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晒课赛课计划

2024-05-15

个人晒课赛课计划(通用4篇)

篇1:个人晒课赛课计划

为了参加国培举办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讲课大赛教学活动,提高自己信息技术运用水平,把在平台学到的知识更好的运用到教学中,特制定此晒课赛课计划如下:

一.参加学科:小学数学

二.准备工作:

1.了解晒课的参赛流程;

2.认真参加此次教育培训,并且用电脑进行实践操作,为此次晒课和将来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3.查阅相关资料,精心选课,精心设计授课方案。

4.关注晒课时间表

三.具体操作计划

1.确定自己的授课内容

2.查阅相关资料和教学资源

3.制定教学设计

4.制作教学课件

5.在课堂上实践

6.同行帮忙指导

7.改进教学

希望通过此次晒课使我的教学有更高的提升,希望各位同行给予我批评和指导,让我不断进步!

篇2:个人晒课赛课计划

一、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理解晒课的有关要求。

二、认真学习晒课的具体内容,学习相关的知识,为晒课做好知识铺垫。

三、选择好教材与课标,确定教学目标,吃透教材,做好教学设计。

四、认真学习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的应用知识,,选择好教学资源,为晒课做准备。

五、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教学活动。把活动与晒课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菜同进步。

六、做好个人的录课准备,请专业人员进行录课与编辑。

七、在10月份完在课程的录工作,并上传到晒课平台。

篇3:13-14下学期磨课赛课方案

实 施 方 案

为项巩固上学期开展的“磨课、赛课”活动成果,进一步打造具有五中特色的高效课堂,加强导学案在教学中的有效使用,引领教师认真参与集体备课及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专业研究水平的提升,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探究导学案使用和“推进分组分层教学、打造学科特色课堂”模式为目的,引领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课程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

1.探讨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2.进一步规范高效听课、“低效”评课制度及具体操作程序。3.打造有效的集体备课模式。

4.发挥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作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活动原则 1.全员参与原则:

磨课:采取骨干教师个人审报及教研组长推选等方式,每学科确定二至三名骨干教师参与磨课,中心组成员及相关学科教师听课评课。

赛课:任课教师全员参与,人人讲课,中心组成员及学科教师听课评课。2.注重过程原则:

磨课、赛课活动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反对走形式和做假课。

四、组织管理

1、活动实施小组

组长:薛校长

副组长:徐校长

成员:杜继红

张文峰

王传喜

邵明伟

2、学科中心组成员

语文:杜继红

徐良娜

唐丽华

蔡全军

数学:薛校长

朱晓玲

张传敏

孔祥菊

冯秀红

英语:邵明伟

丁明兰

赵云亭

理化:王传喜

李明娟

周立娟

张丽

政史:张文峰

潘维娜

刘相堂

地生:徐校长

赵伟

仲崇刚

3、“磨课”主讲教师组成员

语文:蔡全军 徐良娜

蒋节娜

数学:孔祥菊 王玉梅

孙业英

英语:

物理: 李明娟

周立娟

化学:张丽

政治:李海华

赵艳

历史:卢娟淑

潘维娜

生物:仲崇刚

李丽

地理:赵

刘本菊

五、磨课、赛课活动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9月9日——9月12日)

1、研究制定我校“磨课、赛课”活动实施方案,修定听课、评课及备课活动中使用的观课量表和三次备课的形式和内容上的要求。

2、召开活动实施小组成员会,贯彻“磨课、赛课”活动及打造学科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意见。

3、召开学科中心组成员及“磨课”主讲教师会议,贯彻“磨课、赛课”活动及打造学科高效课堂活动的实施意见。提出“磨课”活动时间安排、活动方式及要求。

4、各学科上交各年级磨课教师的课题,教导处安排下周上课的班级及时间,上课教师备课。

第二阶段:磨课阶段(9月15日——9月30日)1、9月15-19日月各学科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协同修改上课教师提交的教案,确定观课维度及观察点,并制定适合本学科的观课量表。2、9月22日-30日,教研组长组织学科中心组成员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和观课量表。磨课讲课过程中尽量不出现前一次评课提出的问题,并努力打造本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同学科教师尽量参加听课活动。)

3、听课后两天内或利用本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评课活动,评课内容一要客观反应所承担的观察量表记录情况,二要针对是否体现正在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要求本学科的中心组成员全员参加,做到所用时间短、评课有针对性、必须有合理化建议。4、10月8-11日,根据评课情况,上课教师选定课题进行二次备课。根据磨课情况,每学科推出一名教师参加全校的磨课汇报课活动,并撰写出本学科的特色课堂教学模式,上交教导处。5、10月13-17月,各学科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协同修改上课教师提交的教案,确定新的观课维度及观察点,并制定合适的观课量表。6、10月20-31 教研组长组织学科中心组成员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和观课量表。磨课讲课过程中尽量不出现前一次评课提出的问题,并努力打造本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同学科教师尽量参加听课活动。)7、11月3-7日对二次上课情况进行评课 8、11月10-21赛课阶段

学校组织各学科组中心成员对磨课汇报课进行统一验收、分两个等级量化评分。5、3月27-28日,各学科组组长负责整理上交以下材料:①磨课“观评课记录”材料、②磨课汇报课教案、③成员组评课活动记录、④磨课总结与反思、⑤磨课活动影像资料。

6、磨课评分办法:

参加磨课的教师加20分,参加磨课汇报课的教师按成绩分两等,分别在20分的基础上再加20分或10分。

第三阶段:(4月1日——5月30日)

1、召开全体任课教师会,二次传达《关于在全县初中学校开展“磨课、赛课”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高效课堂建设建设的实施意见》的活动意义及精神,解读我校落实本次活动的方案及评价制度。

2、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全体教师学习并研讨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赛课”的要求及评课标准。3、3月28日上报学科组赛课活动安排表:执教人、课时、班级等信息。

4、要求全员赛课、全员听课、中心组成员评课。

5、听课当天进行评课活动,评课内容要针对是否体现正在构建的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本学科的中心组成员全员参加,做到所用时间短、评课有针对性、必须有合理化建议。

6、赛课活动结束后,教研组长整理上交以下材料:①赛课教师的教案、②教师的赛课“观评课记录”、③评课活动记录、④赛课活动影像资料、⑤赛课活动总结与反思。

7、教导处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将教师的磨课、赛课成绩公示。对本次校级“磨课、赛课”活动进行总结,以便巩固活动成果,找出教学教研存在的实际问题,制定整改计划。

8、赛课评分办法:

根据教师讲课情况,分为三等,一等40分,二等30分,三等10分。第四阶段:继续研讨和总结阶段

1、针对教导处制定的整改计划和学科组提出的教学教研方向,继续开展全员磨课活动。

2、面向社会开展课堂教学开放月活动。

莒县第五中学

篇4: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赛课活动方案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赛课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班主任老师关注学生的心

理健康,相互交流主题班会课经验,切实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营造和谐的校园生活,特举办此次“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赛课活动。

二、选课内容版块

班主任老师可主要在以下几个版块内容中选择,课题不宜过大,尽量切口小、内容深。课例应主题鲜明,富有新意,层次清晰,活动性强,体验思考深刻,最好经过教学实践检验,效果良好。

1、心理适应辅导

2、自我教育辅导(我是谁、自我的成长、自卑与自信、生活的目标和意义)

3、情绪辅导(培养良好的情绪、情感体验与表达)

4、人际交往辅导(与父母沟通、师生交往、朋友交往)

5、青春期心理辅导(身体与性别、异性之间的平等与友爱、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未来家庭生活展望)

6、学习心理辅导(学习的动机与兴趣、制定学习的目标与计划、学习的方法和诀窍、提高学习效率、应对考试)

7、职业生涯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升学观、树立正确的择业态度、制定职业规划)

三、活动要求

1、班会课的主题必须符合本次活动的主题,具体题目各班可以在主题下自行命题。主题深刻鲜明,富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2、本次主题活动必须要有详细的方案(具体格式要求见附件)。方案要全面反应整个活动开展的具体过程,方案设计要能够充分挖掘活动内容的主题,并做到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3、主题班会要充分挖掘素材。在素材的准备上要多下功夫,切实达到主题班会的效果。

4、上课教师注意与学生多进行互动,尽量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避免说教式的课堂;

5、全校班主任老师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到赛课现场观摩至少两节课;

四、参赛教师:

蒲建明、钟林、吴晓菲、易飞、陈俊龙、郭娇

五、活动时间地点:2012年10月17日(周三)、电教厅

六、评价标准 评委参考《成都市主题班会活动课程评价标准》(见附件)进行评价,评价采取100分制,分别从目标、内容、过程和方法、班主任行为、学生行为、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进行评价。

七、评奖办法:设置一、二、三等奖并推选一位参加县级心理班会课赛课。郫县一中政教处 2012年9月 附件材料

班会课活动教案格式要求

1、标题:

(属**内容板块)主标题 ——副标题

作者姓名单位联系电话邮箱

2、正文(请交详案,不要表格式的简案)主要包括:

设计意图(包括简要介绍:选课意图,学生学情,涉及的基本理论等)活动目标 活动重、难点 适用年级及课时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重点呈现,格式不拘,注意层次清晰,体现活动课特点)

教学反思(反思点包括:教学方法、效果及感受、应注意事项、改进与提升的空间等)

3、附件材料:

附本节课所用到的教学辅助资源,如学生学案、小组活动单;游戏、活动、小品、视频的脚本;故事、案例、绘本等文字材料等。

课例参考:成都市心理健康“1+1教研活动”课例 学习心理辅导专题

成长与跨越 ——走出学习高原期 设计意图: 心理学认为,人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止不前的现象,在练习曲线上出现近于平缓的一部分线段,即“高原现象”,亦称高原期。而学习中的“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产生学习效率低、学习进步缓慢,甚至停滞的现象。人们在学习过程中,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高原现象”。处于高原期的学生备感焦虑,忧心如焚,却又手足无措。若不及时改善这种状况,极易使学生灰心丧气、注意力分散、身心疲惫、甚至自暴自弃。初中阶段,尤其是初

二、初三学生,由于外部条件及内部因素两方面的变化,“高原现象”的产生便具有了客观性。学生在度过“高原期”后也许将会跃上一个更高的海拔点,也许是一蹶不振。所以,引导帮助学生们顺利、平稳地度过这一时期,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这一时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蓄势也就显得极其重要了。活动目标:

1、认识到高原现象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学会坦然面对;

2、学会识别高原现象,掌握初步的应对措施平稳度过;

3、坚定走出高原期的信心,实现成长与跨越。活动重点:

掌握相应的走出高原期的方法,坚定信心。活动难点:

正确认识高原现象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学会坦然面对 适用年级及课时:初二初三或高二高三,高中更好。一课时 活动准备:多媒体 活动过程:(“暖身活动”此课略)

一、感受高原现象(5分钟)视频播放《马拉松赛跑A》

教师引导:从视频中我们看到包括台湾选手在内的其他选手由于体力透支,越来越吃力,而且速度也来越慢,就如我们在登山的过程中,虽然很努力地在攀登,但越往高处,我们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现象,再要上一个新的高度就十分困难,甚至上不去,这就是登山 运动中的高原现象。

今天我们就高原现象这个话题来谈谈实现成长与跨越。

二、识别高原现象(9分钟)

(一)PPT呈现心理实验:初学步枪者成绩曲线图

教师提问:这是初学步枪射击者前30天的成绩,从这条曲线上我们看到了什么变化?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发言:

教师小结:从这条曲线上我们可以看到,最初五天里进步是最快的,成绩一下子提高到50多环,然而从第10天气,成绩就开始出现起伏,进步非常缓慢,到了第30天也只比第10天进步了10多环,我们把10天到30天这段时期叫做高原期,成绩进步缓慢、停滞甚至后退的现象就是高原现象。

(二)我的高原现象

教师提问: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有过高原现象的体验? 学生交流:打游戏、学绘画、舞蹈、跑步等

教师可做简单的引导:在学习绘画过程中从不会画到会画,进步特别快,成绩也特别明显。可再从会画到画得好的阶段,进步就不那么快了,成绩也就不那么明显了。

(三)名人的高原现象

视频播放:举重运动员张国政的高原现象

教师小结:任何人、在任何方面都可能出现高原现象。高原现象的特点:进步缓慢、停滞、后退;高原现象总会影响到自己的情绪,如烦躁、着急等。

三、认识高原现象(10分钟)

过渡:倒底高原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通过登山活动进一步认识。

(一)教师引导: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山脚、山腰的地形、人在这两个阶段生理、心理及登山速度有什么样的变化?

地点

生理(体力)

心理

(兴趣、情绪)

任务

(地形、路况)

效率

(行进速度)

山脚

山腰(更高)

过渡:登山中出现的高原现象是由生理、心理、任务难度等因素引起的,那么学习中出现的高原现象是不是这样呢?

(二)PPT呈现学习的四个阶段:

过渡:研究表明:学习者在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高原现象”是学习过程必须经过的阶段之一:

开始阶段:了解新事物、熟悉新规律、学习比较费力、提高速度较慢;

进步阶段:初步掌握了该知识、技能的重要规律或找到了窍门后,提高速度较快;

高原阶段: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剩下多是难点,加之精神、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学习进步速度突然放慢,尽管每天的练习也很用心,但成绩提高不大,有时甚至成绩下降,总体上处于一种停滞状态。

渡过高原阶段:当学习者坚持学习不断改进探究方法,克服了学习途径上的困难,掌握新的规律和技巧后,学习成绩又开始逐步上升。

教师提问:学习的四个阶段说明了什么?(高原期是一个规律性的阶段,渡过了高原阶段成绩就会有所上升),由于个体差异,每个人出现高原现象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三)向学生呈现心理实验的结果:30天后步枪者成绩的变化趋势:

四、走出高原期(10分钟)

过渡:虽然高原阶段是规律性的阶段,但只要我们及时调整,就能缩短高原期,甚至预防高原现象的出现,使成绩尽快有所起色。

1、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回忆(预测)当自己登到山腰或更高的地方时,速度越来越慢,行走越来越吃力时,你会有那些做法?(教师将学生的做法板书在黑板上)学生交流教师进一步引导

休息一下,吃点东西适当放松补充能量 边走边听音乐转移注意力发现乐趣 鼓励自己自我暗示 坐滑竿等等调整方式

2、迁移方法

请同学们思考:这些方法在学习上如何运用? 学生交流

教师引导:劳逸结合、夯实基础、享受学习、积极暗示、调整方法

3、PPT呈现教师的归纳:(学生齐声朗读)

第一,坦然接受,不必焦虑。第二,回到基础,寻找缺漏。第三,学会休息,增加活力。第四,积极暗示,重拾信心。第五,方法多样,灵活学习。第六,戒燥戒急,稳步前进。

五、认知重构(4分钟)

让学生用一句话(一个比喻)表达对高原现象的认识

教师引导:高原现象可能是一支即将离弦的箭,待发的蓄势咄咄逼人,在度过“高原区”后将会跃上一个更高的海拔点;高原现象也可能是悬崖边缘的挣扎,跌落的悬念只在一瞬,摔下去就遍体鳞伤,甚至粉身碎骨。结局如何全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六、成长与跨越(2分钟)

视频《马拉松赛跑 B》播放教师总结: 无论在是生活、学习、还是在人一生的发展中都会遇到高原现象,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极限。高原阶段往往是人的反思、积累的重要阶段,及时地调整,就能尽快走出高原期,实现我们的又一次成长和跨越!祝愿同学们收获更多的成长与跨越!成都市主题班会活动课评价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分值

得分(小数点后1位)

目标

教育目标明确,既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适应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丰富道德情感,提升生活经验,自觉践行道德要求,促进学生道德主体的自我形成、自我发展。

10分

内容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把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发展需要确定内容,挖掘学生生活经验中的道德素材,形成满足学生道德发展需要、易于接受的具体教育内容。

14分

过程和方法

整个过程贯穿活动,按照“近、小、亲、实”的原则设置情景,师生在情景中参与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体验和感悟,生成德性。

8分

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用疏导的方法、参与的方法、讨论的方法,使学生乐于参与,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用心去看、去想、去做,增强活动的有效性。

8分

班主任行为

遵循主体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心理氛围,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

6分

采用开放的活动控制方式,在活动过程中,引发和鼓励学生自由展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观点,使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会选择、学会创造。

6分

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在活动中融入自己的生活经验,以真情感染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注意适时、恰当的评价,发现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引导学生跨越思维障碍,提升精神境界。

6分

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6分

学生行为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成为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

8分

乐于参与,自主体验,有所感悟,从中受益。

8分

体现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共同探索,创造性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8分

教育效果

活动圆满完成,目标达成度高,学生通过活动得到真切的情感体验,改善态度系统,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价值取向,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

12分

评委签名:总分:

上一篇:我的初中生活叙事作文400字下一篇:我的未来我做主作文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