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柳永写作背景

2024-05-09

蝶恋花柳永写作背景(共9篇)

篇1:蝶恋花柳永写作背景

蝶恋花柳永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柳永被皇帝说是:“且去填词。”知道没有做官的天分,于是就做了一个填词诗人。正巧在高楼上望见黯黯春景,想到了几年前的意中人,心升忧愁,就畅饮填词了。

原文:

蝶恋花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译文:

他久立在高楼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黯黯然地升起从遥远无边的天际。碧绿的草色,迷蒙的烟光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什么人会理解他独自凭栏的`深沉含义?

打算让这疏懒放纵的心情喝得醉醉,可是对着美酒要纵情高歌,勉强取得欢乐反而觉得毫无意味。衣衫丝带渐渐觉得松宽了,可他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颜色憔悴。

注释:

⑴伫(zhù)倚危楼: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伫,久立。危楼,高楼。

⑵望极:极目远望。

⑶黯黯(ànàn):心情沮丧忧愁。生天际: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⑷烟光: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

⑸会:理解。阑:同“栏”。

⑹拟把:打算。疏狂:狂放不羁。

⑺强(qiǎ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

⑻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十九首》:“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⑼消得:值得。

篇2:蝶恋花柳永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

《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其作于何时,各方莫衷一是,有苏轼密州、黄州、定州、惠州时期等诸多说法, 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原文:

篇3:“写作背景”教学误区及运用策略

一、“写作背景”的教学误区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或者认为作品的写作背景不重要, 对其进行淡化处理, 或者由于认识不清, 存在以下教学误区:

1. 将写作背景当作文学常识看待。在教学中对写作背景只进行简单介绍, 但是在具体文本研习过程中, 却很少运用到写作背景, 或者只能简单概念性地提及写作背景。比如, 在很多教师的教学中, 只要碰到李白、杜甫、鲁迅等名人作品, 就在课堂文本研习之前, 事无巨细地将作者的生平、代表作品、写作风格等一一详细介绍, 并要求学生掌握。再有, 不少教师对一些学生比较陌生的作者, 也喜欢进行大篇幅的介绍。其实这些是不需要的, 对于学生而言, 只需要对具体作品中作者写作的意图和社会时代环境有所了解即可。

2. 将写作背景简单等同于作者生平。有的教师简单以为作者生平就是写作的大背景, 于是在教学一开始就大篇幅介绍。其实不然, 作者生平往往比较复杂, 写作风格也因此多变, 而具体的作品, 其写作背景不一样, 那么其反映出作者当时当地的情感内涵也是不一致的, 如果不加以区分, 就会出现偏差。

3. 将写作背景与时代背景混淆。写作背景中存在时代因素, 有时影响还很大, 但两者并不能混为一谈, 时代背景更加客观, 而写作背景中作者本身写作意图的因素更加具体, 分量也更重, 如果将两者混淆, 就会失去对作品个性化的正确判断。比如对于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 以南渡为背景, 其前后词风是不一致的, 但是在不同时代背景下, 其思想内涵也是不一致的。

以上教学误区, 对于具体作品也许并不明显, 因为有些作品可能写作背景不具体, 或者其写作背景更多服从于时代背景, 更多顺应作者的一贯写作风格和主题表达, 但是, 从整个语文阅读教学来看, 必须将写作背景的重要性凸显出来, 在一些写作背景意义比较突出的作品中, 使之成为解答作品思想内涵、作者情感密码的关键之钥。

二、“写作背景”的运用策略

从上文分析可以看出, 出现“写作背景”的教学误区, 主要在于教师的认识不清和重视程度不够, 那么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正确运用“写作背景”呢? 必须将“写作背景”教学提升为一个重要环节, 使之成为文本研习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在具体教学中对写作背景的内容、形式和运用方式要进行精心设计, 使之发挥应有作用。

以教学老舍《想北平》一文为例, 在课堂教学中, 对于写作背景可以在作者生平介绍中提及, 但是这样就会导致写作背景淹没在其中, 同时对于文本研习没有太大的帮助, 因此在教学中, 我没有在开始的作者生平介绍中提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当课堂教学在进入探究环节时, 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文中, 北平虽是作者的故乡, 但是从前文看, 作者的回忆中情感更多的是一种带着喜悦的思念, 那么文章结尾为何突然发出“好, 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 真想念北平呀! ”这样的感慨呢? 是不是情感过于浓烈了呢?

在这样的探究下, 很多同学可能只能从思乡情切的角度理解。作为教师, 此时就可以重点突出写作背景, 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去分析。我是这样引导的:同学们, 大家可以看文尾, 这篇散文写于1936年, 当时作者在山东济南, 并不在北平, 可以说是离乡多年, 而且是千里之遥, 难以回还。从这个背景上看, 不少学生就能理解其中的思乡情浓了, 思乡不仅仅是思念具体的地方, 更多的是思念家乡的亲人、朋友, 而这些是身在异地的那个时代人们很难和今人相比的, 毕竟今天的通讯、交通是如此发达。

接着我继续引导: 但仅仅是思乡, 还不至于落泪。大家想想北平对于中国的意义, 以及在1936年前后中国发生的大事。果然, 不少历史学得比较好的同学, 纷纷作出回答, 北平是当时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也是中国千百年的象征。而1936年前后, 正是中国最为苦难的时代, 1935年, 出现的华北危机, 当时, 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迫使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 同时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 也顺势成立, 可以说是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中国危急, 当时的华北已经是“一张桌子都放不下”了 , 而此文写就后的1937年, 卢沟桥事变也正式揭开日本侵华的序幕, 这些都发生在作者的家乡北平附近, 当时的形势可以说, 只要是有识之士都能略窥一二。因此作者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 自然是忧心如焚。从这个角度看, 作者文中的“想北平”不仅仅是思念故乡, 更是为国家前途担忧, 其泪水不仅仅是思乡泪, 更是忧国泪。正是国事不堪, 才更加想念处于风暴中心的家乡, 担忧其遭受的磨难与痛苦。

篇4:关于《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

摘 要:对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一文中“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的归于政治因素,有的归于日常家庭生活的因素,这都是源于读者对《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的看法不同所致。如果客观地分析其写作背景,那么“颇不宁静”的原因应该归于作者面对的复杂社会现实和特殊的家庭现状。

关键词:朱自清 《荷塘月色》 写作背景 颇不宁静 政治 生活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脍炙人口的抒情散文,多年来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由于读者对写作背景的理解不尽相同,于是对文中“颇不宁静”缘由的理解出现了一定的分歧,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另外,对一些赏析文章的写作背景又有新的看法,分歧也比较大。目前,对“颇不宁静”缘由的看法,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类是完全归因于当时的政治;另一类是归因于日常家庭生活。如吴宏聪、范伯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到:“《荷塘月色》于良晨美景之中吐露心中的抑郁和‘不宁,折射出动乱的现实在知识分子精神上引起的忧思。”吴仕文主编的《中国语文多角度解析》中写到:作者的思想状态是‘对现实的不满,思想是矛盾复杂的”。这两种说法都归因于政治。而高远东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丛书》2001年第一期发表的《〈荷塘月色〉:一个精神分析的文本》,让我发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一类观点,他认为:“与其把‘我心绪不宁的原因归于政治,还不如把它归诸这种日常家庭生活更为可信。”基于这一观点,“荷塘月色”添上了“爱欲境界”的色彩。前一类观点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一些联系,学者基本认同,教学上灌输的也是这种观点。而后一类观点与文章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关系,见解独到。但这两种观点都只看到某一方面,对此,笔者赞成高秀川在《功利性解读与审美的消渴》中的说法:“精神分析学有其文本解读上的独到之处,然而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操精神分析之刀不加选择地解析所有文本必然误入歧途。”所以再认识《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有利于正确赏析此文。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不能简单地归于日常家庭生活。从文章上看,丝毫没有家庭日常生活引起的不愉快的痕迹。“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墙外马路上的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杉,带上门出去。”回来时“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家庭在这月夜里是何等的和谐和静谧:院里乘凉,墙外欢笑,屋内哼眠歌。“悄悄”、“轻轻”表现了作者对家人的体贴入微,哪像因日常家庭生活而引起的“颇不宁静”?如果是根据课文上多次出现的与女性有关的句子来判断或推测的话,一方面,它与事实不合。高秀川说:就在《荷塘月色》发表的同一天,朱自清作了一首旧体诗《凛凛云暮》,恰是以女性身份曲折地体察来自黑暗社会的威压,来自理想逃亡的迷茫,以及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这正好是对“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真正诠释。另一方面,本文采用与女性有关的比喻,暂且别说是传统手法,就朱自清本人写景时也是常常采用的。如他在1924年写的《绿》中,是这样描写梅雨潭的:“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这难道也是“爱欲境界”?再看,引用《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句子,是因为看到眼前的景物而联想到的人,这是很自然的事。眼前的静寂、自己的孤独,感到“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的是他们,我什么都没有,如果有人在此采莲那多好”,所以自然联想到以往一群一群的男女青年在湖里嬉游的情景和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当时朱自清才29岁,但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早已无福消受了,想到以往这些嬉游的无忧无虑的年轻人,让他到底掂着江南了——想起与自己和睦相处、志同道合的好友们,这是人之常情。如果是根据“这几天”而并非“这几个月”来说明是因为家庭日常生活引起的“颇不宁静”,那朱自清怎么要在工作之余,回家之后,而且是在和谐的月夜里“悄悄地披上了大衫,带上门出去”?为什么感觉到“白天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感到“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所以他的“不宁静”来由已久,并非是这几天的事,而是“这几天”极度烦闷而已。

“颇不宁静”的原因不能完全归于当时的政治。理由是作家的复杂思想状况。一是来自于当时文学界的政治潮流对他的影响。“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促进了许多作家向无产阶级转化。1925年,蒋光慈发表《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沈雁冰发表《论无产阶级的觉悟》,1926年,郭沫若发表《革命与文学》、《文艺家的觉悟》,更进一步提出了无产阶级文学的要求。”郭沫若的文章,还向作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你们应该到兵间去,民间去,工厂间去,革命的旋涡中去!你们要晓得我们所要求的文学是表同情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的写实主义的文学。”由于当时许多革命家、作家都先后参加了实际斗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为配合无产阶级单独领导革命斗争的形式,在文学上也要提出鲜明的主张来同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文学和一部分动摇、妥协的小资产阶级文学划清界限。在这种情况下,朱自清本身既没有参加革命,也没有参加反革命,作为一个作家该何去何从,思想上在作激烈的斗争。二是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他想逃避。因为他亲眼目睹过“三·一八”惨案,之后的他感到眼前一片虚无,文化启蒙、教育救国的梦想在血的恐怖面前无情的幻灭,无路可走,于是开始彷徨。写《荷塘月色》的时间是1927年7月,正是国家连续发生重大事件的历史时期。“四·一二”大屠杀刚过不久,5月又发生“马日事变”,6月底国共关系空前紧张,所以这种彷徨在经受1927年接连不断发生重大事件的撞击以后,变得更加严重。而写此文的这几天正是国共关系严重分裂的时候,“七·一五”反革命大屠杀即将爆发,白色恐怖笼罩了中国大地,黑暗的现实、紧张的政治气氛,犹如暴风雨来临前一样,让人沉闷,令人窒息,所以作者“这几天心里”感到“颇不宁静”。三是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想逃避而不能。作为一个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的教授,他曾参加过“五·四”运动,耳闻“五卅”事件,目睹“三·一八”惨案。曾在1924年出版诗文集《踪迹》,内容多写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也写出对光明和十月革命的向往。在1925年为五卅运动写了《血歌》,强烈控诉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1926年为“三·一八”惨案写下了《执政府大屠记》,明显地反帝反封建。这样一个爱国作家看到国家动荡不安,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不可能无动于衷,不可能不担心不焦虑国家的安危。四是他面对家庭现实的苦恼。他到清华任教才两年,举家迁到清华园才几个月,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告别当东西过日子的生活,可是国家的不安又要影响小家的安宁,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对孩子的教育上,面对家庭的压力他都很苦恼。他是个有责任感的父亲,当时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妻又有身孕了,生活的压力,正如他1928年6月在《儿女》中所说:“现在是一个媳妇,跟着五个孩子;两个肩头上,这么重的一副担子,真不知怎样走才好。”“想到那‘狂人救救孩子的呼声,我怎敢不悚然自勉呢?”之后又说“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靠我生活”,“还是暂时超然为好”。所以,面对国事和家事,看到革命作家们选择的道路,在1927年9月《一封信》中,把这种心迹继续表露:“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迫使他与多数文人一样必须面对同样的问题——往哪里走?所以心里“颇不宁静”使他在夜深宁静的夜晚到荷塘去排解烦恼,这种烦恼延续到1928年仍没有得到解决。这年2月写的《哪里走》中仍流露出来:“只有参加革命和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避的一法。”“惶惶然”、“避”继续流露他当时的复杂心态。

综上所述,根据朱自清《荷塘月色》写作背景的复杂性,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缘由,不完全是政治因素,更不是家庭日常生活的因素,而应该是作者面对的复杂社会现实和特殊的家庭现状,对民族危难的忧虑与个人处境的艰难所产生的复杂心态,表现出在彷徨苦闷中既想“逃避”、“超然”又想“挣扎”而不能的情绪。

参考文献:

[1]高秀川.功利性解读与审美的消渴[J].语文月刊,2002,(7-8).

[2]林志浩.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267-272.

篇5:蝶恋花春景写作背景及翻译赏析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1)“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赏析。(3分)

(2)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阕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赏析。(5分)

答案:

(1)①“绕”字好,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抱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②“晓”字好,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像空间。

只答“绕”字好或“晓”字好,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只从字音角度来比较“绕”和“晓”的,言之成理,给2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答案可以有两种,答其中一种即可。(5分)

①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②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也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浸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每种答案,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语言通顺,给满分。只答“同意”或“不同意”而不作具体分析,不给分。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二:

(1)本词首句的“褪”字流露出浓郁的情感,请赏析其妙处。(3分)

(2)本词蕴含丰富的情感,请指出其中两种并简要分析。(4分)

苏轼《蝶恋花·春景》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苏轼《蝶恋花·春景》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参考答案

(1)“褪”既写花的掉落,也写花的颜色的消退,写出了花儿凋零的情景。点明时在暮春。曾经的灿烂炫目已逝去,抒发了作者惜春伤春之情。

[3分,“写出花儿凋零的情景”“点明时在暮春”“抒发惜春伤春之情”各1分。意思答对即可。]

(2)①惜春之情。作者在上阕描摹了杏花凋零、柳絮飘飞的暮春之景,寄寓了面对春归的伤逝之情。

②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之情。春天将逝,但美景未必难觅,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寄托了作者追寻美好事物的旷达之情。

③多情不被理解的`惆怅。下阕的“佳人”不知“墙外行人”谛听自己笑声的深情,行人的“多情”却遇到佳人的“无情”,这正反映了作者不被理解的惆怅。

[4分,点明一种情感1分,对应分析1分。意思答对即可。如写“宦海浮沉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对韶光流逝的惋惜”也可。]

翻译:

蝶恋花·春景

春日将尽,百花凋零,杏树之上已长出了小小的青涩果实。

不时还有燕子掠过天空,这里的清澈河流围绕着村落人家。

眼见着柳枝上的柳絮被吹得越来越少,(但是请不要担心)

天涯海角到处都有芳草。

围墙之内,有一位少女正在荡着秋千,她发出动听的笑声。

围墙之外的行人听到那动听的笑声,(忍不住去想象少女荡秋千的欢乐场面)。

慢慢的,墙里笑声不再,行人惘然若失。仿佛自己的多情被少女的无情所伤害。

赏析:

《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词一开篇即呈现出暮春景色。作者的视线是从一棵杏树开始的:花儿已经凋谢,所余不多的红色也正在一点一点褪去,树枝上开始结出了幼小的青杏。“残红”,他特别注意到初生的“青杏”,语气中透出怜惜和喜爱,有意识地冲淡了先前浓郁的伤感之情。

接着,作者将目光从一花一枝上移开,绿水人家绕”一句中的“绕”字,曾有人以为应是“晓”。通读全词,并没有突出的景物表明这是清晨的景色,因而显得没有着落。而燕子绕舍而飞,绿水绕舍而流,行人绕舍而走,着一“绕”字,则非常真切。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是词中最为人称道的两句。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

“柳绵”,即柳絮。柳絮纷飞,春色将尽,固然让人伤感;而芳草青绿,又自是一番境界。苏轼的旷达于此可见。“天涯”一句,语本屈原《离骚》“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是卜者灵氛劝屈原的话,其思想与苏轼在《定**》中所说的“此心安处是吾乡”一致。最后竟被远谪到万里之遥的岭南。此时,他已人到晚年,遥望故乡,几近天涯。这境遇和随风飘飞的柳絮何其相似!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墙里有人荡秋千,墙外有条小道。墙外小道上走着行人,墙里飘来佳人清脆的欢笑。

苏轼《蝶恋花·春景》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古诗词鉴赏作者在艺术处理上十分讲究藏与露的关系。这里,他只写露出墙头的秋千和佳人的笑声,其它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与读者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意味。小词最忌词语重复,但这三句总共十六字,“墙里”、“墙外”分别重复,竟占去一半。而读来错落有致,耐人寻味。墙内是家,墙外是路;墙内有欢快的生活,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生命;墙外是赶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态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过,在这无语之中,我们已感受到一种冷落寂寞。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也许是行人伫立良久,墙内佳人已经回到房间;也许是佳人玩乐依旧,而行人已渐渐走远。总之,佳人的笑声渐渐听不到了,四周显得静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却怎么也平静不下来。

这里的“多情”与“无情”常被当爱情来解释,有感怀身世之情,有思乡之情,有对年轻生命的向往之情,有报国之情,等等,的确可谓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轻单纯、无忧无虑,既没有伤春感时,也没有为人生际遇而烦恼,真可以说是“无情”。

作者发出如此深长的感慨,那“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呢?也许是勾起他对美好年华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类比和联想,也许倍增华年不再的感慨,也许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思索和领悟……作者并未言明,却留下了丰富的空白,让读者去回味,去想象。

创作背景

《蝶恋花·春景》,是由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文学家苏轼所写的一首词作。其作于何时,各方莫衷一是,有苏轼密州、黄州、定州、惠州时期等诸多说法, 在此词中,作者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的失意心境的描绘,借惜春伤情之名,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流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蝶恋花·春景》赏析

2.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赏析

3.《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原文赏析

4.《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鉴赏

5.蝶恋花隶书 晏殊

6.《蝶恋花·庭院深深人悄悄》赏析

7.《蝶恋花·笑艳秋莲生绿浦》赏析

8.《蝶恋花·小雨初晴逥晚照》赏析

9.《蝶恋花·十二楼前生碧草》赏析

篇6:蝶恋花柳永课件

蝶恋花柳永课件【1】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品味柳永词语言上的特点。

2.理解词中的“春愁”所表现的情感。

3.领悟和学习词中蕴涵的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

【课文提示】中学语文在线

1.柳永,原名柳三变,世称柳

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2.柳永是宋代著名词人,婉约词派的重要代表,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柳词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对后来的通俗文学有一定影响。他的创作成就是:大量创制慢词;白描见长;铺叙情景;吸收口语。

3.《蝶恋花》词牌名,取自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又称《鹊踏枝》《凤栖梧》《卷珠帘》《一箩金》《黄金缕》《江如练》等。前、后片各五句,共60字;前、后片均于第1、3、4、5句押仄韵。

【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伫zhù 黯àn 阑lán

【朗读课文】

【课文分析】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是一首怀人词。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景抒情,千回百折,构思巧妙。

上片,写登楼伫望,春愁油然而生。用倚楼、细风、草色、烟光、残阳几个离愁的意象,组成一幅黄昏春望图。“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高,极目遥远。“伫倚”,可见其凭栏之久,情怀之深。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不说“春愁”生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产生,不入俗套,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

“草色”句,写主人公所见之景。“无言”句,既是徒然“伫倚”的感慨,也是不见伊人的叹息。“无言”二字,胜千言万语,似有无穷无尽思绪难于言表。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痛饮狂歌,强作欢乐而仍觉“无味”;最终愿意为“春愁”憔悴无悔,直抒胸臆,写词人情深志坚。“拟把”三句,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但是强作欢乐,仍觉“无味”,即无聊和空虚。可见春愁浓深、刻骨,无法排遣。

“衣带”两句,以健笔写柔情。“终不悔”,表现主人公坚毅性格与执著的态度,使词境升华。至此,作者才透露“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挥之不去,是因为他不想摆脱这种“春愁”,甚至心甘情愿被“春愁”折磨,即使憔悴伶仃,也决不后悔。近代学者王国维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成“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之第二境。”另外两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妙在紧扣“春愁”,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字里行间透露一些消息,曲径通幽,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给人荡气回肠的感觉,有很强的感染力。词中最能表现主人公主要情绪的词语就是“春愁”。表现愁苦无法排遣的句子是:“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词中表现了主人公对思念无怨无悔的句子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词人常常借景抒情。词中描写景物的句子及其表达作用是:“伫倚危楼风细细”,以美景衬托孤寂之春愁。“草色烟光残照里”,渲染孤寂忧愁之氛围。

全词成功地刻画一个情深志坚的男子形象,心理描写十分细腻。尤其是最后两句,画龙点睛地揭示主人公的精神境界,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著态度。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作品。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自己情况,至少选做六题)

1,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

①伫倚危楼风细细(久立)(倚靠)(高)

②望极春愁(极目远望)

③黯黯生天际(沮丧忧伤)(边)

④无言谁会凭阑意(理解)

⑤拟把疏狂图一醉(打算)

⑥强乐还无味(勉强)

⑦为伊消得人憔悴(值得)

2,词中最能表现主人公主要情绪的词语是哪个?表现愁苦无法排遣的句子是哪个?

3,词中哪个句子表现了主人公对思念无怨无悔?

4,分别概括上下片的内容。

5,这首词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

6,“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两句,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7,近代学者王国维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说成“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之第二境。”请你写出另外两种境界。

8,词人常常借景抒情。从词中找两个描写景物的句子,写出它们的表达作用。

【拓展学习】朗读柳永的《曲玉管》,回答问题。中学语文在线()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 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慿,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1,这首词属于小令,还是中调,或者长调?

(这首词有一百多字,属于长调。)

2,这首词的内容是什么?

(这是一首写离别之恨、羁旅之愁的慢词。)

3,这首词的叠字在写景抒情方面有什么作用?

(中片四种叠字使情景交织,融成一片。从叠字中我们能体会词人深沉的情感。“杳杳”接前片末三字“忍凝眸”而来;“盈盈”表现出对所思之人的爱怜;“冉冉”体现杳无音信时的惆怅;“思悠悠”总结段意,与“忍凝眸”照应,写出相思之情无穷无尽,难以排遣,并引出后片的大段铺叙。由此可见,这首词的叠字意象鲜明,具有强烈的情感。)

蝶恋花柳永课件【2】

教学目标:

1、披文入情,由辞体情。

2、体味本词的写作特色。

课时:1节

教学方式:研习式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引:有这样一位词人,他擅长小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他的《浣溪沙》中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原诗: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二句,传诵颇广。知道这位词人是谁吗?对,他就是晏殊。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他另一首颇负盛名的词作――《蝶恋花》。

二、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见教材P64注⑥。补充:谥元献。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又编有类书《类要》,今存残本。

三、文本研习:

1、起句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这些景物带有什么特点?

:起句描写了晓庭圃中的景物: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上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兰和菊本就含有某种象征色彩(象征品格的幽洁),这里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上了主观的色彩。

2、第二句中,写罗幕的“轻寒”,与“燕子双飞去”有必然关系吗?特别点出“双飞”有什么意味?

:(先说这两句的大意:新秋清晨,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这两种现象间本不一定存在着联系,但在充满哀愁、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里,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耐罗幕轻寒而飞去的。这里与其说是燕子的感觉,倒不如是写帘中人的感觉――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孑凄清而引起的寒意。|燕子的双飞,更反衬出主人公的孤独。

这两句表面上是只写客观景物,实则暗含着浓浓的情感色彩。真乃“一切景语皆情语”。

3、第三句“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点明了什么?有没有别的信息?

:这句在时间上由“今晨”回到“昨夜”。有两点变化。一是点明了幽怨、哀愁是因为“离别”,二是“怨”由隐微转为强烈――怨恨月亮不解人意。|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恨它。但却偏要怨。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的触动。这与苏轼《水调歌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机杼相类。

4、看第四、五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问:

⑴词句中哪些词与上面照应?

:“昨夜”承上“到晓”,折回写今晨登高望远;“独上”应上“离恨”,反照“双飞”;“望尽天涯路”正从上文的一夜无眠生出。

⑵“昨夜西风凋碧树”只是眼前所见之景吗?“凋”字如何理解?

:“昨夜西风凋树”,不仅是登楼即目所见,而且包含有昨夜通宵不寐卧听西风飘落树叶情景的回忆。|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之劲肃杀,“凋”字正传出这一自然界的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故“凋”字既写出了景,又道出了情。

⑶“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与上文有何关系?这句所写的境界有什么特别处?

:既然主人公有着浓郁的离愁别恨,就要想法排遣,于是,她“便独上高楼”。|以上抒写的只是忧伤低迴之音,这里却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寥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有人说,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百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给主人公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使其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冼尽铅华,纯用白描。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

5、看最后一句。分析本句与上句的联系,两个分句之间怎样的关系?这句与上一句有某些共同点吗?

:这句与上句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由于高楼骋望,不见所思,因而想到音书寄远:“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两个分句一纵一收,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难抵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山长水阔”与“望尽天涯路”照应,“知何处”的感叹更增添了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和令人思之不尽的情致。

四、体味本词的艺术特色。

1、本词与晏殊的其它词作相比,它的上、下片之间,在境界、风格上是稍有区别的。上片取境较狭,风格偏于柔婉;下片却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

2、词中,作者用了烘托与反衬的手法写女主人公内心的悲苦。前者如“槛菊愁烟兰泣露”,是以悲景写愁,与词中人物同病相怜。后者如“燕子双飞”、“明月穿户”,都以乐景写悲,以双燕、月光无情反衬女子有情。

五、课后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此词。

篇7:蝶恋花柳永答案

《蝶恋花》全词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成功地刻画了一个志诚男子的形象。下面提供了柳永《蝶恋花》的阅读答案,欢迎欣赏!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北宋)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阅读答案

6、上阙中,词人通过 、 等凄美景物,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2分)

7、下列对该词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伫倚”写出主人公凭栏时间之久。

B.“黯黯”表现出日暮时光线之暗淡。

C.“无言”传递出主人公内心之孤独。

D. “不悔”表达了主人公态度的执着。

8、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答案:

6.(2分)烟光 残照

7.(2分)B

8、(1)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

(2)从“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

(3)两点融合起来,并结合原词句进行了具体分析,视分析程度也可。

译文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词人把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念意中人的缠绵情思结合在一起写,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

上片首先说登楼引起了“春愁”:“伫倚危楼风细细。”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像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他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连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至于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他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一种极为凄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栏意”,因为没有人理解他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他默默无言。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作者并没有说出他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他的心情来了。词人在这里闪烁其辞,让读者捉摸不定。

下片作者把笔宕开,写他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拟把疏狂图一醉”,写他的打算。他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他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为了追求这“一醉”,他“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他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他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作者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他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不去,正是因为他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其中伊指深爱的女子,也指自己的人生理想)

篇8:柳永蝶恋花赏析内容

无边思绪为谁醉 ?

青楼阁歌声悠悠,怡红院歌女翩翩起舞。这一切都无法让我心动、舒展,万般无聊皆是“恨”,我离开这儿,到外边走走,感受一下春色春景。

依偎在高高木楼桅杆上,风儿轻轻吹过来,凉丝丝的,好不惬意,放眼望去,花儿朵朵为谁开、幽香扑鼻惹人醉。在这美好的春色里,一种愁思又浮现于我眼帘,哎,天有多高远,我的愁绪就有多长,一种相思两种别离,活人真难。

青青草儿,还有那袅袅炊烟在夕阳照射下多么美好哟。春色虽迷人,但我愁绪万千,又有谁知晓我此时依偎木楼桅杆思绪呢。

万般无奈下,我不得不返回青楼阁,继续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搂着歌妓一起开怀畅饮,狂欢乐喝大酒,用酒来排解我的春愁和相思,放声高歌更觉无味,借酒消愁愁更愁。

时间如流水,青春却短促。

心仪的你,自从相见那一刻起,你离我而去,人去楼空,而我离不开你,没有你都是我的`错,时间、现实都告诉我许多。你知道吗?我多少次在梦里把你手儿牵,一梦醒来都冰冷一片。做人,贵在自知之明,我无钱无势,屡屡金榜题名时榜上无名,在万般无赖下,我游离于青楼阁,为歌妓谱曲作词,漂浮不定,沉沦沮伤。山在转,水在流,岁月不饶人,我发福了,人老了,但我不知道我曾相识的意中人还好吗,不管怎样我将永远不放弃、不言弃,为了你,我发誓,一生苦苦等候,直到音容憔悴、人老珠黄也不悔对你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我放声呼唤, 回来吧,亲爱的!虽然我不富有,但是有我的痴心,我能带给你快乐,与我一道分享这美丽的大好时光,我将生生世世爱你,疼你,过着天人合一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共担待人世冷暖。为了你,我可以不沉湎于醉生梦死的青楼阁,甚至我可以不喝酒不作词呀,远离尘封。

亲爱的,你还好吗?相见是那么短暂,一去,就成了我们之间永久的回忆。告诉我,你我今生无缘相守一生,但我将永久把你牵挂,思念,因为相识不容易,相识是一种缘分、一种友谊。海呀,为我作证,只有枯竭时:石头呀,也为我作证,只有石烂时;天呀,你为我作证吧,等到夏天下雪,冬天打雷,即使天动石开,我也不改变对你思念。等候,苦苦等候就是一种忠诚!

心灵的呼唤就是对你最好的表白,我老了,我不再是当年风流倜傥的柳永。三、四十年后,你的妩媚,你的娇容,今犹在。漂泊、沉沦是我命;美女、酒色常浸泡;哎,花红柳绿虽为好,终究云烟消云散。斗转星移,沧海桑桑。

青楼阁情深深雨朦朦,都比不上你的红酥手!

青楼阁情深深雨朦朦,都容不得我枯藤老树!

篇9:柳永蝶恋花阅读答案

柳永(北宋)

伫倚危楼①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②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③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①危楼:高楼。②黯黯:迷蒙不明。③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问题:

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

答案:

(1)从“不悔”入手结合全词分析坚贞(执着、挚诚等),意合即可。

(2)从“憔悴”入手,扣“春愁”分析“愁绪”(思归、思念等),意合即可。(3)两点融合起来,并结合原词句进行了具体分析,视分析程度也可。

作品赏析

【注释】:

[1]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

[2]危楼:高楼。

[3]黯黯:迷蒙不明。

[4]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5]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行》。当:与“对”意同。

[6]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

[7]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发。

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二字,若有万千思绪。

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

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1.蝶恋花阅读答案柳永

2.《海燕》阅读答案

3.春的阅读答案

4.《泊》阅读答案

5.《错误》阅读答案

6.《免费》阅读答案

7.雨前_阅读答案

8.轻放阅读答案

9.《石榴》阅读答案

上一篇:辩论稿-beauty contest (反方)下一篇:描写过年的好句子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