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2024-04-12

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精选6篇)

篇1: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XX县依法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实施办法

为进一步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有效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助力诉源治理落实落地,结合我县实际,现就依法推进XX县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制定如下实施办法。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一条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要实现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努力将行政争议化解于萌芽状态,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条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坚持府院共建、部门联动、自愿、公正、便民高效的原则,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三条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包括先行化解、诉前化解、诉中化解、判后化解。

第四条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平等保护原则,支持合法的行政裁判和行政决定,维护司法公正和司法权威,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对于存在以下情形的行政争议,应当将争议实质性解决贯彻于解纷全流程,立足协调化解与依法裁判有机结合,促进行政争议稳妥解决:

(一)行政行为存在违法情形,即使判决行政机关败诉,行政相对人的正当诉求、实质权益仍无法有效实现的;

(二)行政行为存在裁量空间或判断余地,且行政相对人诉求正当的,有必要结合行政相对人诉请开展调解或协调化解的;

(三)行政机关负有履行职责、给付职责,且行政相对人诉求合理,但在履职、给付程序性条件方面存在争议的;

(四)涉及行政相对人信赖利益保护的;

(五)涉及政策变化,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有必要根据个案具体情况,综合考量案件事实、历史成因、当事人客观状况等因素开展调解或协调化解的;

(六)行政争议以其他争议为前置基础的,通过化解前置争议可以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的;

(七)涉及行政赔偿、补偿的,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应当开展调解;

(八)其他具备争议实质性解决条件的行政争议。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第六条成立XX县行政争议化解委员会,由县长任委员会主任,分管副县长和县法院院长、检察长、司法局长任副主任。县行政争议化解委员会的运转并入县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深化XX县社会治理结构转型升级,发挥各行政机关解决行政争议的行政职能,发挥人民法院解决行政争议的司法职能,依法推进XX县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

XX县行政争议化解委员会由各成员单位组成,成员单位包括所有具有行政执法权的县属行政机关。

第七条XX县人民法院、XX县人民检察院、XX县司法局(以下简称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在办理行政争议案件时,应当及时沟通,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坚持支持与监督、监督与保护并重,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第八条行政机关在争议实质性化解过程中,应履行如下职责:

(一)建立所辖范围内行政争议化解长效机制,健全自身化解行政争议工作机制,建立行政争议化解台账。

对有涉诉隐患的行政争议要做到一事一卷宗,详细记录并梳理相对人诉求、事实及理由,充分运用录像等电子技术记录化解过程,对自身无法化解的争议要提出具体化解意见附卷备查;

(二)对有重大涉诉或信访隐患的行政争议,要及时撰写工作报告,逐级上报县行政争议化解委员会备案;

(三)对于XX县行政争议化解委员会通知进行化解的事项,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运用化解的方法处理行政争议;

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由行政争议化解委员会确定主要职能部门牵头化解。涉诉行政机关应当认真履行职责,把握化解时机和方式,做到能调尽调,全力化解行政争议;对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矛盾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救济途径,并通过行政争议化解中心主动与其他行政机关联系、配合,帮助解决问题;对有可能激化或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稳定的纠纷,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缓解或疏导措施;

(四)对涉诉行政争议,在收到人民法院传票后三日内组织内部会议。

集体研究实质性化解方案并出具化解报告或意见逐级上报行政争议化解委员会备案;

(五)对涉诉行政争议,在收到人民法院传票后,及时按照法律规定应诉并向人民法院递交实质性化解方案。

方案应详细载明争议的起因、前期化解过程及结果、下一步实质性化解措施等内容,方案应附前期化解卷宗等证据材料;

(六)涉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的其他工作职责。

第九条县法院在争议实质性化解过程中,应履行如下职责:

(一)在行政诉讼中应梳理实质性化解思维,将行政争议纠纷实质化解贯彻诉讼全过程,充分发挥桥梁作用,积极同相关行政机关沟通,实质性化解行政纠纷;

(二)对于具备诉前协调解决条件的行政案件,应根据立案登记制要求编立诉前调解案号,委托特邀调解组织或特邀调解员实质性化解纠纷;

(三)积极探索建立行政争议诉前多元解纷机制,在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过程中可以采取人民调解、律师调解等各种方式,同时可以与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群团组织等形成机制共建、信息互通,丰富行政审判的权利救济功能,提升行政审判效果;

(四)建立“矛盾协调化解建议函”制度,以发送“矛盾协调化解建议函”为抓手,充分发挥社会协同作用,实质化解行政争议。

积极探索“矛盾协调化解建议函”发送对象、发送途径、发送方式的多元化,并做好建议函发送后的情况反馈、效果评估、争议解决进度跟踪等工作;

(五)涉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的其他审判职责。

第十条县司法局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过程中,应履行如下职责:

(一)积极做好人民调解工作,派出专员参与县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充分发挥调解程序在化解行政争议方面的积极作用,并在明确行政争议、初步揭示案件事实等方面为纠纷实质性化解打下基础;

(二)建立律师参与行政纠纷调解工作机制,确定具有行政诉讼经验的律师名单,在具体纠纷化解需要时,可提供第三方调解力量,参与调解过程;

(三)对所调解的涉诉行政纠纷提出实质性化解的专业法律意见;

(四)对县政府作为被告的诉讼案件,县法制办应当及时组织应诉、确定应诉承办单位、办理文书传递盖章手续、组织好重大疑难案件的论证、撰写纠纷实质性化解方案等工作;

(五)涉行政争议实质化解的其他司法职责。

第十一条对于下列行政案件,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可以共同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

(一)涉及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领域的案件;

(二)涉及农村集体土地征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土地行政登记、房屋行政登记以及社会保障行政确认等案件;

(三)涉及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

(四)涉及治安管理、道路交通行政强制措施或处罚的案件;

(五)矛盾容易激化、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者对公共利益、社会稳定造成重大影响的案件;

(六)被诉行政行为一旦被确认违法或者撤销,将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

(七)其他依法可以进行调解的案件。

第三章实质性化解措施

第十二条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设立府院联动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府院联动工作的日常联络和沟通协调。每季度召开一次府院联席会议,政府和法院、检察院、司法局主要领导共同参加,通报府院联动工作情况,协调解决行政争议实质化解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每月府院对接,通报行政争议化解情况,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新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重大事项,及时沟通。努力促进行政争议实质化解,推动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

第十三条各单位确定一名联络员上报县行政争议化解委员会,负责日常工作联系并做好台账记录工作。

第十四条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公职律师、法律顾问等业务能力强、善做群众工作的人员加入参与涉诉行政争议化解工作的机制,有条件的单位可指派有经验的律师到行政争议化解工作一线,助力行政争议化解工作。

第十五条在依法化解行政争议的同时,加强正面宣传和舆情引导,做好普法释法工作,增强公众法治意识,促进依法行政。

第十六条探索建立行政争议调解责任豁免机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积极依法开展行政争议调解工作的,受法律保护,非因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故意行为导致调解违法或调解结果明显不当,原则上不应追究单位及个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七条参与行政争议化解的同志应当遵守保密义务,不得违反保密规定擅自披露调解过程的有关情况和调解结果。

第十八条对于具备诉前协调解决条件的行政案件,应根据立案登记制要求编立诉调案号。

行政案件诉前协调化解期限一般为30日,具备解决条件,需要继续协调的,经批准可以延长30日。诉前协调化解要杜绝久调不决、程序空转的情形,切实保障当事人行使诉权。

第十九条县人民法院应严格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若干问题的规定》,强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在争议实质化解中的作用。

第二十条复议机关作共同被告案件中,县人民法院应采取必要方式推动复议机关参与行政争议调解、和解进程,发挥复议机关在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中的积极作用。复议机关作单独被告案件中,基础行政争议具备实质性解决条件的,县法院也可以建议原行政行为作出机关参与化解。

行政争议涉及多个行政机关,当事人向县人民法院分别提起行政诉讼的,县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司法解释规定,积极适用合并审理方式,集中归纳主要行政争议,组织多个行政机关开展联动化解工作。

第二十一条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涉及关联民事争议,且该民事争议属于行政案件前置基础的,县人民法院应当予以释明,对符合一并审理条件,当事人提出申请的,应当予以受理。

对于民事争议虽不具备一并审理条件,但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做好与立案庭、民事审判庭的会商工作,力促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

关联民事纠纷已经在其他法院审理,县人民法院应当保持沟通、及时关注,有实质性解决可能的,可以参与民事争议的调解。

第二十二条在行政争议化解过程中,发现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作为,致使国家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且不整改的,县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县检察院在参与行政争议化解过程中,发现行政相对人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领域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的,可以依法提起民事公益诉讼。

第二十三条在参与行政争议化解过程中,发现行政行为违法或存在瑕疵,但与行政相对人主张的损害没有因果关系的,县法院、县检察院、县司法局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改进工作的司法建议、检察建议或行政复议意见书。

第二十四条要关注行政争议化解的履行情况,对于行政机关拒绝履行的,县人民法院、县人民检察院、县司法局可以依法发送司法建议、检察建议或意见书,督促行政机关及时履行。

第二十五条对于通过复议、诉讼或者法律监督难以获得有效赔偿、生活确实面临困难的当事人,可以协调给予适当的司法救助,或联系相关行政机关,给予生活补助,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十六条涉诉行政争议化解工作纳入法治政府考核。

第四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县政府及县法院宣传部门对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工作应当加强宣传报道,传递行政审判正面效果。对积极参与、协助、支持的相关部门、组织,可以适当方式给予宣传、表彰。

县法院应当根据行政争议实质性解决方面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并予以推广。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着力化解行政争议

坚持依法行政是实现法治政府、坚持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也是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构建和谐社会一系列重大决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市正处在沿海开发大发展、大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格局不断变动,利益分配不断调整,群众法制意识不断提升,行政争议不断显现。引起行政争议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决策不当,违法行政,执法不公,执法不当等等。从根本上来讲,是广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不高。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还未完全到位。近年来,我办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某某市,法治政府这个目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为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为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所采取的举措

(一)着力提升依法行政观念。防止因错误观念引发行政争议。法制观念是依法行政的思想保障。近年来,我办从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和社会公众等层面着手,通过学习、培训、宣传教育,正确引导等多种方式,着力提升依法行政观念。一是着力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观念和能力。将依法行政写入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对下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进行布署安排。200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推进依法行政,努力把依法办事的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层

及群众切身利益、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召开论证会60余次。同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及规范性文件实施情况评价制度,规范性文件3年清理制度。截止2009年12月,对20余项涉及民生的行政决策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价。2009年,结合机构改革,向社会公布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55家,并对1979年以来的1645件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决定继续有效的568件,自行失效的1009件,需要修订的68件。坚持“开门立法”,逐步实现规范性文件制定听证公示常态化。推行规范性文件5年有效期制度。

(三)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防止因信息不对称引发行政争议。信息不公开,行为不透明是引发行政争议的一个重要诱因。近年来,我市已建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长效机制。形成了政府信息公开责任制、考核评议制、责任追究制、年度报告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基本形成政府信息主动公开为常态,依申请公开为例外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公开的内容逐步丰富,公开的范围逐步扩大,公开的形式更加便捷。在市档案馆、图书馆、大型广场等公共场所设臵政府信息公开栏,配备信息查阅工具,方便群众查阅。为群众获取政府信息,了解有关情况,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提供了便利,(四)全面推行“公开审案”。防止因暗箱操作引发行政争议。自2007年开始,连续多年在开展“阳光执法、公开办案”活动。制定《某某市部分市级行政执法机关“公开审案”工作实施方案》,着重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1)对内公开,调查取证与审核决定相互分离,建立行政处罚集体讨论机制。(2)对外公开,面向社会听取专家的意见,形

(七)大力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防止因行政行为不规范引发行政争议。为解决行政机关权力不清,职责不明,行为不规范的问题,织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全面、详尽地梳理行政执法依据,依法界定、分解落实行政执法职权,列出行政权力“清单”。将行政执法职权分解落实到各个执法岗位,明确执法程序、标准、时限和责任,并通过政府网站、新闻媒体、信息公开栏等形式向社会公示,建立行政执法信息化平台、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行政执法职权动态调整机制。

(八)全面加强行政效能建设。防止因效能低下引发行政争议。着力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先后进行3次清理,调整取消行政审批事项30余项,取消和停止征收行政事业性收费61项,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向县区下放审批权力,审批效能大幅度提高。推进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向纵深发展。市级拥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共52家,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41家,进驻率达到78.85%。发展和改革、经贸等部门已全部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市级部门共拥有行政审批事项450项,进入行政审批服务中心379项,应进入率达到84.22%。发展和改革、经贸等部门的审批事项进入率达到100%。2009年,审批大厅共办结各类审批服务事项209348件,其中承诺件13841件,承诺件提前办结11253件,提前办结率达81.3%。进一步完善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功能,大厅窗口办件零超期、零投诉,群众办事满意率达到99%以上。

(九)始终坚持“复议为民”。切实为争议解决提供公

在。

2、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是行政机关一项重要的职能,是行政机关履行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方式。同时,执法活动直接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执法水平的高低,执法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政府的认识和评价,直接关系着政府的形象和法律的权威。当前行政执法问题突出的表现:一是重复执法,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现象严重。二是行政执法“利益化”严重。导致一些部门之间有利争着上,无利躲着走,争管辖,争权利,争罚款,争收费。三是普遍存在行政执法轻程序现象。有的行政执法人员在实施行政处罚过程中,不履行事先告知义务,有的不告知行政执法相对人获得法律救济的途径,有的该适用普通程序的,却适用了简易程序等等。四是行政执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学历普遍不高。存在随意执法,野蛮执法,滥施处罚现象严重。

3、行政权力监督有待进一步加强。当前,虽然我国的法律对行政权力设立了法制监督,层级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等监督方式,但在行政权力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方式。法制建议书,司法建议书的执行力还没有得到充分而有效的发挥。依法行政考核结果还未能完全与领导干部的任用挂钩。而普通民众相对于行政机关来说处于弱势地位,很难对行政权力的行使进行监督。

三、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既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许多新的复杂问

懈。做到日常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向领导干部宣传和向群众宣传相结合。在宣传过程中,注意宣传利用法律法规解决行政争议的基本知识,宣传法律手段在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成效和作用,宣传行政复议制度“便民”、“利民”的精神实质,宣传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社会效果。利用报刊、网络、广播电视、宣传册等多种形式,最大程度地引导群众通过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表达利益诉求,理性解决行政争议。同时,加大对领导干部相关法律知识培训力度,增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增强运用法律手段妥善处理行政争议的能力。

(二)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制度是依法行政的基础,是行政行为的准则。一是健全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制度。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重大决定集体决策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专家咨询制度、评价制度等。二是完善行政执法工作制度,确保行政行为法治化。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合法性审查制度。进一步推进新一轮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行政执法信息化平台、行政执法争议协调机制、行政执法职权动态调整机制,全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三是完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实施程序制度。明确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案件从立案、合议、案件资料审查、执行和归档等环节的时限,及工作人员在相关环节应承担的责任。

(三)建立行政争议协调机制。整合多方力量,形成部门联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局面,实现对行政争议多层次,多形式,广角度的解决机制。一是加强与信访部门、社会矛盾调处中心的沟通协调。及时将可以通过行政复议解决

体制机制。各级行政复议机关都要高度重视行政复议体制和机制创新。充分发挥行政复议不收费、高效便捷解决问题的优势,并将行政复议制度化的优势变成实际处理社会矛盾的具体优势。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专业保障、社会参与的工作体制,探索和完善行政复议审理机制,把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量放在首位,灵活运用书面审理、公开听证、实地调查等审理方式,加大和解和调解的力度,化解矛盾,平衡利益,真正做到“案结事了”。要研究探索相对集中行政复议审理权,集中人力、集中收案、集中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三是加强对行政复议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切实提高行政复议的质量和效果。从行政复议案卷评查入手。对县区和市直机关的行政复议案件受理、办理程序、办案质量和案卷档案管理等情况进行评查,对优秀案卷和较差案卷进行通报。同时严格行政复议工作在软环境中的考核,对不依法履行行政复议职责,不依法受理、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和办错案的单位予以扣分。

(五)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必须打造一支政治硬,作风正,业务强,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一是严把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准入关。坚持“执法领证,领证必考”的原则,由法制部门统一组织考试。并逐步探索提升行政执法队伍素质的新模式,新机制。二是要疏通“出口”,对严重违法执法人员,坚决清除出行政执法队伍。三是抓好对现有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其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意识。

(六)强化依法行政监督考核。监督是保障,考核是手

篇3: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关键词:行政调解,税务行政争议,法律问题

税收制度的实施为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税款征收工作而言,其对便捷性、效率性的要求非常高,若税款无法及时征收,则会对公共服务工作产生一定影响,主要原因在于财政资金短缺而无法开展公共服务。由于我国征税程序较为复杂、纳税人对税法的遵从度欠缺等原因,使得征纳双方经常发生税务争议,主要体现在税款核定、税款征收、税款查补等环节。在税务争讼程序结构设计过程中,税务机关通常拥有纠错机会,诉讼并非必用的手段。解决争议需具有较高的法律知识和专业知识,税务工作人员必须经受专业训练,才能够确保裁决结论的公正性。一般情况下,当发生纳税争议后,当事人不可直接起诉,需将行政复议程序前置,不过在复议的同时,纳税人会对复议机关的公正性有所质疑。为了将税务行政争议问题尽早解决, 就必须实现行政调解制度的规范化。

1行政调解在税务行政争议化解中的法律问题分析

1.1行政调解原则

行政调解的主要作用在于解决行政纠纷问题,将矛盾化解,相对人必须保证事实证据的可靠性与真实性。法人、公民与行政机关、部门通过协商之后,若达成一致,便可签署合同,合同要在双方知情的情况下签署,这就是行政合同。 双方的关系为行政合同关系,遵循协商、自愿的原则,因此调解书实际上是一种承诺,相对人与行政机关之间要遵守承诺,该承诺通过了协调者的认可,就具备法律效应,执行力强。

1.2行政调解的法律程序

行政调解实际上是解决矛盾、纠纷的一种有效机制,如果行政机关并未遵守承诺,不愿履行协议,则可能诱发新的纠纷。当双方自愿签署协议后,在约定期限未达到时,均需遵循协议。若出现了违法行为,则将违法之日视为产生新争议的日子,从该天起,在6个月内可提起诉讼,2个月内可申请复议。司法机关或者复议机关对诉讼、复议进行准确判断,如果有效,就需以调解协议内容为依据,做出公正的判决。

1.3行政调解的法律效力

行政调解过程要遵守信赖原则,并对该原则进行保护, 不过行政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要从多个方面决定。首先要明确调解双方表达是否真实,然后评估协议内容,了解内容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要合理使用处分行政权力,不可超越职权范围。在调解过程中,公共利益、国家利益不能够受到损害,第三方利益要得到有效保护。

1.4行政调解的法律救济

行政调解由国家行政机关主持,当事人提前终止调解和经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就原纠纷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达成调解协议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就调解协议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履行调解协议。当事人就原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就调解协议进行抗辩。

1.5行政调解适用条件

在适用条件上,税务行政复议调解只针对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至于合法的行政行为,复议机关只能决定维持。在被复议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情况下,支持申请人明显不合理的诉求,或者纵容被申请人不当行使处分权,都有可能危害国家税收利益,损害税法权威,破坏税收法治秩序。

税务复议调解是当事人双方相互妥协、退让的结果,税务行政纠纷与一般民事纠纷不同,公权不可随意使用,税务行为也有其自身适用条件。 《税务行政复议规则》中提到, 复议申请人可参与税务行政复议调解,调解内容包括所得税率、核定税额、行政处罚、行政奖励、行政赔偿等纠纷。复议调解主要针对不合理、违法的行政行为进行调解,不接受不合理诉求,否则会导致税法权威受到损害,将税收法律制度破坏。

2税务系统行政调解制度的完善方法

2.1建立专业的税务行政调解工作队伍

行政调解制度的干预方式均具备双方对自身利益进行维护的性质,在维护利益的过程中,需要冷静分析相关形势, 还要具备良好的谈判能力。谈判人员必须对法律法规有明显了解,能够及时收集信息。在调解期间,谈判人员要对使用的信息进行冷静分析,并给予整理,明确其利益底线,对法律法规可以灵活应用,将行政争议迅速、及时化解。税务部门要建立专业的队伍,在该团队中,所有人员需具备良好的心理学分析、审计、会计等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谈判质量。

2.2建立监督机制

行政诉讼、行政复议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调解制度并非评判争议事实是非,其主要目的在于将争议化解。在复议程序中,行政调解要对争议事实进行考察,评判争议事实的真实性,与行政诉讼裁决、行政复议决定相比较,事实评判功能明显弱化。虽然行政调解在税务行政争议化解中可以发挥有效作用与功能,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调解方法则不能取得理想的调解效果。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及时监督、审查行政调解过程,明确调解制度的实施情况,确保税务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执法的可靠性,防止职务犯罪现象的发生。

2.3指导行政调解的实施过程

税务工作内容比较复杂,涉及很多学科的知识,且税务工作人员必须懂法,对专业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就基层单位而言,要想建立理想的谈判队伍,难度非常大。为此,上级税务机关必须强化行政调解工作的全程指导,要求从事税务调解的工作人员在法律法规有所规定的前提下,运用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科学的调解程序,对自己职权管理范围内的争议和纠纷进行调解,及时化解矛盾。职能税务部门也可以根据相关的工具书作为指导,完成税务行政争议的调解工作, 实现税务工作流程的规范化,减少行政争议的发生。基层税务机关应积极参与到与行政调解相关的培训活动中,提高化解矛盾的整体能力。据此,与其他调解相比,应当说运用行政调解解决税务纠纷更具有专业性。

3行政调解的作用

行政调解的专业性较强。目前,我国社会分工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行政管理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也得到很大提升, 行政调解方面的工作人员对法律知识非常熟悉,他们拥有专业的法律知识与谈判能力,通常能够及时将行政纠纷解决。 但在纠纷解决的具体过程中,有时也可能会出现不合情理的现象,加上法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个案并不能够被法律概全,处理结果与情感理念、道德观念会存在不一致的情况,如果不具备较强的权利意识、危机意识,一旦税务纠纷得不到及时解决而转变为行政诉讼,税务部门则会增加败诉风险。而行政调解因其具有主持调解的主体上的特定性、调解方式上的非强制性、调解形式上的准司法性以及调解协议效力上的非拘束性等特点,从而决定这种调解手段灵活性较强,能够根据相关的行政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将纠纷解决, 且会考虑到个人情理、道德观念的要求,纠纷处理结果也符合法律要求,将程序公正、实体公正两者统一起来,使税务行政争议完美化解。

4结论

篇4:以立法化解土地使用权续期争议

因草案中并未明确“自动续期”是“无偿”还是“有偿”,遂有专家认为,如果明确了是“无偿”,那么,政府将肯定不能在续期中收取费用,而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表述,“就可以是无偿,也可以是有偿,这样就有了回旋的空间,按照届时的情况管理,实际上把这个权力交给了政府”。

事实上,土地使用权续期问题并非因此次土地管理法修订而产生。国务院于1990年5月19日颁布的《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中,第12条明文规定:“土地使用权期满,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由国家无偿取得。”这一规定使得在中国内地发生的商品房买卖事实上都成了“使用权租售”,业主实为“承租人”,只不过是一次性支付了30年到70年不等的租金而已。

这一规定明显违背公平原则,因而自通过之日起就备受质疑。经过反复的立法博弈,八次审议方获通过的《物权法》终于在法律层面对此进行了校正。该法第149条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此外,对“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物权法》明确:“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的原则,作为国家基本法律的物权法要优于作为行政法规的“暂行条例”。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自动续期”事实上已经取代了之前的“到期国家无偿收回”。为求法制统一,与之相冲突的土地管理法也同样面临应予修订的命运。但物权法所规定的“自动续期”并未明确是“无偿”还是“有偿”。因而在理论上,土地管理法可进一步明确是“无偿”还是“有偿”。如立法欲明确为“有偿自动续期”,还可以明确“有偿”的计算标准。

立法本应协调一致。最好的立法协调,是土地管理法的修订与物权法的立法同时进行。遗憾的是,立法机关并未有此考量,造成了物权法与土地管理法及“暂行条例”之间的脱节。因土地管理法草案所引发的70年有偿自动续期之争,实则是在物权法通过之际就已埋下了伏笔。

笔者注意到,在某门户网站的相关新闻后,网民留下了上万条评论,一边倒地质疑有偿续期。我相信公众对土地使用权“无偿自动续期”有足够的信心,否则他们怎会放心购买最高只有70年土地使用权的房子?

合法的商品房买卖背后,业主都能领到“房屋产权证”与“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确认的是“房屋产权”,因为房产属于私人财产,并无期限之说。但在土地国有的现实之下,房产拥有人对房屋赖以栖身的土地却只有“使用权”。由于房与地不可分割,土地使用权事实上也决定了房屋使用权。若不能公平合理地解决土地使用权的“70年大限”问题,本已饱受煎熬的房地产业必将再受打击。房价本就高起,续期的费用无疑仍要列入房价。若是象征性地交费续期还好,一旦费用偏高,必将招致反对声音。

与其将来面对激烈的社会冲突,不如尽早公开草案,引入立法博弈,并以此来争取更多的民意认同,防范潜在的社会风险。土地管理法的修订是立法机关的分内之事,由代表行政机构的国土资源部来主导草案的制订和修改,本就不符合立法平衡原则,也不利于利益相关各方进行平等博弈。当务之急,立法机关应广开言路,面向社会征集土地管理法修订草案,对初选入围的草案不论制订者为何方,都应及时公开,供民众参与讨论。土地管理法修订不能再走“部门立法”的老路了。

相关链接

政策解疑

目前市民的住房,除了极少数建在国家划拨土地上之外,基本都建在“出让土地”上。国家把土地出让给开发商,是有期限的:居住用地70年;工业用地50年;商业用地40年;综合用地50年。那么住宅用地使用权满70年后怎么办?物权法第149条第一款给出答案:“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自动续期。”土地使用权如何续期、怎样办理、该不该收费、怎么收费等问题此次并未在物权法中规定细则。那么,若干年后,当越来越多的市民遭遇青岛开发区阿里山小区那样的问题时,该如何面对?本刊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就物权法的部分热点进行了解读。

关键词:自动续期

房子不倒可一直住下去

按以前我国有关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的,土地使用权及其地上建筑物、其他附着物的所有权,无偿收归国有。市民可以申请续期,续期须经批准,重签合同、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一旦不批准,土地连同地上建筑物由国家无偿取得,市民必将失去住房,物权法施行后,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一旦届满,“自动续期”。

“房子存在多久,地的期限就存在多久,而且续期没有条件限制,任何条件下都可以续,百姓完全不必担心房子被炸掉,老无所居。”物权法草案起草人之一、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王利明教授如是说。

换句话说,这里的“自动续期”应理解为:无需使用人申请,也无需政府及其部门审核、批准,即到期后自动延续期限。可以延续多久’期限无限制:房子100年不倒,就理所当然、放心大胆地使用100年;300年不倒,就理所当然、放心大胆地使用300年。一套房子只要还没有达到它的使用寿命,就可以让子孙后代一直住下去。

一个新问题冒了出来:100年、300年后是否要收归国有,届时城市建设用地如何解决?专家认为,总的来说,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推进,将来国家用更多的土地来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是正常的、必然的趋势。这个问题到时还要再研究,可能要留待后人解决。

关键词:收费

是否收费暂时不作规定

“自动续期”接下来的问题是,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届满后,“自动续期”时是否还要收费呢?

王利明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在讨论草案时,暂时回避了这个问题。他说,争取十年内在物权法实施细则中对其进行规定。从目前来看,土地使用权期满后,应自动延长到土地上的建筑物消失或消亡为止。办不办手续,都不影响使用和处置。

据悉,在物权法草案四审、五审时均曾拟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续期后,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应当支付土地使用费;续期的期限、土地使用费支付的标准和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从六审起一直到物权法通过时删除了这项内容,主要是因为关于土地使用费到底收不收、收多少、如何收,是仍按70年一次性收取还是按年收取,是收土地使用费还是收土地税、物业税等问题,尚未深入讨论,国内亦无成熟经验,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将来也可能不再收取类似的税费。

关键词:非住宅

不受“自动续期”保护

那么,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满以后怎么办?例如工厂的厂房,还有市民的店铺、写字楼等等,怎么办?物权法第149条第二款规定:“非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后的续期,依照法律规定办理。该土地上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的归属,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专家解释说,从物权法的这款规定可以看出,物权法只对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住房问题作了特别规定,非住宅并不享受“自动续期”的特殊保护:一方面,对厂房、写字楼等归属如果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处理,即“约定优先于规定”。另一方面,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则适用于我国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相关链接

政策探听

据悉,已列入今年立法计划的《土地管理法》第二次修订工作正在进行,目前该二次修订的草案已由国土资源部下发至各个地方国土资源部门。

在《征求意见稿》“建设用地”一章第90条中,规定了宅基地使用权人经本集体组织同意,在保障基本居住的前提下,可以将其宅基地向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人转让、赠与或出租。但意见稿规定农村宅基地只能在集体居民内部流转,宅基地进入公开市场流转不在适用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和抵押亦受到一定程度限制。这意味着小产权房未获得合法地位。

另外,《征求意见稿》第一次明确提出,土地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同时,在对原有土地权利界定的基础上,《征求意见稿》第十条提出,土地权利包括国家土地所有权、集体土地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土地抵押权等。

这一“确权”表述是与此前出台的《物权法》的衔接。土地承包经营30年期限的表述以及土地承包经营者调整权利的程序性限制已经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受法律保护。”

据了解,《征求意见稿》将形成《土地管理法》的基本框架。国土资源部官员透露,将尽快上报全国人大法工委,预计上半年审议工作可能会积极开展。

[业内声音]

“让人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住宅就可以自动续期,而商业用房就不能自动续期,一定要提前去申请?北京有许多项目,同一块土地,上面是住宅,下面是商铺,上面的用地性质是住宅,下面的用地性质是商业。这该怎么办?为什么不能做得简单一些,或者索性都能自动续期?70年后,我们一定都不存在了,能不能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看到这些法律时觉得是简便的,易于操作的,而不是专门制定出来难为人的?”

篇5: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一、建立了工商行政争议诉调对接的工作原则

为了保证诉调对接工作顺利性和合法性,该局确立了化解诉前、诉中行政争议的七项原则以指导具体的诉调对接工作,一是有效化解行政争议原则,必须以构建和谐工商为目标,结合自身职能,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二是诚实信用原则,调解必须坚持以诚感人、以信取人、以理服人,积极争取争议一方或者双方的理解信任;三是专人落实部门配合原则,必须积极主动,落实业务精通的干部专人调解,各相关科室、工商所予以积极协助,确保相对人息讼息访;三是自愿调解原则,诉前、诉中调解必须以相对人自愿接受为前提。四是依法处理原则,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调解;五是方便调解原则,尽力简化程序,提高调解效率;六是法院指导原则,调解前必须与法院沟通,取得一致意见。七是与工商管理行为发生争议原则,以区分一般消费争议、合同争议等行政调解行为,即调解工作必须与工商部门在履行自身职能时已经或者即将发生行政争议有关联,包括因工商自身职能履行时存在不当或者瑕疵发生的诉讼,或者及时没有诉讼但当事人已经投诉,继续履行很有可能会引发诉讼激起更大社会矛盾。这些原则的建立,确立了行政纠纷调解基调,对调解运行模式和调解活动起到了极好的指导作用;

二、建立了与人民法院之间经常性沟通机制

____年,××县局建立了行政执法例会制度,与县法院、县政府法制办建立了定期行政执法情况沟通交流机制,其目的是为了及时解决工商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通报诉讼复议案件及诉讼复议案件存在的问题,及时与法院、法制办协商行政诉讼复议产生矛盾的解决方案。这一机制的建立为县局能够及时有效实施行政争议调解提供了极好的保证。

三、建立了诉前、诉中行政调解工作机制

篇6:行政争议实质化解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源泉, 税款的征收讲求效率和便捷。如果税款不能及时入库, 公共服务就会因为资金问题而受到影响。加之税务案件的数量十分庞大, 征税程序本身不能过于复杂。于是, 税收实务中对纳税人进行纳税评估、核定税款也是税务机关较为常用的税收业务, 然而, 纳税评估、核定征收这种税收业务往往也是最为容易引发税务行政争议的税收业务之一。正因为如此, 在设计税务争讼的程序结构时, 大都给税务机关自我纠错的机会, 而不将所有的争议都首先提交诉讼。除此之外, 由于纳税争议的内容涉及高度的技术性, 只有经过长期训练的专业人员, 才有可能形成公正的裁决结论。有鉴于此, 纳税争议一般不允许当事人直接向法院起诉, 而是要求将行政复议程序前置。行政复议机关一般都设有具体从事行政复议的审查的内设机构。然而, 由上级税务机关进行复议时, 纳税人往往会从内心质疑复议程序和复议结果的公正性。如果由同级人民政府进行复议, 复议所要求的专业优势则不复存在, 其最多只能从程序上进行审查, 而对实体方面大都予以维持。因此, 尽管税收行政复议可以较快地做出决定, 但是当事人还是极有可能走上行政诉讼之路。

2 行政调解、和解制度在化解税务行政争议中的价值和作用

税务行政争议的特点决定了传统的税务行政争议解决机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 需要引进一种更加高效、公平的解决税务行政争议、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纠纷解决机制。行政调解、和解制度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在法律实践的边缘地带迅猛发展, 反映并促进着一种时代理念和精神变化。从对抗走向对话, 从“冷战”走向“协商”, 从价值单一走向价值多元化, 从胜负之争走向争取双赢的结局。这不仅是文明的进步, 也是法治的进步。就行政调解、和解制度的作用而言, 行政调解、和解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2.1 降低纠纷解决的成本, 实现诉讼经济

诉讼是一种不计成本的活动, 不仅当事人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而且整个社会也要损耗大量的资源。与诉讼制度相反, (1) 行政调解、和解制度作为国家行政服务于社会的一部分, 甚至相关调查费用也由行政机关处理, 当事人可以无须聘请律师, 节省了大量解纷过程中的资本耗费。 (2) 行政调解、和解当事人对调解过程中的费用支出具有主动性, 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控制而调配, 而在行政诉讼中, 一旦选择启动该程序, 便强制性地承担了负担固定费用的风险。 (3) 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一致, 对调解、和解的结果均较为接受, 可以减低执行过程中的阻力, 降低执行成本。另外, 由于行政调解、和解制度的便捷性, 同样有利于时间成本的节约, 符合诉讼经济原则, 有利于实现分配正义。

2.2 纠纷解决过程和结果的互利性和平和性

进入诉讼程序后, 法庭则要求严格按法律解决纠纷, “由于其只关心权利义务的法定界限, 往往排除了本来应该从纠纷的背景以及当事人的关系等纠纷整体出发寻找与具体情况相符合的恰当解决这一可能性。”且因强调权利绝对的排他的归属, 常导致当事人间发生不必要的感情对立。行政调解、和解符合中国崇尚和谐的传统文化, 在调解实施过程中强调对话性, 通过中立第三人的斡旋, 促使当事人间消除敌意、增进合作和加强互相理解, 使得争议不仅在法律上得以彻底解决, 也在心理上得以真正消除。

2.3 具有灵活性, 可以实现个案公正

行政诉讼要求严格的按照法律程序, 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作出裁判。在谨遵规定的同时, 难免会因具体个案的差异性及当事人间证据搜集的非等性而造成处理结果与预期的巨大反差。在解决具体纠纷时, 往往会出现合法但不合情理或者合理却不合法的情形。法律法规的有限性, 往往难以概全具体的个案, 致使个案的处理结果与人们的道德观念、情感理念不一致;有理方也常常因举证不力, 权利意识不强而承担败诉的风险。行政调解、和解制度在操作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一方面, 不仅可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解决纠纷, 而且还可以考虑社会一般的道德观念、情理要求, 使得纠纷结果既有可能符合法理, 又有可能符合情理, 实现法理与情理的融合、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统一, 有助于有效地解决争议, 使当事人获得“非正式的正义”。另一方面, 可以弥补法律规范的不足与滞后, 提供一种灵活的解决方式, 并为日后的立法提供实践基础。

2.4 专业性

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今天, 行政管理日益趋向于专业化, 行政诉讼中, 法官并非全才, 往往仅能熟知法律, 但面对专业化的行政职能却无所适从, 在税务行政争议案件中体现尤为明显。因此, 法官在遇到部分专业性十分强的领域时, 只能被动地进行基本的法律事实审定, 对程序上的瑕疵却难以主动发现, 导致行政纠纷难以迅速地加以解决。行政管理人员充当调解、和解中的第三人, 根据其对特殊行业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能够迅速妥当地解决纠纷, 可以说, 行政调解、和解是行政职能专业化的产物。

3 行政调解制度在化解税务行政争议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行政调解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出面主持的, 以国家法律和政策为依据, 以自愿为原则, 通过说服教育等方法, 促使双方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让互谅、达成协议、消除纠纷的纠纷解决机制。我国行政法相关立法一直坚持认为公权力不可处分, 所以长久以来并不支持使用调解作为行政纠纷的解决机制, 直到2009年12月15日,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税务行政复议规则》, 才第一次以部门规章的形式为调解、和解解决税务行政争议案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然而, 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 不适用调解”这一规定至今仍然有效, 因此, 税务行政调解仅适用于税务行政复议。

对于普通的税务干部来说行政调解可以算是一个新生事物, 在日常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能遇到以下问题。

3.1 税务行政复议调解的适用范围、条件

税务行政复议调解和民事调解都是当事人双方互谅互让、相互妥协的结果。一方面, 作为被申请人的税务机关出于考虑继续行政救济程序所要付出的物质上、精力上以及其他有形的和无形的成本 (如败诉对税务机关的形象所造成的影响) , 以减轻或者免除对复议申请人作出的不利益行为 (如减少罚款等) 为协商的条件, 换取其谅解, 促其自愿放弃推进救济程序进一步发展的权利 (如任凭审查程序的继续发展、起诉、上诉、申诉等) , 以减少成本或免除败诉的后果;另一方面, 申请人以放弃救济程序权利为代价, 换取被申请人的从轻处理, 以避开对立与对抗, 恢复与被申请人和平共处的状态。这种结果, 对双方来说都有益处, 是一种共赢。

然而, 税务行政争议毕竟不是一般的民事纠纷, 税务行政复议调解更不是当事人之间的“私了”。受公权不能随意处分原则的制约, 税务行政复议调解在适用范围、条件和内容等诸多方面应受到必要的限制, 以防止出现背离税务行政管理目的的结果。

在适用范围上, 根据《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规定, 税务行政复议调解仅限复议申请人对税务机关行使: (1) 行使自由裁量权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如行政处罚、核定税额、确定应税所得率等; (2) 行政赔偿; (3) 行政奖励; (4) 存在其他合理性问题的具体行政行为4类行为进行调解。

在适用条件上, 税务行政复议调解只针对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至于合法的行政行为, 复议机关只能决定维持。在被复议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情况下, 支持申请人明显不合理的诉求, 或者纵容被申请人不当行使处分权, 都有可能危害国家税收利益, 损害税法权威, 破坏税收法治秩序。

在调解内容上, 税务行政复议调解中原则上不允许对羁束行政行为 (例如应缴应补税款、滞纳金等) 进行协商, 协商内容限于自由裁量权且不得逾越税务机关自由裁量权的限度。

3.2 税务行政复议调解瑕疵的法律救济

税务行政复议调解书经各方当事人签收后, 除非调解协议因自始无效, 当事人不得再申请复议, 也不得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申请人如确有证据证明调解自始无效, 可以参照不服复议决定提起诉讼的时效规定, 在调解书送达后的15天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 也可以根据税务机关层级领导与监督的关系, 向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申诉, 上级机关可以决定调解无效, 责成复议机关重新调解或作出复议决定, 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行政责任。

4 行政和解在化解税务行政争议中的若干法律问题

4.1 和解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和解, 一般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友好协商的基础上达成意思合意, 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而行政和解, 只是有一方当事人必须是做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行政和解和行政调解的最大不同是行政和解的范围特别宽泛, 在行政复议决定或行政诉讼裁判作出前的任何时期都可以采用行政和解来化解税务行政争议。

4.2 行政和解的性质和原则

行政和解是行政机关和相对人对化解行政纠纷的一种相互承诺。它意味着相对人承诺自己所提事实证据的真实性, 行政机关承诺认可这种证据的真实性并将其作为自己调整行政意志的依据。相对人所提出的法律意见, 意味着承诺如果行政机关采纳自己的意见将履行行政机关所设定的义务和放弃行政救济权;行政机关采纳相对人的法律意见, 意味着承诺接受相对人的意见作为自己的意见。而行政机关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经过协商, 相互意思表示一致所达成的以实现该行政机关行政职能为目的的契约或协议一般认为是行政合同。所以, 双方达成的和解协议构成了行政合同关系。既然是行政合同关系, 那么行政和解就应当遵循行政合同缔结的自愿、协商的原则。需要指出的是调解协议也是行政机关和相对人之间的一种相互承诺。它与和解协议的区别在于和解协议是行政合同, 而调解书是在调解者的主持和促成下所作的承诺, 是一种经调解者认可的承诺 (1) , 使得调解书成为了一种合法有效, 具有执行力的法律文书。

4.3 和解协议的效力

行政和解是基于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机关的信赖缔结的行政合同。此类行政合同受信赖原则保护, 但是其本身是否合法有效则需考察以下几个条件: (1) 当事人适格; (2) 和解协议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 (3) 和解协议的内容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 (4) 被申请人处分行政权不超越职权; (5) 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6) 不会对第三人利益造成损害; (7) 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对和解协议无异议。

当事人适格是构成行政合同关系的根本, 当事人适格要求一方当事人确为行政纠纷利害关系人, 而另一方当事人不仅是引发该行政纠纷行为的行政行为作出方, 并且具有缔结和履行行政合同具体内容的能力。简单地说, 另一方当事人必须是具有机关法人资格的行政机关。从我们税务系统来看, 就是要求必须是县区级及以上税务主管机关才算是主体适格。

从行政合同的实践理论来看, 违反了剩下的6个条件的任意一条, 即便在双方当事人适格且已经缔结了和解协议。该行政和解协议也是自始无效的。

4.4 和解协议的法律救济

行政和解本身就是化解纠纷的机制, 但是因为行政机关不履行和解协议, 也将是引发新的行政纠纷的源头。和解协议自签章后生效, 依据行政和解协议约定的履行期限, 如果未按时履行、未按和解协议履行或明示不履行等违约行为发生之日起, 可以视为新的行政争议的发生日, 即从该日起60日之内申请行政复议或3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复议机关或司法机关认为和解协议有效的, 应当依据和解协议内容进行裁判;复议机关或司法机关认为和解协议自始无效的, 应当按照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程序, 裁判和解协议无效, 并依法重新调查原行政争议事实, 做出行政复议决定或行政诉讼裁判。

5 完善税务系统行政调解、和解制度的建议

5.1 建立应对和解、调解解决税务行政争议的专业谈判团队

行政和解、行政调解的达成一般是建立在行政争议双方当事人在各自利益博弈的结果。而利益博弈不仅需要对行政争议事实的相关形势进行冷静的分析, 还需要参与博弈的人员有足够的谈判经验, 这就需要有一支能够熟悉法律法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强大的谈判队伍, 从而在面对行政争议的和解和调解过程中, 能够充分收集相关信息, 冷静分析使用信息, 从而洞悉对方或双方的利益底线, 能够灵活运用法律法规, 为及时、有效、迅速化解税务行政争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在此参考警方谈判小组的设计模式, 建立一支拥有法律法规、会计、审计、稽查、案件调查、心理学、公共关系和谈判技术等多方面人才用以应对税务行政争议的专业谈判队伍, 提高税务行政争议案件和解、调解的水平质量。

5.2 对各级税务机关利用和解、调解化解税务行政争议的方法指导和教育

专业谈判队伍要求人员素质比较高, 组建难度比较大, 所以不可能在基层单位建立起专业谈判队伍。针对这一现实, 笔者认为由专业谈判队伍总结经验, 对各基层单位的相关业务骨干进行一定的培训教育, 将有助于基层单位预防税务行政争议或在税务行政争议发生之初便可以实现迅速化解。

而对于各基层税务机关利用和解、调解化解税务行政争议的方法指导和培训教育, 笔者认为, 应当编订《税务行政争议案件的和解、调解案例汇编》和《税务行政争议案件的和解、调解常用方法》等实用性工具书, 利用规范性流程和典型案件指导实际工作中税务行政争议的顺利解决;并且应当制订各基层税务机关利用和解、调解化解税务行政争议的培训教育计划, 开展针对基层税务干部利用和解、调解化解税务行政争议的培训教育, 基本实现基层建立起一支初级的谈判队伍。

5.3 建立健全对调解、和解解决的税务行政争议案件的内审督察机制

和解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不同在于和解本身并不针对争议事实的曲折是非做出评判, 而是以及时有效的实现化解争议为最高目标的。而行政调解虽然在行政复议程序中要考察争议事实, 并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对争议事实做出基本评判, 但是与行政复议决定和行政诉讼裁判相比, 对事实的评判已经弱化许多。所以, 和解和行政调解虽然有强大的化解税务行政争议的功效, 但是, 如果监督机制缺位, 则可能使得和解、行政调解沦为掩盖税务执法过错、包庇职务犯罪的工具。所以, 应当建立健全对调解、和解解决的税务行政争议案件的内审督察机制。在税务行政争议化解后, 对以和解、行政调解结案的税务行政争议案件进行必要的内审督查是保障税务执法质量、确保税务执法正确性、预防职务犯罪、保证干部队伍廉洁性的有力的内部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日]棚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王亚新, 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4.

[2]郭玉军, 甘勇.美国选择性争议解决方式 (ADR) 介评[J].中国法学, 2005 (5) .

[3]叶必丰.行政和解和调解:基于公众参与和诚实信用[J].政治与法律, 2008 (5) .

[4]顾培东.社会冲突和诉讼机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5]张晋红, 易萍.论民事诉讼和解制度的完善[J].法律科学, 1999 (5) .

上一篇:中学秋季运动会闭幕词下一篇:宾馆布草管理整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