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2024-04-17

三年级下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通用8篇)

篇1:三年级下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它写的是:诗人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不仅回忆起自己得故乡和童年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感所代替。全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学习这首诗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优美音韵、完整得意境和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依据这个教学目标,我是通过让孩子们反复的读来体会诗歌得意境和美的。

具体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我先按照题目的意思板书了夜、书、所见,让孩子们借助诗文和课下的注释来弄明白这样板书的目的。接着就是读诗。由于这是一首思乡诗,读的时候语速要慢,感情稍低沉。在这我借鉴了一下别人得经验。给孩子们简单插入了一些平仄的知识,告诉孩子们每个节奏中最后一个字读的时候要慢些,音拉得稍微长一些。我先范读,引导孩子读好第一句。后让孩子们配合我的手势去读,把快慢、节奏读出来。然后我从“动客情”入手来感悟诗歌的意境。是什么牵动了诗人得感情?客游在外得他会想些什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和孩子,他又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孩子们去想象,去体会。最后我适时地进行了延伸,在浩瀚的诗国里,思乡、思亲历来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他们心中的离愁别绪。这样的诗也有很多,同学们不妨课下去收集一些,来感受一下。

纵观这节课,优缺点并存。

1.本节课我觉得最大的成功是孩子们的读书。他们不仅读出了诗歌的`轻重缓急,还把自己的感受也读了出来。看来有时的一些想法是完全可以在孩子们身上实现的,关键在老师的引导。我就是和郑州的那个老师一样,配上手势,让孩子们根据手势来读书。虽然没有大家做的那么完美,但读的效果还是有一点点的。由于孩子们很好奇,诗歌还可以这样得读,他们都很兴奋,反复诵读,没有觉得很厌烦。注意力也很集中。前面大量的读书,也为后面理解诗歌做下了铺垫。孩子们的理解也很好。看来还是得让孩子们多多读书。

2.不足也有很多。由于读书的时间太多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本节课的内容没有完成。只是理解了一点。时间得把握不好,我的课堂调控能力不是很强,以后还需要多多努力。读书和课堂这两个方面该怎样协调在一起呢?我真的好好反思反思。还有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过于琐碎,不简洁,不像别的老师上课干脆利落。评价语也是干巴巴的,就像我这个人一样。

总之,语文课堂上我也在努力地尝试,努力地为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高积极地实践。不足也肯定不少,但我会努力的。

篇2:三年级下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下团城学校 李兴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生字“促”,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诗。(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理解诗歌的意思。(2)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整体感知诗歌意思,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重点字词,美读诗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1、朗读并背诵课文,识记生字,正确、规范书写生字,理解诗歌大意。

2、感受诗中的秋意和感情,想象诗中描写的情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课前查阅这首古诗及作者的有关资料。

3、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1、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2、共同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要求:(1)能凭借注释理解诗的大意。(2)能感受体验诗的思想感情。(3)领会诗的表达方法。(4)能主动记诵积累。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三、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四、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五、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六、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七、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梧叶——送寒声 秋风——动客情

篇3:三年级下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一、读有层次, 读有目标

有人认为读诗很容易, 其实不然。第一是读准字音。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等都可能成为阅读中的障碍。如本诗中的“挑tiǎo”, 诗中没有注音, 学生不理解词义, 都读成了一声“tiāo”, 而生字“深shēn”容易读成平舌音“sēn”。这就需要教师充分预设, 在课堂上注意倾听, 加强指导, 并通过反复训练, 帮助学生纠正读音。第二是读通诗句。怎样才能读通诗句呢?读通诗句并不是仅仅把诗中的每一个字读出来, 还要能够正确地进行文句停顿, 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合理指导, 既要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法, 又要防止过度强调朗读技巧, 把个性化的朗读变成技术层面上的训练。第三是读出意境, 读出感情。诗歌往往虚实结合, 意象丛生, 学生借助注释也只能明白大概意思。因此, 读出意境、读出感情就成为古诗诵读的较高标准。在初读全诗后, 教师可从题目入手引出诗句:“刚才我们知道了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夜晚所看到的情景。那么诗人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学生可能说“儿童挑促织”和“夜深篱落一灯明”。于是教师相机引出第三、四行诗, 抓住“趣”字来读诗。接着教师从“你们知道捉蛐蛐的最好季节是哪个季节”这一问题入手, 引导学生在诗中寻找秋的影子。最后教师让学生再读全诗, 这样学生就能读出作者的思乡之情了。这样教学做到了读有层次, 读有目标, 读有实效。

二、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古诗韵味深长, 一首诗就是一幅生动鲜明的图画, 诗人要表达的感情都在字里行间。所谓“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的语言与具体的实物联系起来, 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 那么教学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将对古诗的理解转化为具体的画面, 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呢?首先, 教师要拉近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 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 使诗情画意呈现在学生的脑海中。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诗句“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从诗句中理解江边的诗人听到了什么。之后, 教师再辅以秋风吹落梧桐树叶的动画, 学生便能与诗人一起感受到深夜江边的寒意, 感受到身在异乡的孤独。另外, 教师在范读时可以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教师让学生想象:“你仿佛看到什么?”“漂泊在外的诗人会想起谁?”这样的设问让一个个温馨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稀稀落落的篱笆, 低矮的茅屋, 昏暗的灯光, 提着灯笼的儿童……”于是学生仿佛听到了蟋蟀的叫声, 听到了孩子的欢笑声, 看到了孩子灿烂的笑容……除了引导学生想象, 教师还要让学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画面, 把想象到的画面用诗一般的语言描述出来。

三、诗中有诗, 以诗带诗

在古诗教学中, 拓展延伸也十分重要, 它往往会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不能就诗教诗, 要勇于把课堂的触角伸向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 要与学生一起开发和生成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很多诗词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 这就要求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学习古诗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 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古诗。在课堂上, 教师适当拓展, 能让学生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也能让学生开阔视野。但是, 教师拓展延伸必须找准拓展点。如《夜书所见》一文, 作者叶绍翁辗转漂泊, 客居他乡, 在梧桐叶飘飞、秋风瑟瑟中, 看到儿童挑灯夜游、捉弄蟋蟀的生活场景, 想起了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 想起了亲人朋友的音容笑貌。这首诗含蓄地抒发了一种思乡念亲、怀念故园的感情, 所以这首诗的拓展点应是作者的思乡之情。但是关于拓展部分的主题定位, 教师们之间存在着争议。有的教师认为不宜过于渲染乡愁, 只要让学生体会到思乡之情就好, 本诗应围绕秋景进行拓展, 因为本单元的主题是“秋天”。于是有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古今中外, 很多文人墨客都像叶绍翁一样写下了描写秋天的诗篇。咱们一、二年级学过的古诗中就有, 还记得吗?”学生很快背出《山行》和《赠刘景文》。接着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学古诗, 师问:“如果没学过的诗, 你能自己读懂吗?”“你有什么学习古诗的好方法?”“今天我们还学到一个好方法, 借助注释读懂古诗, 想不想试试?”学生在学习唐代刘禹锡的《秋词》时乐此不疲。这节课的拓展部分也可让学生将学过的《宿新市徐公店》和《村居》的两个画面与本古诗的画面进行对比, 一个是描写童趣, 一个是抒发思乡之情, 这样的拓展让学生温故知新。通过相关链接, 教师为学生打开了课外阅读的新视窗, 在一次次的积累中, 学生的领悟理解力渐渐地有了提高。

四、创设情境, 声情并茂

古诗具有节奏之美、音韵之美。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能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和美好情操的陶冶。教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 指导学生入情入境, 声情并茂地朗读?创设情境能让学生感受教材中蕴含的美的因素, 能够激发学生身上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 也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自由思考。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 如果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能借助音乐、故事、语言描述等形式创设情境, 合理配置插图、投影、动画, 引导学生进行朗读、思考、想象, 就能使学生仿佛走进一个有声、有色、有味的世界, 与作者同呼吸共命运, 在真切感受中入情入境地吟诵古诗。在教学本文时, 教师运用音乐、散文式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朗读, 做到“一章十遍读, 一句十回吟”, 于是学生读诗的热情很高。在理解《夜书所见》整首诗的内容后, 教师挑选马思聪的《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 伴着忧愁思乡的小提琴旋律, 师生范读、练读。这样诗歌本身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以及诗中蕴含的风送寒凉的意境美在旋律的烘托渲染下, 震撼了学生的心灵。最后教师深情地描述:“也许作者会想起自己的童年, 会想起自己儿时的伙伴, 想起自己的孩子, 想到这些, 他的思乡之情就更浓了。身在浙江的他, 多么想回到福建老家, 跟自己家人团聚。带着这种感情再齐读、背诵这首诗。”此时师生完全跨越时空, 入情入境, 诗人之情、学生之情融于一体, 学生就沉醉在浓浓的思乡之情中了。

篇4:三年级语文教案《夜书所见》

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所描绘的河上夜晚的迷人情景,陶冶爱美情趣,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理解词句意思了解古诗叙述的内容,想象美景。

3、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读诗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清代诗人松餍芯常畅游于山水之间。他饱览过无数奇观异景。一个宁静的夜晚,游玩了一天的他独自坐在船上休息,没想到却被此时河上美景深深吸引。他不禁诗兴大发,提笔写下:

板书课题:舟夜书所见

2、师:听了老师的介绍,同学们也预习了,你们知道诗人坐在船上写下的是什么吗?

解读诗题

3、齐读课题

4、师配乐范读

二、读准读顺,过好语言关

1、师述:想去看看这美景吗?走,让我们到诗中去感受吧!打开书,轻声读读诗,注意把生字读准。

2、师:读给同桌听听,字没读准帮她纠正过来。

3、师:谁愿意第一个试试读给我们听听。

4、全班齐读

三、营造氛围,体验情感美

1、师:诗人此时正被这河上美景深深吸引,同学们现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好吗?

2、师范读学生听读想象[配乐]

3、同位互说诗意

四、以画为媒,感悟语言美

1、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带劲!有位小朋友看到书上为这首诗画了一幅画,他也忍不住按照自己的理解画了一幅,我把画带来了,你们来看看!

2、CAI:出示画面

3、师:看!这就是她的画。她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

4、小组讨论,师巡视指导。

指导第一句: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一)理解“月黑”

1、 指名说

2、 指导理解诗意

3、 生谈体会,指出画出月亮的错误

4、 师描述:你真会读书。哦,诗中写“月黑”,原来是一个漆黑的,没有月亮的夜晚呀!

5、师相机板书:月黑

[CAI:师操作(隐去月亮)]

6、指导朗读

(二)理解“孤光”

1、师:这么宁静的夜晚,瞧,岸边还有点点灯火呢!是这样的吗?

2、生谈体会。指出“点点灯火”的错误

3、师:你抓住了“孤光”,原来诗人看到的只有小船上的一盏渔灯。难怪诗人称它为“孤光”。(板书:孤光)

4、指名读

(三)理解“一点萤”

1、师:那你们还从哪知道是一盏渔灯呢?

2、生谈体会

3、师:原来那盏渔灯的光太弱了,就像萤火虫的光似的。好,我们来一起看一看。(板书:一点萤)

【CAI:隐去岸边灯光】

4、指导朗读

师:天地一片漆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盏渔灯静静地映在河面上。可是它的光虽然微弱但是在漆黑的夜晚却显得特别明亮。难怪诗人说“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能把这样的景象读出来吗?自己试试读读吧!

五、放飞想象,领悟意境美

指导第二句:“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师: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河面起风了....看看这幅画,你还想说什么

2、生描述画面生读第二句

师:你们说的景象小朋友没有画出来啊,怎么办呢?他没有画,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去想象啊。

3、师配乐范读,生闭眼想象

师:你们看到什么了?把你看到的美美的说给大家听听。

4、师CAI:微风拂过,那倒映在河面上的一点渔火呀,一下子被细浪搅碎了,散向远方,河面的灯光好像漫天的星星向我们眨眼呢。你们能把看到的景象读出来吗?同桌之间试着读读这句。

5、同位互读

6、指导朗读

师:那点点像萤火一样的渔灯在风的吹动下,散开成满河的星星。(板书:散作---满河星)

7、师:是啊,在诗人的眼中,满河的灯光如同星星闪动,那么在你的眼中像什么?

六、悦纳语言,倾吐心语

师:经过我们的想象,这幅画面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看,夜深了,岸边农户家的灯火熄灭了,只剩下一盏渔灯,起风了,渔火随风摇晃,满河的灯光闪动。来,请一个同学读诗助兴吧!指名读诗(配乐,全过程)

师:我们都陶醉了!让我们站起来随着画面一起吟诵吧!(全班配乐吟诵)

七、拓展实践,发现创造美

1、师:现在老师还要给大家推荐一首描写夜景的诗,看看这首《枫桥夜泊》

2、师:你们还收集了哪些描写夜景的诗,让我们一同欣赏。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特别美,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很有意思的作业:(音乐)大家都很喜欢这首诗,那你用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这首诗的喜爱吗?可以画一画,也可以说一说,甚至为它谱上曲子唱一唱。咱们武汉的夜晚越来越美了,看看江滩,看看长江大桥,尝试着去写写武汉的夜景,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像小诗人一样写首小诗。

【板书设计】

舟 夜 书 所见

月黑

↓见

渔灯

一点萤→满河星

篇5:三年级下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夜书所见教案 夜书所见教案

一、亮“开门红”——激趣导入

首先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然后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之后我发出这样的感叹: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由此引出本课课题。

(设计思路:因为教材安排的课文大都与实际季节相吻合,所以这样熟悉场景的再现,很容易勾起了孩子们对秋的感知,但在他们眼中、心中秋天是美丽的、丰收的季节,而我借由此过渡到秋天也是引人愁思的季节,与本诗主题吻合,也能在孩子头脑中设下一个小小的悬念:秋天怎么会引起人们愁思呢?这首诗又写出了诗人的什么愁思?这样的导入,过渡自然,引人思索。)

二、唱“重头戏”——合作探究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了解诗人,理解诗题;初读古诗,学习生字;品读赏析,感悟诗意;游戏练习,加深理解四步。(一)了解诗人,理解诗题;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老师请诗人给大家自我介绍一下吧!(出示作者资料)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师:谁知道这个“书”字在这里的意思?生1:书本,在夜里读书嘛!师:“书”字有这个意思。但是,把它用在题目里,和前后的词连接起来,特别是和“所见”连接,想想看,还有什么意思?谁说一说?生2:写!师:说得太对了,说明你肯动脑筋!再想想,“所见”,联系前面“夜书”来理解,是什么意思?生2:看见到的,就是诗人夜里写下他看见的那些情况。

师:很好。你把题目的意思说得完整、清楚。再齐读一遍题目。生(齐读题目)。

师:“书”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主要是看把它放在什么句子里,如“我们读书”,那就是“书本”;可在“夜书所见”里呢?生:写!师:对!就是“写”,这叫“一词多义”。大家再来说说“夜书所见”的意思?生(齐):诗人在夜里写下他看见的情景。

(这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是读懂诗,这一步就是为读懂诗做了初步的准备,明确诗题的含义,才能知道作者写的是什么,要写些什么。通过对这首诗题目的理解,学生可以明确作者写诗的时间——“夜”及内容——“所见”。)(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过渡并出示学习提示: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 ”和“ ”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2.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得很认真,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听:萧萧寒声)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不懂呀? 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居住在草地里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们之所以名声在外是因为它们的住所及出色的演唱才华。)6.学习生字(促、深)(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4)指名写生字。

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出示全诗)(由课题的理解很自然地引出了自读提示,这样的提示可以给刚刚迈入三年级的孩子们“一根学习的拐杖”,让他们有目的地去读诗,避免一头雾水的学习。这首诗中要求掌握的生字不多,而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看,难度不大。但是为了养成他们认真细致的书写习惯,我还是设计了生字的书写指导,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三)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5)请大家想想,萧萧秋风吹落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想念家乡,思念亲人)请你带着这样的情绪读读这两行诗。(6)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们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动”就是牵动(引起)作客的思乡之情(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 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 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说)③ 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 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 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体悟诗情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我注重抓住诗句中的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感受秋天,感受诗人的孤独和思乡情感,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他们深深地融入到诗中去。)(四)游戏练习,加深理解 1.刚才同学们对诗的大意基本弄懂了,那我们来玩个小游戏吧!游戏的规则是:我说诗句的意思,你们来猜相应的诗句,好吗?(课件出示)2.这个游戏好玩吗?你们同桌来试试你说我猜。(考虑到我班的孩子年龄偏小,设计游戏加深理解的方式很能调动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

三、品“音绕梁”——感悟升华

1.全诗从头到尾都融进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感情,读出诗的韵味,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一遍,你们认真地听一听。师配乐范读。

2.你能不能读出这种“想家”“乡愁”的味道来?(自由读)3.谁能大胆地读给大家听呢?(配乐,指名读)4.你认为他读得怎样?生互相评一评。

5.思乡的感情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男女赛读,看看谁读得好!(男女赛读)6.师: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也被你们那深深的乡愁打动了!(逐句理解诗句之后,带领同学们回顾整首诗感情朗读,我们常说“三分诗,七分读”,让孩子反复诵读,提醒他们将自己的理解带入朗读之中,进一步升华了全诗的思乡情感。)(五)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四、听“窗外音”——拓展延伸

1.在秋天的夜晚,周围的景色触动了诗人的心,于是就写下《夜书所见》这首思念家乡、亲人的诗篇。你们还读过哪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呢?(指名读或背)2.小结:秋天到了,当我们离别家乡,离别亲人的时候,我们是多么容易思念,有时一草一木都会引起我们浓浓的思乡之情。

3.课文学到这里,你们还有没有不懂的呢?(古诗教学要注重背诵积累,而中华五千年来的诗歌文化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因此在此环节中刺激孩子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体验,让他们吟诵其它有关思乡的古诗,丰富他们的积累。而学后质疑,有利于引发新的思考、新的感受,使孩子们永远处于“学然后知不足”的境地,激发他们旺盛的求知欲望。)

五、练“好功底”——个性作业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3.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细心观察一下自己周围的景色,看看有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这时你也有怎样的感受呢?(个性作业是对全课的一个复习巩固,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课文拓展到实际生活,这样以来,本课的学习就被引入更深更广的空间,体现出“大语文”的理念。)板书设计:

夜书所见 见:梧叶 促织 一灯明

叶绍翁 听:萧萧 寒声 思乡之情

感:动客情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推荐阅读--教学反思

《夜书所见》是一首描写客游在外的诗人因秋风落叶,倍感孤独郁闷,加倍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本诗景象鲜明,反衬出游客的孤寂失落之情及深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这份浓郁的思乡之情让本诗读来带着长长的惆怅,但又不失亲切感。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本节课我坚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将“读”贯穿到整节课堂中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感受,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图文结合、启发想象、练习说话、读背诗文等,大大增强了课堂上的学习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和积极性。

品词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如何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我想法设法重现古诗中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想象,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并且理解诗人的苦闷之情。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感悟出了诗的内涵,更学会了阅读。

当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还有很多的不足:如在备课时只备教材,对学生考虑的不够周到,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篇6:《夜书所见》教学有感

张旺甜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独在异乡,触景生情而写下的一首古诗。整首诗歌所见之处无不触动着作者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思,所听之处无不撩动着作者孤独郁闷的心绪。如何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走进诗歌寂寥惆怅的意境之中,感触一位孤独异客的悠悠思乡情,我想就从这所见、所听入手吧!

0

1多种渠道解疑惑

课堂伊始,让孩子们独自吟诵、有节奏吟诵、全班齐诵,在声声诵读声中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领悟词意、诗意。显然,若要领悟诗意,仅靠诵读是单薄的,同时引导学生借助注释,借助同伴,最后借助老师理解诗意。这不仅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也体现了教师的具体指导。在此过程中,相机提问:诗人所到之处见到了哪些景物?有梧叶、秋风、儿童、灯火、篱落、秋江等。继而提问:同学们是否能描绘这些景物是怎样的?飘零在空中泛黄的梧叶、萧瑟的秋风、一缕隐约的灯光,稀疏的篱笆等。如此再度深入提问:你能这一幅幅画面中感受到些许什么呢?果不其然,班级中有不少孩子感受到了寂寥的氛围,这就为孩子们走进诗歌意境奠定初步的基调。

02

情境渲染悟情感

我试图设计情境,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想象眼前凋零的梧桐树叶在萧瑟的秋风中四处飘落,面对此情此景,客游在外的诗人会想些什么?想象夜深人静,寒意正袭向诗人之时,可他却看见远处的人家闪耀着一缕灯光,篱笆下闪动着儿童玩耍的身影,料想着儿童正在捉蟋蟀,此时客游在外的诗人又会想些什么?如此一问一答,一来一往,学生顺理成章地被带入情境之中,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也就水到渠成了。

篇7:三年级下册夜书所见教学设计

师:今天我们要来重读一首诗。什么叫重读?就是已经读过的诗, 现在再来读一读, 这就叫重读。为什么要重读呢?因为同样一首诗, 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年龄, 读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收获。今天我们重读的这首诗叫做———

生:《夜书所见》。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生齐读)

师:能背下来吗?

(生齐背全诗)

师:能把它默写下来吗?

(生默写, 师评价。)

二、画所见

师:我不知道以前这首诗学完后, 你们的脑海中留下了什么。如果让你把这首诗变成一幅画的话, 你准备在上面画上点什么?先小声读读, 再试着说说。

(生自由朗读, 练说。)

生:我打算画一棵只剩下几片叶子的梧桐树, 再在树下画几个拿着灯笼挑蛐蛐的小朋友。

师:在他的画上, 梧桐树下有小朋友, 对此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生:小朋友应该是在篱笆院儿里捉蛐蛐。

师:谁还想在这幅画上补充?

生:我要再画上一条江, 在月光下, 江面波光粼粼, 隐隐约约有几只小船。

师:你把江上的景色描绘得真美!江边还站着一个人, 你们看见了吗?那是谁?

生:叶绍翁。

师:也就是诗中所说的———

生:“客”。

师:叶绍翁怎么就成了“客”了呢?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 诗人远离故乡, 身在他乡, 所以称之为“客”。

师:你们把诗中描绘的这么多景物都画到你们的画里面去了, 有———

生:有梧桐、有秋风、有促织、有灯光、有儿童……

师:这么一交流, 我们的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这一切就是诗人的“所见”, 是他在诗中描绘的“景”。 (板书:景) 让我们一边想象画面, 一边美美地读一读这首诗。

(生齐读)

三、抒所感

(一) 锁定画面一, 体会诗人心里的“寒”, 感受“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师:读了前两句诗, 老师的脑海中出现了这样的画面, (播放背景音乐) 在一个深秋的晚上, 风儿吹皱了一江秋水, 在月光的照耀下, 江面上波光粼粼。夜深了, 天很黑, 江边的一切都是模模糊糊的, 只听到风吹过梧桐树叶时发出的细微的声音。江风吹过, 送来一阵阵寒意。远离家乡的诗人叶绍翁站在江边, 望着黑黢黢的江面若有所思, 他可能要到遥远的京城去做官, 也可能要去远游。此时此刻, 他的心情怎样?

生:他可能很孤独、很寂寞。

生:他可能感到一点淡淡的伤感。

师:谁能试着朗读前两句诗, 来传递诗人的心情?

(一生读)

师:你读完前四个字后稍稍停顿了一下, 这就读出了诗人的伤感寂寞。 (师示范读)

(另一生有感情朗读)

师:读得真好!咱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萧萧梧叶送寒声”, 发现了吗?这句诗中有一个字是有温度的, 传递了诗人的这种孤独、寂寞和伤感的心情, 是哪一个字?

生:“寒”。

师:哪些景让他的心里充满了寒意呢?再读读这两句诗, 体会体会。

(生读后交流)

生:诗人见到了梧桐叶被风一片一片吹下来, 让他感受到寒意。

师:为什么梧桐叶会让他感受到寒意呢?

生:可能诗人的家乡也有这样一棵梧桐树。

生:可能诗人觉得自己的命运就像梧桐叶一样飘零。

师:你们很会联想, 说得很有道理。其实在古代, 梧桐叶经常被诗人用来传递孤独、寂寞的伤感心情。有诗为证。 (课件出示:“一声梧叶一声秋, 一点芭蕉一点愁。”“梧桐叶上三更雨, 叶叶声声是别离。”生齐读。)

师:所以, 当诗人看到梧桐叶的时候, 他那寂寞和孤独的心情就更深了。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诗。

(生齐读)

师:除了梧桐叶, 还有哪些景让他心里顿生寒意?

生:还有秋风吹过梧桐树时的萧萧声。

生:这让我想到了“风萧萧兮易水寒”。

师:你很会联想!“风萧萧兮易水寒”是写哪件事的?

生:荆轲刺秦。

师:当时的荆轲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生:很悲壮。

师:的确如此。其实, “萧萧”不单单形容风声, 还可以形容马鸣。 (出示课件) “萧萧班马鸣”, 在战场上听到这样的声音, 让人不由得产生悲壮的心情。原来, 风声也会让诗人心生寒意。谁来读读这句诗, 把描写声音的词读好?

(一生读)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起来读这句诗。

(生齐读)

师:刚刚有同学还提到了“秋风”。秋风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

生:秋风让我们感到冷和孤独。

师:春风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柔和的、温暖的感觉。

师:是呀, “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风一起, 万木凋零, 秋风让诗人更为伤感。我们再来朗读这两句诗, 来传递诗人这种伤感的心情。

(生齐读)

师:如果光是“秋风”还不至于这么寒, 这秋风偏偏要吹在梧桐叶上, 梧桐叶已经让诗人感到很“寒”了, 却偏偏还要让它发出这种“萧萧”的声音。那种“寒”意, 是一点一点渗到诗人心里去的。因为心寒, 所以他看到、听到的一切都笼罩着一层寒意。我们再来读前两句。

(生齐读)

师:此时, 江风在动, 梧桐叶在动, 客的情也在动。 (板书:情) 就是这些特定的景让诗人生出了无限的乡愁、无限的思念、无限的孤独和寂寞。真是“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啊!

师:让我们在音乐声中再来读这两句诗, 在朗读中感受诗人这种在特定的“景”中产生的孤独、寂寞和忧愁的“情”。

(配乐齐读)

(二) 锁定画面二, 体会诗人心里的“明”, 再次感受“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师:正当诗人满怀愁绪时, 他的目光移向江岸, 他看到了怎样的景?我们一起来读后两句诗。

(生齐读)

师:他怎么知道有儿童在挑促织呢?请用诗句来回答。因为———

生:夜深篱落一灯明。

师:所以———

生:知有儿童挑促织。

师:远远看去, 江岸上的篱笆墙内, 一盏灯亮着。噢, 知道啦, 准是有几个可爱的孩子在捉蟋蟀呢!他怎么就猜得那么准?

生:也许诗人小时候也曾在夜里挑过促织。

生:也许他会想到自己童年时的幸福生活。

师:眼前的情景也许唤起了他美好的童年记忆。看到在温暖灯光下嬉戏的孩子, 此时他的心情还像刚才那么“寒”吗?又有什么变化呢?

生:他觉得温暖了许多。

师:能用这两句诗中的哪个字概括呢?

生:“明”。

师:谁能把这种心情用朗读传递出来?

(一生有感情朗读)

师:听你一读, 我的心亮堂起来了。

(另一生有感情朗读)

师:你这样读, 把我们的心也读“暖”了。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那篱笆围成的院子、那快乐嬉戏的孩子, 加上那盏温暖明亮的灯, 那是一幅多么温馨美好的画面啊!这一切, 也许驱走了萧萧梧桐叶勾起的孤独和忧伤, 驱走了秋风带来的寒冷与黑暗, 使他的心变得温暖起来、亮堂起来了。又或许, 他更想家了。总之, 这时的“所见”, 这时眼前的“景”又深深地触动了他的情感。

(生齐读后两句诗)

师:萧萧梧桐叶带来的寒意, 勾起了诗人孤独、忧伤的情感;灯下嬉戏的儿童让诗人的心变得温暖、亮堂起来。诗人的心情就这样随着所见的景的变化而变化, “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

四、移写法

师:“江上秋风动客情”, 其实何止是秋风在动客情啊, 诗中还有很多景都触动了他的情。你能学做小诗人, 用______“动客情”的句式仿说吗?

生:萧萧梧叶动客情。

生:篱落灯明动客情。

师:你不仅吟得好, 概括得也好。

生:儿童促织动客情。

生:秋风寒声动客情。

师:好啊, 你把两种景物放在了一起说。

生:夜深一灯动客情。

师: (小结) 同学们真能干, 不仅读懂了诗人的“所见”, 还读出了他的“所感”。 (板书:感) 其实对很多多愁善感的诗人来说, “所见”, 就有“所感”;见“景”, 都会生“情”。这叫“见景生情”。

师:不知你们自己能否读懂下面这些诗句。 (出示诗句) 这些客居他乡的诗人又见到了什么景, 而触动了他们的情呢?还是请你用“__________动客情”这样的诗句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

(多种方式读《静夜思》《泊船瓜洲》和《枫桥夜泊》)

(生练笔后交流)

生:我写了两句诗:月光寒霜动客情。夜深皎月动客情。

师:试着吟得再动情一些。

(生有感情吟诵)

生:春风绿岸动客情。

生:我觉得“绿岸”不是很贴切, 可改为“春风明月动客情”。

生:春风江南动客情。

生: (齐) 应该是“江南春风动客情”。

师:概括得非常好。

生:我写了两句:窗前月光动客情。夜半钟声动客情。

师:朗朗上口。

生:我写的是“月落乌啼动客情”。

师:写得多美呀!

生:我写了三句:江枫渔火动客情。明月钟声动客情。月光寒霜动客情。

师:“月光”和“寒霜”放在一起, 肯定触动诗人的“情”。

生:故乡明月动客情。

师:加了一个“故乡”, 怎能不触动诗人的思乡之情呢?

生:瓜洲水间动客情。

师:水间不是一个景, 这句诗读起来就不流畅了。

生:我写的是“皓月钟声动客情”。

师:月亮被你们这么一描摹, 各具形态, 发现了吗?这些诗中都出现的一个景是———

生:“月”。

师:像月亮啊, 寒霜啊, 钟声啊, 这些特定的“景”经常出现在历代诗人的诗作之中。尽管时代不同, 环境不同, 诗人却都被这些特定的“景”所触动, 牵动了他们浓浓的思乡之情。我们既可以读到看得见的景, 也可以读到看不见的情, 真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啊!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情景交融的好诗———《夜书所见》。

(配乐齐诵)

师:同学们再来读读这首诗的题目———

生:夜书所见。

师:是啊, 在这漆黑的夜里, 江边的梧桐树他看得清吗?

生:看不清。

师:他只能听到风吹梧桐叶发出的萧萧之声。在漆黑的夜里, 远处岸上抓蟋蟀的儿童他看得清吗?

生:看不清。

师:他只能凭着这“一灯明”进行猜测。所以, 在这样的夜晚, 唯一所能“见”的, 其实只是那盏亮着的灯。谁再读一读最后两句, 把这盏温暖的灯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一生读)

师:最后的“一灯明”, 你读得意味深长。我们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一灯明”, 诗的最后就这样给这盏灯拍了一个特写镜头。童年的美好记忆就像这盏灯一样, 留在了作者的心中, 也会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同学们, 今天我们重读这首诗, 和三年前读它时收获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是呀, 古诗是需要重读的。相信等我们长大之后再读这首诗, 会读出更多的味道和感受。下课!

教后反思

古诗, 因为离学生的生活、日常语言比较遥远, 因此, 带领学生穿透古诗语言, 走进古诗意境, 深悟古诗情感, 把课上得古意盎然、诗意盎然, 似乎是这几年古诗教学研究的主要目标。

我经常在想, 小学生学古诗, 能否学得浅显一些、好玩一些、轻松一些?能否通过古诗的学习, 不光领悟诗情诗意, 还能悟到一些方法技巧, 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呢?所以, 本课的教学, 试图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 领悟到诗人如何“见景生情”, 而且是“特定的景触发了特定的情”的。在这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 “训练”是非常突出的一种方式, 从诗句“江上秋风动客情”出发, 让学生整体感受:其实何止是秋风动客情, 诗中还有许多的景都触动了诗人的情, 你能用“_______动客情”的句式仿说吗?让学生对整首诗进行梳理, 学生不但要提炼诗中的景, 而且要用四个字概括出来, 这对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是一个考量。当学生吟出了“萧萧梧叶动客情”“篱落灯明动客情”这样的诗句时, 说明他们读懂了“诗语”, 也读懂了“诗情”。所以, 此处的训练也是对学生理解的一个检测, 更是迁移和提升。最后, 呈现三首“思乡”诗, 让学生自己从诗中用四字词语提炼景物, 仿写诗句。这项语言实践活动, 是对学生语言运用的进一步历练, 在仿说“诗语”的过程中, 学生对“特定的景生特定的情”这个知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这是这堂课试图对传统古诗教学的突破之一:用“以练导学”的方式教古诗。让仿说、仿写诗句的训练承载起理解诗意、感悟诗情、了解相关知识的多重目的。

本课试图对传统古诗教学的突破之二, 是渗透“重读”理念。把低年级学过的古诗, 到高年级再读, 通过设定不一样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获得新的感受与收获。这样的点到为止的渗透, 不是作秀, 是给学生心中播下一颗种子, 让他们学会学习, 让他们在以后的人生中, 到这些曾经学过的古诗中不断寻找新的意义, 获得新的启迪与营养。

篇8:《夜书所见》教学反思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1

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专题,作者抓住了秋天的特点,将秋天的特色描写出来。教学中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是本组教学的一个重点。

《古诗两首》是精读课文,收录了叶绍翁的《夜书所见》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抒发了诗人在秋天里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这一课安排两课时,一个课时学习一首古诗。《夜书所见》的教学目标如下:

1、自学生字词,会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我班学生大多是外来工子弟,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在家乡应该生活着很多亲人,而教学本课的时候,正值中秋佳节之后。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在课前,我首先引导孩子们说说在家乡的亲人,以及在中秋节时爸爸和妈妈是如何与家乡的亲人相互祝福的;再朗诵耳熟能详的《静夜思》;然后引入新课学习:“同学们,八百多年前,也有一位诗人独自站在萧萧秋风里,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写下了千古伟诵的诗句呢!”

接着播放课文录音,让孩子们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味;再把时间交给孩子们自由朗读,自学生字词,并引导他们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之后是汇报交流,让孩子们分享自己的理解,说说诗句的意思,我再相机纠正孩子们理解有误的地方,特别是最后的两句诗“江上秋风动客情,夜深篱落一灯明。”给人的画面感强,所以我着重引导了孩子们一边想像那种景象,一边诵读诗句。

最后,根据儿童表演欲望强的特点,让孩子们比赛演一演诗人,看谁演得像。

通过听、读、想、演,使得古诗在孩子们的眼前和脑中一再重现,所以一节课下来,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已能熟读能诵了。

这一节课较顺利达成了教学目标。

关于书写生字,则安排在第二课时集中指导书写。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2

三年级的孩子,已经不满足一二年级时对古诗简单的识记。怎样让孩子们在识记的过程中去初步体会诗句中蕴含的情感是教学古诗的难点。《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客居他乡,在江边被微冷的秋风吹拂,看见秋叶飘落,感到孤独寂寥。由看到远处篱笆旁的灯火,料想到有小孩在捉蟋蟀,心里又泛起一丝亲切,一丝温暖。

在教学这首诗时,我首先让孩子们理解诗题。然后介绍诗人。借诗人的看听想三个方面去理解诗句。

孩子们在说诗人看到的景物时,容易把“儿童挑促织”也理解进去。于是,我让孩子们说“知”的意思是什么。孩子们认为是“知道”,再问孩子们“究竟是看到了什么”,才“知道”是有孩子在挑促织的?孩子们说,是看到了“篱落一灯明”,才知道的。这里,就理解了“知”不是直接看到,而是“料想”到的。

上课时这一环节很快就过去了,在课堂上孩子们还是顺着我的意思,说出了“知”是“料想”,可是下来以后的作业中,还是反映出了一部分孩子没有理解到这个字的意思。

在理解字词,理顺诗句意思后,我让孩子们逐句品读古诗。借由一幅幅图画去领略诗句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可能前面已经理解了诗句意思,再次品读诗句显得有些重复,所以孩子们有些坐不住。所以我想,是否可以把品读诗句,体会情感与前面一个环节相结合。这样可能会显得更紧凑。

比如“知有儿童挑促织”这一句,引导孩子们理解是“料想到有孩子在挑促织”后,可以直接问“为什么诗人会这样想呢?”“可能他小时候也去捉过蛐蛐,觉得很快乐呀!”“谁能来快乐地读一读呢?”

上一次公开课,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我常常是无从落脚,不知道课文的重点应该放在那个地方,又应该从哪里突破。在查阅相关资料,也借鉴众多老师们的方案后,设计了这一堂课。只觉得自己水平确实有限,所欠缺的太多。对课文的理解,教学重点、方向的把握,环节的设计,课堂的语言等都有待提高。所幸大家能够包容我,如能指点一二,不甚感激。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3

随着课改不断深化,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活跃、奔放、而富有活力,不禁使我在教学过程中产生迷惑,语文课到底怎样上?这个问题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听了上海骨干教师的语文课和他们的讲座,颇有感悟。因此,将我所悟出的点滴,融入到《夜书所见》一诗的教学中。

一、把握语文教学特点,熏陶感染,进行人文教育。

语文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考证。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将心比心地进行弹性感悟。这样才有可能领悟诗的内涵意境。

《夜书所见》是小学语文三年上册教材。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熟悉的《静夜思》引入,使学生体会李白看到皎洁的明月,而产生的思念家乡的感情,让学生明白“景”与“情”的联系。接着展示图画让学生说说“看到了此景,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踊跃回答“高兴!”“有趣!”这与作者孤单寂寞产生了鲜明的对比。“面对同一情景为什么感受会不一样呢?”这又为理解作者写作背景做了更好的铺垫,使学生更深刻体会到由于作者独身一人,游离在外,才产生强烈的思乡之情。身临其境、迁移体验是使学生与作者达成共鸣的最好途径。我班住宿生比较多,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离开父母,孤独无助,想家的感觉尤为强烈。借助这一特点,我把他们很自然引进情境中“你们离家在外,有什么感受?“想家!””想哭!”“心里很难受!”……(当时有一位女生说着说着竟然掉下了眼泪。)趁此机会,我说:“那你用这种感受,把这首诗读给他们听好吗?”此时的效果,不言而喻。

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本节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安排了学生自学的基本步骤,设计了这样的过程:1、自己正确读古诗,对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2、把诗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评评谁读得好。(小组长先读,组员依次读);3、借助注释、图画自己理解诗意;4、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完整的诗意;5、画出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难问题大家解决。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做到独立思考,激烈讨论,彼此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长先读,组员依次读)的要求设计,既树立了小组长的威信,又使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也要遵守秩序,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的道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三、注重现代化教学与语文课的整合

多媒体科技应用于教学领域,是教育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使用多媒体,以优化课堂教学。在教《夜书所见》一诗中,为了扫除学生学习的障碍,突破学生对“梧桐树”“促织”词语的理解,我精心制作了课件,将形象、生动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变深为浅,化难为易。由此我体会到多媒体的使用,不能只注重形式,课件内容的选制一定要围绕教学目标,目的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脱离教学目标重点,只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的多媒体教学,只能使课堂教学更落后。以上三点只是我在《夜书所见》一课中,略感到的成功之处。但本节课可也存有不足。

语文课标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程必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扩大视野,把课堂教学资源延伸到课外学习资源,使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4

《夜书所见》是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三组课文中第一篇课文中的一首古诗,这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创作的一首诗篇。诗人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本诗景象鲜明,反衬出游客的孤寂失落之情及深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这份浓郁的思乡之情让本诗读来带着长长的惆怅,但又不失亲切感。

课堂伊始,我以旧知引入新知,在读背学过的思乡古诗的浓厚学习氛围中导入新课,接着,我马上出示了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导向,让学生掌握学法。“三分诗,七分读”这句话强调了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因此本节课我坚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将“读”贯穿到整节课堂中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感受,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图文结合、启发想象、练习说话、读背诗文、动笔写诗等,大大增强了课堂上的学习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品词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如何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我想方设法重现古诗中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想象,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并且理解诗人的苦闷之情。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感悟出了诗的内涵,更学会了阅读。

学完整篇古诗,我不急着提问从本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而是大胆地让学生直接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学了这篇古诗,你想对此时站在河边思乡感慨的诗人说些什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将自己融入到诗篇的情境中去,与作者产生共鸣,大大加深了对这篇古诗的理解。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5

我国古代诗歌,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学习古代诗歌对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提高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再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我抓住“动客情”这条主线,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第一次,诗人在听到萧萧的风声,感到有些寒意时,动了客情;第二次,诗人在看到灯光,料想是儿童玩蟋蟀时,又动了客情,思念自己的家乡。教学重点突出,又突破教学难点。板书设计也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抓住重点词语,突出主题,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使学生一目了然,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乐知就是对学习有兴趣。兴趣是开发智力的钥匙。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萧萧的风声,舒缓的音乐,给学生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进诗人所描绘的意境中,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传授方法,培养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教就是为了不教。是的,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我时刻不忘向学生渗透学习的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铺垫。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古诗中描写的景物,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理解诗意时,我又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如在导入时,我问学生,“书”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我告诉学生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在理解“促织”一词时,当学生回答之后,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告诉学生借助注释来理解意思,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方法,理解了古诗意思,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三、注重朗读,读中感悟

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坚持“以读为本”。著名语言家张志公先生说:“语文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诗歌学习中读的重要性。我先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如指导学生读第一句古诗时,要学生读慢些,低沉些,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领略古诗的意境。整堂课朗读的形式很多,有开火车读古诗、师生合作读、指名读、配乐朗读、老师范读、齐读等,我还把音乐引进课堂,激发学生朗读兴趣。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诗意,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走出文本,拓展练习

语文教学光靠教材是不够的,我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并架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丰富学生的积累。同时做到新旧知识的整合,注重语言的积累。我在课堂上复习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小儿垂钓》、《所见》、《村居》、《赠刘景文》、《山行》、《静夜思》,拓展了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曹丕的《燕歌行》、张籍的《秋思》、张继的《枫桥夜泊》以及张翰的《秋风动客情》的故事。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学得很快乐。

五、一节课下来,自己当然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1、朗读的时间可以在充分些,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2、教学时间上把握不够准。

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会注意以上几个方面,取长补短。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6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再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一、教学效果:创设情境,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本课我精心准备了多媒体课件:飘落的梧桐,发黄的秋叶,稀疏的篱笆,黄昏的江面,孤单的客船,配以轻柔的音乐,让学生走进诗人眼中的萧瑟的秋天,走进诗人客居他乡的那种思乡之心境。此时无声胜有声,孩子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已经不知不觉中走进了文本,为理解诗句奠定基础的同时,更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为学生学好古诗和走《夜书所见》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做铺垫。在教学时,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下古诗中描写的景物,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在理解诗意时,我又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如在导入时,我问学生,“书”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我告诉学生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在理解“促织”一词时,当学生回答之后,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我告诉学生借助注释来理解意思,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所学方法,理解了古诗意思,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

2、成功之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在本节课教学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选择安排了学生自学的基本步骤,设计了这样的过程:

1、自己正确读古诗,对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把诗读给小组内的同学听,评评谁读得好。(小组长先读,组员依次读);

3、借助注释、图画自己理解诗意;

4、小组合作讨论,归纳总结出完整的诗意;

5、画出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难问题大家解决。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做到独立思考,激烈讨论,彼此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在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组长先读,组员依次读)的要求设计,既树立了小组长的威信,又使学生明白合作学习也要遵守秩序,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的道理,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精神。

3、不足之处:

1、朗读的时间可以在充分些,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2、教学时间上把握不够准。

4、成功之处:语文教学光靠教材是不够的,我灵活把握教材,拓展教材,使课堂教学得到拓展和延伸,并架起课内、课外有机连接的桥梁,丰富学生的积累。同时做到新旧知识的整合,注重语言的积累。我在课堂上复习了古诗《小儿垂钓》、《所见》、《村居》,拓展了张籍的《秋思》、张继的《枫桥夜泊》。整堂课,书声琅琅,学生学得很快乐。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7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写的一首古诗。教材《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有意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三年级的学生无论是从诗句内容还是学诗体验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虽是如此,但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然而诗的语言是浓缩的精华,加之诗人的创作背景学生根本无法体验。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进行感悟。这样才有可能领悟诗的内涵意境。而如何把学生带入诗人的世界,就成了我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所以,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节课,具体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一从复习引入,勾起学生的回忆,从思乡的情感出发导入新课;二是读准古诗,初步感知。通过多次不同形式的读诗,让学生对诗有初步的感性认识;三是理解诗意,通过图文结合、老师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意;四是悟诗情,再次以不同形式的诵读,体会诗的意景和诗人的情感。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始终抓住古诗教学的一般规律,图文对照,挖掘作者的情感和教材编写特点,以读代讲,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句的韵味和美好的意境,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鼓励学生诵读,以加深对诗句内容和情感的理解感悟。

通过这节课,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三是努力把握好古诗教学的情感断层和情景再现,不断尝试让学生走进去,走出来。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8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它写的是:诗人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不仅回忆起自己得故乡和童年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感所代替。全诗抒发了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学习这首诗要让学生感受诗歌的优美音韵、完整得意境和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依据这个教学目标,我是通过让孩子们反复的读来体会诗歌得意境和美的。

具体的教学环节是这样的:我先按照题目的意思板书了夜、书、所见,让孩子们借助诗文和课下的注释来弄明白这样板书的目的。接着就是读诗。由于这是一首思乡诗,读的时候语速要慢,感情稍低沉。在这我借鉴了一下别人得经验。给孩子们简单插入了一些平仄的知识,告诉孩子们每个节奏中最后一个字读的时候要慢些,音拉得稍微长一些。我先范读,引导孩子读好第一句。后让孩子们配合我的手势去读,把快慢、节奏读出来。然后我从“动客情”入手来感悟诗歌的意境。是什么牵动了诗人得感情?客游在外得他会想些什么?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和孩子,他又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孩子们去想象,去体会。最后我适时地进行了延伸,在浩瀚的诗国里,思乡、思亲历来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话题,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他们心中的离愁别绪。这样的诗也有很多,同学们不妨课下去收集一些,来感受一下。

纵观这节课,优缺点并存。

1.本节课我觉得最大的成功是孩子们的读书。他们不仅读出了诗歌的轻重缓急,还把自己的感受也读了出来。看来有时的一些想法是完全可以在孩子们身上实现的,关键在老师的引导。我就是和郑州的那个老师一样,配上手势,让孩子们根据手势来读书。虽然没有大家做的那么完美,但读的效果还是有一点点的。由于孩子们很好奇,诗歌还可以这样得读,他们都很兴奋,反复诵读,没有觉得很厌烦。注意力也很集中。前面大量的读书,也为后面理解诗歌做下了铺垫。孩子们的理解也很好。看来还是得让孩子们多多读书。

2.不足也有很多。由于读书的时间太多了,课堂的时间毕竟有限,本节课的内容没有完成。只是理解了一点。时间得把握不好,我的课堂调控能力不是很强,以后还需要多多努力。读书和课堂这两个方面该怎样协调在一起呢?我真的好好反思反思。还有课堂上的语言还是显得过于琐碎,不简洁,不像别的老师上课干脆利落。评价语也是干巴巴的,就像我这个人一样。

总之,语文课堂上我也在努力地尝试,努力地为孩子们语文素养的提高积极地实践。不足也肯定不少,但我会努力的。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9

《夜书所见》是一首描写客游在外的诗人因秋风落叶,倍感孤独郁闷,加倍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本诗景象鲜明,反衬出游客的孤寂失落之情及深深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这份浓郁的思乡之情让本诗读来带着长长的惆怅,但又不失亲切感。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本节课我坚持以读为主,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以读促思,将“读”贯穿到整节课堂中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感受,在读的基础上,通过图文结合、启发想象、练习说话、读背诗文等,大大增强了课堂上的学习乐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和积极性。

品词也是本节课的一大重点,如何抓住文中的重点字词来理解诗文内容,我想法设法重现古诗中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将上下文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想象,使学生能够感同身受并且理解诗人的苦闷之情。这一环节不仅让学生感悟出了诗的内涵,更学会了阅读。

当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还有很多的不足:如在备课时只备教材,对学生考虑的不够周到,导致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通过这节课,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10

1教学目标

(一)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促、深”两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夜书所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9课《古诗两首》其中一首。《夜书所见》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绍翁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于是那种郁闷之情又被一种亲切之感所代替。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一)会写本课的两个生字。

(二)感情朗读,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通过诵读,悟出诗情。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

活动2【活动】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

(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活动3【活动】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 ”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

2.师:刚才看见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

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6.学习生字(促、深)

(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

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

(4)指名读生字,男女对读。

(5)(出示生词)生字记好了,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生词。

(6)开小火车读,齐读。

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

出示全诗)

8.师: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

9.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10.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活动4【活动】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

(6)我们班有新莞人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道?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7)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说)

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

(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活动5【练习】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

(2)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夜书所见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夜书所见

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秋天的景色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欣赏。

2.让学生谈谈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3.师导入:秋天是美丽的季节,但同时也是容易引起人们愁思的季节,古代的诗人也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秋天的古诗。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

活动2【活动】了解诗人,理解题意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你了解他吗?他是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呢?

(学生将自己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师可适当进行补充。)

2.现在我们再读一读题目(生读),那么,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1)“书”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写)

(2)“所见”呢?(所看到的)。

(3)题目“夜书所见”是什么意思呢?谁来说一下?(在夜里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写下来)

活动3【活动】初读古诗,学习生字

1.过渡: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把自己所看到的东西写下来,那么他在夜晚看见了什么?听到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古诗,边读边把诗人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分别用“△”和“? ”画下来。

(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可以借助工具书,看插图,看注释等方法弄懂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下记号。)

2.师:刚才看见同学们认真的神情感动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学好这首诗。谁来说说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学生汇报。(师随机板书:见:梧叶促织一灯明听:寒声)

4.刚才所画的这些词语有没有读懂的呀?

5.生提出不懂的地方,师生帮助解决。(结合注释解词,并教会学生看注释解释词语。)

(理解“促织”时,出示图片,了解蟋蟀。)

6.学习生字(促、深)

(1)这里的“促”是生字,是平舌音,跟老师读一读。(课件先出示“促”,后出示“深”。(2)这首诗还有一个生字“深”,翘舌音,请读一读。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生

自由讲自己的识字方法。)

(3)把刚才学到的两个生字“书空”写写。

(4)指名读生字,男女对读。

(5)(出示生词)生字记好了,请你们同桌互相读一读生词。

(6)开小火车读,齐读。

7.师:生字能读好了,现在老师将生字放进古诗里,看看你们能否把古诗读好。(课件

出示全诗)

8.师:现在让我们先听一听录音朗读。

9.同学们听得真认真!那么,谁能给大家读一读。

10.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活动4【活动】品读赏析,感悟诗意

1.赏析第一、二行诗

(1)下面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这首古诗,先来看看前两行诗。

(2)请男同学读一读这两行诗。

(3)梧桐树的叶子在秋风的吹动下,发出了什么声音呢?(萧萧)结合注释解词。

(4)第二行诗句这里的“客”是指谁呢?为什么说诗人是“客”?(因为他身在异乡)

(5)请大家想想,(播放音乐渲染气氛)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

(6)我们班有新莞人的孩子,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道?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请你读一读这句诗好吗?

(7)通过你的朗读,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你也非常想家!对呀,看到这样的秋景,很容易触动了我的思乡之情,这就叫做什么呀?(板书:动客情)

(8)小组赛读这两行诗,看看哪组最能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再指名读,齐读。

(9)你们真是诗人的知音人,读出了他的寂寞,读出了他的思乡之情。谁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说得好的给予表扬。)

2.赏析第三、四行诗

(1)师:正当诗人孤独的时候,他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呢?现在我们来学习后面两行诗。请同学们默读,边读边结合插图、注释来想一想。

(2)女同学读,指名汇报看到了什么。

(3)读到这里,你们有不懂的地方吗?

①生提出疑问,师生一起解决。

②师也可提出疑问:在这里想问一问:“知”字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你想一想,诗人是在深夜从远处看见篱笆底下有灯火,他真的能看见那么小的蟋蟀吗?(不能)那是作者的什么呢?(是作者想到的,猜到的,料想的)所以这个“知”字是料想的意思。(指名说)

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你还能猜想孩子在玩些什么呢?

(4)师:是的,他看见儿童玩得那么高兴,那么投入的时候,就越会想到了什么呢?(想起他的家乡和自己的童年)(板书:思乡之情)

(5)诗人看到孩子们高兴的情景,想起了自己的童年,他那孤独的心,顿时变得亲切了。下面,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①指名说:生可能会直译诗句,这时师可引导:

你是按照每个字的意思说的,可是觉得通顺吗?怎样才能说得通顺呢?有时候在把古诗变成我们的语言的时候,可以根据情况调换词语、诗句的顺序。所以可以将第三行和第四行的顺序调换一下。

②谁来根据老师刚才的提示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指名说)

(6)指名读诗,齐读,读出诗人当时的心情。

活动5【练习】背诵古诗,加强积累

1.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现在我们再来玩玩:

(1)我说说诗中的一个字,请你说出相应的诗句。(课件出示:萧、客、促、深)

(2)我指出图片,你说出相应的一句诗。

2.同学们对于古诗掌握得很好,你能把它背下来吗?

3.同桌互相背古诗,再指名、齐背古诗。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夜书所见》

2.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把自己喜欢的背下来,还可以与大家一起交流。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11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古诗《夜书所见》,我注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我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如:配乐朗读、教师范读,小组、男女赛读,以游戏形式激发朗读、诵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中“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师生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教学中,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引导其展开想象,让学生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在教学第一、二行诗时,请学生想想: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这时播放音乐,渲染气氛)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随着音乐,学生容易进入古诗的意境,仿佛与诗人一起感受到了深夜秋风的凉意,感受到了诗人的孤单寂寞和思乡之情。并请班上外地来的孩子,谈谈: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中山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这时,触动了学生那根思乡的弦,通过自身的感受,从中理解了“动客情”,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另外,还重视背诵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积累一些古典诗文,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的同时,还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思乡的古诗,多读,多记,拓展文本,丰富学生的积累。朗读古诗不仅是语言的积累,还是文化的积累,思想的积累。

这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如:一节课下来,我觉得学生在朗读方面还缺了一点感情,因此,在感情朗读方面还需要多加指导,深入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句时还不够透彻,有些蜻蜓点水。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结合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还需要多加探索,多向别人请教,仔细钻研教材,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12

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进行感悟。

在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我希望在学习古诗中,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通过这节课,我有几点想法:一是在语文教学中对孩子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是必要的。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二是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13

到了中年级,古诗教学就不能像低年级那样,反复诵读诗句,熟读成诵,还要重视指导学生感受诗的内容,充分领悟诗人的情感,所以,不能单单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而应引导学进行感悟。

在《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教学中,我认为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诗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习古诗时,我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方法、步骤。课堂上,我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去学这首古诗。由于学生学习的目的明确,孩子们从学诗题、理解诗意到感悟诗情都很积极,教学过程进行得也较为顺利。

在理解作者写作背景时,让学生体会由于作者独身一人,游离在外,才产生强烈的思乡之情。但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孩子们都不住宿,体会思乡之情有些难度,这需要老师把他们一步步引进诗句的情境中“假如你们离家在外,会有什么感受?“想家!”“心里很难受!”……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离家的愁绪。

语文教学不光要传授孩子们语文知识,更要让孩子们掌握如何去获取这些知识。在教学前,教师必须对教材充分钻研,正确把握教材内容,准确地设计教学中的提问,巧妙地引导学生学习,使得我们的课堂常教常新。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14

今天的这节师徒结对课,通过几位老师细致的点评,我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们通常说古诗难教,实则不难,只是自己没有找对方法和技巧。南宋诗人叶绍翁这首《夜书所见》先是写客游在外,因秋风落叶,感到孤独郁闷,由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小孩在捉蟋蟀,不禁回忆起自己的故乡和童年的生活。这节课本来我的教学重点应该是通过反复朗诵,感受诗歌意境和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可实际呈现出来的课堂重点却是理解诗歌的句意。教学的目标出现了偏差,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对学生的认知和感受能力估计过高

刚接手三年级,我还不是完全的能够了解学生的学情,所以在讲解的过程中,提到的一些关键词句,学生不理解,如“倒装句”、“自古逢秋悲寂寥”,这些是我上课之前没有预料到的,所以,在讲解诗歌句意的时候有些困难。在给学生讲解“促织”一词时,我讲了有关蟋蟀的故事,我不知道学生有没有听清楚,因为我讲故事的语速有点快,这一点也是值得以后改进的。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会出现“意外”。我播放的蟋蟀的叫声,同学们有的居然说是蝉叫,我当时就觉得很突然,所以没有处理好这个细节,只是马上纠正过来。现在回想,其实当时我可以这样回应:同学们,你们知道蝉的叫声和蟋蟀的叫声有什么区别吗?再次播放蟋蟀叫声,很快学生就能听出来,蟋蟀叫声是短促的,而蝉的叫声是连续的。

二、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太少

虽然我在课堂上强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并没有做到这一点,课堂老师讲的多,学生读的少,所以在学生对诗歌不熟悉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句意理解,就难上加难了。朗读的方式有很多,齐读、泛读、领读、诵读等等,形式多样,其实多读并不难,关键是要如何通过读,让学生体会诗歌感情。今天我就尝试了用配乐朗读,效果虽称不上完美,但起码给学生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读还要讲求循序渐进,反观这节课,重新安排教学流程,可以以读贯穿始终。先是回忆诵读学过的诗歌《所见》,引出诗歌题目;轻读题目《夜书所见》,读出夜的静悄悄;初读诗歌,扫清文字障碍;再读诗歌,读的通顺流畅;三度诗歌,读出节奏和韵律;男女生比赛读;小组合作互相读;指名个别朗读,老师再作指点;老师示范朗读,学生仿读;配乐朗读,力求能诵读;句句细读,理解句意;句句品读,感悟诗情;整体诵读,注意节奏有缓慢到明快的变化,是随着作者的心情而变;拓展阅读,补充积累;课外导读,搜集有关思想的诗句。

《夜书所见》教学反思15

今天,我教了《夜书所见》这首诗。

古诗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在教学古诗《夜书所见》,我注重了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读,如:教师范读,小组、男女赛读,以游戏形式激发朗读、诵读等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悟情。在学生充分诵读中“心入于境,情会于物”,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对古诗优美语言的感受、积累、内化,师生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

在教学中,注重把握诗的意境和情感。因此,学生通过朗读品味语言,引导

其展开想象,让学生投身其中,想诗人所想,感诗人所感。在教学第一、二行诗时,我让学生想想:萧萧秋风吹下梧桐叶,送来阵阵寒冷,江面上也吹来了秋风,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假如你就是这个独自在外地作客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有了这样孤单寂寞的心情就会很容易想起了什么呢?我请班上的外地孩子谈谈:当你们当离开家乡来威海读书,你们想家吗?你想起了谁呀?这时,学生那根思乡的弦被触动了,通过自身的感受,从中理解了“动客情”,体会了诗人的真实情感。

上一篇:在谷雨时节喝谷雨茶的好处下一篇:汕头检验检疫局发出首份玩具质量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