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活动主题集锦

2023-03-19

第一篇:校本教研活动主题集锦

主题校本教研结题报告

《开展主题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合肥市大杨中心小学

2010年6月24日

《开展主题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2008年1月,我校申报的课题《以“城乡互动•乡镇联片”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经过一年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老师们通过学习、交流、研讨等系列活动的锻炼,经历了自我反思,同伴协作,有效地促进了专业发展。

随着学校机制的改变,捆绑机制的建立,乡镇学校向城市化的迈进,这给学校发展带来压力,同时也注入了动力,特别是对教师队伍、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纵观学校教师队伍情况,我校没有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缺少能在学科教学中引领作用的名师。虽然教研组也常常讨论交流,但由于工作经验、教学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深度广度都不够,无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

所以我们想让教师把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困惑或问题形成教学研究小课题,开展主题教研,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争取打造一支教学骨干。

二、课题的内涵

所谓的主题教研,就是教师在有目的的解决自己教学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我提高、发展的一种教研活动和方式。

主要特点:

一是目的性。教师把平常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意义的问题进行研究。

二是参与性。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研究,反思总结,不断改进,使专业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是合作性。有的问题靠个人的力量可能是力不从心,因此需要同伴互助,合作探究,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产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群体共同向前发展。

三、研究的目的

1、提升学校教育科研建设,营造出良好的教研氛围。

2、培养教师的问题研究意识,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使教师向研究型转化。

3、促进教师专业的自我发展,打造一支教学骨干。

四、研究的内容

1、改革以往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使其有利于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2、通过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并在研究过程中,让教师体会到课题研究的乐趣与价值。

五、研究的思路

1、健全教研机构,并能很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

2、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活动内容和形式有所创新。

3、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各教研组研讨为平台,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解决本学科教学和教师在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上,创造浓厚的研究气氛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有较高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4、能够走出去,请进来,与捆绑学校互动交流。

六、课题的实施

1、理论学习 统一认识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主题教研的过程是围绕着所探究的问题展开的,当问题明确了,探究过程才有方向。因此,学校在课题在开题后,给全体教师作了“小课题研究指南”的专题辅导,开展了“如何进行小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还给老师们展示了主题教研的实例,请专家给教师们讲述名师成长的轨迹,让老师们感到科研就在身边,课题就在生活中。思想上有了认识,对主题教研的开展也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制度保证 加强管理

为了全面推进主题研究工作,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大杨中心小学教科研工作条例》,要求原则上以教研组为单位,定时、定主题、定人员开展有效的问题研究。规定课题计划报教研组备案,由教导处、校长室审批。

3、确定课题评审论证

经过一定的前期准备,各教研组就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进行酝酿。为了易于操作,我们首先设计了《大杨中心小学小课题研究计划书》,内容

除了一些常规的信息外,还在现状分析和实施方案两方面作具体的要求。也就是说要求申报课题的老师根据具体的问题做具体的分析和描述。

同时,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上报的小课题进行论证、对话交流。为了使每一个课题都能得到具体指导,我们将所有小课题按类别分组,这样使小课题论证得到更有效地进行。经过论证,我校的主题研究真正关注了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关注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做到以小见大,深入浅出。但有些课题选题显得过大,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我们建议个别课题重新调整方案,尽量突显“小”字。

组织大家认真讨论,论证课题,使每位教师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研究方向、主攻的目标。

4、立足课堂 组织实施

课堂是研究的主战场,试验场,教学的过程就是课题研究的过程。

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引导教师们关注自己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思考怎样把自己的设想变为课堂教学的现实,并通过课堂教学来对预设进行验证。

主题研讨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反思、不断改进、逐步提高的过程。虽然每个教师都单独承担一个课题,但是,有些问题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够通过自我努力能完成的了得,要突出团队的作用。因此,我们以各教研组研讨为平台,每周五下午开展一次常规的学科教学研讨活动,每次一人一主题,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解决教师在教学中所研究的问题上。

每学期,我们安排一次全校性的主题性集中听评课活动。全校教师每人提供一节实践汇报课,分语文、数学、其他学科三个大组,每天安排3-4节课进行集中听课,当天下午安排一节课进行集中评课,先由授课人谈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再由评课人根据研讨主题从课堂教学的优劣两方面进行详细评析。

为探索捆绑两校主题教研一体化,提高两校教师的教研水平,我们以同课异构模式,让学科教研员和城乡教师聚焦课堂,切磋交流,共研共进,构建学科教学研究的课题,提升教师群体的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5、自我反思 总结生成

及时进行阶段性反思总结,是研究中很重要的一环。

学期末,课题研究的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对以前在课堂教学中的验证进行剖析,总结成功的做法,总结失误之处;认真反思实践汇报课的授课过程,斟酌评课人的发言建议,或者是叙事,或者是案例、也可以是反思等。这样,既能对以前取得的经验在理论上升华,也为下一步实验及时发现问题,预想解决的措施。

七、研究的收获

主题教研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性活动,通过一学年的实验,我们发现,主题教研对教师专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它可以激发教师自主寻求发展,促进教师内在的自我更新,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1、促进教师理论水平的提升

教师开展主题研究,首先就要寻找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进行理论奠基;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要自始至终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研究活动和实践活动,并通过研究和实践,或是验证;或是补充完善;或是丰富、发展他人的理论;当研究活动结束,教师要对课题的研究,进行认真总结。在深入的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做法、感悟、进行理论的提升。因此,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就是教师学习理论、运用理论、提升理论的过程。

2、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

主题研究的课题的选择及确立,其本源来自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只有对自己教育、教学实践认真的反思,不断地用新思想来审视自己的工作,才能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教师只有不断地对已发现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反思,才能由表及里、去伪存真,把实践中的问题转化为教育科研的课题。

当然,我们在主题研究的整个过程,每进行一个步骤教师都需要自觉主动地反思自己的行为。通过回顾、诊断等方式对自己的行为,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或修正。因此,主题研究对促进教师反思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3、促进教师探究能力的提高

主题教研的实质就是对问题的探究,主题研究的过程就是对教育问题的探究过程。通过实验,我们把主题教研的过程大致可概括为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制定研究方案、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这一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对问题的探究。主题研究是提高教师探究能力的良好途径。

4、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形成

通过主题研究,教师逐渐地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角色开始由知识的传授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由教材的执行者逐渐转变为教材的研究者。当一个研究课题获得成功,取得丰硕成果之后,教师的自我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教师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感。在成功的激励和鼓舞下,教师进一步形成了蓬勃向上、立志成才的良好心态,专业的心理品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因此,他们在教学中会更加自信,更加增强对工作的责任感、成功感和满足感,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逐渐形成。

八、成果及影响

1、在2009年庐阳区教科研论文评选中,我校23名教师将自己的主题研究阶段成果送去了参评,获得特等奖8篇,一等奖13篇,二等奖2篇。本次参评论文教师多,质量高,这是我们主题教研带来的成效。

2、在2009年庐阳区第四届中小学、幼儿园课堂教学评比中,我校范静、郑家勇、胡有田和陶余华四位参赛老师喜获一等奖,其中范静、郑家勇和胡有田三位老师荣获区“教学能手”称号。本次课堂教学评比,我校共四位教师参加,三人获区“教学能手”称号,教学能手获得率达75%名。

3、在刚刚结束的合肥市骨干教师评选中,我校楚传根、范静暂被评为合肥市骨干教师,现在处于公示阶段,主题教研让我校终于有了教学骨干。

九、问题与打算

一学年的实验,让我们部分教师脱颖而出,多数教师开始向研究者迈步,但在实验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对问题的研究处于表面,教师的专业理论不深,在研究上缺乏专业引领等。不过,我们的研究处于起步、摸索阶段,今后我们将针对以上问题,继续研究。

2010年6月24日

第二篇:小学数学校本主题教研活动案例

葛兰镇中心校:郑小华本次的校本教研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载体,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经过实践,校本教研给我们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唤醒了教师的教研主体意识。我校开展的专题式校本教研活动,要求教师以研究的眼光审视教学过程,彻底摆脱指令性课程模式下的消极情绪和被动心态,养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讨论问题的思维习惯。二是培养了教师的教研对话交流精神。校本教研的三个要素是个人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自我反思,是教师与自我的对话,促进了教师个体教育智慧的生成;同伴互助,是教师与同行的对话,激活了教师群体的教育智慧;专业引领,是教师把实践与理论进行对话,与优秀教师对话,与专家对话,促进了教师教育智慧的可持续发展。下面记叙我们数学学科的一次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案例,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教研活动概况。

◆教研主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计算题)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活动成员:小学数学教研组全体成员

◆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计算的多样性、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开放性,进而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3、提高教研组成员的互助能力,实现教师专业成长。

二、教研具体流程与评析。

步骤一:发现教学问题、确立教研主题。

·对象:全体参与主题教研的老师

研究始于问题。校本教研的问题如何发现,主题如何确定?我们认为,它是来自对新课标的理解,来自教学中的困惑,优秀教师的启发,以及教育科研的需要。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这样产生的。

1、 新课标要求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

充分发展的空间。于是一种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就应运而生了。目前,开放性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2、 教学困惑

召集全体教研组成员讨论数学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下面教学问题:曾多次开展了计算教学研讨活动,很多老师在计算教学有效性方面做了各种尝试,但总是有多数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计算方法单一和死板,不会用不同的方法验算。这个问题一直让我们教研组成员颇感困惑。

3、课题研究需要

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克服传统“封闭式”教学的不足,适应开放的社会教育的要求。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要重视开放教育思想,实现教育观念的现代化;重视开放教学目标,着眼学生整体的素质化;重视开放师生关系,体现教学气氛的民主化;重视开放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重视开放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的灵活化;重视开放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思维的发散化。因此,我们以市级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开放性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为载体,进行校本教研,以期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通过此次的讨论,我们教研组成员对解决的方案提出了以下的初步设想:

第三篇:小学数学校本教研主题活动方案

一.基本情况分析:

结合我区发展教育中心“以课例为载体,促进教师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研究,我校数学科被选定为研究基地.基于以上考虑,以课例为载体开展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此次的讨论,我们数学科组教师对如何进行教材研读提出了以下的初步设想:以年级为单位,对《分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进行研读.围绕以下几个内容:教材地位以及作用、课本的呈现形式、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和思考、如何设计练习,入手开展研读.

二. 活动主题:

三、活动目标:

1.经历阅读、思考、解答与同伴交流关于分数含义的相关问题的过程;2.掌握分数定义的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能够区分不同定义的特点;3.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正确理解"单位1""平均分"等重要概念。能够从算术理论的高度理解分数的定义

4、使课堂中真正意义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改变学生被动听课的情况,开辟一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5、通过这次活动,本组每位老师参与听课和磨课,创设善于研究、乐于实践,敢于探索的教研氛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四、活动时间:20016年9月~~~~20016年11月。

五、活动参与人员:三年级数学教师及课题组成员。

六、活动具体流程与评析。

第一阶段:发现教学问题、确立教研主题。 ·时间:20016年9月 ·地点:三年级办公室室。

·对象:全体参与主题教研的老师。 ·研讨问题:

【步骤一】发现教学问题、确立教研主题

研究始于问题.校本教研的问题如何发现,主题如何确定?我们认为,它是来自对新课标的理解,来自教学中的困惑,以及教育科研的需要.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这样产生的.

1. 新课标要求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标转变为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学习不再是一种被动吸收知识、通过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处理新的任务,并建构自己的意义的过程.怎样使学生把数学学习成为再次经历数学活动的过程?怎样使这个过程更动态、更有效呢?这成为我们再次思考的问题.2. 教学困惑

每个学期初我们科组都会进行上学期末的考试质量分析,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缩小班际之间的成绩差距?除了考虑学生客观存在的能力差距,还有就是我们教师的本身教的主观条件,怎样使我们的教学水平能够不断地提升呢?回归课堂,回归课本知识,我们真正理解了多少.

3. 课题研究需要

结合我区发展教育中心“以课例为载体,促进教师小学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的研究,我校数学科被选定为研究基地.基于以上考虑,以课例为载体开展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通过此次的讨论,我们数学科组教师对如何进行教材研读提出了以下的初步设想:以年级为单位,对《分数的初步认识》出现的两册教材进行研读.围绕以下几个内容:教材地位以及作用、课本的呈现形式、学生的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和思考、如何设计练习,入手开展研读.

【步骤二】寻找理论依据,相互交流想法

1. 寻找理论依据,学习理论知识

教材是部分教学专家在一定的环境下,在一定时间内对教学思想和课程标准的诠释,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为了让教师们了解本次校本主题研究的同时,让教师们有意识地边学边实践,使实际经验和教学理念相互摩擦、相互碰撞出创新的思想火花.我们组织数学教师带着问题,围绕主题,查找了如下的资料进行学习,并结合我们学科的特点进行讨论.结果整理如下:

理论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奥苏伯尔(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的“有意义学习理论”:“不仅要以学科知识作为组织教材的理论基础,而且要以心理学作为组织教材的理论基础”,“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3)弗赖登塔尔(荷兰数学教育家)的“数学化”、“再创造”等数学教育思想:“数学教学必须做到‘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去了解学生的数学现实,并由此出发组织数学教学”,“所谓数学化的过程,就是将学生的数学现实进一步提高、组织、抽象的过程”,“数学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实验’创造数学知识的.学数学和学游泳一样,不实践是不会获得真知的”,等等. 理论学习材料:《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小学数学学科学业评价标准》.

2. 分析教材、提出教学思考

在获得理论知识支持之后,我们教研组对三年级上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进行讨论.

现象1:《分数的初步认识》围绕“整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练习设计意图”展开阐述.

评析:在研读三年级的教材中发现说课的味道比较重,对教材的理解不够深入,有点泛泛而谈的感觉.在阐述练习设计的环节中,完全脱离教材,重组练习.

自始自终,教师们都不知道如何“研”起?大家都答不到边上,如何是好呢?带着问题,我们展开了新一轮的教材研读.

【步骤三】回归课堂教学,重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通过再次研读解决

简要说明:根据学生的知识起点,再次进行教学设计.本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课中练习加强了对单位“1”的理解,并结合原有的教材内容进行重组教学,课堂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步骤四】集体研读、反思教学

教材研读不能面面俱到,要找准一个切入口,才能以点带面,开阔视野,真正促进教师研读教材的能力.

如何深入研读教材,研读教材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多研究、多思考,就一定会在实践中走出一条扎实有效而又不失灵活的、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的成功之路.

七、阶段活动经验小结:

(一)、差生存在问题分析:

1、 上课精神不集中。

2、 练习、作业书写不规范,连简单的运算都有问题。

3、 平时不认真审题,读不懂题目的要求。

4、 缴交作业不按时。

5、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答题速度缓慢。

6、家长不配合。

(二)、转化差生的具体措施:

1、教师方面: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要想转化差生,关键要明白所谓差生是指在学习上潜能未完全被挖掘,智力未完全被开发,思想道德上存在某些弱点或有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只是在成绩,德行方面暂时不如其他同学,在这些方面暂时出现了困难。只要能得到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就能有所好转甚至取得更好的成绩,或得更大的进步。他们尚有可塑性,他们一样渴望成功,期待改变。并不是一无是处,更不是无可救药。所以教师首先应从观念上变这些学生为“待塑生”、“后续连”、“后进生”,思想上要重视他们,关爱他们,而不能歧视他们,排挤他们。转化后进生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师要有任重道远的思想准备,在做后进生转化工作时要有足够的耐心,锲而不舍和以苦为乐的精神,真正做到“诲人不倦”。切忌急功近利、时冷时热,或疏忽大意,或半途而废甚至浅尝辄止。第二,教师要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单一角色“教者”变为“导者”,即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帮手,助手甚至副手;还要从“师道,尊严”(师者,即权威)的传统角色变为学生的兄长,朋友,知己,在生活中给予学生体贴温暖,让他们愿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学习,相信老师能真正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第三,树立良好形象,要有开阔的胸怀,广博的爱意。让学生相信教师能给他温暖,能传他知识,能做他榜样,愿与教师交流,沟通。如果教师为维 护尊严、权威而放不下架子,始终高高在上的话,那么只能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进而成为反馈信息、交换意见等这些正常教育教学形式的障碍。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要排除这种障碍,可以用主动与学生交谈,了解情况,课余与其一起做游戏,搞活动等方式方法。

2、学生方面:感受关注,树立信心

后进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能主动变社会教育要求(学校、家庭、社会)为自己的学习要求,即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也就是说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另外,在老师的指点下后进生要认识到自己的确与其他同学在某些方面的差距。在班上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主要措施

1、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差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

2、有选择地任用学习成绩不是太好但能力强的学生当班干部。班干部的榜样作用,已经无声的证明:每个人都可以学好的,关键是你有没有意志力!他会把所有的差生凝聚在一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激起学习的兴趣。这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3、多组织活动,让差生的其他优点尽情展露出来,树立自信心!找准目标,让这个学生的转化起示范作用!让差生在班级也有发挥之地。放大他的优点,激起信心,在迁移到学习上来。期望效应总会起作用的!相信他的学习成绩也会赶上来的!老师的爱心和耐心会是催化剂!

4、不刻意过分关注差生,不随意处理差生,不在差生心中有“黑色标签”的阴影。差生心理敏感性特强,特别是对老师、同学的态度。老师的态度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他学生的态度。所以老师的每一句话、眼神、举止都要考虑到差生心理承受能力!不能过度的关注,有时过度的关爱,让学生有心理压力。用一颗平常心对待他们,比什么都重要!要变“有痕”为“无痕”!

5、联系家长,争取家长配合,共同促其提高!

第四篇:校本教育活动主题发言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贾老师的这堂课,给我许多深刻的印象;让我感受颇深,下面我讲一下贾老师的课给我的感受。

感受之

一、词汇引入新颖、有效, 直接形象

贾老师通过一首圣诞歌曲,引到了西方的传统节日,圣诞节,然后通过观看一段中国新年的视频,让学生谈论中国人在春节时的一些活动。这样的引入是吸引学生的眼球和兴趣的,在课的一开始,就给予学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贾老师先给学生观看这段视频,再让学生进行讨论,在引入话题的同时,也无疑给学生的活动做了铺垫,让学生有话可讲。在这个环节中,贾老师有效地抓住了课堂的一个契合点,接收礼物,由此引出接收红包;使用实物红包引入,形象生动,通过接红包,包红包,收红包和开红包4个动作,将receive, wrap, luck, lucky, accept, immediately这些生词引入,并始终在语境中教授新单词,值得借鉴和学习。 感受之

二、设计思路清晰,始终围绕重、难点

贾老师的这堂课,思路清晰,重点、难点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步骤: 第

一、在单词引入部分,也穿插了情态动词must/ mustn’t/ can/ can’t的用法,比如说:we must wrap hongbao in red paper. We mustn’t wrap it in white, blue or black. We mustn’t open it immediately. We can open it later.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初步感悟这两个情态动词的肯定和否定的用法,可以说为下文语法讲解埋下伏笔。

第二、在对课文的听力处理上,首先让学生进行一个预测,然后再进行听、并完成表格,这一步也是围绕情态动词展开,通过问题: how must Lingling open the present? Must she use one hand or both hands? Must she open it immediately or later? 并在问题的设计中,将情态动词用红色标注,清晰、明了。而且点明了中西方国家在接收礼物和打开礼物方面的习俗差异,突出文章的难点。

第三、课文第四部分的表格,鼓励学生用完整的句子回答,并能将句子完整的呈现在原表格上方,然后将所有的句子呈现,情态动词仍然是用红色标注,然后让学生寻找语法规则;设计地非常到位。

第四、在对文本的输出部分,也是仅仅围绕文章的重点,让学生用情态动词讨论中西方传统习俗在就餐等多方面的差异,这个活动突出了文章的难点——情态动词的用法;又结合文章的难点——强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的结合可谓是非常巧妙的。

第五、在最后一个活动中,贾老师依然是围绕文章的重点、难点;让学生告知笔友,在中国的春节,人们必须做和禁止做的事情;也依然运用must/mustn’t/ can/ can’t的用法,而且以春节开头,再以春节作为课文的结尾,可谓首尾呼应,课堂设计浑然一体。

感受之

三、学生活动丰富,寓教与动;

一堂成功的课是让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课堂的参与者,贾老师的课堂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课堂设计中,包含丰富的学生活动,学生参与、体验、感知的面广,而且紧紧围绕听说课的课型。在课堂之初,设计了一个讨论中国春节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原有知识,同时也点燃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增强了听课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活动更为丰富:包含听、说、读、讨论等,在这样的师生互动中,提高了课堂的效率;从学生个体的回答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都积极参与课堂,举手积极。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动中学习,乐此不疲。在这种师生问答的氛围里,学生事实上已经在用英语解决问题了,实现了在愉快氛围里的师生互动。

这堂有效的听说课真的让我学到、感悟到了许多;这样的“一课三研”主题式校本英语教研活动,给我们学校的英语青年老师搭建了很好的学习平台;这样的活动,让我们年青的英语老师有了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这样的活动,是我们年青英语教师成长的有效助推剂。

校本教研活动主题发言稿

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刚才几位老师对自己上周四的公开课进行了说课,我认为说的很好。在这里,我主要讲三点。

1、评课、观课、议课视野下的三堂课。

先说曹老师的课。她的《在家里》这一课,有三个特点:第一是教学环节安排得当。从课堂设计就可以看出来。她从导入到授新课,到结束,安排的很紧凑。几个教学环节很清楚,教学过程较流畅,教具的使用,利于学生学习。学生学得较有兴致,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目标得以实现。第二是对教材的解读比较透。这一单元,主要是识字,老师紧紧围绕识字设计教学环节,说明吃透了教材。第三是教学手段的运用较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奖励还是需要的,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特别需要老师的肯定与赏识,学生答对了,给脑袋上贴个花是有激励作用的。

再说张老师的课。她上的也是《在家里》。她的课很有个性,教学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由学生说家里的电器、家具到说图上的蓝蓝家的陈设,由具体本真的生活实际到抽象集中的图画,观察和思维都有了高度。接着由图画过渡到抽象的词串,使学习有了难度和深度。再者是把词串的拼音去掉,让学生认词语,设计呈现梯形,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认识规律。老师对重点把握得较好,她不是把观察图画练习句式作重点,而是把图和说话作为识字平台,把重点落在识字上。这说明她对教材的解读是正确的。从达标途径上来看,她是链条式的线性施工,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是很有个性的。

最后说说刘老师的课。刘老师上的是五年级的《慈母情深》,主要有以下几点较突出。一是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文本,感悟情深。从她出示的几个句子来看,都较好的体现了课文的思想内容。二是突出了学生为主体。因为,这是一篇阅读课文,刘老师不是讲读,而是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生的读书实现教学目标。这说明刘老师对文本的把握还是很到位的。三是刘老师导语设计得有特色。开头的导语,我印象很深,他说:“这慈母情,究竟有多深呢?下面我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文本。”然后,让学生通过读书来解决问题。你看设计得多好。

现在,大家都在谈评课、观课、议课,以上算是我对三位老师课的粗浅的看法吧。

2、由三节课引发的思考。语文教学是有遗憾的艺术,谁也不可能上得完美。就以上的三节课,如果说还有不足的话,我提几点供大家研讨。一是关于识字和学生生活实际如何联系的问题。沙发、茶几、报纸、书架、台灯、挂钟、电视、电话,这些字词,我们是否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平均用力,使教学更经济些。再一点就是,我们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的问题。三节课我没看到学法指导,是不是要学法指导,如果要,应怎样指导,怎样确定用什么方法?这些大家要思考。

3、建模问题。我们有很多青年教师,在达标途径上,大家各自为战。究竟存不存在比较好的方式方法呢?如果存在,我们是否应该把它理性化呢?我认为,付老师的达标途径与杨老师的是不一样的。他用的方法可以叫做并列式。从人物的语言上悟,从外貌上悟,从工作环境上悟,这是三个不同的侧面,是并列的,都能悟出慈母情深。如果我们把他们的方法抽象出来,成为两种达标模式:线性层递式和并列式,就会使很多青年教师学会达标,甚至很可能有发展和创造。我的意思是可以建模。大家可以总结出更多的模式,譬如于永正的“读悟式”王崧舟的“诗化式”等等。如果大家同意建模,我们将会总结出很多模式。大家会后研讨。

校本教研活动主题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首先感谢大家一学期以来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下面,我想先把我自己上学期的工作情况进行一下小结:

一、收获

上学期开始之际,我就一直有这样一个信念:要干就应把它干好,不是为了学校,不是为了他人,而是为了自己。可以想象,我在工作的同时使自己的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得到提高,受益最大的无非还是自己。我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无论是任何一次搞教研活动,我都惊心准备,活动前查资料,加强学习,活动之后,认真进行总结和反思。因为我知道:在座的各位老师,大多数都是我的前辈,你们的学识、休养都是值得我永远学习的。而我自己必须时时、处处、事事加强学习,才能有可能赶上大家。因此,“笨鸟先飞”,我只有比你们付出的多,才可能有所收获。例如在学前班搞拼音教学研讨,我事先就大量浏览了有关拼音教学的文章和案例,所以在活动之时我才有发言权。活动之后,我又认真地对拼音教学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就这样,通过这次活动,我对拼音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学生有了更深的了解。我想:如果再让我来进行拼音教学,我肯定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就这样,一个学期下来了,我自我感觉:无论在知识、能力上,还是在理论高度上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都得益于在座的每一位老师的支持,所以我再次衷心地感谢大家。

二、感想

下面我想把我所做的教研工作的感想向大家进行一下汇报。教研组工作就是提高每一位老师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所以作为教研组长的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对大家的服务。大家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我就竭尽所能地做好服务。为此,一学期的每一次教研活动,我都事先进行周密的计划,力争能使大家有所收益。但,我也想对大家说的就是: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一片良苦用心,好好珍惜自己的机会,把握每一次提升和发展自己的际遇。还是那句话,你学的,表面上是在为学校做工作,但最终收益最大的还是自己。我保证:凡是我能做的,我都尽量做好。在此,我真心地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的用心,我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真心地在为大家,希望珍惜这样的机会,好好把握,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一定能使自己得到提高。

三、今天活动安排

1、我带领大家学习课程标准以及解读。

2、各年级组分别带领大家学习有关“有效教学”的理念和相关教学文章,请大家认真做好笔记和反思。

校本教研活动主题发言稿

时间总在不经意间随风而逝,又一个充满挑战的两个月快结束了。在这紧张而充实的日子里,我们六年级语文教研组紧扣“不断提升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这一总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原则,在校领导的支持下,在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教研组的每一位成员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根据学期初的教学工作计划,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课堂教学研究,以全面提高本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

一、重视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把握年段目标。

在本学期开学初,利用集体备课的时间,我们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各年段的目标,把握本年段的重难点。掌握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通过学习,教师们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十分不易。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它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名师工作室组织的课例研讨活动中,教师们的精彩发言中可以看出教师们明确新课程的目的、任务,现阶段的阶段目标及教材修订意图,做到教学好整体把握,有的放矢;正确处理师本生的关系,课标以熟记在心。

二、扎实进行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一个好汉三个帮”,教学活动的展开,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个体行为,一个具有良好素养的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团结、合作精神,这样才能以好的情操熏陶影响学生。我们组的教师总是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学中,以一颗无私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她们踊跃上课的干劲真让我感叹不已。

(一)精心备课,踏实走好每一步

近两个月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管理上,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所有的职业表现是否规范、得体,而备课是第一步。开学初,本组教师分人分单元备课,及时上传。在复备中每位语文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设计出让学生学有所获,语文素养得到提高的教学方案。教研活动中一同讨论研究教学方法与策略,老师们都是积极发言,对重点难点进行反复推敲研究,这对课堂教学起到了非常有利的指导作用。加强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和备课组的研究活动,真正发挥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功能,提升教学质量。

(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关键。因此,本组所有语文老师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使学生有所得,掌握并运用知识。自主能力得到了发展,从而学会了学习,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语文教学的丰富内涵,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把阅读教学作为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引导学生感悟和吸收作品的精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充分挖掘人文因素,陶冶学生情感,提高其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

(三)及时反思,灵活教研

学会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途径。本组教师常常在课余进行随机教研的话题,为了快速提高我们的整体的水平,开展了互帮互学的活动,同时随手推门听课,针对教学进行探讨式评课,反思:假如我来教,这个环节会怎么处理,怎样地去评价肯定学生,怎样进行文本,学生、教师间的互动,怎样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等等。真正让课堂充满文化魅力,思想的魅力,艺术的魅力。你有什么金点子,我有什么好主意,她有什么新创举,都会在自己的课堂中去用一用或再加工,可以说一个发动,人人受益。这不仅有利于课堂的组织,而且在不断创新中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彰显了校本文化的特色。在每次的活动中由组长牵头,组员间互观交流,取长补短,加强随机教研。在这段日子里,教研组就本校“六个一工作”的安排进行了专题发言和研究,进行的自主研讨,大家都是从自身的教学实际出发,从自己的教学研究出发,精心准备、努力地展示自己的所得所悟,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能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有创意、有协作,做到了活而有序。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大的提升,收到了实效。同时认真研究了新形势下如何面对学生的实际,给学生以最好的帮助;如何真正做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如何进行资源共享,取长补短,效果不错,这些交流不但对我们几位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也给自己提供了不错的信息和经验;同时也针对各自的教学对象,认真分析和研究新的办法,完全服务学生。

(四)重视希望生的辅导工作

六年级学生有多名不合格的学生,他们对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是非同一般。教师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设计课外作业,切实抓好单元质量检测,对本班前后5名学生跟踪调研,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

三、不断充实自我,以更胜语文教学工作。

我们语文组教师都十分注重自我提高,大家工作一丝不苟,不但能无私地传授教学经验,还能虚心向其他老师学习,精神可佳。大家都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课余认真研读课标,浏览推荐书目,自读汉语词典,上网等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对网上的教案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去粗取精,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平时组内团结合作,共同探讨有关教学问题,谁有困难,大家热情帮忙。大家都意识到,只有真正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

四 存在问题

1、组工作还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

2、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都应尽力地给予别人关注,有好的想法或思路大家共同分享探讨。

3、差生辅导工作任务艰巨,不容松懈。

4、教师要积极的写出更多更优秀的文章来发表,交流。

每位老师彼此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分享,在合作中反思,在反思中进取,教研氛围浓浓,心情其乐融融,我们还将继续在教科研,教学中践“五个一”上做文章(即精读一本书,精写一篇文章,精备一节课,精讲一节课,精心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争取早出成绩,出好成绩。

第五篇:嘉善县杨庙小学主题式校本教研活动工作方案

( 2012学年)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困惑,为全面开展主题教研工作,切实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带动全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结合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此主题教研方案。

“主题式校本教研”,即以推进新课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学校教学研究的主题,学校学科教研组的教师围绕主题开展的一系列教学研究活动。

一、指导思想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探索有效课堂教学途径”为突破口,以学科教研组为基本研究单位,有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二、工作思路

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基本思路:一是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以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困难和疑惑为目标;二是为了突出教研活动的目的性、针对性与系统性,从教师最困惑的问题入手,寻找并确定教研活动的主题;三是活动过程中设计的操作策略,使教师带着任务参与活动,促使教师带着课题研究的眼睛和头脑去看、去想。

三、工作目标

1理论提升。

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用新理念武装头脑,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和提高。使广大教师端正教育思想,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新的有效学习方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关注学生。

主题教研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合于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探索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课堂教学途径,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能力提高。

以教学实践为载体,通过教师与教师的互动与交流,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研究教学能力。

4、组织机制。

构建教研长效机制,进一步落实各项教研制度,使日常教学工作和主题研究,教师专业(梯级教师队伍建设)成长融为一体,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形成在研究状态下的职业生活方式。

5、总结成果,创新方法。

通过主题教研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和困惑,总结有效课堂教学的成功 1

经验,形成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总结出有效教学模式,锻造一批名师,培养一批优生。

四、实施策略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为使我校主题教研活动扎实有序的开展,学校建立以业务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学科组长、骨干教师为成员的主题教研工作小组和教师梯级队伍评审小组(由校长、主任和教研组长组成)。

1、主题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李惠忠;副组长:黄其荣钱奉励;组 员:各学科教研组长。

2、具体分工。

(二)强化管理,有效实施。

1、认真制定可行的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方案和个人方案。

教导处要组织学科教研组及教师认真填写“主题教研活动手册”。各教研组和教师个人在学校主题教研领导组指导下,认真实施工作方案,落实活动计划,完成教研任务。

2、建章立制,严控过程。

在主题教研工作中,教研组负责人及参研教师必须在主题教研过程中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1)、各教研组按时完成主题选题和主题填表。

(2)、严格按照主题教研工作实施步骤,组织教师围绕主题开展听评课活动,认真填写主题教研过程手册。

(3)、各教研组长要组织本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讲课、评课、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并负责组织督促教师撰写整理相关材料及材料的收集上交。

(4)主题教研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参与到主题教研活动各个环节中去,组织备课、听课、研讨、反思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严格把关,加强督导,切实把主题教研工作落到实处。

五、实施步骤

主题教研的过程采用“六段式”进行。

1.发现问题,确定主题。

研究始于问题,只有选择一个好的问题作为研究主题,主题教研才能有效实施。各教研组在教研组长带领下搜集一线教学出现的“问题”,提炼出教研的基本“主题”,为课堂教学服务,杜绝教研活动的形式化。

2、明确任务,确定目标。

确定主题后,教研组要使各位组员明确研究的任务,确定研究的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3、专题学习,提高认识。

教研组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针对问题学习理论,提高教师的认识。

4、课堂实践,印证预设。

教研组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进行教研组课堂研究上研究课,在课堂实践中印证预设。

5、主题研讨,反思教学。

通过专题学习和课堂实践,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主题研讨和自主探索,并认真针对主题进行反思和后记。

6、及时总结,生成问题,继续研究。

通过主题教研解决新课程改革中存在问题和困惑,总结有效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形成不同课型的不同教学方法,总结出有效教学模式。对同时生成的问题, 继续进行研究。

嘉善县杨庙小学教导处

2012年8月

上一篇: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反思下一篇:网站项目费用申请报告