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的农村小学作文

2024-05-05

四季的农村小学作文(共16篇)

篇1:四季的农村小学作文

春天,寒冷的冰雪刚刚退去。大地苏醒了,土地上,嫩嫩的小草探出了淡绿色的头,柳树姑娘伸了伸懒腰,摇着它那新生的绿辫子,杨树又重新长出了翠色的杨叶。农村的春天是个生机勃勃的季节。

春走了,夏来了。知了在树上全员大和奏,青蛙给它伴唱。空气中散发着沉闷的味道,村西边的小河里,一个个脑袋露出水面。哦,原来是小孩子在游泳啊。呵呵,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兴奋,快乐的表情。农村的夏天就像孩子们的乐园。

秋天,果园里,一颗颗苹果像那太阳落山时的晚霞,每个都彤彤红,让人有一种迫不及待想摘一个吃的冲动。梨子,葡萄,都熟了,整个果园里散发着水果成熟的气息,收获时,每一个农民伯伯都乐开了花。他们很开心,很高兴,因为这些果实是他们通过自己一年的劳动换来的。农村的秋天是个美好的季节。

秋走了,冬来啦。雪光顾了这,大地上,树上,都披上了雪白的新衣,给小麦盖上了一层新被子。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一对红色的大灯笼。过年了,团圆饭上,饺子成了必不可少的一员。一家人围在一起,享受着团园的美好时光。农村的冬天像一个温暖的壁炉。

我爱四季,更爱农村的四季

篇2:四季的农村小学作文

每当春天,农民伯伯撒下丰收的种子。山上更是美丽,走进山里,里面的内容丰富多彩,有各种树木、花和野草。花儿盛开了,一阵风吹来,还有一阵淡淡的清香呢!

夏季来临时,花儿都谢了,小鸟们也都回来了。无论是小树还是大树,都穿上了诱人的绿袍。山上变得更绿了。中午,知了在树上摇篮曲,哄着人们睡午觉呢!晚上,青蛙王子带着他的臣民们来摇滚音乐会。

到了秋天,山上又是一番景象,简直就是到了金色的世界,风伯伯鼓起腮帮子一吹,树叶开始了它们的旅行,它们时而上、时而下、时而左、时而右、时而前、时而后,就像一只只调皮的小蝴蝶,在翩翩起舞。跳累了就抱着妈好的根睡着了。田地里农民伯伯正在辛辛苦苦的收着丰收的果实,表示他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果园里的水果变样子了,苹果穿上了红棉袄,葡萄披上了紫袍,高粱喝红了脸……

转眼又到了东天,山和大地沉睡了。云朵妈妈怕它们着凉了,就为它们盖上了雪白的棉被,一片白雪皑皑的样子。小朋友们出来了,他们穿着棉衣棉裤,戴着棉帽、耳罩和手套。他们有的堆雪人,有的滚雪球,还有的打雪仗。玩的可开心了。

篇3:小学音乐课例《四季的歌》

【年 级】小学三年级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演唱、表演几首关于四季的歌曲、乐曲,体验不同的音乐情绪、风格,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演唱和表演歌曲《捉迷藏》,并为歌曲编配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3.创编歌词,对歌曲进行再度创作。

二、学生和内容分析

《四季的歌》安排在人音课标版三年音乐上册第六课教材。本课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四季变化及孩子们在四季中的童趣生活。进而通过歌曲的演唱,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表达对生活的情趣与热爱。

在歌曲演唱方面,教材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流畅地唱好三拍子强弱弱的节奏感,一字一音要吐字清晰。对三年级学生而言,随着音乐唱好歌曲已不是难点。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表现圆舞曲的特征,有些学生还有欠缺。在歌曲的情感表达方面,要以启发为主,多听、多体会,真正地让学生的情感从内心中流淌出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将视觉、听觉、动作与想象有机结合起来,在互动中享受、在体验中发展

【教学手段】PPT演示文稿、电子琴、四季的图片、节奏条

【板书设计】

3/4 ×·× × × ×·× ×·× × ×·× ×·× ×·× × - -

花丛图片 草帽图片 谷堆图片 棉褂图片

桃花里 荷叶下 果园里 雪人里

【教学过程】

一、赏四季

1.观看四季的图片。

师:首先,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共同走进四季。

师生交流:在一年中,你们最喜欢的是哪一个季节。

二、唱四季

1.师:四季是美的,描写四季的歌曲会更美,就让我们用歌声再一次走进四季吧。

2.师生共同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月光光》《秋天多么美》《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三、节奏游戏

1.聆听歌曲《捉迷藏》。

师:在歌声中我们又一次走进了四季。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描写四季的歌曲。想不想听?(听音乐)

师问:这首歌曲好听吗?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学生回答)

2.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春夏秋冬不仅变成了四个娃娃,还给我们带来了四个小节的节奏,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

×·× × × ×·× ×·× × ×·× ×·× ×·× × - -

3.听辨节奏。

(1)听老师拍节奏,学生模仿。

(2)完整拍击节奏。

4.节奏接龙。

学生分别扮演春夏秋冬四个娃娃,进行节奏接龙。

四、表現

1.聆听歌曲范唱,体会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

2.轻声随琴用“lu”演唱歌曲的旋律。

要求:有气息支持地演唱,每小节的第一拍要稍强一些。

3.学习歌词:

请一名同学朗读歌曲的前半部分歌词,全体同学齐读歌曲的后半部分歌词。(配音乐)

4.演唱歌曲:

(1)指导学生随着音乐来对口形填词,但是不要出声音。

(2)轻声随琴为歌曲填词。

(3)随歌曲伴奏演唱歌曲。

5.为歌曲加入简单的二声部。

(1)师问:同学们唱得太好了。通过歌声,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四个娃娃在玩捉迷藏的游戏,玩得很开心)那我们就在歌曲的后半部分加入“啦啦啦”来表达快乐的心情好吗?

(2)在歌曲的后半部分加入衬词“啦啦啦”。

(3)分组演唱歌曲。

五、演四季

1.师:同学们,春夏秋冬这四个娃娃想请大家帮帮忙。他们每年都藏在相同的地方,同伴们都知道了,他们想请你们帮忙换换地方,你们愿意吗?

2.为歌曲创编歌词并自由演唱。

3.自由分组,为歌曲创编歌词并表演。

4.演唱创编的歌词。

六、说四季

1.师:春天是萌发的季节,夏天是生长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是熟睡的季节。谁能说一说我们家乡——吉林市的四季是什么样的?

2.师问:我们家乡哪个季节最有特点?(学生回答)

3.师:你们知道吗?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和长江三峡同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但是这四处自然景观中最为特别的就是吉林雾凇。每当雾凇来临时,松花江两岸十里长堤便会“柳树结银花,松树绽银菊”,把人们带进了如诗如画的仙境中去。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雪上项目就是在我们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场进行的。最后,就让我们乘着雪橇去观赏吉林市美丽的冬景吧。(观赏雾凇、北大湖滑雪场图片)。

七、小结

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自然就是这样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彰显着它的魅力。就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去拥抱可爱的大自然吧。

八、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多种音乐要素的捕捉体验不同的音乐情感,感受四季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我们选取了不少描写四季的歌(乐)曲及相关图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但是在对教材理解方面及学生内在情感方面表现得不是很好,尤其在童趣的挖掘上有些学生表达得还不太明显,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还有待提高。今后在这方面还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中的快乐,融入艺术殿堂之中。

九、课例点评

这节课是以歌唱教学为主的一节综合课。所有综合内容都为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与铺垫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音乐实践活动逐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歌曲的艺术表现力。本节课教师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入手,通过“赏四季”“唱四季”“演四季”“说四季”,让学生感受到四季的变化和大自然的美丽。特别是在学会歌曲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创编歌词,并扮成四季的娃娃、各种植物、雪人等来表演捉迷藏的情景,发挥了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方法的作用,真正做到在玩中学、乐中学,寓教于乐。这样的教学也充分体现了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2.教师的体态大方、得体,为本节课营造了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教师彬彬有礼的举止、亲切生动的语言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开始喜欢上老师。在活动中,教师那充满希望、信任的眼光,一个个有趣的动作更达到了与学生的心灵相通,让每一位学生都体会到阳光的照射,做到了角色的真正转换。

3.巧设游戏,解决难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中的难点节奏,教师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节奏接龙这一游戏,把歌曲中的难点节奏编入游戏中,并分别扮演四季娃娃拍一拍,演一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个个兴趣盎然,兴致勃勃,在游戏中掌握了知识。这一活动的设计分散了教学中的难点,同时也为学习歌曲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

4.发挥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作用。本节课,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制作了精美的四季风景图片,学生在视觉与听觉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歌曲相对应的图片又让学生用歌声与肢体语言表现了大自然的美,把听觉、视觉、记忆与情感参与融为一体,扩大了信息量,提高了学生的兴奋点。

总之,本节课思路新、设计活,以情感人,以美育人。在情的旋律中感受音乐,在情的呼唤中激发学习的渴望,在情的氛围中展现四季的美。四十分钟的时间显得那样短暂,学生个个意犹未尽,盼望着下一节课的到来。

篇4:农村的四季作文

春天,大地穿上了万紫千红的新衣。你看!那嫩绿的叶子,火红的太阳,让人焕发生机。柳树姑娘甩着长长的辫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种子在春雨的保护下,顽强的爬出土壤,不屈向上,茁壮成长!

夏天,孩子们并不急忙回家,而是迫不及待地跑向河边,咕咚!孩子们就都跳进河里了,小河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秋天,瓜果熟了,孩子们有的帮大人们摘果子,有的摘下一个又大又红的果子,在身上一蹭,就大口大口吃了起来,那甜蜜的样子,真让人垂涎欲滴。

冬天,下起了鹅毛大雪,孩子们,有的在堆雪人,有的在自由自的滑冰,还有的在打雪仗,你打我,我打你。这里又开始了一场“雪球大战”,那欢乐的叫喊声,把树上的雪都震落下来了。

我爱我的家乡!

篇5:农村四季作文

春天我们都会去一个湖里放养鱼苗,登记好一共有几条,等候来年的丰收。 农村的初夏是农民最忙的时候,需要插秧苗,帮种下的果树杀虫,除草,还需要施肥…… 那些鸡、鸭、鹅只要开见我外公,就会冲四面八方冲过来,不停地叫着,好像在说:“快把饭菜交出来。”像一个小小的强盗称霸一方。 到了夏天我们小孩子是睡不着午觉的。总想去游泳,捉小鱼与小虾。 秋天到了,田地里全部都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瓜果飘香有橘子、桃子等…… 田地里一片丰收的景象,每个人都分享丰收的喜悦。 冬天我们每天都盼望着下雪,直到有一天终于下雪了。我找来了我的小伙伴一起堆雪人,打雪仗玩的不亦乐乎。我看见堆积着的积雪想到了一句古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好像梨花开了一样,真美丽! 乡村一年四季都美丽如春啊!

篇6:农村四季作文

春天你走在小路上,会发现许多鲜碧水灵的嫩草,五彩缤纷的小花,她们在微风中吹着口笛,高大挺拔的大树在树枝上,长出鲜嫩的绿芽。

夏天你走在乡间的房前或屋后,肯定会瞧见乡下人家背个板凳,坐在房前的树荫下乘凉,拿一把扇子和邻居在一起,又说又笑。

秋天,大树上的叶子变得金黄金黄的都落了下来。走在小路上,抬头望你仿佛会看到树上没有落下的叶子在害羞。

冬天要是下雪了,你肯定会看到一些小孩子在打雪仗,堆雪人……你还会看到鸡,狗,猫踩的脚印,绘成一道独特的话。

篇7: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

关键词:积累 观察 想象 科学化的训练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往往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许多学生唉声叹气。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

一、注重积累,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作文内容

(一)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日记的内容很广,自己的喜怒哀乐、所见所闻都可通过日记无拘无束地表达出来,可以给学生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结合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种菜,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栽种或饲养的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长期训练,学生的写作兴趣会逐渐被激发起来,写作素材也会逐渐丰富起来。

(二)通过平时的课内外阅读来积累

阅读是积累知识,拓宽视野、进行思索的基础,“勺水渐积成沧海,拳石频移作泰山”即表明了阅读的巨大潜能。农村文化尚较落后,信息比较闭塞。农村学生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导致他们语言贫乏,在遣词造句上,显得单调枯燥,作文存在人云亦云的现象。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无论是低年级的用词说话、看图说话,还是中高年级的读段、写段和写一篇完整的作文,这一系列的作文训练,都要与阅读教学紧密结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地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想成为妙手,就得有得有广泛的阅读。农村的小学生所处条件有限,脑海中的词汇单一,往往表达非所想。为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词汇的积累,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采取以下的做法:鼓励学生积极借阅图书室的图书进行阅读,另外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全班学生进行课外自主阅读。为了避免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使课外阅读能真正落到实处,每次让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兴趣爱好让学生选好书,然后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他们运用所学的读书方法进行有目的地广泛阅读。同时,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对文中主人公的评价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写起文章来,那些优美词句就如泉水般涌出,运用自如,得心应手。

二、感悟自然,認真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写作材料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里,整个生活都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材料自会滔滔泊泊地无穷无尽地流注出来,而且常是澄清的。”所以作为农村小学的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以丰富写作材料。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社会生活中的平凡小事,都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可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孩子们却无动于衷,或虽感到美,却又写不出来。生活中每天发生的事情非常多,孩子们往往求大,忽略了身边值得关注的小事,所以,也造成了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情况。相对而言,城市生活较之农村更丰富多彩,儿童游乐场所也较多。但农村也有其得天独厚之处:农村的自然风光便是天然公园;农村孩子对亲身劳动体验较深;改革开放后的农村,新人新事更是屡见不鲜……这些都是富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好材料。首先,指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凡遇到新鲜有趣的事物及感受颇深的及时记载。其次,结合写作指导,组织学生实地观察,领略农村美丽风光和农村的发展变化,实物模拟,仔细观察家禽家畜等。如写一写家中养的鸡,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鸡吃食、鸡打架、鸡下蛋等等,帮他们列出观察项目,学生就会有目的的观察,写作时就不会无话可说了。最后,教育学生做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多听听家长、邻居的谈话,多看看周围的发生的事及各种变化。多想想耳闻目睹中哪些是重要的、典型的材料,多摘录这些材料,以便习作时能及时提取,厚积则薄发。

三、激活思维,标新立异,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想象力。用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根据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的特点,他们想象逐步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想象的兴趣浓厚。现在的世界是多彩的世界,小学生在做作文时应该多发挥想象力,来描绘未来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爱因斯坦说过:“想像比知识更重要。”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任思维驰骋,想象力应该贯穿整个作文教学之中,没有想象力,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内容空洞,立意不新。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靠想象来燃烧,观察力靠想象来培养,立意新颖靠想象去创造,思路靠想象去拓展,人物形象靠想象去塑造,语言的色调靠想象去渲染。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对学生如何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呢?

1、观察现实生活,激发相关想象

无论哪一类想象作文都脱离不开现实,离开现实的想象是空洞的。例如童话式想象作文,它是根据小学生喜爱动物的特点,用动物代替人类的形象来表达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这类作文实际上是对现实的再现。如要求学生对"未来--"进行想象,写一篇习作。这一类写未来生活的想象作文对学生而言更有难度。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的就十分抽象,不知写什么好。其实这些想象都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引导学生勤观察,例如现在的房屋,一旦完工,它便固定下来,设想一 下,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合,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当看到学校操场只有一处,它的空间过于狭小,能不能想象未来会同时拥有地下或空中操场,用升降机来回启用……这些现实中人们追求的更加便捷、完美的东西,都可以大胆想象它的样子、形状、功能,那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空间该有多大呀!

2、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再造想象

课文是学生写作的范例,充分利用课文资源,结合课文内容、课文插图,让学生练习改写、续写、扩写等想象性作文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再造想象途径。例如《凡卡》一文,当凡卡满怀希望地把信寄出去后,爷爷能收到吗?爷爷在乡下会怎样想念凡卡?小凡卡后来的命运又会如何?让学生去想象,续写出符合事情发展的故事,这样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激活了学生想象的火花。

有些课文表面已结尾了,但深思却蕴意深长,此时教师恰当地因势利导,便是培养学生想像力的捷径。如教学《坐井观天》一文的续写。先让学生们自己说:“青蛙跳出井后会怎样呢?”再让同组互议。有的同学经过整理形成了这样的思路:青蛙跳上井--看到景物--再次与小鸟对话。教师就引导:怎样跳--景物的特点--对话的内容。让同学再次围绕重点词“怎样--特点--内容”来展开自己的联想,进行续写。通过续写,既让学生们的思维得到发展,又培养了同学们知错就改的好习惯,可谓一举多得。

篇8:小学写四季的作文:四季的变化

春天,小草从地下探出小脑袋,树木抽出了嫩绿的枝条,长出了浅绿的叶子,草里夹着一些野花,有蓝色、紫色的、黄色的像一块地毯铺在草地上。

夏天,荷花从水里“冒出来”,展开了无比美丽的“花裙子”,小青蛙跳过来为荷花姑娘歌唱,蜻蜓飞过来告诉荷花姑娘清早飞行的快乐。

荷花姑娘有许多“孩子”,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淡黄色的小连蓬,有的还展开了两三片花瓣,有的饱胀的马上要破裂似的,有的含苞待放,还有的是花骨果儿呢!

秋天,秋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果园,来到了森林。果园里的果实成熟了,红彤彤的石榴像一个个火红的小灯笼,黄澄澄的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森林里许许多多的叶子变黄了,纷纷落下,但松柏树却显得更加苍翠。

冬天,雪花飞舞,大树们脱掉了“衣服”,穿上了雪白雪自的“婚纱”。小河被冻结了,套上了防护衣。雪花孩子给大地妈妈穿上了白衣裳。

我爱我的家乡,这里的四季。我在这如诗如画的家乡等着你们的到来。

优爸点评:小作者的这篇文章写的是家乡四季的变化,对于空间是存在限定的,所以优爸先建议小作者可以把题目修改成家乡的四季,这样文题更加一致。

当然,瑕不掩瑜,文章的优点更多,首先就是小作者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总——分——总的结构让全文一目了然,首尾呼应,点题,点明中心,中间按照季节的顺序写四季的变化,让家乡得以在一篇文章中呈现四种面貌,很不错。小作者对每一个季节都以一个小的场景进行展示,突出最有代表性的点,例如,春天,小作者以草地为核心,用“探”、“抽”等传神的动词运用构成一片生机勃勃的场景,再以色彩作背景,整个画面十分美丽;夏天,小作者将场景转移到水里,以荷花为中心,排比的修辞让荷花的各种状态得以密集地展现,不同时期的荷花共同构成画面,将变化中的夏天呈现在读者眼前。不过,文章也有一个小问题,小作者既然写的是家乡的四季,文章中如果出现更多具有家乡特色的内容会更好,例如,优爸在小作者的同乡的作文中读到的胡柚,这就是一个很值得表现的点。

小作者:饶荟君

指导老师:徐丽萍

篇9:四季的农村小学作文

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你看,小草刚刚睡醒从土壤中露出了头,冬眠的动物们睁开了他们朦胧的睡眼也出来活动一下筋骨,感受一下春日里的和煦,还有那离别已久的小燕子也翩翩起舞的飞来,他们是被春天召唤而来的,一场春风为大自然披上一件嫩绿的外衣,是大自然更活泼,更热闹。

在长长的街道中,看到孩童们轻快敏捷的步伐,看到他们那自由自在,充满活力的心,我看到了春天一道闪电划过黎明,突如其来的暴雨是春天灰飞烟灭,紧接着带来一丝凉爽,凉爽过后太阳又占据了整个天空,炽热难耐的夏天又到了,夏天就是来的这么突然,猛烈。这时,小草已经根深蒂固,坚韧挺拔,大自然也有嫩绿变为深绿,炎热的天气使人寂寞难耐,却总有人为了理想,为了生活在事业上,在田地中挥洒汗水,我相信他们会收获,会成功,因为他们的付出,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现在的我已经长大了,我已经走进夏天,为了我的理想,现在的我必须全力拼搏,为自己的将来打下一片天地。

风渐渐的变凉了,树叶也有点经受不住,穿上了一层黄色的外套,这是秋天已经来了,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看到田地里金黄的玉米,看着树上挂着红彤彤的果实,这正不是夏天的劳作吗?秋天再也听不到电闪雷鸣,再也看不到倾盆大雨……

看看自己的父母,他们已没有当年的青春活力,为了我们的未来而努力的挥洒汗水,他们已经到了秋天,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使秋天温暖,不要过早入冬。

终于,第一片雪花从天空飘落,紧接着漫天鹅毛掩盖了大地最后一抹绿,春的生机勃勃,夏的淡妆浓抹,秋的英姿飒爽都已经荡然无存,留下的只是那一片白茫茫的天地,萧条凄凉的景象使冬眠的虫儿们都早早睡去,但他们相信,过了这个寒冷的冬天,会有另一番新的天地。

篇10:美丽的四季小学作文

开了笑脸,那是春天的眼睛;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长长的枝条是春天的头发;溪水缓缓流动,叮叮咚咚的声音是春天的歌声。小燕子在天空中自由地飞来飞去,好像在说:“春天真美啊!”

夏天到了,天气非常炎热。火辣辣的太阳像一个大火球炙烤着大地。蝉在树上重复着单调的乐曲。不远处有一片西瓜地,又大

又圆的西瓜散发着诱人的清香,要是现在吃个冰西瓜该有多解暑啊!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稻海翻起了金色的波浪。辛勤的农民伯伯正忙着收割稻子,身体虽然辛苦,心里却是喜洋洋的。

冬天到了,天下了起了鹅毛大雪,整个世界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棉被。小朋友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

篇11:农村小学作文素材的选择

一、欣赏自然风光,谈家乡之美

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画的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作文教学时应该让同学们走出教室,去拥抱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虫啾啾、吸新鲜空气、享拂面清风;春之绿,夏之泳,秋之游,冬之雪。如此多样的自然风光为我们农村小学作文素材注入了鲜活的内容。在日常的作文教学中,特别是日记、周记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这里入手,以命题、半命题、给习作范围等形式将学生的眼光吸引到他们周围习以为常的景观上,指导他们写出一篇篇优美的好作文,如:《那座山》《我家的菜园》《门前的小溪流》《我爱家乡的……》《那一片……》……同时也引导学生在写人写事作文中渗透对周围景物的描写。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感受到家乡的山美水美,激起對家乡的热爱,从而更愿意用手中的笔来赞美家乡,造成写作上的良性循环。

二、体验传统节庆,感受民风民俗

虽然时代在进步,生活也日渐殷实,但一些古老的、传统的民风民俗在广大农村仍在延续,这也是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在素材方面的一大隐性优势,以此为素材创作的作文也别有一番吸引力。比如:过年时拜新年、吃年饭、闹秧歌、吃元宵,这些场面是农村孩子喜闻乐见的。如果将之作为作文的一类素材,也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三、亲临劳动场景,分享收获的喜悦

相对于城里的孩子,农村的学生亲身经历的劳动场景会更多,也更有感触:田间的收割播种、地里的采摘、水中捞鱼、上树抓鸟雀……这样的劳动对孩子们来说如数家珍,而每一种场面都会让他们历历在目,印象深刻。教师在指导写作时,就应牢牢抓住这些让学生有话可写的题材,让孩子们有展示自己实践风采的舞台。

我们教师平时要经常引导孩子关注家庭中的劳动场景,并鼓励学生多多参与家庭劳动。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孩子们就会有感而发,有情可表。

四、留心大家庭生活,品味亲情

农村的家庭一般过的是大家庭的生活,其间少不了磕磕碰碰,但同时也添了子孙满堂的喜庆和欢乐。于是婆媳、妯娌、祖孙、兄弟间的忧心事、趣事、苦事、喜事……又成了我们农村小学作文素材中的隐性优势了。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细细回味,反复琢磨,写出大家庭生活中特有的氛围和感受。

身在农村,工作在农村,我们在教学中难免会碰到比城镇教学更多的困难,要面对各种不利的因素,如:教学设施落后、拥有资料不足、学生基础薄弱、家长对教育够重视……可我们没有理由抱怨,也绝不能对自己的作文教学感到泄气。只要我们有心,就能找到契机,发现我们身边存在的、被我们平时所忽略的种种隐性优势,会让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展示出新的生命力。

篇12:美丽的四季小学作文

春天来了,小河上的冰都融化了,小河仿佛在唱一首动听的歌,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小鸟停在长满绿叶的大树上,欢快地唱起了“叽叽喳喳”的歌曲,那可真悦耳动听啊!

夏天来了,知了停在大树上不停地唱着“知了”,“知了”。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呢。刚才还大太阳,转眼间现在就变成了倾盆大雨。“轰隆隆”“轰隆隆”震耳欲聋的雷声在“哗啦啦”的闪电后连续响起。很久之后,雨停了,小动物们都出来玩耍了。

秋天,丰收的季节。麦田里有很多小麦成熟了,大家都开心极了,连连拍掌称好,发出了“啪啪”的声音。

冬天,大雪落下,有人在玩踩雪,有人丢雪球,有人堆雪人……传来一阵阵“啦啦”“啪啪”“哈哈”的欢笑声。

篇13:美丽的四季小学作文

春天,小草探出头来,树木吐出新的枝芽,从高处看,好像是一块洗干净的布料。

夏天,树叶长的郁郁葱葱,密密麻麻,不留一点空隙。雨后,在阳光的照耀下,小草上的露珠好像一颗颗美丽的钻石,镶在了上面。

秋天,树叶黄了,一片片落叶落在草坪上,像一条金黄色的地毯,踩在上面时不时发出脆脆的声音。

冬天,树上光秃秃的,地面上像一条雪白的毯子,我们在上面欢快的玩着,发出了开心、快乐的笑声。

篇14:美丽的四季小学作文

走在乡间小路上,迷人的春光令人神往。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大地,就像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面纱。走在田野里,一缕缕春风吹在我的脸上,让我觉得特别舒服。在田野里,也有星星——像鸢尾,红色,粉色,白色和紫色...路边长着小巧玲珑的鸢尾。走在小道上,一股淡淡的香味穿透鼻孔。让人心旷神怡。

高大的树木矗立在山上,像高大的士兵,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在这棵树上,有许多鸟儿,它们为日夜站岗的“士兵”唱歌解闷。如果你去山里玩,你一定会听到很多鸟在唱歌,或者看到很多鸟。家乡门前有一片绿草,上面长着两三朵野花,像夜空中的小星星,搭配得当。

篇15:小学农村作文教学的初探

一、注重积累,通过多种渠道丰富作文内容

(一)词汇积累

首先,学生从哪儿获得词汇的积累?农村孩子手中可供阅读的书籍少之甚少。本人所在学校,初步调查发现每个学生手上平均没有一本象样的课外读物,在这种状况下让学生去阅读,去积累词汇,不是纸上谈兵是什么?为此,我在班级中增设了“班级图书角”,把学校闲置的旧书架拿来放在班级教室的一角,让学生尽可能地把个人的藏书拿到这里来,此外在每年的寒暑假我都将给学生布置一道特殊的作业,让家长给自己买一两本有意义的课外书籍,甚至还推荐性地开出书目,从而使家长们由没有习惯为孩子买书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通过几个学期的坚持,图书角里的图书已经相当可观了,极大地克服了农村孩子可供阅读的书籍少的不足。

其次,对于积累的词汇的理解、分类、优化和运用能力,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也有很大差距。由于城市家长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他们在这项工作中充当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农村孩子在积累词汇的过程中几乎失去家长的作用,如果老师在这当中又缺少科学合理的指导和监督力度,那么词汇积累只能变成徒有形式的做法。因此我找到了几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一,专门开设阅读课,临场指导阅读;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每星期、每月评出“阅读之星”等;第三,积累的词语佳句要让学生尽量理解。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采蜜本”,鼓励学生把课外读物中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摘抄下来,也可把自己读完后的感受写出来,随时翻阅欣赏、细细品味。最后每月开展一次“读书成果汇报”活动,在活动中把自己的“采蜜本”拿出来相互交流、欣赏,激发了学生读书兴趣,树立了读书信心,享受到了读书带来的成就与快乐。

(二)通过写日记来积累

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结合我校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可让他们动手植树、养花,也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然后把过程以日记的形式写出来。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既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更重要的是写起作文来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二、题材拓展,农村娃也可写城市事,国家事

现在整个教材普遍带有城市化倾向的形势下,必然要求农村孩子的作文也会写除农村以外的事物。可农村孩子生活中接触的新鲜事物少,眼界狭小的的客观事实,成为阻碍学生作文题材丰富性,多样性的最大颈瓶。怎么办?思来想去,农村孩子最热衷的事情莫过于就是看电视,电视成为他们了解外界的唯一窗口,而新闻的价值也许正是我所寻求的拓宽学生作文题材的最好出路。

首先,培养学生关注新闻的热情。我经常利用班会,自习课等时间,开展“会声会色说新闻”、“新闻小博士”等活动,而到了高年级后期,还增加了带有评议性质的“今日新闻之我见”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密切了新闻和学生间的联系,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视野。

其次,老师参与其中,事半功倍。我经常从报刊、电视、网络中搜捕一些生活气息强的新人新事,然后与学生交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以新闻的方式拓展题材的做法,已经小有硕果,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在笔下写出新鲜事物,这让我尤感欣慰。

三、模仿入门,例文作文教学法

在长期的工作中,我总结了一套尤其适合农村小学生的例文作文教学法,现用一具体实例来谈谈。有个“××人二三事”的作文习作,在指导前我在网上一下找了10个各具特色的同类型的例文,然后运用多媒体资源,将它们逐一出示,对每篇例文条分缕析,层层驳茧,重点放在讲解例文特点,把所有例文概括成四类结构类型。由以上例文的讲解指导,从而生成建设性的指导方案。

四、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在自改、互改中交流提高

“写作文难,批改作文更难”。详细批改,工作量又太重;简单批改,又怕达不到效果。所以在评改学生作文时,我采取两种方式:自主评改、交互评改。学生自改,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成为作文批改的主人。当然我在让学生自改作文前应进行指导,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对照题目,看自己的内容是否切题;其次,让学生检查文章的条理、详略的处理,中心材料是否充实具体;再次,检查是否有病句或错别字;最后,看看采用修辞手法可否使文章更精彩。学生自改后,小组同学参与互改。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既利于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又使学生在自改作文中尝到了“自改成果”,我也能从精批细改的主体地位中脱离出来,成为作文批改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交给批改的方法,给学生以指导。

篇16:家乡的四季小学作文

春天的家乡穿起了绿色的春装。在一阵阵和煦的春风吹拂下,春姑娘悄悄的走来了,冰雪融化了,万物复苏了,河岸边的垂柳又细又长,随风摇曳着,像一位婷婷玉立的少女在梳理头发。桃花儿绽开着粉红色的笑脸;迎春花张开着喇叭:杜鹃花披上了一层五彩的外衣。在阳光的照射下,溪水清澈见底,水面上微波荡漾,大地淋浴着春光,万物生机勃勃。

夏天的家乡披着漂亮的外衣。清晨鸟儿在欢唱;午后蜜蜂忙着采蜜,知了在树上长鸣;晚上蟋蟀在草丛里高歌一曲。荷花在池塘里竟相开放,蜻蜓在小荷上忙了起来,让我想起了一首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夏天的太阳释放了充足的能量,树叶翠绿欲滴,长在一起又大又密,阳光只能透过缝隙洒在地上星星点点。花儿在花坛里争奇斗艳,向人们绽放它的美丽。

秋天的家乡穿着金色的晚礼服。秋叶飘飘,秋姑娘已经来到,她挥舞着神奇的魔法棒,给大地换上新装。果园里瓜果飘香,硕果累累,苹果像一张张羞红的小脸蛋,葡萄像一串串珍珠集在一起。田野里金黄的稻子掀起了层层麦浪,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家乡的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冬天的家乡换上了白色的长袍。一天,冬姐姐带着漂亮的星星仙棒和一大群可爱的“小天使”们来到人间,冬姐姐将手中的仙棒轻轻一挥变了,真的变了!

棕色的树穿上了白衣裳,房屋戴上了白帽子,大地母亲也穿上了白裙,“小天使”们拉着雪花妹妹的小手轻轻挥舞着翅膀飞下来,只有那些小枝上,出现了粉红的笑脸,啊!梅花是那么的坚韧不拔。它的身上也戴上了白色的珍珠项链,多美呀!冬天虽然不像春天那样生机勃勃;也不像夏天那样五彩缤纷;更不像秋天那样遍地金黄,但我爱冬天!

上一篇:中秋节简短日记下一篇:学生仪容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