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留守儿童点亮一盏心灯

2024-04-13

为留守儿童点亮一盏心灯(通用9篇)

篇1:为留守儿童点亮一盏心灯

用爱浇灌 用心呵护 为留守儿童点亮一盏心灯

————浅谈班主任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宝鸡市高新区天王镇中心小学

董军锋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父母为了谋生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却把他们的幼小子女留在了农村家里,导致孩子与父母相伴的时间甚少,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需要学校给与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班主任、通过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影响。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成了学校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些孩子如果得不到良好的正面教育或教育不当,将不仅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现象,还会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甚至可能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必须根据留守儿童的特点,采取科学、及时、有效的措施,让这些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的“花朵”们快乐地成长。下面就结合留守儿童的特点浅谈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所采取的一些策略。

一、用心沟通、倾听-----全面了解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要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留守儿童的不同特点,实施最佳教育策略。从入学起,就该为留守儿童专门制订摸底培训制度,建立全程性的跟踪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并详细纪录。时时关注他们的表现,“察其眼,观其色“,以平等、信任、尊重的心态,同他们进行交流沟通。沟通的内容不仅仅涉及学习,还包括他们的家庭生活、在学校行为、与同学相处的方式等等。同时还听取其他同学的反映并与家长交流,全面细心地深入了解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制定相应的引导,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以确保让每个学生能够在学校健康成长。

二、帮助设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由于多数留守儿童的家长忙于打工赚钱,与子女接触时间特别短,思想沟通次数少,学生的家庭教育基本空白;部分家长,因平时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照顾子女而产生补偿心理,就“以钱代教”,无节制的满足子女的物质需要,但物欲的满足,却使学生形成了思想上的“真空”;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基础相对薄弱,往往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所以针对这些特点,要帮助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要特别做好留守儿童的家长联系工作,多家访,指导家长的教育方法,矫正他们“以钱代教”、“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要积极做好留守儿童在校思想教育工作,尽量调用一切教育途径,特别是要勤写周记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变化,多沟通,多鼓励,多用个别教育,教育他们重视精神、品德的锤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用心“浇灌”-----做好“心育”

“关爱”是浇灌学生心灵的甘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许多教育家都指出,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对留守儿童来说,更是如此,他们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 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由于留守儿童家长工作的流动性,他们的自身经历相对丰富,对于社会也有较多的接触。相对丰富的生活阅历,使他们在心理方面有了比一般同学更快的发展,有强烈的自尊心,观念的自主性和行为的独立性。但是易自以为是,少肯虚心接受他人的批评意见,行事盲目自信、好冲动,逆反心理强。

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增强他们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作为教师,点亮他们的心灯,开启他们的心扉,责无旁贷。要在生活上、精神上多关心他们,主动接近他们,做他们的良师益友,感知他们的点滴成绩,以真挚的爱心去善待他们,多给他们提供展示特长,施展才华的舞台,利用一切契机鼓励、表扬他们,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四、营造“家”的温馨,克服“心理孤势”。努力为“留守花朵”营造温馨的班集体,给学生以归属感,凝聚全班同学,以心换心,用爱温暖他们。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他们往往易产生对家庭概念的淡然,对班集体冷漠的情绪,集体荣誉感不强。作为班主任要丰富集体活动,经常开展诸如“说说自己家乡”、“优点轰炸”、“格言激励”等活动,多方式、多途径,使整个集体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加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增强留守儿童对集体的感情,养成较强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荣誉感。

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心理上往往会产生一种“孤势”,为了扭转这种逆势心理,留守儿童大多会主动的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间有极强互动的团体,而且往往会对班集体形成一种排斥心理,且通常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所以,作为教育引导者的我们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孤势”,防止小团体的形成,做好留守儿童的分散工作,特别是在座位安排上,尽可能让他们分开来坐。

作为老师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五、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

习惯是人在生活中缓慢形成的较为固定不变的行为和倾向,一旦养成其力量顽强而巨大。早期形成的好习惯对今后身心发展起催化作用,早期形成的不良习惯会对今后身心发展起着巨大阻碍作用。留守儿童由于家长长期不在家,父母素质比较低,学前教育基本空白,必然造成此类儿童行为习惯基础差。他们上学时有相当一部分人蓬头垢面,气味难闻,无洗手洗头洗澡习惯,有了鼻涕就用手抹,往衣服上擦;上课静不下,坐不住,小动作多,注意力不集中;放学回家由于无人监管,有的家庭甚至无做作业的条件、环境、氛围,造成不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等等不良习惯,这种行为习惯上的许多低起点给学校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带来了较大的教育难度。纠正他们这些错误习惯时,我们要注意一下几点:

1、要维护留守儿童的自尊,增强克服不良行为的信心。有时他们为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心,会去说谎、作假、争吵、打架。在矫正其不良行为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因为有自尊才会有自信,才会积极向上、勇于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2、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留守儿童的“抵触”情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帮助留守儿童改正不良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老师和他们的关系是对立的,那么一切教育都会变得苍白无力,留守儿童的反抗心理和自我保护意识很强,他若认为老师对他不好,他就会对你所说的一切都回答“不”。对待那些有不良行为的留守儿童,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有让他认可你,才能接受你的教育。反之,如果老师经常指责他,对他态度冷漠,就不利于其不良行为的矫正。

3、正确对待“反复”,坚持耐心疏导。

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常常会反复出现,尤其对一个情绪不稳、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的儿童来说更是常见的。这就需要老师的耐心,不要急于求成,更不要失去信心。要在留守儿童每次的“反复”中发现点滴的进步,稍有一点进步就应给一份肯定,让他们多一份信心。

六、“因才”评价-----让“遗忘的花朵”更鲜艳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因才”评价,就像“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比如:尊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每次考试的试卷分成A、B两套,B卷的难度偏低于A卷。A卷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以申请再考B卷。将每次试卷分层,就是希望让平时成绩一般或较差的学生也能考出高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做满足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多方面的需求,特别是情感精神方面的需求。同时,这样的操作能更进一步准确把握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便于更好的调控下阶段的教学。

多一份尊重,学生就会在评价中多找回一份自信;多一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多一点激励,学生就会多一股学习的动力!就让我们一起努力,用心浇灌“遗忘的花朵”,让他们开得更美丽、更灿烂!

篇2:为留守儿童点亮一盏心灯

残疾儿童是广大学龄儿童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受教育问题牵动着全社会的心,为进一步关爱残疾儿童,保障残疾儿童接受教育、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给予他们特别的爱,让他们不在孤单,使他们对生活更加充满希望,明德小学于 10 月 9日起开展“为特殊孩子点亮一盏心灯”的送教上门服务活动,此活动将作为学校的一项特色活动长期开展下去。

此次送教上门活动的帮扶对象是一位八岁的孩子,名叫 XX。由于先天原因孩子生活不能自理,只能坐在轮椅上,不能像普

通孩子那样到学校上学。为了让晟铭跟其他孩子一样接受教育,学校领导通过商议决定为孩子送教上门。月 9 日下午,XX 副校长带领学校XX 主任和 XX、XX 两位老师,来到 XX 的家中,为孩子送上了新学期的第一课。老师们在了解了孩子的家庭情况后,为 XX 送上了课本,并商议约定了今后的上课时间及注意事项,以便孩子提前做好准备,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我认识这个数字!我喜欢数学!”看到小晟铭这样兴奋自豪的样子,送教的老师们心中感到无比欣慰,老师们感觉自己做的是微不足道的事,但看到 XX 如此开心,让老师

们更加坚定地相信送教是件有意义的事。同时,参与送教的老师们也鼓励 XX 的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要相信孩子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到知识,为今后的生活打下基础。

XX 副校长表示,每个孩子,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送教上门活动,解决了残疾孩子无法随班就读的难题,明德小学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送教上门工作,落实做到有计划、有教案、有新意、有效果的温暖送教,做到真正的帮助与关怀,掌握帮扶儿童家庭、身体、心理的基本情况和实时动态,切实将送教上门工作落到实处,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不论风雨,明德小学的教师们始终不忘教育之责任,始终坚持把教育工作做到最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篇3:为自己点一盏心灯

照着他的方法, 一试, 果然迎刃而解。回想自已当初, 不顾实情, 一次次地想强行打开网站, 可错误的做法, 却徒增了无名的烦恼。要是一开始就耐着性子找原因, 实在找不到原因, 再虚心请教, 想必根本就不会有那些无名的烦恼。

生活中, 总有一些无名的烦恼会不期而至, 降临到身边, 时不时困扰着我们的心灵。一场爽约, 一句玩笑, 一场欺骗, 让我们毫无准备的心, 迷惑、困厄、纠结。这个时候, 也是最考验心性的时候。急躁的人, 沉不住气, 受不了这“意外”的伤害, 总是急于跳出来, 以自己的心性去解决这场困局。殊不知, 有些事, 并不是一厢情愿就能办好的, 世间总有磕磕绊绊的人和事, 不会让你那么轻易地如愿。此时, 除了运用自己的智慧, 动用所能动用的资源去解决之外, 最简约的方法就是等。有些事总有个发展过程, 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等到水到渠成, 等到春暖花开, 相信事情终究会有个圆满结局。

就算不愿意等, 也无妨, 那就放宽心好了。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的困顿:总有些无名烦恼挥也挥不去, 摆也摆不脱, 你越是着急, 越是较真, 事情却越是办不好。好像那些烦恼是专门找上门跟你作对似的。此时, 豁达一点, 大度一点, 摆出一副“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姿态, 以“行到山穷处, 坐看云起时”的悠然, 坦然地去面对这些波折和坎坷, 渐渐地, 你会惊奇地发现, 那些无名烦恼一一会消殒在时光深处。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无名烦恼就像夜晚下的影子, 总是摇曳在我们身边。细细瞧瞧, 影子再阴暗, 却只是那么一小撮, 总阻挡不了一屋灯光的明亮。人也如此, 如果心头没有一盏“明灯”, 心房里永远就是漆黑一团, 了无生气, 死气沉沉。既如此, 无名烦恼来时, 何不时时拧亮心头的明灯?拧亮心头的“明灯”, 就是拧亮思想的光华, 拧亮淡定安然之光辉, 让生活的光亮撒满我们幸福的小屋, 让恬淡平和的心态慰藉我们曾经茫然躁动的心灵, 让犹豫彷徨的心变得坚定执着。如此, 一个个无名的烦恼和忧伤就会失却根基, 随风逝去。

篇4:为学困生点亮一盏心灯

作为一名教师,怎样才能有快乐的感觉呢?是不是一定要废寝忘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是不是一定要让学生考高分才快乐呢?答案是否定的!作为一名教师只要奉献了,就会有桃李满天下的快乐,就会成为一名快乐的教师。

把奉献看的太高、太神圣的人往往奉献不了,一个教师,倘若能使学生生活得快乐,能使学生懂得呵护生命,珍惜快乐,放飞缤纷的生命篇章,那就是奉献,那就是快乐。......快乐就是这么简单,有时你甚至都无法感觉到,潜移默化的快乐是最感人的。特别是当我看到学困生取得进步并且健康成长时,当我从学困生的欢快的脸上读出我奉献的痕迹时,我便收获了快乐!

教育的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怎样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呢?

一、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

在平时教学中,我始终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学困生。在课堂教学中,我精心营造一种平等、和谐、友爱的气氛,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集体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反之,不关心他们,一心想着学习好、表现好的学生,那么,老师的偏爱会强化一部分同学的自负心理,老师的冷淡则会强化学困生的自卑心理,使学生与老师之间产生隔膜。课堂提问,我激励学困生踊跃发言,使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更少时间思想开小差;班级活动,我不忘留给他们一展身手,表现自我的机会。对父母离异的学生,经常与他们交谈,解开他们思想中的困惑,把家庭不正常带给孩子的心理障碍尽量化解。对屡教不改的,我则寓爱于严,严中有爱。

二、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

与优生相比,学困生的自尊心更强。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又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理解、谅解和信任。因此,一旦他们犯错,一定要做到心平气和,以诚相待,切忌动不动当众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否则必定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增加转化工作的难度。教师的诚心还应表现在对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掘和肯定上。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我试着吸收学困生参与班级管理和班级活动,让他们承担某一方面力所能及的工作,让他们在管理中和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克服自身的不良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例如让他们担任背书小组长、纪律组长、单词销号课代表等。实践证明,这种委以任务的方法不失为转化学困生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好就好在使学困生感受到自己不是一文不值,产生老师相信我,我也一定要做好的想法。

三、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

学困生意志薄弱,自控力差,行为极易反复无常,所以做学困生的思想工作不要简单地认为通过一次谈心他们就能彻底改好。遇到学困生不良行为出现反复,老师一定要有耐心的去客观分析不良行为反复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发现、及时抓住、及时诱导,做到防微杜渐。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他们也有。比如在运动会上,他们跑得很卖力,积极为班级争取荣誉;在"美化班级"大赛上,他们想办法布置班级,有的甚至愿意从家中拿来植物来装点班级;在黑板报制作中,他们积极策划,发挥自己美术书法的特長,为班级服务;有的劳动意识很强,不怕苦不拍脏,每次值日时都尽职尽责,直到最后检查完才锁门离开。每一个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因为他们就像是一颗颗蒙着尘埃的珠子,作为教师的我,有责任去发现他们,重视他们,为他们擦拭,帮他们发亮。也许他们的光是微弱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有光就会有希望。他们的接受能力差,我们要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的为他们讲解。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千万不要吝惜"好话",积极的评价能使学生的进取之火燃得更旺,使学困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克服缺点的勇气和信心。让这些学困生不断取得进步,慢慢跟上班集体前进的脚步。和这样的学生在一起,我感到很快乐。

曾听年长的教师说过,毕业后的学生往往是当时成绩差的,表现不好的更有礼貌,毕业后仍会回母校探望老师。而优秀生在路上遇见,却视而不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前者在学生时代属于"与众不同"者,在对他们的教育问题上,教师以爱心、耐心、诚心相等,以浓浓的师爱激励他们成长,老师的这份爱心永远藏于他们心中,他们感谢教师对他们的关心、教育。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们,对学困生多一份爱,少一份斥责,一定会取得好的收效。

我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试图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诚的爱心去打开每个学困生的心门,因为我知道,每一扇门的后面,都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将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当我每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听着一声声"韩老师......"的呼唤,我的心底里悠然而生出一种简单而崇高的快乐感。从我成为教师的那一刻起,我就把我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上有几个学困生,八年级还不会拼读简单的单词,我经常和他们的家长联系,并且利用自己休息的时间为他们补课,不厌其烦地教给他们怎样读,在我的精心教导下,他们终于有了进步,渐渐能够独立拼读单词了。

教师节收到许多孩子送来的鲜花和小礼物,我很快乐。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孩子送的一张自己动手制作的明信片,他在自己做的贺卡上写着:韩老师,我知道自己很笨也不努力,很怕学习,但您却不这样看我,下了班还为我补课,以后我会努力学好英语的,谢谢你!祝您节日快乐!看到这里,我百感交集,又激动、又欣慰、又满足,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感觉应该是一种快乐!

篇5:点亮一盏心灯作文

那江畔飘来的水调歌声是谁在吟诵千年不变的永恒;那月夜袭来的缕缕愁思,是谁沉思永远的主题;那草原传来的阵阵马蹄声,又是谁在追求青春的灵魂。或许你早就顿悟了,在那游赤壁时;或许名与利早已成为身外之物。即使是被众人“围啄”,即使你遍体鳞伤,但那又怎样,永远浇不灭的是你心中的心灯。你“才高八斗”却“伤痕累累”看那“天地一孤鸿”,“寂寞沙洲冷”看不见的是你普洒人间的心灯。你用你的心灯照亮了北宋的文坛,也照亮了中国文学史的坎坎坷坷,曲曲折折。

你生在帝王之家,却无帝王之命,可怜那重瞳仁注上了帝王根。你用你的生命表演了一场笑剧。结局只不过是笑过就忘的悲惨。你浑浑噩噩却还过的逍遥,只是那寂寞梧桐已锁不住这清秋之愁那奔向春潮的愁思,怎剪得断,理得清呢?如若你还痴呆,如若你还昏庸,如若你还被现实重重的敲醒或许你还存在当你还能享受几日的幸福。

篇6:用爱点亮一盏心灯

外语组:张利红

有人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土地,看你用什么样的思想去引领。播下一粒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下一粒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性格的收获;播下一粒性格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教师工作就是往这千千万万块奇妙的园地上播种思想的种子、行为的种子、性格的种子、命运的种子。

用什么去播种?——“爱”。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真正的信任和尊重你,才会爱你,才会用爱来报答你的爱.所以能够把学生教育好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我,爱我的工作,我爱我的学生。作为人师的我,希望学生快快成长的心情有如揠苗助长的那位农民,总期望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教导下,个个茁壮向上,可究竟又该怎样爱学生呢?

一则寓言给了我启发——一个盲人在晚上走路,家人为避免他被人撞,为他点了一盏灯笼。盲人走啊走啊,还是被对面的人撞了一下。盲人很生气:我拿着灯笼,你为什么撞我?路人也很恼火:你的灯笼早熄了,我怎么看得见你?

老师的心亮了,学生才能看见光明。老师的心点燃了,才能驱走孩子心中的黑暗。只有自己心中拥有阳光才能给人以阳光,只有掌握了爱的艺术,我们才能浇灌出灿烂的希望之花.所以只有我们心中有爱,热爱社会,热爱我们的学校,热爱我们的工作,热爱我们的学生,才能让他们在纯洁、神圣、无私、慷慨的师爱中舒展心灵,欢乐而轻松地飞翔。

教师对学生的爱,不仅仅是因为责任和义务,因为这种爱从本质上是无私的,因而也是神圣的.我们不仅仅要关爱 “尖子生”,还要关爱 “后进生”。因为后进生是受伤的花朵,更需要老师格外扶持,格外关心。如果教师对后进生冷淡训斥,歧视甚至放弃,无异于对受伤的花朵再砍一刀,只能促使花朵过早枯萎和夭折。一个好园丁,决不放弃一颗弱苗。至今我还清晰的记得,刚刚休完产假,学校让我接手理科B1,B2时,给我最深的印象是:理科班的男生多,学习习惯不好,成绩不够优异不说,贪玩叛逆的比较多.并且由于多次的失败,他们大多数是不自信的,对自己的将来是疑惑的,甚至更多的是自暴自弃.所以一开时当我就对那些孩子说:这个学期我相信教你们将会比教A层次的学生更开心.当孩子用疑惑的眼神盯着我看时,我认真坦然的的回答到:“因为作为一位教师,能教一批成绩优异的学生,他是幸运,快乐的;能教一批也许成绩暂时不是很优异,但进步空间更大的学生,然后与学生一起努力,分享这不断的进步的过程,他才是真正的快乐和最幸福的.”这样首先让他们知道老师是赏识他们,是真心的在帮助,爱护他们的.再加上平日的接触中,也时刻在细节上关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相处,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教给他们的学习方法;多一份宽容,少点责难;多些表扬,少些批评.一段时间过后,我能明显感觉班上学生学习英语的氛围改变了,学习状态越来越好了.当刘主任对我说,期中,期末考试中,我们理科B层次反败为胜,且分数远远高于一二学区时,那时我是幸福的;当看到学生对我投过来信服的眼神时候,那时我也是幸福的;当学生家长拉着我的手,感激的对我说:自打学习英语以来,这个学期是孩子第一次将英语课本带回家,第一次主动要求,好好学习英语,否则对不住老师的付出,也是第一次英语摆脱不及格的命运,第一次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听着自己的关爱,能给孩子带来那么多的第一次,那时我是最幸福的!

这个学期,再次感谢领导刘主任的赏识和信任,我又接手了一个文科A5,再次印证了那一句,“有爱,一切皆有可能!”“有爱,就有奇迹”我又一次用爱,用自己的汗水,带领A5的孩子,初次品尝到了胜利的甜果,在这次期中测试成绩中,我们在原有的落差一二学区平均分4.45的基础上,反败为胜,甚至反超一二学区7分多,这对于英语学科是多么的不容易啊,所以说不开心,不幸福是假的!但更感谢组内老师的帮助,以及那批孩子们,对自己的肯定,对自己的认可!

有一句话说的好:“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我,我们虽不是神,是凡人,但人格的魅力让我们传承了这份人间真爱。面对着两个班级,一百多名学生,我常陷入遐想:王钰已打造成了校园知名人物,游刃有余的处理着学生会里的各项事务;孙立媛,牟甜全面发展,语数外年级遥遥领先,将来也是个北大的苗子;王晓,张忠宁自信心不足,课下多交流,多鼓励;张钰,矫卫康懒惰,想什么办法;葛一峰在分析问题上欠缺,从哪切入„„

在生活中,多为孩子找优点,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让我们把学生当朋友,没有长幼高低之分,没有聪明愚蠢之别,那在我们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颗会发光的金子。

不知各位同仁是否有同感,关于我们的问题学生,我们常常有一些想说爱你却不容易的感觉。其实问题学生是本艺术真经——历练我们爱的功力。

他们常常叫我们头痛、忧虑、愤怒、大发雷霆,甚至是魂牵梦绕„„这顽石、这堡垒,搅得我们日日不得安宁,时时都提心吊胆;我们曾发狠过,发恨过,任其自然吧„„然而,一旦发现问题,你就忍不住去管去问,因为他们已走进你的心里,爱和责任会让你责无旁贷,你不会轻言放弃。的确,爱一个好学生容易,那爱一个问题学生是不是真的好难?

作为老师,尤其是经验还不够充足的年青老师,都会遇到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有的学生怎么教也学不会?如果所有的学生都像×××一样聪明就好了„„于是,当面对这些“不开窍”“不听教”的学生时,老师们不禁会觉得不知所措,甚至在不觉间会得出该生将来不会有什么作为的结论,从而产生放弃的念头。我也曾有过这样的苦恼,但是当我看到这样一则报道后,我为自己曾有的想法感到愧疚和自责。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黑人贫民窟的真实故事。一位大学教授带着他的学生来到这里搞调查研究,其中一个课题是对该区200名黑人孩子的前途作预测。结果是200名孩子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认定为“一无是处”、“无所作为”、“终生碌碌”等。四十年后,教授的继任者来到当年的贫民窟,他惊奇地发现:当年被调查的200名孩子中,除了20个已离开故地无从查考外,其余180名孩子大多数都获得了相当的成就。他们之中不乏银行家、商人、大律师和优秀运动员。这一切,他们都说最该感谢的是当年的一位小学教师。继任者找到当年的小学教师,此时她已经到了迟暮之年了,吐字不太清楚,可有一句任何人都听得懂:“我爱这些孩子。”

由此可见,只有没有爱心的老师,没有改变不了的孩子。为了孩子的明天,为了孩子的一生,请不要吝啬你的爱心,吝啬一句鼓励,吝啬一个眼神,更不要过早的妄下结论。问题学生他们差在知识,习惯上,但他们有了个性品质这些优势,还有什么不能战胜、不能克服、不能容纳呢?我们惊奇地发现,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成功者,往往是当年班级中十名左右的学生。众多敢于“下海”闯荡并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班级中的“后进生”。细细想想我们的“问题学生”,他们容易吗?他们即使听不懂课堂上的内容,也得老老实实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坐在教室里每天上完七、八节课,不能讲话,不能乱动,不能打瞌睡,不能干别的事情。我们说“问题学生”是最能承受挫折的最有毅力的学生,因为他经过了面临着无休止的考试,屡考屡败,但他还能屡败屡考。他们也经常因为犯错误受批评、讽刺、挖苦,心里早就筑起了抗挫折的“长城”,再遇失败,也能勇敢地、乐观地面对人生。他们是特殊的个体,在我们觉得不值得爱的时候,也正是他需要爱的时候。相信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关心,拒绝爱。对问题学生说一个好,夸张一点,会让他们感动半年,如获至宝。

由此,我的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个孩子的身影——他就是吕晓宁。这是一个五官端正,眉清目秀,个子高挑,有点帅气的男生。可不出三秒钟,你就会有全新的感觉,他真是太顽劣了。那个在走廊里,摇头晃脑,走路左右摇摆的,是他;那个在楼梯,由于别人对他稍有不屑眼神,就拳脚相向的是他;那个上课不到十分钟,就趴在桌子上睡觉的是他;那个下课铃声还没有响起,就已经收拾好东西,第一个走出教室的准是他„„有的老师不无感慨地对我说:“这孩子可真难管!”是的,这个追求个性,叛逆无比的孩子身上,的的确确存在好多问题。说心里话,每当他犯错时,我也恼也怒,可他一旦站到你面前,那乖乖的小样子,让你真的烦不起来。我用心读着这个男孩,深深觉着:这家伙绝非等闲之辈。他学习上让我找不到突破点,那么我在生活中能否找到契机,能否找到通向他内心深处的桥梁呢?爱让我学会了等待。

有一天中午,他和一学生交谈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的志向是报考某军校,志愿当一个军人。这下机会终于来了,原以为他没有什么爱好,没有什么志向,这次终于让我找到了和他沟通的话题了。当然,在正式和他交谈之前,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力争一次把他拿下。于是,我收集了他喜爱的那所军校的有关简介,以及历届应届毕业生的录取分数线。同时针对他本身的文化分数,搜索了一些与他志向类似的军校,以及对应的分数线。准备工作做好了,就等一个单独交流的机会了。终于某课间操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出去做操了,而他又假装身体不适,趴在桌子上睡觉。我悄悄的走过去,关心地拍拍他的肩膀,摸了摸他的额头,细声地说:“怎么了?身体哪不舒服呢!”“没什么大碍,老师,就是有些头疼!”他快速回答道,继续埋头睡觉。好不容易等到这个单独交流的机会,所以我没有放弃,继续装作不经意的自言自语道,“感冒了?这可不好啊。我原以为你身体素质一直很棒,看来也不行啊。这可咋办呢?这可要影响到你以后报考××军校啊!”一听到我提到那所军校,他马上抬起头,换作一个人似地问道:“怎么会影响呢?老师,报考那所军校还有什么特别要求吗?”一看,心里暗喜,终于上套了。我从包里拿出了那些准备已久的资料,慢慢的和他讲解,分析他现在的处境,以及文化分数上的差距。三十分钟课间操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看到他若有所思,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一半了。

之后,我又继续找了几个时间,和他谈心,给他补课,给他鼓劲,并积极和其它任课教师沟通交流,希望转变对他的看法,给他关注。我捧出一颗真心,坚持了正面教育,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方法,换来了学生的改变。渐渐的他课堂上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截然不同的改变,再也没有睡觉了,每次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对待周围的同学也更加友善了。并且在高二上学期期末测试,破天荒的考了102分,这对他来说多大的进步和改变啊,我由衷的感到了欣慰!

记得有一次,听到他和旁边的一学生介绍我,“这是我的英语老师,人可好了!”这一刻,我明白我已经找到了通向他心灵的那道桥梁。这又不由使我想起另外一则小故事:

在一个暴风雨后的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上散步,他注意到,一个小男孩在捡昨夜的被暴风雨卷上岸来、困在浅水洼里的小鱼。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的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正因为有了教师的存在,问题学生的生活从此不同。我牢记着:“这条小鱼在乎!”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对一个教师而言,“这一条”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对一个家庭而言,“这一条”却是百分之百的期待,他承载整个家族的希望。庄稼毁了可以再种,东西丢了可以再买,春去了可以再来,可人生没有轮回,孩子的命运就握在我们的掌中,相信,爱会使他们从此与众不同!

因为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是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生的道路。“捧着一颗心来,不拿半根草去。”他们宽容的纠正学生的错误,却不肯原谅自己的过失。他们能以满腔的热情去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在学生的心目中,他们永远年轻。他们以高尚的人格熏陶学生,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立志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从他们身上,学生不仅学到了渊博的学识,更获得了终身受益的做人道理,熔铸了道德的丰碑。他无欲而刚,不怒而威,举止有道。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

篇7:点亮一盏心灯高二作文

乡村的夜,仿佛就像一大块布遮盖了天空,显得黑暗而阴森。唯有田间的蛙鸣打破了这沉寂的夜。

乡村的夜,宛如死神降临般的无语与恐慌。唯有村口的几间茅屋里灯火通眠。直到第一缕晨曦折射进窗中。

乡村的夜,还有几个读书的学生在熬夜苦读。因此他们失去了于周公约会的机会。但迎面而来的是一张张大学录取通知书。

俺老家在西部穷困地区。那儿没有灯。在那儿,学生最怕的就是夜。因为一到晚上,这就失去了光明,我们只能靠仅能发出一丝光线的煤油灯。

每当俺披星戴月回到家,俺娘便为俺点起一盏用墨水瓶装着的煤油灯,使这房间里有了一丝的白天气氛。哦!那是充满阳光的味道。不久,俺娘会给俺端来一碗热腾腾的开水。泛黄的光在水面荡漾,折射出一个即将成为现实的“海市蜃楼”:我在经过几百个不眠之夜后,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那所我梦寐以求的大学。喝完满满地一碗载着我梦想之船的水。俺娘便会与俺唠唠嗑:儿呀!你一定要考上大学,你可是我们家唯一的希望。娘也不多想,就希望你能考上大学,做出这座大山,走出这个贫穷的山沟。儿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话,我反而没觉得唠叨,倒是一日不念叨,便觉得浑身不对劲。这些发自母亲内心的话,便成了我奋斗与成功的动力,时刻推进我学业的发展。后来,因为山里的教学落后,俺娘就坚决让俺爹带着俺离开了这破山沟,到别的城市谋生。俺们就把俺娘独自留在了那个资源短缺的山村。我发现我来到的这个地方竟有:炽光灯、太阳灯、取暖灯……但唯一没有家中的煤油灯。我所拥有的,只是我心中不灭的灯希望。

怀念煤油灯,更怀念那为我点亮一盏心灯的人—养育我的母亲。

一盏心灯

曾几何时,在众说纷纭中彷徨,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只言片语中迷茫,缺少一双飞离困惑的翅膀;曾几何时,没有选择坚守或抑或听取的胆量,心中少了一盏心灯来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

记得点亮日子这盏心灯,既别深陷于刚愎自用的泥潭,也别迷失在莫衷一是的他乡。翻开历史的扉叶页,你会看到商纣王不纳良言而只落得家破人亡的结局,刘阿斗没有主见,只能在可悲可笑的人生舞台上将蜀国埋葬,而当你熄平心灵之处,不再给世人温暖,而你,永远只能给思想加框,心灵上绑。

记得点亮日子这盏心灯,别去想那些把无数庸者掩埋的蜚短流长;你也别计较“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积毁销署”的力量。你悲伤,是心在低呤;你微笑,是心在歌唱。别人指手画脚时你岿然不动是一种榜样,别人的非议与指责只会更好地映衬出你的勇气与度量!只要你问心无愧,你的脚步便走得稳当。位高权重时选择他人的劝戒还是无休止的褒奖?荣誉加身时,选择他人善意的勉励还是谄媚的颂扬?欲壑难难填时选择元休止的自我膨胀还是一句箴言——“无欲则刚”?只要坚守心灵之灯对真善美的期望,它终将为你指引最正确的方向!

记得点亮日子这盏心灯。别让双眼被道听途说的表象皮毛蒙上,也别把“怀疑论”的精神弄得太过夸张。无论对人对事,千万不要只凭陈年老帐,让心灵的天平总是空空荡荡!扬弃中多几分审视与估量,选择中找准真理的重量。当歧路亡羊,量子会号啕大哭,是因为没有心灵之灯为他导航;孟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霸气,就是“当仁不让”的思想下个性的张扬。当你不熟悉情况,多询问询问,恰好似入山,是找到捷径的良方;可是正直与良知要求你这样或那样时你就更应该勇往直前。

当有心灵之灯为你导航时,你的生活之路才能走得坦坦荡荡,当有心灵之灯为你导航时,你的日子才能过得充充实实。

篇8:为教育点一盏心灯

一口气读完王栋生老师在病中写成的《致青年教师》一书, 我的内心无比激动。怀着对教育的无限赤诚, 王老师用残损的视力吃力地写下一行行文字。每一字每一句, 都浸润着他对青年教师的热爱与期待。当我读到结尾“一面洁白的旗, 正在像太阳一样缓缓升起”“爱所有的孩子”时, 我的双眼几乎湿润了。王老师那颗热爱教育的拳拳之心深深地感动了我。他对教师的期待、对教育常识的捍卫、对孩子心灵的关怀, 都让我感到无比的钦佩, 引起我深深的思考。

教师应做有胸襟的、大写的人。有这样一批从教者:他们唯一不多的阅读就是几本教师用书, 而平时总是喟叹着教师的待遇是多么不令人满意, 似乎工资不高就是他们不努力工作的借口。王栋生老师作为全国语文教育界的名师, 又是三届“林放杂文奖”获得者, 按理说应该享受不低的待遇。然而, 报社记者、他的同学对他的工资收入之低和付出劳动落差之大感到十分诧异。王栋生老师却认为:“我们的社会, 要想获得真正的精神快乐, 你就必须做出相应的牺牲, 你不可能什么都轻易得到。”这就是王老师的胸襟!他懂得取舍之道, 毫不犹豫地追逐着自己的教育理想, 释放着自己对教育的热情。退休后, 他仍然义务给中学生开设小说讲座。尽管他身患眼疾, 医嘱不得上网, 但仍然每日以文字关注教育。在这本书里, 他反复强调教师对于学生、同事的胸襟。他呼吁我们:自己首先做个大气的人, 这样学生才能气度不凡;珍爱我们的专业, 不断提高自身学养和精神品质;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同事的工作, 建立和谐的教师关系;要说学生听得懂的话, 不要保留学生的检讨书;不鼓励学生告密, 充分尊重孩子作为人的权利。王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一件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十多年前, 有位初一学生在下课铃响之前做起跑状。见到这副情景, 一般老师总会面有怒色, 可王老师却特意留下了这位学生, 和他谈了一会儿, 并请他注意形象, 以后不要这样。后来他才知道, 学生听说食堂有盐水鸭翅, 很想吃一回, 怕去迟了买不到。这件事过去这么多年了, 王老师始终有一些遗憾:“我当初有什么必要非得把他扣下呢?”这件小事让我深深感受到王老师那博大的胸襟和对学生的关爱。而我们的部分教师, 总喜欢给学生脸色, 甚至把训导作为我们的特权。和他比起来, 我们的教育境界就差得远了。王老师说:“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 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如何让我们的灯照得更远、更亮, 首先从做个有胸襟的人开始。”

教师要捍卫教育的常识。王栋生老师一直重申, “这些年教育界最重要的任务, 可能是捍卫常识”。处在一个教育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 我们需要经常反省我们的行动是否违背了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 也就是最基本的常识。教育不能只是仅仅满足于追逐高效率和最终的结果, 而要返回到对于教学过程自身的关注。教育是项“慢”的事业, 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只能导致学生发展不和谐或者“营养不良”。王栋生老师认为, 许多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丧失了学习的兴趣, 主要是因为“学生由于能力的限制, 长时期精神疲惫, 实在跑不动了, 于是他们干脆坐下, 再也不想站起来了”。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个性差异, 应该成为所有从教者的共识。时下, 我们的社会、家庭、学校对教育寄托了太多的期望, 学生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甚至出现了不少心理问题。什么时候, 当教育急促的脚步慢下来, 更注意尊重和倾听孩子的心声, 我们的教育姿态就又有了更大的进步。王栋生在《你已经是你了》一文中, 强烈批判了部分学校的功利化教育目的。他认为:在那样的教育环境中, 孩子们所学到的东西, 只能让他们谋到一个职业, 在城市维持“比较体面”的生活 (或者随着社会的进步, 生活水平一点点提高) 。他们在一个空喊“卓越”的学习环境里, 苦苦追求的不过是高考的“名校”或“重点大学”, 而不是追求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我”。我们悲哀地看到, 随着年级的逐步提升, 很多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张扬, 在日日的压制中成长为“沉默的大多数”中的一员。我们往往看到的是一个概念上的班级, 多的是统一要求, 缺乏的是苏霍姆林斯基式的对具体学生的关注。如何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应该成为我们当下评价“名校”的重要指标。一所学校, 只有当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掘和成长, 才能赢得学子发自心底的依恋和尊崇。

教师要关怀学生的心灵。学生是什么?这个问题常常叩问着我。教学就是一种交往, 教师与学生之间不是“我—他”, 而是如马丁·布伯所描述的“我—你”之间的关系。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需求, 达到与学生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沟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 不能缺乏诗意和温情。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怀, 应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王栋生老师说:“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 不仅需要诗, 还应当有琴声, 有树, 有虹, 有梦”。多么美好的教育世界啊!为了实现这个理想, 王栋生老师希望年轻教师要有种树人的耐心, 给学生表达的机会和权力;学校要从每一个细节入手, 关怀学生的身心发展, 比如重视“教学楼里有多少卫生间”;用不同的标准来对待不同的学生, 用“心”批改每一份学生的作业;尽可能多地了解学生, 保护好他们的隐私;不要盲目地追求所谓的高升学率, 要懂得让学生喘口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王老师在班上调查学生是否同意被推荐为“省级先进班集体”这件事, 结果35人赞成, 11人反对, 1人弃权。王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 而是耐心倾听反对者的意见。投反对票的学生们的发言暴露出了班级中的不足之处, 让每一个同学受到了教益。后来, 王老师从此事中坚定了一个认识:学生的判断力和道德心需要有机会得到检验, 民主教育比一个荣誉称号更有价值。我们也在高喊尊重“民主”, 却经常忽略良好的教育机会。我们只关心学生的分数, 而不注重学生心灵的培育与滋养, 如此的教育已经患上了严重的“贫血症”, 失去了其本真的意义。王栋生老师在内心苦苦期盼着这样的理想教育:所有的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人的待遇。在早晨的阳光中, 他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 有时停下来看着太阳;学生能够经常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 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 他能吃到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标准统一的营养餐;学生能有自己的爱好, 下午4点起, 他们在球场上奔跑, 或者在图书馆里查资料, 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 做完作业后, 捧起一本诗集, 轻声地读给父母听……愿我们在共同的努力下, 一步步走近这种美好的理想!

教育乃成人之美。陶行知把教育的目的总结为一句话“千教万教, 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敬重生命, 丰富生命, 成为王栋生老师教育理念中的一种自觉。为了培养学生的博爱精神, 他经常讲特蕾莎嬷嬷和证严法师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有善良之心, 他自己首先做好表率;为了搞好教育, 他适时向学生表明自己的爱憎。王老师在书中写得最长的一篇文章当数《像太阳一样升起的白旗》, 句句饱含着对“人性”和“真情”的召唤和呐喊。徐海、董维青、袁梓、毕彦波, 这些鲜活、真诚的生命一一在我眼前浮现, 人性的光辉在熠熠闪烁。读着读着, 我也被他们的精神所感染。我不知道, 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像他们一样活得如此崇高!他们简直就是“真”和“美”的化身!王栋生老师之所以如此呼吁, 是因为他看到了太多的冷漠和麻木、太多的是非颠倒与错位, 他希望通过教育的努力找到我们失落的人性之光!于是, 教育也就成了他如此投入生命的事业, 也成为让他如此忧伤的事业。他用残损的视力仍然在病中大声地疾呼, 只为了这个世界更多一些美好!捧着这本书, 我感受到了一颗火热的爱教育之心, 一双殷切期待的温情的眼睛;同时我也深深感受到了青年教师身上的责任!在这个功利化、物欲横流的时代, 在这个教师职业并不被看好的环境里, 王栋生老师毅然决然地行走着、努力着。也许正如王栋生老师所言:“许多同行跪倒在馒头前面, 我们无权干涉他们的选择。既然我们选择了这副重荷, 就让我们守住一份崇高。”

篇9:点亮一盏心灯

◆课堂上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常说要“还给学生时间权”,但我发现,很多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总觉得时间不够用,40分钟的课堂对他们而言似乎太短,真是这样吗?他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成串的问答,大量的讲解,充斥着课堂。一些看似符合了“以生为本”理念的教学设计背后,实际上仍无法摒弃教师本位。课堂上,无效工作做得太多,但老师和学生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最近听了一节五年级的课,上的是《再见了,亲人》。开课伊始,教师提出:“课文中都写了谁?”

甲生说:“课文写了大娘。”老师面露嘉许,学生安然落座。老师环顾全体,再问:“还写了谁?”

乙生被叫起,回答:“小金花。”老师耐心引导说:“我们说答案的时候注意要说完整句。”乙生马上反应过来,说:“课文还写了小金花。”

“很好!”老师欣喜于学生的“进步”。“还有吗?”最后,丙生被叫起说了“大嫂”。到此,三位同学“前赴后继”终于完成了老师“千呼万唤”的完整答案。

面对如此情景,我心里很不平静。一个连二年级学生都可以一次性圈画出来,用一个完整句回答的问题,竟然耗时将近六七分钟,是老师预设的“民主”,还是学生在互相“谦让”,为的是给同伴留白?让人不解的是,在这篇文章中,老是想要让学生说出的这三位主人公分明是在同一段中出现的,要同时说出三个人并不难!执着地纠结于这样一个简单的事情,教师意图何在?看到学生们循规蹈矩地站起坐下,教师满面春风地盲目认同,我有一种“出离的愤怒”。

在这样的课堂上,时间在流逝,生命被浪费,教师却全然不知。究其原因,教师对于学情的不关注,对于问题深度把握的欠缺及教学意图的不明晰,使得我们自己常常不知道“时间去哪儿了”?

所以,要真正把时间还给学生,我们呼唤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但更要追求在有效问题引导下的智慧碰撞和思想生成。

◆敢于与“错误”美丽相遇

那么,一堂语文课中,到底什么样的问题才算是有效问题呢?通过调研,我发现很多老师在提问都缺乏目的性,有的是毫无意义的“半句话式”的提问,比如,教师问,“你们看,这就是事情的……”(学生齐声回答“起因”);还有的提问,教师的意图十分明显,比如“你们喜欢吗?”诸如此类的无效问题太多。

有些课堂上,老师可能不停地在追问,看似环环相扣,非常紧凑,实则很难和学生在思维上碰撞出火花,根本不是在交流。比如,在讲《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教师一上来就发问:“大自然的启示是什么?”一个接一个地让学生回答。因为没有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学生有点茫然无措,老师在费力地“挤牙膏”,学生则在努力地猜测老师到底要什么!时间过去了大半,学生说出的“启示”还是与教参有所出入,教师只得无奈地给出了“正确答案”,让学生抄在了笔记本上。这样的提问虽然有明确的意图,但似乎只是关注所谓正确答案,而忽视了质疑的初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说到底,我们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也不是为了得到标准答案而提问。提问中要不怕学生出错,也要善于利用学生的“错误”,把它变成教育资源。

记得前不久做职评评委,其中有一道案例题,要求对《小猫种鱼》教学片段进行分析:

《小猫种鱼》的公开课已接近尾声,教师让学生用“种”扩词,并练习说一句话。学生说了很多句子:“农民伯伯在田野里种花生。”“妈妈在山坡上种玉米。”“我和姐姐在花园里种花。”……

这时,一个学生说:“老师,可不可以说种太阳?”其他学生哄堂大笑。

老师却耐心地询问:“你为什么这样问呢?”

这名学生认真地说:“不是有一首歌就叫《种太阳》吗?”

“好孩子,你说得一点儿没错。”老师带头为这个学生鼓掌,鼓励道:“你能把这首歌唱给大家听吗?”

这名学生边唱边跳,快乐不言而喻,课堂气氛被带动起来。

歌舞结束后,一个小女孩神气十足地站起来说:“孙中山种了中华民国。”课堂上立刻沸腾起来,有了前面的认识,课堂上没有了嘲笑声,却出现了一道道探求的目光。老师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把这个一鸣惊人的句子写在了黑板上,然后介绍了孙中山的事迹。小女孩激动不已,两腮绯红。孩子们似懂非懂,但在老师激昂情绪的感染下,都陶醉地笑了。那笑容,犹如一朵朵灿烂的鲜花,开在每个人的脸上,开在每个人的心里。

面对这个案例,很多参评教师竟然否定了“种太阳”和“种中华民国”的说法,理由是:语法要规范,不能这样遣词造句,老师也不能一味地表扬,应该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

我觉得很遗憾,忍不住对参评老师的说法提出了质疑:“语文课堂除了要体现工具性,你认为还承载着怎样的责任?”

因为在我看来,这个案例最能体现我们一直强调的,要充分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学习权、探究权和发展权,我也由衷地为老师的做法而赞叹!本来平淡的课堂,因为学生一个看似错误的答案而打破,面对“错误”,教师没有听而不闻,也没有拘泥于所谓的语法而妄加否定,而是给学生表达自我的机会。尊重学生的思维创新是教育的底线。只有能够引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表达,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课堂,才是我们需要的课堂。当老师善于与错误美丽相遇,课堂精彩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语言的表达也会更加丰富。

从上面的案例也反映出,面对课堂上突如其来的问题,教师要沉着冷静,要有独立的判断,还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抓住有价值的问题,适时点拨引导,提升教学价值,而不是一味肯定或简单否定,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一位“人师”。

◆课堂教学是一门“功夫在诗外”的艺术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历史教师上了一节精彩的观摩课,旁人问:“您用多长时间准备这节课?”历史教师郑重地说:“这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一般地说,每堂课我都准备了一辈子。”

历史教师的话,值得每一位做教师的认真品味。他启示我们,要上好一节课,需要我们投入全部的知识素养。而知识素养的获取与提高,需要我们不断地读书学习,充实自己。

可我发现,现在很多语文教师都没时间阅读,他们每天被繁重的工作和庞杂的生活琐事羁绊着,身心始终无法在“书香”中得到滋养。一名不再阅读的语文教师是可怕的,他传递给学生的只能是在自己干涸的容器中抽离出来的“尘垢”。因为缺少了文学素养,语文教师也就缺少了应有的活力。

曾经听过一节有关“古琴”的校本课程,年轻的音乐教师博古通今,将大量的音乐、文学、影视艺术融为了一体,我感慨于这样的魅力课堂。课下交流时,小老师不好意思地说:“为了这节课,我假期特意读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要不然真怕给学生讲歪了。”这最简单的话语,却让我很感动。这样的课外功夫,如今有多少老师会“特意”为之呢?

这让我不禁想起听过的另一节课,讲的是节选自《儒林外史》的一篇课文《临死前的严监生》。课堂上,有学生将主人公的“吝啬”说成是“俭朴”。老师只是简单地纠正了学生的答案,一带而过。课后,当被问及:为什么不能用“俭朴”时?教师支支吾吾,说不出所以然。显然,不了解原著的内容及相关背景,又缺乏对社会生活精神文化应有的价值判断,教师就无法对人物的行为进行正确的考量。其实,抓住学生的这一回答,从两个词语含义的辨析中,恰恰可以领会人物形象的特点,进而援径探幽,领会作者写作的精髓。

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把握住“愤”“悱”的时机。但因为缺少知识积淀,课前没有做足功课,教师丢失了一个有力的“补白”机会,也是去了一次有价值的教育契机。

所以,教师必须首先成为学习者,从书本中学习,从社会生活中学习,善于将教学与学习相联系,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将各种课外资源或即时生成的资源信手拈来,拓宽课堂的深度与宽度,让课堂教学充满创新的活力。

比如,最近一段时间,马航MH370失联事件牵动着世人的心,也因此使大家对于航空知识、军事知识,特别是雷达问题有了关注的兴趣。一位语文教师在讲授四年级《蝙蝠与雷达》一课时,就巧妙地引入了这一信息,将教学内容延伸到了课外,既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的好奇,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使一篇客观平实的说明文多了一些人文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价值。

应该说,这位教师的设计值得肯定,反映出的是一种关注时事、善于捕捉并运用信息的专业品质。但我认为这位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仍落窠臼。要知道,生活在当今网络时代的十几岁的城市孩子,对于电子雷达、超声波的了解未必比对蝙蝠的生物现象了解的少(据我了解,从小生活在北京的孩子几乎都没有见到过除标本以外的蝙蝠)。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时,能否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先围绕马航MH370失联事件引发的各路传闻,引出雷达的话题,然后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开展一次有关雷达的学习活动?从了解雷达开始,进而追溯人类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是怎样从自然界现象和生物学原理中获得启示的。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更符合当前生本教学的理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呢?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永远存在缺憾的艺术,随着阅历和认识深度的增加,教师会不断有新的发现,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这也就是苏霍姆林斯基笔下的历史教师为什么用一生备一节课的原因。

也因此,身为教师,不可不读书学习,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习惯。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我发现,在一些语文课堂里,教师只是在教“书本”,学生被当成了知识的容器。教学的过程就是为了告诉学生一个不变的标准答案。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向孩子们讲述了一只青蛙眼界窄小、目光短浅的故事。在职评答辩时,我们提供了这个案例。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小青蛙听说井外的世界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你们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

学生依次回答:“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在美妙的畅想中,突然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青蛙也可能看不到这么美的景色。”

教师先是一愣,然后充满疑惑地问:“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臭味。”

是的,学生说出了一个现实,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危及自然界。其他同学受到启发,也纷纷说:“它看到人们往小河里倒垃圾,河面上还漂浮着鱼的尸体,心里很害怕。”“它看到到处灰蒙蒙的,到处弥散着呛鼻的味道。”“它感觉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们说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

面对孩子们五花八门的答案,如果你是这位教师,会怎样做呢?是循循善诱,是置之不理,还是一概否定?

一些教师认为,教学应该尊重文本,学生的回答有点离题万里,于是赶紧刹住车,引导学生回到文本的寓意中来。

也有一些教师觉得学生的回答与正确答案不符,这里明明是要畅想外面的世界辽阔而美好的,学生却说了一堆负面的东西,背离了德育渗透的初衷,于是否定了学生的说法。

再看看课例中的教师是怎么做的呢?他没有急于否定学生,而是引导他们:“那么,我们有什么好办法来挽留小青蛙,让它安心快乐地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呢?”

教室顿时安静下来,学生们思考片刻,都有了答案。他们都积极发言,有的说:“我们做个广告牌,上面写上‘保护动物,人人有责,告诉人们应该与动物成为好朋友。”有的说:“我们到街上去清扫垃圾。”有的说:“我们让爸爸妈妈少开车,减少污染。”……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这位教师笑道:“同学们说得棒极了!只要大家共同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小青蛙就会留下来,动物们才会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我们身边!”

请静心反思一下,课堂上自己是哪一种老师?不管你是谁,都请思考: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再深入些,对学情再了解多一些,对课堂预设再充分一些,机械、教条的内容是否会有所改变?我们的课堂是否就会多一些灵动?多一些精彩?当我们的课堂出现“意外”的情形时,我们是像鸵鸟一样只是“埋头”于书本?还是用标准答案框住学生的思维?还是像课例中的教师那样,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判断、学会改变?

当然,那些持怀疑和否定意见的教师也许会有他们的理由,教学如果偏离了教材,教学任务完不成怎么办?如果不遵照教科书中上的标准答案,学生考试会吃亏的。

可是,究竟是教材重要,还是学生的发展重要呢?是要死记硬背一个标准答案,还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表达的能力呢?

很多教师可能真的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在这次的职评答辩中,有一个《狐假虎威》教学片段的案例分析:

师:故事读完了,你想对老虎说些什么?

生:虎大王,狐狸是借了你的威风才吓跑百兽的。

生:你上当了,百兽怕的是你。

生:我想对狐狸说一句话。

师:哦,想说什么?

生:狐狸,还是你了不起,用自己的智慧战胜了强大的老虎!

(其他学生对此说法颇感新奇)

师:(一愣,片刻后露出笑容)真会动脑筋,认识与众不同!

生:(马上举手)狐狸真聪明,会随机应变。

生:以后我们遇到紧急情况,也应该像狐狸那样机智、勇敢。

看了这个片段,很多参评教师否定了第三个学生的说法,提出狐狸怎么能说是聪明呢,聪明是褒义词,这里应该说狡猾。问他们为什么这样认为,教师们大多都回答说,教参上的答案是“狡猾”。

这些教师对教参、对专家的话记得很清楚,也深信不疑,所缺的是自己的独立的思想。于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缺少自我判断,唯书、唯上的现象也就屡见不鲜,学生的思维被禁锢,学习的兴趣被扼杀,思辨的火花在一次次的被否定中熄灭。

为什么不能夸狐狸聪明呢?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同样的文本,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如果从人本的角度看文本,老虎恃强凌弱,欲吃掉狐狸。狐狸为了求得生存,而利用了老虎的愚蠢,并巧妙地借助老虎的威势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对于狐狸这种不畏强权,与强敌斗智斗勇以维护自己的生存权利的正当行为,我们有什么理由要一味的予以贬斥和挞伐呢?

其实这个案例中的教师,恰恰很善于引导,体现出民主、人文性的教育情怀,从而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与价值。

上次做高职评委时,还有一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有这样一道题:

请认真读一读一位特级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读写训练环节,谈谈从中获得了哪些借鉴。

教学内容:《新型玻璃》

师: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都弄明白了吗?

生:都明白了。

师:不过,我不打算让你们说,我想让你们写。写什么呢?

师板书“自述”两字。

师:“自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自己介绍自己。现在我把全班分为五组,第一组写“夹丝网防盗玻璃自述”,第二组写“夹丝网玻璃自述”,第三组……请把你们各自的特点、作用写出来,为自己做个广告。看谁会夸自己。

……

师:谁来读读自己写的?

生:我叫吃音玻璃,我虽不像“夹丝网防盗玻璃”那样防盗,不像“夹丝玻璃”那样坚强,不像……

师:“坚强”可以改为“坚硬”。

参评的教师们积极思考,无一例外,找到的都是可借鉴的优点,但我却不以为然,每次教师回答后都会补问一个问题:你怎么看老师让学生把“坚强”换成“坚硬”?老师们说:“这位教师注意学生的用词,并及时给予纠正。”

有个别教师则从我的问话中“发现”端倪: “我觉得不应该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我会先组织同学讨论……”是从教学方法的角度查找不足。

可我不知道,这位老师所说的答案究竟是什么?组织学生要讨论什么呢?以其昏昏,又何能使人昭昭?

正如参评的教师分析的那样,这位特级教师能够选择“自述”的方式让学生将学语言的过程转化为用语言,很好地反馈出了学生学习内化的效果,其设计值得肯定。但是在“坚强”与“坚硬”的问题上,这位特级教师只关注了语言的“规范”,而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创造。既然是玻璃“自述”,即可理解为将玻璃拟人化,那“坚强”一词的运用显然比“坚硬”生动贴切得多。而遗憾的是,老师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更为遗憾的是,老师也没有去关注了解一下那位“学习主体”的意见,只用一个瞬间就武断地“秒杀”了这位学生从学文本到创造性地用文本的思维火花。

说到底,教师眼里必须要有学生,不能只盯教材、教参、标准答案、考试、分数,要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和手段,都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爱,让他们敢于创新、大胆思考,在掌握已知的基础上去积极的探索未知。

因此,我们现在搞教研、搞培训,其意义绝不仅仅是关注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根本目的还在于对教师民主人本思想的唤醒,让我们的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更加自觉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思考,创设更加民主、平等、真正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一个教师,只有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各种表现作出正确的反应,发现有价值的教育契机,让学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上一篇:教学副院长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大局意识差整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