰负还看今朝。

所有的人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管小学是否优秀,那都已成为过去,过高过低的自我评价都会困住前行的脚步,新的生活面前需要我们重新定位自己、打造自己。

遇到新困难 勇敢面对

我们都是踌躇满志来到新学校的,希望能展现风采,但新集体里人才济济,也许以前出色的你不再拔尖,也许你没当上班干部,也许你的特长不再成为特长,也许被同学取了难听的外号,也许没有给老师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遇到这种情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没有谁时时处处都顺利,但我们不能因一时处于劣势而气馁,懊恼、抱怨是没有用的,拿出勇气来,承认并面对自己的困境,针对现状为自己的发展制订一个新计划。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就能在终点时刻胜出。

面对新面孔 主动沟通

初来乍到,可能一个熟人也没有,你会感到孤立无援,但想一想大家不都一样嘛,都没有朋友又都渴望交友。小学的交往圈小而单纯,到了初中人际范围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家来自不同学校,各方面差异也很大,彼此很陌生,要从心理上相互接纳需要一段时间。这时很多人会感到孤独、压抑、忧虑,想念过去的同学曾经的伙伴,这都是人之常情。但要摆脱这种状态,就要积极行动起来,去熟悉新同学、融入新班级。

我们可以主动一些,大胆和同学搭话,热情为班级做事。比如问问同学叫什么,客气地打招呼,然后把你介绍给他;同学缺少什么,可以借给他;老师要发新书了,积极去帮忙;值日表还没有排好,主动去打扫卫生……无形之中你就和同学、老师“混”熟了,朋友多了起来,越来越融入这个新集体,陌生感自然会逐渐消失。

篇5:初一新生参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初一新生参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8月31日,新学期欢闹的氛围已经在整个校园里洋溢开来了。上午,学校组织了刚入校的`初一新生参观了位于我校立功楼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小家伙们很兴奋,但更多的是惊奇不止,很少有怯生生的迟疑。我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就会慢慢认识、慢慢适应习惯起来。这需要一个过程,毕竟也是他们成长的路上所必须要经历的。”中心的陈静老师在事后如此评价道。

篇6:初一年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

一、活动主题:适应新环境

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能较好地适应中学生活,尽快完成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期。

2、引导学生正确地与同学友好交往,开始快乐的中学生活。

三、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心型卡片等

四、理论分析:

从小学进入中学,学生不仅要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与内容的变化,还要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新生往往会感到陌生与茫然,心理没有安全感,甚至产生焦虑;每个新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的认识与行为的过程,这就是中学生入学适应;将中学生入学适应问题作为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有助于新生尽快熟悉中学生活,缩短适应期,减少因适应不良引起的心理问题,为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班级心理辅导活动方案的设计应根据中学生的适应心理特点进行,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前首先来分析初中生入学心理适应问题:

1.初中生主要的心理不适应表现(1)生活环境的不适应

小学生一般都是就近入学,在家吃住,生活上许多事情由父母照顾;有些小学生甚至由家人接送上下学,由家人整理书包;进入初中后,学生一般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而父母也不再接送他们上下学,生活中的事情需要自理;学校及家庭都对中学生提出独立的要求,而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面临依赖性与独立性的心理冲突。

(2)人际环境的不适应

在中学这个新的环境中,同学关系更加复杂、多样。面对新的陌生的同学,如何与他们相处,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克服自己的孤独感,是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棘手的问题;与小学生不同,他们不再依赖老师与父母,交友心理特别强烈,他们害怕被孤立;不合群,害怕被集体或同学的排斥;一些学生在小学是班上的佼佼者,心理上有优越感,而在初中这个新的团体中,个人的优势降低,这种落差使他们产生失落感、自卑感。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

初中的课程门类多,内容有深度,作业量大,老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要求加强,一些学生出现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的不适应,学习成绩开始下降,出现学习焦虑。

2.初中生班级心理辅导活动设计

针对初中生入学适应问题,我们需要对他们进行认识、情绪、行为的调整,帮助他们适应学校环境、生活环境,学习新的学习方法,学习与人交往的技能;辅导活动前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6人的活动小组;辅导活动地点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室外操场、草坪等地方进行。辅导活动地点最好是没有固定的桌椅,给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让他们感到活动环境舒适、安静,使人放松。辅导活动形式与地点应与辅导的主题相符,重要的是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兴趣,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动”起来。

五、活动过程:

活动一:找小组成员

活动目的:为学生提供交往的机会,促使全班学生在入学后尽快互相认识与了解,增加学生对班级同学的情感,促进学生对班级的归属感。

活动步骤:

1.教师将全班同学随机分成几个小组,每组6人。按小组数剪几个“心”型纸片,再把每个“心”型纸片按小组人数随意剪成几块,在每一块上写上一位学生的姓名。

2.教师把活动前准备的纸片发给大家,要求学生按照纸片的形状寻找自己所在的小组,直到小组的成员聚齐为止,比一比哪个小组找得最快?

3.小组成员互相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原来所在的小学、自己的兴趣爱好等。

4.教师收回“心”型纸片,将其多次打乱顺序让学生抽取,寻找他们的小组,以增加学生认识新同学的机会。

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讨论、自由发言:怎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找齐小组成员?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活动二:制定班级目标与规范

活动目的:建立班级目标与规范,增加班级凝聚力,树立良好的班风 活动步骤:

1.小组讨论分析本班发展状况,找出满意与不满意的地方。2.各小组订立班级发展目标与规范。

3.小组合作进行美术设计,将小组订立的班规制作成墙报。

4.小组代表发言,介绍自己小组的合作情况及解释小组订立的班规。5.评出最佳班规、最佳美术设计、最佳解说。

6.教师与学生一起整合出本班本学期的发展目标与规范。

六、活动总结:

1.请每小组的代表谈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2.老师致结束语:

篇7: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

学校: 年级:六年级

任课教师:

一、班级基本情况

六年级学生正处于好动、没有脱离孩子气的阶段,所以有些学生上课纪律差,教学有一定的难度。

二、本册教材对学生的要求

1、养成保护眼睛的良好习惯。

2、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3、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我们的手是最容易沾污垢、藏细菌的

4、通过教学,使学生对人体的结构与功能有一个简单的认识。

5、通过教学,让学生重视保护眼睛视力,养成正确的姿势,做到“三个一”。

6、使学生知道坐、立行的正确姿势,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7、增强儿童“我是中学生了”的意识,培养学生有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的习惯。

三、学期努力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近视眼的危害和预防近视眼的方法,初步学会正确做眼保健操。

2、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眼保健操对于保护视力的作用

3、通过教学,让学生重视保护眼睛视力,养成正确的姿势,做到“三个一”。

4、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我们的身边经常有不安全的事发生,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

5、结合教材交给学生保护自己,作为人更应该懂得保护自己。

6、使学生知道坐、立行的正确姿势,要求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

7、强化儿童“我是中学生了”的意识,培养学生有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的习惯。

四、实施目标的具体措施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圆满完成这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让学生真正有所得,有所获。我制定了以下几条措施:

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有教案上课。

2、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五、教学目标与内容:

1、目标

知道个人卫生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初步掌握正确的个人卫生知识;了解保护眼睛和牙齿的知识;知道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饮水、饮食习惯;了解自己的身体,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加入同伴群体的技能,能够与人友好相处;了解道路交通和玩耍中的安全常识,掌握一些简单的紧急求助方法;了解环境卫生对个人健康的影响,初步树立维护环境卫生意识。

2、基本内容(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等垃圾;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勤洗澡、勤换衣、勤洗头、勤剪指甲(包含头虱的预防);不共用毛巾和牙刷等洗漱用品(包含沙眼的预防);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要洗手;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预防脊柱弯曲异常;正确的读写姿势;正确做眼保健操;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正确的刷牙方法以及选择适宜的牙刷和牙膏;预防龋齿(认识龋齿的成因、注意口腔卫生、定期检查);适量饮水有益健康,每日适宜饮水量,提倡喝白开水;吃好早餐,一日三餐有规律;偏食、挑食对健康的影响;经常喝牛奶、食用豆类及豆制品有益生长发育和健康;经常开窗通气有利健康;文明如厕、自觉维护厕所卫生;知道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2)疾病预防: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

(3)心理健康: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与同学友好相处技能。(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生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知道“我从哪里来”。

(5)安全应急与避险: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行人应遵守的基本交通规则;乘车安全知识;不玩危险游戏,注意游戏安全;燃放鞭炮要注意安全;不玩火,使用电源要注意安全;使用文具、玩具要注意卫生安全;远离野生动物,不与宠物打闹;家养犬要注射疫苗;发生紧急情况,会拨打求助电话(医疗求助电话:120,火警电话:119,匪警电话:110)。

3、列举大量事实例子,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争取每堂课小结时。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或感受。

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学校: 年级:七年级

任课教师:

一、指导思想:

中学生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仅要重视培养青少年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健康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基础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教材简析八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第一节:关爱生命 远离毒品。第二节:防治近视。第三节:合理饮食,强身健体。第四节:肥胖症与减肥。第五节: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第六节:初中生常见心理障碍——自我意识发展。第七节:青少年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第八节:10年后的我。这部分内容,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增强学生社会交往的主动性,克服交往中存在的心理障碍。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使学生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毒品,加强预防传染病。强调和学生讨论和沟通的过程,更多的以心灵的感化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

2、难点:增强学生自控能力,不受毒品的危害,使身体健康成长。

四、教学目标: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遇到不愉快的事,学习冷静思考。巩固学生各方面常识的理解,让学生可以进行自我检测。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则与方法,以中学心理健康教材为载体,对青少年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咨询和行为训练,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教学措施健康教育课教材具有自身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淡化理论,强化行为为指导和行为训练,教学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同时注意结合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从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入手,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如下方法进行:

1、利用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咨询,纠正心理上的不平衡,使学生对自己与环境有新的认识,以达到对生活有比较良好的适应;

2、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问题事例,教育警示学生。

3、开展主题教育,确立主题后,学生分别准备材料,集体展示,进行总结;从主题设计始,经活动实践,最后交流体会;

4、利用故事,创设情境,讲解点拨。讲解中有信息、有知识、有思想、有新的语言;

5、讲述生动故事,使学生从中明白事理,要求故事真实、贴切、新颖、灵活;

6、把大的主题分成几个小专题,每组学生只讨论一个小专题,最后集中交流;

7、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小品之中,确定主题后,由学生自编节目,自行分配角色,自己演出,然后大家讨论,升华主题。小品可以是情景剧,也可以有音乐、唱歌、舞蹈、相声、快板、比赛、游戏穿插其间。

六、教学进度

第一节:关爱生命 远离毒品第二节:防治近视第三节:合理饮食,强身健体第四节:肥胖症与减肥第五节:常见意外伤害的预防第六节:初中生常见心理障碍——自我意识发展第七节:10年后的我第八节:青少年主要传染病及其预防。

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学校: 年级:八年级

任课教师:

一、基本情况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经过几年的健康知识的学习,学生已具有基本的健康习惯。通过上学年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掌握一定的健康知识,并用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但也有部分同学在健康卫生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读写姿势不正确,挑食偏食现象,自立自理能力较差等。为了使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同学们的健康知识的教育。学习更多的生理卫生和预防保健方面的知识。再是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增强学生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学习健康的心理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本学期为使所有同学养成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制定本学期健康教学计划。

二、教学分析: 本册教材安排了以下内容

1、使学生知道怎样才算健康。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使学生了解一些病的预防。

4、教育学生时刻要为文明、健康的环境而努力。

5、了解自己的营养状况,预防自己营养不良。

6、教育学生不要受到意外伤害。

7、使学生知道营养与健康。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健康教育的自主性,了解卫生保健方面的知识。

2、通过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科学饮食。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不能吃。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打预防针的重要性。

4、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传染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5、通过学习让学生远离烫伤并学会紧急处理伤口。

6、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如何包扎和处理伤口。

7、培养学生尊敬长辈的优良品质,做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通过学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科学饮食。

2、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不能吃。

3、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打预防针的重要性。

五、教学措施

1、采取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讲故事、做游戏、猜谜语等有趣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结合学生身边的事展开讨论,重点落实学生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

2、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要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教材要求,提高健康教育课的效果。

4、对学生进行生理卫生教育,低年级从睡眠卫生教育入手,根据自己的年龄,每天的睡眠时间不少于8—10小时,睡前后注意什么,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5、学生上课时,严格要求学生做到眼离书本一尺远,身离课桌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使学生知道从小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姿势习惯。坐、立、行、走姿势要正确。

6、平时生活中,人体的生长与发育、大脑和神经科学用脑使学生能健康成长。

7、积极开展预防和远离毒品教育。

六、教学进度安排: 两周一课时。

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学校: 年级:九年级

任课教师:

一、指导思想

健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学期我将继续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扎实开展体育卫生健康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学生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拥有健康身心,情绪愉快,知道快乐益于身心健康。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卫生知识、健康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不奢华、不浪费,以简单为快乐。5.了解碘缺乏病的症状及危害,清楚地方性氟中毒病的有关知识及危害。

三、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间活动,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节课。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2.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3.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团结协助,尊敬师长,让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生活。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贴近学生的生活,从选编课文到设计联系,从内容安排到呈现方式及版式设计都有极强的创新意识,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全册共有课十篇,该教材符合新的教学理念,能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常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难点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有爱心,能互相帮助,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快乐的小天使。

六、实施措施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突出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2.课堂教学形式非常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3.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活动,及时鼓励学生,帮助树立信心。4.学习活动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七、教学进度 表格略

篇8:初一心理健康教育课

笔者对山东省高青县青城初中随机抽取的58名初一同学通过发放问卷、访谈等方式进行调查, 部分学生因“效度量表”测试得分值超过说谎控制线———7分或因问卷项目回答不完整而被判为废卷, 为无效测试, 其余问卷为有效测试。共回收有效问卷50份, 其中男生28人, 女生22人。

1 农村中学初一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 反映较多的几个问题分别是, 学生认为进入初中后, 感觉学习压力比小学更大, 科目较多, 心理焦虑, 住宿生活不适应, 孤独寂寞等。在所调查的样本中, 具体学生比例如表1。

根据调查和访谈, 笔者认为农村初一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

1. 1压力大, 自信心不足。这表现在一部分在小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身上, 被采访同学中有12%的同学成绩有明显的下滑, 其中多数学生在小学时成绩曾经非常好, 但步入初中后, 成绩却下滑更加明显, 同时这部分学生感受到更明显的压力。同时61%的同学认为, 初中相比小学, 学习科目明显增加, 每门课程的学习时间相对减少。另外, 教师的更换、自习时间的变动, 环境的改变, 都客观上成为学生成绩下滑的原因。同时从主观上来说, 这一部分同学缺乏自信心又成为导致成绩下滑的原因之一, 形成恶性循环, 其中女生表现尤为明显。

1. 2普遍情商过低。72% 的被调查学生对住宿生活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适应, 不习惯。农村家庭独生子女日益增多, 尤其是男孩, 面对完全陌生的寄宿生活, 来自不同家庭的舍友, 表现出沟通、尊重他人的能力差, 对于住宿生活表现出不适应。

1. 3心理焦虑。面对学习和住宿, 64% 左右的学生表现出情绪紧张, 因面临新学习和住宿环境, 陌生的生活模式, 不同学生之间差异较大的生活习惯, 更多的学生出现轻微焦虑, 这种心理障碍如果处理不好, 可能给学生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1. 4孤独寂寞。在面对新环境出现不良的心理感受的同时, 54% 左右的学生感到孤独寂寞, 没有沟通的对象。随着身体和心理的成长, 初中生有更多的变化和沟通的需求, 然而面对新同学和新老师, 良好的沟通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另外, 这54%的学生中, 有78%的学生家长至少有一人在外打工, 常年不在家, 他们与爷爷奶奶生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但在沟通上存在明显的代沟, 与外出打工的父母的交流日益减少, 导致他们找不到可以倾诉和平等交流的的对象, 这些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孤独感。

2 农村初一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 受家庭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当然, 除家庭因素外, 社会因素、教师因素及同学因素在农村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形成中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2. 1 家庭环境因素。随着父母外出务工增多, 越来越多的留守少年, 这是农村中学生较为特殊的家庭特征。不少家长因为长期在外, 存在用金钱补偿感情的心理, 同时也使自己成为孩子学习和身心发展的旁观者。

2. 2社会因素。当前的农村, 基础教育薄弱, 随着我县初中进城工程的开展, 使原本师资就薄弱的农村更是雪上加霜, 教育资源缺乏, 教育观念陈旧, 新“读书无用论”的蔓延。营业性网吧和电子游戏设备向农村转移, 也给农村中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

2. 3教师因素。可以说“应试教育”几乎把教师和学生原本和谐发展的统一体推到了对立的边缘, 学校教育一般侧重于学生在校时段的教学管理, 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 对学生的心理关爱顾及不够, 没有及时与家长沟通, 致使学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2. 4 同学因素。一个班级里面存在竞争, 尤其是学习成绩, 许多同学都以自我为中心, 主动相互交流的欲望不强。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和交流相对被忽视, 缺乏有效引导。

3 培养农村初中生心理品质的途径和方法

学校与家庭需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培养初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作者主要从教师的角度谈一下培养学生心理品质的途径。

3. 1 实行班委、小组长竞选制

每到开学之初, 选出自己心目中的班委、小组长, 无疑是同学们最期待的, 班主任或任课教师, 可以在班内给每位同学一次参与竞争的机会, 当场公布成绩, 同学们选出自己认可的班长、小组长, 会使小组的凝聚力加强, 小组间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形成, 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形成良性的竞争意识。

3. 2 举办活动展示学生独特的一面

学习之星、劳动之星、读书之星及一年两次开展的春运会、秋运会及冬季越野赛, 提供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 竞争的舞台, 来促进同学们的个性发展, 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培养他们的竞争精神。

3. 3 通过各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标要求每一科教师在教学时要向学生渗透情感教育, 初中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内容, 如历史课中讲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 向学生讲述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鼓励同学遇事不退缩而是迎难而上, 战胜它, 解决它, 最直接的是语文课本中任务的心理描写, 让同学们仔细体会, 对他们的心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3. 4 在农村初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目前, 我县农村初中专职的心理健康教师相对缺乏。学生表现出的种种心理问题, 单单通过举办几次活动及各科教师的渗透是远远不够的, 也是解决不了的。所以设置心理健康课,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 掌握一些转移情绪, 发泄愤怒, 克服自卑, 树立自信心等, 这些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来完成。

参考文献

[1]何玉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教育革新, 2011, (02) .

[2]丁志强.教育管理心理学.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1.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篇9:浅谈初一新生的心理疏导

一、典型案例

1.学习不适型

在我们班,有个在小学时成绩优异的女生,她特别担心自己的成绩会退步,极度紧张造成她失去自信,以至于学习效率下降。

还有一位学生,小学时成绩不错,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委员,进入初中就显示出一定的自满情绪,后因没能当上学习委员,情绪立刻受到很大打击,陷入极度自卑中,认为自己到了初中不再优秀了,对学习和班级都产生了厌弃心理。

2.人际关系困难型

班里的一个男生范某,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不能融入新的班级中。有一次,当他和本班几个同学在言语上发生冲突后,竟然找来自己的小学同学进行报复,虽然事态很快得到控制,但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在我找他谈话时,他竟委屈地哭着说:“这个班里人人看我不顺眼,我不要在这个班了。”

二、案例分析

对于以上案例,笔者认为只有了解初一新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通过查找资料和深入分析,我发现初一新生的心理具备如下特点:

1.“长大”的身体和幼稚的思想

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身体、生理上开始发生变化,心理也相应产生变化,自我意识更加强烈,但刚刚跨入少年期的孩子,理性思维的发展毕竟有限,他们一般“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于非理性阶段,缺少解决问题的能力。

2.积极向上但缺乏韧性

学生都有很强的积极性,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但其知识、经验以及各种实际能力还不足以应对各种问题。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信,遇挫折时又盲目自卑。

3.渴望独立又有依赖性

许多孩子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自尊心增强,希望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但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又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4.感到新鲜又非常紧张

进入初中,一切都是新的,孩子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但很快新的生活又使他们产生紧张感。

针对上述我班遇到的案例,我及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对学习和生活中失败受挫的学生,引导他们认识到: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竞争。学会量力而行,正确估计别人,正确评价自己;学会正確对待挫折。通过及时的沟通与疏导,班里的个别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看到孩子们逐渐开朗,我感到很欣慰。

上一篇:香喷喷的竹简饭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公司工会主席年终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