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

2024-04-15

写材料(精选6篇)

篇1:写材料

写材料作文要有“材料意识”

材料作文在被话题作文取代,沉寂几年后,随着分省命题的出现,又重新活跃在了语文高考的试卷中,2007年全国卷

1、全国卷

2、北京卷、海南宁夏卷、湖北卷都采用了这种形式。当然,此材料作文已非彼材料作文,无论在写作限制上,还是在具体写法上,如今的材料作文都带上了一些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色彩,规避了千篇一律的痼疾。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它怎么变,其行文立意的依据必须来自材料,这一宗旨是不能变的。也就是说,无论你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你文章的主题或观点都必须脱胎于命题者提供的材料,你的作文中不能没有材料的影子。

但是,由于受多年来话题作文开放自由写作的影响,许多同学已没有了这种材料作文的约束意识,在他们的意识中写材料作文和写话题作文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下面看这样一个写作例子:

【题目】

一名年青人兴冲冲地向他的老师讲述自己的出游经历:“最近,我在喜马拉雅遇见一位睿智的老人,他能看到不可预知的未来,还把自己的这套绝学传授给了弟子。先生,您也懂这个吗?我真想学。”

“每个人都懂呀。”老人平静地说,“真正困难的学问不是这个。”“那是什么?”年青人不解,“先生,还有比未卜先知更高深的学问吗?”

“飞翔的鸟儿,葱郁的树木,人人都能张眼即见,但你看得见自己的睫毛吗?它可是就在你的眼前啊。所以,我要教给弟子的,不是让他们预见未来,而是看清鲜活的现在。”

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一个角度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许抄袭,不少于800字。

【病文】

正 视 现 在抱怨过去的某一个错误时,我们把现在丢了,于是现在成了下一刻里被怀念或抱怨的材料;痴想着未来的时候,我们把现在丢了,注定要从泛泛的空想中醒来,然后发现,一无所成,只得悲叹着将自己再次麻痹在幻想中……由此可见,这连缀着过去和未来的现在是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

正视现在才能快乐生活。有调查表明,当今社会中幸福指数最高的是那些中产阶级,他们没有大的家业要操持,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只需要完成一份不太复杂的工作,余下的便是享受生活。不需要太远大的追求,只要一份油盐酱醋的平淡和真实,习惯在午后捧一杯茶围坐闲谈或是笑看云卷云舒。正是他们舍弃了对功名的太多追求,活在当下,才能感受到时刻围绕在身边的一份份感动和幸福。而那些欲壑难填者总是有一份份有关未来的规划和烦扰,常常阴郁重重。

正视现在才能成长。几年前曾有一句话:“温州商人胆子大,一个背包走天下。”这句话说的温州商人们的确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大多白手起家,历经艰辛,往往到最后身价不菲。他们最常说的经验便是正视每一分钟。甜也好,苦

也罢,每一分钟的生活都有太多需要学习,不容浪费。而同样出名的台商们也有很多曾经历过失意甚至破产,但是他们正视了当下的生活,从头再来,大多也有所作为。直到现在,台湾的士司机几乎有一半都是“老板出身”,他们乐观地接受生活的挑战,面对失败,酝酿着下一次的成功。

正视现在才能开创未来。关于球王贝利,有着一段很著名的采访,当被问及他的哪一个进球最精彩时,他笑着说:“下一个。”他的信条让他不沉醉往昔的荣耀,在当下努力,去争取下一刻又一次成功。正是这样,他成为了足球界的神话。而著名的居里夫人也格外珍惜她的每一分钟,记者们要采访她时,总是在实验室里,而她也是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完成采访。因为对她来说,现在是宝贵的,每一分钟都不容懈怠。正是这样,她的人生一次次出现一个又一个高峰。

过去的,如凋谢的昙花,无论盛放的那一刻有着怎样的惊艳都无法挽留;未来是盒子里的巧克力,在打开之前,你永远无法知道你将吃到什么。只有现在才是真真切切可以把握的。既然这样,我们不要忽视了现在,在过去的鼓励里,正视现在,开创未来。

这篇习作从审题立意看,对题目的审读是准确的;从行文结构看,是条分缕析的;从语言的表达看,也是有可观处的。但要把它作为一篇材料作文看,就不是很规范了,“正视现在”这个观点出自哪儿?文章的观点和材料的主旨是暗合上的,这是典型的话题作文写法。从始至终,文中都没见到材料的影子,这还是写的据材料作文吗?

那么,写材料作文怎样才能做到有“材料意识”呢?

过去的写法是材料作文都应写成议论文,材料一定要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从概述材料中引出论点,然后由材料说开去,联系实际,展开议论。现在,开放性加大,不再写这样千篇一律的文章了。你既可以象原来一样在文前略述材料,从中引出观点,也可以在文章结束的总结段落里点出材料。总之,你要向阅卷者表明你是依据材料写的作文。有些同学把材料放在文章中间作为论据用,这也是不合适的,如果这样的话,材料成了证明你观点的一个论据,说明你文章的观点仍然不是出自材料。

有同学可能会说,议论文可以这样操作,如果我选择记叙文怎么办?如果你选择的是写记叙文,那么,你肯定要叙述一个和所给材料主旨相合的故事,你的故事中一定有人物,你不妨把所给材料巧妙地设计在人物的对话中呈现,这样就可以天衣无缝地把材料和你文章的主旨结合起来了。

综上所述,当你拿到考试题目是材料作文时,你一定要有一种“材料意识”,一定要记住不能象写话题作文那样去寻求主旨的暗合,而是要明确地从材料中立出观点或主题。比如上面这篇文章,当你文章写完发现它不像是据材料的作文时,要有消防队员的灭火意识,就可以在“既然这样”这句话之前插进“如果我们像材料中的那个年青人一样,盲目地渴求活在洞穴洞悉未来的虚象中„„”之类的句子,这篇文章应该还是非常不错的文章。

切记: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这三种形式在写作上是各有差异的

篇2:写材料

利用日记培养学生的动笔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在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把日记写成流水账,只记上学放学,吃饭睡觉;有的学生把日记写成了检讨书,总是记老师、家长对自己的批评。前者流于形式,后者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不利。两者都达不到利用日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我认为,为了让学生日记内容新颖、丰富,要指导学生选择写日记的材料。

1.写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多数学生对玩很感兴趣,因此,我就因势利导,要求学生写玩。把玩的过程有顺序地写清楚。写玩中发生有趣的事。

2.写事。生活中,学生经常经历或听到、看到一些好人好事,这都是记日记的好材料。要指导学生把这些事写进日记,还可以写一些坏事或不好的现象。写好事,使学生受到教育,写坏事,会使学生认清假恶 丑,并且进行抵制。不但写别人的事,也可以写自己的`事,写自己的事,写自己的缺点,但不要停留于检讨,可经解剖缺点,认识缺点,逐渐改正缺点。通过这样的日记,培养学生叙事能力。

3.写人。日常生活中,学生要接触许多的人。可是如果让学生说出某个熟人的特点,往往又无话可说,这说明对人的观察只停留在“认识”。要把人写活,就要抓住这个人的特点。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日记中注意抓住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来描写。在日记中,可以不面面俱到。这次注意写外貌,下次注意写动作。坚持下去,对提高作文水平写有好处。

4.写真实感情。小学生是有喜怒哀乐的人,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也有自己的欢乐和痛苦。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进日记,把心理活动如实地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日记内容,也可学会表达情感的方法。

5.写大自然。大自然是美的,日月星辰、山河湖海、树木花草、鸟兽虫鱼,以及风雨雷电、雾露霜雪等,无一不可成为学生日记的内容。在写大自然景物时,教师要教给观察方法,真实、有序、有重点。这样,不但可以达到练笔的目的,还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篇3:如何写好材料作文

一、 读

就是认真审读材料, 这是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主要区别所在, 是材料作文的第一步。材料作文必须以阅读为基础, 因为它给写作提供了信息, 准备了条件, 设置了情境。考生作文时, 必须把所提供的材料读通读懂, 理解深透。可见, 这种读既不同于看小说那种一目十行, 也不同于默写填空那样死记硬背, 而是为写而读, 读入深层。一般来说, 命题者提供的材料文字不多, 难度不大, 但是, 如果连材料都还没有读通就下笔, 或者对所给材料漠然置之、另搞一套、随心所欲、信笔涂鸦, 那么写作就会失败。与此同时, 还要认真阅读命题者根据材料拟设的“要求”、“提示”或“注意”等有关内容。因为它是材料作文的另一种材料, 是材料作文中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从确定命题、规定文体、限定字数等方面加以说明。

二、 思

就是对材料进行吸收、消化、分析, 使之成为理性东西, 随时为己所用。这一过程虽与命题作文相同, 但思的对象和重点不在文题, 而在材料。这是材料作文的第二步,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通过精读深思, 真正准确地领会材料内容, 抓住问题的实质, 明确拟题和写作的意图。思的内容是多角度多方位的:要思材料意蕴, 理解和掌握中心;要思材料体裁, 明确文体分支和特点;要思材料背景, 了解时代特点;要思命题要求, 明确写作细节;还要思文题, 思布局, 思语言等等。总之, 要想清楚与材料、与写作有关的一切问题, 从而为写作铺平道路。

三、 定

就是确定进行写作的有关内容, 它是在一读二思的基础上形成的第三步, 是读思的结果和目的, 是写作的前奏和决策阶段。定的过程虽然与命题作文相同, 但定的基点不是文题, 而是从材料出发。具体来说, 定的内容包括:①定文体, 是写成记叙文、说明文, 还是议论文。如果要求中有规定, 则要按规定办事;如果没有规定, 则要根据材料类型、理解深度和写作擅长来确定。同时, 还要科学考虑兼用哪些表达方式才能使行文生动活泼。②定结构, 这要根据文体而定。如果写记叙文, 可以按空间、时间或人物踪迹作文;如果写议论文, 可以按总分、层递或逻辑结构运笔;如果写说明文, 可以按方位、时间或空间顺序用墨。③定方法, 即确定适当的叙述方法、论证方法、说明方法以及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等等。④定语言, 即根据记叙文生动形象, 议论文精确严密, 说明文准确平实的总原则来确定所用语言风格。这些内容一旦确定就不要妄动, 一切就绪, 万事俱备, 缝合成文, 缀段成篇就水到渠成了。

四、 写

篇4:写材料作文要有“材料意识”

但是,由于受多年来话题作文开放自由写作的影响,许多同学已没有了这种材料作文的约束意识,在他们的意识中写材料作文和写话题作文是没有什么差别的。下面看这样一个写作例子:

【题目】

一名年轻人兴冲冲地向他的老师讲述自己的出游经历:“最近,我在喜马拉雅遇见一位睿智的老人,他能看到不可预知的未来,还把自己的这套绝学传授给了弟子。先生,您也懂这个吗?我真想学。”

“每个人都懂呀。”老人平静地说,“真正困难的学问不是这个。”

“那是什么?”年青人不解,“先生,还有比未卜先知更高深的学问吗?”

“飞翔的鸟儿,葱郁的树木,人人都能张眼即见,但你看得见自己的睫毛吗?它可是就在你的眼前啊。所以,我要教给弟子的,不是让他们预见未来,而是看清鲜活的现在。”

请全面理解材料,自选一个角度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许抄袭,不少于800字。

【病文】

正视现在

抱怨过去的某一个错误时,我们把现在丢了,于是现在成了下一刻里被怀念或抱怨的材料;痴想着未来的时候,我们把现在丢了,注定要从泛泛的空想中醒来,然后发现,一无所成,只得悲叹着将自己再次麻痹在幻想中……由此可见,这连缀着过去和未来的现在是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

正视现在才能快乐生活。有调查表明,当今社会中幸福指数最高的是那些中产阶级,他们没有大的家业要操持,也不用担心温饱问题,只需要完成一份不太复杂的工作,余下的便是享受生活。不需要太远大的追求,只要一份油盐酱醋的平淡和真实,习惯在午后捧一杯茶围坐闲谈或是笑看云卷云舒。正是他们舍弃了对功名的太多追求,活在当下,才能感受到时刻围绕在身边的一份份感动和幸福。而那些欲壑难填者总是有一份份有关未来的规划和烦扰,常常阴郁重重。

正视现在才能成长。几年前曾有一句话:“温州商人胆子大,一个背包走天下。”这句话说的温州商人们的确活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大多白手起家,历经艰辛,往往到最后身价不菲。他们最常说的经验便是正视每一分钟。甜也好,苦也罢,每一分钟的生活都有太多需要学习,不容浪费。而同样出名的台商们也有很多曾经历过失意甚至破产,但是他们正视了当下的生活,从头再来,大多也有所作为。直到现在,台湾的士司机几乎有一半都是“老板出身”,他们乐观地接受生活的挑战,面对失败,酝酿着下一次的成功。

正视现在才能开创未来。关于球王贝利,有着一段很著名的采访,当被问及他的哪一个进球最精彩时,他笑着说:“下一个。”他的信条让他不沉醉往昔的荣耀,在当下努力,去争取下一刻又一次成功。正是这样,他成为了足球界的神话。而著名的居里夫人也格外珍惜她的每一分钟,记者们要采访她时,总是在实验室里,而她也是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完成采访。因为对她来说,现在是宝贵的,每一分钟都不容懈怠。正是这样,她的人生一次次出现一个又一个高峰。

过去的,如凋谢的昙花,无论盛放的那一刻有着怎样的惊艳都无法挽留;未来是盒子里的巧克力,在打开之前,你永远无法知道你将吃到什么。只有现在才是真真切切可以把握的。既然这样,我们不要忽视了现在,在过去的鼓励里,正视现在,开创未来。

这篇习作从审题立意看,对题目的审读是准确的;从行文结构看,是条分缕析的;从语言的表达看,也是有可观处的。但要把它作为一篇材料作文看,就不是很规范了,“正视现在”这个观点出自哪儿?文章的观点和材料的主旨是暗合上的,这是典型的话题作文写法。从始至终,文中都没见到材料的影子,这还是写的据材料作文吗?

那么,写材料作文怎样才能做到有“材料意识”呢?

过去的写法是材料作文都应写成议论文,材料一定要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从概述材料中引出论点,然后由材料说开去,联系实际,展开议论。现在,开放性加大,不再写这样千篇一律的文章了。你既可以像原来一样在文前略述材料,从中引出观点,也可以在文章结束的总结段落里点出材料。总之,你要向阅卷者表明你是依据材料写的作文。有些同学把材料放在文章中间作为论据用,这也是不合适的,如果这样的话,材料成了证明你观点的一个论据,说明你文章的观点仍然不是出自材料。

有同学可能会说,议论文可以这样操作,如果我选择记叙文怎么办?如果你选择的是写记叙文,那么,你肯定要叙述一个和所给材料主旨相合的故事,你的故事中一定有人物,你不妨把所给材料巧妙地设计在人物的对话中呈现,这样就可以天衣无缝地把材料和你文章的主旨结合起来了。

综上所述,当你拿到考试题目是材料作文时,你一定要有一种“材料意识”,一定要记住不能像写话题作文那样去寻求主旨的暗合,而是要明确地从材料中立出观点或主题。比如上面这篇文章,当你文章写完发现它不像是据材料的作文时,要有消防队员的灭火意识,就可以在“既然这样”这句话之前插进“如果我们像材料中的那个年轻人一样,盲目地渴求活在洞悉未来的虚象中……”之类的句子,这篇文章应该还是非常不错的文章。

切记: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这三种形式在写作上是各有差异的。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第一中学】

篇5:怎么写材料作文

刘庆才老师现任北京市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是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名师导学播讲人,北京开明版高中语文教材主编之一。长期从事中考、高考改革的研究,主要著作有《高中语文3+2新型题精编》、《初中语文阅读导引》等约百万字。

张彦兰是北京南苑中学优秀青年教师,连续十多年担任初三语文教学工作,她的论文曾在全国学术研讨大会上交流并荣获一等奖。

给材料作文,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所给的材料主要有以下若干种: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引用一个完整的故事;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5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写好给材料作文必须读懂材料。既然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包含着深刻道理,并“成为写作者的立意指向”,那么读懂材料就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审题变为审材料。一般来说,材料的文字表面并不难懂,问题在于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出材料所表达的深刻道理是什么,继而确定自己对这个道理的正确态度。

必须“保持一致”。这里所说的一致,指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写作者确定的主题要同材料的立意指向保持一致,另一方面是写作者所选择的材料应与主题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做到读后有感,有感而发。

必须大题化小,小题大做。命题者所给的材料所包含的哲理都是大道理,要求写作者全面深刻地阐述这些大道理是强人所难,因此,要把自己熟悉的社会生活与大道理联系起来,做到大题化小;然而,这并不是允许写作者肤浅地、简单地分析问题,相反,给材料作文所要求的是从生活实践出发,从小事情、小问题中发现大道理,阐述大道理,也就是分析问题应深刻一些、尖锐一些,这就是小题大做。“大题化小”的“大题”指大道理;“小题大做”的“小题”指写作的题料。

必须把握“要求”。“给材料作文”都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对作文的内容、文体、题目、字数等。写作者必须把握住这些要求写作文。

下面我们从2002年中考作文题中举出几例加以说明。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小伙子染上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为了自家孩子的健康,很多家长都告诫各自的孩子不要再跟那小伙伴接触。但有一个小男孩仍然跟以往一样,与患病的伙伴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邻居们都感到奇怪。因为这个小男孩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从小受到卫生教育理应比别人多,他没有理由不知道那样做的危险啊!有好心的邻居提醒小男孩,小男孩回答说:“妈妈告诉我,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

果真,直到患病的伙伴痊愈了,这位小男孩也没被传染。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要求:可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也可从材料中引发感想,谈谈你的看法;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材料简析:这则材料叙述了一个怎样对待得了很易传染的皮肤病的小伙伴的故事,重点是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始终与他在一起却未被传染,因为“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这就揭示了材料的深刻内涵。什么是健康?除了身体的健康,当然还指思想的道德的等等。只有抓住了这一点,写出的作文才符合题目的要求。正像小男孩最后说的:“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

近墨者必黑吗?

一考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行了很久的俗语。人们也常常视它为真理。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伙伴得了很容易传染的皮肤病,许多家长都告诉自己的孩子不要和他在一起,但是有一个父母都是医生的小男孩却一如既往地和小伙伴一起上下学,一起玩耍。有一位好心的邻居提醒他,他说:“如果我是健康的,我不怕别人传染;如果我是好人,我不怕别人教我学坏,因为好人是不会学坏的。”果真,直到患病的小伙伴痊愈了,小男孩也没有被传染上。读完这个故事,我疑惑了:近墨者必黑吗?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事例:在解放前有一位叫穆时英的青年作家,曾以一本揭露旧社会黑暗的小说名为《南北极》,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他走进了上海的十里洋场后,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响,竟也歌颂起那些醉生梦死的生活来。这可是“近墨者黑”的绝好例子。但是,同样生活在上海的作家鲁迅先生,即始终保持着革命家的本色,以笔作刀枪,向那个他厌恶的黑暗社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近墨者到底黑不黑,这是要看一个人的意志品质如何,能否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如果意志品质薄弱的话,我相信,他很快会被传染上“病毒”。在当今社会,有一些人禁不住诱惑,心灵的天平向着金钱和权力一边倾斜了,倒下了,最终成了罪人。真正的好人都是保持着坚强的意志、优良的品质和廉洁的作风,只为群众,不为个人。他们可真正被称为“中国的脊梁”。“常在河边走,也能不湿鞋”,这种近墨者不黑的精神应该在我们这一代发扬光大。

点评:这是一篇较为成功的作文,看来这位同学掌握了一定的作文技巧,首先他选取了“应具有怎样的意志品质”这一角度,阐述健康的身体是不怕传染的道理,主题集中而明确。其次结构安排得也很清晰。第1段,开头引用俗语,但不急于论述而是接着引述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问题“近墨者必黑吗?”“疑惑”中其实包含着作者的鲜明态度。第2、3段采取正反对照的方法加以论证。最后又以俗语作结。语言也显得干净利落,恰当的引用增色不少。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蚂蚁的脚步总是那么执着而又匆忙,可只要用樟脑球在它前进的路上轻轻地画一道线,它会惊慌失措地立即掉头而去;赶到它前面再画一道线,它还是马上望风而逃,翻来覆去都是如此,等它跑累了,再画一个圈把它圈在里面,蚂蚁就转来转去没有头绪,将包围圈缩小,它在其中左突右扑几下后,发现无路可走,不得不鼓足勇气奋而突围。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面对许多障碍,刚开始我们眼前都是那么沉重而无奈,而等到我们鼓足勇气克服掉以后才发现它不过是蚂蚁面前的那道樟脑球防线而已;蚂蚁最终尚且敢于背水一战,可又有多少人在障碍面前一直抬不起头啊!

要求: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自拟题目。

篇6:材料作文怎么写

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关键在于对寓意的把握,而把握寓意的前提是读懂材料。读懂材料表现为准确的概括与提炼,概括与提炼决定了文章内容的深度。概括就是在头脑中把从各种事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特征联合起来的过程,它既是指在感知和表象水平上的概括,也是指根据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属性进行的概括。提炼,一是指从事物中进行提取,含有筛选提纯、聚集精华的意味;一是对事物、现象进行归纳,含有小结经验、发现规律的意味。概括提炼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梳理,就像是梳辫子,鉴别、区分、定性,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条一条地理出来,同类的合并,异类的分离,然后再按照一定、收集整理的顺序编织起来。二是综合,就是把零散的事物串联起来,综合考察。三是提升,就是对事物进行规律性的揭示和阐发。在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中,概括提炼能力决定了审题能力,成为作文能否得高分的关键。概括得全,提炼得准,作文主旨切合题意,文章容易上一类文。概括不全,提炼不出中心,作文得分就低。所以,一拿到寓言故事类材料,首先要根据材料中的人、事、物、象,把握各种内在联系,进行准确的概括与提炼。如下面的一道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螃蟹在森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到河边去,怎样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可以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到河边。后来,有一天,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道:“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许多冤枉路!”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结合整体事件,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与提炼:

(1)从螃蟹的角度: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接受别人好的意见(思想)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等观点。据此,可拟题为:“做事根据实际”、“穿别人的鞋,走自己的路”、“尊重意见,认真思考”、“找准你的‘前方’”、“接纳需要智慧”等。

(2)从青蛙的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时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给别人提建议)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据此,可拟题为:“凡事多为他人想”、“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为别人作打算”、“小小的关注,大大的幸福”。

(3)从两者结合的角度:如果把螃蟹和青蛙结合起来考虑,就可以得出“多一些换位,少一些误会”的观点。据此,可拟题为:“变通”、“换位思考”等。

二、要对材料展开适当的联想与延伸。

联想就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心理过程,它通常是由于某人或某种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或由某一概念而引起其他相关的概念。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更需要通过联想进行立意,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事关系、生命哲理、社会现象等,从而提炼出写作的观点。如20xx年高考天津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

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忽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这是典型的寓言故事类材料,分析类似的材料时,我们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一切非人的东西都要联想到人、联想到人事。如上述材料主要叙述对象是鱼,我们马上可以联想到西方的一句名言“鱼儿对于它始终生活在其中的水却感知不多”;我们可以联想到我们人亦是如此——身在福中不知福,往往对身边朝夕相处的人、昼夜相伴的环境熟视无睹;联想到“珍惜免费”、“珍惜美好”——在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是免费的:空气是免费的,阳光是免费的,雨露是免费的,春风是免费的,亲情是免费的,友情是免费的;还有意志,还有信念,还有希望,还有梦想……我们应当懂得珍惜万物生灵,应当怀揣敬畏之心,虔诚地对待免费得来的一切美好的事物;联想到“健康是第一位的,生命最为宝贵而不可透支”;还可以联想到“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失去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将会迷失自我,等等。

联想延伸的方法主要有三种:(1)纵向联想延伸,如古—今;春—夏—秋—冬;儿童—青年—老年……(2)横向联想延伸,如中—外;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怎么办;个人—家庭—社会……(3)反向联想延伸,如正—反;好—坏;远—近;男—女;正确—错误……

上一篇:高二的你作文下一篇:一个真诚的人五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