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2024-04-14

三年级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精选10篇)

篇1:三年级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三年级(下)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共有五个单元组成:《土壤与生命》、《植物的一生》、《固体和液体》、《关心天气》、《观察与测量》。

《土壤与生命》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目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由《我们周围的土壤》、《了解土壤》、《肥沃的土壤》、《土壤的保护》四课构成。

《植物的一生》是建立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的认知基础之上的,它将带领学生对植物从种子的萌发到根、茎、叶、花、果实的形态功能做较深层的研究。同时引导学生开展一次长周期的“种植物”活动,这是对一个生命周期做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主要由《植物和我们》、《果实和种子》、《根和茎》、《叶和花》四课构成。

《固体和液体》本单元是依据物质世界板块中关于“物体的特征”等具体内容标准建构的,它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和液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在现阶段完成对固体和液体的认识,体现“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就需要多种多样的方法的设计思路”。

通常情况下,物质有三种主要存在形式:固态、气态、液态,各种形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特征,本单元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引领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和液体,诸如轻重、软硬、形状、颜色、沉浮、溶解等方面的一些特点。本单元在过程技能方面是一个隐性化处理的单位,着重观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同时对涉及到的其他过程技能如分类、测量也加以训练。通过用语言、文字、图画描述观察结果,指导学生怎样观察,怎样通过观察得到证据,促进学生基础过程技能的形成、发展。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来看,本单元通过科学探究注重实证性来进行科学精神、科学品质培养。它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认识固体以及固体的性质,包括《认识固体》和《把固体放到水里》两课;认识液体以及液体的性质,包括《认识液体》和《把液体倒进水里》两课;了解改变沉浮状态的方法并感知其中的原理,即《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关心天气》本单元是根据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关于天气变化现象和对天气的观测,以及天气变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来建构的。通过认识现象和展开观测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天气,初步掌握观测天气的方法,加深对天气变化的认识。由于小学生在通常情况下只是被动地关心天气和接受天气变化的事实,在成人的要求或指导下改变衣着,以

在气温和环境的变化下被迫地改变行为方式,缺乏主动关注天气、了解与认识天气变化的主动意识行为,所以本单元的建构充分体现了调动主动学习意识进行有意识学习的理念,将学生从被动应对者导向主动探究者。本单元教材共有5课,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即《今天天气怎么样》;其次讨论天气与人的关系,介绍气象预报的过程、方法、手段和表现形式。指引观测天气,包括《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三课。介绍观测以及记录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力与风向的方法和手段,并教学生自制雨量器、风向标和风力计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观测和记录。最后、引导认识季节特征,即《气候与季节》。

《观察与测量》本单元主要是根据《课程标准》分目标中“能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提出自己能够研究的问题”,“能运用自己的感官、简单工具或通过实验等方法,收集与问题有关的证据”的表述;以及内容标准中“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到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的表述建构的。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不仅是基本的收集问题证据的方法与技能之一,也是其他两种收集证据的基本方法,即调查与实验的方法和基础。从学生的角度看科学探究,观察又是学生最能够便利使用与体会自身的感官与科学探究之间的密切关联的活动形式。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观察。第二部分,测量。

二、教学计划

1、现场考察:科学课就是使学生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大自然中的探索科学秘密。

2、实验:科学课就是通过各种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知各种科学秘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养殖种植:通过种植花,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科学游戏:游戏是活动方式而不是目的,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悟出其中的科学秘密。

5、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让学生根据所需内容进行研究,搜集整理有关资料,写出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交流,营造一种民主的科学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尝试、体验科学交流活动的乐趣。

王文芳

2014.2.20

篇2:三年级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教学重点:了解蚂蚁的身体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

教学难点:想办法解决观察过程中的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观察研究。

教科书安排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蚂蚁的生活环境;第二个活动是观察蚂蚁、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并画一画蚂蚁的身体;第三个活动是交流发现,进一步观察蚂蚁。

蚂蚁的观察,并不像蜗牛和蚯蚓那么简单,蚂蚁的爬行速度比较快,个体又小,怎样观察蚂蚁的身体,学生们遇到了新的困难。教科书安排了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在室外观察蚂蚁,另一种方法是在室内观察蚂蚁。怎样在室外观察蚂蚁?教科书提供的方法是用面包屑和白糖作为诱饵,把蚂蚁从窝中引来,在蚂蚁搬运食物的过程中,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的身体。如果找不到蚂蚁的窝,也可以把食物放在寻找食物的蚂蚁面前,然后跟着这些蚂蚁的爬行路线找到蚂蚁窝,再在窝边放些食物,引出一批蚂蚁进行观察。

因为我们观察的主要目标是生命体的特征,因此在观察蚂蚁的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不仅仅观察蚂蚁的身体结构,还要观察蚂蚁的生活,如怎样合作搬运食物、怎样交流信息、怎样排队行进、怎样寻找食物、遇到食物时怎样反应等,这些有趣的现象肯定会吸引学生的目光,这些活动,也是蚂蚁的特征,从而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

在室外不容易观察蚂蚁,可以在课堂上观察蚂蚁。首先要解决观察蚂蚁时的问题:蚂蚁体型小,会到处乱爬。所以,教科书提出要怎么解决观察蚂蚁时遇到的难题这个问题。

找一个好一点的玻璃瓶或者专门设计一个观察蚂蚁的器皿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思路;另一种是解决当蚂蚁从瓶中放出来,不让它到处乱爬。顺着第二种思路就是要解决“用什么东西把乱爬的蚂蚁围起来”。对此书上提供一种方案:在一个浅水盆子里装一点水,水中央放一个瓶盖,让蚂蚁在上面爬,限值了蚂蚁的活动范围。这不是唯一的方法,鼓励学生想出各种各样的观察方法。

二、教科书只提了“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一个问题,观察的内容、顺序、方法、重点等都得学生自己思考、选择。所以,应把蚂蚁的观察描述视作已有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的活动。同时,教科书提出用画图的方法准确描述蚂蚁的身体。这里只要求学生能画出头、胸、腹,腹部长三对足,头上长一对触角即可。

教科书对观察完毕的蚂蚁做了特别交代:观察结束后,请把蚂蚁送回它们的家。而不是随便放掉完事。让学生能爱护小动物、珍惜生命。同时,送蚂蚁回家的活动还能引起新的观察研究活动,如:蚂蚁的家在哪里,也是教学所期望发生的研究活动。

篇3:三年级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本文以其细致的观察和充满童真的想像, 按照“闻花香——看花多——赞花美——变化舞”的顺序, 把荷花写得异常生动, 别有情趣, 一个“美”字贯穿全文:

1. 花味美:“清早, 我到公园去玩, 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清香”暗示味美。

2. 花色美:

“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色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一朵朵白荷花, 一白一绿, 绿白相间, 构成一幅清丽的画面, 更衬托出荷花的秀丽。

3. 花形美: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全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莲。有的还是花骨朵, 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组排比句, 写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荷花的各种形状, 展示出荷花竞相开放的情景和旺盛的生命力。

4. 花姿美:

“这么多的白荷花, 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 很美;看看那一朵, 也很美。”作者笔下的荷花姿态各异, 朵朵皆美, 既富有活力, 又美如图画。

5. 花趣美: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穿着雪白的衣裳, 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 我就翩翩起舞, 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 我停止了舞蹈, 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 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 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这段文字写的是作者的想象, 语言朴实简洁, 总之, 想象中的情节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真的把一池荷花变成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园, 情趣无限。

二、教学建议

1. 抓朗读, 激发情感, 感受荷花美。

根据本文语句优美, 富有韵律, 感情充沛, 读来琅琅上口这一特点, 教学时, 不妨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 运用多种形式, 各种语调反复朗读, 让学生在充分、有感情的朗读中, 把荷花的美表达出来。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如作者在描写白荷花时, 用“有的……有的……有的……”一组句式写出了花的各种优美姿态。教学时, 可通过朗读, 把荷花的美姿表现出来。在指导朗读时, 一要注意语气高低轻重的不同变化, 二要注意朗读的速度及停顿, 读句中的“两三片”、“全”时要读得重一些, 体现出开花大小程度的对比;读“有的……有的……有的……”可以拉长读, 以体现花的姿态之多。这样, 学生便于在语调高低不同的变化中, 感受荷花的动态美。

2. 抓想象, 体会情感, 感悟作者情。

文中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了作者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将一幅活灵活现的荷花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教学时, 要让学生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 体会作者的想象力, 感悟作者的爱花之情。由于本文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写法, 教学时, 可以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 然后启发学生:如果你如作者一样欣赏荷花, 置身其间, 将自己化为池中的一朵荷花, 清风徐来, 你会感觉怎样?进一步的感受作者喜爱荷花, 热爱大自然的深厚感情。

篇4:小学英语三年级教材的分析及处理

[关键词]小学英语 教材 分析及处理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3-052

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对英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开始时对英语充满了兴趣。但由于学生的有意注意较弱、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英语音素与中文的很大差异等原因,学生会发现学好英语并不容易,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导致学生之间产生明显的差异性。如何避免这一情况发生,我结合教材进行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三年级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三年级的英语教材简单吗?我担任两年三年级的英语教学,深刻地认识到三年级英语教材不简单。第一,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这些内容是很不简单了。第二,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最大的难题是能“开口”说英语。比如egg的[e]音,中文就没有这个位置的音素。又如[ai][ei][au]等雙元音,嘴巴是一个变化的过程,还有辅音[tr][v][dr]看似相同,却很不一样。学生学习模仿这些发音时,常常学很多遍都学不会,容易产生挫败感。

三年级的课堂评价需要多元化吗?这常是三年级的英语课堂上的表现,只要是学生答对了,教师就让大家鼓掌或用“Great!棒极了”的语言进行积极的鼓励。一个问题几个学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教师分别评价:“Great!”“Yes!”学生觉得很困惑,不知哪个是对的,或谁的答案更好些,更不知其原因。

三年级学生为何考不到高分?三年级的考核越来越灵活,每次的小测练结果都让教师感到很困惑,课文会背了,单词也让学生默了,可是怎么还有很多学生没有考好呢?

二、三年级教学教材处理建议

1.字母教学再慢一点

字母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三年级学生最主要的学习任务之一,教师要明确学习字母的目标:一是学生能从音、形两个方面熟练地掌握26个字母,也就是能正确认读字母;二是能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在教学字母时,我一般都会采用这几个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先前接触过英语的学生发挥示范带头的作用,同时模仿速度快的学生也很快加入到其中的行列中,从而达到所有学生都能读正确。其次,看教师的嘴型,猜测教师发的音。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嘴形上,能够观察仔细。最后,在学说一些清辅音时,让学生把小手放在喉咙声带处,感受它的震动与否,体验发音的神奇。发鼻音时,让学生用舌头舔一舔,软腭和硬腭的位置,摆正舌头的位置。在讲解有些看不到嘴形的一些发音位置,在黑板上画一画,让学生有直观的认识。

2.示范清晰一点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过高地估计了学生的水平,或者说认为所教的内容很简单,从而教学过程过于简单。我教学《Unit2 I’m Liu Tao》时,教学目标是会询问对方的姓名并能正确的回答。但课堂上回答的环节学生说得很吃力,反思是由于我的示范还不够清楚,没有分开呈现答句,所以效果很差。主要原因是am,I,I’m在答句中都出现了,而这几个词太相近,对学生来说区别有一点的难度。因此,我们在上课前,一定要认真的备学生,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学生的认知特点,上课时间分配应该是围绕重难点开展的。

3.预设再全面一些

三年级学生能够正确书写,书写要规范,这是学生的学习重点之一。第一是能够正确的在四线三格上书写字母,同时要做好字母和单词句子书写的衔接。在教学中教师都会更多地强调标点符号、开头的大写,而忽略字间距的问题。在批作业时发现有学生写句子时,单词和单词之间的距离几乎没有。对于三年级书写作为一项很重要的学习任务来说,更需要我们用严谨的态度去对待,需要教师认真细致的考虑的方面很多、很繁杂,常常会挂一漏万。

4.兴趣培养多一些

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有意注意的时间不长久,教师要通过变化形式来吸引他们,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英语。学习《Cartoon time》时,学生读完之后的会心一笑就是最好的反馈;对动画配音、情景表演等活动形式,特别受学生欢迎,可以形成课堂中的固有模式。真正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让学生在课堂多找闪光点,要爱表演,从而爱上英语课。

5.巩固再扎实一些

在学完了单元之后,进行适当的练习尤其是有针对性的训练很必要。比如听力训练是学生的薄弱项,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有限的素材进行专项训练。教师指导学生听前要有预习、预测,听的时候要用眼睛、耳朵、手一致,听后能跟着录音复述,加深印象,从而具备一定的听的素养,养成良好的听英语的习惯与能力。

教师带领学生顺利地度过起始阶段,逐渐养成较好的学习英语习惯,打好学习英语基础,需要我们做到的是不要让学生刚开始学习英语就有学生落后。

篇5:三年级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性质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具有基础性、广泛性和发展性,三年级下册内容和生活密切相关,并且涉及领域广泛,很好地体现了科学的基础性和广泛性,教材内容就学生感兴趣的方面展开,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科学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很好的体现了科学的发展性。

下面我就新课程标准为抓手,结合本册内容以及三年级学生特点,对学生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具体要求:

科学探究方面:

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运用已有知识提出假设,对假设问题认真探究,最终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学会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热爱大自然。科学知识方面:

通过本册内容的学习,了解固体和液体的一般性质,知道人类、动物、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

一、依据知识体系,分析一下本册教材的内在结构: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五个单元,分别为《土壤与生命》、《植物的一生》、《固体和液体》、《关心天气》、《观察与测量》。

1、《土壤与生命》单元包括四课--“我们周围的土壤”“了解土壤”“肥沃的土壤”“土壤的保护”,各课之间是一个递进关系,知识相关,层层递进;

2、《植物的一生》采用“先分后总”的方法来安排教学内容,由“果实和种子”、“根和茎”、“叶和花”、“植物和我们”四课构成。前三课是并列的关系,引导学生分别认识植物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第四课是一节总结性的课。小结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由六个部分组成。

3、《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认识固体以及固体的性质。(2).认识液体以及液体的性质。(3).了解改变沉浮状态的方法并感知其中的原理。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所示的研究主题,开展一系列的实验活动,渗透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4、《关心天气》这一单元是综合整体布局与逐渐引申的结构,围绕天气这个主题,分三层展开次级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天气现象,关心天气变化。

第一次级主题为天气与我们。即本单元首课“今天天气怎么样”,概要介绍天气的变化,为第三次级主题展开埋下伏笔。

第二次级主题为天气测量。其紧接第一次级主题活动中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关注,用“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天刮什么风”三课来指导学生进行气象观测活动

第三次级主题为气候变化。该次级主题以“气候与季节”一课为载体,与第一次级主题遥相呼应,总括在不同季节里气候变化的特征,扩展学生对天气变化的认识。

5、《观察与测量》单元从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方面,观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观察不仅是基本的收集问题证据的方法与技能之一,也是其他两种收集证据的基本方法,是学生首选的、最便利使用自身感官进行科学探究的活动形式。

第二方面,测量。此方面的内容起于观察,而又精准于一般的观察,促进学生逐渐学会规范地进行科学探究。

二、分析一下本册教材的逻辑关系:

本册教材从学生身边事物出发,先向学生介绍土壤常见动物,接着介绍我们熟知的植物,而这两个单元又有一个内在的联系,动物与土壤的关系,植物与土壤的关系,从而包含着隐性的动植物之间的关系。接着本册教材向我们介绍了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以及关于天气的知识,最后一单元观察预测量的设计正是为了前两单元而设计的,为学好前两个单元提供了坚实的后盾。纵观全册,单元与单元联系紧密,成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根据课程标准和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我说一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教师要充分调动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并根据农村和城市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开发与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共同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

1、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学校课程资源可以分为教室内的课程资源和教室外的课程资源两类,根据我们学校的具体条件,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实验室、学校建筑和花草树木等等。

学校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充分利用校内的土地,开辟科技、劳技教育基地(如百草园、气象站、饲养园地等);利用在科技方面有特长的教师,积极开发有关的校本课程。

2、家庭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家庭里也存在着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等。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家庭课程资源较城市孩子更丰富,因此,一定要充分有效利用这一课程资源。

家庭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丰富家庭的科普读物,关注科技资讯信息;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要求家长尽可能带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

3、社区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社区课程资源就我们本地区的条件来说,主要包括工厂、农场、田园等地。

社区课程资源利用与开发的途径和方式有:开展改善社区环境的科技活动;聘请家长中的科技工作者定期向学生普及科学知识;组建学生科技团体,利用社区资源开展科普宣传和实践活动。

四、具体教学分析

第一单元 土壤与生命单元概要分析

在我们生活周围,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乡村的田野里,城市的花圃里„„只要有绿色植物,土壤就必然地为其提供着营养。许多小朋友在田地或花圃边玩耍的时候,会发现土壤里有许多秘密——土壤里面有虫子、岩石等。他们也许会在菜园肥沃的土壤中栽上鲜花或果实的种子,或者挤压潮湿的黏土来塑成各种有趣的形状。本单元就是在孩子们对土壤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简单实验,学习怎样鉴别土壤中的沙、黏土和腐殖质,探究植物怎样在不同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够观察到在虫子的帮助下,枯死的植物是怎样分解并变成土壤的一部分的。

同时,从日益严峻的土地问题出发,我们还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土地意识和保护耕地”的教育。我国虽然国土辽阔,但我国人均国土资源却很少。如今,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乡村也越来越城镇化,土地资源也相应地减少。环境的恶化和水土流失的加剧,使沙漠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土地意识,进而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显得特别重要。

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目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本单元涉及到《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有: 科学探究:

1.1 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1.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1.4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2.2收集证据。

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尊重事实,对收集到的证据能做好原始记录,并注意保留且不随便涂改原始数据。2.3分析与解释。

能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

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科学知识:

2.3知道土壤是岩石风化后和动植物腐烂变成的微粒等组合的物质。2.4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1.4学习有毅力,愿意参与中长期科学探究活动。1.5愿意合作与交流。

3.1感受并体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在本单元,将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主要成分,研究土壤、生物、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关于土壤的概念,促进学生探究技能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单元从实用价值出发,引导学生从了解土壤概况开始,去了解土壤的成分、肥力以及如何保护土壤,呈逐渐深入的编排体系。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组成本单元的四课: 第一课,“我们周围的土壤”。说明土壤的存在并了解学生关于土壤知识的原有概念。通过组织学生到现场实际观察土壤,让学生亲近土壤,直观认识土壤的组成,了解土壤与生物的关系。

第二课,“了解土壤“。以指导观察为手段,引导学生在观察中逐渐深入地认识土壤。这方面内容包括五个部分:

1.通过观察土壤外观,了解土壤的特征并记录,为后续认识土壤的成分做好铺垫。、2.通过一组实验,即土壤成分分析实验,发现土壤是由水、空气、沙、黏土、腐殖质构成的。并简单介绍古人用泥土制陶的方法。

3.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三种基本类型,并比较三者之间渗水性的差异。4.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认识沙土和黏土的不同。5.号召学生自己动手动脑,鉴别本地的土壤类型。第三课,“肥沃的土壤”。揭示土壤存在肥力差异、腐殖质的来源以及腐殖质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改良土壤的方法,并通过做肥料袋的活动进一步懂得有机质是怎样转变成腐殖质的,使学生加深对用有机质改良土壤方法的理解。

第四课,“土壤的保护”。探讨土壤与生物、人类之间的关系,认识土壤的重要性,了解人类的哪些行为危害着土壤;并通过有植被和无植被土壤蓄水性和水土流失的对比实验,体会植被破坏对土壤的破坏力。

其后,指出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滥用土地、开山毁林等活动正在破坏着土壤,教育学生行动起来,积极保护土壤。

了解土壤教学设计及重难点突破

本课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种土壤的特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沙和黏土的颗粒大小时。学生先通过看一看、捏一捏、握一握的方式探知沙和黏土的不同之处。然后交流汇报。

生:我看到沙的颗粒小,黏土一块块的,颗粒比较大。

生:我用手捏了一下,觉得沙一粒一粒的,毛毛的。黏土有的捏不动,有的捏得很细,还会粘在手上。

师:刚才同学的交流有了一些矛盾。一个说沙的颗粒细,一个说黏土的颗粒细。同意第一种观点的举手。(生举手示意)同意第二种观点的举手。我发现两种观点的支持率差不多。谁能来说说自己的理由。

生:我认为沙的颗粒大,因为沙是一粒一粒的,看得很清楚,捏在手里有点硬。黏土可以捏得很细,感觉软软的。

生:不是的。我们看到的黏土是很大的,一块块的。沙没有那么大。你是把黏土捏碎了,所以觉得细了。

生:黏土是粘在一起的,所以看得大了。应该捏碎了比较。师:你们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吗? 生:有

师:比较就要公平。我们一起把黏土和沙捏碎,再比较一下。(学生开始新的探究活动)沙和黏土谁的颗粒大?对学生来说,往往通过观察到的表象做推断,显得黏土的颗粒较大。事实上这是不科学、不公平的。怎样让学生认识到这种探究的不足呢?就要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新的探究,这样既能获得事物的认识,又能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是一个很好的生成资源。

篇6:三年级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二实小马利红

今天我说教材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我的说课将由三个方面展开,他们分别是: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

一、说课标

1、课程目标

本册教材是小学第一学段的内容。我将从一下四个方面分别阐述: ①知识与技能方面: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初步认识分数和小数;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可以进行简单的估算;

经历简单图形的抽象过程并了解他们,感受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掌握简单的测量、作图技能;

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②数学思考方面:

发展数感和空间观念;可以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归类;可以提出简单的猜想;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想法。

③解决问题方面:

可以发现简单的数学问题;了解分析解决问题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和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④情感与态度方面:

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并获得成功体验,尝试克服困难;学会倾听,可以对别人提出自己的意见,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

其中,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可以对别人自己的意见,知道要尊重客观事实以及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我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容易忽略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

2、内容标准

数学的学习内容,分成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实践四个方面。在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部分又分别包含了: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四个内容。空间与图形部分包含了:图形的初步认识,简单的测量,图形的变换,图形的位置四个内容。统计与概率包含了:分类和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说教材

1、教材编写特点:

①注意培养学生使用多种算法,并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的能力。

以教材中的乘法为例,人教版的教材是按照口算,估算,笔算的顺序教学的。从而实现,由口算推动估算,再由估算来带动笔算教学。而同年级的苏教版则没有安排估算内容。北师版则是把估算放在了笔算的后边,从而破坏了计算发展的过程。

②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本册教材的第一单元就提供了天安门的图形素材。

③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

④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教版在这个学期的最后,安排了一个单元就是解决问题。这是在其他版本的教材中没有的。

⑤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会有一个单元数学广角,在本册的数学广角,教材就集中给学生介绍了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

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在这册教材中,我们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第一段缘的天安门广场,后边的五岳,司南等等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2、教材编写体例

本册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是按照:情境引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方法总结和练习应用的顺序来进行讲解的。而部分章节为了拓展学生知识还有你知道吗?这样的小版块。下面我以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出发来说明。

3、全册内容结构

在本册教材当中,空间与图形方面的主要内容有:位置与方向和面积;数与代数方面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年月日和24小时计时法;统计与概率方面的主要内容有: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综合实践部分主要内容有: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年历制作。其中,面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学内容的重点。

4、内容整合①本册教材知识整合在本册教材当中,日期和时间的推算、平均数的计算、正方形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和面积单位的换算、两部乘法和两步除法的应用题是本册教材的难点。他们都对计算方法的选择和计算的速度以及准确性上有较高的要求。而本册刚刚学习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为以上难点提供了计算的方法。同时上述难点的突破也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②前后知识整合在本册教材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万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认识,长度单位、质量单位,认识时间、人民币、角,图形与变换,可能性,统计。在本册教材中他们将学习: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面积,统计。接下来在四年级我们将学习: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三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四则运算,小数和分数的意义、性质、加减乘除法,简易方程,因数和倍数,百分数,角的度量,四边形,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统计。可见,学习过程是由易到难的。这几种表现在数域的一步一步扩大,整数位数的一次一次增多以及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的进一步扩大。

三、说建议

1、说教学建议

①要好好利用课本提供的综合实践活动,拒绝读死书,学死书;

②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探究过程,和小组合作过程;

③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河解决问题的能力 ;

④注意学生知识的生长点,由生长点出发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

⑤注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运用、总结和提炼;

⑥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帮助后进生,另一方面锻炼优等生的能力。

2、说评价建议

①注意评价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注意评价语言的准确性,切忌泛泛评价; ②提倡评价多元化,自评师评,小组评,家长评;

③进步大于成绩,提倡使用增量的方法评价每一个学生;

④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

⑤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评价;

⑥评价应注意表扬与批评的平衡。

3、说课程开发建议

①运用生活资源,可以使用学生更为熟悉的情景作为引入

②注意捕捉意外的生活资源,作一个有心的教师

③利用学校的校本课程资源,选修课资源,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知识拓展

④学以致用,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⑤注重对学生潜力资源的开发。

四、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59课时的教学内容。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本班具体情况适当灵活掌握。

一、位置与方向(5课时)

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3课时)

1.口算除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除法 „„„„„„„„„„„„„„9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统计(4课时)

1.简单的数据分析 „„„„„„„„„„„2课时左右

2.平均数 „„„„„„„„„„„„„„„2课时左右

四、年、月、日(5课时)

制作年历„„„„„„„„„„„„„„„„„„1课时

五、两位数乘两位数(8课时)

1.口算乘法 „„„„„„„„„„„„„„3课时左右

2.笔算乘法 „„„„„„„„„„„„„„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面积(7课时)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5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设计校园„„„„„„„„„„„„„„„„„„1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篇7:小学三年级科学校本课程教材参考

【发布时间:2011-10-22】-关注更新: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Rss订阅

QQ邮件订阅

小学三年级科学校本课程教材参考,文章底部有完整带插图版下载。三上科学校本课程教材(教师版)生活中的节约与环保 节约用水很重要

小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它们可不是用之不竭的。如果我们不节约用水,那么终有一天,它会从生活中消失,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会是自己的眼泪,我们将无法生存下去。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下面这些情况呢?这些可都是浪费水资源的表现啊。

1、刷牙时,长时间开着水龙头。

2、停水期间,忘记关水龙头。、3、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

4、洗澡涂肥皂的时候不关淋浴喷头。„„

我们已经明白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开始注意这些细节,明白了怎样节约水资源。你打算怎样从身边节约一滴水做起呢?

一、淘米水洗菜,再用清水清洗,不仅节约了水,还有效地清除了蔬菜上的残存农药;

二、洗衣水洗拖帕、帚地板、再冲厕所。第二道清洗衣物的洗衣水擦门窗及家具、洗鞋袜等;

三、大、小便后冲洗厕所,尽量不开大水管冲洗,而充分利用使用过的“脏水”;

四、夏天给室内外地面洒水降温,尽量不用清水,而用洗衣之后的洗衣水;

五、自行车、家用小轿车清洁时,不用水冲,改用湿布擦,太脏的地方,也宜用洗衣物过后的余水冲洗;

六、冲厕所:如果您使用节水型设备,每次可节水4一5kg;

七、家庭浇花,宜用淘米水、茶水、洗衣水等;

八、家庭洗涤手巾、小对象、瓜果等少量用水。宜用盆子盛水而不宜开水龙头放水冲洗;

九、洗地板:用拖把擦洗,可比用水龙头冲洗每次每户可节水200kg以上;

十、水龙头使用时间长有漏水现象,可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的橡胶盖剪一个与原来一样的垫圈放进去,可以保证滴水不漏;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浪费水资源

2、知道怎样去节约用水,了解、收集节水方法

3、明白节水的重要。

生活中有很多浪费水的现象,但是很多人都已经习以为常,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匮乏会带来怎样的后果,充分发现生活中浪费水的现象,找到节约办法。并鼓励学生创新,相处节水好方法,比如,可以在抽水马桶水箱里竖放一块砖头或一只装满水的大可乐瓶,以减少每一次的冲水量等。引导学生从生活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做个节约用水的小公民。

资料袋(来源网络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063465.html)

1、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流掉1至6立方米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流掉3至25立方米的水。家庭用水浪费种种,让人心痛!专家说,如果全国的城市家庭都把坐便器或淋浴器换成节水产品,每月就可望节水4.9亿吨。

2、节水洗衣机:一年能节出714个昆明湖

家庭用水其实存在不少隐性的浪费,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节水办调查显示,北京居民生活用水严重超标,用水量超过8吨/月的用户占总用户的50%至80%,其中家庭洗衣用水浪费占相当大的比例。

据统计,洗衣用水占到全部家庭用水的1/3。一般普通洗衣机洗一次衣服用水多在150—180升之间。目前我国城市洗衣机社会保有量约1.2亿台,以每周3次使用频率粗略估算,全部洗衣机每年耗水量至少30亿立方米。如把这些洗衣机全都换成节水洗衣机,一年大约能节出714个昆明湖或93个怀柔水库。

但在所有节水产品中,最容易被忽略的莫过于洗衣机。在洗衣机节水技术上,很多厂家早就投入资金和人力进行研发改造,推出了一系列产品。但到目前为止,节水并没有成为消费者购买洗衣机的核心要素。专家分析其原因:一是洗衣机节水没有给居民造成视觉上的冲击,意识上不强烈;二是居民有“水是节了,是不是洗衣的洁净度也就下降了”的顾虑。

3、节水龙头:开启20万次不跑冒滴漏

北京节水管理中心的资料显示,家庭因为水龙头没关紧而“跑冒滴漏”造成的浪费是惊人的。据测定,“滴水”在一个小时里就可以集到3.6公斤水,一个月里可集到2.6吨水。如果是连续成线的小水流,每小时可集水17公斤,每个月可集水12吨。

4、改掉不良用水习惯:能节水70%左右

普通家庭中不良的费水习惯很多。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再削皮;冲洗后再摘择蔬菜;用水期间去开门、接电话、换电视频道不关水龙头;停水时忘关水龙头,来水时水流没人管;洗手、刷牙、洗脸时不关水龙头,等等。节水专家分析,只要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不仅为自己省了钱,也为社会节约了水资源。

紧跟时代:

资源来源http://)--参考网络 节电的重要性

我国每年耗电约1463亿千瓦,约耗掉200000万吨标准煤以上,这些都是非可再生资源。这样做无异于边创造,边毁灭。而实际上,过度用电对大气环境,生态平衡性的危害还不远止于此,我国的发电主要靠燃媒,而地球上的煤炭是有限的。按现在消耗速度计算,全球的煤面料将在250年内用尽。

节约用电可以减少酸雨。酸雨是因煤炭燃烧形成的,它能强烈地腐蚀建筑物、使土壤和水质酸化、粮食减少产、草木鱼虾死亡。我国每年因酸雨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亿元左右。

节约用电能够减缓地球变暖。煤炭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像玻璃罩子一样阻断地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使气候变得异常,发生干旱或洪涝,还会使冰山融化,海拔较低的国家和岛屿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空气中形成悬浮颗粒物,当这种颗粒物随着人的呼吸进入肺部时,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可见大力度、大范围的节电势在必行。

这里再次澄清的是:节约电能的概念并不是减少使用电能,降低生活品质,而应该是提高能效,降低能源消耗,科学的用电“该用则用,能省则省”。

三、生活中的节电措施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及调查人们的相关生活经验,概括出了以下节电措施: 1.家用电器的节电方法:有些家电不要待机。每台电器在待机状态下都需耗电,一般家庭拥有的电视、空调、音响、电脑、微波炉、饮水机、电热水器等的待机能耗加在一起,相当于开一只30―50瓦的长明灯。(2)、家用空调的节电方法:夏季使用空调时,切忌温度太低,以26℃运行一段时间后设置为27℃为宜;合理设置运行时间,一般在睡觉前定时1小时为最佳;同时可选用变频空调器,既省电省钱,噪音又小;此外,一定要及时清洗空调过滤网。(3)、洗衣机的节电方法在使用洗衣机时,一定要根据所洗衣物的质地,合理选择功能开关(强、弱、标准);每次洗衣量应接近最大洗衣量,减少投放次数。洗衣机使用一段时间后(约为3年左右),应及时收紧带动洗衣机的皮带,既防止打滑,也可达到节电的目的。那电脑、电视机、音响又该如何节电呢?专业人士建议,使用这些电器时,音量过大和显示器亮度太强都会增加耗电量,所以应降低音量和亮度。(4)、电脑: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可以将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关闭。短暂休息期间,尽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关机后,一定要将电源插头拔下,否则不仅浪费电而且会缩短电脑的寿命。在用电脑听音乐或看影碟时,最好使用耳机,以减少音箱的耗电量。

3.照明节电:节能灯的光效一般比白炽灯高四五倍(60瓦白炽灯约等于13瓦节能灯),使用节能灯照明可以有效地节约用电。当然,还要尽量减少开关灯的次数,避免长期在潮湿、高温或低温条件下使用。此外及时更换新灯也是非常必要的。日光灯具有发光效率高、光线柔和、寿命长、耗电少的特点,所以尽量用日光灯代替白炽灯。在走廊和卫生间可以安装小功率的日光灯,看电视开1瓦小灯即可。灯泡的瓦数越高,室内越亮,随之电费也会很高。经常有人诧异于一个月的高额电费,孰不知是长久开着高瓦数的灯的原因。紧跟时代:

资源来源http://unn.people.com.cn/GB/22220/30694/ 电荒警报何以在冬季拉响? 刘满平

据报道,由于干旱天气多年罕见,用电供煤急剧下降,全国用电负荷攀升等原因,福建、浙江、山西、四川、贵州、上海、河北、广东等省市近段时期频亮缺电红灯,电荒再袭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等地区。

原本属于电力消费淡季的冬季出现电荒现象,从总体上说,是由于电力建设滞后于电力需求增长造成的。

需求方面,我国正处于重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重新大发展为这一历史新阶段的主要特点。其中汽车、机械、钢铁、石化、建材、冶金等几个吃电“巨无霸”行业在今年以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使得我国的工业用电速度急剧增长,并带动全国用电负荷和用电量持续攀升。另外,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家电、汽车、电脑等消费品的大幅增加对生活用电也产生了巨大的需求。

供给方面,我国电力供应基础不够坚实,部分地区电源建设滞后,结构不合理,电力设备建设不足,电力供应的增长比较缓慢。在1998年和1999年,因为电力相对充裕,国家采取了不鼓励建电厂等限制发展措施。近几年由于经济发展太快,电力需求增长速度高于供电增长速度。从2000年以来,发电装机就一直低于用电增长。虽然2002年全国投产发电机组1850万千瓦,属历史较高水平,但河南、四川、重庆、甘肃、青海等地无新投产发电机组。2003年计划投产装机容量为1855万千瓦。根据在建电源工程的进展状况,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3.7亿千瓦,同比增长4.8%,仍然有约2000万千瓦的用电缺口。

而之所以出现这种供需矛盾,宏观规划、体制层面和管理层面上的一些因素不容忽视。

我国原来长期采用的电力弹性系数(电力增长率相对GDP增长率的比率)预测法失准,电力前期规划失误。在国家制定的“十五”规划中预计到2005年发电量年均增长4.8%,电力弹性系数为0.6,但出乎预料的是,2000年起连续4年电力弹性系数都大于1,这意味着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需要更多的电力增长去保证,原来规划的电力供应增长速度远远滞后。

煤炭与电力行业的电煤价格之争以及煤炭供应紧张是冬季电荒的隐性原因。在我国目前的电力结构中,火电占有主导地位,占总装机容量的70%以上,每年火电耗煤占全国煤炭销量的60%以上。而从2002年起,电煤价格放开但电力价格却是政府管制,前者要涨价,后者又不准,所以这两个行业在电煤价格问题上纷争不止。众多发电企业的电煤储存与以前相比也有很大下降,没有原料的电厂只能被迫拉闸停产。

由于频频发生的煤炭安全事故,政府关闭了许多小企业,使得煤炭产量增幅没有以前高。再加上华北五省市整顿运输超载现象,产煤大省山西有许多煤炭运不出去,火电发电企业受到燃料短缺的困扰,发电量当然上不去。

电力行业的垄断和管制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电力投资供应不足,电力行业低效运行。电站项目资金密集性强,建设周期长,在目前的市场准入制度下,单纯依靠国家投资是不够的,但民营资本和国际资本却很难进入电力建设这个有利可图的领域。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经济正进入新一轮增长期,其间电力弹性系数要远远大于1,电力发展应当快于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电站建设周期长,在今后三五年内,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将从电力供应略有剩余,转变为总体平衡,再到总体偏紧。

篇8:三年级科学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一、内容的科学性

《太阳》介绍的是与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 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月球之谜》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短文, 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 继而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 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 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在介绍月球知识的同时, 激发起人们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以“我”的一次上网经历, 介绍了网络的特点和作用,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果园机器人》以服务于丰收果园的机器人为主人公, 通过它能采摘成熟的水果, 介绍了电脑的相关知识。

二、结构的严密性

就篇章结构而言, 四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是清晰缜密, 逻辑性强, 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 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如《太阳》一文, 全文共有两部分内容, 一是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 二是说明太阳与地球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因果联系, 文章的叙述层次非常清楚: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 离我们又很远, 所以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 人类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再如《月球之谜》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这几段文字以并列式的结构分别具体地列举了月球的不解之谜, 其中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 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

三、表述的趣味性

四篇课文都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 文章或采用拟人法、故事法, 或用比喻法、描写法, 灵活多变, 趣味盎然。如《太阳》以羿射九日这个古老的传说为文章的开头, 吸人眼球, 引人入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不仅内容有趣, 角度新颖, 课题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名为讲述上网经历, 实为介绍网络知识, 中间穿插“我”爸爸妈妈的讲解, 使得深奥专业的网络知识变得浅近且有趣。

四、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性

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是这四篇短文的又一显著特点。如《太阳》一文, 作者在介绍太阳时, 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语言生动、准确、形象, 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月球之谜》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 渲染了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 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 而且与下文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在介绍月球的几种难解之谜时, 又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 强化了月球的神秘。

综上所述, 四篇文章就其内容、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的特点, 是一组向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科普类短文。那么, 这类课文应怎样教学呢?仅谈三点建议:

一、把握教学目标, 落实教学重点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课程总目标的一段文字。我们认为, 这段文字对教学科普类短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和落实。此外, 就此类课文的教学而言, 笔者认为, 下列三项目标不容忽视:1.在课文学习中了解自然科学知识,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 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2.学习、体会、借鉴运用文章的表达方法, 积累语言, 培养读写能力;3.加强思维训练, 渗透唯物辨证观点。进行适当的科学世界观的启蒙教育。总之, 在总体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以科学知识教学为重点, 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为出发点,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归宿, 学好、教好此类课文。

二、搜集相关资料, 拓展课外知识

教者在教学此类课文时, 可根据课文内容, 布置学生搜集、阅读、整理相关的知识资料, 拓展学生的知识。如教学《月球之谜》时, 课前布置学生围绕月球收集材料, 可以是月球的图片, 可以是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 也可以是描写月亮的诗句, 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增加学生对月球的进一步了解。

三、读、说、写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本组教材在内容、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将读、说、写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读———感悟表达效果。

这几篇短文, 在写法上很有特点, 语言优美, 文字流畅, 既浅显易懂, 又具体明了。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来体会、感受。如在教学《太阳》的第一自然段“有这么一个传说, 古时候, 天上有10个太阳, 晒得地面寸草不生”及篇末最后一句“一句话, 没有太阳, 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两句时, 教师可通过范读、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句中恰当的停顿, 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 以更好地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前句时可在“有”后面稍做停顿, 读“这么”时, 语气可稍重些, 之后语气稍变, 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读“古时候……”一段, 在叙述中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从而产生对太阳的好奇之心、对探究宇宙的浓厚兴趣。读篇末一句中的“一句话”、“没有”、“美丽可爱”等词, 要读得重些, 慢些, 以表示肯定的语气。

说———表达奇思妙想。

教学本组教材时, 应结合《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的安排, 借助口语交际中的示例和本组教材的学习,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以奇特合理的想象, 大胆地说出自己在发明创造中的奇思妙想, 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同时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写———训练综合能力

篇9:小学三年级英语教材教学建议

一、教材特点

1.字母领先

众所周知,字母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学好26个字母对今后的单词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字母教学也是英语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有的教材将这一环节放在起始教材的中间进行,也就是先进行了一段的英语口语教学,再进行英语字母教学,如旧教材(牛津版)。新教材则改变了这种方式,将字母教学提前至第一单元,也就是将字母教学和口语教学同时进行,即每单元教学一定量的英语口语和字母。这样就改变了过去一节课单纯地听、说、读,让写也加入其中。学生在课上既动口又动手,课堂内容也可以变得更丰富,读读新学的字母,写写学过的字母组合,玩玩各自的字母卡片,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

2.语音渗透

2012年颁布的最新《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方面的内容。语音是学习英语的基础,语音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单词的拼读、记忆,句子的理解和兴趣的培养,语音是否正确,语调是否达意,都直接影响人们是否能顺利地进行交际。因此只有打好了语音这个基础,才能奠定未来英语学习的基础。三年级新教材充分认识到了语音的重要性,在三年级下册教材中增加了一个新的板块“Sound time”,教材从单词入手,提前渗透语音教学。如Unit1 In class,让学生初步感知字母“b”的发音,列举了学过的单词ball,birthday,book,robot。更让学生感兴趣的是,教材还将这些单词编成了一首韵律感很强的小儿歌:Big books,big books,Bob has two big ,big books(配套磁带中有伴奏带),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中,既感受到了字母“b”的发音,又体会到英语儿歌的节奏感,丝毫不觉得乏味。此后的每个单元都整理一个辅音的发音。教学时,可以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好奇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竞赛中练,在悬念中猜。加上简易的歌谣的配合,既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愿望,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积极的情况中记忆,从而使语音教学真正从枯燥中摆脱出来。

二、教学建议

1.注重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初学英语者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的能力,因为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阶段是人类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儿童对任何语言都具有较强的敏感性,他们的语言感受力强,模仿能力强,具有可塑性。因此在学习语言时,可以让学生仔细倾听录音,关注录音的语音语调、重音、连读等因素,指导学生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并开展各种形式的PK活动,看谁是班内“模仿秀”以调动学生读的兴趣。

语言技能目标以学生在某个级别"能做什么"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为了培养学生有良好的交际意识,同时也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每学完一个单元我都设计了一个话题,让同桌进行对话、表演。如教完上册Unit7“Would you like a pie?”,设计以下话题:在你的生日派对上,来了你最要好的一个朋友,作为热情好客的主人,你怎样介绍你的家人和他/她认识,并向他/她提供各种美食?和你的小伙伴一起演一演!学完下册Unit3“Is this your pencil?”让学生就以下话题进行表演:一天,你捡到了一样学习用品(铅笔,钢笔,尺……),你问你的朋友是否是他/她的,想象一下,你会和他/她说些什么?此时学生就需要将本单元学到的新句型和前面学到的旧句型进行整合,同桌需要很好的配合,才能完成。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学生的语言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2.关注学生语言的适度拓展

熟悉新旧教材的老师不难发现,三年级新教材上册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涉及26个字母和一些简单的交际用语,如问候、自我介绍、朋友、家人、服装、颜色、食品和礼物等。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掌握这些内容不成问题。他们都能熟练地掌握课本内容,但是大多数学生的语言千篇一律,不够丰富。如果教师能充分挖掘教材内涵,通过独具匠心的教学,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学习热情,那么学生的语言将会很丰富,甚至出人意料。如在教学三年级新教材上册Unit4 My family,教师在教学新词father,mother,brother,sister时,如果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学习描述这些人物的简单形容词nice,fat,thin,tall,short,lovely,那么学生在介绍自己家人时的语言不再是干巴巴的几句,而变得比较丰富:This is my family.Look,this is my father.He’s ....This is my mother.She’s ....This is my sister/brother.She’s/He’s...This is me. I’m ...而且我发现学习了这几个形容词后,在很多地方学生会不知不觉中用它们来表达,如介绍自己朋友,自己喜欢的文具......

细心的老师也会发现,三年级新教材下册要求学生掌握的四会单词有48个,这是旧教材中没有的,由此可见单词拼写在这套教材中的比重。这一信号提醒教师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要注重学生写的习惯的培养。所以我从第一单元开始适度增加了学生“写”的作业,从简单的抄写单词,到抄写课文中划出来的词组,再到抄写课文,让学生慢慢地有了“单词”,“词组”和“句子”的概念。学生由最初的速度慢,错误多,慢慢地变得速度快了,正确率高了,自信心强了,学习热情也随之高涨。再后来,我又增加了难度,让学生翻译词组,即看着中文写英文,这不仅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拼写单词,而且要注意词组的结构。通过一学期的训练,学生的书写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苏霍姆林斯基说:“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适度的课外知识拓展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也是进一步学习的手段。我想这些都将为学生学好四年级新教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一位英语教师,我们不能决定选择怎样的教材,但是我们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只有认真研究、钻研教材,才有可能正确地“用教材教”,也才有进一步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可能。

篇10:三年级科学质量分析及提升措施

分析及提升措施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半期检测)

学校:道坪苎麻林小学年级:三年级

学科科学 任课教师:金齐政

一、学情分析:

科学知识相对而言比较抽象,而学生还比较小,生活经验比较匮乏,理解应用知识的能力很差,自己又不会总结和灵活运用,这也是导致存在学困生的原因。

二、检测成绩情况分析:

1、不及格的学生数: 29人

2、单科低于40分学生数: 3人

3、语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生率、低分率:平均分75.40,及格率82.86%,优生率65.71%,低分率8.57%

三、半期检测情况分析(根据试卷检测情况认真撰写,页面不够可往后移):

部分知识的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过浅。许多知识是老师概括出的结论,而不是学生通过观察和发现得到的结果,所以当问题有所改变的时候,很多的学生便出现了答非所问,准确把握知识的力度不够,所以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书写习惯差,从学生答题的卷面上分析,书写不够美观,字迹潦草。

四、下半期提高质量的措施:

1、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科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体验,这样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学到科学

2、加强过程意识,注重科学概念的深化理解,重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

3、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行为习惯,认真读题,积极思考,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2、教学方面(从备、上、批、辅、测):

a、教师在重视探究教学的过程中,要抓好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与习惯。b、加强复习,使学生建立科学概念之间的联系性,提高了解能力。c、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机会。运用的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注重学生操作实验和观察能力的培养。

3、学困生转化方面:

a、认真钻研教材。课前能认真地阅读教材,仔细地阅读教参,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掌握每一课教材的教学内容和科学的概念,了解教材的重点与难点。b、做好每一次的实验。科学教学与其它学科最大的差别就是本学科有实验活动,实验是综合性的,它能让学生从认识器材、猜测、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得出结论等一个系统地活动,如果学生能从中

上一篇:我闯祸了小学优秀作文下一篇:上坡路与下坡路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