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成果汇报

2024-05-20

德育成果汇报(精选8篇)

篇1:德育成果汇报

——德育途径方法体系成果报告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

根据“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开题报告及课题研究的具体要求,—

—市第九小学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的深化研究”的子课题。

在改革创新德育工作中,——市第九小学坚持以学校德育为主体,以家庭德育为基础,以社会德育为依托,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严格按照研究计划,制定指标体系,确定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德育内容,要求、途径和方法,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德育教育活动,结合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实际状况,灵活运用“九五”德育研究成果《德育》读本与《成长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使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形成了整体合力,全面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现将课题研究阶段成果汇报如下:

一、加强学校德育,提高德育实效性研究

学校的德育教育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体,它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是家庭和社会德育教育的基点。因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德育教育的成败。

詹万生教授曾指出:“德育包括五项内容,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于德育内容体系的有机整体之中。”因此在德育工作中,我们结合本校实际,把这五项内容融合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可喜的成绩。

1、以心育德,以德育心

围绕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实际,以道德教育为导向,以心理教育为基础,我校设立了服务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每日登门的学生络绎不绝,咨询室门口设有专门的小木箱,学生有什么心理问题,就写在纸条上,投到木箱里,是否署名,学生自愿。小木箱每周开启两次,老师利用中队活动时间,对队员进行心理辅导。定期给全校师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为了进一步开展心理教育活动,我们还结合思想品德课和《德育》读本进行心理教育,在心理辅导中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做到“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

2、法制教育,深入人心

针对当前不断增长青少年犯罪率和犯罪年龄的低龄化,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法制教育活动,创建了法制教育基地,开展警校共建活动,定期聘请校外法制辅导员进行法制教育讲座。组织学生观看了戒毒教育图片、青少年犯罪实录等录影带,把法制教育融合到日常教学之中,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过程中,受到比较系统的法制教育,懂得违法犯罪的危害,并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3、校园创建,生机盎然

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育人,为了进一步搞好德育工作,我们合理利用校园内的环境,让德育教育无处不在。

⑴合理利用每一处墙壁,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为此,我们利用雏鹰小画廊、黑板报、橱窗等阵地悬挂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建立古诗文精品长廊、举办中华美德人物展,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底蕴。通过营造优美、和谐的外在环境,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漫步校园,孔子、爱因斯坦、牛顿等名人的雕像耸立在教学楼的周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等格言悬挂在学校的墙壁上。

在各中队,我们还建立了“卫生角”、“图书角”、“荣誉角”、“班规制度”、“红花台”、“雏鹰争章台”等阵地。每个中队还设有特色阵地,比如六(4)中队的“新闻角”,专门开辟了“台湾问题”、“十六大专题”、“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北京申奥”、“美国攻打伊拉克”、“预防非典”等专栏,使学生们从小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大事,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示个性、发展能力的新舞台。

⑵重视校园媒体建设,使之成为德育工作的窗口和喉舌。

红领巾广播站以丰富多彩的内容,为师生们营造了一个新颖、轻松、活泼的课间环境,是我校德育教育一块重要的阵地。设有“一天要闻”、“校园快讯”、“争章园地”、“手拉手专题节目”、“开心一刻”、“悄悄话信箱”、“热门话题”、“每周一歌”等十多个栏目。担任编播工作的师生团结一致、形成共识、互相配合,以队员道德教育、规范训练为重点不断加强德育教育。

4、主题队会,形式多样

各中队结合本班实际情况,设计主题队会的方案。方案由师生共同设计完成,内容完整,环节齐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其队会目的明确,形式新颖,内容丰富,有“遇事不慌,防止意外”、“十六大,我知道!”、“手拉手,话小康”、“预防非典,从我做起”、“实现宏伟蓝图,做好全面准备”、“争做合格

小公民”、“我们爱和平”等主题。尤其是五(4)中队的“争做自律小公民”主题队会在市局辅导员培训班观摩中受到高度评价。

二、重视家庭教育,拓宽德育教育途径

1、成立家长学校

家长学校是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优化家庭教育环境的一条有效途径。学校定期聘请教育专家根据学生不同年级、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

特点,对家长进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代家教知识培训。低年级主要进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知识培训;高年级主要进行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人生观知识培训。并充分整合学校和社会优质教育资源,让家长学校向社区辐射,培训的对象不仅包括在校学生家长,还包括中学家长。同时,还邀请了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作典型经验报告。

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传递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丰富了家长的家庭教育理论,提高了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观,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从而创造良好的科学的现代家庭教育环境!

2、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

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也就开始用心感受学校的运作,并用心评价着学校。学校必须用诚心和实效换得学生家长的认同和信任,只有取信于家长,才谈得上同心同步育人;只有做好了家长的工作,才能形成人人关心教育,人人受到教育的良性循环;也只有这样,才能拓展良好的教育环境,巩固教育成果。因而我校举行了“对家长开放日活动”,给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提供了机会。

我校开放日活动包括评教评学、请家长进课堂听课、学校主题教育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等。让家长及时了解了学校的教学情况,教改情况,同时也让家长看到学校工作的整体水平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搞好学校德育工作奠定了基础。

3、充分发挥《成长册》的作用

《成长册》的应用,使学校德育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它不但拉近了教师和学生、家长的关系,而且给学生的成长以具体的、全面的指导,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机会,让他们真正拥有一片篮天。对家长而言,《成长册》可以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明确需要孩子做什么,不需要做什么。同时,让《成长册》及时反馈家长和教师的意见,学校吸取家长的合理建议,有助于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教师队伍的进一步成长,有助于更好地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4、重视家访活动

通过家访活动,让学校德育走入家庭。学校发动教师定期进行家访活动,使学校的教育要求为学生家长所了解。有家长督促,学校检查,促进了学生自治、自理能力的提高。同时充分发挥家长的特长,让学生在不同的家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开阔视野,锻炼能力。实践证明,这样做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实效

1、建立德育基地

开发了“市图书室”“矿史陈列馆”“黑油山一号井”“大农业”等十多处为我校学生德育活动基地,并充分利用其鲜明的主题和地理位置的优势,开展各项专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油田的发展史,体验先辈们的创业精神,接受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深化了德育内容。

学校和社区还与胜利路派出所和武警支队结成共建单位,聘请派出所民警高国宏为校外辅导员,签订共建协议书,并成立了少年团校和少年警校。抓住节日契机,共建单位定期给社区少先队员上课,进行通俗易懂的法律知识、安全知识、交通法规、国防知识教育。另外,我们还聘请了社区内热心于社区德育建设的专家学者、离退休人员、先进模范等为社区德育兼职干部,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专兼职相结合的社区德育队伍。

2、体验教育,感悟生活

社区少先队注重发挥少先队员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优势,积极创设体验活动的载体,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以中队为单位,成立了体验教育课题研究小组。每个中队根据实际情况自定体验教育活动的课题,例如三(1)中队“争做环保小卫士”,四(1)中队“学做爱心小公民”,五⑷中队“争做自律小公民”,六(2)中队“学校周围的环境污染调查”,体验教育活动均分四个阶段进行,活动过程记录详细,活动考核严格,活动效果显著。实践证明,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使少先队员在亲身实践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了在社会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全体队员的参与性,充分的实践性,突出的自主性,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趣味性构成了社区少先队体验教育活动“先进”的框架。

3、公益活动,培养爱心

为培养少年儿童“热爱社区,管理社区”的意识,社区少先队组织了护绿队、环卫队、义务联防队等。通过让少年儿童积极参与社区的公共设施、树木绿地、辖区治安、环境卫生的保护和监督工作,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同时,我们组织少年儿童义务擦洗小区纳凉座椅、宣传栏,及时消除小区乱涂乱画的广告宣传单。此活动的开展,培养了他们爱护树木、清洁环境、美化家园、维护小区治安的良好意识,引导他们开展有意义的活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一些少年儿童闲逛市场、出入电子游戏厅等不良习惯。

为了大力倡导帮困助残、尊老敬老的新风尚,辅导站组织少年儿童到辖区孤寡、残疾、优抚家庭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帮助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他们从小就养成尊老、敬老、帮残助残的好品质,使之在今后的行为准则中择善而从。

四、运用《德育》读本,深化德育教育

《德育》读本贯彻落实了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精神,符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增强德育实效,培养“四有”新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结合《德育》读本,上好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课

活动课对于德育教育有独到的价值,我校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德育常规活动课。比如,以认知为主体的德育活动课,主要有读书活动、论辩活动、宣传活动、科技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融合德育,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认识兴趣,而且发展了各种特殊的认知能力。又如以实践为主体的德育活动课,通过社会生产与服务性活动、社会调查与参观活动、野外游览活动等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形成分析综合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2、依托《德育》读本,开展中队活动

围绕“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网络”这一子课题,我校坚持以《德育》读本为指南,以中队活动为阵地,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

例如,在教学第六册第十六课《遵守社会公德》时,组织队员开展了“我是合格小公民”活动,队员们利用电脑课所学的本领,编制了一份《公民道德规范》向居民发放,走进社区宣讲。中队还进行了“我是新世纪小公民”的演讲比赛。活动的开展,不但增强了学生的道德规范意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活动的能力。

五、全员德育,硕果累累

通过不断探索,深入研究,充分利用“九五”课题成果《德育》读本与《成长册》,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取得了累累硕果。成果形式主要有德育活动课教案、德育论文集、活动图片集、德育活动示范课录像和实验报告。

1、探索德育活动课教学模式

结合《德育》读本,各班主任大胆探索,根据学校及当地的实际情况,将活动课与社区建设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将课堂引入社会。开展了以认知为主体、以实践为主体、以情感为主体等德育活动课模式,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实能力。在深化《德育》读本研究的基础上,我校还举办了“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德育活动课展示,其中有8位老师的活动示范课和活动课教案得到了一致好评,李志慧老师的活动课《提高自制力》被推荐为德育活动课优秀课例。

2、深化德育渗透教育的研究

针对如何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的深化研究及各学科如何渗透德育教育,我校教师在实践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总结了经验,并撰写了德育论文。例如美术老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德育及技能教学,撰写了《美育德育同步行》;科学老师依靠道德力量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撰写了《科学课中的环境道德教育》;数学老师结合教学内容,不断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撰写了《在数学教学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小学数学实施德育教育之我见》《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等德育论文。学校通过举办德育论文比赛,精选了18篇汇编成《“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德育论文集》。

3、推动了学校整体工作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网络的深化研究”课题的开展,带动了学校整体工作,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锻炼和造就了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德育育队伍,使学校德育运行的“自选择能力、自组织能力和自控制能力”显著增强,从而健全了德育运行的内部机制,提高了学校德育科学化、系统化与规范化的程度,为深化德育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篇2:德育成果汇报

东后营小学德育、艺术工作成果汇报

播撒爱的种子  托起梦的翅膀  ――东后营小学德育、艺术工作成果汇报   春日里的东后营小学,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孩子们欢快的身影在花丛间时隐时现,与鸟儿共舞,与风儿嬉戏,他们就如同这满园花草,在全体教师的精心呵护下,正在茁壮成长,回首我校在德育、艺术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看着眼前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那种“润物细无声”的成就感便涌上心头。   一、德育方面   1、激发爱国情 20是一个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年度,因为祖国迎来了60年华诞,为了让同学们了解共和国的创业史,讴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胜利,描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果,弘扬中华民族的进取精神,激发青少年的历史责任感,我校结合总校部的“六个一”工程,开展以下活动。 (1)要求全体师生收看国庆六十周年庆典,共同感受那个骄傲而又激动人心的时刻,同时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 (2)组织师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 (3)开展“共和国成长的故事”爱国主义教育系列读书活动。 (4)组织学生谈伟人传记,背诵爱国主义诗歌,学唱爱国歌曲。 (5)举办校歌唱祖国歌咏比赛,开展《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开展“心向祖国  手书中华”硬笔书法比赛, (6)举办“祖国颂”诗歌朗诵比赛。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学生们更深刻更全面地了解了我们祖国的过去和现在,更加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树立了学生报效祖国的坚定志向。 2、培植感恩心 在培养学生爱国的基础上,我校还开展一系列的活动,激发学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爱周围的一切,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1)组织师生及家长共同观看邹越老师《让世界充满爱》大型演讲。 (2)师生共读一本书《爱的教育》。 (3)开展“我为父母洗一次脚”活动。 (4)开展“老年活动中心”献爱心活动。 (5)开展“爱护环境 回收废旧电池” (6)开展为灾区人民捐款活动。   通过开展这些活动从小家长宠爱的孩子懂得了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懂得了珍惜资源,保护坏境,爱护一草一木,爱护每一只小鸟,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变得那么温情与柔软,以前的桀骜不驯没有了孩子们变得乖巧而懂事。   3、珍爱健康与生命   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是又一个需要扎根于学生内心深处的理念,为此我校开展了一下活动。 (1)开展防火 防震演练 (2)开通学校、广播站、每周进行安全知识广播。 (3)利用板报条幅进行安全知识宣传。 (4)全体师生共防“HINI” (5)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 (6)开展特色体育运动,长跑和抖空竹。 在这些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体验到了生命的可贵,健康的可贵,从小就明白生命无价不可放弃。 二 艺术方面   如果说德育工作是给学生播撒爱的种子,那么学校的艺术工作,就是挂起孩子们梦想的翅膀,我校一贯重视对学生艺术特长一培养,让学生在发展才艺的同时,尽情享受生活的快乐与美好,我校主要开展了以下活动。 1、开足艺术课程,每周二下午第三节兴趣小组,从音乐美术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和熏陶。 2、开展兴趣小组,有音乐、美术等特长的孩子加入各自的兴趣小组,有老师专业指导。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楼的走廊,报栏 展示学生绘画、手工作品,智能音乐打铃仪每两周换一次歌曲,每周进行合唱训练,提高校园整体艺术氛围。 4、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汇演、给学生提供展示和提高的机会 5、开展多种文艺活动。如元旦汇演  六一汇演。 6、开展美术手工作品展。   这些活动的开展,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品位,也抬升了学生的艺术魅力和人为魅力。学生们表现出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艺术气质。学生也是墨香歌美生机勃勃。 伴着吹面不寒杨柳风,新学期的紧张工作有开始了,我校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投入到精彩的校园生活中去,我们将更加努力的学习工作、生活,开创我们东后营小学更加美好的明天!     东后营小学   4月

篇3:德育成果汇报

2012年9月25日, 衢州市教科所在常山第一中学召开了2012年度衢州市德育课题群研讨暨优秀成果推广活动, 有来自全市的40多位课题组负责人与会, 围绕着德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柯城区大成小学介绍了课题《小学生道德教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荣获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的研究历程、成果推广和实践感悟。常山第一中学根据《班主任工作室与班主任专业化成长》课题的研究情况, 着重介绍了借助“班主任工作室”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做法和经验, 并观摩了课题实践课《寝室是我家, 班级发展靠大家》。其他五个课题组代表团围绕着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德育活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介绍, 并通过与会专家的点评交流, 为下一步课程的结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市教科所吴水洋副所长作了活动小结, 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重视德育类课题的研究, 通过扎扎实实的活动, 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水平, 促进德育工作走上专业化与科学化发展的道路。二是转变教科研工作思路, 尝试“优秀结题成果推广”与“立项课题边研究边推广”并行的多元化成果推广形式, 将课题过程管理与成果推广活动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级教科研部门搭建交流互学平台、促成果转化应用的智能。本次活动精心策划、务实操作, 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篇4:德育成果汇报

一、捕捉最佳教育时机

微型德育与传统德育课相比较而言,具有时间短、切入点小、灵活性强和教育深刻等特点。但如何捕捉开展微型德育课的时机,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确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不能发现社会出现的新情况与新问题,不能掌握学生思想的新动态,或者即使发现这些问题和动态,却没有及时开展和组织好微型德育课活动,而只是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照常“上课”,那么,微型德育课的优点就将完全发挥不出来。

例如,教师从新闻媒体得知中国将于某日上午发射载人航天器,届时会进行电视直播,就可以在当天电视转播发射倒计时的时候组织学生收看。学生们甚至很可能会跟着现场指挥员的声音一起喊“十、九、……三、二、一,发射!”在那个令人感到紧张,又十分兴奋、自豪的时刻之后,教师再开展一次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微型德育课,效果将事半功倍。

此外,对学生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不良行为,如果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就进行教育和纠正,效果也比问题逐渐积累再爆发要好得多。例如,班主任教师在食堂就餐时,发现有些学生不爱惜粮食,随意丢弃饭菜。这时,教师就可以把学生召集起来,在学校食堂开展一次微型德育课。当学生们看着满地、满桌都是饭菜和其他杂物,这种场景是教师在包括教室在内的其他场合都无法真实构建的。在这种情境中,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对浪费粮食的观感,谈谈对勤俭节约的认识,谈谈我们应该怎样遵守文明礼貌规范等,再组织学生动手把食堂打扫干净,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更有说服力,而且也更有指导性。

要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很考验教师的责任心、敏感性和教育能力。为此,教师不仅要平时注意自己的学习,训练思维反应能力,还要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去,认真观察、仔细记录和分析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厚积薄发,从而捕捉到开展微型德育课的最佳时机。

二、提升德育实效

首先,部分教师将微型德育课开办成处理班级事务的主题班会,没有突出思想教育性。一些班主任甚至就在微型德育课上布置班级事务,造成了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积极,对微型德育课失去热情。其次,教育方法显得单调、落后,部分教师习惯了批评说教,不设身处地地体会学生的想法与感受,更不愿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学生缺少参与体验的机会。第三,部分教师很少研究本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也谈不上有针对性的教育,如此敷衍了事,其效果之差可想而知。

微型德育课与其它课程一样,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求教师使用多种教育教学手段,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因此,为了提升微型德育课的实效,避免出现以上问题,教师应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应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师要营造氛围,将声音、图像和影像等结合起来,将更多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如果最近学生做早操变得有点懒散,教师在班会上讲过了但收效甚微,教师就可以在学生做操的时候利用手机或数码相机的拍摄功能,录下学生做操的情况,再剪辑成一个视频,加上一些风趣、幽默又令人警醒的旁白,在上微型德育课的时候播放,效果一定十分明显,让学生自己辨别是非,主动更正行为,能起到语言达不到的教育效果。

其次,教师在平时就要积累教育的素材和信息。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日积月累、聚少成 多。建议班主任要注意拍摄学生平时在学校学习和生活的照片,这样一个镜头便是他们一段学习生活的写照,一张照片便是一页珍贵的个人回顾和情感精神的凝结;一张图表便是一段努力进步的见证。丰富、充实的素材会使同学们在微型德育课上情绪饱满、兴趣盎然地见证、感怀自身的成长、学校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第三,教师一定要真心地尊重和热爱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同时悉心研究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认真备课、做多媒体课件等,真正发挥好教师的组织、引领作用,以持之以恒的教育态度,形成学生稳定的良好品格,努力提升微型德育课的教育实效。

三、巩固教育的内化成果

德育是一个长期、复杂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是长期的,反复的,从量变到质变不断积累和逐步提高的过程。因此,包括微型德育课在内的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进行,要在坚持中不断巩固微型德育课的内化成果,实现稳定的外化。

我们在实践中不难注意到在这样一个现象:围绕某个主题开展微型德育课教学,当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不久之后,原来的一些不良思想和言行又卷土重来。在各所中小学校中,以《感恩教育》为主题开展微型德育课的很多,教师们都很精心地进行组织,用很有感染力的真实故事去感化学生,让学生感知父母、老师对他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关爱,听课过程中,教师也的确发现学生深受感动,有的甚至泪流满面,下决心以后要在生活中关心父母,以勤奋的学习感恩父母和老师。可是,有些学生在维持这种情感和状态一段时间以后,又故态复萌。

为此,教师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微型德育课可以围绕相同的主题,以多种形式、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巩固,使教育思想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烙下深深的印迹,通过多次内化以实现稳定的外化。

第二,传统的德育趋向于“知性”德育,但这容易导致“水过地皮湿”,学生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不会落实到行动中。因此,教师一定要在微型德育课及平时的教育中强调“知行合一”,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明白道理。微型德育课绝不能热热闹闹上完就结束了,不正确的行为是否改正,预期的目的有没有达到,班主任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醒,不断地督促。

第三,围绕班级存在的突出问题,设置情景,经常开展以学生自我教育为主的微型德育课。这样既能避免班主任教师的生硬说教,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己教育自己。如果能够长期坚持,学生定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自主解决班级和个人问题的好习惯。

总之,在开展微型德育课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注意积累和学习,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创造性地选择那些能发挥最佳效果和最富教育意义的时间、地点、活动形式,这样才真正能够提升微型德育课的作用与功能。

篇5:德育成果总结

——从心灵出发 关注学生教师心理

心灵是体现一个人内在的修养,而如今的社会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大多时候我们关注的是一个人的成就,例如:一位老师我们更注重关心的是他所带的班的成绩,关注的是他的专业素养,业务水平。而一位学生我们更注重的的学生的学习成绩——他的总分、平均分。我们忽略了一点,学生的心灵是否健全,他是否“健康”。这里所指的健康不是生理的健康,而是心理的,一个完整的人他必须是生理心理都健康,然其实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社会上很多出现所谓“垃圾人”,其实都是心理的扭曲而造成的。关注一个人的心灵,才能真正体现的教育中的“育”。马斯洛需要层次体现人的最高需要是自我的需要,也就是心灵上的满足。根据我们的需求,及教育局的德育新课标要求,我们学校做了以下措施: 一、一学期一讲座

一学期一次德育知识讲座主要是在教师当中开展,教师为教育之根本,我们首先应该提升教师的内在修养,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这样的讲座我们作为校本研修来进行开展,一般时间是安排在开学后一周。

二、关注留守儿童

关注留守儿童,建立台账一直是一项常规工作,但在完成这样的一项常规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求班主任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实际考察了解其情况。做到真正关心到每一位留守儿童,并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密切关注,发现有问题,及时沟通了解。

三、开设心理辅导室

开设心理辅导室并实际运用起来,学校安排了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室是对所有的教师及学生都开放的,当老师感觉近段时间压力大,心理承受不了时,及时寻求心理辅导师的帮助,与其谈心,倾诉自己的烦恼,心理辅导老师及时进行开导,让其能够带着平和的心去开展教学工作。

同时,如教师有发现学生近段时间的行为不对,那么教师会建议学生到心理辅导室及时开导,心理辅导室采取保密制,学生能够放心的倾诉自己的小秘密,及小烦恼,在心理辅导师的正确引导下,定时清洗自己的心灵。

篇6:德育课题推广成果个人计划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抓好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的大事。我国中小学教育历来都十分重视德育,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德育的实效性却不尽如人意。所以如此,除了外在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功利化教育的局限性、道德教育的艰巨性、实践中道德说教和形式主义较为严重等因素之外,德育课程的教学不从学生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忽视对道德情感的培植和道德感悟能力的培养,亦是重要原因。

当前,一些青少年学生行为失范、是非不清、心理失衡、陋习滋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显然,“空洞说教”的德育工作方法无法适应当今的形势要求。因此,如何真正地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新形势下德育面临的重要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构成个体认知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每个人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学龄阶段的儿童。在国外,能够以有趣的和活泼的方式讲述故事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一个好的故事不但令人愉快,而且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使他们学会重要的观念、态度和技能。许多教育家就是通过说故事的方法与学生一起探究重要的主题,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世界事物和人类活动的能力。实践证明,故事往往是激发儿童灵感的一种来源。故事能够拓宽我们认识道德问题的视野,增强我们观察现象的洞察力,也是我们对小学生进行德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1、对当前在德育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分析,改变德育成效不高的局面,采用“讲故事“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2、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活动,改进和探索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调整和充实德育的内容。①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听、说、查、思等能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②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调适学生的心绪,让思维交锋,让心灵放飞,让个性展现,让生生关系、师生关系和谐,降低内耗,提高效率。

③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省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产生一种久远的影响。

3、正确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人的成长是整合性的,是知情意行的同构。教学目标的提出、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形成都必须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的发展。

2、生活教育的相关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强调教学做合一,指出了实践的重要意义。

3、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

4、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建构主义者主张,人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现实的。道德的形成同样如此,道德不是靠“教”会的,它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在自己的道德生活实践中自我建构生成的。

5、道德心理发展的相关理论。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德育离不开心理学所揭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及其规律的指导。在德育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儿童的特点,顺应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教育。

四、课题研究目标

1、教师发展目标:形成正确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提高德育的理性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验研究,探讨如何用更加有效的方式发展小学生的道德认知,形成利用故事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丰富资源和教学模式,建立相关德育故事主题的框架;

2、学生成长目标:

①、促进学生感性生命的自我成长;

②、引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同和接受社会性规则。③、通过故事讲述的形式和情感关怀的方式使每个儿童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感受生活、触动情感,接受教育,启智劝善,正确地选择对社会、他人和自我乃至对自然的价值观和态度;丰富他们的道德体验,培养他们与社会和时代发展相一致的道德习惯和行为。

3、课题成果目标:

①、构建起关于“小故事,大道理”德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方式。②、积累德育的相关案例,作出相应的解读。③、撰写本课题研究的相关论文。

五、课题研究内容

1、师生共同寻找、筛选和分类有关德育或其他教育价值的故事;

2、探究并尝试“好故事”的讲述方式及其德育效果进行个案研究;

3、引入道德价值澄清和价值分析方法对“小故事,大道理”进行讨论;

4、拓展德育活动与德育关怀研究范围。

六、课题研究原则

1、“以学生为本”的原则。

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和完善的人格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关系。

2、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

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多用鲜活通俗的语言,多用生动典型的事例,多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3、坚持知行统一的原则。

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学生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

4、坚持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道德教育与学校德育管理、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德育管理机制,综合运用宣传、监督、评价等多种手段,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七、课题研究方法

1、案例研究法

真实记录校园内发生的真实故事,对这些“真实记录”进行分析研究,寻找问题的根源,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研究方法。

2、文献法。

即通过查阅文献,寻找论据,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方法。

3、个案研究法

本课题将在全面研究“小故事,大道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实验班级和学生进行个案研究,以便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并积累可供尝试剖析的研究个案。

4、实验研究法

篇7:德育创新活动成果总结报告

“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

成果总结

一、背景分析

我校是城区内一所普通初级中学,自2010年9月份开始实行全寄宿管理,现有寄宿生1160多人,分22个教学班,学生生源是经过我市两间重点初中选拔后剩下的城区地段生。由于学生素质一般,多数家长又不能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教育,因此学生文明礼仪观念淡薄。

在现实社会中,随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礼仪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但是,当前的教育更多的着眼于“眼前利益”——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终生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把礼仪教育作为学校培养学生与社会接轨的一门课程来考虑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过去,学校在礼仪教育方面也作过探索,但做法都是零散的,未能形成系统化,效果较差。2010年12月起,我校开设了德育教育校本课程——“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我们每年都从七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交际礼仪教育,培养学生文明礼仪风范,目的是使之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受到人们的欢迎,从而顺利地打开局面,发展事业,推动自身的发展。

二、实施理念

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的教育是为学生生存、发展和创造做好准备。

三个原则:

(一)坚持“三贴近”原则。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科学规划教育内容,使各阶段教育内容互相衔接、循序渐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寓教于乐,增强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坚持知行统一原则。在教育学生学习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和感悟,并主动践行,把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的要求内化为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

(三)坚持“两结合”原则。两结合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不仅需要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努力,同时还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和良好氛围,实现教育的最佳效果。

三、实施目标

1、让学生认识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礼仪文化源远流长,从而懂得文明礼仪是当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懂得文明礼仪是个人文化、艺术、道德、思想等修养的表现形式,是人们完善自我、与人交往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3、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谈吐、举止、服饰等个人礼仪,以及在家庭、校园、公共场所等社会生活领域的交往礼仪,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做优雅大方、豁达乐观、明礼诚信的合格公民。

4、培养学生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意识,自觉参加交际实践,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完善个人素养。

5、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四、实施过程和成效

(一)广泛宣传,制定《恩平市鳌峰中学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进课堂实施方案》。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礼仪教育宣传,让全体老师全面领会“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教育进课堂”活动的意义和要求,各班级根据方案积极开展工作。

(二)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了解礼仪的相关知识。学校高度重视,每周每班都安排一节课,精选上课老师。授课内容为“进校礼仪”、“校园礼仪”、“课堂礼仪”、“家庭礼仪”、“青少年社交礼仪”、“公共场合礼仪”等内容,并将平时的讲课内容汇编成校本课程。

(三)通过学校日常管理强化学生文明礼仪意识。结合学校日常管理,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注重文明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四)通过教师模范行为引领文明礼仪。学校老师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抽烟的改掉抽烟的习惯、改掉随手丢烟头的不良习惯,平时谈吐讲文明礼仪,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五)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文明礼仪氛围。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观看传统礼仪教育及现代交往艺术相关影视教材,由政教处、团委定期出宣传板报,定期举办个人礼仪、交往礼仪讲座和报告会,请新黄埔青少年军校朱校长到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讲座,向学生讲解、示范文明礼仪等方面的行为规范;请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宣传股的同志到我校上文明法制课,让学生明白文明礼仪的重要性;请市教育局关工委的同志到学校作文明礼仪教育的巡回演出,让学生通过喜闻乐见的通俗节目感受到文明礼仪教育就在身边。

(六)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践行文明礼仪。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新载体,结合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福利院、旅游景点等场所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使学生在实践中

感受文明礼仪,践行文明礼仪。

(七)学科渗透。除每周一节礼仪课外,各科教学继续渗透文明交际礼仪知识教育。

五、基本经验

(一)学生“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活动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校本工程,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需要统筹安排、周密安排,合理部署,政教、团委、教导、后勤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共同开展工作。

(二)在开展“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我校结合实际情况,把礼仪教育同学校一日常规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提出教师礼仪、学生礼仪的基本内容,从内部因素入手,师生通力协作,创设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对学生的礼仪从到校礼仪、上课礼仪、课间礼仪、集会礼仪、卫生礼仪、保护公共财物礼仪、离校礼仪、待客礼仪、活动礼仪、家庭礼仪、同学间礼仪、进办公室礼仪、其他礼仪等提出明确要求。

(三)在开展“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活动的同时,要开展校园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政教处根据德育工作计划,开展系列文明礼仪教育,让学生普及性参与活动体验,在活动中受教育,规范文明行为,使条教的礼仪教育生动化、形象化,学生易接受,教育效果更持久。如开展的 “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调查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状况。让他们牢记文明礼仪就在他们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中。让他们意识到礼仪不是抽象的概念,他存在于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开展“问好”主题教育,让学生懂得最起码的基本规范礼仪。学生养成了不管是在校内外,见到同学、老师、领导、来宾(统称客人),都主动问好的文明习惯。通过制定

文明礼仪知识学习计划,开展“美在文明,爱在礼仪”——自我成长活动,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文明礼仪现象的思考,逐步在心中形成一种文明礼仪的认识观。并通过对生活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校园礼仪等的学习实践,把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积淀成为学生的人格文明。“用眼看礼仪”摄影比赛,不仅丰富了广大同学的课余生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同学关注文明礼仪,提高对美的观察能力和摄影水平。“文明礼仪伴我行”征文比赛活动,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展示与延伸,对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我最尴尬的” 采访活动方案让学生在活动中对不文明现象的表里有更深入的了解。促进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提高自身文明素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锻炼培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力。“礼仪之星”评选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规范学生的礼仪,努力提高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对全体学生行为规范的考核及“礼仪之星”的评选,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四)家校互动是最好的教育平台,学校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另外,家长的榜样作用同样重要,我校一直坚持家校联系制度,班主任定期进行面访、电话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里的表现,及时通报学生的在校情况,班主任和家长经常交流教育经验和方法。

六、成果评价

通过一年多开展“传统礼仪及现代交往艺术”进课堂教育活动,讲文明、懂礼仪在我校蔚然成风,学校纪律井然有序,突破了寄宿学校纪律管理、卫生管理困难,学生习惯养成困难,学生之间容易发生矛盾等的难题。培养了学生知礼仪、懂礼貌、讲文明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提升了学生的文明礼仪素质。师生关系和谐融洽,礼貌谦让随处可见。学生上下课自动站排、不打闹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学生上下楼梯井然有序,受到领导和家长好评。学生不乱扔、乱倒、乱吐、乱画,养成了把纸屑、果皮、包装袋放到垃圾桶和随手拾废物的好习惯,学生衣着整洁、大方、得体,能自觉爱护校园环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遵守课堂纪律、服从教师管理,形成了“自主合作、勤学苦练”的浓厚学风和“文明、勤奋、活泼、向上”的优良校风。学生在各种德育主题比赛如演讲、征文比赛中都获得了好成绩,多人次获得市表彰,我校也多次被评为恩平市德育工作先进单位。

七、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篇8:研究性学习要关注成果汇报过程

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多方面、多视角进行具体审视, 乐意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积极纳入, 勤于思考与评价, 以引起学生注意与参与。由于学生都有体现自身价值的需要, 要发现亮点就的认真倾听, 全面了解, 动脑深思。此措势必会引起学生注意, 使其积极参与。例如, 对“痰中含有哪些病菌和危害”问题的研究, 可指导学生从访谈的礼貌用语、行为举止、面部表情、实施方略、实施时机、问话内容、记录内容、记录方式到资料形式的多样性、资料搜集的多元化、资料的储量与实效性、资料的处理, 再到展示方式、语言表达、分工合作等方面进行赞扬与建议。即“听了这一小组的汇报, 老师从中得到了一些收获, 你们得到了一些收获吗?得到了哪些收获?你都知道些什么?你懂得了些什么?你认为哪些地方做得比较好?对今后的研究你有哪些建议?老师可要看一看哪些同学能充分使用好自己的权利”等等。这样, 可使得每一个人都具有成就感, 都能够通过交流而从中获得经验, 获得智慧的火花, 学会思考, 学会调查研究。在赞扬与建议过程中, 还要注重学生给以理由, 只有谈理由, 才能增强思考的力度, 才能得到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要避免收获、赞扬、建议公式化的评价, 要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防止枯燥无味。

要善于追求活动过程展示细化, 以引起学生注意和协同发展。在汇报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将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无关的活动过程情节说得笼统、一带而过的现象。如“我们来到车管所, 说了许多好话, 才接待了我们。”究竟说了些什么好话, 行为举止如何, 怎样进行应对与突破的等没有讲清楚。而这些经验恰恰对学生来说在与人交往、自主走入社会、如何取得活动对象的支持、找到与人合作与沟通的方法、学会如何观察人和了解人、寻找突破口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保持冷漠态度, 显然没有起到经验共享、强化体验、输理过程、促进习得等作用。此时, 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谈出细节, 即“能将怎样表达请求的、如何面对的给大家说得具体而详细些吗?”这样, 不难会促进学生引起回忆, 再现过程, 温故体验, 强化习得, 促进思考。学生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的这些活动细节, 对于他们来说有的是没有经历过的, 有的是存有差异的, 自然这就凸显出了它的新颖性, 势必要引起学生的注意与参与。

要落实做法和资料的交流, 以引起学生切实吸纳。关于哪些有意义、有价值的做法和资料, 由于学生在叙述的时候往往是语速比较快或吐字不清或声音较低等, 听者往往很难将其内容深深印在脑海里, 只能是只言片语知道个表意, 资源共享、经验共享的目的不能真正达到落实。面对这一状况, 教师应给以重复叙述或者要求该学生“为了使同学们记住你所说的, 能给同学们再说一遍吗”或者要求该小组其他成员“谁能将刚才所说的再重复一下”或者引导其他学生“刚才他所说的其他同学有没有没听清楚的!有什么没听清楚的现在你可以直接来进行询问”“听清楚了吗?谁能将刚才他们讲的大意重复一下”。这样, 学生将会从交流过程中真正有所得, 同时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教师要善于关注学生的口头语言魅力, 以刺激学生积极倾听。在交流活动中, 要指导学生“能结合语调、节奏、表情和姿态将叙述的内容表现出来吗?”不难会使听觉形象迅速转化为视觉形象, 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使学生富有朝气, 注意力集中, 共享内容留下深刻印象, 加深记忆。逐渐会根据个体性格、气质, 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实现个性化发展。

在整个交流过程中, 教师应起着穿针引线、激励、诱导、促进参与、引起积极思维、勇于发言、善于接纳的作用, 既是主持人, 又是“兴奋剂销售”者、机体营养弥补员。要善于从思想教育方面来评价;从培养抗挫折、增毅力、肯吃苦方面来评价;从过程与方法方面来评价;从调查过程技能、技巧方面来评价;从采访艺术、策略与应对方面来评价;从合作与贡献方面来评价;从资料内容、丰富与形式方面来评价;从激励倾听方面来评价;从习得方面来评价;从过程展示与形式方面来评价等等。这样, 既是激励性实在评价, 又是具体详细的指导。

摘要:在研究成果交流汇报过程中, 要善于引入竞争机制, 激起学生积极参与;要善于指导学生善于从多方面、多视角进行具体审视, 乐意发现他人的闪光点, 积极纳入, 勤于思考;要善于追求活动过程展示细化, 以引起学生注意和协同发展;要善于关注学生一些自认为不重要的、无关的活动过程情节;要善于落实做法和资料的交流, 以引起学生切实吸纳;要善于重视学生的口头语言魅力, 以刺激学生积极倾听。

上一篇:感动自己小学生作文下一篇:家长文明学校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