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2024-05-08

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精选6篇)

篇1: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校本培训、教研、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年**月**日

星期 地点

组别

参加人员

主持人

中心发言人

活动主题

小结

篇2: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绥德县江德小学集体备课经验材料

我校创办于1998年,是绥德县政府和江苏省吴江市政府共建的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现有教职工108人,学生2228人,共开设28个教学班。课改以来,我校始终把集体备课作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学校开展校本研训的重要载体,作为培养青年教师成长的主要手段。现将我们的做法汇报如下:

一、课程改革,呼唤备课方式的变革

1、备课方式,亟待革新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传统备课方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个体备课已成为一种高耗、低效的备课形式。曾有专家调查统计显示: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而无效劳动中占比例最大的就是写教案。很多教师写教案的时间占到备课总时间的80%,而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确定教学思路的时间仅仅占到备课总时间的20%。这种本末倒置的现状引起我们的深思,课堂教学与教案设计互不相干,出现了备的不写,写而不讲的怪现象。重负之下教师无法“充电”,严重影响到教师的学习和研究,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实践,我们认为,集体备课是开展校本教研的突破口,集体备课是一种校本培训的有效载体,可以有效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是教师应对挑战、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重要平台。

2、集体备课,应用而生

集体备课在我校走过了一条曲折的成长之路。从2004年开始,我校上至管理层,下到每一个教师都在积极寻求解决上述困境的有效途径。在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校实际的基础上,我校提出了集体备课的改革思路,并付诸实施。但事与愿违的是:无论是开始按教研组分科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研

讨,还是后来按年级分科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备课所存在的问题,教师的集体研讨交流仅仅停留在集中备课这极短的时间内,而大量的备课中仍然各自为战,盲目照抄。只能看到障人耳目的备课笔记和上交的集体研讨纪录。这使刚起步的集体备课又一次陷入困境。

二、因校制宜,构建集体备课模式

面对困境,我们深入一线寻找问题的症结,并且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共同分析我校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把集体备课作为学校教学教研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1、提高认识,为集体备课提供制度保障

从2006年8月开始,我们又制定了新的集体备课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组员的“集体备课领导小组”。下设语文、数学、综合、艺术和信息技术5个教研组、13个备课组,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共同参与集体备课的管理和实施工作。同时规定每一名校级领导联系一个教研组,包一个年级,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包级领导负责指导各组制订备课方案,安排好组内整个学期的备课工作;坚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每周星期三按时参加备课组集体备课,指导科任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研讨等工作;期末做好各组集体备课等教研教学总结评价工作。为了提高全体教师对集体备课工作的认识,我们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师集体备课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鼓励教师积极学习有关的信息资料,不断实践,让教师通过学习认识到集体备课是一个完整的教研过程,它不仅仅是教师坐在一起研讨的过程,更应是研讨之前教师个人研究的过程,是集体研讨之后,教师在实施教案的过程中再思考、授课之后再反思的过程。同时,结合本校实际,修改完善备课运作制度以及考核评价制度,分别对集体备课的目的、要求、内容、程序、评价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如今,我们在运作制度管理的同时,探索着制度管理和人本管理相结合的最佳管理办法,并逐步由制度管理向人本管理转变的管理方式。学校处处尊重老师,努力创设一种宽松的备课环境,例如淡化资料的要求,教导主任对教师讲,我们集体备课为的是什么?不是来做样子给别人看,我们集体备课的目的首先是形成一份高质量的教案,其次是减轻教师的抄教案的负担。教导处还提出只要有益于这个目的的任何形式学校都不反对。包括集体备课过程资料的呈现形式都不作硬性要求。在主备人的备课量上,放手给教研组自行决定。两周的教学内容可以是组内教师自行申报决定,也可以是组长协调安排等等。每学期学校还进行备课竞赛和评选最佳备课组等激励活动。

2、优化备课流程

集体备课的真正目的不在形式的改变,而是要让教师学会独立备课。虽然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相同的教案,而不同的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会怎么样呢?我们认为,大家实际使用的教案应该是在集体讨论后独立生成的,教师有思考地参与应成为我们推进集体备课改革的新的要点。鉴于此,我们提出要发挥集体智慧,在大家对教材的理解达到最佳程度后,一定要强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对集体成果做适当的取舍和调整。因此,从2007年开始,我们优化了集体备课的流程,概括起来,将其分为四步。即:“个体初备——集思广益——二次备课—— 教后反思”。

(1)个体初备。学期初,各备课组认真讨论,共同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确定每周集体备课中心发言人,每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就是下周的教学内容,主备人要围绕提纲将主备的教学内容深入吃透,梳理出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确定好教学的重难点,并就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作深入的思考和设计,然后形成交流意见。辅备人在集体交流前必须研读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体系,梳理出教学的知识点,并初步考虑相应的教学设计。无论是主备人还是辅备人都要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列出你的困惑和疑问,以便交流时供大家重点讨论。

(2)集思广益。集体备课研讨时交流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先由主备人在钻研教材、调研学生、资源利用等备课的各环节讲出自己的理解、观点、设计及有关理论依据。然后由组内教师共同研讨、集体交流,各抒己见,补充完善。最后由主备人根据备课组的意见,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力求规范、科学。二是由主持人组织大家就备课时的困惑或上周教学实践的反思等选择一两个话题,组织大家讨论交流。备课交流时,针对不同的主备人备的课、及重点非重点的教学内容做到区别对待。集体交流在形成共同教案的同时,还就教师个体备课的困惑或教学实践的反思共同讨论。力争每次集体备课既形成备课教案,又能解决或探讨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

(3)二次备课。集体交流之后,主备人已综合集体的意见和智慧,在个人初备的基础上形成教案。为了保证教案及时印发到执教者的手中。学校规定,集体备课的教案至少要提前两课时复印到执教者手中。为了使集体备课做到共性与个性的完美融合,我们认真抓好个性设计与反思这个关键环节,学校规定每位教师特别是执教者拿到教案后都要根据自己的个性情况,对集体备课的教案作进一步的推敲。二次备课的方式可以是旁注、圈点,可以是知识点的解说、教学方法的更换,也可以是一个小教学环节的调整,或者是一个教学步骤的细化。总之,要使教案成为教师教学智慧、教学个性的充分体现。

(4)理论提升。教案实施后,要求所有教师每一课或一小章节后都要撰写教学反思,就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启发,瞬间的灵感,困惑等进行整理,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宝贵经验,解决出现的问题;使其成为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的有益阶梯。

三、从集体备课到“个性张扬”

1、构建有效课堂,让集体备课特色化

在集体备课中,出现了教师过于强调相互间的学习、集体力量的引领和合作交流,为了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获得新的意义的“学习共同体”,并在这一共同体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个人成长,引领教师切实将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加强集体备课的时效性,立足课堂,适度处理课堂教学的共性与个性,满足教师在有效课堂下的个性展现,让集体备课更加回归课堂,从2009年开始,我们提出集体备课下的“有效性课堂研究”,加强对教学预案、个体再创、课堂教学、反思重构等进行优劣、得失分析。教师从抄写教案的大量时间中腾出来,不再被备课与教案所束缚,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改进教法,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个人教学特色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研究,不仅促进了集体备课,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也促使教师在集体交流中提升了业务能力。从集体备课到有效性课堂研究,教师在追求教学智慧中,个性得以张扬,又服务教师个体,使教师们在扎实有效的集体备课中展示个性,积蓄能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进而获得专业提升。

2、研训结合,让集体备课校本化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教师对规范备课的程序已经掌握,以反思分析的眼光去参与备课讨论,并个性化地吸收和调整的意识已经具备,但也有不少教师仍停留在经验为主上,缺乏独立钻研、独立研究的能力与品质。如何上好一堂课、备好一堂课,并不是几项制度和活动的操作流程所能解决的,教师期待着在活动研讨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获益。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加大了个性化补充的管理力度,让教师在掌握备课方法后在个性化补充的实用性上多下功夫;突出一些比较典型的教学设计方法,或教师教学实施中感到困惑的问题,加强对教学处理中典型问题的主题性指导。教师借助反思,重新审视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寻找自身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间的差距,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

临的教学问题。此外,在课堂教学上,我们还采取了同课异构、方法理论研讨、主题案例研讨等形式进行课例反思研究,不断地揣摩合理的教学方法,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

从去年开始,我们逐步开展案例反思研究与校级课题研究相结合的策略。各个备课组将一个个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及时梳理、筛选和提炼,转化为一个个“小课题”,实现教研内容的系列化,使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学校把各个备课组的小课题研究纳入学校学期和每周工作安排的范畴,多方面为小课题研究提供方便和资助,协助各课题承担者和课题组召开“小课题”研讨会,开展“校级课题”阶段成果交流、研究课展示活动。每一位教师边教学边研究,以研究促教学,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阐释自己的困惑,提高自己独立钻研、创新的能力。

3、不拘一格,让集体备课常态化

集体备课固然有增加交流的机会、实现智慧共享等优点,但对参与者的准备程序、时间安排等方面的要求也比较高。如果组织不当、操作过于机械,集体备课就会陷入重形式而轻实质、重统一而轻个性、重参与而轻效益的泥沼中不能自拔。因此,集体备课应该在教师有需求的情况下随时进行。首先是一种释疑需求。当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出现困惑时,就会产生“集思广益”以解答困惑的需求。其次,是一种共享需求。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对某些问题产生一些独到的见解,于是,希望在与他人的交流、沟通中获得对问题更深刻和更全面的认识。这时,会产生共享需求。教师有需求是集体备课的前提,但这些需求的产生不是预定的,这就要给教师提供自发组织集体备课的机会。因此我们学校安排同级内的几名老师同在一个办公室,随时可以交流和探讨,让老师们一旦有了集体备课的需求,就随时组织,形成一种教研的常态化,而这种非正式的集体研讨对教师会更有实效。

四、总结提升,实现教师与学校共同发展

在对集体备课的不断探索中,学校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备课,看待“独立备课——集体备课——个性化备课”,以行动研究的策略来推进和完善,及时发现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调整管理制度和操作要求,实现集体备课的与时俱进。学校通过集体备课这一有效的平台与长期的追踪研究,最终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大幅度提升、教学文化的丰富积淀与个人价值的充分体现。

教师已逐渐养成研究习惯与形成研究能力,专业提升呈现百花齐放态势,近年来,我校先后涌现出了“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省级教改先进个人”、“省、市、县级教学能手、教改先进个人”共29名;教师在省、市、县各级各类教研教改等活动中承担公开示范课60余节;教师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或征文活动中,发表或获奖260多人次。这一切都与开展有效集体备课是分不开的。

更重要的是,我校教师在学校领导核心力量的感召下以及专业引领下,具有很强的敬业与团队精神,从校委会成员到教师,热爱教育事业,集体凝聚力强,努力追求学校发展,勇于实践探索。学校在此项特色创建中硕果累累,实现了发展的更大跨越与品质提升,取得了较多的业务荣誉。2006年,冯治刚校长在榆林市城镇小学校联会第十一届年会暨校本教研、校本课程论坛会上,就我校的集体备课做法作了经验介绍,2008年冯治刚校长在《现代中小学教育》第九期上发表了题为《集体备课—奏响校本教研的主旋律》,报道了我校有关集体备课方面的有益探索,贺渊老师在2010年第五期《中小学校长》上发表了《抓实集体备课流程 夯实有效教学基础》的论文。同年,《绥德教育》就我校开展集体备课所取得的成绩出版专辑发行。学校连续几年被评为县“双常规管理先进单位”;先后获得“全国读书育人特色学校”、“陕西省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建设示范学校”、“陕西省书画竞赛先进集体”、“榆林市先进语文教研组”、“绥德县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绥德县‘普九’先进集体”、“绥德县双常规管理示范学校”等20多项荣誉和称号。同时我们受到市、县教育局、教研室的有关领导的热切关注、他们亲临指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拥有的已是过去,欲求的远在征程”!集体备课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事情,大量艰巨的工作尚待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完成,因此,我们将继续保持务实求真的作风,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创新实践为动力,努力探求校本教研中集体备课制度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校本教研在课程改革及教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我们深信,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我们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随着集体备课制度的进一步深化而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篇3: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一、能有效凝聚集体的智慧,体 现 科 组 教 师 之 间 的合作精神

由于教师的教学年限、业务水平、学科 专长和教 学经验各有不同,从而导致教学水平的差异,而开展集体备课就解决了这一问题。集体备课就是要同科教师积极讨论,发表自己对教材的看法,大到目标的实现,小到实施中的细节问题。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 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一个人的力量终是有限 的,集思广益,三个臭皮 匠,赛过诸葛亮。如上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看似简单,但课堂的 引入,探究性质,证明性质,课堂练习的选择,都要精心 考虑,从教学过程中的教哪些地方要详细,学生对哪个问题难易把握,以及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通过你一言我一语大家对问题的看法,弥补自己的不足,看到他人对这个问题比自己更妙的理解。

二、能显著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面对新课程,人们缺的不是先进的 理念,而是理念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与机智。集体备课,可以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可以长善救失,取长补短,可以补充专业知识的不足,明显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我们农村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单打独斗不适应时代的潮流,合作才能共赢,教学也是科研活动,只有合作才能省时、省力、高效,备课过程共存,备课成果共享,教学效果共同提升。

三、能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集体备课是对教学工作进行全程优化的教研活动,使教师在教学的认知、行为上向科学合理的方向转化。自我钻研、集体研讨、教 后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扬长避短,更有利于 教师在高 起点上发 展。青年教师,特别是刚踏入教师这个行业的青年,知识不缺,最缺的是经验。其实活教材就在身边,我们天天都和经验在一起,只要参与了集体备课活动,认真听取经验,相信会事半功倍。

四、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青 年 教 师 成 长 的 有 效 方法之一

在集体备课中,教师要本着认真务 实的态度,树立合作意识。集体备课活动是青年教师交流与成长的平台,在集体备课中可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培养青年教师的科学研究。近几年我校青年教师较快成长为教学骨干,充分体现了教研组集体备课的意义,从多年来我校数学科在全县竞赛课中参赛教师所取得的优异成绩来看,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

五、能不断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

集体备课活动过程不仅能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促进教师的师德 健康发展,师德能左 右教师的 工作热情,影响教育的投入程度。居功自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文人相轻,思想僵化,工作上故步自封,不思上进,不愿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不愿意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更不愿意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教学方法,怕别人的成绩比自己好,留一手,这些是在没有参加集体备课之前,表现出来最多的不和谐现象。但在集体备课中大家都毫无保留地奉献,为了一个问题热烈地讨论,在集体备课中踊跃参与,为帮助青年教师,骨干毫无遗留,为扶助教学上的弱者,全体鼎力相助,良好的备课氛围对每个成员都是一种陶冶,没有亲情,胜如亲情。还 有一年就退休的李老师在科组中的工作时间是最长的,但在集体备课中仍焕发青春魅力,仿佛要把余热都贡献给集体备课组,第一个主动讲经验,谈教法,还及时反馈上课遇到的问题,在老同志的带动下,参加集体备课的教师都相当活跃,人人受益。

集合备课是一种集体的活动,是时代的 需要,成功的活动,有助于我们的教学活动,使教学活动增添活源和动力,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素养,愿它成为科研活动的奇葩。

摘要:在现在教学活动中,集体备课能够让学校的优秀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体现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通过整合利用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是现代教学的需求。

篇4: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一、追问:主题式集体备课的本质探讨

在很多学校实现抱团成长的大背景下,集体备课被提升到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效能亦被放大、放大、再放大:集体备课有利于发挥教师群体的智慧,弥补教师个体备课中的不足;有助于教师更深刻地吃透年段目标、教学目标,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环节,更灵活地实施教学方法,更有效地解决教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但不知何时,集体备课陷入了“组长强于组员”、“拿来多于慎思”、“形式大于内涵”的泥潭。更可怕的是,集体备课好似也走进了“被标准答案统治的世界”,不仅仅是最后形成的教学设计,甚至包括研讨的过程以及组员的教育教学理念。针对这些现状,我校开展了“主题式集体备课”。力争在备课组长的引领下,让集体备课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从组长“一言堂”走向组员“人人说”。简言之,就是从“1+1=2”走向“2=?”。

那么,何为主题式集体备课?

通过实践,我们觉得主题式集体备课就是指围绕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教师出现的共性问题、文本蕴含的核心价值、编者编写的想法意图,组织同一年段或同一年级的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课例研究、连环跟进等方法进行的校本研究活动。

研究主题的拟定至关重要。它要遵循以下原则:

1.必须是真实具体的问题——真实性

真实的,才会有蓬勃的生命力;具体的,才会有研究的原动力。如:我们用各种练习挤占孩子的课余生活,是不是忽略了他们是一个鲜活、完整、发展的人?

2.必须是大小适中的问题——适切性

问题过大,就难以突出重点,难以研究深入,就会弱化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问题过小,又会失去主题研究、合作研究的意义。因此,所选的主题要大小适中。

二、比对:主题式集体备课的价值探寻

主题式集体备课和以前的集体备课有什么不同?

1.以前的集体备课之前没有目的,一般只针对具体的某个教学内容进行教研活动,带有随机性。而主题式集体备课在活动前已经锁定了明确的研究主题,目的性非常明确。

2.以前的集体备课涉及面比较广,活动时间比较短,很难让研究走向深入。而主题式集体备课有统一的研究问题,研究之前要求老师们紧扣主题进行集体或个体的理论学习,学习完毕围绕研究主题进行讨论交流、集体把脉,讨论过后根据研究主题进行观课,课后又要依据研究主题进行议课、总结、反思、提高。所有的环节都围绕活动前确定的主题进行,这样就能让集体备课变得更具针对性,更显实效性。

3.以前的集体备课一次一个主题,没有延续性。而主题式集体备课是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又产生新的问题,是连环递进式的研究活动,一般需要用较长的时间来完成。

三、行走:主题式集体备课的实践探索

1.选择主题,确定课例

备课组长组织教师在梳理反思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主题。这个研究主题可以来自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文本的核心价值、编者的编写意图。这也和课标所提倡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和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过程”相吻合。同时确定一个或若干个课堂教学的课题,作为研究课的教学内容,并指定研究课的执教教师。

2.收集材料,学习理论

组内教师围绕选定的研究主题和上课内容,各自收集材料,学习相关理论和先进理念,结合教学实践思考相关问题,初步形成自己的认识,同时,执教者着重指向研究主题进行教学预设。还是以“洗课,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主题式集体备课为例,在定了主题和课例之后,我校低年级组教师收集并学习了杨九俊院长的“洗课”教学理念,薛法根老师的“清简”教学主张以及有效教学理论等。

3.上课听课,课堂观察

由执教老师上课,全组教师听课观课,并进行课堂观察。课堂观察,不仅要关注目标的达成、内容的选择、方法的渗透,还要重点观察并记录与研究主题相关的教的行为、学的效果。

4.课后议课,总结提炼

议课不是下结论,也不是单纯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而是解决问题,不断地对所提问题进行质疑、解疑的过程。如:课堂上发现执教老师所设计的教学环节效果不明显,就要叩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设计?这样设计效果如何?同时,还可以问一问执教老师:对于这个环节原来你是怎么设计的?今天怎么会这样设计?原来那样设计效果如何?今天做调整后感觉又如何?今后再上这节课会做什么调整?为什么这样做?像这样不断地质问、不断地思考,我们的研究主题才会由浅入深,研究效果才会节节攀升。在广泛讨论、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再总结归纳出解决问题、行动跟进的具体策略和措施,从而推广研究成果,促使师生共同发展。

篇5: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备课

在课程改革新形势下,各种教育教学以集体备课为依托,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力抓手。

一、落实两项指导

开展校本教研,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还不够,还应落实两项指导。

(一)落实专题理论指导

校本教研要重视理论的指导,善于汲取现代教育科学的新理论、新成果和新方法,不断从现代教育思想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以更广阔的教育理论背景为基础,才能少走甚至不走弯路,并不断有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教师例会、教研组活动,采取“学校学习→教研组学习→个人自学”的形式。同时聘请教研室的理论教研员来校作专题讲座,组织教师学习、研究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科研动态。在学习中做到“四个结合”:理论学习和理论摘抄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心得交流相结合;理论学习和观摩、点评优质课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学校办学实际、教师课堂教学实际相结合,较好的实现了理论对现实的指导作用。

(二)落实科研方法指导

在校本教研管理中,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让老师外出学习,请专家到校指导,引导教师掌握各种科研方法的意义、特点、操作程序及实际运用的要求。近几年我校已先后派老师赴内江、资阳、成都辖区内的8所学校考察学习;积极争取高校的业务指导。同时,我校十分重视专家在课题研究中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我们积极邀请省市县专家到我校进行专题问诊、答疑,让老师们和他们面对面、零距离交流。我校还特聘威远中学的9位教师做学科指导员,对我校的课题研究作指导、提要求,这样让我校的教育科研有一个高层次的交流展示平台,让老师们能够得到专家们的引领,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了到更多的信息,掌握更多科学的研究方法,加快了学校教学改革的进程。

二、重视教研组建设

教研组是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最直接的场所,是学校教研活动中最基层的组织单位。以教研组为组织形式开展校本教研,便于教师参与到研究中来,共同研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产生思维的碰撞,激活思维的潜质,达到共同提高。随着学校年级、班级的扩大,新教师的增多,教师间的水平参差不齐,这不仅为开展教研组活动提供了条件,也使得开展好教研组活动显得非常必要。教研组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针对学校的教研活动只做些常规性工作,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帮助不大。为促进校本教研地有效开展,我们首先培训教研组长。教研组长是学科教研活动开展的直接开发者、策划者、组织者、协调者和管理者,是学校学科教学实践和发展的领军人物。通过培训,就如何促进不同特点教师的共同发展,如何有效策划教研活动等方面,给予教研组长更科学、更理性的指导,以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其次,为了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建立学习型组织是非常必要的。因“教”和“研”是“共生互补”的。为形成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我们在保留原有教研组格局的基础上,对教研组进行了适当改造,使之逐步变为群体合作的学习型组织。

三、加强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作为教师合作探究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研究,使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地位、重难点,从而具有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由于在个体中汇集了群体的合力,就会更加的完善和凸显教师原有的长处,利于教师在更高的起点上发展,并逐步形成自己良好的教学风格,也使大家平时感兴趣的课题经讨论后得到理性升华。同时,教师又将获得的理论用于教学实践,从而推动教学、科研一起向前发展。教师们通过互相交流、学习,主动探索学生的学习规律,高效的完成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学法指导使命。集体备课是学校校本教研的“重头戏”和“亮点”。鉴于此,我校采取每学年由学校任命备课组长,并确定成员、确定时间和地点,明确任务的方式开展集体备课工作。通过“个人钻研、集体研讨、定稿复印、科学使用”四个环节,做到组内统一设计教学目标要求、进度和内容,但允许教师保留对例题、练习题的取舍的权利,使教学具有灵活性,不千篇一律,让不同层面的学生达到他们所能达到的目标和水平,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当然也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造就了一大批的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

四、积极探索校本教研策略

作为农村中学,开展教研面临着来自观念和技术层面的困难,因此在观念上给予引导,并给予技术层面上的支持,是农村中学有效开展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认为可采取如下策略和途径:

(一)以课堂为阵地,以课例为研究对象

课堂是教学的发生场所,是教师的生命价值得以提升的现实起点,而课例是教师教学设计和对教学发生过程的真实记录,其间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和对教育理念与价值的现实追求,故在校本教研中我们紧紧围绕课堂这一中心,深入剖析课例,极大提升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反思能力。

(二)注重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为农村中学校本教研提供观念引导和技术支持。这里,专业引领,是指由教育专业研究人员所提供的有关课程、教学与学习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和实践的指导。引领活动本身就存在于教学的真实场景之中,因而专业引领是基于教师的教学场景而提供的一种专业性技术支持,它有利于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

(三)建立农村中学校本教研的校际合作机制

篇6: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方案

2011年秋学期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双向交流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备课、研讨是教师整合课程资源,采用适当的教法,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为了加强襟江小学与滨江实验学校(小学部)各备课组、教研组之间的双向交流,促进双方教学、教研质量的不断提升,真正形成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特制定校级集体备课、教研活动双向交流实施方案,以达成教学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双方的教学质量。

二、双向交流的主要形式、预期目标

以集体备课、专题研讨、听评课等形式为主,致力于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双向交流的实施策略

1.集体备课由各备课组长组织实施,教研活动由各教研组长组织实施。

2.根据教学进度,双方备课组长、教研组长预先商定集体备课课题、研讨专题并及早告知组内成员,安排听评课活动的须事先定好上课教师及上课班级。

3.每个活动参与者均须提前钻研教材,深入思考,写好“集体备课发言稿”或“教研活动研讨提纲”,组长组织共同研讨、集思广益。

4.主备人根据备课组成员的意见,精心设计,形成详细的预案,力求规范、科学,然后发到公共邮箱,其他成员结合各班实际进行“二次”备课,课后要进行教学反思,记录教学得失。

5.集体备课一般流程:

定好课题、熟悉教材、个人备课——提出问题—→主备发言、把握重点—→共同研讨、解决问题—→形成预案、分发教师—→结合实际、二次备课—→课堂实施、信息反馈—→教后反思、理论提升。

四、活动安排

1.各备课组、教研组每学期确保一次交流活动,争取两到三次。

2.活动内容、时间、地点等具体事宜,由双方组长共同商定,并报各校教导处备案。

3.活动不拘形式(集体备课、听评课、专题研讨、作业互阅等),地点不限(两校皆可),但要确保质量,提高实效。

五、组长职责:

1.协调组织好每次交流活动,定好课题、活动地点、中心发言人和研究课的执教教师,督促主备把写好的教案发送到公共邮箱。

2.记载各校每次交流活动的出勤情况,如实将汇总结果交给各校教导处。

3.选定活动记录人,每次活动都要有详细的记载。(滨江实验学校活动当周五下午散学前将活动资料交至教科室)

附:各备课组长、教研组长一览表

泰兴市襟江小学教务处

泰兴市滨江实验学校教务二处

上一篇:军训的作文900字 受益匪浅的体验下一篇:证明材料分类索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