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贫困补贴的申请书

2024-04-26

残疾人贫困补贴的申请书(通用14篇)

篇1:残疾人贫困补贴的申请书

尊敬的各位领导:

我叫___,__市__镇__村__组人,____年_月出生,现年__岁。叹原家境贫寒,初小便中途辍学;惜孩童时期即患眼疾,因穷困未得到有效治疗,而致终生残疾,已被鉴定为四级(见残疾证书);自幼营养不良、体弱多病,仅经有限治疗,至今数病缠身,多年来经常头痛、腰痛、胸痛、胃痛、四肢乏力……虽仍存一定的劳动能力,却不能从事稍重的体力活动,即便较为轻松的体力劳动也难以天天为继,总要时常休息,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和家庭收入。

我本抱独身而终之心,幸姻缘顾盼,__年__月方良缘喜结,此时早过而立,年已三十六七。妻___,生于___年_月,现年四十又二,天生残疾,定为四级(见残疾证书),务农困难,划算欠缺,更难就业,一直赋闲在家,仅操持部分家务。两个苦人,既然联结,自始至终,只求温饱,不求家业。

__年_月,儿子降生,初为人父,甚是喜悦。然而,久而久之,喜少忧多:忧家庭生活开支的来源,忧小儿教育学习的费用,忧自己的身体能否支撑……常常愁眉不展。

值得庆幸的是,在党和当地各级基层政府的关怀之下,在众多亲朋的关照之下,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精打细算、勤俭持家,虽然生活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总算克服过来,把家庭勉强维持至今。在此,我们全家由衷地特别感谢关怀过我家的各级政府领导。

进入___年以后,随着小孩的成长和双方父母的年迈多病,深感家庭开支的日益增大,也因为我和妻子身体尤其是我的身体每况愈下,更感身上负担沉重。儿子现在__县_中读高一,一年学杂费用、生活费用需要_万_千元,家庭必须的最低日常用度需要_千元,农业生产成本_千_百元,本人和家人医疗费用_千_百元,父母赡养费用_千元(已经被照顾了),总共家庭开支到达_万_千元。而我家一年的收入只有_万_千元左右,生活十分拮据,不足部分只有靠借贷和亲朋接济。

现在党和国家的政策非常英明,更加体恤困难群众。听说我家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低保,我们异常地高兴。于是几经斟酌,我家特向您们申请低保,以度过目前的艰难时日。

我完全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和各级领导会考虑我家的实际困难,解决我家的生活危机,向我家伸出援助之手!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

__年__月__日

残疾人贫困生活补贴申请书

篇2:残疾人贫困补贴的申请书

一、申请对象

1、属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2、家庭成员中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处于就业年龄且无业,长期需要专人照料;

3、家庭成员中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二、需提供资料

1、申请人(监护人)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残疾人身份证、残疾证复印件各(一份);

3、申请人(监护人)近期二寸免冠照片(一张)

三、申请程序

1、符合条件的申请人(监护人)持被监护人的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到所在村(社区)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申请审批表》。

2、村(社区)在《申请表审批》上签署意见盖章。

3、乡镇(街道)残联签署意见盖章。

4、县残联审批。

篇3:残疾人贫困补贴的申请书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首次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列入中央财政支持政策范畴,当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又从国家法律高度明确了对农民购置农机实施专项资金补贴的政策,农机购置补贴从此成为我国“两减免、三补贴”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内容。政策实施5年来,中央购机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0.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30亿元,比2008年增加90亿元,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1]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产生了良好的聚变效应[2]。从2006年起,商洛市开始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3年来,中央、省补贴资金从2006年的165万元[3],提高到2008年的400万元[4],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让山区农民充分享受到了现代农业机具带来的文明成果,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商洛市的区域特征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1.1商洛市的区域特征

商洛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与豫、鄂两省接壤。位于东经108°34′20″至110°01′25″,北纬33°02′30″至34°24′40″之间,西邻古都西安,东瞰南阳盆地,北接八百里秦川,南带江汉平原.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制约,农业基础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辖区包括六县一区,人口约248万,面积19.3万km2,是集中连片的国家级贫困地区。耕地主要为“四多”、“四少”,即旱地多,水浇少、坡垣地多,平地少、中低产田多,高产田少、蓄耕人挖地多,宜机耕地少,为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困山区。

1.2商洛市的区域经济情况

经济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发展水平较低,市县财政十分困难,农民收入较低。“十五”时期,商洛市GDP年均增长速度为10.1%[5],低于全省平均速度1.5个百分点,农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4.5%[5],低于全省平均速度1.7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速度为9.1%[5],低于全省平均速度10个百分点。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为1609元[6],比全省农民人均收入低651元,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低1986元,地方财政收入3.37亿元[6],财政支出20.3亿元[6],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只有135元,市县财政都不能保工资,缺少自我发展财力,只能依赖上级转移支付,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

1.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2006年起,国家和陕西省开始对商洛市的三县一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国家和省共投入农机具补贴资金165万元,拉动农民投资635.5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635台(件),购置的机具为大中型拖拉机、微耕机等农用动力机械和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田间作业机具,受益农户574户,农机合作组织2个。2007年国家和陕西省共投入农机具补贴资金235万元,拉动农民投资539.5万元,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覆盖全市的六县一区,购置各类农机具933台(件),涉及的机具主要为大中型拖拉机、微耕机等农用动力机械,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田间作业机具,秸秆饲料加工及养殖机械,茶叶等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等其他机具,受益农户788户。2008年共投入农机具补贴资金400万元,带动农户自筹843.53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5204台(件),涉及的机具扩大为大中型拖拉机、微耕机等农用动力机械5种,耕作机械3种,种植机械3种,收获机械类10种,植保机械2种,水产品机械3种,茶叶机械3种,薯类加工机械1种,设施农业机械2种,畜产品加工机械1种。

2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效应

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项目的实施有力的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成效显著。2.1农机作业量明显增加,作业质量显著提高

2006年“三秋”共完成农机作业:耕地整地4.57万hm2(其中深耕、深松面积2.1万hm2),机播面积4.47万hm2(其中精量、半精量播种1.74万hm2),机脱9.5万hm2,秸秆还田0.16万hm2,分别较上年增长52.3%、8.5%、29.6%6和78%。2007年完成耕地整地4.40万hm2,机播面积5.25万hm2,机械植保4.91万hm2,机收面积1.24万hm2,机械脱粒2.68万hm2,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4.2%、0.3%、29.9%、3.2%和27.2%,作业质量显著提高,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减少粮食等谷物的损失。

2.2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

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机购置成本降低,农机户受益,农民受益,农业增效。丹凤县商镇农民刘军亮,2007年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买一台250型拖拉机(配旋耕机),在“三夏”、“三秋”两季作业11.33hm2,收入7000多元,其他时间跑运输,年收入达20000元。通过使用农业机械,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用工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时间,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行业,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社会效益明显。据调查,大中型拖拉机有机户农机作业户均纯收入1.5万元左右,小型农机拥有户一般户均纯收入4000多元。全市农机户人均纯收入2000元左右,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609元高出500元左右。

2.3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农民开始购买先进适用、经济安全、节能环保的农机具,农民使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的良好趋势。2007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3913kw[7],比上年增长24.7%,比政策实施前的2005年增长37.1%。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605台,比上年增长11.7%;大中拖配套农具355台,比上年增长12.8%;联合收割机12台,比上年增长62.3%,茶叶机械和其他保护性耕作机械保有量也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4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据统计,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一个正常劳动力只能种好0.33~0.47hm2,养活3~5人。而采用机械化作业以后,一台手扶耕整机日作业量1hm2~1.33hm2,为人工的5倍。可见,农业机械化作业可以显显著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了农业生产用工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加速了农村富于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外出务工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化。

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支农惠农措施,有效增加了贫困山区农民的收入,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繁荣了农村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是,在贫困山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1补贴资金总量与补贴比例偏小

虽然现阶段我国农机化发展水平已达中级阶段[8],但是区域差距较大,老、少、边等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不高,购机能力还不强,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需求量比较大。目前的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和补贴比例较小,是补贴名额少,覆盖面不广,按规定,结束农机补贴的主要优选条件为:种粮大户、养殖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奶农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等,由于补贴名额有限,很大一部分农民的购机补贴需求得不到满足。2006年商洛市农民人均收入为1609元,是全省农民人均收入的71%,是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44.8%,申请购机补贴农户中仅有四成享受到了财政补贴,由此可见广大农民对购机补贴的需求量还很大。

3.2补贴机具范围与区域需求不适应

目前,国家及省级政府制定的农机购置补贴产品目录,更多是参照平原地区、发达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而制定,较少考虑广大中西部贫困山区较为恶劣的自然条件、农业耕作环境,以及农民相对贫困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行补贴的农机产品多以大中型、价格较高的农机产品为主,单机价格为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这些大中型农业机械适合平原地区的粮油生产,不适应贫困山区山地多、地块小、田块高低不平的自然条件,不能承接当地还比较落后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大大超出了当地农民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三年来,商洛市补贴机具品种虽然不断增加,大多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机具,可选机型单一,农民自主选择的余地较小,易形成供货商的垄断。相反,需求量比较大的,符合区域经济作物生产机具和适宜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作业机械却进不了中央、省购机目录,得不到中央和省资金的补贴。由于补贴的机具种类较少,出现部分县市向农民强行推荐补贴机具,导致农民想买的机具没有补贴。

3.3山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农机作业成本较高

由于山区自然条件制约,适宜机械耕整面积少且土地不连片,农田独户分散,不利于规模化耕作,农村机耕道短缺,路面条件差、行驶速度慢,导致耗油增高,农业机械利用率较低。同时,农机具厂库棚、农机维修和售后服务网点等配套实施建设滞后,加上近年油价节节攀升,长期居高不下,使得农机作业成本持续上升,作业利润降低,制约了山区农机化的快速发展,也影响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据不完全统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第一年,商洛市个别县的国家和省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额度没有用完。

3.4贫困地区财政补贴力度不足

农业发展区域不平衡是我国的现实国情,不同区域对农业机械及农机购置补贴的比例的需求是不同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9]通常情况下,平原地区对粮食作业机械需求量比较大,国家近年来对该类农机具的补贴基本到位,加上平原地区较好的经济条件,地方补贴力度大,补贴政策效果显着。然而广大的丘陵地区和贫困山区,由于地块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兼之农作物种类多,种植方式多样化,对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的多用途小型农机具需求旺盛,而目前国家对此类农机具的补贴力度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加上市、县地方财政困难,地方农机购置补贴额度为零,农民的受益程度普遍较低。因此,农民一次性投入大、成本回收周期长,这对于人均纯收入一千多元的贫困山区农民来说,购买一台补贴后仍然高达几万元的大中型农业机械,仍然是望“机”兴叹。

3.5普通老百姓得到实惠不多

按照国家文件规定,农机补贴主要针对大中型农机具。大中型农机具价格高,一般农户难以承受。这几年的农机补贴,使部分头脑灵活、经济能力强的农机大户享受到了补贴。而他们享受补贴购置机具后,又强化了其经济收益,使得普通老百姓在经济实力上根本竞争不过这些富户,被挤出补贴的门槛,并且绝大部分农户因经济原因需要小型机具却没有得到补贴。其实这部分人更应该得到政府的扶持。

3.6农机企业的售后服务意识较差

部分农机企业的售后服务意识较差,缺乏有效的跟踪服务。目前,农机生产厂家的主要精力仍围绕入围补贴目录展开,随着农机数量的猛增,农机生产厂家在售后服务、机械维修等方面的工作未得到应有的加强。尤其是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机具的零部件供应不到位,机具损坏得不到及时修理,贻误农时。经销商在一些关键零部件上以次充好,导致农民购买的机器坏了,找生产机器的厂家,厂家根本不答理。虽然在补贴产品选型时,要求企业对售后服务等作出书面承诺,但在实际作业季节,企业接到用户反映后24小时内到达作业现场的生产厂家廖廖无几,影响了农机具作用的有效发挥。

3.7对农机户的技术培训不够

农机户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其直接收益。有些产品售后对农民的培训没有跟上,农民不熟悉新机操作规程,出现机具操作故障频繁、经营入不敷出甚至亏本的现象。另外,一些地方农机部门不能根据形势的发展,开设田间课堂,为农民检修农业机械,培训农机操作手,不能及时帮助农民解决农业机械等技术难题,影响了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进程。

3.8补贴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办公经费不足,农机管理部门没有做大量宣传、推广、培训、演示工作,农民看不到样机,选购机具摸着石头过河,这就使得许多想购机的农户不知道都有哪些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更不知这些农业机械的性能是否适应当地农业生产要求,对所购机具心底还没个数,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4结论及建议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支农惠农政策,是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在贫困山区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尤其重要。一是国家和省市补贴资金要向老、少、边、贫和山区倾斜,适当提高单机购置补贴标准比例,农机补贴政策不能搞一刀切;二是农机补贴目录要适应各地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特点及当地农机化发展格局和农民购买能力,可将农机补贴范围扩大,覆盖大中小型,适宜于平原、丘陵山区作业的各种机具,以满足贫困地区农民的需求;三是各地要围绕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找准农机化的切入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引进环保、低耗和高效的农机具,建立农机具小额信贷制度;四是实行市场用作,减简化补贴农机手续,开设农机补贴机具“超市”,方便农民购机;五是做好农机使用人员的培训工作,减少农机操作事故发生;六是做好农机具的售后服务工作,建立“问题”农机具的“召回”制度;七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家喻户晓。

参考文献

[1]杨杰.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机补贴管理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应[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8-10-26(1).

[2]李军富.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发展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3):230-233.

[3]商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关于2006年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R].2006-11-10.

[4]周振田,刘婷.商洛市将获40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N].商洛日报,2008-3-31.

[5]陕西省统计局.“十五”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问题——陕西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之二[R].西安:陕西省统计局,2007-3-7.

[6]商洛市统计局.2006年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2007-4-26.

[7]商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商洛市统计局.商洛市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商洛日报,2008-6-2(2).

[8]白人扑.新阶段的中国农业机械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篇4:残疾人办猪场撑起贫困的家

2013年秋季的一天,笔者来到花院村,在离村公路不远的一栋简易房屋里,看到田贵和与妻子何柱琴正忙着给母猪喂食,两人的裤腿上沾着污物。

41岁的田贵和眼睛近视2000度,摘掉眼镜基本上什么都看不见,家庭的重担大部分就压在了何柱琴身上。而这个家庭更不幸的是,一双儿女都患有先天性脑疾,生活不能完全自理。

“娃儿生下来了,我们就要尽最大的努力把他们带大!”夫妻俩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而是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撑起了这个家。

早些年,田贵和夫妻双双在广西瓦窑场打工,后来为了照顾小孩,就回到了老家,在县城工业园区一家企业做了几年工,每个月靠一两千元的工资养家。“现在,他的眼睛看不清楚东西,在工厂里没法干活了,我们就只好打别的主意谋生。”何柱琴指着田贵和对笔者说。

工厂的活干不了,就挣不了钱,可是生活还得继续。田贵和夫妻俩经过考察市场,决定在村里规模养猪。养猪需要一大笔钱,夫妻俩拿出自己平时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再通过向亲戚借和向银行贷款,筹集了50万元资金。

2012年9月,夫妻俩租了3亩地,修建两栋猪舍,办起了初具规模的养猪场。为了节约资金,两人起早贪黑地干活。

夫妻俩不但辛苦干活,也刻苦学习养猪技术。现在,养猪场里养有24头母猪、500头育肥猪。

“目前最缺的就是资金了,每个月仅饲料钱就要一万多块,加上其他费用,一共要支出两万元左右。不过,前几天卖了60头仔猪,资金紧缺的矛盾已经缓和。”田贵和说。

尽管田贵和两口子养了很多头猪,但为了节省资金,没有请人帮忙,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打扫猪圈、拌料、喂食,一个人顶几个人用。“莫小看这个残疾人家庭,他们太舍得下工夫了,太能吃苦了,村里许多健康人都赶不上他们。”村干部感慨地说。

谈到今后的打算,田贵和脸上露出笑容,他说,到2013年年底,几百头肥猪就可以出栏了,除去成本,有几万块钱的赚头,明年计划再向银行贷点款,把养猪场的规模搞得更大一些。

(作者联系地址:重庆市铜梁县委宣传部新闻办公室 邮码:402560)

篇5:残疾人补贴申请书

本人是李头香,性别女,今年70岁。家住xx县xx村桥头组。本人因年幼患小儿麻痹症造成右脚瘫痪,经主管部门鉴定为下肢残疾。因在家务农,没有固定收入,老公年迈,长子早逝,经济来源少,又因身体缺陷,家庭生活难以维持。特申请给予生活救助,以帮助我的家庭度过难关。谢谢!

申请人:李xx

篇6:贫困残疾人的申请书

您好!

我叫xxx,男,汉族,19xx年x月xx日出生,家住xxx,身体残疾。

我因病导致视力低下,看东西模糊不清,加上现在年事已高,行动极为不便,生活不能自理,年收入还不能维持基本生活,又没有劳动能力,生活特别艰苦。听说我的这种情况可以申请残疾人补助。

我有理由相信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相信伟大的政府会给我解决实际困难。伸出援助之手,请求政府根据给予资助。心里非常高兴,好似抓住了一根救命的稻草,看到了一线黎明的曙光。于是,几经思考,特申请残疾人补助,以度过艰苦的时日。

申请人:xxx

篇7:残疾人创业补贴申请书

1.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具有我区户籍,持有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

2.办理了《就业创业登记证》,每年12月份经人社部门年审。

3.以个人身份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

二、申请材料和申请程序

1.《福建省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社会保险补贴申请表》,表格可在社区、区残联领取。

2.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缴费凭证(税收完税证明或参保缴费情况表)。

3.户口簿、身份证、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就业创业登记证》、海峡银行卡原件及复印件。

4.上诉表格填写完整并提交材料的原件及复印件至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

三、申请时限

符合补贴条件的个人于每年5-7月间向我区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提出申请,在规定期限内未申报的,视为自动放弃。

四、补贴标准和要求

1.对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每年按照当地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基数缴费金额的50%给以上年度社保保险补贴。

篇8:残疾人贫困补贴的申请书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我国“两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项目。政策实施5年来,中央购机补贴资金由2004年的0.7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40亿元,2009年中央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安排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00亿元[1],比2008年翻2.5番,实施范围扩大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产生了良好的聚变效应[2]。从2006年起,商洛市开始享受国家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3年来,中、省补贴资金从2006年的165万元[3] ,提高到2008年的400万元[4],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让山区农民感受到了现代农业机具带来的文明成果,推进了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山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研究贫困地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的效应和障碍,对加快老、少、边、贫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走上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1 商洛市的区域特征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1.1 商洛市的区域特征

商洛市地处陕西省东南部,与豫、鄂两省接壤,西邻古都西安,东瞰南阳盆地,北接八百里秦川,南带江汉平原,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位于东经108°34′20″~110°01′25″,北纬33°02′30″~34°24′40″之间,总面积19.3kkm2,总人口24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05.7万人,非农业人口34.8万人[5]。商洛市受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制约,农业基础差,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辖区包括六县一区,是集中连片的国家级贫困地区。耕地主要为“四多”“四少”,即旱地多,水浇少;坡垣地多,平地少;中低产田多,高产田少;蓄耕人挖地多,宜机耕地少,为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贫困山区[6]。

1.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现状

2006年起,国家和陕西省开始对商洛市辖区的六县一区的3个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共投入农机具补贴资金165万元,拉动农民投资635.5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635台(件)。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64台,微耕机367台,旋耕、旋播机51台,揉丝机45台,秸秆还田机8台,受益农户574户,农机合作组织2个[3]。2007年,国家和陕西省共投入商洛市农机具补贴资金235万元,拉动农民投资539.5万元[7],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覆盖全市的六县一区,购置各类农机具933台(件),涉及的机具主要为大中型拖拉机、微耕机等农用动力机械,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田间作业机具,秸秆饲料加工以及养殖机械,茶叶等农产品生产加工机械等其他机具,受益农户788户。2008年共投入农机具补贴资金400万元,带动农户自筹843.53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5 204台(件),涉及的机具扩大为大中型拖拉机、微耕机等农用动力机械5种,耕作机械3种,种植机械3种,收获机械类10种,植保机械2种,水产品机械3种,茶叶机械3种,薯类加工机械1种,设施农业机械2种,畜产品加工机械1种[8]。

2 实施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的效应

2.1 农机作业量明显增加,作业质量显著提高

2006年,商洛市“三秋”共完成农机作业:耕地整地4.57万hm2(其中,深耕、深松面积2.1万hm2) ,机播面积4.47万hm2(其中,精量、半精量播种1.74万hm2) ,机脱9.5万hm2,秸秆还田0.16万hm2,分别较2005年增长52.3%,8.5%,29.6%和78%[3]。2007年完成耕地整地4.39万hm2,机播面积5.25万hm2,机械植保4.9万hm2,机收面积1.23万hm2,机械脱粒2.68万hm2,分别较2005年同期增长了14.2%,0.3%,29.9%,3.2%和27.2%[8] ,作业质量显著提高,还有效地应对了当年自然灾害,减少了粮食等谷物的损失。

2.2 促进了农民增收,推动了农业增效

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山区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致使农机购置成本降低,农机户受益,农民受益,农业增效。丹凤县商镇农民刘军亮2007年享受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购买一台250型拖拉机(配旋耕机),在“三夏”“三秋”两季作业达到11.5hm2,收入7 000多元,其他时间跑运输,年收入达20 000元。实践证明,通过使用农业机械,大大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用工量,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时间,使农民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行业,拓宽了增收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社会效益明显。据实地调查,大中型拖拉机有机户户均作业年纯收入1.5万元左右,小型农机拥有户一般户均年纯收入4 000多元,全市农机户人均年纯收入2 000元左右,比全市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 609元高出500元左右。

2.3 提高了农机装备水平,优化了农机装备结构

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下,农民开始购买先进适用、经济安全和节能环保的农机具,农民使用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积极性大大增强,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数量和质量同步增长的良好趋势。2007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3.9×103kW[9],比2006年增长24.7%,比政策实施前的2005年增长37.1%。其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到605台,比2006年增长11.7%;大中拖拉机配套农具355台,比上年增长12.8%;联合收割机12台,比2006年增长62.3%,茶叶机械和其他保护性耕作机械保有量也较往年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2.4 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据调查统计分析,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中,1个正常劳动力只能种好0.35~0.5hm2地,养活3~5人;而采用机械化作业以后,1台手扶耕整机日作业量1~1.5hm2,为人工的5倍。可见,农业机械化作业可以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农业生产用工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加速了农村富于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和外出务工转移,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化。2006年,商洛市外出务工人员为48.1万人,劳务收入13.6亿元[10]。

3 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支农惠农措施,有效增加了贫困山区农民的收入,推动了农业科技进步,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繁荣了农村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在贫困山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障碍。

3.1 补贴资金总量与补贴比例偏小

据统计测算,到2007年,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41%,这标志着我国农机化水平已经由初级阶段进入中级阶段[11]。但是,我国农机化整体水平还比较低,全国发展不平衡,就陕西省而言,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41.9%,关中地区已达63.3%,陕北、陕南只有19.7%和12.7%[12],还处于初级阶段的低水平。贫困地区农民收入不高,购机能力还不强,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需求量比较大。2006年,商洛市农民人均收入为1 609元,比全陕西省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少651元,比全国农民人均收入少2 188元的,当年国家和陕西省共投入农机具补贴资金165万元,购置各类农机具635台(件),受益农机合作组织和农户只有576户。同时,由于单机购置补贴比例较低,购买大中农机具,大多数农民没有资金来源。

3.2 补贴机具范围与区域需求不适应

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虽然补贴机具品种不断增加,但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机械及配套机具品种较多。相反,需求量比较大的,符合区域经济作物生产的农机具以及适宜丘陵山区农业生产的作业机械却未全部纳入国家补贴范围,严重影响了贫困山区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制约了贫困山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3.3 山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农机作业成本较高

由于山区自然条件制约,适宜机械耕整面积少且土地不连片,农田独户分散,不利于规模化耕作,农村机耕道短缺、路面条件差、行驶速度慢,导致耗油增高,农业机械利用率较低。同时,农机具厂库棚、农机维修和售后服务网点等配套实施建设滞后,加上近年油价节节攀升,长期居高不下,使得农机作业成本持续上升,作业利润降低,减缓了山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速度。

3.4 贫困地区财政补贴力度不足

农业发展区域不平衡是我国的现实国情。通常情况下,平原地区对粮食作业机械需求量比较大,国家近年来对该类农机具的补贴基本到位,加上平原地区较好的经济条件,地方补贴力度大,补贴政策效果明显。但是,广大的丘陵地区和贫困山区,由于地块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兼之农作物种类多,种植方式多样化,对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特点的多用途小型农机具需求旺盛,而目前国家和各省对此类农机具的补贴力度还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加上市、县地方财政保“吃饭”都比较困难,农机购置补贴地方配套资金基本为零,严重制约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推广和具体实施。

3.5 补贴政策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办公经费不足,农机管理部门没有广泛做到宣传、推广、培训和演示工作,农民看不到样机,选购农机具只是摸着石头过河,使得许多想购机的农户不知道都有哪些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更不知这些农业机械的性能是否适应当地农业生产要求,对所购机具的如何使用知之甚少,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3.6 补贴机具生产企业的服务和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农机具生产供货企业的产品、经营、服务的品牌意识普遍较差,缺乏长期战略性市场思维。企业产品推广中不正当竞争的现象依然存在,个别生产企业的售后服务能力差,甚至出现产品批次质量问题,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

3.7 农机具补贴操作程序还需要进一步科学化

由于贫困地区农机补贴政策实施较晚,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和补贴资金运作不十分规范,补贴政策、补贴资金、补贴机具和工作服务不能及时到位,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也影响了当年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效益。

4 结论及建议

农业机械购置补贴作为国家的一项长期的支农惠农政策,是中国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由于我国自然地形和气候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农业和农机化的区域特色,不同自然和经济条件的地区,对农业机械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对不同区域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国家和各省(市)要区别对待。

1)国家和省(市)农机补贴资金规模要向老、少、边、贫和山区倾斜,适当提高单机购置补贴标准,特别是要为贫困县(区)预留农机补贴工作资金,以保证农机补贴工作的正常开展。

2)国家和省(市)的农机补贴目录要适应各地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特点以及当地农机化发展格局,考虑农民购买能力,围绕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突出重点、择优提高补贴,允许市或县(区)选择部分农机具购置补贴机具目录外的产品,以弥补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3)各地要围绕区域优势和特色产业,找准农机化发展的切入点,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引进环保、低耗和高效的农机具。农机具补贴要实行市场化运作,以减少或简化补贴农机手续,试点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基础开设农机具补贴“超市”,方便农民购机。

4)建立当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配套措施,对不同的农机用户、农机大户和农机合作组织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政策,如建立燃油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小额信贷制度等,调动他们购买和服务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机具的作业效率。

5)做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和服务工作。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好购机户的使用培训和售后服务工作,提供农机具使用效率,减少农机作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财政部.2009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EB/OL].2009-02-25.http://www.agri.gov.cn/xztz/gd/2009-02-25.

[2]李军富.我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发展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3):230-233.

[3]商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关于2006年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实施情况的报告[R].商洛:商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2006.

[4]周振田,刘婷.商洛市将获40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N].商洛日报,2008-03-31(01).

[5]周振田,王治芳.商洛山区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的调查与思考[J].陕西农机化,2007(6):33-36.

[6]佚名.商洛在中国.[EB/OL].2008-10-11.http://www.shangluo.gov.cn/0/1/5/30/1590.htm.

[7]商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2007年度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实施工作总结[R].商洛:商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2007.

[8]商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2008年度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实施工作总结[R].商洛:商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2008.

[9]商洛市统计局.2006年商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商洛:商洛市农业机械管理局,2007.

[10]商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商洛市统计局.商洛市2007年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N].商洛日报,2008-06-02(02).

[11]张宝文.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再上新台阶[J].农机科技推广,2008(1):4-10.

篇9:残疾人贫困补贴的申请书

[关键词] 贫困地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践与思考

隆德县位于宁南边陲六盘山西麓,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和财政穷县、工业弱县及国家级扶贫工作重点县,也是宁夏南部八个国家级扶贫县之一。全县总人口18.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56万人。耕地面积60.5万亩,其中可机耕面积 29.56 万亩。我县由于受经济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素质较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农机化水平还相当低。2005年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为14.5万KW,那么人均占有可机耕1.9 亩,农机化水平为 23%,近年来,由于国家非常重视农业,党对农村政策的不断完善,出台了农机具补贴等一系列惠农、惠民、利民政策,国家每年都拿出部分资金,帮助农民购置一定数量的农业机械。由于国家不断加大补贴力度,对农机具补贴的资金资金规模由2006年的40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 570万元,政府对农机实施补贴,调动了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农民投资农机的热情空前高涨,推动了农机数量和农机装备的增长,促进了农机化发展。五年来,我县广大农民群众抓住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机遇,充分利用农机具购置补贴的有利时机,购置了一定数量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装备水平明显增长,促进了农机化发展,农机补贴政策收效明显。

一、贫困地区农机补贴政策的现状

1.农机补贴政策促进了农机装备的大幅增加

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使我县农业机械数量和农机化装备大幅增加,特别是以小型拖拉机、微耕机和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得到迅速推广。五年来我县共补贴农机具167702 台,期中:大中型拖拉机 364台,小型拖拉机 1452台,马铃薯种植、收获276台,其他农业机械14680台(件)。投入农机补贴资金 1374 万元,带动农民投入购机资金 1998 万元。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减轻了农民购机资金的压力,调动了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使许多没有经济能力的农民也想方设法筹集资金购置了农业机械,农机装备大幅增加,“十一五”末期,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5万KW,以期初相比增加了26 %,平均每年递增1.04 KW。

2.农机补贴政策推动了农机化作业程度的提升

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五年来,农机化作业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2010年农机化作业程度:机耕面积19万亩,机械植保面积 19万亩,机电灌溉面积8万亩,机收面积8万亩,农机化水平达到 38.1%。

3.农机补贴政策带动了农业新机具的示范推广

农机推广部门积极开展新农机和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促进农机化事业健康发展。目前,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热情高涨,农机拥有量大幅增加,农机化程度得到提升。农机购置补贴在我县实施五年来,出原有机械有所增长外,农民对新技术、新机具也有了较快的认识,微耕机、马铃薯种植、收获机械拥有量从无到有,从2005年的起到2010年达到276 台,并继续呈现上升趋势,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

4.农机补贴政策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愿望

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的必要工具,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2010年农机化经营总收入 7756.9 万元,利润总额 4258万元。经过调查,农民购置农机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三年可收回投资成本。农民购买农机除了自己用以外,还为其他农户服务,因此没有享受到农机补贴的农户也间接享受到了购机补贴的实惠。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实施以来,尽管各级农机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阳光操作,规范透明,深受农民的欢迎,但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1.是有些机具价格偏高

虽然国家给予了一定的补贴,但有些大型机具的价格较高,相对普通农户的购买力来说有点偏高,不利于广泛范围推广。

2.是机具使用操作不当

部分机手是初次接触和使用新型机具,存在着操作不熟练,调试不当,保养不到位的问题,需要生产厂家和农机部门共同搞好技术服务。部分机具也确实存在产品质量欠佳,售后服务跟不上的问题。

3.是农机推广经费短缺

推广先进实用农机具,要求从政策宣传、部门协调、组织实施、示范演示、技术培训、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给农民提供方便和服务,需要大量的工作经费,但因专项工作经费有限,给农机推广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是燃油补贴落实错位

现行农业燃油补贴按田亩面积由地方财政直接补给承包田地农户,农机户没有得到补贴资金,占有田地的农户就是不用机械耕种也有农用燃油补贴,造成农用燃油补贴落实中的“错位”,加重了农机户的负担,损害了农机户的利益,影响到农机具的进一步推广,影响到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推进。

5.是基础设施影响较大

农村机耕道数量少,路况差,宽度窄。近几年来,虽然通过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和土地整理项目,部分机耕道有所修缮,但大部分仍达不到使用机械化质量要求和群众需求。

三、对策及建议

1.加强农机户技术培训

农机户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其直接收益。有些农机户由于技术不到位,出现机具操作故障频繁、经营入不敷出甚至亏本的现象。用农机手自己的话讲是学会操作容易,熟练操作困难。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农机户的管理培训工作,提高农机户的服务水平。

2.扩大农机具补贴种类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土地耕作条件不同,对农机的需求品种和类型也各不相同。建议今后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中,在实行全国、全区统一目录的同时,留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补贴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机具,以适应不同地域的农民的特殊需求。

3.落实质量监督管理

对纳入补贴目录的农机产品,生产厂家、经销企业要与当地农机管理部门签订责任书,做出质量价格承诺,做好售后服务。针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某些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跟不上的问题,农机管理部门应配合质监、工商和农机投诉部门逐步建立制约监督机制,督促生产厂家生产质优价廉性能优越的产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对补贴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受补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情况进行检查监督,严厉打击乱涨价和欺诈行為,切实保护农机户的合法权益。

4.理顺农用燃油补贴

农忙时节有关部门应保障柴油供应及时充足。建议农用燃油补贴本着“多作业多补贴,多机多补,无机不补”的原则,设置一定比例的补贴资金,进一步加大对农机大户的支持力度。根据农机实际作业量,核定补贴额,直接补给农机户和从事农机田间作业的农机服务组织,具体操作细节可由农机部门制订相关规定来解决。

参考文献

[1] 胡德理.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J].四川农机,2009(5):6~8

[2] 张万军,欧兴江.健全制度强化措施扎实做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J].新疆农机化,2009(1):14~16

[3] 赵勇.论农机补贴工作中如何发挥县级农机监理部门的作用[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3):176~177

[4] 叶建平,胡云天.做好农机购置补贴的措施和建议[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7(3):43

篇10: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书

残疾人护理补贴申请书

尊敬的民政部门领导:

我叫张xx,人称哑妹,现在向民政部门申请残疾人生活费补助。我家现在居住在江苏省XX市XX市XX,家里一共5口人,分别是父亲、母亲、奶奶、我、爷爷。由于家庭困难,辍学在家,想出外打工,苦于聋哑,无人请我。哥哥在浙江县XX市读大学,每年的学杂费生活等用都需要两万元多元,哥哥读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有九万元多,爸爸妈妈都是农民,只靠在家耕种维持全家的生活,爸爸的左手指动作不方便,妈妈又多病痛,我身边聋哑,我的左手指很弯,父母为了我已经花费了很多钱,这让本来就穷的家里上加霜。另外去年妈妈被砖砸伤头部,又花了差多八千元,现在家里还欠别人的债五千元没还,我现在上班工资很低没法帮爸爸妈妈,多得中国人民政府体恤人民,对残疾人有特殊关照。故向政部门申请残疾人生活费补助,恳求民政部分批准。申请人:xxx xx年xx月xx日

篇11:贫困补贴申请书

你好!

我叫xxx,是一个偏远的农村普通农民,49岁,长期颤抖无力,没有任何劳动能力。经过多次就医,他还没有被诊断出来。他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欠下了几万元的债务。平日家庭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然而,亲戚朋友仍然有一丝亲情,邻居们也有一点旧恩。只有在一段时间内,他们才能有衣服和温暖,有食物和生活。

家里还有二老,已经八旬多了,膝下还有两个儿子,现在家里没有劳动力,xx20xx年10月,大儿子因严重鼻窦炎在渭南中心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他花了1万多元,仍然没有康复。他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别人的照顾。20xx年8月,他的妻子患有胆结石和阻塞性胆管化脓。她在白水县红十字会医院和渭南中心医院接受了两次手术治疗。现在她还没有治愈它。她经常吃药和注射。此外,我病得很重,无法照顾家里的一切。房子漏水真的是一夜之间的雨。当我开船时,我遇到了顶风。回顾过去,全家人都很幸福。回顾过去,一个家庭是混乱的,痛苦在我心中,但我没有力量回到天堂。没有办法。我只能把牙齿打掉,吞进肚子里。只有像我这样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才能真正体验这样的痛苦。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x

篇12:残疾补贴申请书

我是朔州市xxx(身份证号码xxx),现住xxx因为小时候发高烧时治疗不善,导致我不幸身患残疾。现在我已经长大,可是却失去了劳动力,无法自食其力。

XX年经相关部门鉴定,我为言语、智力多重残疾,残疾等级为一级。我丈夫李帅患有四级肢体残疾,身体虚弱不能劳作,母亲年迈,既要照顾家庭,特别是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实在无能为力,造成家庭特别困难,收入低微,生活难以为继,今特向贵单位申请补助。

此致

敬礼!

申请人:

篇13:残疾人贫困补贴的申请书

一、民族地区反贫困与农业保险补贴的逻辑分析

经过20多年的扶贫开发, 民族地区的贫困干预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 不仅贫困人口数量大幅下降, 而且, 贫困的地理特征也由传统的集中连片、整体性分布逐渐转向个体性、碎片化分布。而伴随着贫困分布性质的改变, 我们发现, 以瞄准区域为指向的开发式扶贫政策功效日趋弱化。以四川省凉山州为例, 不仅资金产出效率降低, 每万元扶贫资金的脱贫人口数由2009年的0.41下降到2010年的0.23, 而且, 反贫政策对贫困人口或家庭自我发展能力的激励功效也越来越弱。贫困人口波动幅度大、返贫频繁成了贫困干预的普遍性难题。

进一步透析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的“大进大出”现象与频繁返贫的原因, 一个有力的解释在于自然灾害与贫困的高度伴生性。据测算, 2004年四川洪灾的发生, 致使凉山州返贫人口超过了当年的脱贫人口;2008年受汶川大地震的影响, 贫困发生率由灾前的30%上升到60%以上;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的干旱, 又造成全州144万人受灾, 饮水困难65万余人, 缺口粮43万余人, 农作物受灾9.2万公顷, 直接经济损失53亿元, 其后的8.12特大山洪泥石流又造成农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在某种意义上, 灾害与贫困伴生构成了当下民族地区农户生计脆弱的主体表现。由此, 基于区域瞄准与贫困人口能力建设的开发式扶贫政策, 既无法瞄准贫困家庭在自然灾害之中的防范与应对能力, 也无法进一步激活贫困群体的自我生产发展能力。

从贫困性质转变与政策调适的相恰性出发, 民族地区的贫困干预行动, 显然已经无法完全依赖开发式扶贫手段了, 反贫困政策需要走向瞄准家庭生计脆弱性的干预导向, 需要突然由事前防范到事后救助的全过程渗透, 即基于降低农户生计脆弱性的反贫困政策, 在民族地区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下, 必须依靠强化农业保险的手段来分散农户的生产经营风险。这既是新形势下减贫工作的需要, 也是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需要。

二、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介绍

鉴于农业保险属于典型的准公共品范畴, 产品本身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 付费与受益范围之间并不完全契合, 存在一定程度的非排他性, 再加上农业保险固有的赔付率高、查勘定损技术难度大、管理成本高等特征, 农业保险发展通常存在供需双冷的窘境, 因此, 各国的普遍做法是借助财政政策对农业保险进行扶持。

从凉山州的贫困干预政策框架看, 从2007年开始, 财政对试点地区农业保险实行保费补贴,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 目前初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机制。其中, 政府的职责主要是组织协调财政、农业等部门, 运用保费补贴手段推动业务开展。根据凉府函[2007]94号、凉府办发[2008]54号、凉府办发[2009]37号、凉府办发[2010]9号文件, 凉山州确定的农业保险补贴险种, 2007年只有水稻、玉米、生猪、能繁母猪4个险种, 2010年扩展到水稻、玉米、油菜、育肥生猪、能繁母猪、奶牛6个险种。保险金额与费率确定上, 2010年水稻一般灾害和旱灾的保险金额分别为300元/亩和100元/亩, 保险费率分别为5%和10%;玉米一般灾害和旱灾的保险金额分别为292元/亩和100元/亩, 保险费率分别为5%和10%;油菜保险金额为280元/亩, 保险综合费率为5.5% (换算定额为15.4元/亩) ;育肥生猪的保险金额为500元/头, 保险费率为3.6%;能繁母猪的保险金额为1000元/头, 保险费率为6%;奶牛的保险金额为5000元/头, 保险费率为5%。其中, 财政保费补贴标准为:种植业 (水稻、玉米、油菜) 保险费分担比例中央占40%、省21%、地方财政14%、农民自筹25%;育肥生猪保险费中央分担10%、省25%、地方财政35%、农民自筹30%;能繁母猪, 中央50%、省13%、地方财政17%、农民自筹20%;奶牛, 中央30%、省14%、地方财政16%、农民自筹40%。 (详见表1)

据统计, 在政策初推开的2007年, 凉山州共承保能繁母猪504512头, 占计划承保数的80.72%;2008年在实现能繁母猪统保的基础上, 又对盐源、宁南、西昌、甘洛等县 (市) 的水稻、玉米实行了保险, 共实现农险保费4748万元, 其中, 水稻承保面积达8956.66亩、玉米195213亩 (1) 。可以说, 在财政不断加大保费补贴力度的情况下, 无论从承保险种还是从推开范围看, 农业保险实施确实有了较大进展, 目前已遍及全州17个县市, 参保农户也越来越多。根据笔者对部分参保农户的入户调研, 多数农户在“农险政策对降低种养业风险损失具有实际意义”上表示认同, 也在不同程度上从政策中受益。所以, 从总体上看, 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实施对于弱化贫困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具有较好的效果, 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或缓解灾后财政资金救济不足造成的生产再开展困境。事实证明, 依靠强化农业保险来支撑民族地区新时期的反贫困工作, 确实具有单一的开发式扶贫所不能及的优势, 二者间形成了良性互动关系。

三、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分析

然而, 在调研中, 笔者也发现, 凉山州现行的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存在一些问题, 政策设计与当地贫困状况之间呈现出某种背离性色彩, 对贫困农户参保的激励力度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政策的减贫功效。

1. 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存在目标瞄准偏离

如上文所述, 2010年列入凉山州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农作物只有3种 (水稻、玉米、油菜) , 养殖业也只限于育肥生猪、能繁母猪和奶牛3类。这一原则性的政策规定, 在实际运行中又存在补贴品种递减情况, 特别是在“自主自愿”参保前提下, 具体到州下辖的17个县市的时候, 很多地方的贫困农户实际上只能享受到一种农作物或养殖业的补贴, 如果当年种植作物或养殖品种不在补贴清单内, 甚至根本享受不到政策优惠。而分析凉山州贫困农户的地理分布与生产经营特点, 他们中的主体分散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二半山区和高山区, 该地带的地理与气候特征决定了种植作物与养殖品种与一般坝区有别, 尤其是经过多年“特色经济”发展理念的宣扬, 贫困农户在生产经营上也越来越集中于种植青稞、马铃薯、荞麦、玉米、药材、蚕桑、食用菌、苹果等作物, 畜牧业发展则朝向牛、羊、猪养殖。如果从政策设计看, 则该地带农户能够享受到的财政补贴品种就只限于玉米、牛、猪三类。而贫困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并非单一性的, 青稞、马铃薯、荞麦、药材、食用菌、苹果、蚕桑、羊等贫困农户普遍选择的生产经营对象则无法列入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 自然也无从享受财政补贴的政策优惠。如此一来, 最需要借助农业保险手段弱化生计脆弱性的贫困群体, 能够得到的财政补贴最少, 其承受的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最高。也正是农业保险财政补贴制度设计存在着目标群体瞄准上的偏离, 这些年的扶贫工作一直陷于“贫困—扶贫—脱贫—灾害—返贫”不利循环中。

2. 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对相关主体的激励不足

根据西方各国经验, 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建立在政府对农业保险参与各方的有效激励基础上。这种激励, 不仅包括投保农户的需求激励, 也包括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供给激励, 甚至是政府层面的组织激励。而从凉山州政策性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情况看, 目前只有保费补贴方式, 可以说, 无论是对投保农户来说, 还是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乃至地方政府而言, 财政激励力度都存在不足问题。

首先, 以投保农户为对象的需求补贴激励效果并不理想。

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保费补贴覆盖的品种太少, 无法囊括贫困农户具有共性选择的经营品种。二是保费补贴力度有限, 农户自筹保费金额超过贫困家庭的支付能力。以奶牛保费补贴为例, 按照2010年保险金额、保险费率、保费分担比例规定, 农户自己需要承担的奶牛保费是100元/头, 这个缴纳金额相对于贫困农户的收入水平来说, 确实是较大的负担。它事实上造成贫困农户虽然了解政策的风险弱化功效, 但是, 因为无力支付高额的保费, 也只能对政策望而止步。三是农业保险财政补贴的风险种类太少。对农作物只补贴暴雨、洪水 (政府行蓄洪除外) 、内涝、风灾、雹灾、冻灾、旱灾这几类特定风险的保险, 对养殖业只补贴重大病害、自然灾害、意外事故三大责任的保险, 并仅根据农作物、家畜生长期内所发生的直接物化成本计算保费补贴, 其特定风险补贴难以符合凉山州各县市存在风险的差异化需求, 从而削弱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效果。四是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保险标的投保条件规定较为苛刻。如, 投保的育肥猪必须在体重在20公斤以上;外种能繁母猪需8月龄以上4周岁以下且有生殖能力;本地能繁母猪需8月龄以上5周岁以下且有生殖能力;投保奶牛品种必须在当地饲养1年以上 (含) 、畜龄在1周岁以上 (含) 7周岁以下 (不含) 、饲养场所在当地洪水水位线以上的非蓄洪、行洪区、能按所在地县级畜牧防疫部门审定的免疫程序接种并有记录等 (1) 。保险公司出于降低赔付风险而确定的这些投保门槛, 与养殖农户的投保需求条件并不一致, 养殖户更希望承保的风险较高的月龄较小的猪只、奶牛等得不到财政补贴的支持。

其次, 对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供给补贴激励有限。

这主要体现在财政激励手段单一, 只限于税收优惠方式, 缺乏经营费用补贴和再保险补贴。根据现行税法, 财政对开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经营主体的激励只有税收优惠政策, 即规定可以免征其营业税;以营业税为计征依据的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也可随营业税而免征;同时, 对农业保险合同免征印花税。这种税收优惠不仅力度小而且范围窄, 对承保农险的保险公司等经营主体来说, 并没有很强的激励性。而根据发达国家经验, 财政对承保农险的相关经营主体的诱导性激励, 不仅需要借助税收手段来实现, 而且也有必要对保险企业经营管理费用进行适当的补贴, 同时, 也需推动建立有效分散保险公司风险损失的再保险机制。

再次, 对地方政府层面的组织激励动力不足。

从凉山州农业保险的责任划分看, 各县市的地方政府不仅需要承担具体的组织、安排工作, 而且, 需要承担起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这一责任划分主要是基于农业保险的地方准公共品性质而确定的。理论上, 农业保险的开展确实带有地方受益色彩, 由各县市的地方政府负责组织工作并承担一定的保费补贴本无可厚非。但是, 由于凉山州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贫困县的地方政府财政自给能力差, 缺乏推动农险的保费配套资金, 再加上贫困县多处于高海拔地带, 安排农险工作所需要的组织成本较高, 受制于经费制约, 贫困县对开展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中央、省政府对这些客观因素的考虑不足, 在保费补贴比例等制度设计上并没有体现出区域的差别待遇。这种标准化的“联动补贴, 统一比例”方式, 事实上造成了明显的补助累退效应, 从而与农业保险补贴的反贫困意图相悖。

3. 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缺乏特殊性、地域性、层次性

从理论上说, 构建具有区域性、特殊性的农业保险体系本是弱化风险、提高财政补贴资金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是, 从凉山州各县市的保费补贴情况看, 虽然凉府办发[2010]9号文件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方案中给出了“鼓励各县市开展特色农业、农房等保险工作”的原则性指导, 但是, 这条规定也仅仅是原则性条款, 根据笔者调研了解到的情况, 贫困县在财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 仅支付四川省基本参保险种的保费补贴已经力所不及, 根本没有动力与能力去开展特色农业、农房等保险工作。所以, 在险种覆盖层面上, 凉山州现行的保险补贴事实上缺乏对特色农业等地域标识产品的支持, 而近年来民族地区的农业发展又多向特色经济倾斜。诚如上文所论, 凉山州贫困农户急需投保的青稞、马铃薯、荞麦、药材、食用菌、苹果、蚕桑等特色农业由于缺乏农险保费补贴的支持, 其发展风险又高过一般的农业经营。

而且, 从现有农险补贴手段等内容来看也缺乏地域性、层次性色彩。第一, 保险费率、保费补贴缺乏差异性的优惠照顾, 无论各县市经济基础如何, 均规定采取一刀切的固定比例分担原则, 缺乏对贫困县地方政策财政拮据现实的考虑 (见表一) 。第二, 在支持性政策如税收优惠政策、信贷优惠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等设计上, 也缺乏差异性处理, 不仅税收优惠没有体现出对保险经营者的差别税率, 而且财政对贫困县开展农险的特殊组织成本也缺乏必要的补贴。第三, 参保原则上缺乏层次性色彩, 各险种、县市的参保前提均建立在“自主自愿”基础上, 而对贫困县来说, 由于农业保险的准公共品特征, 其明显的“利益外溢性”使得“搭便车”行为客观存在, 农户参保意愿本来就比较低, 加上贫困县财政拮据, 政府本身也缺乏推动农业保险深入发展的动力, 在此情况下, 以“自主自愿”为原则的参保规定, 实际上排斥了贫困县、贫困农户享受农险财政补贴的机会。第四, 从财政补贴拨付形式看, 凉府办发[2010]9号文件规定, “各县市财政应根据测算数, 将本级承担的保费列支后, 于2010年5月30日前拨付到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凉山州分公司开设的“农险资金专户”, 年终根据实际保险业务量和县级资金到位情况再拨付 (退回) 剩余配套资金”, 这一补贴资金拨付形式规定, 并没有考虑到各县市财政实力的差异, 尤其是缺乏对贫困县做资金融通性处理, 这实际上是一种程序不公。

四、健全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路径选择

针对凉山州上述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存在的诸种问题, 笔者认为, 今后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需要强化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做足对农业保险各参与方的财政激励, 二是着手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保险补贴机制。鉴于其他民族地区农业保险补贴存在问题与凉山州情况基本相似, 笔者给出的政策建议同样适用于其他民族地区。

1. 做足农业保险参与各方的财政激励

农业保险的财政激励, 从实践性主体视角出发, 包括需求激励、供给激励、组织激励等。也只有将财政支持渗透到农业保险参与各方与农业保险运行的全过程, 财政对农业保险的诱导机制、激励功效才能达到最优释放。因此, 今后既需强化对参保农户的补贴, 也需将财政补贴延伸到农业风险的经营主体、组织机构等。具体来说, 主要内容包括:

(1) 强化对参保农户的补贴激励。如前文所述, 目前的财政保费补贴由于存在目标“瞄偏”、覆盖面过小等问题, 它对农户的参保激励性不强。因此, 今后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设计, 增强补贴的激励功效:一是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贫困民族地区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比例。根据国际经验, 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在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50%—60%左右, 而对落后地区而言, 政府的保险费补贴若低于2/3则无法激励农户投保。考虑到以凉山州为代表的民族地区经济薄弱, 贫困农户较多, 因此, 中央、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应提高至不低于80%甚至全额补贴。二是扩大保费补贴险种, 在目前的水稻、玉米、油菜、育肥生猪、能繁母猪、奶牛这6个基本险种的基础上, 将当地的特色农业种植、养殖品类纳入财政补贴框架, 如试将凉山州各县具有普遍经营选择的马铃薯、羊、荞麦等纳入承保范围。三是考虑贫困农户支付能力与参保需求条件, 借助补贴等手段降低贫困农户的参保门槛, 比如放宽保险标的的龄期等条件约束, 尽量将高风险期纳入农业保险政策中;扩大风险与灾害的涵盖范围等等。

(2) 增强对农险经营主体的财政激励。农业保险相对于其他保险而言, 存在面宽量大、点多线长、保险标的分散等特点, 不仅宣传动员、组织参保、登记造册、展业收费、填发凭证等承保工作十分繁杂, 而且报案、查勘、定损、公示、赔款、复查等理赔环节也存在种种技术困难, 承保机构往往需要为此承担高额的业务费用。商业性的保险公司运作基于“盈利”目标考虑, 通常不愿涉入农业保险领域。因此, 要诱导保险经营主体进入农业保险领域, 需要充分的财政补贴激励。今后, 对保险经营主体而言, 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强财政激励功能:一是加大税收优惠力度, 在目前营业税减免的基础上, 可考虑将免征范围扩大到农村家财险、人身险和健康险等其他涉农保险业务, 并在一定期间内免征或减征其所得税, 允许农业保险经营主体从经营盈余中扣除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保险准备金在税前扣除。二是对承保农险的保险公司等经营主体提供管理费用补贴。根据发达国家经验, 政府提供的该补贴一般占管理费用的全部或50%以上, 考虑到我国的财力状况和实践经验, 建议由中央财政负担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40%—70%左右的经营管理费用。三是提供再保险补贴以支持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风险分散需求, 可考虑由中央或省政府统一组建政策性农业再保险公司, 以国家为最后承保人来最大限度分散风险。

(3) 开展针对地方政府的组织激励补贴。如上文所述, 农业保险的开展需要多方主体参与, 地方政府在农业保险推行中, 不仅需要承担一定比例的保费补贴, 而且, 财政、农业、气象、水利等相关部门对保险公司的承保、查勘、定损、理赔等各项工作也需要予以全力支持, 在贫困县乡, 保费甚至需要由基层政府代收代缴。可以说, 保费补贴与组织费用给贫困地区的地方财政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因此, 越是需要开展农业保险的贫困地区, 其地方政府的推动积极性就越弱。基于此, 有必要在地方政府层面实行财政激励政策:一是适当调高中央、省财政的补贴比例, 酌情降低或取消地方政府 (县市级) 的保费配套要求以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二是对地方政府开展农险而发生的组织费用进行必要的补贴, 并将其努力程度纳入奖励范畴。三是在保费补贴资金拨付流程上, 考虑民族贫困地区的特殊性酌情放松控制条件, 减少划拨链条, 缩短划拨周期。

2. 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财政补贴机制

此外, 鉴于民族地区幅员辽阔, 各县市之间地理落差大、气候复杂多变, 再加上经济发展水平、农业生产布局、文化传统等相差甚大, 所以, 无论是农业经营面临的风险种类还是农户的生产经营作物选择都存在差异性, 在理论上, 其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体系的构建也应该具有必要的区域性特征。这包括:一、财政保费补贴应覆盖民族地区各县的特色农业经济, 并根据不同的风险水平、保险赔付率、费用率等, 实行差异化的财政补贴标准, 加大对特色农业的保费补贴力度等。 (该部分内容在前文已有所论, 此处不再展开) 二、参保原则确定上, 考虑到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突出, 如果采用“自主自愿”原则来开展农业保险可能存在“推而不动”现象, 因此, 建议对民族地区农业保险特别是县域基本险种实行“强制性”参保原则。三、鉴于民族地区宗族组织、村社组织相对完整, 且事实上在农业保险推行中承担了大量的工作, 为进一步激发出它们的积极性, 财政可考虑对这部分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组织资源或组织形式给予一定的支持, 把财政补贴手段渗透到组织层面。

参考文献

[1]参照《四川省政策性水稻、玉米种植一般灾害保险条款 (2008版) 》,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公司油菜种植保险条款》《四川省政策性育肥猪养殖保险条款 (2008版)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奶牛养殖保险条款 (2009版)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能繁母猪养殖保险条款 (2009版) 》。

[1].唐玉兰.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税政策取向.求索, 2009 (10) :84-85.

[2].吴焰.逐步完善中央财政农业保险补贴政策.中国金融家, 2010 (04) :33-34.

[3].杨新华, 韦向阳.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财政激励研究.保险研究, 2010 (03) :89-93.

篇14:残疾人贫困补贴的申请书

据相关部门统计,2013年4、6、7、8月昆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幅(CPI)月同比分别为4%、4.7%、6%、5.2%,均超过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2013年稳定物价保障市场供应责任书》所确定的“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3%~4%)”的调控目标。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的通知》规定,当调控目标高于(含)3%时,以调控目标为临界条件;当CPI月同比涨幅达到或者超过临界点条件时,启动联动机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

经昆明市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研究,本次临时价格补贴发放对象暂定为昆明市全日制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贫困学生,考虑到学校7月、8月份放暑假因素,将对贫困学生发放4月、6月临时价格补贴。

上一篇:七夕情人节祝福名言下一篇:新课标语文一年级上册《ai ei ui》第二课时优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