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情况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2024-05-19

这样的情况能申请劳动仲裁吗?(精选7篇)

篇1:这样的情况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我于8月到该公司上班,公司当时承诺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工资800元 业绩提成,试用期以后为1000元 业绩提成,年终给于1%业绩提成奖金,但是至今公司没有按照要求签订劳动合同,同时依然按照试用期工资待遇标准发放工资,在近三年来从未交过养老,社保等,年终发放奖金也没有按照事先约定的1%业绩奖金发放,在此期间犹豫公司账务太乱,将公司做更名处理(将原公司关闭,建立一个新公司,法人资料,公司地址均未改变)我与6月13日以邮件方式提出离职申请,并且没有在于公司联系,目前公司拖欠我上月提成900元及400元未报销票据,我手上还有公司货款近元,我手上有20底公司法人写给我的一张干股分配承诺书,及每月公司发放工资的银行记录,这些能当证据吗?

[这样的情况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篇2:这样的情况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本人2008年8月在某公司上班,当时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但是合同被公司全部收回,我手里一份都没有,2009年我被派遣到公司名下的子公司上班,子公司与总公司企业法人不是同一个人,请问这样的话算不算未签订合同,是否可以申请子公司付双倍工资?2010年8月13日我在子公司辞职了,但是公司没有给我办理离职证明,2010年7月份的工资和2010年8月份的工资至今未发放,公司以我是出纳,需要查账为由,拖欠我工资,负责发工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我的工资余额为591元,纠结啊,我上了一个半月的班,只能领591元,后来才知道我被公司开了1544元的罚单,法律不是规定罚款不能超过工资的百分之二十吗?关于罚款我曾经签过总公司的一份罚款文件,但是跟现在罚的金额不一样,请问我可以申请仲裁吗?需要哪些资料,胜诉的机会有多少?

[这样的情况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吗?]

篇3:这样的情况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用人单位拒签劳动合同劳动者能申请强制执行吗?

问:对于用人单位的违法用工行为,劳动监察部门作出了相应处理决定,单位却拒绝执行,职工该如何处理?某饭店以是否录用没确定为由,长时间雇用郝某等8个女孩,却不与她们签订劳动合同。用工近一年,一直给她们开试用的工资,郝某等人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举报。劳动部门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等规定,作出了责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补签劳动合同,按约定给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的处理决定。决定作出后,过了履行期限,饭店仍不理不睬不予执行。对此,郝某等准备向人民法院起诉。

答:依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10条、第11条、条18条的规定,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举报、投诉,对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是劳动保障监察部门的职责。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作出的相应行政处理决定,是一种行政行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6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关于对《关于请解决劳动监察决定强制执行问题的函》的答复,对用人单位不服行政处理决定和行政处罚的决定,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起诉,又不履行的,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郝某等不必向人民法院起诉,可申请执行劳动部门的处理决定。

是以职工工资为基数计算伤残补助金吗?

问:梁某于2009年到某公司工作,2010年10月在工作中受伤,同年12月被认定工伤,经鉴定为十级伤残。2011年3月,梁某回公司继续上班,工伤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给梁某6个月的工资7200元作为伤残补助金,梁某认为,他的实际月工资是3500元,应该按照他的实际工资为基数计算伤残补助金,要求公司补足差额,却遭到拒绝。梁某不服,遂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请问,计算伤残补助金应以职工工资为基数吗?

篇4:这样的情况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我9月12日到现在的单位工作,一直到9月才开始买养老保险,从到单位工作至今,一直是年365天工作制,每天8小时三班倒,也没有中夜班补贴.我能申请仲裁,让单位补偿我应得部分吗?谢谢!

[单位没给买养老保险,全年没有休息日,我能申请仲裁吗?]

篇5:这样的情况能申请劳动仲裁吗?

中国电信手机卡透支陷阱说明了什么?表现出的是“四风”之一“官僚主义”,还是一种垄断和消费欺诈?

2012年上半年,单位给我办了个中国电信的手机集团号,9月份有一天我用这个电话卡上了一天网,下载了几本电子书,结果,第二天手机就因欠费停机了。去中国电信在本地的营业厅咨询,营业员告诉我说:手机欠费1000多元……这还不包括卡里原有的800多块钱。据说是产生了大额流量费。我没有跟中国电信签订服务协议,也没看见什么合同,更没有给他们提供过个人身份证。我不明白:这流量是怎么收费的,又为什么这么贵。

退一步说,现在的有线宽带上网4M带宽,一年的费用也不过是一千多块钱人民币,为什么中国电信的3G上网,24小时左右会发生这么多费用呢?难道是他们的网络带宽很好吗?短时间我就是用了巨量的流量吗?分明不是。

因为我也算是网络从业者,我应该怎么理解这件事呢?

第一、我没有本人亲自去办理手机卡,这就有落入消费陷阱、价格欺诈的可能。

第二、中国电信的3G上网流量收费为什么制定这么高的收费标准呢?可以看出来,他们是用设置价格门槛的办法阻止消费者使用,那就说明千万亿投资的3G网络的主要功能还是语音服务。

第三、于是,我就能理解了,为什么前些日子有人放话要对“微信”收费,大概就是因为巨大投资建设的所谓3G网络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微信都让它不堪重负,根本就适应不了“宽带中国”的需要,那是一堆快淘汰了的废铜烂铁。

第四、于是,我也理解了为什么要张罗上4G,因为3G根本就没有当初设想和吹嘘的那么好,比起2G网络来,技术上的进步很有限,分明就是一次部分失败的投资。

第五、手机通话一旦话费没有了,当即就会停机,为什么手机卡上网不能实现呢?是因为技术落后?或者说管理有漏洞,甚至可能是人为设置了一个收费陷阱?

第六、难道说手机卡也可以透支吗?听说过有所谓信用额度,但是,这个额度既然叫额度,就应该是有限额的,为什么会不受限制呢?如果大量不明白其中道理,或者没吃过亏的人,都掉入了这个透支无底洞,你的企业是不会有损失呢?因此,这种事情起码也是个管理漏洞。

第七、中国电信不是中国最大的网络运营商之一吗?你在技术上不能采取点措施吗?来阻止这种坑害消费者的事情,是无能还是故意? 第八、是不是因为你是个垄断型企业,就可以忽略消费者的消费体验和切身利益呢?

第九、中国的反垄断法管得着管不着这种事情呢?反对“四风”,包括不包括这种官僚主义作风呢?12315能不能帮助消费者过问过问这种显失公平的交易呢?工商物价管理部门有没有权管理这种收费定价标准和收费方法呢?

篇6:这样违反劳动法吗?

汇宇都市小区内打扫卫生的清洁工,每天工作7小时,每月工资650,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打扫卫生的工具(扫帚、拖把、畚箕等)要自己买的。向物业提出加工资的要求,他们说:“你走好了,要做的人多得是。”

[这样违反劳动法吗?]

篇7:合同仲裁的条款能约束担保人吗

仲裁的基石是当事人之间的合意,双方当事人必须以仲裁协议的方式确定同意仲裁,这是仲裁的原则和出发点。我国仲裁法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仲裁法的规定要求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的,并且原则上将书面协议分为两大类: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达成的仲裁协议。所以在存在担保合同情况下,如果主合同中有仲裁条款,担保合同中没有仲裁条款,从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要求的严格解释来看,虽然担保合同为债务主合同的从合同,但是由于合同主体的不同,如果担保人没有在主合同上签署确认,在担保合同中也没有明确接受适用主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则主合同中的仲裁条款不能约束担保人。

但实践中的另一个问题是,12月13日公布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一百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主合同和担保合同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的,应当根据主合同确定合同管辖。”第二款规定:“主合同与担保合同的选择的管辖法院不一致的,应当根据主合同确定管辖。”这是在管辖权问题上贯彻主从合同的原则,即担保合同的管辖随主合同的协议管辖。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也严格适用该司法解释裁定主合同中的仲裁条款应当约束担保人。按照仲裁法第二十条第一款:“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的,由人民法院裁定。”因此法院在管辖问题上所作的裁定是具有权威的。而上述主从合同原则显然与仲裁法严格解释仲裁协议“书面形式”要求的做法相冲突。

上一篇:炎热的夜作文350字下一篇:市劳动保障局大力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